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氧发生管设计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岩[1](2021)在《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与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而苯系物是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土壤中的苯系物进行实时和快速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检测技术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预处理复杂和耗时的缺点,不适用于快速的原位在线检测或室外监测。但是,离子迁移谱的出现为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可能。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是利用带电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不同来实现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与上述所述的几种技术相比,IMS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价格便宜、制造成本低、和可做成便携式仪器的优势。此外,漂移管的特性是IMS性能高低的决定因素,高性能漂移管会使I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佳的分辨率。因此,本论文主要是以研究离子迁移谱的漂移管展开,旨在设计性能较好的漂移管来提高用于土壤苯系物检测中IMS的性能。具体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基于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与研发工作,系统的设计了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各个组成部分,依次为离子源的模拟与设计、离子门的模拟与设计、漂移区的模拟与设计、检测器等。首先选择了具有选择性电离的紫外灯电离源作为离子源。同时,在离子源区的设计中,为提高物质利用率和电离区的电离效率,设计了可安装三个紫外灯的离子源区。用SIMION软件对漂移管各部位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离子源区均匀的电场有利于离子传输;漂移区均匀的电场对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益;绝缘环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漂移区抗外界电场干扰的能力降低,但可通过增加漂移区的外径来提高抗干扰能力;性能良好的漂移管既可以使用薄电极,也可以使用厚电极。同时用SIMION模拟Bradbury-Nielsen gate离子门,结果证明离子门间距越小,越有利于分辨率,但会损失一定程度的灵敏度。最后,在综合考虑SIMION模拟结果和实际机械加工制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方案。(2)探究了脉冲宽度、电场强度、载气流速、漂气流速等各个参数的设定对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随着脉冲宽度的减小,IMS分辨率不断增高的同时灵敏度逐渐降低,证明离子迁移谱仪具有明显的辨别效应;2)电场强度与灵敏度成正比,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灵敏度呈上升趋势;3)在脉冲宽度值一定时,存在一个确定的电场值,使得分辨率最大,且这个电场值与脉冲宽度有关,即不同的脉冲宽度,具有不同的最佳电场;4)最佳的载气流速为0.2 L/min、漂气流速为0.7 L/min。此外,在最佳条件下,对苯的标准样品进行了分析,获得的分辨率为57。(3)对Tyndal-Powell gate离子门也进行了SIMION模拟。模拟发现,通过提高栅极的电压差有助于提高离子通过的数量。主要是因为栅极电压的提高影响了耗尽区的宽度和有效电场的强度。耗尽区宽度的减少和有效电场强度的增加均有利于离子压缩,而离子压缩会提高通过离子的数量,因此有利于检测信号的提高。同时,研究也发现栅极电压差的增加会提高灵敏度,实现不需要增加脉冲宽度就可以完成分辨率的提高。
孙铭雪[2](2021)在《耐高温、高脉冲的动力转向高压管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交通和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的使用工况要求越来越苛刻,对汽车胶管的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系统的设计从配方优化调整,增强骨架层的选择,编织结构的确定及挤出工艺的选取,研发出了具有长期135℃耐高温,短期耐温150℃和脉冲达到40万次的动力转向高压管产品。完善了汽车中低端动力转向胶管市场,有利于汽车行业更均衡有效的发展。本文从配方优化选择入手,在CSM和CM的对比基础上,选择CSM作为高压管的内、中、外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增强骨架层的选择,考察了聚酯纤维、芳纶纤维、尼龙纤维和人造纤维的性能,尼龙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和低的热收缩率,能够有效的抵抗油压的脉冲变形,适合胶管高脉冲次数的实现。编织结构的选择考察了不同编织角度对胶管强度和脉冲的影响,最终确定内层编织角度小于平衡角,外层编织角度大于或等于平衡角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胶料挤出工艺的确定主要考察五层结构的具体尺寸,为了达到产品的高脉冲性能要求,最终选择每层尺寸为:内胶1.2mm,中胶外胶0.9mm。
闫征楚[3](2020)在《复合金属氧化物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聚乙烯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被广泛应用的工业原料,因其具有水溶性而往往存在于相应的工业废水当中。PVA难以被多数微生物降解,生物处理此类废水的效率往往有限;PVA是高分子聚合物,在进行膜处理时存在膜堵塞等问题。未被有效处理而排入水体环境中的PVA会促进重金属从底泥向水体中迁移,使水体产生大量泡沫影响好氧微生物活动,进而污染水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进行生物处理或膜处理之前,对含PVA废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制备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根据氧化剂的类型建立相应的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对目标污染物PVA进行降解。根据不同反应环境对体系进行了相应改进,对反应影响因素、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反应中主要氧化物种的产生路径及PVA的降解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催化剂成分的筛选以及制备条件的优化确定了Cu/Mn摩尔比为1:2,负载率为4 wt.%的Cu-O-Mn/γ-Al2O3催化剂。基于所制备的催化剂建立了催化臭氧化体系,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臭氧(O3)投加量为5.5 mg/(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mg/L,反应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对PVA初始浓度为20 mg/L的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在pH=7和10时,分别经15 min和10 min反应后体系中PVA去除率即可达到97%以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催化氧化体系对PVA的降解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0.232 min-1(pH=7)及0.298min-1(pH=10)。催化臭氧化体系遵循羟基自由基(·OH)氧化机制,催化剂表面羟基是分解O3生成·OH的关键。·OH使PVA分子长链发生随机断链,导致PVA部分被矿化,部分被氧化成如羰基化合物等更小分子量的化合物。在pH=4的条件下,催化臭氧化体系中PVA去除率经20 min反应后仅为60.5%。因此,在酸性条件下,尝试向体系中投加微量的过氧化氢(H2O2)构建H2O2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3,O3投加量为5.5 mg/(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50 mg/L,H2O2投加量为1.4 mg/L,反应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经10 min反应后PVA去除率即可达到93.2%。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246 min-1。反应遵循·OH氧化机制,微量H2O2被催化剂吸附并在表面活性位点形成的-OOH是分解O3生成·OH的关键。PVA的降解途径与催化臭氧化体系中一致。将上述催化剂应用于过硫酸盐氧化的活化验证催化剂的可拓展性。向催化剂中掺杂常用于催化过一硫酸盐(PMS)氧化的Co组分进行改进后,建立了非均相催化PMS体系。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7,PMS投加量为2.5 mmol/L,催化剂投加量为700 mg/L,反应温度为25℃。在此条件下,经25 min反应后体系中PVA去除率可达到95.4%。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0.128 min-1。反应遵循硫酸根自由基(SO4·-)氧化机制,Cu-O-Mn/γ-Al2O3提供大量表面羟基与Co(II)相互作用形成的Co-OH是SO4·-生成的关键。PVA的降解途径与催化臭氧化体系中一致。鉴于催化臭氧化体系的优势,在不同pH条件下选用相应的催化臭氧化(或改进)体系,对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处理。根据离心母液废水COD(约为模拟废水的5倍),O3、催化剂、H2O2投加量均调制最佳条件下用量的5倍,处理结果为:在pH=3和5.3的条件下,利用在酸性时表现更好的H2O2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经60 min处理后废水中PVA去除率分别达到98.4%和98.9%;COD去除率在120 min时分别达到68.4%和67.0%。