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岳丽昕[1](2021)在《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白菜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蔬菜,生产上以一代杂交种为主。但是,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杂交种选育很大程度上依赖育种者的经验,育种效率低。因此,探索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对提高大白菜育种效率及阐明杂种优势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筛选14份大白菜亲本配制组合,分析各性状的杂种优势;选取两个代表性F1组合,利用不同方法对其F2分离群体的单株重进行QTL定位;结合转录组测序,比较不同耐热性大白菜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的表现,鉴定了参与高温胁迫的关键基因。结果如下:1、利用14份大白菜优良骨干亲本,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91个F1组合,对亲本及组合开展11个性状的田间调查,结果发现:91个组合在28天苗期生长量、单株重、叶球重、生育期(商品成熟期)等四个性状均表现显着的杂种优势,最大超亲优势值分别为241.84%、118.14%、120.69%和-207.79%,说明白菜杂交育种可显着提高产量并缩短生育期。2、对亲本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2,444,676个高质量SNPs。基于全基因组SNPs差异和亲本间纯合差异SNPs位点的不同方法,计算亲本间的遗传距离(GD),遗传距离GDtotal和GDhomo的变幅分别为0.222~0.379和0.211~0.365。通过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GDhomo与28天生长量的中亲优势(r=0.262)和超亲优势(r=0.234)、球重的超亲优势(r=0.214)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遗传距离可以部分预测大白菜杂种优势。3、利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在产量强优势组合的F2群体(418株)中检测到4个控制单株重的QTLs:q PW1.1,q PW5.1,q PW7.1和q PW8.1。连续两年的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q PW8.1定位在标记A08_S45(18,172,719)和A08_S85(18,196,752)之间,约23.5 kb,解释了8.6%的单株重和23.6%的白菜总球叶数的表型变异;还包含一个可能控制单株重杂种优势的杂合区段。2)q PW1.1和q PW7.1解释的单株重表型变异分别是11.7%和10.7%,且q PW7.1表达易受环境影响。3)q PW5.1在着丝粒区域具有显着信号,推测其高杂合性造成的“假超显性效应”和来自亲本‘XJD4’的增效等位基因是影响大白菜产量杂种优势的可能原因。4、以亲本“玉田包尖”配制的大白菜组合具有显着杂种优势,且正反交F1、957株F2的单株重、球高等性状的遗传明显偏向该亲本,说明亲本“玉田包尖”为强优势亲本,具有较强的性状遗传力。确定单株重为“玉田包尖”类白菜的优势性状之一;采用QTL-seq和Graded Pool-seq将包尖组合单株重QTL定位在A09染色体。5、筛选耐热亲本‘268’和热敏亲本‘334’,分别对其进行高温胁迫与对照处理,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11,055和8,92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所有DEGs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7个与高温胁迫高度相关的关键共表达模块和核心基因;高温胁迫后,耐热大白菜‘268’中谷胱甘肽代谢和核糖体生物发生途径显着上调,光合作用途径被抑制;而热敏大白菜‘334’中核心基因HSP17.6、HSP17.6B、HSP70-8、CLPB1、PAP1、PYR1、ADC2和GSTF11表达水平显着升高,参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高玥[2](2020)在《大白菜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平塌型不结球突变基因的克隆》文中研究指明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是我国以及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包括结球、半结球和散叶类型,其中,结球白菜是最重要的品种类型。结球白菜的产品器官是叶球,结球性是决定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叶球形成与发育研究历来受到研究者重视。2011年大白菜基因组测序信息的释放,为其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鉴于突变体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首先利用EMS诱变大白菜小孢子DH系‘FT’,创建了一个包含701个稳定变异株系的突变体库;从这个突变体库中选择3份平塌型不结球突变体,利用Mutmap技术结合KASP基因分型鉴定,对突变基因进行了定位、克隆及功能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EMS诱变结球白菜DH系‘FT’的萌动种子创建了一个突变体库用0.8%的EMS水溶液诱变处理结球白菜DH系‘FT’的7800粒萌动种子,在3731个M1代株系中,鉴定筛选出1354个突变株系,株系突变率为36.29%。自M2代起,通过田间种植鉴定,获得了701个稳定遗传的突变株系,突变率18.78%,突变类型包括株形变异、叶形变异、叶色变异、雌雄蕊育性变异、抽薹性变异和结球性变异等等。2.利用Mutmap技术结合KASP基因分型验证精细定位了不结球突变基因Brnhm1突变体nhm1的叶片全生育期向地性生长,呈现平塌表型,不能形成叶球。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Mutmap技术结合KASP基因分型验证,预测Bra A07g042410.3C为突变基因Brnhm1的候选基因。Bra A07g042410.3C是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KS。q RT-PCR分析表明Bra A07g042410.3C在突变体植株中的表达量低于野生型。叶片中赤霉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叶片中赤霉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外源喷施GA3,可使突变体植株恢复野生型植株表型,推测Bra A07g042410.3C基因突变使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叶片向地性生长不能形成叶球。3.利用等位变异验证了赤霉素合成酶基因Bra A09g001440.3C具有调控大白菜结球的功能突变体nhm2和nhm3均表现为叶片全生育期向地性生长,不形成叶球,且表型相近。杂交实验结果证明了其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利用Mutmap技术和KASP基因分型验证,预测Bra A09g001440.3C为Brnhm2的候选基因。突变体候选基因克隆测序发现,在nhm2中该基因的第七外显子上发生了单个碱基由C到T的变异,导致氨基酸由赖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在nhm3中该基因的第四外显子上发生了单个碱基由G到A的变异,导致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甘氨酸。Bra A09g001440.3C与拟南芥At4g02780基因同源,编码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酶CPS。q RT-PCR分析结果表明,Bra A09g001440.3C在突变体和野生型叶片发育的不同时期都有表达,但在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量高于突变体。叶片赤霉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野生型叶片中赤霉素含量显着高于突变体。通过对突变体植株进行外源GA3喷施,突变体植株可以恢复到野生型植株的表型,说明Bra A09g001440.3C的突变,造成突变体赤霉素合成受阻而导致不能形成叶球。
胡齐赞[3](2019)在《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文中提出春大白菜于春夏之际上市,对保障蔬菜淡季的供应意义重大,而先期抽薹问题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选育强耐抽薹春大白菜品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常规育种进展较缓慢,迫切需要借助分子育种技术来提高效率。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耐抽薹大白菜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同时开展多种分子育种技术应用实践的探索:对耐抽薹和易抽薹的两个大白菜材料进行SSR标记的筛选及验证;利用BSA-seq的方法对抽薹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进行定位;通过转录组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及功能分析,深入了解与抽薹性状相关的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对差异表达的MADS-box基因家族进行了鉴定与分析,从转录因子水平上探索大白菜耐抽薹性状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耐抽薹春大白菜的种质创新针对先期抽薹已成为制约我国春季大白菜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的生产实际问题,采用杂种优势育种途径,初步育成了耐抽薹性、结球性及抗性等性状优于‘菊锦’的新组合‘3-5-5-3-3×3-8-1-4-5’,并初步获得了叶片无毛的耐抽薹速生苗用大白菜新种质。2.大白菜抽薹性状相关的SSR分子标记研究采用大白菜耐抽薹的突变体‘012’与其易抽薹野生型‘006’所构建的分离群体开展分子标记筛选。通过62对SSR引物筛选,获得了一个SSR显性标记BRMS-026。对双亲及F2代分别进行SSR标记单株验证,结果表明,该标记与抽薹性状具有连锁关系,与控制易抽薹性状基因的遗传连锁距离为13.51 c M。3.基于BSA-seq的抽薹性状定位研究利用BSA-seq的方法,得到4个与抽薹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分别位于A01和A08染色体上,总长度为2.97 Mb,候选区域内共注释到576个基因,其中在亲本间存在非同义突变基因共注释到88个。基于BSA-seq分析开发In Del标记引物,并在两个亲本与两个混池上进行多态性分析,A08染色体上的1个标记A08-8具有多态性。4.基于RNA-seq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对易抽薹大白菜‘006’及其耐抽薹突变体‘012’花蕾开展了转录组测序,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大白菜抽薹开花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有5196个基因显着性差异表达,与‘006’相比,‘012’中有2521个基因显着性上调表达,2675个基因显着性下调表达。通过GO功能分析和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众多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转导通路,例如淀粉和蔗糖代谢、次生代谢、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氧化磷酸化过程等。多个已报道的与抽薹开花相关的基因在‘006’和‘012’之间也显着性差异表达。例如,AP3、SEP1、AP1等在‘012’中上调表达,FLC等在‘012’中下调表达,表明大白菜抽薹开花性状存在多路径调控。5.MADS-box基因家族的分析对转录组测序获得的31个MADS转录因子进行分析,突变体中上调最明显的Br MADS24位于系统进化树的A(AP1/FUL/CAL)亚组,对抽薹具有抑制作用,与下调极为明显的Br MADS28一起均位于A09染色体。下调最明显的Br MADS28位于系统进化树的SVP亚组,下调比较明显的Br MADS22、Br MADS2均位于TM3-like(SOC1)亚组,对抽薹具有促进作用。
