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豆科牧草生产固氮能力的根瘤菌选育

提高豆科牧草生产固氮能力的根瘤菌选育

一、饲用豆科牧草生产中为提高固氮根瘤菌品系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韦兴迪,曾庆飞,韦鑫,李亚娇,欧二绫,刘正书[1](2021)在《贵州岩溶山区多花木蓝根瘤菌及高效菌株筛选》文中提出为了筛选获得寄主识别范围广、结瘤固氮能力强的抗逆高效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根瘤菌资源,本研究从贵州省22个县(市)5个不同生态功能区采集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经分离、纯化根瘤菌株,观察菌体形态结构,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后,选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多花木蓝根瘤菌,采用盆栽回接方法,结合菌株固氮酶活性的测定,筛选结瘤固氮能力强、植物促生效果好的优良根瘤菌株。结果发现:共分离纯化获得33个根瘤菌株,经鉴定分属6属22种。筛选出优良促生固氮根瘤菌6株,其中分离自罗甸县沫阳镇多花木蓝根瘤样品的菌株LMIR32-1为最优促生根瘤菌,其固氮酶活性高达263.05 IU·L-1,酶活力及植物促生效果与另外5个优良菌株的差异均达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水平。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牧草共生体系在本地区农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综合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崔悦[2](2021)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乏优质豆科牧草是限制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是产量高且营养丰富的豆科牧草,“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是兰州大学选育的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的箭筈豌豆品种,具有抗冷、高产和生育期短等优点,可以缓解高寒地区秋冬季优质豆科牧草缺乏的困境。本研究以抗冷和敏冷的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从生理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究了“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特性。为高寒地区抗冷箭筈豌豆及其他牧草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本实验选择抗冷材料(CR)“兰箭”系列箭筈豌豆(兰箭1号、兰箭2号和兰箭3号)和敏冷材料(CS)编号为368、521和538的3个野生种质箭筈豌豆。对CR和CS进行4℃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生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叶绿素和脯氨酸(Pro)含量与离子泄漏水平在不同抗冷能力的箭筈豌豆中都先增后减,可溶性糖含量上升。CR通过降低离子泄露率、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从而比CS具有更强的抗冷能力。2、探究“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转录组学特性。从CR中鉴定出1,831个差异表达基因,从CS中鉴定出1,595个差异表达基因。CR和CS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278个,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过程、光合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最终筛选出40个抗冷候选基因。3、探究“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的代谢组学特性。兰箭3号作为CR代表种质鉴定出1,133种差异代谢物,521作为CS代表种质鉴定出1,088种差异代谢物。冷处理后,蔗糖在兰箭3号中上调且增幅高于521种质,6-磷酸葡萄糖在521种质中特有下调,腺苷和肌苷在兰箭3号中特有上调。4、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兰箭”系列箭筈豌豆抗冷特性。发现兰箭3号通过提高糖类物质和氨基酸类物质的代谢水平,提高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从而提高其抗冷能力,并筛选出2个抗冷候选基因。

刘鹏[3](2019)在《酸性土壤上花生高效根瘤菌的发现及应用》文中认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南方产区,大部分花生种植地土壤为酸性。酸性土壤不仅pH值低、瘦瘠,而且还有低磷、铝毒等诸多障碍因素,严重限制了花生的生物固氮及产量。因此,分离及应用适应酸性土壤的高效固氮根瘤菌,对提高花生固氮效率及产量,改良酸性土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福建省三个典型的酸性土壤地点:安溪、福安、尤溪,采集了17个花生品种的根瘤。利用平板划线结合镜检的方法,从田间采集的新鲜花生根瘤中分离、纯化根瘤内生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到可培养的花生根瘤内生菌189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到的菌主要包含根瘤菌属,慢生型根瘤菌属,芽孢杆菌属,雷夫松氏菌属,微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单胞菌属等32个细菌属。通过16S V4-V5区段的测序分析发现,其中32株根瘤内生菌属于花生根瘤菌,经过系统发育树分析,27株根瘤菌与Bradyrhizobium SEMIA6396、Bradyrhizobium japonicun MN-139聚在一起,5株根瘤菌与Rhizobium G2312和Rhizobium 5502G聚在一起。(2)利用编码固氮酶铁蛋白组分的结构基因nifH和结瘤基因nodA对所得到的32个花生根瘤菌菌株的菌液进行PCR目的片段扩增并鉴定,其中10个分离物存在固氮酶铁蛋白组分的结构基因nifH和结瘤基因nodA。利用16S rDNA进行序列全长测定,并进行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经16S rDNA全长序列测定,发现8株为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和2株为根瘤菌属根瘤菌(Rhizobium)并分别与慢生型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EMIA6396、Bradyrhizobium japonicun MN-139和根瘤菌根瘤菌Rhizobium sp.strain G2312、Rhizobium miluonense strain5502G聚在一起。(3)利用闽花8号、闽花6号、泉花3号花生材料对所得的32株根瘤菌菌株中的19个菌株进行水培回接验证。水培回接试验发现,上述存在固氮酶铁蛋白组分的结构基因nifH和结瘤基因nodA的10株根瘤菌均能够与花生共生,形成有效根瘤,证实是具有结瘤固氮的花生根瘤菌。(4)选取4株固氮效率较高,综合表现较好的根瘤菌,利用花生材料闽花8号、泉花3号、冀花26号,在酸性茶园土壤上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4株根瘤菌均能与花生在酸性土壤上形成根瘤,而未接种的花生根部几乎没有根瘤。接种根瘤菌显着提高了花生株高,增加了花生分枝数,提高了叶片SPAD值。还可以显着改善花生氮营养,磷营养和钾营养,提高了花生的生物量和产量。与不接种的对照相比,接种根瘤菌后,花生生物量、产量和氮含量分别呈现极显着差异。通过利用上述4种根瘤菌的混合根瘤菌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接种混合菌剂的提升效果比单菌接种的效果更好,产量最高提高一倍以上。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鉴定了一批花生高效根瘤菌。这些根瘤菌具有较广的寄主适应性,在酸性土壤上能够高效固氮、促进花生生长和提高花生产量,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池永宽[4](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赵涛[5](2018)在《根瘤菌的动态分布、鉴定和施氮对草木樨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阿克苏地区草木樨根瘤菌的分布、种类以及施氮对草木樨生产性能和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草木樨的栽培和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平板稀释法研究该地区根瘤菌在不同时间及空间的分布概况;使用生理生化法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该地区草木樨根瘤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0400 mg·kg-1施氮量对草木樨生物学性状、营养品质的影响,同时结合15N同位素稀释法研究其对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影响;使用化学成分分析法及体外发酵法对草木樨营养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从冬小麦返青也是草木樨播种时期(4月)到刈割期(9月底),总体上根瘤菌在1020 cm土层最多,其次为010 cm、2040 cm土层。其中020 cm土层根瘤菌在7月达到最高,数量为6.89·lg cfu·g-1,2040 cm土层根瘤菌在8月达到最高,为6.46·lg cfu·g-1;非共生期(7-9月)根瘤菌比共生期(4-6月),其数量增加7.33%10.63%。