在pH=7和10的条件下,利用在中、碱性时表现更好的催化臭氧化体系,经60min处理后PVA去除率分别达到97.5%和98.1%;COD去除率在120 min时分别达到69.5%和74.6%。反应后溶液中催化剂表面金属溶出量均较低,经5次重复使用催化剂仍能保持较高催化性能,催化剂稳定性良好。本研究所建立的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及其改进体系能够在更广的pH范围内实现对水中PVA高效稳定的降解,体系中催化剂及H2O2用量少,O3利用率较高,操作较为简便,能够为催化氧化技术相关研究及生物处理或膜处理含PVA废水前的预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杨强强[4](2020)在《卤素阴离子对常见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及钛酸镁催化臭氧化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AOPs-O3)由于其在水处理领域具有绿色、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影响其应用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器的开发、催化剂的研制以及实际水体中本底物(如常见阴离子等)对其氧化效能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臭氧的基本性质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对几种常见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探究了卤素及含卤素阴离子对臭氧/过氧化氢(O3/H2O2)、臭氧/紫外(O3/UV)体系的影响;钛酸镁(Mg Ti O3)催化臭氧化降解乙酸的研究;水中常见阴离子对O3/Mg Ti O3体系的影响。O3/H2O2与O3/UV体系是AOPs-O3中较成熟的两种高级氧化技术。本文采用羟基自由基(·OH)的探针化合物乙酸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了在p H为6.0时,卤素阴离子及其对应的含氧阴离子对O3/H2O2,O3/UV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氯离子对O3/H2O2体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O3/UV体系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次氯酸根离子、亚氯酸根离子、氯酸根离子对两个体系的氧化效率均没有影响。溴离子对两个体系乙酸的去除率均有显着影响,当溴离子浓度为0 mg/L,2mg/L和5 mg/L时,30 min内O3/H2O2体系中乙酸的去除率分别为99.5%,94.1%和64.4%,O3/UV则为99.5%,94.5%和67.4%。可见溴离子对二者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与其对·OH的淬灭作用有关。因此,为了使体系保持在较高的氧化水平,溶液中溴离子的浓度应控制在2 mg/L以下。碘离子对O3/H2O2和O3/UV体系中乙酸的降解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O3/H2O2体系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碘酸根对O3/H2O2和O3/UV体系的氧化效率基本没有影响。复合金属氧化物往往比单金属氧化物具有更优越的性质,本文以复合金属氧化物钛酸镁为催化剂,研究了钛酸镁催化臭氧化乙酸的效率,并探究了各因素对其氧化效能的影响。当初始p H为7.0,钛酸镁的投加量为1.0 g/L,臭氧通入量为30.0 mg/min时,反应时间30 min内,O3/Mg Ti O3体系对乙酸的去除率为83.7%,而单独臭氧时对乙酸的去除率仅为31.1%。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入钛酸镁后,乙酸的COD去除率为63.8%,说明了有少量的中间产物甲酸生成。在自来水水体中O3/Mg Ti O3体系对乙酸的去除率为70.0%,说明水中本底物质对体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并不明显。催化剂经过五次循环利用之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ICP-MS分析结果表明,首次使用过程中Ti、Mg的溶出分别为0.46 mg/L和5.14 mg/L,以上结果说明该复合氧化物在催化臭氧化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发现,该体系主要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为了探究O3/Mg Ti O3体系的实际应用前景,首先研究了水中常见的阴离子对体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降解实际废水实验。研究发现SO42-、NO3-对O3/Mg Ti O3体系没有影响;Cl-有一定的抑制作用;HCO3-、I-、HPO42-在0-100 mg/L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愈加明显。Br-对体系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当Br-的浓度为1 mg/L、2 mg/L、5 mg/L和10 mg/L时,30 min内Ac OH的去除率分别为67.1%、64.5%、55.8%和55.0%,这可能是由于Br-对·OH的淬灭。降解实际废水的结果表明,加入Mg Ti O3后对COD的去除率相比于单独O3时有一定的提升。
王建勇[5](2020)在《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国内愈发严格的排放法规关注重心都是车辆尾气污染物的控制,这促使车载发动机技术和尾气后处理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有效地控制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然而据统计,2018年我国使用挥发性燃料的汽油车保有量已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近90%,突破了2亿辆,随之带来的则是更严重的汽油蒸发排放问题,而新实施的国六排放法规也对车辆蒸发污染物的排放做出了严格限制,故对汽油车而言,开发一套能控制蒸发排放、有效回收油气并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显的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法规的燃油系统展开,对其燃油系统的关键部件的开发设计,加油特性CFD仿真分析和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在研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汽油车蒸发排放产生的机理和不同油气回收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缺点,然后本文基于某车型,根据相关设计要求,设计了一套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具体阐述了加油口盖、多功能控制阀、止回阀、燃油箱、活性炭罐和加油管等燃油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和关键参数的确定,同时对燃油系统进行了空间布置和蒸发排放物限值的分配。其次,本文建立了加油管三维非稳态气液两相流模型,使用流体仿真软件F luent,在验证模型可靠和网格独立性之后,分别模拟分析了加油枪加油速度、加油枪类型(加油枪插枪深度)和加油管首弯半径这三个关键因素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9m/s、3.07m/s和3.73m/s这三种加油速度下,随着加油速度的增大,加油管内更易形成液封,但在加油管出口处油液的涡流强度也会增大,对燃油箱内的油液扰动也更强烈,这将导致产生更多的油气;较ZVA-Slimeline2(插枪深度105mm)加油枪,使用OPW-12VW(插枪深度80mm)加油枪加油时,油液无法在加油管内形成液封且更易发生回流反喷,导致加油枪提前跳枪(PSO),此类插枪深度较短的加油枪对加油管油管头设计要求更高;在加油管首弯半径为70mm、80mm、90mm、100mm、110mm和120mm这六种情况下,随着加油管首弯半径的增大,油液流动顺畅性和对加油管的液封性能先得到改善后又恶化,具体表现为在70mm、80mm和12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易发生回流和反涌,且油液液封效果差,在90mm、100mm和110mm首弯半径时,加油管内油液流动平顺,无任何加油问题,且液封效果良好,故为了保证油液在加油管内加油顺畅且有效形成液封,合理的首管半径范围应为90mm至110mm。最后,对加装本文设计燃油系统的车辆进行了国六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和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得到的最终污染物排放值分别为0.295g和0.012g/L,均小于各自试验要求限值,符合国六蒸发排放标准。
张泽峰[6](2020)在《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谐振式电源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臭氧作为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具有氧化和除菌能力,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食品保鲜、医疗、工业生产中废水废气处理等相关领域。目前国内多数大功率臭氧发生器(Ozone Generator,OG)采用将高压高频交流电加在负载,使其发生介质阻挡放电产生臭氧。发生器负载呈非线性容性,因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负载放电单元并联数目变多,负载等效电容增大,导致供电电源中容性电流占比增大、整机功率因数低下;同时导致电源逆变开关管损耗及开关应力增大、变压器输出容量增大等问题,限制了臭氧发生器大功率化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负载动态特性出发,采用双电感进行谐振补偿的方法进行供电,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其中,并联补偿电感起到对负载进行无功补偿的作用,串联补偿电感起到为负载提供串联谐振的条件;此外,本文设计了带有频率跟踪功能的电源逆变控制系统,使电源逆变频率跟踪负载串联谐振频率,实现电源逆变功率管工作在软开关状态下,进一步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及稳定性。