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英[1](2021)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面对有限的就业资源,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学生偏好在城市就业,对基层进行自我设定,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对此,各级政府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并力图以就业工作为抓手,同时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各大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地方基层人才推送工作,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的公职就业过热和基层就业过冷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找答案,期望能为地方高校执行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对各大基层就业政策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的执行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这三个维度关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大学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执行主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政策认同感偏低、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四个方面的问题,政策环境中的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层面也存在相应问题。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借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别从政策自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建议,期望能为政策执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高佳[2](2021)在《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具有高层次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在这一环境背景之下,国家也逐渐的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从而扩大招生及高校建设规模,因此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关键的社会及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结业条件非常不乐观。有鉴于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已经发展为社会性问题。而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技能服务于社会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尽管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扶持性政策,但是归结于这些政策或具体措施的实施机制尚存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够理想。因此,基于这一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同时基于国家、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深入化的探讨如何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有关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就业中所做的工作。基于以上基础,本研究将从相关研究理论着手,如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劳动力供求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等,并将以Y高校为主要的考察及研究对象,并通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相关研究方法来了解地方政府在指导和促进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方面政策机制及其尚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分析、总结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研究建议。本研究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以下五点对策优化政策设计,制定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新渠道;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制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强化政府监督责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黄馨平[3](2021)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逐步实现由“精英”向“大众”过度的教育模式。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激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较去年超出52万人,再次突破历史最高点。日渐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加上愈发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加速走进政府决策者的视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在2015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总理李克强着重强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方向。创新创业的完善与发展成为当下我国既能有效缓解社会就业问题又能快速拉动市场经济的关键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双创”政策中的特殊人群主体,与其相关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随着“经济新常态”趋势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对“双创”政策内容及执行效果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代表性政策出台过程,探索政策路径完善的启示。从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入手,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致力于探究政策从引发关注到政策出台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政策框架和政治背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企业家、政策共同体以及公众的主要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面临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的议程创设困境。在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未来的完善路径中,笔者将结合2019年末“新冠”疫情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动,以多源流政策分析结论为依据,以三大源流角度为研究基础,探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发展的原生动力与次生动力,从构建和拓宽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加强政策共同体之间的资源调配、注重政治系统的开放性等方面出发,提出创新创业政策完善路径,将“防疫常态化”形势与我国现阶段国情进行耦合,帮助政府决策者及政策受益者明晰政策发展脉络,以期为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激发创新创业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力与持久力。
褚靖铭[4](2021)在《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缓解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21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群体存在抑郁、焦虑的比例为26.4%,其中就业焦虑逐渐成为应届毕业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单一变量与就业焦虑的关系探讨已较为成熟,但对就业焦虑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不同因素对就业焦虑的综合影响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从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试图总结归纳就业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完善就业焦虑的影响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达到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目的,帮助大学毕业生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本研究以山西省内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为对象,以情绪认知理论与信号焦虑理论为基础,分析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就业焦虑的综合影响机制,通过发放问卷,收集到1341份有效数据样本。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6.0,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综合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1)在主观感受焦虑维度上,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就业焦虑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工作经历、求职自信、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城市、应对方式、就业心理预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支持和帮助。