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探讨

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探讨

一、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邓雪晶[1](2021)在《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1年全国审计会议中,“绩效审计”的概念在我国被正式提出,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要求,到2012年达到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均要开展绩效审计的目标和规划。绩效审计评价的关键是具备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同时需要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目前存在的两套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一是2006年发展改革部门主导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二是2004年财政部门主导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两个指标体系偏重于政府视角下项目绩效管理,对于企业内部施工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并不完全适用,两个指标体系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局限,部分指标还有重叠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工作重视度差,甚至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围绕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主题,以HQ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框架桥施工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通过对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工作现状的深入了解,将其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偏少、现有评价指标划分层次笼统未形成全方位多视角指标体系、评分方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接着以HQ公司中标的政府重点改造项目——铁路框架桥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依据相关文件及专家指导意见,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性四个维度设计符合施工项目特征的多层次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并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对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采集,运用该指标体系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综上,本文结合“3E理论”、绩效审计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研究方法优化设计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完整的绩效审计评价工作并得出相应的绩效审计评价结论。以此为HQ公司今后完善不同类型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审计评价工作、加强施工项目绩效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许佳奇[2](2021)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的环境能源项目的的投资速度不断提升,在土建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也面临着挑战。有许多企业急于追求利益,对工程质量严重忽视,导致质量问题不断显现。为了提升能源土建施工项目特别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质量控制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从土建施工的角度出发,对建筑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基于PDCA循环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工程项目施工量控制体系,促进施工的高效高质运行,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资料的查询,运用案例分析法,探索土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理论基础,以及PDCA循环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的运用。结合对比分析法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不同的质量控制理和方法的比较,以及比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引入PDCA循环在土建施工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质量控制技术。确定使用PDCA循环理论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阐述PDCA循环的特点、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结合PDCA循环理论,设计出一套适用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中质量控制的PDCA步骤循环体系,介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PDCA循环的八步骤方法运用,并通过定量分析法中所采取的质量控制基本工具:计量过程能力指数、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应用到工程实例中。对质量控制各阶段的问题进行探讨,使质量控制更加定量化、科学化。以A项目为例的案例分析,对施工中所产生的质量问题通过PDCA循环进行质量控制,对案例中所收集到的数据行了定量分析,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制定具体相应的措施。通过PDCA循环最终达到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质量控制效果。对构建科学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促进施工企业的高效高质运行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张志勇[3](2021)在《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建筑装修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而装修行业的不成熟致使装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不仅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经常出现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情况,因此如何有效的保证建筑装修质量是建筑装修行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装修过程为对象,装修质量控制为目的,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利用统计过程控制方法改善质量控制效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建筑装修质量信息模型,实现装修过程中质量信息的集成。在分析建筑装修质量问题基础上,结合装修工程的特点,考虑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情况,明确质量信息模型系统框架。根据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结合质量控制内容,设计了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阶段相匹配的质量要求信息模型、质量监控信息模型以及质量验收信息模型三大基础信息模型,并以Autodesk Revit作为研究平台分析了三大基础信息模型的功能实现算法。(2)设计建筑装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质量信息的管理与储存。在分析质量信息模型不足的基础上,明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完成系统框架设计。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和MySQL数据库交互技术,在质量数据集成的同时通过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高质量信息模型的批量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施工过程质量数据的直接管理。