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瑾涛,张璞进,吴英,朱蔚娜,金正亮,张艳丽,宝文智,清华[1](2021)在《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测定不同放牧退化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大针茅典型草原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和惰性有机碳(ROC)的含量,探究放牧退化过程中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的组成及其稳定性。同时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采用δ13C稳定同位素技术阐明大针茅草原在放牧退化过程中群落组成变化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退化阶段,TOC、LOC、R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中度退化阶段TOC、LOC、ROC含量最高;(2)不同放牧退化阶段惰性碳指数值差异不显着,表明放牧未对大针茅群落土壤总有机碳的稳定性产生影响;(3)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主要来源于C3植物。但是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大针茅草原C3植物的生物量降低,C4植物的生物量增加,C4植物对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增强。综上所述,以上结果可为综合评估长期放牧对大针茅草原土壤碳汇服务功能的影响,以及制定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增汇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邓汉文[2](2021)在《长期围封对退化草原植被、土壤理化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文中指出放牧是草地利用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对牧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草地可利用率大大降低。为了缓解草地退化趋势,政府制定选择性围封以及降低放牧强度等措施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并取得了显着的恢复效果,主要表现在植被和土壤恢复等方面。但目前对长期围封状态下草原地上植被、土壤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及其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还不清楚,而这对后期科学应用围封措施恢复退化草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实验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草草地(样地A)、退化草地(样地B)和大针茅草地(样地C)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各样地中围封草地及其对应的围栏外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作为研究地点,探讨长期围封对植被、土壤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探究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后续退化草原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围封促进了草地植被恢复。在各样地内,围封增加了草地植被物种数,草地优势种发生转变,且围封后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凋落物量均高于各退化草地。在样地A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草地植被高度提高了47.82%~135.42%,盖度提高了23.40%~93.33%,地上生物量提高了66.27%~95.88%,地下生物量提高了12.10%~55.29%,凋落物量提高了1.09~91.37倍;在样地B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草地植被高度提高了121.99%~151.26%,盖度提高了35.90%~130.43%,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40.16%~209.53%,地下生物量提高了28.99%~116.67%,凋落物量提高了11.47~43.07倍;在样地C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草地植被高度提高了97.90%~139.95%,盖度提高了18.18%~33.33%,地上生物量提高了72.97%~132.60%,地下生物量提高了33.43%~82.38%,凋落物量提高了15.97~151.10倍。在样地A和B中,长期围封后出现灌木生长,与各退化草地相比,样地A中围封后灌木生物量提高了36.07~2113.00倍,样地B中围封后提高了7.31~1185.50倍。在样地A中,围封后禾本科生物量相比于中度退化草地提高了497.74%,在样地B中,围封后禾本科生物量相比于各退化程度草地提高了22.12%~147.37%,在样地C中,围封后禾本科生物量相比于各退化草地提高了74.07%~135.45%。各样地内围封后草地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样地A中,围封后物种多样性提高了38.00%~95.28%,物种均匀度提高了15.15%~49.02%,在样地B中,物种多样性降低了5.26%~44.74%,物种均匀度降低了30.43%~45.65%,但在样地C中围封和各退化草地相比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没有显着变化。(2)长期围封改善了土壤状况,提高了土壤肥力水平。在样地A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土壤容重降低了15.66%~22.28%,pH值降低了4.48%~9.77%,土壤含水量提高了19.11%~32.65%,有机质提高了43.69%~69.60%,速效氮提高了67.88%~130.79%,全氮提高了52.38%~100.00%,全磷升高了46.67%~83.33%,磷酸酶活性提高了26.61%~36.34%,蔗糖酶活性提高了18.77%~47.73%;在样地B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土壤容重降低了14.75%~17.89%,pH值降低了2.24%~2.60%,全钾降低了2.41%~16.64%,土壤含水量提高了12.11%~40.59%,有机质提高了36.83%~83.40%,速效氮提高了95.98%~156.97%,全氮提高了118.75%~169.23%;在样地C中,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围封后土壤容重降低了12.16%~12.67%,pH值提高了3.46%~8.32%,土壤含水量提高了50.92%~55.44%,有机质提高了12.31%~23.23%,全氮提高了23.64%~44.68%,全磷提高了4.35%~33.33%。在样地C中,围封后速效氮含量相比于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地分别提高了38.51%和18.55%,而低于中度退化草地,相比降低了8.87%,围封后蔗糖酶活性相比于轻度退化草地升高了15.88%,但与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相比分别降低了18.99%和64.45%。(3)各样地内围封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均没有显着差异,但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存在差异。与各退化草地相比,在样地A和C中围封后土壤细菌群落绝对丰度分别提高了49.62%~111.92%和24.56%~76.99%,在样地B中围封后土壤细菌群落绝对丰度降低了9.08%~47.80%。在样地A中,围封后广古菌门、疣微菌门、迷踪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等绝对丰度显着升高,在样地C中,围封后浮霉菌门和疣微菌门等绝对丰度显着升高。三个样地中优势菌门均为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其绝对丰度占总绝对丰度的比例均高于60%。在样地A和C中,围封草地内GP6、芽单胞菌属和Gaiella等属水平上绝对丰度均提高,在样地B中是降低的。(4)据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样地A中,多数土壤细菌菌门丰度与植被和土壤性质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在样地B和C中,多数土壤细菌菌门丰度与土壤性质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而与植被的相关关系较弱。
