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格土红山文化墓葬分析

红格土红山文化墓葬分析

一、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鸣[1](2021)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几何形玉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魏欣欣[2](2021)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文中认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发现有120余件人形造像,其中有80余件为出土器物,分属小河西、兴隆洼、西梁、赵宝沟、红山以及小河沿文化,人形造像在兴隆洼、赵宝沟以及红山文化中集中发现。这些人形造像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圆雕和片雕两大类,其中圆雕人像又包括半身像(全身像)和人头像两种。片雕人像体量小,一般作为人体或器物装饰,多作为施术道具或护身符;圆雕人像便于固定,多作为用以祭祀的神像存在。片雕人像较圆雕人像出现更早,随着部落的定居和农业的发展,圆雕人像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发展并向周边地区扩展,进而影响到凌河流域和滦河流域,对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的人形造像产生了直接影响。随着辽西地区各文化的发展与兴衰变化,早期兴隆洼时期西拉木伦河流域发现人形造像最多而成为本时期的宗教文化中心,到赵宝沟文化时期转移到滦河流域,并最终在红山文化时期转移到凌河流域。辽西地区的各文化对周边地区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与区域内的承继和吞并关系不同,辽西地区与区域外各文化之间的互动多以互相影响的形式存在,在辽西地区周边的辽东、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人形造像均发现了辽西地区的文化因素,也能在辽西地区的人形造像中发现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人形造像的发展演变和当时的社会变迁步调基本一致,人形造像所体现的变化特征是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张弛[3](2020)在《中国史前玦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玦饰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中国东北地区,也是中国最早的玉器之一。其延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在人类装饰品的发展过程中产生重要作用。本文对已发表的中国史前玦饰资料按区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统计,在类型学研究基础上,首次对史前玉玦进行分期,并进一步分析史前玦饰的传播问题。通过史前墓葬中出土玦饰的相关情况的梳理,结合出土位置、器物组合,进而探讨史前玦饰的功能用途。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按北方地区、长江下游地区、长江中游及中下游交界地区和东南华南地区的分区,对已公开发表的中国史前玦饰资料进行梳理。第二章对中国史前玦饰展开类型学分析,并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通过史前玦饰的时空分布,探讨史前玦饰的传播路径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史前玦饰的制作工艺,借用石器研究的“操作链”分析,对玦饰制作的原料准备、生产制作和维修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史前墓葬中出土玦饰的相关情况进行还原梳理,并探究其功用。最后,余论部分中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以后历史时期的相关用玦情况简要梳理。

刘斌[4](2020)在《阴河史前岩画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赤峰岩画被陆续发现以来,其形制、年代、功能、学术价值在学术界被持续关注,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阴河史前岩画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境内,是赤峰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阴河史前岩画位于西辽河史前考古文化核心区域内,大量考古挖掘资料利于岩画的研究,岩画研究成果也丰富了西辽河史前考古文化。因此,阴河史前岩画的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人十分有幸于2018年5月跟随北方岩画研究所以及俄罗斯考古科学院的专家对赤峰阴河史前岩画进行了实地踏查工作,获得了珍贵的岩画资料,为报告的编写提供了可能。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后期分类整理工作,采用考古学、图像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力求对阴河流域岩画进行多角度,综合性的研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意义、发现过程与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为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调查,介绍了阴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阴河史前岩画的图像资料概况。第三章为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探究,包括阴河史前岩画的制作技法,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分类,阴河史前岩画与考古学。第四章为阴河史前岩画的文化内涵及功能的探讨,包括阴河史前岩画中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原始崇拜,阴河符号图像岩画与史前文字符号。第五部分结语是对全文的大致总结。综述以上内容,通过描述阴河史前岩画的基本面貌,试图初步探究阴河史前岩画的年代、制作技法,完成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分类,进而分析阴河史前岩画背后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及深刻蕴意。

袁晓雯[5](2020)在《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巴林草原指巴林右旗、巴林左旗两个地点。涉及到的史前文化有兴隆洼文化与红山文化,延续时间约3000年。兴隆洼文化玉器在该地区分为两个阶段,代表性玉器为玉玦,为研究我国玉器起源及“玦匕文化圈”提供了实物资料。该地区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属于中期、晚期两个时段,玉器数量及种类增多,尤其是动物类玉器,为研究史前时期的图腾崇拜提供了线索。在对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文化内涵分析中,涉及艺术、宗教及礼制三个方面。玉器的艺术内涵体现在纹饰、造型上。宗教内涵主要涉及到自然、图腾及祖先崇拜三个方面。勾云形玉器、玉箍形器的研究丰富了自然崇拜的内容。图腾崇拜主要体现于玉蚕、玉鸮、玉鱼等。祖先崇拜体现于人面形玉器。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对比研究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横向的对比,主要与凌家滩文化、大汶口文化进行对比。二是纵向的对比。巴林草原玉文化对商代玉器的影响,可佐证商文化的东北渊源说。