(3)引入多元统计过程控制方法,进行建筑装修质量诊断。以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所存储的大量信息为基础,提出将统计过程控制应用于建筑装修质量控制中的新思路。引入Hotelling T2分布的多元质量控制方法,利用T2控制图和过程能力指数进行质量诊断,并分析质量诊断方法的优化需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指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质量诊断效率,完善质量控制模式。(4)构建PDCA质量信息循环网络,实现信息化的建筑装修质量持续改进。通过PDCA循环框架建立施工过程质量信息循环网络,结合某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基于BIM技术和SPC法的质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郭子琪[4](2021)在《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处于快速转型的趋势,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先进的生产理念。尤其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化技术和建筑施工理念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节约成本,是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所在。建筑行业如今竞争加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越来越高,EPC总承包与传统的DBB模式相比可以负责项目整体的设计、执行,并从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做好项目的风险处理。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于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EPC项目规模大、参与方较多,寻找一种高效精准的成本管理模式十分重要。将BIM技术与EPC模式相结合,通过建立BIM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通过BIM技术搭建的数字管理平台,各项目方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进行项目设计,彼此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对EPC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成本控制占据着工程项目中的关键一环,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可以从经济、进度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带来显着效益。本文从EPC项目成本控制现状的实际出发,在大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对EPC项目和BIM技术的特征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得出BIM技术运用于EPC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将BIM技术与EPC项目中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中成本控制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BIM信息模型应用于EPC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并为未来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一种可行思路。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EPC工程总承包指的是设计、招标采购、施工管理、竣工结算的总承包,相比于传统DBB模式,在EPC项目中合同关系更为简单,组织协调较少。并且通过施工单位统筹安排,使得设计、采购、施工有效融合,同时发挥总承包商主观能动性,对项目全周期全面控制,有利于缩短工期的同时提高工程质量。但通常EPC模式下项目成本偏高,需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从而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偏高。2.针对EPC项目中的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成本控制问题,可通过BIM技术来实现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运用BIM技术建立模型使得各参建方基于同一数据平台对项目进行参与,其多维度智能化的特点使得项目的建筑元素更加立体直观的呈现于项目全周期中。通过对工程数据的精确处理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对项目的成本以及工期情况进行实时管控,降低传统模式下信息集成化较弱所带来的成本增加。3.本文对基于BIM技术的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主要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设计阶段与以往不同设计专业交叉线性的设计模式相比,基于BIM技术的多专业协同模式可以将不同设计人员紧密联合在一起,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冲突与纠纷。在管线综合中碰撞检查由于传统二维图纸的局限性,在复杂管道交叉部位施工人员很难找出其中的碰撞位置,而通过BIM技术建立的三维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虚拟建造技术以第一视角直观观察出其设计中的不合理处,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将更加准确,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返工,实现建造成本的优化;在施工方案编制与施工管理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模拟特点,还原EPC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在虚拟施工过程中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到各专业需要配合的地方,避免出现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在竣工结算成本管理中BIM技术可以利用其对于数据处理保存的优势,将工程信息整合到统一中央数据库中,避免因人员流动导致的资料混乱影响竣工结算的效率。4.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相关工程数据进行分析,以三十四中学宿舍楼项目为例,通过研究其成本管理现状进一步分析项目超支原因,论证了在EPC项目中引入BIM技术的必要性,并指出在其相应阶段运用BIM技术的实施条件及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为EPC项目成本管理与BIM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行性思路,并且对现今建筑企业提高实施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杨晨辉[5](2021)在《三维激光雷达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路面平整度及结构层厚度是评价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关键指标,传统的检测方法对于施工路段进行检测及评价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地面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具有非接触性、检测效率快、数据精度高等优势,其数据可以用于表面平整度及结构层厚度检测。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地面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在公路施工质量中的平整度及厚度指标检测中的应用问题,并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重点阐述了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的技术原理,通过误差传播定律分析其精度能够满足道路施工平整度及厚度检测的要求。(2)结合点云数据自身及目标分析对象点云数据的特点,研究路面点云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包括点云数据去噪、点云数据精简、标靶拟合、路面边线提取及路面三角网格生成等。(3)整理并总结了路面平整度评价方法及指标,从重复性试验及相关性试验两方面研究地面三维激光雷达扫描设备用于路面平整度检测的可靠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其变异系数为4.442%小于5%满足要求;相关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检测结果与水准仪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系数为2=0.997≥0.98,符合相关性试验要求。(4)研究不同统计间隔及不同断面数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系统检测数据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统计间隔的加长,指标计算值逐步趋向于一个稳定的数值,更能反映路段整体的平整度状况;同时,不同车道与同一车道内不同断面的高程数据的指标计算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研究提出了车道加权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概念用以评价路段平整度。(5)提出了一套三维激光雷达扫描设备用以检测施工路段平整度及厚度的具体作业方案。实例工程数据计算得到国际平整度指数及提出的RS标准差指标与路段平整度标准差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6)结合实例工程,对中面层厚度进行检测,每车道按照5m长度为间隔进行单元划分,提出路面厚度偏差量的指标用以评定结构层厚度施工均匀性,提出了结构层偏薄处的厚度补偿法。

