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和内存核心 - 混合信号测试的新结构(第 1 部分)

同步和内存核心 - 混合信号测试的新结构(第 1 部分)

一、同步及存储核心——混合信号测试新结构(上)(论文文献综述)

郝聪聪[1](2021)在《湍流测仪器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湍流是一种连续的不规则流动,其中蕴含了很多不同尺度的涡旋。湍流是海洋动能耗散的主要形式,是海洋宏观现象的原动力。对气候、深海环流、潮汐预报等人类活动有重要意义。湍流混合是深海能量和物质输送的动力来源,理解不同尺度的现象和能量级联至关重要。获得精确的湍流数据对研究海域宏观运动和物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海洋湍流的活动范围是全海深的,从海面延伸至海底,但由于探底控制难度大、设备成本高,目前无法对海底边界层数据进行观测。当前的湍流观测数据主要揭示了1000米以浅的单垂线通路特征,实现我国6000米全海深湍流观测是透明海洋体系的关键。由于传统的湍流传感器只能实现一维观测,缺少复杂三维流场湍流的方向性特征。而且为实现矢量观测,过去采用两个一维传感器正交布放,这样的观测方式为非单点观测且分辨率低。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二维矢量湍流传感器。对海洋湍流的产生过程而言,它涉及从“10米量级”到“米级尺度”再到“厘米量级”的动力学过程,“米级尺度”的翻转过程是湍流形成的关键。这种“米级尺度”的翻转结构具有多点相关性。因此,完整刻画湍流的产生过程需要具有水平多点相关性的“米级尺度”观测。而目前的湍流观测仪器缺乏对米级边界层等湍流微细结构的水平相关结构和演化研究。为实现深海多剖面精细化观测,提升海气、海底边界层等关键区域湍流演化认知,亟需开展新型湍流感测原理和仪器设计研究。本文以基于MEMS技术研制的高空间分辨率、矢量型湍流传感器为核心,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采用子母弹形式实现6000米全海深观测;首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跨越上混合层,在500米以深洋流运动相对平缓处实现子母弹分离,子弹同步释放,呈矩阵式下潜,可以有效保障子弹独立运行姿态和水平同步观测数据的质量。当子弹穿越海底边界层,到达近海底位置再上浮回收,可以精确的测量海底边界层的湍流结构。在回收子弹时,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波浪能量转化为电能给传感器供电的想法。采用可靠数据回收、设备重复利用技术,降低仪器使用成本;基于矩阵式剖面观测开展湍流混合和边界层演化研究。基于MEMS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式剖面观测仪器的成功研制,可实现全海深湍流混合的水平时空同步化立体观测,拓展海洋观测的时空覆盖范围及监测尺度,提升深远海“透明海洋”科学认知,优化湍流相干结构与多尺度耦合精细研究,进一步搭建深海湍流混合的物理数学模型,突破现有海洋观测局限性,提升深海研究能力,实现海洋环境的可预报性,对发展深远海观测、监测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的研究要点为:1.研发了基于子母弹技术的全海深湍流混合矩阵式观测仪,采用三盘释放的机械结构结合电磁铁控制的释放方案,突破了深海高压环境下子母弹同步分离控制的关键技术。2.提出了一种MEMS二维湍流传感器,由仿生纤毛和四梁微结构组成。通过仿真分析设计了传感器的具体参数,对传感器进行共振频率测试,同时搭建了室内湍流测试平台,与PNS传感器进行了对比测试。经验证,MEMS湍流传感器具有矢量性,可耐压40MPa。3.针对子弹的回收,提出了收集海洋能量为回收之前的仪器供电的方案。基于摩擦起电和电磁感应原理提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摩擦-电磁复合发电机,采用的盒状摩擦-电磁发电机可利用互补机制在二维方向收集波浪能,其中电磁部分和摩擦部分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14.9m W和0.08m W,并搭建了一种自供电无线传感系统。4.矩阵式仪器经过湖试,验证了基本功能并测得湍流信号。

王震[2](2021)在《基于混合存储模式的高速复杂序列波形合成模块设计》文中提出任意波形发生器除了能够产生正弦、三角波等标准函数波形,还能使用波形编辑软件,对测试场景中的信号细节进行精确模拟,实现信号的准确复现,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测试等电子测试领域。随着自动测试等领域对测试场景的复杂和多样化需求的提高,如何提高任意波形发生器产生测试向量的个数成为目前的研究难点。测试向量为波形段的集合,在任意波形发生器中也称为序列波形。序列合成是任意波形发生器中一种产生序列波形的方法,此架构通过读取序列指令并对存储器中的波形段进行有序组合,实现序列波形的产生。但传统序列合成架构存在指令存储器有限的存储容量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序列指令的位宽和序列波形输出个数等参数急剧增大的缺陷。本文针对此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存储架构的改进方案,通过将波形数据和序列指令混合存储在大容量的动态存储器中,突破指令存储器的容量限制,从而提高序列波形的输出个数,同时对提高混合存储架构下的指令读取与执行的性能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混合存储模式的序列合成技术研究。介绍了基于混合存储模式的序列合成方法,之后分析了其与传统序列合成架构在提高采样率和序列输出个数上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采样率、最小波形段长度和指令读取延迟等参数进行建模,指出本文的混合存储架构虽然已经满足最小波形段长度等指标要求,但还有从动态存储器中读取序列指令的延迟过高和指令执行时间过长的问题,存在改进空间。2.降低序列指令读取延迟方法研究。针对混合存储结构中读取序列指令存在延迟高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种直接映射结构的序列指令缓冲器,通过在其中预先存储512条序列指令,可以在序列指令命中的情况下,将读取延迟从68个时钟周期降低到3个时钟周期。3.降低序列指令执行时间方法研究。针对混合存储结构中存在指令执行时间长的问题,研究了基于预取机制的指令执行方法,通过将读取指令使能信号提前5个时钟周期的方法,可以在波形段指令连续出现并在指令缓冲器中全部命中的情景下,将读取指令的间隔从传统架构中的23个时钟周期降低到11个时钟周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混合存储的序列合成架构的理论最大序列波形个数的输出能力达到了108条,超过了是德M8190A等国内外同类仪器指标。

胡霞飞[3](2021)在《基于PXIe架构数字谱仪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商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设备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推出,因其软组织对比度高、可任意方向断层成像、无电离辐射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中。MRI系统包括主计算机、谱仪、放大器、主磁体、线圈等主要部分,其中谱仪是MRI系统核心部件,负责序列运行、信号产生和接收等工作,其性能好坏影响着MRI设备成像质量。本文在课题组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对MRI谱仪系统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美国National Instruments(NI)公司硬件架构PXI Express(PXIe)系统(包括PXIe机箱、PXIe控制器、三个NI Flex RIO模块和同步与定时模块),及相配套的软件编程环境Lab VIEW编程语言优化和改进课题组此前谱仪系统,并进行新的结构设计。新谱仪系统在架构上支持1.5T/3.0T MRI系统、发射和接收通道扩展和图形化编辑的序列解析,并可扩展到7T以上超高场中,具有研发周期短、系统升级便利、性能优良等特点。本文对该谱仪分别进行单独模块测试和在1.5T MRI系统上集成成像测试,获得预期的成像结果,确认该谱仪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主要做的工作如下:1)针对此前课题组已有的数字谱仪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和优化方案。加入序列发生器的设计解决此前谱仪系统扫描启动时间长、序列种类及长度受限等问题;优化扫描控制器设计,加入序列解析、封装协议和传输协议等设计,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利用PXIe同步与定时模块性能优势加入模块同步和周期同步功能,提高系统精度同时确保发射与接收相位相干。2)完成射频发射模块、射频接收模块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射频发射模块主要功能是产生射频发射门控及射频脉冲,并对射频脉冲进行调制,除此之外作为主控模块产生同步触发信号,控制下位机同步运行。射频接收模块产生接收门控,对输入磁共振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解调和下采样等处理,目前支持四个通道接收,各个通道采用独立信号处理单元。3)完成梯度产生模块的结构设计和功能实现。梯度产生模块按照时序产生三路逻辑梯度波形,并完成梯度校正、旋转变换、预加重补偿等功能。

