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O-1078(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ONO-1078(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一、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ONO-1078,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论文文献综述)

刘吉勇,廖君,方锐,葛金文,梅志刚[1](2021)在《中风后胶质瘢痕形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风损伤过程中,星形胶质细胞被多种内源性调控因子激活为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继而进行大量增殖、分化、迁移,并且在小胶质细胞、神经元-胶质抗原2 (neuron-glial antigen 2,NG2)胶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共同参与下形成胶质瘢痕。胶质瘢痕在中风损伤不同阶段作用迥异,损伤中后期,其分泌的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和硫酸软骨素是阻碍神经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靶向调控胶质瘢痕是中风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路径。中医药临床应用被证实对中风康复具有较好疗效,究其机制,可能与其具有促进血液复供,抗炎、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增殖分化,良性干预胶质瘢痕有关。该文综述了中风后胶质瘢痕形成病理过程和信号调节机制,以及中医药对胶质瘢痕的干预作用研究进展,试图从胶质瘢痕的视角,为中风康复治疗的中医药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和循证依据。

侯坤[2](2021)在《IL-4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和目的: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受缺血部位微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影响,小胶质细胞的不同极化表型对损伤的发展和神经恢复的结局是至关重要的。既往研究发现,人为将M1型小胶质细胞诱导成M2型小胶质细胞细胞,可减轻短暂性脑缺血小鼠模型的梗死面积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小胶质细胞具有不同的极化表型,可以解释小胶质细胞在同一疾病的作用双重性。因此,有目的地抑制小胶质细胞由M2型向M1型极化,或诱导M1型向M2型极化,或降低M1型/M2型的比值,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IL-4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对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均有调节作用。IL-4可刺激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从而抑制炎症进展,促进组织修复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目前,IL-4已应用于脑出血、脊髓损伤、癫痫、阿尔兹海默病等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IL-4在缺血性卒中的治疗价值。方法:1、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t MCAO)模型,分假手术组与模型组,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TNF-α、IFN-γ、IL-4、TGF-β和BDNF等炎症因子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的变化。取脑梗死患者和健康成人对照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上述炎症因子的变化。2、构建大鼠t MCAO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L-4组和IL-4+AS1517499组。3天后予神经功能评分。取大鼠外周血,检测炎症因子的变化。处死大鼠,TTC染色,计算梗死容积,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的变化,TUNEL染色检测缺血半暗带组织细胞凋亡,Nissl染色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损伤。3、培养HAPI小胶质细胞系,对小胶质细胞进行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处理,分为Control组、OGD组、OGD+IL-4组、OGD+IL-4+AS1517499组。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β,IL-2,TNF-α,IL-10,TGF-β,BDNF等炎症因子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JAK1、p-JAK1、STAT6、p-STAT6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系极化表型的变化。荧光微球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内吞能力的变化。4、培养RN-C神经元细胞系,建立神经元OGD培养模型,与预处理后的小胶质细胞共培养,分为Control组,OGD组,IL-4组,IL-4+AS1517499组。流式细胞术评价RN-C的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RN-C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5、统计分析使用Graph Pad Prism9进行。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神经功能评估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间比较采取Dunn’s多组比较,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与健康对照相比,脑梗塞患者血液中IFN-γ、TNF-α、TGF-β、BDNF和IL-4均明显升高,其中IFN-γ、TNF-α、BDNF和IL-4梗塞后第一天升高最明显,梗塞后第三天开始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相较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外周血中IFN-γ、TNF-α和IL-4水平均上升,BDNF水平下降。给予IL-4后,IL-1β,IL-2,TNF-α水平下降,IL-10,TGF-β,BDNF水平上升,联合给予IL-4+AS1517499后,IL-1β,IL-2,TNF-α水平上升,IL-10,TGF-β,BDNF水平下降。3、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半暗带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增加,M1与M2表型均增加。给予IL-4后,M2表型小胶质细胞增多,给予IL-4+AS1517499后,M2表型小胶质细胞减少。4、相较于假手术组,各模型组均出现明显的脑梗死。与模型组相比,给予IL-4后,脑梗死容积减少,联合给予IL-4+AS1517499后,大鼠脑脑梗死容积增加。5、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半暗带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给予IL-4后,细胞凋亡显着减少,同时给予IL-4+AS1517499后,凋亡明显增加。尼氏染色法检测神经元修复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尼氏小体明显减少,给予IL-4后尼氏小体增加,给予IL-4+AS1517499后,尼氏小体减少。6、与正常组和OGD组相比,给予IL-4后,CD163表达上升,给予IL-4+AS1517499后,CD163表达下降。与正常组和OGD组相比,给予IL-4后,小胶质细胞JAK1磷酸化(p-JAK1)增加、STAT6磷酸化(p-STAT6)增加,给予STAT6磷酸化抑制剂AS1517499后,JAK1磷酸化水平无变化,STAT6磷酸化水平降低。与正常组和OGD组相比,给予IL-4后,IL-1β、IL-2、TNF-α表达显着下调,IL-10,TGF-β,BDNF表达显着上升。给予IL-4+AS1517499后,IL-1β、IL-2、TNF-α表达上升,IL-10,TGF-β,BDNF表达下降。7、与正常组和OGD组相比,给予IL-4后,小胶质细胞的内吞能力增加,给予AS1517499后,内吞作用降低。8、在小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模型中,与Control组相比,OGD组RN-C细胞明显增加,IL-4处理后,RN-C的凋亡明显减少,凋亡蛋白表达下调,与IL-4组相比,IL-4+AS1517499组凋亡增加,凋亡蛋白表达增加。结论:1、IL-4通过JAK1-p JAK1-STAT6-p STAT6信号通路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2、IL-4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对缺血性卒中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给予IL-4后,小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IL-1β,IL-2,TNF-α)下降,抗炎因子(IL-10,TGF-β,BDNF)上升,吞噬能力增强,进而减少神经元凋亡与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王羽茜,李成檀,王艳芳,王琼珠,张丽慧[3](2018)在《抗白三烯药物调控炎症反应在中枢和外周疾病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是重要的炎症介质,CysLTs信号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炎症病理过程。抗白三烯药物抑制炎症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气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文章对抗白三烯药物在中枢疾病(包括衰老、全脑缺血和其他脑损伤)以及外周气道炎症疾病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旨在为进一步阐明抗白三烯药物的治疗作用提供参考。

石巧娟[4](2015)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炎症变化是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重要基础之一。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 CysLTs;包括LTC4. LTD4和LTE4)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在脑缺血、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CysLTs通过激活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CysLTR)起作用。目前,已克隆和鉴定了两种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即CysLT1R和CysLT2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ysLT1R表达上调,急性期表达在缺血中心区神经元,慢性期表达在缺血中心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以及周边区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本课题组已经证实CysLT1R拮抗剂普鲁司特、孟鲁司特对大、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急性和亚急性/慢性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该类药物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机制是抑制缺血急性期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并调节炎症反应,减少缺血后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及胶质疤痕形成。CysLT2R表达于心脏、脐静脉内皮细胞、提睾肌脉管系统、肠肌层神经元等外周组织细胞中;在人脑中,CysLT2R表达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浸润的粒细胞上,而CysLT1R脑内表达相对较少。正常大鼠脑组织中,CysLT2R主要表达于脑室周围和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早期CysLT2R表达于缺血中心区神经元,后期表达于缺血中心区的小胶质细胞以及周边区的星形胶质细胞,同CysLT1R表达的时空特征相似。CysLT2R介导缺血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在星形胶质细胞中,CysLT2R还介导体外缺血损伤或LTD4处理后水通道蛋白AQP4的表达;这些结果提示,CysLT2R与脑缺血损伤密切相关,抑制CysLT2R通路可能是一条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有效途径。HAMI3379是近年来报道的CysLT2R选择性拮抗剂,HAMI3379对CysLT2R亲和力远强于CysLT1R(约10000倍)。