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伊朗核武(下)(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1](2021)在《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强制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强[2](2021)在《伊朗困局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伊朗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角色,历来处于大国争锋的漩涡之中。美伊关系破裂,伊朗一直面临着美国的围堵遏制。在此背景下,中东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长期受到影响,就连中国这样的域外大国也受到冲击。这样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化解,便形成了伊朗困局。伊朗困局的出现是美伊敌对关系长期演变的结果。故其特征集中表现为美伊在各个领域的博弈,即军事对抗、伊核问题以及经济制裁。伊朗困局的形成,既是美伊历史交往中结构性矛盾所致,又与美国政府的反伊政策相关。而伊朗强烈的反美意识以及反制措施,则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对抗的烈度。伊朗困局的外溢效应导致海湾和中东局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受到挑战。在战略方面,伊朗困局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治阻力与安全风险增大。在政治方面,中国与伊朗构建非结盟性伙伴关系的进程受阻,而伊核问题也在考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在经济方面,伊朗对中国能源供应的保障能力下降,特朗普新政严重掣肘中伊间的经贸合作。因此,如何应对伊朗困局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紧迫的任务。一方面中国在对外工作中要坚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另一方面要构建互利共赢的中伊合作新平台,通过对话与协商,在国际机制内解决热点问题,搭建区域安全合作新架构。
董可[3](2021)在《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探析》文中研究指明伊朗的核问题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其演变态势是确保世界和平发展进程以及核不扩散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更关乎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革。其中,美国的伊核政策对伊核问题的发展极具影响力,特别是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的伊核政策产生了许多变化,研究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有利于分析伊核问题的现状并从大体上把握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的论证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伊核问题转化为伊核危机的三个阶段,分析了伊核问题的实质并整理了自伊朗革命后美国政府的伊核政策演变。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对伊核政策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了其伊核政策的三个特点。第三部分从国际关系因素、国内因素以及特朗普的个人特质三个方面分析了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成因。第四部分论述了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对核不扩散机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美伊关系和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特朗普政府针对伊核问题制定的政策与其前任奥巴马政府截然不同。特朗普的伊核政策态度更为强硬,以遏制为主线,通过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制裁来使伊朗妥协最终达到阻碍其开展核计划的目标。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使美伊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导致伊核问题充满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动摇以及更加混乱的中东地区局势。
王雪婷[4](2020)在《有效多边主义视角下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欧盟在介入伊朗核问题过程中始终遵循有效多边主义的理念。有效多边主义有助于增强欧盟的内部凝聚力,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为欧盟维护能源与政治安全找到新的外交手段;同时,这符合欧盟对国际合法性的一贯追求,为欧盟的权力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为此,欧盟坚持以外交谈判为主要手段,以多边国际组织为依托,加深与伙伴国家的合作,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2003年,英、法、德三国开始以积极、温和的态度干预伊朗核问题,迅速建立了包括欧盟高级代表参与的E3/EU机制,通过接触政策与伊朗达成了限制伊朗核能力的协议。内贾德执政后,局势再度紧张,欧盟三国与美国、中国、俄罗斯建立了P5+1机制(或E3+3机制),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欧盟开始了谈判与制裁并行的双轨政策;同时,欧盟针对伊朗实行了能源和金融的单边制裁,希望与国际伙伴切实合作改变伊朗强硬态度。2013年,伊朗与其他六方恢复谈判,并于2015年签署了《联合全面行动计划》,逐步停止对伊朗制裁,并限制伊朗核能力。2018年,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打击了地区安全形势与欧盟的经济利益。随着美伊之间不断升级的制裁和报复行为,伊朗核问题的未来再度陷入未知。但是,有效多边主义在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过程中促进了欧盟成员国团结一致,强化了欧盟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了欧盟的国际合法性,为处理类似的国际核扩散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伊朗核问题没有发展为战争,伊朗尚未拥有核武器,欧盟的有效多边主义达到了预期目标。