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针对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负载放电单元增多后容性电流占比增大,导致整机功率因数下降、变压器输出容量增大等问题,本文利用在负载同时串并联补偿电感的方法,建立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负载等效电路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对此模型进行动态性能分析和电压幅频特性分析,得出对补偿电感值的设计要求。以负载为52根放电单元并联而成的臭氧发生器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负载并联补偿电感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负载放电单元变多导致的变压器输出容量变大、整机功率因数下降等问题;同时并联补偿电感提高了负载串联谐振频率,进一步提高了负载放电功率。(2)针对臭氧发生器在负载电压升高过程中存在未放电-放电两个阶段,以及负载等效电容存在动态变化的特性,本文采用集成锁相环芯片和集成PWM控制芯片相结合的控制方案,设计带有频率跟踪功能的电源逆变控制系统。使负载未放电-放电两个阶段使用两种逆变控制方式,提高频率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使整个控制电路设计更加简便。电源逆变频率实时跟踪负载串联谐振频率,使逆变开关管在负载放电状态下工作在软开关状态,成功解决大功率发生器电源逆变开关管损耗及开关应力大的问题。(3)对输出功率为20kW的臭氧发生器逆变电源进行了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的器件选型及参数设计。具体包括整流滤波单元、逆变单元、驱动电路、控制电路等。并给出电源关键电路的实测波形,验证了整个电源设计的正确性。
王乐[7](2020)在《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羊毛防缩处理是毛纺加工的重要环节。现行的氯化防缩法污染严重,而已有的无氯防缩技术均未能产业化推广。蛋白酶法作为新型的绿色加工技术,是近年来羊毛防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现有蛋白酶法防缩技术普遍存在的耗时长、纤维损伤大等难以实现产业化的关键技术问题而展开系统研究,最终实现蛋白酶法羊毛毛条快速防缩处理的产业化应用。基于蛋白酶与羊毛鳞片层的反应特性,本文创建了以活化剂和蛋白酶Savinase 16L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通过浸渍处理,该体系可有效剥除羊毛鳞片。研究发现,活化剂可打开羊毛鳞片中的二硫键,使羊毛纤维表面结晶指数降低、羊毛蛋白质链段中部分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转变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使鳞片层变疏松,提高了酶对羊毛蛋白质底物反应位点的可及性,从而提高酶对羊毛鳞片的水解效率,进而由“点”及“面”式地剥除羊毛鳞片。通过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蛋白酶法羊毛剥鳞改性的高效催化理论和方法,为实现羊毛快速防缩加工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高效催化体系的快速反应机制为基础,创建了基于多次浸轧处理模式的蛋白酶法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技术。研究发现,连续浸轧过程可促使“物理”剥鳞与“生化反应”剥鳞协同进行,可显着提高高效催化体系对羊毛鳞片的剥除效率。采用高效催化体系在温度50℃、p H值为8.0条件下连续浸轧处理2.5 min(连续浸轧5次,30秒/次)后,羊毛纤维表面鳞片即可被大量剥除,试样TM31 5×5A测试毡缩面积变化率为-1.65%,达到“可机洗”要求。突破了生物酶在纺织上应用时需要长时间处理的传统认知。通过连续化加工装备研制、工艺优化及过程控制研究,攻克了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技术产业化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包括工作液循环系统、保温系统、喷淋系统、药剂补加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备的连续化蛋白酶法防缩生产线,并形成了共九槽的产业化生产处理工艺。处理过程稳定,产品品质优良。实现了蛋白酶法连续快速防缩加工产业化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刘志利[8](2019)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检测仪器,并采用光谱分析法进行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半定量检测。目前,我国标准评估食用油品质的方法和文献报道中的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中都要求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只能局限于实验室完成。根据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现场检测的需求,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现场检测仪。在样品前处理研究中,采用臭氧氧化的方法消除样品溶液中的干扰物质,适用于不同种类掺入棕榈油食用油样品的前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气体流量装置、样品反应器、尾气处理器、整体电路和软件、显示系统和性能测试系统。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硬件结构设计方面,本仪器包括微处理器模块、光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等。微处理器模块采用ARM7的LPC系列的控制芯片,具有数据处理、定时计数、信号控制和串口传输等功能。光检测模块的光源采用超高亮发光二极管,具有耗能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光检测模块的工作原理是测量光源照射到样品上样品吸收后产生的反射光,采用光电传感器S1133进行光信号采集,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二级放大电路把电信号放大,再通过压频转换器进行电压频率转换,最后传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温度控制模块可以精确地控制仪器的定点温度和降温速率。制冷系统采用的是半导体制冷片,具有制冷快和安全可靠的优点。控制电路通过场效应管来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软件设计方面,包括频率测量、程序降温控制系统。频率测量采用的是周期测数法,采用微处理器的两个定时器T0和T1分别进行计时和计数,精确地计算出采样频率。程序降温控制系统,采用的是优化的PID算法,在基本的PID算法上进行改进,缩短了到达稳定的时间并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研制方面,进行了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整体设计、各模块器件的选型、光频转换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人机交互界面。仪器的整体设计的核心器件是样品测量池,样品测量池设计的兼容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关键器件的选型包括反射光检测器、光源、微处理器、打印机、蓝牙模块、液晶显示器和温度传感器。仪器的核心控制系统采用光频转换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美观且操作简单。在食用油掺入棕榈油仪器的方法应用方面,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作为变量逐一进行实验,选取最优的样品容量、测量方式、样品池温度,样品温度、测量时间和LED光强强度。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计算精密度和R2值满足了仪器的预期标准,并对市场上销售的19种大豆油进行了测定,所得结果与色谱仪器方法相吻合。
刘丹[9](2020)在《CuFe2O4/海泡石的制备及多效催化降解典型氮杂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废水含有大量喹啉、吲哚、吡啶等氮杂环芳烃,这类有机物不易被生物代谢去除,以致煤化工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仍含有氮杂环芳烃类物质。高级氧化技术能产生大量高活性的自由基,并迅速氧化甚至矿化有机污染物,因而在煤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臭氧氧化、芬顿氧化、光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常用在水处理、消毒、回用等方面。单独臭氧氧化技术难以将有机物彻底氧化;传统芬顿技术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还易导致铁离子损失并产生固体Fenton污泥;光催化技术可见光利用率低,电子空穴复合率高。研制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是克服上述缺点,提高催化臭氧氧化、非均相紫外芬顿降解及光催化氧化效率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拟开发一种在催化臭氧氧化、非均相紫外芬顿降解及光催化氧化三种工艺中催化效率高、稳定性强的负载型纳米尖晶石铁氧体催化剂;分析在这三种不同氧化体系下喹啉的降解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探究负载型纳米尖晶石铁氧体分别在催化臭氧氧化、非均相紫外芬顿降解及光催化氧化三种工艺中的催化机理和降解机理,为复合材料在臭氧、芬顿及光照条件下用于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应用科学基础。以喹啉为目标污染物,建立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体系,CuFe2O4/海泡石复合材料呈现出良好的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性能。在煅烧温度为400℃、煅烧时间为3h、氨水投加量为10mL、负载比例为1:1的优化制备条件下,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30 min的TOC去除率达90.2%。喹啉的降解和TOC的去除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拟合,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表观速率常数达0.8931 min-1,去除TOC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0885 min-1。