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防治病虫害现状及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0)在《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杂粮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旱区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旱作农业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交换频繁,许多病虫害随农产品传播加快,小杂粮病虫害发生既有区域特殊性又有一般性,只有在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并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病虫害。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的谷子、燕麦、糜子、荞麦以及豌豆等五种小杂粮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就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以期为会宁县小杂粮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的谷子、燕麦、糜子、荞麦以及豌豆等五种小杂粮的主要病害共计13种,其中危害等级为Ⅳ级的共有5种,分别是:谷子白发病、谷瘟病、谷子炭疽病、豌豆根腐病以及荞麦立枯病;危害等级为Ⅲ级的共有5种,分别是:谷子黑穗病、燕麦黑穗病、糜子黑穗病、谷子叶斑病、豌豆叶斑病、荞麦霜霉病、燕麦锈病、糜子锈病、豌豆锈病以及豌豆白粉病;危害等级为Ⅱ级的共有3种,分别是:糜子褐斑病、豌豆病毒病以及谷子红叶病、糜子红叶病。2.会宁县中川镇高陵村小杂粮种植基地谷田,造成危害的主要害虫共有15种,其中蛀食害虫4种,食叶害虫6种,刺吸害虫2类,地下害虫3种;危害等级为Ⅳ级的主要害虫有4种,分别是高粱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栗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黏虫(Mythimna seperata)以及栗茎跳甲(Chaetocnema ingenua);危害等级为Ⅲ级的主要害虫有7种,分别是: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蝗虫(Locusta migratoria)、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金针虫(Elateridae Leach)以及蝼蛄(Gryllotalpa);危害等级为Ⅱ级的主要害虫有4种,分别是: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iibner)、大螟(Sesamia inferens)、叶蝉类和飞虱类。对会宁县小杂粮种植基地谷田成株期造成危害的害虫主要是栗灰螟、黏虫、栗茎跳甲以及高粱条螟,其虫种比分别为:19.5%、14.3%、13.1%和9.2%,而这几种害虫对谷子会造成严重危害并对谷子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3.对于谷子白发病可以通过控制侵染来源以及适时晚播来缓解病害的影响,对于谷瘟病可以通过及时处理病草,拾烧根茬并加强管理来缓解,对于燕麦炭疽病可以选用抗炭疽病品种,进行轮作种植且在收获后深翻土地来缓解,对于豌豆根腐病可以选用抗病品种来进行缓解,对于荞麦立枯病可以采用深耕轮作的方式来缓解。对于谷子黑穗病、燕麦黑穗病、糜子黑穗病可以选留无病种、轮作种植以及及时拔除病株、加强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谷子叶斑病、豌豆叶斑病可以通过对种子进行消毒、充分施肥以及高畦或起垄栽培来缓解,对于荞麦霜霉病可以采用轮作种植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方式来缓解,对于燕麦锈病、糜子锈病、豌豆锈病可以加强栽培管理、消灭带病残体以及增施有机肥等来进行缓解,对于豌豆白粉病可以通过深翻土地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糜子褐斑病、荞麦褐斑病可以通过适时早播、轮作种植并及时清除病菌植株等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豌豆病毒病可以通过选用无病耐病品种以及防治传毒昆虫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谷子红叶病、糜子红叶病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以及清除田边杂草的方式来进行缓解。对于小杂粮虫害的防治,需要严格执行作物检疫制度,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加强种植管理,物理防治与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来进行综合防治,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4.小杂粮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种植分散及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技术不系统两个方面,甘肃地区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意识不强,对农药的认知度不高与使用不科学等;对于小杂粮病虫害的系统研究较少,具体应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完善。针对现阶段小杂粮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农作物检疫制度,派遣农业技术人员就小杂粮病虫害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向种植农民进行宣贯并结合农民的种植经验提炼优化小杂粮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方法;进一步完善综合防治技术并结合种植过程进行细化推广,尽量减少用药,促进小杂粮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仇相玮[2](2020)在《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药施用大国,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户是施用农药的直接行为决策主体,研究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是控制并减少农药施用量的关键。农户减施农药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路径有三种:一是采纳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化学农药利用率;二是采纳绿色防控技术替代化学农药;三是种植“节药型”农作物品种以替代高用药作物品种。本文基于对山东省栖霞、蓬莱、海阳、蒙阴和沂源等地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探索分析了“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机理及效应”“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农户减施农药激励政策”等问题,以期激励农户减施农药,为实现农药施用量负增长目标提供政策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考察了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得出结论:宏观上,在一系列农药减量增效政策引导下,2015年后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均略微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农药安全施用上限,农药施用存在地区差异,华中、华北和东南地区是农药施用最大的三个地区;微观上,对山东省内苹果种植户的调研结果表明,多数农户能够认识到农药过量施用的现状及危害,尤其重视对其自身健康的危害,并表示愿意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减施农药;农户认为减施农药主要从产量、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三个方面影响苹果生产;虽然有83.18%的样本农户表示至少采纳过一种节药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主要采纳了科学施药方法和农药助剂技术,对节药效果更显着的高效施药机械、精准施药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率仅为26.47%;技术采纳方式以自行购置设备为主,政府补贴也促使一定比例的农户采纳了节药型技术;异质性农户的减施农药行为存在差异,规模种植户比传统小农户更愿意减施农药。农户选用不同技术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产生了显着的减药增收效应。按照技术属性差异,将高效施药技术分为科学施药方法、农药助剂、高效施药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四类,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采纳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劳动力禀赋、与邻里交流程度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农户采纳二次稀释技术的关键因素;年龄、与邻里交流程度是影响农户采纳农药助剂的关键因素;资金状况、种植面积、地块集中度、参与技术培训以及政策支持是影响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机械的关键因素;年龄、文化程度、风险偏好、种植面积和地块集中度对农户采纳精准施药技术有显着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能够从提升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其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改变农业产出三个方面达到理想的减药增收效果,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节药效果非常显着,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同时由于节劳、节药、节水效果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增收效应也十分显着。