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论文文献综述)
冒小栋[1](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李燕辉[2](2020)在《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社会各界对体育相关数据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体育统计从1985年萌芽至今,有关体育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的体育行业核算、以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为主要目标的体育产业核算以及投入产出核算中的体育产品部门核算。现有体育统计并不能完整反映体育经济活动的运行全貌,尤其难以从产品角度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卫星账户系统针对经济中特定的主题、领域或部门,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为某个特定主题、领域或部门形成自成一体的、相对独立的账户系列,是用于测量特定行业的经济重要性的强大统计框架。它可以从特定领域内的产品视角出发,在识别出特定领域内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该领域的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展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论文在SNA2008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框架指导下,采用卫星账户这一国际社会广为采用的方法进行体育经济核算,全面、系统地反映体育相关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科学测度体育的规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探讨了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体系并开展编制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梳理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了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程序,界定了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全面识别了体育特有产品,设计了体育卫星账户的基本核算框架与核算表式,并基于201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系列表格;进而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体育的经济效应、经济效益和产业关联性等角度分析了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得出了如下具体的结论。(1)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论文从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中虽有体育行业统计、体育产业统计和体育产品部门统计,但由于存在SNA的生产范围未能包含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生产、现有体育统计未能完整反映SNA范围内与体育相关的生产活动及难以从产品视角为国家的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等不足,提出从学理上要求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再由于各级政府部门对体育的管理需要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体育产业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体育卫星账户助力、体育经济重要性的国际间比较有赖于体育卫星账户等因素,在我国构建体育卫星账户显得十分必要。而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渐趋完善、体育产业调查体系初具雏形、体育产业增加值核算的经验积累、其他国家卫星账户的成功编制等可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提供产品分类基础、基础数据来源、测算结果评估以及经验借鉴,使得构建我国体育卫星账户成为可能。(2)完整的体育特有产品目录展示了所有体育经济活动的成果。根据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起点是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在对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界定的基础上,依照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及步骤,论文识别出体育特有产品87种,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小类对应的产品多16种;它们与276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行业小类相对应,比《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小类多98个。论文主张将体育志愿服务纳入体育特有产品目录,以便科学完整地展现与体育有关的货物和服务。(3)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通过编制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直接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我国体育总产出为1.910万亿元,体育增加值为7,894.267亿元,占2017年GDP的比重为0.954%;体育就业人数为472.947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比重为0.609%。体育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低于体育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直接效应来看,体育经济活动尚未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4)2017年我国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体育完全就业人数为1,439.839万人。通过乘数分析,计算得到了反映体育完全效应的总量指标:2017年体育完全总产出为3.023万亿元,是体育总产出1.910万亿元的1.583倍;2017年体育完全就业人数达1,439.839万人,占2017年全国就业人数的1.854%;体育完全增加值为11,543.06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396%。体育完全就业人数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高于体育完全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考虑了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后,体育经济活动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间接解决就业问题。(5)批发-S部门的经济效益最好。体育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经济效益系数还是完全经济效益系数,批发-S部门都是最高的。软件服务-S、信息技术服务-S、保险-S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S这4个新兴服务部门的直接经济效益名列前茅;合成材料-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信息技术服务-S和建筑安装-S这4个部门的完全经济效益排名靠前。(6)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大,而房屋建筑-S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通过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基本上都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而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上都小于1。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S、家用器具-S、纺织服装服饰-S、其他交通运输设备-S和纺织制成品-S这5个部门排在前五。有18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商务服务-S、金属制品-S和纺织服装服饰-S名列前茅。