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罗向龙[1](2021)在《基于图傅里叶变换和深度学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公路基础设施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无论在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交通管理部门的难题。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产生的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是全球公认的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的主要途径。近些年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给ITS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交通状态做出预测,以便出行者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从而减少出行时间、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成为ITS研究的热点。在对交通流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相关函数定性与定量对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时间特性上,分析了交通流工作日和非工作日以及连续相同工作日的相似性以及周期性,从时间角度为交通流预测模型数据集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空间特性上,对路网中不同路段交通流的相关性以及局部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路网中不同路段交通流的相关性与路段之间的距离有关,但相关性并不与路段的距离成反比,为交通流预测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对交通数据异常产生原因,交通异常数据监测的肖维勒、狄克逊、莱依达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莱依达准则的交通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在异常检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了交通数据缺失的原因并对缺失数据进行了分类,针对结构性交通数据缺失,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矩阵低秩分解的结构性数据修复方法,并以实际的交通流量数据对提出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以离散图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构造了一种基于数据和距离相关的路网邻接矩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流时间序列和路网交通流数据分解方法,将交通流数据分解成基本的趋势项和随机波动项。充分考虑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利用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对路网中的不同路段的交通流数据进行筛选,在基于图傅里叶变换(Graph Fourier Transform,GFT)交通数据分解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模型中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处理时间序列的优势,提出了一种融合KNN、GFT和LSTM的组合交通流预测模型KNN-LSTM。实测的交通流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机器学习中的经典模型支持向量机、浅层人工神经网络、深度信念网络和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针对现有关于大规模路网中所有路段交通流预测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K-means聚类分析和矩阵分解的路网交通流压缩预测方法。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对路网中不同路段的交通流量进行聚类分析,以欧式距离作为判定标准将路网的路段划分为K个子集,对每个子集随机选择一个路段作为该子集所有路段的代表,从而构造路网数据的压缩矩阵。通过路网原始数据矩阵与构造的压缩矩阵计算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构造压缩矩阵的路段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进行交通流预测,最后通过映射关系获得整个路网所有路段交通流的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条件下,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是一种有效的大规模路网交通流预测方法。
董长印[2](2020)在《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智能网联交通涵盖车联网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自动公路等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实现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以及车与交通管理设施/系统之间的通讯和信息交换,形成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化动态信息服务和网联车辆智能化自动驾驶的一体化智能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加强版的出行工具,智能网联汽车是解决道路安全、交通拥堵、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手段之一。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换道控制是引导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环保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针对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的理论研究较少,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换道控制研究框架,严重制约着这一新兴技术的发展。理论研究层面,论文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加深理解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对高速公路瓶颈交通流影响机理,理解控制算法与策略对于换道控制效果的影响,并认识换道控制对于改善多车道高速公路瓶颈路段交通安全与通行能效率的作用。工程应用层面,论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加快我国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升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管理水平,改善高速公路现存严峻的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依托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采用美国NGSIM数据库、各国交通经济等相关数据,从机理分析、策略对比、效果分析、技术应用、远景预测五方面出发,对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中若干关键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和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接着应用进化学习理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之后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最后建立面向智能网联交通系统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根据高速公路下匝道交通流运行特征和智能网联汽车控制流程,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系统获取信息及换道决策过程,分析下匝道换道行为对瓶颈交通流的影响机理,通过分析目标车道内换道间隙计算、预测、比选、执行等步骤,提出面向下匝道智能网联汽车的强制换道模型;提出多种分级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并对比分析不同策略控制下交通运行状态,求解特定环境下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最优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其次,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下匝道换道行为进行建模。将完整的换道过程分为换道决策和换道执行两个步骤,分别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建立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模型,采用目标车道内多辆车和多个间隙构建决策树,针对下匝道换道行为对前后车辆的影响,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模型,对比不同换道模型对车辆行驶轨迹在速度和位置特征追踪效果方面的差异,并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不同设置场景,分析新型换道模型对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控制的效果。第三,构建基于进化学习的下匝道换道轨迹反馈控制框架。对进化论与交通控制进行本质分析与对比研究,基于进化学习思想构建旨在解决数据数量和质量的换道控制框架。以基于机器学习的下匝道换道模型为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采用多目标综合成本函数对目标轨迹数据库进行筛选并形成母本训练集,从新旧换道轨迹综合数据库中提取出子代数据集。