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艺术节……(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娇[1](2021)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是全球最重要的媒体艺术机构之一,自1979年创办以来,已经举办41年。伴随艺术节兴起的数字革命在技术层面为艺术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工具辅助。依托于电子艺术节设立的电子艺术大奖也被称为新媒体艺术领域的“奥斯卡”奖项。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作为积极介入社会议题的机构,始终坚持着“艺术、技术与社会”的理念,并对艺术和科技的发展持续地做出回应。与此同时,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还为主办城市林茨在二战以后的一系列转型发展带来了助力,使得林茨从一个“钢铁之城”转变成“媒体艺术之都”,并在国际产生重要影响力。本文基于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40余年来的发展脉络和相关研究,探索艺术节基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创办背景、艺术节的关注视野与演变、分析林茨电子艺术节在多元展览空间的联合呈现、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以及艺术节品牌与影响力的形成三方面的创新模式与影响,包括与城市空间的互动、设立大奖激励教育、公共教育与实验室相结合、开展本土与对外交流等具体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分析,探究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所提供的珍贵经验与模型,对国内艺术节及相关机构提供可以借鉴的参照。
鲁懿莹[2](2021)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以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不平衡、人口稀疏和老龄化,导致了乡村的产业衰退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将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如何摸索出促进乡村振兴的可行方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的实践案例中,发展相对成熟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筹备,从2000年第一届到2018年第七届,逐步实现了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的振兴。本文基于日本和国内有关艺术节的相关文献、官方报告书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在日本实地考察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和探讨,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后对于当地的影响,邀请海内外知名艺术家注入活力后发生的一些变化。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实践和理论对其展开分析,希望为国内乡村建设的发展带来启示、参考和借鉴。首先,第一章系统地阐述了社区营造和公共艺术相关概念、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明确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的研究范围。第二章进一步指出公共艺术和社区营造的发展概述和介入的必要性。第三章分析公共艺术带动越后妻有地区发展的原因,关于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区振兴项目推动的过程、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和艺术家是如何挖掘地区资源创作的作品等。第四章是对于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启示,以当地政府、策展人、艺术家、当地居民和游客不同的角度,在介入过程中会带给当地的影响和需要注重的点进行了阐述。第五章总结了研究过程和在介入过程中会带来的社会价值与未来展望,以及对于中国可实施性的探讨。
顾长虹[3](2021)在《鹿铃叮当》文中研究表明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额尔古纳河,如一条银色飘带,将中俄两国天然相隔。右岸的大兴安岭,绵延千里,宛若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角;更像一道绿色屏障,守卫着祖国北方的生态平衡。这片广袤的大森林,不仅养育了古人类,更养育了鄂温克族猎民。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水中的游鱼,成为他们的衣食主源。高山密林、河长水深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鄂温克人依靠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的特殊生存方式。
赵跃[4](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杨安文[5](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郑英[6](2020)在《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州评弹是发源于苏州地区的、有着400余年历史的曲艺说唱艺术,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苏州评弹的生存环境恶化,面临着长篇失传、书目紧缺、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困境,“出人”即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培养,成为解决以上四大困境的根本对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苏州评弹自产生以来就采用了师徒制,目前,这一制度同样受到市场经济的严重冲击。1962年苏州评弹学校的出现标志着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开启。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因为现代职业学校的介入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本文遵循现代艺徒制展开的自然过程、按照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进程,对以小D和小M为代表的现代艺徒的学习和成长过程进行了深描,呈现了他们考取评弹学校成为学生后的校园生活与学习、课外专业活动,考取“传预班”成为“准艺徒”,升入“传承班”并拜师后成为艺徒,破口出道成为演员的发展历程。并从这个历程中分析现代艺徒制与传统艺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联系与区别,最后从中归纳概括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理论。