一、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哲[1](2020)在《基于SSR分子标记台湾桤木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台湾桤木(Aluus formosaua)原产台湾省,为桦木科(Betulaeeae)桤木属(Alnus)的落叶大乔木,以生长周期短、树形通直主干明显、易于加工等特点在家具、造纸、建筑被广泛应用。台湾桤木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喜阳喜热,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丘陵山地生长迅速,成材快。同时台湾桤木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侧根有根瘤能够固氮,可起到增强林地肥力的作用,是一种能保持水土和养分的树种,可用于园林生态林、防护林、先锋树种等。因此,系统研究台湾桤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通过研究台湾桤木福建、湖南、昭南、昭卫、昭新、什邡六个种源的群体共72个家系通过研究表型性状、生理性状和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构建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图后进行遗传结构分析,最终将性状与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分析。对台湾桤木遗传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有效的保护体系,掌握台湾桤木目前的引种栽培现状,对种质资源监控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今后选择亲本杂交育种及种质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台湾桤木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达显着差异,无论在种源间还是个体间均有显着的遗传变异。表型变异系数为23.528%~28.154%,均值为25.007%,昭南种源的变异系数最大,什邡种源最小。重复力为0.373~0.474,均值为0.419,昭南种源的重复力最大,而福建种源最小。表型遗传分化系数(Vst)为3.731%~95.000%之间,均值33.941%,枝下高分化系数最高,叶宽最小,台湾桤木的变异大部分源于群体内。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台湾桤木6个种源的表型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极显着相关(r=0.707,P=0.003)。(2)台湾桤木的生理指标在种源间和种源内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台湾桤木变异系数为28.370%~40.700%,均值为34.331%,昭新种源的变异系数最大,昭南种源的变异系数最小。重复力为0.741~0.976,均值为0.903,福建种源重复力最高,而昭卫种源重复力最低。生理遗传分化系数(Vst)为1.09%~40.74%,均值15.18%,谷丙转氨酶分化系数最高,叶绿素A分化系数最低,种源内变异大于种源间,相对占有优势。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台湾桤木6个种源的生理欧式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显着相关(r=0.592,P=0.02)。(3)台湾桤木转录组中共拼接出54551条Unigenes序列,其中SSR位点的产生频率为18.06%。筛选出15对SSR引物对台湾桤木进行多样性检测,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2.267~3.86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08~2.508,观察杂合度(Ho)为0.342~0.614,期望杂合度(He)为0.386~0.758,多态信息量(PIC)为0.316~0.492,Nei’s基因多样性(h)为0.469~0.644,Shannon信息指数(I)为0.705~1.402,近交系数(Fis)为-0.568~0.958。均值分别为Na=3.256,Ne=2.254,Ho=0.448,He=0.582,PIC=0.440,h=0.560,I=1.045,Fis=0.179。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仅有10.1%的变异发生在种源间,群体内部的变异是台湾桤木主要变异的来源。基于Nei无偏遗传距离台湾桤木可以被分为3类。经Mantel检验,结果表明台湾桤木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极显着相关(r=0.779,P=0.001)。(4)台湾桤木遗传多样性的耦合研究中表明SSR分子标记计算出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自身和与表型和生理多样性参数之间都存在丰富的相关性。表型和生理两个遗传多样性参数之间仅有表型重复力与表型的变异系数呈负相关(r=-0.914,P<0.01)。台湾桤木表型性状、生理性状和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结果均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说明三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耦合性。Mantel检验结果表明表型、生理和SSR标记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均表明遗传多样性可以由地理距离解释。(5)台湾桤木通过STRUCTURE可以分为3个亚群,基于一般线性模型GLM共检测到13个与台湾桤木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共有15个性状可以与SSR分子标记进行关联,其中性状变异的解释率幅度为0.128%~40.379%,过氧化物酶(POD)变异解释率最高,树高最低。性状的效应值在-35.430~36.063之间。
杜保国,王金玲,毛艳萍,刘雷,杨远兵,张首国,陈光升[2](2019)在《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认为桤木是亚热带地区极具发展前景的优质速生阔叶原料林树种,也是典型的木本非豆科固氮树种,常与其他速生用材树种混交栽植以改良土壤特性。桤木受季节性干旱影响严重,对其在气候变化中的反应和应对机制却知之甚少。加之以往混交造林实践中,桤木多作为伴生树种用于改良土壤,而对于混交造林对其自身的影响鲜有研究。在分析总结桤木抗旱性和混交效应的基础上,研析了需要加强的几个方向,以期能够为深入认识桤木响应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以及桤木造林实践提供参考。