孙源辰[5](2020)在《特朗普政府的朝核及伊核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从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美国与朝鲜、伊朗在核问题的相关互动为着眼点来论述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尝试性地构建了美国对外核政策的比较分析框架,将从美国国家安全、美国的地缘战略需求、维护国际核机制三个角度来解读美国对外核政策调整的原因,其中美国国家安全对应“国家”层次;美国的地缘战略需求对应“地区”层次;维护国际核机制对应“国际社会”层次,并将每一层次根据国家安全的主观、客观;地缘需求的战略、战术;维护国际核机制的纵向、横向各自划分出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围绕上述的六个维度以及特朗普政府的朝核政策、伊核政策,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并进行述评。文章主体部分将分别对特朗普政府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的相关表态及政策举措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利用上文确立的美国对外核政策的比较分析框架,从三个层次,六个维度来分别解析特朗普政府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上的政策取向的成因。最后依据上文的研究成果,综合比较分析上述六个维度对特朗普政府制定及调整对外核政策的影响程度,找出其中的主导因素。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可得出:朝鲜实际核导能力在其就任后获得突破性进展是特朗普逆转以往美国政府朝核政策的主要因素;而伊朗发展核技术对中东其他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由此给美国的中东利益布局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则是特朗普政府逆转奥巴马政府对伊核政策的显着动因。同时,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发现:正是由于朝鲜、伊朗实际核导能力以及朝伊两国拥核对域内其他国家影响程度的不同,使得特朗普政府的朝伊核政策产生分化。不过,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多的是使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趋向温和,后者更多的是使特朗普政府对伊政策趋向强硬。以此为据进一步推演,可以预期的是由于在美国的强硬制裁下,伊朗的核导能力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提升的可能性极小,另一方面,鉴于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相对稳定,朝鲜拥核对域内其他国家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特朗普政府对朝偏克制、偏温和的政策,对伊偏激进、偏强硬的政策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持续下去。
阿拉法特·阿尔肯[6](2020)在《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外交政策的调整》文中研究说明长达40余年之久的美伊两国双方的战略博弈,公开的敌视情绪和敌对立场充斥在美国和伊朗两国之间。因奥马巴总统上台以后的努力,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终于在2015年7月14日达成了伊朗核协议。该协议反映了美国的战略重点正在从中东转移到亚太地区以及美国的主要目标对手正在转向该地区的新兴大国,例如中国和俄罗斯。但是在中东,伊朗作为地区大国,在地缘政治、宗教影响、石油资源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系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在推行其中东政策的进程中将对伊朗的遏制放置于核心地位:特朗普政府在幕僚的选择上启用在立场上对伊朗十分强硬的官员,退出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全面协议,并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对伊朗进行全面遏制和压制。美伊之间针锋相对的实质上不仅仅有地缘政治的因素,两国夺取中东地区霸权的“战争”:伊朗要光复其历史上辉煌的高位,美国则要支配中东地区这一世界能源的中心枢纽。也包含着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伊斯兰和基督教两大文明、两种价值观、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抵触。这方面的研究剖析使得我们对美伊之间关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在另一方面,简单回顾奥巴马政府时期之前美国对伊朗政策的形成以及其根深蒂固的敌对意识;回顾奥巴马时期所有的些许新的改观。重点比较特朗普当局及其外交团队相对于奥巴马时期对伊朗政策的调整。本文试图在系统上较为清晰的阐述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外交政策调整的宏观背景、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目的、美国政府为伊朗设计之政策的核心内容以及所采取行动的具体效果,试着去分析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政策的本质特征与优劣得失,尝试去分析特朗普政府整体中东政策的愿景,对美伊关系的走势进行浅析,本文的研究核心是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和影响。