基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复杂、预期风险高和投资成本大的技术特性,考察了农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意愿、持续采纳行为和减药增收效应。运用SEM模型分析了风险感知和技术认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均具有显着影响,且风险感知的作用程度大于技术认知,技术认知显着负向影响风险感知,表明技术认知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的抑制作用;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政府支持和采纳效果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贴政策、销售支持、感知有用性和生态效果对农户持续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有显着正向影响;理论上,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可从要素替代、减轻病虫害发生程度和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运用ESRM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节药效果显着,但受苹果价格波动、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农户采纳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未能产生显着的增收效果,这也造成了部分农户选择弃用该技术。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差距较大,导致部分作物单位面积需药量明显高于其它作物,据此,本文将农作物划分为高用药作物、中用药作物和低用药作物三类。如果能够增加“节药型”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便可达到降低农作物整体加权平均用药量的目的。利用2006-2016年农药施用量及农作物种植结构相关数据,运用因素分解模型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系统测算了“节药型”农作物在种植结构中的占比变化及其对农药施用量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呈现出高用药作物占比明显增加,“节药型”作物逐渐减少的变化特征,西南、华中和东南地区增加最为明显,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及大部分地区的农药施用量增长,平均贡献率达到50.10%,在部分年份甚至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可见,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增加高用药作物种植比重的作物选择行为对减施农药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效应,应对此予以矫正。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提出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应结合节药型技术特性和异质性农户偏好进行优化,包括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节药型”农作物品种采用激励和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激励。
顾小艺[3](2020)在《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调查》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现代农业也要转型发展。在农业绿色发展进程中,我国农产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农药的残留。降低农药的施用势在必行。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绿色防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是通过各种专门的技术预防病虫害,该技术具体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型绿色防控技术三种类型,其核心特点是可操作性强,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好,降低农药的施用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人和生态协调发展。那么,目前国内绿色防控技术采用情况如何?技术在采用之后产生了什么效果?农药施用量是否降低?对作物的产量带来了什么影响?基于上述问题,研究以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为例,通过黑龙江省五常市227份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探究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效果。整体来看,黑龙江省五常市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率较高。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农户占调查样本总数的94.27%,具体地,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型绿色防控技术的农户分别占调查样本总数的85.02%、45.37%、68.72%。就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原因来看,采用率较高的农户,普遍参加过政府或合作社培训,或从农药经销商处获取,而不采用的农户,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认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时资金成本太高,人力成本太高。在水稻种植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现状的分析基础上,本研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对农药施用成本和水稻亩产量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显示: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化肥农药的施用而言,绿色防控技术会显着减少水稻种植施用农药的成本,与此同时,绿色防控技术会显着提高水稻的亩产量。在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效果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目前黑龙江省五常市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率较高,该项技术显着降低农药施用成本、显着提高水稻亩产量,要进一步加大推广,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通过技术的扩散,指导农户使用技术,同时应建立完善的信息传播和病虫害监控系统,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管制。其次,积极宣传、实施土地流转,倡导雇工施药,实行农业补贴政策,降低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门槛。最后,提升农民健康意识以及环境意识,在制定农药相关政策时也要考虑农民的健康。
徐铭蔚[4](2020)在《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文中认为降香黄檀是我国的珍贵用材树种之一,野生资源日趋减少,近些年人工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食叶害虫棉古毒蛾(Orgyia postiaca Walke)和棕斑澳黄毒蛾(Orvascasubnotata Walker),经常爆发成灾,严重影响了降香黄檀的生长。本论文从降香黄檀食叶害虫棉古毒蛾幼虫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僵虫上分离病原真菌并经分子鉴定,再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高毒力诱变株,研究诱变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室内及林间防治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食叶害虫病原真菌分离与鉴定。从降香黄檀食叶害虫棉古毒蛾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僵虫分离和纯化出虫生真菌,从中筛选出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相似真菌2株,编号BJJ01和LJJ01,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2菌株的序列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Criy.)Vuill.)和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Metschn.)Sorokin)的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8.5%和99%;BJJ01与球孢白僵菌在系统发育树属于一个分支,LJJ01与金龟子绿僵菌在系统发育树属于一个分支。结合菌落形态特征,鉴定出BJJ01和LJJ01菌株分别是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2)食叶害虫病原真菌分离株紫外诱变。