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梁妍[1](2021)在《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大量村庄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尤其是大城市周边未经开发且具有特色资源的村庄。北京延庆地区由于地理区位、政策、生态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村庄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及文化特色,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延庆地区大量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涉足发展旅游产业繁荣的表象下,实际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因其缺乏对自身特色资源旅游价值的清醒认知,缺少旅游准入机制及产业发展后续的管理机制,导致产业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不均衡,且产业同质化倾向日益严重,村庄文化特色逐渐消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针对当前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种对自身旅游发展特征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从多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现有乡村旅游适宜性相关理论及经典案例,基于ZMET隐喻抽取技术深度提取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的特色资源并确定其旅游发展特征,对进行评价旅游适宜性的村庄进行初步筛选。将“旅游资源评价要素”与“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作为评价指标,基于IPA分析法构建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两种,即旅游适宜型与非旅游适宜型,旅游适宜型又分为优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与有条件发展型三类,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旅游产业的适宜程度的依据。针对村庄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整体空间、公共空间、建筑空间、景观空间、设施空间及管控措施层面产生的问题,根据评价结果,在保护乡村空间文脉肌理及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与管理发展建议。从村庄整体空间角度看,关注村庄整体风貌的延续,构建多层级空间序列,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从村庄公共空间角度看,将延续公共空间风貌、线性优化街巷空间与创新文化体验功能植入三方面内容为主营造公共空间特色;针对建筑空间,从空间升级以及功能植入与置换的角度优化传统建筑、民宿建筑与一般民居建筑;从景观空间角度看,将景观空间分为自然景观、田园景观与村庄内部景观,优化景观空间需基于自然规律与乡土特征,构建递进式的景观序列;从村庄服务设施空间角度看,将服务设施分为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类,针对村庄基本生活需求与旅游发展容量进行完善及优化,并预留未来发展空间。以延庆慈母川村为例,通过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的评价结果,验证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与空间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实用性与普适性。本文研究的内容可为延庆地区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产业发展决策及旅游空间优化建设方向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盘劲呈[2](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和玉婉[3](2019)在《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景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重要性,并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而文化景观遗产正是对此的反映。通过对文化景观遗产的研究可以为具有价值的景观寻找适合的保护利用途径,并为未来景观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然而由于在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对旅游经济过多的追求,以及未能考虑到相关主体的需求和能动性,导致对文化景观遗产价值无法深入认识和,并使其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本文从社区参与这种新的视角来对文化景观遗产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以一种新的途径来找寻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利用方式。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化景观遗产和社区参与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社区参与是当今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社区参与适用于文化景观遗产的一般保护利用原则:坚持和谐生态、有机整体、积极动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及深挖文化内涵、明确保护利用侧重点和范围、建立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完善基础建设的方法策略。再者,选取凤堰梯田作为研究案例,对凤堰梯田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堰坪村文化景观遗产中的梯田文化景观、聚落文化景观和生态系统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研究,得出社区参与应用在凤堰梯田的原则、方法策略。最后,结合社区参与对凤堰梯田进行从整体性规划设计到景观单元——堰坪村的规划设计,并提出决策运行和维护管理的方案。本论文对于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在实践层面预期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来提升对保护利用对象的价值认知,并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文化景观遗产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邢璐[4](2018)在《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旅游是旅行和游览的结合,是对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观赏。旅游活动其实是一种高品质的文化活动,体现着文化与文明的认同,体现为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体现出人们对生活品质乃至生活意义的追求。现代旅游越来越强调文化的内涵与价值。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公民的生活品质备受重视。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乡村旅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争奇斗艳、百花绽放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和各省市都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发展目标,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带动乡村富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盐城市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查询、实地走访调研、相关部门咨询的基础上,对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优势条件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具体问题,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处于“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背景之下,借助江苏省特色小镇战略和盐城市“十三五”规划中“一核两轴三带多节点”旅游空间新格局,具备良好的发展背景和势头。