李姗姗[6](2020)在《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风格,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材料日益丰富、相关综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拟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全面搜集和整理东北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材料,对其发现情况、类型划分、时空分布、文化内涵、区域特征等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分期、分区结果,充分考虑人像雕塑出土背景、参考新石器时代世界各民族考古学材料,期望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自身特色。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发掘情况并回顾相关研究概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人像雕塑的性质、功能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明晰,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东北地区新石器人像雕塑的分区、分类、演变过程、功能与性质等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探索其背后的蕴意。第二部分,结合东北地区已经建立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将所有的人像雕塑归入15支考古学文化,依据其文化属性,分为4个考古学文化区。同时,通过形制特征比较,将人像雕塑分为4类,进一步分为12型,并明确各型式人像雕塑材料在诸考古学文化内的时间位置。第三部分,通过对不同考古学文化区域的时间刻度上人像雕塑形态共性的把握,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发展阶段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三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的演变脉络。第四部分,通过阐述部分人像雕塑器型间的关系,根据出土情况、形态特征观察与总结、前人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考古学文化性质及自然环境,对人像雕塑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探讨。

李强[7](2020)在《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文中指出兴隆洼文化是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一支强劲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距今约8200-7000年,分布范围较广,学界研究者根据其分布范围与文化特征将兴隆洼文化划分地方类型,其中以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白音长汗类型和大凌河流域的查海类型为核心分布区。本文以白音长汗类型的白音长汗遗址、南台子遗址和查海类型的查海遗址、兴隆洼遗址、兴隆沟第一地点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聚落考古的理论方法分析典型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其社会形态,努力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兴隆洼文化聚落分为环壕聚落与非环壕聚落,聚落经过精心布局,房址成排分布,聚落内部有着明确的功能分区,体现了聚落内严密的社会组织统一的领导。经济形态上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出现农业但所占比重较小。兴隆洼文化时期人们有着崇龙、尚玉、祖神崇拜等信仰,是传统中华礼制文明的先声。综观整个兴隆洼文化社会虽然出现了社会分化的迹象,但是总体上来说兴隆洼文化时期还是相对“平等”的氏族社会。

陈醉[8](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西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间地带,也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史前六大区系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即以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聚落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演进情况,探讨变迁与演进的背景、动力,并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区域特性,同时从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对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顾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实践及研究简史,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目的、思路、方法,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年代框架的构建。通过对以往考古学文化分期成果的梳理,确立本研究的年代框架和主要聚落遗址的时间位置。结合考古发现情况,将本文涉及的聚落遗存划分为五个时期,从而为接下来的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和年代上的依据。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具体分析。通过聚落构成要素、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区域聚落形态三个方面,对各时期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聚落内遗迹的形制和性质、单个聚落的布局和演变、区域聚落的分布和组织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同一时期内不同阶段聚落的变迁和不同地域聚落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时期经济形态、陶器生产专业化和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遗存,为后文早期社会的探讨奠定基础。第八章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研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发生期之后,辽西地区历经了由简单逐步复杂并最终突然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发育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繁荣阶段、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衰落阶段,分析、总结各阶段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的特点。根据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的区域性,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分为南部中心区和北部边缘区,两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聚落的构成和聚落类型、单个聚落布局形态及其演变、区域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部边缘区与南部中心区虽然时段上是同步的,但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形态背景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第九章为比较研究。通过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分析,明确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并认为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的特性。在辽西地区的发展兴衰进程中,文化传统贯穿始终,具有持续性;南北区位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特殊性;狩猎采集经济形态特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底力,具有根本性。总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狩猎采集型的发展道路。根据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将黄河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十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全博涵[9](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玉玦见于目前发表的材料中共有44件,分布于西拉沐沦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主要出土于兴隆洼和红山文化遗址内,赵宝沟文化遗址较少,目前仅在翁牛特旗小善德沟遗址内发现1件。其中兴隆洼文化有明确出土单位的共30件,包括西辽河流域白音长汗遗址2件;大凌河流域兴隆洼遗址16件,兴隆沟遗址5件,查海遗址7件。红山文化遗存的有西辽河流域南台子遗址2件,大凌河流域牛河梁遗址1件。因盗掘无法确认年代及遗存关系的共有10件,包括锡本包楞遗址1件,洪格力图9件。其它途径所知共有4件,包括王家营子采集1件,赵宝沟遗存采集2件,商代妇好墓中出土1件。本文对具有明确出土信息的玉玦于类型、年代、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据玉玦直径与厚度比例及视觉特征可大体分为“扁平玦”和“柱状玦”。其中扁平玦数量最多,又可大体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即“璧式玦”,II型又粗分为“环式玦”和“瑗式玦”。参照现有玉玦制作加工工艺的研究成果、对比同期石器加工技术、辽西地区玉器体量特征由小到大等因素,依据玉玦玦孔(钻孔技术)、外缘加工(磨制、抛光技术)、玦体是否存在凸起(切割技术),文中将其制作年代大体分为三段八期。通过对比,发现其成型规律为璧式最早、瑗式最晚。参考目前辽西地区同期人形造像有耳孔者极少、牛河梁积石墓内玦器出于墓主右臂等特点。本文认为玉玦不是耳饰,应为冠饰或头饰,其意为“绕龙”。

