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鲤人工繁殖及苗种选育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甫珍,尹静,喻梅,单冬艳[1](2021)在《银鳞锦鲤杂交繁育对比试验》文中研究表明观赏鱼是徐州市水产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其中锦鲤是徐州市观赏鱼养殖的主要品种,新品系锦鲤供不应求。为改良提升徐州市养殖锦鲤的品质,解决新品系锦鲤苗种供应问题,徐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佳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合申报了《银鳞系锦鲤引种及繁育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佳顺合作社从2019年开始进行银鳞锦鲤的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为探索银鳞显性性状的遗传性、获得银鳞稳定的表现型后代,项目组2020年做了杂交繁育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胡伟华[2](2020)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颡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雄性比雌性生长快1.5-2倍。我国学者开拓出了一条X和Y染色体连锁标记辅助的全雄鱼培育技术路线,并培育出全雄黄颡鱼,显着提高了黄颡鱼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黄颡鱼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由于亲本超雄鱼繁育系经过多代自交之后发生了退化,自交系在生长和抗病等性能方面呈现减弱的趋势,此时需要对全雄黄颡鱼进行品种改良或开发出其它黄颡鱼新品种。本团队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择梁子湖水域采捕并经连续3代选育的黄颡鱼为母本、长江河段中采捕并经连续2代选育的瓦氏黄颡鱼为父本(黄颡鱼P.fulvi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再经人工杂交获得F1代即为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本研究对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体型、生长和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并分析了黄颡鱼母本繁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提供解决方案。首先,选取相同养殖条件下的10月、22月和34月龄的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进行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研究。通过形体指标测量发现“黄优1号”生长性能显着优于黄颡鱼;在22月和34月龄黄颡鱼中,雄性的体重是雌性的2倍左右,雄性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雌性,而在“黄优1号”中,两性生长异形现象被显着减弱。基于性腺解剖形态分析发现雌性“黄优1号”卵巢完全退化,呈细线状结构且没有卵子产生,故“黄优1号”雌鱼完全不育;雄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呈现透明状和退化状态。精巢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10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为空腔状几乎没有精子产生,22月和34月龄“黄优1号”的精小囊内出现极少量精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CASA)分析发现,相比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中精子量非常少,有效活力低下,经繁殖能力测试,22月龄“黄优1号”雄鱼不具备繁殖能力。“黄优1号”在生长性能提高上显现杂交优势,具有推动黄颡鱼产业发展的潜力。为探究“黄优1号”杂交不育遗传机制,对“黄优1号”和黄颡鱼早期性腺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组织学H&E染色发现,雌性黄颡鱼在各发育时期(20日龄、2月龄和8月龄)均发育正常,而“黄优1号”卵巢则完全退化,20日龄无卵原细胞,2月龄和8月龄无卵母细胞;与雄性黄颡鱼正常发育相比,40日龄“黄优1号”精巢可观察到精原细胞,但2月龄和8月龄呈性腺呈退化状态。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8月龄“黄优1号”性腺中生殖细胞分化相关基因(vasa、piwi1、dnd和dazl)和性腺体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卵巢:wnt4、esr2和foxl2;精巢:dmrt1、star和cyp17a1)均降低。Vas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其在“黄优1号”卵巢和精巢切片中的信号明显弱于黄颡鱼;“黄优1号”精巢组织中,减数分裂标记物Sycp3和有丝分裂标记物PH3的信号也都明显降低。有趣的是,4-细胞期,“黄优1号”中母源生殖质特异性基因vasa、dnd、piwi1和dazl的表达明显低于黄颡鱼,而且“黄优1号”胚胎卵裂沟中vasa mRNA的表达极大减少。“黄优1号”性腺发育呈异常状态且杂交不育,母源mRNA表达减少,生殖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严重受损。