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波[1](2021)在《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千百年的乡土中国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化育了勤劳友善的民族品格,培育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汉盛唐文宋武元等王朝政权,曾经富庶的乡村代表着盛世繁荣。近代以来,乡土农业中国没能顺利的步入现代化发展行列,开始落后于工业欧美,导致中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发展的重心开始从农业乡村转移到工业城市,城市的生产性功能开始不断得到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随着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以及传统乡村不断向现代化的演进,城乡融合发展已是时代的必然。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来实现乡村振兴,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从当下看城乡融合发展直接目的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乡村振兴的动态行动。从城乡发展的历史看,未来城乡关系将是城乡融合一体的良性呈现。因此,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一个政策制定执行的社会热点问题,从城乡关系的全视角去观察中国社会发展变迁更是一个深刻学术命题。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以马克主义历史观看待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研判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确证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指南,回顾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探索城乡关系发展趋势走向,总结国外城乡关系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失误不足为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借鉴,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明确原则、政策与动力组成。本文以文献归纳与案例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相结合,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世界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阐释和论证。第一章绪论部分解析了论文写作的背景、依据及意义等。梳理了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写作思路,遇到的困惑及破斥的路径,明确了本文写作的主旨。第二章分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研究奠定概念基础。这部分内容阐释城市和乡村两个聚落群体的内涵与功能,着重从发展的视角看待城市和乡村的内涵和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的三重维度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的可能与价值,以及人类对良性城乡融合的追求和对实现城乡融合而必须靠发展来完成的动态融合过程基本理念。阐述了空间、心理、产业与要素为表征的城乡融合发展的表现形式,用以厘定城乡融合实现的程度。第三章论述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缘起。即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城乡融合概念着手,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融合思想的提出及构成。经过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俄国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丰富和发展着城乡融合理论,从城乡兼顾——城乡互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理论的渐次提出,同时对比西方典型的城乡关系理论来探寻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第四章阐释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逻辑。中国城乡关系纵向的历史溯源可以看出城乡关系的历史演进是乡村孕育城市——城市与乡村分离——城市与乡村二元——城市与乡村融合的轨迹。从已发生的历史过程推导未来城乡关系走向的必然趋向,真正从历史必然规律的视角去主动探索城乡发展规律。第五章横向对比英美西方发达国家、东方日韩、拉美等城乡关系的经验与教训。通过他者历史规律追踪与现实镜鉴,汲取有益经验,规避不足,使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总结和谐城乡关系应具备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效落实与有效收益四个方面的条件。第六章着重论述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以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依托,基于新时代维度下分析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主体、客体、环体构成,指出了在思维认知、经济现状、文化特质方面对城乡融合发展认识和落实的现有困境。提出了在坚持城乡关系平等、产业布局合理、创业政策调动积极性、空间有序原则下通过顶层设计的引力、农民主体核心力、教育长效力、法规保障力、城乡人口互动竞争力、媒体助推力的动力机制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陆霓,殷朝武[2](2021)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创新及其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以广东清远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广东清远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清远市通过推动经济和社会体制向现代化转变、优化发展布局、重视政府和市场的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当地各方面要素的资源配置和能动作用。清远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经验证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只有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社会要素各司其职、功能到位,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发展,达到部分和整体的有机统一,才能最终收获可喜的成效,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梁梦宇[3](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李艳群[4](2021)在《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实现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状态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增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乡之间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资源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日渐显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日益凸显,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因此,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共产党开始寻求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的新路径。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且强调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明显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和城乡发展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远景目标之一。从我国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中可以看出,城乡关系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课题。所以,处理好城乡关系,不仅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新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为基础,结合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的,对于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的情况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形成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当我们从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归纳和总结城乡关系思想时,可以发现我国城乡关系思想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兼顾互助思想,到改革开放后的城乡互助发展思想,再到城乡协调发展思想,然后演变为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直到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这些城乡关系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在当代中国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了归纳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概括和归纳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思想的相关内容,在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概念以及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探索了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应用,并分析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经过分析可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演变历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实践进程。