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根发育研究中的辩证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何广益[1](2021)在《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佛教是极为重视生命健康的宗教,贡献了相当丰富的医学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医学内容与中医相互交流融合,僧人们借医弘法,使得佛教医学的价值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佛教医学进行研究,但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观的研究尚未成型,首先未见关于病因内容的大范围检索,多局限于部分佛经中的说法,缺乏完整性;其次,未见佛教医学病因相关概念的解释,病因理论多沦为其他诊疗内容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对于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类别的研究逻辑性上也有所欠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拟从佛教经藏医学文献入手,对佛教医学病因学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检索、整理,以期完整了解佛教医学中病因相关的内容,初步掌握佛教医学病因所涉及的方向。其次,对所检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得出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探讨的几大方面如“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等,对这几个大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研究病因观的定义、特点、价值提供依据。根据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内容,总结其定义,厘清其中思路,将各大方面的内容进行逻辑串联,从而使具有完整结构框架的病因观得以呈现。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于中医的影响、在中医典籍中的体现,研究病因观对于佛教医学研究的学术意义,阐述其文献历史价值,为身心医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分为四个部分来探究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第一部分梳理了佛教医学的起源,明确古印度吠陀医学与佛教医学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其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明了佛教医学并非古印度医学的复刻,而是具有独创性的宗教医学,理解其存在的独特意义与价值。探讨了佛教医学的定义、佛教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佛教医学中病的定义与分类,并确定本文将选择佛教经藏医学中的内容来分析其病因观。借助于佛医文献软件电子版《大正新修大藏经》并与文字版校对,对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相关内容进行了通读筛检,去除宗教教义内容后,整理得出135部佛经中含有佛教医学病因相关论述,对病因的各种分类法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结合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病因观主要包括“四大致病”、“烦恼致病”、“虫风致病”、“业因致病”和“其他因素致病”五个大方面的内容:①地、水、火、风四大分内外并各具坚、湿、暖、性的总体特征,为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之间互相制化,任一大的增损导致四大平衡失调、生克失衡,进而导致不同的病相表现;②佛教医学认为人受到根本烦恼、随烦恼等诸烦恼的侵扰,进而致病。三毒是烦恼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影响精神作用最多的根本烦恼,不同程度的三毒会导致不同的症状表现和病理行为;五盖是三毒的发挥,其分别所致的心理疾病更加清晰,与现代医学的诸多精神疾病可以对应;③八十虫致病和八十风致病是佛教经藏医学中最为独特的一套病因理论,八十虫的致病机理与现代微生物学颇为相似,而八十风的机制也与人体免疫系统有所关联;④业因致病是最具宗教特色的病因,先世业因与现世业因均可造成疾病的产生,先世业因通过业风进入胞胎完成两世的衔接、导致现世疾病的发生,恶业可导致五脏五根病的发生;⑤佛教经藏医学中还可见饮食不节、睡眠不节、饮酒无度、时令气候、坐禅不节、魔鬼致病及毒虫外伤等病因的内容。第三部分以“佛”、“四大”、“三毒”、“贪欲”、“贪瞋”、“业”等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医典籍中与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相关的内容,整理分析文献,得出其对中医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大致病、贪瞋致病和业障致病三个方面。“四大”之说被诸多医家采用,并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也有医家以四大解释药性并指导治疗,四大致病也被部分医家认可并用于他们的着作中;贪瞋致病多出现于中医养生着作中,被诸多医家认为是养心之关键;业障致病之说也被许多医家接受并强调通过消解业障来防病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总结了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详细内容,通过与其他医学病因之比较,梳理出佛教医学致病因素的结构,明确佛教经藏医学中病因的定义。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所呈现的立体化的整体观念,包括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三世统一;分析病因之间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因与因之间或互为中介或制约的关系;阐明佛教医学独特的病因探究方式,包括审症求因、观察知因和内观体悟求因。最后讨论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点明其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展现佛教医学的超前性,揭示了佛教医学病因观对身心医学探究的优势之处以及对道德约束、行为规范的启示作用。