(2)在生理行为焦虑维度上,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就业焦虑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专业发展前景、求职自信、就业城市、应对方式、学业成就、工作经历、就业支持和帮助。根据结论与分析,本研究从高校、社会、个体与家庭四个层面出发,分别探讨了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对策与建议。高校应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社会应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个体应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家庭应对大学毕业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本研究的创新有两点:第一,丰富了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引入较少研究的学业成就与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变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补充。第二,扩展了就业焦虑的影响机制,以更全面的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
欧阳润[5](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鄂义强[6](2020)在《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培育“精英”逐渐走向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从扩招后第一届(2003年)的212万人次上升到2019年的834万人次,在就业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已将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升到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加以重视,同时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系列的就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选择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进行研究,也就是把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这两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将大学生就业置于整体政府责任的建构逻辑中去考察,从而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要承担的有关责任,在此基础上展开问题研究,就可以明晰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构建的重点。厘清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是开展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之间关系的省思,依据责任政府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市场失灵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依据现实中政府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政府基本职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阐释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责任的必要性,厘定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为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一般而言,研究社会现象和相关问题,都不能割裂历史的纵向联系,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就业制度时期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府责任履行状况进行考察,也就是于历史演进中去考察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的履行,阐释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履行责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凸显20世纪末大学生自主择业时期政府责任履行上存在的问题,确保当代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研究的历史承续性,为进行深层次的问题研究打下基础。呈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的问题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可信度与客观性,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进行实证研究。编制《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涵盖全国52所高校、20 197名大学毕业生,通过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主要采用频率分析法和交叉分析法,分别得出频率分析结果和交叉分析结果。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进行个案访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政府服务责任、政府监督责任三个向度的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就业政策对大学生个人需求关注不够,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亟待提升。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高校以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不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生就业作用不明显。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上的问题为:回应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效监督不足,大学生平等就业法治环境建设滞后,大学生就业政策监督机制不健全。深入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等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从中得到有益启示。在此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重要性与特殊性,以及中国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构建必须坚持的中国道路。最后在现实的逻辑上回应理论逻辑中所厘定的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探索立足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的建构性策略:在政府调控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在政府服务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在政府监督责任上的策略建议为,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从而在现实的逻辑上,形成中国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责任促进机制,力求逐步破解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周倩[7](2020)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相关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由从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转变成关系到百姓生存生活的民生问题,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最早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一概念,并强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策略,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表明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的就业任务即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2020年全国两会,更是把稳就业放在了六稳之首的位置。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为我国的就业实践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导,其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商品理论、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青年职业选择理论等,对当前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对其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以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新世纪以来,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成为显性问题这一新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就业政策,以高校扩招制度、金融危机、战“疫”背景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结合不同的时代特色,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在第一阶段制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特岗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在第二阶段规范大学生就业服务政策、入伍服兵役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在第三阶段提出拓展就业升学渠道、网上就业服务、就业管理服务政策等,以引领大学毕业生积极就业,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政策保障。