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师德在育人过程中之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冯滟童[1](2021)在《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就被明确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高中思政课程具有引导学生发展方向、传播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等独特作用。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略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下,思政课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新需要,进行有创造性的角色转变,以此更好地明确自身使命和责任,厘清自身的角色定位,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本质上就是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承担角色的具体体现,它具有教师角色的一般共性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性的双重属性,即承担着“立德”和“树人”两方面的社会期望,高中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执行者和学科任务的承担者,需优化和调整自身行为模式以更好履行角色职能。因此,“立德”和“树人”从不同的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角色转变要求:一方面要求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另一方面,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然而,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职能仍然存在与上述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通过对实际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现状进行检视和反思,发现其“习惯思维”、“能力亏欠”、“支持不足”和“督促欠缺”是成为制约和阻碍其角色转变的主要困境。为了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好地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初步探讨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策略,即应坚持示范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教师自身要进行思维转换和素质提升,社会层面要提供充分有效的信任支持,学校层面不断完善角色责任落实的体制机制,以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变。
赵凤[2](2021)在《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是指初中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时的认知、思考、谋略、能力及其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的总和。它是初中班主任情绪智力及其班级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班主任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初中班主任教师积极情绪的呈现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呈现具有积极的、正向的引导作用。本研究从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这一微观视角出发,进行实证调研。目的是为改进初中班主任的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查阅大量中外相关文献,自编《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从“积极情绪管理策略”和“消极情绪管理策略”两个维度展开调研,调研对象为H市21所初中554名班主任。对获取数据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把握他们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真实情况。对H市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H市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建议。
叶子齐[3](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研究》文中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中学阶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扮演着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的重要角色。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其中一项就是强调“情怀要深”。当今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遇到了一些困境:部分政治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无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部分政治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思想引领显得不自信,感染力和说服力不足;部分政治教师对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对自身职业发展存在疑虑。政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因此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情怀角度出发,深刻分析其教育情怀的内蕴含义,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找出当前政治教师教育情怀存在不足的表现与原因,以此试图提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策略,从而实现“情怀要深”。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针对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概括,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做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为内涵理论阐释及培育必要性。首先解释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内涵并提出具备的五个特征,之后提出其教育情怀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情怀、立德树人的传道情怀、不忘初心的职业情怀、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做好老师的仁爱情怀五个部分构成,最后解释加强教育情怀培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调查现状与分析。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在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情怀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表现并从学校、社会及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探讨造成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为培育策略。为了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情怀“深且广”,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三个步骤的落实提出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培育的策略,从学校、教师、社会三个因素出发于每个步骤中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王江波[4](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孙鹏[5](2019)在《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 ——以大学生参与为视角》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对于全面提升高校师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重要政策文件,将加强高校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引向了新的高度。这些制度和政策的要求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身修养,弘扬高尚师德,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一直以来高校师德建设都是从高校本身出发,从高校教师群体为切入点,而很少从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群体出发,本研究则从大学生参与的视角,在研究国内外学者关于师德建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开展高校师德建设的经验做法,阐述大学生参与视角下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其主要原因,继而探究出大学生参与的具体措施,以促进高校师德建设取得理想效果。首先,本文在明确高校师德建设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高校师德是指高校教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秉持的教师职业道德,其基本内涵顺应新时代的环境背景包含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以“四有好老师”为从教基础、以“四个引路人”为价值追求、以“四个相统一”为行动指南。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低迷曲折到改革开放初至21世纪初逐步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是一个逐渐进步上升的发展过程。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我国建成高质量大学的重要基础。