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喻词语的文化阐释及其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姜雅明[1](2021)在《当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中的语言文化适应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当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家治国理政方略,在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独具民族文化特色,其俄译应以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为根本原则,努力实现译文和原文在词汇语义、结构语义、上下文语境和文化语境等方面的适应,以达到有效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程澜[2](2021)在《《尔雅·释器》词语文化阐释》文中指出《尔雅》相传成书于战国年间,编纂人不详。《尔雅》全书共收录20篇,丢失一篇,现存19篇,19篇共四千三百多个词语,称为中国第一部以义类编排的辞典。其收录词语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了解社会生活和时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全书共19篇,包括普通词语和专有词语,普通词语分布在《释诂》、《释言》、《释训》这三篇,而后的十六篇从“亲、宫、器、乐、天、地、丘、山、水、草、木、虫、鱼、鸟、兽、畜”来分类描写,其独特的词语方式编排一直受到各路文人的追捧。本文从《释器》的词语入手,通过词汇学、训诂学和文化学等角度出发,结合古人对器物文化的认识,对《尔雅·释器》的词语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主要有:一、介绍《尔雅》及《尔雅·释器》词语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及方法。二、通过对《尔雅·释器》词语的整理和分析,对其义类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其特点以及不足之处。三、对《尔雅·释器》从训诂术语以及训诂方式入手,分析其初步的训释情况。四、对《尔雅·释器》生产类词语进行文化阐释,从而探析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工具的变革。五、对《尔雅·释器》生活类词语进行文化阐释,通过生活类词语的释义,阐释古人对饮食文化、穿着打扮等文化的认识以及部分器物所反映的神权思想。五、总结《尔雅·释器》词语文化研究中的亮点与不足。
郭小云[3](2020)在《《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文中指出《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着作,该书的俄译研究对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黄帝内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些文化对理解原文内容、传递原文讯息将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也就成为了翻译的一个关键点和难点。然而,《黄帝内经》的翻译研究以语言翻译学为主,对文化的关注度较低。基于此,本文引入文化翻译学作为《黄帝内经》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外兴起文化与翻译的专门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特定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前者属于翻译学内部研究,近年来逐渐独立出来,形成翻译学的子学科——文化翻译学,该学科已成为翻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在当今学术界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翻译学研究的文化素包括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超句体文化素及文本文化素,这弥补了以往利用文化结构划分研究对象的不足。文化翻译的主要功能包括语言转换、讯息传递和审美再现三个方面,通过实例分析,本文认为讯息传递是《黄帝内经》文化素翻译的主要功能,进而确定讯息传递是该书中文化素翻译的主要目标。本文以《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即该书中体现中国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部分,对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超句体文化素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梳理,并选择维诺格罗茨基、阿拉诺夫的俄语译本为语料,以讯息传递为主要目标,对比分析了两个译本,最终确定文化素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词语文化素和词组文化素主要指《黄帝内经》中的概念,包括概念文化差异、讳饰概念、术语概念医哲文交融三种,翻译时宜具体文化素具体分析,采取文化移入、文化同化或文化淡化的翻译策略,音译、直译、释义、替换等翻译方法。句子文化素包括语言结构“重意合”、句法常用辞格、象数文化三种,翻译时以文化移入的翻译策略、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其中涉及拟人、借代的句子文化素则采用文化淡化的翻译策略,释义的翻译方法。与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相比,超句体文化素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文化实在,完整地展现思维方式,因此本文超句体文化素主要分析三种有别于西医的思维方式:“本于阴阳”辩证思维、“天人相应”整体思维、普遍联系——系统思维。通过对比分析,本文认为,超句体文化素的翻译宜采取文化移入的翻译策略、直译的翻译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内经》翻译的前提是准确分析原文,深入了解原文的文化。不论是词语文化素、词组文化素、句子文化素还是超句体文化素,可以借助前言、注释、后记、附录等副文本进一步传达原文的讯息,内容包括译者说明、中国历代医家的注疏,形式有文字叙述、示意图、表格等。本文对《黄帝内经》中文化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素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希望能为学者们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薛婧[4](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鲁旭[5](2020)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富含中国传统特色,是我国无可替代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理解和感悟,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而探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对掌握传统中医术语的俄语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帕纳秀克版本的《红楼梦》俄文全译本中出现的中医元素翻译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以及科米萨罗夫等值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规律,探讨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和中医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并尝试探究《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中医疾病证候、中医诊断治疗、中医药材药方、饮食养生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得失。