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基于MIDAS容错技术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聂久富[1](2021)在《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容错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令电力电子器件获得了响应迅速、功率低等优点,但与此同时给电网带来了大量的谐波。我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阶段,对绿色、清洁的能源需求也日益升高。有源滤波器因其良好的滤波功能、优秀的动态响应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电网滤波中。其中逆变主电路作为有源滤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中的电力电子器件经常处于高温高频的工作状态容易发生故障,及时判断故障位置,并在故障状态下可以容错运行是有重大的研究意义的。本文在大量的文献基础上,首先确立有源滤波器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针对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采用了SVPWM调制算法,并建立了其在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不同位置的电力电子器件故障前后的运行状态分析,分别介绍了垂直桥臂和水平桥臂的器件故障前后输出电压和电流路径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开路故障判断的依据,并进行了分类,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针对不同的开路故障类型提出了三种容错控制方案,对于水平桥臂的开路故障提出了通过冗余向量替代的容错方案,垂直桥臂的开路故障提出了降额运行的容错方案。对于垂直桥臂和水平桥臂混合的开路故障提出了三相八开关的新型拓扑容错方案,并对三电平的SVPWM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和实验平台的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
李艳艳[2](2020)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虚拟骨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许多小型的,便宜的,电池供能的无线传感器构成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无预置基础设施的特点,导致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拓扑结构时常动态地发生变化。网络中无线传感器间通信的能量是由电池提供的,这使得节能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稳定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节约通信消耗的能量,研究者们提出了虚拟骨干的概念。为了便于研究,通常无线传感器网络被抽象为单位圆盘图,相应地虚拟骨干被抽象为单位圆盘图中的连通控制集。在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相应数学模型下具有容错性能的网络多连通虚拟骨干的构造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间的通信一般基于泛洪路由策略。为了解决泛洪路由策略造成的信息冗余,提出了聚类的解决方法。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容错度,又提出了增强连通度的方法。本文基于以上两点提出了构造二维平面中相同传输半径节点组成的3连通多跳控制集,不同传输半径节点组成的强连通多跳控制集和三维空间中1连通m控制集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充分利用几何知识得出了上述连通控制集的大小分别为(?),(?)和(?),其中U*代表单位磁盘图中的最优3连通多跳控制集,r,d代表两个节点之间的跳数,k代表网络的传输范围比。文末,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上述所提出的算法有效并且符合预期结果。
周可染[3](2017)在《可靠感知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嵌入式平台在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多,近年来更是在诸如:航空航天、武器军工、医疗卫生等关键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应用架构也由简单单机系统发展到大规模分布式协同处理。由于某些应用领域过于敏感,对应平台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早就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对象。系统内部的可靠性一般通过合理的检错、纠错、容错方法保障,而外部攻击则交给信息加密技术等安全防护机制。然而,当系统引入了这些保障机制后,带来的不仅仅是可靠与安全性的提升,更给系统带来了额外的开销,有时这些额外的开销甚至高于目标任务本身。所以,如何高效地选择可靠安全策略,既保证系统可靠和安全性又不过度增加系统能耗和开销成本,成为目前嵌入式实时应用领域的一个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分布式嵌入式系统中的实时任务,选择容错策略为任务提供可靠性保证,详细研究并分析容错任务给系统调度带来的影响的模型,着眼于能耗、执行时间、脆弱性等方面,为嵌入式实时任务提供相关的设计优化,并探索解决相关优化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分布式实时独立周期任务,提出了一种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使能耗尽可能小的设计优化方案。采用基于多版本容错技术衍生的一种“非完美”容错技术,分析容错模型并量化可靠性与能耗,借助模拟退火算法,寻找最优的任务映射方案,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方案的最优性。(2)针对存在消息约束的分布式实时任务,提出了一种使整体调度时间尽可能短的容错策略选择设计优化方案。采用软件容错技术中的多版本和重复执行技术,分析不同容错技术给当前任务在调度和消息传输上造成的影响模型,在满足单个任务容错数量的约束条件下,借助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容错策略选择方案,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方案的最优性。(3)针对存在消息通信安全需求的分布式实时任务,提出了一种达到安全与容错双重优化目标的容错策略选择设计优化方案。采用软件容错技术中的多版本和重复执行技术并分析影响模型,借助改进版遗传算法,寻找满足执行时间尽可能短的同时使脆弱性尽可能低的最优容错策略选择方案集,最后通过实验证明方案集的最优性。
