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周世明[1](2021)在《池塘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有很多养蟹户由于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养殖河蟹面积逐年增大。随着投入品的不断增多,池中腐殖质、饲料残饵、河蟹粪便等有机物不断增多,使水体质量越来越差;各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繁殖速度加快,造成河蟹发病率增高,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导致死亡,给养蟹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此,现就池塘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管卫兵,刘凯,石伟,宣富君,王为东[2](2020)在《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范式》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渔业的世纪。中国和世界水产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为人类应对食品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传统的水产业对产量的片面追求导致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养殖生态系统不断退化,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传统稻田其氮素的流失亦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源于复合生态系统演化进程的缺陷,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必须从优化复合生态系统演化进程着眼。采用优化的生态循环水产养殖模式,如综合水产养殖则可以大大提高氮、磷等养分物质的利用率。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科学的复合生态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模式,一种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稻渔共生模式,可采取稻鱼、稻蟹、稻虾等多种共作形式;二是稻田作为湿地用于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模式,属于异位处理形式;三是将稻渔共生和水产养殖相耦合的模式,尤其是与多种水产养殖形式结合或与复合水产养殖系统相结合,甚至是与农牧系统相结合。这第三种稻渔共作模式又称为陆基生态渔场,具有高产、高品质、高生态可持续性等特点,应加强对该创新养殖模式中有机碳、氮、磷等营养收支平衡和循环利用的相关机制以及复合生态系统对外源营养输入的整体响应机制开展研究。概括而言,尾水排放是传统池塘养殖中氮源的主要流失途径,颗粒物吸附沉降是池塘养殖中磷源的主要流失途径,而系统中的碳源则主要是通过鱼类等生物的呼吸作用进行消耗。基于生态循环的"稻渔共生-池塘复合生态系统"则恰好可以解决这三大类营养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高效保持和利用问题,实践业已证明该复合系统拥有较高的产量、品质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稻渔复合生态系统的创新模式因其特有的生态循环机制及系统的高弹性、高缓冲性、高可持续性,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应对农田、渔业生态系统的退化,复合高效解决渔业、农业或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范式。