且大纵湖乡村旅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目前拥有度假景区、三官村、七星农场、蟒蛇河风景带等多个功能区,其中度假景区被评为国家级AAAA景区,发展条件不断成熟,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二是,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开发条件。其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政策条件优惠,是盐城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湖泊湿地资源和200多种生物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独特的神话传说和多位历史名人;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是国家重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客源市场活跃,地处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三是,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七类: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理解不深;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不高;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四是,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应利用优势、转化劣势,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主要有:政府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发展;强化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整合优化旅游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创新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低端竞争;加强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魏红江[5](2017)在《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即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后工业社会的总体特征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在世界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人们的需求重点逐渐由物质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转变,在此过程中,作为能够满足人的社会性需求、适应现代消费的服务业——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后工业社会总体特征框架下的信息化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而信息化与旅游业的融合亦为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趋势。本论文以后工业社会中的信息化为激发因素,选取日本旅游业为个案,系统研究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发展与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通过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遵循“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结论与启示”的研究脉络,基于现代旅游理论、经济学跑步机效应理论、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采用了文献分析方法、规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以及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 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对日本旅游业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结构性演进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一是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信息化推动综合性产业——日本旅游业不断实现再组织化,促使其经济性不断延拓,并基于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在信息化推动旅游业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也促进了其它产业发展;二是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机理,信息化促进旅游业结构转型的同时,也不断激发旅游业的社会属性,并与系统化的政府推动体制产生交互作用,衍生出牵动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深入分析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遇到的阻滞问题,通过对日本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既印证了其内外部的交互作用,也表明其结构性演进遇到的阻滞,进而在以上分析总结基础上,揭示了隐射的结构性演进框架。基于以上分析,以转型绩效为参照,得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六条途径和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三点重要启示。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四大因素:一是结构转型是时空条件、物质基础、政府推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内在演进机理的转换能力决定着结构转型的效率;三是政府外在推动体制与产业内在结构转换的结合决定了转型发展的效果;四是内外部互动是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一是按演进规律办事;二是加强对演进规律的探索和掌握;三是运用和把握好时空条件和阶段特征;四是积极将时空条件转化为物质基础;五是注重战略规划和政策设计的整体性;六是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演进中的内生性引领作用。日本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启示:一是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三是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本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论文以信息化为宏观背景,从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方面,分析了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并将此作为内部性因素,将政府推动体制作为外部性因素,分析和研究了内外部交互作用和牵动效应。二是研究方法创新。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关联性、协同性、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正是三者之间的结合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效果。此外,探索采用结构性演进分析方法,尝试从结构性演进角度,对日本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整体性分析,进而得出有益启示。
