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皂苷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

人参皂苷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

一、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孙成成[1](2021)在《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包括一系列因血管因素引起或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的综合征,涵盖了与血管疾病相关的所有类型的认知障碍,范围从轻度认知障碍到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目前,由于临床表现的异质性和当前诊断标准的局限性,VCI的流行病学较难开展,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VCI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也不断上升。VCI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与机体炎症反应、自由基损伤、胆碱能受损、细胞凋亡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但VCI仍被认为是可以防治的。目前,VCI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治疗脑血管疾病和其他VCI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来预防,目前尚无可改善疾病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本课题组拟定了防治VCI的中药复方—参麻益智方,已批准为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备案(备案号:Z20200005000)。该方由人参、天麻、鬼箭羽、川芎组成,具有益气增智、活血化瘀的功效。前期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VCI大鼠及患者认知和神经功能。由此,本研究以参麻益智方作为干预药物,观察其对VCI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对脑组织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AMPK/PPARα/PGC-1α/UCP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组织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其防治VCI提供科学依据。目的确定参麻益智方的提取工艺及主要有效成分;观察参麻益智方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和线粒体障碍相关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的病理机制及参麻益智方的干预效应机制及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分析参麻益智方的主要化学成分。SPF级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成功后筛选认知障碍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4组:模型对照组(Model)、盐酸多奈哌齐组(Donepezil)(0.45 mg/kg体质量)、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11.88 g生药/kg体质量)和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SMYZ-L)(2.97g生药/kg体质量)。另设假手术组(Sham),每组各10只大鼠。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纯净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含量;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含量;非酶促免疫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还原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和形态改变;脑组织中提取线粒体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mRNA表达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 AMPK、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 蛋白的表达。结果1参麻益智方成分稳定明确课题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分析了参麻益智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了参麻益智方中人参皂苷、天麻素、阿魏酸、原儿茶酸、β-谷甾醇等多种主要化学成分。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2.1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定位航行实验:与第1天相比,所有大鼠在训练第2天的逃避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均明显缩短(P<0.05,P<0.01),提示所有大鼠均表现出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三天开始EL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模型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EL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参麻益智方和盐酸多奈哌齐均可提高VCI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空间探索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穿越原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活动路程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均显着增加,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目标象限活动路程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2.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海马组织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整齐,连接紧密,胞内结构完整,胞膜清晰,胞质丰富,核膜、核仁较明显,未见神经元变性或坏死。模型组大鼠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散乱、稀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层次减少,部分出现核固缩现象,可见细胞空泡变性,甚至坏死现象。盐酸多奈哌齐组、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较模型组有一定的改善,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细胞结构较完整,细胞膜较为清晰,偶见细胞空泡变性,少有细胞坏死现象。2.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Ach、AchE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ch含量显着减少,AchE含量显着增多,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Ach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AchE含量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2.4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IL-1β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低、高剂量组TNF-α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2.5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血清GSH、MDA、SOD、GSH-PX含量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GSH、GSH-PX含量均显着减少,MDA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GSH、GSH-PX含量均显着增加,MDA含量均显着减少,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OD含量均显着增加,统计学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P<0.01)。各给药组之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的影响3.1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数量的影响参麻益智方干预后荧光显示线粒体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说明参麻益智方能增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的VCI大鼠的线粒体数量。3.2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排列整齐,膜形态基本完整,线粒体嵴致密,无明显肿胀和空泡形成。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变,线粒体膜模糊,部分膜出现破裂,线粒体嵴断裂,疏松溶解,并伴有基质颗粒减少或消失。盐酸多奈哌齐组和参麻益智方高剂量、低剂量组线粒体结构明显改善,线粒体膜总体清晰,线粒体嵴基本完整,说明参麻益智方可以改善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结构。3.3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AMPK、PPARα、PGC-1α和ATP5A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参麻益智方干预后,AMPK、PPARα、PGC-1α和ATP5A mRNA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P<0.01)。模型组UCP2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组、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和参麻益智方低剂量组(SMYZ-L)UCP2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4参麻益智方对VCI大鼠脑组织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参麻益智方高剂量组(SMYZ-H)pAMPK、PPARα、PGC-1α、UCP2、ATP5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AMP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AMPK可能通过磷酸化参与此途径。结论1确定了参麻益智方的最佳提取工艺及主要化学成分,为探讨其防治VCI的药理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化学物质基础。2脑组织线粒体结构改变和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VCI的重要病理基础。3参麻益智方具有提高慢性脑低灌注致VCI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并改善海马组织的病理形态,保护神经元,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其作用机制和提高线粒体关键蛋白AMPK、PPARα、PGC-1α、UCP2的表达,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