沈玺钦[3](2020)在《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渔综合种养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要求。水稻方面种植既要求产量品质,又要求节省减肥,去除养殖尾水的氮、磷等营养;渔业方面养殖既要求高品高产,又要求减少投喂。本文从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和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等多个方面阐述新时代稻渔综合种养的基本方法,本质要求。一、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研究。面对现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在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应用陆基生态渔场技术开展了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生态应用。应用水质分析仪对系统内的部分水质指标进行检测,系统阐述了光明渔村养殖鱼塘系统、稻蟹共生系统和循环沟渠净化系统(稻田-池塘复合统)的水质变化规律。精养鱼塘系统:平均氨氮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793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1.553mg/L,亚硝酸盐平均浓度从总进水口的0.094mg/L上升到总出水口的0.226mg/L。稻蟹共生系统:氨氮浓度从进水口的0.42mg/L降低到出水口的0.13mg/L,净化效率达到69.05%,磷酸盐含量进水口浓度低,出水浓度高,边沟中由于扰动,磷酸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氨氮浓度相对较低,田中间的氨氮、磷酸盐浓度相对中等。沟渠循环净化系统:平均氨氮含量从1.247mg/L降低到0.363mg/L,磷酸盐平均含量从0.203mg/L降低到0.01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的悬浮有机物浓度:8月2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127.45mg/L,8月6日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20.36mg/L,8月30日稻田退水前各个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85mg/L。8月生产旺季稻蟹共生系统稻田环沟水质:亚硝酸盐浓度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多次测得0mg/L,各田块环沟平均氨氮浓度为0.105mg/L,平均磷酸盐浓度为0.04mg/L。清水输入鱼塘,鱼塘排出了大量肥水通过沟渠进入稻田中,经沟渠和稻田净化后的清水再次注入鱼塘,使得整个系统水质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以及产量因此大大提高。表明该模式有助于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两种产业的协调发展,减少养殖尾水排放,实现养殖污染资源化。二、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稻生长研究。在不同情况下稻田的灌溉模式影响了水稻的生长以及产量。实验分为每隔5d灌溉一次鱼塘水,每隔7d灌溉一次鱼塘水以及不灌溉鱼塘水。水稻种植品种为“吉宏6号”,水稻平均亩产1089.93斤,总体旱田亩产高于水田,不同灌溉周期亩产5d灌溉一次>7d灌溉一次>不灌溉鱼塘水。地上部分生物量旱田大于水田,旱田水稻生物量到成熟期平均达到115.86g/穴,而水田水稻生物量在成熟期平均值只有55.04g/穴。7号田和11号田为每隔5d灌溉一次,生物量在同比于其它水田较高,平均值达到68.9g/穴。各田块秆长在抽穗期过后便不再增长,相对于其它指标,秆长在抽穗期过后还算比较稳定。各个田块株高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之后略有减少。水稻秆基部外径在抽穗期达到峰值,抽穗期到成熟期略有减少。灰色关联度分布在0.576-0.907之间,各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根长(0.907)>秆基部外径(0.863)=穗基部外径(0.863)>秆长(0.846)>株高(0.829)>穗长(0.776),根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根茎秆构成因子,穗长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根茎秆构成因子;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与水稻产量关联度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有效穗数(0.869)>穗粒数(0.847)>生物量(0.813)>结实率(0.806)>千粒重(0.759)>每公顷穴数(0.715)>根干重(0.625)>成穗率(0.576),有效穗数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构成因子,成穗率是与水稻产量关联度最小的产量构成因子。三、为了探求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成熟阶段的生殖特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采用了统计学、资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方法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光明渔村中稻田养蟹基地稻田中华绒螯蟹性腺、肝胰腺、条件指数,以了解目前银川地区中华绒螯蟹养殖成熟群体的生长生殖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基地稻田产量大但规格偏小,这主要受当年气温偏低且采用不投料的粗放养殖模式所致。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2-61mm之间,头胸甲长分布在37-59mm之间,体重在22-101g之间。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主要分布在35-50mm,而11月20日主要分布在35-55mm。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10月24日主要分布在40-50mm,而11月20日则各区间都有一定分布。10月24日中华绒螯蟹体重主要分布在20-50g,而11月20日在20-65g各个组里相对更平均的分布。整体上有趋于平均的趋势。中华绒螯蟹体重与头胸甲宽呈幂函数关系,雄性y=0.001x2.8875,R2=0.8877,雌性y=0.0016x2.7204,R2=0.9315。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CW=0.9017CL+0.5638,R2=0.9759,雌性CW=0.9466CL-1.1013,R2=0.9377。中华绒螯蟹头胸甲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雄性W=0.0006CL2.9316,R2=0.233,雌性W=0.0007CL2.8717,R2=0.9363。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宽与肝胰腺重呈线性关系,雄性:HW=0.2351CW-7.5852,R2=0.8117,雌性HW=0.0904CW-1.9197,R2=0.2305。肝体指数与头胸甲宽呈线性关系,雄性为正相关,雌性为负相关。雄性HIS=0.1064CW-0.3422,R2=0.3102,雌性HIS=-0.0993CW+8.6023,R2=0.0538。输精管重和肝胰腺重呈指数函数关系,HW=0.8129e0.8991VW,R2=0.602。肝胰腺重与卵巢湿重呈二次函数关系HW=0.0581OW2-0.2266OW+1.835,R2=0.1075。四、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水稻亩产量总体上旱田高于水田,这是由于种植模式不同的原因。有的水田水稻产量不高但是因为放养中华绒螯蟹,故亩产值较高,养殖中华绒螯蟹是让农民增加收入的较好的办法,3号田的亩产值可以达到1号旱田的两倍,达到8294.71元/667m2。将2019年全场各个品种产量归总,总计鱼产量为44.78万kg;水稻总产量286552kg,中华绒螯蟹总产量5078.5kg。水产品产量和水稻产量的比值为1:1.43。俗称“1斤鱼:1.5斤稻”模式。也就是亩产1430斤稻,耦合集约水产养殖系统产鱼亩产1000斤。鱼塘面积和稻田面积比是290:776,即养殖面积占27%左右。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稻渔综合种养进行突破提升,在水循环、精养鱼塘系统营养物质去除、稻蟹共生系统营养物质吸收、稻渔综合种养水稻生长规律、稻蟹共生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成熟群体生殖特征与条件状况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归纳出宁夏地区的生产规律,从而对来年的生产科研进行指导,对宁夏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推广做出一定的贡献。精养鱼塘中营养物质的排出能够减缓水体老化和富营养化,养殖尾水灌溉进稻田使得秧苗更加粗壮同时又净化了水体,循环用的生态沟渠缓冲了养殖尾水营养物质的高浓度,中华绒螯蟹在西北地区特殊的养殖气候与养殖地位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生殖特征条件影响。在夯实基础的条件下我们对精养鱼塘水质调控、稻田生态功能、水稻减少施肥、中华绒螯蟹较少投喂进行了创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这个西北地区做一个先行者、开拓者。在创新的基础上我们加大科学研究,将基础研究做踏实,在基础水化学的测定、水稻基本生长指标的测定、中华绒螯蟹基础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水循环效率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初步揭示该复合系统的耦合和循环机制。

