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用地及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段德罡,叶靖,李廷辉,陈炼[1](2021)在《城市?乡村?——城市边缘区规划探讨》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大规模向外扩张,大部分边缘区的村民为通过征地补偿和拆迁实现一夜暴富,违规加建,但政策的不确定性又使村民陷入尴尬的境地。在土地财政和政府"压力型"考核机制的激励下,部分地方政府采用拆迁安置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出让金,忽视了村民的发展诉求。边缘区村庄邻近城市,城镇化是必然趋势,规划应采用柔性规划的思路,因地制宜地选择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陕西省韩城市边缘区赵村社区实践,从目标、标准、土地使用、建设管控、村民培育、规划编制六大方面提出规划建议,以期为城市边缘区的村庄规划提供参考。
刘利民[2](2021)在《基于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城镇化的土地经济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城镇化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土地经济问题。在新形势下,积极解决土地经济问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经济问题,然后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解决好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与参考。
李新安,赵琼文[3](2021)在《城镇化视阈下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环境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基于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及新型城镇化的现状趋势基础上,剖析了制约全省发展质量提升所面临的城镇化区域差异及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需通过创新投入增强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并通过强化城镇化区域协调支持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着力消除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阻滞因素,以期最终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张蔚文,麻玉琦,李学文,卓何佳[4](2021)在《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文中指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进程正处于两次现代化转型的叠加期,既要完成发达经济体第一次现代化转型中的基本任务,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区域统一要素市场的形成、以及城乡差距的缩小,又要面对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新形势,如知识经济浪潮、信息技术革命、生态环境危机、人的主体性觉醒等。立足于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行动目标,以及两次现代化转型叠加期的现实约束,下阶段的新型城镇化应把握五大重要工作部署:均衡化、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并处理好央地行动鸿沟这一关键问题。
范晓鹏[5](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涂画[6](2021)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研究 ——以T市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刚[7](2021)在《衡水市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宋璐璐[8](202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其解决研究 ——以山西省北董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袁梦婷[9](2020)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标志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3月底,中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等14个国家级城市群,国家级城市群是国家推进人口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对其他地区有拉动、示范作用。本文在城镇化内涵及质量、生态风险的评价研究、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关系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008年到2017年全国14个国家级城市群10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对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进行研究。第一,在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已有文献成果并结合本研究的内容,并使用变异系数与相关系数进行指标筛选,确定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指标体系。第二,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上述城市各年的生态风险水平进行测度,用TOPSIS法对各年生态风险水平进行综合,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明确我国各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及其差异。第三,以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口城镇化率、经济规模、生存发展、社会保障各层面的相关指标为解释变量,先后建立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研究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考虑到被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项,进一步引入动态面板回归的系统GMM估计,验证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的合理性。第四,根据以上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各城市群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差异较大,人口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生态风险有抑制作用,公共财政支出水平与生态风险呈现显着正相关,且生态风险具有一定的惯性。根据得出的结论,建议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比率,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针对不同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城市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战略措施;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提高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与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大环保技术研发的投资力度,对于当前生态风险较高的城市,进一步推进产业链向高端攀升,对于当前生态风险较低的城市,坚持城市集约化发展。
胡宁[10](2020)在《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早所以带来了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东北经济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出现了很多不适,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重现了生机和活力。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需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转型发展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缓慢,人才外流的现象。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比较多,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2013年国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当中之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快速启动阶段,1958年到1965年为剧烈波动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倒退阶段,1979年到2002年为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速度放缓阶段。