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小康生活水平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社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

河北工业大学“小康生活水平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社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

一、河北工业大学“小康居住标准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小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指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郭旗[2](2020)在《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影响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密切联系,使体育运动成为健康生活的基石。本文基于全民健康理念,以提升大众体育建筑的全民健康服务能力为目标,研究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方法。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存在严重的信息缺失,本文通过梳理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明确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阶段及数量分布。并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三个典型寒地城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及对比分析法,Python网络爬虫大数据调查及Arc GIS地理数据分析法,24个大众体育建筑的实地调查及现场观察法,538份问卷调查法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构方程模型建立(SEM)等数据分析法,进行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限制调查、现状问题调查及期望需求调查。本文解析了全民健康理念的外延理论,提出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全生命周期内涵及人类发展内涵,构建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完整人口覆盖、多元服务协同、高效资源利用的全民健康实现路径。总结归纳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及作用方式,在实践层面对设计对象进行原型解构,提出群体空间、个体空间及单一空间的设计层次。揭示不同设计层次目标、手段、过程框架下,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从而提出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的设计导向,构建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框架。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群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设施体系的结构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空间覆盖前提下,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城市大众体育建筑空间分布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规模分级模式。提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的策略方法。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个体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需求覆盖前提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明确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需求等级及发展模式。提出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是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单一空间设计部分,指通过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实现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完整感知覆盖前提下,能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规范调查,提出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空间要素分类模式。提出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运动风险外因防御的保障性设计、环境舒适空间干预的增强型设计的策略及方法。本文立足于通过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与社会意义,研究所得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调查方法体系、设计理论解析、策略方法集成可对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相关政策、标准制定、规划及设计提供指导,可为今后的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提供一定借鉴。

郭蕊[3](2020)在《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健康建筑为国家所积极倡导,大连市居民健身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室外健身空间带来的环境便利不同于室内,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和城市健身文明的传播,大连作为北方沿海城市中具有传统运动文化的城市,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均满足一年四季进行健身活动的条件。同时,健身需求人群逐渐年轻化,青少年阶段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室外健身空间应根据人群及地域适应性进行调整。本文以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为研究对象,针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中功能单一、管理缺位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室外健身场地的塑造方式、健身步道的区位规划和室外健身器械的整体布局的视角和研究主体为切入点,探索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一、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解读健康建筑理念及其“健身”要素的相关标准,全面解析了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空间建设的现状和现今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包含三、四章,是两个并列层级的章节,分别从青少年日常行为和大连市地域特征的视角对大连市室外健身空间进行分析。运用社会调研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总结出“复合化”、“人性化”与“适应性”的基础原则,是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的依据与目标,提炼出初步的营建构想。第三部是为第五章,基于对本文第三、四章重点要素的分析,以场地的选址、步道的规划和健身器材的布局三个对象为核心,从复合化的空间功能、人性化的空间形态与适应性的空间环境三个角度,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结合大连市3个公园的实例进行设计策略的应用,为室外健身环境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令室外健身空间满足健康建筑的标准,将青少年行为特点与大连市地域特征相结合,基于大连市的健身文化,以室外健身场地、健身步道和室外健身器械为研究对象,总结出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的设计策略,提高城市活力和市民生活的健康性,以期对新时代室外健身空间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指导。

