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环境犯罪中的疫学因果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寅翔,蒋昊[1](2021)在《归因与归责: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污染环境罪属于何种犯罪类型,学界对此争议颇多。从规范表述、法益属性、法秩序统一性等多维角度进行确认,污染环境罪实际上属于结果犯,因而本罪的因果关系判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结合当下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判断的司法现状,可以发现建立在客观物理法则之上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并不能妥善解决本罪作用机理极为复杂的因果关系判断问题,无法在公害犯罪中形成有效的因果关系判断规则,因而需要引入疫学因果关系等理论。但是,疫学理论有着将刑事诉讼证明标准降低到"排除合理怀疑"以下之虞,为脱离这些不利困境,在污染环境罪的因果关系判断程式中,通过构建事实与规范的双层次判定结构,分别进行事实归因和规范归责的判断。在筛选出强影响因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审视,从而维系"排除合理怀疑"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以求达到合理出罪的目的。
张攀亭[2](2021)在《论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文中认为近些年,环境污染事件频发、隐蔽性强、危害较大且恢复困难,污染环境的行为亟待国家进行有效规制。刑法作为保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时理应发挥其独特的约束机能。在刑法对污染型环境犯罪进行有效规制的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便是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由于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所具有的隐蔽、长期、累积以及对高科技的依赖等特性,使得适用刑法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认定此类犯罪会造成对大量的环境污染案件无法进行有效规制的弊端。因此,为了遏制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刑事规制,故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成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与污染型环境犯罪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不同概念的具体含义,并进一步详细界定污染环境犯罪的概念。在对污染环境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后,针对其特点展开细致分析,为展现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做铺垫;第二部分,以对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评价和分析为基础,进而阐明污染环境犯罪适用我国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的理论困境,并具体论述了困境之具体体现和产生困境的根源;第三部分,由于我国现阶段在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层面的研究较为滞后和浅薄,从国外裁判污染环境犯罪案件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的角度,阐释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发展,例如疫学因果关系理论、间接反证理论、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及客观归责理论等;第四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在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时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可行性、具体适用以及必要限制条件,以寻求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
孙洪星[3](2020)在《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污染型环境犯罪案件的复杂性、污染行为的多样性、污染结果的长期潜伏性等特点,导致运用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去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存在较大困难。究竟适用何种理论学说对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进行认定,学界目前尚无定论,讨论较多的当属疫学因果关系理论,间接反证理论、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等学说,其中,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由于吸收了疫学因果关系与间接反证理论的优势成为较为有效的认定污染性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本文通过对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的梳理,借鉴国内外对该问题的优秀研究成果,提出采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解决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困难这一难题。具体来讲,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基本概念,国外对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研究,我国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当前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存在的难题及原因分析,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目前有两个难点,难以达到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控方承担所有的证明责任存在困难;而产生这两个困难的原因是由于污染型环境犯罪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无法合理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讨论较多的三个理论。包括疫学因果关系理论,间接反证理论,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并对这三个理论的优势与缺陷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因果关系推定理论解决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对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提出了原则性的限制,即必须符合必要性、合理性原则。最后,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具体的适用规则。
钟玮[4](2019)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探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现象愈演愈烈,解决环境污染方面的刑事对策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其中关于污染型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判定已成为环境犯罪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我国污染型环境犯罪存在较为频繁且难以解决的三个与因果关系相关的问题,分别是因果链条形成难、污染型环境犯罪证明标准高、多因一果刑事责任归属难。从客观归责理论与疫学因果关系理论中截取精华解决当前最为主要的三个问题,能更好突破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困境。