分析换道控制区域长度、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渗透率等关键参数对运行效率和交通安全的影响,探究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和换道轨迹提取数量设置对拟合精度和计算效率的控制效果。第四,提出基于场论的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提出五车交互的换道行为建模方法,针对动力学场和行为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综合磁场,仿真分析基于叠加场力的换道行为评价效果,并与传统指标碰撞时间TTC对比分布效果。提出以百分比为判别条件的换道行为风险等级,评价不同下匝道换道路径控制策略的速度演化、场力分布、风险评估等特征,为最优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最后,提出面向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针对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特征进行经济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对比常规高速公路环境建立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对世界典型18个国家及其组成的5个地区交通经济调查,收集与预测近中远期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各项成本参数,根据不同车-车/车-路控制方案,仿真分析各国各区域的智能网联交通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表现特征,对比不同控制方案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优势,为智能网联环境交通经济影响评价和控制策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梁树琦[3](2019)在《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跨区域运输需求巨大。通过北煤南运满足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煤炭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运输的一个主流向。北煤南运运量大、距离远,长期以来依靠海铁联运模式。然而海运模式近年来出现了港口能力受限、运能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向消费地的可靠供应和运输。在蒙华铁路这一运煤新通道开通的背景下,构建高效、便捷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对海运市场波动、增强北煤南运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国内外针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演变及优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现代化集装箱综合运输以及高附加值零散白货的多式联运系统设计及网络优化等问题上。未来随着对老旧船只报废的政策不断推进,沿海干散货航运能力不断下降,蒙华铁路的建成将为北煤南运提供多重模式选择,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北煤南运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蒙华铁路这一新运煤通道,展开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煤炭企业如何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设计并优化北煤南运交通模式?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两个子问题:(1)影响煤炭企业选择不同交通模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煤炭企业如何基于这些关键因素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法并结合典型企业实地调研,对影响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论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及优化的分析框架,结合鄂尔多斯至武汉、南京、泉州三大实证案例,通过竞争博弈模型及敏感性分析对该研究框架进行验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本文通过对大量既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对煤炭运输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存在一定不匹配性。总体来看,实证研究相对较多,同时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炭集疏运系统优化、煤炭运输效率评价、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随着煤炭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新通道的出现,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在煤炭运输问题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适用性及研究紧迫性。第二,本文结合既有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和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点,从煤炭运输网络结构、运输模式选择以及供需匹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的分析框架。框架包含三个维度、四大主体、五大要素,其中三个维度是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及运作维度;四大主体是运输模式构成、运输模式选择与竞争、运输网络构建与优化及运输效率评价;五大要素是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依托该框架分析我国北煤南运不同阶段采用不同交通模式背后的机理。第三,为验证框架可靠性,论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通过广义运输成本函数及竞争博弈模型,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演变。实证结果验证了新煤运通道的出现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重要影响。结果显示:(1)蒙华铁路在北煤南运中短途市场中相较海铁联运模式的竞争效应显着;(2)受运输时效性和运输成本等综合影响,蒙华铁路将承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会促进海铁联运运价进一步降低,从而推进北煤南运整体运输成本的下降。第四,为从动态优化和演变的视角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论文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对海铁联运服务水平进行动态优化,探讨了煤炭运输时间价值及海铁联运运价优惠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运服务水平的提升对蒙华铁路的竞争效应具有调节作用;(2)在市场细分方面,蒙华铁路将主要承担优质煤运输工作,而附加值较低、对时效性要求较低的远距离煤炭运输将主要采用海铁联运模式;(3)整体来看,煤炭运输时间价值越高,蒙华铁路对海铁联运的竞争效应越明显;针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煤炭品类,铁路直达运输比例逐渐增高。从而给出海铁联运和铁路直达运输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在铁路运能得到释放、充足时,铁路将在北煤南运综合交通网络中发挥主要作用。
孙建平[4](2020)在《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文中提出当今的交通拥堵问题已经从“以供养需”转为“以供定需”的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TDM),由于TDM对社会、经济影响很大,需要科学的论证和量化的评估。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和方法长期依赖传统的宏观静态交通模型,难以反映交通运行的动态时变特征,无法体现交通拥堵随时间的累积效应,且建模复杂、精度难以保证,而动态交通模型需要基于路段精细建模,难以满足大规模运行的要求。本论文针对现有模型和方法的问题和局限性,以基于大数据的交通需求与路网运行规律挖掘为突破点,研究不同需求调控下的路网运行动态迭代递归的建模难题,形成以数据驱动为主的高可靠、快反馈的评价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应用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TDM措施分类入手,构建了面向不同类别TDM措施的多维度建模思路和框架。针对总量控制、时间调控、空间调控、出行结构约束、承载力约束5类TDM措施,分别对OD总量、OD分布、出发时间分布、路径选择等需求要素的影响进行分析,识别出三种模型方法,区分数据直接能解决的方法以及数据结合其他交通模型解决的方法分别进行建模。(2)第一种模型方法是面向总量控制和时间调控类TDM措施的数据驱动型模型。假设路径选择等需求要素不变,仅对OD总量和出发时间的调控,构建了基于需求双层分解的路网运行递归评价模型并基于多源数据进行了参数标定和验证。模型将出行需求分为不受拥堵影响的自由流状态的基本需求和受拥堵影响的实际需求两个层次,基本需求用于对需求的总量和出发时间的调控,实际需求用于路网运行状况随时间的递归,递归过程以在途小汽车样本量(实际需求)与路网平均速度的关系函数作为传导函数,实现对不同需求模式在不同TDM方案下24小时的路网运行状态估计。模型相对简单,能够反映交通运行的动态性,反映拥堵随时间的累积影响,可以对机动车总量控制、错峰上下班等TDM措施进行快速、准确评价。经过实际数据验证,该模型对于路网平均速度的估计精度达到90%以上。(3)第二种模型方法是面向空间调控类TDM措施的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的模型方法。