白娜[4](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干申启[5](2019)在《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发展重点已发生转移扩大,从预制装配化、设计标准化、部品化建造等基础建设性方面扩大至信息化管理、建筑长寿化及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由此,工业化住宅建筑的维护更新对于住宅产业化发展已越发凸显其重要意义,其不仅应成为工业化住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定会成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较高层面追求。论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住宅建筑维护更新领域发展的一般概况,对西方早期工业化住宅的一些优秀更新案例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论文对我国居住区更新改造的“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案例研究,对现阶段我国住宅类建筑包括早期采用工业化手法建造的板式住宅更新改造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理念性建议。论文通过对《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首次提出工业化住宅产品可维护更新这一命题,还从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生产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通过论证研究,论文提出建立工业化住宅设计、制造、装配、维护更新全生命周期和性能保障的产业链框架理念。这正是本文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方面的前瞻性思维,必将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论文采用分析归纳方法对大量优秀SI住宅案例的可维护更新性质及其技术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归纳性提出现阶段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设计方法。论文根据笔者所在工作室先后建造的三个实际案例,着重研究各自其构件的连接构造技术和集成化装配技术,案例项目分别采用自主研发的分层级表系统、协同设计与协同建造技术、构件法协同设计以及新型工法装备系统,对全部构件进行集成化管理,形成了功能性的构件组大构件单元,实现了可逆的构件连接和集成化装配。通过研究,建立了可逆的构件连接构造技术和针对既有建筑构件易维护更新的关键技术系统,为工业化住宅产品日后维护更新的产业化运作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业化住宅的维护更新领域,将协同设计、计算机编码技术及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统一于BIM信息化模型框架内,建立了一套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系统。目前以该技术应用系统为依托建立的监督管理平台现已初步投入使用,并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在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技术引领与支撑作用。全文共160,000余字,图表共120余幅

谢亚男[6](2018)在《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文中提出即将出台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家标准从校园建设全方位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对绿色校园设计、建设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它的编制不仅是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对于明确绿色校园设计、建设策略、指导实践措施以及规范发展模式等也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标准的编制对新老不同类型校园的绿色建设有何不同的影响、两类校园绿色校园建设究竟如何评价、两者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又存在怎样的差别与差异、新老校区对同一标准的适宜性有何不同、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需要根据标准,实地调研评价之后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理论基础部分主要就《标准》的内容、特点、指导作用、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加强对评价标准及方法的理解;案例部分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即独墅湖、天赐庄校区为评估样本,根据《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对两个校区进行自评估,通过实地调研分析评估,对同一学校的新老不同校区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特色及建设瓶颈等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校园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差别、影响因素及现存主要问题,再结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及国内外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优秀案例,对新老不同校区进一步的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同时样本自评估也是对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适宜性与可操作性的一次检验。论文希望通过对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不同校区的评价与研究,为国家标准积累基础测评数据,推动《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穆大伟[7](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蒋碧冰[8](2017)在《基于需求等级的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风华园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私家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城市中户均拥有私家车比例越来越高。90年代开始建设的商品房住区,在今天已经成为城市中的旧住区,这些住区内建筑质量基本完好,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不会面临拆迁的问题。然而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私家车的数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到这些老旧住区内。由于规划建设之初对私家车发展的估算不足,造成停车空间严重不足,这些旧住区中的道路、公共活动广场、绿地被私家车蚕食、甚至破坏。小区内因车多停车场少,人车之间、邻里之间的矛盾频现,同时车辆的增多,也带来了小区内噪音、空气污染、潜在的消防安全等问题。基于以上现实问题,本文以徐州市为例,研究了基于需求等级的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改造设计。首先,通过对所选择的样本老旧住区停车位、停车环境的实地踏勘,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居民的停车行为、停车需求等的系统调研,归纳总结了城市旧住区停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引入“需求等级”理论,对城市旧住区居民停车需求进行层级划分,从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探讨研究了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的改造设计的策略和模式,以期解决旧住区停车难的问题。最后,以徐州市风华园小区为例,针对风华园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完成了包括现有停车场优化、区内动态交通规划优化以及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等。本论文的完成可为类似的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改造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史承勇[9](2017)在《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人类有文明以来城市化运动最快、城市化理论诞生最多和城市化实践最迅速的一百多年,同时也是“城市病”最突出的一百多年。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内涝、热岛效应、局部生境丧失等问题使人居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给城乡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而目前的城乡规划理论比较侧重于城乡空间形态与布局,对城乡景观生态问题的研究较为贫乏,使得景观生态建设在城乡规划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处的位置不够重要,只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调节与维护城乡生态系统稳定与健康的功能。