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理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丁俊萍,赵翀[1](2022)在《近十年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述评》文中指出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传统、传承创新、实现路径、重大意义和国外研究总结等方面展开。总结学界相关研究的不足,未来应在突破研究视域、凝练研究重心、厘清相关概念和加强比较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
张文杰[2](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徐淑云[3](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叶燕华[4](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文中研究说明能否深入认识、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个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的一个重大的基础理论问题,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获得了初步认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这一探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这篇博士学位论文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考察法等多种方法,纵向维度上从追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入手,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至今近四十年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轨迹,探究了这些认识成果得以形成的深层次背景和原因,并从横向维度提炼总结出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形成的主要理论成果。本学位论文包括引言、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等部分。第一章,简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第二章,论述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入探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形成的背景和原因,论述了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章,论述十四大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再认识;第四章,论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果;第五章,从横向维度提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新认识的主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关于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关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新型的文明;(5)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1)的新认识,可以作如下概括,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我们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初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进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将不断得到深化。
李校燕[5](2018)在《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探索社会主义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科学社会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发展到关键时刻,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为顺应社会主义在中国建设实践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社会主义本质论基本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世情、国情、党情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研究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为题,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历史过程进行了分析,从发展动力、本质要求、价值目标、本质特征四个方面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探索了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前人侧重从某些方面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把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理论整体从宏观上系统地对习近平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论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关于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一套理解,希望引起学术界开展关于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更全面、更深刻的研究,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包心鉴[6](2014)在《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创新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研究空间广阔,研究水平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近十年来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历史地位,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丰富内涵,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发展。
田瑞兰[7](20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组成,否则,就不成其为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理论体系。研究这个理论体系的结构组成和逻辑关系,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层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澄清或纠正某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片面的甚至歪曲的认识,从而坚定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从思想高度提升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指导地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此外,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总结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也有利于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度总结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教训,提升中国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和借鉴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首先要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从时代背景来看,20世纪中叶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新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高地,试图通过本国的迅速发展来增强在世界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同时由于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迫使一球两制下的世界上的人们在解决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选择和平与合作的方式而非战争与对抗的方式。从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因为其基本的概念、范畴、原理、规律都来自这一基本理论,但由欧洲发源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丰富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更离不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基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还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结合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系统地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当代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并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如此庞大的理论体系,只有首先把握其总体轮廓,理清其发展脉络,抓住其精神实质,确定其横向与纵向的基本坐标,即掌握其基本结构,才能进一步全面理解理论体系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它的严整性、逻辑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包括主题、精髓和核心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体系的架构中,主题具有纲举目张的统领意义,是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轴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髓之于理论,犹如灵魂之于躯体,理论有了精髓,就有了灵魂,有了活力;失去了精髓,也就失去了理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科学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和基本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精髓、核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发挥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从纵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探索和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上分别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因此对其进行分别研究十分必要。根据三大理论形态在理论体系中形成时间的先后以及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来看,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颗理论大树上的理论成果,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继往与开来的结合。因此,在进行分别研究的同时又必须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始终保持历史发展的眼光,才能避免犯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纵向结构研究,有助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明这三大理论形态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和特点。从横向结构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理论组成,可以提炼出十三条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框架中所处的位置、所产生的影响、所起的作用又是不一样的。只有在搞清楚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提出背景的基础上,又清楚其在整个理论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做到头脑清楚,既能重点突出又能统筹兼顾,下好社会主义建设这整盘棋。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又可以依据一定的划分视角把这十三条基本原理归结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指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第二层面是指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第三层面是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从横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这个中心点按照由里到外三个层面依次展开,从纵向结构来看,十三条基本原理都衍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条件,纵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不仅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紧密地连在了一起,而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随着实践的发展继续发展和丰富。
王思怀[8](2009)在《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更是十七大闭幕一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大热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多种观点。关于体系的精髓至少有四种观点。关于体系的主题也有四种观点。其它在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论体系的特征、三大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这一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并指出了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的方向。