通过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进行概括和梳理,得出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等观点,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向前推进,也能够为我国今后城乡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所以,本文通过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为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此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孙勇,甘娜,陈朴[5](2021)在《胡焕庸线以西巩固脱贫成果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改建非典型二元结构为视点》文中提出2020年中央提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术分析角度,新的西部大开发仍然要面临"胡焕庸线难题怎么破"的问题。在先前的有关讨论中被忽略的是,在人口分布突变线以西地区存在习近平强调完成全面脱贫之后如何巩固成果的问题,借鉴"非典型二元结构"的学理解构,在国家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最高决策层为发展西部地区几十年来尽一切可能调动人财物力,首先在西藏地区实行"总体供给"并形成了一种模式,进而在西部多个省区以总体供给形式进行了成体系的建设,极大地推动西部省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为解决西部省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基本条件。按照"胡焕庸划线原理",从西部具有样本意义的省区,可以划出"胡焕庸线"的标准线与迁移线,这个思路对消解东西部不平衡的困局将起到解结的作用,从历史经验中得出西部地区相关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建议,可助推理论界破解"胡焕庸线难题"以及巩固脱贫成果的研究,并为西部省区进入全国"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大格局的探讨,提供取向性的思路。
侯科[6](2021)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与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城乡关系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有效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发展。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打破以往城乡发展的旧思维,树立城乡融合发展新理念。共享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科学指南。共享发展理念既契合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新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也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现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不断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有效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增强城乡融合的发展动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城乡共建共享共荣。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重大意义,详细梳理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同时对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归纳总结。第一部分对共享发展理念以及城乡融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归纳和概括,并分析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第二部分论述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在共享发展理念下审视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还面临的突出问题。第四部分析共享发展理念视角下不断优化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并且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对策: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二是强化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有序流动;三是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投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四是加快城乡产业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李飞跃[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体两面,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不可分割。两者的有机结合和互动互助,即城乡关系,构成了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演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为指导,将城市和乡村置于平等发展的基准线之上,城乡关系历经了城乡关系趋好、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的发展阶段,相继形成了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江泽民城乡关系思想、胡锦涛城乡思想以及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为当代中国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城市和乡村发展相得益彰的“双循环”动力系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史上构成了一个脉络清晰、意蕴丰富、内容严整的科学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中的新飞跃。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乡村以及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现状,深入系统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城乡改革的实践、城乡关系的演变和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中国城乡关系和城乡关系思想的相关解读和研究。第二部分,对城乡关系的相关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包括城市与乡村、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接着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集中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改革实践划分为探索、推进、深化和新时代阶段,从时间脉络上梳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史,构成了本文的主体章节。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在理论价值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发展史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价值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贡献了解决城乡问题的中国方案,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刘建平[8](2020)在《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文中提出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的问题。以武陵山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山河村为个案,研究如何促进民族村寨的城乡融合发展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城乡融合发展涉及城乡两个方面,任何一方面有问题都会影响融合发展的效果。笔者深入山河村调研,了解村寨自然与人文、民族构成、家庭与人口、基础设施等概况,发现山河村存在人居的空村、生计的隐村和产业的荒村“三圈层”现状,分析原因,推而广之,引发对民族村寨发展困境的思考。本文就是要破解民族村寨普遍存在的“圈层化”困境,从而实现民族村寨良性的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模式下,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与周边的场镇和城市本来就进行着融合发展,只是程度不一。山河村与黄鹤镇是交融一体的关系,与周边场镇是融合发展的初级关系,与石柱县城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体系,与周边武陵山片区的区、县城市有着较强的渊源关系,而与更远的重庆、武汉等大城市通过物产流通形成互动的融合关系。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从二元到多元,探索产业变迁如何促进城乡融合。二元结构下的种植农业和乡村工业走向衰落;山河村传统的林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拓展了乡村多元经济;在乡村经济多元发展下,村民不断探索山上种烤烟、河谷养鱼蛙、外出打工与回乡创业增收的渠道,这是对二元结构下乡村传统农业和城市工业的超越发展。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与破解“三圈层”困境相对应,本文认为民族村寨融合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利用民族政策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改善村寨人居环境,吸引人的回归,解决空村问题。二是用好用活民贸民品政策,实施路网融合发展,拓宽生计、改善民生。三是培育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实施田园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让乡村荒村变成金山银山花果山;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打好民族品牌,唱响民族歌谣,跳动民族舞蹈,让民族文化旅游活起来、火起来。以此促进民族村寨良好的城乡融合发展、村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