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楼梦》俄译历程,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概述了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第二章总体梳理了俄语中对中医元素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中期和现今,从宏观上介绍中医元素在俄罗斯的翻译发展状况。第三章以第二章划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概括了中医元素俄译的三个阶段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将《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医元素划分为六类:中医理论知识的俄译;中医疾病证候的俄译;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俄译;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俄译;中医饮食养生的俄译以及香疗法和西洋药的俄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中医元素的翻译方法,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误译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丁艳[6](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袁晓雨[7](2019)在《《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研究及教学设计》文中指出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多,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彰显。汉字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具有尤其重要的地位。将部首研究与具体教材相结合,为汉字实践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与材料。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部是《说文解字》中收录汉字最多的部首,“水”部字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利设施、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等与水密切相关的类别之中。本文以《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简要追溯其在《说文解字》等辞书中的来源、并归纳在教材及《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的分布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根据本义将《成功之路》(高级篇)中103个“水”部字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生产两个大类及若干小类,并借助《说文解字》《汉字源流字典》等工具书,对研究对象作形义溯源,从字形、字义、构词等方面阐释相关汉字;从“水”的灵动、洁美等性状着眼,选取潜、溯、泛、浑、潺、活、清浊、深浅、沉浮、涤、洒、沃等15字,分为4组进行文化阐释,并结合教材对其相关语词进行解读;基于对《成功之路》(高级篇)的教材分析和一线教师的书面访谈,探索形义溯源、部件拆合、字与词句结合、文化导入等教学方法,尝试制定《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教学策略;进而从展示、巩固、运用三个阶段制定“水”部字的教学设计。
许天虎[8](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闫怡恂[9](2019)在《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文中指出译者主体性研究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到今天,涉及诸多研究视角及重点,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由于译者主体性源自哲学的主体性内涵,早期译者主体性研究主要在哲学层面上展开,后来也涉及具体翻译策略研究。不论是哲学层面的概念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技巧探究,都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主体角色(许钧,2003;查明建、田雨,2003),强调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的转换。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观察,因此更注重译者主体的静态特征研究。近年来,也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实质,认为翻译具有创造性(余光中,2014;郭建中,2014),肯定翻译创造性这一内涵特质。创造性叛逆从最初引入译学研究引起极大关注,其中不乏各种误读,尤其表现在将“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的描述误认为翻译策略等(谢天振,2012)。以上这些概念盘根错节,界限不清,经常混用。在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同时,重点聚焦译者主体的创造性内涵与特征研究,注重译者主体的动态行为与译者实际深入译文创作的个体文化认知体验,为译学研究增添新的理论研究内容与概念补充。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文化认知的持续参与,因此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在一个动态的、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多方因素互动中实现的。这一概念提法肯定了译者从“仆人”到“主人”,从“隐身”到“现身”的主体性研究历程。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核心特征与重要表现。本研究尝试以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等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建构文化认知这一研究视角。本研究立足该视角,分析、论证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指的是什么?有何特征?2.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译者主体创造性为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来研究?3.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的?本研究通过综述、梳理、评析译者主体性、翻译创造性、创造性叛逆等相关文献研究,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概念提法,并在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等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文化认知视角。