政策是党的理论最重要也是最接地气的转化形式,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统计局、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从大学生主体的角度发现我国大学生问题表现为就业区域选择差异大、就业观念落后、盲目考研逃避就业、“慢就业”现象严重等。然而,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客观、主观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劳动力供与求、就业人口产业结构等存在矛盾;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就业与相关政策、创业服务体系均不健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教育滞后;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盲目追求高学历、存在就业歧视、过度强调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动力不足、思维保守缺乏创新意识等因素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如何实现大学生群体的高质量就业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面对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不能逃避,要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各层面协调努力形成强大的合力,团结一致、多措并举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题。政府层面,要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给予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强化责任意识,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才;用人单位层面,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大学生层面,大学生自身因素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内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专所长,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刘超辉[8](2020)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服务为研究对象,以M学院为研究样本,以归纳就业服务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剖析为主要内容,以给出解决就业服务问题的建议为研究目标,力争能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决策提供智识贡献。“就业乃民生之本,民生乃政府工作之本”,就业问题历来是各国政府施政的重点领域。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群体的高教育程度,该问题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影响因素复杂,既要靠政府政策和财政项目工程支持,又要靠高校良好的就业组织管理,同时还离不开毕业生本人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人才交流市场的平台服务,这是各要素间功能互促互增的系统。在办学体制多元化政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且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9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1),2017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75.37万人,在校生数628.46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3.16万人;2018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为183.94万人,在校生数为649.60万人,毕业生人数为166.2万人,创历年来最高,加上历年离校显性未就业和潜在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据会更大。独立学院虽然是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但由于其民办性质和录取批次靠后的身份,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正所谓“出口畅,进口才会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直接影响招生,也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进一步影响独立学院办学的社会评价。因此,研究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既是社会总体就业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独立学院办学研究的关键环节。独立学院自身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及工作方式受制于学院管理体制,一般在母体学校指导下开展,就业服务形式比较单一,且有一定被动性,这与其民办性质和学生差异性大基础上的多元化需求不相符,独立学院应该立足于办学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完善就业服务组织管理部门设置,优化服务项目,提供有针对性且灵活的就业服务,真正成为多方就业供给与需求信息交互的就业服务平台,成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有力组织者。本研究以河南省M独立学院为个案,主要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研究方法,以问题--原因--对策三段式逻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M学院存在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学校就业服务组织不力、合作办学方被动就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就业服务的统筹力度不够、学校重招生轻就业治校思路、办学方以利益为导向降低治校成本、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最后,提出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建议。从宏观层面上讲,政府应该强化就业服务提供的系统性,从微观层面上讲,学校应该从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就业服务教育全过程提供、就业服务组织有力等方面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同时强化办学方、学院和母体学校之间的合作力度,优化服务职能结构,以求达到分工施责,形成合力的服务供给效果。
陈秋婷[9](2020)在《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偏差 ——基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分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基层医疗人员队伍中高学历水平比例不高,大部分为中专学历。高学历人才缺乏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福建省基层医疗单位中高素质人才不足的特点,可以通过加强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力度来满足福建省基层医疗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强烈需求,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题。当前福建省在执行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时,存在一些问题,如象征性执行政策、观望式的执行和照搬式的执行等问题。因此,本文对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偏差进行了研究。在论文研究过程中,运用史密斯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具体通过对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已毕业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政府和学校工作人员、医疗单位的访谈结果,来分析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偏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执行中出现了象征性、观望式以及照搬式等政策执行的偏差。而这些偏差的原因在于就业政策本身不足、政策执行机构的职责履行不到位、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识不全面以及政策执行环境不足。基于此,本论文认为应该从就业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对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偏差进行纠正,具体纠正对策为:建立科学全面的就业政策、完善政策执行机构的自身建设、提高目标群体的认知、改善政策执行环境。