陈洋[7](2020)在《《伊朗外交政策与国防政策》(第一章至第四章)翻译项目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项目实践报告,原文本为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发布的《伊朗国防政策与外交政策》报告。该报告用详尽的数据阐述了伊朗的国防政策和对外政策。本实践报告的原文本为《伊朗国防政策与外交政策》报告的前四章:伊朗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简介、伊朗政策的驱动因素、伊朗国家安全战略工具、伊朗核计划与国防计划。本次翻译项目的原文为政治性文本。从内容整体上看,原文本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对译者的知识储备提出较大的要求;从词汇句法的角度看,原文专业术语多、用词严谨且正式、句式复杂且多样,给此次翻译任务带来挑战。信息文本的翻译,尤其是政治文本的翻译要求译文有较高的忠实度和可读性,同时做到以上两点是本次翻译项目的难点,“忠实度”要求译者准确无误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可读性”要求译者要以汉语读者更为接受的方式呈现译文。为解决翻译中的难点问题,做到“忠实”与“可读”并举,笔者选取诺德的文本分析理论进行文本分析和“功能加忠诚”原则作为指导,通过使用直译、增译、转换、语序调整等翻译方法解决在词汇、句法和内容上遇到的难题。由于中英在思维和文化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译者有时要做到“功能”和“忠实”并举并不现实。此时,译者需根据翻译目的在二者之间做出取舍。“功能”和“忠诚”不是完全对立的,译者需通过种种翻译策略尽可能实现两者并举,必要时进行取舍,有所侧重。通过本次翻译实践笔者认识到:在处理信息文本时要注重原文作者意图的传递,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实现交际目的。为此,译者首先要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其次,译者要将中英文的差异和读者的接受能力考虑在内,确保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且易于理解。
刘耀虹[8](2020)在《认知管理视角下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研究(2009-2019)》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构建观念、改变认知、提升形象既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战略传播的重要尺度,是提升战略传播的重要方式。本论文集中研究奥巴马政府以来,认知管理视角下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策略。通过对认知管理的理念、机制、模式、实践进行剖析,聚焦认知管理与战略传播的互动关系、并对战略传播的效度进行评估,分析美国如何形成、塑造和改变其对中东受众的认知。外交政策是战略传播和认知管理的先导,认知管理是战略传播的目的,战略传播是认知管理的手段。本文围绕着外交政策、战略传播、认知管理三个层次分析2009年以来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传播行为进行了深度案例分析,以检验美国对中东认知管理分析框架的合理性。本论文分别从奥巴马政府时期和特朗普政府时期,选取美国在中东的战略传播案例,以美国在中东地区为塑造中东受众的认知而实施的战略传播为切入点,系统考察奥巴马政府在“阿拉伯之春”运动、特朗普在美伊对峙阶段中,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进而检验战略传播实施的效度是影响美国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证实认知管理对于改变美国在中东的国际形象以及减少中东受众对美国敌意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国力的迅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高,西方社会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也产生了深刻变化,本论文尝试提出认知管理的分析框架,探究美国战略传播的实施效果,这对于中国实施对外战略和构建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惠小妮[9](2019)在《美国对伊朗核问题政策探析(2009-2019)》文中研究指明伊朗核问题作为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其发展态势对当今国际关系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其关乎核不扩散体系的未来前途,关乎中东政治的发展走向,更关乎未来世界政治的整体格局。研究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十分必要,有利于了解目前伊核问题的现状,更能大致把握未来伊核问题的发展态势并对今后的美伊关系及未来中东局势的发展走向做出大致的预估。本文的论证过程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伊朗核问题的缘由。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政策强硬的原因,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的影响以及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对伊核政策不同的原因。最后一章是各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和立场。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奥巴马主要是通过谈判、施压,签署《伊核协议》以实现中东地区力量的平衡,进而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而特朗普则是通过退出《伊核协议》,联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盟友,组成“反伊朗联盟”,用经济和外交等强硬手段对伊朗进行施压来遏制伊朗。美伊关系恶化使伊朗的核计划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美国构建的核不扩散体系,同时使中东局势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姚全[10](2019)在《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奥巴马政府上任之际,正值小布什政府在中东挑起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均未结束之时,且美国还遭遇了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在“两场战争和一场危机”的大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在维持美国中东地区霸权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对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战略进行了大幅度收缩,甚至是方向性的调整,试图通过更少的战略投入来维持既有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了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离岸平衡战略主张作为离岸平衡手的美国应减少对离岸地区的资源投入,更多地依靠当地盟友来承担起遏制崛起大国的责任。