黄鑫权[9](2020)在《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文中指出乡村振兴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事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为此,党中央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全面系统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既是一项开启乡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创世之举,也是百年乡村建设运动中最为伟大的社会实践,对“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的根本性问题作出了时代回答。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既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也是当前学界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本文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探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尝试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所关涉的主要理论问题作出考察、分析和探索,力争为新时代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全文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问题缘起、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析并阐述从中获得的研究启示,就核心概念、可能的创新点、研究的重难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进行论述。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即研究乡村振兴问题的理论切入点。本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进行梳理,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其重要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发展的本质是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二是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乡村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三是乡村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共同发力的过程,也是城乡由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四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即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本部分主要阐述乡村振兴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性课题的发展脉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乡村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不同景象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具体历史时段的生动体现。实现乡村的现代化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推动中国乡村实现现代化作为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新中国建立后,实现乡村现代化问题成为了亟需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历经70余年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具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基础,而推进乡村在新时代实现全面振兴则具有了现实可能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主要从中观层面论述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其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在继承既有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性和现代性两种性质始终处于矛盾运动状态,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两种张力,这种张力可以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传统和现代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体现,既表现为现代对传统的批判继承,又表现为现代从传统中生发、传统映射出现代的不足,还表现为现代以渐进方式将传统融入现代。其二,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培育内生动力,也需要输入外源动力。这两种动力是推动乡村社会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二者共处于同一个矛盾体中,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其三,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一个重塑城乡关系的历史过程。推动乡村振兴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从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采取有效举措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则是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其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直接目标是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和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要始终坚持好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既要将这一原则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也要把这一原则作为评价新时代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根本尺度。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本课题以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为视域研究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为理解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二是研究内容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阐清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其二,系统阐发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城市与乡村三大关系;其三,深入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农民的全面发展,探究人的全面发展的渐进提升对乡村振兴的反作用。
张延曼[10](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表征与价值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概念梳理 |
2.1.1 城市的内涵与功能界定 |
2.1.2 乡村的内涵与功能界定 |
2.1.3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界定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表征 |
2.2.1 全域性的城乡空间交互融合 |
2.2.2 系统性的城乡居民心理融合 |
2.2.3 多领域的城乡产业发展融合 |
2.2.4 整体性的城乡生产要素融合 |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价值 |
2.3.1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进当下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手段 |
2.3.2 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长期城乡二元关系的新举措 |
2.3.3 城乡融合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 |
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因素 |