郑佳华[3](2021)在《利用方式对大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放牧和刈割是大针茅草原最主要的利用方式,对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循环和固持等多种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有关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研究,特别是不同利用方式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变化及其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大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生态学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以围封不利用草地为对照,分析刈割和放牧利用下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变化,旨在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大针茅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与围封相比,刈割显着提高了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放牧显着降低了Simpson指数(P<0.05)。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无显着性差异;但与围封相比,刈割显着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Observed-OTUs指数、Chao1指数以及ACE指数(P<0.05)。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无显着差异,但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差异显着(P<0.05)。(2)与围封相比,刈割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P<0.05);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硝态氮、有效磷、有机碳、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P<0.05)。与围封相比,放牧显着降低了土壤温度和p H(P<0.05);刈割显着提高了土壤p H(P<0.05)。(3)与围封相比,刈割显着提高碳循环指数和氮循环指数进而显着提高了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而放牧显着降低碳循环指数和氮循环指数进而引起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显着降低(P<0.05);生产力指数和磷循环指数在不同利用方式下无显着差异。(4)在围封样地中,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间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刈割样地和放牧样地中,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显着正相关(P<0.05)。围封样地中,真菌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0.05),其他样地中,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均无显着的相关关系。在围封样地中,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在刈割样地中,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因素为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含水量;在放牧样地中,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细菌多样性为主要驱动因素。
罗培[4](2020)在《典型草原地区牧户放牧草场退化现状研究 ——以阿巴嘎旗阿拉腾陶高图嘎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草原生态系统退化一直是人地关系展中存在的客观问题。牧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与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衍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控制草原退化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攻坚问题。内蒙古典型草原作为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多变。在政策驱动下草原管理利用方式从游牧逐渐变成目前的网围栏轮牧,导致草原几乎整体退化。研究区阿拉坦陶高图嘎查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北部的那仁宝拉格苏木,是与蒙古国接壤的牧区特色突出的嘎查,草原是当地牧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对牧户草场退化状况进行评估有利于牧户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草原草场资源。本研究以阿拉坦陶高图嘎查内的四个牧户(牧户NR、牧户AL、牧户CG、牧户BL)和封育近十年的封育草场FB为研究对象,其中四个牧户间自然背景环境相一致,牧户现行条件下均采取定居两季轮牧方式放牧。近三年的统计结果了解到四个牧户的放牧强度已出现较明显差距,分别为:封育草场FB(0羊单位/hm2);牧户NR(0.84羊单位/hm2);牧户AL为1.74羊单位/hm2;牧户CG为1.46羊单位/hm2;牧户BL为1.01羊单位/hm2。本研究采取实地采样及牧户访谈调查法获取一手调研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类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研究区内四个牧户及一个封育草场的相关植被及土壤数据,通过CVOR模型计算出不同牧户放牧草场的健康程度,结合植物群落分类结果对牧户草场退化程度分级,最后在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草场退化的原因分析。本研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放牧方式对牧户放牧草场的退化具有重要影响。嘎查内牧户目前多采用定居轮牧的方式进行放牧,在网围栏的限制下,畜群在在限定区域采食。与传统游牧方式相比,定居放牧方式下畜群对草场的踩踏频度显着提升,草场易出现块状退化。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定居放牧后,嘎查内的NDVI值产生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牧户M.Gordon稳定性指数上来看,所调研牧户草场的稳定性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2)放牧强度对牧户放牧草场的退化具有推动作用。所调研的牧户中近三年的放牧强度依次为,封育草场FB<牧户NR<牧户CG<牧户BL<牧户AL。处于较低放牧强度的封育草场FB和牧户NR在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稳定性指数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上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余三个牧户的相关指标数据相较于前两者而言均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主成分分析(PCA)、无度量多维标定法(NMDS)和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的植物分类结果也显示不同牧户间的植物群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其中封育草场FB草群以大针茅+羊草+糙隐子草为主,牧户NR和牧户AL草群主要种为克氏针茅+灰绿藜+细叶葱,牧户CG为多根葱+寸苔草,牧户BL主要种为多根葱+寸苔草+银灰旋花。CVOR评价的牧户草场健康程度与放牧强度大致对应,依次为牧户BL(警戒)<牧户CG(亚健康)<牧户AL(亚健康)<封育草场FB(健康)<牧户NR(健康),结合牧户草场植物能群落分类结果来看,牧户草场退化程度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轻度退化(牧户NR和封育草场FB)、中度退化(牧户AL)和重度退化(牧户BL和牧户CG)。整体来看,本研究中除牧户BL因常年过载放牧导致草场植被和土壤退化均较为严重外,牧户草场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植物群落逆向演替上,土壤的退化程度较轻,因此针对部分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场实行短期封育利用草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以改善草场退化状态,同时部分重度退化草场还可以进行适当的生物措施提高草场的自愈能力。此外,多年封育草场FB的整体评价未能与牧户NR放牧草场拉开较大差距说明封育只能作为草场退化治理的一个短期类措施,要做到牧区内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朱乐[5](2020)在《中国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文中认为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属禾本科(Poaceae)、针茅属(Stipa),区系地理成分为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东部分布种。大针茅草原是中国温带典型草原中最具代表性和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生态屏障构筑区。