根瘤菌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040 cm土层全盐与根瘤菌数量相关性最高(平均值,R=-0.81,P<0.05)。此外,020 cm土层水分还与根瘤菌数量相关性高(-0.80≤R≤-0.73,P<0.05),2040 cm土层全氮的相关性高(R=-0.88,P<0.05)。通径分析中,土壤全氮、全盐、有机质与根瘤菌数量相关性最高,其中与有机质呈正相关,与全氮、全盐呈负相关,有机质是促进根瘤菌的主要因子,全氮、全盐是制约主要因子。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察尔其镇白花草木樨(BX1C3)、阿拉尔市区白花草木樨(TB2844)中分离得到快生型根瘤菌为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阿拉尔市区黄花草木樨(TH2833)中分离出慢生型根瘤菌为胡特兰根瘤菌(Rhizobium huautlense)。草木樨在0400 mg·kg-1施氮量下,草木樨生物学性状中,株高、茎粗、侧枝数、茎叶比指标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200 mg·kg-1时其株高、茎粗、茎叶比均已达最高水平,分别为67.30 cm、3.51mm、1.14,300 mg·kg-1施氮量下草木樨侧枝数最多(P<0.05),为21.83个;分蘖数、根冠比均在400 mg·kg-1施氮量时最高,为1.93个、2.75。施氮能显着增加草木樨产量,其中施氮量为200 mg·kg-1时,其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573.94 kg·hm-2,较CK增加了14.05%;草木樨营养品质中Ca含量在施氮量为100-300 mg·kg-1时较CK组显着增加(P<0.05),其中300 mg·kg-1时增加最多,为30.77%。草木樨中15N原子百分超含量在0400 mg·kg-1施氮量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200 mg·kg-1时达最高为0.44%;根瘤菌固氮百分率及固氮量在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施氮量时差异不显着,其中100 mg·kg-1最高,为17.98%、386.58 kg·hm-2,较CK组分别提高1.1%、2.05%。在草木樨营养品质评定中其粗蛋白含量为12.35%,RFV值为112.3,属于二级粗饲料。在体外发酵试验中,草木樨体外产气量在36 h达最高,为107.37 mL·g-1,产气速率较紫花苜蓿高71.43%,但产气量显着低于紫花苜蓿。初步评价,草木樨可替代82.8%87.65%的紫花苜蓿。综上,草木樨在栽培过程中,提高根瘤菌数量及其固氮量能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为提高草木樨农艺性状,施氮量建议在163.88327.76 kg·hm-2,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最佳。

庞丹波[6](2015)在《混播接种根瘤菌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宁夏中卫市自然环境恶劣,饲草料不能满足养殖业发展需求和土地利用方式效益低下这一现状,本文以甘农4号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并以单播甘农4号紫花苜蓿作为对照,共7各处理,分别为A1B1(甘农4号+诺德曼+天蓝苜蓿),A1B2(甘农4号+诺德曼+蜗牛苜蓿),A1B3(甘农4号+诺德曼+金花菜),A2B1(甘农4号+多萌+天蓝苜蓿),A2B2(甘农4号+多萌+蜗牛苜蓿),A283(甘农4号+多萌+金花菜),CK(单播甘农4号)。开展混播接种根瘤菌试验研究,通过测定苜蓿根瘤各项指标、苜蓿基本生长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探索适应该地区推广种植的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最佳组合模式,研究结果如下:(1)混播接种根瘤菌有助于甘农4号紫花苜蓿根瘤结瘤率、根瘤数量、根瘤重量和固氮酶活性的提高。根瘤菌剂种类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根瘤结瘤率、根瘤数量、根瘤重量和固氮酶活性影响极显着(P<0.01),且多萌根瘤菌剂优于诺德曼根瘤菌剂。混播三种豆科牧草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根瘤结瘤率、根瘤数量影响不显着(P>0.05),但对根瘤重量和固氮酶活性影响极显着(P<0.01)。总体来看,混播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剂处理对根瘤各项指标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282。(2)接种不同根瘤菌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影响显着(P<0.05),混播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剂处理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鲜草产量影响极显着(P<0.01),不同处理头茬草鲜草产量排序为:A2B2 (1094kg/667m2)> A2B1 (941kg/667m2)> A2B3 (906kg/667m2)> A1B2 (893kg/667m2)> A1B2 (843kg/667m2)> CK (821kg/667m2)> A,B3 (777kg/667m2)。采用隶属函数对混播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剂处理后甘农4号紫花苜蓿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鲜草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A2B1>A2B2 > A1B1> A2B3>A1B3> A1B2>CK。(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结瘤率、根瘤数量、根瘤重量、固氮酶活性、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等8个指标,建立苜蓿产草量模型,结果显示,影响苜蓿产草量的主要因子为根瘤菌因子、根系因子和枝条因子。(4)选取结瘤率、根瘤数量、根瘤重量、固氮酶活性、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鲜草产量11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处理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加权关联度结果显示:A2B2(1.2591)> A2B1(1.1092)> A2B3 (1.0636) >A1B1 (0.9454)>A1B3 (0.9336)>A1B2 (0.8581)>CK(0.8312)。表明A282处理是较理想的混播接种组合模式,而A1B2混播接种组合模式不理想,单播甘农4号(CK)则表现最差。(5)对混播接种根瘤菌后苜蓿根瘤指标、苜蓿生长指标,以及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适宜推广种植的最佳苜蓿接种根瘤菌混播豆科牧草组合模式为:甘农4号紫花苜蓿+多萌根瘤菌剂+蜗牛苜蓿。

董荣书[7](2014)在《接种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通过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来利用和改造盐渍土壤具有简单、经济和环保的特点。有研究表明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能提高其耐盐性,但在盐渍条件下根瘤比植株更敏感,所以根瘤菌的耐盐性成为整个共生体系的耐盐性的关键。本研究首先确定柱花草根瘤菌菌株RJS9-2的耐盐性,然后对其菌株特性和耐盐机理进行研究,最后研究接种根瘤菌在盐胁迫下对热研5号柱花草营养和生理的影响,结合RJS9-2耐盐的机理探讨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耐盐菌株后耐盐性提高的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柱花草根瘤菌RJS9-2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生存于NaCl浓度为0.4mol/L的YMA培养基中,且稳定生长期开始的时间随培养基NaCl浓度的增加而提前。其它菌株不能生存于NaCl浓度超过0.1mol/L的YMA培养基中。2)菌株RJS9-2在分类上属于圆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与菌株PN13-3、LZ3-2、BS1-1亲缘关系较远。相对于其它菌株RJS9-2有以下对其耐盐性提高有利的特性:革兰氏染色下菌体立体感强且细胞间有染色较深的聚-β-羟基丁酸颗粒;在纯培养条件下具备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和盐胁迫强度下可产酸或碱的能力;有较强的分泌生长素和溶解钙磷的能力,且分泌生长素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可通过积累相容性溶质脯氨酸、四氢嘧啶、甜菜碱、和海藻糖,同时直接利用柱花草体内的铁和钼来保证生存及固氮的完成,提高了菌株的耐盐性。从蛋白表达层面来看,耐盐菌株RJS9-2在长期盐胁迫下一共有14个差异蛋白表达点,其中有4个表达上调点,10个表达下调点,对蛋白点功能进行分析,预测菌株RJS9-2的耐盐机理为: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细胞内会诱导产生双组分反应调节蛋白来感应外界的胁迫;细胞根据渗透信息增加ABC转运蛋白的表达量,用于运转大量的相容性溶质来提高细胞内的渗透压;同时还会提高CO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量用于将对细胞有毒害的CO转换为CO2和清除盐胁迫下的ROS,从而提高了根瘤菌的耐盐性。