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童健[1](2021)在《水系变迁及其对淮安城市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沈昕[2](2021)在《旅游凝视理论视野下福建长汀古镇客家身份的再认知》文中研究指明
胡凯[3](2021)在《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在历代的城市规划营建中积淀了优秀的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以人文视角进行文化用地建设的智慧营建传统。然而,现代以功能为导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忽视了文化用地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特色缺失、文化空间碎片化等,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今,面向文化复兴的战略要求,国家多次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这就需要从文化用地的视角进行探讨研究。“文地”的提出从整体性视角为解决城市文化用地的用地承载及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作为支撑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既要厘清其历史内涵,还应该重视文化用地在当今的规划及建设意义。临潼作为华夏民族的源脉之地,历史渊源深厚,人文胜迹颇为丰富,经周秦至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占据着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的重要地位,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城市空间格局特色,对于研究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有较为突出的借鉴意义。论文选取临潼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史前至秦汉—隋唐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来临潼建成区城市空间发展概况,分析了城市空间建设对文地的影响;结合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临潼的文地谱系以文化精神标识用地、纪念用地、宗教用地、文化遗产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及文化产业用地为6大类文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了文地的具体分类并进行空间落位;结合量化统计与GIS的核密度法科学化的分析了临潼主要历史时期以来的文地分布特征,总结出临潼文地呈“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文地生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历史演变积淀、宗教民间祭祀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驱动及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明确了其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动力机制;基于当下城市文化的发展诉求,分析了临潼文地在城市文地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以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为目的,提出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基于临潼历史空间格局基底,构建了结合时代发展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此为促进城市格局发展的整体构架,并在现状文地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置优化,以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挖掘与梳理,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得到的临潼文地谱系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等相关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城市文地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的理论体系,并期望能为临潼的文化用地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张子鸣[4](2021)在《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文中提出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建筑作品按每种类型进行年度变化、设计单位分布、建筑作品区域、获奖作品与未获奖作品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据统计从侧面映射出西安市建国以来建筑的发展动向。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在70年以来各个历史分期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建筑形态特征、构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近70年以来的各类建筑的形态特征有了一定的梳理,在构图理论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并结合一些图示的分析方法,对各类建筑进行了梳理。最后,依据本文统计的数据,归纳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时段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梳理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个时段下的理论倾向,以此希望对未来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参考。
张倩[5](2021)在《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积极转型升级的工业企业因为城市土地更新的需求而搬离城市中心地区,不能够适应经济新形势的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着衰退、破产的困境,基于以上两种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大量的工业厂房、仓库等工业设施因此被闲置。城市中大型工业企业除了进行工业生产的生产区域外,还会有完备的住宅、医疗和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它们基本上已经与城市基础设施融为一体,能够履行基本的社会功能。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当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财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拥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建筑群且有独特工业历史风情的区域,所有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建筑、设备都是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构成要素,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工业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理应受到合理地保护。