牛海波[4](2011)在《基于MPI的并行容错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HPC系统的迅猛发展,其系统的可靠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容错技术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其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PI作为HPC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并行编程环境,在MPI系统中实现对容错的支持是容错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现有的容错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和对比后,选择检查点技术作为本课题系统的容错手段。设计实现了独立于MPI标准实现库、具有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的MPI容错系统——VFTS(Variable-based Fault Tolerant MPI System)。在设计和实现VFTS系统中,主要工作如下:建立了检查点容错的程序性能分析模型以指导用户为程序添加容错功能。在系统故障服从泊松分布时,给出了程序如何添加容错功能以获取程序最小时间开销。此外根据系统特点,总结了容错程序性能优化方法,提出了程序添加容错功能时获取较小时间、空间和通信开销所需要遵循的约束原则。提出了通信器动态重构方法,针对现有MPI标准中的静态进程模型对于容错的限制,通信器动态重构可以使MPI程序能够实现对失效进程的隔离、排除、新进程加入,通信器动态恢复等功能,使得程序在有进程发生失效后能够动态重构其通信器和通信空间。设计了用于程序用户数据保存和恢复的伙伴协议。伙伴协议通过两个或多个进程之间互相保存对方进程用户数据来完成容错功能,设计简单且容错能力可根据伙伴协议的变化而变化,方便用户根据程序容错需求通过调整伙伴协议来调整程序容错能力。设计了保证系统程序状态正确性的全局一致性协议,此协议设计与实现简单、开销较小。在伙伴协议和检查点机制提供的数据支持下,用于保证程序失效前后程序系统数据和用户数据保存和恢复的一致性。设计和实现了VFTS系统,并采用NPB程序对程序添加容错功能后对程序时间性能、空间性能、通信负载、容错能力和系统I/O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详细测试和分析。
冯英魁[5](2011)在《某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开发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形成多层/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这种体系结构同时结合了C/S响应时间快、事物处理能力强和B/S分布性能好、业务扩展性强等优点,从而为新一代应急处置系统设计和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结合某城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应用为实例,设计并实现了多层/三层分布式消防应急处置系统。首先,详细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发展、技术特征以及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势。同时,以某市消防局现有119接处警系统为例,分析了消防调度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开发和设计某市消防调度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对消防调度指挥系统开发背景、建设目标、开发依据及开发原则进行了介绍;随后,介绍了该城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各个系统模块,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部分,并侧重分析和实现整个119接处警流程。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多层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了用户界面与业务逻辑的分离,为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可伸缩性、扩展性、维护性和更高的安全性。系统设计了基于TThread类的多线程应用服务器,提高了在访问客户数量众多的情况下该系统响应速度。在此基础上,本系统充分发挥模块化开发思想,使同一套系统接收多警种报警信息并进行相应处置成为现实。论文阐述的系统为其他城市开发并部署消防调度指挥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朱孝笑[6](2011)在《基坑降水对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基坑开挖的规模的扩大,遇到地下水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控制好地下水最有效而且又经济的办法就是进行合理的基坑降水,但是工程降水势必会对土的工程性质和周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基于基坑降水对宽大站场下桩板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理论尚未成熟,本论文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手段,系统地对济南西客站站房基坑降水对京沪高铁路基沉降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主要分析结果如下:(1)基坑降水对复合地基同一断面不同桩长的影响程度不同,桩长越长所受影响越小,35mPHC桩所受影响小于25mCFG桩,25mCFG桩所受影响小于15mCFG桩。且基坑降水对变桩长处的影响要大于非变桩长区。(2)基坑降水对路基深层的沉降产生较大影响,且地下静止水位以上的路基沉降受基坑降水的影响明显,对加固区沉降的影响大于对下卧层沉降的影响。(3)基坑降水阶段对桩间土的影响较对加固桩的影响大。横断面桩间土的沉降曲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说明基坑降水后桩的刺入效应比较严重。(4)基坑降水对复合地基不同深度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程度不同。加固区域内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所受基坑降水的影响大于对下卧层区域内所受影响。(5)降水的停止也会对复合地基产生影响,原本沉降趋于稳定的地基会产生回弹现象。