另一种CysLT2R选择性拮抗剂Bay CysLT2可减轻小鼠心肌梗死、抑制LTD4诱导的耳静脉伊文思蓝渗出及大鼠动脉环微血管生成,减轻缺血性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新近报道,HAM3379虽然对皮层神经元OGD/R诱导的损伤无明显作用,但可抑制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体系中细胞活性下降及LDH释放,并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神经元死亡,但是,HAMI3379在整体水平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已经证实CysLT2R可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介导缺血性神经元损伤。BV2细胞是小鼠胶质瘤细胞株,具有原代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已被广泛用于相关研究。那么CysLT2R拮抗剂HAMI3379及CysLT1R拮抗剂普鲁司特,对OGD诱导的BV2细胞激活是否有类似的保护作用,其有关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诱导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缺氧缺糖(OGD)激活BV2细胞模型,研究CysLT2R选择性拮抗剂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对HAMI3379对OGD诱导改变的BV2细胞激活作用及有关作用机制。实验主要分以下2个方面:(1)首先,以侧脑室注射为给药途径,初步观察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CysLT1R拮抗剂普鲁司特比较。其次,用更接近临床的给药方法,进一步明确腹腔注射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急性及慢性损伤的保护作用。(2)研究HAM3379及普鲁司特对OGD诱导的BV2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自噬及受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MCAO),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神经症状评分和斜板实验观察动物神经功能损伤;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局部脑血流;以TTC染色法检测脑损伤面积及脑水肿;以甲苯胺蓝或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以Fluoro-Jade B染色法观察变性神经元;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以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存活神经元、以CBA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IFN-γ, IL-4, IL-10含量,以ELISA法检测大鼠鼠血清及脑脊液中IL-1β、IL-6. TNF-α含量。在离体实验中,MTT还原试验和LDH释放试验观察不同OGD时间及恢复时间对BV2存活的影响,确定诱导BV2细胞激活及损伤的OGD/R条件。免疫荧光共染法确定CysLT1R和CysLT2R表达,观察自噬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V2荧光微珠吞噬的吞噬功能,用流式细胞仪及Annexin V/PI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用PLA法确定CysLT1R-CysLT2R相互作用。用CBA法测定BV2细胞的上清液中TNF、 IL-6的释放。用Real-time PCR法测定BV2细胞中IL-2, IL-6、 IL-17a. IL-10. EGR-2、 IL-4、 TNF和IFN-Y等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结果:第一部分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HAMI3379侧脑室术前给药(100ng)对MCAO大鼠血糖、平均动脉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分压,血糖、pH值及血流变化模式无影响。缺血再灌注24h后,HAMI3379(10,100ng)能显着地减少神经症状评分,提高斜板角度,减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抑制神经元的丢失,坏死及缺血侧半球皮层及纹状体梗死区IgG渗出,该作用与普鲁司特相似。CysLT2R shRNA侧脑室注射可明显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24h脑梗死体积及脑水肿,这些结果证明,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急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是CysLT2R依赖的。HAMI3379腹腔注射给药(0.1mg/kg)对MCAO大鼠平均动脉压、血糖等生理指标无影响。各组间死亡率无显着差异。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急性期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HAM3379腹腔注射的有效剂量0.1-0.4mg/kg, HAMI3379腹腔注射的作用时间窗是1h。HAMI3379对大鼠缺血再灌注24,72h的损伤均具有改善作用,即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梗死、脑水肿及缺血侧神经元丢失与坏死. HAMI3379可减少MCAO术后24h的血清、脑脊液中IL-1β、 EFN-Y-TNF-a释放。HAMI3379还可抑制MCAO术后72h缺血侧半球MPO浸润,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但对该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无明显抑制作用。与HAMI3379比较,CysLT1R拮抗剂普鲁司特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IFN-γ释放无作用,但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减少血清中IL-4的释放。上述结果表明,腹腔注射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24~72h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小胶质细胞有关的炎症,进一步证实CysLT2R可作为脑缺血治疗的新靶点。HAMI3379(0.1mg/kg, i.p.)术后连续给药6d,与普鲁司特作用相似,能显着减少大鼠MCAO术后0-7d的神经症状评分,提高斜板角度,减轻大鼠MCAO术后14d的脑萎缩,减少缺血周边区的神经元丢失,抑制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以上结果提示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也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HAMI3379对OGD诱导BV2细胞激活的影响OGD1h后恢复(R)48h,可诱导BV2细胞适度激活,细胞激活后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炎症因子合成及释放增加,吞噬功能、细胞自噬增强,细胞的CysLT1R和CysLT2R表达上调,并发生核移位,且两者表达在时空分布变化上具有一致性。HAMI3379可逆转OGD/R诱导的细胞激活,减少炎症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吞噬功能和细胞自噬增强,抑制CysLT1R和CysLT2R表达上调和核移位。普鲁司特与HAMI3379作用相似,但对吞噬功能无影响。PLA试验证明CysLT1R-CysLT2R间存在相互作用,OGD1h/R48h可增强这种相互作用;HAMI3379可抑制CysLT1R-CysLT2R相互作用,并能增加CysLT1R mRNA表达。结论:(1)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侧脑室给药初步证实HAMI3379对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腹腔注射给药对急性、亚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可减轻炎症反应,尤其能较强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其有效剂量是0.1-0.4mg/kg,治疗时间窗为术后1h;对脑缺血慢性损伤亦有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与CysLT1R拮抗剂普鲁司特相似,但也有不同特点。(2)在小鼠小胶质细胞株BV2细胞,HAMI3379可抑制OGD/R诱导BV2细胞适度激活后的炎症因子合成及释放的增加以及吞噬功能、细胞自噬的增强。普鲁司特有相似的作用,但不影响吞噬功能。HAMI3379可抑制OGD/R诱导的CysLT1R-CysLT2R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内移动变化,且可增强CysLT1R表达上调。(3)首次较系统地证实CysLT2R拮抗剂抗脑缺血作用,进一步证实了HAMI3379通过抑制CysLT2R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霞燕[5](2013)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2受体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 CysLTs)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包括白三烯C4(leukotrienes C4, LTC4)、LTD4和LTE4。CysLTs通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CysLT受体)起作用,包括CysLT1和CysLT2受体两种亚型。在外周,CysLT1受体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CysLT2受体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中枢,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的脑组织,以及原代培养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后,CysLTs释放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后,CysLT1和CysLT2受体表达显着上调,急性期(24h)主要分布在损伤的神经元,慢性期(3-28d)主要分布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及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提示CysLT1和CysLT2受体介导急性期神经元损伤和慢性期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细胞水平,CysLT1和CysLT2受体转染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有不同调节作用,即转染CysLT1受体后对OGD敏感性降低,转染CysLT2受体后对OGD敏感性增加。然而,CysLT,和CysLT2受体是否介导缺血性神经损伤,尚待研究。在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OGD能诱导神经元损伤,但CysLT受体激动剂LTD4并不诱导神经元损伤,不能证明整体实验的结果。因此,CysLTs很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元周围的细胞间接调节神经元损伤,例如,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我们已发现CysLT1和CysLT2受体在星形胶质细胞的不同调节作用,但对于它们如何调节小胶质细胞还有待研究。药理学研究表明,CysLT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pranlukast和montelukast对大鼠、小鼠的局灶性和全脑缺血等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元损伤、血脑屏障破坏、炎症反应、慢性脑损伤和胶质疤痕形成等。但是,montelukast不能减轻OGD诱导的神经元活性下降,仅能改善OGD后神经元形态变化。另一方面,长期缺乏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使得该受体在神经元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研究。目前,已有CysLT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N-methyl leukotriene C4(NMLTC4),以及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Bay CysLT2和HAMI3379,为研究CysLT2受体提供了有用的工具。我们新近报道,HAMI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其在细胞水平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本文拟较系统地研究CysLT,和CysLT2受体对OGD诱导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调节作用,一是观察其直接作用,二是观察其通过胶质细胞激活的间接作用。具体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1)在大鼠原代神经元,两种受体是否直接调节缺血性损伤?(2)大鼠皮层混合细胞中,两种受体对缺血性损伤有何作用?