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婷[1](2020)在《基于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的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发展,人口密度增大,城市供水压力也同步增大。而近些年,我国水安全事故频发,为保障老百姓用水安全,各地大多开始建设备用水源地,“双源供水”保障基础民生,长距离引水工程将会取得广泛应用。管道工程作为引水工程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工程的建设、工程施工方式、工程的使用寿命、工程的建设成本以及工程后期运维的成本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在保障引水工程基本效益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安全性高、施工难度低且经济成本相对合理、使用年限较长的管材是水源地建设过程中绕不过的核心问题,管材的优化选型在备用水源地建设,在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为背景,聚焦当下最热点的水安全问题,以引水工程输水管材选型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希望为其他长距离引水工程管材的选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希望为保障用水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查阅研究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长距离输水工程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咨询业内专家意见,综合考虑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精炼性,确定了本次输水管材选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综合考虑管材自身特性、管材安全可靠性、管材价格及后期运维成本、管材施工难易性等多个方面,形成材料特性、安全性、施工性和经济型4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2)通过对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观、客观赋权方法进行比选,综合考虑各种赋权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本文选用主客观融合赋权法,其中主观赋权部门采用OWA算子法,客观赋权部分采用CRITIC法。该方法在保障指标权重客观性的基础上较好的保留了决策者基于工程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所作出的偏向,在适用性和精确度上来说有所提高。(3)通过运用TOPSIS法寻找最适合工程实际的最优解。传统TOPSIS法尊重原始数据之间的客观规律,通过归一化处理,以最优最劣距离来评判评价对象。本文在此基础上引入融合权重这一概念,在开展评价之前,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赋权。通过计算,球墨铸铁管(DIP)最适用于骆马湖引水工程,其次为钢管(SP),该结果与目前工程实际选型结果一致,说明本文选用的模型评价体系运用于长距离管道管材的选型优化是合适的。
赵志江[2](2020)在《卵砾石地层小直径盾构关键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河西支线工程卵砾石地层盾构施工为案例进行研究。在研究区内无水卵砾石地层中盾构施工的主要设备为土压平衡盾构机,目前国内地铁及其他工程中盾构机直径一般以6m左右为主。根据本工程输水规模,河西支线所需的盾构外径为4m左右,选取盾构机直径小于常规盾构机直径。同时本工程隧洞穿越段基本为全断面无水卵砾石地层,卵砾石地层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地层,卵砾石颗粒粒径大、大粒径颗粒含量高、土体流塑性差、摩擦阻力大,盾构施工的控制难度大。文章首先针对河西支线工程卵砾石地层小直径盾构机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地质问题,从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角度,对卵砾石地层中存在的卵砾石分布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大粒径颗粒的形状特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及总结,并将分形原理理论应用于对卵砾石颗粒含量的描述。总结得出研究区域内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石层相比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卵石层中卵漂石的粒径大小、形状、分布特征等对盾构施工的影响更小。因此在施工期间,经设计变更将盾构纵断穿越地层由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卵石层调整至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卵石层。其次通过推导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推力、扭矩的组成及其数学公式,假设在静力平衡的理想状态下,分别计算不同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的始发推力、刀盘设计扭矩和装备扭矩,得出小直径盾构机的盾构始发推力、刀盘设计扭矩和装备扭矩均小于常规直径盾构机的结论。最后通过对比研究项目中两层不同沉积年代卵砾石地层对盾构施工的敏感性因素,得出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卵石层相比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卵石层中大粒径漂石含量更高、类圆度更高、长宽比更低、更满足分形结构理论等结论。对比两种不同直径盾构机力学参数的理论计算结果,得出在相同条件下小直径盾构机相比常规直径盾构机对刀具和管片的磨损程度更高和对卵砾石颗粒的破碎能力更差两个结论。