4)通过对比发现,接种根瘤菌2个周后进行盐处理柱花草的盐害等级、植株鲜重、茎叶鲜重、死亡率都显着高于不接种,而接种和盐处理同时进行的上述指标差异不大,故先接种后进行盐处理的方法更有利于柱花草耐盐性的提高。热研2、5号柱花草接种耐盐根瘤菌菌株RJS9-2,在超过0.10mol/L盐胁迫下,植株的有效根瘤数及与总根瘤数的比例都显着高于接种其它菌株;在超过0.20mol/L盐胁迫下,接种菌株RJS9-2的鲜重、含氮量、含磷量等都高于其它处理;经耐盐系数和主因子分析确定接种菌株RJS9-2显着提高了热研5号柱花草的耐盐性。5)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与接种菌株PN13-3及不接种相比)通过下述方式来提高柱花草耐盐性:①接种菌株RJS9-2能在盐胁迫下提高柱花草叶绿素含量,保证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固氮缓解了盐害带来的营养胁迫。②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降低了柱花草对Na+、Cl-等毒害离子的吸收,增加了对K+的吸收;促进了植株的离子和营养平衡,使P/Cl-、K+/Na+P/Na+、Ca2+/Na+比值显着提高。③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可以调节培养环境的pH值,使环境pH值维持在无盐处理的水平。④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可以显着的提高柱花草根系的活力,同时降低根系受盐害死亡变褐化的程度;在盐胁迫下柱花草有效根瘤数与耐盐系数显着正相关,在高盐胁迫下还能形成大量的有效根瘤是接种耐盐菌株提高柱花草耐盐性的最根本原因。⑤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可以显着提高植株脯氨酸和甜菜碱的积累量,保证了细胞的渗透平衡。植株与菌株RJS9-2在纯培养状态的脯氨酸和甜菜碱的含量分别正相关,说明接种耐盐根瘤菌在相容性物质的积累上可能存在相互诱导关系。⑥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使SOD、POD的活性升高,POD上升的幅度大于SOD,说明柱花草接种耐盐根瘤菌主要靠POD来清除ROS;植株内的MDA含量显着下降,保护了膜脂,从而提高柱花草的耐盐性。⑦根瘤菌RJS9-2能分泌大量的IAA,对柱花草根系做根瘤菌分泌当量的IAA的处理使柱花草的盐害等级和鲜重都显着高于无生长素处理,说明热研5号柱花草接种菌株RJS9-2在盐胁迫下根瘤菌可以通过分泌IAA供柱花草利用,从而提高柱花草的耐盐性。综上所述,菌株RJS9-2是圆明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yuanmingense),且有较强的耐盐性。菌株有含有大量聚-β-羟基丁酸颗粒、在不同条件下能分泌酸或碱、能分泌生长素、能溶解钙磷和有机磷的特点,盐胁迫下通过积累脯氨酸、甜菜碱、四氢嘧啶、海藻糖和直接利用寄主钼和铁来提高自身耐盐性;从蛋白表达层面来看:在盐胁迫下根瘤菌通过诱导产生双组分反应调节蛋白,和提高ABC转运蛋白、CO脱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量来提高菌株的耐盐性。热研5号柱花草通过先接种RJS9-2后进行盐处理的方式可以显着提高自身的耐盐性,提高耐盐性的机理为:增加有效根瘤数,保护根系;降低对Na+、Cl-的吸收及增加K+的吸收,增加植物叶绿素和氮磷含量,维持离子及营养平衡;维持根系环境pH值,分泌IAA;积累相容性溶质和提高POD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牛泽如[8](2012)在《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转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Linn)是多年生豆科百脉根属草本植物,原产于欧、亚两大洲温暖地区,现世界各国广泛栽培利用。百脉根不仅具有耐践踏,再生性强,耐旱力强、耐牧等优点,而且其青绿期长、饲草质量高,不会引起家畜膨胀病,为一般豆科牧草所不及。百脉根在其生长环境中经常受到低温、干旱和高盐的胁迫,如何提高百脉根的抗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建立百脉根的农杆菌介导的方法,为今后转基因研究奠定基础。本实验以紫花苜蓿DRE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百脉根转化方法的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百脉根的子叶为侵染的外植体,预培养2d,农杆菌OD600为0.2-0.4时侵染外植体5min,共培养2d后,转移到含350mg/L Cef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20mg/L Kan+350mg/L Cef进行延迟筛选,然后进行分化和生根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的转基因苗通过做PCR检测,初步获得PCR检测为阳性的转DREB基因的百脉根苗21株。

李蓉[9](2012)在《杉木PGPR菌分离筛选及其微生物复合菌肥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杉木(Cunninghamia lancceolata)是亚热带针叶树种,而且是我国特有的速生针叶用材林树种,栽培区域达16个省市之多,木材产量超过了全国商品用材的25%。然而,杉木人工纯林连栽引起地力严重衰退及生产力下降。虽然通过树种搭配构建混交林能有效缓解林地土壤结构和养分衰减,但仅靠林分优化提高肥力的效果有限,土壤N、P等元素仍然缺乏,严重制约了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对杉木根际固氮菌、溶磷菌进行筛选,得到高效固氮、解磷菌株;并对其分泌IAA,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研究,发酵条件优化,适当比例复配,形成微生物复合菌肥,使用于杉木幼苗,进行肥效检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Ashby培养基筛选杉木根际固氮菌,用乙炔还原测定固氮菌固氮酶活,得到16株固氮能力较强的菌株。利用蒙金娜有机培养基和PKO培养基筛选杉木根际解磷菌,根据透明圈直径(D)/菌落大小(d)的比值,分离筛选出D/d大于1.6的解有机磷和无机磷菌株各12株。筛选出来的固氮菌,溶磷菌用Salkowski(?)匕色法测定IAA分泌量。结果表明:16株菌中有5株固氮酶活性大150nmol·mL-1·h-1,最高的NGJ-4达264.7nmol·mL-1·h-1,NGX-5次之为237.4nmol·mL-1·h-1。大部分菌株都能分泌生长素,有6株菌分泌能力较强IAA浓度大于20mg·L-1,其中NGX-5达35.8、NGJ-3为32.1、NGJ-4为27.8、NGJ-8为27.7(mg·L-1)。溶解有机磷能力最强的是Py16,Py10和Py3(分别为7.131mg/100mL,5.907mg/100mL和6.514mg/100mL);无机磷的是Pw10,Pw6,Pw20分别是23.2mg/100mL,18.59mg/100mL,17.26mg/100mL。分泌IAA最大的是解有机磷菌是Py18,Py16和Py3(分别为38.80mg/L,37.29mg/L和35.79mg/L),无机磷菌是Pw6,Pw8,Pw21(分别是45.340mg/L,39.340mg/L,27.480mg/L)综合考虑最后筛选出NGJ-4,NGX-5和NGJ-8三株固氮菌,Py16,Py3两株解有机磷菌和一株解无机磷菌Pw6这6株菌,在多功能微生物菌肥研制中具有重要开发潜能。(2)对固氮菌和溶磷菌分别做摇瓶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子变量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摇瓶发酵条件,固氮菌最适条件为:葡萄糖12g,氯化钠0.2g,碳酸钙5g,磷酸二氢钾0.2g,硫酸镁0.2g,硫酸钙0.2,水1000mL,pH7.2,温度33℃;解无机磷解磷菌最适条件为:葡萄糖10g,磷酸钙3g,硫酸铵0.5g,氯化钠O.1g,硫酸镁0.1g,氯化钾0.2g,硫酸锰0.004g,硫酸亚铁0.002g,酵母膏0.6g,水1000mL,pH7.2,温度30℃;解有机磷解磷菌最适条件为:葡萄糖10g,硫酸铵0.5g,氯化钠0.3g,氯化钾0.3g,硫酸亚铁0.03g,硫酸锰0.03g,碳酸钙,5g酵母膏0.4g,卵磷脂O.1g,水1000mL,pH7.2,温度35℃。最佳摇床培养条件都在160r/min,接种量10%,装液量60mL(250mL三角烧瓶)这样使固氮菌的酶活以及解磷菌的解磷力达到最高。(3)将固氮菌,解有机磷菌和解无机磷菌按最佳发酵条件发酵分别用无菌水稀释,按照不同比例复配,以草木灰和甲壳素为载体施用于0.5年生的杉木苗17株,月增长率为33.9%-90.5%,得到最佳复合生物菌肥配方:固氮菌,解有机磷菌和解无机磷菌稀释成质量百分浓度均为15%,按体积比为1.5:1:1的比例混合搅匀,得到混合菌液;固体载体按照草木灰20%,发酵培养基50%,混合菌液30%。

