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郭立忠[1](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吴科[2](2021)在《表现型水墨的当代观念传达》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当代水墨的观念与形式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水墨艺术现代化转型中,艺术家们在传承、融合与创新中经过多方探索与实验促进了表现型水墨的诞生。表现型水墨兴起于80年代,兴盛于90年代,由于受到西方表现主义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影响,其艺术特征带有西方表现主义风格。表现型水墨比传统水墨更加注重画面视觉与内心情感世界的张力表现,更加突出艺术家个性表达以及透过画面传达给观众——艺术家对自我与社会的审视与反思,同时也体现出基于传统文脉之上的革新意识。其艺术观念呈现出“张力表现”与“现实观照”的特征,极具当代精神与时代特色。本文共分为五章来分析表现型水墨的当代观念传达。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是对本研究对象的来源、意义、研究现状及方法做出说明。第二章,立足于当代文化背景与理论基础,分析表现型水墨的兴起与发展,并从“后现代”社会下人们心态的转变、传统写意表现性与西方表现主义融合的审美趋向以及受国内地域艺术圈影响等几方面因素研究其形成的内外部原因。第三章与第四章为本文重点,主要阐述了表现型水墨的艺术观念:“张力表现”与“现实观照”,并从当代范畴、当代意识和观念传达方面来论证其当代性。进一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分别从基于传统文脉之上的视觉张力追求、对自我本体精神与社会的现实观照这两方面论述了当代观念在表现型水墨画中的体现和表达。在视觉张力上,本文从传统因子的当代转化、色彩、造型、构图及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在现实观照上,从“微观叙事”与个人生命经验的情绪表达、用“隐喻”“审丑”来反思社会现实两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五章,肯定表现型水墨的价值及意义并对当代水墨的发展进行思考,由此本人也获得启发与灵感,并明确了自身的艺术追求。最后得出结论,表现型水墨的出现反映出中国水墨在东西方思想碰撞下的多元艺术形态,是现代水墨转向当代水墨的一种责任与诉求,其艺术观富含当代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艺术内涵与绘画表达上呈现出将传统文脉与当代社会的结合。在这种启示下,多元融合与探索将是当代水墨的发展方向,而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因素或将传统文本借用当代语言与符号进行最大限度且合理的图像转换是我们现今应该好好思考的。
白帆[3](2021)在《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墨”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哲学基础,儒、释、道三者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传统水墨绘画艺术思想体系影响深远,这三家哲学思想的互融互渗又形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体面貌。从已经发掘的汉墓壁画中可以得知,中国水墨画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唐、两宋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唐以前中国画是以彩绘为主的彩绘时期,随着文人阶层审美思想的变化,出现了以王维、张璪等人为代表的以破墨、泼墨为主要技法的水墨画,并产生了“水墨最为上”的主张。由于这种艺术观念源自中国古典哲学的深厚根基,自出现开始就得到了文人士大夫的积极推崇。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语境的转变推动了艺术思想与观念意识的更新,并加速了水墨绘画语言的转化。传统文化艺术理论也随着人们的研究在当代有了全新的解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中国古代文化经过融合、改良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分文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一种新的具有当代文化精神的笔墨语言体系逐渐生成,一个鲜明的立场就是从精英阶层转向社会大众。现代社会最为敏感的学科当属文学和艺术,现代化转型离不开这两个学科的引领,它们都是人们文化精神的直接体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85新潮”美术运动就是一批具有探索热情和艺术表现精神的青年艺术家们,在水墨绘画语言转型方面所做的具体实践。进入90年代,现代水墨艺术逐渐形成气候,进入90年代,现代水墨艺术逐渐在中国水墨画创作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现代性是文化艺术的焦点问题,它的复杂特性在水墨艺术领域有着研究和思考的痕迹。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水墨艺术创造了新的文化视角,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传统水墨中经典的形式语言被当成一种“符号”而趋于大众化。20世纪初西学东渐,西方艺术开始逐渐传入中国,以徐悲鸿、林风眠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学习借鉴了西方的绘画理念,着力于对中国传统水墨绘画的改良,对中国水墨绘画的未来走向有着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在革新的浪潮中快速推进,这种节奏在21世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展开,集中体现在都市的建设和新景观的变化上,这就是都市水墨概念的产生和作为题材兴起的现实依据。都市水墨绘画正是伴随着这样的变革诞生并逐渐风靡的艺术形态。都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带来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巨大转变,现代都市水墨就是以这种转变过程中滋生的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笔墨精神的重新观照与诠释,从而将中国水墨艺术推向一个新境界。现代都市题材表现对象的改变,使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改变。传统水墨艺术的优势得到现代意识的进一步挖掘,成为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强大后盾。传统与当代相融合的形式语言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产生的障碍,逐渐发展到民族意识、时代意识和自觉意识不断强化的新领域。这也是现代都市水墨艺术语言转型的现实意义。