许位[2](2020)在《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的治疗时间窗。方法选取90只SD雄性大鼠,体重250~300g。采取改良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实验组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5只,模型组(MCAO组)15只,他仑帕奈组(Talampanel,TAL组)60只,其中治疗组(TAL组)又分为四个亚组即:TAL0h组、TAL1h组、TAL3h组、TAL5h组,各组15只。Sham组将大鼠成功麻醉后不插入线栓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只将其分离;MCAO组将大鼠成功麻醉后将线栓插入至右侧大脑中动脉,堵塞血管,60min后撤线栓恢复血流,Sham组和MCAO组均经尾静脉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成功制备MCAO模型后,TAL组大鼠分别在血流复灌注后0h、1h、3h和5h经尾静脉注射他仑帕奈(12mg/kg)。在MCAO制备成功后的第1h内,维持大鼠核心体温在36-37℃。24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周围区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梗死皮质区神经元的存活数量。结果1各组大鼠脑梗死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比较:Sham组大鼠神经功能表现正常,未出现神经缺损症状,未见脑梗死病灶。TAL各治疗亚组及MCAO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同大小的脑梗死病灶可见于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与MCAO组相比,TAL各治疗亚组中神经细胞受损程度明显有所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其中,TAL各治疗亚组中,0h组、1h组、3h组相比于5h组,神经缺损评分及梗死病灶体积有明显降低(P<0.05)。2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Sham组中,形态完整,神经元细胞紧密排列,胞质透明,核仁清晰可见;其中TAL各治疗亚组和MCAO组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胞核固缩甚至坏死,组织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与MCAO组相比,在TAL各治疗亚组中,组织水肿及神经元细胞变性程度明显减轻。3免疫组化:在各组实验大鼠中,Sham组大脑皮质区可见大量存活神经元,排列致密,只可见极少量的细胞表达caspase-3。而在MCAO组中,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数量显着增加,可见大量细胞caspase-3表达阳性,同时脑梗死皮质区神经元数量显着减少。而TAL各治疗亚组相比于MCAO组,缺血半暗区细胞表达caspase-3的数量明显减少,梗死皮质区存活神经细胞的数量均增加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AL各治疗亚组,相比于TAL5h组,0h组、1h组及3h组凋亡细胞数减少明显,同时梗死皮质区存活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其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AMPA受体拮抗剂他仑帕奈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梗死体积,降低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2当缺血再灌注后5h时给药,他仑帕奈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复灌引起的损伤脑保护作用明显减弱。图10幅;表4个;参137篇。

姚德祎[3](2020)在《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中风醒脑液(ZFXNL)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并筛选出ZFXNL的最佳治疗剂量;进一步探究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ZFXNL对BBB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为拓展ZFXNL的临床使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将114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MCAO-R)、ZFXNL高剂量组(26.46g/Kg/d)、ZFXNL中剂量组(13.23/Kg/d)、ZFXNL低剂量组(6.615/Kg/d)、依达拉奉组(4mg/Kg/d),其中假手术组14只,其余各组每组20只。造模前6天,ZFXNL组灌胃ZFXNL,每天一次,持续7天,最后一次灌胃在造模前2h。(1)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阻塞1.5h后拔出线栓,形成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再灌注48h后取材并记录下各组大鼠造模前及取材前体重减轻的百分比,采用longa五分法、本位反射试验、前肢放置试验、提尾试验综合评价大鼠的神经功能。(2)在取材前对大鼠进行心脏灌流,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脑组织进行染色,利用图形分析软件计算梗死灶面积占比和患侧脑半球肿胀百分比;在光镜下观察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改变。(3)通过检测脑组织伊文思蓝的漏出量评价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半暗带区BBB的结构的完整程度;从而评价ZFXNL对BBB的保护作用。(4)采用免疫组化法联合积分光密度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在缺血半暗带区的表达位置和表达量,进而明确ZFXNL在脑I/R过程中保护BBB的机制。实验结果:与模型组相较:(1)ZFXNL高、中剂量组能显着改善MCAO-R大鼠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灶面积、抑制患侧脑半球肿胀、改善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改变体现其对CI-RI的防治作用(P<0.05)。(2)高、中剂量的ZFXNL能显着减少伊文思蓝的漏出量(P<0.05)、保护血脑屏障中TJ的完整性起到保护血脑屏障的作用。(3)高、中剂量的ZFXNL能明显上调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细胞上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量(P<0.05);同时抑制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量(P<0.05)。(4)ZFXNL高剂量组出现严重腹泻,体重减轻明显(P<0.05);ZFXNL高、中剂量组治疗效果和依达拉奉相当(P>0.05)。结论:(1)ZFXNL能够有效防治CI-RI,起到保护缺血半暗带区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灶面积,抑制脑半球肿胀的作用。(2)ZFXNL能有效保护BBB结构的完整性,维持BBB功能的稳定,进而在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起到保护BBB的作用。(3)ZFXNL通过上调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内皮细胞上Claudin-5、Occludin的表达量,抑制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量起到保护BBB的作用机制。(4)中剂量(13.23/Kg/d)是ZFXNL保护BBB防治CI-RI的最佳治疗剂量。

余莹[4](2016)在《苜蓿皂苷引起溶血机制的探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主要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苜蓿皂苷(Alfalfa saponin,AS)溶血特性。通过灌胃小白鼠苜蓿皂苷考察摄入皂苷是否会引起溶血,通过体外溶血试验探讨苜蓿皂苷的溶血机制。试验如下:试验一苜蓿皂苷体内溶血试验为了探究摄入皂苷是否会引起血管内溶血,选取180只健康小白鼠,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将0.0125、0.025、0.05、0.1、0.2g/mL皂苷1mL分别灌胃I、II、III、IV、V组小鼠,对照组(CK)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1mL),试验期为30天。试验表明:(1)灌胃苜蓿皂苷后,血常规中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压积均降低且V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IV、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2)试验IV、V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V组网织红细胞计数%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II组(P<0.01)。(3)随着灌胃剂量的加大红细胞出现轻度大小不等,试验III组部分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消失,细胞着色较深,且形态异常。(4)红细胞渗透脆性最大抵抗值则显着升高(P<0.05)。(5)骨髓造血系统中红系增生活跃,粒红比显着降低(P<0.05)。(6)灌胃AS对实质器官组织结构没有影响。试验二苜蓿皂苷体外溶血试验通过荧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S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前者拍摄AS和红细胞的作用过程,后者观察不同浓度对细胞形态影响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S体外溶血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设计了与葡萄糖通道、阴离子通道、ATP酶相关的溶液与阻断剂三个方面对AS溶血影响的主要内容。结果显示:镜下AS处理的红细胞变形严重,出现大量球形红细胞和棘形红细胞以及囊泡。溶血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显着下降(P﹤0.01)。AS体外溶血显示,10%的高渗液葡萄糖显着拮抗AS溶血(P﹤0.01);高浓度的葡萄糖通道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和脱氢表雄酮均能显着拮抗AS溶血(P﹤0.01);氯离子盐渗液LiCl和NaCl均显着抑制AS溶血(P﹤0.01),高浓度阻断剂NPPB和DIDIS显着促进AS溶血(P﹤0.01);钠离子盐溶液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溶血,高浓度的钾离子盐溶液和Na+-K+ATP酶抑制剂毒毛旋花苷K则显着促进溶血(P﹤0.01);MgSO4.7H2O和CaCl2均能显着抑制AS溶血作用(P﹤0.01),华蟾酥毒基有协同AS溶血的作用,高浓度钙通道抑制剂维拉帕米能显着拮抗AS溶血(P﹤0.01)。以上结果表明AS体外溶血的机制可能是以GLUT1为作用位点,通过改变钠泵、Ca2+-Mg2+ATP酶、阴离子通道转运活性和构象,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升高,红细胞破裂溶血。在临床应用上,为解除苜蓿皂苷溶血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曹发昊[5](2012)在《复方人参皂甙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纳米技术将人参皂甙(GS)和盐酸左旋咪唑(LH)组合成复方人参皂甙(GS-LH-NE),对其处方组成、质量性能、生物安全性以及免疫增强作用进行研究,旨在提高GS和LH稳定性的同时,开发一种复方免疫增强剂,减少LH用量,从而降低其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方法:(1)样品用甲醇超声处理后,过树脂将GS和LH分离,建立GS-LH-NE药物含量检测方法。(2)利用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纳米乳体系的形成情况,根据纳米乳区大小、纳米乳稳定性以及对药物的溶解能力,筛选出GS-LH-NE药用空白纳米乳配方;然后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和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试验,研究不同含药量纳米乳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增强作用,从中筛选出免疫增强作用较好的含药纳米乳作为GS-LH-NE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3)通过家兔皮肤和肌肉刺激试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考察GS-LH-NE生物安全性。(4)将免疫抑制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纳米乳组、LH-NE组、GS-NE组、GS-LH水溶液组、GS-LH-NE高、中、低剂量组,对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研究GS-LH-NE中GS和LH合用的免疫增强效果。(5)将卵清白蛋白(OVA)免疫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OVA对照组、空白纳米乳组、LH-NE组、GS-NE组、GS-LH水溶液组、GS-LH-NE高、中、低剂量组,对其血清抗体及其亚类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脾细胞因子产生、NK细胞活性进行检测,研究GS-LH-NE灌胃对抗原免疫的增强作用。(6)从脾淋巴细胞增殖、脾淋巴细胞因子产生以及腹腔巨噬细胞能量代谢、吞噬活性及其效应分子产生等方面,研究GS-LH-NE体外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的作用。结果:(1)比色-分光光度法测GS含量:平均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98.86%和0.38%,重复性试验RSD为0.4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0.73%和2.3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LH含量:平均回收率及其RSD分别为99.02%和0.40%,重复性试验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34%和0.77%,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01%和2.03%。