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AUGURAL STATEMENT(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21)在《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成为一个主导世界格局并具有话语霸权的国家。国情咨文演说代表了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本文探讨了其话语策略,旨在揭示美国政治话语策略的合法化本质以及隐藏在合法化话语中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作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国情咨文演说的政治本质和交际意图是使美国政府的政治议程合法化,以获得国会议员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然而,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1进行过系统研究。而且,关于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展开,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本文将悉尼学派的语类分析视角运用于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研究中,提出了四个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问题:1)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国情咨文演说关注的优先事项是什么?优先事项的历年变化折射出哪些政策变迁轨迹?2)演说者如何在独白式语篇中与受众进行对话以获得期待的对话空间和协商空间?3)为了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并具有哪些突出特征?4)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政治话语语类,其语类特征具有哪些合法化功能?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前三个问题从语类分析视角全面分析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为回答第四个问题提供了实证依据;第四个问题以语类分析为主导视角探讨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及其表现形式,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识别了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在文本中的实现方式和作用。本文选择了 1989年至2020年期间五届政府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分析语料。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本文运用相关的理论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和编码,对语料文本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演说者阐述的优先事项、与受众互动表现出的对话性以及演说语篇呈现的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这三个维度对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探究隐藏在这些语类特征背后的话语合法化功能和策略。首先,本文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PowerConc提取了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50个主题词,归纳了美国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十类优先事项:国土安全、经济、社会保障、教育、家庭、就业、科技、犯罪、能源和价值观。上述议题体现了美国历届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延续性。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提取主题词,本文将在每届政府的语料文本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分别和在分析语料库中能凸显话题特征的前10个主题词进行比较。分析语料库中的这10个主题词涵盖了就业、家庭、社会保障、教育、国土安全(反恐)和经济六类优先事项,是五届政府共同关注的优先事项。结果显示,除开克林顿政府,其他四届政府都有除了这六类优先事项之外特别重视的工作事项,体现了这四届不同政府在优先事项上的时代性。具体表现为,乔治·布什政府重视推行“自由”价值观和打击毒品犯罪;乔治·沃克·布什政府同样强调“自由”价值观的重要性;奥巴马政府视能源问题为影响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将打击毒品犯罪、推行移民新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妇女地位列为其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事项。其次,基于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框架,本文探究了演说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和介入资源在独白式语篇中和受众进行互动并为自己赢得协商空间的对话过程。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二个对话模式,即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二个主要介入方式,即“否认”和“接纳”;三个核心话题,即“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二个关键因素,即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随后,基于Martin(1992)提出的“语类图式结构”概念,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层面还原了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即由一系列可识别的五个“阶段”组成:问候^序曲^政府工作报告^宣言^致谢,其中阶段3“政府工作报告”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12个核心“步骤”组成:社会问题、优先事项、新政策、成就、民族自豪感、团结、挑战、价值观、政府责任、嘉宾、故事、国际担当2。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在整体上呈现出规律性、灵活性和递归性。最后,基于前三个研究问题的发现,本文解构了演说者运用一系列话语合法化策略来证明其政治议程的合法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特征本身就具有合法化功能,包括优先事项的意识形态本质、构建理想受众以及高度规约化的语类结构所蕴涵的传统的合法化策略(包括“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和“情感诉求”)。