田野,董李泽,孙韵岚[10](2019)在《辽海地区史前积石冢浅识》文中提出积石冢是辽海地区史前时期最具区域特色的文化遗存。其产生之初的兴隆洼文化积石冢即为少数上层人物设祀之所,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墓葬。考察兴隆洼、红山文化积石冢遗存,可以观察到我国国家文明产生之际的内在关联;辽东地区积石冢遗存则表明,至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积石冢设祀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氏族公共墓地,应是受中原文化影响所致。

二、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发现与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人形造像出土概况
    (一)小河西文化
    (二)兴隆洼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三)赵宝沟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四)西梁文化
    (五)红山文化
        1.圆雕造像
        2.片雕造像
    (六)小河沿文化
二、分析研究
    (一)文化内涵与功用分析
        1.圆雕人像
        2.片雕人像
    (二)发展脉络
    (三)文化影响
        1.圆雕人像
        2.片雕人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各流域人形造像出土遗址图
附录 B 人形造像出土位置简表
致谢

(3)中国史前玦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范围
    第二节 中国玦饰研究小史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史前玦饰出土概况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第二节 长江下游地区
    第三节 长江中游及中下游交界地区
    第四节 东南、华南地区
第二章 史前玦饰分期与传播研究
    第一节 史前玦饰类型学与分期研究
    第二节 史前玦饰的发展与传播
第三章 史前玦饰的制作工艺
    第一节 原料准备阶段
    第二节 生产制作阶段
    第三节 维修阶段
第四章 史前玦饰的功能研究
    第一节 出土玦饰墓葬相关问题
    第二节 功用探究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史前玦饰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阴河史前岩画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发现过程与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二、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调查
    (一)阴河史前岩画的自然环境背景
    (二)阴河史前岩画的图像资料
三、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探究
    (一)阴河史前岩画的制作技法
    (二)阴河史前岩画的初步分类
    (三)阴河史前岩画与考古学
四、阴河史前岩画的文化内涵及功能探讨
    (一)阴河史前岩画中万物有灵思想下的原始崇拜
    (二)阴河符号图像岩画与史前文字符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巴林右旗发现的史前玉器
    第二节 巴林左旗发现的史前玉器
第二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概述
    第一节 兴隆洼文化玉器
        一、兴隆洼文化早期
        二、兴隆洼文化晚期
    第二节 红山文化玉器
        一、红山文化中期
        二、红山文化晚期
第三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玉器所反映的艺术内涵
        一、造型
        二、纹饰
        三、风格
    第二节 玉器所反映的宗教内涵
        一、自然崇拜
        二、图腾崇拜
        三、祖先崇拜
    第三节 玉器所反映的礼制内涵
        一、玉礼器的功能认定
        二、玉器数量与玉礼制
        三、玉器质量与玉礼制
        四、玉器的非生活实用性
第四章 巴林草原史前玉器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凌家滩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一、与凌家滩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二、与大汶口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三、三种文化玉器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与商代玉器的比较研究
        一、玉龙
        二、勾形玉器
        三、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和对象
    1.2 人像雕塑的研究简史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人像雕塑的分区与分类
    2.1 燕山南部地区
    2.2 辽西地区及延伸地带
    2.3 辽东半岛
    2.4 嫩江下游地区及西流松花江流域
第三章 人像雕塑的分期与年代
第四章 人像雕塑的功能与性质
    4.1 部分人面像讨论
    4.2 部分人身像讨论
    4.3 相关问题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后记