(2)GS-LH-NE处方为Solutol HS-15/甘油/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蒸馏水(质量比为25.33:10.14:2.53:6:56),GS和LH含量分别为30.15mg/mL和30.04mg/mL。它是黄色透明O/W纳米乳,液滴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3.08nm,粒度分散指数为0.237,浊点为75.4℃,pH为5.67;稳定性好,有效期为18个月。(3)GS-LH-NE一次性或多次用药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GS-LH-NE对股四头肌刺激反应级最高与最低之差小于2,刺激反应总分为2;GS-LH-NE对小鼠灌胃半数致死量为402.85mg/kg。(4)GS-LH-NE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GS-LH-NE中剂量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56.71%和52.76%;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52.98%和56.70%;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21.23%和20.63%;与高、低剂量比较均显着升高。GS-LH-NE中剂量组迟发型超敏反应耳重差和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43.02%和44.27%;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46.88%和47.66%;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18.50%和18.13%;与高、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GS-LH-NE中剂量组LPS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抗体形成细胞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41.27%、64.39%和41.88%;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35.88%、51.81%和39.17%;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16.34%、24.01%和22.75%;与高、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GS-LH-NE中剂量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水平和脾NK细胞杀伤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33.97%、43.32%、38.46%、39.12%和36.49%;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37.80%、47.22%、44.00%、44.85%和40.69%;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14.84%、20.87%、18.03%、16.79%和14.96%;与高、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5)GS-LH-NE对OVA免疫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GS-LH-NE中剂量组IgG、IgG1和IL-4水平与OVA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与GS-NE组、GS-LH水溶液组、高剂量组比较均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着;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31.09%、45.63%和67.62%。GS-LH-NE中剂量组IgG2a和IFN-γ水平与OVA对照组比较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32.75%和40.94%;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34.46%和49.59%;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11.27%和11.90%;与高、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GS-LH-NE中剂量组ConA、OV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和脾NK细胞活性与OVA对照组均显着升高;较LH-NE组分别显着增加35.96%、39.07%和31.44%;较GS-NE组分别显着增加39.64%、35.48%和36.16%;较GS-LH水溶液组分别显着增加11.91%、15.38%和16.40%;与高、低剂量组比较均显着升高。GS-LH-NE中剂量组LPS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与OVA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显着升高;较LH-NE组显着增加30.41%;与GS-NE组、GS-LH水溶液组和高剂量组比较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着。(6)GS-LH-NE体外对脾淋巴细胞的作用:GS-LH-NE在3.13~12.50μg/mL既能单独又能协同ConA或LPS显着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脾淋巴细胞产生IL-2和IFN-γ,并且GS-LH-NE在3.13和6.25μg/mL时对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显着强于GS-LH水溶液。GS-LH-NE体外对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GS-LH-NE在1.57~6.25μg/mL能显着提高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水平和吞噬活性,促进巨噬细胞产生NO和IL-1β,并且GS-LH-NE在1.57μg/mL时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显着强于GS-LH水溶液。结论:(1)GS和LH含量检测方法的回收率、重复性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为GS-LH-NE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提供了可靠的质检方法。(2)GS-LH-NE处方为Solutol HS-15/甘油/PEG400/肉豆蔻酸异丙酯/蒸馏水(质量比为25.33:10.14:2.53:6:56),GS和LH含量分别为30.15mg/mL和30.04mg/mL,是黄色透明的水包油纳米乳,平均粒径为23.08nm,有效期为18个月。(3)GS-LH-NE对皮肤和肌肉无刺激,对小鼠灌胃半数致死量为402.85mg/kg。(4)GS-LH-NE中GS和LH合用能协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并且其免疫增强作用显着强于GS-LH水溶液;其免疫增强作用和其剂量呈“钟罩”型量效关系。(5)GS-LH-NE灌胃能诱导OVA免疫小鼠产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反应,增强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NK细胞活性;其免疫增强作用和剂量呈“钟罩”型量效关系。GS-LH-NE对细胞免疫和NK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显着强于LH-NE、GS-NE和GS-LH水溶液;对体液免疫的增强作用显着强于LH-NE,较GS-NE和GS-LH水溶液有所增强,但无统计学意义。(6)GS-LH-NE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增强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并且其作用显着强于GS-LH水溶液。GS-LH-NE是一种稳定、安全、有效的复方免疫增强剂,提高了药物的免疫增强效果,有助于减少LH用量,从而降低其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可用于增强免疫低下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原的免疫效果。

李有贵[6](2011)在《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酗酒既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医学问题,因酗酒导致的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大量饮酒过后,血液中乙醇浓度明显升高,出现各种醉酒症状。乙醇主要在肝脏中通过乙醇氧化系统进行代谢,同时产生大量自由基02-·、OH·,以及乙醇自身产生的自由基C2H50-和C2H5OH-,当产生自由基超出了机体的清除能力,便造成机体组织损伤。所以普遍认为乙醇导致肝损伤,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O2产生自由基,导致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损伤。竹节人参(Panax Japonics.C.A.Mey)系五加科植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名贵常用中药,通常被认为具有抗炎、镇痛、镇静、抗衰老、抗疲劳、抗病毒、抗肿瘤、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内分泌系统、保护免疫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主要化学成份为竹节参皂苷。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竹节人参总皂苷可显着提高多种模型(如:运动、衰老、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高脂血症、等)动物血清、肝脏中SOD、CAT、GSH-PX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因此,本研究利用循环超声波提取了人工栽培的竹节人参总皂苷,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质谱(HPLC-ELSD-MS)分析了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及含量组成,并以抗氧化性为着手点,研究了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模型小鼠、人胚肝细胞L-O2乙醇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竹节人参总皂苷提取,HPLC-ELSD分离获得6个皂苷单体,通过标准品比对,结合HPLC-ESI-MS分析,可知分别为Rg1、Re、Rf、F3、Rg2和Rd,其在人参总皂苷中的含量分别为:12.23%、16.24%、16.95%、7.51%、8.53%和11.47%。2、给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给予竹节人参总皂苷,气相色谱法(GC)测定小鼠血清、尿液中乙醇浓度,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血清、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等生化指标,光镜、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研究竹节人参总皂苷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竹节人参总皂苷不具有抑制乙醇在胃肠道吸收作用,但能显着降低乙醇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酶活性及血清、肝组织MDA含量,提高模型小鼠血清、肝脏中GSH含量和抗氧化酶GSH-PX、CAI、SOD的活性。在血清中,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g剂量组小鼠血清GSH含量、GSH-PX、CAT和SOD活性与正常组小鼠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肝脏中,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g剂量组小鼠肝脏GSH-PX、SOD活性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小鼠无显着性差异(P>0.05);GSH、CAT水平虽然显着提高,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竹节人参总皂苷(50 mg/k)可降低肝组织病变,促进肝小叶结构恢复正常,肝索、肝窦无明显异常,肝细胞体积逐渐恢复正常,细胞核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核膜整形光滑,线粒体结构基本恢复正常,内(嵴)外膜完整,基质均匀,但部分线粒体嵴仍有些紊乱。