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肿瘤药苯达莫司汀(论文文献综述)
杜超,卓秋琪,罗舟,刘相男,李伟[1](2021)在《苯达莫司汀的药理机制及药动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苯达莫司汀是具有烷基化和抗代谢双重作用的细胞毒性药物,独特的杂环结构赋予其独特的抗肿瘤活性,且在目前所知的多种血液学和实体瘤中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药在国内尚未广泛推广与应用。因此,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对苯达莫司汀的药理机制及药动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苯达莫司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杜超,刘相男,唐云,李伟[2](2021)在《盐酸苯达莫司汀的热稳定性与晶型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盐酸苯达莫司汀晶型I、晶型II、晶型D三种晶型作稳定性对比研究。方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盐酸苯达莫司汀的热稳定性,并做晶型稳定性研究,分析其稳定性;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测定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多晶型结构。结果:盐酸苯达莫司汀是存在多晶型的。故筛选出两种较优晶型I、D与晶型II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晶型I(无结晶水)、晶型II(一分子结晶水)熔点分别为158.9℃和170.3℃;晶型D(一分子结晶水)则在158.0℃和170.8℃出现两个熔点;晶型I、晶型II、晶型D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的检测,说明其分属于不同晶型。结论:通过稳定性对比研究,可以说明晶型II的稳定性与其他两种专利晶型稳定性相当,且在医药生产中晶型II更适合仿制药的研发生产。
王倩[3](2021)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与目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发作一次。它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引起,这可能对诊断构成挑战。RAU的诊断几乎基于临床表现,有时还伴随着组织活检。然而,并不是每个病例都会出现与特定情况相关的典型临床或组织学特征;疾病的治疗也同样是非特异性的,通常为非靶向抗炎药或免疫抑制剂。虽然已存在几个诱发因素的假说,但RAU的确切发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显然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该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以便为诊断试验和治疗干预的发展确定更具特异性的分子靶点。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促进RAU愈合的关键基因和分子途径,并进一步筛选出RAU的促愈药物。研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2ensembl中执行文本挖掘获取概念相关基因。在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Gene Expression Omnibus,NCBI-GEO)中选择微阵列数据集GSE37265,使用GEO2R在线工具,以校正P值(Adjusted p-value)<0.01和|Log2Fold Change(FC)|≥2为筛选标准,鉴定出差异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将二者基因取交集后得到候选基因。选用DAVID 6.8中的功能注释工具对候选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信号通路(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相互作用检索工具(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STRING)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使用Cytoscape 3.8软件绘制PPI网络,并采用内置插件“MCODE”筛选出核心蛋白质模块。将选定模块对应的候选基因导入药物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The Drug Gene Interaction Database,DGIdb)筛选基因靶向药物。进一步采用半柔性分子对接方法,使用Autodock Tools筛选出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研究结果:1.基于文本挖掘(“Wound healing”和“Recurrent aphthous ulcer”)以及数据集GSE37265处理,确定11个RAU愈合相关的候选基因,分别为CD69、DSG1、GZMB、IDO1、IL1B、IL6、LYZ、MMP1、MMP3、TLR2和VCAM1。2.PPI网络中最显着的蛋白质模块包含9个候选基因,按度值从大到小,分别为TLR2、IL6、IL1B、VCAM1、IDO1、CD69、MMP3、MMP1和GZMB。KEGG Pathway分析和GO分析均显示,候选基因显着富集的条目与炎症和免疫调节关系密切。3.通过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Pub Chem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检索,挖掘出69种FDA批准药物,多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抗炎药和抗病毒药;进一步总结出21种药物和7个候选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18种药物、5个候选基因和7条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关系。潜在药物的靶向基因主要参与信号通路的炎症、免疫(包括宿主防御和自身免疫)、抗细菌感染、细胞焦亡和细胞黏附过程。4.半柔性分子对接模拟实验发现,六氯酚(靶向GZMB)、苯达莫司汀(靶向CD69)、阿达帕林(靶向TLR2)、利塞膦酸(靶向IL1B)、替鲁膦酸(靶向IL1B)、甲硝唑(靶向IL6)与对应蛋白质分子的氢键结合能较低,更易与靶向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合,是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研究结论:1.鉴定出的9个候选基因在炎症和免疫调节方面显着富集,分别为TLR2、IL6、IL1B、VCAM1,IDO1、CD69、MMP3、MMP1和GZMB。2.潜在RAU靶向促愈药物多为抗肿瘤药、抗感染药、抗炎药和抗病毒药。潜在药物的靶向基因主要介导信号通路的炎症、免疫、抗细菌、细胞焦亡和细胞黏附过程。3.六氯酚、苯达莫司汀、阿达帕林、利塞膦酸(双磷酸)、替鲁膦酸、甲硝唑是潜在的RAU靶向促愈药物。