鲁周南[2](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马冉[3](2020)在《替牙期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内牙根未发育完成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以同颌对侧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埋伏阻生牙牙根、牙槽骨及牙髓的变化,分析治疗的效果及意义,以期为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阻生牙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含牙囊肿单侧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患者,均行外科手术联合闭合式正畸牵引治疗,对20颗患牙(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应用CBCT测量牙根长度、根管壁厚度、牙槽骨水平及厚度,并检查牙髓活力,均以同颌对侧正常同名牙作为对照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埋伏阻生牙与对照牙牙根发育、牙槽骨发育及牙髓活力的差异。结果本组治疗时间14~33个月,平均23.6个月。治疗结束时,所有研究对象囊内新骨生成,颌骨囊腔消失,囊内埋伏阻生牙均牵引到位。1.牙根长度:治疗前埋伏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为(8.76±1.16)mm,对照牙牙根长度为(10.95±1.03)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伏上颌中切牙牙根长度为(11.41±0.94)mm,对照牙牙根长度为(13.06±0.72)mm,两者进行比较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显着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牙根长度变化量为(2.65±0.95)mm,对照组牙根长度变化量为(2.11±0.99)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管壁厚度:治疗前埋伏上颌中切牙根管壁厚度为(1.67±0.26)mm,对照牙根管壁厚度为(1.71±0.25)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埋伏上颌中切牙根管壁厚度为(1.87±0.20)mm,对照牙根管壁厚度为(1.89±0.20)mm,两者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较治疗前根管壁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根管壁厚度变化量为(0.19±0.11)mm,对照组根管壁厚度变化量为(0.18±0.10)mm,两者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牙槽骨:治疗后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2.50±0.41)mm、(1.27±0.23)mm,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水平分别为(1.38±0.28)mm、(1.23±0.21)mm,治疗后治疗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56±0.19)mm、(1.49±0.28)mm,对照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分别为(0.79±0.24)mm、(1.58±0.24)mm,上述4项指标仅唇侧牙槽骨水平及厚度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牙髓活力: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牙髓活力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患者,在选择合适适应症的情况下,进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牙根能继续发育至根2/3以上,且根管壁也正常发育,牙髓活力正常,达到临床保存的标准,可作为临床诊疗的参考。2.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可导致其唇侧牙槽骨轻度丧失。
李小兰[4](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子洋[5](2020)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成人颅颌面硬组织特征的CBCT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测量骨性Ⅲ类成人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颅颌面硬组织相应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的颅颌面硬组织结构特征。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骨性Ⅲ类成人83例,男31例,女52例,年龄范围18~40周岁,根据MP-SN<26°为低角组,26°≤MP-SN<37°为均角组,37°≤MP-SN为高角组分组。所有患者拍摄CBCT,应用Invivo和Win Ceph软件测量样本的颅底、颌骨与颏部特征。SPSS 21.0统计性别差异,并对各组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部分长度测量结果性别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大于女性;2.高角组前颅底平面角、鞍角与颅底角大于低角组,后颅底平面角小于低角组;3.高角组SNA小于低角组,男性高角组A-Nper和女性高角组NA-PA大于低角组(负值更小);4.高角组下颌角、下颌骨垂直开张量大于低角组,水平开张量小于低角组;高角组下颌角单位长、髁突宽度、下颌角间宽度、下颌升支高度较小,下颌骨总长度较大;5.高角组颏厚度高度比、颏最小厚度、颏角小于低角组。结论:1.骨性Ⅲ类高角型患者和低角型相比,前颅底平面逆时针旋转,后颅底平面顺时针旋转,颅底角和鞍角较大。2.骨性Ⅲ类低角型患者面中部较高角型更凹陷。3.骨性Ⅲ类高角型患者颏联合呈窄长型,低角型患者颏部发育较高角型更充分。
杨欢[6](2019)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控制侵蚀、气候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海岸线后退、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呈多发态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源遥感数据、水文气象资料和现场查勘调研成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面面积、植被覆盖度、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7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水面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部分滩涂区域逐渐被水体淹没,泥沙淤积情况明显改善,植被生长区域向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区不断延伸。