张天佐[4](2021)在《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物”的时代,“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和奇观性,工业化与技术化下的物具有了无限延伸的意蕴,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切哲学、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发生。物已不再是人的“他者”,物转而成为了人的镜像、人的延伸,甚至成为了人的一部分。“物”的这种转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引发了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以“物”为语言主体的艺术表述成为了20世纪至今艺术不断演变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混合媒介艺术(Mixed Media/Mixed Mediums)作为“20世纪混合使用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以“物”为艺术语言呈现了这种动态性和奇观性,反映了这种关系维度的变化。伴随着现当代艺术中一系列“物”的出场,“物”的内涵不断外延,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物作为混合媒介艺术的具体语言形态,它以使用材料与媒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物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范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了“物性”的表达,以新的“物”美学呈现了对当代工业、科技、智能文化背景下“物”与人本体之关系的新思考。在当代语境下“物”的这种转向构成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核心动力,在物的转向中,物呈现出两个维度的转向:一是“物”从物料转向了物性,从语言的媒介转向了语言的主体;二是物呈现出了“物的迹态转向”、“物的聚合转向”、“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三个主要语言形态面貌,形成了一个从自然材料媒介转向现成物、从现成物转向非物质虚化物的语言嬗变脉络,形成了一个走向物性、言语、场性、文本、行为与过程、互动与关系的语言美学特征。本文以“物转向”话语为研究逻辑背景,以“物”为切入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出场,分析梳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源起;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现当代语境下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个体实践,对混合媒介艺术“物”的转向路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呈现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通过对混合媒介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艺术案例的呈现对“物”的语言范式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场“物”转向中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为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五部分为总结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在擢升嬗变中所呈现出的“物”的美学特征;第六部分以艺术本体论的视角对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语言转向做出应答,进而探讨如何以“物”,以何种“物观”进行我们的艺术实践,传达我们的艺术观和生活观。
张家雯[5](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表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符青[7](2020)在《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看中国油画的发展》文中指出21世纪是文化速食的时代,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提速向前迈进,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经济发展迅猛,文化表现形式持续更替。在这种不断变更的环球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强国理念。同时中国油画发展进程当中涌现出众多深刻表达大国文化且较为成功的油画艺术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解读到大国情怀与民族文化根基之深厚。他们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并不断推动中国油画的创新发展,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发展中积极自信的一面。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研究油画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针对中国油画发展当中多位出色的油画名家及其油画作品进行分解研究与深度探析。在梳理传统文化对于油画创作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的基础上,积极论证文化自信对于当今中国油画发展的必然意义。启发当代油画艺术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文化自信分支力量不断推动中国向世界文化强国迈进。文章主要通过以下四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从油画创作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范围内的概念定义。