计算结果同时表明,57个部门中有1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同时大于1,可以列为优先发展部门,其中6个(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S,合成材料-S,塑料制品-S,房屋建筑-S,土木工程建筑-S,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S)与体育场馆有关,4个与体育装备有关(纺织服装服饰-S、有色金属及其合金-S、金属制品-S、汽车零部件及配件-S),充分说明了重视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装备的生产对发展体育大有益处。另外,各类体育商务服务如体育咨询、投资与资产管理、体育旅游服务、体育会展服务等也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李雪雁[3](2019)在《山东省旅游就业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山东省的就业结构已转向“三、二、一”模式,说明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的主力,作为第三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关于山东省旅游就业问题都少有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立足于山东省旅游就业现状,分析旅游就业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期对山东省旅游就业研究领域进行有益补充,并从旅游就业的视角为山东省的就业发展进言献策。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旅游就业人数指标、乘数指标、弹性指标、偏离度指标及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山东省旅游就业的发展概况进行评估分析:第一,统计旅游直接就业人数,测算出旅游就业总人数和旅游次生就业人数,研究旅游就业情况;第二,运用乘数指标测算分析旅游就业的吸纳能力;第三,测算弹性指标,分析出旅游就业弹性幅度较大,说明旅游就业人员流动性大;第四,计算偏离度系数,结果均呈负值,说明劳动力向旅游业转移;第五,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更加准确的分析山东省旅游就业现状,以期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本文获得如下结论:(1)山东省旅游就业的成果。第一,旅游就业需求扩大,旅游业是综合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其发展会扩大就业需求;第二,旅游就业吸纳能力强;第三,旅游就业门槛低,受益面广。(2)山东省旅游就业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各市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第二,旅游景区质量有待提升;第三,政府对旅游就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第四,旅游企业存在管理漏洞,直接影响了旅游就业人数;第五,旅游就业人员流动性大,转入、转出现象严重;第六,旅游就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3)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第一,统筹各市旅游业发展;第二,提升旅游景区质量;第三,政府出台鼓励旅游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意见;第四,旅游企业需强化自身建设;第五,提高旅游就业人员的素质;第六,丰富旅游就业形式,满足人们的就业需求。
杨健[4](2019)在《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已经成功地超越了石油生产和汽车制造这两个产业,成为了世界上最大产业。“目前,旅游业已成为甘南州的支柱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高达70%。根据甘南州旅游局的统计,2017年甘南州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7000人以上,相比2008年的从业人数,增长了约63%。这说明,近年来甘南州旅游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促进了当地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是,甘南州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通过哪些途径能够促进甘南州的旅游就业?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尚且不知。所以,探究甘南州旅游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有多大,以及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增强旅游业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首先,本文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旅游就业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了甘南州旅游就业的现状及旅游业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假说。其次,本文选取2012—2018年《甘南州统计年鉴》和甘南州旅游局提供的数据,利用人数指标、弹性指标来全面研究甘南州旅游业对就业的影响,而且构建了甘南州旅游业吸纳能力模型和吸纳潜力模型。通过分析发现:1.2011-2017年间,甘南州旅游产业直接就业人数和间接就业人数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2.旅游业的弹性系数从2012年的0.199增加到2017的2.046。这说明甘南州旅游业吸纳劳动力,促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强。3.旅游收入每增加1亿元,就可以带动138人就业;3.在低速的发展方案下2019年甘南州旅游直接就业量为17695人,2022年将增长到18916人。根据以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笔者总结出了甘南州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如何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1.通过加速发展旅游产业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2.提高旅游产业从业者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3.提高从业者待遇,完善旅游业就业体系。
左冰[5](2018)在《效率提高会吞噬就业吗?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文章构建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测算模型,将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分解为就业创造和就业破坏两个方面,并从总量、结构以及行业异质性三个角度对2000-2014年中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创造和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产业升级总体上具有积极的就业增长效应,但由于旅游产业功能升级不足,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来源于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动。(2)各行业就业增长与其效率滞后性基本呈现为正相关的关系,说明在旅游业内部存在鲍莫尔成本病问题。(3)住宿业就业创造与旅游总产出增长之间出现了此消彼长的两难困境。未来中国旅游产业升级应注重与文化产业融合,推进旅游向审美化、品质化、体验化方向发展。