贾翔[6](2017)在《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旅游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关注的热点。地方政府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各方的认识不尽相同,从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探讨政府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具有时代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应发挥引导、协调、服务和监管等作用,并选取鄂尔多斯市这个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地区作为样本,通过对鄂尔多斯市旅游发展的资源基础、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摸清了该市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作用发挥情况,进而分析了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提出了促进鄂尔多斯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该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邢红丽[7](2016)在《石林县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会议中,习总书记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深刻认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确方向。坚持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随着经济的增长,个人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对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峻,同时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大,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人类首要任务,只有拥有美好家园,才能拥有美好明天。据统计石林县2011年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到了2015年,到石林旅游的游客数量超过了400万人,经济收入同比增加了6.06%。石林县旅游业发展迅猛,不仅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更高而且还构成了威胁,因此,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也在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控制石林县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把蓝天、白云、绿水长留石林。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对石林县旅游生态环境的相关工作进行研究。运用公共利益理论和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对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关系进行协调,通过与国内外的对比,吸取各方先进经验,最终提出针对石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促进石林县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朱彦泓[8](2016)在《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崇明县政府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生态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活动与生态系统间、游客与景点间、政府部门与旅游市场间的矛盾开始凸显,面对新的挑战,政府部门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究竟应该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作用,采取哪些手段是确保生态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崇明县生态旅游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崇明县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对国外生态旅游公共管理成功经验的充分研究和总结,提出当前应如何调整和优化崇明县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介绍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第一节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概况、特点对生态旅游做简要概述,第二节从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原则和理论基础对生态旅游管理做简要概述、第三节从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概念、发展沿革、具体体现对我国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做简要概述;第三部分,概述崇明县生态旅游的发展概况和现状,介绍崇明县政府部门在生态旅游中的政府职能和目前生态旅游面临的发展瓶颈,通过对崇明县生态旅游目前困境案例的分析,找出造成目前生态旅游发展瓶颈的原因;第四部分,对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生态旅游公共管理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借鉴;第五部分,根据生态旅游发展瓶颈的原因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找出适合崇明县政府部门优化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对策,促进崇明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许静[9](2013)在《浅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中认为本文描述了旅游业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源及其内涵,并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及对策。
王玉,周俭,林森[10](2012)在《关于“社区参与”参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探讨》文中提出本文首先通过简述村落文化景观的定义、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目标等相关概念引出"社区参与"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联系。随后,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社区参与村落文化景观的相关实践,借其证明社区参与已经初步成为文化景观保护的途径。最后,归纳明晰以保护村落文化景观为目标的社区参与,意在为村落保护规划提供较详尽的依据及思路。
二、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案例分析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旅游区位论 |
2.1.3 AVC三元论 |
2.1.4 旅游环境容量理论 |
2.2 相关案例分析 |
2.2.1 感受自然野趣意境:日本美星町 |
2.2.2 感受历史文化沉淀:玉皇庙村 |
2.2.3 体验田园新生活:明月村 |
2.2.4 体验民俗文化魅力:霹破石村 |
2.2.5 归纳与借鉴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
3.1 村庄基本概况 |
3.1.1 地域分布情况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2 村庄特色资源要素梳理 |
3.2.1 历史文化资源 |
3.2.2 生态文化资源 |
3.3 旅游发展背景下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解读 |
3.3.1 乡村旅游内涵解读 |
3.3.2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内涵特征 |
3.4 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特色资源识别 |
3.4.1 研究样本选取 |
3.4.2 引导式访谈设计 |
3.4.3 引导式访谈资料分析 |
3.4.4 构念提取及分类整理 |
3.4.5 绘制特色资源共识地图 |
3.5 村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特征识别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构建 |
4.1 旅游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
4.1.1 旅游产业驱动力分析 |
4.1.2 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
4.1.3 旅游发展现状概况 |
4.1.4 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
4.2 旅游适宜性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
4.2.1 旅游适宜性评价内容 |
4.2.2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 |
4.2.3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4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3 旅游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4.3.1 评价要素选择 |
4.3.2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 |
4.3.3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 |
