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唐裕[1](2021)在《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地球表面的火山,无论是在海洋还是陆地上,大都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而大陆上的板内火山活动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例外。中国东北地区以松辽盆地为中心,广泛分布着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板内火山,它们的成因与演化,难以采用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或地幔柱假说来解释,特别是那些远离构造板块边界发生的火山活动,其起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靠近长白山火山的单模式成因的龙岗火山区,因为火山锥的数量(大约160个)和密度在我国第四纪火山区中首屈一指,是研究板内火山作用的理想试验场之一。现有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结果认为,龙岗火山区和长白山火山区在地幔深度存在着共同的来源,但是龙岗火山区却为单一的粗面玄武岩区,其主微量元素同位素结果更是表明其岩浆来自未经混染的幔源岩浆,没有经历地壳岩浆房阶段。相比较于中心式喷发的长白山火山,龙岗火山区经过了怎样的不同演化机制而造成了分异状态的差异,仍然缺少有力的地球物理学图像对其进行支持。本次研究使用大地电磁测深法,在龙岗火山区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面积性的大地电磁观测,最终得到覆盖124.5°~129°,41.5°~43.5°范围内包含41个测点的面积性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这其中包括宽频大地电磁数据33个,观测时间20小时,平均测点间距30km;长周期大地电磁数据8个,观测时间7~30天,观测按照1°网格设计测点位置。数据相位张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地下结构三维性较强。因此,论文采用三维反演技术对阻抗数据进行反演。考虑到龙岗火山区数据受到较大的电磁干扰,特别是辅阻数据,因此,为了获得较为可靠的反演模型,我们仅使用了受到干扰较小的主阻抗数据进行了反演。在反演过程中对模型影响大的重要参数,如网格大小、初始模型电阻率等参数进行了试算,最终选择了稳定性和一致性较为一致的三维电阻率模型作为讨论的模型基础。针对模型中火山区深部及其周边区域存在的典型异常体进行的模型替换验证表明,我们反演得到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我们的三维电阻率模型显示,龙岗火山区敦化-密山断裂与浑江断裂之间,中下地壳位置存在低阻体(C1),该低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低阻异常主体范围约东西60km,南北30km,深度范围约为17~45km,电阻率范围约为5?·m~40?·m,具有较高的熔融比例。该中下地壳的岩浆体的出现,预示着龙岗火山区深部的岩浆可能已经发生了演化和分异,而在地表出现的火山岩浆可能不是直接来自该异常,而是来自更深部的异常。我们的发现表明,板内火山岩浆可能存在非常大的侵入/喷出比例。异常体在35km后逐渐与敦化-密山断裂带周边其他低阻体联结构成一个更大规模的低阻体。结合火山岩结果,我们推测,龙岗火山区的低阻异常有着来自深部的岩浆源区,且该源区与敦化-密山断裂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敦化-密山断裂为岩石圈尺度的深断裂,结合东北地区长周期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我们推测来自地幔的部分熔融等热物质以敦化-密山断裂为通道从地幔深度运移到龙岗火山区下方,是构成龙岗火山区火山物质的主要来源,形成了新生代龙岗火山区的大规模的火山作用。此外,龙岗火山区也是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虽然地震活动主要受到浑江断裂北东部分控制,但我们的结果显示,在地震区深部10km以深,存在5?·m~20?·m的低电阻率异常,且该异常可能为火山区深部低阻主体异常的一个分支。我们认为,该区的地震活动可能是区域岩浆活动的重要证据。对比地球密度、速度、温度和大地水准测量结果,我们推测在龙岗区下方,仍然存在较为活跃的岩浆补给作用。
李洪丽[2](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李洪丽,刘财,田有,范豪[3](2022)在《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北地区自晚古生代晚期以来,受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作用,壳幔结构极为复杂。本文收集中国东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网接收的100 980个P波和91 030个S波到时数据,采用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该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进而获得了泊松比结构,用以探讨复杂的地壳结构。成像结果显示: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呈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不同构造单元和构造单元内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性。松辽盆地整体上浅层地壳以低速异常为主,尤其是S波速度,但部分区域分辨率较低,中下地壳存在较大范围高速异常,推测与太平洋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和热物质上涌等动力学过程有关;北部的大兴安岭重力梯级带和长白山一线主要表现为低速异常,表明具有大范围的岩浆作用,广泛岩浆作用为固体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热源或物源;长白山、五大连池等近代活动的火山下方部分地壳区域均表现了较强低地震波速度和高泊松比异常结构特征,表明仍存在活动的可能。