丁桂伶[7](2010)在《京沪高速铁路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及荷载分担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FG桩复合地基在新建的京津城际、武广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等时速为350km/h高速铁路的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FG桩复合地基作为软土处理的一种手段,具有沉降量小、承载力高、稳定快、工期短等特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规范中有关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及承载力的计算均是针对工民建提出来的,将其直接应用到高速铁路柔性荷载下复合地基中尚存在许多难以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基于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计算理论等尚未成熟,本论文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等手段,系统地对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及受力特性、柔性载荷试验原理及方法、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及优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桩帽网复合地基沉降量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但桩帽网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应力比和桩荷载分担比明显小于后者,且经济造价也低于后者;(2)通过自行研制的现场静力柔性载荷试验设备,利用橡胶板模拟高速铁路填筑过程对复合地基桩及土体柔性施加荷载的方式,首次提出了采用柔性载荷试验确定高速铁路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3)通过现场对CFG桩单桩复合地基进行柔性载荷试验发现随着荷载的增加复合地基中土体的荷载发挥系数先于桩到达1.0,说明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是土体先产生破坏,然后复合地基破坏,这与刚性基础不同;(4)现场对带帽和无帽的CFG桩复合地基在不同褥垫层厚度情况下进行了柔性载荷试验,分析研究了褥垫层对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的沉降变形、荷载分担特性、荷载发挥系数的影响,认为褥垫层厚度取20cm时较为合理;(5)建立了CFG桩群桩复合地基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分析了不同桩(帽)强度、桩径、桩长、桩间距、桩帽直径、褥垫层厚度等因素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与受力特性的影响;(6)提出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原则与思路,并按照路基工后沉降与桩帽、桩间土的强度利用率要求,对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齐星云[8](2009)在《高性能计算机无缓存光互连网络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解决大规模计算问题的重要手段,高性能计算机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科学与工程的各个领域。随着高性能计算技术的发展,高性能并行计算机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前,提高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性能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单个计算结点性能的提高以及连接各计算结点的高速互连网络的优化与改进。随着并行计算机规模的不断增大,需要在更多的计算结点之间实现高效的互连,这对其内部的高速互连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内部的高带宽、高吞吐率、低延时的互连网络,提高结点互连的效率和性能,已成为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高速数据传输环境下,以铜导线为传输介质的的电互连网络存在带宽低,功耗高,抗干扰能力差,互连密度小等不足,成为制约并行互连网络性能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光互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互连方式,具有带宽高、功耗低、延时小、抗干扰等许多电互连不可比拟的优点,成为并行计算机高速互连网络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光信号的缓存和逻辑处理,在一般的光互连系统中,需要在网络中间结点上将到达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进行路由判断和缓存,这势必引入额外的传输延时。本文以降低光互连的额外开销,提高互连网络的实际性能为目标,针对当前光互连技术遇到的障碍,研究了高性能计算机内部无缓存的高速光互连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在中间结点进行光电转换的无缓存的光互连网络结构BOIN(Bufferless Optical Interconnection Network),研究了其路由算法及其容错技术,同时对BOIN网络的性能进行了建模分析和优化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当前光互连网络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光缓存以及直接逻辑判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在中间结点上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缓存排队和路由选择的BOIN光互连结构。