孙鑫[6](2018)在《中国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及空间差异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旅游就业作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仍然存在结构失调、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系列问题。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充分发挥旅游发挥旅游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探讨旅游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尤其是对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就业带动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性进行研究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以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及其方向,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并对不同省份之间旅游发展影响程度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针对不同发展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就业促进策略,以期最大程度的发挥旅游就业带动作用,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省际差异。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新疆这8个省份的旅游发展能够对旅游就业产生影响。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占37.5%,中部地区省份占25%,西部地区省份占37.5%。(2)旅游发展的不同指标与旅游就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省际差异。在旅游经济收入方面,内蒙古和广东的国内旅游收入是其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入境旅游收入与各省旅游从业人员数均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旅游客源市场方面,江西和广东的入境旅游者人数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而吉林的国内旅游者人数是其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在旅游企业指标方面,存在星级饭店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省份是辽宁和广东,而新疆的旅行社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在旅游教育因素方面,辽宁和新疆存在旅游院校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量是旅游从业人员数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省份有内蒙古、江苏和广西。(3)旅游发展的各项指标对不同省份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①星级饭店数量和旅游院校在校学生数量对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而旅行社数量及旅游院校数量对旅游从业人员数的影响程度较小。②国内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者人数对不同省份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不同。国内旅游收入对内蒙古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而对广东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小;入境旅游者人数对江西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大,但对广东的旅游从业人员数影响程度较小;③旅游外汇收入对省级旅游就业无明显影响。(4)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旅游经济增长促进型、旅游市场需求拉动型、旅游企业发展带动型、旅游教育发展推动型和旅游企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综合促进型。根据省际旅游就业的发展模式的划分,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促进旅游经济增长、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加强旅游企业发展投资、提高旅游教育质量、促进旅游企业和旅游教育综合发展。
刘益,张梦帆[7](2017)在《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综合乘数效应与扩散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不断上升,但各地在旅游发展模式方面却缺乏创新。门票经济思维依然主导着绝大多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如何评估景区消费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经济效应,尚存在不足。在此背景下,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广东丹霞山为案例,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引入旁侧效应理论,构建景区消费乘数效应结构树模型,深入揭示自然遗产景区门票消费对区域经济的乘数效应与扩散路径。根据景区消费乘数效应结构树模型,自然遗产景区消费乘数效应包括内生路径传导的产业波及效应和外生路径传导的旁侧效应,两种路径分别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作用最终体现为景区消费的综合乘数效应。丹霞山景区案例测算结果表明:景区门票消费每创造1个单位的增加值,可通过内生路径即产业波及效应带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0.82个单位的增加值;此外,通过外生路径即旁侧效应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国民经济12.75个单位的增加值。外生路径乘数效应是内生路径乘数效应的15.5倍,可见自然遗产景区消费带来的旁侧效应是极其巨大的。依据研究结果,为公共旅游资源景区目的地政府科学选择旅游发展模式,合理制定景区价格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查瑞波[8](2017)在《“自由行”后内地游客激增对香港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3-2015年食住行购四要素的季度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香港实施“自由行”政策以来,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手续得到简化,内地入境香港的游客人次和消费出现了激增。与此同时,香港物价也出现了快速上升。近年来,香港有观点认为“自由行”后大量内地游客涌入香港导致了香港物价的快速上升,影响了香港居民生活,认为应取消“自由行”政策,相反,也有人认为香港物价与内地游客没有关系,这引起了香港社会有关内地入境游客与香港物价关系的争论。目前,学界对此争议还没有定论,国内外有关旅游与物价关系的研究也较少。因此,采用科学合理的理论模型研究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影响,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有助于增进香港社会对内地入境游客与香港物价关系的了解,对推动“自由行”政策和香港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的必要性和实践的紧迫性。针对香港“自由行”政策实施以来,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及影响程度等关键问题。本文从香港消费需求变化的视角出发,以供给需求理论、旅游承载力理论、旅游生命周期和愤怒指数理论等为基础,引入香港居民收入与内地入境旅游组成自变量,构建了自变量对因变量香港物价的多元影响机制新模型,基于2003年-2015年香港的季度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推拉方程分析,时间序列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及多元弹性分析等方法,筛选出了与内地旅游关联度较高的香港物价种类作为因变量;辨识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变化趋势和二元推拉相关关系;检验了多元影响模型的长短期均衡和因果关系;对比分析了多元自变量对不同香港物价的影响弹性差异。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筛选得出了与内地入境旅游关联度较高的香港总物价,食品物价、住屋物价、交通物价和购物物价及其下辖的小类物价作为因变量,共5大类16小类。(2)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分别与因变量香港物价之间具有显着的二元推拉相关性。①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与因变量香港大类和小类物价指标各个时间分段的自身变化都为上升趋势,且第二阶段的上升趋势斜率大于第一阶段。②自变量对因变量在各个时间分段都具有正向的推拉作用,验证了假设H1。(3)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对因变量香港物价的多元影响模型假设通过了协整关系检验。①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与香港居民收入对不同香港物价都具有显着的长期稳定协整关系,验证了假设H2。