其次,本研究在明确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内涵和基本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据。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基本方式主要是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个体参与和组织参与,以及必要的参与有序性。同时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有主体间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参与式民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在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中也对大学生参与予以支持。大学生应当参与到高校师德建设中是因为大学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直接感受者,同时也是直接评价者和主要监督者。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主体健康发展,还有助于促进高校师德建设高效运行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再次,本研究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师德建设的整体风貌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但是大学生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参与认知模糊、参与程度较低、参与效果泛形式化的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除了大学生参与意识薄弱,还包括大学生参与方式和内容有限和大学生参与制度不健全。最后,本研究在调查分析的结果上提出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路径。首先要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其次教师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师德建设中,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主动了解大学生对自身的师德评价;再次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师德建设的制度建设和平台建设,制定具体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构建大学生参与的平台。除此之外,为确保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具有可行性,大学生的参与应该以制度化、平等化、多元化为原则。
刘超[6](2019)在《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作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建立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学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针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新要求。本文以梳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列讲话等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内容,以期实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具体为:第一部分分析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背景。从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重点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中的主渠道作用;新时代学校新使命的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主线,满足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追溯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具体品格要求也不相同,中国历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热爱教育事业、师生关系平等、治学严谨等也是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塑造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主要以“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为核心,从内到外、从情感到方法进行了解读。第四部分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论述,既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价值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价值则体现在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利于铸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利于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等。总之,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而且直接为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和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修晓辉[7](2019)在《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下,导师作为首要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力量,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使命与重任。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强调了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对新时期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文以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为主要研究内容,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当前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导师在思想上能够正确认识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性,在行动中能够积极践行“四有老师”标准。同时,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可度较高,他们认为大部分导师能够很好地履行立德树人职责。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仍然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导师对研究生的教育与指导不足,未能充分履行其所肩负的立德树人职责,例如在社会责任方面,部分导师不够重视研究生社会责任的教育;在生活方面,部分导师不够关心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甚至在学术指导方面,部分导师对研究生的学术指导不够充分,为研究生提供的科研条件和待遇有待提高。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和主题,从内部与外部探究问题的原因,发现部分研究生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不足、教育理念与方法缺乏科学性、导师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以及复杂多元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因素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调查结果,本文在相关文献资料支撑下,主要从研究生导师自身、师生共同努力、外部机制建设以及发挥组织保障等四个方面出发,为推动研究生导师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提出对策建议。其一,研究生导师要从自身做起,不断提升师德修养和学术素养,做好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二,导师和研究生要共同努力,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推动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履行。其三,从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出发,不断完善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制度,并形成推进导师立德树人的合力育人机制。其四,积极调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发挥组织力量保障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方艳[8](2019)在《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正在教育体制改革,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举措不断推出,以期解决我国教育现实中的诸多问题,使我国各层次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师德建设关系到我国民族复兴的大计,在教师的所有素养中,师德是第一位的,“师者,人之模范也”。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教师队伍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当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承担师范生教育的高校应加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这对于造就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为本研究提供现实基础。第二部分:对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环境方面、高校教育方面、师范生自身方面进行了归因分析。