何倩[10](2020)在《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就业关乎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大学生群体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又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与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就业更是关乎民族复兴与社会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就业政策也同样是我国公共政策的重要部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政府不断出台就业促进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执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更好促进大学生就业,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将社会需求与大学教育进行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继而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同样也是值得当前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聚焦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并借用史密斯模型中的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这四大因素对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研究,并通过词频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和等方法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用人单位及大学生分别展开研究,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深层原因。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可能具有的创新点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政策过程理论研究之上展开本文的研究,并从概念上对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了界定,根据学者对大学生及大学生就业的概念阐述,得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同时对史密斯模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介绍,并在此模型上推出适合本文的研究模型。第三部分是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政策词频分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基本政策框架。第四部分是在史密斯模型视角下基于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大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第五部分则是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当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指出当前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存在着政策体系不够完善、政策执行力不够及大学生本身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第六部分则是根据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在推行大学生就业政策市可以采取的可行性建议,继续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细化具体就业政策的内容,提高就业政策执行机构的专业水平,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转变大学生就业挂念等来提升和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思路,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前提下展开研究,本文希望能够深入的调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基层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
1.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
1.1.3 地方高校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
1.5.3 政策执行 |
1.6 理论基础 |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概述 |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类别 |
2.1.1 西部计划 |
2.1.2 三支一扶计划 |
2.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2.1.4 特岗教师计划 |
2.1.5 选调生计划 |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内容 |
2.3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
2.3.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2.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
2.3.3 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4 行业困难和就业市场的缩水 |
2.4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
2.4.1 政策的基本特征 |
2.4.2 政策的重要意义 |
2.5 本研究的出发点 |
3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主体状况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 对执行主体的调查结果 |
3.2.1 选调生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和流程 |
3.2.2 执行人员的政策认知 |
3.2.3 执行人员的心理因素 |
3.2.4 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与传统 |
3.3 对执行主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对于选调生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3.3.2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 |
3.3.3 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 |
3.3.4 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 |
3.3.5 执行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
3.3.6 政策执行成效难以明确 |
4 S大学选调生政策目标群体状况 |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 对于目标群体的调查结果 |
4.2.1 目标群体的政策感知 |
4.2.2 目标群体的选择动机 |
4.2.3 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
4.2.4 目标群体的自身素质 |
4.3 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 |
4.3.2 大学生的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 |
4.3.3 大学生对选调生政策认同感偏低 |
4.3.4 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 |
5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环境状况 |
5.1 宏观环境 |
5.1.1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行政运作 |
5.1.2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社会心理 |
5.1.3 社会中的偶发事件 |
5.2 微观环境 |
5.2.1 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不足 |
5.2.2 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5.2.3 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 |
6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1 政策自身因素 |
6.1.2 执行主体因素 |
6.1.3 目标群体因素 |
6.1.4 政策环境因素 |
6.2 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的策略 |
6.2.1 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 |
6.2.2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 |
6.2.3 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 |
6.2.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演绎分析法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大学生 |
2、高等教育政策 |
3、就业政策 |
4、政府功能 |
(二)理论基础 |
1、凯恩斯就业理论 |
2、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劳动力供求理论 |
二、国家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及现状分析 |
(一)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基本发展历程 |
1、新中国“统包统配”就业政策(1949-1978) |
2、新时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1978-2012) |
3、新时代“双创高质量”就业政策(2012-至今) |
4、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二)国家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基本内容概述 |
1、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策 |
2、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政策 |
3、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政策 |
(三)地方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1、地方政府层面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2、地方政府层面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
三、Y高校大学生对地方政府就业政策引导的满意度调查 |
(一)Y高校就业概况及就业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1、Y高校大学生就业概况 |