②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与香港居民收入和因变量香港物价之间存在短期波动的长期均衡关系,证明了假设H3。自变量对大部分因变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短期影响实现的,而对少部分因变量的影响主要通过长期影响实现。(4)多元影响模型的变量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①自变量内部,内地入境旅游是香港居民收入的Granger原因。②自变量对因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是香港大类和小类物价的Granger原因,证明了假设H4。(5)通过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多元影响弹性贡献得出以下几点规律。①香港居民收入对所有香港物价的整体弹性贡献大于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贡献,说明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贡献与香港居民收入对香港物价的贡献存在差异,验证了假设H5。表明从香港内部的消费供需关系角度看,香港物价主要是受到香港居民的内部消费需求因素的影响,内地入境旅游带来的外部需求对香港物价的影响处在相对次要的地位。②内地入境旅游对不同香港大类和小类物价的弹性贡献具有差异性,结果验证了假设H6。1)内地入境旅游对不同香港大类物价的弹性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购物物价、住屋物价、交通物价、食品物价。说明内地入境旅游对购物物价和住屋物价的影响相对较大。2)内地入境旅游对食品小类物价的弹性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奶类制品、调味品、外出用膳和糕点。3)内地入境旅游对住屋小类物价的弹性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私人零售商铺售价、私人住宅售价、私人零售商铺租金和私人住宅租金。4)内地入境旅游对交通小类物价的弹性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渡海小轮船费、小型巴士、大型巴士和的士车费。5)内地入境旅游对购物小类物价的弹性贡献从高到低依次为首饰、衣履、药物和化妆品,且首饰远高于衣履、药物和化妆品。③内地入境旅游对大部分香港大类和小类物价种类的弹性贡献呈现第一阶段高于第二阶段的现象,表明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弹性贡献在不同阶段的对比上具有差异,验证了假设H7。总之,研究结果表明: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存在显着影响;香港物价不仅受内地入境旅游的影响,还受香港居民收入的影响,且香港居民收入的影响大于内地入境旅游;内地入境旅游对不同香港物价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说明内地入境旅游只是影响香港物价的相对次要因素,且影响主要集中于少数物价种类,因此,香港政府和民众应客观看待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影响。本文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构建了新型的多元模型分析旅游对物价的影响。本文从消费供需理论视角出发,首次引入第三者变量建立了多元影响机制的新模型,运用灰色关联模型,非平稳性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影响。研究发现香港物价既受内地入境旅游的影响,还受香港居民收入的影响,且香港居民收入对物价的影响大于内地入境旅游,深化了旅游经济学中旅游对物价的影响研究。(2)选取季度数据为研究核心,提高了分析的时间分辨率。在收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选择了高分辨率的季度数据分析了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的影响。相比传统年度数据的分析,季度数据的分析提升了多元影响机制研究的时间分辨率,增强了多元计量经济分析的解释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3)筛选出多种香港物价进行了微观影响差异分析。香港物价种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收集了大量的香港物价的分类数据,从中筛选出了食、住、行、购等方面的香港大类和小类物价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购物和住屋物价的影响大于交通和食品物价,对比分析了内地入境旅游对不同香港物价的影响差异,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和具有说服力。
鄢慧丽[9](2015)在《基于投入产出的广义旅游业就业效应测度》文中提出围绕旅游业就业效应的范围及测算方法,对旅游业就业效应的内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了梳理:横向方面,利用旅游活动6要素、旅游收入的9统计项和投入产出表的产品部门进行对应归集;纵向方面,明确旅游业就业包括直接旅游就业、间接旅游就业和诱导旅游就业三方面。同时,提出利用剥离系数结合投入产出模型的旅游业就业效应测度方:首先利用旅游业剥离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劳动报酬系数等投入产出转换测算旅游产值,然后利用广义旅游业就业率推导旅游业就业效应。通过测算和比较分析,发现该方法与其他国家的旅游就业计算结果很接近,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张金华[10](2013)在《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作为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正进入大众化旅游的新阶段,并逐渐从“旅游资源大国”转变为“旅游产业强国”,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国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还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准确测定和评价我国地区旅游业的效率和生产率,并从动态角度分析其演化特征,找出其规律,对于研究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全面提升地区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和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论述了旅游经济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统计数据,利用现代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地区旅游业的效率和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和动态比较分析,并分析了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生产率的地区收敛性,为制定旅游业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持。全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本文选题基于不同地区在旅游资源投入利用能力上的差异,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测度和评价旅游业效率,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补充,对深入研究资源投入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后阐述了旅游经济相关理论,并对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析,同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回顾,最后对本文的框架安排和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第2章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本章从旅游业的阶段性、发展总量特征、要素投入和地区分布这四个角度,分析和归纳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典型化特征。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旅游业的孕育阶段(1923-1949年),第二阶段是我国旅游业的形成阶段(1950-1990年),第三阶段是我国旅游业的成长阶段(1991-至今)。并从国际国内旅游人数、收入的增长等描述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同时还从旅游业要素投入、地区旅游业布局和发展差异等多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的典型化特征。