将球孢白僵菌亲本菌株BJJ01和金龟子绿僵菌亲本菌株LJJ01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获得了一系列诱变菌株,以棉古毒蛾幼虫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为生物测定对象,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中筛选出球孢白僵菌诱变菌株BJJ01-UV40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LJJ01-UV60高毒力菌株。在第6d,分别用球孢白僵菌诱变株BJJ01-UV40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LJJ01-UV60处理棉古毒蛾幼虫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后,棉古毒蛾幼虫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的死亡率比亲本株分别增加了 52%和35%。(3)食叶害虫高毒力诱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诱变BJJ01-UV40和LJJ01-UV60的产孢量均显着低于球孢白僵菌亲本菌株BJJ01和金龟子绿僵菌亲本菌株LJJ01,表明紫外线能减少金龟子绿僵菌和球孢白僵菌的孢子产生。在26℃和PDA培养条件下,菌株BJJ01和BJJ01-UV60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没有显着差异,菌株LJJ01和LJJ01-UV40分生孢子的萌发率也没有显着差异,表明紫外线对金龟子绿僵菌LJJ01和球孢白僵菌BJJ01分生孢子的萌发率有很小的影响。(4)虫生真菌田间防治效果。在室内毒力测定的基础上,对球孢白僵菌诱变菌株BJJ01-UV40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LJJ01-UV60混合生物制剂在田间对棉古毒蛾幼虫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进行防治研究,发现用浓度为1×105个分生孢子/mL,1×106个分生孢子/mL和1×107个分生孢子/mL的球孢白僵菌诱变菌株BJJ01-UV40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LJJ01-UV60混合生物制,喷洒10d后,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5.2%,77.3%和93.8%。
高萌[5](2020)在《“双重网络”视角下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业生产技术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仍然以高化肥农药为主,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发展绿色农业成为政府和国家的关注焦点,而实现此目标的必然之路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因此研究如何推动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是保障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和生态性以及发展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新兴互联网与传统社会网络均成为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那么传统社会网络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发挥何种作用?新兴互联网络是否利于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从“双重网络”视角研究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势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鉴于此,本文从“双重网络”视角出发,在系统梳理互联网和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文献基础上,以陕西省苹果主产区585份农户调查问卷为样本,掌握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的基本特征,利用Probit模型和内生转换模型(ESP)实证分析了社会网络和“双重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影响,从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与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差异;并从社会网络发挥的调节效应角度分析了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肯定了传统社会网络在信息化时代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重要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本部分从农户生产种植与销售环节中所接触的人际网络视角出发,并结合已有学者对乡村“亲缘”社会网络的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的社会网络划分以及分析模式,将农户社会网络细分为宗族性社会网络、生产性社会网络以及市场性社会网络三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不同维度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简称IPM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宗族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着;生产性社会网络能够显着提高农户IPM技术10.21%,市场性社会网络能够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显着增加12.15%。二、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首先,本部分考虑到农户互联网使用的选择性偏差和遗漏相关变量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因此采用内生转换模型(ESP模型)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纳的影响,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1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可以使使用互联网农户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27.8%,说明对于使用互联网的农户而言,社会网络对其IPM技术采纳行为有正向显着影响;对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社会网络可以使其采纳IPM技术的概率增加56.6%,说明未使用互联网的农户其技术采纳决策行为主要还是取决于其社会网络关系。综合来看,社会网络对所有农户IPM技术采纳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使用互联网的那部分农户,社会网络在未使用互联网农户中发挥的作用更强。另外,农户IPM技术采纳模型M2结果表明:市场性社会网络对使用互联网的农户IPM技术采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且可以使农户IPM技术采纳概率增加15.8%,而宗族性社会网络和生产性社会网络对农户IPM技术的影响为正向,但均不显着。其次,本部分在消除可观测与不可观测变量导致选择性偏差后,ATT估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IPM技术采纳行为的可能性显着的增加41.0%,而M2为43.0%,ATU估计结果表明,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来说,通过构建反事实,其农户使用互联网对增加IPM技术采纳行为概率达到19.0%,而M2为21.0%。最后,本文通过引入社会网络变量和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乘积项来验证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IPM技术采纳行为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社会网络与互联网融入程度的交互项系数为正(0.022),即社会网络在互联网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到促进型调节作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加强互联网普及,落实线上与线下世界的连接交互,利用社会网络在其中的连接作用,充分发挥以生产性社会网络和市场性社会网络为代表的优质社会网络资源的调节作用,实现互联网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为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基础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田来印[6](2020)在《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绿色生态发展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逐渐提高,本文从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考虑到蔬菜作物农药残留问题,为此探讨一个有效生产有机蔬菜的技术方案。文中针对温室蔬菜种植出现的病虫害,依据需求分析,建立一个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为农户提供一个简便的生物防治信息浏览平台,不仅提供了生产有机蔬菜方面的技术路线,从人类饮食健康角度来说十分重要,此课题的研究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为查阅文献法、参考专业书籍,和实践调研法。在研究本课题之前,查阅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早在十九世纪初荷兰提出在农业生产上利用天敌控制害虫,逐渐地探索到生物防治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污染,生物防治技术还能促进作物健康生长,使蔬菜风味得到了提高,产量实现增收。