刘泽民[4](2021)在《五大连池火山区微震检测与岩浆作用》文中认为五大连池火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比较典型的新生代板内火山之一,其西侧是大兴安岭构造带,北侧是小兴安岭隆起区,南侧是松辽盆地,火山区主要由北东向断裂控制,沿着这些断裂分布有14座火山锥: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卧虎山、药泉山、笔架山、老黑山、火烧山、尾山、东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东龙门山、西龙门山、小孤山、莫拉布山。据史料记载,老黑山和火烧山火山在1719年-1721年有过喷发活动。然而,大地电磁结果显示老黑山火山区存在冷却岩浆,而背景噪声成像结果显示在尾山火山区下方却存在岩浆囊,因此五大连池火山岩浆作用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五大连池火山区微震活动的研究,对于认识和了解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岩浆作用及深部动力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论文以五大连池火山为中心、半径为75 km的区域作为研究区,区内包含了 24 个 WAVESArray(Wudalianchi Active Volcano Experiment of Seismological Arrray)流动台站和3个中国地震局省级固定台站。在本研究中,使用这些台站在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记录到的连续波形数据,首先采用PhaseNet算法由三分量地震波形数据中拾取到3221773条P震相到时资料和2590012条S震相到时资料,然后基于IASP91一维速度模型使用REAL算法开展震相关联和地震定位工作,获得了 765个地震事件,同时将水平分量波形数据仿真到Wood-Anderson地震仪上以评估这些地震的震级;将关联到的765个地震事件使用Hypoinverse2000进行地震绝对定位,获得532个可定位地震事件;最后,再将532个地震事件使用HypoDD进行地震相对定位,最终获得380个地震事件。结果表明,五大连池火山区下方地震呈现出“锥体状”的空间分布形态,说明可能存在岩浆作用;在观测期间,五大连池火山区呈现出两个以上的地震活动高峰期,为地幔岩浆间歇性供给提供了有力的地震学证据;孙永山和六号高地下方地震呈现“柱状”结构形态,而二龙山下方呈现出“双层”结构形态,说明岩浆作用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
王云[5](2021)在《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东南地区受多期岩浆活动和深大断裂的影响,地热活动强烈,温泉数量多,是观测深部流体活动的最佳“窗口”。地表观测的流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地壳深部岩浆流体活动,对了解岩石圈物质演化和开展地震观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滇东南温泉地热流体(水和逸出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地热流体中离子来源及成因、深部热储温度、气体成因、幔源流体释放强度及稳定碳同位素平衡分馏温度等,探讨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关系、屏边火山活动性、深源流体和地幔热流在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其结果对遴选一批具有深部动力学意义的观测对象和特征观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滇东南地热水化学特征显示,温泉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水化学主、微量离子主要来自地表水循环过程对地层岩石的溶滤。地层岩性和断层构造特征对水化学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红河断裂带温泉中的SO42-、F-、Cl-等离子有深部来源特征。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与地层性质和沉积矿物有关。以地热储温度表示的浅层地热场分布特征显示,滇东南地热异常区地震活动强度弱、发震频度低,且地震往往发生在地热梯度带上。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热来源主要为壳内生热元素(238U、232Th和40K)衰变产生的热量,热源较为稳定,产生的热应变或热应力与区域应力场趋于均衡状态。而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内地震活动强烈,推测是红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交汇区深部有刚性岩体阻挡了川滇块体继续向南或南西向运动而造成。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滇东南温泉逸出气体主要为地壳和大气来源,来自于红河断裂带南段上的幔源氦释放强度最高仅为5%左右,表明该断裂是连通壳幔的深大断裂。稳定碳同位素显示CO2和CH4也主要来自于地壳灰岩和热成因,幔源特征不明显。结合区域深部结构及构造活动背景,认为断裂活动性较弱和放射性成因He的稀释是导致幔源流体释放强度低的主要因素。CO2和CH4气体间同位素分馏温度(表观同位素温度)显示,屏边火山区的这些含碳气体源区温度低于壳内物质的最低熔融温度,表明现今壳内不存在玄武质岩浆活动。结合幔源流体的释放强度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可推断屏边火山活动性较弱,但来自深部的流体仍值得长期关注。对比青藏高原东南缘主要构造边界及新生代火山区幔源流体释放,屏边火山区处于较低水平,大地热流结构主要以地壳热流为主。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震活动(M≥6.0)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往往伴随着较强地幔热流,表明地幔流体及其热对流活动在地震的孕育及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在滇东南地区四期的地热流体观测,发现位于红河断裂带上的泉点中具有幔源特征的物质及含碳气体源区温度对区内的地震活动(M≥4.0)有前兆响应。因此,具有幔源特征的泉点可作为地震监测预报的观测对象,而具有幔源特征的离子、气体和反映深部热状态的温度可作为特征观测组分或观测量。
