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迁都内城及相关问题

高句丽迁都内城及相关问题

一、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及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坤[1](2021)在《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公元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宏观上把握东北古代民族形成、发展之历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期渤海、女真等少数民族迁徙的原因、特征及其规律。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叙述全文的写作缘起、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定义概念、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梳理了各时段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不足,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第二章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运用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的历史观,考察鸭绿江流域的民族变迁,并结合历史地理、生态环境等因素分析鸭绿江流域作为人类早期栖息、繁衍地的优势。考证鸭绿江名称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的舛误,辨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出《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大清一统志》等史书记载的问题,依《汉书·地理志》记载,秦汉时期鸭绿江称盐难水,秃鲁江称马訾水。同时利用考古材料和史籍记载,系统梳理鸭绿江流域早期民族构成与分布以及高句丽民族在鸭绿江流域形成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唐朝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梳理了唐朝灭亡高句丽后,高句丽遗民的迁徙与反叛,探讨安东都护府的设置、迁徙、职能演变以及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查阅《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料,结合《三国史记》“李积奏报”内容考证安东都护初置时鸭绿江流域的治理机构为屋城州都督府和国内城都督府。同时在研究安东都护府治理效果时发现,唐朝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经历了“华人参治”到“羁縻统治”的过程,但效果并不理想,造成高句丽遗民向新罗、靺鞨的逃散,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唐朝自身和当时所处环境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渤海国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渤海建国初期,民族成分复杂,包括粟末靺鞨、白山靺鞨、伯咄、安车骨、拂涅等部族,还包括部分高句丽遗民,渤海族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研究渤海国的历史发现,渤海在大武艺时期,确曾进入过辽东地区,时间段限在安史之乱后至辽太祖经略鸭绿江前二十年。渤海强盛时,鸭绿江流域除鸭绿江口外大部分囊括在西京鸭渌府范围内,结合石刻资料和贾耽《边州入四夷道里记》等记载,考证出渤海西京鸭渌府治所就在今临江市。第五章辽朝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契丹族强大后逐渐控制鸭绿江流域,先后灭渤海、迁东丹,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征高丽。在梳理渤海、女真民族迁徙过程基础上,辨析定安国、兀惹、燕颇三者关系,发现定安国位置有所变动,存在由鸭绿江下游向上游的迁移。利用《辽史》、《高丽史》、《契丹国志》以及《耶律仁先墓志》等资料考证鸭绿江女真的范围以及鸭绿江女真大王府设立的时间。从辽丽之间“保州”、“鸭绿江东数百里地”纷争的角度,分析辽丽之间的和战关系。公元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是东北亚历史舞台上一场长时段、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活动,波及地域之大,涉及民族之多在中国移民史上也很罕见,从宏观上把握这段历史,有助于东北民族史的整体研究。

苗威[2](2020)在《《三国史记》“国内”与“国内城”解析》文中研究说明《三国史记》是东亚重要汉籍,但个别叙述或简略或含混,以高句丽前期都城所在区域"国内"较为典型。其在《高句丽本纪》中的表述准确,《地理志》则有讹误,同时对置于国内的数座都城沿革没有明确勾勒。"国内"是鸭绿江北、浑江东的地区名称,早在战国就有土城的修筑。公元1世纪,高句丽迁都于此之后,先后在这一区域营建或翻修尉那岩城、京都、丸都城、平壤等都城。其中战国土城的旧址历经数次重修,名字次递是京都、平壤以及国内城,解释文本时需要审慎考辨。

李新[3](2020)在《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分布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句丽政权从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建立,到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被唐朝所灭,国祚共705年。七个世纪中,中原王朝经历了改朝换代,雄踞于东北的政权也更迭不休。高句丽与它们的关系亦是时紧时松,时战时和。随着其疆域和版图的伸张,作为政权物质载体的城,在不同时期的部署和设置上亦有所侧重。在全面搜集高句丽城池及其发展和扩张的资料基础上,本文以考古资料为支撑,以文献考证为重点,由城池所经历的初始、形成和废弃的历史,来对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城池的空间分布以及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叙述了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系统的归纳、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于高句丽城址的研究状况,概括了研究内容和思路,提出了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为高句丽城址的概述。这一章分析了高句丽人筑城的渊源和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分布及特征。从自然环境和民族习俗等角度分析了高句丽人的筑城渊源。同时,根据城址的地理位置、功能以及形制等,总结其城址分布的特征。第二章为中国境内的高句丽东线城址。从公元前37年于浑江流域建立都城,高句丽的城池发展的重点就是向东线扩张。其东线城池的分布呈阶段进行,与其政权向东部、东南部扩张的阶段性相一致。第三章为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北线城址。两汉期间是高句丽城建置的早期,其政权的分布区域是以浑江和鸭绿江中游为中心,随着政权的稳固发展,高句丽开始了对北部的领土和疆域的扩张,经过对北部典型城址的探索,总结出这一区域高句丽城址设置的特征。第四章为中国境内的高句丽西线城址。从两汉到魏晋的近四百年的时间内,高句丽的重要发展方向就是向辽东发展。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内,高句丽与坐制辽东的不同势力的角逐的分析,探究出高句丽西部版图阶段性的伸缩以及西部联防体系的构建。第五章为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反思。高句丽城池的分布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通过对高句丽城池的的主要功能和军事防御格局的探究,了解高句丽城池空间布局的演变与其政权历史进程的联系。高句丽政权存在了近七个世纪,是透视古代东亚世界关键角度。本文将以目前中国境内发掘的高句丽城址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从高句丽政权建立到灭亡的整个历史时期中高句丽城池所发挥的作用。

