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一、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徐光磊[1](2021)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典范,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科技型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源匮乏和创新能力有限,单靠企业自身难以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必须与外部社会网络建立广泛联系,帮助企业获取创新活动所需的稀缺性学习资源。所以相较于科技型大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种关乎学习与知识的联动关系以及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更加强烈,更能够显着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需要高效利用和配置组织间的学习,并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将获得的经验教训与经营方法,结合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内化于组织,不断提升组织创造力,这正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性所在。本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个性特征,重点探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因素,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发展,同时实现创新产出并保持竞争优势。本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为切入点,将知识管理过程作为中介变量,把知识管理过程分为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三个维度,并引入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探究组织间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详实丰富的影响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结合文献和理论分析,主要探讨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2)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之间的影响机制;(3)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影响机制;(4)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影响机制;(5)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影响机制。本研究运用调查问卷和大样本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就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及合理的解释,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组织间学习正向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组织间学习通过各类信息交流和知识交流等方式提高创新绩效,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产业集群内外的合作与学习过程来获取互补资源,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组织间学习正向影响知识管理过程。组织间学习可以促进新知识的产生,这是因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外部的组织进行沟通合作时,能够获取外部组织的新知识、新想法。通过这样的合作和交流,不仅可以互惠互利,还能在不断的交流学习中产生知识转移。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可以让企业员工进行信息互换和更新,通过不断的合作,产生新模式、新想法,透过合作和学习,可以促进知识创造。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员工将会通过总结分享的形式,将新知识传递给内部员工,进而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利用产生新的模式、方法、技术等。这一研究结论也说明组织间学习可以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过程。(3)知识管理过程存在内部影响机制,即知识管理过程内部是动态的,是作为企业要素在生产与经营管理流程中不断循环的。企业动态知识管理能力通过搜寻、获取、整合、传播、共享、转化、协调与创新等活动达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环境变化以及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动态响应能力。也就是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体现为知识在各个流程环节的动态变化。(4)知识管理过程正向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将新知识应用于商业化并创造企业价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意味着成员贡献隐性技术和知识来创造和确认新产品的概念。个人在创新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会传播到不同的部门,甚至是不同的组织。因此,创新活动为交流知识创造了环境。在产品开发方面,创新增强了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引发了对知识的需求,并开发了各种知识活动来进行知识整合。(5)知识管理过程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可以通过不断的信息交流和资源交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生知识,并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最后进行知识利用,通过这样的知识管理过程进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6)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正向调节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有效的知识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创新。个人层面的知识创造、知识转移和知识利用与创新行为相关。可以说,知识型员工倾向于获得有关新颖和艰巨任务的知识。反过来,这可以改善创新流程,提升针对客户的产品或服务质量。本研究的创新点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构建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整合模型。学术界虽然针对组织间学习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曾有过不少研究,但深入探究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查对象,以“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为研究主线,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并以该影响机制为基础,增设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完善理论整合模型。(组织间学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2)探索知识管理过程的本质,对知识管理过程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利用的运作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中,多是定性分析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利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非独立关系;而在实证研究方面,多是将三者保持着平行关系来分别进行研究。本研究创设“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三种研究情境,系统分析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机制运作顺序问题。(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3)分析知识管理过程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探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因素也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着手点。本研究将知识管理过程视为中介因素,又因为知识管理过程内部存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利用的顺序运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探讨了“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在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间所发挥的链式中介作用。(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4)探析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在知识利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权变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能力可以对组织的创新能力和获得竞争优势产生重大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引入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作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在知识利用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为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知识利用×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史竹生[2](2021)在《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流程分析》文中提出有效的知识管理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企业获得知识价值创造,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关键。现实中,由于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管理流程的不全面、低效率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优化是提升企业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对个人和创新组织学习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从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进行阐述,通过企业知识管理优化流程分析,以期能够对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提升提供借鉴。