从这些典型化特征事实,可以看到我国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3章地区旅游业效率的Bootstrap-DEA方法分析。旅游业在增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增长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旅游业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区域旅游业的增长效率反映了该区域旅游业增长过程中对各种旅游业投入要素的利用状况。本章利用Bootstrap-DEA方法对我国地区旅游业的效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旅游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从1999年的0.796变为2011年的0.751,旅游业技术效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增长效应并不明显,而1999年至2011年旅游业技术效率的标准差存在着增大的趋势,说明地区间旅游业技术效率差异在逐渐增大。各地区旅游业的平均规模效率从1999年的0.678变为2011年的0.630。1999年至2011年间中国旅游业的规模效率呈现了一个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规模效率的标准差不断增加的趋势,说明地区间旅游业规模效率的地区间差异也在不断扩大。第4章地区旅游业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协整模型分析。相关旅游经济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的产业结构、旅游行业管理制度是影响旅游业效率的三大因素。本章在第3章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1999年至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业纯技术效率进行Bootstrap-DEA测算的结果,建立面板协整模型(panel data co-integration model)分析了地区财政条件、区位条件、旅游资产规模、旅行社因素对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河北、湖北和山西的区位优势最强,其对旅游业增长效率的作用最明显。黑龙江、江西、陕西也有相对较强的区位优势。区域财政支持对区域旅游业效率影响较大。这一实证研究结论和前面的理论分析相符合。区域财政支持提供的景观、交通及环境等硬件建设是支撑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5章基于共同前沿的地区旅游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在产业经济分析的生产率分析中,往往利用DEA分析方法,实现生产率指数的测算研究工作。但是这种传统分析范式有着不可回避的缺陷,传统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方法通常假设评价单元处于相同技术水平,而当评价单元在先验或理论上,分属不同的技术集合,面对不同的生产边界的时候,运用距离函数比值所表示的效率就将因衡量基准的不一致,而无法进行相互比较。实际上,面对具有不同生产技术的评价单元,如何进行相关效率评价和比较是效率和生产率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难题。而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基于共同边界(Metafrontier)思想上的Metafrontier模型。从前述第3章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1999年至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业发展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存在显着的差异。如果运用单纯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不能客观揭示我国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生产率演变情况。所以本章利用基于共同前沿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1999年至201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业发展的生产率演变情况及地区差异性。研究发现在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1999年至2011年中国各个地区旅游增长的生产率指数均值由0.813上升至1.307,其中自2002年以后各个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说明旅游业的生产率均在增长。1999年至2011年东部群组的旅游业生产率指数由0.938提高至1.515,生产率呈现一个显着的增长趋势。中部群组的旅游业生产率指数由0.893变为1.332,生产率呈现一个显着的增长趋势。西部群组的旅游业产率指数由0.598变为1.133,也是呈现出一个逐年增长的趋势。第6章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收敛性分析。前几章的分析已经看到,地区之间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但地区旅游业收入差距大,地区旅游业的效率和生产率也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投资分配不均等问题也是制约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那么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是否意味着中国旅游业地区生产率不存在着收敛趋势;或是仅仅在某些情况下才收敛,这个问题对于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降低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距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本章利用Beyeart and Camacho(2008)TAR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探讨1999年至2011年中国旅游业地区生产率的收敛性,从实证角度证明了在各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生产率收敛过程呈现不同的情况。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中国东、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生产率并不存在任何线性收敛趋势,但是在非线性TAR面板数据模型之下,东、西部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收敛过程存在门限效应,在门限变量地区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相关的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有追赶地区分群平均水平的现象,在某个状态下才存在绝对收敛,其他为部分收敛;中部地区存在完全收敛关系,表示虽然中部省份存在旅游业生产率收敛路径的绝对收敛,但是不同经济情况下收敛速度不同。
二、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账户有关研究现状 |
1.2.2 体育卫星账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研究范畴与相关理论 |
2.1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概念 |
2.1.1 体育卫星账户的涵义 |
2.1.2 体育卫星账户之“体育”的概念辨析 |
2.2 体育卫星账户的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2.3 体育卫星账户编制的方法论 |
2.2.4 基于体育卫星账户的体育经济影响测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和分类问题 |
3.1 体育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体育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 |
3.2.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中的体育行业 |
3.2.2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的体育产业 |
3.3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品分类 |
3.3.1 产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
3.3.2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步骤 |
3.3.3 体育特有产品的识别结果 |
3.3.4 体育特征产品 |
3.4 体育卫星账户所需的产业分类 |
3.4.1 体育特征产业 |