苏璟雯[5](2019)在《环境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困境及解决路径》文中提出在当前环境犯罪司法实践中,适用传统因果关系理论来认定犯罪成立存在诸多困难。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固有的局限性是导致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犯罪适用中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要解决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认定的难题,就要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入手,引入域外判断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新理论,克服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固有弊端。与此同时,为保证认定犯罪过程中的公平与合理,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谦抑性原则,应当对新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进行一定的限制。
张道许[6](2019)在《风险社会视角下环境刑法的理论调适》文中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激发了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忧虑,促使新安全观的形成,安全问题成了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体系之间的纽带。环境刑法不再完全恪守传统的罪责刑法理论,更加重视环境危险行为,理论调试应成为必然趋势。法益理论首当其冲,环境法益的独立化和前置性保护促使传统的法益侵害说不断融合发展。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谨慎适用填补了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空白地带。严格责任理论的例外适用弥补了传统过错原则的不足,适应风险社会中对环境问题的宏观政策方向。
苏强[7](2019)在《我国污染环境罪惩治困境及出路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成为统筹推进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所做的重大部署,为此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保护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当前污染环境罪适用的难题展开讨论并给予方向上指导。在重典治污的时代背景下,司法在推进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仅仅依靠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来解决问题显然已经不够,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足以上升到犯罪,但由于此罪在因果关系认定上很复杂、以及对于此罪名的适用有很多难题,所以很多案件最终只是用行政手段简单罚款了事。环境污染问题不仅涉及到当事人的利益,更关系着子孙后代的生活。由于环境污染具有重大社会危害性,理清污染环境罪在司法适用中的难点和原因,迫在眉睫。对于环境污染刑事立法方面,国外开始的较早,我国在1997年才在刑法中增设“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此罪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违法犯罪起到预防和震慑作用,但由于该罪名过于抽象,且结果犯的要求程度较高,门槛过高,适用较少,受到广大学者的批判。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将该罪由“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其入罪标准适当放宽了,司法实践中关于污染环境罪的判例也开始增多。为了增加其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深入调查研究,于2013年和2016年相继出台了两部《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13年《解释》、2016年《解释》),但污染环境罪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因果关系把握困难、法益不明、既遂标准混乱、罪过形式模糊以及刑罚处罚偏弱等方面问题。本文的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对我国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革、以及污染环境犯罪社会危害性、域外国家污染环境犯罪的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在整体上对污染环境罪有一个把握,从而引出后文,我国污染环境罪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提出目前我国污染环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惩治困境,主要围绕污染环境罪在因果关系认定上、司法入罪以及刑事处罚三个方面来写。第一个方面,因果关系认定难主要围绕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适用的缺陷来写、接着论述了当前在污染环境罪中比较流行的两种因果关系理论,一个是来自日本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一个是发源于德国的间接反证因果理论,并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为下文引出我国适用疫学因果关系作铺垫;第二个方面,围绕污染环境罪的法益、主观罪过、既遂条件来论述,并就实务界与学术界对此产生的争议加以分析和探讨;第三个方面,刑事处罚主要从刑罚处罚单一、缓刑适用较多、单位犯罪处罚力度偏弱来论述。第三章,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立足国情笔者提出了一些污染环境罪完善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大家对污染环境罪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推动污染环境罪适用的统一性,解决其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韩武斌[8](2018)在《环境犯罪中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定位厘清》文中指出环境犯罪规制的最大问题在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从国外引进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进而在适用上难以给出正当性说明。在实体法上,疫学因果关系应归属于事实因果判断,从属于合法则条件说的一种类型;在程序法上,疫学因果关系并不是一种推定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相对确定的因果关系。
