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英语第一册同步疑难解析(Units17—18)(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1)在《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访谈法对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进行研究。在掌握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操作流程,开发教学案例,将其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访谈和实验数据统计计算,对学习效果进行分析,了解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郭娅[2](2021)在《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明确要求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能力。最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以立德树人、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培养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和教材编撰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严苛的标准。高效的课堂教学要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创互动交流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的学习能力,顺利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2014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身从教经历中反思和大胆创新,首创了具有国内本土特色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分课堂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甚少,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凡的教学意义。首先,概述对分课堂概念和相关理论。它是教师讲授一部分时间,学生讨论一部分时间,中间穿插学生自主消化吸收的时间,形成“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究其理论基础,并阐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育理念、特点和应用范围。其次,针对笔者实习学校——六盘水市第H中学的高中历史课堂进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法,深入分析本校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便于更有效地引入对分课堂教学做准备。再次,将对分课堂模式与历史核心素养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阐述设计原则,并进行课例教学实践,通过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和作业反馈来分析对分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分析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困境,针对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从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分析教学困境和改善策略,包括: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考核制度、课前宣传、明确精讲内容、增强自主能力和建立赏罚制度。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张立雪[4](2020)在《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家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也催生了以智慧课堂为代表的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如何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全面发展,成为摆在学界和一线教师面前的共同难题。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事实性知识是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论文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生物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实践,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深度学习理论、首要教学原理、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以及知识分类理论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法、设计研究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展开研究。本文在界定了智慧课堂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释了智慧课堂的特征、教学流程以及教学设计评价;此外,在对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进行分析时,阐明了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地位、作用与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主要类型。并以高中生物学知识为例,对课程标准中有关高中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要求进行阐述,在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课本中的生物学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将智慧课堂与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相融合,对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参照ADDIE教学设计模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个阶段开展了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智慧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阶段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并按照事实性知识的分类选取了《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完成了四个设计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本文将智慧课堂与高中生物学教学相融合,对中学生物学知识进行分类,细化知识分类体系,开展了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案例设计。本文为探索智慧课堂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融合创新提供了借鉴,对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给一线教师进行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谈云康[5](2007)在《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概述了我国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现状,回顾了国内外远程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站在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从存储格式、使用年级、内容结构等方面对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推荐教材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探讨了进入四川省中小学校的电子音像教学资源的总体分布情况,为全省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策略。同时,分析研究了自己存学习、实习期间的开发案例,归纳总结了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实际开发工作结合起来的实证研究成果,以及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实践中融注素质教育等一系列新课标理念的设计思想。最后,介绍了自己根据资源开发工作的需要而编制的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主要代码。