3.4.2 体育关联产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框架 |
4.1 基本核算 |
4.1.1 体育增加值核算 |
4.1.2 体育投入产出核算 |
4.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1.4 体育进出口核算 |
4.2 扩展核算 |
4.2.1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 |
4.2.2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卫星账户的主要总量及基本表式 |
5.1 宏观经济指标 |
5.1.1 体育最终支出 |
5.1.2 体育增加值 |
5.1.3 体育劳动力 |
5.1.4 体育进口额和出口额 |
5.1.5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
5.2 基本表式 |
5.2.1 核算表中的体育相关产品部门 |
5.2.2 体育增加值表 |
5.2.3 体育投入产出表 |
5.2.4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2.5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2.6 体育国际收支平衡表 |
5.2.7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 |
5.2.8 体育志愿服务核算表 |
5.2.9 体育非货币指标表 |
5.3 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1 体育特征产品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3.2 其他产品类别的体育比例的确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卫星账户在我国的应用实践 |
6.1 体育卫星账户的核算表及结果 |
6.1.1 体育投入产出表及结果 |
6.1.2 体育增加值表及结果 |
6.1.3 体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及结果 |
6.1.4 体育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及结果 |
6.1.5 体育劳动投入核算表及结果 |
6.1.6 体育增加值与体育就业人数对比分析 |
6.2 体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评结果分析 |
6.2.1 体育的经济效应结果分析 |
6.2.2 体育的经济效益结果分析 |
6.2.3 体育的产业关联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山东省旅游就业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相关概念 |
1.5.1 旅游业 |
1.5.2 就业与失业 |
1.5.3 旅游就业 |
1.5.4 旅游就业效应 |
1.6 相关理论 |
1.6.1 古典学派就业理论 |
1.6.2 凯恩斯就业理论 |
1.6.3 灵活就业理论 |
2 山东省旅游业与就业现状 |
2.1 山东省旅游业现状 |
2.1.1 旅游资源 |
2.1.2 旅游企业现状 |
2.1.3 旅游消费水平 |
2.1.4 各市旅游业发展水平 |
2.1.5 旅游业发展机遇 |
2.2 山东省就业现状 |
2.2.1 就业人数增加 |
2.2.2 就业结构调整 |
3 山东省旅游就业实证分析 |
3.1 山东省旅游就业指标分析 |
3.1.1 就业人数指标 |
3.1.2 就业乘数指标 |
3.1.3 就业弹性指标 |
3.1.4 产业结构偏离度 |
3.2 山东省旅游就业实地调查分析 |
3.2.1 问卷统计 |
3.2.2 统计结果分析 |
4 山东省旅游就业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4.1 山东省旅游就业的成果 |
4.1.1 旅游就业需求扩大 |
4.1.2 旅游就业吸纳能力强 |
4.1.3 旅游就业门槛低 |
4.2 山东省旅游就业存在的问题 |
4.2.1 各市旅游业发展问题 |
4.2.2 旅游景区质量问题 |
4.2.3 政府监管力度问题 |
4.2.4 旅游企业管理问题 |
4.2.5 旅游就业人员流动问题 |
4.2.6 旅游就业人员素质问题 |
5 对策与建议 |
5.1 统筹各市旅游业发展 |
5.2 提升旅游景区质量 |
5.3 旅游相关政策大力扶持 |
5.4 旅游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
5.5 提高旅游就业人员的素质 |
5.6 丰富旅游就业形式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和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旅游业的概念 |
(二)旅游就业的定义及层次划分 |
(三)旅游就业效应 |
二、旅游就业的相关理论 |
(一)古典就业理论 |
(二)灵活就业理论 |
(三)新自由主义就业理论 |
(四)关于第三产业就业的相关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定性研究方面 |
(二)定量研究方面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甘南州旅游就业现状概况 |
一、甘南州旅游资源现状 |
(一)甘南州自然风景资源概况 |
(二)甘南州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
二、甘南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收入和游客人次快速增长 |
(二)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 |
三、甘南州旅游就业现状分析 |
(一)旅游就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平衡,年龄趋于年轻化。 |
(二)旅游就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
(三)旅游就业人员日常工作时间长、待遇低 |
(四)旅游核心就业人数偏少,对相关行业关联带动性有待提高 |
(五)旅游就业季节性明显,从业人员流动性显着 |
(六)旅游从业者职业观存在偏差,离职率较高 |
第四章 旅游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理论机制及研究假设 |
一、旅游业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指标 |
(一)人数指标 |
(二)弹性指标 |
(三)乘数指标 |
(四)其他指标 |
二、旅游业对就业影响的机理 |
(一)旅游业与就业的关联 |
(二)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 |
(三)第三产业对旅游业的供给 |
三、甘南州旅游业对就业影响的研究假说 |
第五章 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甘南州旅游业影响就业的指标分析 |
(一)人数指标分析 |
(二)弹性指标分析 |
二、甘南州旅游就业吸纳能力模型分析 |
三、甘南州旅游就业吸纳潜力分析 |
(一)确定偏离度 |
(二)估算旅游增长速度与规模 |
(三)旅游就业量估算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一)通过加速发展旅游产业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
(二)提高旅游产业从业者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
(三)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待遇,完善旅游业就业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效率提高会吞噬就业吗?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 旅游发展与就业创造 |
(二) 旅游产业升级与劳动力配置 |
三、计量分析模型 |
(一) 就业创造效应分解 |
(二) 就业破坏效应分解 |
(三) 数据来源与处理 |
四、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分析 |
(一) 旅游就业分布及其变动的基本情况 |
(二) 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创造效应 |
(三) 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破坏效应 |
(四) 产业升级就业效应的行业差异 |
五、研究结论 |
(6)中国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及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旅游就业研究进展 |
2.1.1 旅游就业效应 |
2.1.2 旅游就业发展对策 |
2.1.3 旅游就业统计 |
2.1.4 女性旅游就业 |
2.1.5 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问题 |
2.2 旅游发展与就业之间关系研究进展 |
2.3 旅游就业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古典就业理论 |