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由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和现代师徒制教育构成,是一种政府介入、艺术职业院校和艺术表演团体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团深层密切合作的现代非遗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它是一种完整的、持续性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个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旨归的政、行、团、校合作育人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相关系统要素缺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现代艺徒制教育共同体,完善各类法规,市场参与、鼓励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重兴光裕社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发展与完善,促进苏州评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现代艺徒制的教育学价值。
柳宾宾[7](2019)在《社火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探究 ——以庄浪社火为调查个案》文中指出社火是一种在北方比较普遍的娱乐活动,是存在于中国乡土社会中,在节日庆典中民众祈愿,娱乐狂欢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文章以庄浪社火为探究个案,概述了孕育庄浪社火的文化背景,陇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为社火发展准备了条件,也映射出社火在国家大传统和地方小传统之间的不断碰撞和互动的过程。首先,在查找了解庄浪村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概述庄浪社火文化的形成和变迁。社火表演传统的形成离不开孕育它的土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为社火表演创造了条件。其次,完整的社火表演需要有组织的人,也就是以村落为单位的村民们组织起来的“社火会”,通过集体筹集到表演社火的经济来源,以轮流坐庄的形式组织管理社火表演者。在这种组织形式中发展形成了当地的社火艺术节,体现出了社火组织的生存机制和社会功能。再者,社火表演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是在特定的民俗仪式活动中完成的,表演传统和仪式密不可分。当地社火表演有自己的文本特征,通过探究社火唱词中程式性的文本特征来了解当地的民俗仪式,唱词中的地方文化意义。最后,将社火表演置于一定的互动场域中探究。在村落表演互动场域中,对村民在庆祝节日狂欢状态下的互动状况的分析。在社火文化艺术节盛宴上,探究集体表演的互动状况;在官方引导的互动模式下,探究社火与民众之间的文化互动。通过以上的描述,突出活态的社火表演不能剥离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社火表演传统不能离开表演互动场域,村落文化的变迁重构对社火表演传统和互动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新时代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使得社火表演互动状况发生了变化,但社火表演也是在与民众的互动过程中发展传承。
王斐[8](2019)在《戏剧生态视野下的喻荣军创作》文中指出喻荣军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剧作家,迄今为止已经创作了70多个剧本,多数上演,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这一方面是源于喻荣军个人的努力,一方面也得益于良性戏剧生态的助推作用。本文对于喻作成就突出的重点作品予以指出,将文章重心放在喻荣军对美学品格的追求探索上,重点分析喻荣军作品中“守望者”和“闯入者”两种经典形象类型,选取相关的作品予以阐释。本文将“守望者”分为三类经典形象,“闯入者”分为两类经典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喻荣军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笔者认为,“守望者”和“闯入者”是喻荣军创作的两大母题,这一点目前鲜有指出者,故本文着力于此,力求有创新性发现。本文另一重点论述,是针对喻荣军在生态戏剧方面的突破,即作品《老大》的创作实践和探索收获,作为不可多得的中国生态戏剧代表作,笔者认为,《老大》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讨论和认识。长期以来,人们重点关注在喻荣军在都市青年题材或曰白领题材上取得的成就,这固然不错,但随着年龄和人生阅历的增长,他将创作转向于内涵更为深沉复杂、题材更有终极意义、议题更富追问精神,完成了一名青年剧作家到成熟剧作家的转变。
宁晓[9](2019)在《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学生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时代-下,各国各民族在诸多领域中都在推动和深入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了扩大视野,发展自我,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决定出国深造,在德国的中国交换生也属于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由于中德两国双边关系良好,近年来,中国学生成为德国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群体,他们在异国体验了异于自己文化的外国文化,这将促使他们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长期以来,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在进行身份研究,其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现代身份的关注不再强调前现代社会中身份的不变性和孤立性,而是强调可变性,灵活性,重组性,可修订性等,这使得个体身份的重建在现代社会更加可能。在此背景下,本篇硕士论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12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在2016年至2017年间作为交换生在德国交换学习约一年的时间,以此来研究和分析这些学生的身份重构。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即为:留德中国交换生如何通过跨文化经历重构自己的身份?从这个基本问题能引申出下列三个可具体操作的问题:(1)留德中国交换生如何形成自己的跨文化身份认同?(2)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留德中国交换生进行身份重构?(3)身份重构和异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与研究问题相呼应,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这些留德中国交换生通过跨文化经历进行身份重构的具体过程。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篇论文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结合叙事访谈和主导式访谈,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再用质性内容分析法针对资料完成分析。在叙事访谈中,并非对中国留学生的整个生活经历,而是针对其在德约一年的生活经历进行了询问。