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

一、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孙一[1](2020)在《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武威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边防重地,是丝绸之路“咽喉”所在。连年战火的纷扰使得武威人民广泛建立了具有防御性质的堡寨,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脚步加快,现代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对于堡寨民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改变堡寨民居原有的营建逻辑,丢失了传统的建筑语汇,造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断层。因此,将堡寨民居营建模式进行现代化设计应用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瑞安堡代表了武威地域文化的一种主流的建筑形式——堡寨民居,在其营建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建构和生态经验,其价值尤其体现在人、自然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处理上,对于以瑞安堡为代表的堡寨民居进行现代化应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西北荒漠区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子课题三1,本论文以现代设计应用研究为目的,首先以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的选址规划、院落类型和空间单元、构造材料等方面为关注点,进行了广泛的实态调研;其次提取瑞安堡的空间原型及其组合形式,结合森佩尔理论的分类方法提炼出空间建构要素,并总结和归纳出瑞安堡的生态设计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Ecotect、Phoenics、以及DeST-H软件从光环境、风环境和热环境三个层面模拟堡寨民居原型的生态性能,发掘和总结瑞安堡的所具有独特生态价值;最后,通过研究该地区同类型的堡寨民居以及分析以堡寨民居为原型的现代地域建筑,确定瑞安堡营建模式应用的广泛性,并进行现代堡寨民居的改造设计研究,以此为武威及周边地区设计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廖晨[2](2019)在《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探析》文中指出随着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凭借特殊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促使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实现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和突破。然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重庆文化产业并未取得优势地位,如何推动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重庆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为切入点,将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相关理论及概念进了系统梳理后,分析了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了文化产业对重庆经济的影响。以此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实地走访调研获取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及《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运用spss20.0的因子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不具备较强竞争力。最后,综合上述定性与定量分析,对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提升竞争力的相关策略,如加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等建议。期望通过本论文,在区域经济视域下,以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实证分析,帮助重庆文化产业认清现状,总结出当前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裨益重庆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从而为推进未来重庆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参酌。

胡志林[3](2018)在《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一些大城市所属的郊区发展相对滞后,而与大城市不相隶属的毗邻地区却普遍快速发展。在我国大城市迅速扩张时期,大城市郊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直接影响到大城市实力的提升及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经济增速换挡、发展动力转换、产能过剩严峻、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峻的经济社会形势,大城市经济发展亟须加快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于大城市、大都市的视角,本文“反其道而行”的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实证对比分析大城市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契合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态势。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为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种新态势,大城市毗邻区的中小城市通过主动对接、全面融合发展已逐步成为城市协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一种重要实践。总的来说,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唯有在此基础上,城乡融合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鄂州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常住人口约百万,城镇人口不足60万,在中国只能算是四线或五线城市。但因其毗邻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会武汉市,带来了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基于我国普遍存在的大城市毗邻地区的经济日益受到中心大城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这一现象,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加速实现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路径。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选题,论文从统筹区域内和区域外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测度、动力机制,试图构建一套综合评价体系,从城乡经济一体化角度评价衡量大城市毗邻区发展并找出差距,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本文在绪论部分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研究的文献,阐述了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最后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归纳描述。第一章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梳理了有关城乡关系、城市发展的研究,辨析了城乡一体化的含义,并明确了城乡经济一体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决定性地位。从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出发,梳理了国内外从二元经济结构到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研究方向转变的文献,剥离出了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相关内涵,并提出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后文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测度奠定分析框架。从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出发,通过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逐步松动和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来梳理国内相关政策和研究。第二章对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描述分析。在现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大城市及大城市毗邻区内涵,并总结出大城市毗邻区的类型、特征和动力及问题。分析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从内部和跨区域两个角度分析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通过第一章提出的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经济总量发展、城乡经济结构、城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维度,对国内8个大城市毗邻区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作对比,梳理总结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四个维度特征,并梳理总结了大城市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为研究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阐释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维度、评价方法。在前文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及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四个维度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定量测度的维度,根据综合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第四章,对大城市毗邻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发展现状、动力因素、差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湖北鄂州为典型案例,从鄂州市基本情况出发,概述了鄂州自身经济基础较好、空间区位等内外部发展优势;对鄂州城乡经济发展现状与差距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剖析了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把握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及类似鄂州市这种大城市毗邻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第五章,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武汉毗邻区鄂州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测度,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并将鄂州与武汉郊区江夏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者差距,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局限,通过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第一章提出的四个维度和第三章提出的指标体系,测算出鄂州市1983-2015年的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得出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分别从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城乡统一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以及中心城市外溢效应等四个角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将鄂州与武汉江夏、新洲、蔡甸等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结合上海与毗邻区昆山发展现状,提出必须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局限,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探索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从产业、空间、交通及生态等多方面发挥自身的特色与独特的功能,吸引中心城市要素转移,才能走出中心城市的“灯下黑”效应的影响,加速大城市灯下黑郊区与毗邻区中小城市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融合发展甚至区域一体化发展阶段。