杜超[4](2021)在《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有关物质分析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物质量标准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而特别设置的一系列药物检测技术方法及其指标,它们都是对于实现药品疗效稳定性的基础条件要求,也是加强药物品质安全监控工作的重要依据。药物质量标准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研究和控制药物质量,对药物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达到控制药物质量的主要目的。本文分别从原料药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的结构确认研究、有关物质分析、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对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的质量进行考察研究,并对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进行稳定性研究,为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一、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结构确证研究建立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原料药结构确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结构确证研究并确定本品的化学结构为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二、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有关物质分析与含量测定研究采用HPLC法对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原料药的有关物质分析与含量测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关物质方法能够全面的控制本品的各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并进行质量分析方法学研究,该分析方法可靠可行;本品含量按无水物计算,含量在98.0%~102.0%;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该方法适用于其含量测定。三、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稳定性研究本文开展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稳定性研究,考察不同条件下,本品的稳定性状况。影响因素试验中,其各检查项目基本符合规定,但光照对本品有一定影响,说明本品基本稳定,但应避光贮存;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中,其各检查项目都符合规定,说明本品在一定时间内稳定性较好。
沈红梅[5](2021)在《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比较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含量测定的不同方法,建立更加简单、快速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非水滴定法对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的含量测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LC测定盐酸苯达莫司汀线性范围为10.284~41.1μg/mL,相关系数r=0.9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1.34×10-9 g/mL,精密度(RSD=0.15%)良好;非水滴定法测定具有快速、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含量的测定,无显着性差异。
孟伊霏[6](2020)在《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查阅国外护士药物处方权相关资料,结合我国《临床药物手册》中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内容,基于我国国情下探讨我国三甲医院中:1.肿瘤科护士可开出的抗肿瘤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2.风湿免疫科护士可开出的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3.血液内科护士可开出的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本研究以期为未来护士处方权内容的确定提供一定借鉴。研究对象:省内外三甲医院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内科工作的临床专家与护理专家。专家选择的前提是原则上同意给予护士处方权。专家的纳入标准为:(1)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在对应的临床科室工作10年及以上;(3)本科及以上学历;(4)具有严谨求实态度,自愿参与。前三条标准符合两项即可。方法:1.文献研究法:检索中文和外文数据库以及浏览国外官方网站,查阅国外护士处方权相关资料以及护士药物处方一览表中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相关内容,制定咨询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初步设计的咨询问卷制定访谈提纲,分别对山西省两所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疗专家3名与护理专家2名、风湿免疫科以及血液内科的医疗专家各2名与护理专家各2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3.改良德尔菲法:邀请省内外三甲医院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内科工作的临床专家与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关于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研究结果。其中,肿瘤科护理专家12名,医疗专家12名;风湿免疫科护理专家12名,医疗专家10名;血液内科护理专家13名,医疗专家10名。结果:1.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3.33%、100%,权威系数为0.84、0.87;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2.31%、100%,权威系数为0.82、0.87;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2.86%、100%,权威系数为0.85、0.88。2.抗肿瘤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不建议肿瘤科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所有药物认同率均低于80%。3.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建议风湿免疫科护士仅可以开具1种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为免疫抑制剂植物药类的白芍总苷,处方形式为协议处方,专家不建议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免疫调节剂。4.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建议血液内科护士可以开具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共两大类16种药物。抗贫血药包括铁制剂和维生素制剂,抗凝及抗血栓药包括抗血小板药,其中4种药物为协议处方形式,1种药物为延长处方形式,11种药物两种处方形式接近。倾向于协议处方形式药物(4种):铁制剂葡萄糖酸亚铁、维生素制剂甲钴胺、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倾向于延长处方形式药物(1种):维生素制剂亚叶酸钙;倾向于独立处方/延长处方形式药物(7种):铁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维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维生素制剂维生素B12、腺苷钴胺、叶酸;倾向于协议处方/延长处方形式药物(4种):铁制剂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蔗糖铁,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结论:1.不建议肿瘤科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抗肿瘤药物;2.建议风湿免疫科护士可以开具1种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形式为协议处方;3.建议血液内科护士可以开具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共两大类16种药物,4种药物为协议处方形式,1种药物为延长处方形式,11种药物两种处方形式接近。