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规律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演变方向为:部分耕地景观向水田转变,滩涂景观主要演变为水域,少部分滩涂演变为草甸,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2)利用遥感数据和不同时期生态调查数据,对黄河三角洲主要补水区-刁口河尾闾湿地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补水对刁口河尾闾湿地的植被、水体、土壤理化特征和生境适宜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湿地水面面积相比补水前增加6.5倍;植被种类由13种增加到51种,各类型群落高度与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增长;由于淡水资源的补充,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幅达20%,各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有机质含量显着增长。此外,由于刁口河尾闾湿地在生态补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的滩涂水域及芦苇沼泽,湿地水禽数量大幅增加。(3)以P-S-R模型为框架,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年来水量等20个指标的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Fuzzy-AHP法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CEI)分别为0.433、0.696和0.808,按照CEI分类标准,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处于“亚病态”、“一般”和“亚健康”状况。其中,压力指标中,湿地年来水量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大,状态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重要性最大,响应指标中,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大。
苗静[7](2019)在《不同形态牙齿镍钛器械预备及充填后力学性能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形态牙齿镍钛预备及充填后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旨在研究能达到良好控制根管内感染又最大限度地保存剩余牙本质所选择的镍钛器械的类型及锥度,从而降低牙折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口外拔出的上颌前牙、前磨牙、磨牙各45颗,随机分成WaveOne组(n=45)、Protaper Next组(n=45)、TF组(n=45)三组,分别用WaveOne镍钛锉、Protaper Next镍钛锉、TF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垂直加压下牙齿的最大受力值。结果:WaveOne、Protaper Next、TF镍钛器械应用Crown-Down技术分别预备前牙、前磨牙、磨牙后牙根折裂所得最大抗力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WaveOne镍钛锉S(21/06)、P(25/08)、L(40/08)三种型号组间抗力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45.861,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WaveOne镍钛锉S(21/06)与P(25/08)和L(40/0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5/08)和L(40/08)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rotaper Next镍钛锉X1(17/04)、X2(25/06)、X2(25/06)三种型号组间抗力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0.362,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Protaper Next镍钛锉X1(17/04)与X2(25/06)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X3(30/07)与X1(17/04)和X2(25/06)有统计学意义(P<0.05);TF镍钛锉T1(25/04)、T2(25/06)、T3(25/08)三种型号组间抗力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64.978,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TF镍钛锉T3(25/08)与T1(25/04)和T2(25/06)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25/04)和T2(25/06)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锥度同一横截面积(即25/06、25/08)内不同镍钛锉间相比,各镍钛锉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rotaper Next与TF在04间相比,Protaper Next与、WaveOne、TF在06锥度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WaveOne镍钛锉在进行根管预备及充填后牙根的抗力值随着镍钛锉锥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L(40/08)锉预备根管后的抗力值最低;(2)同种镍钛器械预备及充填根管后牙根的抗力值大小与牙齿形态无明显相关;(3)不同种镍钛器械预备及充填同种形态(牙齿外形)牙根的抗力值也无明显相关性;(4)Protaper Next镍钛锉、TF镍钛锉在进行根管预备及充填后牙根的抗力值在06锥度之后随着镍钛锉锥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张雪[8](2018)在《Ⅰ型BMP受体ACVR1在牙本质及牙周组织形成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龋病、外伤等各种外界刺激能破坏牙齿正常组织,引起牙体缺损或缺失,进而影响了咀嚼、发音等功能。其中,牙本质作为牙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牙髓抵御外界刺激过程中发挥重要防御作用。因此,研究牙本质形成为促进牙本质再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BMP信号通路在成牙本质细胞正向分化及牙本质形成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而目前对I型BMP受体ACVR1在调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少有研究。