第六章,提出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创新和对策建议。通过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等五个方面建议措施,为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总体来说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大城市灯下黑郊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更快。大城市不宜摊大饼式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带动郊区发展,应打破区域行政局限,鼓励大城市郊区与毗邻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解决大城市郊区灯下黑等发展滞后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大城市武汉市的毗邻地区鄂州市的城乡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生产要素、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24个具体指标对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行测量评价区域平衡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四个维度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是有明显差异。论文的创新之处基于现有基础进一步厘清大城市毗邻区的概念,充分考虑了区域的空间属性,将城乡经济一体化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剥离出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充分考虑了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从跨区域和区域内部两个角度研究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特征;从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城乡经济一体化这一板块切入,创新地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四个维度,即城乡生产要素配置合理、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测度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提出了大城市郊区与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系统化的对策建议,对于正确认识区域间和区域内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科学把握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效制定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谷[4](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研究指明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王文棣[5](2010)在《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区,被称作社会研究之纲,而社区发展则是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理论的研究重点。社区发展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河西走廊不仅在生态上具有多元生态体聚合的意义,而且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是主要的多民族聚居、融合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丰富的资源与脆弱的生态并存,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相对的欠发达并存。研究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不仅对当地民族和区域发展,而且对我国各民族可持续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法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献和调查统计资料的分析,梳理了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现实特征,以及社区民众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基本状态。研究发现,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具有原生性和自发性,民族性和宗教性,后发性和先进性等特征。其历史底蕴深厚,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优异,目前社区发展较好。然其发展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经济上过于依赖传统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导致脆弱的生态难以支撑;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上社区民众参与度不高导致内源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研究认为,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的内发道路,关键在于构建建立在内源动力激发基础上,合理有效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在社区管理中根据城乡二元化特征和民族社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使用激励措施以激发内源动力;用城乡统筹为核心的“扩散—增长极”模式来整合内、外源动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农业产业升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事业投入和开支,促进民族社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民众实际生活质量提高等措施培育可持续的增长极;重点做好社会流动和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掌控大众传媒来促使扩散-增长的效果的实现。同时,建立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平等,维护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以授权性的区域自治法为前提,培养参与式发展理念的法律意识,健全环境法制,真正发挥《村民自治法》的效力,并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扩大基层民主;立法正式认可民族聚居地区民间法法律效力,解决“二次司法”问题,使国家法和习惯法相融合,强化各民族共创中华的文化特征,增强各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对国家和中华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共享发展成果,进而促进民族和区域的稳定和团结。共同建构以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为目标的和谐社会。

李之凤[6](2007)在《甘肃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农产品及市场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也是科技人才。当前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甘肃虽然有人力资源优势,但人才资源优势却不明显,农业科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挖掘潜在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甘肃省跨越式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突破农村人力资源瓶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以资源经济学和管理学为基本理论基础,采用比较简单易行的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总量、行业结构、知识及年龄结构、人才的地区分布结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科研成果与开发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从建设小康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指出了当前甘肃省进行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一是提高农村居民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二是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三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四是通过完善人市场,加速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提出了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开放的人才创业环境;建立人才培育基地,加快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以企业化为经营为重点的科研院所改革,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市场体系等对策措施。