郭洪英[3](2019)在《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是分布于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喜光、喜湿、耐干旱瘠薄等特点,在当地林业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桤木群体遗传变异的特点,以及优良亲本遗传距离与杂交配合力的关系,对于制定桤木遗传改良策略、选配杂交亲本组合等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表型性状标记、SSR分子标记等手段,以14个种源的桤木优树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以及育种群体构建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桤木树干、叶片和果序等形态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个体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树干通直度在群体间差别较大,群体内树干通直度变化也存在显着差异;叶片各形态性状变异系数14%~32%,多样性指数均达到1.50以上;PCA分析表明,冕宁、泸定和盐亭种源叶片性状与其它群体明显不同,而沐川、平武以及美姑和冕宁种源的果序性状则与其它群体存在差异。桤木群体的木材平均气干密度为0.4878g/cm3,变异系数为9.52%,其中以盐亭、宣汉和剑阁种源的平均气干密度最高;形态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标与地理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片长、叶片宽和叶面积与海拔呈显着负相关,果序宽与海拔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果柄长与海拔存在显着的负相关,而木材气干密度与海拔存在中等的负相关。(2)对桤木顶芽、雄花、雌花、当年生叶、形成层组织5类材料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经Trinity组装后,共获得184,689条unigene;其中5.08%~27.21%的unigene比对到了NR、uniprot-swissprot、GO、KOG、KEGG等数据库;共发掘 61,568 个SSR位点,分布在44,828条unigene上,发生频率为24.27%。在获得的SSR位点中以单核苷酸重复的位点数量最多,达到28,961个,占全部SSR位点的47.04%;二核苷酸重复的SSR位点次之,为13,617个,占全部SSR位点的22.12%。随机选择30个位点进行了引物筛选,获得了可用于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的8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大部分的unigene没有注释信息,GO、NR、Swiss-Prot、KEGG、KOG数据库分别注释了 16.81%、13.88%、11.73%、5.08%、27.21%的 unigene;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雌花发育早期与幼叶发育早期的基因表达模式相似,雌雄花之间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3)桤木优树种源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种源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选择25对多态性较高的桤木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桤木优树种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5.83、有效等位基因数3.37、期望杂合度0.63、观察杂合度0.739,表明桤木优树种源有中等偏上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且桤木各种源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凉山州种源(包括美姑、冕宁)的SSR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14个桤木种源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21,同分子方差分析结果相一致,说明种源间遗传分化较低,变异主要存在于种源内;种源间基因流达到11.114,表明桤木种源之间存在较频繁的基因流动,从而消弱了种源间的遗传分化。14个种源可聚类为3个遗传群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地理分布特征,且在海拔梯度上表现更显着。(4)桤木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后代地径生长存在显着相关,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构建育种群体。采用不同种源优树亲本的全双列杂交试验表明,不同杂交组合之间坚果性状以及苗高、地径等生长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证明地径生长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存在显着正相关,表明可以根据桤木SSR遗传距离选配杂交亲本组合,从而获得生长表现更为突出的杂交后代。进而通过14个种源的175株优树SSR遗传距离测算,以遗传距离平均值加2.5倍标准差为标准,构建了由3 1株优树组成的潜在高地径生长配合力育种群体。
白文玉[4](2019)在《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四川桤木(Alnus ledgeriana)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被列为优质造纸用材树种,是我国西南地区的速生用材树种和四川省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征,拟筛选出适宜地区发展的优良种源,为桤木无性系初级种子园和国家级桤木良种基地建设提供建园材料,并为科学制定四川桤木营林措施、引种、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本试验于2015年12月采集恩阳、金堂、平昌和宣汉4个种源四川桤木穗条,选取1 a生长势基本一致的实生四川桤木幼苗为砧木。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6年1月进行嫁接,同年8月测定嫁接幼苗株高、基径、生物量、光合参数、叶绿素含量以及荧光动力学参数等指标。研究发现:(1)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株高、基径和生物量均最大,基径和生物量均显着(P<0.05)大于其他种源。此外,平昌和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株高差异不显着(P>0.05),平昌和金堂种源的株高均显着(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表明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长势最好,金堂种源次之,恩阳和宣汉种源长势较差。(2)4个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CO2饱和点以及羧化效率之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表现为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显着(P<0.05)大于其他种源,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显着(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种源。