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靖[1](2020)在《海绵城市建设效益量化及综合评价 ——以宁夏固原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净化、储存并利用雨水等产生各类效益,其中定性与定量效益指标共存交叉造成了大量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方法也较缺乏,不同雨水设施的多种组合方法也进一步加大了效益计算的复杂性。因此本文在识别效益、建立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出了海绵城市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来对海绵城市建设产生的效益进行量化和分析,并以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宁夏固原市为实例进行计算分析。论文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1)在效益识别方面,本文从水资源本身和城市需求两方面考虑采用功能与需求耦合方法进行识别。之后根据全面性、独立性和代表性原则并参考《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建办城函[2015]635号)文件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文件的内容分别建立出了海绵城市和海绵小区效益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没有统一公认体系的情况下保证了所建体系的合理权威性,也避免了指标的重复错漏问题。(2)在效益指标的量化计算方面,参考环境经济和水利经济学中的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享乐价格法、市场价值法、支付意愿法、恢复费用法和防护费用法等并对方法进行改进完善来测算海绵城市建设效益。此后参考《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绩效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加权系数法分别构建出海绵城市和海绵小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所选方法的客观赋值使评价结果避免受到评价人员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降低了评价决策的负担。(3)以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宁夏固原为实例,对海绵城市总体和海绵小区搭建各自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效益计算分析。对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宁夏固原市进行实例分析,采用结合固原特色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对其海绵城市建设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固原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为3141.87万元/年,较高的水资源、显示度和水环境效益表明海绵城市能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和美化环境空间,产生积极的经济和生态坏境效果;固原市六个海绵小区建设的总效益为11.14万元/a,其中经济及环境效益较高,这与各小区和雨水设施的权重分析结果相吻合。对各雨水设施的效益分析表明,下沉式绿地的静态、动态效益费用比均最大,综合效益较好。本文通过构建海绵城市和海绵小区的建设效益模型对海绵试点城市宁夏固原市海绵城市总体和海绵小区的建设效益进行计算分析,为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参考。
班华珍[2](2020)在《土石坝水库溃决模拟及洪水风险研究》文中认为溃坝具有低概率、高风险的特征,坝体一旦溃决,将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溃坝洪水风险评估是防洪减灾体系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研究溃坝洪水风险最有校的手段是进行溃坝洪水模拟。因土石坝溃决过程极其复杂,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具有地域差异性,洪水风险评估存在评价指标难以确定等问题,使得溃坝洪水风险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热点与难点。鉴此,论文以广西澄碧河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HEC-RAS模型进行溃坝及洪水演进模拟,在此基础上,运用灾害系统理论分析下游百色市区的溃坝洪水风险。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成果如下:(1)采用HEC-RAS溃坝模型模拟13种方案下的土石坝溃决过程,分析溃决模式对土石坝溃口流量过程及水位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溃口最终底高程、溃坝历时和起溃高程对溃口流量水位过程均有影响。溃口最终底高程越高,溃口洪峰流量越小;溃坝历时越长,溃口流量过程越平坦,洪峰流量越小;起溃水位高程对溃口流量过程和水位过程影响相对较小。(2)采用HEC-RAS一维模型,以全溃、1/2溃、1/3溃及溃决历时8h共4个方案的溃口流量过程线为边界条件,对溃坝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一维模拟,分析其演进过程的水力特征。结果显示:洪水前缘和洪峰到达下游的时间随溃坝程度的减小和溃坝历时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溃坝历时,大坝溃决程度越小,洪峰流量也越小,相应洪水衰减率越低;从坝址断面至田州水文站断面,4个方案的洪峰流量衰减率依次为78%、77%、67%、45%。(3)采用HEC-RAS二维模型,以全溃、1/2溃、1/3溃决方案的溃口流量过程线为边界条件,对溃坝洪水演进过程进行二维模拟,分析其演进规律及淹没特征。结果显示:3个方案的溃坝洪水对下游百色市区的淹没过程规律相似,但淹没程度不同;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流速和淹没历时随大坝溃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三种方案的水量平衡最大误差为4.85%,满足水量平衡要求。(4)运用灾害系统理论,对百色市城区进行分区分级的溃坝洪水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全溃、1/2溃、1/3溃决条件下,龙景街道、百城街道和永乐镇的低风险区占比均随溃决程度减小而增大,高风险区随溃决程度减小而减小,中风险区变化则各有差异;全溃条件下,研究区内以中高风险等级为主,面积占比依次为50.24%、35.96%,且主要集中在龙景街道。研究成果表明溃坝洪水对百色市区造成的风险较高,建议相关部门要在加强溃坝防洪工程措施的同时,重点关注非工程措施,制定好溃坝防洪减灾预案。
徐鹏[3](2020)在《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出山店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淮干上游唯一一座大(I)型水库。水库运行后,可使淮河干流上游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消减洪峰流量4197m3/s,保护下游170万人口和220万亩耕地,每年可向信阳市供水超8000×104m3,灌溉两岸耕地50余万亩,年发电超750×104KW·h。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是水库建设和运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以水土保持和景观生态为切入点,以弹性景观功能为核心目标,开展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水库生态效益发挥提供理论支撑,对水土保持专业领域研究拓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水土保持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出山店水库建设翔实的基础资料、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等成果资料,引入弹性景观概念,通过文献查问研究归纳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基本理论;基于3S技术、DEM等基础数据信息及现场调查,划分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解译景观要素数据信息;通过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分析、生态脆弱性评价、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水土保持景观要素基本景观特征计算分析,构建弹性功能指标体系与因子筛选,运用景观生态学静态研究理论思想和中性模型原理,建立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并对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进行计算分析,为水库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概念并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主要由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概念并确定由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组成;提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理论,在受到干扰破坏时,水土保持景观功能随干扰破坏程度增大发挥到最大弹性阈值;在干扰破坏结束后,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能恢复到原有状态时的最小弹性阈值。(2)基于3S技术、利用DEM,共划分为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以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为基本景观要素,解译图斑总计16886个,图斑总面积95809.41hm2。(3)构建Markov转移矩阵、单一型动态度、综合型动态度模型。对2000年到2018年出山店水库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动态演变进行分析:2000年到2015年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变化较小;2015年到2018年水域与建设用地土地R1较大;2000年到2005年各土地类型间的转化很小;2005年到2015年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转入与转出均较明显,空间动态度比较剧烈;2015年到2018年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均比较剧烈;2000年到2005年LC值极小;在2005年到2010年LC为3.5788%,2010年到2015年LC为3.7099%,2015年到2018年LC为6.5755%。(4)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3个层面17个指标6个主成分对生态脆弱性指数(EVI)计算分析,将生态脆弱性划分为微度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极度脆弱五个等级,结果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西北生态脆弱性高、东南生态脆弱性低的格局?