大针茅草原群落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系统深入地研究其群落特征及地理分布,能为中国草原植被区划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大针茅草原的植被保育和合理安排放牧及畜牧生产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在系统了解中国大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同时,对中国大针茅草原120个样地进行详细的样方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据样方资料统计,中国大针茅草原的植物总记有229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39科,125属。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记有166种,占总物种数的72.49%。按Raunkiaer生活型分类系统,地面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占总物种数的63.76%,共146种。水分生态类型统计以旱生类群(强旱生、旱生、中旱生)为主,共记有133种,占总物种数的58.08%;中生类群(中生、旱中生),记有95种,占总物种数的41.48%。区系地理成分统计以温带成分(泛温带、泛北极、古北极和东古北极分布种)为主,共157种,占总物种数的68.56%。以上区系特征主要反映了大针茅草原区系地理的温带性质,生活型与水分生态类型组成则反映了大针茅草原对半干旱环境的适应。2、根据1:100万中国植被图记载,大针茅草原分布于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吉林,共计7.137万平方千米。利用中国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数据CNLUCC(2018)对1:100万中国植被中的大针茅草原分布区进行分类,其中21.25%的大针茅草原生境已丧失。从草地转为耕地是最主要的生境丧失方式,丧失比例为9.79%,此外,转为未利用地占比6.38%,转为林地占比3.16%。3、根据物种频度和重要值筛选前20个优势种,进行种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以负相关为主,负相关比例分别为61.05%、53.68%;?2检验结果以正相关为主,正相关比例为46.32%。按照方差比率法计算优势种整体种间关联,结果表明:基于重要值矩阵的分析结果表现为显着负联结,说明大针茅群落各个物种的种间优势关系联结程度不大,即物种在群落间的优势度关系不稳定;基于二元数据的分析结果表现为不显着正联结,说明大针茅群落的优势物种组成较为稳定。4、大针茅群落的120个样地,按优势种分类可被划分为9个群丛组,98个群丛;按UPGMA层次聚类分类,可将120个样地划分为7组;按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类,在第四级分类水平,可将120个样地划分为16组。基于优势种分类结果,对各群丛组、群丛的地理分布、群落特征等进行系统描述。5、将样地按照地理分布区分为黄土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和呼伦贝尔高原三组,进行物种α多样性的比较。从物种丰富度S来看,黄土高原显着高于另外两个分布区,锡林郭勒高原与呼伦贝尔高原之间差异不显着。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三个地理分布区间差异均不显着。Pielou均匀度指数,呼伦贝尔高原高于黄土高原,且存在显着差异。6、在小的局域尺度上,系统发育结构NRIphy表现发散,功能性状结构NRIfun表现聚集与年均温成负相关;在大的区域尺度上,系统发育结构NRIphy表现聚集与年降雨成负相关。
张娜[6](2020)在《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过度放牧已成为导致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因地制宜地确定内蒙古典型草原适宜放牧强度已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内蒙古典型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放牧强度试验区,研究围栏禁牧(CK)、轻度放牧(GI170)、中度放牧(GI340)、重度放牧(GI510)和极重度放牧(GI680)等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植被群落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主要分析短期内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生物量和多样性以及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和养分等的影响,并探讨植被与土壤间的相关关系,初步确定了内蒙古典型草原适宜的放牧强度,为典型草原合理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放牧显着改变群落物种组成,随放牧强度增大,植被的优势种由羊草(Leymus chin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等多年生禾草转变为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尖头叶藜(Chenopodium acuminatum)等一、二年生植物。放牧显着降低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P<0.05),重度放牧下群落密度最高(449.5株/m2)。群落中各物种及不同功能群对放牧的响应不同,中度放牧有助于增加大针茅的重要值及盖度,而重度放牧下羊草、大针茅的重要值、高度、盖度等显着降低,画眉草、尖头叶藜等物种的重要值及生物量增加。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在中度放牧下较高,群落稳定。2.中度放牧在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同时,降低土壤容重,也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0-20cm),土壤通气性、透水性较好,对土壤结构改善有利。但深层土壤(40-60cm)容重在极重度放牧下最低,与表层土壤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另外中度放牧提高了表层土壤全碳、全氮含量(0-10cm),但在其余土层,土壤养分却在中度放牧较低。放牧强度对土壤pH无显着影响。3.植被群落与土壤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容重、通气孔隙度与群落数量特征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含水量、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养分与群落特征呈正相关关系。持水量与群落特征相关性较小。土壤含水量、容重、养分与植被生长分布有相关关系,土壤养分、pH、含水量起主要作用。4.在内蒙古典型草原,中度放牧(GI340,340 SSU·d/hm2·y)是适宜的放牧强度。
李科[7](2020)在《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及土壤高光谱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对温带草原植物群落进行地面高光谱监测是开展内蒙古温带草原遥感监测估产的重要基础。本项目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不同植物群落及土壤光谱特征进行了研究。典型草原方面,于2015年6月、7月、8月分别对羊草和大针茅群落进行野外群落特征调查及光谱数据监测。草甸草原方面,于2018年7月进行贝加尔草原不同放牧梯度样地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及光谱特征监测。最后分析了植物群落光谱特征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是利用不同草地类型,明确高光谱数据与传统实测数据的潜在联系,以此来进一步完善传统监测内容。主要结果有:(1)在典型草原中不同植物群落光谱反射曲线变化走势一致,67月份大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的一阶光谱曲线中都出现了“红移”现象;在78月份生长旺盛季节两种类型草原的群落光谱都出现的明显的波峰和波谷。在草甸草原中,不同放牧梯度植物群落光谱曲线走势大致相近,但光谱反射率呈现出对照<轻牧<中牧<重牧的变化特征。(2)典型草原中羊草群落的土壤光谱反射率为:刈割<退化封育<围封,而土壤含水量的比较中是刈割要高于围封区域的。在草甸草原中重度放牧的土壤含水量最低,但其土壤光谱反射率最高。得出土壤光谱反射率对土壤含水量变化响应敏感,且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含水量呈负向关。(3)典型草原中,Db(蓝边)、Dr(红边)、Rr(红谷)、SDb(蓝边面积)、SDr(红边面积)、Rg(绿峰)都与地上生物量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得出Dr与地上生物量的指数模型的相关性最强,拟合程度也是最高的,R2=0.66。得到最优模型:y=0.2113e-24.84x R2=0.660。草甸草原中,各个光谱特征参数对放牧梯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一致,只有SDb在不同放牧梯度之间的差异显着(P<0.05)。高光谱特征参数Dr、SDr(红边面积)、Rb(蓝谷)、SRb(蓝谷面积)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其中Dr与地上生物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了0.549,得出草甸草原中对地上生物量估测的最优模型:y=-3779.429x+459.781。(4)高光谱特征参数可以和典型草原、草甸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建立相关模型,共同得出了高光谱特征参数Dr可以与两种不用类型草原地上生物量建立最优估测模型。
