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吕明珠[1](2022)在《基于课程思政的“液气电控制技术”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实现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改革途径,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专业课程提出的统一要求。为在专业课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以机电类核心课程"液气电控制技术"为例,提出了专业目标和育人目标结合的"双大纲"改革思路;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重新设计了学习项目,划分了课程类型,并从不同课型中选择典型案例植入隐形思政元素;同时在评价体系中也融入了思政考核,全面营造"立德树人"的教学生态环境,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宗德媛,朱炯,李兵[2](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邢春晓,张学军,史增录,高泽斌,王晓暄,史勇[3](2021)在《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慕课和雨课堂二者的优势,开展了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混合式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研究。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发现,83.24%的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混合式教学期末成绩比传统教学提高10.89%,平均分数比传统教学班高8.53分,及格率提高5.9百分点。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着提升了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成效。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农机化专业和机械专业液压传动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
路珍,夏连鹏,束世辰[4](2021)在《建设科技强国——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思政“全链条”教学模式》文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传统先验知识传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新技术和思想发展的掣肘。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是机械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世界科技竞争、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等多重背景为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教学提供新机遇也赋予新使命。该研究提出以建设科技强国为教学目标的课程思政"全链条"教学新模式:运用显性与隐性教育法相结合,以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的教育体系,融合真善美、知情意、点线面、赛创研的教学理念,挖掘背景精准、专业课程精准、图表精准、公式精准、应用精准的思政元素,如同车轮链条紧密结合、环环相扣、驱动向前。助力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爱国情怀、专业知识"的高科技专业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支持。
罗美[5](2021)在《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背景下,教材开发与编撰已成为当下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并且,校本教材开发是学校为了适应本校教学环境,满足学生需求,突出学校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校本教材研究现状,结合深入调研的广东省内多所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需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广州市黄埔某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必修课程“机床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进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校本教材开发个案研究。通过分析现用规划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使用情况与课程教学现状,剖析发现教材教学适切性存在偏颇和不足,如内容缺乏可操作性、实用性等,导致教师教学负担重,学生学习吃力,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因此,开展了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即在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校本教材开发要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做中学”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力。深入企业调研,利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确定课程所包含的职业能力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标准“校本化”作为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设计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对应学习项目(任务),实现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同时创新教材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使校本教材与活页式教材结合发挥更大效用;教材内容选择立足于本校教学资源,以培养胜任岗位工作能力为主线,组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蕴含培养职业能力点为载体的学习任务,兼顾职业技能考证的内容,实现培养学生岗位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并重的校本教材开发,完成了校本教材目录与样章。采用基于教学试验的行动研究进行校本样章使用效果分析,同时结合职业教育教材体系设计“三维理论”,对比教材对应内容的教学适切性,论证此校本教材开发成效。本研究分析阐述了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开发程序、理念原则、组织结构及内容筛选,致力于增强教材教学适切性,通过校本教材开发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学校效能。本研究成果也可为今后机电类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开发提供借鉴。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秦冰[7](2020)在《一体化课程群教学应用与研究 ——以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从数量到质量还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其人才培养还需要通过学校系统的课程教学来完成。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发现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提高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基于这种思考,以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建设着手,提出构建面向工作岗位的、以能力导向的“岗位、能力、课程”内涵融合的一体化课程群(以下简称一体化课程群),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思路。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整理分析国内外课程群建设的研究现状、思路和构建方式,为构建一体化课程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其次,通过分析工作岗位、能力和课程之间的内涵关系,以工作岗位能力对应的知识结构、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课程内容的取舍,优化课程结构,设计工程机械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专业核心课程;再次,将工作岗位能力分解对应学生递进式的能力培养层次,设计了面向工作岗位的“四层次”一体化课程群,从工程机械的实际工作任务中选取教学项目,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次培养;然后,根据一体化课程群体现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特点,以“工作过程导向”原则设计教学方案,以“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理念设计教学流程,文中以“挖掘机整车无动作”这一真实维修任务为例,将之设计成教学项目,展开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应用,同时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搭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教师交流沟通的平台,让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形成教、学、研、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集学生培养和师资提升于一体;接着,通过对比学生在一体化课程群的教学应用前后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对一体化课程群的构建进行评价,发现不足并进行持续改进。职业教育在当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时期,内涵建设是促进其发展的根本要素。本论文从课程教学的内涵建设着手构建面向工作岗位的一体化课程群,有助于中职学校解决课程教学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