进一步翻阅了生物防治专业知识,参照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并通过实践中进行与有经验人士交流学习,最后完善课题研究。该系统技术要点以ASP.NET为系统开发平台、以c#语言为开发工具,采用了SOL Server 2008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及c/s开发模式。c/s的三层结构:界面显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库访问层(DAL)。应用了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ASP(Active server page),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相关技术。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个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本文具体研究了温室的常见几种蔬菜,探讨了常见蔬菜的病虫害浏览、查询、及生物防治措施等功能设计。信息平台包括蔬菜病虫害信息的浏览模块、蔬菜病虫害查询模块、病虫害生物防治解决方案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设计。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实现,能够有效地把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在农业一线工作中,给农户带来了便利,生物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了蔬菜中的药物残留,扩大了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在逐步提高,丰富了有机绿色产品,对人们健康、安全的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于梦竹[7](2020)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种植面积约1.8万公顷。伴随着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时间的延长,设施蔬菜生产区各种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目前化学药剂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加之种植户缺乏科学用药的相关知识,导致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不仅严重影响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造成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安全。为了促进瓦房店市设施蔬菜健康有序的发展,科学指导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生产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计划,提高防控效果,作者通过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和田间试验,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品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示范区进行示范,总结了实用的绿色防控技术,提出了适用于瓦房店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以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和豆科为主,茄科作物主要有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有黄瓜、葫芦瓜,十字花科有油菜、白菜,豆科的四季豆、豇豆、芸豆等。通过20172019年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的调查,共调查鉴定了77种病虫害,其中番茄28种、茄子10种、辣椒12种、菜豆8种、黄瓜19种,同时明确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并且对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在蔬菜病害方面,番茄灰霉病、番茄叶霉病、番茄根结线虫病、辣椒病毒病和黄瓜霜霉病等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应作为重点防控的病害;在蔬菜虫害方面,斑潜蝇、温室白粉虱、蓟马和蚜虫是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防控的重点。2.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了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黄瓜灰霉病和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高分别可达80.48%,91.59%和88.71%,对作物安全无药害;0.5%香菇多糖水剂18.75g/hm2和26.25g/hm2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22%和76.27%;0.5%香菇多糖水剂有效成分用量26.25g/hm2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为78.90%,可作为生产无公害番茄和辣椒防治病毒病的首选药剂。在温室内施用复合微生物酵素,对防治辣椒根腐病具有明显效果,在苗期至初花期防效达82.92%,在辣椒定殖时采用100倍药液灌根的方法进行施药,药液用量350 m L/株。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明显差异,在温室白粉虱始发期放蜂,最佳放蜂数量为225000和300000头/hm2,连续放蜂4次。试验表明在害虫盛发期前使用色板防治温室害虫效果显着,黄板可有效减少白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的种群数量,蓝板可有效减少蓟马的种群数量。3.优化集成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使用化学药剂有机结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推广应用,提高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升了蔬菜质量,同时减少蔬菜和土壤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示范区的集成效益。
颜军[8](2019)在《南昌市部分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病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南昌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力地带动了园林绿化的发展。近些年,南昌市引进了多种园林绿化植物,迅速改变了以往的植物群落结构,导致市内生态小环境突然改变,病虫害发生率迅速上升。加上园林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缺位、气候变化大、栽培方式落后,病虫害问题愈加猖獗。为全面分析南昌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问题,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植物危害程度等,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的策略,间接优化市内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态效益,本文主要在实地普查基础上结合取样调查法、重点调查法探究了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有效防治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的技术及其对策,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较系统地调查了南昌市部分园林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类型,鉴定了病害30种、虫害56种,其中较严重的病害包括紫薇白粉病、碧桃流胶病、雪松针枯病、紫薇煤污病和大叶黄杨白粉病等5种;较严重的虫害有朝鲜球坚蚧、月季长管蚜、蛴螬、月季切叶蜂、紫薇绒蚧、红蜘蛛、栾多态毛蚜和光肩星天牛等8种。(2)对上述病虫害发生条件、主要规律、管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结构不合理、城市环境污染较重、病虫害防治工作管理粗放、不合理的引种导致外来病虫害入侵。(3)对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养护方式、苗木引进、防治部门和信息系统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养护队伍专业性不强、城市绿化工程苗木复检未引起重视、未能形成联防联治的机制、缺乏系统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等问题。(4)提出了强化园林绿化植物的科学配置与养护管理,严控苗木引进时的检验检疫关,建立病虫害联防联治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化管理,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测信息平台等相应对策。