但是在房地产业巨额利润的吸引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被夷为平地,就算有幸逃过了被拆除的命运,却因内部建筑体量大、占地面积广,而给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造成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成为“烫手的山芋”,因缺乏合理的保护与规划而被荒废,如何保护利用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与历史文脉的延续,成为许多工业城市面临的难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是山东省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中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潍柴集团2012年完成了主要生产区的搬迁工作,见证了潍柴几十年发展历史的老厂区被整体闲置,直到2014年被山东省政府选入省内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当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潍坊市稀有的工业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历史与遗产构成,并对其做出价值评价,为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研究理论。本章主要是以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逻辑结构串联,具体包括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利益相关者三个方面。在新时期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受外在的客观条件还是自身特征的影响,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稀有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都需要得到妥善合理的保护与再利用。我们在讨论城市文化遗产的再利用问题时,根本目的是探寻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路径,所以一切改造利用活动都是以保护为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可以作为可利用的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第二章集中对潍柴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本章以潍坊市地方志与潍坊柴油机厂厂志为基础资料,结合实地调研,梳理了潍坊柴油机厂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和建厂历程。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为保护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更好地认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存现状与价值意义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介绍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内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的基本概况。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实地调研,基本了解了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遗产保存状况,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此类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排查时,除了工业建筑物、构筑物等有形的物质遗产外,也不应忽略以工业生产技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城市工业发展历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延续城市工业文明的主要承载者,拥有同样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分析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是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第四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意义进行总结。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评价内容包括街区内的工业建筑、工业生产流程以及工业配套设施,并从历史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全面分析,说明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现实意义。第五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背景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以及潍坊市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这是探寻历史文化街区再利用途径的前提。第六章对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之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如何调整自身结构功能以适应城市发展要求,成为整个社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除了用于居住、教育等配套设施之外,大部分用于工业生产的厂房、仓库已经完全丧失了原始功能,成为城市闲置空间,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商业的植入来实现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也是完善城市产业功能组团中的业态配比的重要途径。最后一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思考。
康煜婕[6](2021)在《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的形成、发展与完善,具有历史继承性。现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沿黄地区的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就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城镇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中国古代城镇的选址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地理条件,城镇的兴起与发展也会对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影响。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在其流域两岸形成了众多的城镇,探讨黄河与其沿岸城镇的关系,分析黄河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对于城市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宁夏沿黄地区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黄河上游流域传统农耕区。作为最早的黄河引灌区,自秦汉开始,这一地区就有城镇的设立,但相比于内陆、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城镇发展水平较低。明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主要用于抵御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黄河为其提供了天然的一道军事防线,形成了以黄河西岸宁夏镇城为中心,东岸以灵州城为次中心的军事防御城镇体系。卫所、守御千户所、属城、屯堡各级城镇均沿河而建,依靠优越的地理条件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但由于黄河流域水患对城镇时有破坏,城镇的军事职能受到影响,城镇体系变化较大。