鉴于此,论文首先从田园城市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核心理念及理论演进对近现代城乡规划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典型田园城市的规划模式与策略,总结田园城市建设的6点启示,并分别从多个维度审视田园城市,归纳得出田园城市特征即:环境生态良好、空间规模适度、田园景观格局、城乡统筹发展、经济运转高效和社会健康和谐,以此为基础绘制田园城市图景,为规划建设田园城市提供明确的目标导向。进而以田园城市特征及图景为规划建设田园城市评价指标的依据,构建了以田园城市为目标层、6个特征为特征层和29个指标层的田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该评价体系适用于不同田园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城市不同时空的纵向比较。其次,论文综合分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的资源环境、景观本底和景观类型,得出杨凌示范区农耕文化厚重,地形地貌对我国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小城镇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方法具有参考、示范的价值;区域内交通便捷,与周边城市交通联系紧密,自然资源丰富、人口规模和全域景观结构具备发展田园城市基础。第三,论文运用景观指数分析法研究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情况,得出1997—2015年间杨凌示范区各景观类型演变特征和发展态势,并分析引发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规划因素)和驱动机制(包括模式创新驱动、方法创新驱动、技术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驱动)。为杨凌示范区建设田园城市理清了基础条件、分析了景观格局现状,明确了景观生态模式和景观生态规划内在关联和规划重点。第四,评述典型景观生态模式的基本语言、构成内容、模式特点和适用类型,确定“斑块、廊道、基质、网络”为城乡景观基本语言和构成内容,并与田园城市进行耦合,分析田园城市在“斑、廊、基、网”各层面的特征、功能与应用。由于在不同尺度下景观要素的结构、功能不同,其适宜的景观生态模式也存在一定差异。论文分大、中、小三个尺度构建了即“城乡尺度:绿环、绿网与农田基质相嵌;城区尺度:绿廊、绿岛与路网水系相伴;街区尺度:绿斑、绿楔与邻里环境相融”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杨凌示范区现有资源条件(农田、道路、河流水系等景观类型的分布)和景观生态问题,构建了“城乡尺度:‘农田——防护林+河流——城市中心’景观生态模式、城区尺度:‘城市森林——绿廊——农田——社区’景观生态模式和街区尺度:‘绿斑——道路’景观生态模式”所组成的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体系。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的适宜性应用提供了思路。第五,对典型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进行评述,梳理、归纳规划路径与方法,并析出若干启示,将其与田园城市特征及图景融合,得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6个基本原则和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路径为“四个阶段、九个步骤”。依据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路径构建了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景观生态体系建设”为逻辑体系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迈向田园城市,不仅要有针对性的景观生态模式与规划方法,科学、全面、有效的规划保障体系必不可少。论文最后对既有的城乡一体化规划类型进行了解读,反思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不足与困扰,归纳了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总结得出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既有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融合,是对既有规划体系的一次补充和完善。并构建了“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技术导则——规划制度措施”于一体的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建设保障体系。

杨鸿玮[10](2016)在《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建筑活动产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节能减排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已大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但已建成的既有建筑存在规模存量大、围护结构老化、系统设备陈旧等问题,导致其能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现状。我国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使用经验措施弥补建筑缺陷,缺乏设计阶段的改造措施权衡判断;以指令性的定性措施付诸实施,缺乏针对建筑性能提升的量化研究;缺乏整合舒适度、碳排放和造价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因此,如何构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如何量化技术策略的环境效益、如何进行多目标的综合择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梳理并比较了英国、美国、德国、中国在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面相关的法规、标准和工具,研究发现欧美各国建筑法规体系是以性能表现为主导,进行政策法规——设计标准——评价标准——模拟工具的一体化构建,我国法规体系基本是以技术措施占绝对主导,在部分条例无法满足时,辅以性能条例,这将导致以下两方面问题:无法穷举指令性条款,限制创新;考核目标单一,与实际情况差别大。继而,确立了本文以性能为研究方向,以风、光、热环境为评价指标,以动态模拟为量化手段进行改造设计方法探索。同时,从各国设计标准或行业协会认证的软件模拟工具中筛选出准确性较高、性能模拟可靠的Ecotect-RadianceDaysim联动平台,PHOENICS,DesignBuilder进行论文中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触发的能耗和碳排放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形式、构造、系统、设备改造优化策略,并结合寒冷地区绿色化改造样本库的建立和典型案例剖析,形成以“热工/采光/通风”性能判断为原则的寒冷地区建筑分类(住宅三类、办公四类),扩充寒冷地区改造策略框架下适用的具体措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针对设计阶段的、基于量化模拟技术的、耦合风、光、热环境的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在“性能诊断——改造设计——预测反馈”设计过程中的风、光、热性能指标、技术实现方法、参数设置。继而,基于性能表现的建筑分类筛选典型模型进行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应用,研究得到每一个有代表性的典型建筑中对风、光、热优化效果明显的不同单项措施所带来节能敏感度、减排敏感度和成本效益敏感度,为绿色化改造中策略措施的权衡提供定量依据,同时为建筑形式创新提供设计逻辑。研究发现,经过合理设计的致力于风、光环境优化的被动形式策略,不会对能耗与碳排放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甚至能够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城镇住宅典型模型以节能为目标的前提下应优选构造策略,以减排为目标应优选系统策略;办公建筑典型模型以节能为目标应优选系统策略,以减排为目标应优选设备策略。在此基础上,运用非支配精英遗传算法的遍历和变异计算,依据“环境提升优先——碳排放与舒适度优选——性价比平衡”的串联逻辑实现典型模型的多目标综合优化,探究在舒适度提升与碳排放降低目标下最优的策略组合,辅以成本增量因素的判断,确定性能导向的改造的最优解。为了方便建筑师使用,本研究基于JAVA编程开发了多目标优化敏感度预测模型。本文的最后,应用多目标敏感度计算工具对一栋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住宅进行设计辅助和决策支持,验证软件的应用意义。本文提出的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整合优化设计方法和设计阶段基于动态模拟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敏感度预测模型,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完善了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研究。

二、河北工业大学“小康居住标准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小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工业大学“小康居住标准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小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范围内健康城市运动的兴起