CuFe2O4/海泡石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表面酸位点多、表面羟基丰富,易于磁性回收。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体系的TOC去除速率随着催化剂投加量、臭氧浓度及臭氧流速的增高而逐步提升,随着喹啉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CuFe2O4/海泡石在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TOC去除效率较高,在酸性条件下活性受到部分抑制但仍然具有显着的催化活性。水体中Cl-、SO42-和NO3-等离子对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没有显着影响,而CO32-、HCO3-和PO43-有明显抑制作用。CuFe2O4/海泡石上的表面羟基是催化臭氧化过程中的活性位点。CuFe2O4/海泡石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和稳定性。对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机理进行研究,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过程中的活性氧物质主要包括·OH、O3和·O2·。在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喹啉被O3、H2O2、·OH和·O2-降解生成2-吡啶甲醛、3-吡啶甲醛、N-苯基甲酰胺、苯丙醛等中间体。这些中间产物氧化开环生成草酸、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酸。单独臭氧氧化体系中小分子羧酸难以被进一步氧化,造成小分子酸大量积累。CuFe2O4/海泡石对饱和羧酸的催化臭氧氧化具有良好活性,小分子酸可以被·OH和·O2-进一步氧化生成CO2和H2O。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处理煤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60 min,TOC浓度从原来的66.90 mg/L下降至28.22 mg/L,对应的TOC去除率达57.81%,是单独臭氧氧化体系的2.9倍,还能将煤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的自然荧光成分完全降解。CuFe2O4/海泡石复合材料在催化臭氧氧化喹啉体系中重复使用五次后,其催化活性依旧处于较高水平。为了研究CuFe2O4/海泡石在非均相紫外芬顿体系中降解喹啉的效率及机理,建立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体系。CuFe2O4/海泡石UV-Fenton工艺在近中性条件下30min的喹啉降解效率达95.9%。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体系中的喹啉去除效率随着H2O2浓度和催化剂投加量的增高而增高,随溶液初始pH值及喹啉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体系中的活性物质主要有·OH、·O2-、e-、h+,其中·OH对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体系的贡献最大。在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体系中,喹啉降解生成苯丙醛、2-吡啶甲醛、3-吡啶甲醛、N-苯基甲酰胺、草酸、乙酸和甲酸等中间产物。在紫外芬顿体系中连续五次运行后,CuFe2O4/海泡石催化UV-Fenton降解喹啉30 min的去除效率仍高达86.9%。对CuFe2O4/海泡石的可见光催化性能进行探究,发现CuFe2O4/海泡石辅助光催化降解喹啉90 min后去除率为89.1%,对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0246 min-1。CuFe2O4/海泡石比纯CuFe2O4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CuFe2O4/海泡石辅助光催化降解喹啉的效率随着催化剂投加量及pH值的增加而提升,随着喹啉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uFe2O4/海泡石辅助光催化降解喹啉过程中产生了·OH、·O2-、e-和h+四种活性物质,其中·O2-和h+贡献较大。喹啉降解产生成喹啉-5-醇、2-氨基苯甲醛、喹啉-4(1H)-酮、喹啉-2(1H)-酮、草酸、乙酸、甲酸等中间产物。本文制备的CuFe2O4/海泡石在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催化紫外芬顿体系及光催化体系中均呈现出高效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在高级氧化技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建立的CuFe2O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CuFe2O4/海泡石UV-Fenton体系及CuFe2O4/海泡石辅助光催化体系对难降解的典型氮杂环芳烃处理效果好,对催化臭氧氧化工艺、催化紫外芬顿工艺及光催化工艺应用于有机污染物降解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吴佳凡[10](2019)在《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臭氧是工业可用的最强氧化剂,对木素有很好的降解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气态漂白剂,又可以用于原料的预处理。臭氧清洁环保,自身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臭氧用于制浆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臭氧发生装置的限制,生成臭氧的压力低于0.1MPa,使用时需要压缩,压缩过程中会造成臭氧的分解,限制了臭氧的工业化发展。本论文在放电法产生臭氧的理论基础上,研究、设计并开发出了一种适合制浆用(气压0.4MPa0.6 MPa,臭氧浓度大于70 g/m3)的高气压型臭氧发生装置,并对其性能和结构进行了探究。本文对高气压条件下放电法生成臭氧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气压影响臭氧生成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放电空间中的折合场强(E/N)。分析了高气压条件下传统无声放电和沿面放电两种形式产生臭氧的情况,发现沿面放电的性能优于无声放电,初步确定了以沿面放电形式为基础来开发高气压型臭氧发生装置。通过探讨沿面放电的工作机制,发现电压、频率、气压、介质层的性质以及高压电极的结构形式等都对沿面放电的强度有重要影响。本文设计了以沿面放电为基础的管式单空间双接地极的臭氧发生管。主要对臭氧发生管的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探讨了气压以及当气压在0.4 MPa、0.5 MPa和0.6MPa时,电压、高压电极的材料和线径、介质层的厚度以及进气流量对放电产生臭氧的影响。在试验范围内,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减小,气压对放电功率的影响较小;2)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以及放电功率均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3)逸出功越小的金属材料,越有利于臭氧的生成;4)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随着高压电极线径的增大而减小,线径对放电功率的影响不大;5)介质层厚度增大时,臭氧浓度、产量和产率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放电功率总体随着介质层厚度的增大而减小;6)随着进气流量的增大,臭氧浓度逐渐减小,臭氧产量和产率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越来越缓。在前文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其产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并与某企业实际运行的臭氧压缩系统作对比,发现其总体性能优于后者。
二、臭氧发生管设计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臭氧发生管设计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与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离子迁移谱简介 |
1.2.1 离子迁移谱的基本组成 |
1.2.2 离子迁移谱检测原理 |
1.2.3 离子迁移谱迁移率 |
1.2.4 离子迁移谱分辨率 |
1.2.5 离子迁移谱的进样系统 |
1.2.6 离子迁移谱的电离源 |
1.2.7 漂移管 |
1.2.7.1 离子源区 |
1.2.7.2 离子门 |
1.2.7.3 漂移区 |
1.2.7.4 检测和显示 |
1.3 离子迁移谱的应用发展 |
1.4 紫外灯离子源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仪漂移管的设计与研发 |
2.1 引言 |
2.2 紫外灯离子源的选择 |
2.3 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 |
2.3.1 离子源区模拟及设计 |
2.3.2 离子门模拟及设计 |
2.3.3 漂移区模拟及设计 |
2.3.4 检测器和信号处理 |
2.4 漂移管最终设计图 |
2.5 结论 |
第三章 紫外灯离子迁移谱仪的调试及其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电场强度和脉冲宽度对灵敏度的影响 |
3.3.2 电场强度和脉冲宽度对分辨率的影响 |
3.3.3 载气流速对灵敏度的影响 |
3.3.4 紫外灯离子迁移谱仪的实测分辨率和灵敏度 |
3.4 结论 |
第四章 用SIMIOM模拟TPG离子门 |
4.1 用SIMION模拟TPG门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耐高温、高脉冲的动力转向高压管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1.1 全世界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1.2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
1.3 汽车用橡胶胶管行业发展概况 |
2 汽车用胶管种类 |
3 汽车中胶管应用种类及结构组成 |
3.1 汽车胶管说明 |
3.2 汽车各系统常用胶管 |
3.3 胶管配方组成 |
3.4 汽车胶管常用标准符号 |