只有在盟友无法完成有效遏制威胁任务时,美国才会亲自介入和干预,以保持离岸地区的均势平衡。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少即是多”,即离岸平衡手在离岸地区投入较少的资源,反而获得更好的收益,因而更有利于维持其在离岸地区的权力与利益。为研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本文完善了原有的离岸平衡战略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主观动机、客观条件、主要手段以及主要优势与局限等四大要素的离岸平衡战略分析框架,以此为线索来更为理性和深入地演绎、分析和评估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战略。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主要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奥巴马政府在中东追求至少五个方面的离岸平衡目标。其一是维持中东地区均势,防止在中东地区出现地区大国的崛起;其二是减少对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将节省的资源投入国内建设和亚太地区;其三是将中东地区的安全责任转移给盟友,减少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安全承诺;其四是避免卷入中东地区冲突,强调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介入中东冲突;其五是缓和与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降低中东国家的反美情绪。其次,奥巴马政府具备实施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客观条件。在地缘环境上,美国与中东地区相隔着巨大的水体,而美国又是西半球地区的唯一霸权国,并具备在遥远的中东地区实施离岸平衡战略的实力。在敌友关系方面,美国在中东地区既面临着像俄罗斯、伊朗、叙利亚这些潜在的威胁者,也保持着像沙特、以色列这些可以依赖的中东地区盟友。在国际格局上,失衡的多极格局也使得美国更容易采取离岸平衡战略。最后,奥巴马政府为推行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减少投入,先后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对利比亚危机实行“背后领导”,对叙利亚危机坚持不动用武力,对恐怖组织采取灵活打击手段,避免派出地面作战部队;第二是推卸责任,其主要表现有三点:1.与潜在威胁者俄罗斯、伊朗、叙利亚缓和紧张的外交关系,甚至与盟友以色列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对抗加剧而使美国陷入或被迫卷入冲突或战争;2.适度增加沙特和以色列的力量,加强盟友与潜在威胁者对抗的实力;3.通过沙特和以色列对抗伊朗,防止伊朗借叙利亚内战增强实力,形成“什叶派新月之弧”;第三是建立均势,通过外交渠道对伊朗研发核武器和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使用化学武器发出警告,甚至划出“红线”试图达到战略威慑目的;同时联合沙特和以色列构建遏制俄罗斯、伊朗和叙利亚的同盟,形成美俄博弈、沙伊对抗、以叙选边站队的“外部均衡”;另外还不断增强自身的威慑能力以及保证美国在军事干预中东威胁和冲突时迅速取胜,通过维持庞大的国防预算保持绝对军事优势和维持有利于军事干预的强大军事投送能力,建立“内部均衡”。总的来说,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虽然存在局限,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其成效方面,第一是签署了伊朗核协议,实现了防止核扩散的目标;第二是未卷入新的中东地区冲突;第三是在反恐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不仅击毙了头号恐怖分子本·拉登,还沉重打击了“伊斯兰国”;第四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战略重心从中东向亚太转移。但这一战略存在的局限也较为明显,那就是一方面美国的战略对手权力上升,俄罗斯得以重返中东,伊朗进一步崛起,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也得以保存;而另一方面美国与中东盟友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出现倒退,甚至跌入历史谷底。特别是,奥巴马政府试图改善美国与伊斯兰世界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还要看到,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总体原则在现今的特朗普政府执政时期仍然得以延续,离岸平衡依然是理解当前美国中东战略的逻辑和窗口。对于中国来说,通过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的中东政策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政府制定更有利于自身的中东政策。
二、目标伊朗核武(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目标伊朗核武(下)(论文提纲范文)
(2)伊朗困局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伊朗困局的生成即表现特征 |
第一节 博弈加剧:美伊冲突不断升级 |
一、美伊关系紧张,军事对抗突出 |
二、中东地区出现“站队”外交,呈现“准两极”的格局特征 |
第二节 热点凸出:伊朗核问题阴云笼罩 |
一、伊核谈判呈“拉锯战”态势 |
二、伊核危机引发多重地区安全风险 |
第三节 经济遇冷: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
一、重点遏制——石油产业举步维艰 |
二、连锁效应——国内经济持续波动 |