        1.1.2 我国体育需求的不断扩张
        1.1.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困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1.4.1 健康
        1.4.2 大众体育建筑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第2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
    2.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脉络
        2.1.1 我国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
        2.1.2 我国大众体育建筑的宏观数量分布
        2.1.3 当代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调研方法
    2.2 各国大众体育建筑的设计规范资料对比
        2.2.1 建议模式对比
        2.2.2 场地标准对比
    2.3 规划布局的大数据调查
        2.3.1 Python网络爬虫的构建
        2.3.2 调查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2.3.3 布局问题的提出
    2.4 设计问题的现场观察
        2.4.1 对象选取与现场观察
        2.4.2 空间问题的提出
    2.5 使用者需求的问卷调查
        2.5.1 功能需求调查的问卷设计
        2.5.2 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与检验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架构
    3.1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内涵解析
        3.1.1 全民健康理念的健康公平内涵
        3.1.2 全民健康理念的全生命周期内涵
        3.1.3 全民健康理念的人类发展内涵
    3.2 当代全民健康理念的实现路径
        3.2.1 目标——完整人口覆盖
        3.2.2 手段——多元服务协同
        3.2.3 过程——高效资源利用
    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实现全民健康的原型基础
        3.3.1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外部环境
        3.3.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内部结构
        3.3.3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的作用方式
    3.4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实现全民健康的核心机制
        3.4.1 设施系统的结构性调整
        3.4.2 体育需求的精细化供给
        3.4.3 健康感知的体验性优化
    3.5 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导向
        3.5.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3.5.2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3.5.3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群体网络分级设计
    4.1 实现完整空间覆盖的网络分级设计原理
        4.1.1 设施分级的动力机制
        4.1.2 设施布局的组构法则
        4.1.3 设施类型的组合规律
    4.2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建筑分级模式
        4.2.1 规模等级的模式建议
        4.2.2 潜在选址的框架适应
        4.2.3 设施数量的弹性调控
    4.3 提高空间覆盖效率的可达性演进
        4.3.1 场域联系的柔性渗透
        4.3.2 道路连接的适停控制
        4.3.3 界面衔接的效率提升
    4.4 加强弱势群体倾斜的类型混合促进
        4.4.1 季节特征的补偿开放
        4.4.2 运动类型的互补组合
        4.4.3 场馆组合的融合促进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多维功能复合设计
    5.1 实现完整需求覆盖的功能复合设计基础
        5.1.1 大众体育建筑的体育需求等级
        5.1.2 大众体育建筑的功能复合路径
        5.1.3 体育工艺的尺度要求
    5.2 需求等级要求的复合式功能重构
        5.2.1 基础功能的单元衍生
        5.2.2 复合功能的分类路径
        5.2.3 空间组织的效率连接
    5.3 需求兼容要求的交互式尺度转译
        5.3.1 结构选型的单元组合
        5.3.2 跨度转换的空间集约
        5.3.3 形态变形的结构适应
    5.4 需求可变要求的适应性场所更新
        5.4.1 多义空间的设施预留
        5.4.2 可变设施的结构附加
        5.4.3 开放空间的模块转换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综合环境舒适设计
    6.1 实现完整感知覆盖的环境舒适设计要素
        6.1.1 评价标准的指标差异
        6.1.2 相关规范的要素筛选
        6.1.3 建筑设计的干预效率
    6.2 空间无害基础保障的控制性设计
        6.2.1 混合通风的健康风险规避
        6.2.2 过滤系统的污染物渗透管理
    6.3 运动风险外因预防的保障性设计
        6.3.1 运动界面的材料防护
        6.3.2 专项设施的运动辅助
        6.3.3 节点更新的安全提示
    6.4 物理环境靶向干预的增强性设计
        6.4.1 视觉环境的心理舒适性调节
        6.4.2 热舒适性能的分时分区控制
        6.4.3 空间氛围的可供性交流促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国运动场地尺度对比
附录2 寒地大众体育建筑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3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结果
附录4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众体育建筑大数据调查案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健康建筑理论与标准
        1.3.2 适应青少年的室外健身空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室外健身空间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
    2.1 室外健身场地研究理论与实践
        2.1.1 国内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2.1.2 国外研究理论与现状分析
    2.2 健身步道研究理论与实践
        2.2.1 国内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2.2.2 国外研究理论与实践分析
    2.3 室外健身器械与设施的研究与实践
        2.3.1 国内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2.3.2 国外研究发展理论与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室外健身空间与青少年健身行为的互动研究
    3.1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行为模式
        3.1.1 行为内容
        3.1.2 行为时空分布
        3.1.3 行为空间区域规划
        3.1.4 青少年健身行为特征
    3.2 室外健身空间青少年运动需求
        3.2.1 空间面积需求
        3.2.2 安全保障需求
        3.2.3 应急服务需求
        3.2.4 休闲娱乐需求
    3.3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
        3.3.1 室外健身空间现状分析
        3.3.2 室外健身“线面”空间现存问题
        3.3.3 室外健身“点状”空间现存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室外健身空间针对大连地区的分析研究
    4.1 室外健身空间外部条件影响因素
        4.1.1 大连地区气候的影响
        4.1.2 地域文化的影响
        4.1.3 健身方式的影响
        4.1.4 社会价值的影响
    4.2 符合大连特征的健身模式与规划定位
        4.2.1 总体模式定位
        4.2.2 功能空间定位
        4.2.3 设施规模定位
    4.3 适应大连地区的健身空间设计研究