基于Y.Y.Kim的跨文化身份认同理论——其理论主要是在文化层面研究了身份重构的问题,对主导式访谈里的问题进行了设计。在笔者将12位中国交换生的数据转录后,借助于质性文本主题分析法将文本整理成为四大类进行分析,即社交网络,人际冲突,自我和他人感知,自我反思。凭借对采访结果的分析和阐释,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得到如下回答: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主要表现为原有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三个方向的改变:原文化认同加深,保持不变,或者解体转变为跨文化身份认同。根据收集的材料身份重构的主要趋势是,原有的文化认同遭到解体,渐渐形成跨文化身份认同。为了进一步详细地呈现此结论,如下回答了三个基本的研究问题:(1)留德中国交换生如何形成自己的跨文化身份认同?在Kim的理论体系中,压力——适应——增长动态模型作为其核心,跨文化身份认同在外在压力和内在适应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压力作为外在条件主要由于各方面的文化差异而产生,如行为模式、思想模式、感觉模式差异和文化冲击等。适应作为内在条件和动力指的是个体对异文化的接受意愿。此外,Thomas对中德文化核心标准的比较将作为此篇论文文化差异判定的导向。跨文化身份认同形成的原因是个体在压力和适应之间与异文化建立了联系。个体不仅仅将自己视为自文化的一员,而且也视为是异文化的部分,自此,个体并不局限自己在原有的文化圈内,这样才能发展跨文化身份认同。(2)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留德中国交换生进行身份重构?因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是中德文化差异和异文化成员德国人的态度;内部因素是个体对文化的敏感性,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和个体的反思能力。文化差异作为外部力量是促使个体对自我进行反思的前提。为了察觉到文化差异,需要个体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另外,对异文化的开放态度和个体的反思能力作为内部因素比外部因素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因为身份认同本身就极具主观性。(3)身份重构和异文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和异文化的接触给个体提供在文化层面重构身份的机会。在此篇质性研究中,主要是德国文化承担异文化的角色。受访人在采访中所述的对个人主义的追求,强烈的环保意识,规则导向,对政治时事的强烈关注,辩论文化,师生之间的平等性,精确的时间观念,私人和生活领域的分离,重视假期和业余时间,对陌生人的信赖和不同的生活习惯(聚会/酒吧/饮酒文化),都促使受访人去反思自己的文化。德国的异文化是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过程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总而言之,这十二位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呈现一种趋势,即通过跨文化经历后原有的文化身份遭遇解体,同时在外在压力和内在适应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跨文化身份认同。在如今的学界中,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问题并未得到太多关注。在此背景下,笔者在本篇论文中主要对此空白领域进行了探索,尝试结合新的理论方法对未曾受到关注的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进行了研究。
杨于卓[10](2018)在《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传统藏戏和我国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逐渐萎缩、传承人青黄不接、技艺失传、民间戏团生存艰难等诸多难题,但藏戏和那些戏曲艺术又不一样,她至今仍然是藏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藏戏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如何走下去?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途径,比如立足于非遗保护理论结合阿吉拉姆的特殊性进行逻辑思辨,抑或借鉴其他传统戏曲现代转换的成功经验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选择了一条更为踏实的路径,将阿吉拉姆放回她原本所在的社区,观察她在当代社会中是如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她发生了哪些变迁以及这些变迁的细节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并深究这些变迁的动力来自哪里?又是如何作用于阿吉拉姆的?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解决,我们将知道,如何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因素,又如何避开一些不利因素而推动实现阿吉拉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论文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贾热村觉木隆藏戏团为主要田野点,考察演剧形式和内容,戏团经营模式,拉姆娃的生活境遇和观念,戏团与村落关系等各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变迁现象,结合其他田野点观察到的不同现象的对比总结,探寻阿吉拉姆变迁的支配力量和原动力。除对田野点的共时性考察,还从阿吉拉姆产生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找它的不断变化的痕迹,这种历史探寻有利于通过前后对比,更好地揭示出那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或变化的作用方式,力图从社会文化表象发掘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本文的结论在于阿吉拉姆不是藏区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遗存,她一直在随着藏区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其变迁发展的支配力量来自社会结构,原动力则来自于不断变化的人的观念和人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影响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力量、市场经济、文化互动与人的观念,当然在不同地域,各股力量的大小和作用方式有别,但正是在这些力量的博弈、弥合的此消彼长的过程中,阿吉拉姆得以不断地自身再创造。本文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田野调查,在一个具体可资的个案的基础上得出以上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吉拉姆的未来发展可能有多种走向,笔者认为,各种走向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它们本身就是变动不居的历史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统”的那一部分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但“变”才是永恒的主题!