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传统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2007;2008)作为更具体的方式来辅助和提升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其中“道德评价”、“授权”和“情感诉求”成为贯穿演说始终的主要话语合法化策略。本文是针对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进行的一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本文剖析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并将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联系起来,还扩展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van Leeuwen(2007;2008)的分析框架,增添了属于“授权”类别的“机构权威”和“宗教权威”子类别、属于“神话虚构”3类别的“叙事故事”子类别和独立的“情感诉求”类别。另外,本文以语类分析视角为主导视角,并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弥补了传统的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深度上的不足。
柳承址(SEUNGJI RYU)[2](2021)在《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文中提出冷战时期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提高防卫力,推进了旨在减少国家安全脆弱性的政策。但是,卢泰愚政府为了适应冷战的结束,推进新的对朝政策,采取了以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为核心的政策,以解除安全威胁。为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创建了由东北亚六国参加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并营造引导朝鲜走向改革开放的环境。当时卢泰愚政府推进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在此后历任政府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中都得到继承。但是,尽管韩国历届政府数十年来在政策上进行了各种试图消除朝鲜威胁的努力,朝鲜对韩国的安全威胁仍然无法消除,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增大,作为韩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的对朝政策呈现出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问题。由此出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果及局限性等,以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了更具体、更全面地探讨和评估,本论文将立足于历史研究分析方法与文献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既有研究中,对冷战后时代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既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对它们的演变、异同、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及创新点是从国家安全视角,通过系统、全面梳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分析韩国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演变、异同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冷战后时期韩国安全政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冷战时期开始逐步演进的,并不是其政策方向发生了急进的转变,而且比冷战时期更加具体化、体系化,其领域也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改善了韩朝关系,所以韩朝关系反复出现前进和倒退的循环,对解除传统安全威胁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不过,通过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和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安全合作,试图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今后,韩国政府应克服各种变数,为制定能够消除安全威胁的对朝政策,并实现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而努力。
魏晓鹏[3](2021)在《《国情院秘密文档》(第二章第1-5节)韩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对韩国报告文学发展及其社会影响力的认知,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情院秘密文档》一书作为翻译实践文本,旨在探讨韩国报告文学的韩汉翻译问题。《国情院秘密文档》作者为知名调查记者金鎕,是一部深度解读韩国情报机构发展历史和变革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2016年9月30日由韩国Medi ci Media株式会社出版,成为韩国畅销书并在韩国社会产生很大舆论反响。笔者在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指导下,对《国情院秘密文档》进行了作品翻译,全书共六章22节,给读者提供了看待南北关系和韩国政治的独特视角。由于篇幅所限,该翻译报告选取《国情院秘密文档》第二章第1-5节作为翻译文本,韩文字数共计45500余字,中文译文字数39900余字。截止目前,该书尚无其他中文译本。该书体现了报告文学的鲜明特征,惯用汉字词和固有词,多用俗语和惯用语,善用复杂长句,多见长定语句、长状语句和被动句等句型结构,这既是本书的最大特征,也是翻译的难点。本文选取代表性的词汇、俗语和惯用语以及句子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报告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参考。本翻译报告包括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次翻译目的、意义以及翻译报告结构。第二章是翻译任务描述,由作品简介、翻译指导理论的选定组成。第三章是翻译过程,包括结合文本特点进行译前分析、译前准备、翻译具体流程介绍。第四章是翻译案例分析,也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主体部分,结合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选取代表性案例,探究报告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第五章是结论,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认识。