崔婉娜[4](2019)在《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特种水产养殖业——河蟹产业获得蓬勃发展,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随之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上海是长江品系中华绒螯蟹的“故乡”,蟹文化底蕴深厚。本研究作为上海市农委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的一个子课题,试图通过梳理和分析蟹文化资源潜在价值与应用理论基础、上海蟹文化社会认知情况与河蟹产业发展现状及其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借助SWOT分析工具对蟹文化资源在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中开发应用的优劣机威进行分析,着重就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中如何开发应用蟹文化资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上海河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文献溯源、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分析了河蟹产业发展轨迹与特点,发现蟹文化资源对上海河蟹产业发展存在以下价值与功能:一是蟹文化资源与河蟹产业融合可以增加河蟹产业附加值;二是可以促进河蟹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拓展,扩大河蟹产业增长空间;三是有助于提炼上海蟹文化特色,增加河蟹产业文化内涵,提升上海河蟹的地方品牌知名度;四是有助于发挥河蟹产业波及效应,促进河蟹文博会展业、蟹文化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发现,上海蟹文化的社会认知度不高。进入21世纪后,上海在河蟹种苗繁育和成蟹养殖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养殖方式也多样化,出现了崇明模式、松江模式等河蟹生态养殖方式。随着上海市农委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的实施,上海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河蟹种苗生产基地,上海科技人员培育的国家级良种“江海21号”种苗供不应求,上海努力推出的“崇明清水蟹”等成蟹产品知名度也日渐提升,在全国河蟹市场的影响力稳步扩大。尽管上海河蟹产业成绩不菲,然而仍存在不少挑战和问题,比如河蟹产业依然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对蟹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不足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上海河蟹产业的地方品牌知名度不高。本研究应用渔业经济管理、文化经济学、SWOT分析等理论与方法,聚焦上海如何融合蟹文化资源创造河蟹产业附加值问题,对上海在河蟹产业发展中开发应用蟹文化资源的状况进行剖析,结果发现其优势是:上海食蟹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隽永绵长、底蕴深厚的蟹文化;上海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长江品系河蟹的襁褓地,适宜河蟹种苗培养和养殖;经过多年积累,上海已形成浓郁的食蟹文化传统,并由河蟹衍生出蟹粉小笼、蟹粉生煎等众多经典美食。劣势是:自主创新意识比较欠缺,缺乏特色河蟹深加工产品与衍生产品开发;地方品牌意识薄弱,各产品之间的品牌张力大于上海地方品牌的凝聚力,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机会是:政府的重视与扶持,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河蟹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建设与功能发挥;上海河蟹市场依然充满潜力,对高品质河蟹及蟹糊、蟹酱、蟹粉等产品需求旺盛,人们对河蟹产品及蟹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威胁是:全国各地好蟹竞相涌入上海河蟹市场,各种地方品牌众多,竞争激烈;蟹文化转化创新人才缺乏,对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综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本研究提出上海河蟹产业发展,应就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增长型发展战略,即建立“河蟹+文化”产业发展示范点,延伸河蟹产业链,实现河蟹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文化经济化经营;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即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上海地方品牌识别力和影响力;多元化发展战略,即利用科技创新,在继续提高河蟹种苗优势的基础上,提升河蟹成蟹养殖规格和品质,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挖掘利用蟹文化资源,打造上海地方特色产品;协同式发展战略,即发挥合作机制,培养相关人才,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本研究针对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研究目标及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背景,提出上海河蟹产业主动融合蟹文化资源的发展建议:挖掘上海蟹文化资源,分类研究,提炼特色,融入河蟹产业发展,提升地方品牌的文化亲和力;合理配置上海蟹文化资源,提升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应用能力,将蟹文化资源有机注入河蟹产业各生产环节,促进河蟹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并逐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强蟹文化资源的推广与普及,浓郁河蟹及其衍生品消费氛围,加强河蟹品牌文化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河蟹产品开发能力,构建河蟹产业“科技+生态+经济+文化”的发展格局;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上海河蟹地方品牌在全国河蟹市场的影响力。

