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老大”涨价不能你说了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瑜[1](2016)在《网络舆情危机视角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彰显了我国建设透明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决心,有利于推动行政公开法制化的进程,完善了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体机制。网络的兴起缩短了政府管理者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可能。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在表达舆情诉求时,难免出现对于国家政策或是舆情事件理解偏颇,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本文运用了文献计量法、案例分析法和满意度调查法,从网络舆情危机入手,选取了近期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事件:“刘铁男事件”和火车票退票成本事件,通过事件发现了网络舆情事件背后隐藏的管理漏洞,比如申请渠道不够畅通、网络舆情诉求不够重视、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布不一致等现象,说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网络舆情理论不成熟、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够透明、缺乏网络舆情反馈机制等问题。笔者阅读大量文献,结合我国当前网络舆情危机新形势,从网络舆情的反馈机制、预警机制、网络舆情理论建设以及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政府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陈海英[2](2015)在《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文中提出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不管古代近代还是当代、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腐败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顽疾。当前腐败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腐败与反腐败都成了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也是倍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能否有效地防治腐败成为衡量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与腐败不懈斗争的历史。特别是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腐败现象日益滋生和蔓延并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反腐败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对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永葆先进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反腐败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把防治腐败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找到科学、有效的办法。新世纪、新阶段,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形成阶段,制度反腐是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选择。本文综合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深入分析新时期腐败现象的表现、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和现有反腐倡廉机制存在的不足,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防治腐败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强调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新时期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借鉴国(境)外反腐倡廉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完善预防、监督、惩戒、保障等机制的一系列对策措施。本论文共分六部分: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反腐倡廉机制概述。首先对腐败、廉政、机制、反腐倡廉机制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提出:反腐倡廉机制指为了防止和遏制腐败行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促使各个权力主体和其他社会利益群体和个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协调关系,共同遵循廉洁勤政的法律制度规范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腐败造成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人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动摇党的执政合法性、危及国家政治稳定,危害极大,完善的反腐倡廉机制对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规范社会秩序、促进政治清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章反腐倡廉机制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实践。一方面,西方国家的政治原罪理论、主权在民理论、权力制衡理论、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道德教育理论等廉政理论成为当代中国构建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建立廉价政府、树立公仆意识、发扬党内民主、重视党内外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健全法制等思想构成当代中国构建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基础,由此寻找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梳理中国历史上的廉政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对廉政制度建设的探索,为下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实践依据。第三章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及原因分析。新时期我国的反腐倡廉机制不断完善,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反映出来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本章梳理了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制度体系不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不规范、干部的任用和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预防机制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完备、惩处机制软弱、社会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薄弱等等,并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反腐倡廉机制不完善已经导致某些权力失控、反腐制度执行不力、商业贿赂成为社会公害、潜规则大行其道、假公济私,“黑金”泛滥等严重后果。反腐倡廉机制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完善和创新,将会使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乃至于形成蝴蝶效应。完善反腐机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需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惩防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反对腐败、实现廉洁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本章重点分析新时期我国反腐机制的缺陷,剖析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从而强调新时期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四章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本章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几个发达国家、以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廉政建设的经验,其中透明行政机制、较完善的财产申报和金融实名制度、遏制商业贿赂的机制、现代公务员选用机制、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机制、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独立的反腐机构,刚性的反腐败立法、严格的惩戒机制、多渠道的监督机制等非常值得借鉴,对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建设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第五章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路径。新时期腐败呈现复合型、要职型、隐蔽型、资本积累型、“智能”型等特点,党中央的反腐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从“反对腐败”到“惩防并举”、从“三大建设”到“五大建设”,反腐呈现全方位一体化、更加重视党内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更加重视网络监督并且形成了快速反应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反腐无禁区。为此,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有效地遏制腐败为现实目标,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进社会和谐进程为价值目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整体性、民主性、科学性、实践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强化防控,完善预防腐败机制;扩大参与,完善监督腐败机制;惩防并举,完善惩戒腐败机制;深化改革,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创新思路,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张华[3](2013)在《铁老大的改革之路》文中研究指明铁老大没了列位看官,2013年的两会上大部制改革是其中亮点,而这亮点之中的亮点,恐怕非铁道部的改革莫属!根据要求,铁道部将从国务院机构序列中撤销,原有的运输管理职能并入交通部,其他职能分别归新成立的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管理。存在了63年之久的"铁老大",至此成为了历史。不知您听说这消息后是何感受?反正我身边的人,都惊呼意
别凡[4](2013)在《煤炭运价短期内仍将保持稳定》文中认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之后,铁路运输价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同火车票是否会涨价一时争论四起一样,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的煤炭的价格会不会因为铁路运费的升高而飙升,同样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虽然当前对煤炭铁路运输价格上涨的紧张情绪一直在蔓延,但是到目前为止,铁路?