高颖[4](2021)在《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鉴定》文中认为大白菜(Brassica rapaL.ssp.Pekinensis,A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叶球是大白菜的主要食用部位,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直接关系到大白菜的产量和商品性。目前,针对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开展QTL定位的报道逐渐增多,研究多集中在叶长、叶宽、球高和球重等性状,且主要采用SSR和InDel等传统分子标记,构建的遗传图谱密度较低,定位区间大部分大于5 cM,无法明确具体功能基因。全基因组信息显示叶片极性发育和生长素相关基因与大白菜形态发育有关,但对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候选基因鉴定还鲜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大白菜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其候选基因进行鉴定,为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大白菜全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SSR位点,获得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的特异SSR,分析其序列变异和分布特点;以叠抱结‘14Q-141’和舒心结球‘14Q-279’构建的大白菜F2群体(CCF2)、普通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PC-101’和结球大白菜‘CC-48’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PCCCF2)为试材,分析19个叶片和10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位点,分别使用WGS(Whole Genome Resequencing,全基因组重测序)和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构建高密度SNP遗传图谱,结合混池测序技术,鉴定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其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出的候选基因BrARF3.1开展基因功能验证研究,分析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转录调控方式。本研究旨在检测调控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要染色体区域,发掘与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揭示主要候选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为解析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有利于定向培育不同结球类型的大白菜新品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全基因组水平共检测出173,892个SSR位点,以P型(完全重复类型)为主,一至三个核苷酸重复基元的密度显着高于四至六个核苷酸重复基元的密度,且碱基组成以富含A、T的重复基元为主。在41个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中,开发获得基因特异的SSR位点341个,利用多态性高的特异SSR引物23对,以及随机SSR引物、SNP引物和InDel引物127对,以CCF2群体为材料,获得了一张具有150个分子标记、包含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框架图,总长度为1747.57 cM。2.以CCF2群体为材料,基于WGS测序构建了一张含有2,904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399.44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48 cM。在2016和2017年,共检测到控制6个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 1个,控制7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23个,分布于10个连锁群。其中,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1个,即控制球叶叶柄面积的QTL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4.5%;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6个,分别为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球高和球重的位点,可解释10.7%~17.5%的表型变异。两年共定位的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QTL位点位于A04染色体6.44~7.14 Mb区域。发现与8个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区域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 1个:与叶片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5个,分别为BrAS1、BrROT4、BrCycD3;3、BrKRP2、BrAN3;与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 6 个,分别为 BrPKL、BrPFL2、BrGA20OX3、BrPHV、BrCOW1、BrCycD3;1。3.以PCCCF2群体为材料,基于GBS构建了一张含有3,194个SNP标记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522.8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48 cM。共检测到控制6个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5个,控制4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位点13个,分布于5个连锁群A04、A05、A06、A08、A09上。其中,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4个,分别为控制整株面积、株高、外叶长和外叶叶柄长的QTL位点,可解释14.5%~21.6%的表型变异;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5个,分别为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结球性、叶球重和总重的QTL位点,可解释11.0%~17.6%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与12个QTL区域共分离的候选基因21个,与控制叶片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0个,与控制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15个,涉及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共同的候选基因4个,分别为BrARF3、BrYAB1、BrHST、BrANT1。混池分析发现控制叶球抱合类型的候选基因9个,与QTL定位中均发现控制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BrARF3、BrARL和BrANT1。4.CCF2群体的QTL定位和PCCCF2群体的混池分析中,均发现与控制叶球抱合类型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BrGA20OX3,主要调控赤霉素的生物合成。5.对不结球白菜和大白菜的BrARF3.1基因进行克隆,二者在CDS序列1563处发生了 C/G碱基突变,与CCBrARF3.1序列相比,PCBrARF3.1的第521个氨基酸处氨基酸Gln替换成His。将过表达基因PCBrARF3.1和CCBrARF3.1分别转入不结球白菜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均表现为结球,转录组分析发现9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差异表达明显,在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BrAS2、BrREV、BrSGS3、BrAS1、BrARF3和BrAGO1上调表达,BrRDR6、BrKRP2和BrARGOS下调表达。
王红霞[5](2018)在《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文中指出大白菜(BrassicarapaL.pekinensis)起源于中国,是我国栽培面积和生产供应数量最大的蔬菜作物,在我国蔬菜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和稳定市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大白菜又名结球白菜,叶球是其营养储备和食用的最主要器官,叶球相关性状是大白菜育种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产量性状,定位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对实现大白菜分子设计育种、阐明大白菜叶球发育的遗传和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利用EST-SSR分子标记,以ZHB×G291的F2代分离群体作为构图群体,构建了大白菜的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大白菜产量相关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 QTL定位,为探究影响大白菜产量的重要QTL位点提供信息。叶片毛刺是大白菜抵抗病虫侵害、减少蒸腾作用、预防紫外线的天然物理屏障,虽然对大白菜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大白菜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无毛的大白菜品种。因此,本研究根据QTL定位的结果,进一步对大白菜叶片毛刺性状进行了精细定位,并分离了关键调控基因,揭示了该基因在叶片毛刺形成中扮演的角色。主要结果如下:1.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以叶面光滑无毛刺大白菜“ZHB”为母本,叶面有毛刺大白菜“G291”为父本,构建了包括240个单株的F2代分离群体,对分布于大白菜10个连锁群上的500个EST-SSR标记进行了筛选,筛选出了 106对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EST-SSR标记,多态性达21%。将这些标记锚定于连锁群上,制作出一张覆盖基因组2270.58cM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2.大白菜重要农艺性状的调查和分析对上述240个F2单株的田间重要农艺性状(包括毛重、球重、球高、球宽、球叶数、外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中肋长、最大叶中肋宽及叶片毛刺共11个性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毛重、球重、球高、球宽、球叶数、外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中肋长和最大叶中肋宽在群体中呈正态分布,为数量性状;叶片有毛刺与无毛刺的株数之比符合3:1的分离比,为质量性状。