刘凯[5](2019)在《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稻田养鱼基础上,经过近年提升和优化,推广实践发展起来的新的农业模式。最早是由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团队提出“稻渔共作”这个概念。与传统稻田养殖相比,新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具有以粮为主、生态优化、突出了产业化发展三个特征。稻渔综合种养因养殖种类不同可以分为稻鱼养殖,稻虾养殖,稻蟹养殖等,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生态循环、高效节能”的符合时代环保要求的新模式。稻渔共作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这种动物和植物共存的综合生态系统,是强于单独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和资源生产能力结合,成为水稻主产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生态效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手抓手。实践证明,稻田综合种养普遍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能够实现水稻化肥和农药减量,真正实现绿色高效生产。各地气候和地质条件不同,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不能够轻易在其它地方实现,各地需根据生产实际,通过示范和应用实践,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综合种养模式。本论文中,我们以宁夏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作为试验基地,从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为人工构建的复合稻渔生产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以求进一步发展。一、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本研究对光明渔场基地的两套流水池系统在2017年和2018年的草鱼生产情况和水体水质变化进行研究。其中草鱼产量,在2017年也达到了68.1kg/m3,2018年达到了76.8kg/m3;整个养殖期间,流水槽内和流水槽外塘中水质保持良好,极少使用“底改调水”类鱼药;现代渔业物联网的应用,给整个水产养殖过程提供了安全保障,逐步实现了生产区域水质监控和智能管理,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更高效,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方式。二、稻渔共作系统中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方面:本研究在光明渔场基地,主要选取了稻鳅系统、稻蟹系统和稻鱼系统(对照组)三块试验田作为试验田。在58月,分5次在三块试验田中采取环沟水样、环沟底泥和稻田泥样进行研究。根据宁夏2017年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户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报告,结合光明渔场基地以及周边种植户的情况,在不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亩产量大概为600kg/亩,水产品大概60kg/亩,收入2880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下,水稻亩产量700kg,收益1820元。在相同条件下,尽管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投入较传统水稻单作模式,在土地租金、水产苗种费、人工费等方面多投入11,250元/hm2,净利润也多3750元/hm2左右。本项目实现所有养殖水体在系统中循环利用,没有排放到外源环境,只通过补充黄河水源,实现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系统的大耦合,实现高产高生态的目标。三、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方面:本研究从银川市光明渔场的五种稻渔共作系统(稻鳅系统、稻虾系统、稻蟹系统和两个稻鱼系统)中共采样物种148尾(检测同位素88尾),生物种类10种。系统中生物δ13C值范围为-28.39‰-20.95‰,δ15N值范围为4.41‰14.49‰。其中δ15N值最低的是鲤鱼,最高的是黑鱼,都属于稻鱼系统,说明鲤鱼和黑鱼的生活环境以及摄食有所不同。δ13C最低的是鲢,最高的是蟹。营养级的范围在1.584.54之间,主要集中在2.53.8之间。鱼类平均营养级为3.0。营养级大于2.5的鱼类占总数的79%。其中台湾泥鳅和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的营养级最低;营养级大于3.0的占总数的53.4%,最高的为黑鱼,其营养级为4.54。其余营养级顺序分别为:梭鲈>鲢>蒙古红鲌>鳙>克氏原螯虾>中华绒鳌蟹>异域银鲫“中科三号”>台湾泥鳅。本研究旨在为系统中主要生物提供基础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宁夏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渔业资源营养结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研究的创新点,是将传统的池塘养殖和稻田综合养殖结合起来,用池塘的肥水来种植水稻,用稻田净化的清水来养鱼,从而达到“以渔肥田、以田净水、尾水零排放”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目标。研究表明,饲料中被有效利用的氮含量大约占2027%、磷含量大约占824%,大部分都在池塘中沉积、浪费;而稻田水稻对池塘尾水中的氮、磷的去除率非常高,均达到70%以上。经过在银川光明渔场基地两年的试验证明,我们创新的综合生产模式,是一种高产高效、生态环保的新模式,值得继续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郭宏伟[6](2018)在《西北黄河滩生态养蟹技术探索》文中提出陕西段黄河滩历来以水草茂盛、滩涂众多着称,仅大荔县范家镇华原村就有滩涂面积3600多亩。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从2015年起,大荔县就在华原村试验开展生态养蟹500亩,当年亩产蟹25千克,亩效益1500元。到2017年,已发展到四户2000余亩,平均亩产50千克,蟹品质、口感

刘华楠,项丽[7](2018)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背景下河蟹养殖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岛建设的理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崇明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适合河蟹的生态养殖,这对于实现崇明农业的生态化及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对崇明河蟹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进行介绍,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崇明河蟹由小规模的养殖模式向标准化模式的转变过程。阐述了崇明河蟹生态养殖的三种模式,各有其特点。新时期,根据生态农业的目标提出了崇明发展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路径,文章主要从技术、经营、生产三个层面进行路径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崇明生态岛建设与河蟹养殖的高度融合。