杨波[9](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郭德帆[10](2019)在《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本文研究了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吡蚜酮和呋虫胺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以研发复配剂在褐飞虱爆发时应急防控害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建立水稻两迁害虫绿色防控实验点,以LED灯光诱杀稻飞虱,以性信息素诱芯+新型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并在虫害爆发时辅以适量的选择性高效化学农药。以农户常规化学防治田为对照,调查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对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3个试验点,绿色防控田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量、卷叶率、蛾量总体低于对照田;稻飞虱的数量表现为试验田高于对照田,但仍在经济阚值范围内。绿色防控试验田的蜘蛛数量总体高于对照田,黑肩绿盲蝽的数量与对照相似。测产结果显示3个地区试验田水稻的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均高于对照田,且每亩实际测产试验田高于对照田2.42%-3.63%。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两迁害虫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稻田蜘蛛有保护作用。(2)将吡蚜酮与呋虫胺溶于N-N二甲基酰胺中并定容,按照1:1、1:2、1:4、4:1、2:1等5种比例进行复配。使用浸渍法得到各种复配药剂的毒力曲线,并评价了复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水平,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62.21、1543.07、997.74、1430.78、2813.04,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对稻飞虱防效均优于等剂量单剂防效。其中,吡蚜酮:呋虫胺=2:1时,共毒系数为2813.04,增效最明显,增效倍数为27.13。
二、生物防治病虫害现状及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防治病虫害现状及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肃省会宁县小杂粮生产及分布现状 |
2.2 会宁县小杂粮生产的优势条件 |
2.2.1 地域优势明显 |
2.2.2 生产优势显着 |
2.2.3 价格优势突出 |
2.2.4 增产潜力巨大 |
2.3 小杂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1 品种退化、新品种推广缓慢 |
2.3.2 研究工作不全面 |
2.3.3 种植分散、管理粗放 |
2.3.4 小杂粮附加值不高 |
2.3.5 病虫害的分类 |
2.4 小杂粮病虫害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调查 |
3.1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调查 |
3.1.1 调查地点及时间 |
3.1.2 调查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会宁县小杂粮总体病害调查情况 |
3.2.2 会宁县不同小杂粮的病害调查情况 |
3.2.3 会宁县小杂粮病害的农业防治信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调查 |
4.1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调查 |
4.1.1 调查地点及时间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会宁县小杂粮虫害种类及危害调查 |
4.2.2 会宁县谷田害虫普查情况 |
4.2.3 谷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虫害调查情况 |
4.2.4 会宁县谷田影响较大害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会宁县小杂粮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
5.1 严格执行作物检疫制度 |
5.2 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
5.2.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
5.2.2 加强种植管理 |
5.3 采用物理措施防治 |
5.3.1 物理防治措施 |
5.4 利用生物防治 |
5.4.1 天敌昆虫资源 |
5.4.2 生物防治手段 |
5.5 化学防治 |
5.5.1 撒毒土 |
5.5.2 药剂拌种 |
5.5.3 苗期病虫害控制 |
5.5.4 成株期病虫害 |
5.5.5 地下害虫的防治 |
5.6 应用综合防治技术 |
5.7 小杂粮病虫害防治对策措施 |
5.7.1 大力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
5.7.2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 |
5.7.3 加强植保队伍建设 |
5.7.4 健全和提高病虫害监控预警能力 |
5.7.5 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户过量施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户高效施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1.2.3 关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
1.2.4 关于调整种植结构控制农药施用量的研究 |
1.2.5 关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激励政策的研究 |
1.2.6 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
2.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2.1.3 高效施药技术 |
2.1.4 绿色防控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要素替代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及样本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特征分析 |
3.1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变化趋势及现状 |
3.1.1 农药施用量变化的时间序列特征 |
3.1.2 我国农药施用量变化的空间区域特征 |
3.2 苹果种植样本户减施农药的行为特征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特征 |
3.2.2 样本农户减施农药意愿及行为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理论分析 |
4.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机理 |
4.1.1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经济学涵义 |
4.1.2 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微观决策机理 |
4.2 节药型技术特性对农户减施农药行为的影响 |
4.2.1 正外部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2.2 技术信息不对称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2.3 规模经济性与农户减施农药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
5.1 不同高效施药技术的技术属性差异 |
5.2 农户对不同属性高效施药技术的采纳行为 |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农户采纳高效施药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5.3.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置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行为及效应评价 |
6.1 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特点 |
6.2 风险感知、技术认知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意愿 |
6.2.1 文献回顾 |
6.2.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2.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6.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 政府支持、采纳效果与农户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采纳行为 |
6.3.1 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 |
6.3.2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 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减药增收效应评价 |
6.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6.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行为及其效应评价 |
7.1 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作物分类 |
7.2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
7.2.1 我国“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情况 |
7.2.2 我国各地区“节药型”农作物占比变化及地区差异 |
7.2.3 我国种植结构变化的动因分析 |
7.3 农户减种“节药型”农作物对减施农药的负效应测算 |
7.3.1 思路与方法 |
7.3.2 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农户减施农药的激励政策优化设计 |