在黄颡鱼苗种繁育过程中,使用人工合成的传统激素进行催产,而引起雌性黄颡鱼出现较高比例的产卵失败或产卵不完全现象导致的死亡。可重复多次繁殖的母本对种群长期稳定和水产养殖育种计划制定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比较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多潘立酮(DOM)和鲤鱼垂体提取物(CPE)的不同组合对黄颡鱼催产的效果影响,发现了外源激素的最佳策略,即第一针注射LHRH/CPE和第二针注射LHRH/CPE/DOM的混合物,可以大大提高产卵成功率、产卵重量和产卵后存活率。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中卵黄蛋白原和雌二醇水平显着降低。有趣的是,对生殖管缺陷的雌性黄颡鱼使用hCG/LHRH/DOM组合催产时,无法排卵并有高死亡率,而使用hCG,LHRH,DOM和CPE的协同组合可有效诱导产卵并降低产后死亡率。本研究发现了有效的外源激素组合,可改善雌性黄颡鱼的产卵性能和产后存活率。目前,多数黄颡鱼繁育场的母本存在内脏脂肪沉积过度的问题,为了研究母本内脏脂肪沉积过度与繁育性能的关系,我们选取野生黄颡鱼群体(group 1),肠系膜脂肪较少的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2),肠系膜脂肪较多的2个黄颡鱼养殖群体(group 3和4)。结果显示肠系膜脂肪体重比与性腺指数呈负相关,进行人工繁殖试验,group 1和group 2的产卵率、受精率和单尾母鱼出苗量无显着性差异,均显着高于group 3和group 4。苗种畸形率上group 1和2的显着低于group3和4。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黄蛋白原(VTG)的水平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降低;相反,肝脏和卵子中的油脂和糖原含量随着肠系膜脂肪沉积量的增大而升高。总而言之,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过度沉积对其生理和繁殖性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发现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新品种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黄颡鱼,具有杂交不育的特性,主要是由于生殖细胞及性腺发育缺陷造成的。发现了改善母本繁殖性能的催产方法,有效提高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减少肠系膜脂肪沉积能够显着改善繁殖性能,为培育优质亲本和提高苗种质量提供了思路。
曹勤[3](2020)在《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文中认为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但因种质资源退化导致其品质、遗传多样性、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受到影响。雌核发育作为可获得优良品种的手段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鱼类良种的开发。据报道,人工诱导褐点石斑鱼雌核发育技术已取得成功,但因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过程中需对精子遗传物质灭活和受精卵染色体加倍处理使得仔鱼存活率低、畸形率高,为探究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手段对褐点石斑鱼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外线法和冷休克法为雌核发育处理手段,以紫外灯、褐点石斑鱼母本(♀)与清水石斑鱼父本(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为研究对象,对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稳定时间进行测定以及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进行筛选、清水石斑鱼精子紫外处理条件和受精卵冷休克处理条件的摸索以及经紫外处理诱导的胚胎和冷休克处理过的胚胎发育的观察,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紫外灯管辐射强度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紫外灯打开后辐射强度趋于稳定的时长不同;同一灯管不同位点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随灯管高度增加而降低,一定范围内,高度上升1 cm会造成辐射强度呈显着差异(P<0.05)。2.采用5种精子稀释液(ELS3、EM1、Hank’s、MPRS和TS-19)对清水石斑鱼精子稀释后通过观察精子激活率、精子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测得EM1为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本研究对紫外照射条件、冷休克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当辐射强度为2500μW/cm2,照射2.5 min时褐点石斑鱼受精卵原肠期胚胎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当冷休克(0~2℃)处理起始时间为6.0 min持续处理6.5 min后胚胎孵化率最高。3.对未经任何处理、紫外照射以及冷休克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经冷休克处理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用时最长,且紫外和冷休克处理会造成受精卵胚胎发育卵裂不均一,胚胎细胞出现多油球的情况,并造成初孵仔鱼不同程度的畸形。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4](2020)在《5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文中指出审批颁发:于秀娟审核:李清分析员:余卫忠5月份,随着"立夏""小满"两个节气的来临,气温、水温逐步升高,天气多变、晴雨交织,养殖水体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和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压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造成密度过高,增加发病风险,加上一些养殖户盲目用药,引