唐彬[3](2021)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平台企业是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以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企业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新兴商业模式的典范。顺应时下多元化、个性化、重视体验的消费需求,平台企业带动供应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在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下,引领我国经济向数字化转型发展。纵观平台企业的成长过程,创新性的商业模式是其快速成长、迅速占据市场份额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竞争全球化以及消费需求升级,平台企业已从最初的蓝海进入红海,每一个行业市场几乎都被细分,平台同质化严重,用户流量日渐枯竭、增长困难。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平台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受资源禀赋影响。平台所体现的开放性、交互性、网络效应等特性促进了市场知识资源聚集,对其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驱动作用。然而知识具有时效性,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只有高效创造新知识,并与环境变化相匹配,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跨界成为平台企业突破资源禀赋限制、培育市场适应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跨界搜寻外部异质性知识,可以扩展平台企业知识基,有效弥补平台知识缺口。大数据能力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新能力,可以加强平台企业对自身知识库的洞察和了解,拓展跨界搜寻的广度和深度,降低对外部知识吸收、消化、融合的风险和成本。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二者协同促进新知识创造,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知识资源。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如何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第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了何种作用;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发挥何种作用。基于此,本文根据知识管理理论、组织搜寻理论、企业能力理论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最终获取322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22.0、AMOS21.0等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均正向影响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2)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研究聚焦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丰富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跨界搜寻为平台企业资源配置提供“知识池”,是大数据能力发展的助推器。大数据能力可以帮助平台企业在对内部知识清晰认知的基础上准确判断和评估所需的外部知识,增强跨界搜寻的宽度和深度。以往研究大多讨论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单一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二者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交互效应。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弥补了先前研究只关注资源或能力的不足,拓展了企业能力理论。第二,本研究打开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商业模式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黑箱”,引入知识创造这一中介变量,探讨了平台企业如何把外部知识应用到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过程。已有研究大多探讨的是企业如何利用外部新知识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忽视了知识创造的互补作用。只有将不同类型的外部知识要素耦合应用到新知识体系中,才能实现要素价值放大,从而形成针对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知识创造是连接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本文将知识创造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全面检验知识创造在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二者交互项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不仅拓展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为知识创造相关研究提供崭新视角。第三,本研究揭示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现有研究大多从高管创造力、高管支持等组织内部的微观视角探讨影响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忽视了外部环境这一权变因素,而主观判断可能对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造成一定影响。实际上,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平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留给平台企业知识创造的时间缩短,平台企业及时整合新旧知识、重塑知识体系的难度加大,无法及时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在知识创造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完善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边界条件,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综上,本研究是对当前数字化背景下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的有效补充,虽然提出一些有创新性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未来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

汪岩[4](2021)在《创新生态视角下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作为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之一,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进行有效的创新变得愈发困难。中小企业若想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不仅要依赖于自身拥有的资源禀赋,还需依赖于嵌入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社会资本。因此,探究各类型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有助于明确中小企业不同类型社会资本三维度影响其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为中小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环境下形成跨组织的资源获取提供依据,对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使其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强弱关系理论和创新生态理论,从创新生态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社会资本、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构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以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资深老员工为主要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22.0软件和AMOS21.0软件对315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生态视角下中小企业技术型社会资本认知维和结构维、体制型社会资本关系维和结构维以及市场型社会资本认知维均能够促进其创新绩效的提升,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各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强度不尽相同;(2)创新生态视角下知识管理能力在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其中在中小企业技术型社会资本关系维、体制型社会资本认知维、市场型社会资本关系维和认知维与创新绩效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中小企业技术型社会资本结构维和认知维、体制型社会资本结构维和关系维与创新绩效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新生态视角下环境动态性能正向调节知识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当环境动态性越强时,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效应就越显着,反之亦然。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对中小企业如何合理利用社会资本以提升其创新绩效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管理建议。