姜丹丹[6](2021)在《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文中指出长白山火山区域位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前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被认为是一座具有潜在喷发可能性的休眠火山,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一定威胁。另一方面,该区域断裂发育,区内分布有多个温泉群,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被大面积新生代火成岩覆盖,使得对内部构造特征认识不清,给地热资源开发、火山灾害预测等工作造成困难。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是地热资源探测的重要手段。然而,长白山火山区域地形复杂,植被覆盖面积大,在利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方法时施工困难,经济成本高。重磁勘探是以天然岩矿体密度和磁性差异进行探测的方法,具有探测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探测深度大等优点,在识别断裂构造、圈定隐伏岩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重磁勘探方法对长白山火山区域进行反演解释,揭示莫霍面和居里面分布特征,探测与热异常有关的断裂构造,精细刻画地下深部密度和磁性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计算区域大地热流分布和构造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地温场时空演化规律,进一步完善地热成因机理,为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撑。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分析区域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地层岩性和温泉分布等特征。该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的数条大断裂带组成了长白山及其周边区域新生代以来的主体构造格局。穿过天池火山的鸭绿江—甑峰山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等提供岩浆运移通道。同时研究区内具有众多水温高、涌水量大的温泉,反映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勘查远景。对卫星重磁数据进行处理与解释,了解长白山火山区域深部构造结构。研究经典Parker-Oldenburg界面反演方法,由区域重磁数据分别反演莫霍面和居里面。结果显示该区域莫霍面最深约44 km,位于天池西南约120 km的朝鲜境内。同时,长白山天池东南约25 km具有次级莫霍面深度中心,深度超过40 km,向四周逐渐变浅。而研究区域居里面埋藏深度较浅,居里面隆起区位于天池、长白和临江一带,与已知温泉点和断裂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重磁三维物性正反演理论进行研究。研究了基于规则网格灵敏度矩阵的排布规律构造“伪灵敏度矩阵”的快速正演算法,达到了降低正演计算量和提高计算速度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加权函数(深度权函数、模型约束函数,几何约束条件和物性上下限约束等)对反演算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四叉树数据压缩技术的反演算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数据梯度大的地方精细采样,对数据梯度小的地方稀疏采样,从而使低效信息数据量和所占权重减少,降低了所需计算机内存,提高了反演速度和反演效率。结合向上延拓法、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和径向对数功率谱对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进行异常分离,并通过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将不同方法分离出的信息进行融合,使得局部信息得到优化和增强。利用三维重磁反演算法对分离出的局部场进行反演,精细刻画了地下密度和磁性结构特征。由重力反演结果反映出三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带,其中包括敦化—密山断裂、富尔河—古洞河断裂、马鞍山—三道白河断裂,另外有多条北西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的断裂带切过天池火山口。重力反演结果还显示,在长白山下方存在规模较大的低密度体,从浅部5 km到40 km深度均有分布,被认为是岩浆囊主体部分,另外存在由岩浆囊主体向外发散且密度相对较高的低密度体,被认为是深部岩浆向浅部运移的通道。由磁反演结果显示,浅部存在密集、不连续和交错分布的高低磁异常,推断其为破碎断裂带,有利于热水的富集和运移。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分布特征。利用地壳厚度、地形、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等17类地质参数与大地热流的统计规律,构建深度神经网络训练模型。并利用临近区域实测大地热流值验证了训练方法的可靠性,继而成功预测出研究区域大地热流值。结果显示,大地热流值等值线呈椭圆状闭合曲线,椭圆长轴近北东向,在天池、长白等地及其周围大面积区域是大地热流高值异常区,最高大地热流值在天池南侧,其值高于84 m W/m2,向四周逐渐降低。大地热流高值异常范围大,结合该地区居里面也较浅的特征,推测其深部存在巨大的热源物质。同时通过构建高温岩浆囊冷却模型,研究热流密度和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时空演化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岩浆囊持续向周围地层散发热量,促使了该区域地温梯度的上升。另外,岩浆囊温度对温度场影响较大,而在没有热补给情况下,岩浆囊温度在1 Ma之内基本冷却。在研究基础上,研究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并给出该区域地热成因概念模型。长白山地热资源属于深部岩浆型地热,热源主要为火山口下方地壳中巨大的岩浆囊。深部岩浆沿断裂通道向上运移,导致大地热流值升高,同时存在幔源热通道使得深部热量为地壳岩浆囊持续供热。