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建筑艺术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君瑶[1](2021)在《徽派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校本课程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樊强[2](2021)在《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梳理了建筑作为“实物”和影像同构的事实,从建筑的认知、建筑影像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建筑实体的原生影像(物像)伴随着建筑过程而产生,与建筑实体同构,不存在独立于原生影像之外的建筑实体。建筑与影像的“同构性”和“共生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论文对建筑本体与建筑影像之间创作的产生、互动及其内在联系的分析研判,深入分析了建筑影像的作用、价值、文化属性与媒体属性,以及当建筑物的原生影像被绘画、摄影等方式表达与记录,成为次生影像,并进入科研、教育、传播等领域的文化形态与意义。研究遵循建筑影像史的发展脉络,对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进行辨析,界定了建筑影像的涵盖范围、表达与记录方式。文章从建筑思想的产生、建筑实体的建造、建筑艺术表达入手,剖析了建筑与影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生关系,明确了影像之于建筑的内在属性和外在表征,建筑影像的界定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继而认为建筑影像展示出来的样态和结构特征既是其本体形像的表达,也是进行建筑艺术理论研究、建筑设计、审美研究和建筑批评的重要依据。研究同时定义了影像建筑(非实体)的概念及涵盖范围,认为建筑的设计和营造过程是思维的逻辑图像的具体体现和现实投影,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建筑从思维到成为实体的形成机制,认为在建筑实体不复存在或“未建成”的情况下,建筑的“思”的过程依然可作为非实体的状态也就是图像的方式持存在和发生。在非实体情况下,建筑影像依托计算机生成图像、VR虚拟现实技术,电影和游戏等方式和途径独立表达,构成虚拟建筑。并成为思想传递、理念传承、美学感受和建筑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建筑设计的阶段性非实体成果。文章通过研究分析了在影像中表达的建筑,即展示建筑师思想的“未建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及游戏中的建筑,研究认为影像建筑终将成为建筑构思展示的重要部分、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既可以作为实体建筑之前的影像虚拟建筑,也可以彻底的在游戏电影教学等领域成为纯粹的影像建筑。文章通过类比、推演与例证,就建筑和逻辑思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探讨。通过对思维的精神影像、意识之于建筑生成的哲学关系以及思维与影像、超影像的内生关系及其反作用进行了逻辑论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的重新界定了建筑影像学这一研究方向,并新定义了影像建筑学这个研究方向,对两个方向的研究范围、研究主体、相互联系和延伸进行了探索。论文将建筑影像学的研究主体界定为对于建筑实体的影像及其次生影像及其生成媒介与传播。将影像建筑学研究主体主要定位为建筑命题的提出、思维的产生,从建筑思维到影像呈现的可能,以及影像建筑在建筑设计探索过程中发挥的先导作用。研究认为,建筑影像(包括原生影像和次生影像)是建筑师思想、理念的重要载体和传输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终结期,建筑影像仍能够作为建筑信息的重要和有效载体,继续承载、表达并传承建筑的语汇和信息。而影像建筑学已经在建筑设计、效果图、虚拟现实、影视以及游戏领域成为了事实和现象,并将在一定范围影响和推动建筑理念的发展。
迂狄童[3](2021)在《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建筑理论思想中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部分的专题研究。拉斯金以其工艺美术运动主要理论贡献者的身份为大众所熟知,拉斯金对建筑的精准论断,既直观地指导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设计,也持续地影响了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并仍然为当今的地域性、建筑遗产保护等建筑思想提供养分,具有历久弥新的学习和研究价值。本文以拉斯金着作及相关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理论背景、文献内容和影响意义三方面入手,对拉斯金理论中的建筑理论板块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拉斯金的主要建筑理论由三方面构成:其一是自然主义的形式审美原则;其二是功能主义思想;其三是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在对理论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在更加宽广的建筑史视野中,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具有更丰富的启发意义——首先,这两种思想共同成为了欧洲先锋派注重功能、强调理性的主要思想来源。其次,“功能主义思想”唤起了关注环境、注重文脉之设计方法的出现。最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启发了后现代时期设计方法的创新。可以确定,尽管距离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但拉斯金的建筑思想在整部近现代建筑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在后现代时期的今天仍保有强烈的启发价值和研究意义。拉斯金建筑理论研究的内容是向前看的,但其意义却是向后看的,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对当今建筑界找寻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房倩[4](2021)在《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当代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拓展优质课程资源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最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中小学要结合地方优势,广泛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建筑艺术是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体现,亦是先代匠人们精妙技艺和人文精神的结晶,蕴藏着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将其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正契合了美术课程标准对拓展课程资源的新要求。武当山古建筑群作为世界着名物质文化遗产,其建筑造型代表了我国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无疑是秦巴山区传统艺术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将武当山建筑造型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丰厚文化底蕴应用到初中美术课程中,将会对初中学生美术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和地区艺术文化的广泛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构建地方特色美术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民族民间情感的创新型人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述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其次,笔者查阅与整理了包含“地方建筑”、“课程资源”及“初中美术”等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依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定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关于地方建筑艺术与武当山建筑造型的概述。