聂瑞[4](2020)在《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及其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关磁阻直线电机(Switched reluctance linear machine,SRLM)凭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等优点迎来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SRLM的优化设计方法与控制策略通常借鉴开关磁阻旋转电机的研究成果,这使得其区别于开关磁阻旋转电机而特有的纵向边端效应被忽略。对SRLM的纵向边端效应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其真实运行特性的理解,可以为提升SRLM系统性能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针对SRLM的纵向边端效应及其补偿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SRLM的高精度非线性模型,该模型能够充分体现SRLM的真实特性,包括纵向边端效应为电机性能带来的影响,该模型为SRLM纵向边端效应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有限元方法对SRLM的磁化曲线及磁密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据此改进了磁化曲线的准线性模型。通过对该准线性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种变形的Sigmoid函数,其可以作为获得完整磁链特性曲线过程中的插值函数。同时归纳了带有偏差的磁链对电流的影响规律,从而提出一种用于获得电机磁链-电流-位置完整曲线簇的训练方法。为了比较所提方法的建模精度,还给出了基于六阶傅里叶级数法所得同一样机的电磁特性模型,设计了在线半实物仿真实验与离线实验,分别证明了依据所提方法得到的电磁特性具有更高的精度以及所建立模型用于模拟电机动态性能时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建模方法同样适用于开关磁阻旋转电机,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其次结合绕组连接方式研究了纵向边端效应对SRLM性能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纵向边端效应以及绕组连接方式为电机各相的自电磁特性以及相间的互电磁特性带来的变化。结合两种绕组连接方式详细分析并量化了纵向边端效应对电机动态性能的影响,还分析了电机在不同绕组连接方式下的磁密特性以及铁损耗特性,总结了两种绕组连接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完成了样机在两种绕组连接方式下的测试,分析了电机电动状态时的电磁力脉动以及发电状态时的输出电压纹波,并根据间接测量法处理得到了电机动态运行过程中的铁损耗,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实验结果均验证了纵向边端效应为电机性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电磁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然后从电机设计角度对SRLM的纵向边端效应进行了补偿。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增加定子辅助磁极的这种已有的补偿方法进行了补偿效果分析,并基于最小化额外空间与成本的目的进行了定子辅助磁极宽度与电磁力脉动之间的敏感性分析,这为定子辅助磁极宽度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在等效磁路分析后,根据磁场相似原理提出了一种加宽定子边端磁极的新的纵向边端效应设计补偿方法,并给出了定子边端磁极的理论最优宽度,还对这两种针对平板型SRLM的纵向边端效应的设计补偿方法进行了补偿效果比较。除此之外在借鉴开关磁阻旋转电机的结构特点后,提出了一种不受纵向边端效应影响的SRLM新结构,并在所制造的样机和所建立的硬件平台上完成了实验验证。最后从控制角度对SRLM的纵向边端效应进行了补偿。利用考虑相间互耦合特性的电压平衡方程研究了电机动态运行时纵向边端效应对各相电流峰值造成的影响。随后分析发现原有的SRLM电流估计模型对电流峰值的估计精度有限,为了提高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将相间互耦合特性考虑在内的改进的电流估计模型。基于改进的电流估计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平衡电流峰值的开通位置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这种调节方法的电机速度闭环控制框图,该系统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电流平衡以及对纵向边端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补偿,该方法在重载和电机饱和情况下同样适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该论文有图108幅,表13个,参考文献203篇。

张贵福[5](2020)在《基于广义ATI架构的超宽带信号采样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以示波器为代表的超宽带信号采集系统工作带宽迅速提升,而决定其系统能力的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系统采样架构、模拟信号取样(取样头)技术、高速模数转换器(ADC)技术、数字恢复算法等,本论文工作围绕采样架构和取样头设计技术展开。现有三种典型的系统采样架构中,同步时间交织方式要求内部严格同步;异步时间交织方式仅包含两通道,降频能力有限;数字频段交织方式因通道间物理参数差异大,对数字资源需求较大;因此在同步难度大、带宽宽、数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探索新的采样架构十分必要。取样头是决定系统性能上限的关键技术之一,近年来跟踪保持电路的带宽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取样头的重要选项;但据已有文献报道,跟踪保持电路有三项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分别是适应时间交织采样系统需求的低采样率大带宽设计、高频信号在信号保持时的馈通抑制、电路参数初值计算及优化方向的指导理论。因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研究:1.针对同步难度大、带宽宽、数字资源有限情形,提出了广义异步时间交织(GATI)采样架构理论模型。GATI架构继承并发展了传统ATI的变频思路,将通道数目拓展为任意情形,并采用变换矩阵表征每个通道内、输入信号的各奈奎斯特区频谱分量到基带(第一奈奎斯特区)的映射关系;数值算法通过对变换矩阵求逆,获得逆变换矩阵;利用逆变换矩阵,可根据每个通道的基带信号获得输入信号的各奈奎斯特区频谱分量,最后恢复输入信号频谱。仿真结果验证了 GATI架构的正确性。2.针对超宽带信号采集系统对低采样率、大带宽取样头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多种低采样率、大带宽THA芯片,满足时间交织采样架构(包括GATI)的需求。所完成的芯片,基于0.13um SiGe HBT工艺,引入了有源时钟波形处理电路,实现的工作带宽和采样率之比达到10倍,可用于多通道时间交织信号采集系统中。3.针对THA电路高频馈通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THA电路结构。新电路结构在保持状态下将输入差分电流信号引入到共模通道对消,有效抑制入信号在保持状态下向输出端的馈通。和常采用的交叉电容反馈方法相比,无需引入额外辅助电路,简化了电路,改善了馈通效果随着输入信号频率升高而下降的弊端。4.针对THA电路参数初值计算及优化方向的指导理论缺乏问题,在新结构THA电路设计中提出了带宽延时转换(BTD)方法,建立了 THA非稳态过程数学模型,指导了新结构THA芯片的参数初值计算,并在数值仿真设计过程中辅助了参数优化过程,最后通过基于0.18um SiGe HBT工艺完成的THA芯片获得验证。