韩玉竹[10](2012)在《拉巴豆优良根瘤菌的筛选及接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巴豆(Dolichos lablab L.)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扁豆属,是国内外热带和亚热带广泛分布的优良高产牧草和蔬菜,它们的根瘤菌可同时侵染同族的豇豆。目前,我国有关研究甚少,提高拉巴豆的产量品质是亟待解决的科学和生产问题。论文作者首先自主分离了拉巴豆根瘤菌,研究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从中筛选出比较优良的菌株,接种在大面积种植的拉巴豆(润高)上,研究它们在不同土壤、施肥,以及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瘤菌双接种条件下,对拉巴豆的生长发育、营养特征,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拉巴豆的科学种植,提高产量品质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拉巴豆根瘤菌生物学特性及优良菌株筛选本项研究从拉巴豆根瘤中分离获得了9株根瘤菌,具有耐盐、耐酸碱、耐高温、耐染料和抗生素等特性。它们可耐0~6%NaCl,在pH4.0~11.0生长。这些菌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7~29℃,pH为6.0-8.0,盐浓度为0-0.12%。其中,根瘤菌菌株R1和R2-2的固氮酶活性、生长素分泌量、溶磷能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可能具有较强的固氮促生效应。此外,R2-3能溶解无机和有机磷,R2-6和R3-2可在pH11.0正常生长,R1、R2-4、R2-6在6%NaCl生长良好,且表现出较好的溶磷和抗盐碱的效应。2不同根瘤菌对拉巴豆的接种效应研究以高产优质牧草拉巴豆(品种:润高)为材料(下同),分别接种9株根瘤菌,观测宿主植物生长、生理和养分吸收等指标等变化。结果表明,9株根瘤菌都能形成根瘤,影响拉巴豆生长和养分吸收等。其中,根瘤菌R1号和R2-2的促进拉巴豆生长和提高植株养分含量的效果均最好,生物量比不接种者分别提高了71.05%和67.62%,氮、磷、钾、钙、镁含量平均含量依次提高了2.21%、0.28%、1.37%、1.33%、0.16%。此外,9株根瘤菌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拉巴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3拉巴豆根瘤菌对不同土壤的响应试验以重庆市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灰棕紫泥、红棕紫泥、灰岩黄壤为供试土壤,接种促生根瘤菌R1,研究了拉巴豆的结瘤性能、生长情况、光合速率、营养品质、矿质养分等。结果表明,在微酸性和酸性灰棕紫泥土壤上,拉巴豆的生长、产量和品质最好,显着优于灰岩黄壤和红棕紫泥,其原因可能是拉巴豆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长期适应了酸性土壤。在微酸性灰棕紫泥(pH6.14)和灰岩黄壤(pH6.45)中,接种根瘤菌能形成根瘤,但在酸性灰棕紫泥(pH4.09)和碱性红棕紫泥(pH7.50)中,形成根瘤极少或不形成根瘤,说明土壤酸碱度过高过低抑制根瘤形成。接种根瘤菌形成根瘤之后,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拉巴豆氮、磷营养,提高了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长,增加了生物量,改善了品质。拉巴豆生物量,氮、磷吸收量,收后土壤有效氮、磷含量与根瘤重量呈显着正相关,故根瘤重量可反映根瘤活性。此外,在微酸性灰棕紫泥土壤中,拉巴豆的根瘤数量比灰岩黄壤少53.32%,但根瘤体积较大,根瘤重量为灰岩黄壤的1.66倍,接种效应总体上优于灰岩黄壤。所以,在重庆市的拉巴豆栽培过程中,选择微酸性和酸性灰棕紫泥,并接种根瘤菌有益于高产优质。4施氮量对拉巴豆生长及结瘤效应的影响设置N0、N8、N40、N2004种施氮量(Ni=mg/kg干土)处理,接种根瘤菌,研究了氮肥对拉巴豆的生长、结瘤、养分吸收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根瘤的数量和重重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根瘤的数量和重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说明拉巴豆结瘤需要有一定的氮素营养,但浓度过高则产生抑制作用。但是,施氮量越大,拉巴豆生物量和氮磷钾吸收量越高,总生物量依次比不施氮肥增加了19.85%(N8)、47.60%(N40)、65.55%(N200)。此外,在高氮施用条件下,拉巴豆根际细菌和自生固氮菌数最多;在低氮条件下,根际真菌和放线菌数最多。拉巴豆结瘤与生长、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养分吸收与细菌和自生固氮菌数呈显着正相关。在本试验中的高氮施肥条件下,拉巴豆依然保持较高的结瘤能力,并增加磷和钾吸收,提高生物量,所以拉巴豆需氮量较高,建议在拉巴豆栽培实践中适量施用氮肥很有必要。5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根瘤菌接种对拉巴豆光合、营养和土壤酶的影响科学施肥是植物高产优质重要手段。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施用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拉巴豆结瘤、生长、生理、光合、饲料品质、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05M0.5(50%有机肥+50%无机肥)和F0.75M0.25(25%有机肥+75%无机肥)施肥处理的拉巴豆生长最好,F(纯施化肥)和F025M0.75(75%有机肥+25%无机肥)次之,M(纯施有机肥)较差,CK(不施肥)最差,F0.5M0.5和F0.75M0.25处理比F分别增产19.46%和16.49%。F和CK结瘤数最少,瘤重也最低,但根瘤数和重量随有机肥施用的比例增加而提高。施肥后拉巴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对照。拉巴豆的光合特性指标均呈典型的“单峰”曲线,峰值在10:30左右,但施用有机肥处理的光合能力显着高于单施化肥与对照处理。拉巴豆的光合能力与生长、生理及根瘤形成四者之间均有显着正相关。此外,施用有机肥显着改善拉巴豆饲用品质,尤以F05M0.5和F0.75M0.25最佳。并且有机肥也显着提高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以及根际微生物数量。相关分析表明,拉巴豆根瘤重与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吸收量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6758*、0.7269*、0.9759**、0.9488**(n=36),说明根瘤形成改善了拉巴豆的氮、磷、钾营养,促进了生长,提高了品质。在重庆市的拉巴豆栽培实践中,提倡接种根瘤菌和有机无机肥适量配施。6AM真菌对拉巴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4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3株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 Smith&Schenck,BEG-193、BEG-141、BEG-167,1株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 Becker&Gerdemann,BEG-168)对拉巴豆生长、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均可侵染拉巴豆根系,促进拉巴豆生长和营养吸收等。其中,BEG-193和BEG-167的菌根效应最强,侵染率、促进生长和提高植株养分含量的效果均最好,生物量比不接种分别提高了40.19%和40.65%;氮、磷、钾的平均养分吸收量依次比不接种提高了55.48%、86.94%、35.79%。此外,4株丛枝菌根还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拉巴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7根瘤菌与AM真菌双接种对拉巴豆生长及结瘤效应的影响单接R1或BEG-193,及两者混接的综合效应表明,混接的促生效果最好,优于单接BEG193和R1,不接菌的对照最差。接种后拉巴豆叶片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以及生物量均显着高于对照(R1、BEG-193、混接的生物量分别比不接菌增加了21.30%、45.28%、64.65%)。R1、BEG-193、混接处理,氮的积累量分别比不接菌高40.66%、63.17%、96.70%;磷的积累量分别高38.11%、84.40%、142.17%;钾的积累量分别高20.24%、54.16%、69.14%。拉巴豆根际的细菌、真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以混接处理的数量最多,单接处理次之,不接菌最少。

二、饲用豆科牧草生产中为提高固氮根瘤菌品系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饲用豆科牧草生产中为提高固氮根瘤菌品系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岩溶山区多花木蓝根瘤菌及高效菌株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根瘤样品
        1.1.2 牧草种子
    1.2 根瘤菌株的分离纯化
    1.3 根瘤菌株的鉴定与区系分析
        1.3.1 根瘤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1.3.2 根瘤菌株的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1.3.3 根瘤菌株的区系分析
    1.4 优良根瘤菌株的盆栽回接筛选
        1.4.1 供试菌株
        1.4.2 盆栽播种
        1.4.3 菌液培养
        1.4.4 盆栽回接筛选
    1.5 菌株的固氮酶活性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菌株及其形态特征
    2.2 根瘤菌株的种类鉴定与区系分析结果
    2.3 共生结瘤固氮高效根瘤菌株的筛选
    2.5 供试菌株固氮酶的活性
3 讨论
4 结论

(2)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箭筈豌豆概述
        1.1.1 豆科牧草的概述
        1.1.2 高寒地区草牧业发展的限制
        1.1.3 箭筈豌豆的价值
        1.1.4 “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
    1.2 低温对植物生理生化方面的影响
        1.2.1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2 对植物渗透调节的影响
        1.2.3 对植物细胞膜完整性及其过氧化的影响
        1.2.4 对植物激素的影响
        1.2.5 对植物的转录调控
    1.3 转录组学技术
        1.3.1 转录组学定义
        1.3.2 转录组学在植物冷响应中的应用
    1.4 代谢组学技术
        1.4.1 代谢组学定义