本实验通过Osterix-Cre;Acvr1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ACVR1对小鼠牙本质形成的影响。由于小鼠切牙和磨牙具有不同的牙结构,故同时观察ACVR1在小鼠切牙和磨牙牙本质形成中的作用。Micro-CT结果显示,PN21时,敲除组下颌较对照组小且矿化度下降;敲除组切牙较对照组小且形成不连续的硬组织。组织形态学HE染色可见,PN5时,敲除组磨牙和对照组磨牙无明显差异;PN21时,与对照组相比,敲除小鼠磨牙牙根较短,牙髓腔扩大,牙冠处牙本质厚度变薄,前期牙本质增厚。PN5时,在敲除组小鼠切牙中,可见骨样牙本质形成;PN21时,敲除组仍可见明显的骨样牙本质形成。实时定量RT-PCR检测成牙/成骨相关基因结果显示,在磨牙中,敲除组成牙相关基因(Col1、Dmp1、Dsp、Nestin、Sp7)与对照组表达无差异,而成骨相关基因(Bsp)明显上调,免疫组化染色及定量分析再次确认此结果,发现成骨蛋白BSP在敲除中前期牙本质中有明显阳性,而在敲除组牙本质和对照组牙本质、前期牙本质中均无表达。在切牙中,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切牙成牙相关基因Dsp表达下调,成骨相关基因Bsp表达上调。实时定量RT-PCR检测成牙-成骨转化信号WNT通路,结果显示,敲除组切牙中WNT抑制剂Dkk1和Sost表达较对照组切牙下调,而敲除组磨牙Dkk1和Sost表达与对照组磨牙无差异。因此,ACVR1在小鼠切牙和磨牙中具有不同作用,具体表现为ACVR1促进小鼠磨牙牙本质形成而在小鼠切牙中抑制骨样牙本质形成。另外,提出WNT可能是ACVR1在切牙中调控间充质细胞抑制成骨向分化重要信号通路。牙周作为牙体的支持组织,在维护牙生理功能及减缓咀嚼压力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通过敲除间充质中Acvr1,明确ACVR1在牙周组织(牙槽骨、牙骨质、牙周膜)中的作用。利用micro-CT、HE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手段,我们发现,间充质Acvr1敲除后,牙槽骨骨小梁厚度变薄,骨矿物质密度以及组织矿化密度下降,进一步检测发现,这种表型是由成骨细胞活性减弱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共同作用导致的,其中,成骨细胞可通过增强RANKL/OPG信号向破骨细胞传递信号,激活破骨细胞活性,进而促进骨吸收。而Acvr1敲除后对细胞牙骨质形成几乎没有影响,成牙骨质细胞分化相关因子Col1和BSP表达几乎没有变化。另外,Acvr1敲除后,牙周膜表现为纤维排列紊乱,根分叉处的血管形态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分化相关因子Col1和Nestin表达较弱,成纤维细胞分化减弱。本研究提示了ACVR1对牙周组织形成的重要性,促进牙槽骨形成,维持牙周膜纤维形态,并提出了ACVR1通过促进成骨细胞成骨及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共同作用来促进成骨。其中,成骨细胞中ACVR1通过RANKL/OPG信号轴抑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间对话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刘艺娜,汤楚华,王侗飞,俄正阳,张震芳[9](2017)在《培养“辩证思维”、提升临床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以牙周病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临床医学的各专科相对独立,又密切关联。实习生在临床各专科轮转的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对"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提升临床实习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具有重要意义。
铁晓敏[10](2016)在《牙髓干细胞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修复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第三代同质异体大鼠牙髓干细胞定植于去除冠髓后的大鼠髓腔后,再生修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能力。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全麻下摘除大鼠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冠髓,实验组去髓后同期髓腔内定植体外培养的同质异体大鼠牙髓干细胞,对照组冠髓摘除后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均使用光固化树脂充填封闭髓腔。两组动物均于术后2、4、6周处死,取其上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HE染色组织学观察,牙本质的厚度测量。结果:实验组4周时,肉眼可见牙髓充血减少;6周时,X线显示牙本质厚度增加,根尖孔闭合;6周时,光镜下显示明显新生牙本质形成,成牙本质细胞栅栏状排列;牙本质厚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牙本质厚度2周时增厚,4周增厚更明显,持续至6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髓腔内定植,可以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再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牙根发育研究中的辩证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根发育研究中的辩证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 |
2.1 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现状 |
2.2 佛教医学病因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2.3 选题理由 |
3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佛教医学概略 |
第一节 佛教医学与印度医学 |
1 古印度阿育吠陀的发展 |
2 阿育吠陀医学的内容与传播 |
3 佛教医学的起源 |
第二节 佛教医学定义 |
第三节 佛教医学典籍 |
第四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健康 |
1 佛教对健康的认知 |
2 佛教中健康的标准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 |
1 病的定义 |
2 病的分类 |
第六节 佛教经藏医学论病因 |
1 佛经中病因相关文献检索 |
2 佛经中病因内容的分类 |
3 略谈病因文献梳理 |
第二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四大致病 |