(5)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28151.56万元,价值平均值0.355万元/hm2,林地、草地、耕地、水域价值分别为18749.26万元、545.40万元、3174.85万元、5682.05万元,价值平均值分别为0.540万元/hm2、0.308万元/hm2、0.082万元/hm2、1.310万元/hm2。(6)研究区33个景观单元景观斑块密度17个/km2,耕地斑块密度最小、水域最大。类斑平均面积5.74km2/个,耕地平均面积规模最大、水域最小。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类斑形状指数分别为106.14、81.73、37.78、59.18、75.10、34.29,斑块分维数分别为1.60、1.58、1.59、1.57、1.62、1.59,均大于1,景观要素斑块形状比较复杂。类斑香浓多样性指数平均0.12,多样性指数平均0.05,均匀度平均0.03,景观要素多样性和均匀度较低。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景观要素优势度分别为15.08、9.32、2.99、1.09、1.04、0.31,景观要素优势度明显,耕地最大15.08,未利用地最小0.31。(7)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阈值0~5,⊿E值越大说明研究区域土壤侵蚀越轻微、生态环境越优良、生态生产功能越大;水土保持功能(防治土壤流失)以土壤侵蚀模数负值表征,土壤侵蚀模数越大,土壤流失越严重,水土保持防治土壤流失功能越小;⊿E值与生态保护功能、生态生产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侵蚀模数(防治土壤流失水土保持功能负值)呈负相关关系。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4.162、2.505,现状值3.994,均超过⊿E阈限平均值2.5,说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水土流失相对轻微、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生产功能较大;水土保持景观功能现状值还未达到最大值,表明研究区还有继续实施生态保护、防治水土流失的空间。研究区划分的33个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E最大值中的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为3.321,分别为第28号单元和第22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3.28%;⊿E最小值中的最大值为2.320、最小值为1.126,分别为第22号单元和第13号单元,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06.04%;33个景观单元中⊿E最大值为4.094、最小值1.126,最大值比最小值大263.59%,最小值小于⊿E阈值平均值2.5,表明出山店水库研究区仍存在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区域,需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治理与保护。研究利用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E模型及附属方程计算水土保持功能SW、生态保护功能EP、生态生产功能NPP时,选择易于量化、计算数据有来源、代表性强、计算方法易操作的指标因子进行计算,并根据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确定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约束条件,利用Matlab软件程序求得最大值与最小值,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土壤侵蚀、生态保护、生态生产均是复杂的系统,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构建⊿E模型及指标体系与因子进行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分析仍有更深研究空间。
武雪子[4](2019)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日渐加剧,极端天气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气候适应型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素,若不加以防范就会进一步扩大,直到爆发严重的气候灾害事件,阻碍城市的发展。论文以西安市为例进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旨在识别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围绕这一目标,论文展开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并识别风险因素。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及风险生成的一般机理,分析气候灾害事件生成及演化过程,推导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形成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清单;其次,构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基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通过气候灾害事件因果逻辑推演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进行识别,根据识别出的相关关系构建邻接矩阵,得到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然后,以西安市为例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已构建的风险网络,通过专家打分对网络边权进行赋值,采用改进的PageRank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重要性评估,得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最后,针对关键因素进行风险防范。在微观层面,从风险源和风险中介两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宏观层面,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结合西安市的基本情况,从组织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识别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因素28个,风险事件1个、风险结果1个。28个风险因素中有9个风险源(风险因素)和19个风险中介(风险因素);2)通过因果逻辑推演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进行识别,构建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以西安市为例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风险源关键因素7个,主要表现在城市相关规划中未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政策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培养迟缓等方面。风险中介关键因素8个,主要表现在城市气候适应性技术缺乏、城市气候适应性资金缺乏、责任主体界定不清等方面,进而针对关键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4)基于风险管理理论,从组织设计、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在组织设计方面,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作为风险防范体系的“大脑”;在运行机制方面,基于多部门协同办公,搭建“风险监测—风险预测与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处置—后评价”的线下运行流程及线上基础平台;在保障措施方面,通过人才、资金、技术和制度保障,为风险防范体系能够落地提供全方位支持。论文研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一方面拓宽了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为政府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王丽娟[5](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大数据的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是在原有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能够不断改进和更新的新技术、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改变传统水文学方法中繁琐的数据处理和基础参数率定的问题,能通过各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找到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使得运算速度更快,获得的结果与实测值更接近,对于指导实际工作大有裨益。我国洪灾多发,为减少或者降低损失,有效、准确的预报洪水是尤其重要的。洪水预报是在现有的水文气象条件下,对流域的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后,综合已经发生过的要素,对洪水过程(包括洪水历时和洪峰流量灯)做出预报。洪水预报通常根据降雨-径流关系或上下站水位-流量对应关系进行预报,其预见期一般不长,但精度相对较高。因此,洪水预报主要是结合降雨对径流的预报。汉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在年内分布很不平均,夏秋两季为汛期,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尤以6-9月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在汛期,径流呈现双峰型。汉江流域由暴雨形成的洪水,主要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每年的5-9月都有洪水现象发生,尤其在7、8月份可以形成较大洪水。安康属于汉江上游的峡谷地带,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暴雨中心往往会集中在安康段,具有“十年九汛”的特点,目前,洪水灾害已经成为安康地区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工程措施是防洪的基础,非工程措施是安全渡汛的保证,因此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洪水预报进行深入研究,精准的预报洪水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汉江流域安康段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了该区域的水文基础数据,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把计算周期划分三个时间段,即:1991-2005年、2006-2012年、2013-2017年。