董莹[5](2021)在《网络关系嵌入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科技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适时提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思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保持竞争优势,成为高技术集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网络关系嵌入成为企业解决创新资源不足、提高创新绩效的有效渠道。学者们围绕网络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研究结论的多样性引发了本文对其产生原因的思考。本文认为需要对企业与外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关系网络进行划分,并就不同网络的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展开探讨。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以高技术集群企业为研究样本,详细阐释了“网络关系嵌入如何影响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这一核心问题。具体地,本文以市场网络嵌入和制度网络嵌入作为表征网络关系嵌入的变量,以本地市场网络嵌入、超本地市场网络嵌入、本地制度网络嵌入、超本地制度网络嵌入为次级变量,探讨了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同时基于知识管理能力视角,深入剖析了网络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并从外部环境层面探讨了环境动态性对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及环境动态性对知识管理能力的有调节中介作用,构建了研究理论模型。在系统回顾网络关系嵌入、知识管理能力、环境动态性和创新绩效相关研究,以及开放式创新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按照管理学研究方法与规则进行问卷设计与数据调研。本文利用84份小样本预测试数据和309份高技术集群企业的有效问卷,对调研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信度效度检验,在SPSS25.0和AMOS24.0等统计软件中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1)市场网络嵌入与制度网络嵌入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本地市场网络嵌入、超本地市场网络嵌入、本地制度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超本地制度网络嵌入对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着。(2)市场网络嵌入与制度网络嵌入对知识管理能力各维度有显着正向影响。(3)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知识共享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并不显着。(4)知识管理能力在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5)环境动态性分别在本地市场网络嵌入、超本地市场网络嵌入和本地制度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6)环境动态性通过调节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调节市场网络嵌入-知识管理能力-创新绩效、制度网络嵌入-知识管理能力-创新绩效两条中介的作用。本文构建了异质性网络视角下关系嵌入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结合能力网络观与能力内源观,深化了对开放式创新背景下高技术集群企业如何提高创新绩效的前因解释;突破了运用单一视角对集群企业关系嵌入进行简单划分的局限性,结合内容嵌入和地域空间嵌入的综合视角,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关系嵌入进行划分;拓展了权变视角下环境动态性影响高技术集群企业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解释范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度。建议企业管理者注重构建企业外部不同主体的网络关系,根据自身需求,充分利用外部知识,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同时注重培育内部知识管理能力,利用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营造组织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氛围;同时要时刻扫描外部环境,根据环境变化调整企业嵌入战略。最后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在企业间形成的有效且合理的竞争格局中发挥好监督作用,使得市场竞争与企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郝佳佳[6](2021)在《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在创新引领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但与世界先进制造业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较大,但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完备的创新体系,创新意识不高等。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现代技术创新理论强调了知识架构的重要性,即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性远超出了知识基础元素本身的重要性。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架构的体现,也是知识基础理论与现代技术创新理论相融合的产物。那么知识基础网络是否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如果是,这种影响机制是什么?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代表,系统研究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中介机制、调节机制和约束机制。首先,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和演变过程,发现了不同创新战略环境下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规律。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不同的知识组合和知识配置策略会带来异质性的知识基础网络,并产生不同的创新绩效。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反映企业不同的创新策略以及创新能力。为了探究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发明专利入手,构建知识基础0-1矩阵,使用UCINET软件将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可视化,并计算知识基础网络的结构特征系数,分析了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过程,阐释了不同创新战略条件下企业对知识的整合、知识依赖以及跨领域知识重组能力。其次,提出了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研究假设,并检验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效果。根据社会网络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势以及结构洞三个知识基础网络特征角度,实证检验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和结果,构建了知识基础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机制。再次,阐述了基于双元创新战略的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从知识基础网络—双元创新战略—创新绩效的逻辑出发,将双元创新作为知识基础网络到企业创新绩效的传导机制,分析知识基础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发现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实现的,检验了双元创新战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然后,探讨了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知识流动和知识复杂度两个知识属性的调节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基础网络是知识流动的载体,知识被高效利用的前提是知识能够很好的流动。所以,知识基础网络能够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会受到知识流动的调节。同时,知识复杂度会对知识流动速度、被接受的可能性以及转化效率产生影响。所以,知识复杂度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同样具有调节作用。此外,分析了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作用中约束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在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存在约束机制,并通过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了研发投入的最优作用区间。最后,在上述一系列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结果,从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双元创新战略选择、知识属性的强化以及研发投入策略制定的角度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路径,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桑林华[7](2021)在《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机理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形势严峻,持续改善工程质量绩效成为建筑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为工程质量绩效改进提供了新思路。项目团队的知识管理能力决定了组织内部对工程知识的了解、有效分享和应用程度。项目团队知识管理能力不足已成为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已有研究还未关注到系统化的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影响。因此,从知识管理能力的视角出发,探究其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机制,对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绩效和培育项目团队的知识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管理能力的视角探究其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机制。