综上所述,通过对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地质条件调查、重磁数据处理与反演解释、温度场分布特征研究等工作,对长白山火山区域热成因机理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对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杨云飞[7](2021)在《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结合腾冲火山区域已有地球物理、地质构造和地震方面研究显示:该区域存在低速、低阻、高导层和高热流值区域;处于印度洋-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带东北方向;同时该区域有火山型地震发生。以上研究表明腾冲火山并不平静,具有再次喷发危险。因此本文通过SAR数据的处理、开源GPS数据筛选和数学建模,分别获取了火山区域的InSAR、GPS形变数据、三维形变数据、应变数据、应力数据和岩浆囊几何参数数据,来对腾冲火山区地壳活动性进行探究,具体研究成果的获取如下:1.通过构建GPS-InSAR三维形变模型,来实现GPS与InSAR技术的优势互补;具体采用已广泛进行应用的短基线集的方法(SBAS)进行多时相SAR数据的干涉处理,来获取火山区域毫米级的InSAR形变监测数据,GPS来自发布的开源数据;基于以上两种类型数据,采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改进的目标函数(改进型更贴合以上两种形式形变数据特点)进行寻优,来获取腾冲火山区域高空间分辨率三维形变速度场。2.基于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三维形变信息,分别构建了反映研究区域地壳运动的刚性地壳整体旋转运动模型(RM)、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REHSM)与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RELSM),通过对比构建的3种模型发现RELSM是刻画研究区地壳运动最佳模型,并基于RELSM反演了研究区应变场,获取到了较以往研究(仅基于GPS数据)获取不到的小尺度范围研究区的精细应变场。同时利用应变张量、应力张量本构关系,通过应变求取研究区域应力。从获取的应变数据分析来看,对腾冲火山区域地壳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既不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挤压作用,也不是亚洲东南部的拉张作用,而是自身区域存在的岩浆囊的活动或者岩浆流失、放气等活动在起主导作用。3.依据已获取形变场,并辅以应变场应力场,发现研究区可能存在3个岩浆囊(西北方向、西南方向岩浆囊表现为收缩;东北方向岩浆囊表现为膨胀);基于岩浆囊所在区域三维形变信息,利用mogi模型(同样利用PSO进行参数寻优)反演了岩浆囊的参数,发现西北方向岩浆囊位于地下约1.4km,收缩速度约0.002659861km3/a,西南方向岩浆囊位于地下约4km,收缩速度约0.002622485km3/a,此两处区域无火山喷发威胁,但由于岩浆囊收缩可能引发其它地质灾害。通过以上获取结果对腾冲火山区地壳活动性进行综合研究表明:腾冲火山区区地壳整体处于相对平静状态,但个别区域地壳活动相对活跃。
蔺文静,王贵玲,邵景力,甘浩男,谭现锋[8](2021)在《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等四种类型干热岩成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地质构造背景、地热地质条件,对未来我国干热岩资源重点勘查方向及靶区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针对目前不同类型区干热岩资源勘探工程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了不同勘探区的选址依据、勘探过程、地温场分布及特征、前景预测等,并初步进行了经验总结,希望对我国未来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赵文斌,郭正府,刘嘉麒,张茂亮,孙玉涛,雷鸣,马琳,李菊景[9](2021)在《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区CO2释放规模与成因》文中研究表明板片俯冲过程将地表碳带入地球内部,火山作用将深部碳输送至地球外部圈层,两者构成了地球深部碳循环的主要方式,进而影响了地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我国东北新生代火山活动被认为是太平洋板片深俯冲作用的产物,板片俯冲导致岩浆源区强烈的碳酸盐组分交代作用,进而使东北亚上地幔成为一个新生代时期的巨型深部碳库,它的活动和释放将会对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变化造成重要影响。然而,有关该深部碳库向当今大气圈输送CO2气体的规模及其演化过程尚不清楚,从而影响了进一步定量评估该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文对我国东北长白山、五大连池和阿尔山火山释放CO2气体的规模与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新生代火山区的土壤CO2释放通量介于9.6~41.2g·m-2·d-1之间,每年向当今大气圈释放CO2气体约为2.1Mt(其中,长白山火山区为0.94Mt,五大连池火山区为1.2Mt)。气体地球化学研究证实,长白山与五大连池火山气体均起源于太平洋板片深俯冲环境;但是,与长白山相比,五大连池火山气体具有较高比例壳源组分贡献。阿尔山火山气体的成分与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火山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以N2为主(> 95%),并且其δ15NN2值高于空气值(1.3‰~1.9‰),3He/4He比值较低(0.14~0.18RA),δ13CCO2较轻(-13.7‰~-6.2‰),表明壳源富氮有机沉积物的贡献占比较大的比例。上述特征进一步表明,阿尔山火山气体在上升经过地下水时可能滞留了较长时间,混染了大量的陆壳组分,其源区并未受到太平洋板片俯冲物质的显着影响。