第三部分: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对新时代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的现实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关于师德教育的相关论述,提出了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五部分:在对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对策。主要从高校、师范生自身、师德教育的环境这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其中实施“五位一体”的师德教育体系是最大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还要提高高校教师自身的师德、发挥师范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有利于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吕狂飚[9](2017)在《从崇高到底线—近四十年我国师德观的脉络与问题》文中指出在当下,人们总是试图通过构建一种崇高加底线的师德体系来同时解决诸如师德失范、师德高标、师德平庸等问题。然而,在盲目地构建这样一种师德体系之前,我们所需做的恰恰是以历史的视角来厘清师德问题的源流、还原真实的崇高和底线师德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近四十年的社会境况、师德文献的梳理、总结、分析;同时,借以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中的相关思想理论进行深化;本研究考察了我国近四十年的师德观的流变。大体而言,其经历一个从“崇高”(1976——1984年)到“高标”(1985——1992年)再到“底线”(1992年之后)的转变。因此,除却绪论和余论,本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师德观。通过梳理这一时期的师德文献和相关师德规范;本研究发现,当时的人们对师德的崇高性的认定来自教师作为“模范”的身份,但崇高师德的内容却是来自人民伦理,后者依据的是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身份。同时,通过对“献身”和“爱生”这两个师德要求的溯源,本研究发现这两个师德要求其实都来自人民伦理。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我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师德观。通过概述、分析这一时期的教师伦理学和相关师德规范;本研究发现,这一时期的师德观念出现了高标化的倾向。在教师伦理学中,研究者混淆了师德的理想层次和师德的底线要求;这一 “混淆”在“理想一元”的境况下,并没问题;但从当时社会文化热的背景下来看,这—“混淆”无疑使得曾经的崇高师德变成了高标师德。同时,通过对《规范》的性质和内容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其普遍理想的导向亦对教师构成了道德压迫。第三部分主要考察我国在九十年代后的师德观。通过聚焦我国在九十年代初出现的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本研究发现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转向——“躲避崇高”。这一观念上的根本性的变化不仅意味着人们对某种普遍的理想的拒斥,更意味着对理想本身的冷漠以及对崇高和庸俗之间的价值秩序的颠覆。相应的,在师德领域也开始出现了一种底线师德观的转向,即认为教师(职业意义上)不需要、也不应该崇高。进一步深究这种底线师德观,本研究发现其依据来自自由主义的公域与私域、职业与个人等两分。这些“两分”虽化解了师德高标、压迫等问题,但它们亦给师德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在最后,通过将底线师德与自由主义的相关思想进行类比,本研究发现底线师德要想实现其作为底线的功能,即实现其在逻辑上之于崇高师德的优先性,就必须以悬置崇高师德为前提;可是这种悬置本身却消解了崇高。如果底线增设了崇高的内容,那么它本身也就会变成一种基于某种至善的师德体系,进而失去其在逻辑上的优先性。所以,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其实并不如人们所设想的那样可以轻易地结合;底线师德要想实现其逻辑上的优先性,必然要悬置、拒斥任何的崇高师德;尽管这一悬置可能会达到兼容多元的崇高师德的效果,但其暗含了对崇高师德的消解。
梁思远[10](2015)在《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原因之一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力量之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缺少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素质。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和可传递的技术,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效果不佳”这个不足之处,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质量。育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之人、成为德才兼备之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是育人专家,需要增加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的素养。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与社会工作具有多方面的契合,高校思政课教师担任着的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引导者、大学生学习资源的筹措者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等角色与社会工作者角色相近。在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利于秉承人本主义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对学生接纳、包容,培养学生自信心;注重个别化原则,培养学生的个人优势。学习社会工作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要探索个案工作方法,采取小组工作方法,借鉴社区工作方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借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一些经验,拓展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工作角色,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素质培训,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育人工作运行机制,从而卓有成效地提高育人质量。
二、浅议师德在育人过程中之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师德在育人过程中之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立德树人 |
2.1.2 角色 |
2.1.3 角色转变 |
2.1.4 教师角色 |
2.1.5 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 |
2.2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
2.2.1 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2.2.2 是加快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 |
2.2.3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
3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要求 |
3.1 “立德”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
3.1.1 从“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转向“理想信念的塑造者” |
3.1.2 从“道德行为的训导者”转向“高尚品格的垂范者” |
3.1.3 从“理论知识的灌输者”转向“知行合一的促进者” |
3.2 “树人”对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 |
3.2.1 从“学生行为的约束者”转向“学生潜能的激发者” |
3.2.2 从“课堂教学的包办者”转向“学生发展的合作者” |
3.2.3 从“教材内容的奉行者”转向“课程内容的开发者” |
3.2.4 从“教育教学的权威者”转向“学生同行的知心人” |
4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困境 |
4.1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思维定势”制约其角色转变 |
4.2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能力亏欠”妨碍其角色转变 |
4.3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支持不足”阻滞其角色转变 |
4.4 高中思政课教师的“督促欠缺”影响其角色转变 |
5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策略 |
5.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原则 |
5.1.1 示范性原则 |
5.1.2 适应性原则 |
5.1.3 发展性原则 |
5.2 角色思维转换: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前提 |
5.2.1 秉持“以德为先”思维 |
5.2.2 扭转“副科次要”思维 |
5.2.3 改变“教育功利”思维 |
5.2.4 树立“以做促学”思维 |
5.3 角色素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支撑 |
5.3.1 提升知识素养和品德修养 |
5.3.2 提升有效交流沟通的技能 |
5.3.3 提升融合开发课程的水平 |
5.3.4 提升组织实践活动的能力 |
5.4 角色信任支持: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举措 |
5.4.1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创设良好环境 |
5.4.2 学校为教师角色转变提供管理支持 |
5.4.3 社会为教师角色转变给予支持信任 |
5.5 角色责任落实: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的有力保障 |
5.5.1 健全师德师风管理体制 |
5.5.2 完善教师队伍整顿机制 |