2、Y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二)Y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满意度分析 |
1、调查对象与方法 |
(1)样本选取 |
(2)问卷调查 |
2、调查结果分析 |
(1)政策了解程度分析 |
(2)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不足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就业政策引导存在的问题 |
1、政府引导就业责任意识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 |
2、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
3、政府推行学校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不充分 |
(二)就业政策引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度不够,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2、人才激励政策不健全,欠缺政策执行支持体系 |
3、创业政策体系缺失,高教改革与市场需求不相符 |
4、对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引导不足 |
五、地方政府就业政策引导的改进建议 |
(一)制定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新渠道 |
(二)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
1、建立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
2、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三)制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
1、加强创业宣传 |
2、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
(四)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强化政府监督责任 |
1、加强对高校监督 |
2、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督 |
3、加强对政府自身监督 |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
1、加强学校专业结构设置 |
2、优化高校实践教学 |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内容 |
致谢 |
(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创新与创业 |
二、创新创业政策 |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多源流理论提出背景 |
二、多源流理论基本论点 |
三、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 |
四、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概述 |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内容及变迁 |
一、初步探索:1999 年-2007 年 |
二、推广普及:2008 年-2014 年 |
三、战略导向:2015 年-2017 年 |
四、完善成熟:2018 年至今 |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演变特点 |
一、以解决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探索 |
二、以拉动经济为目的的创业推广 |
三、以创新驱动为战略的发展导向 |
四、以针对性强化为主的系统完善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
第一节 问题源流 |
一、指标:社会经济问题集中体现 |
二、焦点事件:强大符号引发强烈关注 |
三、反馈:多种渠道反馈政策情况 |
第二节 政策源流 |
一、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出台政策 |
二、地方政府:加强落实政策措施 |
三、高校:制定针对性支持方案 |
四、专家学者:软化政策相关者 |
第三节 政治源流 |
一、政治气候:创新创业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
二、管理权限:分工明确为政策议程作准备 |
三、国民情绪:民意所向加速政策提上议程 |
第四节 政策窗口 |
一、政策企业家:助力三流融合 |
二、政策之窗开启:促使“双创”升级版落地 |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困境及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创设的困境 |
一、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 |
二、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 |
三、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 |
四、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路径 |
一、注重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 |
二、加强政策共同体内部的资源协同 |
三、注重政治系统环境的开放性 |
四、促进政策之窗开启的持久性和迅速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缓解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就业焦虑的概念界定研究 |
1.2.2 就业焦虑的测量研究 |
1.2.3 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就业焦虑的缓解措施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拟实现的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大学毕业生 |
2.1.2 就业焦虑 |
2.2 理论基础 |
2.2.1 情绪认知理论 |
2.2.2 信号焦虑理论 |
2.2.3 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3.1 研究假设 |
3.1.1 个体因素对就业焦虑的影响假设 |
3.1.2 环境因素对就业焦虑的影响假设 |
3.2 研究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问卷设计 |
4.2 变量测量 |
4.2.1 因变量的测量 |
4.2.2 影响因素变量的测量 |
4.3 数据收集 |
4.4 样本特征分析 |
4.4.1 就业焦虑状况统计分析 |
4.4.2 社会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5.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5.1.1 信度分析 |
5.1.2 效度分析 |
5.2 特征变量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
5.2.1 性别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
5.2.2 学校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
5.2.3 专业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
5.2.4 家庭居住地对就业焦虑的影响 |
5.3 相关分析 |
5.4 回归分析 |
5.4.1 模型检验 |
5.4.2 主观感受焦虑的影响因素 |
5.4.3 生理行为焦虑的影响因素 |
5.5 结果讨论 |
5.5.1 个体因素对就业焦虑影响的结果讨论 |
5.5.2 环境因素对就业焦虑影响的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以高校为核心,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 |
6.1.1 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 |
6.1.2 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 |
6.1.3 构建专业的心理辅导 |
6.2 以政府为主导,扫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障碍 |
6.2.1 推出就业激励政策 |
6.2.2 构建就业保障体系 |
6.2.3 实现公平就业环境 |
6.3 以个体为基础,培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
6.3.1 增强个体的自信程度 |
6.3.2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
6.3.3 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
6.4 以家庭为保障,减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负担 |
6.4.1 避免来自家庭的就业压力 |
6.4.2 提供来自家庭的就业帮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5)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理论概述 |
一、大学生就业与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就业的概念界定 |
(二)政府责任的概念界定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理论基础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本观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实依据 |
(一)维护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权是政府的基本职责 |
(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职责的内在要求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厘定 |
(一)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调控责任 |
(二)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服务责任 |
(三)政府须对大学生就业履行监督责任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践历程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时期:政府包办、计划配置 |
(一)“统包统分”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二、“供需见面”就业制度时期:计划配置为主、调节为辅 |