以上结果表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特别是对肝细胞及细胞器线粒体的结构完整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通过台盼蓝染色计数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正常及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活性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MDA含量和SOD、GSH-PX、CAT活性变化,以及RT-PCR分析肝细胞内SOD1、SOD2、SOD3、GSH-PX1、GSH-PX2、CAT mRNA水平变化,研究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对正常肝细胞,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表现出明显的促进L-02增殖作用,当竹节人参总皂苷浓度达400μg/mL时,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其肝细胞内液MDA含量、SOD、GSH-PX活性可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CAT活性虽显着升高,但仍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RT-PCR分析发现,竹节人参总皂苷(100μg/mL)可促进SOD1、SOD2、SOD3、GSH-PX1、GSH-PX2、CAT mRNA表达,其中GSH-PX3显着高于正常组(P<0.01),SOD1、SOD3与正常组无显着差异(P>0.05),SOD2、CAT虽显着提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P<0.01),该结果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说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发挥抗氧化作用与促进抗氧化酶SOD、GSH-PX、CAT特别是SOD1、SOD3、GSH-PX3mRNA表达有关。4、通过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试验,进行竹节人参总皂苷体外抗氧化能力评价。结果竹节人参总皂苷呈现出明显的清除OH·效应,并且其效果优于Vc,当浓度为12.5-1600μg/mL时,竹节人参总皂苷和Vc对OH·清除率分别为3.37-59.47%和3.10-31.79%;竹节人参总皂苷对联苯三酚自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清除O2-·,但清除能力要低于Vc,当浓度为12.5-1600μg/mL时,竹节人参总皂苷和Vc清除率分别为1.01-6.87%和0.89-15.98%。研究结果表明,竹节人参总皂苷在乙醇性肝损伤保护作用中,不仅可提高抗氧化剂GSH含量以及抗氧化酶GSH-PX、CAT、SOD的活性,同时具有直接清除肝代谢过程产生的·OH、O2-·自由基,亦或者是两者的协同作用达到对肝细胞的保护。5、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细胞内液MDA含量、SOD及GSH-PX活性,研究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02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结果显示,Rg1 0.16 mg/mL、Re 1.28 mg/mL和Rf 0.64mg/mL可促进正常肝细胞L-O2增殖,增殖率分别为22.68%、34.80%和28.47%(P<0.01);Rd 0.16mg/mL和F3 1.28 mg/mL对正常肝细胞L-O2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69%和43.33%(P<0.01)。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O2,Rg1 0.16mg/mL、Re 1.28 mg/mL和Rf 0.64 mg/mL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由乙醇损伤模型组的50.37%分别降低为23.31%、26.90%和26.58%(P<0.01);Rd 0.16mg/mL和F3 1.28 mg/mL则加剧乙醇对肝细胞的损伤,抑制率高达83.18%和64.79%(P<0.01)。乙醇损伤模型组肝细胞L-02内乙醇代谢产生MDA含量、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分别为1.35±0.05μmol/mL、26.45±2.78 U/mL和67.04±4.27U/mL, Rg1 0.16 mg/mL、Re 1.28 mg/mL和Rf 0.64mg/mL可降低乙醇损伤的肝细胞L-02内MDA含量,分别降低为1.17±0.04、1.21±0.03和1.21±0.05μmol/mL(P<0.01);提高SOD活性,分别升高为38.32士4.85、35.58±4.43和38.96±3.27 U/mL(P<0.01);增强GSH-PX活性,分别升高为86.30±5.72、78.40±3.54和84.25士4.35U/mL(P<0.01)。以上结果表明,人参皂苷单体Rg1、Re和Rf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02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清除乙醇代谢过程中产生的MDA以及提高抗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可能是其发挥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刘微,常影,范红艳,黄晓东,任旷[7](2010)在《人参皂苷防治铅中毒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铅及其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人们接触铅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作为一种作用广泛持久的毒物,其易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而被人体吸收,铅有很强的亲组织性,导致人体组织中的铅沉积,累及神经、泌尿、造血、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探索有效而安全的防治慢性铅中毒危害的方法,尤其是有关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开发,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人参是常见的补益中药,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目前对人参的药理学研究较多,发现人参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人参皂苷对铅中毒的防治作用做一综述。

吕江宏,潘蓉,刘惠玲[8](2010)在《急性脊髓损伤方药研究概况》文中提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中药、西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指导临床用药。

李志强[9](2010)在《β-细辛醚对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管保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Wista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模型,观察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功能及血管损伤和保护性因素的变化,探讨石菖蒲活性成分β-细辛醚化痰开窍益智防治AD的药效学基础及其血管保护机制,为A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联合三氯化铝(Aluminium trichloride, ALCL3)腹腔注射造成AD模型;皮下注射β-细辛醚进行治疗;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脑顶叶局部脑血流量,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四项,比色法检测皮层乳酸(Lactic acid, LA)、丙酮酸(Pyruvic acid, PA)和Na-K-ATP酶活性,real-time RT-PCR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ET-1、eNOS和APP mRNA的表达;应用SPSS1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模型组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试验穿越平台次数和第一次穿越平台时间,脑顶叶局部脑血流量和红细胞浓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皮层LA含量、PA含量与Na-K-ATP酶活性、海马ET-1和eNOS mRNA的表达等各项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P<0.05;海马APP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P>0.05,但表达水平较高;2.与尼莫地平组相比,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AD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较短,P<0.05;与石菖蒲组相比,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AD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无差异,P>0.05;3.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高剂量组AD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较短,在平台象限穿越次数较多,脑顶叶局部脑血流量和红细胞浓度较高,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降低,LDL-C降低,皮层PA降低、Na-K-ATP酶活性升高,ET-1 mRNA表达降低,P<0.05,APP和eNOS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5,但表达水平较低;与空白组比较,β-细辛醚高剂量组AD大鼠LDL-C水平无差异,P>0.05;4.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中剂量组AD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较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TC降低,LDL-C降低,皮层PA降低,P<0.05;中剂量组AD大鼠LDL-C与空白组大鼠比较,P<0.05;5.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低剂量组AD大鼠定向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较短,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LDL-C降低,皮层PA降低,P<0.05;低剂量组AD大鼠LDL-C与空白组大鼠比较,P<0.05;6.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AD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皮层PA降低,P<0.05;7.与模型组相比,石菖蒲组AD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TG和LDL-C降低,P<0.05;石菖蒲组AD大鼠LDL-C与空白组大鼠比较,P<0.05。结论:1.D-GAL (60mg/kg/d)联合ALCL3 (10mg/kg/d)腹腔注射造成的AD大鼠模型存在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障碍,存在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脑代谢低下;海马ET-1和eNOSmRNA表达水平升高,APP mRNA表达水平也有升高的趋势,是研究药物血管保护作用和机制的理想AD动物模型;2.β-细辛醚高剂量可以全面改善AD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β-细辛醚中剂量(50mg/kg/d)和低剂量(25mg/kg/d)可以改善AD大鼠的学习能力;3.β-细辛醚高剂量可以改善AD大鼠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量、红细胞浓度的下降;4.β-细辛醚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尼莫地平和石菖蒲均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AD大鼠血液流变学,以β-细辛醚高剂量最好;5.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均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AD大鼠的TC和LDL-C,β-细辛醚高剂量效果最好;石菖蒲可以降低AD大鼠的TG和LDL-C水平,在降低TG上优于β-细辛醚,在降低LDL-C上差于β-细辛醚高剂量;6.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和尼莫地平可不同程度的改善脑代谢,β-细辛醚高剂量效果最好;7.β-细辛醚具有化痰开窍益智防治痴呆的功效;8.β-细辛醚高剂量可以抑制AD大鼠ET-1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对AD大鼠海马eNOS和APP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有对抗趋势,可能是其防治AD的血管保护机制之一。