席莉[3](2015)在《龙河口水库输水管线工程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水资源污染的逐步加剧,长距离大口径引水工程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如何提高工程的经济性、技术性和安全性是长距离输水工程的重要问题,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结合龙河口水库输水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合肥市和舒城县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供水现状、供水规划,论证了龙河口水库输水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确定了输水管道的选线原则,通过对工程的管线布置方案进行比较,选出了最佳输水路线。(2)依照管材选取的原则,研究了目前长距离大口径输水管网中常用几种材料,从管道强度、施工条件、技术水平、地质地貌、管件耐压能力、管材供应条件、工程资金状况等因素分析,综合比较为工程选择出性能稳定、价格合理、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管材提供了依据。(3)根据管径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分别对本工程重力流段和泵站加压段进行分析和比较,为龙河口水库输水工程提出了经济性高、安全性强的管径组合方案。(4)探讨了钢管防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较和分析钢管内外防腐的方式,为合理的选择防腐措施提供了依据。(5)研究本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财务评价,评估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及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不仅为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提供了实施的根据和优化的设计成果,保证了合肥市和舒城县用水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为以后研究长距离大口径调水工程的技术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图2表13参62
刘荣华[4](2010)在《潜水泵装置水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潜水泵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泵装置型式,与其它泵装置型式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土建投资省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水资源调配、城镇防洪、水环境改善及农业排灌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大型潜水泵装置的逐步推广应用,对其水力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对潜水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还缺乏深入了解,潜水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完善潜水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理论,进一步提高卧式和立式潜水泵装置的水力性能,使这种具有很多优点的泵装置型式得到更好、更多的应用,本文采用以流道单独研究为主、泵装置整体研究为辅和以数值计算为主、模型试验为辅的方法,对卧式和立式潜水泵装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泵站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采用流道单独研究的方法,对卧式潜水泵装置的进、出水流道分别进行了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和优化水力设计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卧式潜水泵装置内部流动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2)在卧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对进、出水流道优化方案分别进行了流道模型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3)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完成了江苏省灌北泵站卧式潜水泵装置模型试验,测试了泵装置整体的水力性能,并与该站进、出水流道单独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4)对广东省广和泵站立式井筒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进行了优化水力设计研究,针对井筒式出水流道效率不高的原因,首次提出了一种立式虹吸式潜水泵装置新型式,并进行了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和优化水力设计研究;(5)对广东省广和泵站立式虹吸式潜水泵装置的出水流道进行了流道模型试验,观察了流道内的流态、测试了流道水力损失,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通过对卧式和立式潜水泵装置水力特性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经过流道优化水力设计得到的卧式潜水泵装置流道顺直、水力性能优异,该研究成果可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2)文中首次提出的新型立式虹吸式潜水泵装置水力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立式井筒式潜水泵装置,可供实际工程采用;(3)本文卧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结果与泵装置能量性能模型试验的结果一致,这说明本文对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优化水力设计是正确的。
高风华[5](2007)在《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资源。没有水的安全,就没有人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饮水是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环境污染的加剧,保障饮水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水的安全保障问题。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农村饮水解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显着,2004年,我国水利工作在农村的任务由解决农村饮水困难转移到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仍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滨州市地处黄泛平原区,人口多,经济欠发达,是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论文以滨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饮用水安全的涵义做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该模式根据农村饮水的特点,合理选择优质水源,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建造符合标准的取水建筑物,根据水源和地质条件,采用集中连片供水模式、联村供水模式或单村供水模式。为了节约供水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本文采用图论法和正交表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优化布置。