表明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光合作用最大,适应环境的能力最强,金堂种源次之,恩阳和宣汉种源较差。(3)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其叶绿素a为4.94 mg·g-1,叶绿素b为2.07 mg·g-1,总叶绿素为7.01 mg·g-1,类胡萝卜素为0.85 mg·g-1,与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种源。宣汉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叶绿素a/b值为3.14,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值为0.17,显着(P<0.05)高于其他种源,可能受到高温、强光的胁迫。平昌和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叶绿素a/b值、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值差异不显着(P>0.05)。表明4个种源桤木嫁接幼苗均具有一定的抵抗强光伤害和保护光合机构的能力,且平昌和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抵御强光伤害和氧化胁迫的能力较强,恩阳和宣汉种源的防护能力较弱。(4)宣汉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初始荧光(FO)显着(P<0.05)高于其他种源。4个种源的最大荧光(Fm)差异不显着(P>0.05)。平昌种源的可变荧光(Fv)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金堂种源差异不显着(P>0.05),平昌种源和金堂种源可变荧光(Fv)显着(P<0.05)大于恩阳和宣汉种源。此外,平昌种源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显着(P<0.05)大于其他种源。表明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吸收光能的能力最强,电子传递速率最快,并能很好的通过调节电子传递速率和途径、增加散热等方式保护光合机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自我调节能力次之,恩阳和宣汉种源较弱。综上所述,4个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在生长、光合以及叶绿素荧光特征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平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通过调节电子传递速率和途径、增加散热等方式抵御强光伤害和氧化胁迫的能力较强,能较好的保护光合机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光合作用最强,长势最佳。恩阳和宣汉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强光伤害,光合作用较差,长势较弱。金堂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自我调节机制较强,光合作用较强,长势较好。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种源四川桤木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选择适合其发展的地区,也可根据经营目的选择适合地区发展的四川桤木嫁接幼苗。
杨振[5](2019)在《榛属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与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化研究》文中提出榛(Hazelnut)隶属于桦木科(Betulaceae)榛属(Corylus Linn.)植物,世界上约有20种(变种),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呈洲际间断分布。自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都曾致力于榛属的系统发育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定论,尤其是对榛属的起源、演化及分布格局成因的研究仍为空白。中国是榛属植物的多样性分布中心,其中平榛物种复合体(C.heterophylla Fisch.complex)是分布最广泛的一个类群,由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及其近缘种川榛(C.kweichowensis Hu.)、滇榛(C.yunnanensis A.Camus)构成。该复合体蕴藏着丰富的遗传资源,但关于它们的物种分化、群体结构及基因谱系关系的研究极为有限,从而阻碍了资源保护和良种选育的进程。本研究在对榛属物种及平榛复合体居群进行全面取样的基础上,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和进化特征,并在质体基因组水平对种间关系进行评估;通过2b-RAD简化基因组测序,在核基因组水平研究了榛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生物地理学;以单拷贝核基因为分子标记,采用群体遗传学的方法探索了平榛复合体的遗传结构和物种分化。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变异和进化特征。榛属叶绿体基因组为闭合环状的四分体结构(LSC、SSC、IRa、IRb),每个基因组均编码131个基因,其中18个基因在IR区有两个拷贝。LSC、SSC区的变异程度显着高于IR区,从中筛选出的9个变异热点区域可以作为榛属潜在的分子标记。大多数物种的IR/SSC边界位置及其侧翼基因相对稳定,而IR/LSC边界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尤其藏刺榛(C.ferox var.thibetca)、华榛(C.chinensis Franch.)、欧洲榛(C.avellana L.)和平榛的IR区发生了扩张。榛属叶绿体基因组中蕴含大量的重复结构(散在、串联重复以及SSR),这些重复结构主要分布在LSC区的基因间隔区。叶绿体系统发育推断支持广义桦木科划分为桦木亚科(Betuloideae)和榛亚科(Coryloideae),也支持榛属在榛亚科中的单系位置,叶绿体捕获机制导致叶绿体谱系关系与地理分布密切相关。2.构建了榛属的系统发育框架、阐明了榛属的起源、演化和迁移路线。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的全基因组SNPs,系统发育树、物种树及STRUCTURE分析揭示的物种聚类、分组存在一定差异(欧洲榛和华榛的系统发育位置),但总体一致,其中NO-RECOMBINATION系统发育推断揭示了最优的分类和系统进化关系,将榛属划分为四个主要谱系分支。STRUCTURE分析和Neighbor-Net系统发育网络共同揭示了各分支间普遍存在的杂交渐渗和网状进化信号,这也是核质系统发育不一致的重要原因。维西榛(C.wangii Hu.)很可能源于同域分布滇榛和刺榛(C.ferox Wall.)的杂交,而华榛的祖先则来自于平榛组(Section Phyllochlamys)和土耳其榛组(Section Colurnae)的某两个亲本。榛属祖先大约在始新世中期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通过长距离扩散到达欧洲和北美洲,而中新世以来的气候动荡和生境片段化导致东亚物种多样化。3.解析了平榛物种复合体的群体结构和遗传分化。