王昂[8](2018)在《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一种农作物,大约有40%的人口从水稻中获取碳水化合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但是人口众多,因此对于稻米的需求量很大。目前提高水稻产量最有效的办法是施肥,但是肥料利用率往往不足50%。因此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河蟹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甲壳类动物,由于其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河蟹养殖热度居高不下。为了追求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投喂饲料是唯一的方法。而河蟹对饵料的利用率不足30%,因此,河蟹养殖水体N,P和有机颗粒物容易超负荷,造成环境污染。稻蟹共作模式是一种集水稻与河蟹为一体的模式,水稻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多样化的饵料,减少了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入;河蟹通过捕食稻田中的水生动植物,加速了有机质的周转,不间断地为水稻提供营养物质,并且河蟹在稻田中扰动促进了水稻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二者结合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综合效益等特点。目前,稻蟹共作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但是关于该系统N素形态、N素在土壤-水体-空气之间的迁移和转化特征,水稻生长与N素转化的关系以及该模式对环境的影响评估等尚未可知。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在辽宁盘锦展开,田间试验采用施N和养蟹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为不养蟹与养蟹,不养蟹就是常规稻作模式,养蟹就是将大眼幼体放入稻田培育成一龄蟹种。副因素为施N肥与不施N肥,实验共4个处理,即单作稻不施N肥(R0M)、稻蟹共作不施N肥(R0C)、单作稻施N肥(R1M)和稻蟹共作施N肥(R1C),每个处理各3个重复,研究稻田土壤无机N素,微生物量N(MBN)和酶活,田面水N素;稻田NH3挥发,N2O排放和N素淋溶损失;水稻生长,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河蟹生长和产量属性;稻蟹共作模式N素平衡等,以期为稻蟹共作模式节省N素投入,提高N素利用率和系统面源减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为该模式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施N显着增加了全生育期土壤pH,铵态N(NH4+-N),硝态N(NO3--N)的含量,对土壤TN含量促进作用不显着。在施N条件下,R1C处理的土壤NH4+-N为13.71 mg·kg-1,较R1M增加8.8%(P<0.05),但是二者土壤pH,NO3--N和TN含量无显着差异;在不施N条件下,R0M和R0C处理土壤pH,NH4+-N,NO3--N和TN的含量均无显着差异。2.各处理土壤MBN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脲酶和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N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以及010 cm土壤H2O2酶活。在施N条件下,养蟹显着提高020 cm土壤MBN含量,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与否对土壤MBN影响较小。养蟹显着提高01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脱氢酶活性,对1020 cm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和020 cm土壤的H2O2酶活影响较小。四种酶活之间除了H2O2酶活与脱氢酶活不相关外,均呈显着正相关;四种酶活与土壤MBN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脲酶和H2O2酶活性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脱氢酶活与土壤NO3--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土壤NH4+-N含量不相关。蛋白酶活与土壤NH4+-N和NO3--N含量不相关,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MBN和酶活,促进酶活在土壤N素转换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土壤N素有效性。3.NH4+-N是田面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田面水TN浓度的54.6%;NO3--N是淋溶水N素的主要形态,占TN淋溶量的58.5%。施肥可以显着提高土壤MBN的含量,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素浓度(P<0.05)。养蟹稻田的土壤MBN含量较单作稻田提高了17.7%。养蟹可以显着降低淋溶水NO3--N浓度(P<0.05),但是对田面水N素和淋溶水NH4+-N和可溶性有机氮(DON)浓度影响较小。淋溶水NO3--N浓度与田面水浓度呈线性正相关(P<0.01),淋溶水DON浓度与土壤MBN含量呈线性负相关(P<0.01)。R1M和R1C的TN淋溶量分别占当季施肥量的7.6%和6.3%,N淋溶不是肥料N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施肥条件下,养蟹降低TN淋溶量15.0%(P<0.05),而在不施肥条件下,降低TN淋溶量7.2%(P>0.05)。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田肥料N素的淋溶损失。4.在水稻全生育期,R0M、R0C、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为8.56、7.37、45.64和41.34 kg N·hm-2。施N是影响稻田NH3挥发的主要因素,R1M和R1C的NH3挥发量分别较R0M和R0C提高4.33倍和4.65倍。在施N稻田,NH3挥发主要集中在淹水后10 d内,该阶段的挥发量占全生育期67.6%76.7%。不施N稻田的NH3挥发速率整体较平稳。养蟹可以降低稻田的NH3总挥发量,从河蟹放入稻田后计,R1C的NH3挥发量较R1M降低28.4%,差异显着;然而整个水稻生长季,R1M和R1C处理NH3的总挥发量无显着差异。NH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4+-N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在施N稻田,NH3挥发损失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呈显着负相关。R1M和R1C处理NH3总挥发量分别占当季施N量28.5%和26.0%。在不施N稻田中,养蟹对削弱NH3挥发损失和提高水稻N素积累量的效果不显着。5.稻田N2O排放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峰值出现在水稻返青期和收获期;施N显着提高稻田N2O排放速率和排放量;在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模式降低稻田N2O的排放速率,显着降低N2O的累积排放量;在不施N稻田中,稻蟹共作系统的N2O排放速率,排放量高于常规稻田,但是差异不显着;R0M,R0C,R1M和R1C的GWP分别为29.7,33.8,211.2和151.0 kg CO2 eq·hm-2。N2O排放速率与田面水DO,土壤NO3--N呈显着正相关;与土壤温度呈显着负相关。6.与单作稻处理相比,稻蟹共作模式显着提高了水稻的穗数,粒数/穗和产量(P<0.05)。水稻产量与其N素积累量呈显着正相关。R1C处理的河蟹存活率和产量显着高于R0C处理;饲料转化率显着低于R0C处理;河蟹规格略低于R0C处理(P>0.05)。稻蟹共作模式的N肥农学利用率(NAE),N肥回收效率(NRE),N肥生理利用率(NPE)和N肥偏生产力(PFP)分别比单作稻模式高9.8%(P>0.05),7.8%(P>0.05),2.2%(P>0.05)和12.5%(P<0.05)。此外,稻蟹共作模式土壤N素依存率(SNDR)和基础地力贡献率(BSPCR)分别较单作稻模式高5.3%和2.8%,差异均不显着(P>0.05)。7.相比R1M,R1C处理显着降低N2O排放和N淋溶损失,对NH3挥发的抑制不显着,不施N条件下R0C处理对N2O排放,NH3挥发和N淋溶损失的削弱不显着。无论施N与否,稻蟹共作模式均显着地降低了土壤N素损失总量;显着提高了水稻和河蟹的N收获量和土壤供N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补充土壤N素亏损。稻蟹共作系统降低水稻对肥料N素的依赖,减少肥料N素的投入。在目前资源缺乏,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条件下,采用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其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掘不同农业系统自身的功能,以提高系统N素的循环和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稻蟹共作模式在稻蟹产量,N肥效率,饲料利用率,N素损失和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效果,适合推广和应用。