张爽[8](2020)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具有特殊的物种组成、群落类型、结构和功能,表现出生态脆弱性和放牧敏感性。由于不同植物种群对放牧干扰的响应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植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作用及种群间相互关系,本研究以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与碱韭)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不放牧区(CK)、中度放牧区(MG)和重度放牧区(HG)各一个,每个放牧处理三次重复;在2015年~2019年,采用随机取样法获取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数据,采用机械取样法获取主要植物种群空间数据,并测定土壤养分数据。结合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典范主分量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等从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生态位、土壤资源分配格局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作用和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干扰的响应,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和放牧年限的延长,短花针茅种群密度、重要值和地上现存量逐渐降低。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在干旱的年份占群落的比值较大;随着放牧年限的延长,主要种群的占比下降。(2)当植物种群处于同一密度分布状态时,其种间亲和性呈对称性形式。主要植物种群中等密度存在情况下,种间的亲和性表现最强,高密度存在情况下,种间亲和性表现最弱。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种群在相对低密度存在情况下具有较大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中等密度分布区域下空间分布变异性最小。碱韭植物种群在相对高密度存在情况下空间分布的复杂性较大。(3)不同放牧处理下主要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均大于群落中其它植物种群,且无芒隐子草生态位宽度大于短花针茅和碱韭。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的生态位宽度逐渐增大,碱韭的生态位宽度逐渐降低。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变化与种对间的竞争能力有关,也与种对间的亲和程度有关,且存在不对称性。(4)放牧使得主要植物种群间向正关联方向发展,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内关联较弱的植物种对间关联作用消失。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间亲和关系与竞争关系均存在不对称性。放牧干扰导致植物种群种内竞争强度增加,种间竞争强度减弱;在中度放牧强度下,种间亲和程度表现最高。(5)无论是否存在放牧干扰,且放牧强度如何变化,主要植物种群表现为随机分布尺度逐渐增大,且随着尺度的增加由随机分布逐渐变为聚集分布。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具有特异性,中度放牧处理下,碱韭种群空间分布变异性最为复杂,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空间变异复杂性与之相反。(6)放牧增加了土壤氮元素含量,降低了土壤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无放牧干扰情况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空间分布主要受随机因素的影响;放牧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空间分布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重度放牧能够使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加强,适度放牧使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异质性减弱。(7)受放牧强度与土壤资源限制的影响,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短花针茅、碱韭和无芒隐子草)间相互关系受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受密度效应的响应最为强烈。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钾元素的含量对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和空间分布等影响较大,植物种群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受植物种类的影响,碱韭和无芒隐子草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大于短花针茅。
楠极[9](2020)在《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替代分布的三个针茅种群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文中指出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是亚洲中部特有的地带性草原群系。在内蒙古草原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区依水热梯度由东至西依次降低呈现出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种群的水平替代分布现象。本研究选择呼伦贝尔到锡林郭勒的两条样带(包括三种针茅六个样地),通过观察测试及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以及土壤微生物(AM真菌)的多样性,探索针茅草原群落及种群替代分布过程中,土壤微生物(AM真菌)多样性及其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中,共调查发现被子植物23科、48属、73种,种类数量居多的依次为禾本科、百合科、菊科、豆科和莎草科。香农指数为1.402.27,辛普森指数为0.610.86,均匀度指数为0.580.83,植物群落多样性无明显差异。针茅株高为17.059.3 cm,针茅生物量为30.5180.2g,针茅相对多度为5.9240.86%,针茅相对盖度为30.0466.84%,针茅相对频度为6.2512.50%,针茅重要值为16.8438.74%,针茅株高、生物量、重要值在各样地间有显着差异。针茅草原植物群落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有明显变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并且不耐干旱、不耐盐碱植物逐渐被耐干旱耐盐碱植物替代。(2)高通量测序针茅的根系内与根际土AM真菌,分别获得OTU 137和159,共注释出根系内6属42种,根际土6属45种,属水平包括Glomus,Diversispora,Paraglomus,unclassifiedcGlomeromycetes,Scutellospora,Ambispora,Glomus为优势属。AM真菌群落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有明显变化,种类和数量减少,不同地区同一种针茅AM真菌群落结构稳定。根系内AM真菌的丰富度指数Ace为9.52102.95、Chao1为15.5231.17,多样性指数为1.571.97,根际土Ace为22.5848.06、Chao1为19.8328.33,多样性指数为1.422.35,AM真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各个针茅间的变化幅度较大。(3)高通量测序针茅根际土细菌和真菌,分别获得OTU 2029和2326。共注释出:(1)细菌24门57纲117目231科408属,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1.7344.73%)、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5.7923.8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9.4215.14%)、绿弯菌门(Chloroflexi,4.9013.60%)相对丰度较高,不同地区同一种针茅细菌群落结构稳定。Ace为306.91333.85、Chao1为306.65340.57,多样性指数为4.024.49,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各个针茅间的变化幅度较小;(2)真菌6门31纲92目186科397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16.9382.12%)、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481.28%)、接合菌门(Zygomycota,0.4018.92%)相对丰度较高,不同地区大针茅真菌群落结构稳定。Ace为131.01227.95、Chao1为134.23226.26,多样性指数为0.933.27,真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在各个针茅间的变化幅度较大。