马江[7](2006)在《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落实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物的低排放,核心是3R化,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化((Reuse)和资源化(Recycle)。其目的是:使资源以最低的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使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相吻合,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大都集中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时代居住的主要地区,同时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区域。地域辽阔的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等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发展极度落后,因为贫困且又地处我国生态脆弱区域,欠发达地区肩负着加快经济发展和构建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欠发达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辉煌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发展很不平衡,总体来说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二是欠发达地区贫困面仍很大;三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将更加严峻。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开发战略,实行的是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重视资源开发、忽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开发模式,欠发达地区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其边缘化程度,不仅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且还会拉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欠发达地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差异,只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更加严重破坏,并导致农林牧业生产的全面衰退和经济社会的停滞,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只注重经济效益,靠过渡砍伐森林和破坏草原来发展经济,只能造成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灾害频率增大、污染增加,从而导致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也会阻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新思路,寻求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建立既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目标纳入统一的框架,取得三维整合和“共赢”,是需要深入研究、探析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在我国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的基调下,把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研究的核心,对于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促进其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国内学者对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应以资源开发为导向;有的主张以超常规的高技术开发为导向;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已恶化,不能再走资源开发的老路,应以生态环境建设加之发展生态经济为导向;还有的认为,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上述的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方向作了分析,在实际的战略制定和实施中,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目前严峻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形势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必须避免走以生态退化、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笔者认为,必须要着眼于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发展现状各异的特点,兼顾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落实五个“统筹”的发展要义,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追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统一,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在长时期内,欠发达地区推行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十六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根据各自特殊的要素禀赋结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升级。尤其是应大力引入并推广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化发展适应欠发达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真正实现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整合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论文的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论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进行说明。第1章,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个文献综述。主要的思想渊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的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外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文献将构成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章,勾勒出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分别深入分析了中小规模的循环经济和大规模的循环经济。第3章,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特征是“东中西呈阶梯状发展态势,虽然在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典型成功模式可循,但广大欠发达地区普遍还未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4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第5章,深入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诸多困难。第6章,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出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第7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从产权制度层面、产业政策制度层面、法律制度层面及激励制度层面的具体创新方略。第8章,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第9章,以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为实证分析对象展开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模式,为欠发达地区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运用产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精髓,从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角度,坚持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欠发达地区应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思想渊源进行了系统的评述。通过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梳理,创新地提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二是产业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是循环经济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石,这两大理论在生态学的指导下为优化人类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路,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第二,通过认真分析现阶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提出无论是相关个人、组织(家庭、企业、产业……)、区域乃至全球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都必须以其所处的资源禀赋结构和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为依据,探索其适应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切忌盲目地为了发展循环经济而赶超式地发展循环经济,要将赶超式发展循环经济给整个社会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的“机会成本”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的“收益—成本”核算体系,进行综合权衡,以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适规模和最优速度;第三,分别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循环经济3R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减量化(reducing)的最适量和最适速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四,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就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第五,首次在循环经济研究中提出了和谐度的概念,指出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式发展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和谐度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根基。第六,提出了欠发达地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具体方略。

吕剑平[8](2005)在《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指出2000年伊始,全球对一种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新经济”展开了热烈讨论,这种“新经济”以其巨大的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倍受社会各界关注。新经济的到来也对人们获取和掌握知识的手段、途径及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适应新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提出了新要求。长期以来,国际综合国力的竞争、农产品及市场竞争实质也是人才的竞争,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也是科技人才。当前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农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甘肃虽然有人力资源优势,但人才资源优势却不明显,科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挖掘潜在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应对中国加入WTO新形势,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突破农村人力资源瓶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加强甘肃农村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面临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任务出发,对2010年、2020年甘肃农村科技人才队伍总量、学历和职称结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做出了基本预测,对甘肃省未来农村科技人才基本形势做出了判断。