日雨量资料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进行整理,通过出库径流资料还原计算天然入库径流。对于时间序列趋势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Kendall方法检验,基于R语言进行编程计算,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年降雨量进行突变检验,计算出安康段年平均入库流量的M-K突变分析统计值。由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安康水库降雨径流呈明显的相关关系,说明安康水库的径流来自于降雨,且年降雨量大,年径流系数就大,即安康水库的洪水过程与该区域的降水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了大数据分析方法中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Long-Short Term Memory,LSTM)模型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日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安康水库入库径流和降雨都属于非平稳时间序列,都属于随机事件,但是在连续的时间序列上,通过相关分析,也会找出其规律性。本文研究对象为1991年-2017年这27年的水文数据。由于入库径流由水位反推而来,在采集的数据中也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值,比如有缺漏、数值明显偏大或者偏小等。为准确预测,要先利用Pandas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剔除异常数据,补全空白数据等。引入LSTM模型到洪水预报中,通过编制Python语言编制并多次调整参数,成功构建计算模型后,利用安康段27年的水文数据进行了入库径流的模拟计算,选取了7个代表年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计算以及10次场次洪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用日径流资料对代表年进行径流模拟,选取时段资料用于场次洪水过程的模拟计算,把得到的结果分别与实测径流对比,两次模拟得出的结果精度都较高。为了对采用LSTM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作为对照,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模拟计算,新安江模检验型是我国着名的被广泛认可的水文模型,在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的湿润季节应用效果较好,从应用条件来看,本文的研究区域是适用的。本文采用新安江模型对汉江流域安康段的日径流过程进行模拟。应用整理后的资料,编制C语言程序,1991年1995年的水文资料用于参数率定,1996年-2017年资料用于研究区域的洪水过程的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后发现,新安江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径流拟合得并不令人满意。可见,将LSTM模型方法应用于研究区域是有明显优势的,提高了水文预报的精度、缩短了预报时间,模拟计算研究深入到场次洪水阶段。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水文资料的获取是非常困难的,在场次洪水的计算中因满足要求的资料极少,导致在模拟计算中可训练学习的资料偏少,影响了学习效果。而伴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定会促进信息的获取更为便捷,也会极大地提高水文预报结果的精度。
张琦[6](2019)在《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水灾害是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受地形、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南山区中小流域洪水灾害频发,成为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部署区域。位于重庆市北部的龙溪河流域近四十年来洪灾形势严峻,如何进一步加强洪水预报,并基于流域内湿地、水库等资源建立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是龙溪河流域防洪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流域洪水预报的主要方法为建立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对产汇流和洪水演进等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本文融合水文模型和水动力模型的优点,将水文模型计算得到的流量过程作为水动力模型的入流边界条件,建立水文-水动力串联耦合模型,应用于不同重现期暴雨条件下龙溪河流域的洪水模拟,以二维洪水淹没图的形式直观反映流域的淹没情况,为防洪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湿地建设管理是流域综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因具有水土涵养和滞洪蓄洪能力,湿地对降低流域的洪水淹没程度具有正向作用,但作用的显着性受到湿地地理位置、蓄水能力、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湿地防洪效果的差别较大,需根据流域和湿地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本文基于水文-水动力模型对龙溪河流域双桂湖湿地及周边水库群的防洪效果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对流域中上游的洪水减弱效果显着优于流域下游,梁平区重点防洪区域和林镇的洪水减弱效果明显。湿地防洪作用的研究对流域管理部门利用自然资源对防洪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狮子滩水库为龙溪河流域最大的水库,承担着保护下游河道、电站厂房、农村工厂防洪安全的重要任务。采用最新测量得到的库容曲线对狮子滩水库当前调洪方案进行指标复核,并提出将前、后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分别提高0.5m的调洪新方案,经调洪试算,两方案均满足水库及下游河道的防洪要求。采用HEC-RAS二维模型对不同控泄条件下狮子滩水库下游河道进行洪水演进模拟,得到河道及漫滩的洪水淹没图。新调洪方案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水库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狮子滩水库调洪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李薇[7](2019)在《雨洪调蓄公园规划设计与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洪水问题在我国山地较多的城市尤为突出。为降低山地城市因暴雨带来的洪水危害,本研究拟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以城市雨洪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为切入点,探讨水量平衡法和有源淹没分析法在雨洪调蓄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有源淹没分析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雨洪调蓄公园评价中的应用。调洪沉砂池、雨水调节池属于传统的雨洪调节工程,功能比较单一,经过对其进行升级优化,从而设计出雨洪调蓄公园,可有效地治理洪水。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台南和高雄的雨洪调蓄公园的研究,分析其建设概况、综合规划,以及排水调蓄机制、施工工法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特征及其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提出了在中国大陆地区建设雨洪调蓄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水量平衡法和有源淹没分析法是城市雨洪管理的非工程措施,当出现暴雨时,洪水不能及时宣泄,运用以上方法能对其淹没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指导防洪排涝规划和场地规划与设计,从而防止因过大的径流量使下游地区过早出现洪峰。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台湾台北市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通过水量平衡法和有源淹没分析法,对洪水淹没空间分布及所需雨洪调蓄量进行计算分析,并对雨洪调蓄公园的设计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此为依据进行方案设计,并通过有源淹没分析法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设计后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的调蓄效益以及评价其景观效果。经评价可知:设计后的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的主要功能是调蓄洪水、减少洪峰流量、化解洪水冲击、减少泥沙沉积量,能有效防洪减灾。此外,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景观效果整体评价为4.17分,总体情况较好,不仅能美化城市生态环境,还能供市民游玩休闲,但仍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笔者通过多种研究及评价方法开展研究活动,通过结合使用数理推算及软件系统辅助设计,实现定性和定量的全面分析,创造性提出将城市雨洪管理非工程措施——水量平衡法和有缘淹没分析法与城市雨洪管理工程措施——雨洪调蓄公园相结合来进行雨洪管理相关设计的理论,以期能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黄伟涛[8](2018)在《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减灾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掌握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的减灾效益,对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减灾效益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实地查勘,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和历史典型洪水灾害资料,综合整治前后工程基本情况,从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进行计算分析。