首先对地方建筑艺术的概念进行界定;接着在对武当山建筑进行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其独有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本论文的具体研究范围;最后对武当山建筑造型的价值进行了深刻剖析。第三部分,是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方面的研究、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美术新课程标准要求方面的研究。第四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十堰市不同类型的几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和教师分别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后通过总结分析调查数据得出结论:武当山建筑造型资源没有被完全开发应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但是当地师生都表示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很感兴趣,并希望武当山建筑造型资源能够被引入本地初中美术课堂进行教学,且对学习武当山建筑造型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为教学案例的设计提供了帮助。第五部分,主要论述武当山建筑造型应用于初中美术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策略。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作为理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发现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内部动机;2.直觉感悟发现造型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合作探究发现新颖创意,提升学生创新水平;4.多元评价发现独特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六部分,详述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包括“欣赏·评述”教学领域中《探秘武当建筑独特造型》的课例实践,“造型·表现”教学领域中《我眼中的武当古建筑》课例实践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匠心独运的武当建筑纹样》课例实践。三个教学案例中均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成果展示及反思等方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艺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学生深入了解并逐渐加深了对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热爱,提高了保护并传承祖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第七部分,总结、展望及一般方法的提出。对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包括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一些启示和展望,并最终提出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赵泽阳[5](2021)在《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中华民族不断加强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国家愈发重视革命红色遗产的保护工作,而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很多报馆建筑都属于这类遗产,因此研究该类建筑的形态和价值是亟待进行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革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城市,民国时期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广泛的民主革命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报刊作为重要的宣传与笔伐之斗争武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而作为报刊刊发地的报馆建筑,则成为了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见证。在北京地区,文献记载的民国时期的报馆有近600处,其中已知尚存的有70多处,这些报馆建筑遗产作为革命的见证物从整体上看来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但是相关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本文拟按照建筑遗产研究思路,对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报馆建筑从历史沿革、建筑形态及遗产价值三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目的是为报馆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为落实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建设提供支撑。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类梳理,总结了在报馆建筑、建筑形态学及建筑遗产价值、红色革命遗产四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又对民国时期报馆建筑在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及报刊行业等方面的沿革背景进行了分析总结,探寻报馆建筑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变之影响因素。再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充分的实地调研,统计梳理了北京民国报馆的整体设立情况及现存建筑状况。然后,在清晰掌握了民国时期北京报馆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现状情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分布、报馆平面布局、建筑功能布置、建筑结构类型、建筑装饰样式五个方面对报馆建筑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梳理出北京民国报馆建筑从借用到自建、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特征。然后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报馆建筑形态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报馆建筑形态达成静态表象和动态变化两个层次的认知。最后,论文通过建立民国报馆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的遗产价值进行评价认定和价值分析,发掘报馆建筑遗产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五个方面的综合价值,明确其在推动革命历史进步、融合中西方建筑思想、传承革命精神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的显着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提出了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和再利用建议。最终,通过本研究形成了对北京民国报馆建筑遗产的基本认识,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北京地区民国时期的报馆建筑遗产提供了现实依据和资料基础。