二、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艺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艺术节……(论文提纲范文)
(1)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问题 |
第一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创办背景 |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基础:钢铁小城的转型 |
第二节 文化政策基础:政府的推动与支持 |
第三节 艺术形式的更新发展 |
第二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关注视野与演变 |
第一节 可视化的音乐:从“林茨声音云”到电子艺术节 |
第二节 想象力与技术工具的辅助 |
第三节 对“艺术、技术与社会”的持续回应 |
第三章 林茨电子艺术节的创新模式 |
第一节 多元展览空间的联合呈现 |
第二节 跨学科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
第三节 艺术节品牌与影响力的形成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以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贡献 |
1.4.2 实践价值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理论基础 |
1.5.3 具体研究方案 |
1.5.4 基本思路 |
第二章 社区的发展营造与公共艺术的联系 |
2.1 社区营造与公共艺术的发展 |
2.1.1 社区营造的发展概述 |
2.1.2 公共艺术的发展概况 |
2.2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 |
2.2.1 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必要性 |
2.2.2 实践案例 |
2.2.3 介入的方式分析对比 |
第三章 公共艺术带动越后妻有地区发展的原因 |
3.1 延续地域文化特殊性 |
3.1.1 地理环境与气候植被 |
3.1.2 历史文化与产业的发展 |
3.1.3 城乡差距与人口老龄化 |
3.2 地区振兴项目的推动 |
3.2.1 策展人北川富朗 |
3.2.2 艺术节的构想及筹备过程 |
3.3 艺术挖掘地区资源 |
3.3.1 当地文化记忆的重现 |
3.3.2 现有资源的重塑 |
3.3.3 从无到有的塑造 |
3.4 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3.4.1 艺术节全年时间利用 |
3.4.2 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
3.4.3 经济来源 |
3.4.4 越后妻有的品牌化 |
第四章 对于公共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启示与思考 |
4.1 当地政府在介入中的持续推动与参与 |
4.2 策展人在社区营造中的继承与创新 |
4.3 艺术家在制作作品中的探索与传达 |
4.4 当地居民在参与中的协作与启发 |
4.5 游客在参观中的体验与反思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过程总结 |
5.2 社会价值与未来展望 |
5.3 对于中国可实施性探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鹿铃叮当(论文提纲范文)
敖鲁古雅风情 |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情 |
从前车马慢 |
时代步伐快 |
我们是乌兰牧骑 |
中国冷极节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
四、谁的“乌托邦”? |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
四、“乌托邦”的“破碎” |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
本章小结 |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
三、自觉的“错位” |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
二、从“链接”到“跨界” |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
本章小结 |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
一、“小时代”的“落幕” |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
本章小结 |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
一、宋庄的新机遇 |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
一、符号里的时代 |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
一、品质、创作、生活 |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
本章小结 |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
六、创造是一张网 |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对苏州评弹传承与发展的关注 |
(二)对现代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 |
(三)对研究对象未来发展的关注 |
二、核心概念 |
(一)学徒制 |
(二)现代学徒制 |
(三)艺徒制 |
(四)现代艺徒制 |
(五)苏州评弹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对现代学徒制主题的研究比较充分 |
(二)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未涉及曲艺表演行业及学校实际 |
(三)对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主题的研究凸显完善现代艺徒制之必要性 |
(四)以上研究的成果不足及本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空间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五)数据收集、处理与呈现 |