论文在对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即总量供给不足,顶尖人才缺乏;人才结构失衡,竞争能力不强;培养体系不全,市场化程度低下;开发机制不活,机构职能错位等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对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总量、行业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地区分布结构、受教育程度、人才培养机制与人才供给以及农业科研成果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文章认为,提高甘肃省全体农村居民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加速农业与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是目前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文章最后进一步对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甘肃省目前要从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开放的人才创业环境;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以企业化经营为重点的科研院所改革,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以信息化为重点,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科技人才市场体系为主要对策措施,加强农村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周建华,万希[9](2004)在《论“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全面地阐述积累和开发农业人力资本,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董国英[10](2003)在《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区域经济开发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甘肃河西走廊这一特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基础条件以及制约因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指出了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对策与措施。以期能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发挥可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言。简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河西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的区域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古代文物群体,在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随着河西近年来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也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缺、荒漠化日趋严重、自然环境恶化、内陆河下游自然植被枯萎、产业结构单一等等的问题,已经和必将成为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入 WTO 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河西发展。根据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河西地区必须以先进的区域发展理论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可持续发展必要性及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理论分析,为后面章节的分析论证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总体评价。重点对影响河西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人力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进行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通过评价,总体认为河西地区目前属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个别县(区)属潜在不可持续状态,且存在以水资源紧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部分,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重点。特别阐述了河西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认为河西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按照统筹城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突出节水,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加以推进。该战略的发展重点是:(1)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2)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4)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全面发展。<WP=5>第五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对河西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提出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各有侧重,并适应河西现实和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基本模式,即资源开发型模式;中小城镇依托型模式;生态农业模式;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第六部分,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该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根据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河西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在量化评估区域可持续性方面做了新的尝试;(2)在河西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3)所提出的发展模式有一定创新之处。

二、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堡寨民居的地域性
        1.1.2 堡寨民居的生态经验
    1.2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瑞安堡实态调研
    2.1 武威堡寨民居概述
    2.2 选址规划
        2.2.1 临近沃土,便于农耕
        2.2.2 临近大路,交通便捷
        2.2.3 数堡并存,互为犄角
    2.3 空间形态
        2.3.1 空间界面生成
        2.3.2 空间形态特点
        2.3.3 空间防御营造
    2.4 空间组合
        2.4.1 院落组合
        2.4.2 院落单元
        2.4.3 建筑形式
    2.5 构成要素
        2.5.1 院落组成
        2.5.2 建筑元素
        2.5.3 防御性要素
    2.6 构造技术
        2.6.1 建筑材料
        2.6.2 建筑结构
        2.6.3 建筑物理
    2.7 本章小结
3 瑞安堡营建模式研究
    3.1 瑞安堡空间建构模式研究
        3.1.1 森佩尔四要素理论的模式分类法
        3.1.2 瑞安堡空间原型
        3.1.3 瑞安堡原型的建构要素
    3.2 瑞安堡生态经验的科学化模式研究
        3.2.1 武威建筑气候分区与策略
        3.2.2 保温与隔热
        3.2.3 日照与遮阳
        3.2.4 通风与防风
        3.2.5 绿植与排水
    3.3 本章小结
4 瑞安堡生态性能定量分析模拟研究
    4.1 生态性能定量模拟分析目的
    4.2 基于Ecotect下的光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2.1 光环境模型的设置
        4.2.2 临界照度下采光系数分析
        4.2.3 夏至日与冬至日遮挡分析
        4.2.4 最佳朝向分析
        4.2.5 挑檐最佳宽度光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 基于Phoenics下的风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3.1 风环境模型的设置
        4.3.2 瑞安堡风环境分析
        4.3.3 堡墙高度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3.4 院落空间风环境模拟优化提升
    4.4 基于DeST-H下的堡寨民居热环境生态性能分析
        4.4.1 热环境模型的设置
        4.4.2 冬至日自然室温分析
        4.4.3 维护结构影响因素程度的定量分析
        4.4.4 围护结构优化策略的定量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设计应用研究
    5.1 同地区其他堡寨民居案例比较研究
        5.1.1 武威及其周边地区堡寨概述
        5.1.2 营建模式比较研究
        5.1.3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用性
    5.2 瑞安堡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
        5.2.1 营建模式的现代适应性分析
        5.2.2 技术要素的发展对瑞安堡营建模式传承的影响
        5.2.3 营建模式的适应性更新策略
    5.3 敦煌山庄现代设计案例评析
        5.3.1 敦煌山庄项目概况
        5.3.2 对堡寨民居营建模式的传承
        5.3.3 对堡寨民居设计的创新
    5.4 山丹峡口村A户改造提升方案设计
        5.4.1 改造民居概况
        5.4.2 改造方案设计
        5.4.3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传承
        5.4.4 对堡寨民居的营建模式的创新
        5.4.5 改造方案模拟分析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1.1 瑞安堡的营建模式
        6.1.2 瑞安堡营建模式现代设计应用结论
    6.2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研究的课题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

(2)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理论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相关概念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区域经济视域
        2.1.2 文化产业
        2.1.3 文化产业竞争力
    2.2 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2.2.1 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支撑
        2.2.2 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2.2.3 二者互动发展成为区域竞争核心推动力
    2.3 中国文化产业的区域划分
        2.3.1 东部、中部和西部文化产业
        2.3.2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2.3.3 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第3章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