我们对这些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重与球重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球宽、最大叶宽、球高、最大叶中肋宽、最大叶长、球叶数和最大叶中肋长,而外叶数与球重相关性不显着,因此,除外叶数外,以上相关性状均与大白菜产量极为相关,是育种需要考虑的重要性状。3.大白菜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利用构建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结合田间试验数据,对大白菜毛重、球重、球高、球宽、球叶数、外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中肋长、最大叶中肋宽及叶片毛刺等11个性状进行了 QTL定位,共定位到20个QTL位点。其中,控制毛重性状的QTL位点1个,位于A03染色体上;控制球重性状的QTL位点1个,位于A10染色体上;与外叶数相关的QTL有3个,分别定位于A03、A04和A07染色体上,其中A04上的QTL贡献率最大;与球叶数相关的QTL位点1个,定位于A02染色体上;控制最大叶长性状的QTL位点最多,为7个,分别在A01、A02、A04、A09和A10染色体上各1个,在A03染色体上有2个,其中1个QTL位点贡献率最大,为19.8%;3个控制最大叶宽的QTL,分别定位于A02、A05和A10号染色体上,其中在A05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与最大叶中肋长相关的QTL位点3个,定位于A02、A08、A09染色体上,其中在A09染色体上贡献率最大;与叶片毛刺相关的位点1个,定位于A06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47%;本实验没有定位到球高、球宽和最大叶中肋宽的QTL位点。4.大白菜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的克隆、标记开发与验证进一步扩大F2分离群体至1456株,对毛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大白菜叶片毛刺性状由单显性基因控制(χ2=1.06<3.841)。加密A06连锁群上SSR分子标记,将控制叶面毛刺的基因精细定位于A6S95-A6S103标记之间,其物理距离为0.55Mb,从中筛选到一个候选基因Bra GL1。对该基因的CDS序列、基因组序列及启动子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有毛刺大白菜品种“G291”相比,该基因在无毛刺大白菜品种“ZHB”的第三个外显子区有5个碱基的缺失,造成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这可能导致该基因功能的缺失,叶面出现无毛刺表型;同时发现,“ZHB”5’UTR区有12个碱基的缺失。对BraGL1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在叶面无毛刺品种“ZHB”中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在叶面有毛刺品种“G291”中的表达量,表明启动子区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其转录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两亲本BraGL1基因在CDS区及5’UTR区的序列差异,分别开发了 2个InDel标记,并在F2分离群体、市售大白菜品种及大白菜自交系种质资源中进行了验证,发现这2个标记与叶片毛刺表型完全连锁。5.大白菜子叶、真叶及茎生叶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对ZHB × G291 F2代叶片有毛刺大白菜和叶片无毛刺大白菜的子叶、真叶和茎生叶进行表达谱分析,共得到430.59Mb Clean reads,检测到35,305个表达基因,从中筛选出266个可能与叶片毛刺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8类转录因子(5个WRKY转录因子、3个MYB类转录因子、3个bHLH类转录因子、3个乙烯响应类转录因子、1个NAC转录因子和3个其它类转录因子)。此外,GL3、EGL和SAD2可能在大白菜叶片毛刺组织特异性分布的分子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罗双霞[6](2016)在《大白菜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叶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AA)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是我国最重要的蔬菜作物。大白菜种质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多样,且叶片及叶球发育等重要农艺性状多为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有必要在分子水平研究这些性状的调控机制。近年,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分子标记和部分候选基因的鉴定研究初见报道,但对关键基因的认知及其调控作用尚不清楚;大白菜chiifu40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生长素(AUXIN)相关基因可能是影响形态器官发育的重要基因家族。这些信息为系统开展大白菜叶片及叶球发育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表达调控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研究以179份不同基因型大白菜为试材,对形态学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和关联作图基因定位;以不结球白菜PC-101和结球大白菜CC-48为亲本构建的双单倍体DH88和F2两个分离群体为试材,在构建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的基础上,结合群体单株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及叶球发育等农艺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进行了大白菜目标性状的QTL(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以8份代表不同类型(合抱、叠抱、束心和不结球)和不同结球性(早、中、晚)的大白菜基因型为试材,选取与叶球发育及生长素相关的10个基因,分析了在8个发育时期的实时定量(qRT-PCR)表达模式。旨在揭示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等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检测调控这些性状的主要染色体区域,发掘与QTL共分离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解析所选候选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179份不同基因型大白菜的33个形态学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表明,叶球抱合方式的变异系数最高,为66.41%;其次,变异系数在40%以上的性状有8个,依次为中肋横切面形状、叶球的外露性、短缩茎形状、短缩茎纵径、球形指数、中肋色、单株总重和叶球内叶色泽。叶球重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39.2%。而结球性、外叶宽、外叶长和株展的变异系数较低。2.通过对33个表型性状和161个InDel和SSR标记的关联分析,检测到分布于9个连锁群的36个标记位点与20个性状显着相关,18个标记与性状关联度极高。其中,A03-2-1与短缩茎形状高度相关;A10-3-2和A10-3-3与抽薹性高度相关;A01-S156#01、A05-4-2、A05-8-1、A05-8-3、A06-1-2、A06-S24#01和A10-2-2与球叶抱合方式高度相关;A06-S24#01与球叶数高度相关;A01-S155#03与叶球横径和外叶宽均高度相关;A03-2-2、A04-8-2和A06-1-2与中肋色高度相关;A04-10-2、A06-1-2和A10-2-2与球形指数高度相关;A03-2-2和A06-1-2与外叶色高度相关;A04-S60#01和A06-S24#02与短缩茎侧芽萌发能力高度相关;A05-8-3与中肋横切面形状高度相关;A04-8-1与叶球纵径高度相关;A10-2-3与结球性高度相关。另外,检测到13个标记同时与2个以上的性状关联,其中A03-2-2、A06-1-2均与外叶色和中肋色相关;A06-S24#01均与球叶抱合方式和球叶数相关;检测到10个性状分别具有3个以上的分子标记,与球叶抱合方式相关的分子标记数最多,为13个。3.利用DH88,构建了一张含1603个SNP标记、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469.5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92cM;利用F2群体,构建了一张含135个标记(99个InDel标记和36个SNP标记)、10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总长度为1145.7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93cM。二者存在36个共同的SNP标记,分别含有899个和64个基因特异标记。DH88和F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上标记顺序总体上与其物理图谱顺序基本一致。4.QTL分析表明,在DH88和F2群体中共检测到26个性状(10个叶球发育相关性状、13个叶片发育相关性状和3个其它性状)的QTL位点95个,分布于10个连锁群。其中,与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 48个,与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QTL 37个,控制莲座期叶数、叶色和叶毛3个性状的QTL 10个;同时检测到控制4个以上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主要染色体区域6个,分别位于连锁群A03上部、A03中部、A04中部、A06中部、A08下部和A09下部;控制结球相关性状的主要染色体区域4个,分别位于A05中部、A06中部、A08下部和A09下部。检测到叶片及叶球相关性状的85个QTL区域内可能相关的候选基因58个。在叶毛QTL区域检测到大白菜叶毛发育基因BrGL1,距离最近标记163Kb。5.从10个候选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表达时期分析,基因BSA-g4在8份材料中的总体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Bra015396、BSA-g1和BSA-g2,BSA-g3、Bra023570、Bra008613、Bra033844和Bra005465的相对表达量较低,最低的是Bra002479;所选基因在8份材料的相对表达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播种后29-60天(苗期、莲座期和结球初期),苗期或莲座期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播种后73天和88天(结球中后期)很低;其中8个基因最高相对表达量在播种后29和36天(以苗期为主),2个基因的最高相对表达量为在播种后36天和40天(以莲座期为主)。6.从10个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基因在3个不同发育阶段(29和36天/苗期;40、46、53和60天/莲座期和结球初期;73和88天/结球中后期)的表达方式包括4种类型:5个基因表现为高-中-低,相对表达量播种后29和36天较高;2个基因表现为高-高-低,相对表达量播种后29-60天较高;2个基因表现为高-低-低,相对表达量播种后29和36天较高;1个基因表现为低-中-低,相对表达量播种后40-60天较高。7.从10个候选基因调控叶球发育特点分析,3个基因BSA-g1、BSA-g2和BSA-g4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增加,可能与叶球发育相关;2个基因BSA-g3和Bra023570在苗期相对表达量较高,基因早期表达可能与叶球抱合方式或结球早晚有一定相关性;3个基因Bra008613、Bra005465和Bra033844在合抱和叠抱材料中,结球越早相对表达量越高,但在束心材料中表现结球早相对表达量低,可能与叶片弯曲和结球性早晚均有关;1个基因Bra015396在不同材料中的表达趋势无明显规律;1个基因Bra002479在所有材料中的相对表达量极低,可能在叶球发育中不起主要调控作用。