4.3.4 评价指标赋分规则 |
4.4 指标权重设置 |
4.4.1 指标权重确认方法 |
4.4.2 指标重要性专家评分结果分析 |
4.4.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5 旅游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4.5.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4.5.2 基于IPA分析构建R-E模型 |
4.5.3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旅游导向下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优化策略 |
5.1 旅游发展需求下的村庄空间问题分析 |
5.1.1 村庄新旧风貌融合界限突兀 |
5.1.2 村庄公共空间设计现代化 |
5.1.3 村庄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
5.1.4 传统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
5.1.5 村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空间不足 |
5.2 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
5.2.1 保护和发展并存原则 |
5.2.2 空间规划整体性原则 |
5.2.3 空间尺度适宜性原则 |
5.2.4 空间建设经济性原则 |
5.3 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村庄空间地域特色维育 |
5.3.1 延续空间文脉肌理 |
5.3.2 维护生态空间乡土意境 |
5.4 优化村庄整体空间 |
5.4.1 提升村庄空间功能复合性 |
5.4.2 增强村庄空间结构序列性 |
5.5 营造特色公共空间 |
5.5.1 公共空间风貌延续与功能更新 |
5.5.2 街巷空间线性优化与多功能植入 |
5.5.3 创新文化体验空间构建 |
5.6 融合新旧建筑空间 |
5.6.1 传统建筑分级优化改造 |
5.6.2 民宿建筑空间功能满足多元主体需求 |
5.6.3 一般民居空间优化设计融合乡土要素 |
5.7 构建多层级景观空间 |
5.7.1 自然景观空间营造尊重山水格局 |
5.7.2 田园景观空间设计体现地域特色 |
5.7.3 村庄内部景观营造延续乡土文化特色 |
5.8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空间 |
5.8.1 增加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
5.8.2 完善交通设施布局 |
5.8.3 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布局 |
5.9 建立长效管控机制 |
5.9.1 搭建长效管控平台 |
5.9.2 强化旅游服务保障机制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策略 |
6.1 慈母川村基本概况 |
6.1.1 区位交通 |
6.1.2 自然环境 |
6.1.3 土地利用现状 |
6.1.4 现状人口规模 |
6.1.5 现状产业结构 |
6.1.6 村庄现状风貌特征 |
6.2 慈母川村旅游发展优势 |
6.2.1 村庄特色资源优势 |
6.2.2 村庄周边旅游资源优势 |
6.2.3 旅游市场潜力优势 |
6.3 慈母川村旅游适宜性评价 |
6.3.1 旅游资源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
6.3.2 旅游发展环境评价要素选择及赋分 |
6.3.3 旅游适宜性评价赋分结果 |
6.3.4 R-E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6.4 慈母川村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6.4.1 村庄旅游空间布局混乱 |
6.4.2 街巷空间历史肌理消退 |
6.4.3 公共空间设计文化特色不足 |
6.4.4 院落空间及建筑空间改造过度 |
6.5 慈母川村空间优化策略 |
6.5.1 村庄主体空间功能布局优化 |
6.5.2 街巷空间格局与道路等级优化 |
6.5.3 节点空间与景观空间乡土化设计 |
6.5.4 建筑形式与院落空间功能性改造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延庆村落特色文化资源调查问卷及访谈邀请 |
附录2-旅游适宜性指标重要性专家问卷调查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中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相关基础概念与理论梳理 |
2.1 文化景观遗产理论 |
2.1.1 文化景观 |
2.1.2 文化景观遗产 |
2.2 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及方法策略 |
2.3 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 |
2.3.1 社区参与概念 |
2.3.2 社区参与的三个层次 |
2.3.3 社区参与的四个方面 |
2.3.4 社区参与模式 |
2.4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原则及策略 |
2.4.1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意义 |
2.4.2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原则 |
2.4.3 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的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现状 |
3.1 历史概况 |
3.2 梯田景观现状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 |
3.2.3 植被种类 |
3.2.4 水文 |
3.2.5 凤堰梯田审美价值赏析 |
3.3 聚落物质景观现状 |
3.3.1 村落建筑环境 |
3.3.2 聚落建筑现状 |
3.3.3 特色文物和农具 |
3.4 聚落非物质景观现状 |
3.4.1 习俗庆典 |
3.4.2 宗教礼制 |
3.4.3 传统曲艺表演 |
3.4.4 特色饮食文化 |
3.5 自然生态系统现状 |
3.6 本章小节 |
4 凤堰梯田保护利用中的社区参与现状 |
4.1 社区参与对象构成 |
4.1.1 地方政府 |
4.1.2 企业 |
4.1.3 非政府组织 |
4.1.4 村民 |
4.2 社区参与组织体系构架 |
4.2.1 组织方式 |
4.2.2 组织形式 |
4.3 社区参与管理事务现状 |
4.3.1 社区参与力量薄弱 |
4.3.2 社区参与意识缺乏 |
4.3.3 社区参与利益分配不均 |
4.3.4 社区参与形式单一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社区参与的凤堰梯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利用规划 |
5.1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1.1 规划定位 |
5.1.2 规划目标 |
5.2 基于社区参与的规划决策 |
5.2.1 转变决策观念,增强社区参与意识 |
5.2.2 整合规划程序、建立社区参与机制 |
5.2.3 均衡各参与对象利益,统筹多方发展 |
5.2.4 划分阶段式参与,促进区域优化升级 |
5.3 参与式规划方案制定 |
5.3.1 保护范围确定,结构骨架搭建 |
5.3.2 生态保护规划 |
5.3.3 旅游发展规划 |
5.3.4 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
5.3.5 基于社区参与的管理体系健全 |
5.4 以凤堰梯田景区聚落单元——堰坪村为例 |
5.4.1 堰坪村文化景观遗产现状 |
5.4.2 社区参与现状 |
5.4.3 基于社区参与的堰坪村保护利用方案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4)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与现状 |
一、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背景 |
二、大纵湖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 |
第三章 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条件 |
一、地理区位条件 |
二、政策优惠条件 |
三、资源条件 |
四、社会经济条件 |
五、客源市场条件 |
第四章 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理解不深 |
二、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 |
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
四、乡村旅游宣传营销力度不够 |
五、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有待完善 |
六、乡村旅游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不高 |
七、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五章 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建议 |
一、政府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发展 |