在明代宁夏城镇体系基础上,清代以宁夏府城为核心的城镇体系不再只是单一的军事职能城镇体系,蒙汉贸易互市以及黄河水运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形成了以宁夏府为中心的商业贸易城镇体系。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依靠黄河水运与公路、铁路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一商业中心,形成了以宁夏、吴忠、中卫,石嘴子为核心的多中心城镇体系,城镇发展进入近代化。黄河水运还带动了宁夏地区与上下游城镇体系的融合与发展。对明代、清代和民国不同历史时期下,宁夏沿黄城镇体系的发展特征、过程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城镇体系发展的差异,把握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总体脉络,可以看出黄河在城镇体系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一定的制约,结合地域、地形、民族、人口等其他因素,宁夏沿黄城镇体系逐渐形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沿岸城镇体系分布格局。
陆刚[7](2021)在《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其以精美独特的“野兽纹”着称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类青铜器大量出现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由于当时我国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整理,导致大量珍品流失国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得到了有效的整理和保护,我国学术界对其所做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系统。然而截至目前,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考古学领域,很少有从艺术学与民族学视角所做的系统而全面的研究。这便是笔者特别关注并确立本选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缘起,意在探索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特征与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与考古学成果、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对夏商至两汉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地带的气候演变、生态环境、经济模式乃至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进行“还原”。结合上述“背景”,分别研究(饰有动物纹造型或具有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典型特征的)兵器与工具、“装饰品”、生活用具与车马具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提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乃起源于农耕社会而成熟于游牧社会,它是在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熟的,其中气候“干冷化”使争夺生存资源的斗争加剧,间接导致铜刀造型的成熟先于动物纹饰件,而北方地区铜锡矿资源的分布状况,也直接影响了早期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规格与形制。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可分为浮雕与圆雕两类。笔者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动物纹浮雕主要有五种构成样式:1.表现动物头部或全身侧面特征的、属“原初形态”的单体动物纹样式;2.由单体动物纹沿着虚拟中轴“镜像”生成的轴对称构成样式;3.单体动物纹围绕底端中心点旋转而生成的中心旋转构成样式;4.单体动物纹通过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生成的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5.借助视知觉的“完形”倾向表现视知觉动力的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由1-4可视为单体向复合纹样的演进过程,体现对装饰意味的追求。第5种是从现实动物咬斗情景中抽取出来的、以“合”的图像表现“分”的力量的构成样式,体现对武力与坚韧意志的崇尚。鄂尔多斯式动物主题圆雕分为双兽组合与群兽组合。双兽组合多对称设置、重心后移、重力前倾营造恭谨肃穆的氛围,用作辕饰或竿头饰妆点仪仗;群兽组合以不同姿态动物造型营造自然生活气息,用作明器服务灵魂。不同的使用功能决定着不同的组合形态与情感表达。对应北方族群的信仰,可以发现动物纹饰件主要作为“神灵”的象征符号而存在,其主题的意义比造型和形式更重要。早期的造型简练而粗犷,代表先民们虔诚信奉的神灵、寄托着生之祈盼,在审美形态上体现出一种“纯朴之美”;战国晚期匈奴强盛,族群精神影响造型艺术风格。虎、野猪、“怪兽”等主题通过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展现力量、制衡、坚韧、悲壮,在美学形态上体现为一种“崇高之美”;游牧经济形成后,“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简便易行的法律制度、节约务实的规约习俗无不与游牧生业模式紧密契合。动物纹饰件单纯的主题、简洁的形式、精巧的形制、便携的特点均适宜以节约、务实为“生存原则”的游牧生活,在审美形态上体现为轻松、便捷、适宜的“简约之美”。匈奴衰落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北方草原为鲜卑人所继承,但主题、风格、材质、工艺均有所改变;向南,其已传至江苏及两广地区;向西,流传至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乌拉尔地区。但是,随着北匈奴在“西迁”路上与异族文化不断融合,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也逐渐容纳新“成份”、汇入新文化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仅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元素”。
唐雅琴[8](2021)在《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的划分方法,分析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特点,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全面梳理玉林市1911-2019年城市建设历程。通过充分发掘玉林城市历史照片,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别展现了玉林城市建设在民国时期(1911-1949)、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时期(1979-1997)、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四大历史阶段的重点建设内容和特点。通过分析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演变和近百年来玉林城市建设的历程,探索不同历史阶段中玉林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对应关系,以联系的方法论探讨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的机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主导的人居环境影响因素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功能需求,从而形成了有明显时代烙印的城市发展格局和空间形态。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城市建设的空间演变是与城市人居环境元素的演变呈正相关的,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2)城市人居环境五大系统中,自然系统是玉林城市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城市的选址和空间发展方向;人和社会因素是最具有活力,也是最重要的变数。(3)玉林城市建设受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影响,对政治变革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市场环境的影响有更高的灵敏性。未来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其中,生态环境、地方文化、营商环境、综合交通和智慧信息将是主要的突破点。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运用大量的城市历史照片进行直观展现城市建设,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和提炼城市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不足在于未来的前瞻性不够,数据量化分析不强,没有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细化分析。