该数学模型对今后同类超宽带THA芯片设计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武嘉瑜[6](2019)在《新型功率器件的控制及集成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在电能的控制与转换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科研工作者以及工程师们通过不懈努力设计研制了各种类型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领域及需求。相比于纵向分立器件,横向功率器件与低压电路的工艺兼容性更强。由横向功率器件与低压电路组成的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 Circuit,SPIC)在中低压范围的应用领域有着巨大优势。SPIC的运用显着提高了电力电子系统的集成程度以及稳定性。一般的横向功率器件需要耐压并导通较大的工作电流,因此往往占据了大部分芯片面积。而LIGBT(Latera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作为一种横向功率器件,与LDMOS(Lateral Double-diffusion Metal-Oxide-Simeconductor)相比,它的电流能力更强,功率密度更高,所占用的芯片面积更小。但是作为双极型功率器件,LIGBT在关断时较长的拖尾电流限制了它在高频领域中的应用。另外当电路负载为电感时,LIGBT需要搭配续流二极管在器件关断时进行续流,横向续流二极管需要与LIGBT相同的漂移区长度用于耐压,这也消耗了部分芯片面积,并引入了额外的寄生效应。本人在导师陈星弼教授的指导下,针对横向功率器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获得了一些功率器件控制以及集成方面的成果。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集成在高压器件边缘终端区的电平位移电路。该电路利用一个LDMOS以及一个p-i-n二极管的集成结构将低侧控制信号电平位移至高侧区域。所提出的集成结构中不存在跨过低压区的高压互连线,解决了高压互连导致器件提前击穿的问题。同时该电平位移电路可以集成在高低压隔离的终端区域上,节省了芯片面积。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电平位移电路的耐压能力与电平位移功能。2.提出一种超低关断功耗的新型SOI-LIGBT。该LIGBT在漂移区上表面场氧化层上集成了高压p-i-n二极管。在LIGBT关断时,利用高压二极管将LIGBT栅信号电平位移至阳极侧短路LIGBT的阳极发射结(P-anode/N-buffer),阻止了P-anode向漂移区持续注入空穴,进而大幅提升了LIGBT的关断速度。经过仿真验证,与具有相同耐压水平的普通LIGBT相比,新型LIGBT在正向导通压降为1.38 V时,关断功耗仅为普通器件的43.1%。3.提出两种没有电压折回效应的逆导(Reverse Conducting)SOI-LIGBT。第一种RC-LIGBT是对之前提出的低关断功耗LIGBT的改进。利用阳极侧嵌入的n型MOSFET在LIGBT关断以及反向导通时短路LIGBT的阳极发射结(P-anode/N-buffer),以减小器件拖尾电流并实现反向导通。在LIGBT正向导通时,n型MOSFET关断能够允许LIGBT正常注入空穴,避免电压折回的发生。n型MOSFET的栅电极受LIGBT的栅信号同步控制,因此新型RC-LIGBT仍为三端器件。与传统LIGBT以及续流二极管相比,新型LIGBT的关断功耗减小了58.3%,反向恢复电荷减小了38.9%。第二种RC-LIGBT通过在阳极发射结(P-anode/N-buffer)反向并联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在没有增大LIGBT正向导通压降的情况下,消除了传统阳极短路RC-LIGBT在正向导通时的电压折回效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第二种RC-LIGBT拥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并且击穿电压不受P-anode掺杂浓度的影响。此外,新器件的反向恢复电荷比续流二极管小15.2%,软度因子大一倍以上。4.开发了一种实现耐压区表面集成高压二极管结构的工艺流程,通过流片实验完成了包括“场氧上集成p-i-n二极管的终端、具有p型场环的积累型LDMOS以及集成于高压器件元胞区的低压正电源”三种结构的验证以及测试。其中积累层LDMOS的电流能力较普通LDMOS有显着提升。

李望舒[7](2019)在《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在加密传输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混沌系统有着对初始值极其敏感性,不可预测性,非周期性,确定性等天然特性,可达到加密或隐匿的效果,混沌同步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如果能充分利用混沌性能,在加密的同时同步传输,是混沌保密通信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开展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在加密传输系统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目的是构造易实现、新结构的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加密传输系统,为数字混沌同步技术及应用奠定基础,促进混沌保密通信的实用化进程。本文针对离散化混沌系统同步问题开展研究。根据连续混沌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Euler法离散理论,证明了Euler法离散系统稳定性定理,依据该定理推导了基于驱动-响应方法、主动-被动方法、自适应方法的离散化混沌同步算法。提出了一种混沌离散化自适应同步方法的控制器,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同步方法控制器的混沌语音遮掩加密传输系统。本文在离散化混沌同步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离散混沌同步系统的研究,分别提出了Grassi–Miller、广义Hénon超混沌非线性反馈同步控制器,结构简单,同步收敛速度快。提出了广义Hénon超混沌参数自适应控制器,在参数未知混沌系统同步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基于离散混沌同步方法,设计了基于锯齿混沌图像加密传输系统。本文针对加密传输的安全性,构造了一种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该混沌系统的初值与待加密的语音信号的哈希值有关。加密不同语音信号时,混沌系统产生序列不同,基本达到“一次一密”的效果,使无法通过加密特殊的明文语音,达到利用密文破解混沌序列的目的。设计了基于多状态变量的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分别参与同步、序列加密与遮掩保密的级联加密传输系统中,实现了更好的同步效果与安全加密性能。

刘欣[8](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朱锋[9](2019)在《GNSS/SINS/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的精密定位定姿方法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具备全球、全天候、高精度连续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功能,然而,到达地面的GNSS卫星信号非常微弱,存在遮挡、干扰和欺骗三大脆弱性问题,无法在电磁干扰、物理遮蔽等复杂环境下使用,为了保障国家PNT系统的坚韧性,提升导航与位置服务的能力,美国提出了全源定位与导航(ASPN,All Source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计划,同时,我国开展了“羲和系统”的研制并提出协同精密定位技术,随后开始推进以北斗为核心的国家综合PNT体系的建设。这些计划都将多传感器集成、多源异质信息融合确定为未来PNT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单一导航系统局限性和脆弱性的有效途径。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以移动测量为代表的行业应用和以位置服务为代表的大众应用对精密定位定姿技术存在着巨大需求,星载、机载、车载、船载平台的移动测量和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等智能载体的自主导航都高度依赖精密的位置基准信息。