刘钊[4](2020)在《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7世纪间,在东北亚地区活跃着一个骁勇好斗,喜居山谷的高句丽民族,现在我国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有一百余处已经被考古证实的高句丽山城遗址以及数量众多的墓葬,这些遗址记录着二千余年前高句丽文明。随着2004年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将中国东北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和朝鲜的高句丽墓群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了高句丽研究热潮。以往的研究在学科分类上看集中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从研究对象上看集中在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上的研究。本文从人居环境营建角度以数量多、规模大、以往研究成果有限的高句丽山城为研究对象,开展以风景园林学角度的研究。本文采用实地勘测、文献梳理以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高句丽山城在选址上的特点及形成其特点的原因。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高句丽山城的选址特点,首先从宏观层面,即在当时高句丽疆域范围内,确定既可满足不同城市功能要求,同时又符合整个国家防御、外交等布点需求的位置;其次,在某个已选定的区域内,确定山城所在的空间范围;最后在某个已选定的山体上确定山城具体营建位置。这三个层面的阐述构成了本文的核心章节,即第二、三、四章。第二章在掌握当时政治、军事、交通等相关基础上,利用bigmap等地理信息软件,总结出高句丽都城、大型山城及中型山城的选址特点及规律,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其特点的原因;第三章,分析高句丽山城对于山水环境的选择,通过总结山城与周边山体、水系、盆地、宽谷平原、河谷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将山城所在山水环境进行分类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总结出高句丽山城山水环境选择的一般规律。该部分运用bigmap地理信息软件获取山城周边环境的高程数据,将高程数据生成sketchup模型,并绘制必要的剖面图及平面图、鸟瞰图,得以分析山城与周边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尺度关系;第四章分析山城所在位置,即总结山城具体选在什么样的山体上及选在山体的什么位置,并分类。这部分通过现场调研,利用无人机测绘山城所在山体的高程数据,并利用Pix4Dmapper软件生成山地模型,利用GIS地理信息分析软件生成坡度分析图,帮助分析。论文首次以风景园林学角度结合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高句丽山城的选址,丰富了东北亚地区人居环境营建的相关理论并补充和完善了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自汉到唐这段时期城市选址问题研究的缺失。

李碧瑶[5](2020)在《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文中提出高句丽是我国古代东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构成的重要一环。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的记载与考证,对当下中外高句丽研究裨益颇多。但由于其中内容繁杂,各家观点不尽相同,考据水平高低相异。因此,有必要对其中重要问题进行厘正。本文在朝鲜李朝文献的基础上,对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在朝鲜古史谱系中的位置、高句丽重要历史地理的认识、高句丽族源与建国传说的认识进行梳理与辨析,以期能够助益高句丽史相关研究。全文包括绪论、结语,以及正文四章: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高句丽在李朝文人构建的古史谱系中的位置。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在朝鲜古史谱系中的位置有三种观点。其一,单系统古史谱系说。即朝鲜半岛自檀君朝鲜至朝鲜李朝,一脉相承,不分区域,不分族源。此说存在高句丽与汉四郡、三韩间继承关系的争论。其二,双系统古史谱系说。由于单系统说在汉四郡与三韩问题上的争议无法调和,部分朝鲜李朝文人意识到朝鲜半岛的古史谱系应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其三,多系统古史谱系说。部分李朝文人杂糅不同地域系统、不同族源系统构建朝鲜半岛古史谱系,并将高句丽置于扶余系统。第二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地理的认识。历史地理的考证是李朝文人构建高句丽历史疆域观的基础。李朝文人对于高句丽重要城址历史地理的认识相异。安市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五种,即丸都说、龙冈说、安州说、凤凰城说和汉安市县说。丸都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四种,即安市说、江界说、集安说和宁远郡剑山说。国内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五种,即不而(不耐)说、义州(麟州)说、兀刺山城说、九连城说和丸都附近(集安)说。李朝文人关于平壤城还存在上平壤、下平壤、南平壤的诸种认识。纥升骨城所在地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即鸭绿江以北中国辽东说和鸭绿江以南朝鲜半岛成川说。这些观点部分符合历史事实,但多数是证据不足的历史臆想。第三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族源的认识。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的族源存在三种观点。其一,认为高句丽源自扶余。其二,认为高句丽源自檀君。其三,认为高句丽族中融入大量秽貊人。檀君说荒诞不羁。扶余说未能区分高句丽的“祖源”与“族源”,以王室的“祖源”代替民族的“族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虽有部分李朝文人,意识到高句丽族中融入大量秽貊人,但没有明确提出高句丽的族源为秽貊人的观点。实际上,高句丽族在形成过程中,融合大量其它民族。第四章,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建国传说的认识。本章将高句丽建国传说解析为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与朱蒙建国传说。高句丽建国传说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层累地造”过程,李朝文人在接受《三国史记》等史书记载的关于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的同时,亦有李朝文人对朱蒙、金蛙的降生方式,朱蒙、金蛙、解慕漱、解夫娄、柳花等人的人物关系,以及朱蒙与东明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质疑。《三国史记》对于高句丽朱蒙建国传说的记载亦为李朝文人所接受,但对于朱蒙立国于卒本夫余的过程,李朝文人分歧较大,始终未达成共识。结语部分。总结李朝文人关于高句丽古史谱系定位、历史地理、族源、建国传说等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的特点。分析李朝文人“高句丽观”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下高句丽争议问题的影响。指出在使用李朝文人记述高句丽问题的史料时的注意事项。