徐爱霞[7](2020)在《抗肿瘤药物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盐酸苯达莫司汀是一种氮芥类抗肿瘤药。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德国合成,后于2003年10月首次在德国上市销售。它是一个独特的细胞毒药物,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临床用于治疗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Ⅱ~Ⅳ期),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乳腺癌、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2008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 Cephalon公司生产研制的盐酸苯达莫司汀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目前在国内,盐酸苯达莫司汀仍属于3.1类新药。该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本论文主要研究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生产工艺的优化及改良,以及其质量标准建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以2,4-二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过甲胺取代,硫化碱还原,戊二酸酰化,酸性条件下环合并酯化,钯碳加氢还原,环氧乙烷羟乙基化,三氯氧磷氯化,盐酸水解成盐,精制后得到目标产物盐酸苯达莫司汀。在此基础上,对盐酸苯达莫司汀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适合放大生产的工艺参数,并进行了三个批次的工艺验证,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总收率为16.2%。结果表明,本论文中采用的盐酸苯达莫司汀生产工艺参数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收率稳定,生产得到的产品中单个杂质水平均在0.10%以下。根据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工艺,同时结合现行ICH,欧盟和美国FDA等法规要求,制定盐酸苯达莫司汀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分别验证了基于HPLC对有关物质(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及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对溶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验证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良好的重复性,较高的灵敏性(0.04μg/mL),宽范围的线性(2 μg/mL~250μg/mL)等特点,HPLC方法和HS-GC方法适用于该产品的定量检测。考察盐酸苯达莫司汀在光照、高温、高湿等条件下的强降解实验,结果表明:盐酸苯达莫司汀在光照下和热环境下,含量降低,杂质明显增加(5.88%)。但在2~8℃条件下,盐酸苯达莫司汀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产品的有效期至少为3年。
黄平[8](2016)在《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的纳米抗肿瘤药物》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全世界人类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在众多治疗癌症的方法中,化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疗法。但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通常存在着生物利用差、毒性大、血液清除快、缺乏对肿瘤部位的靶向性和严重的多药耐药性等诸多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采用纳米尺度材料作为小分子抗癌药物的输送载体,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经药物载体负载后被输送到病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经纳米材料负载后的抗肿瘤药物不仅治疗效果更好,而且毒性降低。但是,纳米载体本身并没有治疗活性,其在降解、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肾脏或其他器官的炎症和毒副作用。因此,构建一个无需载体材料的小分子抗肿瘤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将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针对上述目标,本文提出了全新的两亲性药-药缀合物(Amphiphilic drug-drug conjugate,ADDC)概念,并通过自组装构建了一系列无载体小分子纳米药物自输送体系,评价了它们用于肿瘤治疗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详述如下:1.由于人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屏障,所以大部分小分子化疗药物难以到达肿瘤病灶部位,导致它们疗效低,毒副作用大。因此,开发适用于肿瘤治疗的高效药物递送体系迫在眉睫。本章提出了两亲性药-药缀合物(Amphiphilic drug-drug conjugate,ADDC)的全新概念,并通过自组装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肿瘤治疗的无载体纳米药物递送体系。即利用生物可降解的酯键将亲水性抗肿瘤药物和疏水性抗肿瘤药物连接起来形成两亲性药-药缀合物ADDC。利用其两亲性特性,ADDC在水中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与游离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相比,ADDC纳米粒子具有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有利于其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应富集到肿瘤病灶部位。此外,由于ADDC纳米粒子具有纳米特性,能有效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当ADDC纳米粒子进入肿瘤细胞后,酯键发生水解,可释放出两种小分子原药,达到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效果。这一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自组装实现化疗药物自输送的策略将为肿瘤化疗提供一类新方法,并有望最终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2.目前,虽然肿瘤临床治疗上将两种小分子化疗药物物理混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协同效果仍不理想。本章根据ADDC概念,合成了伊立替康-苯达莫司汀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Bd),并在水中自组装形成Ir-Bd缀合物纳米药。着重对比研究了Ir-Bd缀合物纳米药和Ir/Bd物理混合药两种给药方式在肿瘤联合化疗中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Ir-Bd缀合物纳米药方式给药时,Ir和Bd对肿瘤具的协同治疗效果优于Ir/Bd物理混合给药方式。