        1.4.2 代谢组学在植物冷响应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表型及生理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箭筈豌豆冷处理取样和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敏冷箭筈豌豆种质的筛选
        2.2.2 冷处理后箭筈豌豆的表型和生理指标
    2.3 讨论
        2.3.1 冷处理与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
        2.3.2 冷处理与植物光合作用
        2.3.3 冷处理与植物渗透调节
    2.4 小结
第三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转录组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箭筈豌豆冷处理取样和测定
        3.1.3 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3.1.4 转录组文库构建及测序
        3.1.5 qRT-PCR分析
        3.1.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Unigene的从头组装以及功能注释
        3.2.2 qRT-PCR验证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识别
        3.2.4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转录因子的识别
    3.3 讨论
        3.3.1 氧化还原过程对冷处理的响应
        3.3.2 光合作用对冷处理的响应
        3.3.3 植物激素对冷处理的响应
        3.3.4 转录因子对冷处理的响应
    3.4 小结
第四章 冷处理下箭筈豌豆代谢组分析及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箭筈豌豆培养和冷处理取样
        4.1.3 代谢物提取
        4.1.4 代谢物定性和定量
        4.1.5 差异代谢物筛选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和分析
        4.2.1 差异代谢物的鉴定
        4.2.2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4.2.3 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同时注释的通路
        4.2.4 冷处理下糖和氨基酸类代谢物以及相关基因的变化
    4.3 讨论
        4.3.1 淀粉和蔗糖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4.3.2 嘌呤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4.3.3 联合分析糖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4.3.4 联合分析氨基酸代谢对冷处理的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酸性土壤上花生高效根瘤菌的发现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1 前言
    1.1 酸性土壤成土原因及我国酸性土壤现状
    1.2 生物固氮与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系统
        1.2.1 生物固氮
        1.2.2 花生根瘤菌共生固氮系统
    1.3 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的研究
        1.3.1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现状
        1.3.2 根瘤菌表型分类研究
        1.3.3 细菌分子鉴定研究
    1.4 根瘤内生菌研究现状
    1.5 酸性土壤根瘤菌研究和田间应用现状
        1.5.1 根瘤菌肥料
        1.5.2 生物固氮在农业中的利用现状
        1.5.3 我国酸性土壤根瘤菌研究现状
        1.5.4 我国花生根瘤菌菌剂应用现状
        1.5.5 在酸性土壤作物种植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花生材料
        2.1.2 花生种植土壤类型与理化性质
        2.1.3 细菌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及配方
        2.1.5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花生根瘤材料种植及根瘤采集
        2.2.2 根瘤内生菌分子鉴定
        2.2.3 高效固氮根瘤菌初筛及结瘤功能分析
        2.2.4 田间酸性土壤高效固氮根瘤菌功能分析
    2.3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花生根瘤内生菌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3.1.1 根瘤内生菌分离纯化
        3.1.2 根瘤内生菌分离物鉴定及根瘤菌系统发育分析
        3.1.3 花生根瘤菌的初筛
        3.1.4 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
    3.2 花生高效根瘤菌水培初筛
        3.2.1 花生水培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结瘤的影响
        3.2.2 接种根瘤菌对水培花生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3.2.3 水培花生接种根瘤菌对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4 花生固氮菌株综合筛选
    3.3 花生根瘤菌在酸性土壤上的应用
        3.3.1 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结瘤的影响
        3.3.2 在酸性土壤上根瘤菌的固氮酶活测定结果
        3.3.3 酸性土壤下接种根瘤菌对花生株高、分枝数、SPAD值的影响
        3.3.4 酸性土壤上接种根瘤菌对花生含氮、磷、钾量的影响
        3.3.5 酸性土壤上接种根瘤菌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3.6 酸性土壤花生接种混合根瘤菌剂对产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花生根瘤中细菌多种多样
    4.2 根瘤菌对土壤环境选择适应性和宿主特异性强
    4.3 花生高效根瘤菌在酸性土壤上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根瘤菌的动态分布、鉴定和施氮对草木樨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草木樨分布及栽培利用
        1.2.2 草木樨根瘤菌的研究
        1.2.3 施氮肥对草木樨及其根瘤菌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草木樨土壤根瘤菌数量动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根瘤菌数量动态变化概况
        2.2.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
        2.2.3 土壤理化性质与根瘤菌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土壤中根瘤菌数量动态分布
        2.3.2 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
        2.3.3 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根瘤菌数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草木樨根瘤中根瘤菌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草木樨根瘤细菌分离结果
        3.2.2 草木樨根瘤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施氮对草木樨农艺性状和固氮能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草木樨农艺性状指标分析
        4.2.2 草木樨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
        4.2.3 草木樨地上干物质15N含量和固氮量测定结果
    4.3 讨论
        4.3.1 草木樨农艺性状指标分析
        4.3.3 施氮对草木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4 施氮对草木樨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草木樨营养价值的初步评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营养品质评定
        5.2.2 体外产气评定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混播接种根瘤菌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紫花苜蓿
    1.2 牧草混播研究
        1.2.1 牧草混播的概念与分类
        1.2.2 牧草混播原理
        1.2.3 牧草混播的优越性
    1.3 牧草混播成员和比例的选择
    1.4 牧草混播管理技术(刈割、施肥、灌溉)
    1.5 种间竞争
    1.6 生物固氮研究
        1.6.1 生物固氮及其意义
        1.6.2 根瘤菌与根瘤菌剂研究