具有这样几个问题,包括城镇化发展质量不优,效率不高;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得出东北地区必须要走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化是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对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化的政策基础、人口与社会因素、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经济与产业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建立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把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分为三个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产业子系统,得出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再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预测,认为生态城镇化是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包括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打通城市群交通网络,整合城市群资源,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三是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包括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二、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用地及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用地及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乡村?——城市边缘区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城市边缘区的尴尬 |
1.1 村民对增收的期待 |
1.2 欠发达地区城市边缘区村庄发展的尴尬 |
2 城市边缘区规划研究 |
2.1 边缘区发展研究 |
2.2 边缘区规划研究 |
2.3 边缘区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弹性规划诉求 |
3 城市边缘区发展情景 |
3.1 情景一:延续土地财政逻辑上的拆迁安置 |
3.2 情景二: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就地城镇化逻辑 |
3.3 柔性规划:因村制宜选择城镇化发展路径 |
4 柔性规划——赵村规划 |
4.1 构建乡村现代化目标体系,助推村庄城镇化建设 |
4.2 建构与城市“有差异无差距”的城边村建设标准 |
4.3 盘活村庄闲置土地,建立预征收制度 |
4.4 加强社区开发建设和标准的管控 |
4.5 因人施策,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
4.6 给予村庄自主发展权,明确分期行动计划 |
5 结语 |
(2)基于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土地经济问题 |
1.1 缺乏科学的土地规划 |
1.2 缺乏健全的流转制度 |
1.3 缺乏有效的污染治理 |
2 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经济问题的具体措施 |
2.1 建设完善的集约型用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
2.2 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价值 |
2.3 建立合理的开发机制,强化耕地占用补偿 |
2.4 完善城镇土地市场,加快土地流转 |
2.5 全方位管理耕地,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土地 |
2.6 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强化征地原则性 |
3 结束语 |
(3)城镇化视阈下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环境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述评 |
二、河南经济发展质量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态势 |
(一)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率持续攀升 |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
(三)省域城镇化空间优化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
三、城镇化区域差异与发展质量面临的生态环境约束 |
(一)城镇化区域差异及经济发展水平 |
(二)能耗总量增加及城镇污染排放的区域差异 |
(三)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
四、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质量提升面临的资源环境困境 |
(一)城镇化扩张加剧生态环境污染 |
(二)城镇人口过度集聚对生态环境冲击加大 |
(三)城镇规模不当扩张加大了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 |
五、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演变的关联分析 |
(一)以碳排放为表征的环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的测度 |
(二)全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的关系分析 |
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改善的政策建议 |
(一)强化城镇化区域协调支持政策促进全省高质量发展 |
(二)加强创新投入增强城镇化绿色转型的内生动力 |
(三)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整体质量水平 |
(四)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 |
(4)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化历史坐标中中国城镇化的概念定位 |
2 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目标要求与现实约束 |
2.1 行动目标 |
2.1.1 核心:人本价值 |
2.1.2 支撑:全球生产网络 |
2.1.3 动力:技术创新 |
2.1.4 路径:可持续 |
2.2 现实约束 |
2.2.1 要素扭曲 |
2.2.2 路径依赖 |
2.2.3 国际环境 |
2.2.4 风险社会 |
3 面向现代化的新型城镇化:五方面的工作部署 |
3.1 均衡化 |
3.1.1 人的城镇化 |
3.1.2 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 |
3.2 多元化 |
3.2.1 激发多元主体活力 |
3.2.2 立足比较优势打造多样化城镇化模式 |
3.3 网络化 |
3.3.1 优化基于比较优势的城镇体系 |
3.3.2 推动核心城市以创新优势融入全球市场 |
3.4 智能化 |
3.4.1 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 |
3.4.2 坚持创新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3.5 生态化 |
3.5.1 构建生态型发展路径 |
3.5.2 打造韧性城镇体系 |
4 关键问题:弥合国家政策话语和地方政府行动之间的鸿沟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城镇化内涵及质量 |
1.3.2 生态风险评价 |
1.3.3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的关系 |
1.3.4 现有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的历史及现状 |
2.1 我国人口城镇化历史及发展现状 |
2.1.1 发展历史 |
2.1.2 发展现状 |
2.2 我国生态风险现状分析 |
2.2.1 能源消耗 |
2.2.2 水污染 |
2.2.3 土壤污染 |
2.2.4 空气污染 |
2.2.5 固体废弃物排放 |
2.3 代表性城市群人口城镇化及生态环境现状 |
2.3.1 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人口城镇化现状 |
2.3.2 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生态风险现状 |
第三章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指标构建 |
3.1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指标初选 |
3.1.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及原则 |
3.1.2 生态风险指标初选 |
3.1.3 人口城镇化指标初选 |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清洗 |
3.3 人口城镇化与生态风险指标筛选 |
3.3.1 辨识度与冗余度筛选 |
3.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四章 理论概念与方法模型介绍 |
4.1 样本特征与评价模型选择 |
4.1.1 样本特征 |
4.1.2 因子分析模型选择 |
4.1.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选择 |
4.2 因子分析模型理论研究 |
4.2.1 数学模型分析 |
4.2.2 基本步骤 |
4.2.3 TOPSIS方法概述 |
4.3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理论研究 |