3.近年来,鸡尾酒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肿瘤治疗手段。基于ADDC概念,本章构建了由三种不同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组成的纳米粒子(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由两种不同的两亲性小分子药-药缀合物在水中共组装得到。在共组装过程中,通过简单调节两种不同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的摩尔比,可实现对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中三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组分的调控。基于纳米效应,该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能将三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自递送到肿瘤细胞中,利用肿瘤细胞中的微酸环境使药-药缀合物的酯键降解,同步释放出三种小分子抗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通过对不同组成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的筛选,获得了协同治疗效果最佳的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4.肿瘤细胞产生多药耐药性是导致肿瘤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克服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已成为解决化疗成败的关键问题。基于ADDC概念,本章设计合成了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的两亲性药-药缀合物,即通过还原响应的二硫键将亲水性抗肿瘤药物伊立替康(Ir)和疏水性P-gp糖蛋白抑制剂(Qu)连接起来形成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基于其两亲的特性,该缀合物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与游离的小分子药物Ir和抑制剂Qu相比,自组装形成的缀合物纳米粒子具有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可通过EPR效应实现在肿瘤病灶部位的富集。当缀合物纳米粒子进入耐药肿瘤细胞后,受到谷胱甘肽酶的作用,二硫键发生断裂快速释放出游离的Ir和Qu,Qu能有效抑制P-gp糖蛋白的活性,保护释放出来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Ir不被泵出肿瘤细胞外,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耐药性肿瘤细胞中的蓄积,从而有效杀死耐药肿瘤细胞。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的Ir相比,该刺激响应的缀合物纳米粒子对多药耐药性细胞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同时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表明,与游离的Ir相比,该缀合物纳米粒子对多药耐药性乳腺瘤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李静敏[9](2016)在《双功能烷化剂与常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对比研究及其预后因素》文中提出目的:比较苯达莫司汀单药、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组)、ICE(异环磷酰胺+卡铂+依托泊苷)三种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relapsed or refractory,R/R)B细胞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iNH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选择出较好的治疗方案;并分析B-iNHL的预后因素。方法:1.回顾性分析95例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2010.1.1-2013.12.31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iNHL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苯达莫司汀单药组33例,B组GEMOX组32例,C组ICE方案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4-8个周期化疗,每2个治疗周期结束时按照2007版Cheson标准评价疗效,随访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χ2检验比较三组近期疗效,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三组患者PFS。2.分析全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层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与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揭示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1.A、B、C三组间的比较(1)A组33患者,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15例,稳定(SD)5例,进展(PD)3例,总反应率(ORR,CR+PR)为75.8%。B组(GEMOX组)32例患者,CR患者7例,PR患者13例,SD患者8例,PD患者4例,ORR为62.5%。C组(ICE组)30例患者,获得CR者6例,PR者13例,SD为6例,PD为5例,ORR为67.3%。三组的ORR比较,A组高于B、C两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444)。(2)A、B、C三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9个月、7.3个月、7.4个月。A、B组之间和A、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0、0.033,而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3)A、B、C三组血红蛋白(Hb)减少发生率分别为9.1%、59.4%、46.7%,A、B组之间、A、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而B、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16)。A、B、C三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3.3%、59.4%、46.7%,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末梢感觉异常方面,苯达莫司汀组无1例出现,GEMOX组发生率高于ICE组(31.3%vs.10.0%,P=0.040)。ICE组发生1例出血性膀胱炎,A、B组未出现。其余不良反应如乏力、肝功能异常等均显示苯达莫司汀组发生率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2.预后分析(1)95例患者,血清LDH异常升高者33例,治疗前后分别为364+90U/L、244+78U/L,治疗后显着下降(P=0.000)。34例患者β2-MG升高,治疗前平均16.7+4.6mg/L,治疗后降为9.3+3.1mg/L,治疗后下降显着(P=0.000)。(2)分析95例患者各临床指标与ORR的关系,早期病人ORR优于晚期(72.6%vs.50%,P=0.047)。IPI为0-1(低危)、2-3(中危)、4-5(高危)患者的ORR分别为86.2%、61.4%、44.4%,低危组ORR高于中、高危组患者(P=0.018、0.010)。其余临床特征对ORR无影响。(3)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特征与PFS关系,早期患者PFS较晚期高(13.1 vs.7.5个月,P=0.000),复发组中位PFS高于难治组(10.1 vs.7.3个月,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HR 4.004,P=0.000)、疾病状态(HR 3.831,P=0.000)为iNHL患者独立预测因子。结论:1.苯达莫司汀可作为复发/难治性iNHL患者治疗的新选择。苯达莫司汀单药组与GEMOX组、ICE组相比,其近期疗效相当,且能够延长PFS。不良反应方面,苯达莫司汀组轻于其他两组。2.早期患者ORR优于晚期患者,低危患者ORR优于中、高危患者。早期、复发性患者PFS长于晚期、难治性患者。分期和疾病状态为影响iNHL无进展生存期的两个独立预后因素。