朱哲[9](2004)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共产党宣言》问世一百多年以来,社会主义既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想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凯旋进军,又遭遇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乃至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那样的严重曲折和暂时失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这些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胜利与挫折一样,都在相当程度上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关。因此,总结历史经验,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进一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乃至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振兴,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当前时刻,尤其如此。“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实践长期探索的结果。第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基于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现实而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原理是清楚的,但是运用这些原理于实际,特别是运用到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实际,很多问题是不清楚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WP=182>现实,从社会主义的繁荣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剧变,其中有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即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前途。邓小平基于这个事实,尖锐地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来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而提出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完全照搬苏联的模式,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所有制方面仍然坚持搞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忽视生产力的发展,结果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列宁虽然提出了一些好思想,如新经济政策等,但由于逝世过早,他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还未形成。斯大林搞了30年经济建设,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但实践证明,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很多,使本来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实践变得僵化、凝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长期搞不上去,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所以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结果是丧失人心,这就不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了。第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基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当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正确认识和科学地把握时代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提出科学理论的重要依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认为当今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世界的突出问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首先任务。所<WP=183>以,邓小平反复地讲:“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去”。经过长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着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立论正确、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它既讲了生产力,又讲了生产关系,还讲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统一;它既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还讲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的统一。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就是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以根本目的为方向,根本目的是以根本任务为手段。离开了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就失去了灵魂,社会主义就会走到邪路上去;离开了根本任务,根本目的就失去了现实基础,目的也只能是一句空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是从最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由“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方面构成的,三方面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的每一方面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与其他两方面密切相连、共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尽管三方面的内容在统一整体中的地位和侧重点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完整地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时一定要从总体上去认识和把握。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本质理论内在的相互联系,不要有所偏颇。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创造性的运用,他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入手,分析?
包心鉴[10](2003)在《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对于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至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这一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1)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历史地位;(2)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新的理论创造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这一思想的现实价值;(4)从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与价值目标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科学理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学理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传统研究 |
(一)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 |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传统研究中的科学视角 |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传统研究中的伦理价值视角 |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传承创新研究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创新研究 |
(二)江泽民、胡锦涛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创新研究 |
1. 学界关于江泽民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主要观点 |
2. 学界关于胡锦涛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主要观点 |
(三)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创新研究 |
1. 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内涵和形成逻辑 |
2. 新时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内涵和形成逻辑 |
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路径研究 |
(一)关注物质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目标 |
(二)关注思想创新,重视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推动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 |
(三)重视制度建设,侧重构建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长效机制 |
四、社会主义本质论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 |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意义的研究 |
(二)聚焦国外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成果 |
五、近十年来社会主义本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
1.3.1 德育 |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
2.4 小结 |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
3.3 小结 |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
4.4.1 德育评价论 |
4.4.2 德育效用论 |
4.4.3 德才兼备论 |
4.4.4 德育功能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
5.1.1 理想信念教育 |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6.3 小结 |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
7.6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和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成果评析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本质与本质特征 |
(二)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着作中的描述 |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后的阐述 |
三、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 |
二、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三、斯大林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
第三节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探索 |
一、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 |
二、毛泽东探索中的失误 |
三、初步的认识成果 |
第二章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第一节 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
一、反思“文革”: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
二、思想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
三、时代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第二节 邓小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 |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 |
二、对姓“资”姓“社”质疑的回应 |
三、国内政治风波和苏东剧变引起的反思 |
第三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
一、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价值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三、对计划经济认识的革命性变革 |
第四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意义 |
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
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第三章 十四大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第一节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一、世纪之交的新变化要求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 |
三、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的重要意义 |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贯彻科学发展观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的 |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
第二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一、法治的内涵和核心理念 |
二、当代中国依法治国的发展轨迹 |
三、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一、共享共富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
二、共享发展彰显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三、当前共享发展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
第四节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
一、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 |
二、坚守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
三、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取得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用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 |
二、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
三、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 |
一、社会主义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事业 |
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 |
一、推动构建体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
二、围绕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三、在落实共享理念中解决好公平正义问题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文明 |
一、创造性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
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三、倡导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一、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
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根本保证 |
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
结束语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永远在路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概念界定、重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1.概念界定 |
2.研究的重点、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4.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背景、基础及过程 |