平榛、川榛、滇榛均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多态性,川榛稍高于平榛和滇榛。三个物种在10个核基因位点上的总体重组水平一致,Rm均值为5。中性检验表明多数单拷贝核基因位点都符合中性进化假设,只有少数位点偏离中性。在复合体水平上,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居群内,其次为种内居群间,种间的遗传分化水平最低;在物种水平上,居群内遗传分化显着大于居群间。平榛与川榛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分化不明显,而滇榛则首先从平榛复合体分化出来。三个物种间大量共享高频率单倍型,具有重叠分布区的平榛和川榛、川榛和滇榛共享较多的中等频率单倍型,而单一居群或邻接居群则共享很多特有的低频率单倍型。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世界榛属植物以及中国特有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研究的成果为今后榛属种质资源创新、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蒋成益,马明东[6](2017)在《光照胁迫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遮阳强度方式模拟光照胁迫环境,通过对台湾桤木一年生幼苗进行一层黑色遮阳网、二层黑色遮阳网、三层黑色遮阳网以及全光照(露地自然光,遮阳度0)处理,对其叶片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叶绿素含量、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完全光照处理下,台湾桤木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双峰曲线,在遮阳处理中,没有观察到光合午休现象,但台湾桤木幼苗的光合效率显着降低;根据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现象,可以发现台湾桤木幼苗午前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气孔因素引起,而午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台湾桤木的Pn为全光照>一层遮阳>二层遮阳>三层遮阳,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值在3种遮阳处理中都较全光照低;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的含量为一层遮阳>全光照>二层遮阳>三层遮阳,而叶绿素a/b值却是一层遮阳最小;质膜相对透性和MDA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叶片中POD、CAT、SOD 3种保护酶的活性在一层遮阳处理下最高,而在全光照下处理下最低;光照胁迫实验结果说明台湾桤木能较好利用弱光光源,并能耐受30%光照遮阳,过度遮阳不利于台湾桤木的生长。
鲁莹莹[7](2016)在《广西引种栽培台湾桤木早期适应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探讨了台湾桤木幼苗在四种不同栽培土壤条件下(T1、T2、T3、T4),施用不等量的氮肥(无氮N1、少氮N2、高氮N3)对其生长情况在苗高、地径、生物量、根瘤生长、根瘤固氮酶活性、以及生理和光合特性等方面上的影响效果,通过初步比较台湾桤木小苗的生长、根系结瘤,以及生理性质等因子分别在不同土壤种类、氮肥水平上的差异,分析主要作用因素及原理,对苗期生长适应性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为台湾桤木在广西引种苗期栽培养护提供依据;并在广西全区设11个不同林场造林点进行区域引种造林试验,共造纯林15hm2,在各造林地设立一个标准地(10m×30m),标准地内含60株左右苗木,跟踪调查与测定,通过对不同区域引种的台湾桤木幼林整体林相干形、生长情况、病虫害等指标的调查比较,分析气候、立地、土壤等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台湾桤木在广西境内的引种造林效果,对台湾桤木区域生长适应性效果进行判定,分析适生区条件,确定其在广西境内的最佳栽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1)苗期对土壤及氮肥浓度适应性,从生长方面研究结果:随着氮肥的量增加,幼苗苗高、地径成不同趋势变化,少氮促进生长,高氮抑制生长,平均单株总生物量则一致表现为依次减少,表现为N1>N2>N3,不施加氮肥效果最好;在少氮水平,植株高而细,促进苗高,但地径生长幅度不大;在高氮水平,苗木表现为前期生长良好且迅速,后期不利生长。其中相对苗高、地径长势综合来说最优处理的土壤条件为黄心土,施加氮肥量为6g(T2N2),即偏酸性富含有机质、养分含量高的是育苗最好土壤,用氮肥量以少量或微量,每株≤6g为最佳范围。(2)苗期对土壤及氮肥适应性,从生理方面研究结果:表现差异性极大且规律各不相同;氮肥对苗木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影响较小;初期施用氮肥能够抑制丙二醛的积累;从可溶性蛋白积累和减少丙二醛生成方面,T2的酸性黄心土不用氮肥处理最佳,T3的弱酸性红壤土最佳施肥方案为少量氮肥配合使用,T4的碱性红壤土差异不明显;叶绿素含量为低氮肥较优于无氮和高氮肥,从有利于叶绿素生成方面,最高含量处理组合为T1N3,即T1的强酸性富含营养物质的黑壤土,适当增加氮肥配合处理是最佳措施;各处理的光饱和点在1056.81-1923.78μmol·m-2·s-1之间不等,光补偿点均在10.36-32.91μmol·m-2·s-1不等;从氮肥对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来看,无氮肥处理下光合性质表现较优于其它两种处理。(3)根瘤分布主要在主根根部着生有大体积根瘤,其余在须根上成颗粒状大面积散生,尤其以不施加氮肥处理根瘤数量最多,氮肥会抑制根瘤的生成。固氮酶活性在四种土壤下整体表现为T2>T3>T1>T4,在无氮肥水平下最高;最高值出现在T2黄心土中无氮肥处理达6.13μmol·g-1·h-1的乙烯还原量,其相应的固氮量为57.2μg·g-1·h-1。(4)土壤性质与幼苗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与各生长因子成负相关关系;与苗高成显着正相关的为水解氮含量;与地径成显着正相关的为有机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全磷与幼苗地上干重和总生物量成正相关;全钾与叶绿素、根瘤干重成显着正相关;根瘤固氮酶活性与水解氮显着正相关;可溶性蛋白与全磷、全钾显着正相关。(5)在广西的造林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林地生长结果差异显着:3a林木生长量在各林场由大到小为:玉林林科所>维都>.三门江>高峰>良凤江>黄冕;2a林木生长量由大到小分别为:维都>黄冕>六万>派阳山>天洪岭>大容山>大桂山。生态生长结果:冠幅差异不显着,叶片大小极显着差异,但长宽比相同,变异性较小。(6)对引种区林分生长影响因子相关分析可知:主要气候因素是年均气温和≥10℃活动积温,其次是降雨量;主要立地因子影响最大是坡向;主要影响的土壤因子为有效磷含量。