徐辉[10](2016)在《苯达莫司汀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及SLC22A1、CYP1A2、GSTA1基因单核酸多态性与其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苯达莫司汀在中国人群(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并分析与苯达莫司汀转运、代谢相关基因SLC22A1、CYP1A2、GSTA1的SNP对其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测定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包括考察方法的专一性、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回收率、样品稳定性、稀释效应。2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14位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B细胞惰性淋巴瘤患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者按照120 mg/m2/d,第1天和第2天给药,以21天为一个周期。静脉滴注时长120分钟。用药第一天于静脉滴注前(0 h)和滴注开始后1 h、2 h,滴注完成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45 min、1 h、1.5 h、2 h、2.5 h、3 h、4 h、6 h、8 h从静脉采血4.0 ml。静脉血以肝素钠抗凝后,在3000 r/min,4℃条件下离心4 min,血浆置于-80℃冰箱中冷冻保存待测。UPLC-MS/MS法测定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应用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3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21位受试者进行Ⅱ期研究(其中5位受试者用药一周期后,停止用药,退出临床试验),用药6周期后采用RECIST标准评价苯达莫司汀药效。同时,将给药方案调整为静脉滴注4 h;在给药结束时、第二次给药前采集血样,测定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4使用QIAamp血液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SLC22A1(rs200684404,rs4646277,rs2282143,rs628031,rs35167514,rs622342)、CYP1A2(rs762551,rs2069514,rs2470890,rs2472304,rs12720461)、GSTA1(rs3957356,rs3957357)的多态性。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SNP与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建立了UPLC-MS/MS法测定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其专一性、准确度、精密度、基质效应、回收率、样品稳定性、稀释效应均符合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血浆苯达莫司汀浓度在51000 n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1),定量下限为5 ng·m 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17%,准确度为91.39%99.60%;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分别为102.70%104.77%和84.82%91.77%。2单次静脉滴注盐酸苯达莫司汀120 mg/m2/d,滴注时长120min;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4822.571±3477.123 ng·m L-1;CL为25.75±15.198 L/h/m2;t1/2为0.388±0.157 h;AUC(0-∞)为6463.691±3859.084ug/L*h。3Ⅱ期16例受试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盐酸苯达莫司汀以120 mg/m2/d,第一天、第二天给药,以21天为一个周期,滴注时长为4 h,疗效CR为12.5%、PR为50.0%、SD为18.8%、PD为18.8%。4 SNP分型结果发现只有SLC22A1(rs683369、rs2282143、rs628031、rs622342),CYP1A2(rs762551、rs2069514、rs2472304、rs2470890)存在多态性。我们并未发现SNP与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存在相关性。结论:1已建立的检测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UPLC-MS/MS方法满足临床药代动力学要求。2苯达莫司汀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在体内快速消除,t1/2为0.388±0.157 h。3在中国人群中试验表明,苯达莫司汀治疗B细胞惰性淋巴瘤有较好疗效。4我们并未发现SNP与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原因是样本量太少造成的。
二、抗肿瘤药苯达莫司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肿瘤药苯达莫司汀(论文提纲范文)
(1)苯达莫司汀的药理机制及药动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特征 |
2 药理作用 |
3 药效学 |
4 药动学 |
5 不良反应 |
6 适应症与临床评价 |
6.1 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6.2 霍奇金淋巴瘤 |
6.3 外周T细胞淋巴瘤 |
6.4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7 药物相互作用 |
8 总结与展望 |
(2)盐酸苯达莫司汀的热稳定性与晶型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晶型制作方法 |
1.3 热稳定测定 |
1.3.1 仪器 |
1.3.2 检测条件 |
1.4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
1.4.1 仪器 |
1.4.2 检测条件 |
2 结果 |
2.1 热稳定测定分析 |
2.1.1 DSC测定分析 |
2.1.2 TG测定分析 |
2.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2.3 晶型稳定性对比研究 |
2.3.1 热稳定性 |
2.3.2 湿稳定性 |
2.3.3 光稳定性 |
3 讨论 |
(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
1.2.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病因 |
1.2.3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诊断 |
1.2.4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治疗方法 |