在BOIN网络中,光数据报文始终在光链路上传输,其在中间结点上的路由判断与选择由与其同步传输的电控制报文实现,从而避免了对光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在文中研究了BOIN网络的链路协议及端口冲突解决技术,提出了无死锁/无活锁的路由算法,证明了路由算法的可达性,指出采用该路由算法,BOIN网络中的任何报文都必定在有限的时间内由源结点传输到目的结点,并给出了这个由网络规模所决定的传输延时上限。2、为了准确地刻画和评价BOIN网络的性能,本文运用数学工具,分析了网络在各个方向链路上的流量特征,并为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BOIN网络在规模和负载一定的情况下,其报文传输平均延时和平均吞吐率等性能指标的解析表达式。同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给出了在一定的网络总规模下网络性能达到最优时其拓扑结构应该满足的条件。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正确反映了BOIN网络的性能特征,为网络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分析依据。3、BOIN网络是为了实现高性能计算机内部的高速互连而设计的一种光电互连网络结构,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其互连性能,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文中着重研究了BOIN网络的性能优化技术,包括避免结点饿死的路由算法,以及具有高吞吐率和高链路利用率的BOIN2网络结构。采用BOIN2网络结构,在只需要增加少许硬件资源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明显的性能增长。文中研究了BOIN2网络的路由算法,证明了其与标准BOIN网络相类似,同样具有无死锁/无活锁以及有限传输延时上限等性质。模拟结果表明这些性能优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BOIN互连网络的性能,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4、在大规模并行互连网络中,容错性能的高低是对网络整体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在本文中,针对大规模BOIN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结点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FT-BOIN容错光互连网络结构,分析了在FT-BOIN网络中结点间的可达关系及其性质,给出了两个结点间存在可达路径的充要条件,并根据该条件研究了几种具有不同容错性能和复杂度的容错路由算法。实验结果表明FT-BOIN网络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当网络中发生结点失效时,能够在可达结点之间实现无阻塞的路由。本文面向高性能计算机内部计算结点间的高速互连,对无缓存的BOIN光互连网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其拓扑结构、链路协议、路由算法以及性能模型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且根据性能模型对BOIN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同时还对BOIN网络中的容错路由技术进行了研究。上述研究成果对高性能计算机内部互连网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并行计算机系统结构和互连网络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郑关胜,李含光[9](2007)在《一种基于MIDAS的企业级应用中提高数据查询效率的方法》文中提出在企业级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中,查询方式随用户对数据需求的多样性而发生变化,讨论了一种利用“过滤器”机制的查询方法,重复利用了查询结果中的大量数据。在Intranet环境中不但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而且还减小了网络流量。
杜江,张丽英[10](2007)在《基于MIDAS技术的多层分布式系统的容错处理》文中研究说明MIDAS是为开发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提供的一个中间透明引擎,而多层分布式系统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容错.文章讨论了数据更新错误、单台应用服务器故障、多台应用服务器故障3种情况下的容错处理机制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现算法.
二、一个基于MIDAS容错技术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基于MIDAS容错技术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容错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源滤波器的发展现状 |
1.2.2 有源滤波器的容错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有源滤波器的拓扑发展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的原理与控制策略 |
2.1 T型有源滤波器的原理分析 |
2.1.1 T型有源滤波器拓扑与运行分析 |
2.1.2 T型有源滤波器数学模型建立 |
2.2 T型有源滤波器的SVPWM和稳压策略 |
2.2.1 三电平SVPWM原理分析 |
2.2.2 T型三电平中点电压控制策略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的故障诊断 |
3.1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电流路径分析 |
3.1.1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工作状态 |
3.1.2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电流路径 |
3.2 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开路故障判断依据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SVPWM的容错控制方法 |
4.1 T型三电平故障前后电压空间矢量变化分析及故障分类 |
4.2 T型三电平容错控制 |