卢成敢[6](2019)在《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国存于公元698926年,疆域涵盖今中国东北、朝鲜半岛东北部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统治集团以粟末靺鞨族群为主,历经十一世十五王。渤海政权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学习唐王朝,与中原政权存在册封、朝贡的关系,中原史书誉称其为“海东盛国”,在东北亚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全文共分为5章,具体如下。第1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渤海社会的发展状况,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问题。发现简史部分概述了五类遗存中的关键性遗址,并对研究现状予以回顾、分析,该命题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此为本文得以撰写的直接原因。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第2章为基础材料的梳理。渤海遗存的确认多数是依据考古调查,但考古调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加之调查者自身的学术素养不一,导致部分遗存同高句丽、靺鞨或辽金时期的遗存相混淆。本文以渤海典型的遗物、遗迹作为考察标准,同时参考其它因素,对八个自然地理区域内城址、墓葬、旷野型建筑址、寺庙址与村落址等五类“渤海遗存”进行了逐一辨识。将辨识后的遗存分为可确定时代、不可确定时代与可排除的三组。其中,可确定时代的渤海遗存约占总数的一半,后文研究均以之为基础。第3章为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研究。对前述自然地理区域内的典型渤海遗存进行分析,基于区域遗存所显示的文化面貌与特征,最终将渤海全境划分为四个文化区。Ⅰ区图们江流域流域的考古遗存,在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唐文化与高句丽文化因素,靺鞨文化因素较弱,唐文化渗透到渤海社会的上层与中层。Ⅱ区是以敦化盆地为核心的牡丹江上游地区,该区遗存在总体上是以高句丽、靺鞨文化因素为主,唐文化因素较前二者为弱。Ⅲ区为牡丹江下游、绥芬河流域、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及中下游、俄罗斯滨海边疆中东部区域,其遗存在总体上表现出非常显着的靺鞨文化因素,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小。Ⅳ区为第二松花江上游部分地区、鸭绿江流域与朝鲜东海岸一带,其遗存在总体上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高句丽文化因素。第4章为渤海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划分,以及分区之下的都城、五京与政治体制研究。基于农业生产、政治中心、军事防御、交通联系、社会文化等几项要素,将图们江流域与牡丹江流域(以宁安盆地为核心)划作渤海的核心区,其余区域则划为边缘区。重新界定了西古城与八连城的性质,前者在早期曾发挥渤海政权都城的职能,中后期成为陪都,八连城则一直承担陪都的职能。鉴于两座城址为陪都的定性,以及城内尚未发现衙署设施的迹象,推断西古城与八连城极有可能与传统学术观点所认为的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并无关涉,显德府与龙原府的治所应另寻他处。关于渤海五京制度的设置,在大言义时期已开始出现,最迟在大彝震时期已完全确立。渤海的“京”与“都”并不能够等同,二者处于两个不同的维度。五京具有“点”与“面”的象征集合意义,但并不具备真正的行政管辖权力。五京制度的作用应与分域而治、政治格局重心及交通道等三个因素相关。关于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主要是以中央、地方两个层面的政治制度完善为标志。同时,探讨了渤海不同核心—边缘分区之下的政治体制整合情况,北部的黑水靺鞨部落应为羁縻式控制,南部区域则为直接统治,渤海政权属于二元性体制。第5章为结语,对本文前述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

孙炜冉[7](2018)在《高句丽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及营建“豆谷离宫”考》文中研究表明高句丽琉璃明王在位时最大的功绩莫过于迁都国内城的决定,其继位时高句丽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外有新朝和夫余的军事威胁,内有异母兄弟觊觎王位、分裂国家的困局,还要平衡内部及周边各方势力,稳定国家政局,着实为这个高句丽第一位接班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危难紧迫的时刻,琉璃明王类利果断作出了迁都国内城以避新朝锋芒的决定。国内城所在地区,既有原汉朝土城尉那岩城可为高句丽所用,其北为玄菟大山,可以阻隔夫余的侵扰,并且该地自然环境优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更好地满足高句丽人的生活所需。除此之外,迁都之举还能有效打击旧势力,即本土派对国家发展上的滞阻,可以说是一举四得的策略,对于高句丽国家发展意义重大。

宋伟[8](2018)在《《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史料辑论》文中研究表明《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是高丽王朝史书《三国史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由高丽王朝重臣金富轼领受仁宗之命组织人员进行编写,历经三载成书于1145年(宋高宗绍兴十五年、高丽仁宗二十三年),是海东第一部新罗、高句丽、百济的官修史书,也是研究高句丽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关于《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研究,学术界着述颇丰,但分歧也很大。本文充分梳理已有的学术成果,尝试从文本资料出发,将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结合,对学术界产生分歧较大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三国史记》的写作与史料来源。介绍了作者金富轼生平与史书的编写。《三国史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仿效中国正史写法,根据高丽王朝史馆与档案资料,吸收整理了大量史官记录,分列新罗、高句丽、百济本纪,辅以传、表、志,体例完善,内容详实。书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原王朝的正史,其它资料多来自本民族的文献,目前这些文献已经散佚。第二章,高句丽民族起源与建国的史料辑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高句丽民族起源与建国的传说颇为详尽,其内容主要来自《史记·殷本纪》《周本纪》《诗经》《论衡》等相关记载,结合高句丽史官留下的记录进行整理和取舍。其始祖王朱蒙(或邹牟),出自北夫余,到高句丽人聚居地区立国称王,国号高句丽,并以高为氏,时间为汉元帝建昭二年甲申岁,公元前37年。通过正史《高句丽传》与好太王碑、集安高句丽碑、冉牟墓志的记载,证实了《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的记载。