        4.3.1 室外健身场地选址
        4.3.2 健身步道交通规划
        4.3.3 健身器材与设施空间布局
    4.4 契合大连地区室外健身环境的空间设想
        4.4.1 复合化的空间功能
        4.4.2 人性化的空间形态
        4.4.3 适应性的空间环境
    4.5 本章小结
5 健康建筑理念下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5.1 大连市复合化的室外健身空间布局方式
        5.1.1 健身场地空间组合方式
        5.1.2 健身步道流线组织方式
        5.1.3 健身器材与设施组织方式
        5.1.4 复合化空间布局的应用——以大连市中山公园为例
    5.2 大连市人性化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原则
        5.2.1 室外健身场地设计基础
        5.2.2 健身步道设计基础
        5.2.3 健身器材与设施的设计基础
        5.2.4 人性化空间设计的应用——以付家庄滨海公园为例
    5.3 大连市适应性的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策略
        5.3.1 设计区位布局策略
        5.3.2 设计交通规划策略
        5.3.3 设计空间营建策略
        5.3.4 景观要素设计策略
        5.3.5 适应性综合设计的应用——以西山湖公园为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索引
附录B 表格索引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3.1 空间特征
        3.1.1 总体发展特征
        3.1.2 空间分布特征
        3.1.3 空间发展特征
    3.2 影响因子
        3.2.1 自然因子
        3.2.2 人文因子
    3.3 动力机制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3.4 演化机制
        3.4.1 选址
        3.4.2 集聚
        3.4.3 扩散
        3.4.4 跨越
    3.5 本章小结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4.1 发展规划原则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4.2 空间发展策略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4.3 产业发展策略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4.4 镇村体系策略
    4.5 形态营造策略
        4.5.1 城镇公共空间
        4.5.2 城镇街道空间
        4.5.3 城镇特色景观
    4.6 生态发展策略
    4.7 实施保障策略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4.8 本章小结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5.1.1 基本概况
        5.1.2 产业发展导向
        5.1.3 镇村体系构建
        5.1.4 镇区空间规划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5.2.1 基本概况
        5.2.2 产业发展导向
        5.2.3 镇村体系构建
        5.2.4 镇区空间规划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5.3.1 基本概况
        5.3.2 产业发展导向
        5.3.3 镇村体系构建
        5.3.4 镇区空间规划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5)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基础
    1.8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第二章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发展历程研究
    2.1 住宅建筑维护更新的有关概念
    2.2 战后西方国家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2.1 战后的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发展历程
        2.2.2 当代住宅建筑维护更新案例分析
    2.3 当代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1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建设
        2.3.2 新时期我国住宅建设及其维护更新
        2.3.3 住宅类建筑维护更新的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宏观策略研究
    3.1 我国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3.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
        3.1.2 住宅产业化与百年住宅体系
    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
        3.2.1 我国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问题的提出
        3.2.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必要性研究
        3.2.3 关于我国工业化住宅建设新型产业链的进一步研究
    3.3 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可行性
        3.3.1 我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的客观需求
        3.3.2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产业优势
        3.3.3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优势
        3.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生产优势
    3.4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性质研究
    4.1 SI住宅体系的概念和特色
    4.2 国外部分SI住宅案例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2.1 荷兰工业化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2.2 日本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
    4.3 我国CSI住宅体系及其可维护更新研究
        4.3.1 C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历程
        4.3.2 CSI住宅体系的案例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设计研究
    5.1 SI住宅体系的分类
    5.2 SI住宅支撑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2.1 结构选型的基本形式
        5.2.2 结构施工方式
        5.2.3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结构设计研究
        5.2.4 结构的连接设计研究
        5.2.5 支撑体的质量保证及其维护
    5.3 SI住宅填充体的可维护更新设计研究
        5.3.1 SI住宅填充体可维护更新的主要设计方法
        5.3.2 SI住宅填充体的模数协调
        5.3.3 SI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及其多样化拓展
        5.3.4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定位
        5.3.5 基于可维护更新的填充体部品安装
    5.4 CSI住宅可维护更新案例研究——以东南大学正工作室项目为例
        5.4.1 “微排”未来屋
        5.4.2 “梦想居”未来屋
        5.4.3 “揽青斋”示范项目
    5.5 SI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其策略
        5.5.1 SI住宅的日常维护
        5.5.2 SI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政策性建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研究
    6.1 BIM技术简述
        6.1.1 BIM的基本概念
        6.1.2 BIM技术在工业化住宅用户参与过程中的应用
    6.2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2.1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