金宇[8](2020)在《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文中提出“新工科”建设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实践,其目的在于培养面向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农业工程类本科教育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使命,也应积极进行新工科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优化和改进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培养符合新工科发展背景的农业工程人才,必须加强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问卷,同时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相关教师、学科负责人、学生等进行访谈以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并对比所选高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发现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目标定位与行业和职业契合度有待提高、课程内容的前沿性有待加强、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学科交叉课程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研究对最早设立农业工程相关院系及专业的美国的农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两所高校的具体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工程已向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有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较大、学科内涵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等特点。结合国内现状研究和国际经验借鉴,研究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在课程目标上,要以社会和行业发展趋向为导向,以学校发展定位与区位发展优势为着力点,以加入《华盛顿协议》为契机,综合制定农业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上,要通过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提高内容前沿性,通过搭建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等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建设;在课程结构维度,一是要推进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二是要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在课程评价维度,要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李薪茹[9](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10](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二、“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课程思政的“液气电控制技术”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双大纲”的设计思路 |
1.1 课程专业目标 |
1.2 课程育人目标 |
2 基于课型的思政元素挖掘 |
3 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设计 |
3.1 案例名称 |
3.2 案例基本情况 |
(1)案例主题 |
(2)结合章节 |
(3)教学目标 |
(4)案例意义 |
3.3 案例解析 |
(1)教学思路 |
(2)教学设计与实施 |
①提问环节: |
②案例引入: |
③分析设计: |
④虚拟仿真: |
⑤知识小结: |
(3)教学效果及评价 |
3.4 案例反思 |
(1)创新点 |
①始终贯穿“挤”“钻”“韧”这条主线 |
②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点 |
③教学材料运用上的亮点 |
(2)改进措施 |
4 评价体系设计 |
5 结语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3)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 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2.1 课前慕课学习阶段 |
2.2 课中雨课堂教学阶段 |
2.3 课后雨课堂巩固测试及考核阶段 |
3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3.1 问卷调查分析 |
3.2 师生访谈分析 |
3.3 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成绩对比 |
4 结论 |
(4)建设科技强国——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思政“全链条”教学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哲学思考 |
2 科技强国建设中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2.1 新机遇 |
1) 高新技术融合带来的新机遇 |
2) 文化自信增强带来的新机遇 |
3) 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带来的新机遇 |
2.2 新挑战 |
1) 思想理念缺失制约集约化奋进 |
2) 多学科创新人才的短缺 |
3 科技强国建设中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思政的“全链条”教学模式构建 |
3.1 教学目标:建设科技强国 |
3.2 教育方法:显性与隐性两结合 |
3.3 教育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 |
3.4 教学理念:“四融合” |
1) 真善美融合 |
2) 知情意融合 |
3) 点线面融合 |
4) 赛研创融合 |
3.5 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五精准” |
(1) 背景精准: |
(2) 专业课程精准: |
(3) 图表精准: |
(4) 公式精准: |
(5) 应用精准: |
4 结论 |
(5)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校本教材开发国外研究现状 |
二、校本教材开发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行动研究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校本与校本课程 |
二、教材与校本教材 |
三、职业能力 |
四、校本教材开发 |
五、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第三章 校本教材开发需求与调研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与需求调研 |
一、中职学校校本教材开发现状调研 |
二、对课程任课教师教材使用及教学情况访谈分析 |
三、学生教材使用情况与需求调研 |
第二节 课程规划教材教学适切性分析 |
一、分析对象与内容 |
二、规划教材在本校课程教学使用中存在的困难 |
第三节 课程面向的岗位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分析 |
一、企业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二、中职机电类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
第四节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的必要性 |
第五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校本教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开发过程 |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目标及原则 |
一、开发目标 |
二、开发原则 |
第二节 职业能力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
一、课程面向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二、提炼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
第三节 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课程标准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内容 |
第四节 校本教材的学习情境设计 |
第五节 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与呈现形式 |
一、校本教材的组织结构 |
二、校本教材的呈现形式 |
第六节 校本教材的内容建构 |
一、校本教材内容编写原则 |
二、校本教材资源收集途径 |
三、校本教材内容编写方法及示例 |
第五章 校本教材开发价值成效评估 |
第一节 校本教材开发质量评价方案的设计 |
一、评价目的 |
二、评价方法 |
第二节 基于教学试验效果的教材样章质量诊断 |
一、教学试验目的及对象 |
二、教学试验过程 |
三、教学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校本样章与规划教材对应内容对比分析 |
一、比较方法与工具 |
二、具体对比内容分析 |
三、总结 |
第四节 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成效评估 |
一、研究的效益 |
二、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学校应重视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
二、建立合理的校本教材开发小组 |
三、配套校本教材开发审查评价机制 |
四、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任课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在校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加工制造类企业技术员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企业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校本教材样章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一体化课程群教学应用与研究 ——以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课程群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课程群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课程群 |