饶龙兵,李阳,郭洪英,段红平,陈益泰[8](2016)在《5种桤木属植物苗期生长性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外引种的欧洲桤木Alnus.glutinosa、意大利灰桤木A.cordata、喜马拉雅灰桤木A.nitida和国内的台湾桤木A.formosana、四川桤木A.cremastogyne等5种桤木属植物种苗期生长性状做了比较研究,主要比较了5种桤木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苗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单株叶面积、根系形态与结构、根瘤、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对生长影响因子做了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5种桤木中欧洲桤木株型最好,生物量最大,优于其它4种桤木;根系、单株总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桤木生物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欧洲桤木有一定推广应用潜力。
王敏,周鹏,张强,方炎明[9](2013)在《桤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桤木属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桤木种类与分布、遗传育种、光合特性、固氮特性、材性、抗性、繁殖技术以及造林方法与幼林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桤木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李霞,饶龙兵,郭洪英,段红平,陈益泰[10](2013)在《氮水平对桤木属幼苗根系形态及氮累积利用影响》文中认为采用温室沙培试验,通过不同浓度氮处理,研究红桤木、喜马拉雅灰桤木、欧洲桤木和灰桤木4种国外引种的桤木属幼苗对不同氮水平的响应差异,分析了氮胁迫对桤木属幼苗根系形态和氮累积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水平(N0、N1/2、N1(标准E.G.Bollard营养液)、N2)的增加,各桤木属植物的生物量、氮累积量和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须根数等生长参数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在N1/2水平中各参数值最大;细根比例及氮利用效率、氮利用率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参试的4种桤木中欧洲桤木、红桤木的生物量、氮累积量、根系形态参数均较高,且在N1/2时氮利用率较高,分别为44.57%、40.14%,具有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生态防护和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推广应用潜力;灰桤木和喜马拉雅灰桤木各生长参数均较低,不宜推广。试验结果也表明尽管桤木属植物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但在低地力河滩沙地、丘陵等地区集约化经营中仍需采取一定施肥措施。
二、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SR分子标记台湾桤木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台湾桤木概述 |
1.1.1 台湾桤木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
1.1.2 台湾桤木园林用途 |
1.2 台湾桤木研究进展 |
1.2.1 引种概况 |
1.2.2 光合生长与生理生化的研究 |
1.2.3 混交栽培的研究 |
1.2.4 生物固氮的研究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1.4 分子标记技术 |
1.4.1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 |
1.4.2 桤木属植物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1.5 关联分析研究概况 |
1.5.1 关联分析的方法 |
1.5.2 关联分析的应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台湾桤木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的采集 |
2.1.2 表型性状的测定 |
2.1.3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台湾桤木表型性状的形态变异特征 |
2.2.2 台湾桤木种源间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 |
2.2.3 表型性状的重复力 |
2.2.4 台湾桤木种源间的表型分化 |
2.2.5 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
2.2.6 主成分分析 |
2.2.7 聚类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湾桤木生理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的采集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台湾桤木生理性状的变异特征 |
3.2.2 台湾桤木种源间生理性状的变异系数 |
3.2.3 生理性状的重复力 |
3.2.4 台湾桤木种源间生理分化 |
3.2.5 生理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分析 |
3.2.6 主成分分析 |
3.2.7 聚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台湾桤木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的采集 |
4.1.2 DNA的提取和检测 |
4.1.3 SSR引物的设计 |
4.1.4 SSR引物的扩增 |
4.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1.6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台湾桤木SSR引物的开发 |
4.2.2 台湾桤木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3 群体近交及遗传分化系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桤木遗传多样性的耦合研究 |
5.1 试验样本组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基本参数的耦合 |
5.2.2 遗传分化的耦合 |
5.2.3 聚类结果的耦合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台湾桤木表型及生理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台湾桤木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6.2.2 与台湾桤木性状相关的SSR标记解释率 |
6.2.3 与台湾桤木性状相关联SSR标记效应值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台湾桤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7.2 台湾桤木的遗传结构 |
7.3 SSR分子标记与性状关联分析 |
7.4 台湾桤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及育种群体构建 |