2.4.1 中国事业发展核心党的领导 |
2.4.2 包容共生文化基因深远影响 |
2.4.3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推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
3.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并奠基了城乡融合理论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提出与演进发展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的条件与理路 |
3.2 列宁、斯大林在实践中丰富了城乡融合理论 |
3.2.1 列宁城乡关系理论突出城乡互动 |
3.2.2 斯大林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评析 |
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梳理 |
3.3.1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兼顾思想演进 |
3.3.2 改革开放后破解城乡二元的理论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3.4 西方经典城乡关系理论 |
3.4.1 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
3.4.2 “核心——边缘”理论 |
3.4.3 “城乡融合系统”理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 |
4.1 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关系蝶变(1840 年—1949 年) |
4.1.1 稀疏的现代性城市与繁多的乡村分离 |
4.1.2 现代商业性城市与传统乡村相生相克 |
4.1.3 城市与乡村分离造成了社会剧烈变革 |
4.2 新中国城乡二元关系形成与演变(1949 年—1978 年) |
4.2.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支持了城市工业发展 |
4.2.2 城市工业与乡村农业开始出现二元分离 |
4.3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重构(1978 年—2012 年) |
4.3.1 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快速发展与“三农”问题凸显 |
4.3.2 新世纪以来破解“三农”问题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趋向(2012年—) |
4.4.1 十八大以来推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4.4.2 十九大以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镜鉴 |
5.1 西方发达国家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一体治理 |
5.1.1 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城乡关系变革 |
5.1.2 美国经济高速度发展下城乡关系表现 |
5.2 亚洲主要发达国家城乡关系向融合快速演变 |
5.2.1 日本以大规模惠农政策拉动乡村促进城乡融合 |
5.2.2 韩国通过“新村运动”改善乡村推进城乡融合 |
5.2.3 以色列高度城镇化与乡村集体化走进城乡融合 |
5.3 “城市病”严重的拉美国家城乡关系积重难返 |
5.3.1 拉美国家“城市病”的集中表现 |
5.3.2 拉美国家“城市病”的成因分析 |
5.4 城乡融合发展良性互动关系经验归纳与总结 |
5.4.1 要素自由流动引导城乡互动 |
5.4.2 政府有效政策倡导城乡互融 |
5.4.3 基层组织落实推动城乡互建 |
5.4.4 市民农民收益利导城乡互惠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导向 |
6.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构成 |
6.1.1 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主体构成 |
6.1.2 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客体分析 |
6.1.3 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介体厘定 |
6.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6.2.1 思想认识水平不一使得政府决策效能不同 |
6.2.2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使市场作用发挥不同 |
6.2.3 城乡文化差异决定城乡融合治理路径不同 |
6.2.4 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 |
6.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构建的原则 |
6.3.1 坚持城乡关系与城乡地位的同等重要性原则 |
6.3.2 以政策调整加快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原则 |
6.3.3 依托小城镇调动城市要素下乡的积极性原则 |
6.3.4 以空间有序对接规划城乡布局的协调性原则 |
6.4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 |
6.4.1 强化顶层设计牵引力,落实政策强乡兴村 |
6.4.2 调动农民主体核心力,引导农民回乡归村 |
6.4.3 重视教育作用长效力,鼓励师资留乡在村 |
6.4.4 提升人员互动竞争力,吸引人才返乡回村 |
6.4.5 形成信息交互助推力,加强媒体下乡驻村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创新及其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以广东清远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框架 |
(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二)社会结构转型理论 |
三、清远市城乡二元结构的具体特征和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困难 |
四、清远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及成效 |
(一)充分利用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深入开展“入珠融湾”探索 |
(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深入开展农村改革探索 |
(三)加强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深入开展绿色发展探索 |
(四)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深入开展示范片区探索 |
(五)高瞻远瞩,协调联动,深入开展政策体制探索 |
(六)发挥“头雁”作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探索 |
五、清远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创新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
1.2.5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理论 |
2.2.2 西方学者关于城乡关系理论 |
2.2.3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 |
2.3 小结 |
第3章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演变历程 |
3.1 对城乡关系的探索时期:城乡兼顾互助思想 |
3.1.1 城乡兼顾,平衡发展 |
3.1.2 工农并举,正确处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
3.1.3 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
3.2 城乡关系发展的深化时期:城乡互动发展思想 |
3.2.1 农村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
3.2.2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 |
3.2.3 发展乡镇企业 |
3.3 城乡关系发展的丰富时期:城乡协调发展思想 |
3.3.1 高度重视“三农”的发展 |
3.3.2 走科教兴农之路 |
3.3.3 推进小城镇建设 |
3.4 城乡关系发展的统筹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思想 |
3.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3.4.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3.5 城乡关系的新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3.5.1 全面深化改革 |
3.5.2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 |
3.5.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3.5.4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
3.6 小结 |
第4章 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中国实践 |
4.1 新时代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的成就 |
4.1.1 城乡产业融合的基础已经具备 |
4.1.2 破除城乡二元制度障碍成效显着 |
4.1.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
4.2 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 |
4.2.1 城乡统筹规划模式 |
4.2.2 以城促乡发展模式 |
4.2.3 乡镇企业主导模式 |
4.3 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城乡资源配置不合理 |
4.3.2 城乡产业融合程度较低 |
4.3.3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矛盾多发 |
4.3.4 城乡间公共设施和服务供给差异明显 |
4.4 小结 |
第5章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