(3)大鼠原代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中,两种受体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有何作用?(4)在大鼠原代小胶质细胞,两种受体对其吞噬功能、细胞因子释放有何作用?包括阐明其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研究方法:在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皮层细胞混合培养、神经元-胶质细胞Transwell培养或小胶质细胞培养中,以缺氧缺糖(OGD)诱导缺血性损伤,以不同浓度非选择性激动剂LTD4或CysLT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NMLTC4诱导损伤性变化;观察CysLT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孟鲁斯特(montelukast)、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HAMI3379的药理学效应。并以siRNA靶向沉默CysLT1受体表达,以慢病毒shRNA靶向沉默CysLT2受体表达。观察激动剂、拮抗剂及RNA干扰对OGD诱导的原代皮层神经元、皮层混合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的神经元损伤,或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吞噬的影响。研究结果:第一部分CysLT1和CysLT2受体对皮层神经元OGD/R诱导损伤的影响首先,确定CysLTs是否通过其受体直接参与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调节。OGD时间依赖性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损伤,而非选择性激动剂LTD4、CysLT2受体激动剂NMLTC4不诱导神经元损伤。Montelukast可以减轻OGD/R (OGD1h,恢复24h)诱导的神经元损伤,表现为减轻神经元存活率下降、LDH释放以及坏死等;而HAMI3379则无这些作用。此外,经RT-PCR及WB证实,本研究采用的siRNA能成功抑制神经元CysLT1受体表达,慢病毒shRNA成功抑制CysLT2受体表达;但是,CysLT1受体siRNA和CysLT2受体shRNA均不能抑制神经元OGD/R损伤。这些结果提示,CysLTs及其受体并不直接参与调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montelukast的抗脑缺血作用可能是一种非CysLT1受体依赖的作用。第二部分CysLT1和CysLT2受体对皮层细胞混合细胞OGD/R诱导损伤的影响为阐明在相对完整的细胞环境中CysLT受体的调节作用,我们观察了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中的变化。OGD/R (OGD1h,恢复24h),LTD4, NMLTC4诱导细胞活性下降,LDH释放,细胞凋亡和坏死增加,小胶质细胞激活。CysLT2受体shRNA及CysLT2受体选择性拮抗剂HAMI3379可抑制细胞活性下降及LDH释放,减少坏死细胞数目,对凋亡没有明显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死亡以神经元死亡为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死亡较少,CysLT2受体shRNA及HAMI3379可减少神经元死亡,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Montelukast可以减轻OGD/R或LTD4诱导的上述变化,但CysLT,受体siRNA却无此作用。上述结果提示,CysLT2受体介导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中OGD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表明小胶质细胞激活与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但CysLT1受体不介导这些反应,montelukast可能通过非CysLT1受体依赖途径抑制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第三部分CysLT1和CysLT2受体对神经元-胶质共培养中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小胶质细胞激活与神经元损伤的关系,我们观察了神经元-胶质细胞在Transwell共培养中的变化。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中,OGD,LTD4, NMLTC4诱导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数量减少,坏死细胞增多。而CysLT1受体siRNA、 montelukast、 CysLT2受体shRNA和HAMI3379对此均无明显作用。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中,OGD, LTD4, NMLTC4诱导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数量减少,坏死细胞增多;这些变化可被CysLT2受体shRNA和HAMI3379减轻。Montelukast亦抑制OGD或LTD4诱导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中神经元损伤,CysLT1受体siRNA对LTD4诱导的损伤也有部分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CysLT2受体通过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元损伤,并且,是一种主要调节途径。CysLT1受体部分通过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元损伤的调节;montelukast可能通过CysLT1受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抑制神经元损伤。但是,CysLT受体通过星形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CysLT1和CysLT2受体对原代小胶质细胞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为阐明CysLT受体对小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我们观察了原代培养大鼠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静息状态下CysLT,和CysLT2受体表达较少,OGD/R(OGD1h,恢复24h)诱导CysLT1和CysLT2表达上调。CysLT2受体shRNA和HAMI3379可抑制OGD/R, LTD4, NMLTC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吞噬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Montelukast可抑制OGD/R或LTD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吞噬;而CysLT1受体siRNA仅部分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另一方面,OGD/R, LTD4, NMLTC4预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可诱导神经元坏死;该变化可被HAMI3379和CysLT2受体shRNA抑制。Montelukast有减轻OGD/R和LTD4诱导神经元坏死的趋向;而CysLT1受体siRNA无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CysLT2受体作为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强吞噬以及细胞因子释放),进而介导神经元损伤。而CysLT1受体部分参与调节细胞因子释放;montelukast可能通过CysLT1受体依赖和非依赖途径介导神经元损伤。结论:1. CysLTs及其受体不直接参与OGD/R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2.在大鼠皮层细胞混合培养中,CysLT2受体介导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而CysLT1受体作用不明显。在神经元-胶质细胞共培养中,CysLT2受体作为主要因素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介导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CysLT1受体部分参与调节;CysLT受体对的星形胶质细胞作用尚待阐明。3. CysLT2受体可调节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通过增强吞噬及细胞因子释放,介导神经元损伤;CysLT1受体部分介导小胶质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的效应。4. HAMI3379可拮抗CysLT2受体的效应;montelukast既有CysLT1受体非依赖的作用,也有CysLT1受体依赖的作用。它们均具有抗脑缺血损伤炎症效应的潜在价值。

赵蕊[6](2010)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文中指出本实验室已经证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 CysLT1受体)拮抗剂的抗脑缺血损伤作用。选择性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pranlukast, ONO-1078)可抑制大鼠和小鼠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期,普鲁司特不仅可降低死亡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可抑制胶质疤痕形成。但是,有待进一步的阐明其他CysLT1受体拮抗剂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在细胞水平上,已经报道CysLT1和CysLT2受体转染对PC12细胞缺血性损伤的调节作用,CysLT1受体介导轻度缺血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但其在神经元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多数动物实验采用的CysLT1受体拮抗剂是普鲁司特,其作用是CysLT1受体拮抗剂共同的作用,还是该药特有的作用?为此,研究了另一个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孟鲁司特[1-{[(1(R)-(3-(2-(7-氯-2-喹啉)-(E)-乙烯基)苯基)-3-(2-(1-羟基-1-甲基乙基)苯基)丙基)硫醇]-甲基}环丙乙酸]是分子结构不同于普鲁司特的选择性CysLT1受体拮抗剂。本实验室发现,腹腔注射孟鲁司特对小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可减轻神经症状、减小梗死体积、减轻神经元缺失、减少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治疗时间窗在缺血后0.5 h,其作用强度和特点与普鲁司特相似。但是,孟鲁司特对局灶性脑缺血后慢性损伤的作用还未得到研究,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在大鼠和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观察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脑缺血慢性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口服是否有效。CysLT1受体拮抗剂除了选择性阻断CysLT1受体而发挥效应外,还有不依赖于CysLT1受体的作用,孟鲁司特是否也具有这种作用?另一方面,神经元损伤受胶质细胞等其他细胞的相互调节,孟鲁司特是否影响胶质细胞而调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第二部分在大鼠原代神经元培养和皮质细胞混合培养中,验证孟鲁司特在整体试验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其神经元保护作用环节、是否依赖CysLT1受体以及与胶质细胞作用的关系。第一部分孟鲁司特对小鼠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的作用目的:(1)在小鼠模型阐明孟鲁司特对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并与普鲁司特进行比较。(2)在大鼠模型确定孟鲁司特口服给药,是否对慢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与临床有效的抗氧化药依达拉奉(edaravone)进行比较。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方法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后,小鼠腹腔注射孟鲁司特(0.01和0.1 mg/kg),共5天;大鼠灌胃给予孟鲁司特(0.1和0.5 mg/kg),共5天。缺血后28天内,观察行为学异常以评价神经功能损害,包括神经症状评分、转角试验(小鼠)和伸爪试验(大鼠)。28天后,观察脑损伤体积、脑萎缩和神经元缺失变化,以评估脑损伤改变。结果:孟鲁司特(0.1 mg/kg)减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行为学异常、脑损伤体积、脑萎缩和神经元缺失,其作用与普鲁司特(0.1 mg/kg)相似。大鼠经口给予孟鲁司特(0.5 mg/kg)也显着减轻慢性损伤,其作用强于依达拉奉(10 mg/kg);尤其对于提高伸爪试验成功率的作用较为明显。但是,孟鲁司特对于大鼠和小鼠脑缺血后的死亡率没有作用,表明其不能对抗非常严重的脑缺血损害。结论:(1)CysLT1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1 mg/kg,与普鲁司特作用基本相仿。(2)首次表明,口服孟鲁司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也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对改善大鼠术后精细行为改变有较显着的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5 mg/kg。