5.5.3 建立教师多维评价体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情绪智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情绪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初中教师和班主任情绪管理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六、概念界定 |
(一)情绪 |
(二)情绪管理及情绪管理策略 |
七、理论基础 |
(一)情绪智力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一章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现状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问卷调查的基本概况 |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介绍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的设计 |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二节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的基本概况 |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对象的情况介绍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提纲设计 |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实施情况 |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主要内容摘录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的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数据分析 |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现状的描述性统计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差异性统计分析 |
(三)初中班主任情绪管理策略维度间配对 t 检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一节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部分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意识淡薄 |
二、部分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能力不足 |
(一)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能力内隐化 |
(二)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经验性传递 |
(三)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情绪化 |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培训实效性不强 |
第二节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初中班主任对管理对象的成长阶段特点缺乏科学的认识 |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知识储备不足 |
三、初中班主任面临多方面压力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进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建议 |
第一节 主观层面:初中班主任努力改进班级情绪管理策略 |
一、初中班主任要争做“四有”好老师 |
二、初中班主任要坚持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
三、初中班主任要学习改进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的方法 |
第二节 客观层面:教育管理部门辅助改进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 |
一、健全对初中班主任师德规范的监督机制 |
二、改革初中班主任培训体制 |
三、加强对初中班主任的人文关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 研究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内涵理论阐释及培育必要性 |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内涵、特征 |
1.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内涵 |
2.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特征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构成 |
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情怀 |
2. 不忘初心的职业情怀 |
3. 立德树人的传道情怀 |
4. 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 |
5. 做好老师的仁爱情怀 |
(三)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培育的必要性 |
1. 新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
2. 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 |
3. 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独特性作用的内在动力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调查现状与分析 |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调查研究设计 |
1. 调查设计 |
2. 样本情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现状的问题表现 |
1. 部分教师对传授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不强 |
2. 部分教师对政治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足 |
3. 部分教师在立德树人事业中的境界不高 |
4. 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关怀程度不深 |
5.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体现的家国情怀不重 |
(三)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自我发展内驱力不足 |
2. 学校教育力度不足 |
3. 不良环境因素影响 |
三、加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策略 |
(一) 内化于心,在教育中厚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 |
1. 提升教育情怀培育的重视程度 |
2. 优化教育情怀培育的教育内容 |
3. 改进教育情怀培育的方式手段 |
4. 鼓励教师自觉行动,自我教育 |
(二) 外化于行,在实践中落实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 |
1. 创建校园文化生态,营造教师教育情怀生长环境 |
2. 开展培育实践活动,强化教师教育情怀现实体验 |
3. 依托教师主体自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彰显情怀 |
(三) 固化于制,建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培育的制度体系 |
1. 规范管理,健全科学有效的学校组织运行机制 |
2. 正确引导,健全思想政治教师考、评、聘体系 |
3. 加强舆论,倡导“尊师重教”的整体社会氛围 |
4. 加大投入,制定针对思政教师的关怀激励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采访提纲 |
致谢 |
(4)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 ——以大学生参与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
一、高校师德建设相关概述 |
(一)高校师德概念的提出 |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 |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曲折发展 |
(二)改革开放初至21世纪初逐步发展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 |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一)高校师德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高校师德建设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 |
(三)高校师德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
第二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依据及其作用 |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方式 |
(一)基本内涵 |
(二)基本方式 |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主体间性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参与式民主理论 |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
(一)大学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直接感受者 |
(二)大学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直接评价者 |
(三)大学生是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监督者 |
四、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教师主体健康发展 |
(二)有助于促进高校师德建设高效运行 |
(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
第三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 |
(二)调查的主要方法 |
二、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评价 |
(一)教师普遍爱岗敬业,偶有态度懈怠 |
(二)教师教学态度严谨,个别疏忽大意 |
(三)教师普遍爱生自律,少有意识不足 |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 |
(一)大学生对师德建设的认知模糊 |