魏崃晨晓[9](2020)在《基于方志舆图分析的北方城市文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庙是纪念与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也是中国儒学传统思想及其教化秩序的建筑体现。儒学思想的兴起与发展,影响着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时期的文化、教育、政治与经济形态,文庙作为其思想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儒学正统文化地位的象征意义,在历代的发展演进中,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统一化的营建体系。在北方地区范围内,包括有文庙发源之鲁地、元明清中央政府所在京畿地区、汉唐中央政府所在长安地区,以及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融合的交界地区,是我国文庙制度演进的重要历史帷幕。其中,城市文庙相对于乡村文庙以及其他民间自发营建的文庙更具有系统性与代表性。通过方志舆图的考察,可以从古代城池规划与文庙空间关系演变的角度,对北方城市文庙的发展与文庙体系构建的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因此本次研究以中国北方地区(京津冀、晋鲁豫、黑吉辽、陕甘宁蒙)的城市文庙为对象,以宏观发展的角度,分别从文庙的历史分布、城庙关系、院落形态以及建筑单体,四个空间尺度展开论述。
孙越[10](2020)在《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水利营建为区域人居环境提供了环境支撑与安全保障,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土景观。陂塘水利工程系统是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聚落的重要系统,为城市构建了诗情画意的风景体系。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传统人居智慧正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亟待讨论与关注。本文以中国史上着名的陂塘系统古丹阳练湖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的视角,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图示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古籍、舆图等进行挖掘,研究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动态演进过程与格局特点,并探索其与区域人居环境系统间的内在关系,为类似研究与今后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具体而言:首先,研究古丹阳练湖的历史沿革。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孕育与初创、萌芽与奠基、兴盛与发展、曲折与衰败、彻底堙灭等几个时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与挖掘,分析在自然本底、社会经济、文化传播、政治格局、农业生产、水利建设等多维度因素综合影响下练湖的演变历程,探究其陂塘水利系统景观形成、发展、堙灭的深层原因。其次,是对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内外分析。对内,从其系统结构与运行管理机制出发,剖析其空间类型、单元结构以及历代浚恳与律例的发展。对外,则从空间与功能关系入手,解析其在平面与竖向上“山-陂-城-运河”的空间序列,并从农业灌溉、水系调蓄、济运河道、军事防御、物产供给五方面论述了其与周边人居环境之间的密切的功能支撑关系。并且鉴于陂塘系统的景观属性,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风景集称文化与艺术化的表达形式。最后,简要总结了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核心特征,并展望了未来水利营建智慧的传承,以及陂塘水利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途径。
二、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3)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2 文化用地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路径 |
1.1.3 临潼是研究文化用地的典型案例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临潼的相关基础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临潼城市历史及城市空间建设历程 |
2.1 临潼山水形胜与城市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山水环抱”的自然山水形胜 |
2.1.2 临潼的发展历程概况 |
2.2 史前聚落聚居至秦汉时期城市建设 |
2.2.1 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社会居民点的诞生 |
2.2.2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陵邑工程建设 |
2.3 隋唐时期城市建设 |
2.3.1 皇家离宫——华清宫历代建设与完善 |
2.3.2 唐昭应古城格局形成 |
2.4 民国时期城市建设 |
2.4.1 关中地区重要的地方防御格局建设 |
2.5 建国以来城市建设 |
2.5.1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
2.5.2 改革开放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临潼文地谱系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分类标准 |
3.3 临潼文地分类 |
3.3.1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3.2 纪念用地 |
3.3.3 宗教用地 |
3.3.4 文化遗产用地 |
3.3.5 文化设施用地 |
3.3.6 文化产业用地 |
3.4 本章小结 |
4 临潼文地分布特征 |
4.1 文地分布特征的测算方法 |
4.2 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4.2.1 数量均衡覆盖面广,面积规模小但文地占比高 |
4.2.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 |
4.3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分布特征 |
4.3.1 价值优先数量极少,但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3.2 作为地区文化精神标识独立分布 |
4.4 纪念用地分布特征 |
4.4.1 数量较少几乎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4.2 老城组团聚集 |
4.5 宗教用地分布特征 |