莼厚堂[5](2009)在《2009年中国客车市场竞争热点分析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2008—2009年的客车市场,用"多事之年"加以形容确实毫不夸张。其间,对中国客车市场的影响因素之多是历史罕见的,雪灾、地震、欧Ⅱ转欧Ⅲ、油价波动、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铁路竞争、费改税以及金融危机等,使客车市场不仅变化频繁而且相当复杂,市场分析的难度也明显增加。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必须找出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施国宾[6](2009)在《价格听证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案例》文中指出听证制度是现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是行政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民主参与原则的集中体现。听证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实践之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但是对公用、公益产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仍由政府进行管理。为了加强政府价格决策行为的公开性与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提高政府定价的透明度和科学性。价格听证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现代行政民主化与公开化的要求,标志着行政行为正在向公开、公平、公正、民主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内容,分析了价格听证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实施价格听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等,并以Q市为案例分析了我国价格听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对完善我国价格听证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对策建议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价格听证公开制度建设;二是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三是完善价格听证会参加人选任制度:四是消除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五是建立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六是进一步明确听证案卷的法律效力。
马涛[7](2007)在《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以春运铁路票价“上涨”到“不再上涨”现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春运铁路票价“上涨”现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乔占祥诉铁道部”一案所引发的2002年的首次铁路价格听证会,还是近来,中国政法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郝劲松的诸次公益诉讼,无不与之有关,无不凸显了公众对票价“上涨”现象的不满。人们质疑票价上涨“一次听证何以管数年”,诘问“削峰平谷、调配运能运量”的目的又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维护的所谓“公共利益”又真正有多少“民意”的成分在其中。然而也正是在这一片质疑声中,铁道部一纸公文“2007年春运铁路票价不再上涨”方案颁行,一时间,“春运票价”再一次成为聚焦点。“铁老大”何以将已成定式的“票价上涨”现象推翻,成为人们的关注所在。本文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考虑,从社会学法学的视角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在对政府定价行为的现状,及价格听证制度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公共利益的范畴研究,从实体上、程序上,特别是程序上,对公共利益这一“不确定法律概念”给出一定的界定标准,尝试性的透视出春运铁路票价“上涨”到“不再上涨”现象中的问题所在,依凭为完善和落实价格听证制度所提的建议,使得其间的问题能够得以改善和解决,从而真正体现出本文所倡导的“在程序主义层面上考量、发现、确定公共利益”的主旨。
李玉婷[8](2007)在《针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用企业垄断问题受到了很大关注。人们发现,尽管理论上一家企业垄断经营可以达到很高效率,但是现实中却很难实现理论推论上所期望的高效率。相反,在这些行业中低效率现象普遍发生。在我国,政府改革之后对公用企业的监管有所放松,但是处于垄断状态的公用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仍然存在,这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制约了在市场中形成有利于竞争的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构态系;同时,使得垄断企业自身无法发展壮大,阻滞了行业的进步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打破公用企业的垄断、提高公用企业经营效益和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权益的需求、防止新的垄断的产生等,是反公用企业垄断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其研究的切合点应在政府干预经济这只“有形之手”与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合理分配之上。鉴于法学界对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的探讨还局限于宏观方面,缺乏对公用企业垄断具体法律制度的深入思考,本文着重从反公用企业垄断具体制度设计方面进行构建。