        6.2.2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应用内容和目标
        6.2.3 工业化住宅协同设计的工具——BIM技术的系统架构
        6.2.4 协同设计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3.1 工业化建筑构件的分类系统
        6.3.2 工业化建筑构件库及参数体系架构
        6.3.3 构件编码规则与技术实现措施
        6.3.4 计算机编码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 构件信息跟踪反馈技术在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中的应用
        6.4.1 构件信息化技术
        6.4.2 RFID对象标识技术
    6.5 可用于工业化住宅维护更新的技术应用系统建立
        6.5.1 基于BIM的工业化住宅可维护更新技术应用系统
        6.5.2 信息监管平台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拓展与期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校园是日后高校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1.1.2 样本校园自评估是《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重要检验和补充
        1.1.3 苏州大学是《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参编单位之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与本课题相关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研究
        1.3.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评价体系研究
        1.3.3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现状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的编制与解析
    2.1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编制背景
        2.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更新
        2.1.2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行业标准不再适用
        2.1.3 高校绿色校园建设发展的推进
    2.2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编制概况
    2.3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体系介绍
        2.3.1 评价对象
        2.3.2 评价指标体系总览
        2.3.3 评价方法等级划分
    2.4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差异分析
        2.4.1 主要差异分析
        2.4.2 具体技术条文差异分析
    2.5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主要技术特性
        2.5.1 具有继承性
        2.5.2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5.3 强调地域适应性
        2.5.4 强调各指标均衡性
        2.5.5 强调条文的清晰性
        2.5.6 强调评价的灵活性
    2.6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案例自评估模式分析
        2.6.1 自评估目标
        2.6.2 自评估样本选择
        2.6.3 自评估方法
第三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自评估
    3.1 背景介绍
        3.1.1 苏州大学简介
        3.1.2 独墅湖校区建设背景
        3.1.3 独墅湖校区基础资料
    3.2 各分项得分情况分析
        3.2.1 规划与生态
        3.2.2 能源与资源
        3.2.3 环境与健康
        3.2.4 运行与管理
        3.2.5 教育与推广
        3.2.6 特色与创新
    3.3 试评总结
        3.3.1 试评估结果
        3.3.2 试评估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自评估
    4.1 背景介绍
        4.1.1 天赐庄校区现状基础资料
        4.1.2 天赐庄校区建设历程
    4.2 各分项得分情况分析
        4.2.1 规划与生态
        4.2.2 能源与资源
        4.2.3 环境与健康
        4.2.4 运行与管理
        4.2.5 教育与推广
        4.2.6 特色与创新
    4.3 试评总结
        4.3.1 试评估结果
        4.3.2 试评估结果分析
第五章 自评估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与改进建议
    5.1 新老校区试评估结果比较
        5.1.1 自评估得分及所达等级结果比较
        5.1.2 自评估条款分项得分情况比较
        5.1.3 自评估结果比较总结
    5.2 新老校区自评估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5.2.1 建设理念及模式
        5.2.2 地理环境
        5.2.3 建筑性能
        5.2.4 环境基础建设
        5.2.5 学科设置
        5.2.6 《标准》适应性
    5.3 新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5.3.1 独墅湖校区现存主要问题
        5.3.2 独墅湖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改进建议
        5.3.3 天赐庄校区现存主要问题
        5.3.4 天赐庄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改进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基于《标准》的高校新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1.1 高校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1.2 高校老校区绿色校园建设推进建议
    6.2 《标准》调整完善建议
        6.2.1 《标准》指标进一步量化
        6.2.2 概念要绝对明确
        6.2.3 加强软件的推广
        6.2.4 绝对避免笔误
    6.3 主要研究成果
    6.4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国标)征求意见稿
附录二 夏季校园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调查问卷
致谢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需求等级的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风华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我国居住区与住区停车配建发展演进研究
    2.1 我国城市居住区发展研究
    2.2 我国城市居住区停车配建发展研究
    2.3 小结
3 城市旧住区停车问题调查研究
    3.1 调研对象
    3.2 调研实例分析
    3.3 调研数据综合分析
    3.4 城市旧住区停车问题分析总结
    3.5 小结
4 基于“需求等级”的城市旧住区停车需求层级研究
    4.1 停车行为分析
    4.2 停车空间对停车行为的影响
    4.3 停车需求的层级分析
    4.4 基于停车需求的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4.5 基于需求等级的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4.6 小结
5 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的改造设计——以徐州市风华园为例
    5.1 风华园小区现状分析
    5.2 改造设计可行性分析
    5.3 风华园小区动态交通优化设计
    5.4 停车空间改造设计
    5.5 其他层面的建议与措施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2 国家战略层面的要求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范围、时空的界定
        1.3.1 概念界定
        1.3.2 范围界定
        1.3.3 时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情况
        1.4.2 国内研究情况
    1.5 研究体系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田园城市解析
    2.1 田园城市的产生及理念
        2.1.1 田园城市产生的背景