吴凯[6](2020)在《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工智能技术代表着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不断衍生出来的人工智能产物也是层出不穷,大量的智能系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应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信息时代下的新的学习模式。智能学习系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中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中解脱出来随时随地的获取学习资源。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是针对中小学学生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新型学习工具,作为一款英语听说类学习工具,其丰富的课程资源,庞大的语音语料资源库吸引了很多学习者。听力与口语教学一直是初中年级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让学生们培养英语听说能力、获得丰富的语音语料资源、营造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等都是广大英语教师较为困扰的问题。“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作为国家第一批已备案的教育应用之一,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音语料库,提供科学系统的及时评价与反馈,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关于智能语音系统在大学英语听说学习中应用较多,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发展最为重要的初中阶段的应用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通过了解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听说培养现状,分析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的便利为英语听说教学提出新的策略。借助智能语音系统的优势,提出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和准实验研究法,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访谈、测试卷、智能语音系统,所得部分数据利用SPSS 2.0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从多个方面证明本研究的实验假设基本正确,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即基于智能语音系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是有效的。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奋平[8](2020)在《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文中认为在教育全球化趋势下的数学教育改革越来越国际化,包括数学教科书比较在内的数学教育国际比较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鉴于国内外数学教科书比较大多集中于文本内容分析及学科知识的深度、难度探索,本研究主要解决两个目标:第一、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认知效率视野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第二、依据第一步评价指标比较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在认知效率视野中的质量。其中包含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进行教科书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第一步,通过学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步教育思想等教育教学理论,并梳理中、英文献,参考国际、国内有代表性的、比较权威的教科书评价理论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形成评价指标模型,依据该理论模型并参考了各国教科书评价指标体,初步构建了一个教科书评价指标结构,通过调研数学教育研究专家获取各初始指标权重的意见,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处理专家数据后获取各指标权重,并据此分解指标形成问卷,在基层一线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专家等群体开展问卷调查,获取对问卷指标的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最终形成一个简洁而易于在教科书评价实践中操作的高学习效率视野下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7个一级指标为:学习目标、学生基础、学习动机、知识结构、探究反思、学习评价、学习环境。第二步,依托建构的评价标准,邀请五位数学教学专家和数学教育研究专家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样本教科书进行评价打分,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工具处理评价数据,获得三国教科书评价比较结果。第三步,通过一个教学实验验证评价结论。评价指标建构遵循以下原则: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建构更加公允;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质性分析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建构教科书评价标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融入教科书质量评价因素;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教育公平等观点。依据本研究制定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受邀数学教育专家群对中、美、英三国高中数学教科书评价结论:美国教科书质量较好,中国教科书次之,英国教科书质量较差,中、美、英教科书在七项指标以及二级指标中各有较好的表现。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认知效率影响较小;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数学认知效率可能存在影响;中国教科书传统设计模式中的优秀元素值得保留。评价结论表明:认知效率视角的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而且重视开放性问题解决;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重视非智力因素;学习者对数学的理解是高质量教科书主要目标;高质量教科书重视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英国教科书分模块编写,此研究中英国教科书样本采用纯数学(核心数学)教科书,因此在其中应用性指标方面的表现必然影响其质量。应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选择性吸收西方教科书设计的元素。影响教科书质量因素复杂。教科书使用效率的评价很难做到涵盖所有影响因素的教科书质量因素,本研究只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认知视野中的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的评价指标建构及教科书比较。
程明喜[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杨秋颖[10](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是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地反映体育与健康学科内容的教学活动文本,是体育学科实现“立德树人”、“健身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实施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及运动技能、健康教育等相关知识的获得具有重要价值。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文件,国家层面教材建设相关政策的首次确立为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推动了新一轮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工作的开展。但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实践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信息技术蓬勃发展致使静态化纸质文本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阅读需求,且在基础教育阶段教科书编制缺乏系统理论框架指导的前提下,如何改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写质量和如何将信息科技手段引入教科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博士论文以“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为题,旨在探索与构建指导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框架,并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科书融合的视角探讨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系统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首先,在辨析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概念以及梳理国内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从理论基础、理念指导、框架结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6个方面构建指导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探讨教育学、认知心理学和体育与卫生学领域的理论观点对教科书编制的启示,分析核心素养理念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对教科书编制的要求;再次,比较国内三个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框架结构、内容选择、内容呈现上的特征,并分析与借鉴美国体育教科书的优良经验;最后,系统分析国际领域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增强现实技术运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研究从理论框架构建的6个方面进行研究,所得结论如下: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基础包含教育学领域的泰勒原理、知识结构教学论、发现学习法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和多媒体学习理论;体育与卫生学领域的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特征、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和动作技能分类与发展模型。