并从民族文化、风俗文化、精神文化三大类结合中国油画创作加以区别。第二章以中国油画发展进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作为核心视角,解析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从时间纵线、地域横线、及创作主题线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油画发展的强大包容性和发展意义,论述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中国油画提供的创作源泉。第三章从中国油画发展进程中表现的不同题材在传统文化中的吸收借鉴,以及在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运用等方面分别对中国油画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发展面貌作出探析,并从多位艺术家的成功实践及其作品当中进行举例分析。讨论中国油画发展中透过传统文化所彰显的文化自信及价值意义。第四章在文化自信视角下对于当代中国油画百花齐放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总结性论述。油画作为西方源起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正不断走向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带来的内在自信和发展空间也需要理论体系的支撑和多重实践。积极探索文化自信与油画的相互发展作用,是油画在传统文化中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远[8](2020)在《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察了21世纪以来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新知,旨在探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在国际上的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的新变化。研究主要聚焦在两方面:一、梳理研究近二十年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及其国际推介的状况;二、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在全球艺术互动与话语多样性中所践行的方案与创造。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持续受到关注与研究,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兴趣,国际上众多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与艺术机构举办了多样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览以及学术论坛、研讨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因此受到国际艺术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虽然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感知方式与中国语境不同,但它们恰恰发现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的特别魅力与艺术意义。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和专着的出版,表明了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严谨的学术研究课题。本论文以全球化和中国发展为研究背景,采用当代诠释与评价的并行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个案研究的综合方法,从国际艺术话语中扫描那些被展示、被研究的艺术家的含义,以横向观察西方如何分析与观看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之价值与意义。通过本案研究可知,在国际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呈现出与传统艺术的动态对话,将中国传统美学-哲学与新的国际话语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多样性并使之更加开放。今天,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不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至全球文化景观中的一部分,而且成为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形式,其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与评价,亦将反馈于其自身的历史书写与解读。
赵岳[9](2020)在《从“艺术生态”与“当代语境”看水墨艺术的“生长”》文中认为法国艺术思想家丹纳在其着作《艺术哲学》中提到“艺术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社会风俗”。他将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比作植物的生长,即:“土壤、水分、光照等生态环境因素对其起到决定性影响。”这表明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时代、社会紧密相连,它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与精神环境。受这一观点的启示,本文拟从“艺术生态”和“当代语境”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水墨艺术的生成与发展问题。其一,将艺术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时代背景统称为“艺术生态”。从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与精神环境三方面对水墨艺术从传统水墨画的生成到近现代出现巨大变革的演进轨迹做简要梳理、廓清,并重点分析了现当代“艺术生态”下水墨的新变化与特点。其二,将在艺术自身场域和国内外文化现状、社会环境等多元视角下形成的问题域称为“当代语境”。主要聚焦于当下艺术生态,反思水墨在今天的“当代性”转型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新的可能性和方向,并尝试建构水墨保持其鲜活的当代意义的“生长”形态。