本研究以葛浩文代表性作品为例,即两版《呼兰河传》(1979版,2002版)、《马伯乐》(完整版)、《丰乳肥臀》、《青衣》(与林丽君合译)等5个代表译作为主要研究语料,通过访谈数据整理、文本对比分析等描述性翻译研究,追溯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实现。本研究是以译作分析为导向的描述性翻译研究。本研究主要观点如下:1.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研究的一个层面,侧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研究,强调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研究、过程研究。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文本呈现形式是译者文化认知持续参与加工的结果。译者主体创造性不是对译者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内容的延伸与延展,它更加强调译者主体性中创造性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译者主体性研究层面是相对静态的,是哲学层面的释义与阐释,是对译者地位的肯定,这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基础。译者主体创造性则是动态研究,强调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即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是对译者主体地位的进一步探寻与追问。2.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提出是有理论依据的。翻译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梳理构建文化认知视阈。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认知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译者文化认知参与加工的结果。本研究基于认知翻译观(王寅,2007),并在文化认知视阈的关照下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即翻译的文化体验性、翻译的创造性认知、翻译的多重互动性以及翻译的文化语篇性,以此重点分析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与运作机制。3.本研究以葛浩文5个译本及多个译本的副文本(译者序言、前言等)为研究语料,根据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对应提出译者主体体验过程、译者创造性认知过程、翻译多重互动过程、翻译语篇循环过程等四个过程,逐一验证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动态实现过程。研究表明,首先,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文化体验的结果,是译者对原文阅读以及读者世界兼顾的文化认知体验的必然发生。这个译者主体体验过程,既是语言认知体验,也是文化认知体验;其次,译者主体创造性强调译者创造性这一行为,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为创造性认知行为。译者主体创造性并不等于创造性叛逆。译者主体创造性是译者主体的主动行为,特别是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行为,表现为一种主观的内部力量;创造性叛逆是文学文本或翻译文本的必然发生,是一种客观的外部表现。第三,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依赖于译者与作者,译者本体,读者世界,编辑及出版社等多重互动关系,这种多重互动关系是多维的空间互动形式,他们之间互动方式与结果促成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译本中的表现形式;最后,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实现是在语篇循环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既包括语篇内循环过程,也包含语篇外循环过程。本研究创新点在于开拓性地提出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概念,把译者主体性研究进行了延伸与延展,从而把主体性研究引入了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翻译研究领域与空间。本研究对认知语言学、文化阐释学、文化翻译及认知翻译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构建了文化认知视阈,阐述了文化认知视阈作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指出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形成的根源所在,译者的文化认知决定了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与实现过程,译者文化认知是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操作基础,也是操作工具。因此研究意义的创新具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层面的创新。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丰富了译者主体性研究,使得译者主体性研究更为动态、立体、全面。文化认知视阈的构建进一步明确了译者主体创造性提出的理据,以及这一视角的系统性论述,从而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提供了研究视角。二是实践层面的创新。葛浩文译作研究较好呈现了译者主体创造性,对译文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正处于发展时期,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虽然为该领域尝试提供了新鲜理论血液或内容补充,但仍待完善及充分论证,理论创建方面还有待于完善;本研究的主要语料来源是葛浩文代表性译作,本研究无法穷尽所有其译本作为语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拓展。总之,本研究希望通过译者主体创造性这一提法,以译作导向进行翻译研究,追溯译者主体创造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实现过程。在文化认知视阈下,提出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并以此一一对应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四个动态实现过程,以期进一步丰富译者主体性研究及相关翻译理论研究。
于成琛[10](2019)在《汉语动物类词汇对外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 高级综合》中的狗、鱼、马、鸡、牛、相关词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使用频率极高,而且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的,其中蕴含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因此,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理解与运用汉语中的动物类词汇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在思维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同一动物的文化象征义可能存在差异,那么与之相关的动物类词语的使用也不同,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发生误解,造成交际障碍,影响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本文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和Ⅱ两本教材为研究样本,对教材中出现的动物类词语进行统计,选取其中的“狗”、“鱼”、“马”、“鸡”和“牛”五种动物及其相关词语进行分析,围绕相关汉字的字形和动物类词语的语义文化,从部首教学法出发,探求相关汉字的字形教学方法;从隐喻映射角度,研究动物类词语的语义文化教学方法,试图引导学习者建立自己的第二语言隐喻机制,培养学习者的汉语思维方式,构建学习者自己的汉语知识理解与运用体系,希望对今后的对外汉语动物类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正文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范围及其意义,从汉语动物类词汇的本体研究、对比研究、教学研究三方面分析了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首先说明了选取《发展汉语高级综合》这一教材作为研究样本的原因,然后对动物类词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之后分别对教材Ⅰ和Ⅱ当中出现的动物类词语进行统计与分类,最终选取“狗”、“鱼”、“马”、“鸡”和“牛”这五种动物。