第2章 实验材料 |
2.1 分析数据来源 |
2.2 主要分析工具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差异基因的鉴定 |
3.2.1 文本挖掘 |
3.2.2 数据集处理 |
3.2.3 确定候选基因 |
3.3 功能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3.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模块化分析 |
3.5 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3.6 分子对接 |
3.6.1 药物小分子处理 |
3.6.2 蛋白质大分子处理 |
3.6.3 寻找活性口袋 |
3.6.4 运行分子对接 |
3.6.5 查看分子对接结果 |
3.6.6 PyMOL可视化分子对接结果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差异基因的鉴定 |
4.1.1 文本挖掘 |
4.1.2 数据集处理 |
4.1.3 确定候选基因 |
4.2 基因本体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4.3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和模块化分析 |
4.4 药物-基因相互作用分析 |
4.5 分子对接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有关物质分析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盐酸苯达莫司汀概述 |
2 盐酸苯达莫司汀药理作用概述 |
3 盐酸苯达莫司汀不良反应概述 |
4 盐酸苯达莫司汀研究现状 |
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结构确认研究 |
1 前言 |
1.1 结构确认研究内容的确定 |
1.2 基本信息 |
1.3 样品的精制方法 |
2 确证化学结构的方法 |
2.1 理化性质分析 |
2.2 元素分析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2.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2.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6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
2.7 质谱分析 |
2.8 差热分析 |
2.9 热重分析 |
2.10 X-粉末射线衍射分析 |
2.11 综合解析 |
3 结论 |
第三章 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有关物质研究 |
1 试验仪器 |
2 样品、对照品信息 |
3 试剂 |
4 波长的选择 |
5 色谱条件的选择 |
6 方法学验证 |
6.1 强制降解试验 |
6.2 盐酸苯达莫司汀线性范围 |
6.3 样品有关物质的重复性 |
6.4 色谱系统的耐用性 |
6.5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6.6 空白溶剂干扰试验 |
7 样品有关物质分析 |
8 结论 |
第四章 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含量测定研究 |
1 仪器信息 |
2 试剂试药 |
3 方法学验证 |
3.1 线性与范围 |
3.2 仪器精密度 |
3.3 准确度 |
3.4 定量限与检出限 |
3.5 溶液放置稳定性 |
3.6 精密度试验 |
3.7 系统耐用性 |
3.8 样品含量测定 |
4 结论 |
第五章 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稳定性研究 |
1 影响因素试验 |
1.1 高温试验 |
1.2 高湿度试验 |
1.3 强光照射试验 |
2 加速试验 |
3 长期试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 器 |
1.2 试 药 |
2 实验方法 |
2.1 HPLC法测定 |
2.1.1 色谱条件及仪器 |
2.1.2 测定方法 |
2.1.3 线性范围考察 |
2.1.4 稳定性考察 |
2.1.5 精密度考察 |
2.1.6 含量测定 |
2.2 非水溶液滴定测定 |
2.2.1 测定原理 |
2.2.2 测定方法 |
2.2.3 精密度 |
2.2.4 含量测定 |
2.3 两种测定方法结果的比较 |
3 讨 论 |
4 结 论 |
(6)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 咨询问卷的形成 |
3.1 专家咨询简介 |
3.2 专家的选择 |
3.3 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 |
3.4 专家咨询的实施 |
4 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
4.1 第一轮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
4.2 第二轮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
4.3 最终咨询结果 |
4.4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
5 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
5.1 第一轮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
5.2 第二轮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
5.3 最终咨询结果 |
5.4 处方形式的确定 |
5.5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
6 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
6.1 第一轮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
6.2 第二轮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
6.3 最终咨询结果 |
6.4 处方形式的确定 |
6.5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
7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研究结论 |
7.3 对策(建议) |
7.4 论文创新之处 |
7.5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抗肿瘤药物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盐酸苯达莫司汀合成研究进展 |
1.3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质量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2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 实验设计与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质量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3 盐酸苯达莫司汀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质量标准和分析方法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盐酸苯达莫司汀的稳定性研究 |
4.1 稳定性织介绍 |
4.2 试验器材和试验试剂 |
4.3 盐酸苯达莫司的破坏性试验 |
4.4 降解杂质研究 |
4.5 盐酸苯达莫司汀加速和长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
(8)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的纳米抗肿瘤药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 |
1.2.1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