通过以上两点的论证我们不难看到,水墨艺术从古至今在内容题材、形式语言、创作观念、表现风格、审美取向和本体概念等所呈现的生长与衍变,皆与“艺术生态”和“当代语境”不断变化和演进及所产生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近现代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与精神环境断裂式、跨越式的剧变,在历史认知、社会意识、文化观念、艺术思潮等诸多层面,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不断地推进水墨艺术的变革和创新,展现出了十分清晰的逻辑谱系和演进路径。可以说,今天水墨艺术之所以呈现出多元状态,表面上看似是艺术家个人思考和艺术追求的产物,但其中却有着内在而深刻的根由。正因如此,我们可以透过不同作品的面貌特征、语言手法等,窥视在图式表象下深藏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变化规律。本文从“艺术生态”和“当代语境”来解读水墨艺术,意在从较为客观、整体、连续的角度,观察和审视水墨在近现代的革新与转型,通过分析、廓清其内在规律,为进一步理解、定义水墨概念,评判水墨形态,思考水墨的源、流、体、用等提供一种思路,同时也为水墨艺术的当代前行和不断探索提供相关的经验和参照。
姜舰航[10](2019)在《数字水墨动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水墨动画是从传统水墨动画中长出的新枝芽,而传统水墨动画则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汲取中国传统水墨画营养中成长起来的动画艺术,是中国独特的动画艺术形式,不仅带给了人们美妙的视觉享受,更开启了中国动画探民族风格的道路,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表情达意和意境塑造的语言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奠定了动画“中国学派”的地位。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创作思想的局限、影视语言的缺失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等因素,水墨动画的创作停滞不前,逐渐走向了边缘化的危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提升,水墨动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数字水墨动画影片,并逐渐被国内外所认可,在与各个行业的结合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论文深入梳理了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情况,包括产生土壤和衰落原因,在此背景下介绍了数字水墨动画的技术基础,并对其发展动力及发展境遇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目前中国动画面临的困境,从数字水墨动画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如何构建民族身份的对策,并对数字水墨动画的诗意美学和影视语言特点做了初步的探索,由此延伸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凸显出来的美育功能和文化意义。数字技术在水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弥补了传统水墨动画在表现力和表现内容上的不足,通过对数字水墨动画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科技的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播和繁荣的有利契机,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使分散独立的传统元素融合于新时代的综合艺术中,从而使中国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论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2)表现型水墨的当代观念传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2 解读表现型水墨 |
2.1 表现型水墨的时代背景与概念内涵 |
2.1.1 表现型水墨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2 表现型水墨的概念内涵 |
2.2 表现型水墨的形成与发展 |
2.3 表现型水墨形成的多重影响因素 |
2.3.1 “后现代”社会中西融合的审美趋向 |
2.3.2 国内地域艺术圈形成的特定艺术影响因素 |
3 表现型水墨的“当代观念” |
3.1 表现型水墨的艺术观念:“张力表现”与“现实观照” |
3.2 表现型水墨艺术观念的当代性 |
3.2.1 当代范畴与当代意识 |
3.2.2 观念传达上的当代性 |
4 表现型水墨画中当代观念的多维传达 |
4.1 基于传统文脉之上的视觉张力追求 |
4.1.1 对传统因子的当代转化 |
4.1.2 随类赋彩到随“意”赋彩 |
4.1.3 荒诞、意识流的夸张造型 |
4.1.4 构图形式多样化与风格独特化 |
4.2 对自我本体精神与社会的现实观照 |
4.2.1 “微观叙事”与个人生命经验的情绪表达 |
4.2.2 用“隐喻”、“审丑”来反思社会现实 |
5 对表现型水墨与当代水墨的思考 |
5.1 表现型水墨在当代水墨发展中的价值以及引发的思考 |
5.2 对个人艺术追求的启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中国水墨画源流及“水墨为上”艺术观 |
(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语言 |
1.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与美学思想的影响 |
2.中国传统水墨画探源 |
3.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语言形式 |
(二)传统水墨画中的“水墨为上”观念 |
1. “水墨为上”与“道” |
2. “水墨为上”的色彩观 |
(三)中国传统文人画对水墨的探索与实践 |
1.苏轼的“诗画一律” |
2.徐渭的“墨戏” |
二、传统水墨形式语言的现代转化 |
(一)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的现代转化 |
1.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背景 |
2.传统水墨艺术精神现代转化的途径 |
(二)笔墨形式语言的现代转化 |
1.写实主义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影响 |
2.从写实模仿到回归表现 |
3.传统色彩观的现代转化 |
三、现代水墨绘画的发展及其形式语言表现 |
(一)现代水墨艺术的变革与发展 |
1. “现代水墨”的概念阐释 |
2.现代水墨绘画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 |