第三部分对“狗”、“鱼”、“马”、“鸡”和“牛”这五种动物的本身字形和相关的动物部首“犭(犬)”、“鱼”、“马”、“隹”和“鸟”、“牛”进行了论述,并选取其中的“犭(犬)”部字进行汉字教学示例。第四部分是对“狗”、“鱼”、“马”、“鸡”和“牛”这5个动物的动物类词语进行语义文化的分析,并对《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中出现的相关动物类词语展开对外汉语教学示例,希望对学习者学习汉语和对外汉语动物类词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第五部分是围绕教材、学生和教师三方面,说明了对外汉语动物类词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在今后的对外汉语动物类词汇教学中,这类情况能有所改善。
二、隐喻词语的文化阐释及其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喻词语的文化阐释及其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2)《尔雅·释器》词语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尔雅》综述研究 |
1.古代研究 |
2.现代研究 |
结论评述 |
(三)《尔雅·释器》器物类词语研究 |
(四)“器物”研究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尔雅·释器》义类分析 |
(一)《尔雅·释器》与义类 |
(二)《尔雅·释器》义类分析 |
1.生产用具 |
2.生活用具 |
(三)《尔雅·释器》义类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1.个别词条分类不明晰 |
2.词条收录的相关问题 |
(四)《尔雅·释器》义类系统特点 |
1.层次性 |
2.概括性 |
3.民族性 |
二、 《尔雅·释器》训释术语及训释方式 |
(一)《尔雅·释器》训释术语 |
1.谓之 |
2.A,B也 |
3.曰 |
(二) 《尔雅·释器》训释方式 |
1.义训 |
2.形训 |
3.声训 |
三、《尔雅·释器》生产类词语文化阐释 |
(一)农器 |
1.锄类农器 |
2.锹类农器 |
3.农耕文化 |
小结 |
(二)渔具 |
1.鱼网 |
2.鱼笼 |
3.鱼礁 |
小结 |
(三)猎器 |
1.捕网 |
2.弓箭 |
3.弓箭文化 |
小结 |
四、《尔雅·释器》生活类词语文化阐释 |
(一)衣 |
1.衣架 |
2.衣名 |
3.衣色 |
4.印染文化 |
小结 |
(二)食 |
1.食具 |
2.食品 |
小结 |
(三)住 |
1.卧具 |
2.卧具文化 |
小结 |
(四)行 |
1.行 |
小结 |
(五)金玉器 |
1.玉器 |
2.金器 |
3.玉器文化 |
小结 |
(六)工艺技术 |
1.工艺技术 |
小结 |
(七)其他 |
1.乐器 |
2.文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致谢 |
(3)《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引言 |
1.1 研究对象和语料 |
1.2 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黄帝内经》的翻译研究 |
1 《黄帝内经》及其俄语译本简介 |
1.1 《黄帝内经》简介 |
1.2 《黄帝内经》俄语译本简介 |
2 《黄帝内经》外译研究综述 |
2.1 《黄帝内经》俄译研究综述 |
2.2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综述 |
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翻译的目标 |
1 文化翻译与文化素的概念 |
1.1 文化翻译 |
1.2 文化素 |
2 文化翻译的功能简介 |
3 讯息传递:《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翻译的目标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帝内经》中词语文化素与词组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
1 概念文化差异的翻译 |
1.1 概念缺失的翻译 |
1.2 概念冲突的翻译 |
2 讳饰概念的翻译 |
2.1 人体器官的翻译 |
2.2 生理现象的翻译 |
2.3 病情的翻译 |
3 术语概念医、哲、文交融的翻译 |
3.1 术语概念医、哲交融的翻译 |
3.2 术语概念医、文交融的翻译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中句子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
1 语言结构“重意合”的翻译 |
2 句法常用辞格的翻译 |
2.1 比喻辞格的翻译 |
2.2 拟人辞格的翻译 |
2.3 借代辞格的翻译 |
3 象数文化的翻译 |
3.1 象文化的翻译 |
3.2 数文化的翻译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帝内经》中超句体文化素的俄译分析 |
1 “本于阴阳”辩证思维的翻译 |
2 “天人相应”整体思维的翻译 |
3 普遍联系——系统思维的翻译 |
4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4)《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
一、经典和经典化 |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
本章小结 |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红楼梦》俄译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翻译理论 |
1.1.1 翻译美学理论 |
1.1.2 文化空缺及补偿翻译 |
1.1.3 归化和异化 |
1.1.4 科米萨罗夫等值理论 |
1.2 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医元素俄译的历史和现状 |
2.1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早期(18世纪末以前) |
2.2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中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
2.3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近期(21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医元素翻译特点 |
3.1 第一阶段特点 |
3.2 第二阶段特点 |
3.3 第三阶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中医元素的翻译探究 |
4.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
4.1.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概述 |