以职住平衡和拥堵收费为代表的空间调控则对OD分布和路径选择产生影响,单纯的数据驱动无法解决,需要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进行估计。本论文将多源交通大数据融入四阶段交通模型,提出了基于计算图学习网络的交通出行需求估计方法,构建了基于计算图的TDM效益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计算图的前向和反向传播优化交通需求估计和传播过程,实现TDM成本效益分析。(4)第三种模型方法是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小汽车出行比例、路网容量估计方法。该方法是在数据驱动模型基础上,结合数据相关性进行极限值或边界值求解。求得路网运行边界速度下的路网容量和多种出行方式综合效率最优条件下的小汽车出行比例,解决了TDM约束目标和求解的难题。(5)以大数据为支撑,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小汽车出行数据等,提出了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的出行特征数据提取方法,包括出行OD、出发时间、出行距离、出行时耗、出行路径等特征要素,为基于数据驱动的调控提供了良好数据条件。进一步针对小汽车出行特征数据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为不同交通需求模式下的TDM路网运行影响评价奠定了基础。(6)以北京为例,分别对三种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对机动车总量调控、尾号限行、错峰上下班、职住平衡等应用场景下的不同TDM措施方案效果,并基于单双号限行模型仿真结果与浮动车监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实现了对北京市中心城区范围路网容量和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的估计。
李敏[5](2019)在《《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转型升级和科技进步,智能车联网技术已成为各国汽车行业竞争的关键领域。近年来,美日欧等国的智能交通系统都已日趋完善,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本次翻译实践能帮助我们了解先进概念和技术,期望能对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智能车联网与通讯》一书共有九章,源文本节选自其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内容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适合用来锻炼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并能为目标读者提供最新的行业动态信息。该实践报告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任务描述,包括翻译背景、语言特点及翻译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翻译过程,包含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第三章笔者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案例分析。第四章总结了翻译实践经验并就笔者对译者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阐述。在赖斯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源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译文以传递有效信息为主要目的。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合理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其次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翻译能力的同时,掌握科技翻译的要领;最后希望能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通过本次实践,笔者发现文本类型理论适合指导关于智能交通类信息文本的翻译,希望本报告能对该类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杨鸣[6](2019)在《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的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在新的起点,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支撑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交通强国,其本质特征是什么,必须能科学、准确地评价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先进程度和差距,进而明确在走向交通强国这一动态进程中不同时期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本文首先在机理分析、文献综述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解读了交通强国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实现途径,凝练了未来交通发展的四大主流趋势。与此同时,立足于我国国情特点,对中国特色的“交通强国之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最终确定了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价体系的架构思路,即“安全性”、“便捷性”、“高效性”、“绿色发展”、“经济性”、“引领力”6大维度。并在各维度评价要素研究及相互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国际认可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形成了18个综合评价指数。详细阐述了各指数的定义及内涵、关键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然后,在比较分析常用的综合评估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价指数体系的特点,从科学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架构了综合指数评估模型。采用“AHP-熵值法”确定了基于专家经验和评价对象所处阶段的指标综合权重值,并运用“模糊信息隶属度法”结合参数标准对定性指标进行合理量化,最后基于价值系数法计算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水平指数,用于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定性比较。最后,根据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对中国和美日英德等主要发达国家交通发展现状水平进行量化和对标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当前综合交通发展水平指数约70分,总体上与交通强国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且在各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均处于“一般”或“较差”状态。基于对标国家的交通发展战略及目标,对未来各国的交通发展水平进行合理预测,得出了中国要实现“2030年进入交通强国行列”、“2045年进入交通强国前列”的战略目标,综合交通发展水平指数到2030年至少要达到85分,到2045年至少要达到90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出发,考虑各领域指数的有效变化范围及灵敏度,提出了关键指数目标值的设定建议及实现关键领域突破的对策建议。
曹译文[7](2019)在《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借鉴国内外文献对于综合运输(integrated transport,comprehensive transport)和综合交通运输概念的阐述,本文将综合运输定义为包含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并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因素有机协调的运输体系。综合运输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完善的综合运输不但最大程度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客货运输服务,同时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相衔接,推动和保障国家整体经济与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亦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有力手段。本文研究的综合运输法律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综合运输活动中产生的纵向抑或具有公法性质的特定社会关系,即综合运输经营者、综合运输服务消费者、政府综合运输管理部门之间在综合运输活动中产生的纵向抑或具有公法性质的的特定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各种必要的制度,促进和保障综合运输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以及综合运输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目前我国综合运输发展和调整综合运输关系的法律尚处于初级阶段,综合运输法律主要表现为调整政府代表国家管理各种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和少量设及综合运输的法律规定。