苏时萍,徐世红,李西雷,宋奇[5](2019)在《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锦鲤的观赏指标主要是体型和体色,由杂交选育而来的,性状极不稳定,且经过连续多年的人工繁殖,近交而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降低,具优良体形与体色的子代出现率也非常低[1]。因此,改进锦鲤杂交繁殖技术,提高子代优品率,选育新颖个体,提高锦鲤养殖效益是促进锦鲤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培育出体色与体型性状新颖的锦鲤
张宝龙,曲木,齐锴,赵子续,翟胜利[6](2019)在《锦鲤选育技术及饲料营养》文中指出列举了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的挑选方法,以红白举例总结了四次筛选的基本规则;并从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增色剂这六个方面来说明锦鲤饲料的的营养成分。
黄进,刘兴章,魏巍[7](2019)在《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锦鲤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它以色彩艳丽,千变万化的花纹,健美有力的体型,活泼沉稳的游姿,赢得了"观赏鱼之王"的美称。随着我市及周边城市对锦鲤的需求量的增加,许多观赏鱼养殖户对养殖锦鲤的热情,为了解决自然条件下锦鲤杂交,品系的提纯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出苗率极低,导致大量人工养殖时苗种不足等问题。经过几年的摸索、研究,解决了这一难题。
范峰,尹子凤,沈文超,汤自耀,江辉[8](2018)在《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文中提出2015年3月,选择发育成熟且同亲缘的3龄雌红白锦鲤和2龄雄红白锦鲤,雌雄分开进行强化培育,在4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A组;5月份选雌红白锦鲤10尾、雄红白锦鲤20尾进行人工催产作为B组;选取10尾雌红白锦鲤、20尾雄红白锦鲤不对其进行催产,不流水刺激,且雌雄分开,做第二年春季未产卵亲本为C组。于2015年8月,分别再对A组、B组、C组红白锦鲤进行再次人工催产。试验结果表明,红白锦鲤秋季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与春季相比,并无显着差异,但是孵化率高于春季,且秋季绝对产卵量约为春季的1/2。红白锦鲤秋季繁殖具有可行性,可用于生产推广。
梁拥军,史东杰,张升利,张欣,孙砚胜,朱莉飞[9](2015)在《北方地区优质锦鲤苗种规模化早繁技术初探》文中提出优质锦鲤是观赏鱼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重点研究、示范和推广的观赏鱼品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自1998年引进优质锦鲤亲鱼、苗种等开展繁养殖试验示范,并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实现了优质锦鲤的亲本培育、配组、繁殖及苗种培育、挑选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已拥有优质锦鲤亲本、后备亲本2000组,年育苗能力4000余万尾。为了实现优质锦鲤大规格苗种当年养成,北京市观赏鱼创新团队育种与繁殖岗位成员于
史东杰,梁拥军,孙砚胜,张欣,张升利[10](2014)在《锦鲤“御三家”新品系的选育》文中认为为了获得基因相对纯和、性状更为优良的锦鲤新品系,采用超大的亲本群体对锦鲤"御三家"进行了三代的体型、体色选育,并在此基础上与荷包红鲤抗寒品系杂交,得到了锦鲤"御三家"抗寒新品系。结果表明:育成的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新品系F3代中全红鲤所占比例降低了16.3%、21.5%,全白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15.7%、14.5%,淡黑色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8.8%;昭和三色锦鲤的新品系F3代中青黄色鲤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降低了47.2%;各选育品系中畸形鲤所占的比例也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新品系F3代中长体型个体占总样本的比例增加到83.6%、79.7%、74.9%。
二、锦鲤人工繁殖及苗种选育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鲤人工繁殖及苗种选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银鳞锦鲤杂交繁育对比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和方法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二、试验结果 |