4.1.2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翻译 |
4.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 |
4.2.1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概述 |
4.2.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的翻译 |
4.3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4.3.1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概述 |
4.3.2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翻译 |
4.4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 |
4.4.1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概述 |
4.4.2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翻译 |
4.5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文化 |
4.5.1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概述 |
4.5.2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翻译 |
4.6 其他中医元素的翻译 |
4.6.1 《红楼梦》中的香疗法 |
4.6.2 《红楼梦》中的西洋药 |
4.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致谢 |
(6)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研究及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水”部字研究成果综述 |
一、《说文解字》“水”部字专题研究 |
(一)本体研究 |
(二)文化研究 |
二、“水”的喻义及教学研究 |
(一)喻义研究 |
(二)教学研究 |
三、《成功之路》教材研究 |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分布 |
第一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来源简析 |
一、来源于《说文解字》中的“水”部字 |
二、来源于其他字书中的“水”部字 |
第二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构成分析 |
第三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等级分布 |
第二章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形义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类 |
一、水之名 |
二、水之貌 |
三、水之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生产类 |
一、社会生活类 |
二、社会生产类 |
第三节 其他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语言文化阐释 |
第一节 “水”之灵动:潜、溯、泛 |
第二节 “水”之声形:浑、潺、活 |
第三节 “水”之变幻:清浊、深浅、沉浮 |
第四节 “水”之洁美:涤、洒、沃 |
第四章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教学设计 |
第一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教材分析 |
一、单元结构分析 |
二、“水”部生字分布 |
第二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教学策略 |
一、书面访谈分析 |
二、教学策略 |
第三节 《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的教学设计 |
一、展示与讲解阶段 |
二、巩固阶段 |
三、运用阶段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语料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构架与概要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译者主体性研究 |
2.1.1 译者主体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
2.1.2 译者主体性研究述评 |
2.2 翻译创造性研究 |
2.2.1 翻译创造性研究可视化分析 |
2.2.2 翻译创造性研究述评 |
2.3 创造性叛逆研究 |
2.3.1 创造性叛逆可视化分析 |
2.3.2 创造性叛逆研究述评 |
2.3.3 创造性叛逆研究误区与批判 |
2.4 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认知语言学主要内容 |
3.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阐释 |
3.1.2 认知语言学与认知语义学的辩证关系 |
3.1.3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互补关系 |
3.1.4 王寅对认知语言学的具体阐释 |
3.2 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 |
3.2.1 文化的阐释性特征 |
3.2.2 文化人类学:文化阐释的深描说 |
3.3 文化翻译研究 |
3.3.1 文化翻译概念追溯 |
3.3.2 文化翻译中的重要术语 |
3.4 认知翻译研究 |
3.4.1 传统语义学以及解释派哲学对翻译研究的指导意义 |
3.4.2 体验哲学对认知翻译研究的启示 |
3.4.3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
3.5 文化认知视阈构建的可行性 |
第四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 |
4.1 译者主体创造性中几对概念对比分析 |
4.1.1 译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
4.1.2 翻译创造性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
4.1.3 创造性叛逆与译者主体创造性 |
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与内涵 |
4.2.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定义 |
4.2.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内涵特征 |
4.2.3 译者主体创造性与“忠实”标准的关系 |
4.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
4.3.1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绝对性 |
4.3.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相对性 |
4.4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 |
4.4.1 译者主体创造性受限的原因 |
4.4.2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的阐释与创造性叛逆的“度”的误读 |
第五章 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理据—文化认知视阈 |
5.1 文化认知的提出 |
5.2 文化与认知的辩证关系 |
5.2.1 认知的文化属性 |
5.2.2 文化的认知属性 |
5.3 文化认知的层级形式 |
5.4 文化认知研究的学科属性 |
5.5 文化认知研究的视角分析 |
5.5.1 微观视角:文化人类学 |