二、强化乡村旅游的内涵建设 |
三、整合优化乡村旅游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
四、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 |
五、创新乡村旅游产品避免同质化低端竞争 |
六、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 |
七、加强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 |
1.1.1 信息化背景下的旅游业 |
1.1.2 日本旅游业转型借鉴性 |
1.1.3 问题提出以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理论研究综述 |
1.2.2 实证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旅游业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旅游业概念 |
2.1.2 现代旅游业 |
2.1.3 日本旅游对象和旅游资源 |
2.1.4 日本旅游业的类型划分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以现代性为基础的旅游理论 |
2.2.2 经济学的跑步机效应理论 |
2.2.3 内源性自发式发展理论 |
2.2.4 旅游业的产业融合理论 |
第3章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旅游业转型发展 |
3.1 旅游业转型的信息化背景 |
3.1.1 大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 |
3.1.2 智慧城市构筑物质依托 |
3.1.3 智慧旅游搭建互联平台 |
3.2 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 |
3.2.1 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了智慧化水平 |
3.2.2 开放数据战略促进旅游业实现重构 |
3.2.3 智慧城市建设蕴育旅游发展新动能 |
3.2.4 信息化与旅游业融合产生智慧旅游 |
3.3 基于信息化条件的转型促进机理 |
3.3.1 信息化激发旅游业实现再组织化 |
3.3.2 旅游转型发展与相关产业相交互 |
3.3.3 产业间深度融合衍生内源性发展 |
第4章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部性与外部性协同发展 |
4.1 制定总体战略 |
4.1.1 将旅游业发展置于整体转型中系统策划 |
4.1.2 基于顶层设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 |
4.1.3 着眼资源整合与协作联动构建工作机制 |
4.2 完善法律保障 |
4.2.1 适应时代演变制定和修订基本法 |
4.2.2 以旅游为导向制定完善相关法律 |
4.3 实施政策激励 |
4.3.1 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互动 |
4.3.2 国内政策与国际政策互动 |
4.3.3 人才培养与差异化发展互动 |
4.4 推进协同发展 |
4.4.1 以旅游为牵动的融合化发展 |
4.4.2 以品牌为导向的内源性发展 |
4.4.3 以文化为引领的衍生性发展 |
4.5 政府推动体制下的内外部协同发展机理 |
4.5.1 信息化促进转型拓展社会空间 |
4.5.2 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交互作用 |
4.5.3 协同发展方能与整体协同演进 |
第5章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关联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分析 |
5.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关联性分析 |
5.1.1 指标数据选取 |
5.1.2 灰色关联模型的构建 |
5.1.3 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信息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
5.2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协同性分析 |
5.2.1 指标体系建立与数据选取 |
5.2.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2.3 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信息业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5.3 基于经济、社会、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性分析 |
5.3.1 经济效应分析 |
5.3.2 社会效应分析 |
5.3.3 国际影响力分析 |
5.4 转型发展阻滞问题隐射结构性演进框架 |
5.4.1 协同性不足导致演进的阻滞 |
5.4.2 文化性不彰导致内生性不足 |
5.4.3 整体性停滞抑制了协同演进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决定结构转型有效性的因素 |
6.1.2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的途径 |
6.2 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 |
6.2.1 提升政府推动有效性 |
6.2.2 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
6.2.3 切实提升文化创新力 |
6.3 研究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四) 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相关理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旅游业 |
2. 可持续发展 |
(二) 相关基本理论 |
1.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
1. 发挥引导作用 |
2. 发挥服务作用 |
3. 发挥协调作用 |
4. 发挥监管作用 |
二、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现状 |
(一)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
1. 旅游资源情况 |
2. 旅游业发展历程 |
3. 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现状 |
1. 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旅游业取得较好发展 |
2. 发挥服务作用,奠定了旅游业发展基础 |
3. 发挥协调作用,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空间 |
4. 发挥监管作用,保障了旅游市场平稳有序 |
三、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不足的表现 |
1. 引导作用发挥尚有差距 |
2. 管理体制、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3. 服务作用有待发挥 |
(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不足的原因分析 |
1. 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认识不够深入 |
2. 对发展新形势的科学研判不够精准 |
3. 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理解不够到位 |
4. 对旅游业的监督管理不够创新 |
四、促进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 |
(一) 厘清角色定位,以新理念、新思维统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 厘清角色定位 |
2. 树立正确理念 |
(二) 创新体制机制,凝聚形成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 |
(三) 转变传统观念,加快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
1. 保证政策、资金、规划引导最优化 |
2. 打造内蒙古旅游"新入口" |
3. 丰富旅游产品新内涵 |
4. 立足服务展现新作为 |
(四) 强化监督管理,依法规范旅游业健康发展 |
1. 依法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 |
2. 加强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监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石林县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一)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 |
一、生态环境保护 |
二、旅游业发展 |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
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促进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公共利益理论 |