朱伟[6](2021)在《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文中提出石窟建筑最初起源于古印度,属于我国古代佛教建筑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载体,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石窟建筑盛行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宗教文化与政治历史的影响,在佛教、艺术、建筑、雕刻及书法等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我国石窟建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北朝皇室石窟具有浓厚的建筑文化价值。本文选取三处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进行调研论述,即邯郸响堂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本课题基于建筑学角度,以石窟群的“选址布局”和“建筑形制”为切入点,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及图解示意的方式,从石窟建筑的整体和局部两个部分来进行研究论述。在石窟“选址布局”的研究中,从选址主旨思想和空间布局特征两方面论述,并将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这三处石窟群进行对比,总结其选址布局的异同点,进一步分析北朝皇室石窟群选址布局的基本特征。在石窟“建筑形制”的研究中,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中北朝时期凿建的部分石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窟洞建筑形制方面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窟室形制、窟龛形制、塔柱形制及窟檐形制等内容,同时对石窟的功能类型、空间类型及窟檐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之上,将三处石窟群中的部分石窟进行对比,分析石窟在建筑形制方面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其中的变化规律。本课题基于建筑学的角度,从整体出发,对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的选址主旨思想与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从局部出发,对三处石窟群中北朝时期开凿的部分石窟建筑进行研究论述,总结其建筑形制的基本特征,期望能够为石窟的建筑形制及复原保护方面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刘圣楠[7](2021)在《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凝聚在建筑中的特征,是文化、技术、审美等多种因素在建筑上的表达。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众多类型多样、价值深厚、艺术高超的重要建筑遗产,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建筑艺术和城市风貌。尤其是其中极具北京地域特色的清代王府建筑,由于清代特有的封王不赐土封爵制度,使得数量众多的王府建筑几乎都集中分布在北京内城,成为首都北京建筑艺术与城市风貌的集中体现者。因此,研究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是北京城市风貌特色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随着文化意识的觉醒,传承和彰显传统建筑文化和风貌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建筑师以及大众对当代城市建设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北京作为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定位,其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品质还极不匹配,很多城市公共空间缺乏北京文化特色。因此,本论文拟研究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并对集中分布于北京内城的王府建筑周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拟将王府建筑艺术特征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当中,探讨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途径与方法。目的是提升北京核心功能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促进古都风貌保护。另外,在当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继承要么就是视而不见的国际式现代主义设计方法,要么就是流于对建筑符号的简单复制现象,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核无法充分表达,缺乏对传统建筑艺术特征的当代转译与传承。本论文正是拟以清代北京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结合现代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手段,赋予北京城市空间以当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审美内涵,探索王府建筑艺术传承创新的途径,其中涉及对王府建筑艺术与文化特征的提炼与继承,也包括对王府建筑艺术的现代化转译,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内城现存的清代王府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查阅清代王府建筑特征、传承与发展等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等级王府建筑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与特征,并结合恭亲王府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王府建筑艺术特征的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为北京城市空间文化品质提升研究提供支撑。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和对象,对国内外的关于王府建筑、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确立了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从建筑学和美学两个角度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分布、形成的自然与社会背景、历史沿革、建筑文化进行梳理和总结,理清清代王府建筑艺术形成的内在影响因素。第三部分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的内容和特征进行解析,归纳成包括整体布局、空间特色、材料符号、元素装饰、审美特征等五个方面,尝试对对清代王府建筑艺术进行全面研究。