1.2.2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优缺点 |
1.3 纳米载药体系 |
1.3.1 纳米载药体系的分类 |
1.3.2 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3.3 纳米载药体系在肿瘤联合治疗中的应用 |
1.3.4 纳米载药体系在抗肿瘤耐药性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实验 |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设备 |
2.2.2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的合成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4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的自组装 |
2.2.5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组装体的体外药物释放 |
2.2.6 负载Cy5.5 的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的制备 |
2.2.7 细胞培养 |
2.2.8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的细胞内降解 |
2.2.9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的细胞内摄 |
2.2.10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的体外细胞毒性 |
2.2.11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的免疫毒性 |
2.2.12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的细胞内蓄积与泵出分析 |
2.2.13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14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15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Cb ADDC纳米粒子对Caspase-3 蛋白的影响 |
2.2.16 动物实验 |
2.2.17 免疫毒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Ir-Cb ADDC缀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Ir-Cb ADDC缀合物组装体的制备与表征 |
2.3.3 Ir-Cb ADDC纳米粒子的体外研究与表征 |
2.3.4 Ir-Cb ADDC纳米粒子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2.3.5 Ir-Cb ADDC纳米粒子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疗效对比研究 |
3.1 引言 |
3.2实验 |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3.2.2 Ir-Bd缀合物的合成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4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制备 |
3.2.5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体外释放 |
3.2.6 细胞培养 |
3.2.7 Ir-Bd缀合物的细胞内降解 |
3.2.8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细胞内摄研究 |
3.2.9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3.2.10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细胞内蓄积与泵出分析 |
3.2.11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3.2.12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对Caspase-3 蛋白的影响 |
3.2.13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3.2.14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的组织分布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r-Bd缀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制备与表征 |
3.3.3 Ir-Bd缀合物的体外释放 |
3.3.4 Ir-Bd缀合物纳米药的细胞摄取研究 |
3.3.5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的体外细胞毒性及协同效应研究 |
3.3.6 Ir-Bd缀合物纳米药对药物外排泵的影响 |
3.3.7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对细胞凋亡和caspase-3 蛋白的影响 |
3.3.8 Ir-Bd缀合物纳米药与Ir/Bd物理混合药的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元鸡尾酒纳米粒子构建及其在癌症联合化疗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实验 |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4.2.2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Gem-Cb的合成 |
4.2.3 测试与表征 |
4.2.4 鸡尾酒纳米药物的制备 |
4.2.5 细胞培养 |
4.2.6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N4 的细胞内摄 |
4.2.7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N4 的细胞内降解 |
4.2.8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体外细胞毒性 |
4.2.9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em-Cb缀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3.2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的制备与表征 |
4.3.3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的细胞内摄 |
4.3.4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的细胞内降解 |
4.3.5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的体外细胞毒性及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
4.3.6 三元鸡尾酒纳米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肿瘤微环境响应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逆转肿瘤耐药性研究 |
5.1 引言 |
5.2实验 |
5.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5.2.2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的合成 |
5.2.3 测试与表征 |
5.2.4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的自组装 |
5.2.5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组装体的体外药物释放 |
5.2.6 负载Cy5.5或NR的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7 细胞培养 |