        1.6.3 苜蓿根瘤菌与苜蓿共生固氮组合研究
        1.6.4 生物固氮测定方法研究
    1.7 本研究切入点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9.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9.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选择原则
        2.2.2 材料介绍
    2.3 试验设计
    2.4 根瘤菌接种方法
    2.5 田间管理
    2.6 测定内容与测定方法
        2.6.1 结瘤率
        2.6.2 根瘤数量
        2.6.3 根瘤重量
        2.6.4 固氮酶活性
        2.6.5 根长、根重
        2.6.6 株高、主枝侧枝数
        2.6.7 茎叶比、干鲜比
        2.6.8 鲜草产量
    2.7 数据处理与制图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瘤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
        3.1.1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结瘤率的影响
        3.1.2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瘤数量的影响
        3.1.3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瘤重量的影响
        3.1.4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3.1.5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瘤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
    3.2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研究
        3.2.1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长、根重的影响
        3.2.2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株高、主枝侧枝数的影响
        3.2.3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茎叶比、干鲜比的影响
        3.2.4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鲜草产量的影响
        3.2.5 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产草量模型建立
        3.2.6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基本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价
    3.3 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综合评价
        3.3.1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根瘤各项指标的影响
        4.1.2 混播接种根瘤菌对苜蓿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4.1.3 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产草量模型的建立
        4.1.4 混播接种根瘤菌苜蓿综合评价
    4.2 结论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接种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盐渍地及利用现状
    1.2 植物耐盐性
        1.2.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症状
        1.2.2 植物耐盐的机理
        1.2.3 提高植物耐盐性的途径
    1.3 柱花草及其耐盐性的研究
        1.3.1 柱花草简介
        1.3.2 柱花耐盐性的研究
    1.4 柱花草根瘤菌的研究进展
    1.5 根瘤菌促生性及耐盐性
    1.6 根瘤菌耐盐性及机理研究
        1.6.1 盐害对根瘤菌及其与寄主互作的影响
        1.6.2 根瘤菌耐盐性的机理
        1.6.3 提高根瘤菌耐盐性的方式
    1.7 蛋白质组学在细菌耐盐性研究中的应用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9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10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菌株RJS9-2耐盐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菌株
        2.2.2 试验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固体培养基上RJS9-2耐盐性的测定
        2.3.2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8天4个菌株随NaCl浓度生长状况
        2.3.3 液体培养基中4个菌株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的生长曲线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菌株RJS9-2与耐盐相关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根瘤菌革兰氏染色
        3.2.2 菌株RJS9-2分类地位的确定
        3.2.3 不同盐处理下根瘤菌对培养液pH值的影响
        3.2.4 根瘤菌菌株溶磷能力的研究
        3.2.5 根瘤菌菌株分泌生长素能力的测定及盐处理对根瘤菌分泌生长素的影响
        3.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菌株RJS9-2革兰氏染色及分类地位
        3.3.2 菌株RJS9-2接种到柱花草的根瘤形态
        3.3.3 菌株RJS9-2对培养液的pH值影响
        3.3.4 菌株分泌IAA的研究
        3.3.5 菌株溶磷性的研究
    3.4 讨论
        3.4.1 菌株RJS9-2的特性与其耐盐性
        3.4.2 根瘤大小与根瘤菌固氮的关系
        3.4.3 菌株RJS9-2对培养液的pH值影响
        3.4.4 菌株分泌IAA能力研究
        3.4.5 根瘤菌溶磷能力的研究
    3.5 结论
第四章 菌株RJS9-2耐盐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液准备及处理
        4.2.2 菌株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4.2.3 菌株中四氢嘧啶含量的测定
        4.2.4 菌株中甜菜碱含量的测定
        4.2.5 菌株中海藻糖含量的测定
        4.2.6 不同盐处理下柱花草植株钼、铁含量的测定
        4.2.7 菌株RJS9-2耐盐机理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4.2.8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盐胁迫下RJS9-2中脯氨酸的积累
        4.3.2 盐胁迫下RJS9-2中四氢嘧啶的积累
        4.3.3 盐胁迫下RJS9-2中甜菜碱的积累
        4.3.4 盐胁迫下RJS9-2中海藻糖的积累
        4.3.5 盐胁迫下接种根瘤菌对植株钼、铁含量的影响
        4.3.6 柱花草根瘤菌2D体系的构建
        4.3.7 在蛋白质组学水平菌株RJS9-2的耐盐机理
    4.4 讨论
        4.4.1 菌株耐盐性与相容性溶质的积累
        4.4.2 在不同盐处理下不同柱花草根瘤菌对寄主铁、钼的利用能力
        4.4.3 柱花草根瘤菌RJS9-2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4.5 结论
        4.5.1 盐胁迫下耐盐菌株中相容性溶质的积累
        4.5.2 在不同盐处理下不同柱花草根瘤菌对寄主铁、钼的利用能力
        4.5.3 菌株RJS9-2在蛋白水平的耐盐机理
第五章 接种耐盐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影响的接种方式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根瘤有效性解剖结果
        5.3.2 接种菌株与盐处理同时进行对柱花草各指标的影响
        5.3.3 进行接种处理2周后再进行盐处理对柱花草各指标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柱花草有效根瘤的确定
        5.4.2 不同接种和盐处理方式对根瘤菌接种到柱花草各指标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接种耐盐根瘤菌对柱花草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处理下的生长状态
        6.3.2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鲜重的影响
        6.3.3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含氮量的影响
        6.3.4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含磷量的影响