吴凯凯[6](2021)在《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生产的需要,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结构的需求迫切增长。索承网壳结构作为一种大跨度空间结构被运用于各种大型场馆、展览馆等,而对于体育场而言由于其功能和经济性的要求,其中心常为露天场地,故建筑平面中部往往存在大开口,为实现这种大开口的需求并追求一种简洁、通透的建筑效果,一种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被提出,并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应用。由于大开口的限制,因而使得该结构的施工张拉过程较为困难,因此通过对结构施工张拉过程进行模拟和现场监测,可有效地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本文以四川某体育中心为背景,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体育中心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按照施工张拉方案,对施工张拉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施工张拉过程的结构响应,并将模拟结果与设计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此外,将分批次张拉成型结果与一次张拉成型结果对比发现两者结果相差极小。最后,简要分析了结构存在撑杆垂直度偏差以及拉索截面面积偏差时对索力的影响。其次,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对整个张拉过程进行健康监测。通过获得不同施工张拉阶段的实测值,对施工张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破坏进行及时调整和补救。将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索力、撑杆应力、刚性网格应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部分节点位移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偏差出现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撑杆垂直度偏差超过允许偏差值,但超过偏差小于1/100,满足施工要求。最后,运用瞬态动力学完全积分法及单元生死技术对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在施工张拉过程发生局部断索进行分析。分别考虑了在50%张拉完成、90%张拉完成及100%张拉完成后出现局部径向索及环向索断索对结构的影响,并且分析了多根径向索断裂对结构的影响。最终对索的重要性判定方法进行介绍,考虑一种以节点位移和索力变化为基础的双因素重要性指标来判断索的重要程度,对其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索的断裂对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环向索断裂对结构影响最大;通过对重要性排序,发现5号索的节点及索力重要性系数排在第一位。

赵鑫磊[7](2021)在《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近些年来在体育场、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等需要大空间的建筑中应用广泛,空间结构以其造型丰富、受力合理的优势深得广大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喜爱。张拉结构作为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分支,近些年来也受到广大工程师们的青睐,但是因其钢构件安装的精度问题,难免会出现位置偏差,因此对于施工偏差的分析以及结构安全性、不同结构部分的敏感性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量定性的评价一直是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量化评价指标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分析结论,为相似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本文以某车辐式张拉结构为研究背景,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其节点施工偏差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并研究了结构不同部位对节点偏差数量的敏感性。最后,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节点施工偏差分析,首先利用一致节点偏差对完善模型进行修改,并利用弧长法在同条件下对模型进行计算。以第1、3、28及第33阶模态为一致缺陷施加的基础模态,每个模态下以0.1为梯度设置10组缺陷比例,通过对大量的一致缺陷模型进行计算,最终计算结果表明:缺陷比例因子为0.4时,杆件的应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随着缺陷比例因子的增大,节点周围杆件的应力也跟着增大。(2)对完善模型进行了随机节点偏差的分析,主要运用MATLAB软件生成节点坐标伪随机数据,将其施加到完善模型中以模拟随机节点施工偏差,探究随机误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在-120mm到120mm偏差范围内,节点周围杆件应力变化速率增大。(3)探究立面网壳、撑杆、屋面网壳及拉索四个部分对出现偏差节点的数量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屋面网壳结构对节点偏差数量的反应最敏感,撑杆部分次之,再次是拉索部分,立面网壳相较于部分对偏差节点数量的反应最不敏感。(4)利用模糊层次法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对目标判断矩阵的各因素权重进行确定,建立二级模糊评价矩阵体系,根据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制定了5个对应模糊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比数据和评价指标给出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再进行二级评价,最后计算贴近度以确定最终评价等级,经计算该结构评价等级为“优”级,完成对某车辐式张拉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张欢[8](2021)在《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桥梁建设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并不断在规模和技术上取得突破,与此同时桥梁施工事故也接踵而至。尤其对于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这种较为新颖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缺乏足够丰富的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性,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严重阻碍了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目标的实现。但如果在风险恶化之前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就可以有效降低此类桥梁施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也就是风险预警管理的过程。然而目前国内针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传统的桥梁施工预警方法也已经不符合大数据时代下的安全管理要求。因此本文通过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预警监测、分析、报警、决策、反馈等五大系统建立了安全预警管理系统,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作为安全预警的关键技术,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管理理论。