第三章,高句丽王系的史料辑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按照高句丽王系传承顺序进行纪事,每个王即位到辞世,按年月编排史事。从朱蒙到宝臧,共传28王,存国705年。记录事实每年以一条计,共有378条。与正史《高句丽传》比较,每传或记3王5王,最多的《北史》也只记了15王,是《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所记28王的53.57%。好太王碑前三王的记载与《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相同,且好太王第17世孙第19代王的位序也完全一致,之后的长寿王至宝臧诸王与正史《高句丽传》记载也相同,证明《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提供的高句丽王系传承是可信的。当然,其中部分王辈分和在位时间还有误记,通过其他史料比较研究,可以得到更正。第四章,关于高句丽侯驺的史料辑论。《汉书·王莽传》“莽发高句骊兵当伐胡”的史料中,提到“高句丽侯驺”,《三国志·高句丽传》记作“高句丽侯騊”,《后汉书·高句丽传》记作“高句丽侯驺”,《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作“我将延丕”。根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正史《高句丽传》、好太王碑等记载分析,否定其为高句丽“邹牟王”,而应是高句丽将领,进而维持《三国史记》的高句丽王系传承。第五章,高句丽都城变迁的史料辑论。根据古代文献资料和历年来考古调查与发掘的结果证明,高句丽政权存在的705年间,共有三座都城。第一座都城名为纥升骨城,自公元前37年至公元3年,都城遗址在今中国辽宁省桓仁县县城附近;第二座都城名为国内城,自公元3年至公元427年,都城遗址在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区内;第三座都城名为平壤城,自公元427年至公元668年,都城遗址在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城内。另外,每座都城附近都有一个军事卫城。第六章,高句丽与中原交往的史料辑论。高句丽政权存在的705年时间内,同中原各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是臣属、归附,并接受中原各王朝册封,向中原王朝朝贡。大量文献、碑刻、壁画、考古调查成果表明,高句丽自始至终,接受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思想文化、宗教祭祀、文学艺术、体育游艺等方面,中华文化元素与内容在高句丽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王欣媛[9](2018)在《高句丽“南进”研究》文中指出高句丽(公元前37年-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世纪有余。高句丽政权诞生于浑江流域,发展于鸭绿江流域,辉煌壮大于大同江流域,其政权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历程。在全面搜集高句丽扩张和发展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基础上,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高句丽的发展态势整体归纳为“南进”。论文对高句丽“南进”所涉及的史实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进而勾勒出前后七个世纪有余的高句丽“南进”历程及所涉及的历史脉络。依据本文的探讨内容和体例结构,文章共分为七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高句丽“南进”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做以概括,归纳了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另外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为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公元前37年至公元一世纪初,高句丽建立了政权并首次迁都。这一章分析了高句丽“南进”建国历程,从方位上确定了“南进”建国的起点、终点以及具体的分阶段行进路线。另外针对高句丽首次迁都事件,剖析了高句丽的东南迁都心态。高句丽建国及迁都的“南进”选择,体现的是被动应对与主动选择的结合。结合高句丽统治阶层沸流、温祚南下建立百济政权,以及陕父去之南韩事件类比分析,高句丽“南进”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为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世纪末期为高句丽外延扩张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并无明确的认知,呈向四至发展的模式,这其中包含“南进”发展。高句丽向北稳固夫余政权,向东南部征讨秽貊诸部继而“南进”岭东之地,又“西进”向辽东地区掳掠。高句丽的外延扩张呈分阶段进行,从而使其对四至情况有所认知,亦是确立“南进”发展战略的探索。第三章为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公元二世纪末期至四世纪中后期,为高句丽对国家发展战略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高句丽先后确立了“西进”与“南进”战略。高句丽西部前后嬗替存在着强大的势力,对于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至关重要。公孙氏雄张海东的案例是对高句丽确立“西进”战略的启蒙,高句丽意欲“西进”辽东扩张,却遭致曹魏及慕容氏政权的相继征讨,在“西进”受挫并结合国家发展政治诉求下确立了“南进”战略。“西进”与“南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辩证统一体,“西进”是对“南进”发展牵制的同时,亦包含着对“南进”的思考。第四章为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及第二次迁都。公元四世纪中后期至五世纪末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极盛时代。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扩张,遭至百济“北进”抵抗。直至好太王即位后,取得了“南进”的极大胜利,获得了新罗的依附,击败了百济与倭的联盟,并将倭的势力清出朝鲜半岛。至长寿王时期,迁都平壤,巩固了“南进”的成果,并通过向南北朝朝贡构筑了“南进”外交体系,结合以军事征讨,占据了百济的汉江流域,达到了“南进”发展的顶峰阶段。第五章为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公元五世纪末期至七世纪中后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阻滞期。高句丽“南进”发展,遭遇百济与新罗结盟抵制,“南进”发展受到阻滞。进入六世纪以来,高句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矛盾激化,西北部军事紧张。至六世纪中叶,百济、新罗联军占据高句丽汉江流域,致使“南进”遭受巨大挫折,高句丽“南进”发展随之陷入僵局。隋、唐建立大一统王朝,确立了新的东北亚格局,而对高句丽的相继征讨使“南进”发展进入尾声阶段。第六章为高句丽“南进”的反思。与高句丽陆地“南进”同时,海洋“南进”亦存在,高句丽海洋“南进”配合以陆地扩张,表现为黄海海域控制范围的不断向南扩大。高句丽“南进”表现为军事的南征以及疆域的南拓,但实质上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目标。军事“南进”的同时亦有思想文化的南传,文化的趋同以及高句丽的“南进”战争是为统一新罗的先期尝试。同时“南进”绵延了高句丽的国祚亦是导致其灭亡的诱因。