李红艳[10](2010)在《人参蛋白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er.)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本论文主要通过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分析鉴定技术及多水平活性检测技术对人参中研究较少但活性多样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及多肽进行生物特性研究,为优化人参的炮制加工工艺,揭示人参的临床物质基础,开发创新药物、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1、采用PAGE电泳胶内酶活染色方法,对园参(鲜参、生晒参)、山参及林下参中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转移酶、裂解酶、异构酶等5种酶系共22种酶进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参中共有13种酶具有清晰酶活性谱带,其中,鲜参11种,生晒参8种,山参9种,林下参7种。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苹果酸脱氢酶(M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淀粉酶(AMY)7种酶为四种参共有,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谷草转氨酶(GOT)3种酶仅为鲜参所有,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仅为山参所有,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GD)为生晒参和鲜参共有。四种参酶活性的差别,提示人参因栽培方式、炮制方法等的不同,存在一定质量差异,这为人参的品种选择及临床药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2、选取园参、山参及林下参中活性均较高的7种酶即POD、CAT、SOD、MDH(氧化还原酶类)和EST、ACP、AMY(水解酶类),针对不同产地(10个产地)、不同部位(芦头、主根、须根)及不同年限(4年、5年)的园参(鲜参),进行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人参各种酶活力均有较大差异;不同年限人参各种酶活力虽有一定差异,但差别不大。人参不同产地间的酶活力差异,说明人参因栽培地区不同,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这为人参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一定科学依据;人参不同部位酶活力的差异,说明各种酶在参体内的分布不同,同时说明芦头、主根及须根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为人参的整体入药及临床筛选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4年及5年生人参酶活力差别不大,说明人参采收年限4年和5年均可。3、采用中性缓冲液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等电点沉淀、SP离子交换柱层析、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G-75凝胶过滤柱层析、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等方法,对园参(鲜参)中活力较高的SOD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分子量为31 kDa的人参SOD二聚体。经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其酶活力为9480.43 U/mg,纯化倍数为308.51倍。敏感性试验表明,该酶对H2O2、CHCl3-EtOH、Urea、NaN3等变性剂较敏感;稳定性试验表明,该酶70℃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pH4-9范围内具有很好的pH稳定性;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该酶最大吸收峰在278 nm。人参SOD的纯化与性质研究,为人参抗衰老的临床药用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4、采用中性缓冲液浸提、中空纤维膜过滤(截留分子量10 kDa及2 kDa)、pH 5.0缓冲液透析、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园参(生晒参)中具有明显促细胞增殖作用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SDS-PAGE、HPGFC、MALDI-TOF-MS等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量测定及纯度鉴定,最终得到分子量为8000 Da的多肽(人参生长肽)。将该肽作用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及人喉癌细胞(Hep-2),并将其细胞活性与其他人参蛋白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肽具有明显的促进3T3细胞增殖作用,提示人参在维持组织结构和参与损伤修复以及预防或治疗心脏疾病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采用SPF级ICR雄性小鼠进行人参蛋白毒理学检验。通过测定体重及脏器重量等进行不良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人参蛋白对雄性幼年小鼠体重及脏器无明显影响,但具一定的肝脏刺激性,并有促进雄性器官生长的作用;通过经口最大剂量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最大给药剂量下各受试小鼠活动正常,无中毒症状,说明人参蛋白安全、无毒。人参蛋白的安全性实验,为人参蛋白的产品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人参蛋白的功能学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6、采用昆明种清洁级小鼠进行人参蛋白功能学检验。(1)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致小鼠迟发性超敏(DTH)反应及小鼠碳廓清试验,进行人参蛋白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结果表明,小鼠耳肿胀度及吞噬指数明显增加,说明人参蛋白具有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通过耐常压缺氧及常温游泳试验,进行人参蛋白提高缺氧耐受力及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检验,结果表明,小鼠耐缺氧及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说明人参蛋白具有增强耐缺氧及抗疲劳功能的作用。(3)通过60Co-γ射线辐射小鼠试验,进行人参蛋白对辐射危害的辅助保护功能检验,结果表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加,骨髓细胞微核数明显减少,说明人参蛋白具有增强抗辐射功能的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反应试验,进行人参蛋白缓解炎症功能检验,结果表明,小鼠足趾肿胀度无明显降低,说明人参蛋白不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4)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及热板致小鼠舔足试验,进行人参蛋白缓解疼痛功能检验,结果表明,小鼠出现扭体时间明显延长,舔足次数明显减少,说明人参蛋白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5)通过测定辐射小鼠及正常小鼠灌服人参蛋白后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人参蛋白抗氧化功能检验,结果表明,SOD活性升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说明人参蛋白具有提高抗氧化功能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针对人参中的大分子成分—蛋白质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人参进行同工酶活力比较,为人参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酶学依据;通过对人参蛋白进行毒理学与功能学研究,为人参蛋白类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另外,本论文首次比较系统的从人参中分离得到SOD及生长肽纯品,并分别进行理化性质与活性研究,为人参中具有生物活性蛋白的纯化与鉴定奠定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二、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线粒体能量代谢关键蛋白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
        1 能量代谢相关通路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2 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关键蛋白在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基于中医“虚、瘀、毒”病机探讨能量代谢异常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互关系
        1 中医“虚、瘀、毒”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2 中医“虚、瘀、毒”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
        3 脑的能量代谢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4 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药复方研究
        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参麻益智方的提取方法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参麻益智方对慢性脑缺血致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参麻益智方对慢性脑缺血致认知障碍模型大鼠脑组织线粒体障碍相关蛋白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参麻益智方的组方特点和前期研究成果
    2 慢性脑低灌注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
    3 参麻益智方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功能
    4 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线粒体数量和结构的影响
    5 参麻益智方对线粒体关键蛋白能量代谢的影响
    6 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2)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药品
        1.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1.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1.1.5 实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1.1.6 制备模型方法
        1.1.7 神经功能评分
        1.1.8 脑梗死体积测定
        1.1.9 制备石蜡切片
        1.1.10 HE染色海马CA1区脑组织
        1.1.1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 阳性细胞及皮质区存活神经元数量
        1.1.12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大鼠脑梗死体积比较
        1.2.2 大鼠Longa评分比较
        1.2.3 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
        1.2.4 大鼠梗死周围区Caspase-3 阳性细胞情况比较
        1.2.5 大鼠梗死皮质区神经元存活情况
    1.3 讨论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及治疗进展
    2.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及其机制
        2.2.1 抗兴奋性毒性剂
        2.2.2 自由基清除及抗氧化剂
        2.2.3 抗炎剂
        2.2.4 抗细胞凋亡剂
        2.2.5 多效制剂
        2.2.6 组合剂
    2.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索引
引言
研究路径
第一部分 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Ⅰ:实验设计的相关依据
    5.讨论Ⅱ:中风醒脑液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6.小结
第二部分 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研究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Ⅰ:中风醒脑液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5.讨论Ⅱ:中风醒脑液对缺血再灌注区CLAUDIN-5、OCCLUDIN、MMP-2、MMP-9 的调节作用
    6.讨论Ⅲ:中医学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认识
    7.小结