这些发现支持CysLT1受体拮抗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价值。第二部分孟鲁司特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作用目的:(1)确认孟鲁司特对神经元体外缺血性损伤有无保护作用;对凝血酶诱导的损伤(脑缺血后继发性出血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2)确认孟鲁司特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通过拮抗CysLT1受体;与混合培养的胶质细胞有无作用。方法:在大鼠皮层神经元及混合培养细胞,选择OGD及恢复的最佳损伤条件(OGD 2 h/R 24 h,OGD/R);以凝血酶(0.1~100 U/ml)诱导神经元损伤。损伤前以不同浓度孟鲁司特及LTD4预处理。神经元损伤以细胞存活率(MTT还原试验)、LDH漏出率、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神经元数量及形态加以评价;并观察神经元CysLT1受体表达(免疫染色)、活性氧(ROS)产生、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在神经元,孟鲁司特在0.01~10μM浓度范围内显着保护OGD/R诱导的缺血性损伤,减轻存活率降低、LDH漏出、凋亡率、神经元数量减少及形态改变;孟鲁司特对凝血酶诱导的神经元损伤无保护作用。CysLT1受体激动剂LTD4(1-100 nM)对神经元OGD/R损伤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两药(孟鲁司特0.01μM+LTD4 1-100 nM)无协同作用。孟鲁司特(0.01~10μM)能显着抑制OGD/R诱导神经元ROS的产生,但LTD4(10-1000 nM)无显着作用。在混合培养细胞,孟鲁司特(0.0001~1μM)显着改变OGD/R后神经元形态,但LTD4(0.1-1000 nM)基本无作用。孟鲁司特(0.0001~0.01μM)和LTD4(1-1000 nM)显着减少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但两药(孟鲁司特0.01μM 1+LTD4 100 nM)无协同或拮抗作用。结论:(1)孟鲁司特对OGD/R诱导的神经元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而对凝血酶诱导的损伤无效,证明其抗脑缺血作用至少部分由于其抗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作用。(2)孟鲁司特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以及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而不依赖CysLT1受体。

王斌[7](2009)在《清脑宣窍滴丸调控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炎性代谢网络紊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近年来研究表明脑缺血促发的炎性反应是导致脑缺血性损伤的重要因素。脑缺血促发的炎症反应是多途径、多步骤、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过程,其主要涉及炎性细胞的浸润、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的表达、核转录因子的活化等病理环节。体内炎性代谢网络存在复杂的动态调控机制,有多种致炎因子、细胞因子、环氧化酶和5-脂氧酶(5-LOX)两条通路参与调控。其中,5-LOX通路中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及其受体(CysLT1和CysLT2)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作用及意义研究较少。因此深入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炎性网络紊乱,明确其在脑缺血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价值。清脑宣窍滴丸(QNXQDP)来源于王永炎院士的临床经验方,由三七、栀子、冰片组成,功效为醒神开窍、解毒通络,本校中药化学教研室经工艺优化提取和大孔树脂分离富集后,运用现代制剂技术制成QNXQDP,拟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早期阶段的防治。基于脑缺血疾病和药物干预下的系统代谢网络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变化,系统生物学的策略和方法适用于评价中药整体效应,从而解释中药复方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本课题在前期QNXQDP防治脑缺血药效学研究基础上,结合缺血性损伤炎症反应的研究现状,运用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QNXQDP调控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炎性代谢网络紊乱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三部分研究内容:一QNXQD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二线散QNXQD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级联反应的阻抑作用。三QNXQD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5-LOX/白三烯通路的干预。重点探讨脑缺血损伤炎症级联反应和白三烯类物质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探索性研究CysLTs受体在脑部的分布及功能,为QNXQDP防治脑缺血损伤提供依据,以期发现可能调控脑缺血炎性代谢网络的作用靶点。1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1.1清脑宣窍滴丸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目的:通过观察神经缺失症状、大鼠脑梗塞范围,评价QNXQD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拴法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采用Zea Longa(1989)5级评分法评价神经缺失症状,染色称重法,计算大鼠脑梗塞百分比。结果:①缺血2h再灌4h和22h,假手术组大鼠没有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其他组大鼠再灌4h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2h有所加重。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改善损伤模型大鼠再灌4h和22h的神经缺损症状,QNXQDP180mg/kg组和AGNHW300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缺血2h再灌注22h,模型组大鼠脑梗塞范围明显增大,QNXQDP 90、180mg/kg可明显减小脑梗塞范围。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4h和22h,模型组具有明显的神经缺失症状,脑缺血再灌注22h,梗死范围明显增大;QNXQDP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神经缺失症状,减小梗死范围。1.2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评价QNXQDP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MCAC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和神经元形态、结构变化;采用尼氏体染色方法检测海马锥体细胞尼氏体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MCAO致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皮层、海马CA1和CA3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22h后,模型组大鼠可见皮层、海马组织形态学异常,损伤皮层、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部分神经元脱失,尼氏小体含量明显减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完整的锥体细胞数明显减少;QNXQDP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MCAO大鼠术后24h的病理形态改变;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皮层、海马神经元的变性程度,海马CA1区完整锥体细胞数明显增多,皮质部和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明显增多,GFAP表达上调。结论:急性脑缺血再灌注22h后,模型具有明显的缺血损伤,皮层、海马区神经细胞有明显损伤,GFA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QNXQDP可以保护皮层、海马神经细胞,减弱海马脑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1.3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元特异性损伤标志物NSE含量的影响目的: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神经元损伤标志酶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研究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的损害程度及药物对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复制MCAO模型,缺血2h再灌22h后处死,放射免疫法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血清中NSE含量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QNXQDP各剂量组和CDSDP 81mg/kg组大鼠血清NSE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血清中NSE含量增加,QNXQDP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NSE含量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阻抑大脑NSE释放减轻脑缺血损伤。1.4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细胞钙离子含量的影响目的: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脑细胞钙离子的含量,研究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炎症级联反应前期钙离子超载及药物对其的阻抑作用。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三天后复制MACO模型,缺血2h再灌22h后处死,流式细胞仪测大鼠患侧脑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结果: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患侧脑细胞钙离子含量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01);QNXQDP45mg/kg组大鼠脑细胞钙离子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QNXQDP90、180mg/kg组大鼠脑细胞钙离子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加,QNXQDP各剂量组大鼠脑细胞钙离子含量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阻抑大脑钙离子含量减轻脑缺血损伤。2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级联反应的阻抑作用2.1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目的: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观察急性脑缺血损伤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QNXQDP对其的阻抑作用。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三天后复制MACO模型,缺血2h再灌22h后,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含量。结果:①缺血2h再灌22h后,模型组大鼠患侧脑组织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a和IL-8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QNXQDP45、90、18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IL-1β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QNXQDP18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IL-6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QNXQDP 45、180 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TNF-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P<0.001);45、9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IL-8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②缺血2h再灌22h后,模型组大鼠患侧脑组织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含量有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01)。