4.3.1 单整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静态面板回归模型 |
4.3.4 动态面板模型的GMM估计 |
第五章 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水平测度 |
5.1 生态风险变量描述性分析 |
5.2 生态风险水平测度 |
5.2.1 巴特利特球性检验和KMO检验 |
5.2.2 提取主因子 |
5.2.3 得分计算 |
5.2.4 TOPSIS综合得分计算 |
5.3 生态风险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第六章 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6.1.1 指标设置 |
6.1.2 变量描述性分析 |
6.2 人口城镇化对生态风险影响因素模型检验 |
6.2.1 模型单整检验 |
6.2.2 模型协整检验 |
6.3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静态面板数据回归 |
6.3.2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6.3.3 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的GMM估计 |
6.3.4 动态面板回归结果分析 |
6.4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6.4.1 局域面板数据回归 |
6.4.2 局域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
1.2.2 城镇化相关的实证研究 |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1.2.4 生态城市的研究 |
1.2.5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城镇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与点轴系统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2.2.6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
3.1 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3.1.1 适度集聚性 |
3.1.2 系统性 |
3.1.3 产业特色性 |
3.1.4 动态性 |
3.1.5 生态性 |
3.1.6 人本性 |
3.2 生态城镇化的要素构成 |
3.2.1 人口子系统 |
3.2.2 生态子系统 |
3.2.3 产业子系统 |
3.3 生态城镇化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
3.3.1 人口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2 产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3 人口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启动阶段(1949—1957年) |
4.1.2 东北地区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1965 年) |
4.1.3 东北地区城镇化倒退阶段(1966—1978年) |
4.1.4 东北地区城镇化再次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
4.1.5 东北地区城镇化放缓阶段(2003 至今) |
4.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城镇化质量不优,效率不高 |
4.2.2 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 |
4.2.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2 缺乏创新的黑土地域文化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3 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基础 |
5.2 人口与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条件 |
5.2.2 社会保障条件 |
5.2.3 科技与文化条件 |
5.3 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 |
5.3.1 自然资源条件 |
5.3.2 生态环境条件 |
5.4 经济与产业因素 |
5.4.1 农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2 工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3 第三产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6.1 模型方法选择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原始数据选取 |
6.2.2 因子分析优化指标体系 |
6.2.3 熵权法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构建 |
6.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
6.4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
7.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7.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7.2 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模型数据的来源 |
7.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1 确定模型系统边界 |
7.3.2 系统动力学SD流图 |
7.3.3 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 |
7.3.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调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
8.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 |
8.1.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
8.1.2 打通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
8.1.3 整合城市群的资源 |
8.1.4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8.1.5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 |
8.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3 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 |
8.3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发展 |
8.3.1 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城镇化提供土壤 |
8.3.2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特色农业 |
8.3.3 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 |
8.3.4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产业链 |
8.4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 |
8.4.1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 |
8.4.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用地及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乡村?——城市边缘区规划探讨[J]. 段德罡,叶靖,李廷辉,陈炼. 中国名城, 2021(10)
- [2]基于城镇化的土地经济问题探析[J]. 刘利民. 居舍, 2021(27)
- [3]城镇化视阈下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环境效应研究——以河南省为样本[J]. 李新安,赵琼文.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
- [4]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新型城镇化[J]. 张蔚文,麻玉琦,李学文,卓何佳. 城市发展研究, 2021(07)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研究 ——以T市城区为例[D]. 涂画.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衡水市农村人口城镇化问题研究[D]. 王刚. 中国政法大学, 2021
- [8]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其解决研究 ——以山西省北董村为例[D]. 宋璐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人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分析[D]. 袁梦婷.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10]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宁.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国城市群; 生态环境; 城镇体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