基于研究对象自身特点,本文以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技术特殊性和施工风险特殊性为依据,对该类桥梁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风险源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研究,初步得到32个风险因素,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两个角度验证了这32个风险因素对该类桥梁施工风险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从而建立了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划分安全预警等级。其次,考虑到预警指标的属性差异,采用审核检查法和技术检测法分别获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监测数据,实现了预警数据的针对性监测和处理。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安全管理”的要求为研究目标,采用预警评价模型作为预警系统中预警信息的评判方法。结合问卷调查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预警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评语集和物元可拓理论分别求得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Mass函数值,进一步建立基于证据理论模型的施工安全预警模型,通过对指标Mass函数的证据组合实现对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等级的评价。最后,结合郑州西四环桥梁施工项目验证了预警评价模型与预警管理方法的可靠性,进而为大数据时代下此类桥梁施工安全的信息化预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黄云飞[9](2021)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建设持续快速地发展,桥梁工程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建设,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以及新技术的突破,我国新建了一大批工艺新颖、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大跨度桥梁。其中,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由于采用了钢混组合结构体系,充分地利用了材料自身的特性,在提高材料使用效率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并且拥有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抗震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成为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云南小江大桥(65+4×120+65)m六跨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施工控制技术以及误差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参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与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2)从连续线性系统和离散线性系统对卡尔曼滤波模型进行了基础理论分析,详细推导了卡尔曼滤波模型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并对卡尔曼滤波法在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3)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小江大桥(65+4×120+65)m六跨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关键施工阶段的结构位移与应力结果;建立波形钢腹板的梁单元局部计算模型,对施工过程中波形钢腹板局部变形量进行计算。(4)对桥梁结构设计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各设计参数变化对最大悬臂状态下主梁挠度和悬臂根部应力的敏感性程度,以此确定出影响结构状态的主要设计参数,为主桥线形和应力控制提供理论依据。(5)结合工程实际,说明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和应力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采集各施工阶段的挠度与应力数据,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小江大桥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吴忠广[10](2021)在《深埋隧道硬岩灾变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深埋高地应力条件下,硬脆性岩体隧道开挖卸荷诱发的剥落破坏与岩爆灾害现象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对隧道施工安全与长期稳定带来严重影响。深埋隧道硬岩灾变风险评估面临围岩参数不确定性导致风险存在的演化机制尚不明确、普适性的剥落破坏风险评估方法尚不健全、不完备信息条件下岩爆风险评估方法尚不完善等三方面关键问题,本文利用案例统计、理论解析、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等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深埋硬岩隧道剥落破坏与岩爆风险评估方法,对于有效指导硬岩灾变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具体如下:(1)针对硬岩隧道常用的启裂-剥落界限本构模型中围岩单轴抗压强度、启裂强度与抗压强度比及抗拉强度三个参数,系统分析了其不确定性来源,确定了概率统计特征;利用粒子群-多输出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反映反演参数与隧道多源监测数据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智能响应面;结合贝叶斯分析方法构建概率反演模型,运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实现了三个围岩参数同时动态更新;解释了围岩参数更新前后隧道结构变形存在差异的原因,揭示了围岩参数不确定性导致风险产生的演化机制。(2)基于启裂-剥落界限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种深埋硬岩隧道剥落破坏普适性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利用可靠度设计方法,建立基于Hermite随机多项式展开随机响应面的剥落破坏深度概率可靠度估测模型,确定拱顶与拱腰剥落破坏发生概率;其次,利用单位长度隧道断面剥落破坏深度与平均损失费用计算破坏后果直接经济损失,由此开展剥落破坏风险估计;最后,推导得到剥落破坏预期成本比理论解析公式,确定了剥落破坏可能性概率等级阈值,计算得到了风险分级标准。将该方法应用于加拿大低中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工程案例中,得到了拱顶剥落破坏、拱腰剥落破坏与两者同时发生三种情况下风险等级,并分析了常用深度估测经验公式、随机变量变异系数与相关系数对剥落破坏深度概率估测的影响。(3)基于岩爆实际案例统计分析,从中提取最大切向应力、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应力强度比、岩石脆性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等六个主要特征参数,确定各参数概率分布函数与相关性;构建Copula理论框架下六个参数多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建立反映六个参数与隧道岩爆预测等级值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智能响应面,由此联合确立了基于Copula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岩爆预测概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得到了岩爆预测等级值威布尔概率分布函数,提出了隧道岩爆预测概率模型。(4)基于岩爆微震监测实际案例统计分析,从中选取累积事件数、事件率、累积释放能量对数、能量速率对数、累积视体积对数与视体积率对数等六个主要特征参数,确定各监测参数概率分布函数与相关性;构建Copula理论框架下六个监测参数多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建立反映六个监测参数与隧道岩爆预测等级值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粒子群算法优化随机森林智能响应面,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确立了基于Copula理论的随机森林岩爆预测概率模型;基于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环境影响与工期延误等五种后果情形,建立了岩爆事故后果当量计算模型;结合风险等高线图,确定岩爆风险分级标准,由此构建了岩爆风险评估贝叶斯网络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岩爆风险等级及其概率值,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深埋硬岩隧道岩爆风险动态评估方法。