宁娇[7](2016)在《大白菜株重QTLqGWA2的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是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根据前人在大白菜A02染色体上定位出一个控制株重性状的QTLqGWA2位点的基础上,以结球小的大白菜自交系‘501’为轮回母本,结球大的大白菜自交系‘601’为父本,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构建了四套qGWA2位点近等基因系,并对其中一套近等基因系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合表型和基因型分析,验证了目标位点qGWA2的准确性。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构建了四套qGWA2位点的近等基因系,分别为D483、D500、D501和D508-1,它们的背景恢复率均较高,最高达96.8%,在目标QTL区域内分别包含不同的片段大小。2.对一套近等基因系D483进行表型鉴定和目标QTLqGWA2区域内的6个多态性标记的基因型分析,表明在近等基因系D483中,目标片段区域内为供体亲本基因型和杂合型群体与轮回亲本‘501’和轮回亲本基因型群体之间均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验证了控制株重性状QTLqGWA2定位的准确性。在目标QTLqGWA2区域内为供体亲本基因型的群体与杂合型群体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并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因此可认为控制该株重性状的是一对显性基因。3.从F3到F3BC4代用qGWA2位点的两个侧翼分子标记cnum543a和cnum360a对目标区域做前景筛选。背景选择过程中,从F3代开始,遗传背景恢复率逐渐提高,但均未达到期望值;直到F3BC3代,平均背景恢复率为94.7%,高于回交3次的期望值(93.8%),选出基因型良好且长势健壮的2个单株(C133和C200)继续进行回交,获得F3BC4代群体。4.在供试的27个F3BC4个体中,经过前景选择留下17株个体,用12个未恢复的背景标记对其进行背景选择,最终选出背景恢复率较好且在目标QTL区域内分别包含不同的片段大小的4株个体D483、D500、D501和D508-1,对其进行自交,获得BC4F2代近等基因系。5.对F3BC2代群体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发现在株重、外叶数、球重、球高和球径五个性状中均与轮回亲本‘501’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株重、球重、球高和球径四者之间呈现极显着相关性。
刘俊峰[8](2015)在《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我国蔬菜栽培中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蔬菜作物之一。由于它具有复杂的遗传特性,一些重要的农艺性状如品质、产量、生育期均表现出数量性状,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对大白菜育种及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利用一套大白菜DH群体共99个株系为研究材料,构建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开展大白菜农艺性状的QTL分析,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以大白菜感病自交系B120和大白菜抗病自交系黑227为亲本建立的DH系为作图群体,基于所筛选出的74对InDel标记和37对SSR标记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利用JoinMap4.0软件,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004.7cM、平均图距为9.30cM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108个标记位点。该图谱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大白菜农艺性状及干烧心的QTL定位和分析奠定了基础。2.以大白菜DH群体及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利用MapQTL5.0软件对大白菜株高、株幅、外叶长、外叶宽、叶形指数、球高、球径、球形指数、球重、中心柱长10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在12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24个QTL,每个位点加性效应各不相同,各位点遗传贡献率在5.6%-36.3%之间。其中控制株高的QTL2个,控制株幅的QTL2个,控制外叶长的QTL3个,控制外叶宽的QTL3个,控制叶形指数的QTL5个,控制球高的QTL2个,控制球径的QTL3个,控制球形指数的QTL2个,控制球重的QTL1个,控制中心柱长的QTL1个。这些QTL将为研究大白菜农艺性状的遗传关系及大白菜新品种的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3.本研究中所定位的QTL贡献率各不相同,各位点遗传贡献率在5.6%-36.3%之间,其中贡献率大于10.0%的QTL有17个。贡献率最低的是控制叶形指数的QTL,在A06连锁群上,贡献率最高的是控制中心柱长的QTL,在A07连锁群上。相关性状的QTL在连锁群上往往出现在相同的位置或相近的区域,本研究中共检测到3个“一因多效”区域,分别出现在A07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株高、外叶长、外叶宽的QTL在连锁群同一位置;A09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株幅、外叶宽、球径的3个QTL出现在相近的区域中;A01(2)连锁群上检测到控制球径、球形指数的2个QTL出现在相近的区域中。4.以大白菜感干烧心病自交系B120和大白菜抗干烧心病自交系黑227构建的DH群体及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利用MapQTL5.0软件对大白菜干烧心病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定位了1个与枯边性状相关的QTL,位于A03连锁群上,解释的遗传贡献率为12.3%,为增效位点,效应值为0.33。
富春元[9](2014)在《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文中提出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简称白菜,又称小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植物叶片形态丰富多样,有小叶、窄叶、裂叶等不同表型,而裂叶是一种新颖的突变体类型。叶缘裂刻突变体不仅丰富了十字花科作物的种质资源,而且是研究植物叶缘裂刻遗传发育和生理功能的理想材料。在前期研究中已将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基因(BrcLL)初步定位于1.8cM内,并且发现该性状由一个新的基因调控,但初定位群体小、分子标记少、BrcLL基因的定位区间较大,并未研究裂刻植株与抗逆生理的关系。本研究以近等基因系圆叶植株13XS198B和裂叶植株13XS199H为材料,对两者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进行观察分析;并应用扩大的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F2-11),在初定位区间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对BrcLL基因进行精细定位;最后评估了与BrcLL基因连锁的标记在十字花科作物中潜在利用价值;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环境,对叶片萎蔫指数、失水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大,13XS198B的萎蔫指数、失水率、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上升幅度大于13XS199H;而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大于13XS199H。在高浓度PEG胁迫下,13XS199H的SOD、POD和CAT活性较13XS198B高。综合比较,初步证明13XS199H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2.比较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13XS198B和13XS199H的植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3XS198B和13XS199H在叶长、宽,叶柄长、宽、厚和叶柄类型上没有显着差异,但13XS199H的叶片面积比13XS198B显着减少约60%,并且各级裂刻数和最大裂刻深度显着增加。F2-11群体中纯合裂叶F2-11H的一级分枝数显着多于纯合圆叶。3.遗传分析表明F2-11分离群体中叶全缘、浅裂和深裂3种叶形态植株数量之比符合1:2:1,表明该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4.利用近等基因系转录组测序结果及大白菜全基因组测序信息,获得了 9个与BrcLL基因紧密连锁的新标记,将BrcLL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SNP标记Bra9511和Bra951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7 cM和0.08 cM,物理距离为5.7 kb。此区间没有包含有注释的预测基因。5.利用37份十字花科作物不同种属材料,对与BrcLL基因连锁的11个标记引物进行应用价值评估。结果表明11个标记引物在芸薹属作物中扩增率高于萝卜属,扩增率分别为91.6%、36.4%;通过聚类分析11个标记引物可将十字花科不同种、属的作物进行准确区分,证明新开发的SNP、SSR和InDel标记在种、属间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杨硕[10](2012)在《青梗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文中认为青梗菜是小白菜中的一类叶片亮绿、束腰、品质优良的品种,在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也是日本和韩国的主栽小白菜品种类型。青梗菜许多形态性状表现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数量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基于分子标记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能有效地应用于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项研究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创制青梗菜DH系为作图群体,构建永久性分子遗传图谱,对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以期为青梗菜品种改良中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以18个青梗菜品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分析了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植株再生、再生植株继代及生根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方法。