刘孝艳[10](2021)在《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文中提出相比气候的渐变来说,气候突变事件对人类的影响更为显着,这促使学术界深度研究突变气候变化,以期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中国东北地区隶属东亚季风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是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然而,目前对该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和古植被演化特征研究尚存在如下显着不足:1)该区域长时间尺度的高分辨率、高定年精度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记录极其稀少,限制了该区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的研究;2)不同研究获得的该区域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YD)期间降水格局差异较大,气候湿润或是干旱尚无定论;3)该区域全新世以来降水定量重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沉积物钻孔进行物理、化学分析(包括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分析以及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等,并基于42个AMS14C年代学数据建立了可靠的年代框架,重建了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及气候演化序列。针对中国东北地区现存的研究争议,本文重点从末次冰期、YD以及全新世以来三个不同阶段展开了植被及气候变化研究,并通过与区域记录对比探讨了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结果及认识如下:(1)五大连池沉积物沉积环境指标(磁化率、TOC、TN以及C/N)、花粉组合以及基于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均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48-11.7 ka BP)的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及千年尺度变化特征。在轨道尺度上,MIS3期,湖区周边以沼泽化程度较弱的草甸景观为主。MIS3晚期,沼泽成分达到整个末次冰期最低值,表明此时湖泊水位可能达到末次冰期最大。MIS2期沼泽类草本显着扩张,尤其莎草科和禾本科,表明湖泊水位显着下降。在千年尺度上,桤木属花粉以及花粉百分含量的主成分PC2均识别出5次显着的冷事件(44.3 ka BP、41.3 ka BP、36.1 ka BP、28-27 ka BP 和 15 ka BP),分别对应于Greenland冰心的H1、H3、H4、D//O12冰阶和H5事件。同时,PC2还识别出D/O1-2、D/O5-8和D/O11-12等事件。PC1则表明,H4、D/O12冰阶以及H5期间,湖泊水位显着上升,降水增加,气候湿润;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在轨道尺度上,该区植被及气候变化与其他区域一致,均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的变化。千年尺度上,H4、D/O12冰阶和H5事件期间湖泊水位上升可能受到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H1和H3事件期间水位变化不明显可能是由于此时北半球冰量较大,Okhotsk海水汽传输距离变远,无法到达这一地区。此外,通过对比发现,H事件在高纬地区的花粉记录中更显着,低纬花粉记录中则没有明显响应,初步推测H事件在东亚季风区的传输可能是自高纬向低纬进行的。(2)TC2钻孔花粉谱及定量重建结果表明,YD可能发生于12.7-11.7 ka BP。YD期间花粉组合以阔叶桦木和桤木为主要优势,草本植物花粉显着减少,气候呈冷湿特征。定量重建的年平均气温(Tann)在YD期间降低约3-5℃,年均降水(Pann)增加约300 mm,是典型的冷湿气候。在发生时间上,五大连池花粉记录基本与中国东北地区其他花粉记录一致,表明中国东北地区植被同步响应于YD事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东北地区西部季风边缘区YD期间为冷干气候,而北部主要表现为冷湿气候,进而推测YD期间的降水增加与末次冰期MIS3期的H事件期间降水增加相似,同受区域性东北季风的影响。(3)基于花粉的定量重建表明,中国东北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温度最大期发生于9.0-7.0 ka BP,而降水最大期发生于5.5-3.1 ka BP,此时木本植被显着扩张,旱生型草本显着增加。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五大连池地区温度记录与东北及全球温度记录基本一致,表明温度变化具有全球一致性。相比之下,降水最大期发生时间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五大连池记录明显晚于其他气候记录。这种降水模式的时空复杂性至今没有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表明全新世轨道尺度季风降水变化可能受冰盖和海表温度等多因素驱动。
二、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龙岗火山区研究现状 |
1.3 三维大地电磁探测法在火山区的探测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1.5 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龙岗火山区周边主要断裂带 |
2.2.1 敦化-密山断裂 |
2.2.2 浑江断裂 |
2.3 龙岗火山场火山活动 |
2.3.1 火山活动历史 |
2.3.2 龙岗火山区火山活动产物 |
2.4 火山地质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 |
3.1 地球物理前提 |
3.2 大地电磁基本原理 |
3.2.1 地球内部电磁感应 |
3.2.2 大地电磁阻抗张量 |
3.3 大地电磁正演 |
3.4 大地电磁反演 |
3.5 模型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 |
4.1 测点位置及数据分布 |
4.1.1 采集与处理 |
4.1.2 数据采集 |
4.1.3 数据处理 |
4.2 相位张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地电磁数据的三维反演及结果 |
5.1 反演方法 |
5.2 反演参数测试 |
5.2.1 不同水平网格大小 |