4.2.1 A型故障容错方法 |
4.2.2 B型故障容错方法 |
4.3 基于三相八开关的容错控制策略 |
4.3.1 三相八开关的拓扑结构和空间矢量 |
4.3.2 三相八开关的SVPWM调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与实验验证 |
5.1 仿真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分析 |
5.1.1 整体仿真模型 |
5.1.2 仿真参数的选取 |
5.1.3 仿真结果分析 |
5.2 实验平台搭建及结果分析 |
5.2.1 外围电路设计 |
5.2.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2.3 谐波补偿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虚拟骨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创新点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学模型 |
2.1 单位圆盘图 |
2.2 磁盘图 |
2.3 单位球图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备知识 |
3.1 符号与定义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位圆盘图中3连通多跳控制集的构造算法 |
4.1 算法基本思想 |
4.2 算法的性能分析 |
4.3 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
4.4 仿真实验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磁盘图中强连通多跳控制集的构造算法 |
5.1 d-hop BFS_SCDS算法描述 |
5.2 理论分析 |
5.2.1 计算由OPT覆盖的区域A的大小 |
5.2.2 计算区域A中填充的磁盘数量 |
5.3 仿真实验 |
5.3.1 网络密度的影响 |
5.3.2 传输范围比值的影响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单位球图中1连通m控制集的构造算法 |
6.1 单位球图中极大独立集的改进上界 |
6.2 算法描述 |
6.3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7.1 全文工作的总结 |
7.2 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情况 |
(3)可靠感知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传统容错技术 |
1.2.2 冗余容错技术 |
1.2.3 优化策略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技术研究 |
2.1 容错技术与冗余技术 |
2.1.1 重复执行技术 |
2.1.2 多版本技术 |
2.1.3 其他容错技术 |
2.2 信息安全与加密技术 |
2.2.1 信息安全技术概述 |
2.2.2 高级加密标准(AES) |
2.3 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2.3.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概念及模型 |
2.3.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 |
2.4 传统优化算法与智能优化算法 |
2.4.1 模拟退火算法 |
2.4.2 传统遗传算法 |
2.4.3 NSGA-II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非完美检错的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 |
3.1 系统及可靠性模型 |
3.1.1 系统模型 |
3.1.2 非完美容错模型 |
3.2 可靠性与能耗量化模型 |
3.2.1 可靠性量化 |
3.2.2 能耗量化 |
3.3 问题模型 |
3.3.1 约束与问题建模 |
3.3.2 驱动示例 |
3.4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能耗优化算法 |
3.5 仿真实验 |
3.5.1 针对不同任务规模的能耗优化方案测试与评估 |
3.5.2 针对不同可靠性约束的能耗优化方案测试与评估 |
3.5.3 针对不同死限的能耗优化方案测试与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消息约束的容错关键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 |
4.1 研究动机 |
4.2 系统及容错模型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容错模型 |
4.3 容错策略对消息约束分布式系统影响模型 |
4.3.1 容错策略对消息传输的影响 |
4.3.2 容错策略对映射与调度的影响 |
4.4 问题模型 |
4.4.1 约束与问题建模 |
4.4.2 问题示例 |
4.5 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优化算法 |
4.5.1 算子设计 |
4.5.2 算法描述 |
4.6 仿真实验 |
4.6.1 针对不同任务规模的容错方案测试与评估 |
4.6.2 针对不同容错数量约束的容错方案测试与评估 |
4.6.3 针对不同特殊处理单元数量的容错方案测试与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安全通信的容错关键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 |
5.1 研究动机 |
5.2 系统、容错及安全模型 |
5.2.1 系统及容错模型 |
5.2.2 安全通讯模型 |
5.3 消息安全对容错关键消息约束分布式系统影响模型 |
5.4 问题模型 |
5.4.1 约束与问题建模 |
5.4.2 问题示例 |
5.5 基于NSGA-Ⅱ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
5.5.1 整体框架与算子设计 |
5.5.2 算法描述 |
5.6 仿真实验 |
5.6.1 针对不同任务规模的容错选择方案测试与评估 |
5.6.2 针对不同容错数量约束的容错方案测试与评估 |
5.6.3 针对不同脆弱性约束的容错方案测试与评估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基于MPI的并行容错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故障预测、探测与诊断 |
1.2.2 检查点恢复技术 |
1.2.3 消息日志 |
1.2.4 冗余计算技术 |
1.2.5 基于算法的容错 |
1.2.6 综合容错框架 |
1.2.7 MPI 容错技术 |