牟利民,金华,孔令杰[9](2017)在《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为解决黑龙江省河蟹养殖生产中存在的规格小、效益差的问题,积极示范推广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促进了黑龙江省河蟹养殖生产从"大养蟹"到"养大蟹"、"养优质蟹"的转变,大幅度提高了河蟹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池塘养蟹亩效益1000元以上,稻田养蟹亩增效益300元以上,大中水面养河蟹亩增效益100元以上。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1.改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条件,建设好防逃设施

刘成建,张爱芳[10](2017)在《浅论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文中指出河蟹生态养殖是提高池塘养蟹经济效益的好技术。该文通过对养蟹池塘采取种植水草、投放螺蛳、配养鲢鳙鱼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善了蟹池的生态环境,使所养螃蟹不得病或少得病,提高了河蟹的品质;通过少放蟹种,提高了河蟹的规格,使所养河蟹价格提高,效益倍增。

二、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池塘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病原因
    (一)水质恶化
    (二)养蟹密度过大
    (三)蟹种退化
    (四)投饵不当
    (五)消毒不严
    (六)病害管理不善
二、防控措施
    (一)保护池塘生态环境
    (二)合理放养蟹种
    (三)培育健壮蟹种
    (四)正确投喂饵料
    (五)把好各项消毒关口
    (六)加强蟹病防治工作

(2)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范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1.1 稻田养鱼
        1.1.1 稻鱼系统水稻生产效益情况
        1.1.2 稻鱼系统稻田基础设施及种植情况
        1.1.3 稻鱼系统营养利用情况
        1.1.4 稻鱼系统生态系统研究
        1.1.5 稻鱼系统农药使用和病虫害控制情况
        1.1.6 稻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2 稻蟹共作系统研究
        1.2.1 稻蟹共作中水稻和河蟹的生长
        1.2.2 稻蟹共作中土壤理化变化
        1.2.3 稻蟹共作水化学
        1.2.4 稻蟹共作生态系统
        1.2.5 稻蟹共作草害和虫害
    1.3 稻虾共作系统生态研究
    1.4 系统的整合
2 稻田-池塘复合生态养殖模式
3 稻渔共生-池塘复合生态养殖系统