1 四大学说略述 |
2 四大成身过程 |
3 四大与人体 |
4 四大致病 |
第二节 烦恼致病 |
1 烦恼致病概说 |
2 三毒致病 |
3 五盖致病 |
4 随烦恼 |
第三节 虫风致病 |
1 八十虫致病 |
2 八十风致病 |
第四节 业因致病 |
1 业与业报 |
2 先世业报病与现世业报病 |
3 恶业致病 |
4 业入胞胎 |
5 业因说之转变 |
第五节 其他因素致病 |
1 饮食不节致病 |
2 睡眠不节致病 |
3 饮酒无度致病 |
4 时令气候致病 |
5 坐禅不节致病 |
6 魔鬼致病 |
7 毒虫及其他外伤致病 |
第三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学的影响 |
第一节 简述佛教医学对中医的影响 |
第二节 四大致病与中医 |
1 “四大”说法的流行 |
2 四大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 |
3 四大对中药药性理论的影响 |
4 四大致病内容的引入 |
第三节 贪瞋致病与中医 |
第四节 业障致病与中医 |
第五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对中医影响的讨论 |
第四章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探究 |
第一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定义 |
1 定义 |
2 内容 |
第二节 佛教经藏医学病因观的整体观 |
1 人体内部环境的统一 |
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
3 三世统一 |
第三节 多因交缠 |
1 病因之间互相影响 |
2 病因观中的因果联系 |
第四节 病因探究方式 |
1 审症求因 |
2 观察知因 |
3 内观体悟求因 |
4 病因探究方式小结 |
第五节 病因观的特色与价值 |
1 虫风致病与微生物学 |
2 病因观对道德约束和行为规范的启示 |
3 烦恼致病与心理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辨证论治研究 |
2 方药研究 |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
4 名老中医治验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选择原则 |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
1.3 古籍选择结果 |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
3.4 小结 |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
4.5 小结 |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5.2 病名逐步完善 |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
5.6 小结 |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6.2 病名沿革 |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
6.7 小结 |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
7.7 小结 |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
1.1 医家个人经验 |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
2 研究方法 |
2.1 归纳法 |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
2.2.1 元数据概念 |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
2.3 专家访谈法 |
2.3.1 访谈对象 |
2.3.2 访谈方法 |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
2.3.4 访谈提纲 |
2.4 名中医推荐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
3.2.1 选择古籍经验 |
3.2.2 选择医家经验 |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
4 结论 |
讨论 |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
(3)替牙期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含牙囊肿及囊内埋伏阻生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着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成人颅颌面硬组织特征的CBCT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垂直骨面型颅颌面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湿地演变特征研究 |
1.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区域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2 数据来源 |
2.2.1 遥感数据 |
2.2.2 生态调查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遥感解译 |
2.3.2 PSR模型与Fuzzy-AHP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3.1.1 图像配准 |
3.1.2 数据去条带处理 |
3.1.3 图像裁剪 |
3.1.4 波段组合 |
3.2 水面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2.1 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2.2 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
3.3 植被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
3.3.1 南部区域植被覆盖面积变化特征 |
3.3.2 北部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变化特征 |
3.4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
3.4.1 湿地景观分类标准 |
3.4.2 湿地景观分类方法 |
3.4.3 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4.4 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
4.1 水面面积 |
4.2 植被状况变化分析 |
4.2.1 植物种类 |
4.2.2 群落高度 |
4.2.3 植被覆盖面积 |
4.3 土壤状况变化分析 |
4.3.1 表层土壤含水量 |
4.3.2 土壤含盐量 |
4.3.3 土壤有机质 |