首先,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采集第一手资料,发掘出工程管理领域项目团队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和三维能力结构——知识管理的技术能力、规制能力和文化能力,并自下而上构建出知识管理三维能力体系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然后,遵循规范的实证研究范式,通过对项目经理群体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从知识管理的技术能力、知识管理的规制能力和知识管理的文化能力三个视角,解析了不同能力维度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路径、方向和强度。在此基础上,结合扎根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结论,构建了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和预测了知识管理三维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动态作用效果,揭示了知识管理能力各子系统对促进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系统演化过程。最后,从知识管理三维能力培育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促进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管理策略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按照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挖掘出知识管理能力的三维结构——技术能力、规制能力和文化能力,进而构建出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和知识管理文化能力可以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绩效改进,而知识管理规制能力通过团队互依性间接驱动工程质量绩效改进。(2)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中的知识管理技术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显示:知识管理技术能力维度中的知识合作与关注、新知识的检索与使用、知识的多情境学习均可以直接驱动工程质量绩效改进,而知识分类规范准确性的作用则不显着;大数据分析应用实施在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和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大数据分析应用支持对项目团队的知识合作与关注、新知识的检索与使用、知识多情境学习与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数据分析应用氛围对知识合作与关注、知识的多情境学习与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3)知识管理规制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中的知识管理规制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显示:团队互依性的三个维度(奖励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和任务互依性)在知识管理规制能力中的评价与奖惩机制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关系中均具有中介作用。此外,奖励互依性在协调与纠错机制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影响关系中也起到了中介作用。(4)知识管理文化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中的知识管理文化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显示:知识管理文化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工程质量绩效的作用路径存在显着差异。知识学习愿景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具有直接正向驱动作用;而知识获取与培训文化则需要通过责任型领导的需求关切间接促进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知识共享与协作文化则同时通过责任型领导的需求关切和决策协同间接驱动工程质量绩效改进。(5)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构建了知识管理三维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模拟和预测了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效果和动态演化过程。结果发现,知识管理技术能力、规制能力和文化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影响效果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知识管理技术能力的作用效果最突出,知识管理规制能力次之,文化能力的作用效果最弱。(6)结合扎根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的结果,分别从知识管理技术能力、知识管理规制能力和知识管理文化能力三个视角,提出了促进工程质量绩效持续改进的策略建议。该论文有图36幅,表67个,参考文献298篇。

王萌[8](2021)在《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和创新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面对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竞争与挑战,如何以业务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构建数据中心一体化运维架构,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过程中,知识愈发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如何管理好组织中的知识资源,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平衡组织中的知识供应,加快组织中的知识创造,使知识切实转化成组织发展的动能,成为了重要的课题。本文以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的知识管理优化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组织中关于知识收集、分享、整合、利用和治理方面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组织中的咨询关系进行测度。然后以知识使用率和知识缺失产生的影响为判断依据,建立了知识分级体系。最后以知识管理理论、SECI模型为参考,以知识分级为指引,设计了包含促进知识转移与转化、平衡知识供应、将知识管理嵌入业务、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以及治理体系建设在内的完整优化方案,并介绍了方案的实施情况。本文希望通过上述优化方案的实施,提升组织中的知识管理水平,使知识更好地指导业务的开展,进而提高运维部门的业务响应速度,促进部门间更广泛的协作,获得更多的项目和系统参与度,最终为保证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实现一体化运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助力。

孟祥尧[9](2021)在《协同创新网络视角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然而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建筑业却出现劳动生产率不高,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重大科研成果少等现象,究其原因,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建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建筑企业是建筑业中主要的创新主体,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提升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我国建筑业强化国际竞争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单个的建筑企业因受到创新资源短缺、创新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自主提升创新能力越发困难。联合拥有创新知识和资源的其他主体开展协同创新能够有效降低创新难度,提升创新的成功率。因此,本文从协同创新网络的角度展开对建筑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协同创新网络、知识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理论叙述,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构建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分析协同创新网络、知识管理、企业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做出关系假设,构建理论关系模型,设计三者的题项、测量量表及调查问卷。其次,通过小样本的信、效度检验去除不符合要求的测量题项并确立正式调查问卷。然后,介绍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将其应用于验证关系假设,根据输出结果进行关系路径分析,寻找到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并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引入支持向量机(SVM)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构建协同创新网络视角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PSO-SVM评价模型,利用测试集和训练集对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将训练好的模型应用于创新能力评价中,结合模型输出结果给出提升创新能力的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建筑企业创新能力受到协同创新网络规模、强度、开放性、稳定性和知识管理的正向积极影响。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可以有效寻找影响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助于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建筑企业创新能力PSO-SVM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对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的智能评价,根据评价模型输出的结果可知,河北省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处于一般以上水平,需要重视创新能力的提升。