因此,多传感器融合的精密定位定姿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本文旨在对GNSS/SINS/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升复杂环境下精密定位定姿的能力,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从模型简化与统一的角度,总结了精密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方式下的松/紧组合模型,并讨论了地面车辆可挖掘的多源约束信息及融合策略;面向车载场景,提出了一种以速度为主线的级联对准方案;为了实现双向滤波与双向平滑,给出了前向/后向的机械编排算法;在双天线GNSS/SINS组合测姿中,采用失准角模型代替欧拉角模型,达到与松组合兼容的目的。2)设计了一种称为“半紧组合”的新结构,既兼容了松组合与紧组合的优势,又克服了各自的主要缺陷,能够在卫星数不足的情况下,保持与紧组合一样的定位定姿精度,又解决了紧组合利用“传递”模式进行模糊度固定的风险问题,还能实现固定解的RTS平滑,是一种适用于多传感器分布式滤波的有效方法。3)为了增强复杂环境下的模糊度固定性能,分别从位置域、大气域、模糊度域的角度提出了三种新方法,即惯性辅助PPP模糊度固定、电离层建模约束的S2L-RTK、模糊度整合的后处理算法。理论分析与数据处理表明:当惯性递推的位置精度优于半个波长时,能够辅助模糊度实现瞬时固定;相比于加权电离层RTK模型,S2L-RTK通过电离层建模预报约束,在复杂环境下的模糊度固定率提高了近50%;模糊度整合的后处理算法可以将正确固定的模糊度赋予整个弧段,实现全弧段固定。4)提出了一种新的GNSS/SINS后处理策略,该策略先使用两个独立线程进行前向/后向Kalman滤波,滤波完成后各自进行RTS平滑,最后采用FBC组合技术对前向/后向平滑结果进行融合得到高精度结果。进一步的,通过状态降维和更新率调低,在不损失精度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了后处理效率,2.65小时的数据仅耗时4.5s,经过后处理平滑后,60s的累积误差从最大的20m减小到0.5m。5)根据移动测量的原理,研究了视觉点云地图与车道线地图生成技术,通过多帧影像前方交会得到路标点局部坐标以及单应性变换得到车道线局部坐标,然后由GNSS/SINS解算得到的相机位姿进行坐标转换,获得ECEF系下视觉点云与车道线坐标。提出了评价视觉点云的质量指标,并通过数据清洗提升了点云质量,由多方面的误差分析表明,车道线的绝对位置精度约为1020cm。6)在视觉点云和车道线两个图层的高精度地图支持下,深入开展了视觉定位以及GNSS/SINS/视觉/车道线约束/里程计多源信息融合的方法,构建了不同信息组合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空间八叉树和特征十叉树加速的视觉定位框架,由KITTI数据集测试表明,视觉定位定姿的精度约为1.5cm和0.06deg,定位成功率接近100%,定位平均耗时为0.316秒,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当与惯性融合时,仅需成功匹配到1个路标点,就能在GNSS长时间失锁(20min)的情况下保持10cm的位置精度。最后测试了2颗卫星情况下的GNSS/SINS/车道线约束/里程融合的实时定位,对于时长为300s的部分遮挡,其三个分量上的位置精度均优于10cm。7)自主研发了一套高精度GNSS/SINS数据融合的处理软件POSMind。该软件具有丰富的可视化界面,既可以单独处理GNSS多系统数据、也可以联合惯性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支持精密单点定位(PPP)、差分定位(DGNSS)、松组合(LCI)、紧组合(TCI)、半紧组合(STC)多种混合模式,并提供前向/后向滤波器、前向/后向RTS平滑器以及组合器,实现多种信息的最优融合,是目前唯一提供IAR-PPP/SINS组合功能的软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视觉地图支持下的GNSS/SINS/视觉/里程计多传感器融合的实时定位定姿算法。

朱嘉[10](2019)在《集成电路追踪系统数据压缩与调试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以亿计的晶体管集成在单芯片上,多核片上系统的多电源域划分,功耗,吞吐量,时钟同步等问题使得芯片设计异常复杂。如果不限定测试场景,可以认为各种功能组合条件下的测试用例趋近无穷多,在有限的项目周期下很难完成芯片的设计验证工作。为了保证芯片上市时间,硅前验证做了很场景限定,因此在各个子模块及系统级做过较为完备的验证,硅后测试或者平台开发时仍会发现功能验证漏洞。如果工程样片在硅后验证时,电路内部节点状态可观测性差,片外获得信息不准确,会使得硅后追踪调试变得异常困难。为了提高芯片硅后可调试性,增加追踪数据带宽,本文做了以下研究,并取得成果。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监测信号选择方式,该方式摒弃了传统的分散式监测信号选择,而采用了广播选择模式选择监测信号,即利用同一套寄存器进行监测信号选择,选择出整个芯片所需输出的监测信号。计算结果说明采用本文所设计的监测信号选择系统,选择寄存器数目线性增长,而分散式选择模式下寄存器数目则以几何级数增长。而且本文所提出的信号监测系统信号监测容量明显增大。监测选择出的信号在本文设计的追踪调试系统中被送往片上逻辑分析仪。通过逻辑分析矩阵和追踪数据输出,提高整个追踪调试系统的可调试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芯片的可追踪性,加强芯片内部状态的实时监控,文章分别对仲裁器追踪系统,总线访问的追踪系统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单向NoC追踪系统。文章首先研究了当前仲裁器追踪结构,设计了变速率先进先出缓存,提高了仲裁器追踪系统时间戳处理能力。为了解决小数据包频繁占用外设存储带宽问题,在追踪缓存控制逻辑中设计了读阈值和超时机制,减少了追踪数据读出频次并且保证了数据输出完整性。并在仲裁器追踪系统引入溢出监测器设计,增强了该追踪结构的溢出处理能力。其后本文又研究了总线访问的追踪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追踪捕捉节点和时间戳处理。最后为了提高追踪数据带宽和降低追踪数据输出延迟,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单向NoC追踪系统。单向NoC追踪架构解决了大规模多核系统如基带芯片的主要模块的实时调试问题。该系统流片测试数据表明,单向NoC追踪系统相较于仲裁器追踪系统带宽提高40%,网络延迟降低3倍以上;相较于功能与追踪共享NoC追踪系统带宽提高27%,网络延时降低5%以上。单向NoC的追踪架构最终以电路形式实现并流片成功,实验证明该结构提高片上系统的数据追踪效率,加快样片的调试和开发。本文设计实现了追踪系统输出模块,片上追踪系统输出设计分为外设存储输出和芯片引脚输出设计。为了减小输出数据对外设传输压力,追踪系统输出模块内设置了寄存器可配的过滤条件,经过设定的过滤条件,减少输出数据个数。根据当前最新工业标准协议MIPI STP2.2设计了相应追踪数据编码器,将数据按照协议输出至片外进行线下分析。通过并行接口输出设计,芯片引脚可在上升和下降时钟双沿向片外输出数据,将追踪数据输出数据率提高一倍,提高了追踪数据引脚输出带宽。改善可调试追踪架构之后,通过数据压缩可再次提高追踪数据带宽。追踪数据压缩分为追踪指令压缩和追踪传输数据压缩。减少指令存储是追踪指令压缩的重要环节,编译程序块中顺序执行指令占比较大,仅记录程序入口和跳转指令可以减小线性指令的存储,起到追踪指令压缩的作用。针对追踪传输数据压缩,本文利用无损压缩算法的硬件实现对追踪传输数据进行高压缩率压缩。为了节省面积,压缩引擎并没有设计在各个数据源,而是在追踪数据最终输出模块。利用Deflate压缩算法实现了硬件压缩电路。算法具体实现是各家产品硬件功能,效率差别的主要根源。本文采用了双HASH链表及4路比对模式,极大提高了 Deflate算法中LZ77的压缩效率。同时兼顾硬件资源开销,第二级压缩使用了静态哈夫曼查找表进行压缩。整个压缩数据在追踪输出逻辑进行打包输出,保证其数据完整性。最后该压缩结构在可编程逻辑阵列进行原型验证,并最终嵌入在调试追踪系统中流片量产。在硅后测试过程中,该压缩设计能够达到50%以上的数据压缩。本文研究了当前五线JTAG的片上调试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通用接口转JTAG桥接电路,解决了 USB或PCIE通用接口片上调试功能设计。在多核片上系统调试结构中,本文提出多核触发矩阵,多核系统暂停和核心存储设计,通过多核调试系统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保留调试现场,记录各个状态寄存器状态,利用主机进行线上或线下调试。本文最后介绍了混合信号自测系统设计。引入了 IEEE1149.4的混合信号自测调试结构并解决了芯片射频部分的测试高成本的问题。低成本复杂片上系统测试中的内建自测电路成为整个接收机和发射机设计的关键问题。目前已有的设计架构均占用了较多的硬件资源,导致成本升高。本文提供的射频内建自测结构,着重利用片上已有硬件资源,通过片上DSP,CORDIC和模数转换器对射频前端测试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并得到相应的信噪比等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作为关键测量参数验证射频功能。另外该自测结构利用环回结构设计,将射频部分产生的信号用来作为测试信号而避免了外部噪声的干扰。通过以上方法,减小了硬件开销。这种射频内建自测方法已经作为一种有效,低成本的设计方法用于新产品的量产。