8.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及优化方向 |
8.1.1 当前我国农药减施激励政策 |
8.1.2 当前农药减施激励政策优化方向 |
8.2 优化农药减施激励政策的建议 |
8.2.1 高效施药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
8.2.2 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激励政策建议 |
8.2.3 引导农户选种“节药型”农作物的政策建议 |
8.2.4 外部性内部化补贴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东省苹果种植户减施农药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绿色防控技术 |
2.技术效果 |
(二)理论基础 |
1.技术采用理论 |
2.外部性理论 |
3.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现状分析 |
(一)数据来源 |
1.调研过程 |
2.样本基本情况 |
(二)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1.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整体状况 |
2.农户个体特征与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 |
3.家庭水稻生产经营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 |
(三)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原因剖析 |
1.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因 |
2.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因 |
四、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效果分析 |
(一)模型构建 |
(二)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农药施用成本影响分析 |
1.农药施用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
2.农药施用成本变量选取 |
(三)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水稻产量影响分析 |
1.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2.水稻产量变量选取 |
(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1.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农药施用成本分析 |
2.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水稻产量分析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1.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率相对较高 |
2.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降低农药施用成本 |
3.水稻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增加亩产量 |
(二)政策建议 |
1.多方协调配合,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
2.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倡导雇工科学施药 |
3.积极实施价格激励,实行农业补贴政策 |
4.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农民健康环保意识 |
参考文献 |
附件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降香黄檀概述 |
1.1.1 降香黄檀主要害虫研究进展 |
1.1.2 食叶害虫的研究现状 |
1.1.3 毒蛾的防治现状 |
1.2 生物农药和微生物杀虫剂的生物防治 |
1.3 真菌杀虫剂研究的现状 |
1.4 白僵菌和绿僵菌生物防治现状 |
1.5 评价优良白僵菌和绿僵菌菌株的条件 |
1.6 课题来源与选题背景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供试土样和供试昆虫 |
2.1.3 试验研究的供试菌株 |
2.1.4 主要化学试剂 |
2.1.5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培养基及相关溶液配制 |
2.2.2 棉古毒蛾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的饲养方式 |
2.2.3 试验菌株的分离、筛选和分子鉴定 |
2.2.3.1 田间土壤中真菌的分离 |
2.2.3.2 试验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
2.2.3.3 试验菌株的分子鉴定 |
2.2.4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诱变和室内毒力测定 |
2.2.4.1 棉古毒蛾和棕斑澳黄毒蛾幼虫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
2.2.4.2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紫外诱变 |
2.2.4.3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毒力测定 |
2.2.4.4 筛选高毒力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 |
2.2.5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2.2.5.1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形态观察 |
2.2.5.2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生长速率的测定 |
2.2.5.3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产孢量的测定 |
2.2.5.4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
2.2.5.5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感染试验幼虫 |
2.2.6 诱变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田间害虫防治试验 |
2.2.6.1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田间防治试验地点选取 |
2.2.6.2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田间调查方法 |
2.2.6.3 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田间试验处理及方法 |
2.2.6.4 试验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3 结果和分析 |
3.1 试验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3.1.1 田间土壤检测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结果 |
3.1.2 试验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3.1.3 试验菌株的分子鉴定 |
3.2 高毒力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诱变株的选育 |
3.2.1 球孢白僵菌不同诱变株对棉古毒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
3.2.2 金龟子绿僵菌不同诱变株对棕斑澳黄毒蛾幼虫室内毒力测定 |
3.3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
3.3.1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生长速率 |
3.3.2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 |
3.3.3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孢子萌发率 |
3.3.4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感染试验幼虫后的症状观察 |
3.4 诱变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田间防治害虫试验结果 |
3.4.1 诱变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混合制剂的田间防治结果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双重网络”视角下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论文创新之处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使用 |
2.1.2 社会网络 |
2.1.3 绿色生产 |
2.1.4 绿色生产技术 |
2.2 相关理论 |
2.2.1 行为决策理论 |
2.2.2 信任转移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理论分析 |
2.3.1 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
2.3.2 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省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
3.2 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基本特征描述 |
3.2.1 陕西省苹果种植户基本特征 |
3.2.2 陕西省苹果种植户互联网使用现状分析 |
3.2.3 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社会网络现状分析 |