赵中高[4](2019)在《基于评价理论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分析 ——以奥巴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在评价理论的支撑下对奥巴马所做的第一次就职演说进行研究,主要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进行了语篇分析。论文中所提到的评价理论主要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的理论内容,该理论突破了传统上的人际意义,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奥巴马所做的就职演说比较多的体现了人际意义的内容,所以就利用了评价理论中的人际功能内容对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进行理论架构。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了解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的评价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所起到的作用。论文中所说的评价资源范围比较广,既包括态度资源,也包含介入资源,还包括了级差资源。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观看就职演说录播发现,态度资源在整个就职演说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就分布的范围来看,并不是均匀的分布。就整个就职演说来看,最大量存在的是判断资源,并且鉴赏资源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情感资源在数量上看并不是很多。从介入资源的角度来看,压缩资源大多应用在扩展资源上。奥巴马在就职演说的过程中更加喜欢使用比较强势和明显聚焦,这是在分析级差资源的特点。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在分析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的过程中用到了评价理论,对就职演说中所用到的有关评价理论的词语或者词汇进行了量化的统计,这样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并且还未以后的学者提供了必要的借鉴意义。
邢翠霞[5](2019)在《评价理论视角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学术论文翻译是不同国家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翻译文本可以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选择了关于评价理论的两篇学术论文做为翻译实践文本。两篇论文由着名的英国籍翻译理论家杰里米·芒迪教授撰写,并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发表在Targets和Perspectives杂志上,推动了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评价理论最初是由马丁教授为代表的澳大利亚语言学家们提出的,被视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延伸。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描述上述两篇文本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期待为语言学的学术论文翻译提供参考。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从源语文本和目标读者两个角度分析了文本特征;第三部分从译前准备以及译后的多种质控措施描述了翻译过程;第四部分,案例分析结合学术文本和翻译理论的特点,从以下三个层面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实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词汇层面,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术语及相关多义词的翻译;句法层面,通过拆句法(如:将一个长句拆分成多个句子)翻译了复杂的长句以及将部分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主动句;语篇层面,分为衔接和连贯两个分析角度——衔接层面,重点讨论了连接词和指示代词的翻译;连贯层面(语篇的无形网络),着重分析了重组句子的翻译。同时,文中还提供了两个译文文本(文本1和文本2),以向读者展示采用奈达翻译理论前后的译文变化。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任务的总结。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上,本翻译实践报告有望为读者将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提供参考;实践上,通过本报告的写作,译者的学术翻译能力在多方面得到了提高。同时,译者的翻译技能和百科知识方面仍需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陈景拴[6](2019)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央政府受战争与政争的影响变动十分频繁,直到北伐前夕,作为西方代议制政体三大核心的总统、国会、内阁已失其二,北京政府仅剩一个摄政内阁艰难维持局面。摄政内阁结束后北京政府上演了一出极为短暂的军政府过场,随即就由南京的国民政府派人接收了。张作霖陆海军大元帅的就职以及《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颁布预示了民元时期引进的西方代议制政体在中国的终结。可以说北京摄政内阁既是民元引进的西方代议制政体在中国的最后存留形式,又是西方代议制政体向军政府体制以及南方党军体制过渡的桥梁与枢纽。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由于总统与副总统的缺失共计产生了七届摄政内阁,分别为周自齐摄政内阁、高凌霨摄政内阁、黄郛摄政内阁、胡惟德摄政内阁、颜惠庆摄政内阁、杜锡珪摄政内阁以及顾维钧摄政内阁。而摄政内阁的产生则是源于《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与第六条所规定的国务院摄政制度,即“大总统缺位时由副总统继任至本任大总统任满之日止,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职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副总统同时缺位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同时国会议员于三个月内自行集会组织总统选举会行次任大总统之选举。