全文总结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脑缺-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4)苜蓿皂苷引起溶血机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紫花苜蓿的资源分布
    1.2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1.3 苜蓿皂苷的研究进展
        1.3.1 苜蓿皂苷的含量及分布特点
        1.3.2 皂苷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3.3 苜蓿皂苷的生物学活性
        1.3.3.1 苜蓿皂苷具有增加免疫、抗氧化作用
        1.3.3.2 苜蓿皂苷具有调节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1.3.3.3 苜蓿皂苷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1.3.3.4 苜蓿皂苷具有溶血作用
        1.3.3.5 苜蓿皂苷抗肿瘤作用
        1.3.3.6 苜蓿皂苷的其它作用
        1.3.4 苜蓿皂苷的应用前景
    1.4 红细胞的相关研究
        1.4.1 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4.2 红细胞溶血的特点与机制
        1.4.3 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1.4.4 红细胞膜的变形性
        1.4.5 红细胞膜上物质运输的相关研究
        1.4.5.1 红细胞膜上离子的运输
        1.4.5.2 红细胞膜葡萄糖的运输
    1.5 皂苷溶血机制
        1.5.1 齐墩果烷型皂苷的溶血机制
        1.5.2 其它类型皂苷的溶血机制
        1.5.3 皂苷溶血的抑制
2 引言
3 试验一 苜蓿皂苷体内溶血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分组
        3.1.3 饲养管理
        3.1.4 样品采集
        3.1.5 指标检测、检测方法及主要仪器设备和主要试剂
        3.1.5.1 红细胞数目及形态、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测
        3.1.5.2 血浆血红蛋白级网织红细胞的测定
        3.1.5.3 血涂片的制备及其染色
        3.1.5.4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1.5.5 骨髓造血系统影响试验
        3.1.5.6 苜蓿皂苷对实质性器官组织的影响
        3.1.6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苜蓿皂苷对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等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2.2 苜蓿皂苷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的影响
        3.2.3 苜蓿皂苷对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3.2.4 苜蓿皂苷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3.2.5 苜蓿皂苷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
        3.2.6 苜蓿皂苷对实质器官组织的影响
    3.3 讨论
        3.3.1 苜蓿皂苷对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等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3.3.2 苜蓿皂苷对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数的影响
        3.3.3 苜蓿皂苷对外周血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3.3.4 苜蓿皂苷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
        3.3.5 苜蓿皂苷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
        3.3.6 苜蓿皂苷对实质器官组织的影响
    3.4 小结
4 试验二苜蓿皂苷体外溶血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试验所用主要试剂
        4.1.1.2 主要仪器
        4.1.1.3 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4.1.1.4 皂苷溶液的配制
        4.1.2 试验方法
        4.1.2.1 苜蓿皂苷溶血条件的筛选
        4.1.2.2 分光光度法测定PPⅡ体外溶血
        4.1.2.3 荧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S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4.1.2.4 苜蓿皂苷对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
        4.1.2.5 阻断剂和高、低渗溶液对皂苷溶血作用的影响
        4.1.2.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苜蓿皂苷溶血条件的筛选
        4.2.2 分光光度法测定PPⅡ体外溶血
        4.2.3 荧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S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4.2.4 苜 蓿 皂 苷 对 红 细 胞 膜 Na+-K+ATP 酶 和 Ca2+-Mg2+ATP 酶 活 性 的 影 响
        4.2.5 阻断剂和高、低渗溶液对皂苷溶血作用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荧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S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
        4.3.2 苜蓿皂苷对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4.3.3 阻断剂和高、低渗溶液对皂苷溶血作用的影响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5)复方人参皂甙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人参皂甙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1.1 人参皂甙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作用
        1.1.2 人参皂甙对免疫分子产生的影响
        1.1.3 人参皂甙对信号物质的影响
        1.1.4 人参皂甙的抗病毒作用
    1.2 左旋咪唑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左旋咪唑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1.2.2 左旋咪唑对体液免疫的作用
        1.2.3 左旋咪唑的抗氧化作用
        1.2.4 左旋咪唑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
        1.2.5 左旋咪唑在疫苗中的应用
    1.3 纳米乳的研究进展
        1.3.1 纳米乳概述
        1.3.2 纳米乳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GS-LH-NE 药物含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GS-LH-NE 中 GS 含量测定
        2.2.2 GS-LH-NE 中 LH 含量测定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GS-LH-NE 药用空白纳米乳配方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
        3.2.1 空白纳米乳组成成分的初步筛选
        3.2.2 伪三元相图考察不同成分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
        3.2.3 GS-LH-NE 药用空白纳米乳配方的筛选
        3.2.4 GS-LH-NE 药用空白纳米乳的结构类型
    3.3 讨论
        3.3.1 表面活性剂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
        3.3.2 助表面活性剂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
        3.3.3 油相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
        3.3.4 Km 对纳米乳形成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GS-LH-NE 的处方筛选及其质量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
        4.2.1 GS-LH-NE 处方的筛选
        4.2.2 GS-LH-NE 质量评价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GS-LH-NE 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
        5.2.1 皮肤刺激性试验
        5.2.2 肌肉刺激性试验
        5.2.3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
        6.2.1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6.2.2 GS-LH-NE 对 DNFB 诱导免疫抑制小鼠 DTH 的影响
        6.2.3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6.2.4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和脾抗体形成细胞产生的影响
        6.2.5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6.2.6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6.2.7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菌酶产生的影响
        6.2.8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选择
        6.3.2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6.3.3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 DTH 反应的影响
        6.3.4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6.3.5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和抗体生成细胞产生的影响
        6.3.6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
        6.3.7 GS-LH-NE 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GS-LH-NE 对卵清白蛋白免疫小鼠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
        7.2.1 GS-LH-NE 对 OVA 免疫小鼠产生 OVA 特异性抗体 IgG 的影响
        7.2.2 GS-LH-NE 对 OVA 免疫小鼠产生抗体亚类 IgG1 和 IgG2a 的影响
        7.2.3 GS-LH-NE 对 OVA 免疫小鼠脾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7.2.4 GS-LH-NE 对 OVA 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7.2.5 GS-LH-NE 对 OVA 免疫小鼠脾脏 NK 细胞活性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GS-LH-NE 体外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作用的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
        8.2.1 GS-LH-NE 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作用
        8.2.2 GS-LH-NE 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
    8.3 讨论
        8.3.1 GS-LH-NE 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作用
        8.3.2 GS-LH-NE 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
    8.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词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酒精在人体的代谢及危害