3.2.4 陕西省苹果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现状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2 变量说明 |
4.3 社会网络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行为的实证分析 |
4.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3.2 社会网络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证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变量说明 |
5.3 互联网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证分析 |
5.3.1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直接影响实证检验 |
5.3.2 社会网络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用户需求分析 |
2.1.2 数据需求分析 |
2.1.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1.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1.5 数据库完整性规则需求分析 |
2.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2.2.1 技术可行性 |
2.2.2 经济可行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系结构与功能模块 |
3.1 开发平台设计 |
3.1.1 开发语言 |
3.1.2 数据库选择 |
3.2 体系结构 |
3.2.1 客户端 |
3.2.2 服务器端 |
3.2.3 C/S优缺点 |
3.3 系统功能结构图 |
3.4 系统功能流程图 |
3.5 系统结构框架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设计 |
4.1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1.1 数据库设计流程 |
4.1.2 需求分析阶段 |
4.1.3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
4.1.4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
4.1.5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
4.1.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 |
4.2 数据库完整性规则的实现 |
4.3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4.3.1 页面布局设计 |
4.3.2 信息浏览模块设计分析 |
4.3.3 信息查询模块设计分析 |
4.3.4 解决方案模块设计分析 |
4.4 管理模块设计 |
4.4.1 用户信息管理设计 |
4.4.2 数据维护设计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实现 |
5.1 密码认证 |
5.2 信息查询的实现 |
5.2.1 进行蔬菜病害信息的查询 |
5.2.2 进行蔬菜虫害症状信息的查询 |
5.2.3 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解决方案的查询 |
5.3 数据维护的实现 |
5.3.1 蔬菜信息维护 |
5.3.2 病虫害信息维护 |
5.3.3 病虫害解决方案信息的维护 |
5.3.4 防虫植物信息的维护 |
5.3.5 用户信息维护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测试 |
6.1 系统测试的方法分析 |
6.2 功能测试 |
6.2.1 用户登录测试 |
6.2.2 用户信息浏览模块测试 |
6.2.3 信息查询模块测试 |
6.2.4 解决方案模块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及病虫害防治现状 |
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概况 |
1.1.1 瓦房店市农业用地情况 |
1.1.2 瓦房店市自然条件概况 |
1.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生产概况 |
1.1.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前景 |
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研究现状 |
1.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
1.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 |
1.3 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绿色防控体系关键技术 |
1.3.2 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
2.1.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调查 |
2.1.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调查 |
2.1.4 危害程度统计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类及种植情况 |
2.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2.2.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2.2.5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虫害发生规律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瓦房店市主要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3.2.2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3 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
3.2.4 香菇多糖水剂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3.2.5 香菇多糖水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 |
3.2.6 复合微生物酵素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
3.2.7 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 |
3.2.8 黄板对温室害虫的防治效果 |
3.2.9 蓝板对蓟马的防治效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
4.1 研究方法 |
4.1.1 防控靶标 |
4.1.2 防控目标 |
4.1.3 防治原则 |
4.1.4 试验地点 |
4.1.5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 |
4.2.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
4.2.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的示范效益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种植情况 |
5.2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
5.3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
5.4 瓦房店市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南昌市部分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病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园林绿化植物及其病虫害 |
1.1.2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达国家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 |
1.2.2 国内先进省份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 |
1.2.3 江西省及南昌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调查方法 |
2.2.1 调查时间 |
2.2.2 调查地点 |
2.2.3 调查内容 |
2.2.4 病害调查方法 |
2.2.5 虫害调查方法 |
2.2.6 标本采集与实验室鉴定 |
2.3 病虫害危害程度评估标准 |
3 研究结果 |
3.1 南昌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分布 |
3.2 南昌市主要园林绿化植物的重要病虫害 |
3.2.1 病害种类调查 |
3.2.2 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原因分析 |
3.3 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 |
3.3.1 虫害种类调查 |
3.3.2 主要虫害发生规律及原因分析 |
3.4 南昌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原因总体分析 |
3.4.1 园林植物种植结构不合理 |
3.4.2 城市环境的复杂多变和污染加重 |
3.4.3 管理粗放及防治工作滞后 |
3.4.4 不合理的引种导致外来病虫害入侵 |
3.5 本章小结 |
4 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问题及其对策 |
4.1 南昌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的现状 |
4.1.1 养护方式 |
4.1.2 苗木引进 |
4.1.3 防治部门 |
4.1.4 信息系统 |
4.2 南昌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问题 |