李鹏[10](2021)在《大连Ⅰ公司工艺部门知识管理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导体制造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其他知识密集型行业来说,因为巨大的资金投入和生产成本,其对于员工能力的培养和工作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视,因而对企业相关知识管理迫切需求也远超其他行业。目前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半导体行业的知识管理的文献相对比较少。虽然半导体制造企业普遍对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共享的紧迫性有很高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缺乏专业的管理和持续的投入,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效果暂时还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本文以大连Ⅰ公司工艺部门的知识管理为案例,说明工艺部门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面对的问题,并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结合实际的经验和理解,做了相对细致深入的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提出三个主要的优化解决方向:与工作内容相结合的知识分类和质量管理以及知识维护机制,以确保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的基础条件;基于Microsoft365的系统技术支持打造统一的知识管理和共享平台,依靠系统和流程的优化实现对知识管理和共享效果的显着提升;针对文化和激励机制的组织环境建设基于组织结构支持知识共享文化,并设计量化知识贡献的指标结合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此促进知识管理的持续改善。本文基于半导体制造公司工艺部门知识管理的实践,结合理论的文献研究,希望通过本文对半导体制造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一些参考和有益的借鉴。

二、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资源基础理论
        2.1.2 知识基础理论
        2.1.3 开放式创新理论
    2.2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综述
        2.2.1 组织间学习的内涵
        2.2.2 组织间学习的构成要素
        2.2.3 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
        2.2.4 组织间学习的研究评述
    2.3 知识管理过程研究综述
        2.3.1 知识管理过程的内涵
        2.3.2 知识管理过程的构成要素
        2.3.3 知识管理过程的实证研究
        2.3.4 知识管理过程的研究述评
    2.4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2.4.1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内涵
        2.4.2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
        2.4.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2.4.4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研究述评
    2.5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5.1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内涵
        2.5.2 企业创新绩效的构成要素研究
        2.5.3 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2.5.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述评
    2.6 各变量关系间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模型与假设
    3.1 变量的界定及维度划分
        3.1.1 组织间学习界定及维度划分
        3.1.2 知识管理过程界定及维度划分
        3.1.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界定及维度划分
        3.1.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界定及维度划分
    3.2 研究假设提出
        3.2.1 组织间学习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3.2.2 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
        3.2.3 知识管理过程的内部影响机制
        3.2.4 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
        3.2.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作用
        3.2.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3.3 概念模型提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设计思路
    4.2 研究对象的确定和选择
    4.3 问卷设计
    4.4 数据收集
    4.5 变量测量
        4.5.1 组织间学习的测量
        4.5.2 知识管理过程的测量
        4.5.3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测量
        4.5.4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测量
    4.6 预测试数据收集与分析
        4.6.1 预测试问卷收集
        4.6.2 预测试描述性统计
        4.6.3 预测试信效度分析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数据搜集与样本特征
        5.1.1 正式测试问卷收集
        5.1.2 量表描述性统计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检验
    5.3 相关性分析和区别效度
    5.4 同源偏差检验
    5.5 基本特征差异分析
        5.5.1 企业年限差异性分析
        5.5.2 企业性质差异性分析
        5.5.3 企业行业属性特征差异性分析
        5.5.4 企业规模差异性分析
    5.6 假设检验
        5.6.1 组织间学习对创新绩效效应检验
        5.6.2 组织间学习对知识管理效应检验
        5.6.3 知识共享对知识利用效应检验
        5.6.4 知识管理过程对创新绩效效应检验
        5.6.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效应检验
        5.6.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效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果讨论与实践启示
    6.1 实证结果讨论
        6.1.1 组织间学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6.1.2 组织间学习对知识管理过程的影响讨论
        6.1.3 知识管理的内部影响过程机制
        6.1.4 知识管理过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讨论
        6.1.5 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作用讨论
        6.1.6 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讨论
    6.2 实践启示
        6.2.1 充分发挥组织间学习与知识管理过程的联动作用
        6.2.2 实现知识型员工创新能力的最大化
        6.2.3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流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企业知识管理流程
    (一)建立知识管理计划目标
    (二)评估当前状态
    (三)自定义流程
    (四)试点
    (五)实施
    (六)反馈与改进
二、影响企业知识管理流程的不利因素
    (一)知识汲取与储能方面
    (二)知识保护方面
    (三)知识共享方面
    (四)知识创造与创新方面
三、企业知识管理流程创新与优化
    (一)认知阶段
    (二)规划阶段
    (三)试点阶段
    (四)推广与支持阶段
    (五)制度化阶段
四、总结与建议

(3)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组织搜寻理论
        2.1.2 企业能力理论
        2.1.3 知识管理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商业模式创新相关研究
        2.2.2 跨界搜寻相关研究
        2.2.3 大数据能力相关研究
        2.2.4 知识创造相关研究
        2.2.5 环境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模型构建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平台企业
        3.1.2 跨界搜寻
        3.1.3 大数据能力
        3.1.4 知识创造
        3.1.5 商业模式创新
        3.1.6 环境不确定性
    3.2 概念模型提出
        3.2.1 变量间关系梳理
        3.2.2 概念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假设提出
    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4.1.1 跨界搜寻与商业模式创新
        4.1.2 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4.1.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商业模式创新
    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4.2.1 跨界搜寻与知识创造
        4.2.2 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
        4.2.3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交互作用与知识创造
    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
    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
    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设计
    5.1 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5.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5.2 变量测量
        5.2.1 跨界搜寻的测量
        5.2.2 大数据能力的测量
        5.2.3 知识创造的测量
        5.2.4 商业模式创新的测量
        5.2.5 环境不确定性的测量
        5.2.6 控制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5.3 预调研及问卷修正
    5.4 样本与数据收集