(一)“供需见面”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三、“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时期: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
(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下政府责任履行概况 |
(二)历史合理性与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总体现状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现状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现状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现状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实证研究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设计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调查概况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频率分析结果 |
(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交叉分析结果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一)政府调控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二)政府服务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三)政府监督责任履行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与启示 |
(一)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 |
(二)经济转型国家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状况的启示 |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的策略建议 |
一、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调控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政策理念 |
(二)提升就业政策的规划性与协同性 |
二、大学生就业中政府服务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强化高校就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公共就业服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供给能力 |
三、大学生就业中政府监督责任履行策略建议 |
(一)以政府监督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
(二)以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 |
(三)以主体问责制提升就业政策执行实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毕业年级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人才要求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大学生就业政府责任履行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
(一)主要研究成果概述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 |
(三)存在的不足 |
三、主要内容与架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劳动力商品理论 |
(二)社会主义普遍就业理论 |
(三)青年职业选择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一)毛泽东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二)邓小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三)江泽民时期的就业理论 |
(四)胡锦涛时期的就业理论 |
(五)习近平时期的就业理论 |
第二部分 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
一、高校扩招制度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0—2008年) |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
(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
(三)“三支一扶”计划 |
(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
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09—2019年) |
(一)就业服务政策 |
(二)入伍服兵役政策 |
(三)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
三、战“疫”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2020年至今) |
(一)拓展就业升学渠道 |
(二)网上就业服务政策 |
(三)就业管理服务政策 |
第三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归因 |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存在区域差异 |
(二)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新 |
(三)大学生盲目追求考研逃避就业 |
(四)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 |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归因 |
(一)就业市场结构性问题突出 |
(二)大学生就业政策亟待完善 |
(三)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 |
(四)用人单位聘用制度不尽合理 |
(五)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问题 |
第四部分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紧握市场脉搏,政府助力发展 |
(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充足就业岗位 |
(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拉动大学生就业 |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优化就业服务体系 |
二、高校完善培养模式,把握就业导向 |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二)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
(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
三、用人单位明确用人标准,促进公平正义 |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
(二)招聘信息公开化,构建公平竞争机制 |
(三)“校地企”三方合作,实施精准培养计划 |
四、大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
(一)树立正确就业观,实现自我价值 |
(二)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实践能力 |
(三)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境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独立学院 |
(二)公共就业服务 |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脉络及主要内容 |
(二)公共产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现状 |
一、M学院的概况 |
(一)M学院简介 |
(二)M学院特性 |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概况 |
二、M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设计 |
(一)问卷设计思路 |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
三、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M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
(二)学生对学院组织就业服务的满意度 |
(三)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 |
(四)学生就业服务需求的特征与结构分析 |
(五)学生对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满意度调查 |
第三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就业服务提供碎片化 |
(一)制度保障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监管 |
(二)大学生就业扶助专项资金缺位 |
(三)缺乏对大学生就业信息有效整合 |
二、学院就业服务管理粗略化 |
(一)就业服务范围狭窄 |
(二)专职服务人员严重缺乏 |
(三)就业服务机构功能弱化 |
(四)毕业生实习流于形式 |
(五)就业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
(六)对学生就业认知教育不够 |
三、办学方就业服务主体意识缺失 |
(一)报业集团的就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 |
(二)母体学校对学院的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 |
四、用人单位参与就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
(一)用人单位与M学院合作的愿望不强 |
(二)M学院毕业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
五、毕业生主动参与就业的意识不强 |
(一)独立学院毕业生自我意识强 |
(二)学生对就业服务的满意度低 |
第四章 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就业服务供给的统筹力度不够 |
(一)就业扶持资金未得到落实 |
(二)大学生就业环境亟待改善 |
二、就业教育实效性弱 |
(一)就业教育严重不足 |
(二)突击性教育现象突出 |
(三)就业教育内容的错误偏向 |
三、办学方重招生轻就业 |
(一)就业政策与资金明显不足 |
(二)办公条件亟待改善 |