分析认为渭河全线防洪工程建设带来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实现了"常遇洪水不成灾、设防洪水不决堤、超标洪水有对策"的治理目标,对促进陕西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张涛[9](2017)在《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多尺度城市防洪排涝研究 ——以嘉陵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不断被打破,尤其在山地流域这种用地条件破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其地形、地貌,江河的产、汇流条件及水域的水质等发生了显着变化,导致流域沿线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损失严重。目前针对山地流域城市洪涝灾害的问题,人们对防洪系统工程化更为关注,而就灾害形成进程中的全流域宏观因素方面而言,尚未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欠缺系统的减灾、防灾调控措施,尚未能够深入针对城市洪涝灾害的特点、性质、规律等开展分析工作。本文即以流域综合防灾这一方面作为切入点,将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城市水文学以及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宏观流域、中观城市和微观场地三个层面分析用地硬化及河道人工化对流域景观形态特征、结构的干扰,由此对引发城市洪涝灾害的地貌、水系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对量化调控管理流域防灾的模式进行总结,即结合科学调控实现合理开发以及利用,减少灾害,打造包含景观美学、防灾等诸多功能的流域系统。本文结合嘉陵江流域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具体防洪排涝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将流域和城市区域内的每条河道都抽象成外围整体流域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小流域)。这些小流域与嘉陵江流域内其他外围江河水域之间互联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流域系统。通过分析嘉陵江流域整体水循环系统的变迁及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机理,探讨通过保护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城市水自然循环、利用雨洪的场地景观设计的三级防洪排涝策略,为嘉陵江流域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提升提出相应的规划与建设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首先从我国面临的雨洪内涝灾害呈现频发、多发及易发趋势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缘起,由此引申出研究对象及特点、研究目的及意义,并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传统的雨水处置方式与水资源、水循环系统、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简要地梳理了发达国家近年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些典型的雨洪管理理念和相关体系,并从研究尺度、控制目标、核心内涵、技术措施等层面比较分析了这些体系的特点,总结了发达国家及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新的雨洪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制定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概念建立与方法体系。阐述了对山地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的认识,并对山地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的重点内容进行辨析,深入阐释了“山地城市”、“生态格局”和“流域”三大概念的多元内涵,并提出基于山地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防洪排涝研究方法体系,界定了研究城市防洪排涝的“宏观流域、中观城市、微观场地”三种尺度,融入基于GIS的流域汇流分析和城市汇水单元分析的水文学相关理论方法,提出以宏观尺度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为系统指导,以中观尺度的城市水系优化与生态修复为控制导则,以微观尺度的场地生态化建设为实践路径,建立完整的基于山地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城市防洪排涝规划体系。第三章:机制研究与调研分析。基于嘉陵江流域历史洪涝灾害和近期洪涝灾害的统计研究,研究了嘉陵江流域城市洪涝灾害的概况,并结合灾害学、气象学与水文学相关理论,从嘉陵江流域暴雨及水文特性、洪涝灾害特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等角度分别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及特征,最后结合嘉陵江流域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分别从流域尺度、城市尺度和场地尺度分别分析了嘉陵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城市内部水系以及场地雨洪系统设计出现的问题,并剖析了现状治水工程措施与理念的不足之处。第四章:策略研究与规划干预。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分别从宏观流域、中观城市和微观场地三个层面研究了嘉陵江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策略,提出通过保护宏观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中观城市水自然循环、利用微观场地进行雨洪微循环设计的三级防洪排涝策略,可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城市洪涝灾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尺度的防洪排涝具体规划措施。第五章:案例实证研究。选取宏观流域、中观城市及微观场地三个不同尺度的规划实际案例,结合嘉陵江流域地区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气候特征以及区域城市建设特点,具体剖析了如何通过从多尺度优化全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尺度的防洪排涝规划和管理措施,以最终达到预防和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效果。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归纳研究结论与创新点,并且结合最新技术成果探讨研究的未来展望。
李海成[10](2016)在《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始终处于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中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多年来一直受到水旱灾害的严重影响。近年来,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在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方面,我国目前仍然存在防汛抗旱基础设施薄弱、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偏低、风险转移手段滞后及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中的存在问题,本文以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农业安全发展和粮食稳定增产为目标,进行了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年份和主要地区进行识别,进而进行有效的灾害预测与预警分析,为我国各地区进行农业水旱灾害防治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价值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对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概述。在此基础上,选取从1984年到2013年的最近30年期间来考察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水旱灾害的变化情况。根据中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年均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均粮食产量、年均粮食单产等指标的变动考察中国粮食生产的演进情况。根据中国各地区年均粮食播种面积、年均粮食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比重、年均粮食产量、年均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比重、粮食单产等指标的变动考察粮食生产的分布情况。根据中国和各地区30年农作物年均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年均自然灾害成灾面积、年均旱灾受灾面积、年均旱灾成灾面积、年均水灾受灾面积、年均水灾成灾面积、年均其它灾害受灾面积、年均其它灾害成灾面积等指标的变动来考察农业水旱灾害的演进情况。其次,进一步设计了粮食灾害减产率和粮食灾害减产量指标公式,从减产率和减产量两个方面分别设定了五个等级的农业水旱灾害粮食减产判断标准,并利用数据计算了中国和各地区30年间的粮食年均旱灾受灾率、粮食年均旱灾成灾率、粮食年均水灾受灾率、粮食年均水灾成灾率、粮食旱灾减产率、粮食旱灾减产量、粮食水灾减产率、粮食水灾减产量等指标的数值及其变动情况,以此反映农业水旱灾害的影响和造成的粮食减产情况。并依据农业水旱灾害判断标准,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年份和主要地区进行识别。再次,以受灾率、成灾率和减产率为研究对象,根据农业水旱灾害的近似马尔科夫性质和特点,以及农业水旱灾害序列的非对称性,构建了农业水旱灾害综合评价指数,并应用QAR和OLS模型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建立预测模型,科学运用波动系数分类方法将历年划分为不同警限区间,制定了相应的警戒线。通过实证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三方面的政策启示,一是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具有衰减性,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水旱灾害管理方式做出频繁调整,保持一个常态化、稳定性的管理机制。二是从低分位数水平到高分位数水平,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对下一期的持续冲击越来越小,而随机影响会越来越大。三是中国农业水旱灾害从长期看是动态变化的,这种变化必然带来警戒线的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警戒线水平,以做到预警的准确性、有效性。希望以这种合理的预测结果为准度进行灾害的预测预警,为我国农业的防灾减灾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最后,分析了我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中国应该从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工具体系建设、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作用、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市场转移机制、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来探寻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为我国农业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二、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海绵城市建设效益量化及综合评价 ——以宁夏固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海绵城市及其效益研究进展 |