现行法律调整模式和调整程度难以满足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综合运输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的需要,不能为我国综合运输建设、运行和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不利于综合运输乃至我国整体经济和社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综合运输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综合运输中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布局合理、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综合运输与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外部关系,在深入剖析我国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现阶段综合运输法律不能满足综合运输发展需要的结论。同时,运用法理学、立法学、经济法学和系统学的理论,以现行我国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为基础,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进的综合运输立法经验,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基础理论,包括综合运输法律的调整对象、目的、价值、基本原则和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并论证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制度体系和各项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的立法模式和主要内容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综合运输法的理论研究和我国将来制定《综合运输法》提供理论参考。除引言与结论外,本文包括五章。引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一章“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中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体现在:我国综合运输发展迅速,但我国现行综合运输法律存在缺失,在法律体系、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上均存在很大不足,不能反映综合运输的综合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不能满足综合运输快速发展的要求,因而有必要制定《综合运输法》,构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制度体系;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可行性体现在:现行调整各种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公法关系的法律已初步奠定了制定《综合运输法》的基础,国家重视完善综合运输法律、构建制度体系的政策导向,国外综合运输立法经验可供借鉴,以及立法部门对综合运输立法的关注度。第二章“我国综合运输立法基础理论”,运用经济法基础理论,论述综合运输法律的定义和调整对象;运用法理学、经济法和法哲学的理论,论述综合运输法律的价值;从建立和维护综合运输经济秩序,构建满足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需要的综合运输体系,实现政府对综合运输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保障综合运输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目的;运用立法学和经济法的理论,考察综合运输立法的特殊性,论述综合运输立法的一般原则和特殊原则;从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和保障性制度两个层面,论述我国综合运输法律制度架构;结合立法模式的理论,论述我国将来制定的《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纲领性立法模式,并与调整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的法律相衔接。第三章“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提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包括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综合运输规划制度和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并对每一制度加以分析和论证。对于综合运输管理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管理体制的含义,从加强政府对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保障政府对综合运输依法和科学管理、满足综合运输对政府管理高要求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管理学、系统学和比较学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管理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规划制度,一是结合规划与综合运输规划的含义,从综合运输经济发展、综合运输规划制度完善的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规划实施评估、公众参与等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规划制度之具体构想。对于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秩序规制、市场宏观调控规则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意义;二是从运用经济学和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市场主体、市场秩序和市场宏观调控的法律规制的角度,提出完善我国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之要点构想。第四章“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提出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包括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和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并对每一制度加以分析和论证。对于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一是结合资金和综合运输资金的含义,从综合运输建设与发展之需要,综合运输资金保障和合理配置之需要,法律规范与保障资金的供给、分配和使用之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的意义;二是从资金提供主体、融资渠道和融资鼓励政策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含义,从惠及社会公众利益之需要、法律保障之需要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从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实施主体、监管主体和监管内容等角度,提出建立我国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服务供给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意义;二是从综合运输服务供给稳定和使用安全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含义,从综合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保障综合运输经营主体和消费者权益以及政府部门管理要求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意义;二是从综合运输信息共享的原则、方式、具体要求和救济机制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之要点构想。对于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一是结合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含义,从保障绿色交通发展的需要、安全普惠原则的要求等角度,分析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意义;二是运用环境法和绿色发展理论,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之要点构想。第五章“制定我国《综合运输法》的建议”,论述我国将来制定的《综合运输法》应采用纲领化模式,提出《综合运输法》主要内容的具体建议,并从立法位阶、立法内容和文本结构角度,论述《综合运输法》与现行调整单一运输方式和运输港站等立法的衔接。其中,《综合运输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总则、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综合运输规划、综合运输市场管理、综合运输资金支持、综合运输普遍服务、综合运输安全保障、综合运输信息共享、综合运输绿色环保、法律责任和附则。结论部分归纳本文的主要结论性观点。
周广庆[8](2019)在《《埃及国防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征求建议书》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愈发密切。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崛起,其在世界经济中占的分量也是越来越重,因此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商务往来越来越多。标书作为经济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小觑。标书的翻译不仅考验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对译者的知识背景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是针对埃及国防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征求建议书英汉翻译实践的一篇翻译报告。实验报告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翻译项目介绍,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的及意义和委托方的要求;第二章为翻译项目执行过程,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审校三部分组成;第三章为案例分析,也是本文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该部分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出发,分析了标书英文文本的特点。通过分析标书文本中的专业术语、情态动词以及古体词等,以及句子部分的长难句、被动句,得出了标书文本的特点及相应的翻译策略。第四章为总结,主要是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了总结,包括译员应该具备的素养、翻译中问题的反思与总结等。