5.5.2 宏观视角: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 |
5.6 文化认知视阈对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启示 |
5.6.1 文化认知的工作定义 |
5.6.2 文化认知视阈下的翻译观 |
5.6.3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的四个分析维度 |
第六章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动态实现过程 |
6.1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体验过程 |
6.1.1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阅读体验过程中的实现 |
6.1.2 译者主体创造性在翻译创作体验过程的实现 |
6.1.3 基于译者与作者共同构建的译者主体创造性 |
6.1.4 文化体验性: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前提 |
6.2 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的创造性认知过程 |
6.2.1 译者选择:译者主体创造性的表层凸显 |
6.2.2 译者翻译观:译者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必然 |
6.2.3 译者主体创造性的“度”与译文的和谐性 |
6.3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多重互动过程 |
6.3.1 译者-作者互动 |
6.3.2 译者-编辑-出版互动 |
6.3.3 译者-读者互动:从“译者创造”到“读者接受” |
6.3.4 译者本体互动:从“译者隐身”到“译者复活” |
6.4 文化认知视阈下翻译的语篇循环过程 |
6.4.1 语篇内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显性实现 |
6.4.2 语篇外循环过程:译者主体创造性的隐性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主要观点 |
7.2 译者主体创造性—最后的思考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汉语动物类词汇对外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 高级综合》中的狗、鱼、马、鸡、牛、相关词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汉语动物类词汇的本体研究 |
(一) 汉语动物类词汇的来源研究 |
(二) 汉语动物类词汇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研究 |
二、中外动物类词汇的对比研究 |
(一) 中外动物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
(二) 中外动物类词汇的隐喻对比研究 |
(三) 中外动物类词汇的翻译研究 |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动物类词汇的教学研究 |
(一) 汉语动物类词汇习得与偏误研究 |
(二) 汉语动物类词汇教学设计研究 |
第三节 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关于对外汉语教材选择和动物类词汇的概说 |
第一节 选择《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作为研究样本的原因 |
第二节 动物类词汇的概念界定 |
一、基本动物名称词语 |
二、以基本动物名称为语素构成的词语 |
第三节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动物类词汇概述及分类 |
第二章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汉字形体分析和教学 |
第一节 “狗”字形体和犭(犬)部字 |
第二节 “鱼”字形体与鱼部字 |
第三节 “马”字形体与马部字 |
第四节 “鸡”字形体和隹部、鸟部字 |
第五节 “牛”字形体和牛部字 |
第六节 “狗、鱼、马、鸡、牛”汉字和相关同部首教学 |
第三章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 |
第一节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狗” |
一、“狗”的文化象征义分析 |
二、“狗”的概念意义和转义 |
三、以“狗”为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例 |
第二节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鱼” |
一、“鱼”的文化象征义分析 |
二、“鱼”的概念意义与转义 |
三、以“鱼”为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例 |
第三节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马” |
一、“马”的文化象征义分析 |
二、“马”的概念意义和转义 |
三、以“马”为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例 |
第四节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鸡” |
一、“鸡”的文化象征义分析 |
二、“鸡”的概念意义与转义 |
三、以“鸡”为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例 |
第五节 《发展汉语》中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文化分析——“牛” |
一、“牛”的文化象征义分析 |
二、“牛”的概念意义与转义 |
三、以“牛”为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示例 |
小结 |
第四章 动物类词汇教学相关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教材编写中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学生学习方面的相关问题及示例 |
一、文化误读 |
二、汉字偏误 |
三、混淆问题 |
第三节 教师方面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
一、轻视动物类词汇及其文化教学 |
二、未因材施教 |
三、讲解不充分 |
四、练习不充分 |
五、教师素养不高 |
第四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 |
一、教学原则 |
二、教学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隐喻词语的文化阐释及其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中的语言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 姜雅明. 中国俄语教学, 2021(03)
- [2]《尔雅·释器》词语文化阐释[D]. 程澜.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黄帝内经》中文化素的俄译研究[D]. 郭小云.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D]. 鲁旭. 武汉大学, 2020(03)
- [6]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7]《成功之路》(高级篇)“水”部字研究及教学设计[D]. 袁晓雨.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文化认知视阈下译者主体创造性研究[D]. 闫怡恂.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汉语动物类词汇对外教学研究 ——以《发展汉语 高级综合》中的狗、鱼、马、鸡、牛、相关词语为例[D]. 于成琛. 苏州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