(二)现代水墨艺术的形态与特征 |
1.具有张力的表现性水墨 |
2.实验水墨的割裂及抽象 |
3.现代都市水墨的情结 |
4.隐喻与表现的新文人水墨 |
四、现代都市水墨题材与绘画语言变革探绎 |
(一)现代都市水墨题材的兴起 |
1.现代都市水墨题材的概念 |
2.现代都市水墨的精神指向 |
3.现代都市水墨的发展 |
(二)现代都市水墨形式语言的探索 |
1.传统水墨绘画构图的挖掘与拓展 |
2.现代都市水墨造型与结构的深化 |
3.色彩的时代性呈现 |
(三)现代都市水墨个性化语言寻绎 |
五、现代都市水墨的探索与实践(以京津地区艺术家为例) |
(一)李津:现代都市背景下的肉身叙事 |
(二)李孝萱:都市夜空中流动的心象 |
1.跨越时空的游走与生发 |
2.都市夜空中流动的心象 |
(三)刘庆和:诙谐温和的醒世情怀 |
1.现代都市中的水墨诗情 |
2.语言实践中的荒诞与虚和 |
3.诙谐温和的醒世情怀 |
六、现代都市水墨语言嬗变中的问题与反思 |
(一)现代都市水墨语言嬗变存在的问题 |
1.与传统水墨语言的割裂 |
2.原创性不足:存在“仿”与“抄”的现象 |
3.语言、技巧的匮乏与形式的程式化 |
4.成熟批评体系的空缺 |
5.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民族性问题 |
(二)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
1.现代都市水墨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
2.现代都市水墨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
五、研究的方法 |
六、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相关问题说明 |
一、“物”的艺术出场 |
(一)混合媒介艺术中的“物” |
1.混合媒介艺术的概念辨析 |
2.混合媒介艺术的媒介之“物” |
(二)“物”的艺术出场 |
1.平面中的拼贴艺术 |
2.生活中的现成品 |
(三)“物”出场与转向的动因 |
1.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
2.现代语言论美学的转向和演变 |
3.材料的“出位”之思 |
(四)小结 |
二、“物”的艺术转向 |
(一)物的物性转向 |
1.“物”转向的哲学演变 |
2.艺术的“物性化”转向 |
(二)“物”的转向途径 |
1.媒介的功能转向:从“媒介透明论”到“物的还原论” |
2.方法与思维的转向:从“摹仿”到“格物” |
(三)“物”的迹态转向 |
1.单一材料的物性凸显 |
2.混合材料实验的迹态物化 |
(四)“物”的聚合转向 |
1.物的奇观积聚 |
2.物的诗学呈现 |
(五)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 |
1.观念的物化 |
2.人与物的共生 |
(六)小结 |
三、“物”的艺术呈现 |
(一)物的诗意——综合材料绘画 |
1.胡伟的“物墟”与“万象” |
2.非形式艺术的物质主义先锋——阿尔贝托·布里 |
(二)观念的话语——混合媒介装置 |
1.徐冰的文字艺术与《背后的故事》 |
2.盐田千春与一根线的世界 |
(三)非物质性的虚化物——新媒体艺术 |
1.实验影像艺术的先导——白南准 |
2.罗伊·阿斯科特的科智艺术与“湿媒体”艺术理论 |
(四)小结 |
四、“物”的中国表达 |
(一)物的尝试与泛化——中国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 |
1.物的尝试——“85美术新潮”时期的新启蒙 |
2.物的泛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验 |
(二)文化自觉与语言重塑——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和实验水墨艺术 |
1.文化自觉——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体系建立 |
2.语言重塑——实验水墨艺术的材料实验 |
(三)小结 |
五、“物”的语言美学特征 |
(一)走向“物性” |
(二)走向“言语” |
(三)走向“场性” |
(四)走向“文本” |
(五)走向“行为与过程” |
(六)走向“互动与关系” |
(七)相关案例分析 |
1.铅、炼金术与基弗 |
2.“物派”与“枯山水” |
(八)小结 |
六、“物”的反思与自白 |
(一)物之“思” |
1.对生命与过程的体悟之思 |
2.对“物化”生活的追问之思 |
(二)物之“言” |
1.用“自然”表现人心 |
2.用“生活”直面生活 |
(三)小结 |
结语 物与心同—:艺术唯“物”主义新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文化传统 |
2.文化传统教育 |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
(四)文献综述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
(1)课堂教学 |
(2)实践活动 |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1)知行结合 |
(2)显隐结合 |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
1.家庭方面 |
2.社会方面 |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看中国油画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界域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及特征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及特征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对油画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油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现状分析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油画发展 |
第三章 中国油画彰显的文化自信 |
第一节 不同题材在传统文化中的吸收与借鉴 |
第二节 内容的交互运用 |
第三节 形式的结合表达 |
第四章 在文化自信中发展油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
第一节 中国油画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二节 中国油画发展迎接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研究范围及研究框架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水墨 |
第一节 危机与挑战 |
1.1 90年代的中国水墨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