第四部分通过分析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案例研究,总结其对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进行传承设计的策略,归纳其相应的具体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并结合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索王府建筑艺术的当代传承设计创新的可能性。第五部分进行了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内容和特征的传承设计实践研究。以北京现存并全面开放展示的恭亲王府建筑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为例,从现状调研、问题分析、文化展示、游览标识、城市家具等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总体设计、街巷胡同设计和节点设计三个层次,分别从建筑意境、建筑风格、空间形态、图案符号、建筑材料五种传承设计途径来研究了王府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的可能性与实践性,为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理论的丰富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提供基础研究支撑。
邸小松[8](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孙烁[9](2021)在《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1905年昆明自开商埠,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车,加快了昆明近代化工业的发展进程,经过漫长的孕育时间留下了许多风格独特、价值珍贵的工业建筑遗产。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及工业转型提升的大背景下,许多工业遗产被忽视或正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损毁,其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得不到真正的认知,没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法。只有基于对昆明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各方面的价值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建立准确、适用的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明确在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保护原则、选择怎样的保护措施,进而科学有效的指导保护和再利用策略的制定。论文选题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无疑是紧迫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论文以理论研究-昆明工业建筑遗产的特殊性-评估体系构建-实证运用为主要线索,构建了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在理论准备部分,研究了国内外对于工业遗产的内涵、定义和价值构成,并辨析了各价值之间的关系。在昆明工业建筑遗产的特殊性和评价体系构建部分,基于对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的研究分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结合昆明近现代工业资源的历史风貌特征和价值特征,选取适用于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确立了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在实证运用部分,运用该体系对昆明市内30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价值评价,以验证体系的适应性和合理性。根据量化的评价结果,划定昆明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同的保护等级,根据不同的保护级别,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护与再利用要求。
王颢霖[10](2021)在《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是我国乃至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承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已走过将近二十年的历程,开展了形式广泛、内容丰富的保护工作,形成诸多成果。本文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论文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论文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与重点研究问题进行说明。第一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从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切入,在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营造技艺概念的基础上,分四个阶段梳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厘清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为其后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具体问题研究打下基础。第二章针对当下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制度进行论述,从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以及保护制度三个方面分别进行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并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第三章试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从项目本体评估与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两方面展开,为评估工作进行方法论层面的搭建。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四、五章分别针对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进行论述,结合实际保护案例,多方面探讨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收束,并对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进行展望。
二、试论建筑艺术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建筑艺术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相关研究 |
1.3.1 哲学层面的研究 |
1.3.2 电影建筑与建筑影像传播的研究 |
1.3.3 思维、影像与建筑间联系的探索 |
2.语言、建筑与影像记录 |
2.1 “影像”及“建筑影像”的涵盖 |
2.2 建筑的原生影像与次生影像 |
2.3 被记录和转译的建筑 |
3.建筑影像与机械复制 |
3.1 机械复制时代的开启 |
3.2 动态影像——“这一段”的影像呈现 |
3.3 声音记录及“超文本”影像 |
3.4 建筑影像是维系建筑记忆的重要途径 |
3.5 建筑影像的标志性意义及其纪念碑性 |
4.哲学思维与建筑影像 |
4.1 建筑影像、想象与空指谓建筑 |
4.2 以影像思维创作的逻辑图像 |