1.2.1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
1.2.2 海绵城市效益识别量化研究进展 |
1.3 海绵小区研究进展 |
1.3.1 海绵小区雨水利用 |
1.3.2 海绵小区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2.1 海绵城市理念 |
2.1.1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 |
2.1.2 海绵城市技术类型 |
2.2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指标选取和体系搭建 |
2.2.1 效益识别方法 |
2.2.2 效益的层次结构 |
2.2.3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的定量化 |
2.3.1 自然资本价值评估方法 |
2.3.2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定量方法 |
2.3.3 海绵城市建设效益测算方法 |
2.4 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评价 |
2.4.1 评价目标和原则 |
2.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3 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3 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实例研究 |
3.1 项目概况 |
3.2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识别 |
3.3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指标体系 |
3.4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量化 |
3.4.1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量化 |
3.5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评价 |
3.5.1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各效益计算结果 |
3.5.2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计算结果 |
3.5.3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结果分析 |
3.5.4 固原海绵城市建设总效益的合理性分析 |
4 海绵小区建设效益量化及实例研究 |
4.1 海绵小区概况 |
4.2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指标体系 |
4.2.1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识别 |
4.2.2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指标体系 |
4.3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量化 |
4.3.1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量化计算 |
4.4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评价 |
4.4.1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的效益费用分析 |
4.4.2 固原海绵小区建设效益的评价 |
4.4.3 海绵小区建设效益的合理性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土石坝水库溃决模拟及洪水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坝溃口流量过程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土石坝溃坝洪水演进研究现状 |
1.2.3 溃坝洪水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工程概况 |
1.3.3 数据资料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土石坝溃口流量水位特征研究 |
2.1 土石坝溃坝类型分析 |
2.2 HEC-RAS溃坝模型简介 |
2.2.1 HEC-RAS溃坝模型原理 |
2.2.2 HEC-RAS溃坝计算步骤 |
2.3 溃口参数设置 |
2.3.1 溃口原理 |
2.3.2 溃口形成设置 |
2.3.3 溃坝历时设置 |
2.3.4 溃坝水位设置 |
2.4 实例分析 |
2.4.1 溃坝方案设定 |
2.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EC-RAS一维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研究 |
3.1 HEC-RAS一维模型原理与构建 |
3.1.1 HEC-RAS计算原理 |
3.1.2 HEC-Geo RAS简介 |
3.1.3 HEC-RAS模型构建 |
3.2 HEC-RAS一维溃坝洪水演进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方案特征断面流量过程分析 |
3.2.2 不同方案特征断面水位过程分析 |
3.2.3 不同方案特征断面洪水时间特征分析 |
3.2.4 洪水淹没范围及水深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EC-RAS二维溃坝洪水演进模拟研究 |
4.1 HEC-RAS二维模型原理及构建 |
4.1.1 HEC-RAS二维模型原理 |
4.1.2 HEC-RAS二维模型构建 |
4.2 HEC-RAS二维溃坝洪水演进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方案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分析 |
4.2.2 不同方案溃坝洪水最大淹没水深分析 |
4.2.3 不同方案溃坝洪水最大流速分布分析 |
4.2.4 不同方案溃坝洪水淹没历时分析 |
4.2.5 二维模拟合理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溃坝洪水风险研究 |
5.1 概述 |
5.1.1 溃坝洪水风险评估区域选取 |
5.1.2 研究方法 |
5.2 危险性评价 |
5.2.1 不同方案下各指标危险度分析 |
5.2.2 不同方案下综合危险度分析 |
5.3 脆弱性评价 |
5.3.1 各指标脆弱度分析 |
5.3.2 综合脆弱度分析 |
5.4 风险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3)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工程景观生态研究现状 |
1.2.2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研究现状 |
1.2.3 生态弹性景观研究现状 |
1.2.4 水库水土保持景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出山店水库工程概况 |
2.2 自然概况 |
2.2.1 自然条件 |
2.2.2 矿产资源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平桥区 |
2.3.2 浉河区 |
2.3.3 研究区 |
2.4 生态环境现状 |
2.5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2.5.1 水土流失 |
2.5.2 水土保持 |
2.6 小结 |
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案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处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技术路线 |
3.4 难点、可行性及创新点 |
3.4.1 难点及解决办法 |
3.4.2 可行性 |
3.4.3 创新点 |
3.5 小结 |
4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基本概念与理论 |
4.1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1.1 水土保持 |
4.1.2 景观与弹性 |
4.1.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 |
4.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 |
4.3 小结 |
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单元划分与景观要素 |
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 |
5.1.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原则 |
5.1.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步骤 |
5.1.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单元划分结果 |
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要素 |
5.3 小结 |
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 |
6.1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 |
6.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1.2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矩阵 |
6.1.3 基于地形基础上的定量分析 |
6.1.4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幅度分析 |
6.1.5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分析 |
6.1.6 出山店水库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分析结果 |
6.2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1 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6.2.3 评价指标权重 |
6.2.4 生态脆弱性评价 |
6.2.5 出山店水库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分析 |