(3)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稻渔综合种养研究背景
    1.2 稻渔共作系统研究
        1.2.1 稻鱼共生进展研究
        1.2.2 稻蟹共生进展研究
        1.2.3 稻虾共作进展研究
    1.3 精养鱼塘水质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鱼塘水质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条件
        2.1.2 精养鱼塘系统
        2.1.3 养殖鱼塘系统水质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精养鱼塘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2 养殖鱼塘系统总进出水口氨氮变化规律
        2.2.3 流水槽氨氮、磷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
        2.2.4 精养鱼塘系统中典型鱼塘进出水口悬浮有机物含量变化
    2.3 讨论
第三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稻蟹共生系统
        3.1.2 循环沟渠系统
        3.1.3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检测
        3.1.4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检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稻蟹共生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2 循环沟渠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3.2.3 稻蟹共生稻田环沟悬浮有机物浓度
        3.2.4 稻蟹共生8月生产旺季稻田环沟水质
    3.3 讨论
第四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条件
        4.1.2 实验设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稻田地面上部生物量、秆长、株高、秆基部外径动态变化
        4.2.2 水稻产量与水稻根茎秆构成因子、产量构成因素关系
    4.3 .讨论
        4.3.1 稻蟹共生水稻生长指标的探讨
        4.3.2 .灌溉鱼塘水对水稻的影响
        4.3.3 稻蟹共生中水稻根茎秆、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第五章 大型稻蟹共作—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中华绒螯蟹体长的分布变化
        5.2.2 中华绒螯蟹体重的分布变化
        5.2.3 中华绒螯蟹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5.2.4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变化
        5.2.5 成熟阶段中华绒螯蟹条件指数变化
    5.3 讨论
第六章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养殖鱼塘水质研究
    7.2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稻蟹共生水质研究
    7.3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水稻生长的研究
    7.4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中华绒螯蟹成熟阶段生长生殖特征研究
    7.5 大型稻蟹共生——水产养殖耦合系统产量分析研究
    7.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河蟹产业发展研究
        1.3.2 蟹文化融合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
        1.3.3 文献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技术路线和论文创新点
        1.6.1 技术路线图
        1.6.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蟹文化资源应用理论基础与价值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文化经济学
        2.1.2 文化资源学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蟹文化的定义
        2.2.2 蟹文化资源定义
    2.3 河蟹产业发展轨迹与特点
        2.3.1 天然捕捞期
        2.3.2 人工增殖期
        2.3.3 人工养殖期
        2.3.4 生态养殖期
    2.4 蟹文化资源类型与功能
        2.4.1 蟹文化资源类型
        2.4.2 蟹文化资源功能与价值
第三章 上海蟹文化与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3.1 上海蟹文化的社会认知情况
        3.1.1 上海蟹文化认知情况总体评价
        3.1.2 上海蟹文化基本知识认知情况评价
        3.1.3 上海蟹文化其他知识认知情况评价
    3.2 上海河蟹产业发展现状
        3.2.1 空间分布差异化
        3.2.2 养殖技术模式化
        3.2.3 河蟹品牌多样化
        3.2.4 扣蟹供应市场化
    3.3 上海蟹文化与河蟹产业之间的问题
第四章 上海“河蟹+文化”产业模式的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上海食蟹历史悠久,蟹文化底蕴深厚
        4.1.2 上海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河蟹养殖
    4.2 劣势分析
        4.2.1 蟹文化创新意识薄弱,缺乏特色河蟹深加工产品
        4.2.2 地方品牌意识不强,规模化养殖程度低
    4.3 机遇分析
        4.3.1 政府重视与扶持,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助力
        4.3.2 市场发展广阔,食蟹品蟹氛围浓厚
    4.4 威胁分析
        4.4.1 地方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4.4.2 人才缺乏,蟹文化资源挖掘不足
    4.5 战略选择
        4.5.1 SO战略(增长型战略)
        4.5.2 WO战略(转型升级战略)
        4.5.3 ST战略(多元化战略)
        4.5.4 WT战略(协同式战略)
第五章 上海推进“河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
    5.1 挖掘蟹文化资源,提炼上海地方品牌文化特色
    5.2 合理配置蟹文化资源,延伸上海河蟹产业链
    5.3 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河蟹产业地方品牌建设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河蟹产品开发能力
    5.5 加强营销和推广,提高上海地方品牌市场占有率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系统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鱼共生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1.2.2 稻蟹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1.2.3 稻虾共作系统中生态学研究
        1.2.4 稻渔共生系统的整合和展望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宁夏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中池塘循环流水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光明渔场基地介绍
        2.1.2 系统组成
        2.1.3 池塘工程化建设内容
        2.1.4 设备安装
        2.1.5 鱼种放养
        2.1.6 饲养投喂及水质管理(养殖旺季)
        2.1.7 水质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流水槽养殖草鱼产量
        2.2.2 水质变化
    2.3 讨论
        2.3.1 流水槽产量情况
        2.3.2 流水槽水质变化情况
        2.3.3 流水槽污染处理问题
第三章 银川大型稻渔共作系统稻鱼共生单元水质和土壤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塘口布局和生产情况
        3.1.2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三种稻鱼系统pH值变化
        3.2.2 三种稻鱼系统盐度变化
        3.2.3 三种稻鱼系统三态氮的变化
        3.2.4 三种稻鱼系统全磷和钾的变化
        3.2.5 稻鱼共生系统的水体其它水质变化
        3.2.6 不同稻渔工作模式下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
    3.3 小结
第四章 银川稻渔共作系统中主要养殖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样品处理
        4.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各养殖系统中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4.2.2 各塘口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4.2.3 各养殖系统中生物营养级情况
        4.2.4 同一系统不同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4.2.5 不同系统中同一种类生物营养级情况
    4.3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流水池养殖草鱼产量及水质变化方面
    5.2 稻渔共作系统下环沟水化学指标和土壤指标的分析方面
    5.3 稻渔共作系统中同位素特征方面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背景下河蟹养殖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崇明河蟹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
    (一) 起步性发展阶段:岛外开发湖泊养殖 (1994-2000年)
    (二) 拓展性发展阶段:岛内与岛外养殖并举 (2001-2007年)
    (三) 跨越式发展阶段:规格化、标准化养殖 (2008-2014年)
    (四) 优选性发展阶段:蟹种培育进入良种化 (2015年至今)
二、崇明河蟹生态养殖模式及特点
    (一) 池塘河蟹单养
    (二) 鱼蟹混养模式
    (三) 稻蟹共生模式
三、崇明发展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的路径
    (一) 技术层面
        1.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 精心选种, 合理放养
        3. 科学饲养, 疾病防治
    (二) 生产层面
        1. 构建完善的水产养殖许可证制度, 加强水产养殖管理
        2. 提高河蟹养殖组织化程度, 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发展
    (三) 经营层面
        1. 树立品牌意识, 实施产业化经营
        2. 规划销售核心区域, 提升品牌形象
        3. 发展休闲蟹业, 培育蟹旅联动基地