二、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式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与政策变迁 |
一、石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 |
二、石林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变迁 |
第二节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
一、各级部门对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制 |
二、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制 |
三、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
第三章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石林县旅游生态环境的建设 |
二、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 |
三、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公共政策执行阻力大 |
第二节 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石林县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难题和原因 |
第四章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做法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国外一些国家环境保护的做法 |
一、美国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二、英国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第二节 国内一些省市环境保护的做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环境保护经验启示 |
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理论 |
二、依法保护旅游环境 |
三、科学规划,实现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发展 |
四、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
五、有效降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 |
第五章 石林县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举措 |
第一节 石林县旅游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治理 |
一、石林县旅游生态县建设的基本对策 |
二、对各项指标的综合治理 |
第二节 石林县旅游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及培训 |
一、加强公众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认识 |
二、科学规划实现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 |
第三节 石林县生态创建及旅游发展的相关工作 |
一、“生态乡镇”、“生态村”、“宁静小区”、“绿色庭院”、“绿色学校”的创建及后续工作 |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建设 |
三、旅游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及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生态旅游概述 |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沿革 |
三、生态旅游的特点 |
第二节 生态旅游公共管理的概述 |
一、生态旅游公共管理的概念 |
二、生态旅游公共管理的原则 |
三、生态旅游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概述 |
一、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概念 |
二、我国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发展沿革 |
三、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 |
第二章 崇明县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崇明县生态旅游概况 |
一、崇明县生态旅游现实条件与发展优势 |
二、崇明县生态旅游的具体现状 |
三、生态旅游对崇明县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二节 崇明县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现状 |
一、崇明县生态旅游的政府职能定位 |
二、崇明县生态旅游公共政策制定情况 |
第三节 崇明县生态旅游公共管理典型案例分析 |
一、节假日宾馆、旅店爆满不能提供足够床位 |
二、节假日长江隧桥严重拥堵现象 |
三、西沙湿地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
四、东平森林公园地区“三无”农家乐恶性竞争 |
五、三民文化村等民俗人文景区发展不顺 |
第四节 崇明县生态旅游遭遇发展瓶颈的原因 |
一、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缺位 |
二、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越位 |
三、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错位 |
第三章 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中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先进经验 |
一、积极推进政府主导模式 |
二、重视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 |
三、借鉴意义 |
第二节 日本生态旅游先进经验 |
一、健全的生态旅游法律体制 |
二、针对性的政府职能和政策 |
三、借鉴意义 |
第三节 美国生态旅游先进经验 |
一、积极改善生态旅游大环境 |
二、进行科学的旅游管理 |
三、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政府部门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对策 |
第一节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府职能优化的载体 |
一、明确职能定位 完善机构设置 |
二、构建多元化管理主体 |
三、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 |
第二节 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职能的优化路径 |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
二、完善生态旅游政策规划 |
三、提高生态旅游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 |
四、强化监管职能维护市场秩序 |
参考文献 |
四、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庆非典型特色保护类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慈母川村为例[D]. 梁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基于社区参与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以凤堰梯田为例[D]. 和玉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盐城大纵湖乡村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 邢璐.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5]日本旅游业发展研究[D]. 魏红江. 辽宁大学, 2017(07)
- [6]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贾翔. 内蒙古大学, 2017(01)
- [7]石林县旅游业中的环境保护研究[D]. 邢红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6)
- [8]生态旅游中政府职能的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崇明县为例[D]. 朱彦泓. 华东政法大学, 2016(11)
- [9]浅谈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 许静. 中国市场, 2013(26)
- [10]关于“社区参与”参与“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相关探讨[A]. 王玉,周俭,林森. 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