二、同步及存储核心——混合信号测试新结构(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步及存储核心——混合信号测试新结构(上)(论文提纲范文)

(1)湍流测仪器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海洋湍流观测与认知科学研究现状
    1.3 海洋湍流观测仪器与平台技术发展现状
    1.4 湍流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论文的章节简介
2.矩阵式剖面观测理论与仪器总体设计
    2.1 湍流的测试难点
    2.2 仪器总体结构
        2.2.1 母弹的总体结构设计
        2.2.2 子弹的总体结构设计
    2.3 子弹电路硬件设计
        2.3.1 子弹系统传感器介绍
        2.3.2 微弱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2.3.3 采集与存储模块的设计
        2.3.4 电路的上电及电源模块
    2.4 子弹软件设计
    2.5 小结
3.MEMS纤毛式剪切流传感器设计加工及测试
    3.1 传感器结构及原理
        3.1.1 传感器结构设计
        3.1.2 传感器测量原理
        3.1.3 灵敏度计算原理
        3.1.4 湍流动能耗散率计算原理
    3.2 MEMS传感器有限元分析
        3.2.1 稳态仿真分析
        3.2.2 模态仿真分析
    3.3 湍流传感器的加工与封装
        3.3.1 压敏电阻的设计
        3.3.2 MEMS湍流传感器的加工工艺
        3.3.3 湍流传感器芯片的集成
        3.3.4 湍流传感器的封装技术
    3.4 传感器室内标定
        3.4.1 传感器共振频率测试
        3.4.2 标定原理与装置设计
        3.4.3 灵敏度及信噪比测试
        3.4.4 传感器方向性实验
        3.4.5 传感器耐静水压实验
    3.5 小结
4.能源供给与子弹的回收
    4.1 子弹的整体回收方案
    4.2 海洋能量收集装置
        4.2.1 摩擦纳米发电机
        4.2.2 二维盒状复合纳米发电机
        4.2.3 钟摆式多方向复合纳米发电机
        4.2.4 两种能量收集装置的比较
    4.3 小结
5.仪器水域试验
    5.1 外场实验
        5.1.1 实验方案设计及仪器的布放和回收
        5.1.2 湍流传感器数据分析
    5.2 关键技术的实现
        5.2.1 子母弹深海同步分离与运动控制技术
        5.2.2 MEMS矢量性湍流传感技术
        5.2.3 子弹的自供电定位回收技术
    5.3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混合存储模式的高速复杂序列波形合成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改进序列合成架构
        1.2.2 提高指令个数
        1.2.3 产品指标调研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序列合成技术研究
    2.1 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方法研究
    2.2 序列合成方法研究
        2.2.1 传统序列合成方法研究
        2.2.2 基于混合存储的序列合成方法研究
    2.3 序列合成影响因素分析
        2.3.1 提高采样率影响因素分析
        2.3.2 提高序列输出个数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体方案设计
    3.1 硬件平台介绍
    3.2 方案设计
        3.2.1 序列合成方案设计
        3.2.2 波形数据输出缓冲方案设计
        3.2.3 降低指令读取延迟方案设计
        3.2.4 降低指令执行时间方案设计
        3.2.5 总体方案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序列合成模块逻辑电路设计
    4.1 序列指令集设计
    4.2 逻辑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4.3 数据写入模块设计
        4.3.1 波形和指令写入模块设计
        4.3.2 控制寄存器写入模块设计
    4.4 波形数据读出控制模块设计
        4.4.1 DMA控制模块设计
        4.4.2 DMA描述符链更新过程介绍
    4.5 指令缓冲器模块设计
        4.5.1 基本原理及替换算法
        4.5.2 指令缓冲器逻辑电路设计
    4.6 序列合成处理器设计
        4.6.1 指令读取与译码模块设计
        4.6.2 描述符生成模块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 测试平台介绍
    5.2 序列波形输出测试
        5.2.1 采样率测试
        5.2.2 波形段长度测试
        5.2.3 波形粒度测试
        5.2.4 重复次数测试
        5.2.5 最大序列输出个数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硬件平台实物图
附录二 关键部分逻辑电路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基于PXIe架构数字谱仪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RI发展概述
    1.2 MRI谱仪研究意义
    1.3 MRI数字谱仪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数字化谱仪总体设计
    2.1 MRI系统概述
    2.2 PXIe架构介绍
        2.2.1 PCI Express总线简介
        2.2.2 PXIe系统
        2.2.3 PXIe架构优势
    2.3 软件开发环境LabVIEW
    2.4 MRI谱仪总体设计概述
        2.4.1 谱仪设计架构
        2.4.2 硬件介绍
    2.5 扫描控制器
        2.5.1 扫描控制器设计概述
        2.5.2 序列解析
        2.5.3 扫描控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射频发射模块和射频接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射频脉冲信号介绍
        3.1.1 射频脉冲信号作用
        3.1.2 常用射频基带信号介绍
    3.2 涉及信号处理技术
        3.2.1 频率合成技术
        3.2.2 数字正交振幅调制
        3.2.3 数字正交解调
        3.2.4 数字下采样技术
    3.3 射频发射模块设计
        3.3.1 数据存储与更新模块
        3.3.2 同步信号产生模块
        3.3.3 射频产生模块
        3.3.4 射频调制模块
        3.3.5 输出配置
    3.4 射频接收模块设计与实现
        3.4.1 数据存储与更新模块
        3.4.2 射频接收门控产生模块
        3.4.3 数据解调与下采样模块
        3.4.4 接收配置
    3.5 发射接收相位相干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梯度产生模块设计与实现
    4.1 梯度磁场
        4.1.1 选层梯度磁场
        4.1.2 空间编码过程
    4.2 梯度产生模块设计
        4.2.1 数据存储与更新模块
        4.2.2 逻辑梯度计算模块
        4.2.3 旋转变换
        4.2.4 物理梯度校正
        4.2.5 预加重与一阶匀场补偿
        4.2.6 输出配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模块功能测试
        5.1.1 同步有效性测试
        5.1.2 射频发射模块测试
        5.1.3 梯度产生模块测试
        5.1.4 射频接收模块测试
        5.1.5 几种序列展示
    5.2 谱仪成像测试
        5.2.1 系统集成
        5.2.2 图像质量评估