第二章 伊朗困局出现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美国与伊朗的历史纠葛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及其运用 |
一、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政策的内涵 |
二、特朗普政府在对伊问题中的政策运用 |
第三节 伊朗的“宁折不弯”及其缘由 |
一、伊朗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
二、伊朗“宁折不弯”的缘由 |
第三章 伊朗困局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 |
第一节 伊朗困局对中国战略利益的挑战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伊朗在其中的地位 |
二、伊朗困局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挑战 |
第二节 伊朗困局对中国政治外交利益的挑战 |
一、伊朗的地缘政治禀赋 |
二、伊朗在中国中东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
三、伊朗在核不扩散问题中的重要地位 |
第三节 伊朗困局对中国经济利益的挑战 |
一、伊朗的能源禀赋及其在中国能源格局中的地位 |
二、伊朗对未来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 |
三、伊朗的市场容量及其辐射力对中国的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外交应对伊朗困局的路径探析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外交应对伊朗困局的行动指南 |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是应对伊朗困局的现实逻辑 |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外交应对伊朗困局的实践路径 |
一、互利与共赢,构建中伊经贸合作新平台 |
二、对话与协商,在国际机制框架内解决伊朗核问题 |
三、共建与共享,搭建“一带一路”安全协作新架构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美国伊核政策的演变 |
(一)伊核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
1.伊朗核计划的诞生 |
2.伊核问题到伊核危机的演变 |
3.伊核问题的实质 |
(二)特朗普上任前美国的伊核政策演变 |
1.以支持伊朗核计划为主的伊核政策 |
2.坚决遏制伊朗核计划的伊核政策 |
3.遏制与缓和并存的伊核政策 |
二、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
(一)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主要内容 |
1.退出《伊核协议》 |
2.制造外交舆论 |
3.实施经济制裁 |
4.加强军事威慑 |
(二)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主要特点 |
1.较强的冒险性 |
2.具有“反建制主义”倾向 |
3.强调“整体性” |
三、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因素 |
1.遏制伊朗的地区崛起 |
2.阻遏俄罗斯在中东地区与伊朗“合流” |
3.兼顾其盟友以色列的利益 |
(二)国内因素 |
1.保障本国油气利益不受损失 |
2.美国国内反伊立场坚定 |
(三)特朗普的个人因素 |
四、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影响 |
(一)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影响 |
1.对核供应国集团的影响 |
2.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影响 |
(二)对美伊之间关系的影响 |
(三)对其他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有效多边主义视角下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欧盟的有效多边主义理念 |
第一节 欧盟有效多边主义的缘起与发展 |
一、多边主义的内涵 |
二、欧盟有效多边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
三、欧盟有效多边主义的内涵 |
第二节 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动机 |
一、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内部目的 |
二、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战略意图 |
第三节 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途径 |
一、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方式 |
二、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手段 |
第二章 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的过程 |
第一节 欧盟与伊朗的关系 |
一、欧洲与伊朗的交往历史 |
二、战后欧洲与伊朗的交往 |
三、伊核问题爆发前欧盟与伊朗的关系 |
第二节 欧盟对伊朗核问题的初步介入 |
一、伊朗核问题的爆发 |
二、欧盟在E3/EU机制下接触伊朗核问题 |
三、E3/EU机制的失败 |
第三节 欧盟在P5+1 机制下介入伊朗核问题 |
一、制裁与谈判并行:2006-2010 |
二、欧盟的单边制裁:2010-2013 |
三、《联合全面行动计划》的达成:2013-2015 |
第三章 伊核协议的走向与欧盟在伊核问题中作用的评估 |
第一节 伊朗核协议生变 |
一、美国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
二、伊朗核协议近期走向 |
三、伊朗核问题前瞻 |
第二节 美国退约对欧盟的挑战及其应对政策 |
一、欧盟面对的挑战 |
二、欧盟的应对政策 |
第三节 欧盟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的作用评估 |
一、欧盟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的作用 |
二、欧盟的作用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特朗普政府的朝核及伊核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美国国家安全的研究 |