4.5.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5.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6 文化遗产用地分布特征 |
4.6.1 数量较多覆盖广泛,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6.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均匀组团+带状分布 |
4.7 文化设施用地分布特征 |
4.7.1 数量多主要遍及老城,面积规模适中文地占比相对较高 |
4.7.2 老城多中心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8 文化产业用地分布特征 |
4.8.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较低 |
4.8.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9 本章小结 |
5 临潼文地生成因素 |
5.1 历史演变积淀 |
5.1.1 古代历史事件遗址 |
5.1.2 革命事件遗址 |
5.1.3 唐华清宫的历代建设下的文地 |
5.2 宗教民间祭祀活动 |
5.2.1 纪念空间的产生 |
5.2.2 宗教用地的建设 |
5.3 文化遗产保护 |
5.3.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带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
5.3.2 唐昭应城墙的遗址保护 |
5.4 文化产业驱动 |
5.4.1 华清宫旅游升级转型下的文地建设 |
5.4.2 规划政策带动下的文地建设 |
5.5 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
5.5.1 文化设施需求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潼文化传承策略 |
6.1 临潼城市文地当前存在的问题 |
6.1.1 各类文地之间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保护 |
6.1.2 文地规划建设缺乏均衡性 |
6.2 文化传承的理念 |
6.2.1 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 |
6.2.2 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 |
6.3 城市文化精神定位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6.3.1 明确城市文化精神定位 |
6.3.2 轴线构建与人文空间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
6.3.3 关键轴线的确立 |
6.3.4 关键人文空间的规划布局选址 |
6.3.5 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相呼应新时期山水人空间格局 |
6.3.6 优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
6.4 临潼城市文地规划配置 |
6.4.1 提升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地域价值 |
6.4.2 关联纪念用地“人物+事件”成网络 |
6.4.3 划定宗教用地保护范围 |
6.4.4 结合“原址保护+重点片区标识”的文化遗产体系 |
6.4.5 提升文化设施用地服务配置 |
6.4.6 促成文化产业用地合理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西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建筑作品与理论转译方法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计量史学研究现状 |
1.2.4 计量史学方法下建筑学领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当代西安建筑发展概况 |
2.1 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
2.1.1 1949-1952年 |
2.1.2 1953-1957年 |
2.1.3 1958-1964年 |
2.1.4 1965-1976年 |
2.1.5 1977-1989年 |
2.1.6 1990-2000年 |
2.1.7 2000年至今 |
2.2 西安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
2.2.1 新中国成立后 |
2.2.2 改革开放后 |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 |
2.3 西安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
2.3.1 建筑风貌控制 |
2.3.2 汉唐风貌区 |
2.3.3 明清风貌区 |
2.3.4 风貌协调区 |
2.3.5 现代建筑区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 |
3.1 资料收集流程 |
3.1.1 建筑作品定义 |
3.1.2 地方志与城建档案 |
3.1.3 确定建筑设计机构 |
3.1.4 建筑作品收集 |
3.2 建筑理论研究范围 |
3.3 建筑作品分类 |
3.4 建筑作品统计分析 |
3.4.1 建筑作品类型统计 |
3.4.2 创作团队量化分析 |
3.4.3 建筑作品地理分布 |
3.4.4 建筑作品数量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建筑作品的理论特征分析 |
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
4.2 建筑形态特征 |
4.2.1 居住类建筑 |
4.2.2 酒店、金融与商业类建筑 |
4.2.3 文化类建筑 |
4.2.4 办公类建筑 |
4.2.5 医疗类建筑 |
4.2.6 教育类建筑 |
4.3 建筑构图特征 |
4.3.1 1949-1952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2 1953-1957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3 1958-1964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4 1965-1989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5 1990-200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6 2001-201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3.7 2011年—至今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特征总结 |
5.1.1 数据特征总结 |
5.1.2 理论特征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一)图录 |
(二)表录 |
附录2 |
致谢 |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二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驱动力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自身发展要求 |
二、城市更新背景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需求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
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契机 |
五、工业文化传承的历史要求 |
六、保护工业设计遗产的内部需求 |
第三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利益相关者 |
一、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 |
二、精英阶层的代表--专家学者 |
三、群众利益的代表--社会公众 |
四、市场主体的代表--企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探寻 |
第一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建厂背景 |
一、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山东省机械工业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历史 |