不同基因型试材间的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有很大差异,‘YS07’胚诱导率最高,达到了24.00个/蕾,‘YS12’没有诱导出胚状体;33℃高温预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生是必要的,处理时间以24h为宜;不同品种适宜添加浓度和配比有所差异,’0.05mg·L-16-BA+0.1~0.2mg·L-1NAA’效果最好;振荡培养可以改善提高胚状体诱导率,促进小孢子胚状体发育,增加子叶形胚比率,进而提高成苗率,同时振荡培养还加快了胚状体的发育速度,提高胚发育的同步性,使培养时间缩短1-4天;成苗率与胚状体发育时期关系密切,发育成熟的胚状体成苗率远高于发育不完全的胚;琼脂含量为1.0%的培养基既能满足胚状体萌发所需要的干燥环境,又能保证胚萌发所需的水分,还能有效的防止玻璃化问题,是青梗菜小孢子培养较适合成苗的培养基;适当增加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可以降低玻璃化苗的发生率,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可以提高小孢子胚的成苗率,适宜的添加浓度为100mg·L-1;小孢子植株生根培养以’1/2MS+NAA0.1mg·L-1+3%蔗糖+1.0%琼脂’培养基为宜,生根率可达到94.33%,移栽成活率可达到83.62%。试验获得的1070株小孢子植株,单倍体占18.22%,双单倍体占59.81%,高倍体占24.95%,嵌合体占3.83%。利用由青梗菜两个自交系配成的杂交组合YS06(705-1×705-2)进行小孢子培养得到的182个DH系构成的做图群体,应用SSR和SRAP两种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得到1张分子遗传图谱。该图谱总长度995.3cM,包括10个连锁群、143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平均距离7.0cM。通过SSR锚定标记将本图谱与芸薹属A基因组参照连锁图的10条染色体一一对应起来。连锁群数目与染色体数相等,连锁群编号与A基因组参考图谱相对应,从A01到A10。10个连锁群中最长的连锁群为A03(173.5cM),最短为A04(59.9cM)。分子标记在连锁群上的分布比较均匀,构成图谱的标记中,共有43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偏分离,在各个连锁群均存在偏分离现象,偏分离标记比率为30.07%。利用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群体中分离的青梗菜形态性状进行QTL分析。控制13个形态性状的QTL主要定位在5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33个QTL。株高的QTL在10个连锁群上检测到2个,开展度的QTL只检测到1个,菜头直径在A03连锁群上检测到1个QTL,菜腰直径也只检测到1个QTL,叶长发现了4个QTL位点,叶柄长检测到7个QTL位点,叶柄宽度的2个QTL,与叶宽相关的3个QTL位点位于A05和A09连锁群上,柄厚在A02连锁群上检测到1个QTL,叶片数检测到3个QTL位点,单株重检测到3个QTL位点,共检测到2个控制叶片重量的QTL,叶柄重量在A02、A03和A09连锁群上分别检测到3个QTL位点。控制形态性状的QTL常常聚集在同一连锁群上同一标记区间或相近的位点上,这与性状间表型性状相关系数很高相一致。检测到控制叶色和叶柄色的QTL共计28个。利用色差计测量,控制叶片L*值的QTL有5个,控制叶片a*值的QTL有3个,控制叶片b*值的QTL有6个;目测仅发现2个叶色相关QTL。利用色差计对叶柄色泽测量,检测到柄色L*值的QTL有4个,对于柄色a*值检测到的QTL有3个,控制柄色b*值检测到3个QTL;目测叶柄色泽发现2个QTL。分析发现控制色泽相关性状也存在QTL的密集区,标记与QTL位点紧密连锁。上述性状可以用与其连锁的单标记进行辅助选择。
二、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其遗传机理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2 杂种优势的三个经典假说 |
1.1.3 其他假说 |
1.2 杂种优势预测 |
1.2.1 配合力法 |
1.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1.2.3 其他预测方法 |
1.3 杂种优势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4 BSA基因定位的发展及应用 |
1.5 大白菜产量性状研究 |
1.5.1 大白菜的产量构成及其相关性 |
1.5.2 大白菜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1.6 大白菜耐热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的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白菜骨干亲本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表现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及F_1的田间性状表现 |
2.2.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3 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2.2.4 遗传参数估计与分析 |
2.2.5 大白菜杂种优势表现 |
2.3 讨论 |
2.3.1 配合力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2 遗传效应对杂交育种的影响 |
2.3.3 大白菜产量、生育期表现显着优势 |
第三章 SNP标记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表型鉴定与数据分析 |
3.1.3 欧式距离计算与表型聚类分析 |
3.1.4 亲本的DNA提取与重测序 |
3.1.5 数据质控与变异检测 |
3.1.6 基于SNP标记计算遗传距离和亲本的聚类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于表型数据的聚类分析 |
3.2.2 亲本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2.3 亲本重测序与SNP标记开发 |
3.2.4 基于SNP标记计算亲本间遗传距离 |
3.2.5 基于SNPs的聚类分析 |
3.2.6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SNP遗传距离有助于准确聚类 |
3.3.2 SNP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
3.3.3 双亲表型均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性 |
第四章 矮桩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4.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4.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4.1.5 GPS关联分析 |
4.1.6 SNP-index分析和ED分析 |
4.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4.1.8 候选基因预测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单株重的遗传特性 |
4.2.2 单株重与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2.3 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4.2.4 单株重QTL验证及候选基因预测 |
4.2.5 杂合区段可能是导致单株重杂种优势的原因 |
4.3 讨论 |
4.3.1 与单株重相关的杂种优势QTL分析 |
4.3.2 A05 着丝粒高杂合的原因及解释 |
4.3.3 三种QTL分析方法的比较 |
4.3.4 QTL“一因多效”现象与性状间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包尖组合单株重杂种优势QTL定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田间性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5.1.3 单株重梯度混池的构建与测序 |
5.1.4 数据质控与群体变异检测 |
5.1.5 GPS关联分析 |
5.1.6 SNP-index分析 |
5.1.7 分子标记开发与连锁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包尖大白菜优势性状的确定 |
5.2.2 亲本、F_1、F_2分离群体的田间性状表现 |
5.2.3 优势性状-单株重QTL的定位分析 |
5.2.4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 |
5.3 讨论 |
5.3.1 混池的数量及大小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玉田包尖”类白菜表现偏向遗传 |
5.3.3 单株重候选区间的验证分析 |
第六章 大白菜耐热性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材料与高温胁迫处理 |
6.1.2 取样与转录组测序 |
6.1.3 转录组分析 |
6.1.4 差异表达分析 |
6.1.5 基因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1.6 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可视化 |
6.1.7 q RT-PCR验证候选hub基因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大白菜品种高温处理表型 |
6.2.2 转录组测序分析 |
6.2.3 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的DEGs比较 |
6.2.4 DEGs的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 |
6.2.5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
6.2.6 基因共表达网络确定七个响应高温胁迫的关键模块 |
6.2.7 关键模块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2.8 与高温胁迫及其恢复处理相关的hub基因 |
6.2.9 候选hub基因的表达验证 |
6.3 讨论 |
6.3.1 利用WGCNA分析构建与高温胁迫相关的共表达网络 |
6.3.2 长期胁迫与短期胁迫机制的差异 |
6.3.3 HSPs和 HSF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4 光合作用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在高温胁迫中的作用 |
6.3.6 自噬相关基因可能在高温胁迫中起保护作用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附录F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大白菜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平塌型不结球突变基因的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突变体与功能基因组研究 |
1.2 植物突变体的诱导 |
1.3 植物赤霉素生物合成与株形变异 |
1.3.1 GA生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
1.3.2 GA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和基因 |
1.3.3 GA合成代谢的影响因素 |
1.3.4 GA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
1.3.5 GA与植物矮化突变 |
1.4 大白菜叶球的发育 |
1.4.1 叶球发育的形态特征 |
1.4.2 植物激素对大白菜叶球发育的影响 |
1.4.3 大白菜叶球发育的相关基因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平塌型不结球突变体的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诱变材料 |
2.1.2 诱变处理 |
2.1.3 遗传特性分析 |
2.1.4 突变基因的等位性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平塌型不结球突变体的筛选 |
2.2.2 平塌型不结球突变体的表型特征和遗传特性 |
2.2.3 平塌型不结球突变基因的等位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平塌型不结球突变基因Brnhm1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候选基因的Mutmap鉴定 |