5.2.8 两亲性药-药缀合物Ir-ss-Qu的细胞内摄 |
5.2.9 MTT法评估缀合物Ir-ss-Qu纳米药物体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果 |
5.2.10 缀合物Ir-ss-Qu纳米药物体系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
5.2.11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对MCF-7/ADR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12 动物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缀合物Ir-ss-Qu的合成及表征 |
5.3.2 缀合物Ir-ss-Qu的自组装 |
5.3.3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的体外药物释放 |
5.3.4 缀合物 Ir-ss-Qu 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吞 |
5.3.5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体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 |
5.3.6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
5.3.7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对MCF-7/ADR细胞凋亡情况研究 |
5.3.8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的体内停留时间 |
5.3.9 缀合物Ir-ss-Qu纳米粒子体内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果评价 |
5.3.10 缀合物Ir-ss-Qu纳米给药体系对肿瘤细胞凋亡及增值评价 |
5.3.11 缀合物Ir-ss-Qu纳米给药体系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9)双功能烷化剂与常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对比研究及其预后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入选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1.5 统计方法 |
结果 |
2.1 A、B、C三组间比较 |
2.1.1 三组基线资料比较 |
2.1.2 近期疗效比较 |
2.1.3 生存状况比较 |
2.1.4 不良反应 |
2.2 预后分析 |
2.2.1 临床资料 |
2.2.2 血清LDH、β2-MG变化 |
2.2.3 近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
2.2.4 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3.1 三组间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
3.2 iNHL患者的预后分析 |
3.2.1 血清LDH、β2-MG变化 |
3.2.2 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
3.2.3 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 |
3.3 新型药物 |
3.4 本研究优缺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双功能烷化剂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苯达莫司汀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及SLC22A1、CYP1A2、GSTA1基因单核酸多态性与其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UPLC-MS/MS法测定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药品和试剂 |
1.1.2 仪器 |
1.2 血浆中苯达莫司汀测定的方法建立 |
1.2.1 液相条件 |
1.2.2 质谱条件 |
1.2.3 工作溶液配制 |
1.2.4 含药样品的配制 |
1.2.5 样品处理 |
1.3 血浆中苯达莫司汀测定的方法学验证 |
1.3.1 方法的专属性 |
1.3.2 标准曲线制备 |
1.3.3 最低定量浓度(LLOQ) |
1.3.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1.3.5 基质效应和回收率考察 |
1.3.6 稳定性考察 |
1.3.7 稀释效应 |
1.4 苯达莫司汀药代动力学研究 |
1.4.1 药物 |
1.4.2 试验方案 |
1.4.3 受试者血浆中苯达莫司汀浓度测定 |
1.4.4 苯达莫司汀药代动力学研究 |
1.5 苯达莫司汀Ⅱ期受试者血药浓度测定 |
1.5.1 受试者血浆样品采集 |
1.5.2 Ⅱ期受试者苯达莫司汀血浆药物浓度测定 |
1.6 讨论 |
1.6.1 样品处理 |
1.6.2 内标筛选 |
1.6.3 药代动力学分析 |
1.7 小结 |
二、苯达莫司汀药效学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受试者 |
2.1.2 研究方法 |
2.2 讨论 |
2.3 小结 |
三、转运、代谢相关基因SNP对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影响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药品和试剂 |
3.1.2 DNA提取 |
3.1.3 SLC22A1、CYP1A2, GSTA1相应的SNP分型 |
3.2 结果 |
3.2.1 SLC22A1、CYP1A2, GSTA1相应的SNP分型结果 |
3.2.2 SLC22A1、CYP1A2相应的SNP对对苯达莫司汀的血药浓度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苯达莫司汀药代动力学、代谢相关基因的单核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抗肿瘤药苯达莫司汀(论文参考文献)
- [1]苯达莫司汀的药理机制及药动学研究进展[J]. 杜超,卓秋琪,罗舟,刘相男,李伟. 河北医药, 2021
- [2]盐酸苯达莫司汀的热稳定性与晶型对比研究[J]. 杜超,刘相男,唐云,李伟. 宜春学院学报, 2021(06)
- [3]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药物发现研究[D]. 王倩. 吉林大学, 2021(01)
- [4]盐酸苯达莫司汀(一水合物)有关物质分析与稳定性研究[D]. 杜超. 宜春学院, 2021(08)
- [5]盐酸苯达莫司汀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J]. 沈红梅. 广州化工, 2021(03)
- [6]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孟伊霏.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7]抗肿瘤药物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D]. 徐爱霞. 浙江大学, 2020(03)
- [8]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的纳米抗肿瘤药物[D]. 黄平.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9]双功能烷化剂与常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对比研究及其预后因素[D]. 李静敏.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
- [10]苯达莫司汀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及SLC22A1、CYP1A2、GSTA1基因单核酸多态性与其血药浓度相关性分析[D]. 徐辉. 天津医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