大总统应于任满之日解职,如届期次任大总统尚未选出或选出后尚未就职次任副总统亦不能代理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务。”国务院摄政制度在袁世凯时代虽然经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的修改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袁世凯的称帝行为却使得《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在其败亡后并不为国人所接受,因此《大总统选举法》才能一直发挥其效力。《大总统选举法》本是国家宪法的一部分,而通过《大总统选举法》与《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以及西方某些国家宪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大总统选举法》中有关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法律条文其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使得国务院摄政制度所适用的条件显得较为模糊与不确。尤其是在第二届高凌霨摄政内阁时期,中央政局反而因国务院摄政制度的实行平添了许多纷扰,国会与总统各执一词,摄政内阁因此而不成体统。但在民国北京政府后期的几届摄政内阁中,特别是在颜惠庆摄政内阁、杜锡珪摄政内阁以及顾维钧摄政内阁时期,人们往往不再纠结于国务院摄政制度所依据的法律条文是否适用于当下的摄政内阁,而更多的是在讨论北京摄政内阁是否能称之为中央政府的问题。由于摄政内阁仅是非常时期的政治产物,其持续的时间越久,政府就会愈加萎靡不振,这从第一届周自齐摄政内阁就可以看得出来。但在民国北京政府后期,随着总统与国会的缺失,摄政内阁迟迟不能蜕变为正常状态下的政府,而这种非常态的状况只能使得政府的处境越来越糟。在此期间实力派虽曾作出过重选总统与重组国会的尝试,但都因各种原因而作罢,北京政府也只能在这种变态的政治形式中尝尽苦头后抑郁而终。
徐焱[7](2019)在《论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完善》文中指出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在第二十七条中增加了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重要的修改将宪法宣誓制度上升到了宪法层面。本文首先对宪法宣誓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结合现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宪法宣誓制度的现状,提出有关宪法宣誓制度的不足之处。随后考察和研究域外宪法宣誓制度的有关规定,得出有益于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最后针对宪法宣誓制度的主体、誓词、仪式和违誓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具体的完善意见。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工作人员须向宪法宣誓,《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中列举了宣誓的主体,其主体的范围糅合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员这两个概念,且远远小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建议将宪法宣誓的主体参照《监察法》的监督对象,阶段性扩大其范围。第二,我国宪法宣誓的宣誓词是统一的,并没有针对职业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宣誓词。为了进一步加强宪法宣誓主体的宣誓参与感,引起他们对职业的共鸣,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可以借鉴德国半统一式的誓词结构。此外宣誓主体在宣誓仪式中均采用口头宣誓的方式,建议可以将口头宣誓与书面宣誓相结合。第三,《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中对宣誓的仪式作了简要规定,并没有具体阐述宣誓仪式的细节。将具体制定权交给地方后,各个地方有关宪法宣誓仪式的规定详略不一,大大削弱了宪法宣誓的仪式感。因此应针对宪法宣誓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宣誓方式和宣誓流程等问题,细化相关的规定。第四、针对我国宪法宣誓制度中违誓责任的缺失,提出明确违誓责任的建议。
肖子木[8](2019)在《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文中研究指明职业团体,是指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由某一职业的从业者结合而成的团体。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发展,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也随之诞生。但最初,记者群体并不受社会重视,记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1921年,记者开始创建自己的职业团体,试图以此为枢纽,加强职业沟通,表达共同的利益诉求。本文以1921年-1949年间上海的记者团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描绘民国时期新闻记者职业维权的公共图景,并借助职业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从职业管辖权、职业意识的视角,及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对记者团体在不同阶段的维权特点及影响因素作出分析。1921年,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成立,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记者的职业团体。成立6年间,它针对侵犯记者权益事件进行声援,也提出了一些保障性议案,但在维护言论自由的行动中,它选择了置身事外,没能成为一个称职的“职业权益保障者”。由于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无所作为,在国民党的指导下,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于1927年成立,1932年改组为记者公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停止会务。这一时期,记者团体的维权活动逐渐成熟,在呼吁言论自由、保护记者权益、声援被迫害记者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46年3月,上海记者公会重组,但其职业活动寥寥无几,多集中于保障记者生计方面,侧面说明了战后记者愈发艰难的生存状况,1949年停止活动。本文认为影响记者团体职业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与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政治力量是职业管辖权的外部接收者。