结合施工前岩爆风险可能性估测,构建了岩爆两阶段风险评估机制。(5)系统分析了围岩参数不确定性与模型不确定性对岩爆风险可能性概率估测结果的影响,以及施工中岩爆风险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准确性与适宜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锦屏二级水电站实际岩爆案例应用结果验证了施工前岩爆风险可能性估测方法与施工中岩爆风险动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了岩爆两阶段风险评估机制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二、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2.1.1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的定义
        2.1.2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
        2.1.3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2.1.4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原则
        2.1.5 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及依据
    2.2 绩效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2.2.1 “3E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HQ公司基本概述及组织框架
        3.1.1 HQ公司概况
        3.1.2 HQ公司组织框架
    3.2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现状
        3.2.1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流程
        3.2.2 HQ公司施工项目现行评价指标简介
        3.2.3 HQ公司施工项目现行绩效审计评价方案
    3.3 HQ公司施工项目现行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3.3.1 定性指标过多而定量指标偏少
        3.3.2 评价指标划分层次笼统未形成体系
        3.3.3 评分标准缺乏统一性和科学准确性
第四章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设计
    4.1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原则与流程
        4.1.1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流程
    4.2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
        4.2.1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目标
        4.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4.2.3 经济性评价指标
        4.2.4 效率性评价指标
        4.2.5 效果性评价指标
        4.2.6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4.3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建立指标层次模型
        4.3.2 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权重
    4.4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4.1 评价方法对比与选取
        4.4.2 无量纲化处理流程
        4.4.3 确定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第五章 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与保障措施
    5.1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目标项目概况
    5.2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
        5.2.1 施工项目费用分析
        5.2.2 评价指标测算情况说明
        5.2.3 功效分数计算
    5.3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分析
    5.4 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5.4.1 落实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组织实施
        5.4.2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5.4.3 根据施工项目类型不断丰富指标库
        5.4.4 加快绩效审计评价信息化反馈机制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应用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应用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目标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对比分析法
        1.5.3 定量分析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1 论文结构
        1.6.2 技术路线图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释义及理论概述
    2.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释义
        2.1.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定义
        2.1.2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点
        2.1.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项目施工难点
    2.2 施工质量管理概述
    2.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2.4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方案设计
    3.1 质量管理主要研究方法比较
    3.2 基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分析工具
        3.2.1 计量过程能力指数
        3.2.2 直方图法
        3.2.3 因果分析图
        3.2.4 排列图法
        3.2.5 QC小组分析法
    3.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3.3.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目的
        3.3.2 基于PDCA循环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3.3.3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步骤
    3.4 本章小结
4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在A项目上应用
    4.1 项目的概况及特点
        4.1.1 项目概况
        4.1.2 A项目土建施工质量管理特点
    4.2 A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3 A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A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
    5.1 A项目质量管理保障措施
    5.2 A垃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运行
        5.2.1 第一轮PDCA循环
        5.2.2 第二轮PDCA循环
    5.3 A垃圾电站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循环运行效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研究现状
        1.2.3 SPC法在质量控制中应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理论