        5.2.3 单通道成像分析
        5.2.4 四通道成像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及其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概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直线电机分类与常见直线电机
    1.3 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研究现状
    1.4 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开关磁阻直线电机高精度非线性建模研究?
    2.1 引言
    2.2 改进的磁链-电流曲线的准线性模型及其分析
    2.3 新型的磁链-电流-位置曲线训练方法
    2.4 基于六阶傅里叶级数法的磁链非线性模型
    2.5 实验验证
    2.6 本章小节
3 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绕组连接方式及纵向边端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静态电磁特性分析
    3.3 动态特性分析
    3.4 磁密特性分析
    3.5 铁损耗分析
    3.6 实验验证
    3.7 本章小节
4 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设计补偿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补偿原理
    4.3 纵向边端效应设计补偿方法一
    4.4 纵向边端效应设计补偿方法二
    4.5 不受纵向边端效应影响的SRLM新结构
    4.6 本章小节
5 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控制补偿研究?
    5.1 引言
    5.2 纵向边端效应对电流峰值的影响
    5.3 电流估计模型
    5.4 开通位置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
    5.5 实验验证
    5.6 本章小节
6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广义ATI架构的超宽带信号采样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 取样头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1.1 SHA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2 THA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时钟波形整形电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3 超宽带采样系统架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3.1 STI采样架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1.2.3.2 数字频段交织采样架构技术内涵及发展趋势
        1.2.3.3 ATI采样架构技术内涵及发展趋势
        1.2.3.4 采样架构发展趋势小结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超宽带信号模拟采样过程基本原理
    2.1 超宽带信号采集系统对取样头的需求简介
    2.2 取样头基本原理简介
        2.2.1 SHA电路原理简介
        2.2.2 THA电路原理简介
    2.3 取样头采样过程分析
        2.3.1 SHA取样过程分析
        2.3.2 THA取样过程分析
        2.3.3 取样头采样后的信号带宽特性
    2.4 超宽带信号模拟采样过程基本原理小结
第三章 广义异步时间交织架构
    3.1 STI架构中取样头频谱特征简析
    3.2 GATI采样架构理论模型
        3.2.1 理想GATI传输矩阵
        3.2.1.1 GATI中频谱搬移关系
        3.2.1.2 当N为奇数时GATI信号重建矩阵分析
        3.2.1.3 当N为偶数时GATI信号重建矩阵分析
        3.2.2 GATI采样架构中的非理想因素分析
        3.2.2.1 增益误差对GATI影响分析
        3.2.2.2 直流误差对GATI影响分析
        3.2.2.3 时间偏移对GATI影响分析
        3.2.2.4 低通滤波器引入的幅度不一致补充说明
        3.2.3 GATI采样架构仿真验证
        3.2.3.1 仿真设定
        3.2.3.2 基于理想传输矩阵的仿真结果
        3.2.3.3 基于非理想传输矩阵的仿真结果
    3.3 GATI和STI两种采样架构的比较
        3.3.1 采样时钟脉冲对STI和GATI工作带宽影响分析
        3.3.2 同步精度对STI或GATI的影响分析
        3.3.3 ADC模拟带宽需求
    3.4 GATI采样架构研究小结
第四章 低采样率大带宽THA芯片设计技术研究
    4.1 低采样率大带宽THA的应用背景简介
    4.2 单路单阶THA芯片设计
        4.2.1 芯片电路设计
        4.2.2 芯片测试
    4.3 单路主从式THA芯片设计
        4.3.1 芯片电路设计
        4.3.2 芯片测试
        4.3.3 同行对比
    4.4 四路主从式THA芯片设计
        4.4.1 芯片电路设计
        4.4.2 芯片测试
        4.4.3 同行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馈通THA电路非稳态模型及芯片电路设计技术研究
    5.1 常用抑制馈通方法回顾
    5.2 低馈通THA电路拓扑结构设计
    5.3 低馈通THA电路非稳态过程模型研究
        5.3.1 THA电路状态转换过程中约束方程线性化
        5.3.2 THA电路非稳态过程的延时特性分析
        5.3.3 基于延时模型的THA非稳态过程数学模型
        5.3.4 非稳态模型要素及其对参数计算的指导作用
        5.3.5 零点电路参数计算
    5.4 非稳态模型指导下的低馈通新结构THA电路设计研究
        5.4.1 主从式低馈通新结构THA电路设计
        5.4.2 仿真与测试结果
        5.4.3 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新型功率器件的控制及集成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力电子技术与功率半导体器件
    1.2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及其所用工艺
        1.2.1 BCD工艺
        1.2.2 SOI工艺
    1.3 横向功率器件耐压技术
        1.3.1 电荷平衡耐压原理与RESURF技术
        1.3.2 场板技术
        1.3.3 优化横向变掺杂理论
    1.4 多晶硅在智能功率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1.5 本章小结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集成在高压器件边缘终端区的电平位移电路的研究
    2.1 SPIC中的高压电平位移电路以及高压互连介绍
    2.2 集成在高压器件边缘终端区的电平位移电路
        2.2.1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 LDMOS与 p-i-n二极管的集成结构
        2.2.3 电路以及器件特性仿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场氧表面集成p-i-n二极管的SOI-LIGBT的研究
    3.1 SOI-LIGBT动态特性的研究
    3.2 LIGBT提高关断速度的研究现状
    3.3 基于场氧表面集成p-i-n二极管的SOI-LIGBT
        3.3.1 器件结构与基本原理
        3.3.2 数据仿真与结果分析
        3.3.3 工艺流程讨论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OI衬底的新型RC-LIGBT的研究
    4.1 RC-IGBT发展简介
    4.2 基于嵌入二极管与MOSFET的新型RC-LIGBT
        4.2.1 器件结构与原理分析
        4.2.2 数值仿真验证与结果对比分析
        4.2.3 基于嵌入二极管与MOSFET的 RC-LIGBT研究小结