    3.1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1 依托完善的文化政策,增强产业整体实力
        3.1.2 依托升级的文化企业,铸就产业全新业态
        3.1.3 依托特色的文创空间,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2 文化产业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3.2.1 文化企业强化重庆经济软实力
        3.2.2 文化资源提升重庆经济竞争力
        3.2.3 文化产业助推重庆经济新发展
    3.3 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3.3.1 发展速度稳态上升,但产业发展不够充分
        3.3.2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但文化市场不够活跃
        3.3.3 文化消费水平持续上升,但城镇消费不够平衡
第4章 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4.1 区域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区域经济视域下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因子分析
        4.2.3 构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4.3 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名状况
    4.4 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评析
        4.4.1 全国竞争力不平衡,重庆处于全国中间水平
        4.4.2 西部整体竞争力较弱,重庆在西部省市中的优势比较
第5章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析及提升对策
    5.1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析
        5.1.1 竞争力基础因子一般,对政府依赖性过度
        5.1.2 竞争力需求因子较弱,西部文旅融合同质化严重
        5.1.3 竞争力可持续因子低迷,科创研发能力欠缺
        5.1.4 多因素相互作用,不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
    5.2 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5.2.1 以市场经济支撑竞争基础力
        5.2.2 以错位发展提升竞争需求力
        5.2.3 以科技文创增加竞争持续力
        5.2.4 以红利机遇整合竞争综合力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3)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城乡关系理论
        二、区位论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启示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践
        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阶段
        二、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松动阶段
        三、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城市毗邻区与城乡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大城市毗邻区概念及界定
        一、大城市的内涵
        二、大城市毗邻区
    第二节 大城市毗邻区类型、特征、动力及问题
        一、大城市毗邻区类型
        二、大城市毗邻区的特征
        三、大城市毗邻区发展的动力
        四、大城市郊区及毗邻区的现状与问题
    第三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思路
        一、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原则
        二、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三、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第四节 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性及实践
        一、跨区域城乡经济一体化
        二、区域内部城乡经济一体化
        三、上海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实践
        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及指标选取的原则
        一、城乡经济一体化维度选取
        二、指标选取的原则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生产要素
        二、经济总量
        三、经济结构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综合指标评价分析方法
        一、主观赋权法
        二、客观赋权法
第四章 毗邻区鄂州市的典型性及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一节 鄂州的典型性
        一、区位特征明显
        二、城市规模不大
        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
    第二节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自身有利因素
        二、外部有利因素
    第三节 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与差距
        二、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与差异
        三、城乡居民储蓄的现状与差异
    第四节 城乡经济差异的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
        三、周边大城市“虹吸效应”明显
        四、空间结构存在阻碍
第五章 鄂州市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兼与江夏区对比
    第一节 数据预处理
        一、数据介绍
        二、原始数据正向化
        三、原始数据标准化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法运用
        一、数据检验
        二、选取主成分
        三、计算因子载荷矩阵
        四、因子载荷矩阵的标准化
        五、方差最大旋转主成分得分系数
        六、综合指数计算
    第三节 结果评价及因素分析
        一、结果评价
        二、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四节 毗邻区与江夏区等地区的对比分析
        一、“灯下黑”地区特征
        二、江夏区与鄂州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比较
        三、武汉其他“灯下黑”地区与鄂州市的比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推进区域交通网络化建设
        一、地面道路一体化
        二、轨道交通一体化
        三、水运发展一体化
        四、航空发展一体化
    第二节 推进区域城乡产业互补
        一、创新产业发展联动模式
        二、实现产业融合错位化
        三、更加注重产业生态化
    第三节 推动区域城乡市场对接
        一、与大城市郊区的市场对接
        二、区域内城乡市场对接
        三、推进城市群发展及毗邻区城市网络化建设
    第四节 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一、加大农村地区固定资产投资
        二、提高农村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三、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为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五节 打通城乡要素资源流动通道
        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二、加快城乡金融制度变革
        三、加快城乡公共品供给体系改革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形与气候
        二、水系与土壤
        三、植物与动物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小结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人口政策
        二、清代人口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二、人口构成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二、清代土地政策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一、土地开垦状况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种植新趋势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森林资源衰减
        二、水土流失
    小结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背景简介与理论评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设计
    五、研究组织
第一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历史考察
    一、秦汉以前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二、秦汉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四、隋唐时期的河西走廊民族活动
    五、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河西走廊的民族活动
    六、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历史发展特征
第二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特征
    一、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生态和自然特征
    二、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经济社会特征
    三、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民族文化特征
第三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社区经济生活
    三、社区政治生活
    四、社区社会及文化生活
    五、社区评价
    六、相关分析
    七、社区调查反映的社区特征
第四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内源动力激发
    一、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方向性目标
    二、内源动力的激发
    三、内源动力的导引:基层民主的实现
第五章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二源动力耦合
    一、二源动力的耦合:扩散—增长极理论
    二、城乡统筹: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核心
    三、城镇化建设:扩散—增长极理论的落脚点
    四、掌握大众传媒:扩散—增长极理论应用的保证
    五、发展旅游业:扩散—增长的可能突破
    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调适: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的再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1 河西走廊民族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2 民族社区访谈提纲(干部)
附录3 民族社区观察及座谈提纲
附录4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城镇)
附录5 河西民族社区社会发展调查表(农村)