        2.1.1 建筑装饰装修
        2.1.2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
        2.1.3 建筑装修质量控制过程划分
    2.2 建筑装修信息化质量控制
        2.2.1 质量控制的信息化需求
        2.2.2 基于BIM的信息化质量控制方法
    2.3 建筑装修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2.3.1 基于SPC的装修质量持续改进
        2.3.2 控制图
        2.3.3 过程能力指数
    2.4 本章小节
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
    3.1 总体分析与设计
        3.1.1 需求分析
        3.1.2 技术分析
        3.1.3 软件分析
    3.2 D-QIM定义及构建
        3.2.1 设计思想
        3.2.2 系统架构
        3.2.3 应用分析
    3.3 D-QIM基础信息模型构建
        3.3.1 质量要求信息模型
        3.3.2 质量监控信息模型
        3.3.3 质量验收信息模型
    3.4 装修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3.4.1 功能设计
        3.4.2 数据库设计
    3.5 关键技术
        3.5.1 Revit二次开发技术
        3.5.2 Revit与数据库交互技术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SPC法的建筑装修过程质量诊断
    4.1 D-QIM与质量诊断
    4.2 多元质量诊断方法
        4.2.1 多元质量诊断需求
        4.2.2 Hotelling T~2控制图
        4.2.3 多元过程能力指数
    4.3 多元质量诊断方法优化
        4.3.1 多元质量诊断问题提出
        4.3.2 主元分析方法(PCA)质量诊断
    4.4 质量持续改进
        4.4.1 PDCA循环
        4.4.2 质量控制信息循环网络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项目简介
    5.2 骨架隔墙施工工艺
    5.3 D-QIM功能应用
    5.4 基于D-QIM的质量诊断
        5.4.1 骨架隔墙安装工序质量特性指标选取
        5.4.2 数据提取
        5.4.3 建立T~2控制图
        5.4.4 过程能力分析
        5.4.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质量诊断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攻读硕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二 部分代码
附录三 质量指标相较于规范的偏差值

(4)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EPC总承包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选题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选题意义
第二章 EPC模式与BIM技术的基本理论
    2.1 EPC项目成本管理
        2.1.1 EPC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2.1.2 工程成本管理概述
        2.1.3 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理要点
    2.2 BIM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2.2.1 BIM技术定义
        2.2.2 BIM技术的特征
        2.2.3 BIM技术的方法体系
        2.2.4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成本控制
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3.1 BIM技术在EPC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1.1 BIM技术在管线综合中的应用
        3.1.2 BIM技术在虚拟建造中的应用
        3.1.3 BIM技术在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应用
        3.1.4 EPC模式下BIM技术的设计应用
    3.2 BIM技术在EPC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2.1 施工方案编制
        3.2.2 施工管理过程
        3.2.3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成本管控中的具体应用
    3.3 BIM技术在EPC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成本控制的应用
        3.3.1 传统EPC总承包项目竣工结算
        3.3.2 BIM技术模型的相关特性
        3.3.3 BIM技术在EPC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特点
    3.4 BIM技术在EPC模式中的集成应用
第四章 EPC项目成本管理实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4.2 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4.2.1 项目计划成本
        4.2.2 已完工作预算成本
        4.2.3 项目实际成本
        4.2.4 项目绩效指标测算
    4.3 三十四中宿舍楼项目成本分析
    4.4 三十四中宿舍楼项目成本超支原因
        4.4.1 项目设计阶段
        4.4.2 项目施工阶段
        4.4.3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第五章 基于BIM技术的EPC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5.1 BIM技术应用于设计阶段
        5.1.1 工程量统计
        5.1.2 碰撞检查
    5.2 BIM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
        5.2.1 设计修改
        5.2.2 工程变更
        5.2.3 施工资源优化配置
        5.2.4 实时成本管控
    5.3 BIM技术应用于竣工结算阶段
    5.4 BIM技术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成果及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三维激光雷达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基本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与结构
第二章 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及精度分析
    2.1 三维激光雷达扫描系统
    2.2 理论精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点云数据处理
    3.1 数据特点
    3.2 预处理关键方法
    3.3 路面平面模型及道路纵断面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整度指标计算及分析
    4.1 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
    4.2 国际平整度指数IRI计算模型
    4.3 可靠性分析
    4.4 平整度指标一致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试验段工程概况
    5.2 数据预处理
    5.3 路面平整度计算及评价
    5.4 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际平整度指数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意义
    1.2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简介
        1.2.1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提出与组成
        1.2.2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受力机理
        1.2.3 国内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的工程应用
    1.3 施工健康监测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断索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基本理论及有限元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2.2.2 空间杆单元非线性有限单元法