1921-1949年间,随着国家力量对社会的控制逐步加强,记者团体的活动空间一步步收窄,最终导致了职业管辖权的丧失。记者职业意识同样对记者团体的活动造成重要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后期,记者职业意识逐渐成熟,并在一次次维权事件中强化自己的身份认同,战后国共两党对垒的政治局势极大压缩了新闻职业化的空间,记者的职业认同感出现退缩,记者团体也就再难有所作为。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也会影响到团体的维权表现,记者团体管理层的社会资本积累越充分,记者团体越能在维权事件中发挥效用,但不同的身份角色之间也存在博弈,记者社会身份对团体的影响存在双重性。政治力量、记者职业意识、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三个因素,始终存在于记者团体的活动之中,并在不同的阶段施加了不同侧面的影响,总的来说,政治力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职业意识,最后是社会资本。它们的作用力并非始终如一,而是一个此消彼长、彼此制约的关系。在新闻记者联欢会时期,政治力量对记者团体干涉甚少,但是记者的职业意识尚处于发端,团体的社会资本积累不足,故联欢会的职业作为乏善可陈。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时期,政治力量的干预逐渐增强,但规训之下也有疏漏,利用政治力量,记者团体反而获得了合法性,无意中为职业维权活动扫除了障碍。当时的记者核心领导层往往兼具国民党和民营报刊记者的双重身份,20世纪30年代以后记者显着提高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多地利用前者身份,增强记者团体的社会影响力。战后记者公会是在国民党的一手操办下重组的,它完全服膺于当时的统治,记者职业意识也出现全面退缩,记者核心领导层都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记者公会除了无法维护记者权益外,还积极配合新闻统制,从而失去了职业团体存在的意义。
陈端洪[9](2018)在《权力的圣礼:宪法宣誓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规范层面,谈宪法宣誓就是谈宪法忠诚。国家是一个建立在忠诚的道德原则基础上的存在实体,只有在存在的意义上才能真正理解国家的本质,也才能理解政治忠诚的意义。不同的国家形态,其政治忠诚的模式不同,现代立宪国家的政治忠诚集中体现为宪法忠诚。除非宪法成为国家的公民宗教,否则共和国就不具有最有力的精神纽带。宪法宣誓被普遍用于保证宪法忠诚,因为宣誓是一种神圣的言语行为,其神秘的力量和功效蕴藏在誓言的结构之中。宪法宣誓是宪法信仰的一个仪式。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实行可视为我国宪法文化的一个突破,意味着权力仰赖人民的赐福,显示了权力温顺的一面。
周斯佳[10](2018)在《公职人员就职宣誓的效力与责任——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解释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宣誓是公职人员就职的必要程序,一般有前置性程序和后补性程序两种,两种程序或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或并列备选的关系。因可归于宣誓人责任而致程序瑕疵的,宣誓无效。虚假宣誓则是指宣誓人把真实意思保留心中,所作出的宣誓行为并不反映其真实意思的宣誓。由于虚假宣誓无法判断,因而不宜为法律所规定。违誓责任是宣誓人在宣誓后又违反誓言而必须承担的责任。违誓责任分为政治违誓责任和法律违誓责任,缺少任何一种都将消弱宣誓的有效性。
二、INAUGURAL STATEM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AUGURAL STATEMENT(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1 国情咨文演说与媒体议程 |
2.1.1.2 国情咨文演说与公众议程 |
2.1.1.3 国情咨文演说与国会议程 |
2.1.1.4 国情咨文演说与语言修辞 |
2.1.1.5 国情咨文演说与其他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的文献综述 |
2.2.1 合法化的内涵 |
2.2.2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概述 |
2.2.3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的具体应用 |
2.2.3.1 政治话语 |
2.2.3.2 媒体话语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合法化策略研究的理论脉络 |
3.1 语类分析的理论脉络 |
3.1.1 “语类”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
3.1.2 “语类”概念的界定 |
3.1.3 语类分析的三大学派 |
3.1.3.1 专门用途英语学派 |
3.1.3.2 北美新修辞学派 |
3.1.3.3 澳大利亚悉尼学派 |
3.1.4 语类分析的理论基础 |
3.1.4.1 语类与语境 |
3.1.4.2 语域与语言元功能 |
3.1.4.3 语域的三个语境变量 |
3.2 van Leeuwen的合法化策略体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4.2 语料库研究方法 |
4.2.1 语料库研究方法的优势 |
4.2.2 语料库多功能分析软件的选取 |
4.3 专用语料库的建立 |
4.3.1 语料文本规模的标准 |
4.3.2 语料的基本介绍 |
4.3.3 语料来源的时限范围 |
4.3.4 语料文本的清理 |
4.3.5 专用语料文本的基本信息 |
4.4 语料标注的方法与步骤 |
4.5 语料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优先事项 |
5.1 主题词的意义和提取方法 |
5.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主题词分析 |
5.3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延续性 |
5.3.1 国土安全 |
5.3.1.1 乔治·布什政府 |
5.3.1.2 克林顿政府 |
5.3.1.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1.4 奥巴马政府 |
5.3.1.5 特朗普政府 |
5.3.2 经济发展 |
5.3.2.1 乔治·布什政府 |
5.3.2.2 克林顿政府 |
5.3.2.3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3.2.4 奥巴马政府 |
5.3.2.5 特朗普政府 |
5.4 国情咨文演说优先事项的时代性 |
5.4.1 乔治·布什政府 |
5.4.1.1 推行自由价值观 |
5.4.1.2 打击毒品犯罪 |
5.4.2 乔治·沃克·布什政府 |
5.4.3 奥巴马政府 |
5.4.4 特朗普政府 |
5.4.4.1 打击毒品犯罪 |
5.4.4.2 推行移民新政 |
5.4.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4.4.4 提高妇女地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1 语篇的对话性特征 |