(二)大学生对师德建设的参与度较低 |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泛形式化 |
四、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存在困境的原因 |
(一)大学生参与意识薄弱 |
(二)大学生参与的方式和内容有限 |
(三)大学生参与制度尚未健全 |
第四章 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增强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
(一)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大学生参与的能力 |
二、教师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 |
(一)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
(二)主动了解大学生对自身师德的评价 |
三、高校搭建大学生参与师德建设的平台 |
(一)依托学生组织拓宽大学生参与渠道 |
(二)搭建网络平台扩展大学生参与内容 |
(三)依据学生层次差异丰富参与方式 |
四、合理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 |
(一)完善高效的参与机制 |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三)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大学生参与为视角的调查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政课及教师的界定 |
(二)教师品格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 |
三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背景 |
一 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要求 |
二 新时代学校新使命的要求 |
三 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
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列宁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三)建国以来国家领导人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 中国历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论述 |
(一)古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近现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内容 |
一 政治要强 |
二 情怀要深 |
三 思维要新 |
四 视野要广 |
五 自律要严 |
六 人格要正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意义 |
一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
(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二)有利于铸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
(三)有利于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7)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
1.3 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2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内容、依据及意义 |
2.1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基本内容 |
2.1.1 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 |
2.1.2 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 |
2.1.3 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
2.1.4 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 |
2.1.5 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
2.1.6 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 |
2.1.7 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
2.2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理论依据 |
2.2.1 教育者先受教育理论 |
2.2.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 |
2.3 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意义 |
2.3.1 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是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
2.3.2 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
2.3.3 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需要 |
3 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案例分析 |
3.1.1 访谈对象与内容 |
3.1.2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1.3 典型案例分析 |
3.2 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成效分析 |
3.2.1 大部分导师能够正确认识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性 |
3.2.2 大部分导师积极践行“四有老师”标准 |
3.2.3 研究生对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情况认可度较高 |
3.3 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问题分析 |
3.3.1 部分导师对研究生社会责任培养不够重视 |
3.3.2 部分导师对研究生生活关怀程度还需提升 |
3.3.3 部分导师对研究生学术指导存在弱化现象 |
3.4 当前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不足 |
3.4.2 教育理念与方法缺乏科学性 |
3.4.3 导师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 |
3.4.4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4 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对策建议 |
4.1 提升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素养和能力 |
4.1.1 自觉提升师德修养 |
4.1.2 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和业务素质 |
4.1.3 科学运用育人方法与艺术 |
4.2 积极构建和发展师生共同体 |
4.2.1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
4.2.2 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 |
4.2.3 构建师生责任共同体 |
4.3 完善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制度建设 |
4.3.1 规范导师遴选制度 |
4.3.2 严格导师培训制度 |
4.3.3 完善导师考评制度 |
4.3.4 建立导师合力育人工作机制 |
4.4 发挥组织力量保障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 |
4.4.1 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 |
4.4.2 高校积极落实导师责任制 |
4.4.3 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访谈提纲 |
附件B 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的理论意义 |
2.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目标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研究特色 |
2.创新之处 |
(六) 相关概念界定 |
1.新时代 |
2.师范生 |
3.师范生师德教育 |
二、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
1.调查思路 |
2.样本简介 |
3.研究过程 |
(二)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 |
1.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取得的成绩 |
2.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1.高校师德教育的不足 |
2.师范生自身存在不足 |
3.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
三、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
1.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水平,学会如何教书 |
2.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学会如何育人 |
(二)是全面提高师范生素质的现实需要 |
1.有利于促进师范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
2.有利于促进师范生知识素质的提升 |
3.有利于促进师范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
(三)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
1.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
2.有利于提升社会道德 |
四、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 |
(一)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2.个人品德养成教育 |
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
4.现代教育理念教育 |
(二)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基本要求 |