QNXQDP45、18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IL-4、IL-10、TGF-β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QNXQDP9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IL-10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QNXQDP90mg/kg组患侧脑组织中的TGF-β含量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患侧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QNXQDP组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均明显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释放减轻脑缺血损伤。2.2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和前列腺素类物质的阻抑作用目的: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和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变化,探讨QNXQDP对其的阻抑作用。方法:SD大鼠连续给药三天后造MACO模型,缺血2h再灌22h后,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脑匀浆NO含量、cNO和iNO活性;RIA法测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①缺血2h再灌22h后,其NO、TNO、nNO、iNO均有变化。模型组大鼠NO含量和TNO、nNO、iNO活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QNXQDP45、90、180mg/kg可明显降低大鼠手术侧大脑NO含量(P<0.001),180mg/kg可明显降低升高的TNO、nNO和iNO活力(P<0.05);90mg/kg也可明显降低升高的TNO活力(P<0.01)。45mg/kg明显降低升高的TNO活力(P<0.05)。②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血浆中炎性介质TXB2和6-Keto-PGF1α含量均明显升高。QNXQDP180mg/kg和90mg/kg组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45mg/kg组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患侧脑组织NO含量及其合酶活性均增加,QNXQDP组NO含量及其合酶活性均明显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降低NO含量,抑制NOS活性减轻脑缺血损伤,调节TXB2和6-Keto-PGF1α改善脑缺血损伤。2.3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黏附、趋化及浸润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巨嗜炎性细胞蛋白(MIP-a)的阳性表达,患侧脑匀浆中MPO含量的变化,探讨药物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趋化及浸润情况。方法:复制MCAO,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皮层、海马CA1区、CA3区ICAM-1和MIP-a的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采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脑匀浆中MPO的含量。结果:①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皮层、海马CA1、CA3区ICAM-1均有少量表达;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患侧脑组织皮层ICAM-1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QNXQDP180mg/kg可明显降低MCAO大鼠皮层的ICAM-1积分光密度值,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QNXQDP各剂量组及CDSDP组大鼠海马CA1、CA3区ICAM-1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②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皮层、海马CA1、CA3区MIP-1α有少量表达;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患侧脑组织皮层、海马CA1、CA3区MIP-1α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升高;QNXQDP45、90mg/kg可明显提高降低MCAO大鼠海马CA3区的MIP-1α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QNXQDP180mg/kg组可明显提高降低MCAO大鼠皮层、海马CA1、CA3区的MIP-1α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③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患侧脑匀浆中MPO含量明显升高。QNXQDP各剂量组患侧脑匀浆中MPO含量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患侧脑组织海马区ICAM-1和MIP-1α阳性表达明显升高,患侧脑匀浆中MPO含量明显升高;QNXQDP不同剂量组ICAM-1、MIP-1α阳性表达均明显下调,患侧脑匀浆中MPO含量明显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趋化及浸润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2.4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的干预目的:研究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P65)的变化,探讨QNXQDP对核转录因子的阻抑作用。方法:复制MCAO模型,脑缺血2h再灌注22h,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层、海马CA1区、CA3区NF-KBP65的阳性表达面积和积分光密度值。结果:假手术组患侧大脑半球中,NF-κB免疫反应阳性表达物多数位于细胞浆,缺血再灌模型大鼠缺血侧脑皮质NF-κ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发生核易位,棕黄色沉积物多表达于细胞核中,且多数神经元变性坏死。缺血2h再灌22h后,大鼠患侧脑组织皮层、海马CA1区、CA3区NF-KBP65阳性表达明显升高;QNXQDP90 mg/kg可明显下调MCAO大鼠海马CA3区的NF-KBP65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QNXQDP90、180mg/kg组可明显下调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皮层、CA1、CA3区NF-KBP65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患侧脑组织海马区NF-KBP65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升高;QNXQDP不同剂量组NF-KBP65蛋白阳性表达均明显下调,表明QNXQDP可能通过阻抑海马区NF-KBP65蛋白表达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3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5-脂氧酶/白三烯通路的干预3.1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5-LOX、LTB4、CysLTs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及药物对其的影响目的:通过检测缺血12h再灌48h内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5-LOX、LTB4和CysLTs的含量变化,以期发现5-LOX、LTB4和CysLTs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在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评价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连续给QNXQDP45、180mg/kg三天后复制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6、12、24、36、48h,用ELISA法检测上述各时间点患侧脑匀浆中5-LOX、LTB4和CysLTs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6h-48h时段,大鼠患侧脑匀浆中5-LOX的活力均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1),再灌注后6h开始5-LOX的活力即明显增强,再灌注后6h至48h持续维持此高活力,最高峰值在缺血后24h,活力为假手术组的25.4倍。脑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段,QNXQDP不同剂量组和Zileuton组大鼠患侧脑匀浆中5-LOX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弱。②模型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6h-48h时段,大鼠患侧脑匀浆中LTB4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01),再灌注后6h开始LTB4含量即明显升高,再灌注后6h至48h持续维持此高水平,最高峰值在缺血后12h,含量为假手术组的4.6倍。与模型组比较,脑缺血2h再灌注不同时段,QNXQDP不同剂量组和Zileuton组大鼠患侧脑匀浆中LTB4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③模型组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6h-48h时段,大鼠患侧脑匀浆中CysLTs含量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01),再灌注后6h开始CysLTs含量即有所升高,12h明显升高,再灌注后6h至48h持续维持高水平,最高峰值在缺血后36h,含量为假手术组的10.75倍。与模型组比较,QNXQDP各组和Zileuton组缺血2h再灌注6h-48h时段,大鼠患侧脑匀浆中CysLT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5-LOX在缺血后脑组织内的含量变化高峰在脑缺血后24h;LTB4在缺血后脑组织内的含量变化高峰在脑缺血后12h;CysLTs在缺血后脑组织内的含量变化高峰在脑缺血后36h。与模型组比较,QNXQDP不同剂量组大鼠在缺血后不同时段脑组织内5-LOX、LTB4和CysLTs的含量变化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表明QNXQDP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5-LOX活性、降低LTB4及CysLTs的含量减轻急性脑缺血损伤。3.2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及CysLT2)蛋白表达的干预目的:检测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ysLT1及CysLT2蛋白表达情况,研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5-LOX、LTB4及CysLTs含量变化的分子机制,以期发现QNXQDP调控炎性代谢网络的分子靶点。方法:SD大鼠连续给QNXQDP45、180mg/kg三天后采用MCAO制备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12h,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ysLT1及CysLT2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YSLT1mRNA及CysL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2h再灌12h后,模型组大鼠CysLT1和CysLT2蛋白在皮层和海马表达明显比假手术组升高(P<0.05或P<0.01),QNXQDP180mg/kg大鼠皮层和海马CysLT1和CysLT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CysLT1mRNA和CysLT2mRNA表达明显比假手术组升高(P<0.05),QNXQDP180mg/kg大鼠皮层和海马CysLT1mRNA和CysLT2mRNA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患侧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ysLT1和CysLT2表达明显升高;QNXQDP180mg/kg组CysLT1和CysLT2表达均明显下调;大鼠患侧脑组织海马CysLT1mRNA和CysLT2表达明显升高;QNXQDP180mg/kg组CysLT1mRNA和CysLT2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表明QNXQDP可能通过抑制脑组织CysLTs受体表达减轻脑损伤炎症,CysLT1及CysLT2可能是QNXQDP调控炎性代谢网络的分子靶点。结论QNXQDP可以减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病理损伤。其可能的作用环节包括:①抑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抑制钙超载;②调节炎症因子和介质,减少NO含量及抑制NOS的活性;③抑制脑组织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趋化及浸润;④减少5-LOX、LTB4及CysLTs含量及抑制CysLTs受体(CysLT1和CysLT2)表达。其防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可能通过作用靶点CysLT1和CysLT2来调控炎性代谢网络紊乱。本研究的创新点1.基于系统生物学观点,以成分明确的小复方为研究对象,从急性脑缺血损伤后机体内炎性代谢网络研究思路入手,探讨QNXQDP调控炎性代谢网络紊乱的可能靶点,为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2.动态观察48h内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5-LOX、LTB4及CysLTs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性研究了CysLT1和CysLT2在脑缺血损伤后皮层和海马部位的表达及功能。