五、理论基础 |
(一)现代学徒制理论 |
(二)活态传承理论 |
第一章 “寻求发展”:进入学校 |
第一节 选择:报考原因 |
一、自我 |
二、选择 |
第二节 考试:闯三关 |
一、第二关:专业复试 |
二、第三关:文化考试 |
第三节 录取:考试结果 |
一、意料之中 |
二、意料之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学堂学艺”:学生的校园生活 |
第一节 校园环境:生长与抑制 |
第二节 “长功夫”:技能学习与文化增长 |
一、“观看与表演”:前台的专业学习 |
(一)专业学习的过程 |
(二)专业学习的特点 |
(三)专业学习的媒介 |
(四)专业学习的形式 |
(五)专业学习的指导者 |
二、“自练与个辅”:后台的自主学习 |
(一)自主学习与练习 |
(二)个别练习与辅导 |
三、“回课与考核”:总结评价 |
四、“文化与应试”: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
第三节 :制度保障:人情中心的管理惯习 |
一、缺位的课堂规范 |
二、虚设的监督反馈 |
三、自发的班级规范 |
四、繁碎的德育规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摩实践:学生的课外专业学习 |
第一节 专业观摩活动 |
一、示范与仿效:书场观摩 |
二、任务与超越:评弹艺术节观摩 |
第二节 专业实践演出活动 |
一、自我的狂欢:校园艺术节 |
二、从民间到官方:高低年级交流会 |
三、收获与失去:校外大型舞台演出 |
第三节 技能大赛 |
第四节 综合艺术素质培养活动 |
一、五四歌会 |
二、寻师问道 |
第五节 其他活动 |
一、被遗弃的社团活动 |
二、理想化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走向书场”:现代艺徒的专业发展 |
第一节 从“传预班”到“传承班” |
一、考取“传预班” |
二、升入“传承班” |
第二节 进入边缘:观摩与技艺打磨 |
一、抄脚本 |
二、背书 |
三、跟码头 |
四、毕业公演 |
五、毕业考核 |
第三节 走进中心:拜师 |
一、拜师仪式 |
二、师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破口出道”:成为演员 |
第一节 开码头 |
第二节 独做 |
第三节 夫妻档 |
第四节 老听客 |
一、三类听客 |
二、听客的影响 |
第五节 评弹团体 |
第六节 行会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承与创新: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特征 |
一、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
二、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
第二节 苏州评弹现代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困境 |
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主体及其关系不明确 |
二、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中利益相关者要素的缺位 |
三、人才培养主体之苏州评弹学校发展的困境 |
第三节 苏州评弹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
一、构建学校、团体、自我教育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
二、完善教育传承生态系统机制规范 |
三、市场参与,发展商业性书场与私营艺术表演团体 |
四、重兴光裕社,引领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因其而来,为其而往 |
(7)社火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探究 ——以庄浪社火为调查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研究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调查地选择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对社火的研究 |
(二)对社火与庄浪周边及当地地方社会文化关系的研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基本概念解说 |
(一)基本概念解释 |
(二)地方性术语解释 |
第二章 庄浪社火生成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庄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庄浪社火概述 |
第三节 庄浪社火文化的形成和变迁 |
(一)庄浪社火的形成 |
(二)庄浪社火文化的变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庄浪社火组织的生存机制和社会功能 |
第一节 “自娱自乐”组织:社火表演传统的坚守者 |
(一)羊毛出在羊身上:经济来源于村民集资 |
(二)分水轮流转:村落按户轮流坐庄组织管理 |
第二节 艺术节:社火表演传统的传承发展与影响 |
(一)社火角色扮演的传承与发展 |
(二)村落社火汇演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庄浪社火的文本特征及地方文化意义 |
第一节 程式性:社火唱词中文本的文体特征 |
第二节 社火唱词文本的地方文化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庄浪社火表演与民众互动场域 |
第一节 村落表演互动场域:节日狂欢的庆祝 |
第二节 集体表演互动场域:社火文化艺术节的盛宴 |
第三节 官方引导的互动模式:社火发展的外部促进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火表演传统在与民众互动中传承发展 |
第一节 社火与村落文化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社火表演在与民众互动过程中传承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着作论文类 |
二 期刊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在校获奖情况 |
致谢 |
(8)戏剧生态视野下的喻荣军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戏剧生态视野下喻荣军的创作概况 |
第一节 戏剧生态从低谷走向复苏 |
第二节 戏剧生态对喻荣军创作的影响 |