这些理论观点对教科书的编制思路、内容选择与呈现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编制应依循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发展、国内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时代教育理念,在此理念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应具备如下特征:具有鲜明的编制理念、特色和功能;符合学生身体、心理、认知、体能、运动技能的发展规律和特征;框架结构搭建要兼顾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思路发展;选择具备学科和核心素养发展双重价值的内容;内容呈现应以问题为导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体现开放性、过程性和情境性。三、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由外部和内部结构组成,编制过程中的外部框架搭建包括导学系统、核心系统和助学系统三个方面;内部结构反映在目录的设计上,目录的章、节标题要能够反映出编制团队对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思路的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可呈现以运动项目分类、以发展综合运动技能、以体力活动金字塔和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为主线的结构特色。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内容选择应以我国常规的运动技能类和健康知识类内容为主,引入户外生存、探险类运动,舞蹈或表演类运动,以培养学生适应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注意学段内容之间的独立和衔接,小学阶段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的内容为主,游戏贯穿始终,初中阶段强调比赛游戏中的动作技能应用,掌握各种运动情境中的运动概念和策略。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内容选择依循的6条原则为: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本土传承与国际借鉴;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生活化;体现“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挖掘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追求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与迁移;加强体育与健康领域科研成果的指导与渗透。五、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呈现需重视图表的功能分析、类型选择和数量分配;重视栏目的功能分析、名称设置和形式选择;重视课外练习与评价的功能分析、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重视文字表述的表达方式、叙述视角和用语方式。六、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开发流程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明确并梳理与运动项目相关的知识;其次,整合理论基础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元素,深度剖析内容和呈现方式;最后,设计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选择云服务、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选择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包,选择交互方式和跟踪注册技术,创建虚拟内容资源库。最终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增强现实应用程序的预想使用方法为:启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当摄像头扫描到教科书中的已设标记时,会在屏幕中叠加虚拟数字资源,通过操作与交互,使学习变得立体、生动、有趣。
二、初中英语第一册同步疑难解析(Units17—18)(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中英语第一册同步疑难解析(Units17—18)(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
二、落实化学新课标的需求 |
三、新冠疫情发展的推动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混合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微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混合式教学 |
二、微课 |
三、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二、认知负荷理论 |
三、混合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 |
第一节 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
一、微型化原则 |
二、交互时效性原则 |
三、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四、实践性原则 |
第二节 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操作环节 |
一、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流程 |
二、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操作环节 |
三、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的评价设计 |
四、基于微课的线上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
五、学习平台——云班课的支撑 |
第四章 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教学分析 |
一、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三、教学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混合式教学实践 |
案例一 电解质的电离 |
一、教学资源准备阶段 |
二、教学阶段 |
案例二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
一、教学资源准备阶段 |
二、教学阶段 |
第三节 实践结果分析 |
一、成绩分析 |
二、学生的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二、构建泛在学习环境,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
三、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二)多元教学模式的影响 |
(三)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
(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困境 |
二、研究现状 |
(一)多元教学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
(二)对分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教学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
(一)对分课堂的概念 |
(二)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对分课堂的学习理论基础 |
(二)对分课堂的教学理论基础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 |
(一)走向自我教育的历史学习 |
(二)基于渐进自主的历史教育 |
四、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点 |
(一)讲授和讨论时间的适时分配 |
(二)教师与学生分担教与学职责 |
(三)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
五、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 |
第二章 六盘水市第H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课堂观察分析 |
(二)教师访谈分析 |
(三)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二、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预习效果不理想 |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
(三)课堂缺少交流互动 |
(四)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有限 |
三、高中历史课堂现有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课例设计与实施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设计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 |
(三)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课例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材分析 |
(三)学情分析 |
(四)教学思路 |
(五)实施计划 |
(六)教学实施过程 |
第四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评价 |