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整数规划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对滨州市的各县(市、区)的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及客水水源进行了水源优化配置。开发了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覆盖广、容量大、操作方便,以便于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导者、决策者及时掌握必要信息,进行宏观决策,统筹管理和调度。滨州市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成效显着,但目前存在各类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农村人口仍然众多,饮水不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论文对滨州市解决农村饮水的成功经验作了较全面地介绍,包括农村饮水工作主要经验和主要成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经验、农村饮水工程水源优化配置及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等,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实践证明,本论文提出的农村饮水安全模式是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功模式。该模式不仅适合山东黄泛平原区,对全国类似地区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李玉国,贾效亮[6](2001)在《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以高店水库泵站机组选型为例,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比较了ZLB系列轴流泵与QZ系列潜水轴流泵的优缺点,并就QZ系列潜水轴流泵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孙爱华[7](2016)在《北京市潮白河流域地下水回灌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下水库是一种主动性的、有目的的储存、调节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工程措施,尤其是可以利用多余的洪水和外调水,改善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特点和供水要求,通过建设地下水库来进行水资源的多年调节和保障首都供水是十分有必要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大缓解了北京地区的水资源危机,尤其是通过水资源的联合调蓄,使地下水资源多年来严重亏损的状态得以缓解。但南水北调进京后的尾水如何处理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为了减少地表水蒸发,同时涵养长期开采地下水形成的“水漏斗”,可考虑将南水北调尾水灌入地下含水层中。地下水回灌过程中,场地的选择、回灌方法及各参数的确定是影响回灌效果好坏的主要因素,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设计。本文选定北京市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区域,该区位于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土层颗粒粗,属极富水区,周边有市水源八厂、怀柔应急水源地、区县水厂水源地。由于多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降水漏斗,是理想的储水空间。论文从国、内外回灌试验的相关资料收集入手,在场地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在沙河、雁栖河道砂石坑作为坑灌试验场地,并在大水峪水库汛期防水期间进行入渗试验;在牤牛河区域及北小营镇水色时光花园小区内进行辐射井及大口井回灌试验(牤牛河区域:1组大口径井、1组辐射井;北小营镇水色时光花园小区:1组大口径井、1组辐射井)。试验过程:首先,根据公式对潮白河流域地下水人工回灌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出理论回灌量,其次,通过试验场选址、相关工艺选型、回灌试验设计制定了三种回灌试验方案:砂石坑入渗回灌试验、辐射井回灌试验和大口井回灌试验。最后,通过回灌试验及现场监测,取得了回灌水量、回灌水头、水位水质监测数据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砂石坑入渗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水位总体呈升高趋势。近入渗区地下水水位先升高后降低,远入渗区的地下水水位呈缓慢升高并渐趋平稳。由于地上水库水质较好,优于当地地下水水质,随着弃水入渗时间延长,周边农业井的硬度、矿化度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若能利用水质较好的水在适当位置回灌,不仅有利于回补亏损严重的地下水资源,对改善第四系水质还有一定的作用。(2)辐射井的水位在短时间内大幅抬升,后逐渐稳定。(3)大口井水位在短时间内大幅抬升,之后水位上升速率变缓,并逐渐稳定,回灌量一直维持没有变化,由于回灌水源为当地地下水,与试验场地背景浓度相近,因此,回灌前后,地下水水质状况未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潮白河上游是良好的地下水库入渗场,但开展回灌工程时,回灌水源的季节性要求很明显,故短期大强度回灌(以减少地面蒸发损失)条件下,应首选利用河道、砂石坑进行地面入渗回灌的方法。如果有稳定的地表水来源需要蓄存,回灌强度不大,且对水质要求很高,这时可选择占地面积小,适于规划的井灌方法。
周涛[8](2002)在《大连市城市水资源需水量状况分析与节水技术实验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城市水资源、用水状况调查并通过各种数学方法进行需水预测,得出大连市水资源缺乏并为此提出先进节水技术及对市政府相关的节水政策的研究。 首先通过对大连市城市水资源状况、水源的现状及城市供水现状、供水系统的构成、城市用水现状调查、分析,并通过城市综合用水指标分析得出结论,水资源的缺乏已制约城市的发展。 在对城市需水量预测中笔者采用了趋势法、拟合公式法、相关分析法、指标法、系统动力学法进行预测。得出大连市2001年、2005年、2010年需水量,以此分析21世纪初城市将面临淡水危机。 大连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采用的措施主要是,通过中水技术对污水进行资源化处理。笔者对垂直折流(VTBR)生化反应器—中空纤维超滤膜中水处理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出结论本中水处理技术是一项高效可行的处理技术。 本文最后对大连市相关节水政策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为加强城市节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缓解供需矛盾。