附录6 部分访谈资料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6)甘肃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2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与客观必要性
    2.1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2.2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必要性
3 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3.1 1990-2005年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3.2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3.3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4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和难点
    4.1 提高甘肃省全体农村居民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4.2 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4.3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4.4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加速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良性循环
5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5.1 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开放的人才创业环境
    5.2 建立培养基地,加快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
    5.3 加快以企业化经营为重点的科研院所改革,激发人才创新能力
    5.4 建立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5.5 以信息化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市场体系
结束语
主要参考资料

(7)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相关研究动态
        0.2.1 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
        0.2.2 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的研究
    0.3 论文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安排
    0.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0.4.1 研究方法
        0.4.2 创新点
1 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1.1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1.1 关于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研究现状综述及评价
        1.1.2 马克思经典理论中的循环经济思想
        1.1.3 西方经济学经典论着中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渊源
        1.1.4 对理论基础研究现状的评析
        1.1.5 需要深入研究的两个方面——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1.2.1 经济模式的演变
        1.2.2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1.2.3 循环经济的分析层次
        1.2.4 循环经济的基本分析方法
    1.3 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分析
        1.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3.2 对减量化原则的思考
        1.3.3 总结
    1.4 深化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重大意义
        1.4.1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1.4.2 发展循环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4.3 发展循环经济与对外开放
2 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阶段
    2.1 循环经济的基本发展层次
        2.1.1 小循环: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2.1.2 中循环:共生企业群的循环经济模式
        2.1.3 大循环:区域及社会整体的循环经济模式
    2.2 中小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2.1 企业层面
        2.2.2 生态产业园层面
    2.3 大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演进
        2.3.1 区域社会层面
        2.3.2 法律制度建设层面
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地区差异
    3.1 单个企业层次
        3.1.1 鲁北化工厂
        3.1.2 四川省川威集团
        3.1.3 燕山石油化工公司
        3.1.4 金宝公司
        3.1.5 金骄集团
    3.2 生态工业园区层次
        3.2.1 衢州沈家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
        3.2.2 贵港制糖生态工业模式(完善改造型)
        3.2.3 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2.4 大连生态工业园区群(全新设计型)
        3.2.5 甘井子工业区生态工业园(完善改造型)
        3.2.6 山西常平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7 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园区(完善改造型、虚拟扩展型)
        3.2.8 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全新设计型、虚拟扩展型)
    3.3 区域社会层次
        3.3.1 贵阳市
        3.3.2 上海市
        3.3.3 辽宁省
        3.3.4 江苏省
    3.4 总结
4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4.1.1 高原山地地形
        4.1.2 气候高寒干旱
    4.2 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
        4.2.1 严重的水土流失
        4.2.2 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4.2.3 水资源短缺
        4.2.4 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
    4.3 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
        4.3.1 环境污染的实质
        4.3.2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现状
    4.4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4.4.1 历史沿革
        4.4.2 欠发达地区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
        4.4.3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的评述
    4.5 中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4.5.1 自然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4.5.2 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国民经济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4.5.3 社会发育程度低,贫困问题严重
        4.5.4 资源利用过度,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4.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4.6.1 初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
        4.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
        4.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支撑体系的构建
5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困难分析
    5.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
    5.2 生态因素
        5.2.1 欠发达地区内部的因素
        5.2.2 源于外部的因素
        5.2.3 综合支配性因素
    5.3 人口因素
        5.3.1 人口增长加剧了对资源和生态的压力
        5.3.2 人口增长加剧了生态脆弱的程度
        5.3.3 人口增长加剧了欠发达地区的贫困
    5.4 经济因素
        5.4.1 影响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素
        5.4.2 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5.4.3 “嵌入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5.4.4 欠发达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5.5 社会因素
        5.5.1 我国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
        5.5.2 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本没有内在化
    5.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障碍
        5.6.1 规模约束
        5.6.2 认识约束
        5.6.3 机制约束
        5.6.4 技术约束
        5.6.5 制度约束
        5.6.6 政策约束
        5.6.7 人才约束
        5.6.8 结构约束
    5.7 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6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构架
    6.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6.1.1 欠发达地区创新发展观的必要性
        6.1.2 欠发达地区发展观的创新
        6.1.3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
        6.1.4 欠发达地区的和谐度
        6.1.5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
    6.2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构架
        6.2.1 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总体规划
        6.2.2 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6.2.3 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6.2.4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6.2.5 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6.2.6 构建绿色消费体系