1.3 课题研究工作和创新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MPI 容错技术 |
2.1 故障模型 |
2.2 失效探测 |
2.2.1 push and pull 协议 |
2.2.2 gossiping 协议 |
2.3 失效恢复 |
2.3.1 全局一致性 |
2.3.2 状态保存 |
2.3.3 状态恢复 |
2.4 MPI 容错实现 |
2.4.1 CoCheck |
2.4.2 LAM/MPI |
2.4.3 FT-MPI |
2.4.4 MPICH |
2.4.5 MPICH-V |
2.4.6 CPPC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检查点容错的程序性能分析模型 |
3.1 系统性能分析评价 |
3.2 基础模型 |
3.2.1 故障分布 |
3.2.2 模型分析 |
3.3 检查点容错的程序性能分析模型构建 |
3.3.1 VFTS 系统概览 |
3.3.2 模型构建 |
3.4 VFTS 性能分析 |
3.4.1 时间约束 |
3.4.2 空间约束 |
3.4.3 通信约束 |
3.5 VFTS 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FTS 系统设计 |
4.1 VFTS 系统 |
4.1.1 设计原则 |
4.1.2 系统结构 |
4.1.3 系统流程 |
4.1.4 关键问题 |
4.2 失效探测 |
4.2.1 FTB 概览 |
4.2.2 VFTS 系统失效探测 |
4.3 通信器动态重构 |
4.3.1 MPI 通信器 |
4.3.2 通信器动态重构 |
4.4 检查点机制 |
4.4.1 伙伴协议 |
4.4.2 状态保存与恢复 |
4.5 全局一致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FTS 系统实现与性能评测 |
5.1 实验相关 |
5.1.1 测试环境 |
5.1.2 测试实例 |
5.1.3 评价指标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时间性能 |
5.2.2 空间性能 |
5.2.3 通信负载 |
5.2.4 容错能力及系统I/O |
5.3 系统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某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现状 |
1.2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发展 |
1.3 国内外城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调研 |
1.4 本文的工作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2.1 SOA |
2.1.1 概述 |
2.1.2 服务总线 |
2.2 语音通讯 |
2.2.1 CTI |
2.2.2 ACD |
2.3 GIS平台 |
2.3.1 框架技术 |
2.3.2 ArcGIS |
第三章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2 业务功能需求 |
3.2.1 业务管理 |
3.2.2 跨区域调度 |
3.2.3 功能需求 |
第四章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体系结构 |
4.3 系统核心业务流程设计 |
4.4 系统核心业务功能模块 |
4.4.1 模块划分 |
4.4.2 模块功能设计 |
4.5 数据库设计 |
第五章 消防调度指挥系统实现 |
5.1 开发环境配置 |
5.2 应用服务器 |
5.2.1 主窗口 |
5.2.2 远程数据模块 |
5.3 客户端软件 |
5.3.1 界面开发 |
5.3.2 数据同步客户端 |
5.3.3 接警模块 |
5.3.4 处警模块 |
5.3.5 灾害信息反馈模块 |
5.3.6 资源管理模块 |
5.3.7 报表分析模块 |
5.4 系统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坑降水对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基坑降水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坑降水对复合地基变形影响的机理 |
2.1 复合地基概述 |
2.1.1 复合地基的概念与分类 |
2.1.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 |
2.1.3 CFG复合地基 |
2.2 基坑降水的基本原理 |
2.2.1 地下水运动的一般规律 |
2.2.2 基坑降水的作用 |
2.2.3 基坑降水引起地基沉降机理 |
3 试验段工程概况及试验方案 |
3.1 试验段工程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3.1.3 技术标准 |
3.2 站场基坑降水工程简介 |
3.2.1 基坑工程简介 |
3.2.2 基坑开挖实施方案 |
3.2.3 降水设计方案 |
3.2.4 基坑降水要求 |
3.3 监测断面设置与测试元器件布置 |
3.3.1 监测断面选择 |
3.3.2 测试元器件布置 |
3.3.3 工程措施 |
3.4 试验监测元器件测试原理 |
3.4.1 检测元件主要参数指标 |
3.4.2 沉降板测试原理 |
3.4.3 磁环测试原理 |
3.4.4 剖面沉降管测量原理 |
3.4.5 孔隙水压力计 |
4 站房基坑降水对高铁路基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4.1 地基表面沉降板变化特征 |
4.1.1 B断面沉降板变化特征 |
4.1.2 C断面沉降板变化特征 |
4.1.3 小结 |
4.2 地基深层沉降特征 |
4.2.1 B断面分层沉降变化特征 |
4.2.2 C断面分层沉降变化特征 |
4.2.3 小结 |
4.3 地基底部横剖面沉降特征 |
4.3.1 B断面横断面沉降变化特征 |
4.3.2 C断面横断面沉降变化特征 |
4.3.3 小结 |
4.4 地基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 |
4.4.1 B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 |
4.4.2 C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 |
4.4.3 小结 |
4.5 本章总结 |
5 基坑降水对复合地基沉降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MADIS GTS有限元软件综述 |
5.2 MIDAS/GTS中应力—渗流耦合分析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物理力学模型的选取 |
5.3.3 几何模型 |
5.3.4 边界条件的设定 |
5.3.5 地基初始应力的施加 |
5.4 计算结果与对比分析 |
5.4.1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5.4.2 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 |