(8)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稻蟹共作生产模式
    1.2.2 田面水N素
    1.2.3 土壤固定态NH_4~+
    1.2.4 土壤溶解性氮
    1.2.5 土壤MBN
    1.2.6 土壤酶活性
    1.2.7 稻田系统N素损失
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路线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1 试验地点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田间管理
2.3 项目的测定和分析方法
    2.3.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2.3.2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2.3.3 NH_3的收集与测定
    2.3.4 N_2O的收集与测定
    2.3.5 水稻与河蟹样本的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水稻和河蟹的含N量
    2.4.2 水稻N素利用效率
    2.4.3 河蟹生长和饲料利用
    2.4.4 土壤N素依存率和基础地力贡献率
    2.4.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稻蟹共作模式土壤无机N素的特征
3.1 引言
3.2 结果
    3.2.1 土壤pH
    3.2.2 土壤NH_4~+-N
    3.2.3 土壤NO_3~--N
    3.2.4 土壤TN
3.3 讨论
    3.3.1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pH的影响
    3.3.2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无机N的影响
    3.3.3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TN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蟹共作模式对土壤MBN和酶活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
    4.2.1 不同处理土壤NH_4~+-N与NO_3~--N含量的动态变化
    4.2.2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的动态变化
    4.2.3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的动态变化
    4.2.4 土壤N素和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不同处理土壤MBN含量动态
    4.3.2 不同处理土壤酶活动态以及与N素相关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稻蟹共作模式水体N素淋溶损失的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
    5.2.1 不同处理土壤MBN的动态
    5.2.2 不同处理田面水N素动态
    5.2.3 不同处理淋溶水N素动态
5.3 讨论
    5.3.1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的影响
    5.3.2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NH_4~+-N,NO_3~--N和TN的影响
    5.3.3 稻蟹共作对淋溶水DON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稻蟹共作模式NH_3挥发损失的研究
6.1 引言
6.2 结果
    6.2.1 不同处理水稻的N素积累
    6.2.2 不同处理NH_3挥发情况
    6.2.3 田面水pH和NH_4~+-N浓度
    6.2.4 NH_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pH,NH_4~+-N浓度的相关性
    6.2.5 NH_3挥发量与水稻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
6.3 讨论
    6.3.1 水稻的N素积累
    6.3.2 不同处理的NH_3挥发损失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稻蟹共作模式N_2O排放的研究
7.1 引言
7.2 结果
    7.2.1 水土指标
    7.2.2 N_2O排放速率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稻蟹共作模式中稻蟹生长和N素利用率的研究
8.1 引言
8.2 结果
    8.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8.2.2 河蟹生长及产量
    8.2.3 水稻N素积累量
    8.2.4 水稻产量与N素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
    8.2.5 水稻的N素吸收利用效率与基础地力
8.3 讨论
    8.3.1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8.3.2 稻田施N对河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8.3.3 不同稻作模式对水稻N素利用率与基础地力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稻蟹共作系统N素平衡研究
9.1 引言
9.2 结果
    9.2.1 降雨与灌溉
    9.2.2 总N素损失
    9.2.3 水稻和河蟹N素输出
    9.2.4 土壤TN
    9.2.5 N素平衡
9.3 讨论
    9.3.1 降雨和灌溉N输入
    9.3.2 N素损失
    9.3.3 水稻与河蟹N素产出
    9.3.4 土壤供N
    9.3.5 N素平衡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1.1 稻蟹共作对土壤N素和酶活的影响
    10.1.2 稻蟹共作对田面水N素动态和淋溶损失的影响
    10.1.3 稻蟹共作对NH_3挥发和N_2O排放的影响
    10.1.4 稻蟹共作对水稻与河蟹生长、产量和N素利用率的影响
10.2 主要创新点
    10.2.1 研究思路有创新
    10.2.2 研究结果有创新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 致谢

(9)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1. 改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条件, 建设好防逃设施
    2. 选择大规格优质蟹种合理放养、提早放养
    3. 选择优质饲料, 合理投饲
    4. 加强河蟹蜕壳期间的管理
    5. 注意调节水质, 保持水质清新
    6. 设置河蟹暂养育肥池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 技术的推广要以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为目标
    2. 强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才能确保技术的应用效果
    3. 暂养育肥措施改善了河蟹品质, 解决了河蟹均衡上市问题
三、存在问题

(10)浅论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蟹塘
    1.1 蟹塘条件
    1.2 池塘清整
    1.3 防逃设施建设
2 种植与放养
    2.1 水草种植
    2.2螺类投放
    2.3 蟹种放养
3 蟹塘管理
    3.1 养殖管理
    3.2 病害防治

四、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池塘河蟹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J]. 周世明. 渔业致富指南, 2021(04)
  • [2]稻渔综合种养的科学范式[J]. 管卫兵,刘凯,石伟,宣富君,王为东. 生态学报, 2020(16)
  • [3]银川大型稻蟹共生和水产养殖耦合系统水质和稻蟹生长研究[D]. 沈玺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上海河蟹产业发展之蟹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 崔婉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银川陆基生态渔场系统稻渔共作机制研究[D]. 刘凯.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西北黄河滩生态养蟹技术探索[J]. 郭宏伟. 科学养鱼, 2018(10)
  • [7]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背景下河蟹养殖模式探析[J]. 刘华楠,项丽. 中国渔业经济, 2018(03)
  • [8]稻蟹共作系统氮素迁移与转化特征的研究[D]. 王昂.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9]大规格优质河蟹养殖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J]. 牟利民,金华,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 2017(05)
  • [10]浅论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J]. 刘成建,张爱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4)

标签:;  ;  ;  ;  ;  

提高池塘养蟹效益的主要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