文章主要采取区分非竞争性环节与竞争性环节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具体法律规制,并结合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规定,论述了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设置形式、权利救济等方面在公用企业这个具体领域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看法。同时,针对反公用企业垄断法律中无法回避的政府监管问题分层次进行了讨论。总的说来,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已如离弦之箭呼之欲出这样的大背景下,在作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与相关行业立法的配合下,在反垄断执法机关与行业监管机关的通力合作之下,能够对公用企业各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进行有效地、合理地规制。任务虽然繁重,但坚信一定会成功。
智敏[9](2006)在《火车“撞了不白撞”——“铁老大”未尽注意义务被判赔偿20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亚生[10](2006)在《打工仔改写火车撞人“撞了白撞”历史——“铁老大”未尽注意义务被判赔偿20万余元》文中研究指明 铁路是火车专属的行驶线路,一旦发生火车将人撞伤、撞死事故,往往都是撞了白撞,铁路部门依照惯例,出于人道主义赔偿300元了事,被撞者也往往自认倒霉。然而,在古城南京,一位来自四川的打工仔却偏不信这个邪,在爱子被火车压断左腿,向铁路部门提出了高额的人身伤害赔偿要求未果后,他没有放弃,将
二、“铁老大”涨价不能你说了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老大”涨价不能你说了算!(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舆情危机视角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理论 |
2.1 政府信息公开概述 |
2.1.1 政府信息公开概念 |
2.1.2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 |
2.2 网络舆情 |
2.2.1 网络舆情 |
2.2.2 网络舆情危机 |
2.3 网络舆情与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性 |
第三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发展现状 |
3.1 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概况 |
3.1.1 发展历程 |
3.1.2 发展趋势 |
3.2 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测评 |
3.2.1 数据的确定 |
3.2.2 主动公开方式水平测评 |
3.2.3 依申请公开水平测评 |
3.3 网络舆情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网站信息栏目设置不合理 |
3.3.2 各级政府网站公布信息不一致 |
3.3.3 在线申请渠道不够畅通 |
3.3.4 网络延期答复现象普遍 |
第四章 网络舆情危机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案例分析 |
4.1“刘铁男案”事件分析 |
4.1.1“刘铁男案”事件概述 |
4.1.2 网络舆情分析 |
4.1.3 官员自我监督意识不强 |
4.1.4 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不完备 |
4.2 火车票退票成本事件分析 |
4.2.1 火车票退票成本事件概述 |
4.2.2 网络舆情分析 |
4.2.3 网络舆情诉求不够重视 |
4.2.4 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够透明 |
4.3 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存在的其他问题 |
4.3.1 网络舆情理论不够成熟 |
4.3.2 缺乏网络舆情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建议 |
5.1 完善网络舆情理论体系 |
5.1.1 加大网络舆情理论研究力度 |
5.1.2 增加网络舆情危机管理预算 |
5.2 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反馈机制方面 |
5.2.1 拓宽网络舆情反馈渠道 |
5.2.2 提升意见领袖信息素养 |
5.3 促进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方面 |
5.3.1 建立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平台 |
5.3.2 构建专门的行政管理协调机构 |
5.4 完善长效的监管机制方面 |
5.4.1 建立监管部门预警机制 |
5.4.2 监管部门权力“内外兼治” |
5.5 借鉴国外优秀网络舆情管理经验 |
5.5.1 强化政府网络舆情主体责任意识 |
5.5.2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网络舆情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1章 反腐倡廉机制概述 |
1.1 腐败 |
1.1.1 腐败的概念 |
1.1.2 腐败的种类 |
1.1.3 腐败的根源 |
1.1.4 腐败的危害 |
1.2 廉政 |
1.2.1 廉政的概念 |
1.2.2 廉政的内涵 |
1.2.3 廉政的特征 |
1.3 机制 |
1.3.1 机制的概念 |
1.3.2 机制的特征 |
1.3.3 机制的种类 |
1.4 反腐倡廉机制 |
1.4.1 反腐倡廉机制的概念 |
1.4.2 反腐倡廉机制的内涵 |
1.4.3 反腐倡廉机制的作用 |
第2章 反腐倡廉机制的相关理论与中国实践 |
2.1 反腐倡廉机制的理论渊源 |
2.1.1 政治原罪理论 |
2.1.2 主权在民理论 |
2.1.3 法治主义思想 |
2.1.4 分权制衡原则 |
2.1.5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理论 |
2.1.6 自由主义理论 |
2.1.7 道德教育理论 |
2.2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
2.2.2 列宁的廉政思想 |
2.3 反腐倡廉机制的中国实践 |
2.3.1 中国古代至清末的反腐倡廉机制及现实启示 |