        6.3.5 接种不同根瘤菌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结瘤量及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6.3.6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系数的影响
        6.3.7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的综合评价
    6.4 讨论
        6.4.1 接种RJS9-2对柱花草在高盐环境生长状态的影响
        6.4.2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鲜重的影响
        6.4.3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结瘤量的影响
        6.4.4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氮、磷含量的影响
        6.4.5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系数的影响
        6.4.6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6.5 结论
        6.5.1 接种RJS9-2对柱花草在高盐环境下生长的影响
        6.5.2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含氮、磷量的影响
        6.5.3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结瘤量及有效根瘤数的影响
        6.5.4 接种耐盐菌株RJS9-2对柱花草耐盐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第七章 接种RJS9-2对柱花草耐盐性提高的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培养方式
        7.2.2 试验设计及数据处理
        7.2.3 各指标测定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培养4天培养液Cl~-变化情况
        7.3.2 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培养液pH值变化情况
        7.3.3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柱花草叶绿素变化情况
        7.3.4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的氮含量的影响
        7.3.5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磷含量的影响
        7.3.6 根瘤菌、有效根瘤菌与柱花草耐盐性的相关性
        7.3.7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钾含量的影响
        7.3.8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Cl~-含量的影响
        7.3.9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Na~+含量的影响
        7.3.10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营养平衡的影响
        7.3.11 柱花草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植株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7.3.12 柱花草接种RJS9-2理下对POD活性的影响
        7.3.13 柱花草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SOD活性的影响
        7.3.14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MDA含量的影响
        7.3.15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甜菜碱含量的影响
        7.3.16 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7.3.17 外源IAA对柱花草耐盐性的影响
    7.4 讨论
        7.4.1 有效根瘤数与柱花草的耐盐性
        7.4.2 柱花草接种不同根瘤菌在盐处理下对培养环境的影响
        7.4.3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7.4.4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营养及离子平衡的影响
        7.4.5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相容性溶质积累的影响
        7.4.6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ROS清除的影响
        7.4.7 接种RJS9-2在盐处理下对柱花草根系活力的影响
        7.4.8 添加外源激素对植株耐盐性的影响
    7.5 结论
        7.5.1 接种RJS9-2后的植物营养平衡与柱花草耐盐性
        7.5.2 接种RJS9-2后的培养环境的pH值变化与柱花草耐盐性
        7.5.3 接种RJS9-2后的结瘤状况与柱花草耐盐性
        7.5.4 接种RJS9-2后相容性溶质积累情况与柱花草耐盐性
        7.5.5 接种RJS9-2后ROS的清除与柱花草耐盐性
        7.5.6 接种RJS9-2后的根系活力变化与柱花草耐盐性
        7.5.7 添加外源激素对柱花草耐盐性的影响
第八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8)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转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百脉根转基因技术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1.1.1 改善百脉根抗逆性的转基因研究
        1.1.2 百脉根单宁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1.1.3 百脉根生物固氮的基因工程研究
        1.1.4 百脉根作为生物反应器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2 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1.2.1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法
        1.2.2 DNA直接转入法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及质粒载体
        2.1.2 所用植物激素及配置
        2.1.3 试验仪器
        2.1.4 培养基
        2.1.5 植物DNA提取试剂
        2.1.6 评价指标
    2.2 试验设计
        2.2.1 农杆菌介导百脉根转化体系的筛选优化
        2.2.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2.2.3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转化菌的鉴定
    3.2 不同抗生素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 共培养时间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4 农杆菌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5 侵染时间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6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4 讨论
    4.1 百脉根转化条件的优化
        4.1.1 侵染时间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2 农杆菌浓度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3 共培养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4 不同抗生素类型对百脉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4.2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杉木PGPR菌分离筛选及其微生物复合菌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根际促生菌
        1.2.1 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含义及种类
        1.2.2 PGPR资源的研究进展
        1.2.3 植物根际促生菌固氮、溶磷、分泌激素测定技术
        1.2.4 PGPR的作用机理
        1.2.5 PGPR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1.3 生物菌肥
        1.3.1 生物菌肥的种类
        1.3.2 微生物肥料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2 杉木根际PGPR菌株分离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杉木根际自生固氮菌和解磷菌分离与纯化