3.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3.2.3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
3.2.4 灵活就业理论 |
第四章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4.1 指标选取 |
4.2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预处理 |
4.3 模型构建 |
4.3.1 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 |
4.3.2 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VAR模型 |
第五章 省际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关系研究 |
5.1 省际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单位根检验 |
5.2 省际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协整检验 |
5.2.1 旅游经济与旅游就业的协整检验 |
5.2.2 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就业的协整检验 |
5.2.3 旅游企业与旅游就业的协整检验 |
5.2.4 旅游教育与旅游就业的协整检验 |
5.3 省际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1 旅游经济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2 旅游客源市场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3 旅游企业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3.4 旅游教育与旅游就业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5.4 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关系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5.4.1 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成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省际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影响程度分析 |
6.1 VAR模型稳定性检验 |
6.2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的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1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2 辽宁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3 吉林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4 江苏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5 江西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6 广东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7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动态影响分析 |
6.3 基于方差分解的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1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2 辽宁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3 吉林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4 江苏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5 江西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6 广东省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7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3.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程度分析 |
6.4 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探究 |
6.4.1 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影响程度的省际差异 |
6.4.2 省际旅游就业发展模式 |
6.4.3 基于发展模式的旅游就业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旅游发展与旅游就业的ADF单位根检验 |
附录B 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
(7)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综合乘数效应与扩散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 |
三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一) 模型构建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四数据分析 |
(一) 内生路径:产业波及效应乘数分析 |
1. 分析方法 |
2. 内生路径产业波及效应乘数分析结果 |
(二) 外生路径:产业旁侧效应乘数分析 |
1. 直接旁侧效应乘数分析 |
2. 间接旁侧效应乘数分析 |
(三) 综合乘数效应分析 |
(四) 景区旁侧效应消费结构优化分析 |
五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启示 |
(8)“自由行”后内地游客激增对香港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3-2015年食住行购四要素的季度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1.5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1.5.1 指标选择 |
1.5.2 数据来源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与入境旅游 |
2.1.2 香港“自由行” |
2.1.3 香港物价 |
2.1.4 香港居民收入 |
2.1.5 旅游经济影响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供给与需求理论 |
2.2.2 旅游地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3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4 旅游地愤怒指数理论 |
2.3 理论假设 |
2.3.1 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对香港物价的多元影响模型假设 |
2.3.2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物价影响的发展阶段差异假设 第3章 内地游客消费结构与香港物价指标的筛选 |
3.1 内地入境旅游的消费结构 |
3.1.1 内地入境游客的总体消费结构 |
3.1.2 内地入境游客消费的主要项目 |
3.2 香港不同类物价指标的灰色模型筛选 |
3.2.1 香港大类物价的筛选 |
3.2.2 香港食品小类物价筛选 |
3.2.3 香港住屋小类物价筛选 |
3.2.4 香港交通小类物价筛选 |
3.2.5 香港购物小类物价筛选 |
3.2.6 食住行购与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自变量)与香港物价(因变量)的变化及相关性 |
4.1 变量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阶段特征 |
4.1.1 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及斜率 |
4.1.2 因变量香港大类物价的变化趋势及斜率 |
4.1.3 因变量香港食品小类物价变化趋势及斜率 |
4.1.4 因变量香港住屋小类物价变化趋势及斜率 |
4.1.5 因变量香港交通小类物价变化趋势及斜率 |
4.1.6 因变量香港购物小类物价变化趋势及斜率 |
4.2 自变量与因变量香港大类物价的推拉方程分析 |
4.2.1 自变量与香港总物价的推拉关系 |
4.2.2 自变量与香港食品物价的推拉关系 |
4.2.3 自变量与香港住屋物价的推拉关系 |
4.2.4 自变量与香港交通物价的推拉关系 |
4.2.5 自变量与香港购物物价的推拉关系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元影响机制验证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1 ADF平稳性检验 |