(一)时代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科学概括 |
3.江泽民、胡锦涛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
(三)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实践基础 |
1.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实践活动 |
2.习近平的人生阅历和从政实践 |
(四)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历史过程 |
1.初期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 |
2.中期阶段(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召开) |
3.成熟阶段(从党的十九大至今) |
二、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发展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新探索 |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
2.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公平正义的思想 |
3.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新拓展 |
(三)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新认识 |
(四)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继承发展 |
1.继承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 |
2.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发展 |
三、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整体性 |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统一 |
2.“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有机统一 |
(二)时代性 |
1.对时代特征的正确把握 |
2.对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分析 |
(三)实践性 |
1.以实干促发展 |
2.以实效为标准 |
四、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大指导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1.对指导我党现阶段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本国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3.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新气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和党的文献 |
(二)学术着作 |
(三)期刊论文 |
(四)硕博论文 |
(五)报纸 |
致谢 |
(6)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丰富内涵 |
三、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发展 |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发展。 |
第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发展。 |
第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传承发展。 |
四、关于进一步深化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的思考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述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条件 |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
1.1.1 时代主题 |
1.1.2 时代特征 |
1.1.3 冲突与合作并存的两种社会制度下的国家间关系 |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思想渊源 |
1.2.1 理论源头:马克思列宁主义 |
1.2.2 直接理论来源:毛泽东思想 |
1.2.3 文化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实践基础 |
1.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 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
1.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1.3.3 苏共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1.1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的不同观点 |
2.1.2 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主题 |
2.1.3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形成轨迹 |
2.2.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内在关系 |
2.2.3 理论精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2.3.1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科学内涵 |
2.3.2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
2.3.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纵向结构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形态 |
3.1.1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1.2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1.3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形态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3.3.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及其过程 |
3.3.2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探索与回答 |
3.3.3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横向结构 |
4.1 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1.1 社会主义本质论 |
4.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
4.1.3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 |
4.1.4 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论 |
4.2 主体内容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
4.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 |
4.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论 |
4.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
4.3 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 |
4.3.1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 |
4.3.2 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论 |
4.3.3 社会主义军队和国防建设论 |
4.3.4 社会主义依靠力量论 |
4.3.5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
1、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是继承发展的关系 |
2、关于“始于毛,成于邓”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
3、少数学者指出,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
1、三阶段说 |
2、四阶段说 |
3、五阶段说 |
4、六阶段说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及其地位 |
1、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
2、邓小平理论在体系中的地位 |
3、科学发展观在体系中的地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
1、解放思想 |
2、实事求是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及内涵 |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征 |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 |
1、理论地位 |
2、理论价值 |
3、实践价值 |
4、世界意义 |
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发展 |
3、建设和发展 |
4、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
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及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 |
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向 |
(9)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
(一) 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一般思考 |
(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
二、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来源 |
(一)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时代条件 |
(二)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武器 |
(三)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基础 |
(四)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基础 |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
(一)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酝酿准备阶段 |
(二)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命题阶段 |
(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基本形成阶段 |
(四)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正式形成阶段 |
(五)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轨迹 |
(六)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丰富内涵 |
四、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特征 |
(一) 在目的和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
(二)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到了首要地位 |
(三) 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
(四) 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本质 |
(五) 选择目标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
(六)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造性 |
(七)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求实性 |
(八)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全面性 |
五、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 |
(一) 邓小平在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
(二) 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三)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理论 |
(四)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五)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 |
六、 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需注意的问题 |
(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特征 |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
七、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
(一)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情况 |
(二) “三个代表”是当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 |
结 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1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形成发展 |
二、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
四、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
五、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 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历史地位。 |
(二) 如何从我们党的新的理论创造的角度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 如何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的现实价值。 |
(四) 如何从社会主义的现实状况与价值目标的角度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之间的辩证关系。 |
四、科学理解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来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述评[J]. 丁俊萍,赵翀. 观察与思考, 2022(01)
- [2]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3]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D]. 叶燕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发展研究[D]. 李校燕. 云南大学, 2018(01)
- [6]近十年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J]. 包心鉴. 江淮论坛, 2014(02)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 田瑞兰. 河北大学, 2010(10)
- [8]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 王思怀. 商洛学院学报, 2009(01)
- [9]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D]. 朱哲. 吉林大学, 2004(04)
- [10]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研究述评[J]. 包心鉴.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3(03)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邓小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