4.2.1 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护效果不佳 |
4.2.2 城市绿化工程苗木复检未引起重视 |
4.2.3 未能形成联防联治的机制 |
4.2.4 缺乏系统的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 |
4.3 南昌市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原因 |
4.3.1 养护方式不够科学 |
4.3.2 苗木检疫流程不健全 |
4.3.3 联防联治机制未形成 |
4.3.4 网络技术应用不足 |
4.4 南昌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对策 |
4.4.1 强化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与养护管理 |
4.4.2 严控苗木引进时的检疫检验关 |
4.4.3 建立病虫害联防联治机制 |
4.4.4 充分利用网络化管理,建立病虫害监测、预测信息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
4.2.1 数据质量 |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4.2.2 数据清洗 |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
4.2.3 可视数据清洗 |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
4.6.3.2 交互设计 |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
5.1 引言 |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
5.2.1 树图简介 |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
5.2.3.1 算法描述 |
5.2.3.2 示例说明 |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
5.2.4.1 评价指标 |
5.2.4.2 实验说明 |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
5.5 案例研究 |
5.6 用户反馈 |
5.6.1 可视化设计 |
5.6.2 可用性评价 |
5.6.3 相关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
6.1 引言 |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
6.3.2.3 配色方案 |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
6.3.3.5.1 Choropleth地图 |
6.3.3.5.2 邮票地图 |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
6.4 案例研究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5 用户反馈 |
6.5.1 可视化设计 |
6.5.2 可用性评价 |
6.5.3 相关建议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
7.1 引言 |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
7.3.2.2 总体概览 |
7.3.2.3 配色方案 |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
7.3.4.2 交互设计 |
7.4 案例研究 |
7.4.1 研究区概况 |
7.4.2 数据来源 |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5 用户反馈 |
7.5.1 可视化设计 |
7.5.2 可用性评价 |
7.5.3 相关建议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
8.1 引言 |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
8.3.2.2 数据流模型 |
8.3.2.3 总体概览 |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
8.3.3.2.4 预测分析 |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
8.4 案例分析 |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
8.5 用户反馈 |
8.5.1 可视化设计 |
8.5.2 可用性评价 |
8.5.3 相关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9.1 引言 |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
9.3.1 架构设计原则 |
9.3.2 系统架构设计 |
9.3.3 系统设计模式 |
9.3.4 功能结构设计 |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9.4.2 实现技术 |
9.4.3 数据获取 |
9.4.4 数据库构建 |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总结 |
10.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及其问题 |
1.1 水稻两迁害虫危害 |
1.2 水稻两迁害虫的化学防治 |
1.3 水稻两迁害虫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
1.3.1 对人畜的安全性问题 |
1.3.2 害虫抗药性 |
1.3.3 害虫再猖獗 |
1.3.4 农药残留 |
2 绿色防控 |
2.1 绿色防控的特点 |
2.1.1 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
2.1.2 生态效益及环境效益 |
2.2 绿色防控的具体措施 |
2.2.1 农业防治 |
2.2.1.1 轮作、套作、间作、低茬收获、耕沤灭蛹 |
2.2.1.2 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
2.2.1.3 调整作物播种时间 |
2.2.1.4 合理施肥 |
2.2.1.5 搞好田园卫生、及时储藏等 |
2.2.2 物理防治 |
2.2.2.1 灭虫灯 |
2.2.2.2 其他类光防治 |
2.2.2.3 性信息素 |
2.2.3 生物防治 |
2.2.3.1 生物农药 |
2.2.3.2 天敌生物 |
2.2.3.3 稻鱼稻蛙共作、稻鸭共作 |
2.3 绿色防控的具体应用及前景 |
3 农药复配 |
3.1 农药复配的评价方法及其优势 |
3.2 农药复配及其应用情况 |
3.2.1 同类农药间的复配 |
3.2.2 与生物农药间的复配 |
3.2.3 与昆虫生长调节剂间的复配 |
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稻田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地点 |
2.2.2 试验田绿色防控技术及施药方案 |
2.2.3 两迁害虫调查方法 |
2.2.3.1 稻飞虱 |
2.2.3.2 稻纵卷叶螟 |
2.2.4 稻田蜘蛛调查方法 |
2.2.5 黑肩绿盲蝽调查方法 |
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的影响 |
3.1.1 对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
3.1.1.1 宜兴市西渚镇 |
3.1.1.2 仪征市陈集镇 |
3.1.1.3 淮安市施河镇 |
3.1.2 对稻飞虱的影响 |
3.1.2.1 宜兴市西渚镇 |
3.1.2.2 仪征市陈集镇 |
3.1.2.3 淮安市施河镇 |
3.2 绿色防控技术对天敌的影响 |
3.3 三地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防治褐飞虱吡蚜酮与呋虫胺复配剂筛选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供试水稻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装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实验用母液及浸苗用药液的配制 |
2.2.2 农药生物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生物防治病虫害现状及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会宁主要小杂粮病虫害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李平. 兰州大学, 2020(04)
- [2]减施农药:农户行为及其效应研究[D]. 仇相玮.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3]水稻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及其效果分析 ——基于黑龙江省五常市的调查[D]. 顾小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生物防治研究[D]. 徐铭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5]“双重网络”视角下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高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温室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田来印.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7]瓦房店市设施蔬菜主要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于梦竹.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8]南昌市部分园林绿化植物主要病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D]. 颜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7)
- [9]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D]. 郭德帆. 扬州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