    4.3 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RC-LIGBT
        4.3.1 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4.3.2 仿真结果分析与讨论
        4.3.3 基于肖特基二极管的RC-LIGBT的制造工艺流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表面耐压区上集成多晶硅二极管的结构研究与实验
    5.1 利用一种表面耐压层结构的绝缘栅双极型器件简介
    5.2 工艺流程介绍
    5.3 几种结构的实验结果讨论
        5.3.1 场氧上集成p-i-n二极管的终端结构
        5.3.2 具有p型场环的积累型LDMOS
        5.3.3 集成于高压器件元胞区的低压正电源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在加密传输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沌的发展
        1.2.2 连续混沌系统同步研究发展
        1.2.3 离散混沌系统同步研究发展
        1.2.4 混沌同步应用研究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2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连续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法
    2.1 混沌基本理论
        2.1.1 混沌的定义
        2.1.2 Lorenz与 Chen连续混沌系统
        2.1.3 Logistic与 Hénon离散混沌系统
        2.1.4 混沌的Lyapunov指数分析方法
    2.2 混沌同步的理论依据
        2.2.1 混沌同步的基本原理
        2.2.2 混沌同步的主要特性指标
        2.2.3 混沌同步的判别定理
    2.3 混沌同步的方法
        2.3.1 基于驱动-响应方法的混沌同步基本原理
        2.3.2 基于主动-被动方法的混沌同步基本原理
        2.3.3 基于变量反馈方法的混沌同步基本原理
    2.4 驱动-响应同步的混沌遮掩保密通信
        2.4.1 混沌遮掩保密通信方案
        2.4.2 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同步设计
        2.4.3 模拟信号遮掩效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连续混沌系统离散化的同步方法
    3.1 连续混沌系统的离散化方法
        3.1.1 Runge-Kutta算法
        3.1.2 Euler算法
        3.1.3 Euler法离散系统稳定性原理
    3.2 连续混沌系统离散化的同步方法
        3.2.1 基于驱动-响应方法的离散化混沌同步方法
        3.2.2 基于主动被动方法的离散化混沌同步方法
        3.2.3 基于自适应方法的离散化混沌同步方法及控制器设计
        3.2.4 几类离散化混沌系统同步时间比较
    3.3 自适应同步的离散化混沌语音加密传输系统
        3.3.1 离散化混沌双通道语音加密传输方案
        3.3.2 离散化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性检验
        3.3.3 离散化混沌语音加密传输系统安全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法
    4.1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理论
    4.2 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法
        4.2.1 基于驱动-响应方法的离散混沌同步方法
        4.2.2 基于主动-被动方法的离散混沌同步方法
        4.2.3 基于非线性反馈方法的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控制器设计
        4.2.4 基于参数自适应方法的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控制器设计
        4.2.5 几类离散混沌系统同步时间比较
    4.3 驱动响应同步的离散混沌图像加密传输系统
        4.3.1 基于锯齿混沌的3D离散混沌系统
        4.3.2 锯齿离散混沌系统的同步方法
        4.3.3 离散混沌图像加密传输系统
        4.3.4 离散混沌图像加密传输系统安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希值相关的离散混沌同步加密传输系统
    5.1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
        5.1.1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设计
        5.1.2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特性
        5.1.3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复杂度分析
    5.2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同步
        5.2.1 驱动-响应方法的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同步方法
        5.2.2 主动-被动方法的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同步方法
        5.2.3 新3D离散超混沌系统同步时间比较
    5.3 哈希值相关的离散混沌语音加密传输系统
        5.3.1 哈希值相关的语音加密传输系统设计
        5.3.2 密钥参数H的哈希计算原理
        5.3.3 离散混沌序列的量化与扰动
        5.3.4 离散混沌语音加密传输系统检验
    5.4 离散混沌语音加密传输系统安全性分析
        5.4.1 加密性能时频分析
        5.4.2 密钥空间与密钥敏感性分析
        5.4.3 直方图与相关性分析
        5.4.4 抵抗选择明文攻击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GNSS/SINS/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的精密定位定姿方法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缩写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SINS组合导航方面
        1.2.2 视觉定位方面
        1.2.3 GNSS/SINS/视觉多源融合方面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GNSS/SINS组合定位定姿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惯性器件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析
        2.1.1 系统误差分析
        2.1.2 随机误差分析
    2.2 惯导初始对准
    2.3 前向/后向机械编排算法
    2.4 GNSS/SINS组合的基础模型
        2.4.1 GNSS/SINS组合的状态方程
        2.4.2 GNSS/SINS组合的观测方程
    2.5 多源信息约束的观测模型
        2.5.1 三维辅助速度观测更新
        2.5.2 位移约束观测更新
        2.5.3 零速/零角速观测更新
        2.5.4 高程约束观测更新
        2.5.5 多源信息融合策略
    2.6 双天线GNSS/SINS组合测姿
        2.6.1 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
        2.6.2 车载实验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环境下GNSS/SINS精密定位定姿的关键技术
    3.1 多系统GNSS/SINS组合及其性能分析
        3.1.1 GNSS卫星全球可用性分析
        3.1.2 多系统GNSS/SINS组合导航性能分析
    3.2 GNSS/SINS半紧组合方式
        3.2.1 紧组合方式的进一步讨论
        3.2.2 半紧组合的结构设计与讨论