        2.1.2 田园城市的核心理念
        2.1.3 田园城市理论的演进
    2.2 田园城市的实践及启示
        2.2.1 国外典型案例
        2.2.2 国内典型案例
        2.2.3 国内外典型案例启示
    2.3 田园城市的特征与图景
        2.3.1 田园城市的特征
        2.3.2 田园城市的图景
    2.4 田园城市的评价体系
        2.4.1 构建原则
        2.4.2 构建方法
        2.4.3 构成要素
        2.4.4 权重确定
    2.5 田园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分析
        2.5.1 自然驱动力
        2.5.2 非自然驱动力
    2.6 本章小结
3 杨凌示范区资源环境及景观本底分析
    3.1 资源环境现状
        3.1.1 历史沿革
        3.1.2 自然资源
        3.1.3 交通运输
        3.1.4 发展水平
    3.2 景观本底分析
        3.2.1 景观结构
        3.2.2 景观剖面
    3.3 城乡景观类型
    3.4 本章小结
4 1997-2015 年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机制
    4.1 景观格局的研究方法
        4.1.1 景观格局指数特征
        4.1.2 景观格局指数分类
        4.1.3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和生态学涵义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4.2.3 景观粒度选择
    4.3 杨凌示范区景观格局演变过程
        4.3.1 类型水平(type/class level)演变分析
        4.3.2 景观水平(landscape level)演变分析
    4.4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及发展态势
        4.4.1 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4.4.2 景观类型发展态势
    4.5 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
        4.5.1 政策因素
        4.5.2 经济因素
        4.5.3 人口因素
        4.5.4 规划因素
    4.6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4.6.1 模式创新驱动
        4.6.2 方法创新驱动
        4.6.3 技术创新驱动
        4.6.4 制度创新驱动
    4.7 本章小结
5 田园城市导向下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5.1 典型景观生态模式评述
        5.1.1“斑块——廊道——基质”(Patch-Corridor-Matrix)模式
        5.1.2“集聚间有离析”(Aggreate-With-Outliers)模式
        5.1.3 景观“生态网络”( Ecological Network Concept)模式
        5.1.4“景观安全格局”模式
    5.2 典型景观生态模式与田园城市耦合
        5.2.1 斑块层面
        5.2.2 廊道层面
        5.2.3 基质层面
        5.2.4 网络层面
    5.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5.3.1 城乡尺度:绿环、绿网与农田基质相嵌
        5.3.2 城区尺度:绿廊、绿岛与路网水系相伴
        5.3.3 街区尺度:绿斑、绿楔与邻里环境相融
    5.4 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构建
        5.4.1 城乡尺度:“农田——防护林+河流——城市中心”景观生态模式
        5.4.2 城区尺度:“城市森林——绿廊——农田——社区”景观生态模式
        5.4.3 街区尺度:“绿斑——道路”景观生态模式
    5.5 本章小结
6 田园城市导向下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6.1 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评述及启示
        6.1.1 典型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评述
        6.1.2 典型景观生态规划方法的启示
    6.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路径
        6.2.1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6.2.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路径
    6.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景观关键地段识别
        6.3.1 生态安全格局意涵
        6.3.2 景观关键地段识别
        6.3.3 关键地段保护措施
    6.4 基于田园城市特征的景观生态格局规划
        6.4.1 多中心
        6.4.2 组团式
        6.4.3 植入型
        6.4.4 网络化
    6.5 基于景观生态模式的景观生态体系建设
        6.5.1 典型斑块景观特征构建
        6.5.2 景观绿廊的功能与宽度
        6.5.3 农田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5.4 全域道路交通网络建设
    6.6 本章小结
7 田园城市导向下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体系
    7.1 对既有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反思与权衡
        7.1.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趋向
        7.1.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反思
        7.1.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既有规划融合
    7.2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编制体系构建
        7.2.1 编制体系框架
        7.2.2 编制内容优化
    7.3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技术导则制订
        7.3.1 技术导则体系
        7.3.2 技术导则制订
    7.4 田园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的制度措施
        7.4.1 统筹政府职能
        7.4.2 加强监管机制
        7.4.3 完善制度措施
        7.4.4 建设智慧景观
        7.4.5 培养田园城市市民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研究成果

(10)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建筑行业能耗与碳排放现状
        1.1.2 既有建筑“节能减排”潜力显着
        1.1.3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需求紧迫
        1.1.4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更新保护”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1.2.2“能效优化”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1.2.3“成本控制”导向的建筑改造研究
        1.2.4“性能表现”导向的建筑模拟研究
        1.2.5 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畴
        1.3.1 概念界定
        1.3.2 文章涉及物理量及其缩写
        1.3.3 研究内容与范畴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典型国家既有建筑改造法规、标准与工具
    2.1 英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2.1.1 英国建筑法规L部分(BRUK Part L)
        2.1.2 英国国家计算方法(NCM)
        2.1.3 英国评价标准(BREEAM UK Refurbishment)
        2.1.4 模拟工具
    2.2 美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2.2.1 美国能源政策法(EPAct)
        2.2.2 美国建筑节能标准(ASHRAE 90)
        2.2.3 美国评价标准(LEED-EBOM)
        2.2.4 模拟工具
    2.3 德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法规、标准和工具
        2.3.1 德国建筑节能法规(EnEG)
        2.3.2 德国建筑节能标准(EnEV和EnerPHit)