6.2 评价理论的适用性 |
6.3 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 |
6.3.1 自言 |
6.3.2 借言 |
6.3.2.1 对话性压缩 |
6.3.2.2 对话性扩展 |
6.4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 |
6.4.1 语料的标注 |
6.4.2 国情咨文演说的介入资源 |
6.4.3 国情咨文演说的对话性特征 |
6.4.3.1 二个对话模式: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 |
6.4.3.2 二个主要介入方式: 否认和接纳 |
6.4.3.3 三个核心话题: 计划、问题和处事风格/价值观 |
6.4.3.4 二个关键因素: 话语主体责任和对话空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1 语类结构的表现形式 |
7.2 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模式 |
7.3 国情咨文演说的分析单位 |
7.4 国情咨文演说的语类结构 |
7.4.1 开始部分 |
7.4.2 主体部分 |
7.4.3 结束部分 |
7.5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特征 |
7.5.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突出特征 |
7.5.2 国情咨文演说作为混合型语类的特征 |
7.5.3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结构的原型公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合法化策略 |
8.1 国情咨文演说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 |
8.1.1 优先事项的合法化功能: 意识形态本质 |
8.1.2 介入方式的合法化功能: 理想受众的构建 |
8.1.3 语类结构的合法化功能: 授权、合理化、道德评价、叙事化、情感诉求 |
8.2 国情咨文演说的三大合法化策略: 道德评价、授权、情感诉求 |
8.2.1 道德评价 |
8.2.2 授权 |
8.2.3 情感诉求 |
8.3 语类特征的合法化功能与仪式化机构话语的特征 |
8.4 政治话语合法化策略的研究路径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9.1 研究发现概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现实意义 |
9.3 研究贡献 |
9.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SOUA分析语料库的基本信息 |
附录2 主要术语英汉对照表 |
附录3 SOUA分析语料库和语料库子库核心主题词的统计情况 |
附录4 对话性压缩和对话性扩展的语言表现形式 |
附录5 总统用于问候的称呼语使用情况(1989年—2020年) |
附录6 “序曲”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7 主体部分的构成情况 |
附录8 “宣言”阶段构成要素的语言表现形式实例和总体分布情况 |
附录9 众议院长廊嘉宾的背景信息 |
(2)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欧美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 |
1.2.2 韩国学界关于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的研究 |
1.2.3 中国学界关于韩国安全政策及朝鲜半岛安全的研究 |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理论考察 |
2.1“国家安全”与“安全威胁” |
2.1.1“国家安全”的概念 |
2.1.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
2.1.3“安全威胁”的概念 |
2.1.4“安全威胁”的认知 |
2.2 国家安全政策 |
2.2.1 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
2.2.2“国家安全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
2.2.3 “国家安全政策”与国防、外交、经济之间的关系 |
2.2.4 关于“多边安全合作” |
第三章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 |
3.1 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威胁 |
3.1.1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其目标 |
3.1.2 韩国的战争历史及威胁认知 |
3.1.3 韩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 |
3.1.4 韩国国家安全与现有威胁、潜在威胁的关系 |
3.2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1 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
3.2.2 冷战时期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3 韩国的安全政策与对朝政策、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关系 |
第四章 韩朝关系的转换时期:对话与对立的共存 |
4.1 卢泰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88-1993) |
4.1.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1.2 多边安全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协议会” |
4.1.3 卢泰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4.2 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3-1998) |
4.2.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多边对话” |
4.2.3 金泳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五章 韩朝关系的前进与发展时期:探索合作与共赢 |
5.1 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8-2003) |
5.1.1 和解合作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六国宣言” |
5.1.3 金大中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5.2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3-2008) |
5.2.1 和平繁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时代构想” |