4.3 思维的摄影机机制与思维投影 |
4.4 建筑的共时性影像和历时性影像 |
5.建筑影像空间与影像呈现 |
5.1 建筑空间及其影像空间 |
5.2 建筑影像的表皮与影像特性 |
5.3 在影像中“视为等同” |
5.4 影像技术的演进与影像修改 |
6.“未建成”与影像建筑 |
6.1 建筑之“未建成”——机械生成作为原生影像 |
6.2 影视领域的影像建筑实践 |
6.3 影视城与影像建筑 |
6.4 电子游戏与影像建筑 |
6.5 线性与非线性——从影像建筑到建筑实体 |
7.建筑影像及影像建筑实践 |
7.1 建筑影像的拟仿 |
7.2 “被动给予”与“主动获取”的建筑影像 |
7.3 方兴未艾的影像建筑 |
8.建筑影像学与影像建筑学的提出——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拉斯金生平的传记类研究 |
1.2.2 关于拉斯金艺术思想的研究 |
1.2.3 关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以拉斯金思想与影响为主题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约翰·拉斯金的工作生涯脉络剖析 |
2.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划分 |
2.1.1 拉斯金的工作生涯概述 |
2.1.2 工作生涯的阶段划分 |
2.2 拉斯金所处时代的背景综述 |
2.3 工业时代背景下社会剧变对拉斯金工作的影响 |
2.3.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3.2 拉斯金工作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3.3 拉斯金工作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4 新旧时代交替背景下的艺术理论发展与拉斯金的艺术理论 |
2.4.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4.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阶段(1842-1860 年) |
2.4.3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后期阶段(1860-1900 年) |
2.5 19 世纪前后的建筑潮流及建筑理论发展 |
2.5.1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早期阶段(1819-1842 年) |
2.5.2 拉斯金工作生涯的中期与后期阶段(1842-1860 年与1860-1900 年) |
2.6 本章小结 |
3.约翰·拉斯金的建筑思想 |
3.1 拉斯金建筑思想体系认知 |
3.1.1 拉斯金与普金建筑思想中对待宗教因素的异同 |
3.1.2 类比人之品德的道德说教建筑评价方式 |
3.1.3 自然主义的装饰方法与装饰主题 |
3.1.4 强调建筑中手工艺因素的价值 |
3.1.5 拉斯金“反修复”式的建筑遗产保护思想 |
3.2 对拉斯金功能主义思想的考察 |
3.2.1 对“功能主义”概念的界定 |
3.2.2 对建筑“功能”概念的肯定和拉斯金的建筑分类 |
3.2.3 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 |
3.2.4 好的建筑是健康社会关系的反映 |
3.2.5 辩证观点下的功能主义思想 |
3.3 对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的考察 |
3.3.1 对“材料理性主义”的概念界定 |
3.3.2 建筑的两种美德:力与美 |
3.3.3 建筑结构中的三种欺诈 |
3.3.4 以材料和真实性为评判标准的建筑评判方式 |
3.3.5 基于材料理性主义的哥特复兴建筑思想 |
3.4 本章小结 |
4. “功能主义思想”与“材料理性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1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影响 |
4.1.1 现代建筑理论发展中的代表思想举例 |
4.1.2 对“功能主义”和“材料理性主义”的再认识 |
4.1.3 对单纯的“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的批判 |
4.1.4 拉斯金建筑理论对“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融合 |
4.1.5 拉斯金“材料理性主义”之于巴黎美术学院建筑理性精神的“承上”关系 |
4.1.6 拉斯金“功能主义”之于新艺术、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启下”关系 |
4.2 拉斯金建筑思想在现代建筑实践发展中的影响 |
4.2.1 指导与启发 |
4.2.2 萃取与整合 |
4.2.3 批判与延伸 |
5.结论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表目录及出处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地方建筑艺术与武当山建筑造型概述 |
(一)地方建筑艺术的界定 |
(二)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特征 |
1.对称均衡的木架结构 |
2.技艺兼具的建筑外形 |
3.五行理念的装饰色彩 |
4.意以载道的藻饰纹样 |
(三)武当山建筑造型的价值 |
1.武当山建筑造型的艺术审美价值 |
2.武当山建筑造型的社会教育价值 |
3.武当山建筑造型的文化认知价值 |
二、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一)体现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
(二)顺应初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三)遵从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拓展美术课程资源 |
三、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调查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1.调查问卷的设计 |
2.调查问卷的实施 |
(二)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三)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四)调查结果总结 |
四、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 |
(一)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概述 |
1.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思想 |
2.发现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
3.发现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的原则 |
(二)具体的方法策略 |
1.创设情境发现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内部动机 |
2.直觉感悟发现造型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3.合作探究发现新颖创意,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
4.多元评价发现独特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五、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实施案例 |
(一)“欣赏·评述”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二)“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三)“设计·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
(四)课堂教学综合反思 |
六.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思考 |
(一)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反思 |