1.2.2 关于美国地缘战略需求的研究 |
1.2.3 关于维护核不扩散机制的研究 |
1.2.4 关于特朗普政府朝伊核政策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比较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的朝核政策 |
2.1 特朗普政府朝核政策的梳理 |
2.1.1 大选期间关于朝核问题的表态 |
2.1.2 以“极限施压”为主 |
2.1.3 “极限施压”与“接触”并存 |
2.2 国家安全层次 |
2.2.1 美国对朝鲜国家属性的归类 |
2.2.2 朝鲜实际的核导能力 |
2.3 地缘战略需求层次 |
2.3.1 美国对战略竞争对手的遏制 |
2.3.2 朝鲜拥核对域内国家的影响 |
2.4 维护国际核机制层次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 |
3.1 特朗普政府伊核政策的梳理 |
3.2 国家安全层次 |
3.2.1 美国对伊朗国家属性的归类 |
3.2.2 伊朗实际的核导能力 |
3.3 地缘战略需求层次 |
3.3.1 美国对战略竞争对手的遏制 |
3.3.2 伊朗发展核技术对域内国家的影响 |
3.4 维护国际核机制层次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朝伊核政策逆转性分化的主导因素 |
4.1 特朗普政府朝伊核政策逆转的主导因素 |
4.2 特朗普政府朝伊核政策分化的主导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外交政策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政策的制定背景 |
第一节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美伊关系 |
一、美伊关系中的国际政治理论回顾 |
(一)现实主义 |
(二)建构主义 |
二、两种文明的冲突 |
(一)冲突与对立的开端 |
(二)美伊分歧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奥巴马时期的美伊关系 |
一、奥巴马政府初期对伊朗态度的转变 |
二、奥马巴政府面临的压力 |
(一)美国国会的压力 |
(二)以色列对美伊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短暂的和平与特朗普的横空出世 |
一、美伊达成协议 |
二、脆弱的前景 |
第二章 冲突的核心——伊朗核问题 |
第一节 伊核问题发展的概况 |
一、布什政府对伊核问题的态度 |
二、无果的“先决条件”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对策 |
一、接触政策前期的核谈判 |
二、全面协议的前夕 |
三、重压之下的伊核协议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新政策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对中东地区盟友的态度 |
一、特朗普政府与以色列 |
二、特朗普政府与沙特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启动对伊新制裁 |
一、对伊强硬是一种共识 |
二、重启制裁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调整伊朗政策的原因及展望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利益的因素 |
第二节 现实影响以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伊朗外交政策与国防政策》(第一章至第四章)翻译项目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项目介绍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意义 |
1.3 项目文本分析 |
1.4 报告结构 |
第二章 任务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处理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3.1 翻译难点与问题 |
3.2 翻译理论阐述 |
3.3 翻译实践 |
3.3.1 词汇翻译 |
3.3.2 句子翻译 |
第四章 实践结论 |
4.1 翻译启示 |
4.2 翻译教训 |
4.3 待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8)认知管理视角下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研究(2009-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框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认知管理与战略传播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认知管理的理论阐释 |
一、认知管理的理论基础 |
二、认知管理的理论应用 |
三、认知管理的建构机制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的理论阐释 |
一、美国战略传播理论内涵 |
二、战略传播的理论内涵 |
三、战略传播的应用原则 |
第三节 认知管理与战略传播的关系 |
一、认知管理是战略传播的目的 |
二、战略传播是认知管理的手段 |
三、认知管理与战略传播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美国的战略传播 |
第一节 美国战略传播的机制演进 |
一、一战与公共信息委员会 |
二、二战与美国战争情报办公室 |
三、冷战与美国新闻署 |
第二节 美国战略传播的机构设置 |
一、美国国防部的战略传播机构设置 |
二、美国国务院的战略传播机构设置 |
三、美国智库的战略传播设置 |
第三节 美国战略传播的路径与手段 |
一、美国战略传播执行路径 |
二、美国战略传播的执行手段 |
第三章 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 |
第一节 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的外交政策 |
一、外交政策的一般概念 |
二、奥巴马主义 |
三、美国中东政策的调整实践 |
第二节 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战略传播 |
一、传播美国价值观 |
二、打击暴力极端主义 |
三、与中东受众直接接触 |
第三节 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的认知管理 |
一、中东民众对美国的认知背景 |
二、中东民众对美国认知变化的原因 |
三、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的认知管理 |