5.1.1 自变量内地入境旅游和香港居民收入的单位根检验 |
5.1.2 因变量香港大类物价单位根检验 |
5.1.3 因变量香港食品小类物价单位根检验 |
5.1.4 因变量香港住屋小类物价单位根检验 |
5.1.5 因变量香港交通小类物价单位根检验 |
5.1.6 因变量香港购物小类物价单位根检验 |
5.2 长期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1 多元自变量与香港大类物价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2 多元自变量与香港食品小类物价的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3 多元自变量与香港住屋小类物价的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4 多元自变量与香港交通小类物价的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5 多元自变量与香港购物小类物价的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 |
5.2.6 多元模型的协整检验和短期均衡分析结果 |
5.3 变量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3.1 自变量内部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2 自变量与香港大类物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3 自变量与食品小类物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4 自变量与住屋小类物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5 自变量与交通小类物价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6 自变量与购物小类价格的Granger因果关系 |
5.3.7 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影响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元自变量对不同香港物价的分段影响弹性分析 |
6.1 自变量对香港大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1.1 自变量对香港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1.2 自变量对香港食品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1.3 自变量对香港住屋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1.4 自变量对香港交通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1.5 自变量对香港购物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2 自变量对香港小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2.1 自变量对食品小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2.2 自变量对住屋小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2.3 自变量对交通小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2.4 自变量对购物小类物价的多元影响弹性分析 |
6.3 内地入境旅游对不同香港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分析 |
6.3.1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大类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 |
6.3.2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食品小类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 |
6.3.3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住屋小类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 |
6.3.4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交通小类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 |
6.3.5 内地入境旅游对香港购物小类物价的影响弹性对比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与启示 |
7.1.1 主要结论 |
7.1.2 启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投入产出的广义旅游业就业效应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1广义旅游业的数据处理 |
1.1广义旅游业的数据来源 |
1.2广义旅游业的剥离 |
1.3广义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模型建立 |
2旅游业就业贡献测算 |
2.1旅游业直接就业 |
2.2旅游业间接就业 |
2.3旅游业诱导就业 |
3旅游业就业效应分析 |
3.1旅游业就业乘数及与总就业的比例 |
3.2旅游业就业效应的比较分析 |
4结论 |
(10)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旅游经济相关理论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分析 |
2.1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2.2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量特征 |
2.3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要素投入特征 |
2.4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区旅游业效率的 BOOTSTRAP-DEA 方法分析 |
3.1 旅游业效率内涵的经济分析 |
3.2 BOOTSTRAP-DEA 方法 |
3.3 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区旅游业效率影响因素的面板协整模型分析 |
4.1 旅游业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 基于面板 ECM 模型的面板协整检验 |
4.3 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共同前沿的地区旅游业 MALMQUIST 生产率分析. |
5.1 基于共同前沿的生产率分析 |
5.2 我国地区旅游业基于共同前沿的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收敛性分析 |
6.1 旅游业生产率收敛的内涵 |
6.2 收敛性检验 |
6.3 基于面板 TAR 模型的地区旅游业生产率收敛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中国旅游产出乘数及就业乘数的初步测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中国体育卫星账户的编制构想与应用研究[D]. 李燕辉.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2)
- [3]山东省旅游就业对策的研究[D]. 李雪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甘南州旅游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 杨健.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5]效率提高会吞噬就业吗?旅游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研究[J]. 左冰.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8(12)
- [6]中国旅游发展对旅游就业的影响及空间差异研究[D]. 孙鑫. 南京大学, 2018(01)
- [7]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消费对区域经济的综合乘数效应与扩散路径研究[J]. 刘益,张梦帆. 产经评论, 2017(04)
- [8]“自由行”后内地游客激增对香港物价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3-2015年食住行购四要素的季度数据分析[D]. 查瑞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9]基于投入产出的广义旅游业就业效应测度[J]. 鄢慧丽. 系统工程, 2015(10)
- [10]我国地区旅游业效率和生产率的动态演化研究[D]. 张金华. 吉林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