(二)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地初中生对武当山建筑造型认知程度的调查 |
附录二:武当山建筑造型在当地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访谈 |
附录三:《探秘武当建筑独特造型》教学课件 |
附录四:《匠心独运的武当建筑纹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单 |
附录五:武当建筑纹样设计课程评价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课题支撑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关于报馆建筑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2 关于建筑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3 关于红色革命遗产方面的研究进展 |
1.3.4 关于建筑遗产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研究 |
2.1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历史沿革 |
2.1.1 民国初期:因陋就简 |
2.1.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蓬勃发展 |
2.1.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持续进步 |
2.1.4 十年内战时期:逐渐冷却 |
2.1.5 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停滞 |
2.1.6 解放战争时期:重新起步 |
2.2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现状研究 |
2.2.1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信息统计分析 |
2.2.2 北京民国主要报馆现存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研究 |
3.1 区域分布特点研究 |
3.1.1 分布特征总结 |
3.1.2 影响因素分析 |
3.2 建筑布局类型研究 |
3.2.1 平面布局分类 |
3.2.3 布局分类对比 |
3.2.4 影响因素分析 |
3.3 建筑结构形式研究 |
3.3.1 结构形式分类 |
3.3.2 结构形式对比 |
3.3.3 影响因素分析 |
3.4 建筑风格样式研究 |
3.4.1 样式特征分类 |
3.4.2 样式风格对比 |
3.4.3 影响因素分析 |
3.5 建筑功能构成研究 |
3.5.1 功能构成体系 |
3.5.2 功能分区类型 |
3.5.3 影响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民国时期报馆建筑的价值研究及保护利用建议 |
4.1 报馆建筑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
4.1.1 指标筛选 |
4.1.2 权重确定 |
4.1.3 评价方法 |
4.1.4 评定实施 |
4.2 报馆建筑价值综合评价 |
4.2.1 历史价值:革命历史的见证地与展示地 |
4.2.2 艺术价值:承前启后的建筑艺术之大成 |
4.2.3 科学价值:建筑业与报刊业的创新实证 |
4.2.4 社会价值:信息流通与精神发扬的枢纽 |
4.2.5 文化价值:革命精神与建筑文化的传扬 |
4.3 报馆建筑的保护策略 |
4.3.1 分类性保护 |
4.3.2 整体性保护 |
4.4 报馆建筑的利用建议 |
4.4.1 匹配更新功能 |
4.4.2 打造文化线路 |
4.4.3 原址品质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北京民国报馆名录 |
附录二:报馆价值评价体系专家打分数据表 |
致谢 |
(6)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概述 |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石窟”的涵义 |
1.3.2 石窟“建筑形制”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我国石窟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类型概述 |
2.1 佛教文化对中国石窟建筑文化的影响 |
2.1.1 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 |
2.1.2 佛教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联系 |
2.1.3 佛教文化对石窟建筑的影响 |
2.2 我国石窟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
2.2.1 石窟建筑的起源 |
2.2.2 起初传入阶段 |
2.2.3 发展盛行阶段 |
2.2.4 由盛转衰阶段 |
2.2.5 主要石窟分布概况 |
2.3 我国石窟建筑的类型概述 |
2.3.1 功能类型 |
2.3.2 空间类型 |
2.3.3 空间形式类型 |
2.3.4 传统窟檐类型 |
2.4 石窟建筑的破坏与保护 |
2.4.1 破坏因素 |
2.4.2 保护方式 |
2.4.3 保护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朝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选址与布局特征研究 |
3.1 我国石窟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 |
3.2 响堂山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
3.2.1 自然历史概况 |
3.2.2 选址主旨思想 |
3.2.3 空间布局特征 |
3.3 云冈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
3.3.1 自然历史概况 |
3.3.2 选址主旨思想 |
3.3.3 空间布局特征 |
3.4 龙门石窟的选址与布局 |
3.4.1 自然历史概况 |
3.4.2 选址主旨思想 |
3.4.3 空间布局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朝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
4.1 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 |
4.1.1 下层“塔柱窟”形制 |
4.1.2 上层“佛殿窟”形制 |
4.1.3 其余石窟形制 |
4.1.4 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
4.2 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 |
4.2.1 南区“佛殿窟”形制 |
4.2.2 中区“塔柱窟”与“佛殿窟”形制 |
4.2.3 北区“塔柱窟”与“佛殿窟”形制 |
4.2.4 北响堂山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
4.2.5 窟檐建筑保护现状分析 |
4.3 水浴寺石窟建筑形制 |
4.3.1 东、西两窟形制 |
4.3.2 东、西两侧摩崖佛龛群形制 |
4.3.3 水浴寺石窟建筑形制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朝云冈与龙门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
5.1 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
5.1.1 北魏早期“大像窟”形制 |
5.1.2 北魏中期“成组双窟”形制 |
5.1.3 北魏晚期“中小型窟”形制简述 |
5.1.4 早期“昙曜五窟”与中期“双窟”形制对比 |
5.2 龙门北朝时期石窟建筑形制特征研究 |
5.2.1 兴盛期“大型”佛殿窟形制 |
5.2.2 过渡期“中型”佛殿窟形制 |
5.2.3 复兴期“代表性”石窟简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朝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建筑形制对比研究 |