储利胜[8](2008)在《米诺环素通过5-脂氧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及修复过程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脑缺血后继发的急慢性炎症加剧脑损伤。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炎症介质白三烯(leukotrienes,LTs)的关键酶。白三烯包括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和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leukotrienes,CysLTs,包括LTC4、LTD4和LTE4),是体内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白细胞趋化、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等反应,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早期有关5-LOX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外周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5-LOX和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CysLT1)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和促进脑水肿形成,参与脑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急性和亚急性期,脑内5-LOX表达及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含量显着增加。5-LOX抑制剂[如AA861、MK-886、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 acid,NDGA)、咖啡酸(caffeic acid,CA)]以及CysLT1受体拮抗剂(如普鲁司特、孟鲁司特等)对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脑缺血后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梗死周边区反应性胶质增生(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组成)和胶质疤痕形成,形成轴突再生的物理/生化屏障。最近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期,5-LOX和CysLT1受体表达增加,主要定位在梗死周边区的星形胶质细胞上,介导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胶质疤痕的形成。5-LOX抑制剂咖啡酸和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能抑制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对脑缺血慢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另外,近来有文献报道编码5-LOX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activating protein,FLAP)基因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上述研究表明5-LOX参与脑缺血损伤的早期炎症和后期修复过程,可能是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一个潜在较好靶点。但是,5-LOX如何参与脑缺血后炎症过程,是否由CysLT1受体介导?目前尚不清楚。另一方面,米诺环素是半合成的第二代四环素类抗生素。近年来发现,米诺环素有不依赖抗菌作用的抗炎效应。1998年首次报道米诺环素对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后,大量研究表明米诺环素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有保护作用,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和脊髓侧索硬化等。米诺环素的神经保护机制与抗炎和抗凋亡等有关。如米诺环素能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增殖、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转化酶(ICE)和环氧酶-2(COX-2)的表达、以及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的细胞凋亡通路。最近,我们离体实验研究发现,米诺环素对培养的PC12细胞缺血样损伤和NMDA诱导的细胞毒性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能抑制5-LOX转位到核膜(5-LOX激活)。提示米诺环素对PC12细胞缺血样损伤和NMDA诱导的细胞毒性有保护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5-LOX激活实现。在整体脑缺血模型中,米诺环素是否通过抑制5-LOX表达和激活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尚不清楚。综上所述,目前在整体水平尚有以下问题未阐明:(1)5-LOX参与脑缺血后炎症的特点是什么?(2)5-LOX是否通过CysLT1受体介导脑缺血后炎症反应?(3)米诺环素是否通过抑制5-LOX激活减轻炎症、改善修复过程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因此,本研究拟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阐明上述问题。第一部分5-脂氧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通路介导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目的:观察5-LOX参与脑缺血损伤后炎症的特点及其是否通过CysLT1受体介导。方法:线栓法诱导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30min再灌72h,观察5-LOX抑制剂NDGA(10 mg/kg)和CysLT1拮抗剂普鲁司特(0.1mg/kg)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IgG渗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浸润、ICAM-1和P-选择素表达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和白三烯B4(LTB4)含量。结果:NDGA和普鲁司特能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体积,减少IgG渗出,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粘附分子ICAM-1表达;NDGA还能显着抑制P-选择素表达,减少CysLTs和LTB4含量;但两者都不能抑制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浸润。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细胞浸润,血脑屏障通透性和粘附分子表达增加,同时5-LOX产物含量增加;5-LOX抑制剂和CysLT1受体拮抗剂部分抑制炎症反应。结果表明5-LOX部分通过CysLT1受体参与炎症反应。第二部分米诺环素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5-LOX激活和炎症反应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抗炎作用是否是通过抑制5-LOX表达和激活实现。方法:MCAO 30min后再灌注72h,米诺环素(22.5,45mg/kg)连续给药3天,观察缺血损伤情况、内源性IgG渗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浸润;同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5-LOX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5-LOX的细胞定位,再灌后3h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白三烯含量。结果:米诺环素能改善脑损伤,减少IgG渗出、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聚集;5-LOX在缺血中心区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上,而在缺血周边区可表达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上;米诺环素能显着抑制5-LOX蛋白、mRNA表达和白三烯产物。结论:米诺环素抑制脑缺血后炎症的作用部分通过抑制5-LOX表达和激活。第三部分米诺环素抑制大鼠脑缺血慢性期5-LOX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的:观察米诺环素对脑缺血慢性期的保护作用及其与5-LO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MCAO 60 min后再灌注36 d,米诺环素(45 mg/kg)连续给药6 d,在脑缺血后1~28 d分别采用肢体放置实验、错步实验、粘胶揭除实验评价大鼠感觉运动功能,脑缺血后30~35 d用八臂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组织学评价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存活;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36 d胶质细胞增殖和5-LOX表达情况。结果:米诺环素能显着促进大鼠脑缺血慢性期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恢复,但对梗死体积无影响。大鼠脑缺血后36 d 5-LOX表达显着增加,在梗死周边区主要定位在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上,在梗死核心区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上,米诺环素能显着抑制胶质细胞增殖和5-LOX表达。结论:米诺环素能促进大鼠脑缺血慢性期神经功能恢复,与抑制5-LOX表达减少胶质细胞增殖有关。结论1.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5-LOX抑制剂NDGA和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能抑制脑缺血后脑内炎症反应。提示5-LOX参与脑缺血后炎症可能部分通过CysLT1受体介导。2.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72 h,5-LOX表达和激活增加,米诺环素能显着抑制5-LOX表达和激活,并减弱缺血后炎症反应。提示米诺环素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可能部分通过抑制5-LOX表达和激活。3.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36 d,米诺环素能促进大鼠脑缺血慢性期感觉运动和认知功能恢复,并能抑制梗死周边区星形胶质细胞和核心区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增殖,抑制胶质疤痕形成,并显着抑制增殖的星形胶质细胞上5-LOX表达。提示米诺环素可通过抑制5-LOX表达,而抑制胶质细胞增殖和胶质疤痕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4.本研究为米诺环素在脑缺血等中枢神经疾病治疗方面,为其作用特点及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丁倩[9](2006)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介导小鼠兴奋性毒性脑损伤及脑冷冻伤》文中研究表明脑缺血、脑外伤等脑损伤性疾病,是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的中枢神经病变,故对脑缺血、脑外伤等损伤/抗损伤机制的研究,探索其防治措施,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15~20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缺失所起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介导急性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中起到关键性作用,NMD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能降低实验动物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神经元死亡。