5.2.3 卢武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韩朝关系的倒退时期:矛盾与对话的断绝 |
6.1 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8-2013) |
6.1.1 相生共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新亚洲构想” |
6.1.3 李明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2 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13-2017) |
6.2.1 “韩半岛信任进程”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2.2 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
6.2.3 朴槿惠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3 现任文在寅政府的安全政策现状(执政中前进和倒退的循环) |
6.3.1 文在寅政府“韩半岛政策”的基本内容 |
6.3.2 “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 |
6.3.3 安全政策现状 |
第七章 结论 |
7.1 韩国历届政府安全政策的演变 |
7.2 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的安全政策的特点 |
7.3 冷战后韩朝关系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附录A:冷战后时期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和主要内容-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B:冷战后时代历届韩国政府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C: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的演变及继承 |
致谢 |
(3)《国情院秘密文档》(第二章第1-5节)韩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韩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翻译项目筒介 |
2.1 作品简介 |
2.2 理论依据 |
第三章 翻译过程 |
3.1 译前分析 |
3.2 译前准备 |
3.3 翻译流程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词汇翻译 |
4.1.1 固有词 |
4.1.2 汉字词 |
4.2 俗语和惯用语翻译 |
4.3 句子翻译 |
4.3.1 长定语句 |
4.3.2 长状语句 |
4.3.3 被动句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国情院秘密文档》(第二章第1-5节)韩文原文和中文译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评价理论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分析 ——以奥巴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一、评价理论的起源 |
二、国外评价理论的研究和应用 |
三、国内评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价理论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评价理论简介 |
第二节 态度体系 |
一、情感:情感反应 |
二、判断:评价人类行为 |
三、鉴赏:评估产品与事物 |
第三节 介入系统 |
一、对话收缩 |
二、对话延展 |
第四节 级差系统 |
一、语势 |
二、聚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评价分析 |
第一节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
一、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态度资源的总体特征 |
二、态度子范畴中的影响资源 |
三、态度子范畴中的判断资源 |
四、态度子范畴中的赏识资源 |
第二节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介入资源 |
一、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介入资源的总的特点 |
二、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用于介入的语言资源 |
第三节 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级差资源分析 |
一、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级差资源特点 |
二、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级差语言资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评价理论视角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2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
2.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2.2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s |
2.3 Target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
3.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3.1.1 Relevant References |
3.1.2 Tools for Translation |
3.1.3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4 Establishment of Term Bank |
3.2 Quality Control |
3.2.1 Consultation |
3.2.2 Supervisor's Suggestions |
3.2.3 Target Readers'Feedbacks |
4.Case Analysis |
4.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Lexical Level |
4.1.1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erms |
4.1.2 Translation of Polysemes |
4.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Syntactic Level |
4.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
4.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t Textual Level |