5.2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5.3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胡焕庸线以西巩固脱贫成果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改建非典型二元结构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些年学界对胡焕庸线的研究和新的解构 |
(一)近些年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观点 |
(二)从基本观察面看“胡焕庸线”的解构 |
二、源于历史的东西部差距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
(一)“胡焕庸线”在地理观察上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状况的折射 |
(二)西部省区非典型二元结构与持续反贫困问题 |
三、“非典型二元结构”与破解“胡焕庸线”相关性学理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对立运动的观点 |
(二)发展经济学中的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 |
四、对“胡焕庸划线原理”认识与胡焕庸标准线与迁移线的分析 |
(一)胡焕庸划线原理与四川省个例的印证 |
(二)胡焕庸迁移线——西藏、新疆等省级行政区域的修正模型 |
1. 西藏自治区 |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五、总体供给模式对非典型二元结构的改建 |
结 语 |
(6)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享发展理念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理论基础 |
一、共享发展理念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涵义 |
(一)共享发展理念 |
(二)城乡融合发展 |
二、共享发展理念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渊源 |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共享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关联 |
(一)共享发展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价值引领 |
(二)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及现实意义 |
一、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 |
(一)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二)城乡发展互补互促,共同繁荣 |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
(一)有利于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
(二)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 |
(三)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 |
(一)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和巩固阶段 |
(二)城乡二元体制松动阶段 |
(三)从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转向城乡融合阶段 |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历程的反思 |
(一)必须坚持平等价值观,促进城乡居民共建共享 |
(二)尊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切实推进人的城镇化 |
(三)要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
三、当前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 |
(二)城乡要素配置效率有待提高 |
(三)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失衡 |
(四)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大 |
第四章 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和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
(一)通过顶层设计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 |
(二)创新和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
(三)健全完善“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
二、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有序流动 |
(一)加强城乡人口自由流动 |
(二)强化农村发展资金保障 |
(三)加大科技支农力度 |
(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土地要素 |
三、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投入,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 |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
(二)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三)健全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
(四)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四、加快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二)延伸农业产业链 |
(三)推进信息化与农业融合发展 |
(四)拓展农村文化与生态功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相关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乡村、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
2.2.2 列宁城乡关系思想 |
2.2.3 毛泽东城乡关系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邓小平城乡互动发展思想 |
3.1.1 分步骤推进城乡改革 |
3.1.2 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 |
3.1.3 引导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互动交流 |
3.2 江泽民城乡协调发展思想 |
3.2.1 深化农村改革 |
3.2.2 走小城镇大战略道路 |
3.2.3 构建协调性的城乡、工农发展策略 |
3.3 胡锦涛城乡统筹发展思想 |
3.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3.3.2 推进健康有序的城镇化 |
3.3.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3.4 习近平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3.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3.4.2 坚持新型城镇化 |
3.4.3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 |
4.1.2 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4.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提供了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 |
4.2.2 提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着力点 |
4.2.3 提供了有效解决城乡问题的智慧和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8)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乡融合发展 |
(二)二元论 |
(三)多元化 |
(四)民族村寨 |
(五)武陵山区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武陵山区的山河村 |
第一节 走进武陵山河村 |
一、山河村概况 |
二、自然状况 |
三、村寨文化 |
第二节 民族、家庭与人口 |
一、民族构成 |
二、家庭结构 |
三、人口流动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一、道路交通 |
二、其它基础设施 |
第二章 山河村的“圈层化”与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第一节 “三圈层”山河村的现状 |
一、人居的空村 |
二、生计的隐村 |
三、产业的荒村 |
第二节 “三圈层”现象原因分析 |
一、空村的原因分析 |
二、隐村的原因分析 |
三、荒村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一、村寨人去村空 |
二、传统农业衰败 |
三、新型产业不兴 |
第三章 城乡二元模式下山河村与场、镇、市的融合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山河村与黄鹤场镇的融合 |
一、黄鹤场镇 |
二、融合方式 |
三、镇村关系 |
第二节 山河村与周边场镇的融合 |
一、村与场镇 |
二、县内场镇 |
三、县外场镇 |
第三节 山河村与城市的融合 |
一、山河村与石柱县城的融合 |
二、山河村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
三、村市的互动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从二元到多元:产业变迁与山河村城乡融合发展 |
第一节 山河村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
一、农业发展 |
二、乡村工业 |
第二节 山河村乡村传统产业发展的变迁 |
一、林业发展 |
二、畜牧业发展 |
三、手工业发展 |
第三节 山河村乡村多元经济对二元经济的超越发展 |
一、山上种烤烟 |
二、河谷养鱼蛙 |
三、打工与创业 |
第五章 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民族村寨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传统民居保护 |
三、村容环境整治 |
第二节 以民贸民品拓宽生计实施路网融合发展 |
一、路上营销 |
二、场、镇、市交易 |
三、网路销售 |
第三节 培育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一、实施乡村田园建设 |
二、实施农旅融合发展 |