        2.2.3 空间梁-柱单元非线性有限元法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2.3.1 建立几何模型
        2.3.2 边界条件转化
    2.4 预应力引入方法
        2.4.1 施工过程预应力施加方法
        2.4.2 有限元中预应力引入方法
    2.5 施工张拉模拟分析方法
        2.5.1 方法概述
        2.5.2 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施工张拉过程模拟分析
    3.1 引言
    3.2 大开口索承网壳结构施工技术
        3.2.1 工程概况
        3.2.2 施工过程关键技术
        3.2.3 预应力张拉方案
    3.3 施工张拉过程模拟
        3.3.1 施工张拉模拟的意义
        3.3.2 施工张拉模拟基本过程
        3.3.3 施工张拉模拟结果
    3.4 一次张拉成型对比分析
    3.5 考虑施工误差的施工过程分析
        3.5.1 撑杆垂直度偏差对索力的影响
        3.5.2 拉索截面面积偏差对索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张拉过程现场监测
    4.1 健康监测的目的与意义
    4.2 监测仪器介绍
        4.2.1 索力监测仪器
        4.2.2 应力监测仪器
        4.2.3 位移监测仪器
    4.3 测点布置
        4.3.1 张拉过程监测关键参数选取
        4.3.2 测点布置详情
    4.4 监测结果与分析
        4.4.1 索力监测
        4.4.2 撑杆应力监测
        4.4.3 刚性网格杆件应力监测
        4.4.4 节点位移
        4.4.5 撑杆垂直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开口索承网壳格结构施工张拉过程断索分析
    5.1 引言
    5.2 断索分析理论
        5.2.1 断索分析方法
        5.2.2 断索模拟方法
    5.3 索的重要性判定方法
        5.3.1 基于位移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5.3.2 基于能量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5.3.3 改进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5.4 断索分析
        5.4.1 单根径向索断索分析
        5.4.2 多根径向索断索分析
        5.4.3 环向索断索分析
    5.5 索的重要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误差及缺陷相关研究
        1.2.2 结构缺陷敏感性研究
        1.2.3 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1.2.4 预应力张拉结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的影响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现场钢结构实测节点偏差
    2.3 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2.3.3 结合Riks法的一致节点偏差有限元模拟
        2.3.4 结合Riks法的随机节点偏差有限元模拟
    2.4 结构不同部位对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2.4.1 立面网壳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2.4.2 屋面网壳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2.4.3 支撑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2.4.4 拉索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3章 结构安全性评价理论及实例分析
    3.1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3.1.1 模糊集合及经典集合
        3.1.2 构造隶属函数
        3.1.3 模糊安全性评价方法
    3.2 层次分析法理论基础
        3.2.1 递进层次结构评估系统的构建
        3.2.2 判断矩阵
        3.2.3 目标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
        3.2.4 模糊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3.3 车辐式张拉结构安全性评价分析
        3.3.1 确定结构中的构件权重向量
        3.3.2 确定各构件的分项权重向量
        3.3.3 二级模糊安全评价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8)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预警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施工安全预警基本理论
    2.1 桥梁施工事故致因理论
        2.1.1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1.2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2.1.3 轨迹交叉理论
        2.1.4 系统安全理论
    2.2 安全预警管理理论
        2.2.1 安全预警系统的组成
        2.2.2 安全预警系统的特点
    2.3 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
    2.4 证据理论
        2.4.1 证据理论适用性分析
        2.4.2 证据理论基本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事故成因分析
    3.1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风险特殊性
        3.1.1 施工技术特殊性
        3.1.2 施工风险特殊性
    3.2 事故成因分析
        3.2.1 人的因素
        3.2.2 物的因素
        3.2.3 环境因素
        3.2.4 技术因素
        3.2.5 管理因素
    3.3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风险可靠度检验
        3.3.1 设计与发放调查问卷
        3.3.2 信度分析
        3.3.3 效度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1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思想及原则
        4.1.1 预警指标体系建立思想
        4.1.2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3 预警指标监测
        4.3.1 指标监测方法
        4.3.2 预警组织构建
    4.4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等级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模型
    5.1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模型的建立
    5.2 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过程
        5.2.1 主成分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2.2 基于模糊评语集的定性指标Mass函数获取
        5.2.3 基于可拓理论的定量指标Mass函数获取
        5.2.4 基于证据理论的预警等级确定
    5.3 本章小结
6 工程实例应用
    6.1 工程概况
    6.2 郑上路施工第二阶段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6.2.1 郑上路施工第二阶段警情分析
        6.2.2 预警指标权重确定
    6.3 预警指标Mass函数获取
        6.3.1 获取定性指标Mass函数值
        6.3.2 获取定量指标Mass函数值
    6.4 基于证据理论的预警等级评价
    6.5 评价结果分析及措施建议
        6.5.1 结果分析
        6.5.2 措施建议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特点
    1.3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发展
        1.3.1 国外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施工控制的重要性
    1.5 误差分析与优化调整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卡尔曼滤波理论
    2.1 卡尔曼滤波概述