一、前身: 聚焦军工生产 |
二、迁址: 探寻发展之路 |
三、变更厂名: 发展步入正轨 |
四、改制: 迈入国际舞台 |
五、搬迁: 奋斗奔腾不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况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地理范围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与配套设施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生产区域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配套设施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遗产构成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 |
第一节 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认知的重要性 |
二、工业遗产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价内容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特征 |
一、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 |
二、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价值 |
三、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价值 |
四、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精神价值 |
五、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美学价值 |
六、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技术价值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意义 |
一、延续潍坊市的工业历史 |
二、带动潍坊市的经济振兴 |
三、促进潍坊市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潍坊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
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繁荣提供可能 |
第二节 政府对历史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
一、政策先行 |
二、资金保证 |
三、智力支撑 |
第三节 地方文旅产业市场逐渐成熟 |
一、潍坊市文旅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
二、文创产业代表--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 |
三、旅游产业代表--坊茨小镇 |
第四节 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
一、过度依赖公共资金的投入 |
二、政府与企业的职责划分不明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探索 |
第一节 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范例—德国鲁尔区的转型 |
一、德国鲁尔区转型的背景 |
一、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历程 |
三、德国鲁尔区的转型经验及教训 |
第二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原则 |
一、历史风貌的完整性保存 |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
三、关注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 |
四、协调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实践 |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
二、展示工业遗产发展工业旅游 |
三、发展文化产业传承工业文化 |
四、打造以商业为主的空间利用模式 |
第四节 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保护工作应放在首位 |
二、利益相关者需共同参与 |
三、健全行政制度与法律法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 潍柴大事记(1946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史料介绍 |
(五)创新及不足之处 |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一、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 |
(一)自然地理条件 |
(二)人文地理条件 |
二、黄河与明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建立 |
(一)黄河西岸以宁夏镇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建设 |
(二)黄河东岸以灵州为次中心的城镇体系建设 |
(三)宁夏镇城和灵州城下辖寨堡与边墙 |
(四)明代宁夏沿黄渡口设置和扩展 |
三、黄河与清代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 |
(一)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规模扩展及职能变化 |
(二)宁夏沿黄城镇体系中的桥梁、津渡的扩展 |
(三)黄河水患对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的影响 |
四、黄河与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地区多中心城镇体系的形成 |
(一)黄河对民国时期宁夏沿黄城镇体系的影响 |
(二)商业贸易发展推动多中心的宁夏沿黄城镇体系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7)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关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概念 |
1.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起源问题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选题缘起 |
2.研究现状 |
2.1 国外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2.2 国内对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研究 |
3.研究思路及问题聚焦 |
3.1 研究思路 |
3.2 问题聚焦 |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生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背景 |
1.1 生态环境与经济形态 |
1.1.1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气候状况 |
1.1.2 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早期的经济形态 |
1.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出现的物质与技术前提 |
1.2.1 铜锡矿资源分布情况 |
1.2.2 成型工艺与技术水平 |
1.3 “创作”族群与形成过程 |
1.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创作”族群 |
1.3.2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形成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发展与演变 |
2.1 兵器与工具造型的演变 |
2.1.1 早商时期铜刀与短剑的造型 |