4 汽车用动力转向胶管 |
5 汽车用胶管的性能检验评估 |
5.1 汽车胶管类别及需要测试性能 |
5.2 汽车胶管材料性能的检验方法 |
6 开发背景 |
7 动力转向高压管现有标准 |
8 目前国内动力转向高压管研究现状 |
9 动力转向高压胶管开发设计思路 |
10 开发目的 |
第二章 动力转向高压管用胶料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配方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1.3 橡胶试样制备 |
1.4 试样制作方法 |
1.5 物理性能测试 |
2 CM橡胶用于动力转向高压管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数据结果处理及讨论分析 |
2.3 CM并用胶的大车验证试验及结果分析 |
3 CSM橡胶用于动力转向高压管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CSM橡胶基础性能研究 |
3.3 CSM橡胶(内、中、外胶)的配方验证 |
第三章 动力转向高压管用增强层研究 |
1 实验准备 |
1.1 主要配方原材料 |
1.2 主要设备与仪器 |
1.3 试样制作方法 |
1.4 物理性能测试 |
2 动力转向高压管编织线选择研究 |
2.1 实验方案 |
2.2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动力转向高压批量生产验证 |
1 设计方案 |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复合金属氧化物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聚乙烯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含聚乙烯醇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 |
1.2.1 生物方法 |
1.2.2 物理方法 |
1.2.3 化学方法 |
1.3 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法 |
1.3.1 臭氧化技术 |
1.3.2 催化臭氧化技术 |
1.3.3 过臭氧化技术 |
1.3.4 其他技术与臭氧化联用 |
1.4 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法 |
1.4.1 均相催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 |
1.4.2 非均相催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 |
1.5 高级氧化法在处理聚乙烯醇方面的应用 |
1.5.1 芬顿技术 |
1.5.2 光催化技术 |
1.5.3 电离辐射技术 |
1.5.4 基于臭氧的技术 |
1.5.5 基于过硫酸盐的技术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 主要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3.1 载体的预处理 |
2.3.2 催化剂的制备 |
2.4 降解实验方法 |
2.4.1 催化臭氧化相关实验 |
2.4.2 活化过硫酸盐相关实验 |
2.5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
2.5.1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5.2 表面形貌分析 |
2.5.3 表面晶型结构及元素组成分析 |
2.5.4 表面官能团的测定 |
2.5.5 零电荷点的测定 |
2.6 分析测试方法 |
2.6.1 聚乙烯醇浓度的测定 |
2.6.2 臭氧浓度的测定 |
2.6.3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定 |
2.6.4 总有机碳的测定 |
2.6.5 聚乙烯醇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6.6 溶液中官能团的测定 |
2.6.7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
2.6.8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
2.7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负载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及对催化剂性质的相关评价 |
3.1 催化剂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筛选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催化剂载体的筛选 |
3.1.3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筛选 |
3.1.4 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优化 |
3.2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2.1 实验方法 |
3.2.2 超声浸渍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2.3 干燥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2.4 煅烧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3.3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催化剂表面金属溶出情况分析 |
3.3.3 催化剂重复利用情况分析 |
3.4 催化剂的表征及分析 |
3.4.1 平均粒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分布的表征分析 |
3.4.2 表面形貌的表征分析 |
3.4.3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3.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5 表面羟基分析 |
3.4.6 表面零电荷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降解模拟废水中聚乙烯醇 |
4.1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的优化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4.1.3 臭氧投加量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4.1.4 反应温度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4.1.5 聚乙烯醇初始浓度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4.1.6 溶液初始pH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4.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主要氧化物种产生机理 |
4.2.1 实验方法 |
4.2.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关键氧化物种及相关产生机理 |
4.3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降解聚乙烯醇主要降解机理 |
4.3.1 实验方法 |
4.3.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降解PVA的主要降解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酸性条件下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的改进 |
5.1 催化剂在强酸性溶液中的催化性能及过氧化氢的作用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催化剂在强酸性条件下催化臭氧化降解聚乙烯醇的催化性能 |
5.1.3 投加微量过氧化氢对催化臭氧化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5.2 强酸性条件下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的优化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固体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5.2.3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5.2.4 固体催化剂负载率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5.2.5 固体催化剂活性组分摩尔比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5.2.6 催化剂表面金属溶出及催化剂重复利用情况分析 |
5.3 不同组分在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中的作用 |
5.3.1 实验方法 |
5.3.2 优化后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在强酸性及中性下的降解特征 |
5.3.3 不同组分在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中的作用 |
5.4 强酸性条件下催化臭氧化降解PVA的机理研究 |
5.4.1 实验方法 |
5.4.2 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体系中羟基自由基作用及产生途径的分析 |
5.4.3 微量过氧化氢辅助催化臭氧化去除聚乙烯醇的可能途径 |
5.5 对催化臭氧化体系的分析与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均相催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模拟废水中聚乙烯醇 |
6.1 过硫酸盐的筛选及负载催化剂的改进 |
6.1.1 实验方法 |
6.1.2 过硫酸盐的筛选及负载催化剂的改进 |
6.1.3 改进后负载催化剂中主要成分的作用 |
6.2 非均相催化过一硫酸盐氧化反应条件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6.2.1 实验方法 |
6.2.2 过一硫酸盐投加量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6.2.3 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6.2.4 反应温度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6.2.5 溶液初始pH对降解聚乙烯醇效率的影响 |