代海旭[9](2020)在《软弱夹层及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工隧洞在水电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衬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温度应力是导致衬砌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分析,以往的有限元计算假设围岩均匀且不计蠕变,实际围岩被岩石节理、软弱夹层等不连续结构面切割并且具有蠕变特性,但鲜有相关研究考虑软弱夹层和围岩蠕变。因此,考虑软弱夹层和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有必要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某圆形输水隧洞为工程背景,假设围岩内部含有一条呈均匀层状分布的软弱夹层,研究软弱夹层和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基于弹性徐变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应用ANSYS及其APDL和UPFs二次开发的有限元方法,对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场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详细分析了贯穿式和贯通式软弱夹层的倾角、距开挖轮廓距离、厚度、弹性模量的变化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当计入围岩蠕变时,分析了在均匀围岩和含软弱夹层围岩条件下,围岩蠕变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混凝土徐变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显着,所以在仿真计算过程中考虑徐变作用。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综合各影响因素,考虑软弱夹层及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主要特点如下:贯穿式软弱夹层对一定范围内的混凝土第一主应力的历史最大值起增大作用,增幅约为3.02%106.11%,主要表现在衬砌外表面;贯通式软弱夹层对混凝土第一主应力的历史最大值普遍起减小作用,减幅约为0.95%11.57%;考虑均匀围岩的蠕变,混凝土第一主应力的历史最大值减小约0.22%5.86%;考虑含贯穿式软弱夹层的围岩蠕变,混凝土第一主应力的历史最大值减小约3.10%9.12%,在特殊位置增大不超过0.30%;考虑含贯通式软弱夹层的围岩蠕变,混凝土第一主应力的历史最大值减小约1.68%10.43%,在特殊位置增大不超过0.14%。因此,在进行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计算时,贯穿式软弱夹层应当给予考虑,贯通式软弱夹层甚至可以忽略。考虑围岩蠕变时,能够合理的模拟围岩与衬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的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王雷[10](2006)在《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设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水利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作为除险加固中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设备作为实施该技术的基础条件,也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在对高喷灌浆技术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机械制造水平的现状,对国内外高喷灌浆设备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完成了高喷灌浆设备的系列化配套,对新型钻孔机具和高压泥浆泵的使用进行了评价。 高喷灌浆技术是利用能量高度集中的水(浆)射流冲切、掺搅地层,并将随之带入的固化剂(通常为水泥浆)与地层里的颗粒混合,形成凝结体,从而达到防渗和加固地基的目的。它分为单介质喷射、双介质喷射、三介质喷射和多介质喷射。三介质高喷灌浆施工设备是由多种机械设备联合组装的成套设备。单介质喷射、双介质喷射灌浆设备与三介质喷射灌浆设备大同小异,多介质喷射灌浆设备国内尚未实际采用。 本文对浆系统采用高压泥浆泵的高喷灌浆设备进行相应的设备配套,以充分利用新型高压泥浆泵的性能,提高高喷灌浆的质量水平;针对现在高喷灌浆的施工参数记录“眼看手记”的现状,进行了高喷灌浆专用设备和自动监测装置的设计;并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高喷灌浆设备在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紧密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对高压喷射灌浆设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对未来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改进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的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国外现状 |
1.3.2 长距离管道输水工程国内现状 |
1.3.3 优化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概况 |
2.1 徐州市概述 |
2.1.1 城市概况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水资源状况 |
2.2 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供水现状 |
2.2.2 存在问题 |
2.3 需水量及工程规模 |
2.3.1 需水量 |
2.3.2 工程规模 |
2.4 水源选择 |
2.4.1 水源规划 |
2.4.2 水源选择 |
2.5 取水构筑物设置 |
2.5.1 取水口位置 |
2.5.2 水源选择 |
2.5.3 取水泵站位置 |
2.6 输水管道 |
2.6.1 输水线路 |
2.6.2 输水管径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评价体系构建 |
3.1 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指标辨识准则 |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数理模型体系构建 |
3.2.1 赋权方法与数理模型 |
3.2.2 主观赋权—OWA算子赋权法 |
3.2.3 客观赋权—改进CRITIC赋权法 |
3.2.4 融合权重 |
3.2.5 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的输水管材选型实证分析 |
4.1 模型数据 |
4.1.1 管材初步辨识 |
4.1.2 管材基本情况 |
4.1.3 原始数据 |
4.2 OWA算子主观赋权 |
4.2.1 模型计算 |
4.2.2 结论分析 |
4.3 改进CRITIC客观赋权 |
4.3.1 模型计算 |
4.3.2 结论分析 |
4.4 融合权重计算 |