1.2 博弈之路:实验水墨 |
1.3 水墨在他方:90年代的中国海外艺术家 |
第二节 西方学者与学术批评 |
第三节 世纪末的两个展览 |
3.1 “中华文明五千年艺术”大展 |
3.2 “锐变与突破:新中国华人艺术”大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水墨 |
第一节 水墨的时刻 |
第二节 他山之石——西方学术批评 |
2.1 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水墨的研究 |
2.2 与美国学者的对话 |
第三节 西方策展人及其学术问题 |
3.1 谢伯轲的挑战 |
3.2 盛昊的策略小结 |
小结 |
第三章 21世纪重要展览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以水墨之名——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水墨艺术 |
第二节 汉字的魔力——雷特伯格博物馆的书法秀 |
第四章 重要的是艺术家 |
第一节 传统与身份——海外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二节 跨越与回归——中国本土当代水墨艺术家 |
第三节 融合与开拓——当代水墨女性艺术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方学者专访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9)从“艺术生态”与“当代语境”看水墨艺术的“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艺术生态”下的水墨变迁 |
第一节 古代“艺术生态”下的传统水墨画 |
一、传统水墨画的历史简述 |
二、传统水墨画的特点与古代“艺术生态” |
第二节 近现代“艺术生态”与水墨画的变革 |
一、近现代“艺术生态”的剧变与水墨画 |
二、水墨画在近现代变革中的两条路线 |
第二章 现代“艺术生态”下的水墨转型 |
第一节 现代“艺术生态”与水墨的“现代性” |
一、关于“现代性” |
二、现代“艺术生态”的特点 |
第二节 “现代性”水墨形态的两种取向 |
一、侧重现实表达的具象水墨 |
二、侧重抽象化与媒介性的实验水墨 |
第三章 “当代语境”中的水墨演进 |
第一节 当下的“艺术生态”与“当代语境” |
一、当下“艺术生态”的变化 |
二、“当代语境”与文化特质 |
(一)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身份的自觉 |
(二)“景观社会”下的图像化 |
(三)全球化语境下的同质化 |
第二节 水墨的当代演进 |
一、水墨演进所面临的问题 |
二、“当代性”与水墨实践 |
结语:水墨艺术如何“生长” |
一、水墨的生长之势 |
二、“当代性”生长模式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附件 |
(10)数字水墨动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成果综述 |
第二章 传统水墨动画的历史沿革 |
2.1 水墨动画的缘起 |
2.1.1 水墨画的概念探源 |
2.1.2 “动画”的定义 |
2.1.3 水墨动画产生土壤 |
2.2 中国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概况 |
2.2.1 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 |
2.2.2 传统水墨动画经典影片分析 |
2.3 传统水墨动画的局限与衰落 |
2.3.1 创作思想的局限 |
2.3.2 影视语言的缺憾 |
2.3.3 市场经济的冲击 |
第三章 数字时代水墨动画的突破 |
3.1 数字水墨动画的技术基础 |
3.1.1 计算机图形学的诞生 |
3.1.2 计算机动画的发展历程 |
3.2 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动力 |
3.2.1 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创作变革 |
3.2.2 大众对水墨动画艺术的需求 |
3.2.3 动画艺术家对彰显民族风格的追求 |
3.3 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境遇 |
3.3.1 数字水墨动画的成就 |
3.3.2 数字水墨动画在商业上的发展 |
第四章 数字水墨动画的民族身份构建 |
4.1 中国动画文化认同的现实之困 |
4.1.1 生存压力与文化焦虑 |
4.1.2 外在追求与内涵缺失 |
4.2 数字水墨动画文化身份构建 |
4.2.1 深度挖掘民族文学资源 |
4.2.2 着重打造原创精神氛围 |
第五章 数字水墨动画的特点 |
5.1 数字水墨动画的诗意美学 |
5.1.1 有无相生,神气浑然 |
5.1.2 不拘绳墨,气韵生动 |
5.2 影视语言的丰富与拓展 |
5.2.1 三维空间的镜头运用 |
5.2.2 角色动作的流畅丰富 |
第六章 数字水墨动画的现代意义 |
6.1 数字水墨动画的技术创新意义 |
6.1.1 突破传统技术 |
6.1.2 增强艺术表现力 |
6.2 水墨动画数字化的文化意义 |
6.2.1 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 |
6.2.2 形成水墨动画的品牌优势 |
6.2.3 承担起动画的美育功能 |
第七章 数字水墨动画《墨韵中国》的创作实践 |
7.1 选题由来 |
7.2 画面设计和创作构思 |
7.3 镜头技巧的运用 |
7.4 创作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毕业创作展示—动画短片《墨韵中国》 |
四、论传统水墨的当代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2]表现型水墨的当代观念传达[D]. 吴科.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3]从传统水墨到现代都市水墨语言的嬗变研究[D]. 白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D]. 张天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从文化自信的视角看中国油画的发展[D]. 符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隔岸之观 ——2000年以来西方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认知与研究[D]. 张远.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5)
- [9]从“艺术生态”与“当代语境”看水墨艺术的“生长”[D]. 赵岳.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10]数字水墨动画研究[D]. 姜舰航.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