徐佳[10](2018)在《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城是高句丽中期平原都城,公元3年迁都至集安,公元427年迁都至平壤,在集安共存续425年。高句丽政权是以五部为基础的国家政权,但随着各部落实力的加强,高句丽政权由“王国五部化”逐渐变成“五部王国化”,由于王权的不断加强,最后形成“五部一体化”,王权至高无上。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平面形态和功能布局。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城同期及前期的中原都城的建城思想和规划布局模式的影响;另外一方面是高句丽自身要素的影响,包括:高句丽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影响和国内城地域环境的影响两个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研究法、实地调研与勘查、多学科交叉法对以上两方面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推测出高句丽国内城的城市空间格局,为集安市的城市发展作指导。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概述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对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进行界定,区分城市空间格局和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关系,对国内城的现状进行概述;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城市形态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城都城建设、建筑方面、考古挖掘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关于高句丽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研究;第三章对国内城同期及前期的中原都城城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以下两点:一、中原都城平面形态受地形条件限制也受宫殿遗址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二、中原都城的功能布局模式主要受地形的高差变化和政治制度、等级制度的不断变化以及营城的规划思想的影响;第四章首先对高句丽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习俗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国内城平面形态和功能布局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对国内城的地域条件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对国内城平面形态和空间格局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五章基于国内城考古挖掘报告与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三章、第四章的研究结论进行分析,推测出高句丽国内城的城市空间格局。第六章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二、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及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及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第一节 鸭绿江流域自然地理与名称流变
        一、自然地理
        二、水文和气候
        三、名称流变
    第二节 鸭绿江流域的早期人类
        一、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二、先秦时期的民族及分布
        三、秦汉时期的民族迁徙
    第三节 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
        一、高句丽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迁都国内城
        三、高句丽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
    小结
第三章 唐朝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
    第一节 唐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迁徙
        一、隋末唐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
        二、隋唐对高句丽的征讨
        三、高句丽遗民的迁徙
    第二节 安东都护府治下的鸭绿江流域
        一、安东都护府的设置与职能
        二、安东都护府对高句丽遗民的治理
        三、唐罗联盟的解体
    第三节 安东都护府的迁移
        一、安东都护府的内迁
        二、安东都护府的治理效果
    小结
第四章 渤海国治下的鸭绿江流域
    第一节 渤海时期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一、靺鞨族源
        二、靺鞨人的东迁
    第二节 渤海国治理下的鸭绿江流域
        一、渤海族的形成
        二、渤海国在辽东的势力范围
        三、西京鸭渌府的设置
    第三节 渤海时期鸭绿江流域民族与周边关系
        一、渤海与唐朝关系
        二、渤海与新罗关系
        三、渤海遗民迁徙对鸭绿江流域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辽朝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
    第一节 辽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迁徙
        一、辽初鸭绿江流域的民族构成与分布
        二、渤海遗民的迁徙
        三、兀惹、定安国与燕颇反叛
    第二节 辽中期对鸭绿江流域的治理方略
        一、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的设立
        二、辽朝对高丽的征讨
        三、辽朝在鸭绿江流域治理体系的形成
    第三节 辽末鸭绿江流域民族关系的变化
        一、辽、高丽、宋关系的变化
        二、辽朝后期与高丽的保州交涉
        三、辽朝民族政策对鸭绿江流域民族关系的影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石器时代鸭绿江流域人类遗址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三国史记》“国内”与“国内城”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国史记》中高句丽第一次迁都的“国内”
二、辽东地区“国内”名称溯源
    (一)“国内”地名出现的时间
    (二)“国内”之名的内蕴
    (三)在成为高句丽的政治核心区之前,“国内”位于高句丽的势力范围之外
三、《三国史记》中的“国内”与国内诸都城名称分析

(3)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城址概述
    第一节 高句丽人好筑宫室城池的背景因素
        一、高句丽人居住环境对其擅长修筑的影响
        二、高句丽人传统习俗的影响
        三、周边民族石垣筑城习俗对高句丽人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特征及功能
        一、空间分布特征
        二、地理环境的特征
        三、城址的规模及特征