(4)研究区土壤中共分离得到AM真菌5科8属34种,属水平上包括Acaulospora,Claroideoglomus,Diversispora,Funneliformis,Glomus,Rhizophagus,Septoglomus,Scutellospora,其中Glomus属为优势属。优势种为A.sp1,A.sp3,A.sp4,A.sp6,G.brohultii,G.deserticola,G.versiforme,Sept.constrictum。孢子密度为43442个/20 g土样,物种丰富度为718种/20 g土样,随着土层的下降减少,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有明显变化,AM真菌孢子密度和物种丰富度减少。香农指数为1.332.53,辛普森指数为0.730.91,均匀度指数为0.720.92,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5)研究区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分别为细菌0.1351.195 107 CFU/g,真菌0.0153.875 104 CFU/g,放线菌0.0371.515 106 CFU/g。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土层的下降而减少。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6)研究区土壤含水量1.3533.43%,pH值6.218.69,铵态氮含量3.216mg/kg,速效磷含量3.413.6 mg/kg,有效钾含量1.67306.33 mg/kg,总碳含量3.3751.43 g/kg,总氮含量0.264.68 g/kg,总磷含量0.110.77 g/kg。pH值随着土层的下降而升高,其他指标随着土层的下降而减少。各样地含水量、pH值、总碳、总氮、总磷在同一土层上均差异显着(P<0.05),而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在同一土层上部分差异显着(P<0.05)。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pH值升高,含水量、铵态氮、总碳、总氮降低。(7)研究区土壤酶活性分别为蔗糖酶0.030.24 glucose g/d/g,脲酶0.420.89 NH3-N mg/d/g,酸性磷酸酶4.2528.25 phenolμmol/d/g,中性磷酸酶1.1829.96 phenolμmol/d/g,碱性磷酸酶8.0231.17 phenolμmol/d/g,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的下降而减少。从贝加尔针茅到克氏针茅,脲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8)AM真菌与植物群落辛普森指数、针茅重要值、土壤含水量、铵态氮、总碳、总氮、总磷、蔗糖酶、磷酸酶有显着正相关性,与pH和速效磷显着负相关。本研究揭示了内蒙古中东部草原针茅种群替代分布过程中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AM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分布特征,探索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为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
白正[10](2020)在《季节性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季节性草原放牧是传统草牧业经营中的基本形式,是构建现代可持续草原放牧体系的重要方面,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更好的了解不同季节放牧对草原植物和土壤的影响,我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建立草原放牧试验平台,利用20块50 m×50 m试验围栏草地,研究了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放牧绵羊以及无放牧对照五个处理(×四个重复)对草地植物返青季(春季)和生长旺季(夏季)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植物功能性状、草地枯落物和生物量积累以及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重复测定两年(20182019),以期认识不同季节放牧对草地的生产和生态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草地枯落物覆盖可促进冬季积雪储水和防止春季地表蒸散失水,增加春季植物可利用土壤水分。较高的春季土壤水分显着促进草地返青后植物高度、密度和生物量(P<0.05),有利于草地群落的生物量积累。2.季节放牧会抑制草地优势种及群落返青地上生物量的积累和生长,春季放牧有利于草地群落生产力的积累和高大优势种生长。3.季节放牧提高了植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夏、秋季放牧有降低草地均匀度的趋势。4.放牧对土壤表层根系生物量影响最大,春季放牧草地表层根系生物量最低。5.夏季放牧对植物养分含量和土壤属性影响较大。
二、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选择 |
1.2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采集 |
1.3 土壤总有机碳组分的提取与测定 |
1.4 C3和C4植物以及土壤总有机碳δ13C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测定 |
1.5 惰性碳指数的计算 |
1.6 重要值的计算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的群落特征 |
2.2 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 |
2.3 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总有机碳的稳定性 |
2.4 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C3和C4植物对土壤总有机碳的贡献 |
3 讨论 |
4 结论 |
(2)长期围封对退化草原植被、土壤理化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长期围封对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的影响 |
1.2.2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3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植被调查与采集方法 |
2.4 土壤采集与测定方法 |
2.4.1 土壤性质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2 土壤微生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
2.5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长期围封对植被的影响 |
3.1.1 长期围封对草地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 |
3.1.2 长期围封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 |
3.1.3 长期围封对草地植被株数的影响 |
3.1.4 长期围封对草地植被丰富度的影响 |
3.1.5 长期围封对草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3.1.6 各样地植被特征综合讨论 |
3.2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
3.2.1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pH值的影响 |
3.2.3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
3.2.4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速效和全效氮素含量的影响 |
3.2.5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速效和全效磷素含量的影响 |
3.2.6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速效和全效钾素含量的影响 |
3.2.7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2.8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3.2.9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3.2.10 各样地土壤性质综合讨论 |
3.3 长期围封对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
3.3.1 土壤细菌群落样本优化序列数据量 |
3.3.2 土壤细菌群落Venn图 |
3.3.3 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 |
3.3.4 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 |
3.3.5 土壤细菌群落Beta多样性 |
3.3.6 各样地微生物群落综合讨论 |
3.4 长期围封对植被、土壤和土壤细菌群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 |
3.4.1 植被、土壤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相关性矩阵分析 |
3.4.2 各样地多组分相关性综合讨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利用方式对大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研究进展 |