7.5 未来与展望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桤木主要分布区季节性干旱频发, 抗旱性研究滞后 |
2 种间和种内不同种源间生长生理特性差异明显 |
3 桤木常被用作伴生树种改良土壤和林分结构 |
4 桤木抗旱性及混交效应研究的几个方向 |
4.1 加强种质选育工作, 提高自身抗旱性 |
4.2 加强混交对桤木自身生长和抗逆特征的影响研究 |
4.3 综合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揭示桤木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 |
(3)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意义与方法 |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
1.1.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
1.2.1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群体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
1.2.2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
1.3 桤木属植物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1.3.1 桤木属植物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
1.3.2 桤木遗传变异研究进展 |
2 桤木优树群体表型遗传变异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桤木种源基本概况 |
2.1.2 优树的选择标准 |
2.1.3 性状测定 |
2.1.4 形态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桤木树干通直度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2 桤木叶形性状的变异特征 |
2.2.3 桤木叶片数量性状变异特征 |
2.2.4 桤木果序性状变异特征 |
2.2.5 桤木木材气干密度的变异特征 |
2.3 小结 |
3 桤木不同组织转录组特征及SSR引物开发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来源与采集 |
3.1.2 cDNA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3.1.3 转录组数据质控与组装 |
3.1.4 unigene功能注释 |
3.1.5 差异表达分析 |
3.1.6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
3.1.7 同义替换率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转录组拼接 |
3.2.2 数据处理与unigene拼接 |
3.2.3 unigene的注释/序列分析 |
3.2.4 SSR位点发掘与引物开发 |
3.2.5 同源序列同义替换率估算 |
3.3 小结 |
4 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SSR引物筛选 |
4.1.4 SSR数据统计分析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1 桤木SSR引物的筛选 |
4.2.2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SSR分析 |
4.3 小结 |
5 桤木杂交亲本SSR遗传距离与育种群体构建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来源 |
5.1.2 性状测定 |
5.1.3 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组合间果序、果实性状的比较 |
5.2.2 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分析 |
5.2.3 桤木杂交亲本特殊配合力与SSR遗传距离相关分析 |
5.2.4 桤木地径生长高配合力育种群体的构建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桤木表型性状群体遗传变异及其利用 |
6.2 桤木转录组测序及SSR引物筛选 |
6.3 桤木群体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 |
6.4 桤木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群体构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4)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概况 |
1.1.1 植物光合特征的研究 |
1.1.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1.2 植物叶绿素荧光研究概况 |
1.3 四川桤木研究进展 |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内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区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优树选择与穗条采集 |
3.2.2 嫁接育苗 |
3.3 指标测定 |
3.3.1 生长指标测定 |
3.3.2 光合作用的测定 |
3.3.3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3.3.4 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
3.4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5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生长特征 |
4.2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生物量特征 |
4.3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光合生理指标 |
4.3.1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光合特征参数 |
4.3.2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光响应曲线特征 |
4.3.3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CO_2响应曲线特征 |
4.4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叶绿素荧光特征 |
4.4.1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叶绿素含量特征 |
4.4.2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快速光响应曲线特征 |
4.4.3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荧光产量特征 |
4.4.4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光能转换效率特征 |