6.1 响堂山与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
6.1.1 “塔柱窟”中心柱形制对比 |
6.1.2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
6.1.3 窟檐形制对比 |
6.1.4 龛像形制对比 |
6.2 响堂山与龙门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
6.2.1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
6.2.2 龛像形制对比 |
6.2.3 窟檐形制对比 |
6.3 龙门与云冈石窟建筑形制的对比 |
6.3.1 “佛殿窟”窟室平面对比 |
6.3.2 龛像形制对比 |
6.3.3 窟内装饰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必要性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王府建筑 |
1.3.2 建筑艺术 |
1.3.3 传承设计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北京清代王府建筑的研究进展 |
1.4.2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研究进展 |
1.4.3 建筑传承设计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王府建筑特征形成背景及特点概述 |
2.1 王府建筑特征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
2.1.1 地理因素 |
2.1.2 气候因素 |
2.1.3 地质因素 |
2.2 王府建筑特征与社会因素的关系 |
2.2.1 北京都城历史 |
2.2.2 都城文化特点 |
2.2.3 社会环境特征 |
2.3 王府建筑特征与民族因素的关系 |
2.3.1 民族观念 |
2.3.2 民族因素对王府建筑的影响 |
第3章 王府建筑艺术特征解析 |
3.1 情感本体溯源——形式层 |
3.1.1 形式美的初步感知 |
3.1.2 审美心理基础 |
3.2 物化的王府具象世界——形象层 |
3.2.1 特点鲜明的建筑群体 |
3.2.2 复杂多变的空间关系 |
3.2.3 灵活多变的材料艺术 |
3.2.4 对立统一的色彩艺术 |
3.2.5 和而不同的装饰艺术 |
3.3 抽象的王府艺术形态——意味层 |
3.3.1 寄托对美好愿景的追求之意 |
3.3.2 寄托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之情 |
第4章 王府建筑艺术传承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 |
4.1 当代传承实例研究 |
4.1.1 建筑遗产的意境式传承——北京德胜尚城 |
4.1.2 传统形式的非线性传承——七舍合院 |
4.1.3 村落肌理在大体量建筑中传承——朱家角人文艺术中心 |
4.1.4 材料的景观性传承——瓦园 |
4.2 王府建筑传承设计总策略 |
4.2.1 从外观模仿到精神传承 |
4.2.2 寻找适用的设计内容 |
4.3 场地传承设计方法 |
4.3.1 尊重王府主导地位 |
4.3.2 织补旧有城市肌理 |
4.3.3 连接原有生活形态 |
4.4 建筑空间传承设计方法 |
4.4.1 空间形体组合与组织 |
4.4.2 空间形态提取与拓扑 |
4.4.3 空间界面归纳与再现 |
4.5 形象元素传承设计方法 |
4.5.1 内外一体的建筑风格 |
4.5.2 形体原型的还原转化 |
4.5.3 造型的解构与重构 |
4.6 形式符号传承设计方法 |
4.6.1 图像符号提取 |
4.6.2 指示符号提取 |
4.7 建筑意境传承设计方法 |
4.7.1 历史式意境 |
4.7.2 联想式意境 |
4.7.3 体验式意境 |
4.7.4 隐逸式意境 |
第5章 北京恭王府周围城市公共空间传承设计研究 |
5.1 区位与概况 |
5.1.1 区位特征 |
5.1.2 设计概况 |
5.2 场地公共空间设计现状调研 |
5.2.1 面层面:总体问题 |
5.2.2 线层面:胡同立面 |
5.2.3 点层面:节点问题 |
5.3 传承设计概念与构思 |
5.3.1 总体构思:重引导与标志 |
5.3.2 节点构思:重特色与亮点 |
5.4 传承设计方法与途径研究 |
5.4.1 建筑意境的传承——入口空间 |
5.4.2 建筑风格的传承——地铁站建筑外观 |
5.4.3 空间形态的传承——城市微空间 |
5.4.4 图案符号的传承——城市家具 |
5.4.5 建筑材料的传承——瓦片景墙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与现状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方法与现状 |
1.3.3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研究趋势 |
1.4 课题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与框架 |
第二章 工业遗产价值构成和既有评价体系研究 |
2.1 工业遗产的概念和价值解读 |
2.1.1 工业遗产的概念 |
2.1.2 国内法规文件中工业遗产的价值解读 |
2.1.3 国际宪章文件中工业遗产的价值解读 |
2.1.4 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 |
2.2 既有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 |
2.2.1 评价的基本内容 |
2.2.2 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 |
2.2.3 评价活动的基本流程 |
2.2.4 典型工业遗产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2.3 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适应性调整 |
2.3.1 评价体系框架的调整 |
2.3.2 评价因子的调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昆明近现代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昆明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及价值特征 |
3.1.1 历史特征 |
3.1.2 价值特征 |
3.2 构建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 |
3.2.1 价值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
3.2.2 价值评价因子的选取 |
3.2.3 评价因子的权重计算 |
3.3 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标准和保护决策选择 |
3.3.1 评价标准 |
3.3.2 评价结果和保护与再利用决策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4.1 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的运用 |
4.1.1 价值评价步骤 |
4.1.2 评价对象的选取原则和方法 |
4.2 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分析 |
4.2.1 石龙坝水电站 |
4.2.2 昆明钢铁厂 |
4.2.3 云南水泥厂立窑 |
4.2.4 昆阳磷肥厂 |
4.2.5 云南轴承厂 |
4.2.6 上蒜磷矿 |
4.2.7 昆明铣床厂 |
4.2.8 云南省化学工业建设公司 |
4.2.9 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评价情况 |
4.3 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分析 |
4.3.1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适应性分析 |
4.3.2 评价体系的适应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结论 |
5.1.1 理论和方法层面 |
5.1.2 实践层面 |
5.2 论文研究的局限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昆明近现代价值评价体系评价因子的若干判断矩阵 |
附录 C: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表 |