        5.4.1 样本选取
        5.4.2 数据收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2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6.3 信度与效度分析
        6.3.1 信度分析
        6.3.2 效度分析
    6.4 假设检验
        6.4.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6.4.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关系检验
        6.4.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检验
        6.4.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检验
        6.4.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6.5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1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讨论
        6.5.2 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与知识创造的关系讨论
        6.5.3 知识创造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讨论
        6.5.4 知识创造的中介作用讨论
        6.5.5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讨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知识创造、环境不确定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创新生态视角下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
        1.2.2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1.2.4 创新生态研究
        1.2.5 现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企业社会资本
        2.1.2 知识管理能力
        2.1.3 企业创新绩效
        2.1.4 中小企业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基础理论
        2.2.2 社会资本理论
        2.2.3 强弱关系理论
        2.2.4 创新生态理论
第三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3.1.1 模型构成要素界定
        3.1.2 理论模型框架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1 创新生态视角下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
        3.2.2 创新生态视角下企业社会资本与知识管理能力
        3.2.3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
        3.2.4 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
        3.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1 问卷设计
    4.2 变量的度量
        4.2.1 创新生态视角下企业社会资本的度量
        4.2.2 知识管理能力的度量
        4.2.3 企业创新绩效的度量
        4.2.4 环境动态性的度量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4.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4.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3 样本特征描述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5.1 样本检验
        5.1.1 信度分析
        5.1.2 效度分析
        5.1.3 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1.4 正态分布检验
    5.2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创新生态视角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模型的检验
        5.3.1 基本模型检验
        5.3.2 模型确认与检验结果
    5.4 回归分析
    5.5 假设检验结果及讨论
        5.5.1 假设检验结果
        5.5.2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网络关系嵌入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内容安排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技术集群企业相关研究
        2.1.1 高技术企业的概念
        2.1.2 高技术集群企业的概念
        2.1.3 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研究视角
    2.2 创新绩效相关研究
        2.2.1 创新绩效的概念
        2.2.2 创新绩效的维度
        2.2.3 创新绩效的测量
        2.2.4 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2.3 网络关系嵌入相关研究
        2.3.1 网络关系嵌入内涵
        2.3.2 网络关系嵌入的维度—外部异质性网络构建
        2.3.3 网络关系嵌入的测量
        2.3.4 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嵌入悖论
        2.3.5 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
        2.3.6 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
    2.4 知识管理能力相关研究
        2.4.1 知识管理能力的概念
        2.4.2 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
        2.4.3 知识管理能力的测量
        2.4.4 知识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关系
    2.5 环境动态性的相关研究
        2.5.1 环境动态性的概念
        2.5.2 环境动态性的维度
        2.5.3 环境动态性的测量
        2.5.4 环境动态性与企业创新关系
    2.6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基础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3.1.2 知识基础理论
        3.1.3 社会网络理论
    3.2 理论模型构建
    3.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3.1 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
        3.3.2 网络关系嵌入与知识管理能力
        3.3.3 知识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
        3.3.4 知识管理能力对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
        3.3.5 环境动态性对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3.3.6 被环境动态性调节的中介作用
        3.3.7 研究假设汇总
第4章 研究设计和预测试
    4.1 问卷设计
        4.1.1 问卷设计基本原则
        4.1.2 问卷设计过程
        4.1.3 问卷防偏措施
        4.1.4 确定测量量表
        4.1.5 前测性访谈
        4.1.6 试调查
    4.2 数据分析方法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信度分析
        4.2.3 效度分析
        4.2.4 相关分析
        4.2.5 回归分析
    4.3 预测试
        4.3.1 小样本数据收集
        4.3.2 小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小样本预测试分析
        4.3.4 大样本问卷的最终确定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5.1.2 企业样本分布情况
        5.1.3 被调查者样本分布情况
    5.2 信度效度检验
        5.2.1 网络关系嵌入量表
        5.2.2 知识管理能力量表
        5.2.3 创新绩效量表
        5.2.4 环境动态性量表
    5.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4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5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5.5.1 控制变量与中介变量、因变量的关系
        5.5.2 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因变量的关系
        5.5.3 中介变量、调节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5.6 假设检验
        5.6.1 网络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6.2 网络关系嵌入对知识管理能力的影响
        5.6.3 知识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6.4 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
        5.6.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5.6.6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5.6.7 研究假设检验汇总
    5.7 结果分析
        5.7.1 网络关系嵌入影响创新绩效的结果分析
        5.7.2 网络关系嵌入影响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果分析
        5.7.3 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创新绩效的结果分析
        5.7.4 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结果分析
        5.7.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分析
        5.7.6 有调节中介作用结果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启示
        6.2.1 理论启示