4.4.5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淬灭系数特征 |
4.5 相关性分析 |
4.5.1 四川桤木生长与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4.5.2 四川桤木光合参数与叶绿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
4.5.3 四川桤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
4.5.4 四川桤木叶绿素与荧光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
5 讨论与结论 |
5.1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生长特征 |
5.2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光合作用特征 |
5.3 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叶绿素荧光特征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榛属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与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榛属叶绿体比较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绿体基因组的测序结果 |
2.2.2 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2.2.3 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共线性分析 |
2.2.4 高分辨率分子标记的开发 |
2.2.5 IR区的收缩与扩张 |
2.2.6 重复结构分析 |
2.2.7 系统发育分析 |
2.3 讨论 |
2.3.1 榛属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2.3.2 榛属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和序列分化 |
2.3.3 重复结构分析 |
2.3.4 榛属的系统发育地位及属内种间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榛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b-RAD测序数据统计及SNP分型 |
3.2.2 重组检测 |
3.2.3 系统发育分析 |
3.2.4 物种树和遗传结构推断 |
3.2.5 Neighbor-Net分析 |
3.2.6 分化时间估算 |
3.2.7 祖先分布区重建 |
3.3 讨论 |
3.3.1 核质系统发育不一致评估 |
3.3.2 榛属种间进化关系和分类意义 |
3.3.3 榛属物种分化和生物地理学历史 |
3.4 小结 |
第四章 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核苷酸多态性 |
4.2.2 重组和中性检验 |
4.2.3 遗传分化和群体结构 |
4.2.4 单倍型谱系关系 |
4.3 讨论 |
4.3.1 核苷酸多态性 |
4.3.2 群体结构与物种分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榛属叶绿体比较和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
5.1.2 基于全基因组SNPs的榛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 |
5.1.3 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化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光照胁迫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遮阳条件下光强度和温度的日变化 |
2.2 不同遮阳条件下叶片的光合生理变化 |
2.2.1 叶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 |
2.2.2 叶片气体交换差异特征的影响 |
2.2.4 对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2.3 对叶片质膜的影响 |
2.4 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保护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差异 |
2.4.1 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2.4.2 不同光照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不同光照条件下台湾桤木叶片光合生理的差异表现 |
3.2 不同光照条件下自由基的产生和保护物质的调节作用 |
3.3 该实验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7)广西引种栽培台湾桤木早期适应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 |
1.1.1 植物引种驯化概述 |
1.1.2 植物引种适应性评价概述 |
1.2 台湾桤木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台湾桤木植物学特性及高强适应性研究 |
1.2.2 台湾桤木生物固氮及立地保持特性研究 |
1.2.3 台湾桤木材性及遗传性研究 |
1.3 台湾桤木国内外引种栽培相关研究概述 |
1.4 台湾桤木引种发展背景及前景 |
1.4.1 广西树种成功引种及资源现状概况 |
1.4.2 台湾桤木开发前景 |
1.5 本项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5.1 本项研究的意义 |
1.5.2 本项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案 |
2.1 台湾桤木苗期栽培施肥试验 |
2.1.1 研究地概况 |
2.1.2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方案 |
2.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2.1.3.1 植株生长指标测定 |
2.1.3.2 植株生物量测定 |
2.1.3.3 植株生理指标测定 |
2.1.3.4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
2.1.3.5 植株根系结瘤量及固氮量测定 |
2.2 台湾桤木在广西区引种造林试验 |
2.2.1 引种地概览 |
2.2.2 实验材料及造林试验方案 |
2.2.3 调查内容及研究方法 |
2.2.3.1 引种造林试验区林木生长、生态指标测定调查 |
2.2.3.2 引种造林试验区气候因子及立地条件调查 |
2.2.3.3 引种造林试验区土壤因子性质测定调查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苗期适应性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 |
3.1.1 不同处理对台湾桤木生长增长量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台湾桤木生长动态的影响 |
3.2 不同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比较 |