6.3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6.3.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及原则 |
6.3.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方法 |
6.3.3 林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1) |
6.3.4 草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2) |
6.3.5 耕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3) |
6.3.6 水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B4) |
6.3.7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
6.4 出山店水库生态景观基本特征分析 |
6.4.1 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指标 |
6.4.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景观要素特征分析 |
6.5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及指标体系 |
6.5.1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模型 |
6.5.2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指标体系 |
6.6 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分析评价 |
6.6.1 模型指标计算 |
6.6.2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计算结果 |
6.6.3 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结果分析 |
6.7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气候适应型城市的研究综述 |
1.2.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述 |
2.1.1 气候适应型城市 |
2.1.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 |
2.2 相关理论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复杂网络理论 |
2.2.3 城市治理理论 |
2.3 风险生成机理 |
2.3.1 风险生成一般机理 |
2.3.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的生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识别 |
3.1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及选取 |
3.1.1 风险识别方法介绍 |
3.1.2 风险识别方法选取 |
3.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识别 |
3.2.1 基于案例研究法的风险识别 |
3.2.2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识别 |
3.3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清单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拓扑构建 |
4.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构建 |
4.1.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间相关关系识别 |
4.1.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的确定 |
4.2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边权确定的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 |
5.1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
5.1.1 复杂网络模型理论基础 |
5.1.2 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的选取 |
5.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实证研究 |
5.2.1 西安市基本概况及气候变化现状 |
5.2.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边权的确定 |
5.2.3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 |
5.2.4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关键因素的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防范 |
6.1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防范措施 |
6.1.1 风险源防范 |
6.1.2 风险中介防范 |
6.2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 |
6.2.1 多部门协同防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
6.2.2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组织设计 |
6.2.3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运行机制 |
6.2.4 多部门协同防范的保障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七大地理区域灾害情况统计(2012-2016 年) |
B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风险因素合并过程 |
C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邻接矩阵A |
D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相关性问卷 |
E 西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加权邻接矩阵W |
F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G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2 研究区域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各章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文预报模型及应用 |
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2.2 水文模型的应用 |
2.3 水文模型评估 |
2.3.1 模型选择 |
2.3.2 模型率定 |
2.3.3 模型验证 |
2.3.4 模型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洪水预报模型 |
3.1 新安江模型原理 |
3.1.1 流域蒸散发计算 |
3.1.2 产流计算 |
3.1.3 三水源划分 |
3.1.4 流域汇流计算 |
3.2 马斯京根洪水演算法 |
3.2.1 基本原理 |
3.2.2 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程 |
3.2.3 马斯京根连续演算法 |
3.3 大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
3.3.2 大数据分析方法涉及的技术 |
3.3.3 大数据分析的主要技术 |
3.3.4 大数据分析的难点 |
3.3.5 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 |
3.3.6 基于深度学习的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域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计算 |
4.1 研究工程概况 |
4.2 资料收集整理与统计计算 |
4.2.1 汉江上游梯级简介 |
4.2.2 原始数据来源 |
4.2.3 计算周期划分与流域分块 |
4.2.4 资料整理与统计计算 |
4.3 水文历史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LSTM模型的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5.1 日径流过程模拟计算 |
5.1.1 LSTM模型网络训练 |
5.1.2 LSTM模型模型构建 |
5.1.3 计算结果验证 |
5.1.4 计算结果分析 |
5.2 代表年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5.2.1 代表年的选取 |
5.2.2 代表年全年径流过程模拟结果 |
5.2.3 代表年汛期洪水模拟结果 |
5.3 场次洪水模拟计算 |
5.3.1 场次洪水资料的选取 |
5.3.2 场次洪水资料分析 |
5.3.3 场次洪水模拟计算结果 |
5.3.4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5 误差分析 |
5.3.6 过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新安江模型的洪水过程模拟计算 |
6.1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计算 |
6.1.1 蓄满产流模型 |
6.1.2 流域透水面积上蓄水容量曲线方程 |
6.1.3 流域径流深计算 |
6.1.4 流域蒸散发模型 |
6.1.5 流域土壤蓄水量计算 |
6.1.6 流域透水面积上总径流R(净雨)划分 |
6.1.7 流域汇流模型 |
6.2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参数率定 |
6.2.1 参数率定 |
6.2.2 产流模型参数率定 |
6.2.3 分水源参数率定 |
6.2.4 计算结果验证 |
6.2.5 计算结果分析 |
6.3 新安江模型法与LSTM模型汛期模拟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龙溪河流域洪水灾害现状 |
1.1.2 湿地防洪功能 |
1.1.3 水库调洪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 |
1.2.2 湿地防洪研究 |
1.2.3 水库防洪调度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文-水动力串联耦合模型建立 |
2.1 概述 |
2.2 龙溪河流域基本资料整理 |
2.2.1 龙溪河流域概况 |
2.2.2 地形资料 |
2.2.3 水文资料 |
2.2.4 土壤分布资料 |
2.2.5 土地利用资料 |
2.2.6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料 |
2.3 水文模型 |
2.3.1 SWAT水文模型基本原理 |
2.3.2 SWAT水文模型建立 |
2.4 水动力模型 |
2.4.1 HEC-RAS二维水动力模型基本原理 |
2.4.2 HEC-RAS二维水动力模型建立 |
第3章 湿地对龙溪河流域的洪水减弱作用分析 |
3.1 概述 |
3.2 双桂湖湿地公园工程概况 |
3.3 双桂湖湿地模型建立 |
3.4 模型参数率定 |
3.4.1 双桂湖湿地及周边水库蓄水量计算 |
3.4.2 湿地蓄水区模型参数率定 |