4.5 改进的TOPSIS模型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成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卵砾石地层小直径盾构关键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卵砾石主要物理力学特征 |
1.2.2 盾构机施工关键性因素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水文地质特征 |
2.3.2 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
2.3.3 沿线地下水的分布 |
2.4 工程地质条件 |
2.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
2.5.1 人工堆积层 |
2.5.2 沿线卵砾石地层中大粒径卵漂石 |
2.5.3 卵砾石地层力学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场区卵砾石地层因素 |
3.1 场区卵砾石地层的成因 |
3.1.1 卵砾石地层的成因类型 |
3.1.2 各类成因卵砾石地层特性 |
3.1.3 研究区域卵砾石地层的成因 |
3.2 场区卵砾石地层的分布及力学特征 |
3.2.1 场区卵砾石地层的分布特征 |
3.2.2 研究区卵砾石地层的物理力学特征 |
3.3 场区卵砾石地层粒径级配的分形描述 |
3.3.1 卵砾石粒径分布的分形描述 |
3.3.2 研究区卵砾石的分形维数 |
3.4 大粒径颗粒处理方法 |
3.5 设计方案调整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压平衡盾构机因素 |
4.1 土压平衡盾构机推力计算 |
4.1.1 盾构设计推力计算公式推导 |
4.1.2 盾构始发推力计算公式 |
4.1.3 不同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始发推力计算 |
4.2 土压平衡盾构机刀盘扭矩计算 |
4.2.1 刀盘设计扭矩公式 |
4.2.2 刀盘装备扭矩公式 |
4.2.3 不同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刀盘装备扭矩计算 |
4.3 盾构施工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盾构施工关键因素分析 |
5.1 卵砾石地层关键因素 |
5.1.1 卵砾石粒径的影响 |
5.1.2 卵砾石形状的影响 |
5.2 小直径盾构机关键因素 |
5.2.1 盾构推力因素 |
5.2.2 盾构刀盘扭矩因素 |
5.3 盾构施工关键因素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龙河口水库输水管线工程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长距离输水工程的发展与现状 |
1.2.1 国外长距离输水工程概况 |
1.2.2 我国长距离输水工程概况 |
1.3 长距离输水工程特点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1 城市概况 |
2.1.1 河流水系及水资源总量状况 |
2.1.2 水资源质量状况 |
2.2 调入区供水情况 |
2.2.1 合肥市与舒城县供水现状 |
2.2.2 合肥市和舒城县供水规划 |
2.3 输水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2.3.1 供水工程老化,城市生活供水水源单一 |
2.3.2 河流污染等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2.3.3 城市发展对供水的要求 |
第三章 输水管道定线与管材选取 |
3.1 工程背景 |
3.1.1 水文气象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底层岩性 |
3.1.4 地质构造及地震 |
3.2 受水点确定 |
3.3 输水管道工程取水.位置方案比较 |
3.3.1 取水.的选取原则 |
3.3.2 取水.方案选择 |
3.3.3 方案比较 |
3.4 输水管道工程定线方案的选择 |
3.4.1 输水管道的选线原则 |
3.4.2 输水线路方案选择 |
3.4.3 输水线路方案比选 |
3.5 输水管道管材的选择 |
3.5.1 管材选择的重要性 |
3.5.2 管材选择 |
3.5.3 管材比较 |
3.6 输水管防腐措施的选择 |
第四章 输水管道水力计算与优化 |
4.1 长距离的输水方式 |
4.2 输水干管条数选择 |
4.3 经济管径的选择 |
4.3.1 重力流段最小管径的确定 |
4.3.2 加压流段经济管径的选择 |
4.4 管道埋深的计算与确定 |
4.5 管道设备 |
第五章 工程效益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工程概况和投资 |
5.1.2 估算的定额依据 |
5.1.3 其他费用的计算 |
5.1.4 投资估算表 |
5.2 资金筹措 |
5.3 财务分析与评价 |
5.3.1 水价测算 |
5.3.2 财务评价 |
5.4 工程效益及结论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潜水泵装置水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潜水泵装置的应用 |
1.2 潜水泵装置的型式、组成及特点 |
1.2.1 潜水泵装置的型式 |
1.2.2 潜水泵装置的组成 |
1.2.3 潜水泵装置的特点 |
1.3 潜水泵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潜水泵装置的研究现状 |
1.3.2 潜水泵装置水力设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3 潜水泵装置的应用前景 |
1.4 潜水泵装置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研究方法 |
1.4.1 流道单独研究方法 |
1.4.2 泵装置整体研究方法 |
1.5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及在水力机械上的应用概况 |
1.5.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
1.5.2 FLUENT计算软件简介 |
1.5.3 数值模拟在水力机械研究上的应用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的相关理论 |
2.1 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2.1.1 基本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2 边界条件 |
2.2.1 流场进口边界条件 |
2.2.2 流场出口边界条件 |
2.2.3 壁面边界条件 |
2.2.4 对称边界条件 |
2.3 计算流场的离散化 |
2.3.1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2.3.2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4 流场迭代计算的收敛性判定 |
2.5 计算结果的后处理 |
3 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 |
3.1 进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 |
3.2 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 |