        6.2.2 实践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概念界定
    2.1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理论
        2.1.1 知识基础理论
        2.1.2 社会网络理论
    2.2 知识基础网络相关概念
        2.2.1 知识基础网络的形成
        2.2.2 知识基础网络的界定
        2.2.3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件
        2.2.4 知识基础网络的特征
    2.3 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2.3.1 双元理论
        2.3.2 知识管理理论
        2.3.3 资源基础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构建与演变分析
    3.1 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基础网络构建
        3.1.1 社会网络的构建过程
        3.1.2 知识基础网络的构建过程
    3.2 知识基础网络特征度量
        3.2.1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
        3.2.2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
        3.2.3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
    3.3 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3.3.1 研究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3.3.2 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3.3.3 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3.3.4 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3.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的演变
        3.4.1 双元创新战略企业的界定
        3.4.2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密度的演变
        3.4.3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中心势的演变
        3.4.4 基于双元创新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洞的演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中介机制
    4.1 创新绩效的内生机理
    4.2 创新绩效的度量
    4.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假设
        4.3.1 基于知识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4.3.2 基于双元维度的创新绩效分析
    4.4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4.4.1 变量定义
        4.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5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4.5.1 实证模型构建
        4.5.2 主效应回归结果
        4.5.3 双元创新中介机制路径检验
    4.6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4.6.1 变换替代变量
        4.6.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调节机制
    5.1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假设
        5.1.1 知识流动在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5.1.2 知识复杂度在知识依赖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5.2 知识属性调节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5.2.1 变量定义
        5.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5.3.1 实证模型构建
        5.3.2 回归结果分析
    5.4 实证结果稳健性检验
        5.4.1 变换替代变量
        5.4.2 基于Tobit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约束机制
    6.1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假设
        6.1.1 跨领域知识重组与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关系
        6.1.2 研发投入的约束机制
    6.2 研发投入约束机制的研究变量设计
        6.2.1 变量定义
        6.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3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6.3.1 门槛回归模型
        6.3.2 门槛效应检验
        6.3.3 回归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7.1 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启示
    7.2 优化知识基础网络结构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7.2.1 培育以企业知识整合为基础的创新能力
        7.2.2 构建以知识依赖为基础的创新路径
        7.2.3 拓展以跨领域知识重组为基础的创新方法
    7.3 权衡双元创新战略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7.3.1 坚持以利用式创新战略为导向的创新模式
        7.3.2 明确以探索式创新战略为指引的创新方向
    7.4 发挥知识属性优势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
        7.4.1 利用知识流动性促进知识创造
        7.4.2 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加速知识分享
    7.5 完善研发投入决策实现跨领域知识重组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7)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机理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构建
    2.1 扎根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2.2 深度访谈与原始资料收集
    2.3 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2.4 理论模型阐释
    2.5 本章小结
3 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3.2 研究变量的测量与量表检验
    3.3 知识管理技术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检验
    3.4 主要结论与管理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知识管理规制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 研究变量的测量与量表检验
    4.3 知识管理规制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检验
    4.4 主要结论与管理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管理文化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2 研究变量的测量与量表检验
    5.3 知识管理文化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机理模型的实证检验
    5.4 主要结论与管理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作用效果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6.1 系统动力学仿真的基本原理
    6.2 仿真系统边界的确定与假设
    6.3 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驱动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4 知识管理能力促进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仿真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知识管理能力的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策略研究
    7.1 基于知识管理能力的工程质量绩效改进框架
    7.2 基于知识管理技术能力的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策略研究
    7.3 基于知识管理规制能力的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策略
    7.4 基于知识管理文化能力的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性
    8.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和结构
        1.3.1 论文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知识管理
        2.1.1 知识的定义
        2.1.2 知识管理的定义
    2.2 SECI模型
        2.2.1 SECI模型概述
        2.2.2 SECI模型的内涵
        2.2.3 SECI模型的意义
    2.3 数据中心和信息技术服务
        2.3.1 数据中心的概念
        2.3.2 数据中心的发展
        2.3.3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与知识管理
3 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Z局数据中心简介及业务现状
        3.1.1 Z局数据中心简介
        3.1.2 机房运维部门的组织架构
        3.1.3 机房运维部门的业务内容与流程
        3.1.4 机房运维部门的业务发展情况
    3.2 机房运维部门的知识管理探索历程
        3.2.1 基于MediaWiki的知识库
        3.2.2 机房管理平台
    3.3 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3.3.1 员工参与积极性不高
        3.3.2 知识文档管理混乱
        3.3.3 知识文档的可用性差
        3.3.4 知识管理缺乏可持续性
        3.3.5 知识流失现象严重