马建,冯镇,邱军领,陈一馨,李东武,丛卓红,丁龙亭,王刚强,陈刚[9](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变迁及启示》文中认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突破了诸多技术研发与施工建设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发展变迁与取得的成就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凝练40年来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40年来,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先进适用的技术进步与实践应用,推动了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与交通信息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但存在着科技创新不足、智能化和信息化缺乏、生态与安全保障欠缺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应坚持创新科技成果与交通技术的深度融合,坚持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不断协调和完善;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寻求突破;坚持改革开放,在交通技术与管理方面构建更加活跃的发展市场;坚持运用共享思维,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进一步发挥公路交通的行业引领作用,增强公路交通核心竞争力,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保障,也将推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李婷婷[10](2018)在《基于ITS体系下智能公路运输系统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交通系统在当前社会中越来受到重视,交通运输管理系统逐渐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整合进来,利用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体系。现代智能交通中的公路运输系统与传统的相比,它更加准时、高效。智能交通体系在当下的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智能交通系统的好坏是一个地乃至一个国家交通现代化程度的直接体现。本文对公路ITS体系建设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ITS体系下智能公路运输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系统框架和保障方式。
二、公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图傅里叶变换和深度学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段交通流预测 |
1.2.2 路网交通流预测 |
1.2.3 交通流预测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交通流基本特征及时空特性分析 |
2.1 概述 |
2.2 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交通流预测 |
2.2.1 交通流的基本特征 |
2.2.2 交通流预测的概念 |
2.2.3 交通流预测的流程 |
2.2.4 交通流预测的评价指标 |
2.3 相关性分析理论 |
2.3.1 相关系数 |
2.3.2 相关函数 |
2.4 交通流时空相关性分析 |
2.4.1 时间相关性分析 |
2.4.2 交通流空间相关性分析 |
2.5 多路段(断面)交通流时空特性分析 |
2.5.1 数据来源 |
2.5.2 多路段(断面)交通流时空相关性分析 |
2.6 路网交通流时空特性分析 |
2.6.1 数据来源 |
2.6.2 路网交通流时空相关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交通数据异常检测和缺失数据修复 |
3.1 概述 |
3.2 交通数据异常及检测 |
3.2.1 交通数据异常 |
3.2.2 交通数据异常检测常用方法 |
3.2.3 基于局部莱依达准则的交通异常数据检测 |
3.2.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3 交通数据缺失及修复 |
3.3.1 数据缺失的分类 |
3.3.2 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的数据补全 |
3.3.3 改进的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的交通数据补全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流数据分解 |
4.1 概述 |
4.2 图信号及图傅里叶变换 |
4.2.1 图信号的概念 |
4.2.2 图傅里叶变换 |
4.3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数据分解 |
4.3.1 图信号理论分析交通流数据的可行性 |
4.3.2 路网交通数据邻接矩阵的构造 |
4.3.3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流时间序列分解 |
4.3.4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路网交通流数据分解 |
4.4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流数据压缩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1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 |
4.5.2 交通流时间序列分解结果及分析 |
4.5.3 路网交通流分解结果及分析 |
4.5.4 交通流数据压缩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和深度学习的路段交通流预测 |
5.1 概述 |
5.2 深度学习基本理论 |
5.2.1 深度学习概述 |
5.2.2 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
5.3 基于GFT分解的KNN-LSTM交通流预测模型 |
5.3.1 基于GFT分解的KNN-LSTM预测模型基本原理 |
5.3.2 基于图傅里叶变换的交通流量分解 |
5.3.3 基于k近邻算法的相关路段选择 |
5.3.4 基于GFT分解的KNN-LSTM路段交通流预测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压缩的路网交通流预测 |
6.1 概述 |
6.2 路网交通流压缩预测的基本原理 |
6.3 压缩矩阵的构造 |
6.3.1 基于能量的选择方法 |
6.3.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 |
6.3.3 相关分析法 |
6.3.4 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 |
6.4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的路网交通流预测 |
6.4.1 改进的K-means聚类方法 |
6.4.2 基于数据压缩的路网交通流预测步骤 |
6.5 多路段(断面)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1 多路段交通流数据聚类分析 |
6.5.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6 路网实验结果及分析 |
6.6.1 路网交通流数据聚类分析 |
6.6.2 预测结果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立题背景 |
1.1.2 论文立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纵向控制模型 |
1.2.2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横向控制模型 |
1.2.3 高速公路瓶颈路段管理与控制技术 |
1.2.4 人工智能在交通工程领域中应用 |
1.2.5 交通安全分析与交通系统经济评价 |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目标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模型和控制策略 |
2.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2.2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与效果分析 |
2.2.1 智能网联汽车跟驰模型 |
2.2.2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自由换道模型 |
2.2.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强制换道模型 |
2.3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
2.3.1 智能网联环境下匝道分级控制策略 |
2.3.2 智能网联环境匝道控制策略评价指标 |
2.3.3 智能网联环境仿真平台搭建与参数标定 |
2.4 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效果分析 |
2.4.1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速度演化影响分析 |