3.1.3 KASP验证 |
3.1.4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3.1.5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1.6 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 |
3.1.7 外源GA3喷施实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突变基因Brnhm1的Mutmap定位 |
3.2.2 突变位点的KASP验证 |
3.2.3 目标基因的克隆与测序结果 |
3.2.4 目标基因表达模式 |
3.2.5 突变体nhm1与其野生型内源赤霉素含量 |
3.2.6 突变体nhm1外源GA3喷施效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等位突变的大白菜平塌型不结球基因Brnhm2的克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候选基因的Mutmap鉴定 |
4.1.3 KASP验证 |
4.1.4 候选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
4.1.5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1.6 内源赤霉素含量测定 |
4.1.7 外源GA3喷施实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突变基因Brnhm2的Mutmap定位 |
4.2.2 突变位点KASP验证 |
4.2.3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4.2.4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 |
4.2.5 突变体nhm2及其野生型内源赤霉素含量 |
4.2.6 突变体nhm2喷施GA3效果 |
4.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大白菜概述 |
1.2 大白菜耐抽薹育种研究进展 |
1.2.1 耐抽薹大白菜品种选育现状 |
1.2.2 耐抽薹大白菜育种研究展望 |
1.3 大白菜抽薹性状机理研究进展 |
1.3.1 遗传规律研究 |
1.3.2 生理生化研究 |
1.3.3 分子机制研究 |
1.4 分子标记及BSA-seq技术 |
1.4.1 基因定位概述 |
1.4.2 分子标记研究概述 |
1.4.3 大白菜抽薹性状分子标记研究 |
1.4.4 BSA-seq在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
1.5 转录组学及 RNA-Seq 技术 |
1.5.1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2 RNA-Seq 技术在芸薹属蔬菜中的应用 |
1.6 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进展 |
1.6.1 MADS-box蛋白的结构研究 |
1.6.2 植物MADS-box基因的分类研究 |
1.6.3 植物MADS-box基因的功能研究 |
1.7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2 耐抽薹大白菜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资源材料 |
2.1.2 育种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耐抽薹材料的筛选 |
2.2.2 耐抽薹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 |
2.2.3 组合选配结果 |
2.2.4 耐抽薹结球大白菜杂交种繁制 |
2.2.5 耐抽薹苗用大白菜种质创新 |
2.3 讨论 |
3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SSR分子标记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构建基因池 |
3.1.3 基因组DNA提取 |
3.1.4 SSR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连锁SSR标记的筛选 |
3.2.2 连锁SSR标记的验证 |
3.2.3 连锁标记与目标性状遗传距离估算 |
3.3 讨论 |
4 大白菜抽薹性状的BSA-seq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遗传分析 |
4.1.3 构建基因池 |
4.1.4 重测序 |
4.1.5 数据分析 |
4.1.6 连锁标记开发与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遗传分析 |
4.2.2 测序数据统计 |
4.2.3 SNP检测与注释 |
4.2.4 SmallIn Del检测与注释 |
4.2.5 关联分析结果 |
4.2.6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
4.2.7 连锁标记开发 |
4.3 讨论 |
5 大白菜抽薹性状蕾期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主要实验试剂 |
5.1.3 总RNA提取与c DNA文库的构建 |
5.1.4 转录组测序 |
5.1.5 数据分析 |
5.1.6 差异基因筛选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易抽薹和耐抽薹大白菜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 |
5.2.2 基因定量分析 |
5.2.3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5.2.4 差异表达mRNA的表达量验证 |
5.2.5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析 |
5.2.6 易抽薹大白菜和耐抽薹大白菜花蕾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分析 |
5.3 讨论 |
6 与大白菜抽薹相关的MADS-box基因家族的分析鉴定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材料 |
6.1.2 大白菜MADS基因家族的鉴定 |
6.1.3 MADS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 |
6.1.4 大白菜MADS基因染色体分布 |
6.1.5 大白菜MADS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大白菜MADS基因家族的鉴定 |
6.2.2 大白菜MADS基因系统进化比较分析 |
6.2.3 大白菜MADS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分析 |
6.2.4 大白菜MADS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6.3 讨论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引言 |
1. 白菜类作物叶片卷曲的生物学过程 |
1.1 胞内控制 |
1.2 胞间控制 |
1.3 胞外控制 |
2. 拟南芥叶片发育相关基因研究 |
2.1 叶片近-远轴极性的调控 |
2.1.1 叶片近轴极性建成基因 |
2.1.2 叶片远轴极性建成基因 |
2.1.3 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的小RNA调控 |
2.1.4 近-远轴边界决定基因 |
2.2 叶片卷曲和叶柄叶翅的调控 |
2.3 叶长和叶宽的调控 |
2.4 叶片大小的调控 |
3. 白菜类作物叶片发育相关基因研究 |
3.1 叶片发育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 |
3.2 叶片发育相关性状的调控基因 |
3.2.1 叶片叶缘裂刻的调控 |
3.2.2 顶端分生组织的调控 |
3.2.3 主枝发育的调控 |
3.2.4 叶长、叶宽和叶形的调控 |
4. 大白菜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研究 |
4.1 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 |
4.2 叶球发育调控基因 |
4.2.1 叶球形态的调控 |
4.2.2 叶球发育的调控 |
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候选基因鉴定中的应用 |
5.1 SSR和SNP标记的应用 |
5.2 高通量测序技术 |
5.2.1 全基因组重测序 |
5.2.2 简化基因组测序 |
5.2.3 QTL-seq技术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一章 大白菜全基因组及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白菜全基因组SSR位点分析 |
2.1.1 大白菜全基因组SSR位点的分布情况 |
2.1.2 大白菜全基因组SSR位点类型 |
2.1.3 大白菜全基因组SSR位点的密度 |
2.1.4 大白菜全基因组重复基元类型及数量 |
2.2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基因及其SSR位点分析 |
2.2.1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基因分类及共线性分析 |
2.2.2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 |
2.2.3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的结构和蛋白质保守基序 |
2.2.4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的SSR位点重复类型 |
2.3 大白菜SSR引物的应用 |
2.3.1 大白菜叶片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特异SSR引物的获得与筛选 |
2.3.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 讨论 |
3.1 全基因组SSR位点与进化关系 |
3.2 全基因组SSR位点的分布特征 |
3.3 大白菜近-远轴极性建成基因结构和蛋白质保守基序与进化关系 |
3.4 全基因组SSR的应用 |
4.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WGS鉴定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NP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
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 大白菜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表型鉴定及分析 |
2.3.1 2016年F2群体表型鉴定及分析 |
2.3.2 2017年F2群体表型鉴定及分析 |
2.4 QTL定位结果分析 |
2.4.1 2016年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分析 |
2.4.2 2017年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分析 |
2.4.3 2016年和2017年共定位的QTL位点 |
2.5 候选基因分析 |
3. 讨论 |
3.1 基于WGS鉴定的QTL与已有QTL的比较 |
3.2 QTL定位结果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
3.3 基于QTL定位鉴定候选基因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BS及混池测序技术鉴定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NP标记的开发筛选 |
2.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 表型性状的统计分析 |
2.4 QTL定位结果分析 |
2.4.1 区间定位法定位结果 |
2.4.2 复合区间定位法定位结果 |
2.5 候选基因分析 |
2.6 混池分析 |
3. 讨论 |
3.1 标记类型、标记密度及生物学性状对QTL定位的影响 |
3.2 QTL定位结果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
3.3 基于QTL定位鉴定候选基因 |
4. 小结 |