5.5 本章总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京沪高速铁路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及荷载分担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的研究 |
1.2.2 地基承载力的研究 |
1.2.3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1.2.4 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研究 |
1.3 目前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工程概况及地基土特性 |
2.1 工程位置 |
2.2 工程试验设计 |
2.3 地质环境条件 |
2.4 地基土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窑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特性分析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点的概况 |
3.1.2 路基填筑情况 |
3.1.3 测试元器件布设 |
3.2 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性对比试验研究 |
3.3 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受力特性对比研究 |
3.3.1 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应力特性对比研究 |
3.3.2 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与承载力模拟试验 |
4.1 基本概念 |
4.1.1 柔性荷载及形成条件 |
4.1.2 柔性荷载下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荷载发挥系数 |
4.1.3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 试验研究方案及试验标准 |
4.2.1 试验研究方案 |
4.2.2 柔性介质材料的选取 |
4.2.3 试验设备及现场测试 |
4.2.4 CFG桩单桩承载力确定 |
4.3 柔性荷载与刚性承压板下CFG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 |
4.3.1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对比分析 |
4.3.2 CFG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对比分析 |
4.4 柔性荷载下无帽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与荷载分担研究 |
4.4.1 不同褥垫层厚度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对比分析 |
4.4.2 不同褥垫层厚度CFG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对比分析 |
4.5 柔性荷载下带帽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与荷载分担研究 |
4.5.1 不同褥垫层厚度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对比分析 |
4.5.2 不同褥垫层厚度CFG桩复合地基荷载分担对比分析 |
4.6 柔性荷载条件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
4.6.1 无帽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 |
4.6.2 带帽CFG桩复合地基桩帽的极限承载力的判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特性分析 |
5.1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MIDAS/GTS有限元软件综述 |
5.2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模型建立 |
5.2.1 模型计算参数 |
5.2.2 几何模型和计算方案 |
5.2.3 模型网格和边界条件 |
5.2.4 模型施工阶段 |
5.2.5 模型计算可靠度分析 |
5.3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5.3.1 桩、帽强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荷载分担影响分析 |
5.3.2 桩长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3 桩径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4 桩间距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5 桩帽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6 桩帽直径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7 褥垫层厚度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3.8 施工阶段对CFG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受力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6.1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原则和思路 |
6.1.1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原则 |
6.1.2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
6.2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优化影响因素 |
6.2.1 桩、桩帽强度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2 桩长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3 桩径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4 桩间距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5 桩帽直径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6 桩帽厚度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2.7 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设计优化的影响 |