2.1.2 晚商至西周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1.3 春秋时期的铜刀与短剑 |
2.2 动物纹饰件造型的演变 |
2.2.1 西周时期的“双珠兽头饰” |
2.2.2 春秋晚期:动物纹饰件的滥觞 |
2.2.3 战国时期:动物纹饰件的繁盛 |
2.2.4 两汉时期:动物纹饰件的衰落 |
2.3 生活用具与车马具造型的演变 |
2.3.1 从晚商到春秋的实用器具 |
2.3.2 车马具造型的“鼎盛时期” |
2.3.3 “轮状节约”体现的衰败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 浮雕(透雕)饰件的构成样式 |
3.1.1 单体动物纹饰件 |
3.1.2 轴对称构成样式 |
3.1.3 中心旋转的构成样式 |
3.1.4 排列与交错的构成样式 |
3.1.5 咬合与分噬的构成样式 |
3.2 圆雕的组合形式 |
3.2.1 双兽组合形式 |
3.2.2 群兽组合形式 |
3.3 装饰纹样的类别与“衍生”规律 |
3.3.1 装饰纹样的类别 |
3.3.2 装饰纹样的“衍生”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 |
4.1 “神性”主题与北方民族的宗教观 |
4.1.1 古代北方民族的宗教信仰 |
4.1.2 动物主题所蕴藏的“神性” |
4.1.3 游牧民族的“护身符” |
4.1.4 “宗教信仰”与动物纹饰件的“纯朴之美” |
4.2 造型风格与族群文化精神 |
4.2.1 生存条件与族群文化 |
4.2.2 游牧文明与族群审美 |
4.2.3 民族精神与动物纹饰件的“崇高之美” |
4.3 青铜器形制与游牧生业模式 |
4.3.1 生活方式与行为规约的内在“原则” |
4.3.2 实用功能与规格形制 |
4.3.3 游牧生业模式与动物纹饰件的“简约之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流传 |
5.1 动物纹造型在北方地区的流传 |
5.1.1 动物纹主题的延续 |
5.1.2 动物纹风格的演变 |
5.1.3 贵重的材质与“西来”的工艺 |
5.2 “西迁”的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
5.2.1 与斯基泰、卡拉苏克青铜器的关系 |
5.2.2 “西迁”之路上的造型演变 |
5.3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在中原地区的流传 |
5.3.1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直接”流传 |
5.3.2 纹饰主题与造型风格的流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城市建设史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城市建设史研究 |
1.3.2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
1.4 国内外人居环境的主要理论 |
1.4.1 国外人居环境研究 |
1.4.2 我国人居环境研究 |
1.5 研究的技术方法 |
1.5.1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城市建设史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系统概况 |
2.1 自然系统 |
2.1.1 地域区划 |
2.1.2 水系与城市选址 |
2.1.3 地形气候与农业 |
2.2 人类系统 |
2.2.1 考古遗迹 |
2.2.2 民系源流 |
2.3 居住系统 |
2.3.1 古城格局 |
2.3.2 民居遗存 |
2.4 社会系统 |
2.4.1 产业经济 |
2.4.2 民俗文化 |
2.5 支撑系统 |
2.5.1 城防体系 |
2.5.2 内城街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的玉林城市建设百年历史演变 |
3.1 封建州城蝶变现代城镇(1911-1949) |
3.1.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1.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1.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2 计划经济下玉林城市建设迎来工业时代(1949-1978) |
3.2.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2.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2.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3 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市迅速扩张(1979-1997) |
3.3.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3.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4 新世纪城市建设全方位突飞猛进(1998-2019) |
3.4.1 人居环境主导元素 |
3.4.2 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
3.4.3 本阶段城市建设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居环境视角下玉林城市建设空间形态演变机制研究 |
4.1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因素的演变 |
4.1.1 自然生态的演变 |
4.1.2 人的演变 |
4.1.3 社会的演变 |
4.1.4 建筑的演变 |
4.1.5 网络的演变 |
4.2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元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力评价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城市建设综合影响力的计算结果 |
4.3 玉林市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1911-2019) |
4.3.1 民国时期(1911-1949) |
4.3.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 |
4.3.3 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1979-1997) |
4.3.4 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展望 |
5.1 玉林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5.1.1 优先发展生态文明,严格保护绿水青山 |
5.1.2 发掘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
5.1.3 优化居住用地布局,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5.1.4 提升城市营商环境,全面振兴产业经济 |
5.1.5 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巩固城市支撑系统 |
5.2 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展望 |
5.2.1 以生态环境为红线,统筹安排国土空间规划和建设 |
5.2.2 以立体交通为突破,谋求玉林市商贸业的复兴 |
5.2.3 以地方文化为灵魂,打造具有广西岭南特色的大城市 |
5.2.4 以智慧信息为辅助手段,促进城市运营和管理的高效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研究特色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玉林城建大事记 |
(9)基于方志舆图分析的北方城市文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背景与意义 |
1.1.1 北方城市文庙建筑的系统化与代表性 |
1.1.2“文化—空间”尺度视角下的文庙研究 |
1.2 文庙建筑研究现状 |
1.2.1 早期文庙建筑研究 |
1.2.2 近期文庙建筑研究 |
1.3 研究基础与方法手段 |
1.3.1 研究基础 |
1.3.2 方法与手段 |
第二章 北方城市文庙的历史分布 |
2.1 文庙的历史分布与体系营建 |
2.1.1 汉至南北朝都城孔庙的营建 |
2.1.2 隋唐科举制度下的文庙普及 |
2.1.3 宋元时期庙学的兴盛与重建 |
2.1.4 明清官学制度与文庙体系的成熟 |
2.2 北方城市文庙分布格局分析 |