1.2.2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原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野外取样方法 |
2.3.1 植被调查与取样 |
2.3.2 土壤取样 |
2.4 测定方法 |
2.4.1 生态系统功能指标测定 |
2.4.2 土壤环境因子测定 |
2.4.3 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
2.5 数据分析 |
2.5.1 重要值及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 |
2.5.2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 |
2.5.3 生态系统功能与多功能性计算 |
2.5.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利用方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
3.1.1 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
3.1.2 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凋落物量及地下生物量 |
3.1.3 植物群落营养元素含量 |
3.1.4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3.2 利用方式对土壤特征的影响 |
3.2.1 土壤理化性质 |
3.2.2 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3.3 利用方式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
3.3.1 生态系统功能参数因子分析 |
3.3.2 生态系统单一功能 |
3.3.3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
3.4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
3.4.1 多样性与单一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
3.4.2 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
3.4.3 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利用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
4.2 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
4.3 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
4.3.1 多样性与单一生态功能的关系 |
4.3.2 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系 |
4.4 不同利用方式下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主要影响因素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典型草原地区牧户放牧草场退化现状研究 ——以阿巴嘎旗阿拉腾陶高图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草地、草原及草场概念辨析 |
1.3.2 草地退化的定义 |
1.4 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人地关系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草地退化评价指标 |
1.5.2 草地退化程度的划分 |
1.5.3 草地退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1.5.4 草地退化影响因素 |
1.5.5 研究现状评述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环境 |
2.1.3 放牧方式变迁历史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3 阿巴嘎旗北部牧户放牧草场退化现状分析 |
3.1 不同牧户放牧草场植物群落演替现状分析 |
3.1.1 牧户放牧草场物种组成及其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3.1.3 植物群落M.Gordon稳定性指数分析 |
3.2 不同牧户放牧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现状分析 |
3.2.1 土壤物理性质 |
3.2.2 土壤化学性质 |
3.2.3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现状分析 |
3.3 牧户放牧草场退化程度评价 |
3.3.1 牧户草场植物群落分类 |
3.3.2 牧户草场退化指标体系构建 |
3.4 小结 |
4 基于人地关系的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原因分析 |
4.1 牧户放牧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 |
4.2 牧户草场利用方式的差异及其影响 |
4.2.1 自然封育对草场退化的影响 |
4.2.2 人为因素对草场退化的影响 |
4.3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 |
附录1 阿巴嘎旗北部调研牧户草场植物样方总表 |
附录2 植物样方采集样表 |
附录3 研究团队野外采样工作纪实 |
附录4 学位攻读期间学术论文发表、课题参与及奖项获取情况. |
致谢 |
(5)中国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植被分类 |
1.2.2 生态位与种间关联 |
1.2.3 多样性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植被调查与数据获取 |
2.2.1 植被调查 |
2.2.2 数据获取 |
2.3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3.1 物种多样性计算 |
2.3.2 功能多样性计算 |
2.3.3 系统发育多样性计算 |
2.3.4 生态位及种间关联计算 |
2.3.5 区系特征分析 |
2.3.6 群落分类与命名 |
第三章 中国大针茅草原植物区系特征 |
3.1 区系科、属组成 |
3.2 区系生活型谱 |
3.3 区系水分生态类型谱 |
3.4 区系地理成分组成 |
第四章 中国大针茅草原生态环境及群落数量特征 |
4.1 生态分布及生境丧失 |
4.2 中国大针茅草原群落数量特征 |
4.2.1 数量特征 |
4.2.2 种面积关系 |
4.2.3 生态位及种间关联 |
第五章 中国大针茅草原群落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
5.1 群落类型划分 |
5.2 群丛特征 |
第六章 中国大针茅草原群落多样性特征 |
6.1 物种α多样性 |
6.1.1 各分布区的物种α多样性比较 |
6.1.2 物种α多样性与经度的关系 |
6.1.3 物种α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 |
6.1.4 物种α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2 物种β多样性 |
6.2.1 物种β多样性与经度的关系 |
6.2.2 物种β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 |
6.2.3 物种β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3 功能多样性 |
6.3.1 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3.2 功能多样性结构 |
6.4 系统发育多样性 |
6.4.1 系统发育结构 |
6.4.2 系统发育β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七章 讨论 |
7.1 大针茅草原生境丧失 |
7.2 大针茅草原植被分类 |
7.3 大针茅草原数量特征 |
7.4 大针茅草原多样性 |
7.4.1 物种多样性 |
7.4.2 功能多样性 |
7.4.3 系统发育多样性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毕业论文支撑项目 |
(6)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的影响 |
1.2.1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组成的影响 |
1.2.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
1.2.3 不同放牧强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
1.2.4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1.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1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
1.3.2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及持水量的影响 |
1.3.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4 植被与土壤相关关系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状况与土壤类型 |
2.2 试验设计 |
2.3 野外试验和测定 |
2.3.1 植被样方调查与样品采集 |
2.3.2 植被功能群的划分 |
2.3.3 指标测定 |