        1. 乙醇在人体的代谢
        1.1 乙醇氧化生成乙醛
        1.1.1 乙醇脱氢酶(ADH)乙醇氧化体系
        1.1.2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线粒体乙醇氧化体系(MEOS)
        1.1.3 NADPH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
        1.1.4 黄嘌呤氧化酶--过氧化氢酶体系
        1.2 乙醛的代谢
        2. 酒精对机体的危害
        2.1 酒精对肝脏的影响
        2.1.1 乙醇性脂肪肝
        2.1.2 乙醇性肝炎
        2.2 酒精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3 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4 酒精对肌肉的损害
        2.5 酒精对血液系统的损害
        2.6 酒精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2.7 酒精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2.8 酒精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9 酒精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第2章 乙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乙醇的氧化代谢物--乙醛的毒性作用
        2. NADPH氧化酶在乙醇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3. 乙醇诱导肝脏损伤的自由基机制
        3.1 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
        3.1.1 直接损伤
        3.1.2 局部微循环障碍
        3.1.3 炎症--免疫反应
        3.1.4 破坏肝细胞内离子平衡
        3.1.5 对DNA的损伤
        3.2 醇性肝损伤时自由基的产生
        3.2.1 微粒体乙醇氧化代谢系统(MEOS)
        3.2.2 醇衍生自由基
        3.2.3 醛衍生自由基
        3.2.4 脂质衍生自由基
        3.2.5 线粒体在乙醇诱导肝脏自由基生成中的作用
        3.2.6 铁离子在乙醇诱导肝脏自由基生成中的作用
        3.3 自由基的清除
        3.3.1 肝脏抗氧化酶
        3.3.2 还原型谷胱苷肽(GSH)
    第3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主要药效与作用机制
        1.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2. 抗炎镇痛作用
        3.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4. 免疫调节作用
        5. 抗溃疡作用
        6. 抗肿瘤作用
    第4章 不同人参皂苷单体主要药效与作用机制
        1. 人参皂苷Rg_1
        1.1 Rg_1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1.2 Rg_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3 Rg_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4 Rg_1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2. 人参皂苷Rg_2
        2.1 Rg_2抗衰老的作用
        2.2 Rg_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 人参皂苷Rg_3
        3.1 Rg_3抗疲劳作用
        3.2 Rg_3提高免疫力
        3.3 Rg_3抗肿瘤作用
        4. 人参皂苷Rb_1
        4.1 Rb_1抗氧化作用
        4.2 Rb_1抗衰老作用
        5. 人参皂苷Rb2
        5.1 Rb_2抗氧化作用
        5.2 Rb_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5.3 Rb_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5.4 Rb_2对肝脏糖代谢的作用
        5.5 Rb_2抗肿瘤作用
        6. 人参皂苷Re
        6.1 Re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6.2 Re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
        7. 人参皂苷Rd
        7.1 Rd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
        7.2 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
        7.3 镇痛抗炎作用
        7.4 抗肿瘤作用
        8. 人参皂苷Rh2
        8.1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8.2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8.3 抑制肿瘤血管、淋巴管的形成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5章 竹节人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1. 实验材料
        1.1 竹节人参
        1.2 仪器
        1.3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节人参总皂苷的粗提取
        2.2 竹节人参皂苷的纯化及质谱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6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动物及环境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设计
        2.1 分组与给药
        2.2 实验样本采集
        2.3 血清、尿液中酒精浓度测定
        2.4 血清、肝匀浆中生化指标检测
        2.5 病理切片检查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鼠血清及尿液中乙醇相对浓度变化
        3.2 SPJ对小鼠血清MDA、ALT及AST水平的影响
        3.3 SPJ对小鼠血清GSH、GSH-PX、CAT和SOD水平的影响
        3.4 SPJ对小鼠肝脏MDA、GSH、GSH-PX、CAT和SOD水平的影响
        3.5 SPJ对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学检查
        4. 讨论
    第7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细胞株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仪器
        1.5 溶液配制
        2. 实验设计
        2.1 竹节人参总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2.2 人胚肝细胞L-O2细胞培养
        2.3 台盼蓝细胞计数
        2.4 MTT法的基本原理
        2.5 SPJ对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2.6 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O2浓度的选择
        2.7 SPJ对乙醇性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2.8 SPJ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MDA、SOD、GSH-PX、CAT水平的影响
        2.9 SPJ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SOD1、SOD2、SOD3、GSH-PXl、GSH-PX2、CAT水平的影响
        2.10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正常肝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乙醇损伤人胚肝细胞L-O2浓度的选择
        3.3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3.4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MDA含量的影响
        3.5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SOD活性的影响
        3.6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GSH-PX活性的影响
        3.7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内液CAT活性的影响
        3.8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SOD1、SOD2和SOD3 mRNA水平的影响
        3.9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GSH-PX1和GSH-PX2 mRNA水平的影响
        3.10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乙醇损伤的肝细胞CAT mRNA水平的影响
        4. 讨论
    第8章 竹节人参总皂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1. 试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竹节人参总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2.2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2.3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的测定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竹节人参总皂苷对羟自由基活性的清除能力
        3.2 竹节人参总皂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测定
        4. 讨论
    第9章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损伤肝细胞L-O2的保护作用
        1. 实验材料
        1.1 供试材料
        1.2 细胞株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实验设计
        2.1 溶液配制
        2.2 竹节人参皂苷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细胞培养
        2.4 正常人胚肝细胞L-O2存活的测定
        2.5 乙醇损伤的人胚肝细胞L-O2存活的测定
        2.6 肝细胞L-O2内液中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的测定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对正常人胚肝细胞L-O2增殖的影响
        3.2 不同竹节人参皂苷单体对乙醇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3.3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MDA含量的影响
        3.4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 SOD活性的影响
        3.5 竹节人参皂苷Rg_1,Rf和Re对肝细胞L-O2 GSH-PX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学期间获得的授权专利

(8)急性脊髓损伤方药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
    1.1 单味药及其提取物
        1.1.1 黄芪
        1.1.2 当归
        1.1.3 银杏叶
        1.1.4 大黄
        1.1.5 马钱子
        1.1.6 三七总皂甙 (Panax Notoginsenosides, PNS)
        1.1.7 人参皂甙
        1.1.8 白藜芦醇
        1.1.9 灵芝孢子
    1.2 汉防己甲素
        1.2.1 川芎嗪
    1.3 复方药物
        1.3.1 复方丹参
        1.3.2 补阳还五汤
        1.3.3 滋补脾阴方
        1.3.4 防己黄芪汤
2 化学药物
    2.1 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 MP)
    2.2 神经节苷脂
    2.3 抗氧化剂
    2.4 细胞生长因子
        2.4.1 神经生长因子
        2.4.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 BFGF)