三、实施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表3山河村各传统院落群基本情况表 |
附录三 :表4山河村国道G211路上农产品实物销售统计表 |
附录四 :表5山河村国道外乡村农产品实物网络销售统计表 |
附录五 :表6山河村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9)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价值 |
四、研究综述 |
(一)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
五、问题评析与研究启示 |
(一)研究问题评析 |
(二)问题研究启示 |
六、核心概念 |
(一)农村与乡村的辨析 |
(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 |
(三)核心话语转变的内涵 |
七、创新之处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八、研究的重点难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作为研究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谱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乡村发展思想的确立 |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苏俄化”改造 |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重要内涵 |
一、乡村发展的本质:变革乡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二、乡村发展的基本趋势:实现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 |
三、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内生动力与外源动力的共同发力 |
四、城乡关系的新趋向:城乡发展由对立走向融合 |
五、乡村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 |
一、实现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性课题 |
二、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的新突破和新变化 |
三、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
四、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振兴乡村提出新要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振兴乡村提出新任务 |
三、从“三步走”到“两步走”对振兴乡村作出新部署 |
第三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第一节 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
一、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性 |
二、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
三、乡村现代化进程总趋势:由传统性主导向现代性主导转变 |
第二节 乡村振兴的基本理路: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现代型乡村 |
一、乡村振兴道路的实质是“三农”的现代化之路 |
二、消除阻滞乡村振兴进程的传统性因素 |
三、合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
四、乡村全面振兴是乡村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完成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 |
一、继承乡村传统人文精神与形塑乡村现代人文精神的统一 |
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与建设乡村现代文化体系的统一 |
三、利用乡村独特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建设现代美丽乡村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 |
第一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外源动力 |
一、经验借鉴:推进乡村振兴的他山之石 |
二、政策倾斜: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力量 |
三、资本下乡: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 |
四、科技参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 |
五、人才引进:推进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
一、培育主体: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源泉 |
二、发掘资源:发挥参与乡村振兴的本土优势 |
三、乡村治理: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手段 |
四、深化改革:培育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 |
第三节 乡村振兴需要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 |
一、实现乡村振兴外源动力和内生动力的辩证统一 |
二、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外源动力与内生动力共同发力的体制机制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城乡关系 |
第一节 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任务 |
一、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脉络 |
二、新时代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历史关口”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提供历史契机 |
第二节 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 |
一、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增强城市对乡村的反哺能力和辐射作用 |
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事关乡村振兴事业全局 |
三、构建城乡发展命运共同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进程中重塑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
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
三、推进城乡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 |
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优化配置 |
五、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实现均衡配置 |
第六章 乡村振兴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一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 |
一、实现人的解放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目标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旨归 |
三、推进乡村振兴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动力 |
第二节 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
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
二、逐步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
第三节 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一、把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
二、乡村振兴实际效果的评价应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春波. 吉林大学, 2021
-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创新及其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以广东清远市为例[J]. 陆霓,殷朝武. 改革与战略, 2021
- [3]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城乡融合发展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D]. 李艳群.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胡焕庸线以西巩固脱贫成果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探究——以改建非典型二元结构为视点[J]. 孙勇,甘娜,陈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6]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D]. 侯科.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 李飞跃.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8]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D]. 刘建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9]新时代乡村振兴问题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乡村发展思想的视域[D]. 黄鑫权.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10]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二元经济结构论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 二元结构论文;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