一、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二、课堂观察分析 |
三、学生访谈分析 |
四、作业情况分析 |
五、教学效果分析 |
(一)免预习,减教学负担 |
(二)精讲授,提学习效率 |
(三)自主学,助消化吸收 |
(四)分组论,检独学成果 |
(五)共交流,促师生互动 |
(六)培养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
第五章 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困境和策略 |
一、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存在的困境 |
(一)学校管理层面 |
(二)课堂教学层面 |
二、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高效率教学方式 |
(二)完善考核制度,制定多元化绩效指标 |
(三)加强对分宣传,充分考察学情 |
(四)明确精讲内容,丰富导入形式 |
(五)适量布置任务,强化自主能力 |
(六)建立奖赏制度,维护课堂纪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
附录 II |
附录 III |
附录 IV |
附录 V |
附录 VI |
致谢 |
(4)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新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思路 |
3.教学模式变革是核心素养时代生物学教学发展的内在诉求 |
4.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形式 |
(二)研究现状 |
1.智慧课堂的相关研究 |
2.事实性知识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智慧课堂 |
2.教学设计 |
3.事实性知识 |
(二)理论依据 |
1.深度学习理论 |
2.首要教学原理 |
3.ADDIE教学设计模型 |
4.知识分类理论 |
三、智慧课堂的内涵 |
(一)智慧课堂的特征 |
1.混合式设计 |
2.精准化教学 |
3.个性化指导 |
4.深度化学习 |
5.高效性互动 |
6.及时性评价 |
(二)智慧课堂的教学结构框架 |
1.课前阶段 |
2.课中阶段 |
3.课后阶段 |
(三)智慧课堂教学设计评价 |
1.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
2.对教学资源设计的评价 |
3.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
4.对教学设计效果的评价 |
四、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分析 |
(一)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
1.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
2.事实性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基础 |
3.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能帮学生学习科学技术 |
(二)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分类 |
1.物质与功能类知识 |
2.结构与功能类知识 |
3.科学史类知识 |
4.生命活动过程类知识 |
(三)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的内容分析 |
(四)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课程标准分析 |
五、基于ADDIE模型的智慧课堂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 |
(一)分析阶段 |
1.学习者分析 |
2.教学内容分析 |
3.支持环境分析 |
(二)设计阶段 |
1.教学目标设计 |
2.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 |
3.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
4.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
(三)开发阶段 |
(四)实施阶段 |
(五)评价阶段 |
六、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案例 |
(一)《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文本 |
2.教学资源 |
3.使用建议 |
(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文本 |
2.教学资源 |
3.使用建议 |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文本 |
2.教学资源 |
3.使用建议 |
(四)《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教学设计文本 |
2.教学资源 |
3.使用建议 |
七、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涉及的核心概念与界定 |
1.4 研究的对象及其关系 |
1.5 研究方法及本文的结构 |
1.6 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
1.7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1.8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建构主义概论 |
2.2 建构主义环境中的师生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
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3章 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
3.1 远程教学资源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应用模式 |
3.3 国内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策略研究综述 |
3.4 我国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研究中必须尽快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现状简析 |
4.1 远程教学资源的硬件建设情况 |
4.2 远程教学资源的软件建设情况 |
第5章 实证研究工作的开展过程 |
5.1 开发工作简述 |
5.2 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案例 |
第6章 结语 |
6.1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的总体情况小结 |
6.2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开发的发展趋势 |
6.3 四川省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讨 |
6.4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教材推荐目录表(小学) |
B. 四川省2006年中小学电子音像教材推荐目录表(小学) |
C. 《新课程初中物理实验》信息表 |
成果 |
后记 |
(6)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缘起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变革 |
1.1.2 国家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要求 |
1.1.3 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
1.1.4 人工智能技术对英语教育教学的影响 |
1.1.5 我国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亟待突破 |
1.1.6 项目启示 |
1.1.7 问题陈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技术 |
2.1.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 |
2.1.3 初中英语听说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情境认知理论 |
2.2.2 语言输出理论 |
2.2.3 混合式学习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3章 研究内容 |
3.1 影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原因及分析 |
3.2 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教学实证 |
3.3 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的听说能力教学实践应用效果分析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调查研究法 |
4.2.3 准实验研究法 |
4.3 研究环境 |
4.4 数据来源的收集与处理 |
4.4.1 “口语易”英语智能学习系统中的伴随性数据 |
4.4.2 课堂教学数据 |
4.4.3 教师访谈数据 |
4.4.4 学生问卷数据 |
4.4.5 口语测评数据 |
第5章 吴忠四中初中生七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现状研究 |
5.1 实验工具的设计 |
5.1.1 初中七年级听说能力测评量表设计 |
5.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1.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5.1.4 初中七年级英语测试卷设计 |
5.2 调查设计思路 |
5.3 调查结果分析 |
5.3.1 学生听说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5.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5.3.3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6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应用策略 |