1.“一选”苗种生长情况 |
2.“一选”苗种银鳞占比情况 |
3.“一选”苗种精品率 |
三、小结与讨论 |
(2)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1.1 杂交育种概述 |
1.2 远缘杂交的概述 |
1.3 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 |
2 杂交不育研究进展 |
2.1 杂交不育概述 |
2.2 杂交不育的机制 |
2.3 杂交不亲和的研究 |
3 鱼类性腺形成以及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3.1 性腺的形成与生殖细胞的关系 |
3.2 鱼类性腺发育研究进展 |
4 母本繁育性能研究进展 |
4.1 母本培育相关因素的研究 |
4.2 蛋白水平对母本培育的影响 |
4.3 高不饱和脂肪酸对母本培育作用机理的研究 |
4.4 HPG轴在母本培育中机理的研究 |
5 黄颡鱼产业现状及育种发展方向 |
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基因组DNA提取 |
2.5 PCR扩增 |
2.6 RNA提取 |
2.7 外形特征测量方法 |
2.8 染色体组制备 |
2.9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2.10 鱼体解剖及形态学观察 |
2.11 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 |
2.12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2.13 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 |
2.14 半定量RT-PCR |
2.15 DNA纯化回收 |
2.16 黄颡鱼胚胎整体原位杂交(WISH) |
2.17 统计学分析 |
2.18 实验所用引物 |
3 结果 |
3.1 遗传鉴定的改进 |
3.2 “黄优1号”外观特征 |
3.3 “黄优1号”可数性状和可比性状 |
3.4 “黄优1号”染色体核型分析 |
3.5 “黄优1号”生长指标测量分析 |
3.6 “黄优1号”性腺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
3.7 利用CASA比较分析杂交黄颡鱼“黄优 1 号”精子质量 |
3.8 “黄优1号”繁殖能力测试 |
3.9 “黄优1号”性腺细胞发育异常 |
3.10 “黄优1号”精巢组织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停滞 |
3.11 “黄优1号”的生殖系特异性基因母源mRNA的异常和表达降低 |
4 讨论 |
4.1 “黄优1号”生物学特性 |
4.2 “黄优1号”杂交不育机制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协同作用提高黄颡鱼母本产卵率和产后存活率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人工授精和孵化 |
2.5 组织学观察 |
2.6 激素和卵黄蛋白的检测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不同外源激素对催产效果分析 |
3.2 生殖管道缺陷黄颡鱼的种群特征 |
3.3 CPE与其他合成激素的结合可能导致有生殖管缺陷雌鱼产卵 |
4 讨论 |
第四章 黄颡鱼母本的肠系膜脂肪沉积对繁育性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鱼来源及分组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形体指标测量及解剖观察 |
2.5 组织学分析 |
2.6 过碘酸-希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PAS) |
2.7 血清激素和蛋白水平检测 |
2.8 人工繁殖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黄颡鱼母本肠系膜脂肪指数和性腺指数分析 |
3.2 卵巢和肝脏组织学分析 |
3.3 人工繁殖结果差异分析 |
3.4 苗种畸形分类、畸形率及出苗量统计分析 |
3.5 母本激素水平分析 |
4 讨论 |
结论与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发表论文 |
致谢 |
(3)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石斑鱼养殖和育种概况 |
1.1.1 石斑鱼分类地位 |
1.1.2 石斑鱼生物学特性 |
1.1.3 石斑鱼人工养殖 |
1.1.4 石斑鱼种质研究 |
1.1.5 石斑鱼育种策略 |
1.2 雌核发育 |
1.2.1 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 |
1.2.2 鱼类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 |
1.3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1.4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时段紫外灯管辐射强度的变化 |
2.4.2 不同位点处紫外辐射强度 |
2.4.3 不同高度下的紫外辐射强度 |
2.5 讨论 |
3 紫外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发育最佳处理条件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精卵的采集 |
3.1.2 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的选择 |
3.1.3 精子遗传物质紫外灭活 |
3.1.4 冷休克诱导条件的选择 |
3.1.5 指标计算 |
3.1.6 数据统计 |
3.2 结果 |
3.2.1 不同稀释液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