2.3.4 指标计算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典型草原植被群落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 |
3.1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组成及重要值 |
3.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数量特征的影响 |
3.2.1 群落数量特征 |
3.2.2 功能群数量特征 |
3.2.3 主要物种数量特征 |
3.3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群落生物量的影响 |
3.3.1 地上生物量 |
3.3.2 地下生物量 |
3.4 不同放牧强度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5 生物量与植被数量特征的关系 |
3.6 讨论 |
3.6.1 不同放牧强度对物种组成的影响 |
3.6.2 不同放牧强度对植被数量特征及生物量的影响 |
3.6.3 不同放牧强度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第四章 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状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研究 |
4.1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及容重的影响 |
4.2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 |
4.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持水量的影响 |
4.4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4.1 土壤全碳 |
4.4.2 土壤全氮 |
4.4.3 土壤全磷 |
4.5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PH值的影响 |
4.6 讨论 |
4.6.1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6.2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的影响 |
4.6.3 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五章 不同放牧强度下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关系研究 |
5.1 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
5.2 功能群分布与土壤因子关系 |
5.3 主要物种分布与土壤因子关系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及土壤高光谱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草甸草原研究区 |
2.1.2 典型草原研究区 |
2.2 样地设置 |
2.2.1 实验设置 |
2.2.2 数据来源 |
2.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分析 |
3.1.1 不同月份羊草群落α多样性变化 |
3.1.2 不同月份羊草群落光谱特征 |
3.1.3 不同月份大针茅群落α多样性变化 |
3.1.4 不同月份大针茅群落光谱特征 |
3.2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分析 |
3.2.1 不同放牧梯度下群落α多样性变化 |
3.2.2 群落生物量对不同放牧梯度的响应 |
3.2.3 不同放牧梯度植物群落光谱特征变化 |
3.3 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群落土壤相关分析 |
3.3.1 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土壤含水量 |
3.3.2 裸土光谱特征 |
3.4 高光谱特征参数分析研究 |
3.4.1 典型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 |
3.4.2 草甸草原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光谱分析 |
4.1.2 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土壤光谱分析 |
4.1.3 高光谱特征参数与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8)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种群种间关系及生态位研究 |
1.1.1 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研究 |
1.1.2 植物种群生态位研究 |
1.1.3 生态位与种间关系变化 |
1.2 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 |
1.2.1 种间关系对植物种群密度变化的响应 |
1.2.2 放牧对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的影响 |
1.3 植物空间分布研究 |
1.3.1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研究 |
1.3.2 植物种群空间异质性研究 |
1.4 土壤养分及空间分布研究 |
1.4.1 放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4.2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 |
1.5 植物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状况 |
2.1.4 植被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方法 |
2.3.1 草地植物种群及群落的动态监测 |
2.3.2 种间关系 |
2.3.3 生态位及生态响应 |
2.3.4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密度变化 |
3.1.1 短花针茅密度 |
3.1.2 无芒隐子草密度 |
3.1.3 碱韭密度 |
3.1.4 群落密度 |
3.2 主要植物种群的地位和作用及群落生物量变化 |
3.2.1 主要植物种群重要值 |
3.2.2 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 |
3.2.3 群落地上现存量 |
3.2.4 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及地上现存量占比 |
3.3 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异质性变化 |
3.3.1 土壤有机碳含量 |
3.3.2 土壤氮含量 |
3.3.3 土壤磷含量 |
3.3.4 土壤钾含量 |
3.3.5 土壤pH值 |
3.4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变化 |
3.4.1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变化 |
3.4.2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重叠变化 |
3.4.3 主要植物种群生态响应 |
3.4.4 种群生态响应速率 |
3.5 主要植物种群相互关系 |
3.5.1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群及群落联结性 |
3.5.2 不同放牧强度下植物种间灰色关联度 |
3.5.3 主要植物种群离散增量分析 |
3.5.4 不同放牧强度下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分离 |
3.5.5 不同放牧强度下主要植物种群种间竞争 |
3.6 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 |
3.6.1 短花针茅种群空间分布 |
3.6.2 无芒隐子草种群空间分布 |
3.6.3 碱韭种群空间分布 |
3.6.4 多重分形奇异谱分析 |
3.6.5 不同放牧处理下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关联 |
3.7 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1 主要种群及群落密度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2 主要种群及群落地上现存量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3 主要种群生态位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7.4 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与土壤养分间的对应关系 |
3.8 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与土壤的影响 |
3.8.1 主要植物种群及干扰因素对群落密度及现存量的影响 |
3.8.2 荒漠草原植物与土壤不同指标间相互关系 |
4 讨论 |
4.1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动态的影响 |
4.2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
4.3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关系的影响 |
4.4 放牧对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
4.5 主要植物种群种间关系及空间分布对种群密度的响应 |
4.6 土壤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格局对放牧的响应 |