6.2.6 催化剂表面金属溶出及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 |
6.3 非均相催化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聚乙烯醇主要反应机理 |
6.3.1 实验方法 |
6.3.2 非均相催化过一硫酸盐体系关键氧化物种及相关产生机理 |
6.3.3 非均相催化过一硫酸盐体系降解聚乙烯醇的可能降解机理 |
6.4 非均相催化过一硫酸盐氧化与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的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降解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中聚乙烯醇 |
7.1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聚氯乙烯离心母液废水中聚乙烯醇的降解特征 |
7.1.1 实验方法 |
7.1.2 催化臭氧化及改进体系降解聚氯乙烯离心母液中聚乙烯醇 |
7.1.3 不同pH下催化臭氧化及改进体系降解聚氯乙烯离心母液中聚乙烯醇 |
7.1.4 催化臭氧化降解不同废水中聚乙烯醇的效率差异 |
7.2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体系中固体催化剂的稳定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相关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卤素阴离子对常见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及钛酸镁催化臭氧化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1 Fenton氧化法 |
1.2.2 光催化氧化法 |
1.2.3 电化学法 |
1.2.4 湿式空气氧化法 |
1.2.5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2.6 超声氧化法 |
1.2.7 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 |
1.3 臭氧水处理技术 |
1.3.1 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水中臭氧的化学性质 |
1.3.3 臭氧在水处理中应用 |
1.4 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 |
1.4.1 O_3/UV技术 |
1.4.2 O_3/H_2O_2技术 |
1.4.3 均相金属催化臭氧化技术 |
1.4.4 非均相金属催化臭氧化 |
1.4.5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化 |
1.5 卤素及含卤素阴离子对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内容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和流程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3 光电子能谱(XPS) |
2.4 分析方法 |
2.4.1 液相臭氧浓度的测定~([100]) |
2.4.2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2.4.3 溶液中AcOH浓度的测定 |
2.4.4 溶液中Br-浓度的测定 |
2.4.5 溶出钛、镁的测定 |
2.4.6 臭氧投加量的测定 |
第三章 常见卤素阴离子对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条件及操作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2 次氯酸根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3 亚氯酸根、氯酸根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4 溴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5 溴酸根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6 碘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7 碘酸根离子对O_3/H_2O_2和O_3/UV体系的影响 |
3.3.8 溴离子的去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gTiO_3催化臭氧化乙酸 |
4.1 引言 |
4.2 实验条件及操作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的表征 |
4.3.2 不同体系降解AcOH |
4.3.3 MgTiO_3 投加量对Ac OH降解的影响 |
4.3.4 O_3投加量对AcOH降解的影响 |
4.3.5 溶液初始p H对 Ac OH降解的影响 |
4.3.6 不同水体对O_3/MgTiO_3/AcOH体系氧化效能的影响 |
4.3.7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4.3.8 MgTiO_3催化O_3对AcOH矿化度的影响 |
4.3.9 体系中液相臭氧浓度的变化 |
4.3.10 O_3/MgTiO_3/AcOH体系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常见阴离子对O_3/MgTiO_3体系氧化效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条件及操作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硫酸根与硝酸根离子对O_3/Mg Ti 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2 氯离子对O_3/MgTi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3 碳酸氢根离子对O_3/MgTi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4 溴离子对O_3/MgTi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5 碘离子对O_3/MgTi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6 磷酸氢根离子对O_3/MgTiO_3 降解乙酸的影响 |
5.3.7 O_3/MgTiO_3 催化臭氧化降解实际废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及回收技术 |
1.2.1 汽油车燃油蒸发排放机理 |
1.2.2 油气回收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开发 |
2.1 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 |
2.1.1 加油口盖的设计 |
2.1.2 塑料燃油箱上多功能控制阀(MFCV)的设计 |
2.1.3 塑料燃油箱上止回阀(ICV)的设计 |
2.1.4 塑料燃油箱的设计 |
2.1.5 活性碳罐的设计 |
2.1.6 塑料加油管的设计 |
2.2 燃油系统的布置 |
2.3 燃油系统蒸发排放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油管加油特性的仿真研究 |
3.1 仿真假设 |
3.2 仿真求解过程 |
3.2.1 流体域控制方程 |
3.2.2 湍流模型 |
3.2.3 流体域提取和网格划分 |
3.2.4 边界条件 |
3.2.5 相关求解参数设置 |
3.3 仿真验证 |
3.3.1 预仿真 |
3.3.2 加油试验验证 |
3.3.3 网格独立性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加油过程油液流动顺畅性和液封的形成 |
3.4.2 加油枪加油速度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3 加油枪类型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4.4 加油管首弯半径对加油管加油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整车污染物排放试验 |
4.1 试验车辆状态 |
4.2 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Ⅳ型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过程 |
4.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加油过程污染物排放试验(Ⅶ型试验)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谐振式电源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臭氧发生器电源发展概况 |
1.3 电源谐振变换技术应用现状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论文选题意义及目的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 |
2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分析 |
2.1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工作原理及等效电路 |
2.1.1 介质阻挡放电基本原理 |
2.1.2 介质阻挡放电等效电路 |
2.2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动态特性 |
2.2.1 负载瞬时伏安特性 |
2.2.2 负载等效电容动态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3 DBD型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负载谐振补偿研究 |
3.1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无功补偿原理 |
3.2 负载电路模型的建立及实现串联谐振的条件分析 |
3.2.1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电路模型的建立 |
3.2.2 DBD型臭氧发生器负载串联谐振的条件 |
3.3 基于Laplace变换的负载模型动态性能分析 |
3.3.1 负载模型无并联补偿电感的动态性能分析 |
3.3.2 负载模型有并联补偿电感的动态性能分析 |
3.3.3 仿真分析 |
3.4 补偿电感对负载电压幅频特性的影响分析 |
3.4.1 并联补偿电感对负载电压幅频特性的影响分析 |
3.4.2 漏感对负载电压幅频特性的影响分析 |
3.5 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带有频率跟踪系统的PWM控制电路的设计 |