2.2.1 清代北方文庙分布统计与初步探析 |
2.2.2 北方城市文庙分布成因探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庙与城市空间关系分析 |
3.1 曲阜孔庙历史营建与曲阜城池关系演变 |
3.1.1 孔子祭祀与曲阜孔庙初建 |
3.1.2 儒学推广与曲阜孔庙初步规模的形成 |
3.1.3 明“移城卫庙”与清沿明制 |
3.1.4 曲阜孔庙与曲阜城池的独特关系 |
3.2 北京孔庙、国子监与街区规划关系演变 |
3.2.1 元大都规划中的孔庙与国子监 |
3.2.2 明清北京城与孔庙国子监 |
3.2.3 北京孔庙国子监与北京城池街巷的空间关系 |
3.3 府州县庙学与所在城池规划关系——以清代山东省为例 |
3.3.1 文庙所在位置统计与初步探析 |
3.3.2 文庙所在城池方位拓扑关系分析 |
3.3.3 文庙与城内其他建筑位置规划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庙院落空间分析 |
4.1 曲阜孔庙院落空间分析 |
4.1.1 礼制思想影响下的院落构成 |
4.1.2 轴线关系与空间尺度 |
4.2 北京孔庙与国子监的庙学空间 |
4.2.1 孔庙院落空间分析 |
4.2.2 国子监院落空间分析 |
4.3 府州县庙学院落的等级规范化建制——以清代山东省为例 |
4.3.1 府州县庙学院落形制统计与初步探析 |
4.3.2 府州县庙学的等级规模与院落构成 |
4.3.3 府州县庙学的院落布局 |
4.3.4 府州县庙学轴线关系与建筑序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庙主要建筑分析 |
5.1 第一圈层文庙大成殿 |
5.1.1 山东省大成殿 |
5.1.2 京师及直隶省大成殿 |
5.2 第二圈层文庙大成殿 |
5.2.1 山西省大成殿 |
5.2.2 陕西省大成殿 |
5.2.3 河南省大成殿 |
5.2.4 甘肃省大成殿 |
5.3 第三圈层文庙大成殿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北方城市文庙的演进特征 |
6.1.1 北方城市文庙营建的礼制化与体系化 |
6.1.2 北方城市文庙空间的多样化与综合化 |
6.2 城市文化空间的营建启示与文庙建筑体系的保护策略 |
6.2.1 北方城市文庙与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的启示 |
6.2.2 北方城市文庙的保护与体系重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方志文献参考表 |
附录2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对古代水利系统工程智慧的冲击 |
1.1.2. 新时代背景下古丹阳练湖营建经验的借鉴与探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梳理归纳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的历史发展脉络 |
1.2.2. 总结古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特征,挖掘其潜在价值 |
1.2.3. 以历史名湖练湖为研究样本,完善国土区域陂塘水利景观研究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陂塘及陂塘水利工程系统相关研究 |
1.4.2. 丹阳练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1. 空间范围 |
1.5.2. 时间范围 |
1.6. 研究方法 |
1.6.1. 系统研究 |
1.6.2. 文献查阅 |
1.6.3. 实地调研 |
1.6.4. 图解分析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区域自然地理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区域自然地理基底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区域山形地势 |
2.2.4. 区域水文环境 |
3. 练湖历史变迁与发展 |
3.1. 史前-两晋:孕育与初创时期 |
3.1.1. 史前-秦汉 |
3.1.2. 三国-两晋 |
3.2. 隋唐五代:萌芽与奠基时期 |
3.3. 宋元:兴盛与发展时期 |
3.4. 明清:曲折与衰败时期 |
3.5. 近现代:彻底堙灭期 |
4.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组成 |
4.1.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空间类型 |
4.2.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单元结构 |
4.2.1. 供水水源单元 |
4.2.2. 传输单元 |
4.2.3. 调控单元 |
4.2.4. 蓄水单元 |
4.2.5. 阻滞单元 |
4.3. 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运行管理机制 |
4.3.1. 围湖与围田 |
4.3.2. 淤塞疏浚与水利单元的修治 |
4.3.3. 相关管理机构与律例体系 |
5.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与人居环境关系嬗变 |
5.1. 空间关系 |
5.1.1. 竖向关系:山-溪-陂-城/田/运河的空间序列 |
5.1.2. 平面关系 |
5.2. 功能关系:城市聚落的支撑系统 |
5.2.1. 农业灌溉 |
5.2.2. 水系调蓄 |
5.2.3. 济运河道 |
5.2.4. 军事防御 |
5.2.5. 物产供给 |
5.2.6.“城-陂-河-田”系统间的联系与平衡 |
6.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的风景体系 |
6.1. 陂塘风景体系 |
6.1.1. 自然环境基底 |
6.1.2. 陂塘系统单元 |
6.1.3. 世俗教化空间 |
6.1.4. 人居聚落和生产生活空间 |
6.2. 风景集称文化 |
6.3. 艺术表达 |
6.3.1. 写景状物、寄情山水 |
6.3.2. 触景生情、言志抒怀 |
6.3.3. 描绘生活,感慨人生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古代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核心特征总结 |
7.1.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基底 |
7.1.2. 以职能转变为主导的发展历程 |
7.1.3. 各司其职的多单元系统与协作共生的管理机制 |
7.1.4. 动态演变的“山-陂-城-河”空间关系与功能关系 |
7.1.5. 人工与自然高度融合的风景体系 |
7.2. 当代价值与发展思考 |
7.2.1. 古代水利营建之生态智慧的借鉴 |
7.2.2. 未来恢复与发展之思辨 |
7.2.3. 陂塘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浅论地方志与南京古城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系变迁及其对淮安城市的影响研究[D]. 童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旅游凝视理论视野下福建长汀古镇客家身份的再认知[D]. 沈昕. 云南民族大学, 2021
- [3]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 胡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D]. 张子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潍柴老厂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与保护研究[D]. 张倩. 山东大学, 2021(11)
- [6]明清到民国初期宁夏沿黄地区城镇体系变迁研究[D]. 康煜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7]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造型艺术研究[D]. 陆刚. 内蒙古大学, 2021(10)
- [8]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广西玉林城市建设史研究(1911-2019)[D]. 唐雅琴. 广西大学, 2021(12)
- [9]基于方志舆图分析的北方城市文庙研究[D]. 魏崃晨晓.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10]古代丹阳练湖陂塘水利系统景观研究[D]. 孙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