四、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强 |
(一)用人单位的平台供给缺位 |
(二)用人单位就业反馈时效性差 |
五、毕业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较深 |
(一)自我为中心意识强 |
(二)家庭期望值太高 |
第五章 完善M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就业服务体系的系统性 |
(一)建立健全政策落实和制度保障 |
(二)搭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
二、加大办学方就业服务供给的参与度 |
(一)报业集团应对就业服务足够的重视 |
(二)母体学校应加大对M学院的帮扶力度 |
三、构建科学的就业准备教育体系 |
(一)建立就业教育课程体系 |
(二)完善就业服务机构设置和专业队伍建设 |
(三)规范实习制度并大力拓展实习基地 |
(四)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 |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 |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
(二)提高用人单位的参与度 |
五、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
(一)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
(二)提高就业认知度和参与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偏差 ——基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二、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 |
三、政策执行偏差 |
第二节 研究理论 |
一、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
二、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在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偏差的适用性 |
第三章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概述 |
第一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内容 |
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
二、医学类基层就业政策 |
第二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机构与对象 |
一、政策执行机构 |
二、执行对象 |
第三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目标 |
第四章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偏差调查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执行概况 |
一、执行部署 |
二、执行现状调查 |
三、执行成效 |
第二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执行偏差的表现 |
一、象征性的政策执行 |
二、观望式的政策执行 |
三、照搬式的政策执行 |
第三节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在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执行偏差的原因 |
一、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本身的不足 |
二、政策执行机构的职责履行不到位 |
三、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识不全面 |
四、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对策 |
第一节 制定科学全面的就业政策 |
一、建立系统完善的基层就业政策机制 |
二、加大基层就业宣传力度 |
第二节 完善执行机构自身建设 |
一、健全合理高效的政策执行主体 |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
第三节 提高目标群体的认知 |
一、积极了解基层就业的政策 |
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加强基层就业适应性 |
第四节 改善政策执行环境 |
一、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力度 |
二、创造有利的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环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现有研究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阐释 |
2.1.1 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政策 |
2.1.2 公共政策执行及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过程理论 |
2.2.2 史密斯模型 |
2.3 史密斯模型的契合性分析 |
第3章 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分析—基于词频分析法 |
3.1 大学生就业政策类型 |
3.1.1 战略性拓宽就业渠道政策 |
3.1.2 市场性就业政策 |
3.1.3 保护性就业政策 |
3.1.4 地方性配套就业政策 |
3.2 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基于词频分析法 |
3.2.1 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收集 |
3.2.2 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分析 |
第4章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实证分析-基于史密斯模型 |
4.1 重庆市就业政策梳理 |
4.1.1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文本梳理 |
4.1.2 重庆市就业政策文本内容分析 |
4.2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机构 |
4.2.1 执行机构主体之一:政府职能部门 |
4.2.2 执行机构主体之二:各类高校 |
4.3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目标群体 |
4.3.1 实证访谈调查:高校就业工作人员 |
4.3.2 实证访谈调查:用人单位 |
4.3.3 问卷调查:大学生群体 |
4.4 重庆市政策执行环境 |
4.4.1 政策执行经济环境 |
4.4.2 政策执行政治环境 |
4.4.3 政策执行社会环境 |
第5章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5.1 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 |
5.1.1 就业政策规划不足与推行不力 |
5.1.2 就业政策执行主体执行不力 |
5.1.3 就业政策目标群就业服务与就业能力不足 |
5.2 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中产生问题原因 |
5.2.1 就业政策本身有待完善 |
5.2.2 政策执行主体缺乏协同性 |
5.2.3 高校缺乏专业的就业规划教育 |
5.2.4 大学生主体就业意识不足 |
第6章 改进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对策 |
6.1 丰富大学生就业政策内容 |
6.1.1 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体系 |
6.1.2 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 |
6.1.3 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顶层设计 |
6.2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效力 |
6.2.1 明确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责 |
6.2.2 强化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力度 |
6.2.3 提高执行队伍专业化水平 |
6.3 拓宽政策执行目标群体的实现路径 |
6.3.1 健全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
6.3.2 注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
6.3.3 建立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渠道 |
6.4 优化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环境 |
6.4.1 健全就业制度与体系 |
6.4.2 调整产业结构升级 |
6.4.3 营造良好就业人文环境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国家就业政策文本梳理 |
附录2 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一览 |
四、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D]. 杨秀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D]. 高佳. 延安大学, 2021(12)
- [3]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D]. 黄馨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山西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及缓解对策研究[D]. 褚靖铭.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6]中国大学生就业中政府责任研究[D]. 鄂义强.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周倩.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8]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M学院为例[D]. 刘超辉. 河南大学, 2020(02)
- [9]福建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偏差 ——基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调查分析[D]. 陈秋婷. 华侨大学, 2020(01)
- [10]重庆市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研究 ——基于史密斯模型视角[D]. 何倩.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