4.1 频率跟踪技术的应用 |
4.2 锁相环基本原理 |
4.2.1 锁相电路的基础知识 |
4.2.2 集成锁相环CD4046的介绍 |
4.3 新型频率跟踪控制电路的设计 |
4.3.1 电流信号采集设计 |
4.3.2 相位补偿电路设计 |
4.3.3 锁相环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 |
4.3.4 PWM控制电路设计 |
4.4 外部信号同步问题 |
4.5 仿真波形 |
4.6 本章小结 |
5 DBD型大功率臭氧发生器电源的设计 |
5.1 电源整体设计方案 |
5.2 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 |
5.2.1 三相整流桥的设计 |
5.2.2 滤波电路的设计 |
5.3 逆变电路的设计 |
5.3.1 功率开关管的选取 |
5.3.2 缓冲吸收电容的选取 |
5.4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5.4.1 SKYPERTM32驱动器介绍 |
5.4.2 SKYPERTM32驱动器特点 |
5.4.3 SKYPERTM32驱动电路设计 |
5.5 控制系统设计 |
5.5.1 主控芯片介绍 |
5.5.2 控制电路设计 |
5.5.3 辅助电源设计 |
5.6 实验波形 |
5.6.1 频率跟踪控制电路实验波形 |
5.6.2 主电路实验波形 |
5.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羊毛纤维概述 |
1.2.1 羊毛结构特征 |
1.2.2 羊毛纤维蛋白质结构及组成 |
1.2.3 羊毛纤维的化学特性 |
1.3 蛋白酶概述 |
1.3.1 蛋白酶的来源及分类 |
1.3.2 酶催化理论 |
1.3.3 酶催化特点及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4 蛋白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4 羊毛毡缩及防缩机理 |
1.4.1 羊毛毡缩机理 |
1.4.2 羊毛防缩机理 |
1.5 羊毛防缩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
1.5.1 传统氯化处理 |
1.5.2 蛋白酶法防缩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3 其他主要无氯羊毛防缩处理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羊毛鳞片的蛋白酶高效催化降解体系设计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蛋白酶高效催化体系的设计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2.3.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2.3.3 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高效催化体系的优化 |
2.4.2 活化剂对羊毛作用机制 |
2.4.3 活化剂与蛋白酶16L的协同作用 |
2.4.4 高效催化体系与羊毛作用机理分析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工艺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蛋白酶高效催化体系快速连续防缩处理加工方法设计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3.3.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3.3.3 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高效催化体系与羊毛纤维快速作用分析 |
3.4.2 浸轧过程对高效催化体系处理羊毛纤维的影响 |
3.4.3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处理工艺研究 |
3.4.4 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式快速防缩过程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快速防缩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及工艺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式快速防缩加工设备研制 |
4.3.2 蛋白酶法羊毛毛条连续式快速防缩产业化工艺研究 |
4.3.3 产业化生产稳定性及产品品质 |
4.3.4 蛋白酶法防缩技术在精纺毛织物加工中的拓展应用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棕榈油的分类、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1.1 棕榈油的分类 |
1.1.2 棕榈油的性质 |
1.1.3 棕榈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2 棕榈油检测方法和仪器 |
1.3 食用油掺伪检测方法 |
1.3.1 食用油掺伪的检测方法 |
1.3.2 本文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检测方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食用油样品前处理装置研制 |
2.1 样品前处理装置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设计 |
2.2 气体流量装置设计 |
2.2.1 气路模块 |
2.2.2 控制模块 |
2.2.3 控制软件模块 |
2.3 臭氧发生器的设计 |
2.3.1 臭氧发生器整体结构设计 |
2.3.2 臭氧发生器放电管选型分析 |
2.3.3 臭氧发生器专用电源选择分析 |
2.3.4 臭氧发生器控制系统设计 |
2.4 样品反应器的选择 |
2.5 样品前处理装置电路设计 |
2.6 样品前处理装置软件设计 |
2.6.1 前处理装置软件总体设计 |
2.6.2 A-D转换的软件设计 |
2.6.3 PWM软件设计 |
2.6.4 温湿度和大气压传感器软件设计 |
2.7 液晶显示系统的设计 |
2.8 样品前处理性能测试 |
2.8.1 臭氧流量稳定性 |
2.8.2 臭氧流量安全性 |
2.8.3 臭氧浓度检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光频转换电路 |
3.1.1 S1133 |
3.1.2 放大电路 |
3.1.3 电频转换电路 |
3.1.4 电源电路 |
3.2 温度控制电路 |
3.3 微处理器最小系统电路图 |
3.4 温度传感器电路 |
3.5 I~2C总线电路 |
3.5.1 AT9531电路 |
3.5.2 AT24C1024电路 |
3.6 时钟电路 |
3.7 蓝牙模块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系统软件设计 |
4.1 DS18B20的软件设计 |
4.1.1 DS18B20的写时序 |
4.1.2 DS18B20的读时序 |
4.1.3 DS18B20的程序流程图 |
4.2 AT9531的软件设计 |
4.2.1 软件编程顺序 |
4.2.2 AT9531软件程序流程图 |
4.3 AT24C1024的软件设计 |
4.3.1 写操作 |
4.3.2 读操作 |
4.3.3 AT24C1024的程序流程图 |
4.4 PWM的软件设计 |
4.4.1 PWM的工作原理 |
4.4.2 PWM的程序流程图 |
4.5 光频转换的软件设计 |
4.5.1 光频转换软件的设计原理 |
4.5.2 光频转换软件流程图 |
4.6 温度控制的软件设计 |
4.6.1 采用PID算法控制温度 |
4.6.2 PID算法与PWM共同控制温度 |
4.6.3 温度控制流程图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 |
5.1 仪器的总体设计 |
5.1.1 样品池 |
5.1.2 仪器的总体电路设计 |
5.1.3 仪器的总体软件设计 |
5.2 器件选择 |
5.2.1 反射光检测器 |
5.2.2 制冷片 |
5.2.3 光源 |
5.2.4 微处理器 |
5.2.5 蓝牙模块 |
5.2.6 液晶显示器 |
5.3 仪器的光频转换系统 |
5.4 仪器的温控控制系统 |
5.5 仪器的人机交互系统 |
5.6 不同种类食用油掺入棕榈油的初步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豆油掺入棕榈油实验的应用研究 |
6.1 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豆油中掺入棕榈油的检测参数优化 |
6.2.2 样品容量的影响 |
6.2.3 测量方式的影响 |
6.2.4 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6.2.5 光源强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2.6 样品溶液温度的影响 |
6.2.7 仪器标准曲线的制备 |
6.2.8 仪器的精密度 |
6.2.9 仪器的检测下限和检测范围 |
6.2.10 实际样品的测定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CuFe2O4/海泡石的制备及多效催化降解典型氮杂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技术 |
1.2.2 芬顿氧化技术 |
1.2.3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3 纳米尖晶石铁氧体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思路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矿物负载型MFe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2.2 CuFe_2O_4/海泡石复合材料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2.2.3 CuFe_2O_4/海泡石复合材料UV-Fenton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2.2.4 CuFe_2O_4/海泡石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3 矿物负载型MFe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前驱物及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1.1 前驱物对喹啉矿化的影响 |
3.1.2 载体对喹啉矿化的影响 |
3.2 CuFe_2O_4/海泡石制备条件的优化 |