4.7 放牧与土壤双重作用下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多层次组织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替代分布的三个针茅种群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区背景 |
1.1.1 内蒙古中东部草原 |
1.1.2 针茅草原 |
1.1.3 针茅属三种植物特征 |
1.1.4 针茅属三种植物研究现状 |
1.2 AM真菌简介 |
1.2.1 AM真菌概况 |
1.2.2 AM真菌分类系统 |
1.2.3 AM真菌鉴定方法 |
1.2.4 针茅属三种植物AM真菌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及样地选择 |
2.2 材料与研究方法 |
2.2.1 植物群落调查及样品的采集 |
2.2.2 植物群落指标测定 |
2.2.3 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 |
2.2.4 AM真菌孢子提取与鉴定 |
2.2.5 AM真菌群落指标 |
2.2.6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2.2.7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2.8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植物群落分布特征 |
3.1.1 研究区植物群落调查结果 |
3.1.2 植物群落多样性 |
3.1.3 研究区三种针茅生长指标 |
3.2 AM真菌遗传多样性 |
3.2.1 针茅根系内AM真菌遗传多样性 |
3.2.2 针茅根际土AM真菌遗传多样性 |
3.3 土壤其它微生物遗传多样性 |
3.3.1 土壤细菌遗传多样性 |
3.3.2 土壤真菌遗传多样性 |
3.4 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
3.4.1 AM真菌种类 |
3.4.2 AM真菌分布 |
3.4.3 孢子密度 |
3.4.4 物种丰富度 |
3.4.5 AM真菌群落多样性 |
3.5 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
3.5.1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 |
3.5.2 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 |
3.5.3 土壤可培养放线菌数量 |
3.6 土壤理化性质 |
3.6.1 含水量 |
3.6.2 pH值 |
3.6.3 铵态氮 |
3.6.4 速效磷 |
3.6.5 有效钾 |
3.6.6 总碳 |
3.6.7 总氮 |
3.6.8 总磷 |
3.7 土壤酶活性 |
3.7.1 蔗糖酶活性 |
3.7.2 脲酶活性 |
3.7.3 酸性磷酸酶活性 |
3.7.4 中性磷酸酶活性 |
3.7.5 碱性磷酸酶活性 |
3.8 相关性分析 |
3.8.1 微生物遗传多样性与植物和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
3.8.2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三种针茅草原群落特征及种群的替代分布 |
4.2 三种针茅群落土壤微生物及多样性变化 |
4.3 针茅种群共生AM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差异 |
4.4 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性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季节性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季节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
1.2.1.1 季节放牧对草地植物地上生产力的影响 |
1.2.1.2 季节放牧对植物地下生产力的影响 |
1.2.1.3 季节放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1.2.1.4 季节放牧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
1.2.1.5 季节放牧对植物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1.2.2 季节放牧对草地植被地上枯落物的影响 |
1.2.3 季节放牧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本研究目的和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方法与样品测定 |
2.3.1 植物取样与测定 |
2.3.2 土壤取样与测定 |
2.3.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季节放牧对草地返青季枯落物和土壤条件的影响 |
3.1.1 对草地枯落物现存量的影响 |
3.1.2 对土壤表层温湿度的影响 |
3.1.3 草地枯落物现存量与土壤表层温湿度的相关性 |
3.2 不同季节放牧对草地返青季末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
3.2.1 草地返青季末植物群落及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对不同季节放牧的响应 |
3.2.2 对草地返青季末植物群落及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2.3 对草地返青季末优势植物生长高度、密度、叶数的影响 |
3.2.4 草地返青季末植物生长与枯落物和与土壤条件的关系 |
3.3 不同季节放牧对草地生长旺季(生物量高峰期)植物群落的影响 |
3.3.1 草地生长旺季草地植物群落及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对不同季节放牧的响应 |
3.3.2 对草地生长旺季草地植物群落及优势种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3 对草地生长旺季优势植物高度、密度和叶数的影响 |
3.3.4 对草地生长旺季(及春返青季)植物群落中植物相对生物量的影响 |
3.3.5 对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3.6 对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3.3.7 对植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3.3.8 对土壤属性的影响 |
3.4 夏季放牧与其它季节放牧对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之比较 |
3.4.1 对草地返青季末植物群落及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及性状的影响 |
3.4.2 对草地生长旺季植物群落和优势种地上生物量及性状的影响 |
3.4.3 对植物养分含量和土壤属性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季节放牧对草地群落枯落物现存量的影响 |
4.2 季节放牧对草地植物生长的影响 |
4.3 季节放牧草地植物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
4.4 放牧草地土壤变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 |
四、不同放牧梯度大针茅草原植物群落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放牧退化阶段大针茅草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及其来源研究[J]. 任瑾涛,张璞进,吴英,朱蔚娜,金正亮,张艳丽,宝文智,清华. 中国草地学报, 2021(07)
- [2]长期围封对退化草原植被、土壤理化及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D]. 邓汉文. 鲁东大学, 2021(12)
- [3]利用方式对大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D]. 郑佳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典型草原地区牧户放牧草场退化现状研究 ——以阿巴嘎旗阿拉腾陶高图嘎查为例[D]. 罗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群落特征及其地理分布[D]. 朱乐. 内蒙古大学, 2020
- [6]不同放牧强度对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特征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 张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及土壤高光谱特征研究[D]. 李科.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8]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间相互关系对放牧的响应[D]. 张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9]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替代分布的三个针茅种群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D]. 楠极. 内蒙古大学, 2020
- [10]季节性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影响的研究[D]. 白正. 内蒙古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