    2.5 拮抗神经瘢痕形成
    2.6 免疫抑制剂
    2.7 钙通道拮抗剂
    2.8 阿片肽受体拮抗剂
    2.1 0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2.1 1 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EPO)
3 讨论

(9)β-细辛醚对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管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目录
前言
    1 AD的概述
    2 "AD是一种脑血管病"的假说
    3 防治AD药物概述
    4 防治AD中药复方的规律探讨
    5 石菖蒲化痰开窍益智的研究概况
    6 β-细辛醚血管保护及其化痰开窍益智的药理研究
    7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目的
    参考文献
实验一:β-细辛醚对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造模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学习记忆能力测定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定向航行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空间探索试验结果及分析
    4 讨论
        4.1 AD动物模型的选择
        4.2 阳性药物的选择
        4.3 造模和治疗组药物对AD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比较
    5 本实验结论
实验二:β-细辛醚对AD大鼠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皮层血流量的测定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脑顶叶局部脑血流量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脑顶叶组织红细胞浓度的比较
        3.3 各组大鼠脑顶叶组织血流速度的比较
        3.4 小结
    4 讨论
        4.1 大脑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量检测对于A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4.2 局部脑血流量检测方法的选择
        4.3 AD病程中影响局部脑血流量的因素
    5 本实验结论
实验三:β-细辛醚对AD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四项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血液流变学的测定
        2.5 血脂四项的测定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3.2 各组大鼠血清血脂四项的比较
    4 讨论
        4.1 AD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探讨
        4.2 血脂四项与AD的相关性分析
    5 本实验结论
实验四:β-细辛醚对AD大鼠皮层LA、PA和NA-K-ATP酶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脑皮层LA、PA和Na-K-ATP酶的测定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皮层LA、PA和Na-K-ATP酶活性的比较
        3.2 小结
    4 讨论
        4.1 能量代谢障碍在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4.2 β-细辛醚对AD大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5 本实验结论
实验五:β-细辛醚对AD大鼠海马ET-1、ENOS和APP MRNA表达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器材
        1.4 主要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取材
        2.5 总RNA提取
        2.6 逆转录反应合成第一链cDNA(RT)
        2.7 大鼠海马ET-1、eNOS和APP mRNA的Real-time PCR反应
        2.8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荧光定量标准品梯度扩增曲线及标准曲线
        3.2 荧光定量标准品梯度扩增溶解曲线
        3.3 荧光定量标准品梯度扩增产物电泳结果
        3.4 荧光定量标准品梯度扩增产物测序结果
        3.5 各组大鼠海马ET-1、eNOS和APP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
    4 讨论
        4.1 脑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AD的关系
        4.2 APP的表达水平与AD和血管损伤的关系
    5 本实验结论
全文结语
创新之处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β-细辛醚气相质谱联用图1
附录2:β-细辛醚气相质谱联用图2
附录3:β-细辛醚气相质谱联用图3
附录4:β-细辛醚气相质谱联用图4
附录5:β-ACTIN PCR产物上游测序图
附录6:β-ACTIN PCR产物下游测序图
附录7:ET-1 PCR产物上游测序图
附录8:ET-1 PCR产物下游测序图
附录9:ENOS PCR产物上游测序图
附录10:ENOS PCR产物下游测序图
附录11:APP PCR产物上游测序图
附录12:APP PCR产物下游测序图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清单
致谢

(10)人参蛋白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人参研究现状
        1.1 人参的栽培与应用
        1.2 人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3 中国人参发展的问题与政策
    2 蛋白质研究概况
        2.1 蛋白质的功能与地位
        2.2 蛋白质的纯化与鉴定
    3 中药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3.1 动物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3.2 植物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4 人参蛋白及多肽的研究进展
        4.1 人参蛋白及多肽研究
        4.2 人参中酶类的研究
第二章 人参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1 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人参同功酶电泳
        2.2 不同来源人参同工酶活力比较
    3 实验结果
        3.1 人参同工酶电泳
        3.2 蛋白含量测定
        3.3 比色法比较不同来源人参同工酶活力
    4 讨论
        4.1 人参同工酶研究意义
        4.2 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人参同工酶活性比较
        4.3 不同部位人参同工酶活性比较
        4.4 山参、园参、西洋参、红参SOD 活性比较
    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酶的分离纯化
        2.2 蛋白含量测定
        2.3 酶活性测定
        2.4 酶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2.5 酶的类型鉴定
        2.6 酶的稳定性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酶的分离纯化
        3.2 蛋白含量测定
        3.3 酶活性测定
        3.4 酶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3.5 酶的类型鉴别
        3.6 酶的稳定性试验
    4 讨论
        4.1 酶的提取分离
        4.2 酶的纯度检验及分子量测定
        4.3 酶活性测定
        4.4 酶的类型鉴定
        4.5 酶的稳定性实验
        4.6 人参SOD 研究意义
    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参生长肽的纯化及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细胞系
    2 实验方法
        2.1 人参生长肽的纯化
        2.2 人参生长肽的细胞活性检测
    3 实验结果
        3.1 蛋白含量测定
        3.2 SDS-PAGE 检测
        3.3 凝胶过滤层析
        3.4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
        3.5 MALDI-TOF-MS 检测
        3.6 细胞活性检测
    4 讨论
        4.1 人参生长肽的分离纯化
        4.2 人参生长肽活性检测
    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参蛋白毒理学与功能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药物
        1.4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不良反应试验
        2.2 小鼠急毒试验
        2.3 DNFB 致小鼠迟发性超敏(DTH)反应试验
        2.4 小鼠炭廓清试验
        2.5 小鼠常温游泳试验
        2.6 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2.7 小鼠辐射损伤试验
        2.8 角叉菜胶致小鼠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试验
        2.9 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试验
        2.10 热板法测小鼠痛阈试验
        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人参蛋白安全性检验
        3.2 人参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3.3 人参蛋白对小鼠抗疲劳功能的影响
        3.4 人参蛋白对小鼠耐缺氧功能的影响
        3.5 人参蛋白对小鼠抗辐射损伤功能的影响
        3.6 人参蛋白对角叉菜胶致小鼠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3.7 人参蛋白对小鼠镇痛功能的影响
    4 讨论
        4.1 人参蛋白毒理学检验
        4.2 人参蛋白功能学检验
    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人参皂甙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作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线粒体相关蛋白通路探讨参麻益智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作用机制[D]. 孙成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新型AMP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脑梗死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 许位.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中风醒脑液防治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姚德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苜蓿皂苷引起溶血机制的探究[D]. 余莹.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5]复方人参皂甙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D]. 曹发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6]竹节人参皂苷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机理研究[D]. 李有贵. 浙江大学, 2011(07)
  • [7]人参皂苷防治铅中毒的研究进展[J]. 刘微,常影,范红艳,黄晓东,任旷.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0(05)
  • [8]急性脊髓损伤方药研究概况[J]. 吕江宏,潘蓉,刘惠玲. 甘肃中医, 2010(10)
  • [9]β-细辛醚对A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血管保护机制研究[D]. 李志强. 暨南大学, 2010(09)
  • [10]人参蛋白活性研究[D]. 李红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人参皂苷对中分子物质抑制红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