    2.2 连续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2.1 连续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
        2.2.2 连续线性系统的随机模型
    2.3 离散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
        2.3.1 离散线性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
        2.3.2 离散线性系统的随机模型
    2.4 离散线性系统的卡尔曼滤波
        2.4.1 卡尔曼滤波一般解算原理
        2.4.2 卡尔曼滤波的递推运算步骤
    2.5 卡尔曼滤波的一般特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3.1 工程概况
        3.1.1 箱梁构造
        3.1.2 节段划分
        3.1.3 波形钢腹板
        3.1.4 预应力体系
        3.1.5 主要材料
        3.1.6 技术标准
    3.2 主桥结构有限元分析
        3.2.1 有限元模型
        3.2.2 材料特性
        3.2.3 边界条件
        3.2.4 荷载取值
        3.2.5 施工阶段
        3.2.6 计算结果分析
    3.3 波形钢腹板局部变形计算
        3.3.1 计算模型
        3.3.2 荷载取值
        3.3.3 计算结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4.1 敏感性参数的确定
    4.2 最大悬臂状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4.2.1 混凝土容重敏感性分析
        4.2.2 混凝土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4.2.3 预应力敏感性分析
        4.2.4 管道摩阻系数敏感性分析
        4.2.5 管道偏差系数敏感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江大桥施工控制
    5.1 施工控制概述
        5.1.1 施工控制目的
        5.1.2 施工控制内容
        5.1.3 施工控制精度
    5.2 线形控制
        5.2.1 立模标高的确定
        5.2.2 测点布置
        5.2.3 监测方法
    5.3 卡尔曼滤波法在施工线形控制中的应用
        5.3.1 预拱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5.3.2 预测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
        5.3.3 预拱度的预测计算
    5.4 应力控制
        5.4.1 测量仪器选择
        5.4.2 测点布置
        5.4.3 应力监测原理
        5.4.4 应力控制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深埋隧道硬岩灾变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剥落破坏事故频发
    1.2 岩爆事故后果严重
2 文献综述与研究计划
    2.1 隧道围岩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2.1.1 围岩参数不确定性对风险的影响研究
        2.1.2 概率反分析方法研究
    2.2 深埋硬岩隧道剥落破坏风险评估现状
        2.2.1 剥落破坏风险可能性概率估测方法研究
        2.2.2 剥落破坏风险后果严重程度估测方法研究
        2.2.3 剥落破坏风险分级标准研究
    2.3 深埋硬岩隧道岩爆风险评估现状
        2.3.1 经验指标分类法研究
        2.3.2 统计分析法研究
        2.3.3 数值计算与试验监测法研究
    2.4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5.1 研究内容
        2.5.2 技术路线
    2.6 本章小结
3 深埋硬岩隧道围岩参数不确定性对风险的影响量化表征
    3.1 DISL模型的不确定性
        3.1.1 DISL模型
        3.1.2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来源
    3.2 概率反演B-PSO-MSVM方法
        3.2.1 贝叶斯概率反演方法
        3.2.2 基于PSO-MSVM的智能响应面方法
        3.2.3 模型计算过程
    3.3 结果验证与分析
        3.3.1 工程背景
        3.3.2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的训练样本集确定
        3.3.3 MSVM智能响应面模型建立
        3.3.4 反演计算
        3.3.5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深埋硬岩隧道剥落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4.1 剥落破坏不确定性分析
        4.1.1 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4.1.2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4.2 剥落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4.2.1 剥落破坏风险估计
        4.2.2 剥落破坏风险分级标准确定
        4.2.3 剥落破坏风险评估计算流程
    4.3 评估结果验证
        4.3.1 工程背景
        4.3.2 剥落破坏概率估测
        4.3.3 剥落破坏后果损失估测
        4.3.4 剥落破坏风险估计
        4.3.5 剥落破坏风险分级标准确定
        4.3.6 风险评估结果
    4.4 讨论分析
        4.4.1 剥落破坏深度经验公式估测影响分析
        4.4.2 随机变量变异系数对PCE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分析
        4.4.3 随机变量相关系数对PCE概率密度函数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深埋硬岩隧道岩爆风险评估方法
    5.1 基于案例分析的岩爆预测概率模型
        5.1.1 岩爆案例统计特征
        5.1.2 Copula-LSSVM概率模型
        5.1.3 模型结果验证
        5.1.4 讨论分析
    5.2 基于微震信息演化特征的岩爆风险动态评估方法
        5.2.1 微震参数案例统计特征
        5.2.2 岩爆风险评估方法
        5.2.3 结果验证
        5.2.4 讨论分析
    5.3 岩爆风险评估机制分析
        5.3.1 两阶段风险评估机制
        5.3.2 风险评估机制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岩爆案例数据统计
附录B 岩爆微震监测案例数据统计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HQ公司施工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邓雪晶.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以A项目为例[D]. 许佳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BIM和SPC的建筑装修质量控制研究[D]. 张志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BIM技术下EPC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D]. 郭子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5]三维激光雷达在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 杨晨辉.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21(01)
  • [6]大开口索承网格结构施工张拉模拟分析与监测[D]. 吴凯凯.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D]. 赵鑫磊.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节段预制悬臂拼装连续梁桥施工安全预警研究[D]. 张欢.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9]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研究[D]. 黄云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深埋隧道硬岩灾变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吴忠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关于确定施工过程允许偏差范围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