第二章 中国境内的高句丽东线城址
    第一节 高句丽在东线的发展——以浑江流域的早期都城为中心
        一、高句丽的早期都城
        二、由桓仁的五女山城看纥升骨城
        三、由桓仁的下古城子古城看高句丽早期的平地城
        四、以早期都城为中心的防御圈
    第二节 高句丽东线的再拓展——以鸭绿江流域的都城为中心
        一、高句丽向东迁都的原因
        二、由集安的平地城城址看国内城
        三、由集安的丸都山城看尉那岩城
        四、防御网络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高句丽东线的扩张——对东部其他部落地区的征服
        一、对东部部族的征服
        二、对东沃沮的征服
第三章 中国境内的高句丽北线城址
    第一节 高句丽北线的发展
        一、东汉时高句丽北线的发展
        二、四世纪后高句丽的北线再拓展
    第二节 高句丽北线城址体现的防御格局
第四章 中国境内的高句丽西线城址
    第一节 两汉时期高句丽西线的发展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高句丽的西线发展
        一、汉末高句丽与公孙氏政权对辽东的争夺
        二、曹魏时期高句丽西线的受挫
        三、前燕时高句丽西线发展受遏
        四、后燕时高句丽西线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西线的联防体系
        一、西部联防线
        二、辽东半岛的防御网络
第五章 关于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思考
    第一节 高句丽城池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高句丽城池所构成防御格局的演变
    第三节 高句丽城池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对象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论文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2 宏观层面——高句丽疆域内山城选点特征
    2.1 都城位置选择
        2.1.1 早、中期都城概述
        2.1.2 早中期都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1.3 形成早中期都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2 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
        2.2.1 大规模山城的基本情况
        2.2.2 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2.3 形成大规模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3 中型山城位置选择
        2.3.1 中型山城的基本情况
        2.3.2 中型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特点
        2.3.3 形成中型山城位置选择(选点)的原因
    2.4 本章小结
3 中观层面——选定区域中山城空间范围确定
    3.1 选址于山地与平原交汇地带
        3.1.1 背临群山,面向沿海平原
        3.1.2 背临群山,面向辽河平原
        3.1.3 背临群山,面向宽谷平原
        3.1.4 一面连山,三面为河谷平原
    3.2 选址于河谷边
        3.2.1 选址于通往宽谷盆地的河谷边
        3.2.2 选址于作为交通要道的河谷边
    3.3 选址于深山之中
        3.3.1 选址于远离河谷的群山之巅
        3.3.2 选址于通往河谷的沟谷畔
    3.4 本章小结
4 微观层面——选定山体中山城具体位置确定
    4.1 选址于高耸的山顶之上
        4.1.1 选址于顶部平整的悬崖之上
        4.1.2 选址于山顶簸箕形谷地
        4.1.3 选址于山顶盆形谷地
    4.2 选址于自山顶延伸至山脚的谷地
        4.2.1 选址于山脊围合的簸箕形谷地
        4.2.2 选址于山峰间的谷地
    4.3 选址于自山脉延伸至河谷的山嘴
        4.3.1 选址于陡峭的临河台地
        4.3.2 选址于山嘴尽端的簸箕形谷地
        4.3.3 选址于山嘴处两丘间的谷地
    4.4 选址于山岭间的盆地
        4.4.1 选址于两道山岭间的盆地
        4.4.2 选址于横向山脉间的盆谷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高句丽在李朝文人构建的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一节 高句丽在单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二节 高句丽在双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第三节 高句丽在多系统古史谱系中的位置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历史地理的认识
    第一节 安市城
    第二节 丸都城
    第三节 国内城
    第四节 平壤城
    第五节 纥升骨城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族源的认识
    第一节 扶余说
    第二节 檀君说
    第三节 秽貊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朝文人对高句丽建国传说的认识
    第一节 高句丽始祖起源传说
    第二节 高句丽朱蒙建国传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2 发现简史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第2章 渤海遗存的分布与分类
    2.1 Ⅰ区图们江流域分布区
        2.1.1 城址
        2.1.2 墓葬
        2.1.3 旷野型建筑址
        2.1.4 寺庙址
        2.1.5 村落址
    2.2 Ⅱ区牡丹江流域分布区
        2.2.1 城址
        2.2.2 墓葬
        2.2.3 旷野型建筑址
        2.2.4 寺庙址
        2.2.5 村落址
    2.3 Ⅲ区鸭绿江流域分布区
        2.3.1 城址
        2.3.2 墓葬
        2.3.3 旷野型建筑址
        2.3.4 寺庙址
        2.3.5 村落址
    2.4 Ⅳ区第二松花江流域分布区
        2.4.1 城址
        2.4.2 墓葬
        2.4.3 旷野型建筑址
        2.4.4 寺庙址
        2.4.5 村落址
    2.5 Ⅴ区辽河流域分布区
        2.5.1 城址
        2.5.2 墓葬
        2.5.3 旷野型建筑址
        2.5.4 寺庙址
        2.5.5 村落址
    2.6 Ⅵ区绥芬河流域分布区
        2.6.1 城址
        2.6.2 墓葬
        2.6.3 旷野型建筑址
        2.6.4 寺庙址
        2.6.5 村落址
    2.7 Ⅶ区朝鲜东海岸一带分布区
        2.7.1 城址
        2.7.2 墓葬
        2.7.3 旷野型建筑址
        2.7.4 寺庙址
        2.7.5 村落址
    2.8 Ⅷ区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分布区
        2.8.1 城址
        2.8.2 墓葬
        2.8.3 旷野型建筑址
        2.8.4 寺庙址
        2.8.5 村落址
第3章 渤海遗存的文化分区