白三烯类(leukotrienes,LTs)是花生四烯酸经5-脂氧合酶(5-lipoxygenase,5-LOX)代谢产生的一族脂类炎性介质。LTs包括白三烯B4(LTB4)以及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包括LTC4、LTD4、LTE4)。CysLTs通过激活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包括CysLT1和CysLT2受体),参与多种炎症病理过程,介导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等反应。这两种受体(CysLT1和CysLT2受体)已相继被克隆。它们均为经典的G蛋白偶联7次跨膜受体,与Gq蛋白偶联。很多CysLTs受体拮抗剂也相继被开发,如孟鲁司特(montelukast)、普鲁司特(pranlukast)等。早期,CysLT1和CysLT2受体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周组织,如呼吸系统等外周疾病。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CysLT1和CysLT2受体也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可能参与脑缺血、脑外伤和脑退行性疾病等中枢疾病。脑缺血后,脑内5-LOX表达增加、活性增高,其代谢产物CysLTs显着增加;CysLT1和CysLT2受体也被诱导表达。我们实验室也发现,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和孟鲁司特可保护实验动物的脑缺血性损伤。而且,在脑外伤和脑肿瘤病人的神经元样和胶质样细胞,CysLT1和CysLT2这两种受体均可诱导表达。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脑缺血时,CysLTs浓度一时性增高,并且该作用与NMDA受体激活有关。然而,还没有直接证据显示CysLT1和CysLT2受体在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尚未阐明,CysLT1和CysLT2受体在神经元中是否有表达?是否直接参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损伤?本研究拟建立小鼠皮层直接注射NMDA诱导脑兴奋性毒性损伤模型,并阐述上述问题。同时,在另一种实验动物脑损伤模型—小鼠脑冷冻伤模型上,观察CysLT1受体的表达特征,以及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对脑冷冻伤的治疗时间窗。第一部分小鼠NMDA诱导脑损伤后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表达增加介导神经元损伤兴奋性毒性在脑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及其受体(CysLT1受体)也参与脑损伤病理过程。但两者间的关系尚无直接证据证明。为研究CysLT1受体在兴奋性毒性脑损伤中的作用,首先建立了皮层直接注射NMDA(50~150nmol,0.5μl)诱导兴奋性毒性脑损伤模型。观察NMDA注射24h后,CysLT1受体在脑内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了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0.01和0.1mg/kg)、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30mg/kg)及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9mg/kg)的作用。我们发现,NMDA诱导脑损伤后,CysLT1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并且,免疫双标染色结果显示,CysLT1受体诱导表达于损伤区的神经元。普鲁司特、氯胺酮和依达拉奉对NMDA诱导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普鲁司特(0.1mg/kg)、氯胺酮能抑制CysLT1受体表达上调。这些结果表明,CysLT1受体可能介导NMDA诱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第二部分小鼠NMDA诱导脑损伤后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的表达特征CysLT2受体是最近得到克隆和鉴定的CysLT受体之一,它相对较高地表达于人脑组织,在多个脑区都有分布。在脑外伤病人脑样本中,CysLT2受体诱导表达于神经元样细胞和胶质样细胞。为进一步研究CysLT2受体在兴奋性毒性脑损伤中的变化,我们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小鼠NMDA诱导脑损伤后,CysLT2受体在脑内的表达特征。RT-PCR结果显示,在损伤区CysLT2受体mRNA在NMDA注射后24h表达上调;而非损伤的对侧脑区CysLT2受体mRNA水平没有变化。免疫双标染色结果显示,NMDA损伤后24h,CysLT2受体主要表达于损伤区的神经元,而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这些结果表明,CysLT2受体在兴奋性毒性脑损伤后可能介导急性期神经元损伤。第三部分小鼠脑冷冻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的表达及拮抗剂普鲁司特时间依赖性保护作用最近,我们报道在脑外伤病人样本中,CysLT1受体诱导表达于神经元样和胶质样细胞。为进一步研究CysLT1受体在脑外伤中的作用,我们研究了小鼠脑冷冻伤后3h~48h,CysLT1受体在脑内表达的时间特征;同时观察损伤后给予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对小鼠脑冷冻伤的治疗作用。RT-PCR结果显示,在损伤后6h,12h和24h,损伤侧皮层CysLT1受体mRNA表达上调,而非损伤的对侧皮层CysLT1受体mRNA水平在48h内没有变化。免疫双标染色结果显示,脑冷冻伤后24h,CysLT1受体主要表达于损伤周边区神经元,而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对小鼠脑冷冻伤具有时间依赖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时间窗为损伤后30min。这些结果提示,CysLT1受体介导脑冷冻伤后急性期神经元损伤;普鲁司特对脑外伤可能具有治疗作用。结论1.小鼠皮层注射NMDA诱导兴奋性毒性脑损伤后CysLT1和CysLT2受体表达上调。脑损伤后24h,CysLT1和CysLT2受体主要表达于损伤区的神经元,而不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表明CysLT1和CysLT2受体可能与NMDA诱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有关。2.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能减轻NMDA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并抑制损伤后的CysLT1受体表达上调,证实CysLT1受体介导NMDA诱导的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3.小鼠脑冷冻伤后CysLT1受体表达上调,表达高峰是6~24h;主要表达于损伤周边区的神经元。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对小鼠脑冷冻伤具有时间依赖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时间窗为损伤后30min。说明CysLT1受体介导小鼠脑冷冻伤后急性期神经元损伤,CysLT1受体拮抗剂普鲁司特对脑外伤可能有治疗作用。

张严峻[10](2006)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和肺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CysLTs,包括LTC4,LTD4,LTE4)是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5-lipoxygenase,5-LOX)的代谢产物。CysLTs是很强的炎症介质,参与多种炎症反应过程,如介导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微血管渗漏等病理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脑缺血、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脑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癫痫以及衰老等。在脑外伤、脑肿瘤、脑缺血等病理状态下,脑内CysLTs产生增加,并参与血脑屏障破坏、脑水肿的发生。 CysLTs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理作用。目前,已经发现和克隆了两种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teinyl leukotrienes receptors),即CysLT1和CysLT2受体,它们均为经典的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CysLT1受体有多种拮抗剂,如zafirlukast、montelukast、tomelukast、pobilukast、pranlukast(ONO-1078)和MK-571,它们均能拮抗CysLTs引起的人支气管收缩。目前,已有部分拮抗剂在临床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但是,CysLT2受体只有非选择性拮抗剂Bay u9773、FPL55712。 CysLT1受体分布在脾脏、肺、胎盘、小肠、表皮和支气管平滑肌等组织,以及单核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CD34+细胞、中性粒

二、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ONO-1078,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ONO-1078,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论文提纲范文)

(1)中风后胶质瘢痕形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风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机制
    1.1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1.2 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1.3 NG2胶质细胞活化
2 中风后胶质瘢痕形成的调控因子
    2.1 调控Ast活化及增生、迁移相关因子
        2.1.1 Ast活化的调控因子
        2.1.2 Ast增殖、增生的调控因子
        2.1.3 Ast迁移的调控因子
    2.2 血管新生促进因子
    2.3 促炎因子
3 中医药对中风后胶质瘢痕的干预作用
    3.1 单味中药或中药单体对中风初期胶质瘢痕的促进作用
    3.2 单味中药或中药单体对中风后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
    3.3 中药复方对中风后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
4 总结与展望

(2)IL-4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与临床治疗现状
    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损伤机制
        1.2.1 细胞兴奋毒性
        1.2.2 氧化应激和硝化应激损伤
        1.2.3 炎症反应
        1.2.4 细胞凋亡
        1.2.5 细胞自噬
    1.3 小胶质细胞广泛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1.3.1 阿尔兹海默病
        1.3.2 帕金森病
        1.3.3 癫痫
        1.3.4 脊髓损伤
    1.4 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现状
        1.4.1 缺血性卒中时小胶质细胞上表达的受体和通道蛋白
        1.4.2 缺血性卒中后与小胶质细胞相关性神经损伤的酶类
        1.4.3 靶向小胶质细胞的疗法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1.4.4 小胶质细胞活动的在体实时呈像
    1.5 IL-4/STAT6信号通路对小胶质细胞的作用
        1.5.1 JAK/STAT信号通路
        1.5.2 小胶质细胞中的IL-4/STAT6信号通路介导神经功能恢复
第2章 脑梗塞可导致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和炎症因子的改变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中小胶质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变化
        2.3.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液中小胶质细胞相关炎症因子变化
        2.3.3 免疫荧光检测缺血半暗带小胶质细胞极化情况
    2.4 小结