4.4 水禽数量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 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层次总排序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分析 |
5.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5.3.2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5.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
5.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
5.4.1 评价结果 |
5.4.2 压力分析 |
5.4.3 状态分析 |
5.4.4 响应分析 |
5.5 对策与建议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不同形态牙齿镍钛器械预备及充填后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Ⅰ型BMP受体ACVR1在牙本质及牙周组织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牙本质及牙周组织基本发育过程 |
1.1.1 牙本质形成的基本过程 |
1.1.2 牙周组织形成的基本过程 |
1.2 BMP信号通路与牙发育 |
1.2.1 BMP配体与受体 |
1.2.2 BMP信号通路传导过程 |
1.2.3 BMP信号通路在牙本质形成中的研究 |
1.2.4 BMP信号通路在牙周组织中的研究 |
1.3 基因敲除模型在牙发育中的应用 |
1.3.1 简述基因敲除技术 |
1.3.2 基因敲除模型在牙本质形成及牙周组织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间充质中I型BMP受体-ACVR1对牙本质形成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产生 |
2.2.2 Micro-CT照相 |
2.2.3 HE染色及免疫组化 |
2.2.4 实时定量RT-PCR检测 |
2.2.5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导致小鼠切牙和磨牙缺陷表型.. |
2.3.2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导致小鼠磨牙牙本质变薄 |
2.3.3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小鼠切牙出现骨样牙本质 |
2.3.4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抑制小鼠磨牙牙髓间充质分化,促进小鼠切牙牙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向分化 |
2.3.5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可能通过促进WNT信号通路而调控切牙间充质细胞成骨向转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间充质中I型BMP受体-ACVR1对牙周组织形成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产生 |
3.2.2 Micro-CT照相 |
3.2.3 组织学和组织形态测量学分析 |
3.2.4 免疫组化染色及定量分析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导致牙槽骨骨量减少 |
3.3.2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导致牙槽骨骨小梁变薄和破骨细胞活性增强 |
3.3.3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导致牙槽骨成骨细胞基质分泌减少 |
3.3.4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成骨细胞通过RANKL/OPG激活破骨细胞活性 |
3.3.5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对牙骨质形成几乎没有影响 |
3.3.6 间充质中Acvr1敲除后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分化而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牙周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培养“辩证思维”、提升临床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以牙周病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联系和发展 |
2 局部与整体 |
3 内因与外因 |
(10)牙髓干细胞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修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分组 |
3.2 实验操作过程 |
3.3 检测指标 |
3.4 统计方法 |
4. 质量控制 |
5.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四、牙根发育研究中的辩证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佛教经藏医学中的病因观探要[D]. 何广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替牙期手术联合正畸牵引含牙囊肿内埋伏上颌中切牙的疗效观察[D]. 马冉. 郑州大学, 2020(02)
- [4]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5]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Ⅲ类成人颅颌面硬组织特征的CBCT研究[D]. 刘子洋.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杨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7]不同形态牙齿镍钛器械预备及充填后力学性能分析[D]. 苗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8]Ⅰ型BMP受体ACVR1在牙本质及牙周组织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 张雪. 吉林大学, 2018(04)
- [9]培养“辩证思维”、提升临床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以牙周病学为例[J]. 刘艺娜,汤楚华,王侗飞,俄正阳,张震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7(11)
- [10]牙髓干细胞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修复作用的研究[D]. 铁晓敏. 新疆医科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