第四节 “阿拉伯之春”运动与美国战略传播实践 |
一、美埃关系透视 |
二、“1·25革命”时期奥巴马政府战略传播实践 |
三、“阿拉伯之春”运动美国对中东的认知管理模式 |
第五节 奥巴马时期美国对中东战略传播的成效评估 |
一、美国战略传播的主要影响 |
二、奥巴马时期美国中东外交的结果 |
三、美国对中东战略传播成效的整体评估 |
第四章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 |
第一节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伊朗外交政策调整 |
一、特朗普政府伊朗政策的背景 |
二、伊朗核技术的发展 |
三、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伊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伊朗的战略传播策略 |
一、利用经济制裁引发伊朗内部分化 |
二、巧用盟国塑造共识 |
三、利用信息战“丑化”伊朗政府形象 |
四、利用军事行动的心理战震慑伊朗 |
第三节 特朗普时期美国对伊朗的认知管理模式 |
一、塑造减少美国在中东政策干预的认知 |
二、数据驱动型下的新认知管理模式 |
第四节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战略传播的成效评估 |
一、伊朗的政策制定者对美国的态度存在分歧 |
二、伊朗青年一代受美国吸引 |
三、伊朗整体民众的反美情绪 |
四、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感 |
五、美国国内党派分歧加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美国对伊朗核问题政策探析(200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伊朗核问题的缘由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政策的演变过程 |
一、起初的缓和阶段 |
二、中间的强硬阶段 |
三、最后的缓和阶段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核问题采取缓和政策的原因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的政策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核问题政策强硬的原因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的影响 |
第四节 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对伊核政策不同的原因 |
第四章 各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
第一节 中、俄、欧盟等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及政策 |
第二节 伊朗对美国政府的回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离岸平衡战略的分析框架构建 |
第一节 离岸制衡战略实施的主观动机 |
第二节 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 |
第三节 离岸制衡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 |
第四节 离岸平衡战略存在的潜在风险 |
小结 |
第二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主观动机 |
第一节 防止伊朗成为中东地区大国 |
第二节 减少对中东地区的资源投入 |
第三节 强调盟友分担责任 |
第四节 避免卷入中东地区冲突 |
第五节 缓和中东国家的反美情绪 |
小结 |
第三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客观条件 |
第一节 美国独特的地缘战略环境 |
第二节 美国在中东地区同时存在挑战者与盟友 |
第三节 失衡的多极格局使美国更易实施离岸平衡战略 |
小结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实施的主要手段 |
第一节 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军事投入 |
第二节 竭力向盟友推卸责任 |
第三节 多管齐下建立地区均势 |
小结 |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成效与局限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成效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局限 |
小结 |
结语 |
一、特朗普对奥巴马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的继承与背离 |
二、美国实施离岸平衡中东战略的前景 |
三、美国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对中国的防范 |
参考文献 |
四、目标伊朗核武(下)(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强制外交研究[D]. 李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伊朗困局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影响研究[D]. 郭强. 兰州大学, 2021(02)
- [3]特朗普政府的伊核政策探析[D]. 董可.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有效多边主义视角下欧盟介入伊朗核问题探究[D]. 王雪婷. 外交学院, 2020(07)
- [5]特朗普政府的朝核及伊核政策比较研究[D]. 孙源辰. 延边大学, 2020(08)
- [6]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外交政策的调整[D]. 阿拉法特·阿尔肯. 外交学院, 2020(07)
- [7]《伊朗外交政策与国防政策》(第一章至第四章)翻译项目报告[D]. 陈洋. 安徽大学, 2020(08)
- [8]认知管理视角下美国对中东的战略传播研究(2009-2019)[D]. 刘耀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9]美国对伊朗核问题政策探析(2009-2019)[D]. 惠小妮. 外交学院, 2019(01)
- [10]奥巴马政府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研究[D]. 姚全.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