        6.2.7 构建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6.2.8 总结
    6.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研究
        6.3.1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6.3.2 构造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6.3.3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6.3.4 四川省阿坝州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5 补充
    6.4 初探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模型
        6.4.1 生态效率的绩效评价模型
        6.4.2 欠发达地区废弃物处理“循环度”绩效评价模型
        6.4.3 总结
7 制度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一
    7.1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7.2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
        7.2.1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7.2.2 制度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7.3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框架
        7.3.1 正式制度
        7.3.2 非正式制度
        7.3.3 制度创新方式的探讨
    7.4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的具体内容
        7.4.1 建立循环市场制度
        7.4.2 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7.4.3 构建生态化发展制度
        7.4.4 建立经济激励与约束制度
        7.4.5 构建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
        7.4.6 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7.4.7 构建环境产权制度
        7.4.8 建立排污交易市场制度
        7.4.9 建立产业政策制度
        7.4.10 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7.5 构建全社会参与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
        7.5.1 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
        7.5.2 生产者的责任和义务
        7.5.3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7.5.4 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8 技术创新——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石之二
    8.1 循环经济型技术的理论基础
        8.1.1 技术选择的一般原理
        8.1.2 循环经济型技术选择的原则
        8.1.3 从质量管理标准到环境管理标准
    8.2 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
        8.2.1 由线性创新模式向环型创新模式的转换
        8.2.2 由效益型创新战略向生态型创新战略的转换
    8.3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策略
        8.3.1 欠发达地区促进循环经济的科技发展思路
        8.3.2 欠发达地区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科技发展战略
    8.4 构建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8.4.1 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
        8.4.2 能源的优化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
        8.4.3 循环系统支撑技术
    8.5 发挥科技在加快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8.5.1 重新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8.5.2 依靠科技调整资源发展战略
        8.5.3 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科技合作
9 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1 目前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概述
        9.1.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
        9.1.2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
        9.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区
    9.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
        9.2.1 欠发达地区提升循环经济实践的总体思路
        9.2.2 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具体模式
        9.2.3 总结
    9.3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实证分析
        9.3.1 阿坝州简况
        9.3.2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必要性
        9.3.3 阿坝州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与绩效分析
        9.3.4 阿坝州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
        9.3.5 阿坝州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互动式发展的对策
        9.3.6 总结
    9.4 典型欠发达地区——四川省雷波县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分析
        9.4.1 发展基础
        9.4.2 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9.4.3 雷波县资源环境现状
        9.4.4 雷波县生态建设现状
        9.4.5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9.4.6 雷波县生态环境建设建设与循环经济建设互动式发展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1.4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新时期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要及人才队伍预测研究
    2.1 加强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2.1.1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2.1.2 挖掘潜在资源优势,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
        2.1.3 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需要
        2.1.4 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甘肃省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1.5 应对中国加入WTO新形势,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2.1.6 突破农村人力资源瓶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2.2 未来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及预测
        2.2.1 1990-2004年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2.2.2 甘肃省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面临着巨大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任务
        2.2.3 2010年、2020年甘肃农村科技人才队伍预测
第三章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分析研究
    3.1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总量供给不足,顶尖人才缺乏
        3.1.2 人才结构失衡,竞争能力不强
        3.1.3 培养体系不全,市场化程度低下
        3.1.4 开发机制不活,机构职能错位
    3.2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3.2.1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培养总量分析
        3.2.2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行业结构分析
        3.2.3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知识及年龄结构分析
        3.2.4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地区分布结构分析
        3.2.5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现状分析
        3.2.6 甘肃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与人才供给分析
        3.2.7 甘肃省农业科研成果与开发现状分析
第四章 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4.1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
        4.1.1 坚持以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与开发为主题
        4.1.2 坚持以调整和优化农村人才资源结构为主线
        4.1.3 坚持以培养学科带头人、农业企业家和农民生产经营能手为重点
        4.1.4 坚持以机制改革与和体制创新为动力
        4.1.5 坚持以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根本出发点
    4.2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4.2.1 开拓创新原则
        4.2.2 重点突出原则
        4.2.3 因地制宜原则
        4.2.4 依靠科技原则
        4.2.5 市场导向原则
        4.2.6 持续培养原则
        4.2.7 开发与利用并重原则
    4.3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
        4.3.1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环境目标
        4.3.2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总量目标
        4.3.3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结构和素质目标
        4.3.4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效益目标
    4.4 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
        4.4.1 提高甘肃省全体农村居民及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4.4.2 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