    3.1 图们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1.1 和龙龙海墓区
        3.1.2 和龙河南屯墓葬
        3.1.3 和龙北大墓葬
        3.1.4 图们江流域的佛教遗存
    3.2 牡丹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2.1 六顶山墓葬
        3.2.2 永胜遗址
        3.2.3 细鳞河遗址
        3.2.4 虹鳟鱼场墓地
        3.2.5 三灵坟墓葬
    3.3 鸭绿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3.1 国内城、长白古城与河南屯城址
        3.3.2 民主村遗址
    3.4 第二松花江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4.1 东清墓葬
        3.4.2 永安遗址
        3.4.3 大海猛遗址
        3.4.4 查里巴遗址
        3.4.5 老河深遗址
    3.5 绥芬河流域渤海遗存的研究
        3.5.1 小地营遗址
        3.5.2 契尔良基诺5 号墓地
    3.6 朝鲜东海岸一带渤海遗存的研究
        3.6.1 坪里墓葬
        3.6.2 弓心墓群
    3.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渤海遗存的研究
        3.7.1 罗希诺墓地
        3.7.2 新戈尔杰耶夫斯科耶村落址
        3.7.3 科克沙罗夫卡-8 建筑址
    3.8 渤海各区域遗存特点及文化分区
        3.8.1 图们江流域遗存特点
        3.8.2 牡丹江流域遗存特点
        3.8.3 鸭绿江流域遗存特点
        3.8.4 第二松花江流域遗存特点
        3.8.5 绥芬河流域遗存特点
        3.8.6 朝鲜东海岸一带遗存特点
        3.8.7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中东部遗存特点
        3.8.8 渤海遗存文化区的划分
第4章 渤海遗存的核心与边缘分区
    4.1 渤海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
        4.1.1 核心区—边缘区的自然因素考察
        4.1.2 核心区—边缘区的社会因素考察
        4.1.3 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结果
        4.1.4 渤海核心区的形成过程考察
    4.2 渤海的都城与五京制度
        4.2.1 历史地理学视角下的研究
        4.2.2 考古学视角下的研究
        4.2.3 渤海五京的设置
        4.2.4 渤海五京制度的内涵
        4.2.5 渤海五京制度的作用
    4.3 渤海的政治结构考察
        4.3.1 7世纪末至8 世纪50 年代末
        4.3.2 8世纪50 年代末至9 世纪30 年代
        4.3.3 9世纪30 年代至10 世纪前期
        4.3.4 核心与边缘分区下的政治体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史料辑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三国史记》的写作与史料来源
    一、金富轼与《三国史记》
    二、《三国史记》的编写思想
    三、体例与内容
    四、《高句丽本纪》史料来源
第二章 高句丽民族起源与建国的史料辑论
    一、高句丽民族起源及相关研究
    二、高句丽民族起源几种意见的史料依据
    三、高句丽建国传说的相关史料
    四、高句丽建国及其时间
第三章 高句丽王系的史料辑论
    一、《三国史记》记载的高句丽王系
    二、正史《高句丽传》记载的高句丽王系
    三、曾巩《高丽世次》与《三国史记》《高句丽传》王系比较
    四、高句丽王系几个问题的考证
第四章 关于高句丽侯驺的史料辑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王莽征高句丽兵伐胡的史料记载
    三、以往的研究与看法
    四、对王莽“发高句丽兵伐胡”史料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 高句丽都城变迁的史料辑论
    一、高句丽都城的文献记载
    二、高句丽都城的研究状况
    三、都城的位置与遗迹
    四、都城的变迁与特点
第六章 高句丽与中原交往的史料辑论
    一、高句丽与中原交往
    二、中原王朝对高句丽的册封
    三、中原文化对高句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高句丽“南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
    第一节 高句丽的建国传说与“南进”建国
        一、高句丽的建国传说
        二、高句丽建国传说中的“南进”因子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建国位置及路线考证
        一、“南进”建国的起点
        二、“南进”建国的终点
        三、“南进”建国的路线
    第三节 高句丽首次“南进”迁都
        一、高句丽迁都背景及事件分析
        二、偶然性与必然性结合下的高句丽东南迁都
    第四节 高句丽统治阶层的“南进”选择
        一、沸流、温祚“南进”与百济建立
        二、陕父“南进”
第二章 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
    第一节 高句丽处理与北部夫余政权的关系
        一、夫余对高句丽的用兵
        二、高句丽征服稳定夫余政权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扩张发展
        一、高句丽对东南秽貊部的征讨
        二、崔理乐浪政权的建立与性质
        三、高句丽“南进”征服崔理政权
        四、高句丽“南进”对岭东地区的蚕食
    第三节 高句丽“西进”辽东郡的扩张
        一、东汉王朝东北边疆管控下的高句丽发展
        二、高句丽对辽东郡的寇钞
第三章 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
    第一节 公孙氏雄张海东与高句丽西、南两线发展
        一、公孙氏政权雄张海东
        二、公孙氏的东北经略:高句丽“西进”“北进”无望
        三、公孙氏的朝鲜半岛经略:高句丽“南进”的阻滞
    第二节 曹魏毋丘俭之战对高句丽发展的挫败
        一、高句丽“西进”战略的形成及发展
        二、毋丘俭的征讨与高句丽“西进”受挫
    第三节 高句丽与慕容氏的辽东之争:“南进”战略的确立与牵制
        一、西晋时期高句丽与前燕慕容氏的发展
        二、高句丽“南进”占据乐浪、带方郡
        三、高句丽西部势力对“南进”的牵制
        四、高句丽“南进”与“西进”的辩证关系
第四章 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与第二次迁都
    第一节 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交涉
        一、朝鲜半岛的南部势力
        二、高句丽“南进”与百济“北进”的冲突
        三、高句丽“南进”与朝鲜半岛势力的重组
    第二节 好太王“南进”称霸朝鲜半岛
        一、好太王其人及其“南进”理念
        二、好太王的“南进”称霸战争
        三、好太王“西进”辽东与“南进”的关系
    第三节 长寿王“南进”迁都平壤
        一、“南进”视角下的迁都平壤
        二、长寿王的外交“南进”构筑
        三、长寿王的军事征讨及“南进”顶峰
第五章 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