        2.3.3 德国评价标准(DGNB)
        2.3.4 模拟工具
    2.4 中国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标准和认证工具
        2.4.1 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
        2.4.2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
        2.4.3 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GB/T51141-2015)
        2.4.4 模拟工具
    2.5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相关标准和工具的综合比较
        2.5.1 设计标准对比——技措标准与性能标准
        2.5.2 评价标准对比——风、光、热综合性能评价
        2.5.3 模拟软件对比——工具筛选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绿色化改造设计影响因素与技术策略
    3.1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外部环境因素
        3.1.2 建筑本体因素
        3.1.3 经济效益因素
    3.2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的技术策略
        3.2.1 形式策略
        3.2.2 构造策略
        3.2.3 系统策略
        3.2.4 设备策略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性能表现的寒冷地区既有建筑分类
    4.1 寒冷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用能现状与案例解读
        4.1.1 我国居住建筑发展现状
        4.1.2 我国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用能分布
        4.1.3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既有城镇住宅绿色化改造样本库
        4.1.4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典型住宅案例剖析
    4.2 寒冷地区典型公共建筑用能现状与案例解读
        4.2.1 我国公共建筑发展现状
        4.2.2 我国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用能分布
        4.2.3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样本库
        4.2.4 寒冷地区与类寒冷地区典型办公案例剖析
    4.3 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性能分类
        4.3.1 基于性能表现的分类依据与特点
        4.3.2 基于性能表现的城镇住宅分类
        4.3.3 基于性能表现的办公建筑分类
    4.4 寒冷地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措施选型
        4.4.1 形式策略的措施筛选
        4.4.2 构造策略的措施筛选
        4.4.3 系统策略的措施筛选
        4.4.4 设备策略的措施筛选
        4.4.5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与办公建筑措施筛选
    4.5 小结
第五章 耦合风、光、热环境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
    5.1 多因素耦合的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
        5.1.1 方法框架
        5.1.2 基于模拟的性能诊断
        5.1.3 耦合多因素的改造设计
        5.1.4 多次试验的预测反馈
        5.1.5 敏感度分析
    5.2 多性能评价的绿色化改造指标筛选
        5.2.1 风环境指标筛选
        5.2.2 光环境指标筛选
        5.2.3 热环境指标筛选
        5.2.4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与办公建筑的多性能指标
    5.3 绿色化改造设计的技术集成及参数设置
        5.3.1 气象参数
        5.3.2 Phoenics风环境模拟
        5.3.3 ECOTECT-Desktop Radiance-Daysim光环境模拟
        5.3.4 DesignBuilder能耗模拟
        5.3.5 可再生能源利用
        5.3.6 碳排放计算
        5.3.7 成本增量计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动态模拟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单一目标敏感度
    6.1 天津市城镇住宅典型模型单一目标敏感度模拟
        6.1.1 城镇住宅模型的典型性分析
        6.1.2 典型模型Ⅰ19661985 年代住宅
        6.1.3 典型模型Ⅱ19861995 年代住宅
        6.1.4 典型模型Ⅲ19962005 年代住宅
        6.1.5 寒冷地区城镇住宅绿色化改造典型模型对比
    6.2 天津市办公建筑典型模型单一目标敏感度模拟
        6.2.1 办公建筑模型的典型性分析
        6.2.2 典型模型A-“重质结构/表皮主导/单元空间”
        6.2.3 典型模型B-“重质结构/内部主导/开放空间”
        6.2.4 典型模型C-“轻质结构/内部主导/开放空间”
        6.2.5 典型模型D-“轻质结构/表皮主导/单元空间”
        6.2.6 寒冷地区办公建筑绿色化改造典型模型对比
    6.3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多目标综合优化
    7.1 多目标优化的模型与分类
        7.1.1 多目标优化
        7.1.2 帕累托最优
    7.2 多目标优化的算法与工具
        7.2.1 遗传算法原理与框架
        7.2.2 非支配精英遗传算法NSGA II
        7.2.3 Designbuiler Optimisation综合优化模块
    7.3 寒冷地区绿色化改造多目标综合优化
        7.3.1 构架建立
        7.3.2 风、光环境提升优先——形式策略优先
        7.3.3 碳排放与热舒适优化——构造、系统、设备优化
        7.3.4 经济性平衡——增量成本计算
    7.4 多目标综合优化实例分析——以典型模型Ⅰ为例
        7.4.1 风、光环境提升优先
        7.4.2 碳排放与不舒适小时数优化
    7.5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多目标优化”预测模型开发
        7.5.1 预测模型界面
        7.5.2 预测模型功能
        7.5.3 预测模型应用——以Y住宅为例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书籍
    期刊杂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国际、国家标准
    电子文献
附录A—典型模型能耗与碳排放计算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河北工业大学“小康居住标准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小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全民健康理念的寒地大众体育建筑设计研究[D]. 郭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健康建筑理念下适应青少年的大连室外健身空间设计研究[D]. 郭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工业化住宅建筑可维护更新的技术研究[D]. 干申启. 东南大学, 2019(05)
  • [6]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大学校园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 ——以苏州大学新老校区为例[D]. 谢亚男. 苏州大学, 2018(01)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8]基于需求等级的城市旧住区停车空间改造设计研究 ——以徐州市风华园为例[D]. 蒋碧冰.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9]迈向田园城市:杨凌示范区景观生态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史承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8)
  • [10]基于性能表现的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设计方法与预测模型 ——以寒冷地区为例[D]. 杨鸿玮. 天津大学, 2016(12)

标签:;  ;  ;  ;  

河北工业大学“小康生活水平与居住区规划设计导则及示范社区建设质量控制”项目获四部委表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