3.5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1 全流域淹没面积分析 |
3.5.2 梁平区和林镇洪水减弱情况分析 |
3.5.2.1 和林镇淹没面积分析 |
3.5.2.2 和林镇淹没区水深分析 |
3.6 湿地扩建对流域洪水的影响研究 |
第4章 狮子滩水库调洪计算与下游河道洪水演进模拟 |
4.1 概述 |
4.2 狮子滩水库基本情况 |
4.3 水库防洪调度基本理论 |
4.3.1 水库防洪调度理论发展概况 |
4.3.2 水库防洪调度原理与方法 |
4.4 调洪计算基本资料 |
4.4.1 流域与社会经济资料 |
4.4.2 设计洪水资料 |
4.4.3 泄流能力资料 |
4.4.4 狮子滩水库库容曲线 |
4.5 防洪调度方案拟定 |
4.6 防洪控制指标计算 |
4.7 狮子滩水库下游河道洪水模拟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雨洪调蓄公园规划设计与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现象严重 |
1.1.2 中国大陆地区推行海绵城市建设 |
1.1.3 中国台湾地区兴建雨洪调蓄公园成果显着 |
1.1.4 雨洪调蓄措施与景观行业联系日益密切相关 |
1.1.5 有源淹没分析法在景观设计层面的运用逐渐增多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归纳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数理推算法 |
1.4.5 计算机辅助模拟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雨洪管理研究综述 |
2.1.1 雨洪管理相关概念阐述 |
2.1.2 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2.1.3 总结与反思 |
2.2 雨洪管理非工程措施研究综述 |
2.2.1 雨洪管理非工程措施相关概念阐述 |
2.2.2 雨洪管理非工程措施研究进展 |
2.2.3 总结与反思 |
2.3 雨洪管理工程措施研究综述 |
2.3.1 雨洪管理工程措施相关概念阐述 |
2.3.2 雨洪调蓄公园研究进展 |
2.3.3 总结与反思 |
2.4 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
2.4.1 相关概念阐述 |
2.4.2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2.4.3 本研究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3.1 美国富士沃德雨洪调蓄公园 |
3.1.1 概况 |
3.1.2 规划设计 |
3.1.3 总结与反思 |
3.2 日本彩湖雨洪调蓄公园 |
3.2.1 概况 |
3.2.2 规划设计 |
3.2.3 总结与反思 |
3.3 中国台湾台南科学工业园区雨洪调蓄公园 |
3.3.1 概况 |
3.3.2 规划设计 |
3.3.3 总结与反思 |
3.4 中国台湾高雄本和里雨洪调蓄公园 |
3.4.1 概况 |
3.4.2 规划设计 |
3.4.3 总结与反思 |
3.5 本章小结 |
4 雨洪调蓄公园规划设计与综合评价方法 |
4.1 雨洪调蓄公园规划设计与综合评价具体步骤 |
4.2 通过水量平衡法计算雨洪调蓄量的具体步骤 |
4.2.1 确定设计暴雨重现期 |
4.2.2 确定径流系数 |
4.2.3 确定集流时间 |
4.2.4 计算设计暴雨强度 |
4.2.5 计算尖峰径流量 |
4.2.6 计算雨洪调蓄量 |
4.3 通过有源淹没分析法进行洪水淹没分析的具体步骤 |
4.3.1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方法 |
4.3.2 种子蔓延算法 |
4.4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体系构建 |
4.4.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4.4.2 层次结构的构建 |
4.4.3 构建AHP专家问卷并调查 |
4.4.4 确定权重向量(W) |
4.4.5 评价权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台湾台北市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设计实践 |
5.1 基地概况与设计范围 |
5.1.1 基地概况 |
5.1.2 研究与设计范围 |
5.2 规划设计目的及调洪标准 |
5.2.1 规划设计目的 |
5.2.2 规划设计调洪标准 |
5.3 前期分析 |
5.3.1 基地潜力与限制分析 |
5.3.2 相关计划法规 |
5.3.3 自然环境分析 |
5.3.4 人文环境分析 |
5.4 基地雨洪调蓄量计算 |
5.4.1 雨洪调蓄量计算步骤 |
5.4.2 基于有缘淹没分析的实际雨洪调蓄量分析 |
5.5 总体方案 |
5.5.1 总体概念 |
5.5.2 总体布局 |
5.5.3 特色规划 |
5.5.4 专项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台湾台北市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建设综合评价 |
6.1 建成概况 |
6.2 台湾台北市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实际雨洪调蓄效益评估 |
6.2.1 水工模型试验对实际雨洪调蓄效益的评估 |
6.2.2 有缘淹没分析法对实际雨洪调蓄效益的评估 |
6.3 台湾台北市大沟溪雨洪调蓄公园景观效果评价 |
6.3.1 构建评语集 |
6.3.2 构建FCE大众问卷并调查 |
6.3.3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6.3.4 模糊合成各层评价向量 |
6.3.5 综合评分值计算及等级评定 |
6.3.6 评价结果分析 |
6.3.7 后期整改建议 |
6.4 本章小节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2 创新与不足 |
7.1.1 创新之处 |
7.1.2 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作者简历 |
(8)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减灾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渭河防洪工程情况 |
1.1 渭河全线整治前的防洪工程情况 |
1.1.1 堤防工程 |
1.1.2 河道整治工程 |
1.2 渭河全线整治后的防洪工程情况 |
1.2.1 治理标准 |
1.2.2 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实施情况 |
2 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
2.1 致灾洪水分析 |
2.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2.2.1 洪灾直接损失指标的确定 |
2.2.2 洪灾损失增长率的分析确定 |
2.2.3 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计算 |
2.3 间接经济损失分析 |
2.4 土地增值经济效益 |
2.5 渭河防洪工程的负效益分析 |
2.6 防洪工程减灾经济效益 |
3 防洪工程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
3.1 社会效益分析 |
3.2 环境效益分析 |
3.3 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4 结论 |
(9)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多尺度城市防洪排涝研究 ——以嘉陵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缘起 |
1.1.1 我国雨洪内涝灾害呈现频发、多发及易发趋势 |
1.1.2 城市洪涝灾害具有从江河洪水灾害转向城市内涝灾害的趋势 |
1.1.3 城市雨洪内涝灾害发生机制极其复杂、牵涉面广 |
1.2 研究对象及特点 |
1.2.1 城市洪涝灾害 |
1.2.2 城市洪涝灾害的特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4.1 流域层面防洪排涝研究进展 |
1.4.2 国外城市及场地层面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
1.4.3 国内研究进展 |
1.4.4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框架 |
1.5.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基于山地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防洪排涝观 |
2.1 对山地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的认识 |
2.1.1 山地流域防洪与山地 |
2.1.2 山地流域防洪与流域 |
2.1.3 山地流域防洪与生态 |
2.2 山地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的重点概念辨析 |
2.2.1 山地城市 |
2.2.2 生态格局 |
2.2.3 流域 |
2.3 基于山地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防洪排涝研究路径 |
2.3.1 研究尺度的界定 |
2.3.2 汇水单元的划分 |
2.3.3 研究重点的确立 |
2.4 本章小结 |
3 嘉陵江流域城市洪涝灾害分析 |
3.1 嘉陵江流域城市洪涝灾害概况 |
3.1.1 嘉陵江流域历史洪灾统计研究 |
3.1.2 嘉陵江流域近期重大洪灾统计 |
3.2 嘉陵江流域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及特征分析 |
3.2.1 嘉陵江流域暴雨及水文特性分析 |
3.2.2 嘉陵江流域城市水灾的特点分析 |
3.2.3 嘉陵江流域城市水灾致灾因子分析 |
3.2.4 嘉陵江流域城市水灾孕灾环境分析 |
3.3 现状治水工程措施的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 |
3.3.1 流域尺度: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出现的问题 |
3.3.2 城市尺度:城市内部水系生态出现的问题 |
3.3.3 场地尺度:场地雨洪系统设计出现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嘉陵江流域城市防洪排涝策略研究 |
4.1 流域尺度的防洪排涝策略研究 |
4.1.1 基于遥感动态模拟的流域尺度防洪排涝规划分析 |
4.1.2 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模式 |
4.1.3 编制流域综合防洪规划 |
4.1.4 统筹水系关联环境资源 |
4.1.5 培育流域森林用地 |
4.1.6 涵养流域水系湿地 |
4.2 城市尺度的防洪排涝策略研究 |
4.2.1 基于水系生态修复的城市尺度防洪排涝规划分析 |
4.2.2 承接流域防洪规划要求 |
4.2.3 合理制定城市防洪标准 |
4.2.4 优化水系关联用地土地利用 |
4.2.5 构建城市水生态廊道系统 |
4.2.6 迁移洪泛区的城市片区 |
4.3 场地尺度的防洪排涝策略研究 |
4.3.1 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场地尺度防洪排涝规划分析 |
4.3.2 建设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绿色街道 |
4.3.3 建设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生态住区 |
4.3.4 建设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公园绿地与广场 |
4.3.5 建设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生态停车场 |