5.2.2 不同初始模型 |
5.3 最终模型 |
5.3.1 拟合质量评价 |
5.3.2 总体电阻率特征 |
5.3.3 电阻率剖面特征 |
5.4 深部异常的验证 |
5.4.1 低阻异常验证方法 |
5.4.2 C1 异常验证 |
5.4.3 C2 与C3 异常验证 |
5.4.4 C3 异常与现有大地电磁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 |
6.1 火山区低阻异常分布特征 |
6.2 低阻异常性质 |
6.2.1 岩石物理分析 |
6.2.2 来自地震活动性证据 |
6.2.3 来自深部密度结构的证据 |
6.2.4 来自壳幔的速度结构的证据 |
6.2.5 来自大地热流值的证据 |
6.2.6 来自垂直形变场的证据 |
6.2.7 来自壳幔电性结构证据 |
6.3 龙岗火山区岩浆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
3.2.1 数据选择 |
3.2.2 方法选择 |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
4.2.1 数据资料 |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
5.3.1 分辨率分析 |
5.3.2 成像结果特征 |
5.4 成像结果讨论 |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3)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与数据选取 |
1.1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
1.2 地震层析成像数据 |
2 地震层析成像分辨率分析 |
3 地震层析成像结果与讨论 |
4 结论 |
(4)五大连池火山区微震检测与岩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震检测与定位方法 |
1.2 震群 |
1.3 地质构造背景 |
1.4 论文的技术思路 |
1.5 论文的意义及创新点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地震数据 |
2.2 微震检测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震相拾取结果 |
3.2 REAL地震目录 |
3.3 Hypo2000地震目录 |
3.4 HypoDD地震目录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与台网地震目录的对比 |
4.2 震源深度可行性分析 |
4.3 五大连池火山区 |
4.4 六号高地 |
4.5 二龙山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水化学分析及应用 |
1.2.2 地热气体同位素示踪 |
1.2.3 地热气体CO_2-CH_4同位素地质温标 |
1.2.4 地热流体时空演化与地震活动 |
1.2.5 滇东南地热流体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活动 |
2.2.1 小江断裂带南段 |
2.2.2 红河断裂带南段 |
2.2.3 曲江-建水断裂带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燕山期侵入岩 |
2.3.2 第四纪火山岩 |
2.4 区域水热活动 |
第三章 滇东南温泉水化学特征 |
3.1 温泉水样品采集和分析 |
3.1.1 样品采集与收集 |
3.1.2 样品分析与测试 |
3.2 温泉水化学特征 |
3.2.1 地下水的理化特征 |
3.2.2 水化学类型 |
3.2.3 水热成因初判 |
3.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
3.3 温泉微量元素特征 |
3.3.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3.3.2 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
3.3.3 微量元素地理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滇东南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1 资料选取与平衡判别 |
4.1.1 温泉资料选取 |
4.1.2 水岩平衡判断 |
4.2 热储温度 |
4.2.1 经典地热温标 |
4.2.2 热储温度计算与选取 |
4.2.3 硅焓模型图解 |
4.2.4 温泉循环深度 |
4.3 地热场特征 |
4.3.1 地热场分布 |
4.3.2 地热异常成因 |
4.4 地热异常与地震活动 |
4.4.1 地热与地震活动特征 |
4.4.2 地球动力学模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滇东南温泉气体地球化学 |
5.1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5.1.1 温泉逸出气收集 |
5.1.2 样品分析测试 |
5.2 气体样品的化学组成 |
5.2.1 气体化学组成 |
5.2.2 N_2-He-Ar组分的源区判别 |
5.3 气体样品的He、Ne同位素 |
5.3.1 He、Ne同位素组成 |
5.3.2 He、Ne气体源区判别 |
5.3.3 幔源氦的释放特征 |
5.4 气体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组成 |
5.4.1 CO_2和CH_4的同位素组成 |
5.4.2 CO_2和CH_4的成因分析 |
5.5 气体源区温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源流体与地震活动 |
6.1 氦同位素组成与地热结构特征 |
6.1.1 青藏高原东南缘幔源氦地理分布 |
6.1.2 滇东南地区热流结构 |
6.1.3 热流结构对地震的影响 |
6.2 地热流体的时间演化 |
6.2.1 水化学特征随时间的演化 |
6.2.2 深源气体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果与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长白山火山区域研究现状 |
1.2.2 重磁数据反演解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岩性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3 岩浆活动 |
2.4 地热地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卫星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