2.4.2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2.4.3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间隙选择影响分析 |
2.4.4 换道路径控制策略对综合费用影响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建模 |
3.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3.2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仿真平台 |
3.2.1 智能网联汽车纵向控制模型 |
3.2.2 基于随机森林的换道决策过程 |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换道执行过程 |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研究框架 |
3.3.1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建模研究框架 |
3.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
3.3.3 交通系统安全评价指标 |
3.3.4 智能网联环境计算机仿真场景设计 |
3.4 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模型评价与影响分析 |
3.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
3.4.2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行驶速度演化分析 |
3.4.3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通行能力影响分析 |
3.4.4 基于机器学习的换道模型控制下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跟驰模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2 延迟时间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3 下匝道车辆比例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3.5.4 碰撞时间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 |
4.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4.2 进化学习与智能网联汽车换道控制框架 |
4.2.1 进化学习与交通控制 |
4.2.2 基于进化学习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框架 |
4.3 交通流数据采集与仿真场景设置 |
4.3.1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流跟驰模型与换道模型 |
4.3.2 NGSIM数据库车辆轨迹数据提取与分析 |
4.3.3 智能网联环境交通仿真场景设置与实施流程 |
4.4 进化学习控制下智能网联环境混合交通流系统评价 |
4.4.1 换道模型标定及不同换道模型控制效果对比 |
4.4.2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速度演化特征分析 |
4.4.3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通行能力特征分析 |
4.4.4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下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4.5 进化学习控制框架中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1 车头时距对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影响分析 |
4.5.2 TTC阈值对交通安全评价影响分析 |
4.5.3 进化学习迭代次数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
4.5.4 车辆轨迹提取数量对拟合精度与计算效率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行为安全评价 |
5.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5.2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
5.2.1 场论思想与车辆换道行为 |
5.2.2 智能网联环境下驾驶安全场分类 |
5.2.3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安全评价指标 |
5.3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与换道控制策略 |
5.3.1 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
5.3.2 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控制策略 |
5.3.3 智能网联仿真环境参数设置 |
5.4 基于场论的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策略安全评价 |
5.4.1 下匝道瓶颈处速度与磁场力分析 |
5.4.2 换道比例与风险等级分布特征 |
5.4.3 换道行为对跟随车辆影响分析 |
5.4.4 换道行为对当前车辆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网联环境下高速公路下匝道瓶颈路段经济评价模型 |
6.1 研究动机与思路 |
6.2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 |
6.2.1 面向智能网联环境的综合经济评价模型通式 |
6.2.2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时间成本 |
6.2.3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能耗成本 |
6.2.4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道路建设成本 |
6.2.5 综合经济评价模型中设备设施成本 |
6.3 经济数据采集与智能网联汽车交通流模型 |
6.3.1 智能网联环境下综合经济评价模型研究框架 |
6.3.2 智能网联环境下经济数据预测与采集 |
6.3.3 智能网联汽车微观交通流仿真平台 |
6.3.4 智能网联环境高速公路瓶颈路段场景设置 |
6.4 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分析 |
6.4.1 同质交通流下速度与通行能力特性 |
6.4.2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单一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6.4.3 不同国家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对比分析 |
6.4.4 不同地区交通系统经济指标对比分析 |
6.5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参数敏感性分析 |
6.5.1 主线与匝道流量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2 电动汽车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3 高载客率车辆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5.4 CACC退化ACC对交通系统运行总成本影响分析 |
6.6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
6.6.1 5G通讯特征简介 |
6.6.2 5G通讯技术对智能网联环境影响分析 |
6.6.3 5G通讯技术对交通系统经济影响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既有研究分布 |
2.1.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研究 |
2.1.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演变研究 |
2.1.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运营研究 |
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及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2.2.1 煤炭运输的特点研究 |
2.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研究 |
2.2.3 煤炭运输需求预测研究 |
2.2.4 煤炭运输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
2.3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的相关研究 |
2.3.1 影响煤炭运输网络建设的因素研究 |
2.3.2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
2.4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相关研究 |
2.4.1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现状研究 |
2.4.2 北煤南运运输系统问题研究 |
2.4.3 北煤南运交通体系优化研究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3 我国北煤南运运输通道发展现状 |
3.1 我国北煤南运陆上运输通道 |
3.1.1 我国煤炭铁路直达运输网络 |
3.1.2 北煤南运三大铁路运输通道 |
3.2 我国北煤南运海上运输通道 |
3.2.1 北煤南运海铁联运主要通道 |
3.2.2 北煤南运海上通道主要接卸港 |
3.3 我国北煤南运关键问题和风险 |
3.3.1 运能风险 |
3.3.2 运价风险 |
3.3.3 技术风险 |
3.4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未来演化 |
3.4.1 新煤运通道出现及角色 |
3.4.2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演化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析框架 |
4.1 我国煤炭运输网络结构及基本特征 |
4.1.1 煤炭运输链条及其网络结构 |
4.1.2 煤炭资源空间调配基本地理格局 |