        2.2.2 杉木根际自生固氮菌酶活性测定结果
        2.2.3 杉木根际解磷菌解磷能力测定结果
        2.2.4 杉木根际自生固氮菌和解磷菌菌落特性观察
        2.2.5 杉木根际自生固氮菌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
        2.2.6 杉木根际自生固氮菌和解磷菌生理生化
    2.3 小结
3 PGPR菌株摇床发酵条件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功能菌之间的拮抗结果
        3.2.2 功能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3.3.3 碳源种类对PGPR菌株发酵的影响
        3.2.4 氮源种类对PGPR菌株发酵的影响
        3.2.5 温度对功能菌株摇瓶发酵的影响
        3.2.6 pH值对功能菌株摇瓶发酵的影响
        3.2.7 装液量和接种量对功能菌株摇瓶发酵的影响
        3.2.8 摇床转速对功能菌株摇瓶发酵的影响
        3.2.9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3.3 小结
4 功能菌复合菌肥研制及其肥效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GPR菌肥质量检测
        4.2.2 PGPR复合菌肥对杉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高效固氮菌和解磷菌分离筛选
    5.2 PGPR菌摇床发酵条件优化
    5.3 微生物复合菌肥研制及其肥效检测
6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图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10)拉巴豆优良根瘤菌的筛选及接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固氮
    1.2 根瘤菌的研究历史
    1.3 影响根瘤形成及固氮效率的主要因素
        1.3.1 内在因素
        1.3.2 外在因素
    1.4 根瘤菌的筛选研究
        1.4.1 高效促生菌株的筛选
        1.4.2 抗逆菌株的筛选
    1.5 AM真菌与根瘤菌联合共生的研究及应用
        1.5.1 丛枝菌根在豆科固氮植物中形成的普遍性
        1.5.2 根瘤菌与AM真菌的共生作用
    1.6 扁豆属的研究概况
        1.6.1 扁豆的形态特征
        1.6.2 扁豆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
        1.6.3 扁豆的经济价值
        1.6.4 扁豆的饲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1.6.5 扁豆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关键问题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拉巴豆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及优良菌株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根瘤采集
        3.1.2 根瘤菌的分离
        3.1.3 根瘤菌的回接筛选
        3.1.4 根瘤菌的细胞形态特征与培养性状
        3.1.5 拉巴豆根瘤菌生态适应性研究
        3.1.6 拉巴豆根瘤菌溶磷和生长素分泌
        3.1.7 优良菌株的16srDNA序列分析
        3.1.8 部分菌株的交叉结瘤试验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拉巴豆根瘤的特征
        3.2.2 根瘤菌回接结瘤情况
        3.2.3 拉巴豆根瘤菌细胞形态特征与培养特征
        3.2.4 拉巴豆根瘤菌生态适应性
        3.2.5 拉巴豆根瘤菌溶磷和生长素分泌
        3.2.6 根瘤菌R1和R2-2的16S rDNA检测结果
        3.2.7 部分菌株的交叉结瘤
    3.3 小结
第4章 不同根瘤菌对拉巴豆的接种效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根瘤菌对拉巴豆生长发育及结瘤状况的影响
        4.2.2 不同根瘤菌对拉巴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4.2.3 不同根瘤菌对拉巴豆养分吸收的影响
    4.3 小结
第5章 拉巴豆根瘤菌对不同土壤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点的自然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供试土壤
        5.1.4 试验设计
        5.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拉巴豆生长
        5.2.2 拉巴豆净光合强度
        5.2.3 拉巴豆品质
        5.2.4 结瘤状况
        5.2.5 拉巴豆养分含量
        5.2.6 拉巴豆收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5.2.7 结瘤状况与拉巴豆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
    5.3 讨论
第6章 不同施氮量对拉巴豆结瘤效应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4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结瘤状况
        6.2.2 拉巴豆生长
        6.2.3 拉巴豆生理指标
        6.2.4 拉巴豆养分吸收
        6.2.5 拉巴豆根际微生物数量
    6.3 讨论
第7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拉巴豆生长及结瘤效应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
        7.1.2 试验设计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拉巴豆生长及结瘤
        7.2.2 拉巴豆生理指标
        7.2.3 拉巴豆光合特性
        7.2.4 拉巴豆饲用品质
        7.2.5 拉巴豆养分含量
        7.2.6 土壤酶活性
        7.2.7 根际微生物数量
    7.3 讨论
第8章 丛枝菌根真菌对拉巴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材料
        8.1.2 试验设计
        8.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8.1.4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拉巴豆菌根侵染率和生长状况
        8.2.2 拉巴豆生理指标
        8.2.3 拉巴豆养分吸收
    8.3 讨论
第9章 根瘤菌与丛枝菌根真菌双接种对拉巴豆生长、养分吸收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材料
        9.1.2 试验设计
        9.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9.1.4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拉巴豆生长
        9.2.2 拉巴豆菌根侵染率和结瘤
        9.2.3 拉巴豆生理指标
        9.2.4 拉巴豆养分吸收
        9.2.5 拉巴豆根际微生物数量
    9.3 讨论
第10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课题情况

四、饲用豆科牧草生产中为提高固氮根瘤菌品系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岩溶山区多花木蓝根瘤菌及高效菌株筛选[J]. 韦兴迪,曾庆飞,韦鑫,李亚娇,欧二绫,刘正书. 草地学报, 2021(11)
  • [2]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解析“兰箭”系列箭筈豌豆的抗冷特性[D]. 崔悦. 兰州大学, 2021
  • [3]酸性土壤上花生高效根瘤菌的发现及应用[D]. 刘鹏.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2)
  • [4]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5]根瘤菌的动态分布、鉴定和施氮对草木樨生产性能的影响[D]. 赵涛. 塔里木大学, 2018(07)
  • [6]混播接种根瘤菌对甘农4号紫花苜蓿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D]. 庞丹波. 宁夏大学, 2015(01)
  • [7]接种根瘤菌对柱花草耐盐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董荣书. 海南大学, 2014(07)
  • [8]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转化方法研究[D]. 牛泽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9]杉木PGPR菌分离筛选及其微生物复合菌肥研制[D]. 李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1)
  • [10]拉巴豆优良根瘤菌的筛选及接种效应研究[D]. 韩玉竹. 西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提高豆科牧草生产固氮能力的根瘤菌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