4 卧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4.1 进、出水流道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
4.1.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4.1.2 网格剖分 |
4.2 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4.2.1 进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4.2.2 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卧式潜水泵装置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
5.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5.2 网格剖分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进水流道流场 |
5.3.2 出水流道流场 |
5.4 本章小结 |
6 立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6.1 进、出水流道三维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
6.1.1 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6.1.2 网格剖分 |
6.2 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6.2.1 进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6.2.2 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透明流道模型试验 |
7.1 试验目的和试验内容 |
7.2 流道模型试验装置 |
7.2.1 进水流道模型试验装置 |
7.2.2 出水流道模型试验装置 |
7.3 试验准则 |
7.4 测试设备及方法 |
7.4.1 流量测试 |
7.4.2 静压测试 |
7.4.3 出水流道进口平均切向流速测试 |
7.4.4 流道水力损失测试计算 |
7.5 流道水力损失测试误差分析 |
7.5.1 进水流道水力损失测试误差分析 |
7.5.2 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测试误差分析 |
7.6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6.1 卧式潜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的试验结果 |
7.6.2 立式潜水泵装置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试验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8 卧式潜水泵装置模型试验 |
8.1 研究内容 |
8.2 泵装置模型 |
8.3 泵装置模型试验台 |
8.4 试验方法 |
8.4.1 执行标准 |
8.4.2 试验准则 |
8.4.3 参数测量 |
8.4.4 原、模型数据的换算 |
8.5 试验不确定度分析 |
8.5.1 试验台系统不确定度 |
8.5.2 泵装置效率试验随机不确定度 |
8.5.3 泵装置效率试验综合不确定度 |
8.6 试验结果 |
8.7 泵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流道优化水力设计结果的比较 |
8.8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1 卧式潜水泵装置进水流道流场图 |
附图2 卧式潜水泵装置出水流道透视图 |
附图3 卧式潜水泵装置出水流道流场图 |
附图4 卧式潜水泵装置透视图 |
附图5 卧式潜水泵装置流场图 |
附图6 立式潜水泵装置进水流道流场图 |
附图7 立式潜水泵装置井筒式出水流道透视图 |
附图8 立式潜水泵装置虹吸式出水流道透视图 |
附图9 立式潜水泵装置井筒式出水流道流场图 |
附图10 立式潜水泵装置虹吸式出水流道流场图 |
附图11 卧式潜水泵装置进水流道流态照片 |
附图12 卧式潜水泵装置出水流道流态照片 |
附图13 立式潜水泵装置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照片 |
附图14 灌北泵站卧式潜水泵装置模型照片 |
附表1 灌北泵站进水流道水力损失模型试验记录表 |
附表2 灌北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模型试验记录表 |
附表3 广和泵站出水流道水力损失模型试验记录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项目研究的背景 |
1.1.2 饮用水安全的含义 |
1.1.3 山东省及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及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饮用水安全的研究 |
1.2.2 水源地的保护与补偿 |
1.2.3 饮水工程建设 |
1.2.4 水资源优化配置 |
1.2.5 饮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研究 |
2.1 滨州市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水利工程 |
2.1.6 水资源概况 |
2.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2.2.1 指导思想 |
2.2.2 基本原则 |
2.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标准 |
2.3.1 水质标准 |
2.3.2 水量标准 |
2.3.3 用水方便程度标准 |
2.3.4 水源保证率标准 |
2.4 农村饮水工程水源选择及保护 |
2.4.1 水源选择 |
2.4.2 水源保护 |
2.5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模式 |
2.5.1 集中连片供水工程模式 |
2.5.2 联村和单村供水工程模式 |
2.5.3 其他模式 |
2.6 供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
2.6.1 管网系统的类型 |
2.6.2 管网优化设计的目标 |
2.6.3 管网的优化设计 |
2.6.4 用户管网的优化设计 |
2.6.5 排气阀及泄水阀的使用 |
2.6.6 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 |
2.6.7 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7 滨州市农村饮水工程设计实例 |
2.7.1 浅井工程设计 |
2.7.2 深井工程设计 |
2.7.3 管网工程设计 |
第三章 滨州市农村饮用水源优化配置研究 |
3.1 滨州市农村饮用水源利用现状 |
3.1.1 滨州市地表水资源及利用状况 |
3.1.2 滨州市地下水资源及利用状况 |
3.1.3 滨州市客水资源及利用状况 |
3.2 农村饮用水源优化配置模型 |
3.2.1 农村饮用水源线型规划模型 |
3.2.2 农村饮用水源整数规划模型 |