3.1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数据处理与解释 |
3.1.1 卫星重力数据特征 |
3.1.2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异常解释 |
3.2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数据处理与解释 |
3.2.1 卫星磁数据特征 |
3.2.2 空间域变磁倾角磁化极理论 |
3.2.3 长白山火山区域磁异常解释 |
3.3 长白山火山区域莫霍面和居里面反演 |
3.3.1 界面反演方法原理 |
3.3.2 向上延拓分离区域场理论 |
3.3.3 莫霍面分析 |
3.3.4 居里面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磁数据正反演理论研究 |
4.1 正演方法 |
4.1.1 重磁正演基本理论 |
4.1.2 灵敏度矩阵快速计算算法 |
4.2 反演基本理论 |
4.2.1 基本反演理论 |
4.2.2 加权函数 |
4.2.3 模型约束函数 |
4.2.4 物性参数的上下限约束 |
4.2.5 合成模型试验 |
4.3 数据空间的自适应四叉树压缩技术 |
4.3.1 原理 |
4.3.2 合成模型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三维物性反演 |
5.1 重磁异常分离原理介绍 |
5.1.1 小波多尺度分析法原理 |
5.1.2 径向对数功率谱分析方法确定场源深度 |
5.1.3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据融合技术 |
5.1.4 长白山火山区域重力场分离结果 |
5.2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重力反演 |
5.3 长白山火山区域三维磁反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温场特征研究 |
6.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地热流值训练算法 |
6.1.1 深度学习简介 |
6.1.2 深度神经网络原理 |
6.1.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大地热流值训练 |
6.2 天池火山下部岩浆囊冷却数值模拟 |
6.2.1 导热基本概念和微分方程式 |
6.2.2 岩浆囊冷却模型构建 |
6.2.3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白山火山区域地热成因机理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火山形变监测研究现状 |
1.3 InSAR形变监测方法与进展 |
1.4 优化算法 |
1.5 GPS-InSAR形变数据融合发展 |
1.6 地壳运动的大地测量研究现状 |
1.7 Mogi模型在火山岩浆囊反演研究现状 |
1.8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腾冲火山区背景场 |
2.1 区域及构造背景 |
2.2 地震活动性背景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INSAR技术获取腾冲火山区形变场 |
3.1 合成孔径雷达 |
3.2 InSAR获取地表形变数学基础 |
3.3 数据处理 |
3.4 InSAR形变场及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表三维形变场建模及解算 |
4.1 基于GPS-InSAR三维形变模型构建 |
4.1.1 LOS形变与三维形变投影关系 |
4.1.2 目标函数构建 |
4.2 模型解算 |
4.2.1 粒子群算法 |
4.2.2 插值速度场分析与三维形变速度场求解 |
4.2.3 模型检验 |
4.3 三维形变解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腾冲火山区地壳运动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
5.1 地壳刚性-弹塑性形变反演分析综合模型 |
5.1.1 建立参考系 |
5.1.2 构建研究区刚性地壳整体旋转运动模型 |
5.1.3 地壳内部弹塑性形变模型 |
5.1.4 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 |
5.1.5 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 |
5.2 模型解算与分析 |
5.3 应变场解算与分析 |
5.3.1 面膨胀率特征 |
5.3.2 最大剪应变率特征 |
5.3.3 主应变率特征 |
5.3.4 应变特征总结 |
5.4 应力场解算与分析 |
5.4.1 应变张量 |
5.4.2 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MOGI模型的岩浆囊参数反演 |
6.1 岩浆囊 |
6.2 Mogi模型 |
6.3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1 区域2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1.1 根据垂直形变速度反演 |
6.3.1.2 根据水平形变速度(径向形变速度)反演结果 |
6.3.2 区域3 岩浆囊参数反演 |
6.3.2.1 根据垂直形变速度反演 |
6.3.2.2 根据水平形变速度反演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放射性产热型干热岩资源 |
1.1 主要分布区及勘查方向 |
1.2 勘查工作进展 |
1.2.1 广东惠州黄沙洞 |
1.2.2 福建东南沿海 |
1.3 经验小结 |
(1)热源条件: |
(2)盖层条件: |
(3)构造条件: |
2 沉积盆地型干热岩资源 |
2.1 重点勘查区及勘查方向 |
2.2 勘查工作进展 |
2.2.1 山东利津陈庄凸起 |
2.2.2 河北沧县凸起 |
2.2.3 冀东平原马头营凸起 |
2.3 经验小结 |
3 近代火山型干热岩资源 |
3.1 重点勘查区及勘查方向 |
3.2 勘查工作进展 |
3.2.1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 |
3.2.2 琼北火山群 |
3.3 经验小结 |
4 强烈构造活动带型干热岩资源 |
4.1 重点勘查区及勘查方向 |
4.2 勘查工作进展 |
4.2.1 青海共和盆地 |
(1)共和盆地恰卜恰地区: |
(2)共和盆地扎仓沟地区: |
4.2.2 胶东地区 |