第四章 BRARF3.1基因的功能及转录调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rARF3.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1 BrARF3.1基因结构分析 |
2.1.2 BrARF3.1氨基酸序列分析 |
2.1.3 ARF3蛋白亲缘关系分析 |
2.2 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2.2.1 过表达CCBrARF3.1-CDS、PCBrARF3.1-CDS载体构建 |
2.2.2 重组质粒遗传转化 |
2.3 转录组测序 |
2.3.1 测序产出数据与质量评估 |
2.3.2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聚类分析 |
2.3.3 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 |
2.3.4 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2.3.5 差异转录基因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2.3.6 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候选基因筛选 |
2.3.7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2.3.8 RT-qPCR验证转录组数据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和分析 |
3. 讨论 |
3.1 ARF基因的遗传变异特点 |
3.2 BrARF3.1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1.1 遗传图谱构建的基本原理 |
1.1.2 作图群体 |
1.1.3 遗传标记 |
1.1.4 SSR分子标记 |
1.1.5 白菜类作物遗传图谱的构建 |
1.2 数量性状的QTL定位 |
1.2.1 QTL作图原理及方法 |
1.2.2 QTL作图软件 |
1.2.3 白菜类作物的QTL定位 |
1.3 植物表皮毛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表皮毛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
1.3.2 植物表皮毛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
1.3.3 白菜类作物表皮毛相关研究进展 |
1.4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田间性状调查 |
2.2.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2.2.4 EST-SSR引物序来源及引物设计 |
2.2.5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6 EST-SSR的检测 |
2.2.6.1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2.2.6.2 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 |
2.2.6.3 EST-SSR的多态性分析 |
2.2.7 遗传连锁分析与图谱构建 |
2.2.8 QTL定位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大白菜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及其遗传变异 |
2.3.2 基因组DNA提取 |
2.3.3 EST-SSR多态性分析及群体基因组鉴定 |
2.3.4 大白菜遗传图谱的构建 |
2.3.5 QTL定位及分析 |
2.3.6 各性状与球重的相关性分析 |
2.3.6.1 大白菜毛重、球高与球宽和球重的相关性 |
2.3.6.2 外叶数和球叶数与球重的相关性 |
2.3.6.3 大白菜最大叶长度与宽度和球重的相关性 |
2.3.6.4 最大叶中肋长宽与球重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偏分离标记分析 |
2.4.2 大白菜遗传图谱构建 |
2.4.3 大白菜相关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QTL定位 |
2.5 小结 |
第3章 大白菜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大白菜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 |
3.2.1.1 试验材料与表型鉴定 |
3.2.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1.3 EST- SSR引物来源及引物设计 |
3.2.1.4 标记筛选及群体基因型鉴定 |
3.2.1.5 精细定位 |
3.2.2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3.2.3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及验证 |
3.2.4 总RNA提取与cDNA反转录 |
3.2.5 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分析 |
3.3.2 大白菜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 |
3.3.3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3.3.4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连锁分析 |
3.3.5 BraGL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3.3.6 分子标记的验证与应用 |
3.3.7 BraTTG1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
3.4 讨论 |
3.4.1 大白菜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 |
3.4.2 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
3.4.3 BraGL1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
3.4.4 分子标记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4章 大白菜不同叶片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及表型鉴定 |
4.2.2 总RNA提取 |
4.2.3 基因表达谱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3.1 信息分析流程 |
4.2.3.2 测序数据过滤 |
4.2.3.3 参考基因组比对 |
4.2.3.4 基因表达量分析 |
4.2.3.5 差异表达基因检测 |
4.2.3.6 DEGs的GO功能分析 |
4.2.3.7 差异表达基因的Pathway功能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通量测序数据及质量分析 |
4.3.2 Clean reads与参考基因组和参考基因的比对情况分析 |
4.3.3 大白菜不同叶片组织的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3.4 大白菜不同叶片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4.3.5 DEGs的GO功能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4.3.6 大白菜叶片毛刺发育相关基因的挖掘 |
4.4 讨论 |
4.4.1 参与大白菜叶片毛刺发生的差异表达基因 |
4.4.2 参与乙烯信号调控叶片毛刺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 |
4.4.3 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6)大白菜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叶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大白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1 大白菜分类研究 |
1.1.2 大白菜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3 白菜类作物关联分析研究 |
1.2 白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 |
1.2.1 白菜类作物遗传图谱构建 |
1.2.2 白菜类作物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 |
1.3 大白菜结球性状调控机制研究 |
1.3.1 拟南芥叶片形态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2 大白菜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性状变异分析 |
2.2.2 形态性状的因子分析 |
2.2.3 形态学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种质资源群体结构及性状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
3.2.2 基于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 |
3.2.3 群体结构分析 |
3.2.4 分子标记位点与性状关联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白菜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4.2.2 大白菜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4.3 讨论 |
4.3.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4.3.2 叶片及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定位分析 |
4.3.3 QTL作图和关联作图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白菜结球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目的基因引物的PCR扩增筛选 |
5.2.2 10个目的基因在8个基因型心叶中的表达 |
5.3 讨论 |
5.3.1 基于大白菜叶球发育相关性状QTL定位鉴定候选基因 |
5.3.2 大白菜叶球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大白菜株重QTLqGWA2的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
1.1.1 DNA分子标记 |
1.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其特点 |
1.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影响因素 |
1.1.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
1.2 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研究进展 |
1.2.1 大白菜的进化和发育过程 |
1.2.2 大白菜叶球形成生理机制 |
1.2.3 大白菜叶球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
1.2.4 大白菜叶球性状相关性研究 |
1.2.5 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
1.3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 |
1.3.1 构建近等基因系的方法 |
1.3.2 近等基因系的应用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株重QTLqGWA2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各世代基因组DNA的提取 |
2.1.3 SSR标记分析 |
2.1.4 选育近等基因系技术路线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各世代qGWA2位点基因型的前景选择 |