3.3 滨州市各县、市、区的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1 无棣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2 沾化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3 阳信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4 滨城区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5 惠民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6 邹平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3.3.7 博兴县饮用水源优化配置 |
第四章 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
4.1 系统的开发平台 |
4.2 系统的基本结构 |
4.3 系统的主要特点 |
4.4 系统的主要功能 |
4.5 系统说明 |
第五章 结语 |
5.1 几点结论 |
5.2 几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北京市潮白河流域地下水回灌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下水回灌研究实践现状 |
1.2.2 国内地下水回灌研究实践现状 |
1.2.3 北京地区地下水人工回灌利用的发展历程及成果 |
1.3 目前北京地下水人工回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回灌水源问题 |
1.3.2 堵塞问题 |
1.3.3 生态环境问题 |
1.4 常用回灌方法技术分类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库现状 |
2.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形与地貌 |
2.1.2 气象 |
2.1.3 地质条件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表水资源概况 |
2.2.2 地下水资源概况 |
2.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4 研究区地下水库现状 |
2.4.1 地层、水文地质条件 |
2.4.2 水源条件 |
2.4.3 配套工程设施 |
第3章 研究区地下水回灌试验设计 |
3.1 回灌试验方法的选择 |
3.2 试验场选址 |
3.2.1 河道调查 |
3.2.2 砂石坑 |
3.2.3 垃圾填埋场 |
3.2.4 试验场址 |
3.3 回灌试验设计 |
3.3.1 砂石坑入渗试验 |
3.3.2 大口径井、辐射井试验 |
3.4 回灌量计算 |
3.4.1 砂石坑回灌试验 |
3.4.2 大口径井 |
3.4.3 辐射井 |
第4章 回灌试验及回灌效果分析 |
4.1 砂石坑入渗试验水位动态观测及回灌能力分析 |
4.1.1 地下水水位变化及影响范围 |
4.1.2 入渗量及入渗能力(强度)分析 |
4.1.3 回灌场水质变化 |
4.2 牤牛河河道井灌试验 |
4.2.1 辐射井回灌试验水位动态观测及回灌能力分析 |
4.2.2 大口井回灌试验水位动态观测及回灌能力分析 |
4.2.3 回灌场水质变化 |
4.3 顺义区北小营镇井灌试验 |
4.3.1 大口井回灌试验水位动态观测及回灌能力分析 |
4.3.2 辐射井回灌试验水位动态观测及回灌能力分析 |
4.3.3 回灌场水质变化 |
4.4 回灌效果对比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连市城市水资源需水量状况分析与节水技术实验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大连市水资源概况与城市用水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连市水资源概况 |
第二节 大连市城市水源、供水系统的构成 |
第三节 大连市城市用水现状分析 |
第四节 城市用水供需矛盾 |
第三章 城市需水量预测 |
第一节 趋势法(递推法)预测 |
第二节 拟合公式法预测城市各组团自来水需水量 |
第三节 相关分析法预测城市需水量 |
第四节 各种方法预测城市工业、生活用水量比较 |
第五节 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城市需水量 |
第六节 城市需水总预测 |
第七节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四章 城市节水技术——中水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城市节水技术现状 |
第二节 VTBR生化反应器—中空纤维膜中水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 |
第五章 大连市节水政策研究 |
第一节 建立并完善节水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
第三节 持续不断抓工业企业节水工作 |
第四节 充分利用海水、再生水替代淡水资源 |
第五节 不断改进节水型房屋卫生洁具推广工作 |
第六节 重视运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
第七节 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单位)活动 |
第八节 节水宣传常抓不懈 |
第九节 城市节水工作的几点建议 |
参与文献 |
致谢 |
(9)软弱夹层及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水工隧洞的发展概况 |
1.1.2 水工隧洞衬砌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
1.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温控的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徐变的研究现状 |
1.2.3 结构面对地下洞室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4 岩石蠕变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混凝土温度场求解的基本原理 |
2.1 热传导方程与边值条件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场的边值条件 |
2.2 温度场计算的有限元理论 |
2.2.1 三维热传导问题的变分原理 |
2.2.2 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法 |
2.2.3 不稳定温度场的隐式解法 |
2.3 水泥水化热与混凝土绝热温升 |
2.3.1 水泥水化热 |
2.3.2 混凝土绝热温升 |
2.4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徐变应力计算的基本理论 |
3.1 空间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3.2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3.2.1 混凝土的变形 |
3.2.2 常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 |
3.2.3 变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 |
3.3 混凝土徐变的基本理论 |
3.3.1 混凝土徐变的计算理论 |
3.3.2 混凝土徐变的理论模型 |