2.3.2 中华民国时期的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 |
2.3.3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
第3章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缺陷及原因 |
3.1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缺陷的主要表现 |
3.1.1 制度机制不完善 |
3.1.2 权力运行机制不规范 |
3.1.3 干部任用和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
3.1.4 监督机制不完善 |
3.1.5 预防机制不到位 |
3.1.6 保障机制不完备 |
3.1.7 惩处机制软弱 |
3.1.8 社会廉政文化建设机制薄弱 |
3.2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缺陷的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原因 |
3.2.2 文化原因 |
3.2.3 主观原因 |
3.3 新时期我国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3.1 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必要性 |
3.3.2 完善反腐倡廉机制的紧迫性 |
第4章 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及启示 |
4.1 发达国家的反腐倡廉机制 |
4.1.1 健全的信息公开、透明行政机制 |
4.1.2 完善的财产申报和金融实名制度 |
4.1.3 有效的利益保障机制 |
4.1.4 成熟的防止利益冲突机制 |
4.1.5 有效的遏制商业贿赂机制 |
4.1.6 完善的现代公务员选用机制 |
4.1.7 严格的惩戒机制 |
4.1.8 多渠道的监督机制 |
4.1.9 独立、权威的反腐败机构 |
4.1.10 刚性的反腐败立法 |
4.2 发展中国家的反腐倡廉机制—以巴西为例 |
4.2.1 独立的、权威性的反腐败机构 |
4.2.2 较为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 |
4.3 我国香港地区的反腐倡廉机制 |
4.3.1 强有力的反贪机构——廉政公署 |
4.3.2 完善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
4.3.3 完备的公务员制度 |
4.4 相关国家和地区反腐倡廉机制的启示 |
4.4.1 建立“阳光体制”, 实现政治清明 |
4.4.2 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 |
4.4.3 确立独立权威的腐败调查机制 |
4.4.4 健全科学的反腐败制度体系 |
4.4.5 建立严格的公务员管理机制 |
4.4.6 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 |
4.4.7 扬长避短 |
第5章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
5.1 新时期我国腐败与反腐败的新特点 |
5.1.1 新时期腐败的新特点 |
5.1.2 新时期党中央反腐思路的新变化 |
5.2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目标和原则 |
5.2.1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目标 |
5.2.2 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的原则 |
5.3 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路径 |
5.3.1 强化防控,完善预防腐败机制 |
5.3.2 扩大参与,完善监督腐败机制 |
5.3.3 惩防并举,完善惩戒腐败机制 |
5.3.4 深化改革,完善反腐倡廉保障机制 |
5.3.5 创新思路,完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铁老大的改革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铁老大没了 |
几次难产 |
“病灶”有待切掉 |
(5)2009年中国客车市场竞争热点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竞争热点之一:份额之争 |
竞争热点之二:公路铁路之争 |
1.客运重心改变 |
2.乘客结构改变 |
3.公路客运地位改变 |
4.客车市场需求结构改变 |
竞争热点之三:价格之争 |
竞争热点之四:节油之争 |
(6)价格听证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价格听证制度的背景和由来 |
2.1 中国价格听证制度的背景 |
2.2 中国国价格听证制度的由来和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国内外价格听证制度的基本情况 |
3.1 价格听证制度的文献综述 |
3.1.1 国外文献综述 |
3.1.2 国内文献综述 |
3.2 西方国家听证制度的发展状况 |
3.3 中国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基本情况 |
3.3.1 价格听证的适用范围 |
3.3.2 价格听证的基本原则 |
3.3.3 价格听证的主体 |
3.3.4 价格听证实施的主要环节 |
3.3.5 价格听证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
第四章 Q 市价格听证案例分析 |
4.1 Q 市价格听证案例分析 |
4.1.1 主要做法 |
4.1.2 听证代表的主要意见和采纳情况 |
4.2 价格听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信息不对称 |
4.2.2 听证公开性不高 |
4.2.3 公正性不足 |
4.2.4 参加人结构失调 |
4.2.5 案卷效力不明确 |
4.2.6 制度设计还不完善 |
4.3 价格听证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听证制度规定与规范建设相对滞后 |
4.3.2 与目前的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有关 |
4.3.3 听证会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地位不明确 |
4.3.4 公众听证意识缺乏和参加人素质有待提高 |
第五章 完善中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对策建议 |