第3章 IL-4对急性脑梗塞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统计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IL-4对大鼠tMCAO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3.3.2 IL-4对大鼠脑梗死容积的影响
        3.3.3 IL-4对大鼠血液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3.3.4 IL-4对大鼠缺血半暗带区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
        3.3.5 IL-4对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的影响
        3.3.6 IL-4对大鼠缺血半暗带区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IL-4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IL-4对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
        4.3.2 IL-4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的分子通路
        4.3.3 IL-4对小胶质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
        4.3.4 IL-4对小胶质细胞内吞能力的影响
        4.3.5 IL-4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对OGD处理的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3.6 IL-4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对OGD处理的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4.3.7 IL-4处理的小胶质细胞对OGD处理的神经元调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抗白三烯药物调控炎症反应在中枢和外周疾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抗白三烯药物及其炎症调控作用机制
2 抗白三烯药物在中枢炎症疾病中的作用
    2.1 对衰老相关的中枢炎症反应的作用
    2.2 对全脑缺血相关的中枢炎症反应的作用
    2.3 对其他脑损伤相关的中枢炎症反应的作用
3 抗白三烯药物在外周气道炎症疾病中的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4)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HAMI 3379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HAMI 3379对OGD诱导的BV2细胞激活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2受体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元缺血性损伤(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CysLT_1和CysLT_2受体对皮层神经元OGD/R诱导损伤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 小结
第二部分 CysLT_1和CysLT_2受体对皮层细胞混合细胞OGD/R诱导损伤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小结
第三部分 CysLT_1和CysLT_2受体对神经元-胶质共培养中OGD/R诱导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小结
第四部分 CysLT_1和CysLT_2受体对原代小胶质细胞OGD/R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目次
1 引言
    参考文献
2 第一部分 孟鲁司特对小鼠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慢性损伤的作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3 第二部分 孟鲁司特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作用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清脑宣窍滴丸调控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炎性代谢网络紊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机制
    1 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炎症级联反应及炎性细胞浸润
    2 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3 趋化因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4 黏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5 花生四烯酸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6 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作用
    7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中的作用
    8 钙离子及钙蛋白结合酶与缺血性脑损伤
    9 脑组织损伤的特异标志物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
    1 半胱氨酰白三烯的合成代谢过程
    2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
    3 半胱氨酰白三烯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
    4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脑损伤的调节作用
    5 半胱氩酸/受体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
    实验一 清脑宣窍滴丸对MCAO大鼠神经症状评分及脑梗死范围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元特异性损伤标志物NSE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细胞内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症级联反应的阻抑作用
    实验一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脑组织一氧化氮及其合酶和前列腺素类物质的阻抑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清脑宣窍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及髓过氧化物酶的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清脑宣窍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的干预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清脑宣窍滴丸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5-脂氧酶/白三烯通路的干预
    实验一 半胱氨酰白三烯通路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规律及清脑宣窍滴丸对其的干预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QNXQDP对急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CYSLT2)蛋白表达的干预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小结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8)米诺环素通过5-脂氧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及修复过程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5-脂氧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通路介导大鼠脑缺血后炎症反应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米诺环素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5-脂氧酶激活和炎症反应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米诺环素抑制大鼠脑缺血慢性期5-脂氧酶表达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5-脂氧酶的调节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已发表论着
致谢

(9)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介导小鼠兴奋性毒性脑损伤及脑冷冻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小鼠NMDA诱导脑损伤后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表达增加介导神经元损伤
    引言
    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小鼠NMDA诱导脑损伤后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的表达特征
    引言
    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小鼠脑冷冻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的表达及拮抗剂普鲁司特时间依赖性保护作用
    引言
    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小结
综述
已发表论文
致谢
缩写词表

(10)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和肺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和肺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缺血时的表达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哮喘肺内表达及受体拮抗剂的调节作用
    引言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发表论文及成果
致谢

四、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ONO-1078, a 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on transient glob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风后胶质瘢痕形成及中医药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刘吉勇,廖君,方锐,葛金文,梅志刚. 中国中药杂志, 2021
  • [2]IL-4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对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侯坤. 吉林大学, 2021(01)
  • [3]抗白三烯药物调控炎症反应在中枢和外周疾病中的作用[J]. 王羽茜,李成檀,王艳芳,王琼珠,张丽慧. 健康研究, 2018(04)
  • [4]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选择性拮抗剂HAMI 3379对脑缺血损伤的作用[D]. 石巧娟. 浙江大学, 2015(09)
  • [5]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2受体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元缺血性损伤[D]. 张霞燕. 浙江大学, 2013(03)
  • [6]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拮抗剂孟鲁司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D]. 赵蕊. 浙江大学, 2010(08)
  • [7]清脑宣窍滴丸调控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炎性代谢网络紊乱的研究[D]. 王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米诺环素通过5-脂氧酶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及修复过程的调节作用[D]. 储利胜. 浙江大学, 2008(09)
  • [9]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介导小鼠兴奋性毒性脑损伤及脑冷冻伤[D]. 丁倩. 浙江大学, 2006(02)
  • [10]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和肺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表达[D]. 张严峻. 浙江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ONO-1078(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