    3.4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知识收集相关问题分析
        3.4.2 知识整合相关问题分析
        3.4.3 知识分享相关问题分析
        3.4.4 知识利用相关问题分析
        3.4.5 知识治理相关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知识管理的优化方案设计
    4.1 知识流动性测度
        4.1.1 分析方法及其价值
        4.1.2 分析指标及工具
        4.1.3 建立咨询关系网络模型
        4.1.4 咨询关系网络分析
    4.2 制定知识管理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4.2.1 知识管理优化的目标
        4.2.2 知识管理优化的原则
    4.3 创建知识分类和分级体系
        4.3.1 知识分类和分级的目的
        4.3.2 建立知识的多维度分类体系
        4.3.3 制定知识文档编号规则
        4.3.4 建立知识分级体系
    4.4 优化方案设计
        4.4.1 不同等级知识的收集和分享策略
        4.4.2 多元化促进知识的转移和转化
        4.4.3 平衡知识的“推送”和“拉取”
        4.4.4 将知识管理嵌入业务
        4.4.5 建立知识管理平台
        4.4.6 建立知识管理专项团队
        4.4.7 建立知识管理相关制度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与评价
    5.1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
        5.1.1 知识管理优化的实施计划
        5.1.2 新的知识管理平台试运行
        5.1.3 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情况
    5.2 知识管理的相关成果及其评价
        5.2.1 业务变化
        5.2.2 相关成果
        5.2.3 成果评价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协同创新网络视角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协同创新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企业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创新能力理论
        2.1.1 创新能力的起源与发展
        2.1.2 创新能力的内涵
        2.1.3 创新能力的测量
    2.2 协同创新网络理论
        2.2.1 协同创新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2.2.2 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1 利益相关者的起源与发展
        2.3.2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2.3.3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2.4 知识管理理论
        2.4.1 知识管理的起源于发展
        2.4.2 知识管理的内涵
        2.4.3 知识管理的维度划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与理论模型
    3.1 建筑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3.2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基本构架
        3.2.1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构成主体
        3.2.2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主体简介
        3.2.3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3.3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3.3.1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3.3.2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3.3.3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
        3.3.4 理论关系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量表与调查问卷设计
    4.1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量表设计
        4.1.1 建筑企业协同创新网络量表设计
        4.1.2 建筑企业知识管理量表设计
        4.1.3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量表设计
    4.2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调查问卷设计
        4.2.1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4.2.2 调查问卷设计过程
        4.2.3 小样本信效度检验
        4.2.4 量表修正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方程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5.1.1 结构方程模型原理
        5.1.2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流程
    5.2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方程分析
        5.2.1 构建建筑企业创新能力结构方程模型
        5.2.2 数据收集与样本正态性检验
        5.2.3 样本信效度检验
        5.2.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5.3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PSO-SVM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6.1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6.1.1 支持向量分类机
        6.1.2 支持向量回归机
        6.1.3 参数寻优
    6.2 构建PSO-SVM建筑企业创新能力模型
        6.2.1 PSO算法
        6.2.2 PSO-SVM模型建立
        6.2.3 PSO-SVM模型输出误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PSO-SVM模型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实例研究
    7.1 基于PSO-SVM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7.1.1 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
        7.1.2 确立PSO-SVM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7.2 建筑企业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7.3 对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10)大连Ⅰ公司工艺部门知识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案例研究设计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
2 案例正文
    2.1 行业背景介绍
        2.1.1 半导体行业简介
        2.1.2 半导体行业现状
    2.2 大连I公司背景介绍
        2.2.1 公司基本情况
        2.2.2 工艺部门工作内容
    2.3 管理问题描述
        2.3.1 新员工学习知识的速度慢
        2.3.2 员工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和效率的效果差
        2.3.3 部门知识文件缺乏管理
3 案例分析
    3.1 理论依据
        3.1.1 知识的概念与分类
        3.1.2 知识管理理论
    3.2 管理问题分析
        3.2.1 知识内容的问题分析
        3.2.2 知识管理的结构和流程问题分析
        3.2.3 知识管理的组织环境问题分析
4 管理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
    4.1 与工作内容相结合的知识分类和质量管理
        4.1.1 知识分类规范化标准
        4.1.2 知识质量审查评价机制
        4.1.3 知识更新维护机制
    4.2 基于Microsoft365 的系统技术支持
        4.2.1 搭建统一知识管理共享平台
        4.2.2 优化知识社交的共享方式
        4.2.3 拓展专家知识地图及增加知识社交趣味性
    4.3 针对文化和激励机制的组织环境建设
        4.3.1 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组织文化建设
        4.3.2 组织成员知识创作及共享贡献量化指标与评价体系
        4.3.3 外在物质及内在精神的激励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过程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徐光磊. 吉林大学, 2021
  • [2]企业创新的知识管理优化流程分析[J]. 史竹生. 黑河学刊, 2021(06)
  • [3]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对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D]. 唐彬. 吉林大学, 2021(01)
  • [4]创新生态视角下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 汪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5]网络关系嵌入对高技术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董莹. 辽宁大学, 2021(02)
  • [6]制造业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 郝佳佳. 燕山大学, 2021(01)
  • [7]知识管理能力对工程质量绩效改进的作用机理及策略研究[D]. 桑林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Z局数据中心机房运维部门知识管理优化研究[D]. 王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9]协同创新网络视角的建筑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孟祥尧.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10]大连Ⅰ公司工艺部门知识管理案例研究[D]. 李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