5.1 进一步加强价格听证的制度建设 |
5.1.1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 |
5.1.2 进一步扩大公开事项的范围 |
5.2 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 |
5.2.1 搭建广大消费者与政府进行沟通和合作的平台 |
5.2.2 做好消费者参加人的选任工作 |
5.2.3 建立消费者信息咨询与交流的网站 |
5.3 完善价格听证会参加人的选任制度 |
5.3.1 建立社会与政府双向互动的代表遴选机制 |
5.3.2 实现各类别听证参加人所占比例合理化 |
5.3.3 实现听证参加人向专业化的转变 |
5.4 着力解决价格听证信息不对称问题 |
5.4.1 实行听证申请材料多审制 |
5.4.2 确保听证参加人充分知情 |
5.4.3 实行听证参加人补助制度 |
5.5 建立经营者、消费者和监管者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 |
5.6 进一步明确价格听证案卷的法律效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以春运铁路票价“上涨”到“不再上涨”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政府定价行为与价格听证制度 |
第一节 政府定价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其目标考察 |
第二节 价格听证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
第二章 公共利益的范畴研究 |
第一节 公共利益的涵义解读 |
第二节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
第三节 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
第三章 春运铁路票价“上涨”到“不再上涨”现象的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春运铁路票价“上涨”现象的正当性缺失 |
第二节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间的平衡缺失 |
第三节 票价“不再上涨”现象的分析考察 |
第四章 票价浮动现象的理论透视及其制度完善 |
第一节 票价浮动现象的理论透视 |
第二节 价格听证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8)针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论文结构安排 |
4.研究方法 |
5.创新与不足 |
第1章 公用企业垄断豁免理论及其争论 |
1.1 公用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1.2 传统理论对公用企业进行反垄断法豁免的原因 |
1.2.1 经济学理论的支持 |
1.2.2 政治公共利益保护的支持 |
1.3 对传统垄断豁免理论的质疑 |
1.3.1 对公用企业垄断正当化经济学理论依据的反思 |
1.3.2 对现实公用企业垄断豁免实际操作的质疑 |
1.4 小结 |
第2章 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2.1 公用企业行业打破传统经营模式的需要 |
2.2 WTO体制下的竞争规则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冲击 |
2.3 市民社会基础缺失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影响 |
2.4 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对公用企业垄断规制的不足 |
第三章 针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的法律规制 |
3.1 公用企业垄断法律规制的整体制度设计 |
3.2 我国公用企业反垄断法律导入的基本原则 |
3.2.1 一般适用,例外豁免 |
3.2.2 区分竞争性环节和非竞争性环节 |
3.2.3 区分商业目标和社会目标 |
3.3 具体制度安排 |
3.3.1 相关市场的界定 |
3.3.2 对我国公用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体行为的规制 |
3.4 规制机关的设立对公用企业的影响 |
3.5 公用企业在反垄断法律上的权利救济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反垄断法律规制与行业监管的关系 |
4.1 反垄断法实施与相关监管适用的关系 |
4.2 对公用企业行业具体的经济监管 |
4.2.1 竞争性环节的监管 |
4.2.2 非竞争性环节的监管 |
4.3 行业监管机关与反垄断执法机关的关系 |
4.4 反垄断法与行业法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详细摘要 |
四、“铁老大”涨价不能你说了算!(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舆情危机视角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研究[D]. 李瑜.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2]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完善与创新研究[D]. 陈海英. 河北大学, 2015(10)
- [3]铁老大的改革之路[J]. 张华. 当代工人(C版), 2013(03)
- [4]煤炭运价短期内仍将保持稳定[N]. 别凡. 中国能源报, 2013
- [5]2009年中国客车市场竞争热点分析与展望[J]. 莼厚堂. 商用汽车, 2009(05)
- [6]价格听证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Q市为案例[D]. 施国宾. 天津大学, 2009(S2)
- [7]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以春运铁路票价“上涨”到“不再上涨”现象为例[D]. 马涛. 吉林大学, 2007(03)
- [8]针对我国公用企业垄断问题的法律规制研究[D]. 李玉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08)
- [9]火车“撞了不白撞”——“铁老大”未尽注意义务被判赔偿20万[J]. 智敏. 政府法制, 2006(18)
- [10]打工仔改写火车撞人“撞了白撞”历史——“铁老大”未尽注意义务被判赔偿20万余元[J]. 亚生. 法治与社会,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