第二章 喻荣军作品的美学品格 |
第一节 三类“守望者”形象 |
第二节 “闯入者”形象的分析 |
第三章 对生态戏剧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生态文学是生态戏剧的根基 |
第二节 作为生态戏剧的《老大》 |
第三节 《老大》深刻的生态思想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喻荣军主要作品、社会兼职和国际交流活动 |
附录2 喻荣军出版戏剧作品 |
谢辞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10)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阿吉拉姆与藏戏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辨析 |
一、相关概念在《辞海》等工具书上的最新释义 |
二、藏戏相关名称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阿吉拉姆在藏戏剧种流派体系中的位置 |
一、学界对藏戏及其分类相关名称的讨论、分歧与弥合 |
二、建构一个新的藏戏系统 |
第二章 变迁的表象:田野中的故事 |
第一节 田野点概况 |
一、选择觉木隆藏戏团的依据 |
二、觉木隆藏戏团的基本情况 |
三、开发热潮之中的传统村落——贾热村 |
第二节 阿吉拉姆演剧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
一、阿吉拉姆展演的舞台化 |
二、形式与内容的“现代化” |
第三节 拉姆娃生活境遇与观念的变迁 |
一、两重命运两重天:老一代拉姆娃的感慨 |
二、突发事件中的团队意识的变化 |
第四节 戏团与村落关系的变迁 |
一、觉木隆藏戏团与贾热村的关系的变迁 |
二、觉木隆藏戏团与作为“邀请方”的村落关系的变迁 |
第三章 变迁的支配力量:社会结构 |
第一节 社会总体倾向性 |
一、阿吉拉姆的形成与十四、十五世纪藏地的发展 |
二、十七、十八世纪阿吉拉姆的第一次发展高峰期 |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阿吉拉姆的发展 |
第二节 生产方式 |
一、引子:没有阿吉拉姆的望果节 |
二、藏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
三、生产方式的变迁与阿吉拉姆的变迁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政治力量 |
一、思想观念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
二、国家地方政策与阿吉拉姆的变迁 |
第四节 市场经济 |
一、引子:不断更换的负责人 |
二、关于琼达的誉与毁 |
三、觉木隆藏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 |
四、新的经营模式及其成效 |
五、藏戏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
第五节 文化互动 |
一、引子:一个剧目的流布 |
二、内部的文化互动 |
三、外部的文化互动 |
四、觉木隆藏戏团的初步尝试:走出西藏 |
第六节 技术发展 |
一、引子: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来贾热村 |
二、媒体技术的介入与阿吉拉姆的发展 |
三、技术对阿吉拉姆变迁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变迁的原动力:不断变化的双重需要 |
第一节 能动的个体 |
一、历史上的“疯狂者” |
二、拉姆娃 |
三、地方政府官员 |
第二节 “适者生存”的现实利益的驱动 |
一、在仪式的神坛上:从驱鬼到许愿 |
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
第三节 “道”变而“形”变 |
一、阿吉拉姆:一出解说人生和世界的戏剧 |
二、美学观念的变迁 |
第五章 新时代阿吉拉姆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推进阿吉拉姆普及的多种形式 |
第二节 站在历史的分水岭上:阿吉拉姆未来发展的几种走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青海省藏剧团大型历史藏戏《松赞干布》巡演安排(部分) |
附录二 :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关于藏戏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第三届“雅顿”文化艺术节暨2018中国藏戏艺术周材料 |
附录四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藏戏》 |
附录五 :非遗(藏戏)保护动画公益广告《巴珠的选择》相关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艺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研究[D]. 吴梦娇.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社区营造研究 ——以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为例[D]. 鲁懿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鹿铃叮当[J]. 顾长虹. 民族文学, 2021(03)
- [4]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5]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6]走向书台之路 ——苏州评弹现代艺徒制的个案研究[D]. 郑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社火与乡土社会民众的互动状况探究 ——以庄浪社火为调查个案[D]. 柳宾宾.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8]戏剧生态视野下的喻荣军创作[D]. 王斐.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9]留德中国交换生的身份重构 ——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学生为例[D]. 宁晓.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5)
- [10]阿吉拉姆变迁研究 ——以拉萨觉木隆藏戏团为例[D]. 杨于卓. 西南民族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