4.3.6 因地制宜选取雨洪微循环工程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嘉陵江流域城市尺度度防洪排涝规划案例研究 |
5.1 流域尺度: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流域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
5.1.1 基于遥感数据的嘉陵江流域自然地理因子分析 |
5.1.2 基于空间插值的嘉陵江流域降水气候因子分析 |
5.1.3 基于空间插值的嘉陵江流域社会经济因子分析 |
5.1.4 嘉陵江流域流域综合防洪排涝体系规划 |
5.1.5 嘉陵江流域水系关联环境资源整体管理规划 |
5.1.6 嘉陵江流域生态廊道的保护规划 |
5.2 城市尺度:基于水系生态修复的城市防洪排涝专项规划研究 |
5.2.1 自然地理因子分析 |
5.2.2 现状水系河道因子分析 |
5.2.3 洪涝灾害分析 |
5.2.4 水系建设指引及规划 |
5.2.5 岸线生态修复规划 |
5.2.6 水生态系统构建规划 |
5.3 场地尺度:基于雨洪数值计算的旧城街道海绵化改造规划研究 |
5.3.1 项目概况 |
5.3.2 街道绿化现状分析 |
5.3.3 街道周边地块性质分析 |
5.3.4 设计原则与策略 |
5.3.5 街道海绵化数值计算 |
5.3.6 街道分段海绵化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1 水旱灾害 |
2.1.2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 |
2.1.3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农业保护理论 |
2.2.3 马克思恩格斯的灾害思想 |
2.2.4 于光远的人灾互制思想 |
3 中国粮食生产和水旱灾害的演进分析 |
3.1 中国粮食生产总体历史演进分析 |
3.1.1 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变化情况 |
3.1.2 中国粮食产量总体变化情况 |
3.1.3 中国粮食单产总体变化情况 |
3.2 中国粮食生产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
3.2.1 中国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分布情况 |
3.2.2 中国各地区粮食产量分布情况 |
3.2.3 中国各地区粮食单产分布情况 |
3.3 中国水旱灾害总体灾情历史演进分析 |
3.3.1 中国农作物自然灾害演进情况 |
3.3.2 中国农作物旱灾演进情况 |
3.3.3 中国农作物水灾演进情况 |
3.3.4 中国农作物其它灾害演进情况 |
3.4 中国水旱灾害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
3.4.1 中国各地区自然灾害分布情况 |
3.4.2 中国各地区旱灾分布情况 |
3.4.3 中国各地区水灾分布情况 |
3.4.4 中国各地区其它灾害分布情况 |
4 中国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 |
4.1 分析方法和数据说明 |
4.1.1 分析方法说明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分析 |
4.2.1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不同年份变化分析 |
4.2.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率不同地区变化分析 |
4.3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分析 |
4.3.1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不同年份变化分析 |
4.3.2 中国粮食水旱灾害减产量不同地区变化分析 |
4.4 中国重大以上水旱灾害粮食减产年份和地区识别 |
4.4.1 水旱灾害减产等级识别依据 |
4.4.2 减产率标准识别 |
4.4.3 减产量标准识别 |
4.4.4 减产率和减产量双重标准识别 |
5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预测与预警分析 |
5.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警的基本步骤 |
5.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评价指标选择及综合评价指数构建 |
5.3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与预警模型的建立 |
5.3.1 基于分位数自回归的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安全警限的确定 |
5.4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测与预警的实证分析 |
5.4.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指数的平稳性检验 |
5.4.2 基于OLS和QAR模型的模型估计 |
5.4.3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预警警限的确定 |
5.4.4 实证分析结果与政策启示 |
6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6.1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
6.1.1 水旱灾害防治工程体系 |
6.1.2 水旱灾害防治组织体系 |
6.1.3 水旱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
6.1.4 水旱灾害防治监测预报体系 |
6.1.5 水旱灾害防治应急管理体系 |
6.1.6 水旱灾害防治社会保障体系 |
6.2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实施了适度的风险管理 |
6.2.1 形成了分类管理的应急管理机制 |
6.2.2 提高了防洪工程规避风险能力 |
6.2.3 加大了水旱灾害防治支持力度 |
6.3 中国农业旱灾风险管理明显不足 |
6.3.1 农业干旱预警机制尚未建立 |
6.3.2 农业干旱风险转移手段滞后 |
6.3.3 抗旱减灾工程建设投入不足 |
6.4 中国农业水灾风险管理面临挑战 |
6.4.1 防洪体系仍显薄弱 |
6.4.2 抵御洪水能力偏低 |
6.4.3 农田灌溉问题缠身 |
6.5 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急需提高 |
6.5.1 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不完善 |
6.5.2 水旱灾害预测预警能力不足 |
6.5.3 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弱 |
6.5.4 防汛抗旱技术水平低 |
7 国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1 国外典型国家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
7.1.1 美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1.2 以色列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1.3 巴西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2 国外典型国家的洪涝灾害风险管理 |
7.2.1 美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2.2 日本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2.3 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2.4 荷兰洪水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
7.3 国外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7.3.1 国外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7.3.2 国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启示 |
8 中国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工具体系建设 |
8.1.1 加强水旱灾害工程性工具体系建设 |
8.1.2 加强水旱灾害非工程性工具体系建设 |
8.2 发挥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作用 |
8.2.1 发挥政府对风险管理的主导作用 |
8.2.2 提升农户水旱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
8.3 搭建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市场转移机制 |
8.3.1 积极完善农业水旱灾害保险体系 |
8.3.2 积极开放农业保险的再保险市场 |
8.3.3 创新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工具 |
8.4 完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 |
8.4.1 整合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组织系统 |
8.4.2 完善农业水旱灾害管理的立法监管机制 |
8.4.3 规范涉农防灾抗灾资金的投入保障机制 |
8.4.4 构筑行之有效的灾后恢复重建保障体系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防洪减灾经济效益的计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海绵城市建设效益量化及综合评价 ——以宁夏固原市为例[D]. 孙文靖.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土石坝水库溃决模拟及洪水风险研究[D]. 班华珍. 广西大学, 2020(02)
- [3]出山店水库水土保持弹性景观功能研究[D]. 徐鹏.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4]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风险评估与防范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武雪子. 重庆大学, 2019(01)
- [5]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汉江流域安康段洪水预报研究[D]. 王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水文-水动力模型及其在暴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D]. 张琦. 清华大学, 2019(02)
- [7]雨洪调蓄公园规划设计与综合评价研究[D]. 李薇. 浙江大学, 2019(01)
- [8]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减灾效益分析[J]. 黄伟涛. 陕西水利, 2018(04)
- [9]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理念的多尺度城市防洪排涝研究 ——以嘉陵江流域为例[D]. 张涛. 重庆大学, 2017(06)
- [10]水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风险管理研究[D]. 李海成.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