刘婷[9](2018)在《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普通的环境犯罪,乃至因果关系简单的污染型环境犯罪,运用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进行因果关系判定即可。但对于一些因果关系复杂的污染型环境犯罪,由于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导致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适用中遭遇困境,使一些污染型环境犯罪游离于刑事法网之外。面对这一难题,应突破基于科学法则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运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来认定因果关系复杂的污染型环境犯罪以免国家既定的环境刑事政策落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和间接反证理论本质上都是一种推定,运用了刑事推定。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并不是一种新的理论,其是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和间接反证理论的综合运用,吸收两者理论之长,补其不足。一方面,吸收了疫学理论的“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和间接反证理论的举证责任部分转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方的举证责任,这对于复杂的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确有必要。另一方面,要求控方要在证明基础事实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因果关系推定,同时赋予被告方反证权,防止推定的随意性,保证刑法的谦抑性。此外,由于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是对传统刑事理论的突破,用之不当将不利于被告方,因此为了达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必须对因果关系推定原则进行必要的限制。
张晓庆[10](2017)在《我国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及其适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有其固有的特殊性,在因果关系认定方面存在复杂性,并且传统刑法的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中遇到了适用困境。正是因为如此,在司法实践当中,通常情况下对环境犯罪的定罪是并不容易的。所以在此种背景下,就可以有条件的运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来认定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从而有利于及时的追究犯罪以及更好的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文章第一章首先阐述了环境犯罪的定义及特点,其次探讨了环境犯罪中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以及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研究的适用范围。文章第二章探讨了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中的适用困境。首先介绍了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其次分析了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中的适用困境。文章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当今世界三种主流的认定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理论,其次对这三种主流的理论进行了利弊分析,并且对这三种理论的司法适用也进行了探讨,最终得出我国最适合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结论。文章第四章主要是对我国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一个探讨,对于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在我国环境犯罪中的具体适用以及该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中的立法模式进行了阐述。
二、试论环境犯罪中的疫学因果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环境犯罪中的疫学因果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归因与归责: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提出问题 |
二、污染环境罪中因果关系的存在确认 |
(一)污染环境罪犯罪类型的学界争议 |
(二) 刑法教义学视域下的厘清 |
(三)污染环境罪系结果犯之证成 |
1.立法用语要求特定结果存在 |
2.司法解释凸显结果要素的要求 |
3.人本位的法益观要求污染环境的结果 |
4.法秩序统一性立场下的结果要求 |
三、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判断的司法现状 |
(一)污染环境罪的司法困境探明 |
1.纯粹凭借鉴定意见的事实性判断 |
2.忽视本罪结果犯本质而产生的判决矛盾性 |
3.极端情况下因果关系判断的模糊化 |
(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应对当前困境的局限 |
四、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判断的理论争议 |
(一)公害犯罪因果关系理论概述 |
1.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2.间接反证理论 |
3.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二)相关理论对于解决当前司法困境存在的不足 |
1.对于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质疑 |
2.对于间接反证理论的责难 |
3.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改良的不彻底性 |
五、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判断路径的重构 |
(一)事实与规范判断双轨制的确立 |
(二)事实因果关系判断的选择 |
1.疫学因果关系的确立 |
2.事实推定排除方案的引入 |
(三)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架构 |
1.风险升高理论的修正 |
2.结果归属理论的适用 |
六、结语 |
(2)论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基本问题 |
2.1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相关概念 |
2.2 传统刑法因果关系与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异同 |
2.2.1 传统刑法因果关系与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共性 |
2.2.2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性 |
第三章 传统理论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困境 |
3.1 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概述 |
3.1.1 大陆法系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理论 |
3.1.2 英美法系刑法因果关系认定理论 |
3.1.3 我国传统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
3.2 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不适性 |
第四章 国外认定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经验借鉴 |
4.1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4.1.1 理论内涵 |
4.1.2 理论评析 |
4.2 间接反证理论 |
4.2.1 理论内涵 |
4.2.2 理论评析 |
4.3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4.3.1 理论内涵 |
4.3.2 理论评析 |
4.4 客观归责理论 |
4.4.1 理论内涵 |
4.4.2 理论评析 |
第五章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在我国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适用 |