        4.4.3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水平
        4.4.4 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加速农业与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第五章 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5.1 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政策,努力营造开放的人才创业环境
        5.1.1 创造一个宽松的选才、育才、用才的政策环境
        5.1.2 为人才创业提供一个健全的法制环境
        5.1.3 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
        5.1.4 为优秀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2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为主的人才队伍建设
        5.2.1 加快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设置,积极培养紧缺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
        5.2.2 结合甘肃经济发展的实际,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学科和重点行业加强对各类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5.2.3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快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3 加快以企业化经营为重点的科研院所改革,激发人才创新能力
        5.3.1 加快科研机构转制企业化经营的步伐
        5.3.2 改革分配方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成与奖励政策
        5.3.3 加快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育
    5.4 加大工作力度,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培训体系
        5.4.1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5.4.2 加强现有农业与农村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5.4.3 加强实施农民职业继续教育和农民终生教育计划
        5.4.4 培育优秀的农业企业经营者
    5.5 以信息化为重点,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农村科技人才市场体系
        5.5.1 加快以信息化带动人才市场体系的建设
        5.5.2 改革不利于引进人才的户籍管理制度
        5.5.3 建立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
        5.5.4 留住现有农业科技人才
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论“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缺失
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性挑战
    2.1 农村人力资源丰富, 但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低, 且结构失衡
    2.2 重视物质资本投资, 忽视人力资源开发
    2.3 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少, 素质低
    2.4 缺乏一整套人力资源开发的计划和组织体系
    2.5 农村卫生保健落后
3 加快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的现实选择
    3.1 建立农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制度和保障机制
    3.2 重视发展农村卫生保障事业
    3.3 重构农村人力资本的资金投入机制
    3.4 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机制
    3.5 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区, 整合各级各类培训资源
    3.6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3.7 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相结合

(10)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2.1.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2 可持续发展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2.2.1 传统的经济发展观
        2.2.2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2.3 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践的主要因素分析
        2.3.1 体制因素
        2.3.2 人口因素
        2.3.3 科技因素
        2.3.4 产业结构因素
第三章 河西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总体评价
    3.1 河西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评价..........................................?
    3.2 河西人力资源现状及评价
    3.3 河西环境现状及评价
    3.4 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
        3.4.1 评价方法和指标
        3.4.2 主要评价结果
第四章 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重点
    4.1 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2 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2.1 统筹城乡,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2.2 坚持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质量
        4.2.3 突出节水,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4.3 河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4.3.1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4.3.2 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4.3.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
        4.3.4 正确处理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全面脱贫致富
第五章 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5.1 资源开发型模式--现实增长模式
        5.1.1 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5.1.2 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创造新的增长极
        5.1.3 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相关产业
    5.2 中小城镇依托型模式--中长期发展模式
    5.3 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长远推进模式
        5.3.1 制度创新互动模式
        5.3.2 产业分化互动模式
        5.3.3 基础教育互动模式
        5.3.4 城镇化诱导模式
    5.4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根本实现模式
        5.4.1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5.4.2 实现标准化生产,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5.4.3 退耕还林(草),坚持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六章 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6.1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6.1.1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依法管理,改革用水管理制度
        6.1.2 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
    6.2 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6.2.1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立法,依法治理
        6.2.2 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国土整治
        6.2.3 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关系,保证生态用水
    6.3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6.3.1 发挥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主导产业
        6.3.2 依靠科技,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6.3.3 推进农科教结合,加强农民素质培训
    6.4 提高河西产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6.4.1 加快发展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6.4.2 以质量标准为核心,建立健全农业安全检测体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武威瑞安堡堡寨民居营建模式与设计应用研究[D]. 孙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区域经济视域下重庆文化产业竞争力探析[D]. 廖晨.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3]大城市毗邻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 ——以湖北鄂州为例[D]. 胡志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4]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5]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文棣. 兰州大学, 2010(06)
  • [6]甘肃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李之凤. 兰州大学, 2007(04)
  • [7]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析与研究[D]. 马江. 四川大学, 2006(07)
  • [8]面向21世纪甘肃省农村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吕剑平.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4)
  • [9]论“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J]. 周建华,万希.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05)
  • [10]甘肃河西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董国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标签:;  ;  ;  ;  ;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