1.高校师德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要求 |
2.师范生自身师德养成的基本要求 |
五、加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对策 |
(一)实施“五位一体”的师德教育体系 |
1.加强课程教学,培养师范生的师德信仰 |
2.开展主题活动,强化师范生的师德体验 |
3.通过教育实践,提高师范生的师德践行能力 |
4.利用校园文化,营造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氛围 |
5.运用师德评价,增强师范生的师德自律意识 |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
1.选取师德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师德课程的教学 |
2.加强高校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 |
(三)发挥师范生师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 |
1.师范生自身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
2.师范生自身要注重实践 |
3.师范生要将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
(四)营造有利于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社会环境 |
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3.加强社会对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关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问卷 1(在读师范生版)问卷调查结果 |
附录 2:问卷 2(已毕业)问卷调查结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从崇高到底线—近四十年我国师德观的脉络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尚待重新理解的底线和崇高师德 |
一、选题缘起 |
(一) 被遗忘了的底线师德 |
(二) 被模糊了的崇高(传统)师德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者对底线师德与崇高师德的理解 |
(二) 国内关于师德观的历史研究 |
(三) 国外相关研究 |
三、本研究的思路 |
(一) 以师德观的历史还原真实的底线师德和崇高师德 |
(二) 历史阶段的选取及划分 |
(三) 师德的概念、观念以及理念 |
(四) “谁”的师德观以及如何呈现师德观 |
四、近四十年我国师德观的简明脉络 |
(一) 从“崇高”到“高标”再到“底线” |
(二) 观念以及内容的转变 |
第一章 1976-1984: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 |
一、崇高师德的复位 |
(一) 教育的恢复 |
(二) 教师合法身份的恢复 |
(三) 师德崇高性的认定 |
(四) 崇高师德内容的来源 |
二、人民教师的“献身” |
(一) “人民”的转义与人民教师的界定 |
(二) “献身”的脉络 |
(三) 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问题 |
三、人道主义的浪潮与“爱生” |
(一) 人道主义的浪潮与知识分子的复归 |
(二)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
(三) “爱生”的依据及其局限 |
第二章 1984-1992:崇高师德的高标化 |
一、教师伦理学中的师德高标化 |
(一) 教师伦理学的成型及其对崇高师德的继承 |
(二) 教师伦理学对师德的层次划分及其混淆 |
(三) 师德的亏空与师德枷锁的巩固 |
二、《规范》对教师的强制:基于对《规范》的性质的分析 |
(一) 关注名称与关注内容 |
(二) “规范”与“要求”的比较 |
(三) 《规范》的“普遍理想”导向及其问题 |
三、《规范》的高标化:基于对《规范》的内容的分析 |
(一) 意识形态的巩固 |
(二) “奉献”的显现及其问题 |
第三章 1992之后:崇高的落寞与底线的显现 |
一、躲避崇高与底线伦理 |
(一) “人文精神”的争论 |
(二) 庸俗对崇高的颠覆 |
(三) 底线伦理的分析 |
二、师德底线的显现与崇高师德的转化 |
(一) 师德规范的分层与师德底线的显现 |
(二) 崇高师德的“转化” |
(三) 专业师德的问题 |
三、底线师德的显现及其问题 |
(一) 崇高师德的问题化 |
(二) 底线师德的显现与崇高师德的私化 |
(三) 底线师德的问题 |
余论: 底线如何沦为枷锁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概述 |
2.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基本理论 |
2.1.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理论基础 |
2.1.2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和育人方法 |
2.1.3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光荣使命 |
2.2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任重道远 |
2.2.1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必须全面 |
2.2.2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是育人专家 |
2.2.3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重在帮助 |
2.3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的现实状况 |
2.3.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效果判断 |
2.3.2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存在问题 |
2.3.3 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亟需提高 |
第三章 高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
3.1 社会工作的含义、发展历程和理论辐射 |
3.1.1 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
3.1.2 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
3.1.3 社会工作的理论辐射 |
3.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基本方法和主要贡献 |
3.2.1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
3.2.2 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
3.2.3 社会工作的主要贡献 |
3.3 高校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
3.3.1 高校社会工作的含义 |
3.3.2 高校社会工作的内容 |
3.3.3 高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与社会工作契合 |
4.1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
4.1.1 思政课教师育人与社会工作兼容 |
4.1.2 社会工作应用于教师育人 |
4.1.3 社会工作应用于思政教育 |
4.2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运用社会工作的现实需要 |
4.2.1 社会进步催生育人方式创新 |
4.2.2 学生进步需要先进方法引导 |
4.2.3 思政课教师须迅速转换观念 |
4.3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社会工作者角色相近 |
4.3.1 大学生思想进步的引导者 |
4.3.2 大学生学习资源的筹措者 |
4.3.3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 |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引入社会工作的路径 |
5.1 社会工作理念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扩展 |
5.1.1 秉承人本主义理念,培养学生“自助”精神 |
5.1.2 对学生接纳、包容,培养学生自信心 |
5.1.3 注重个别化原则,培养学生个人优势 |
5.2 社会工作方法与高校思政课教师育人结合 |
5.2.1 探索个案工作方法育人 |
5.2.2 采取小组工作方法育人 |
5.2.3 借鉴社区工作方法育人 |
5.3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借鉴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经验 |
5.3.1 拓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工作角色 |
5.3.2 强化社会工作专业素质培训 |
5.3.3 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育人工作运行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议师德在育人过程中之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立德树人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角色转变研究[D]. 冯滟童.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D]. 赵凤. 黑龙江大学, 2021(10)
- [3]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情怀的培育研究[D]. 叶子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5]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 ——以大学生参与为视角[D]. 孙鹏.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4)
- [6]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D]. 刘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D]. 修晓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研究[D]. 方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从崇高到底线—近四十年我国师德观的脉络与问题[D]. 吕狂飚.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10]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职能研究[D]. 梁思远.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