3.2.2 不同紫外灭活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情况 |
3.2.3 冷休克结果 |
3.3 讨论 |
4 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胚胎发育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受精卵的获得以及孵化 |
4.1.2 胚胎发育观察 |
4.2 结果 |
4.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5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广东省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河北省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福建省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1.养殖对虾 |
2.养殖鱼类 |
3.养殖龟鳖 |
(二)治疗措施 |
1.对虾白斑综合征及偷死病 |
2.小瓜虫病或刺激隐核虫病 |
3.溃疡综合症 |
4.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
5.龟鳖腮腺炎 |
6.指环虫病和三代虫病 |
江西省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山东省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重庆市 |
◎病情预测 |
◎防治措施 |
(一)预防措施 |
(二)治疗措施 |
(5)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亲本培育及选择 |
1.2 配组及催产 |
1.3 人工杂交繁殖 |
2 结果 |
2.1 孵化出苗 |
2.2 苗种培育 |
3 结论与分析 |
(6)锦鲤选育技术及饲料营养(论文提纲范文)
1 锦鲤选育技术 |
1.1 红白的筛选技术 |
1.1.1 第一次挑选 |
1.1.2 第二次挑选 |
1.1.3 第三次挑选 |
1.1.4 第四轮挑选 |
1.2 大正三色的筛选技术 |
1.3 昭和三色的筛选技术 |
2 锦鲤的饲料营养 |
2.1 脂肪 |
2.2 蛋白质 |
2.3 碳水化合物 |
2.4 维生素 |
2.5 矿物质 |
2.6 增色剂 |
3 结论 |
(7)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锦鲤的生物学特性 |
2 亲鱼选择 |
3 亲鱼的强化培育 |
4 催产孵化 |
4.1 催产池、孵化池条件 |
4.1.1 自然产卵 |
4.1.2 人工受精 |
4.2 催产前检查 |
4.3 催产药物及剂量 |
4.4 产卵受精 |
4.4.1 自然产卵 |
4.4.2 人工受精 |
4.5 孵化 |
4.6 暂养 |
5 苗种培育 |
6 苗种筛选 |
7 技术分析 |
7.1 雌鱼、雄鱼发育状况 |
7.2 人工催产时间 |
7.3 受精率 |
7.4 孵化率 |
7.5 出苗率 |
7.6 成活率 |
8 结论 |
(8)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用池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9)北方地区优质锦鲤苗种规模化早繁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1.亲鱼选育 |
2.亲鱼工厂化温室早期培育 |
3.催产繁殖 |
4.早繁鱼苗培育 |
5.苗种挑选 |
二、试验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10)锦鲤“御三家”新品系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鱼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方法 |
1.3.1 选育基础群体 |
1.3.2 亲鱼繁育群体 |
1.3.3 亲鱼繁殖和苗种培育 |
1.3.4 锦鲤体色的筛选 |
1.3.5 锦鲤体型的筛选 |
2 试验结果 |
2.1 锦鲤体色选育 |
2.2 锦鲤体型选育 |
3 讨论 |
四、锦鲤人工繁殖及苗种选育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银鳞锦鲤杂交繁育对比试验[J]. 王甫珍,尹静,喻梅,单冬艳. 科学养鱼, 2021(08)
- [2]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遗传特性及母本繁殖性能改善的研究[D]. 胡伟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3]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D]. 曹勤.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5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J].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 2020(05)
- [5]锦鲤循环水控温杂交繁育试验[J]. 苏时萍,徐世红,李西雷,宋奇. 水产养殖, 2019(09)
- [6]锦鲤选育技术及饲料营养[J]. 张宝龙,曲木,齐锴,赵子续,翟胜利. 江西水产科技, 2019(03)
- [7]锦鲤人工繁殖与选择技术[J]. 黄进,刘兴章,魏巍. 江西水产科技, 2019(03)
- [8]春秋两季红白锦鲤繁殖性能比较[J]. 范峰,尹子凤,沈文超,汤自耀,江辉. 养殖与饲料, 2018(11)
- [9]北方地区优质锦鲤苗种规模化早繁技术初探[J]. 梁拥军,史东杰,张升利,张欣,孙砚胜,朱莉飞. 科学养鱼, 2015(09)
- [10]锦鲤“御三家”新品系的选育[J]. 史东杰,梁拥军,孙砚胜,张欣,张升利. 水产科技情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