3.4 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分析的有限元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ANSYS在混凝土温度徐变应力计算中的应用 |
4.1 ANSYS软件介绍 |
4.2 ANSYS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
4.3 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 |
4.3.1 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 |
4.3.2 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
4.3.3 UPFs用户子程序 |
4.4 ANSYS仿真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4.4.1 温度场计算 |
4.4.2 施加初始地应力 |
4.4.3 应力场计算 |
4.5 程序设计流程图 |
4.6 本章小结 |
5 软弱夹层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 |
5.1 计算参数 |
5.1.1 基本资料 |
5.1.2 围岩和混凝土的材料参数 |
5.2 计算模型与边值条件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边值条件 |
5.3 计算方案及荷载组合 |
5.4 考虑贯穿式软弱夹层的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 |
5.4.1 贯穿式软弱夹层倾角变化的影响 |
5.4.2 贯穿式软弱夹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
5.4.3 贯穿式软弱夹层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 |
5.5 考虑贯通式软弱夹层的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 |
5.5.1 贯通式软弱夹层倾角变化的影响 |
5.5.2 贯通式软弱夹层距开挖轮廓距离变化的影响 |
5.5.3 贯通式软弱夹层厚度变化的影响 |
5.5.4 贯通式软弱夹层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围岩蠕变对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研究 |
6.1 岩石蠕变理论 |
6.2 围岩蠕变计算参数 |
6.3 计算方案及荷载组合 |
6.4 考虑围岩蠕变的衬砌混凝土温度应力分析 |
6.4.1 均匀围岩蠕变的影响 |
6.4.2 含贯穿式软弱夹层围岩蠕变的影响 |
6.4.3 含贯通式软弱夹层围岩蠕变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设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2 国内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配套及特点 |
2.1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介绍 |
2.2 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总体结构 |
2.3 造孔设备 |
2.3.1 液压钻机 |
2.3.2 GJ-150S型工程钻机 |
2.3.3 SH30-2型工程钻机 |
2.3.4 汽车钻机 |
2.3.5 SPJ-300型钻机 |
2.3.6 70改进型震动钻机 |
2.3.7 潜孔锤造孔 |
2.3.8 射流冲击造孔装置 |
2.3.9 各种造孔设备的性能特点对比 |
2.4 高压射流设备 |
2.4.1 高压泵的工作原理 |
2.4.2 高压水泵 |
2.4.3 高压泥浆泵 |
2.5 空压机 |
2.5.1 在高压喷射灌浆中压缩空气所起的作用 |
2.5.2 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
2.5.3 空压机的选择 |
2.6 搅浆机 |
2.7 灌浆泵 |
2.8 监测仪表 |
2.9 其他附属设备 |
2.9.1 高压胶管 |
2.9.2 胶管接头 |
2.9.3 气体流量计 |
3 高压喷射灌浆专用设备的设计 |
3.1 喷射装置设计 |
3.1.1 单管喷射装置 |
3.1.2 二管喷射装置 |
3.1.3 三管喷射装置 |
3.2 提升台车 |
4 自动监测台的设计 |
4.1 概述 |
4.2 工作原理 |
4.3 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
4.4 使用情况 |
4.5 小结 |
5 工程实例 |
5.1 高压喷射灌浆设备使用要求 |
5.1.1 造孔及要求 |
5.1.2 喷射 |
5.1.3 回灌 |
5.1.4 事故处理 |
5.2 高压喷射灌浆设备工程应用实例 |
5.2.1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高压喷射灌浆生产性试验 |
5.2.2 高压喷射灌浆防渗技术在贵州东风水电站的应用 |
5.2.3 长江三峡工程一期土石围堰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工程 |
5.2.4 哈尔滨市道外江堤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工程 |
6 小结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6.2 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发展趋势 |
6.3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参加会议 |
获奖情况 |
四、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徐州市骆马湖引水工程的长距离输水管材优化选型研究[D]. 朱晓婷. 扬州大学, 2020(04)
- [2]卵砾石地层小直径盾构关键因素分析[D]. 赵志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龙河口水库输水管线工程的优化设计[D]. 席莉. 安徽建筑大学, 2015(03)
- [4]潜水泵装置水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研究[D]. 刘荣华. 扬州大学, 2010(02)
- [5]滨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水源优化配置研究[D]. 高风华. 山东大学, 2007(03)
- [6]高店水库泵站选型的实践[J]. 李玉国,贾效亮. 山东水利, 2001(01)
- [7]北京市潮白河流域地下水回灌利用技术研究[D]. 孙爱华. 吉林大学, 2016(03)
- [8]大连市城市水资源需水量状况分析与节水技术实验及政策研究[D]. 周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2)
- [9]软弱夹层及围岩蠕变对水工隧洞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D]. 代海旭.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10]高压喷射灌浆施工设备研究[D]. 王雷.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