5.1 我国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可行性 |
5.1.1 顺应环境保护的国际发展潮流 |
5.1.2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规范的转变 |
5.1.3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
5.2 我国对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具体适用 |
5.2.1 一般规则:三层次判断基准 |
5.2.2 特殊规则:密室犯罪理论 |
5.3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适用限制 |
5.3.1 严格遵循公平原则 |
5.3.2 严格限制适用范围 |
5.3.3 基础事实可靠且推定结果合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基本问题 |
(一)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概念与认定现状 |
(二) 我国关于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发展 |
(三) 域外关于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现状 |
1. 大陆法系 |
2. 英美法系 |
二、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困难及原因 |
(一)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存在的困难 |
1. 难以达到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
2. 公诉方承担全部证明责任难度较大 |
(二)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困难原因分析 |
1. 污染型环境犯罪的特殊性 |
2. 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适用的困境 |
三、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之现有理论分析 |
(一)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1.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概述 |
2. 理论评析 |
(二) 间接反证理论 |
1. 间接反证理论概述 |
2. 理论评析 |
(三)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1.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概述 |
2. 理论运用 |
四、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适用 |
(一)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应用于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分析 |
1.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应用于污染型环境犯罪的合理性 |
2. 我国刑事司法案例提供实践基础 |
(二) 对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合理限制 |
1. 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原则 |
2.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适用的限制规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现状 |
二、国内外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理论 |
(一) 条件说 |
(二) 相当因果关系 |
(三)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四) 客观归责理论 |
三、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主要问题 |
(一) 因果链条形成难 |
(二) 污染型环境犯罪证明标准高 |
(三) 多因一果刑事责任归属难 |
四、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之综合选择 |
(5)环境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困境及解决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环境犯罪中适用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存在困难 |
二、环境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适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
(二) 环境犯罪自身的特殊性 |
1.环境犯罪的行为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商业价值 |
2.环境犯罪的危害后果呈现隐蔽性与不可逆转性 |
3.环境犯罪危害结果的诱因具有多元性 |
4.认定犯罪惯用的“倒查逻辑”在环境犯罪中适用困难 |
三、环境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适用困境的解决路径 |
(一)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新理论的引入与评析 |
1.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及其评析 |
2.间接反证理论及其评析 |
3.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及其评析 |
(二) 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新理论的选择与限制 |
1.疫学因果关系在我国刑事领域有适用的基础 |
2.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刑事领域中的适用限制 |
(7)我国污染环境罪惩治困境及出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污染环境罪概述 |
第一节 我国污染环境罪的立法沿革 |
一、1997 年-2011 年环境刑事立法初期阶段 |
二、2011 年-2013 年环境刑事立法发展阶段 |
三、2013年-至今环境刑事立法的完善阶段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犯罪社会危害性分析 |
一、环境损害的不可逆性 |
二、人身损害的重大危害性 |
第三节 域外污染环境罪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大陆法系国家污染环境罪立法 |
二、英美法系国家污染环境罪立法 |
三、域外污染环境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章 污染环境罪司法实践中的惩治困境 |
第一节 因果关系认定难 |
一、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适用困境 |
二、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利弊分析 |
三、间接反证因果关系理论的利弊分析 |
第二节 污染环境罪入罪标准混乱 |
一、法益不明 |
二、罪过刑事界定不统一 |
三、犯罪既遂形态司法认定缺陷 |
第三节 污染环境罪刑罚处罚偏轻 |
一、刑罚种类不齐全,法定刑偏轻 |
二、缓刑适用较多 |
三、单位主体追责难 |
第三章 完善污染环境罪惩治的建议 |
第一节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犯罪中的适用 |
一、我国环境犯罪适用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原因 |
二、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污染环境罪中的具体适用 |
第二节 完善污染环境罪司法入罪的标准 |
一、明确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 |
二、采用“混合罪过说”的罪过形式 |
三、将危险犯设定为污染环境罪的既遂状态 |
第三节 规范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 |