(10)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五、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缘起 |
二、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初兴(20 世纪初——1948 年) |
二、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耕耘(1949 年建国后——1976 年) |
三、传统营造技艺研究的接续(1978 年改革开放后) |
四、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新篇章(21 世纪初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
第一节 行政管理体系 |
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运行 |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的方向与途径 |
第二节 法律法规体系 |
一、法律、法规政策建设的现状 |
二、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伦理原则 |
三、现有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保护制度的体系建设 |
一、项目申报与认定制度 |
二、完善保护名录制度建设 |
三、技艺传承机制的完善 |
四、保护规划编制与履约 |
五、评估与退出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
一、文化遗产评估的相关研究与经验 |
二、构建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意义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框架说明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目标内容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主客体 |
四、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方式与流程 |
五、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原则 |
六、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的标准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的搭建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价值评估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的现状评估 |
三、评分方式与分类保护模型的设计 |
第四节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
一、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方式 |
二、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要素 |
三、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指标与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 |
二、行业保护团体与机构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持有者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
一、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原则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
一、传统营造技艺的整体性保护 |
二、传统营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
三、传统营造技艺的研究性保护 |
四、传统营造技艺的展示性保护 |
五、传统营造技艺的数字化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
第一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
一、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背景 |
二、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保护的紧迫性 |
三、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
第二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
一、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模式 |
二、现代教育与培训模式的探索 |
三、行业组织与营造团体 |
四、面向公众的普及与宣传 |
第三节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
本章小结 |
结语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 |
附录2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 |
附录3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技艺类) |
附录4 营造技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简介(传统美术类) |
附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国家) |
附录6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部级) |
附录7 传统营造技艺相关研究出版物内容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建筑艺术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徽派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校本课程实践[D]. 张君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从建筑影像学到影像建筑学 ——影像视角下的建筑思维研究[D]. 樊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约翰·拉斯金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材料理性主义思想研究[D]. 迂狄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地方建筑艺术在初中美术课程的应用研究 ——以武当山建筑造型为例[D]. 房倩.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北京民国时期报馆的建筑形态及价值研究[D]. 赵泽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北朝皇室石窟选址布局与建筑形制研究 ——以响堂山、云冈及龙门石窟为例[D]. 朱伟.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7]北京清代王府建筑艺术与传承设计研究[D]. 刘圣楠.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8]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昆明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体系研究[D]. 孙烁.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10]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D]. 王颢霖.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