6.3 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优化方案 |
6.4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经济对比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及创新性 |
7.1.1 主要结论 |
7.1.2 论文创新点 |
7.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性能计算机无缓存光互连网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现状 |
2.1 高速光电器件 |
2.1.1 激光器 |
2.1.2 光探测器 |
2.1.3 VCSEL 器件 |
2.1.4 光开关和光交换 |
2.1.5 光波导及其互连技术 |
2.2 光互连相关技术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典型光互连系统 |
2.3.1 LARPBS |
2.3.2 RAPID |
2.3.3 Data Vortex |
2.3.4 OSMOSIS |
2.4 小结 |
第三章 BOIN 光互连网络 |
3.1 引言 |
3.2 网络结构及链路协议 |
3.2.1 拓扑结构 |
3.2.2 网络链路控制协议 |
3.2.3 冲突及其解决 |
3.3 路由算法 |
3.3.1 转发开关SF 上的路由算法 |
3.3.2 端口开关SX 上的路由算法 |
3.3.3 端口开关SY 上的路由算法 |
3.4 BOIN 网络的特性 |
3.4.1 完整性 |
3.4.2 无死锁性 |
3.4.3 可达性 |
3.4.4 无活锁性 |
3.5 性能模拟和评价 |
3.5.1 网络平均延时—网络负载 |
3.5.2 网络吞吐率—网络负载 |
3.5.3 Perf(D,T)———网络负载 |
3.5.4 网络平均延时—报文传输距离 |
3.5.5 网络平均吞吐率—报文传输物理距离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模型的BOIN 网络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网络性能建模 |
4.2.1 假设和基本思路 |
4.2.2 关系式1 |
4.2.3 关系式2 |
4.2.4 关系式3 |
4.2.5 关系式4 |
4.2.6 模型求解 |
4.3 网络性能分析 |
4.3.1 延时 |
4.3.2 吞吐率 |
4.3.3 吞吐率/延时 |
4.4 基于性能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优化 |
4.4.1 面向低延时应用的网络结构优化 |
4.4.2 面向高吞吐率应用的网络结构优化 |
4.4.3 面向吞吐率延时比的网络结构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BOIN 网络性能优化技术 |
5.1 引言 |
5.2 结点饿死及其解决 |
5.2.1 路由算法 |
5.2.2 实验验证 |
5.3 BOIN2 互连网络 |
5.3.1 网络结构 |
5.3.2 无死锁/活锁的路由算法 |
5.3.3 性能模拟 |
5.4 小结 |
第六章 BOIN 网络容错路由技术 |
6.1 引言 |
6.2 FT-BOIN 网络结构 |
6.3 FT-BOIN 网络中结点间的可达关系 |
6.3.1 结点间的可达关系 |
6.3.2 可达关系的性质 |
6.3.3 结点间可达的条件 |
6.4 容错路由算法 |
6.4.1 GT(Go Through)路由算法 |
6.4.2 TN(Turn Nextstep)路由算法 |
6.4.3 NT(Neighbor Table)路由算法 |
6.5 实验验证 |
6.5.1 报文可达率 |
6.5.2 网络链路利用率 |
6.5.3 报文传输延时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习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10)基于MIDAS技术的多层分布式系统的容错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基于MIDAS技术的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 |
2 基于MIDAS技术的应用系统的容错处理机制 |
2.1 数据更新错误的容错处理机制 |
2.2 单台应用服务器故障的容错处理机制 |
2.3 多台应用服务器故障的容错处理机制 |
3 结束语 |
四、一个基于MIDAS容错技术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T型拓扑的有源滤波器容错控制研究[D]. 聂久富.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虚拟骨干研究[D]. 李艳艳. 广西大学, 2020(03)
- [3]可靠感知实时任务的设计优化研究[D]. 周可染.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4]基于MPI的并行容错技术研究与实现[D]. 牛海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5]某市消防调度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冯英魁. 复旦大学, 2011(08)
- [6]基坑降水对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路基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分析[D]. 朱孝笑.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 [7]京沪高速铁路柔性荷载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及荷载分担特性研究[D]. 丁桂伶.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3)
- [8]高性能计算机无缓存光互连网络技术研究[D]. 齐星云.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4)
- [9]一种基于MIDAS的企业级应用中提高数据查询效率的方法[J]. 郑关胜,李含光. 微计算机应用, 2007(03)
- [10]基于MIDAS技术的多层分布式系统的容错处理[J]. 杜江,张丽英.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