3.2.1 煅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2 煅烧时间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3 氨水投加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4 负载比例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 催化剂CuFe_2O_4/海泡石的表征分析 |
3.3.1 CuFe_2O_4/海泡石的物相组成及晶型分析 |
3.3.2 CuFe_2O_4/海泡石的表面形貌分析 |
3.3.3 CuFe_2O_4/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及孔分布分析 |
3.3.4 CuFe_2O_4/海泡石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3.3.5 CuFe_2O_4/海泡石的酸性表征分析 |
3.3.6 CuFe_2O_4/海泡石的磁性表征分析 |
3.3.7 CuFe_2O_4/海泡石的元素价态分析 |
3.3.8 CuFe_2O_4/海泡石的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4.1 不同臭氧氧化体系氧化喹啉的效率研究 |
4.2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水中喹啉的条件优化 |
4.2.1 催化剂投加量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影响 |
4.2.2 溶液初始pH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影响 |
4.2.3 臭氧浓度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影响 |
4.2.4 臭氧流速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影响 |
4.2.5 不同初始浓度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影响 |
4.2.6 无机阴离子对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矿化喹啉的影响 |
4.2.7 正交试验研究 |
4.3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活性物质的检测 |
4.3.1 喹啉降解中间产物在CuFe_2O_4/海泡石表面上的吸附和降解 |
4.3.2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小分子酸的变化 |
4.3.3 自由基抑制剂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喹啉的影响 |
4.3.4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臭氧的变化 |
4.3.5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过氧化氢的变化 |
4.4 喹啉臭氧氧化中间产物的检测和降解路径分析 |
4.5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喹啉的机理探究 |
4.6 CuFe_2O_4/海泡石催化臭氧氧化煤焦化废水二级生化出水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CuFe_2O_4/海泡石UV-Fenton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5.1 不同芬顿氧化体系氧化喹啉的效率研究 |
5.2 CuFe_2O_4/海泡石UV-Fenton降解水中喹啉的条件优化 |
5.2.1 催化剂投加量对非均相UV-Fenton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 |
5.2.2 污染物初始浓度对非均相UV-Fenton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 |
5.2.3 H_2O_2浓度对非均相UV-Fenton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 |
5.2.4 溶液pH对非均相UV-Fenton降解水中喹啉的影响 |
5.2.5 正交试验研究 |
5.2.6 重复试验 |
5.3 CuFe_2O_4/海泡石UV-Fenton降解喹啉体系中活性物质的检测 |
5.4 喹啉UV-Fenton中间产物的检测和降解路径分析 |
5.5 CuFe_2O_4/海泡石UV-Fenton氧化喹啉的机理探究 |
5.6 本章小结 |
6 CuFe_2O_4/海泡石可见光催化氧化水中喹啉的研究 |
6.1 不同光催化氧化体系氧化喹啉的效率研究 |
6.2 CuFe_2O_4/海泡石光催化氧化水中喹啉的条件优化 |
6.2.1 催化剂投加量对CuFe_2O_4/海泡石光催化氧化喹啉的影响 |
6.2.2 喹啉初始浓度对CuFe_2O_4/海泡石光催化氧化喹啉的影响 |
6.2.3 溶液pH对CuFe_2O_4/海泡石光催化氧化喹啉的影响 |
6.2.4 正交试验研究 |
6.2.5 重复试验 |
6.3 喹啉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检测 |
6.4 喹啉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的检测和降解路径分析 |
6.5 CuFe_2O_4/海泡石光催化喹啉的机理探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10)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臭氧简介 |
1.2 臭氧在制浆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臭氧在制浆漂白中的研究现状 |
1.2.2 臭氧在原料预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1.2.3 臭氧在制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臭氧生成技术概述 |
1.3.1 放电形式 |
1.3.2 电极结构形式 |
1.3.3 臭氧发生系统 |
1.3.4 高气压臭氧发生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臭氧生成机理和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结构探究 |
2.1 高气压臭氧生成的机理分析 |
2.1.1 影响高能电子产生的主要因素 |
2.1.2 氧原子的产生方式 |
2.1.3 臭氧的合成与分解 |
2.2 高气压下传统无声放电与沿面放电的性能比较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实验参数的测量 |
2.2.4 结果与讨论 |
2.3 沿面放电工作机制的探讨 |
2.3.1 沿面放电的等效电路 |
2.3.2 沿面放电的过程 |
2.4 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设计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气压臭氧发生管的设计 |
3.1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选择 |
3.2 臭氧发生管介质层 |
3.2.1 介质层的选用 |
3.2.2 介质层等效电容的计算 |
3.2.3 不同介质层放电起晕电压的计算 |
3.3 臭氧发生管的高压电极 |
3.4 臭氧发生管作为压力容器的设计 |
3.4.1 臭氧发生管的壁厚 |
3.4.2 导线出口密封性的设计 |
3.5 臭氧发生管沿面击穿长度 |
3.6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概述 |
3.6.1 臭氧发生管的结构尺寸和工作条件 |
3.6.2 臭氧发生管的基本结构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制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试验研究与应用探索 |
4.1 试验系统的搭建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制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
4.2.2 气压的影响 |
4.2.3 电压的影响 |
4.2.4 不同高压电极材料的影响 |
4.2.5 不同高压电极线径的影响 |
4.2.6 不同介质层厚度的影响 |
4.2.7 不同进气流量的影响 |
4.3 产业化应用的初步探索 |
4.3.1 产业化应用的探索依据 |
4.3.2 产业化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设计 |
4.3.3 高气压臭氧发生装置其他设备的设计 |
4.3.4 与某企业应用的臭氧压缩系统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1 结论 |
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臭氧发生管设计及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紫外灯离子迁移谱漂移管的设计与研发[D]. 刘岩. 西北大学, 2021(12)
- [2]耐高温、高脉冲的动力转向高压管的开发[D]. 孙铭雪.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复合金属氧化物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聚乙烯醇的研究[D]. 闫征楚. 吉林大学, 2020(01)
- [4]卤素阴离子对常见臭氧类高级氧化技术的影响及钛酸镁催化臭氧化体系的研究[D]. 杨强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某车型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油系统关键部件开发及仿真研究[D]. 王建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6]大功率臭氧发生器谐振式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 张泽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蛋白酶法羊毛连续快速防缩技术及机制研究[D]. 王乐.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1)
- [8]食用油掺入棕榈油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D]. 刘志利. 吉林大学, 2019(03)
- [9]CuFe2O4/海泡石的制备及多效催化降解典型氮杂环的研究[D]. 刘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10]制浆用臭氧发生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 吴佳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