1.3.2 一体化 |
1.4 理论基础 |
1.4.1 泰勒课程理论 |
1.4.2 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2.1 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现状 |
2.2 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2.2.1 调研对象与目的 |
2.2.2 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现状分析 |
2.2.3 工程机械专业的课程现状分析 |
2.2.4 工程机械专业的调查结果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机械专业一体化课程群的构建 |
3.1 设计工程机械专业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 |
3.1.1 工程机械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 |
3.1.2 设计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 |
3.2 构建工程机械专业一体化课程群 |
3.2.1 “四层次”课程群的设计 |
3.2.2 课程群学习情境的设计 |
3.2.3 课程群的其他设计 |
3.3 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应用 |
4.1 课程群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 |
4.1.1 课程群的教学组织 |
4.1.2 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 |
4.2 课程群的教学实施 |
4.2.1 课程群的教学实践 |
4.2.2 课程群的教学反思 |
4.3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机械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评价 |
5.1 课程群的教学评价 |
5.1.1 教学评价原则的建立 |
5.1.2 学生层面评价 |
5.1.3 技能竞赛层面评价 |
5.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调研问卷 (毕业生) |
附录 B 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调查问卷 (企业卷) |
附录 C 挖掘机液压系统图 |
附录 D 挖掘机电气系统图 |
附录 E 课程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 F 一体化课程群教学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1.1 新工科建设的背景 |
1.1.2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
1.1.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流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研究 |
1.3.2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1.3.3 国外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经验借鉴研究 |
1.3.4 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要求研究 |
1.3.5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和思想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 |
2.1.2 课程、课程体系与课程体系建设 |
2.1.3 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类专业 |
2.2 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 |
2.2.1 高校课程发展的相关论述 |
2.2.2 相关课程论 |
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样本选取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问卷设计 |
3.1.4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2 半结构访谈 |
3.2.1 访谈对象 |
3.2.2 访谈内容 |
4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4.1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的调研总体情况 |
4.2 课程体系建设各维度情况分析 |
4.2.1 课程目标维度 |
4.2.2 课程内容维度 |
4.2.3 课程结构维度 |
4.2.4 课程组织与安排维度 |
4.2.5 课程实施维度 |
4.2.6 课程评价维度 |
4.3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研小结 |
5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
5.1 课程目标定位与学生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
5.2 专业课程内容更新缓慢,课程内容前沿性有待加强 |
5.3 课程设置未突破学科壁垒,学科间交叉渗透不足 |
5.4 通识选修课程建设有待加强 |
5.5 院校两级实践课程安排比重存在偏差,实践课程建设质量有待提升 |
5.6 考试在课程评价中占据绝对主导,评价方式稍显单一 |
6 国外农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1 美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 |
6.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2.1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2.2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3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
6.3.1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
6.3.2 德州农工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与学分设计 |
6.4 美国高校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特征 |
6.4.1 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工程认证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
6.4.2 注重国际化素养培养 |
6.4.3 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比较大 |
6.4.4 重视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 |
6.4.5 学科内涵丰富,专业课程知识面广 |
6.4.6 专业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态势 |
6.4.7 小结 |
7 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思考 |
7.1 课程目标维度 |
7.1.1 农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与行业发展现状 |
7.1.2 课程目标定位 |
7.2 课程内容维度 |
7.2.1 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内容,将发展前沿纳入课程和教学全过程 |
7.2.2 加强学院合作和跨学科课程建设平台搭建,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 |
7.2.3 推进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学科的建立,丰富学科内涵 |
7.3 课程结构维度 |
7.3.1 通专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农业工程人才 |
7.3.2 强化实践教育环节,提高实践课程建设质量 |
7.4 课程评价维度 |
7.4.1 整合课程评价方式,进行多元化课程评价 |
8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
附录B 农业工程类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 |
附录C 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
致谢 |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四、“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改革与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课程思政的“液气电控制技术”教学设计[J]. 吕明珠. 职业技术, 2022(04)
- [2]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3]基于慕课+雨课堂的液压传动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J]. 邢春晓,张学军,史增录,高泽斌,王晓暄,史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21(20)
- [4]建设科技强国——流体传动与控制课程思政“全链条”教学模式[J]. 路珍,夏连鹏,束世辰. 液压与气动, 2021(09)
- [5]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校本教材开发研究 ——以《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为例[D]. 罗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一体化课程群教学应用与研究 ——以中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D]. 秦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D]. 金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10]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