        3.2.3 半紧组合的效果与优势验证
    3.3 惯性辅助GNSS周跳修复
        3.3.1 周跳修复的模型与方法
        3.3.2 周跳修复的影响因素与实验结果
    3.4 位置域约束的惯性辅助模糊度快速固定
        3.4.1 IAR-PPP/SINS紧组合模型与模糊度固定策略
        3.4.2 惯性辅助PPP模糊度固定的理论分析
        3.4.3 惯性辅助PPP模糊度固定的性能分析
        3.4.4 城市环境下的测试与验证
    3.5 大气域电离层建模约束的模糊度快速固定
        3.5.1 短到长基线的场景分析
        3.5.2 双差电离层建模与S2L-RTK定位模型
        3.5.3 数据测试与验证
    3.6 模糊度域整合的后处理方法
        3.6.1 ADBI方法设计与实现
        3.6.2 数据测试与验证
    3.7 快速高精度的最优平滑算法
        3.7.1 算法设计
        3.7.2 实验验证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视觉点云地图与车道线地图生成技术
    4.1 前方交会与单应性矩阵及其误差分析
        4.1.1 前方交会及其误差分析
        4.1.2 单应性变换及其误差分析
    4.2 视觉点云地图生成技术
        4.2.1 基本理论与方法
        4.2.2 视觉点云地图生成流程
        4.2.3 KITTI数据集测试
    4.3 视觉点云地图数据清洗
    4.4 基于Kalman滤波的车道线提取方法
        4.4.1 车道线提取的方法与流程
        4.4.2 实际道路影像数据验证分析
    4.5 车道线地图生成技术
        4.5.1 利用单目视觉生成车道线
        4.5.2 实验测试与精度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图辅助的视觉定位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5.1 后方交会及其误差分析
    5.2 视觉点云地图辅助定位
        5.2.1 视觉点云地图辅助的视觉定位框架
        5.2.2 KITTI数据集测试的定位精度分析
        5.2.3 KITTI数据集测试的定位成功率与实时性分析
    5.3 视觉点云地图辅助下的视觉/惯性融合定位
        5.3.1 IBL视觉定位与惯性传感器的组合模型
        5.3.2 数据测试与验证
    5.4 车道线辅助定位
        5.4.1 车道线辅助定位的数学模型
        5.4.2 车道线辅助定位性能分析
    5.5 车道线辅助下的视觉/SINS/里程计/GNSS融合定位
        5.5.1 融合定位的数学模型
        5.5.2 融合定位的测试分析与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传感器集成的精密定位定姿系统开发与测试
    6.1 多传感器集成的硬件平台搭建
    6.2 相机与惯导的空间关系标定
    6.3 高精度GNSS/SINS数据融合处理软件开发
    6.4 高精度GNSS/SINS定位定姿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6.5 复杂环境下的多源融合实时定位测试与分析
        6.5.1 GNSS卫星全部失锁下的视觉/惯性融合定位测试
        6.5.2 复杂环境下的车道线约束/里程计/GNSS/SINS融合定位与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参与项目情况
致谢

(10)集成电路追踪系统数据压缩与调试系统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VLSI电路验证流程
        1.2.1 硅前验证技术
        1.2.2 制造测试技术
        1.2.3 硅后验证技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调试系统信号监测模块设计
    2.1 信号监测结构设计
        2.1.1 分布式片上监测信号选择
        2.1.2 广播式片上监测信号选择
    2.2 片上逻辑分析仪
        2.2.1 片上逻辑分析仪设计
        2.2.2 片上逻辑分析仪总线追踪应用
        2.2.3 片上逻辑分析仪功耗分析应用
        2.2.4 片上逻辑分析仪备用电路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片上调试追踪系统设计
    3.1 典型数据追踪系统
        3.1.1 典型仲裁器追踪系统
        3.1.2 仲裁器追踪时间戳设计
        3.1.3 仲裁器追踪数据带宽优化
        3.1.4 仲裁追踪溢出监测器设计
    3.2 总线访问追踪系统
    3.3 单向NoC的数据追踪系统
        3.3.1 单向NoC追踪系统簇划分
        3.3.2 单向NoC追踪系统网络接口协议
        3.3.3 单向NoC追踪系统延迟计算
        3.3.4 单向NoC追踪系统路由器设计
        3.3.5 单向NoC追踪系统实现
        3.3.6 单向NoC追踪系统调试实例
        3.3.7 单向NoC追踪系统结果分析
    3.4 追踪系统数据输出
        3.4.1 追踪数据外设存储器输出设计
        3.4.2 追踪数据引脚输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追踪系统数据压缩
    4.1 追踪指令压缩
        4.1.1 内核指令特征
        4.1.2 指令压缩探测电路
    4.2 数据无损压缩
        4.2.1 LZ77算法硬件优化设计
        4.2.2 哈夫曼高速移位拼接
        4.2.3 无损压缩验证平台
        4.2.4 无损压缩测试结果
    4.3 追踪输出结构中的压缩单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片上调试系统设计
    5.1 片上调试技术
        5.1.1 JTAG片上调试技术研究
        5.1.2 通用总线接口调试设计
    5.2 多核片上调试设计
        5.2.1 交叉触发接口及矩阵设计
        5.2.2 多核调试系统交叉触发矩阵设计
    5.3 多核系统暂停模式
    5.4 硬件系统核心存储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混合信号测试系统设计
    6.1 混合信号电路测试相关问题
    6.2 射频信号电路内建自测
        6.2.1 射频内建自建测试结构
        6.2.2 射频内建自测校准电路
        6.2.3 通过CORDIC进行数字傅里叶变换
        6.2.4 低成本DSP信噪比计算
        6.2.5 测量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同步及存储核心——混合信号测试新结构(上)(论文参考文献)

  • [1]湍流测仪器的关键技术研究[D]. 郝聪聪. 中北大学, 2021(01)
  • [2]基于混合存储模式的高速复杂序列波形合成模块设计[D]. 王震.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PXIe架构数字谱仪关键技术的设计与实现[D]. 胡霞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开关磁阻直线电机纵向边端效应及其补偿方法研究[D]. 聂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广义ATI架构的超宽带信号采样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 张贵福.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20(01)
  • [6]新型功率器件的控制及集成技术的研究[D]. 武嘉瑜.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离散混沌同步方法及在加密传输系统的应用研究[D]. 李望舒.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8]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9]GNSS/SINS/视觉多传感器融合的精密定位定姿方法与关键技术[D]. 朱锋. 武汉大学, 2019(08)
  • [10]集成电路追踪系统数据压缩与调试系统设计技术研究[D]. 朱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同步和内存核心 - 混合信号测试的新结构(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