2.2.2 各世代全基因组背景选择 |
2.2.3 qGWA2位点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株重QTLqGWA2的验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结球相关性状调查 |
3.1.3 SSR标记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3BC_2群体表现型分析 |
3.2.2 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8)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农艺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菜类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1.1 遗传标记的类型及特点 |
1.1.2 作图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
1.1.3 大白菜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1.2 植物数量性状的研究方法 |
1.2.1 QTL的作图原理 |
1.2.2 QTL的作图步骤 |
1.2.3 QTL的作图方法 |
1.3 白菜类作物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1.3.1 关于园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1.3.2 关于抽薹开花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1.3.3 关于品质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1.3.4 关于抗病、抗逆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二章 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NA质量和浓度的检测结果 |
2.2.2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
2.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2.2.4 分子标记的分离分析 |
2.3 讨论 |
2.3.1 关于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 |
2.3.2 关于InDel标记 |
2.3.3 关于DH群体和分子标记偏分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白菜农艺性状表型值及DH系中的变异 |
3.2.2 大白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2.3 大白菜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大白菜农艺性状相关性与QTL共位性 |
3.3.2 关于QTL定位准确性 |
3.3.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白菜干烧心病的QTL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大白菜干烧心病相关性状表型值及DH系中的变异 |
4.2.2 大白菜干烧心病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 |
4.3 讨论 |
4.3.1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小黑点症状与枯边症状的关系 |
4.3.2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性状相关的QTL定位 |
4.3.3 关于大白菜干烧心病鉴定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白菜类作物分子遗传及定位研究 |
1.1.1 白菜类作物的分子遗传图谱研究 |
1.1.2 白菜类作物农艺性状相关的QTL定位相关研究 |
1.2 植物叶片叶缘裂刻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叶缘裂刻研究概况 |
1.2.3 白菜作物裂叶遗传分析 |
1.2.4 白菜作物叶缘裂刻分子标记及叶裂QTL定位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叶缘裂刻不结球白菜的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不同浓度PEG处理 |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3.1 PEG干旱胁迫对叶片萎蔫指数影响 |
2.3.2 PEG干旱胁迫对植株失水率和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2.3.3 PEG干旱胁迫对叶片细胞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2.3.5 PEG干旱胁迫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
2.3.6 PEG干旱胁迫对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基因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植株形态特征调查 |
3.2.2 F_2-11分离群体的遗传分析 |
3.2.3 DNA提取与混合池的构建 |
3.2.4 SCAR、SNP、SSR、InDel标记的开发 |
3.2.5 多态性分子标记的分析 |
3.2.6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植株的形态特征 |
3.3.2 F_2-11群体的遗传分析 |
3.3.3 ScGa3PM32标记的共显性转化 |
3.3.4 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
3.3.5 多态性标记对群体的分析 |
3.3.6 F_2-11群体中BrcLL基因的精细定位 |
3.3.7 BrcLL基因的物理图谱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与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基因链锁的多态性标记在十字花科作物中的鉴定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2.1 DNA提取、PCR及扩增产物分析 |
4.2.2 与BrcLL基因连锁标记分析 |
4.2.3 数据统计与聚类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态性标记引物在试验材料中的有效扩增率 |
4.3.2 多态性标记引物在十字花科种质遗传鉴定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青梗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小孢子培养技术 |
1.1 小孢子培养的意义 |
1.2 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影响小孢子胚发生和发育的因素 |
1.4 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再生植株的因素 |
1.5 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及染色体加倍技术 |
2 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利用 |
2.1 分子标记的发展 |
2.2 作图亲本的选择 |
2.3 作图群体的类型及大小 |
2.4 DNA标记分离数据的数学处理 |
2.5 芸薹属植物遗传图谱研究进展 |
3 QTL分析研究进展 |
3.1 QTL主要作图方法 |
3.2 QTL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3.3 白菜类蔬菜QTL作图研究进展 |
第二章 青梗菜DH系作图群体的创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孢子胚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
2.2 小孢子植株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小孢子植株倍性鉴定 |
3 讨论 |
3.1 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3.2 小孢子胚状体成苗的主要影响因素 |
3.3 小孢子植株倍性变异和倍性鉴定方法 |
4 小结 |
第三章 青梗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标记的筛选及单株验证 |
2.2 SRAP标记的筛选及单株验证 |
2.3 软件构建连锁图谱 |
3 讨论 |
3.1 亲本的选择对图谱的影响 |
3.2 构图群体的选择对图谱的影响 |
3.3 标记选择对图谱构建的影响 |
3.4 与其它图谱的比较 |
4 小结 |
第四章 青梗菜主要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形态性状表型值及其变异 |
2.2 主要形态性状相关分析 |
2.3 主要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LOD值对QTL定位的影响 |
3.2 与其它白菜类蔬菜群体QTL定位的比较 |
3.3 关于性状相关性 |
4 小结 |
第五章 青梗菜植株色泽性状的QTL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株色泽表型值及其变异 |
2.2 植株色泽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 植株色泽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植株色泽的评价方法 |
3.2 植株色泽相关性状的QTL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白菜叶球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白菜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研究[D]. 岳丽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大白菜突变体库的构建与平塌型不结球突变基因的克隆[D]. 高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春大白菜种质创新及其耐抽薹性状的研究[D]. 胡齐赞.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4]大白菜叶片和叶球发育相关性状的QTL及候选基因鉴定[D]. 高颖.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5]大白菜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及叶片毛刺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D]. 王红霞. 山东大学, 2018(11)
- [6]大白菜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及叶球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分析[D]. 罗双霞. 河北农业大学, 2016(05)
- [7]大白菜株重QTLqGWA2的验证[D]. 宁娇.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8]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部分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 刘俊峰. 天津师范大学, 2015(09)
- [9]不结球白菜叶缘裂刻突变体的生理特性分析和基因精细定位[D]. 富春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4)
- [10]青梗菜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D]. 杨硕. 沈阳农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