4.1.3 煤炭运输网络的复杂性 |
4.2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与配置规律 |
4.2.1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及特点 |
4.2.2 煤炭运输资源配置规律 |
4.3 基于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2 主要要素内涵及反馈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
5.1 基于复杂网络的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 |
5.1.1 综合运输网络下北煤南运网络结构 |
5.1.2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关键问题 |
5.1.3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 |
5.2 基于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2 双层规划博弈模型构建及基本假定 |
5.2.3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北煤南运交通模式选择 |
5.2.4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设计 |
5.3 新型互联网技术下煤炭运输网络的重构机制 |
5.3.1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煤炭资源产销智能监测机制 |
5.3.2 基于移动互联信息交互的运输资源共享机制 |
5.3.3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煤炭物流网络 |
5.4 本章小结 |
6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分析 |
6.1 三大实证分析案例及煤炭供需概况 |
6.1.1 鄂尔多斯煤炭供应基地概况 |
6.1.2 三大煤炭消费地基本情况 |
6.1.3 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概况 |
6.2 基于煤炭企业模式选择的运输网络优化实证分析 |
6.2.1 北煤南运主要运输通道竞争模式分析 |
6.2.2 竞争博弈模型相关参数确定 |
6.3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结果及讨论 |
6.3.1 双层规划竞争博弈模型结果 |
6.3.2 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 |
6.3.3 基于模型结果的相关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一 |
附录B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二 |
附录C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三 |
附录D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基础理论 |
2.1 交通需求管理评价方法国内外现状 |
2.1.1 基于宏观静态交通模型的评价方法 |
2.1.2 基于动态交通流模型的评价方法 |
2.2 路网运行评价方法国内外现状 |
2.2.1 评价方法 |
2.2.2 主要评价指标 |
2.3 存在问题分析 |
3 面向TDM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体系框架 |
3.1 整体框架 |
3.2 数据支撑 |
3.3 面向TDM的路网运行评价方法 |
3.3.1 路网运行评价的指标选择与设计 |
3.3.2 评价方法逻辑框图 |
3.4 典型场景应用需求分析 |
3.5 小结 |
4 面向TDM的数据特征提取方法 |
4.1 数据特征提取方法 |
4.1.1 基于伪码手机信令数据的出行OD提取方法 |
4.1.2 小汽车出行特征数据提取 |
4.1.3 公共交通出行特征数据提取 |
4.2 聚类分析 |
4.2.1 聚类目的 |
4.2.2 小汽车出行需求特征模式聚类方法 |
4.2.3 小汽车出行需求特征模式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5 评价模型构建和分析方法 |
5.1 基本思路 |
5.2 数据驱动的需求双层分解递归路网运行评价模型 |
5.2.1 出行需求要素分解 |
5.2.2 路网运行受出行需求变化影响的双层分解递归模型 |
5.2.3 TDM对路网运行影响的评价模型 |
5.2.4 参数标定 |
5.2.5 模型验证 |
5.3 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相融合的基于计算图的路网运行评价模型 |
5.3.1 体系框架 |
5.3.2 计算图和边际效益分析方法 |
5.3.3 基于计算图学习网络的模型变量设计 |
5.3.4 计算图的系统方程 |
5.3.5 面向TDM的基于计算图的边际效益评价算法 |
5.4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典型评价方法 |
5.4.1 路网运行状态与最大容量估计方法 |
5.4.2 基于数据相关性的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分析方法 |
5.5 小结 |
6 实证分析 |
6.1 不同TDM影响下的路网运行评价实证分析 |
6.1.1 总量调控实施效果实证分析 |
6.1.2 错时上下班调控效果分析 |
6.1.3 典型区域职住平衡调控评价案例 |
6.2 北京市中心城区路网容量估计实证分析 |
6.2.1 基础数据 |
6.2.2 中心城路网容量估计 |
6.3 北京市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和主要参数 |
6.3.2 不同出行结构变化下的交通运行趋势变化预测 |
6.3.3 现状关系条件下的最优小汽车出行比例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2 Translation Procedure |
2.1 Pre-translation plan |
2.2 Task preparation |
2.3 Translation process |
2.4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3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al level |
3.3 Translation at discourse level |
Chapter 4 Summary |
4.1 Understandings on professionalism in translation |
4.2 Experiences in translat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Translated Text |
Appendix Ⅱ : Source Text |
作者简介 |
Acknowledgements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的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家级和区域级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
1.2.2 城市级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综述 |
1.2.3 总体评价和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交通强国”评价机理分析 |
2.1 “交通强国”的一般性内涵 |
2.1.1 交通的基本属性 |
2.1.2 交通强国的本质特征及实现途径 |
2.1.3 未来交通发展态势 |
2.2 中国特色“交通强国”之路 |
2.2.1 中国的国情特点 |
2.2.2 中国交通发展的优势 |
2.2.3 中国“交通强国”建设路径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价指数体系构建 |
3.1 评价目的及原则 |
3.2 指数体系构建思路 |
3.3 评价指数设计 |
3.3.1 安全性评价 |
3.3.2 便捷性评价 |
3.3.3 高效性评价 |
3.3.4 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3.3.5 经济性评价 |
3.3.6 引领能力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模型构建 |
4.1 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4.1.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分析 |
4.1.2 指标属性值的定量化方法分析 |
4.1.3 综合评估模型分析 |
4.2 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模型 |
4.2.1 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特点及需求分析 |
4.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2.3 指标属性值定量化方法 |
4.2.4 综合评估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通强国建设状态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
5.1 交通强国建设现状评估与国际对标研究 |
5.1.1 评估数据采集与处理 |
5.1.2 综合评估结果与分析 |
5.2 重要时间节点交通强国建设状态预测 |
5.2.1 对标国家交通发展水平预测 |
5.2.2 中国交通强国建设指数灵敏度分析 |
5.3 交通强国建设重点判定及对策建议 |
5.3.1 关键指数目标值设定与发展路线图 |
5.3.2 实现关键领域突破的对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对标国家原始数据汇总表 |
附录 B 对标国家交通相关发展战略目标 |
附录 C 指标AHP权重调查问卷示例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必要性 |
一、综合运输迅速发展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
二、我国现行综合运输法律完善之需要 |
第二节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的可行性 |
一、国家重视综合运输发展的有利政策导向 |
二、现行综合运输法律的基础支持 |
三、国外综合运输立法经验可供借鉴 |
四、国家对综合运输立法的关注度提升 |