4.3.1 Adjustment of Cohesive Words |
4.3.2 Translation of Demonstrative Reference |
4.3.3 Reorganized sentences |
5.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s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s |
Appendix Ⅲ Term Bank |
Acknowledgements |
(6)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实施缘起 |
一、国家政制效法欧美 |
二、南北军政格局的递嬗 |
第二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法律依据 |
一、1913 年《大总统选举法》 |
二、1914 年《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
三、从西法看中法之问题 |
第三章 历次内阁摄政述论 |
一、周自齐摄政内阁 |
二、高凌霨摄政内阁 |
三、黄郛摄政内阁 |
四、胡惟德摄政内阁 |
五、颜惠庆摄政内阁 |
六、杜锡珪摄政内阁 |
七、顾维钧摄政内阁 |
第四章 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消亡与历次摄阁之共性 |
一、国务院摄政制度的悄然消亡 |
二、摄政内阁之共性 |
结语 |
附录 历次摄政内阁成员表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汇编 |
二、报刊 |
三、着作 |
四、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论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宪法宣誓制度的一般理论 |
(一) 宪法宣誓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
1. 宪法宣誓制度的概念 |
2. 宪法宣誓制度的特征 |
(二) 宪法宣誓制度的理论依据 |
1. 宪法授权论 |
2. 人民主权论 |
二、我国现行的宪法宣誓制度 |
(一) 我国现行宪法宣誓制度的主要内容 |
(二) 我国现行宪法宣誓制度的不足 |
1. 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窄 |
2. 宣誓词缺乏灵活性 |
3. 宣誓仪式不够具体 |
4. 缺乏违誓责任规定 |
三、域外宪法宣誓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
(一) 域外宪法宣誓制度的考察 |
1. 宣誓的主体 |
2. 宣誓的誓词 |
3. 宣誓的仪式 |
4. 违誓责任 |
(二) 域外宪法宣誓制度的借鉴 |
1. 宣誓主体范围较广 |
2. 宣誓词针对性较强 |
3. 宣誓仪式具体统一 |
4. 违誓责任较为明确 |
四、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完善 |
(一) 扩大宪法宣誓主体 |
(二) 增强宪法宣誓词的灵活性 |
(三) 规范宪法宣誓仪式和流程 |
(四) 明确规定违誓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职业团体与职业化研究 |
二、新闻记者的史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1921-1949) |
第一节 初步萌芽:新闻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1921-1927) |
一、北洋政府后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
二、记者联欢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
第二节 走向成熟:新闻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1927-1937)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
二、记者联合会(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
第三节 逐渐衰败:战后新闻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1945-1949) |
一、战后国统区侵犯记者权益的现象 |
二、记者公会的职业维权表现 |
第三章 上海记者团体维权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力量对团体的干预 |
一、职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 |
二、国家干预影响职业维权 |
第二节 记者群体职业意识的推动 |
一、记者职业意识的内涵 |
二、职业意识影响职业维权 |
第三节 团体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 |
一、记者团体的社会资本表征 |
二、社会资本影响职业维权表现 |
结语 |
一、职业管辖权的丧失:上海记者团体和国家的关系演变 |
二、从发端到成熟到退守:记者职业意识与职业维权一致的发展轨迹 |
三、社会资本的双重影响:记者团体的社会属性与职业属性间的冲突 |
参考文献 |
一、报刊 |
二、资料汇编 |
三、着作 |
四、期刊 |
五、学位论文 |
后记 |
附录:上海记者团体1921-1949年报面活动资料 |
一、新闻记者联欢会 |
二、新闻记者联合会 |
三、记者公会 |
四、INAUGURAL STATEMENT(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国情咨文演说的话语合法化策略:语类分析视角[D]. 陈辉.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D]. 柳承址(SEUNGJI RYU). 北京大学, 2021(09)
- [3]《国情院秘密文档》(第二章第1-5节)韩汉翻译实践报告[D]. 魏晓鹏. 山东大学, 2021(12)
- [4]基于评价理论下的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语篇分析 ——以奥巴马为例[D]. 赵中高. 黑龙江大学, 2019(04)
- [5]评价理论视角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邢翠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6]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国务院摄政制度研究[D]. 陈景拴. 河南大学, 2019(01)
- [7]论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完善[D]. 徐焱. 海南大学, 2019(01)
- [8]民国上海记者团体的职业维权研究(1921-1949)[D]. 肖子木.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权力的圣礼:宪法宣誓的意义[J]. 陈端洪. 中外法学, 2018(06)
- [10]公职人员就职宣誓的效力与责任——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解释的分析[J]. 周斯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