一、增设资格刑,完善罚金刑 |
二、严格缓刑的适用条件 |
三、加大单位犯罪的处罚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环境犯罪中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定位厘清(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疫学因果关系在实体法上的定位 |
(一) 疫学因果关系的实体功能 |
(二) 疫学因果理论与其他因果理论的关系 |
1. 条件说 |
2. 相当因果关系说 |
3. 合法则条件说 |
三、疫学因果关系在实体法上定位不清的本质原因 |
(一) 对因果法则中“法则”的理解 |
1. 从使用范围上可将法则分为自然科学法则和社会科学法则。 |
2. 从普遍性程度上可将法则分为决定论法则与统计法则。 |
(二) 对实体法上事实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理解 |
四、疫学因果关系在程序法上的定位 |
(一) 将疫学因果关系作为推定因果关系是未能厘清高度盖然性的内涵 |
(二) 将疫学因果关系当作推定因果关系是在方法论上出现了认知偏差 |
(三) 推定因果关系的认定逻辑不同于疫学因果关系 |
(9)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难题及原因分析 |
2.1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存在的认定难题 |
2.1.1 难以达到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
2.1.2 由控方承担全部证明责任有难度 |
2.2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困难的原因分析 |
2.2.1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
2.2.2 我国传统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困境 |
第3章 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之现有理论进路 |
3.1 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3.1.1 理论概述 |
3.1.2 理论评析 |
3.2 间接反证理论 |
3.2.1 理论概述 |
3.2.2 理论评析 |
3.3 因果关系推定 |
3.3.1 理论概述 |
3.3.2 理论运用 |
3.4 其它因果关系理论 |
第4章 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在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适用 |
4.1 在我国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4.1.1 在我国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合理性分析 |
4.1.2 在我国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可行性分析 |
4.2 因果关系推定原则的合理限制 |
4.2.1 因果关系推定适用的原则 |
4.2.2 因果关系推定适用的具体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我国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及其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性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性 |
第一章 我国环境犯罪因果关系概述 |
一、环境犯罪的定义及特点 |
(一)环境犯罪定义 |
(二)环境犯罪的特点 |
二、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
(一)危害行为价值上的经济相关性 |
(二)环境犯罪因果关系具有不完全的倒查逻辑性 |
(三)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科学技术性 |
三、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研究的适用范围 |
第二章 传统因果关系理论及其适用于环境犯罪中的困境 |
一、传统因果关系理论介绍 |
(一)条件说 |
(二)原因说 |
(三)相当因果关系说 |
二、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中的困境 |
(一)证明结果将很难实现科学上的真实性 |
(二)导致整个因果关系链条证明的复杂性 |
第三章 国外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相关理论及其适用 |
一、疫学因果关系理论 |
(一)疫学因果关系理论主要内容 |
(二)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司法适用 |
(三)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优劣分析 |
二、间接反证理论 |
(一)间接反证理论主要内容 |
(二)间接反证理论的司法适用 |
(三)间接反证理论的优劣分析 |
三、因果关系推定理论 |
(一)因果关系推定理论主要内容 |
(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司法适用 |
(三)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优劣分析 |
四、结论 |
第四章 我国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标准的理性选择 |
一、适用因果关系推定理论认定环境犯罪 |
(一)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理论基础 |
(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刑法保护和保障功能 |
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适用于环境犯罪的立法模式 |
(一)直接在刑法中设立专章的模式 |
(二)单行刑法模式 |
(三)判例法模式 |
(四)我国的选择 |
三、因果关系推定理论的具体适用 |
(一)因果关系推定理论适用的原则 |
(二)因果关系推定理论适用的限制条件 |
(三)因果关系推定理论适用的具体规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试论环境犯罪中的疫学因果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归因与归责: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判断路径探析[J]. 马寅翔,蒋昊. 时代法学, 2021(06)
- [2]论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D]. 张攀亭. 兰州大学, 2021(12)
- [3]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研究[D]. 孙洪星. 山东政法学院, 2020(12)
- [4]污染型环境犯罪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探析[J]. 钟玮. 昆明学院学报, 2019(04)
- [5]环境犯罪中传统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困境及解决路径[J]. 苏璟雯.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6]风险社会视角下环境刑法的理论调适[J]. 张道许.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9(03)
- [7]我国污染环境罪惩治困境及出路研究[D]. 苏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环境犯罪中疫学因果关系理论的定位厘清[J]. 韩武斌.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 [9]污染型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D]. 刘婷. 湖南大学, 2018(02)
- [10]我国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理论及其适用研究[D]. 张晓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