    第一节 百济、新罗同盟对高句丽“南进”的抵制
        一、百济、新罗结成抵制高句丽“南进”同盟
        二、高句丽与百济、新罗同盟间的对抗
        三、高句丽“南进”的挫败:汉江流域的陷落
    第二节 朝鲜半岛三国鼎峙格局下的“南进”僵持
        一、百济圣王时代的中兴
        二、新罗真兴王时代的崛起
        三、三国对峙格局下的高句丽“南进”僵持
        四、新罗真兴王北拓与高句丽南部疆域的收缩
    第三节 隋、唐王朝东北亚秩序构建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及尾声
        一、公元七世纪的朝鲜半岛格局
        二、隋朝东北亚经略下高句丽“南进”的牵制
        三、唐朝的朝鲜半岛决策及高句丽“南进”的终结
第六章 高句丽“南进”的反思
    第一节 高句丽海洋“南进”的构想
        一、高句丽的海上力量
        二、高句丽的海洋“南进”
    第二节 高句丽“南进”的实质与影响
        一、高句丽“南进”的实质
        二、高句丽“南进”思想、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10)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城市空间格局的概念
        1.4.2 城市空间格局与空间形态、空间结构的关系
    1.5 国内城概述
        1.5.1 国内城现状概述
        1.5.2 高句丽中期都城国内城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城市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1.1 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形态、文化形态的影响
        2.1.2 自然地域环境条件的影响
        2.1.3 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
    2.2 高句丽国内城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城都城建设方面研究
        2.2.2 国内城建筑方面研究
        2.2.3 国内城考古挖掘方面
    2.3 高句丽的社会发展综述
        2.3.1 高句丽政治制度的研究
        2.3.2 高句丽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
        2.3.3 高句丽文化习俗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城同期及前期中原都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3.1 我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布局思想
        3.1.1 “周礼”礼制的规划布局思想
        3.1.2 管子“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思想
        3.1.3 “象天法地”的规划布局思想
    3.2 国内城同期及前期中原都城平面形态
        3.2.1 地形条件、宫殿址影响下的“多样式”平面轮廓
        3.2.2 “方格式”与“自由式”的道路布局
        3.2.3 都城道路与宫城区的关系
    3.3 国内城同期及前期中原都城功能布局模式
        3.3.1 宫室居中的功能布局模式
        3.3.2 宫室居前的功能布局模式
        3.3.3 宫室居后的功能布局模式
    3.4 中原王朝的约束及其影响
        3.4.1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3.4.2 中原王朝影响下的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句丽社会发展及地域环境对国内城空间格局的影响
    4.1 高句丽的都城建城史
    4.2 高句丽政治制度对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2.1 高句丽“王权至上”、“五部制”的政治制度
        4.2.2 政治制度影响下的国内城“规则形”的外部形态和“规整”的道路布局
        4.2.3 政治制度影响下的国内城“宫室居中”的功能布局模式
    4.3 高句丽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3.1 “多元”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下的建造技术的发展
        4.3.2 高句丽建造技术发展对国内城平面形态的影响
        4.3.3 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的国内城“左右立大屋”的功能布局
    4.4 高句丽的文化习俗对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4.1 高句丽的宗教文化与祭祀风俗
        4.4.2 文化习俗影响下的国内城“左祖右社”的功能布局
    4.5 地域环境对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5.1 地形地貌对国内城空间格局的影响
        4.5.2 河流走向对国内城平面形态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的推论
    5.1 国内城考古挖掘报告与文献研究
        5.1.1 功能格局
        5.1.2 平面形态与规模
        5.1.3 空间骨架——道路系统
        5.1.4 建筑功能
    5.2 国内城的外部形态与道路骨架
        5.2.1 国内城“规则形”的平面轮廓
        5.2.2 国内城“三横三纵”的道路骨架
    5.3 国内城的功能布局
        5.3.1 国内城的建筑功能
        5.3.2 国内城的建筑布局方式
        5.3.3 国内城“宫室居中”的功能布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

四、高句丽迁都国内城及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7-11世纪鸭绿江流域民族变迁问题研究[D]. 刘伟坤. 长春师范大学, 2021(12)
  • [2]《三国史记》“国内”与“国内城”解析[J]. 苗威. 安徽史学, 2020(05)
  • [3]中国境内高句丽城址的分布格局研究[D]. 李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中国境内高句丽山城选址研究[D]. 刘钊.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5]朝鲜李朝文人高句丽印象研究[D]. 李碧瑶.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渤海遗存的分区研究[D]. 卢成敢. 吉林大学, 2019(02)
  • [7]高句丽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及营建“豆谷离宫”考[A]. 孙炜冉. 中国古都研究(第三十四辑), 2018
  • [8]《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史料辑论[D]. 宋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9]高句丽“南进”研究[D]. 王欣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10]高句丽国内城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 徐佳. 沈阳建筑大学, 2018(04)

标签:;  ;  ;  ;  

高句丽迁都内城及相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