6.1 明确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性 |
6.2 提供丰富的语料语境 |
6.3 培养学生的自主听说能力 |
6.4 重视学生听说感受和听说兴趣 |
6.5 开展多元化的评价 |
第7章 基于智能语音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验研究 |
7.1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分析 |
7.1.1 英语智能语音系统的功能分析 |
7.1.2 “口语易”系统功能分析 |
7.1.3 “口语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
7.1.4 “口语易”应用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可信性分析 |
7.2 实验方案设计 |
7.2.1 实验假设 |
7.2.2 实验变量 |
7.2.3 实验模式 |
7.2.4 实验对象 |
7.2.5 实验工具 |
7.3 实验实施 |
7.3.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同质性分析 |
7.3.2 实验实施过程 |
7.4 实验结果分析 |
7.4.1 学生听说能力对比分析 |
7.4.2 学生英语听说兴趣对比分析 |
7.4.3 学生听说测试成绩对比分析 |
7.4.4 学生英语口语测试分析 |
7.4.5 相关性分析 |
7.4.6 家长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7.4.7 实验后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7.5 实验结论 |
7.6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思考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主要工作 |
8.1.2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反思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1:学生调查问卷 |
附件2:家长调查问卷 |
附件3: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5 :英语口语测试题 |
附录6 :英语测试卷 |
附录7 :“口语易”智能语音系统简介 |
个人简历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的范围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教科书研究状况 |
2.2 教科书比较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2.2 国内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状况 |
2.3 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相关研究 |
2.3.1 国内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2 国外对教科书质量评价及评价标准的研究 |
2.3.3 国际上主要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和工具简介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3.3 评价专家的选择 |
3.4 教学实验设计 |
第4章 认知效率视角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的理论分析 |
4.1 认知效率视角下数学教科书评价框架的理论基础 |
4.1.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
4.1.2 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教学观 |
4.2 对教科书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建构的启示 |
第5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 |
5.1 教科书评价模型设计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5.4 教科书评价初始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5 教科书评价指标的修订 |
5.5.1 “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确定 |
5.5.2 “学生基础”评价标准确定 |
5.5.3 “学习动机”评价标准确定 |
5.5.4 “知识结构”评价标准确定 |
5.5.5 “探究反思”评价标准确定 |
5.5.6 “学习评价”评价标准确定 |
5.5.7 “学习环境”评价标准确定 |
第6章 认知效率视角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比较 |
6.1 “学习目标”指标的比较 |
6.2 “学生基础”指标的比较 |
6.3 “学习动机”指标的比较 |
6.4 “知识结构”指标的比较 |
6.5 “探究反思”指标的比较 |
6.6 “学习评价”指标的比较 |
6.7 “学习环境”指标的比较 |
6.8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
第7章 教科书质量教学验证实验 |
7.1 教学实验过程及结果 |
7.2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美英数学教科书比较结果分析讨论 |
8.1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目标”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2 中、美、英教科书“学生基础”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3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动机”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4 中、美、英教科书“知识结构”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5 中、美、英教科书“探究反思”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8.6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评价”内容比较结果分析 |
8.7 中、美、英教科书“学习环境”指标比较结果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 |
9.1 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分析 |
9.1.1 评价指标的建构应依托多元化的教育理论 |
9.1.2 认知效率视野中考量跨国教科书评价标准的建构更加公允 |
9.1.3 兼收并蓄地建构更加包容和广阔的教科书质量评价标准 |
9.1.4 基于技术的量化质性研究相结合建构和使用教科书评价指标 |
9.1.5 将数学文化和数学史作为评价指标的因素 |
9.1.6 将非智力因素作为教科书评价指标中的重要因素 |
9.1.7 努力体现出创新精神培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观 |
9.2 高质量高中数学教科书质量主要特征 |
9.2.1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学习者全方位素质的发展 |
9.2.2 问题解决是高质量教科书对高效率学习的核心牵引力 |
9.2.3 高质量教科书重视合作学习、情境教学、数学应用、数学交流 |
9.2.4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高质量教科书的重要特点之一 |
9.2.5 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是高质量教科书发展的大趋势 |
9.2.6 促进理解性数学学习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的目标 |
9.2.7 结构化知识图谱构建是高质量教科书共同特点 |
9.3 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的总体差异分析 |
9.3.1 中国教科书书面知识覆盖广度不比美国教科书大 |
9.3.2 将数学知识融入宽视野且多层次问题链中是美国教科书特点之一 |
9.3.3 美国教科书更明显趋于培养学生服务于未来生活目的 |
9.3.4 英国分类编写高中数学教科书可能影响认知效率 |
9.3.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科书差异对数学学习效率影响较小 |
9.3.6 中国数学教科书在继承基础上兼容并蓄模式值得保留 |
第10章 对本研究的反思 |
10.1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10.1.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1.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2 反思和建议 |
10.2.1 辩证看待量化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限性 |
10.2.2 完整理解和辩证运用相关教育理论构建评价指标 |
10.2.3 选择性吸收美国教育改革结论和实践经验 |
10.2.4 教科书改革应是充分论证和一定阶段教学实验基础上的改革 |
附录1 爱德思(Edexcel)考试委员会各数学模块及主要内容 |
附录2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3 教科书评价标准指标问卷 |
附录4 数学教科书评价指标及其内涵 |
附录5 问卷指标共同度 |
附录6 英国教育部A水平大纲对学生(16-18)的学习要求 |
附录7 内华达州教材评价标准指标(2015年前) |
附录8 贝尔的教科书评价标准 |
附录9 英国SMP14-16岁CSE(或GCSE)数学教科书内容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编着作 |
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体育学科教科书的编制提出新要求 |
(二)现代信息化技术促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多元化发展 |
(三)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层面仍存在亟待探索的课题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二章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进展 |