(7)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发现概况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二、查海类型聚落形态研究
    (一)兴隆洼环壕聚落遗址
    (二)查海环壕聚落遗址
    (三)兴隆沟第一地点遗址
    (四)聚落形态分析
三、白音长汗类型聚落形态研究
    (一)白音长汗环壕聚落遗址
    (二)南台子遗址
    (三)聚落形态分析
四、社会形态研究
    (一)经济形态研究
    (二)原始宗教信仰
    (三)社会组织及社会发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辽西地区聚落考古实践与研究进展
        1.2.1 聚落考古实践进展
        1.2.2 聚落形态研究进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1.5.1 “聚落”的定义
        1.5.2 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1.5.3 陶器生产专业化的演变模式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3.1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
        3.1.1 南庄头遗址
        3.1.2 于家沟遗址
        3.1.3 东胡林遗址
        3.1.4 转年遗址
        3.1.5 西庙遗址
    3.2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3.3 遗迹概况
    3.4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特征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
    4.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4.1.1 房址分析
        4.1.2 墓葬分析
        4.1.3 灰坑分析
        4.1.4 其他遗迹
    4.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4.2.1 典型聚落
        4.2.2 其他聚落
        4.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区域差异
    4.3 区域聚落形态
    4.4 经济形态分析
        4.4.1 小河西文化
        4.4.2 兴隆洼文化
        4.4.3 西梁类型
    4.5 陶器生产专业化
        4.5.1 直接证据
        4.5.2 间接证据
    4.6 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聚落遗址
    5.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5.1.1 房址分析
        5.1.2 墓葬
        5.1.3 灰坑
        5.1.4 陶窑
        5.1.5 其他遗迹
    5.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5.2.1 典型聚落
        5.2.2 其他聚落
        5.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地区差异
    5.3 区域聚落形态
    5.4 经济形态分析
        5.4.1 赵宝沟文化
        5.4.2 富河文化
        5.4.3 红山文化早中期
    5.5 陶器生产专业化
        5.5.1 直接证据
        5.5.2 间接证据
    5.6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聚落遗址
    6.1 居住址分析
        6.1.1 居住址构成要素分析
        6.1.2 居住址布局形态
    6.2 礼仪遗址分析
        6.2.1 礼仪遗址构成要素
        6.2.2 礼仪遗址平面布局
    6.3 总结
    6.4 区域聚落形态
    6.5 经济形态分析
        6.5.1 红山文化晚期
        6.5.2 哈民文化
    6.6 陶器生产专业化
        6.6.1 一般性陶器生产
        6.6.2 特殊性陶器生产
    6.7 祭祀活动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聚落遗址
    7.1 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
        7.1.1 石棚山墓地
        7.1.2 南宝力皋吐墓地
        7.1.3 哈啦海沟墓地
        7.1.4 南台地遗址
    7.2 区域聚落形态
    7.3 经济形态
        7.3.1 小河沿文化
        7.3.2 南宝力皋吐类型
    7.4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八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
    8.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阶段性
        8.1.1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育
        8.1.2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展
        8.1.3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繁荣
        8.1.4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衰落
    8.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区域性
    8.3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与动力
        8.3.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
        8.3.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动力
第九章 比较研究: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与成因
    9.1 辽西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研究
        9.1.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变迁
        9.1.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2 辽西地区与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研究
        9.2.1 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
        9.2.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特性及成因
    9.4 两种模式的提出
第十章 结语
    10.1 本文的收获
        10.1.1 聚落形态研究方面
        10.1.2 早期社会研究方面
    10.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9)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发现与研究回顾
    (三)本文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1、选题意义
        2、研究方法
二、基础材料分析
    (一)兴隆洼文化玉玦
        1、兴隆洼遗址
        2、兴隆沟遗址
        3、查海遗址
        4、白音长汗遗址
        5、洪格力图遗址
        6、锡本包楞遗址
    (二)赵宝沟文化玉玦
    (三)红山文化玉玦
        1、南台子遗址
        2、牛河梁遗址
三、相关问题研究
    (一)类型划分
    (二)年代考辨
    (三)用法考辨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洪格力图红山文化墓葬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几何形玉器研究[D]. 李一鸣. 辽宁大学, 2021
  • [2]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人形造像研究[D]. 魏欣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史前玦饰研究[D]. 张弛. 安徽大学, 2020(08)
  • [4]阴河史前岩画的调查与研究[D]. 刘斌.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巴林草原地区史前玉器初步研究[D]. 袁晓雯.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人像雕塑相关问题研究[D]. 李姗姗. 吉林大学, 2020(08)
  • [7]兴隆洼文化聚落与社会研究[D]. 李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D]. 陈醉. 吉林大学, 2019(10)
  • [9]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玉玦研究[D]. 全博涵.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10]辽海地区史前积石冢浅识[J]. 田野,董李泽,孙韵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标签:;  ;  ;  ;  ;  

红格土红山文化墓葬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