3.3 不同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比较 |
3.3.1 不同处理下台湾桤木幼苗叶片代谢产物含量比较 |
3.3.2 不同处理下台湾桤木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
3.4 不同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光合特性影响比较 |
3.5 不同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根系结瘤固氮影响比较 |
3.6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6.1 土壤养分与生长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6.2 不同处理对生长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引种造林适应性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引种试验地林分的生长指标情况 |
4.2 不同引种试验地林分的生态指标情况 |
4.3 不同引种试验地气候因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4.4 不同引种试验地立地条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4.4.1 引种区主要立地因子对林分生长影响比较 |
4.4.2 引种区立地因子与林分生长相关性分析 |
4.5 不同引种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
4.5.1 不同引种试验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 |
4.5.2 引种试验地土壤因子与林分生长相关性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引种栽培台湾桤木幼苗生长量及其影响因子 |
5.2.2 土壤、氮肥条件对台湾桤木根系结瘤的影响 |
5.2.3 引种台湾桤木林分的生长量及其影响因子 |
第六章 适应性讨论 |
6.1 台湾桤木在广西引种与原产地及乡土树种的生长对比 |
6.1.1 台湾桤木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比较 |
6.1.2 台湾桤木在引种地与原产地生长比较 |
6.1.3 台湾桤木在引种地与其它主要树种比较 |
6.2 台湾桤木在广西引种的适应性及可行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近期发表的论文 |
(8)5种桤木属植物苗期生长性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种子发芽试验及育苗方法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1.3.2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 |
1.3.3 株高、地径的测量 |
1.3.4 植株光合的测定 |
1.3.5植物生物量的测定 |
1.3.6 叶形态指标的测定 |
1.3.7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测定分析 |
2.2 幼苗光合性状比较 |
2.2.1 叶绿素相对含量对比 |
2.2.2 光合指标的测定 |
2.3 不同桤木株型形态指标比较 |
2.4 5 种桤木生物量统计 |
2.5 5 种桤木根系参数 |
2.5.1 5 种桤木根系形态参数 |
2.5.2不同桤木根系长度径级分析 |
2.5.3 根系根瘤个数与体积 |
2.6 桤木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
2.7 桤木生长性状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桤木种子千粒重与发芽率 |
3.2 影响桤木生物量的因素 |
3.3 桤木生物量与株型结构 |
3.4 桤木的根瘤 |
(9)桤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桤木属种质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
1.1 种类和分类 |
1.2 分布 |
2 桤木属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
2.1 种源、家系试验 |
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桤木属种质资源的生物与物理特性 |
3.1 光合生理 |
3.2 固氮功能 |
3.3 抗逆性 |
3.4 木材及纸浆特性 |
4 繁殖技术 |
4.1 播种育苗 |
4.2 扦插繁殖 |
4.3 组培快繁 |
5 桤木林营造与管理 |
6 问题与展望 |
(10)氮水平对桤木属幼苗根系形态及氮累积利用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氮水平对不同桤木属植物生物量及分配格局的影响 |
2.1.1 桤木生物量 |
2.1.2 桤木根冠比 |
2.1.3 供氮水平对幼苗根系形态参数的影响 |
2.2 不同供氮水平下桤木根、茎、叶的氮、磷含量 |
2.3 不同供氮水平对桤木氮累积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四、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SR分子标记台湾桤木遗传多样性评价及重要性状关联分析[D]. 刘佳哲. 广西大学, 2020(02)
- [2]桤木抗旱性及其混交效应研究现状及展望[J]. 杜保国,王金玲,毛艳萍,刘雷,杨远兵,张首国,陈光升. 江苏农业科学, 2019(12)
- [3]四川桤木优树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育种群体构建[D]. 郭洪英.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不同种源四川桤木嫁接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D]. 白文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榛属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与平榛物种复合体的遗传分化研究[D]. 杨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3)
- [6]光照胁迫条件对台湾桤木幼苗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J]. 蒋成益,马明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5)
- [7]广西引种栽培台湾桤木早期适应性评价[D]. 鲁莹莹. 广西大学, 2016(02)
- [8]5种桤木属植物苗期生长性状比较研究[J]. 饶龙兵,李阳,郭洪英,段红平,陈益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1)
- [9]桤木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王敏,周鹏,张强,方炎明. 江苏林业科技, 2013(06)
- [10]氮水平对桤木属幼苗根系形态及氮累积利用影响[J]. 李霞,饶龙兵,郭洪英,段红平,陈益泰. 土壤,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