第二章 我国综合运输立法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综合运输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 |
一、综合运输法的定义 |
二、综合运输法的调整对象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法律的价值 |
一、法的价值与经济法的价值 |
二、综合运输法律的社会公平正义价值 |
三、综合运输法律的秩序价值 |
四、综合运输法律的效率价值 |
五、综合运输法律价值冲突的解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立法的目的 |
一、确立综合运输立法目的的依据 |
二、综合运输立法的具体目的 |
第四节 综合运输立法的基本原则 |
一、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
二、制定《综合运输法》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三、《综合运输法》应遵循的特殊原则 |
第五节 综合运输法律制度架构 |
一、综合运输法律制度确立的依据 |
二、综合运输法律制度体系 |
第三章 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核心制度 |
第一节 综合运输管理制度 |
一、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管理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二节 综合运输规划制度 |
一、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规划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 |
一、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市场规范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四章 我国综合运输法律的保障性制度 |
第一节 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 |
一、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资金支持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 |
一、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普遍服务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三节 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 |
一、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安全保障制度的要点构想 |
第四节 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 |
一、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信息共享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五节 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 |
一、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的含义和意义 |
二、综合运输绿色环保制度要点构想 |
第五章 制定我国《综合运输法》的建议 |
第一节 《综合运输法》的立法模式和与现行立法的衔接 |
一、《综合运输法》的立法模式 |
二、《综合运输法》与现行立法的衔接 |
第二节 《综合运输法》的主要内容建议 |
一、总则 |
二、综合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三、综合运输规划 |
四、综合运输市场管理 |
五、综合运输资金支持 |
六、综合运输普遍服务 |
七、综合运输安全保障 |
八、综合运输信息共享 |
九、综合运输绿色环保 |
十、法律责任 |
十一、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1 1978-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指标对比情况 |
表1-2 全社会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变化 |
表1-3 各运输方式客货运量和周转量变化 |
表1-4 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港口 |
表1-5 2018年全国铁路运输量与其他交通运输业比较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埃及国防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征求建议书》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目的及意义 |
1.3 委托方要求 |
第二章 翻译项目执行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2 平行文本的选择 |
2.1.3 术语表制作 |
2.2 翻译的过程 |
2.2.1 翻译理论的选用 |
2.2.2 翻译工具的运用 |
2.3 译后事项 |
2.3.1 译后校对 |
2.3.2 委托方的反馈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标书英文文本的词汇特点 |
3.1.1 多专业术语 |
3.1.2 多古体词 |
3.1.3 多情态动词 |
3.2 标书英文文本的句法特点 |
3.2.1 多被动句 |
3.2.2 多长难句 |
3.3 标书英文文本的词汇汉译策略 |
3.3.1 专业词汇的汉译策略 |
3.3.2 古体词的汉译策略 |
3.3.3 情态动词的汉译策略 |
3.4 标书英文文本的句子汉译策略 |
3.4.1 被动句的汉译策略 |
3.4.2 长难句的汉译策略 |
第四章 总结 |
4.1 翻译中的难点和破解方法 |
4.2 对未来翻译工作的指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9)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变迁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成就 |
(一) 中国道路行业建设发展成就 |
(二) 中国公路隧道工程领域发展成就 |
(三) 中国桥梁建设发展成就 |
(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成就 |
(五)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成就 |
(六)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成就 |
(七) 中国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
二、发展趋势 |
(一) 中国道路建设领域发展趋势 |
(二) 中国公路隧道工程领域发展趋势 |
(三) 中国桥梁建设发展趋势 |
(四)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
(五)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六)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趋势 |
(七) 中国公路交通发展趋势 |
三、发展启示 |
四、结语 |
(10)基于ITS体系下智能公路运输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公路ITS体系建设的需求分析 |
1.1 先进的公路信息服务系统 |
1.2 先进的公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 |
1.3 先进的公路安全管理和救援系统 |
1.4 先进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 |
2 基于ITS体系下智能公路运输系统的建设 |
2.1 基本原则 |
2.2 公路ITS体系框架 |
2.3 公路ITS发展的保障方法 |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
(2) 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
(3) 积极引进先进的ITS技术, 并注重自主研发 |
(4) 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 |
(5) 投资保障层面 |
3 结语 |
四、公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傅里叶变换和深度学习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D]. 罗向龙. 长安大学, 2021(02)
- [2]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汽车下匝道换道控制与评价研究[D]. 董长印.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梁树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4]面向交通需求管理的数据驱动型路网运行评价模型与方法[D]. 孙建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智能车联网与通讯》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节选)[D]. 李敏.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的交通强国建设状态评估研究[D]. 杨鸣. 清华大学, 2019(02)
- [7]我国综合运输立法问题研究[D]. 曹译文.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埃及国防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征求建议书》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广庆. 东华大学, 2019(01)
- [9]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变迁及启示[J]. 马建,冯镇,邱军领,陈一馨,李东武,丛卓红,丁龙亭,王刚强,陈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0]基于ITS体系下智能公路运输系统建设研究[J]. 李婷婷.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