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涵与外延的辨析 |
(一)教科书的本质 |
(二)教科书的功能 |
(三)教科书的结构、本质、功能的关系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概念、结构、功能及其与教材的关系 |
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一)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历史变迁与演变的研究 |
(二)关于不同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比较分析的研究 |
(三)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分析的研究 |
(四)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功能与作用分析的研究 |
(五)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使用现状的研究 |
(六)关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其他内容研究 |
(七)文献述评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
三、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研究现状 |
(一)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
(二)系统文献综述法详述 |
(三)文献筛选和研究质量评估结果 |
(四)中小学阶段教科书与AR技术融合研究的共性特征 |
(五)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与使用 |
(六)对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的评价 |
(七)AR技术教科书应用程序/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八)小结 |
第三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理论 |
(一)拉尔夫·泰勒原理及其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布鲁纳的知识结构教学和发现学习法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 |
(一)让·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二)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及衍生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及相关理论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三、体育与卫生学理论 |
(一)儿童青少年体能发育的整体特征 |
(二)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
(三)儿童青少年动作技能分类与发展模型 |
(四)儿童青少年体能、动作技能发展特征对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启示 |
四、小结 |
第四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依循的宏观理念 |
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二)基于学科本质和价值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
(一)修订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启示信息 |
(二)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揭示的启示信息 |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和策略 |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理念 |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策略 |
四、小结 |
第五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框架结构 |
一、中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外部结构—框架分析 |
(一)中美四个版本教科书的框架构成分析 |
(二)中美教科书框架的比较与借鉴 |
二、中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内部结构—目录分析 |
三、小结 |
第六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的内容选择 |
一、从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获取内容选择的启示 |
(一)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学习内容的解读与分析 |
(二)各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内容特征对内容选择的启示 |
二、国内三个版本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一)运动技能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二)健康知识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三)体能类内容选择特征分析 |
(四)小结 |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内容选择原则 |
(一)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上的本土传承与国际借鉴 |
(二)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与生活化 |
(三)体现“体育”与“健康”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
(四)挖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方法性和价值性知识 |
(五)追求跨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与迁移 |
(六)加强体育与健康领域前沿成果的指导与渗透 |
第七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中的内容呈现 |
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图表分析 |
(一)图表的类别与数量 |
(二)图表的功能 |
(三)教科书中图表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一)华东师大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二)人教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三)河北教育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四)美国人体运动版教科书的栏目分析 |
(五)教科书中栏目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三、教科书的课外练习与评价分析 |
(一)教科书中课后学习评价与复习题分析 |
(二)教科书中课外练习与活动分析 |
(三)教科书中课外练习与评价设计需考虑的因素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文字表述分析 |
第八章 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的探索 |
一、教科书与增强现实技术融合研究的案例分析 |
二、与AR技术融合的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具备的优势特征 |
(一)提供丰富的视、听、触觉学习资源 |
(二)形成交互、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
(三)虚拟对象与学习内容密切关联 |
(四)创建沉浸式混合学习环境 |
三、体育与健康教科书中AR技术的应用时机 |
(一)肢体动作类运动项目的内容学习 |
(二)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战术内容学习 |
(三)体育比赛、游戏规则的内容学习 |
(四)体育品德培养的内容学习 |
四、体育与健康教科书融合AR技术的编制与开发流程—以跆拳道运动项目为例 |
(一)明确跆拳道项目相关的知识 |
(二)内容的深度挖掘与呈现分析 |
(三)跆拳道学习内容与AR技术融合的应用程序开发步骤 |
五、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活动和成果 |
四、初中英语第一册同步疑难解析(Units17—18)(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D]. 王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高中历史“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六盘水市第H中学为例[D]. 郭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基于智慧课堂的中学生物学事实性知识教学设计[D]. 张立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四川省中小学远程教学资源的开发策略探索[D]. 谈云康. 四川师范大学, 2007(02)
- [6]基于智能语音学习系统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证研究[D]. 吴凯.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认知效率视角的数学教科书质量评价指标建构与应用研究 ——以中、美、英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为例[D]. 王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编制的理论研究[D]. 杨秋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