4.3 经验小结 |
5 结论 |
(9)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区CO2释放规模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及火山气体的释放特征 |
1.1 长白山火山区 |
1.2 五大连池火山区 |
1.3 阿尔山火山区 |
2 火山碳释放通量测量与气体采样、测试方法 |
3 东北新生代火山区的深部碳释放通量 |
3.1 长白山火山区 |
3.2 五大连池火山区 |
4 东北新生代火山气体的成因 |
4.1 火山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1 长白山火山区 |
4.1.2 五大连池火山区 |
4.1.3 阿尔山火山区 |
4.1.4 火山区气体氮同位素(δ15NN2) |
4.2 火山气体的成因模式 |
4.2.1 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火山气体的成因模式 |
4.2.2 长白山和五大连池火山气体的成因差异与对比 |
4.2.3 阿尔山火山气体的成因 |
5 结论 |
(10)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研究概况 |
1.1.1 末次冰期研究概况 |
1.1.2 Younger Dryas(YD)事件(12.8-11.7 ka)研究概况 |
1.1.3 全新世(11.7 ka至今)适宜期研究概况 |
1.2 火山口湖沉积气候学发展及现状 |
1.3 国内孢粉气候学的发展及现状 |
1.4 中国东北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6 工作量和技术路线 |
1.6.1 工作量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2.1.3 现代植被类型 |
2.2 样品采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放射性碳测年 |
2.3.2 花粉分析方法 |
2.3.3 基于化石花粉数据的气候定量重建 |
2.3.4 磁化率分析 |
2.3.5 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C/N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深度-年代模型的建立 |
3.2 五大连池GQ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
3.2.1 GQ2钻孔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
3.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2.3 TOC、TN、磁化率和C/N分析结果 |
3.3 五大连池TC2钻孔指标分析结果 |
3.3.1 TC2钻孔的花粉类型及组合特征 |
3.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3.3.3 基于化石花粉的定量重建结果 |
第四章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植被与气候变化 |
4.1 五大连池火山口湖末次冰期(48-10 ka BP)沉积环境演化 |
4.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及气候特征 |
4.2.1 五大连池地区典型花粉的气候指示意义 |
4.2.2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植被特征 |
4.2.3 五大连池地区末次冰期(MIS 3-2)气候特征 |
4.3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及驱动机制探讨 |
4.3.1 不同区域记录对比 |
4.3.2 五大连池地区植被及气候变化机制探讨 |
第五章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与气候变化 |
5.1 五大连池地区YD期间植被及气候特征 |
5.2 区域记录对比 |
5.3 驱动机制探讨 |
第六章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变化 |
6.1 五大连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与气候特征 |
6.2 区域记录对比 |
6.3 东北地区全新世降水变化机制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I |
图版Ⅱ |
图版Ⅲ |
图版IV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五大连池火山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维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龙岗火山区跨地壳岩浆传输系统[D]. 唐裕.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3]中国东北地壳结构的地震层析成像[J]. 李洪丽,刘财,田有,范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2
- [4]五大连池火山区微震检测与岩浆作用[D]. 刘泽民.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5]滇东南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王云.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6]长白山火山区域重磁数据反演与地热成因机理[D]. 姜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7]基于InSAR/GPS数据的腾冲火山区域地壳活动性研究[D]. 杨云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J]. 蔺文静,王贵玲,邵景力,甘浩男,谭现锋. 地质学报, 2021(05)
- [9]中国东北新生代火山区CO2释放规模与成因[J]. 赵文斌,郭正府,刘嘉麒,张茂亮,孙玉涛,雷鸣,马琳,李菊景. 岩石学报, 2021(04)
- [10]五大连池火山口湖花粉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及气候变化[D]. 刘孝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