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州模式”有没有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张里文[1](2021)在《滴滴,还有没有未来?》文中研究指明滴滴上市前后出现的一系列事件,给未来蒙上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处理滴滴,需要有关方面更多的智慧2021年6月11日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请,30日正式登陆上市,滴滴出行仅用了20天。滴滴发行定价在每股14美元,开盘价16.82美元,一度摸高18.01美元。但美国投资者的兴趣在一天内降温,滴滴收盘报14.20美元。尽管如此,滴滴当日市值仍超过675亿美元,创下今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募资的最高纪录,甚至可能成为2021年度美股最大IPO之一。然而三个月不到,截至8月末公司市值重挫逾41%,股价一度探低7.16美元。
周宪,朱国华[2](2021)在《文学与文学研究的未来(下)》文中指出朱国华:周老师讲得非常精彩。我们在来这里对谈之前做过一个交流。我多少流露出一点对文学未来的悲观情绪,周老师就很严肃地教导我说:"听众都是年轻人,对年轻人,发出一种不祥的声音是否合适呢?"我觉得他的教育是对的。但是我想,如果两个人都从乐观的角度来说,可能就缺乏了对话的一种辩证性,所以我唱衰大概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实我们的观点是差不多的,但我说的差不多,是我能够理解的差不多,他深邃的地方我当然是达不到的。
杨瑞玲[3](2015)在《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当前城镇化拐点背景下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对于乡村变迁的方向与前景充满争议。要明确乡村变迁的方向,有必要深入细致地分析乡村变迁的动力机制。本文从乡村的“共同体”这一属性入手,以鲁南龙镇为案例,分析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龙镇乡村经济社会的变迁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认为,乡村变迁的根本动力机制为现代性,现代性具体表现为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时空伸延机制三项基本的制度。这三项制度彼此互动共同推动了乡村的变迁,在不同时间段起到主要作用的制度不同。现代性对于乡村共同体具有解构和自反性的双重作用。现代国家政权、市场经济制度和时空伸延机制分别主导乡村共同体的“强制性脱嵌”、全面脱嵌和时空脱域这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以前,现代国家政权起到主导作用,其通过计划经济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经济部门的分离,通过权力主导的机械分工实现劳动力的规训,使劳动力与土地所有者分离,将劳动力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但由于市场被压制,这一时间段乡村的劳动力、土地、货币三种要素并未实现虚拟商品化。因此这一阶段的乡村共同体整体呈现出在现代国家政权主导下的“强制性脱嵌”现象。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制度逐步确立,“逐利”的市场经济原则渗透入并主导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共同体在关系实体上出现“全面脱嵌”现象。在经济维度,市场体系的延展使得原本集中在有限场地的乡村经济活动弥散,逐渐失去经济共同体的意味。在社会维度,社会纽带碎片化并且浸没于市场经济原则中。在权力维度,基层权力脱节,权力出现市场化的倾向,村镇治理经济化。在文化维度,传统的宗教信仰世俗化,消费文化成为主流,经济理性的原则主导乡村的文化活动。新世纪以来,现代性的时-空伸延机制对于乡村共同体的作用凸显。一方面,乡村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村落社会在时空维度上“脱域”,乡村内部出现村落形态和功能的分化。另一方面,现代性的自反性作用日益明显。分化的乡村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整合,乡村与城市出现了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的趋势;乡村被景观化的同时,乡村价值获得了主体性自觉,出现了人的回归参与乡村建设的潮流;乡村居民公共意识觉醒,社区公共需求凝聚,村落出现现代社区化的趋向。这些都促成了乡村的新型共同体属性和乡村作为独特社会生态景观系统的再造。本研究构建了一个解释乡村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并在已有的“乡村终结说”、乡村保护理论之外展现了一种新的乡村发展路径,强调相当一部分乡村在未来既不会终结,也不会静态地保持所谓的完整,而是在城乡互补与同构的趋势下、在全球化时代本土性与开放性互构的作用下,动态地发展并实现自身独特的价值。
黄昱心[4](2015)在《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问题探讨 ——基于考察江西省峡江县中小企业》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富有活力的重要体现。中小企业本身可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不足,自身信用等级不高,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弱,传统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恐贷”,无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个长期的问题,中小企业融资要求是“快、易、贷”。政府给予扶持,需要从整体上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用法律形式将制度予以确定。法律把制度长期固定下来,改变了政策扶持灵活性。中小企业发展现处于一个转型升级时期,中小企业需寻找最佳区位优势来降低土地、劳动力这些生产要素成本,这样能把更多资金投放在科技创新、商誉维护中,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目前中国现状是东部地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僵局。那些原来为东部地区做出经济贡献的中小企业,不能承受东部地区高额生产成本。如果继续留在东部地区,没有之前刚刚入驻东部地区时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自身没有更多融资渠道实现科技创新带来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政府长期与当地中小企业有业务往来,希望能对这些中小企业做妥善处理,政府了解当地中小企业优劣势,把这些中小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中这种行业优势相对明显地区。以峡江县为考察对象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对政府文件阅读,商业银行给中央银行数据,深入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对民间借贷中小额贷款公司进行现场咨询等手段分析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根据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出全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共性,针对这个共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共性中除了中小企业本身信用等级低,从事行业盈利少,所占社会资源非常有限外,还有国家整体金融机构中没有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我国法律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的不是塑造良好融资环境,而是用法律手段来强调财政上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大,政府为了政绩过度干预中小企业融资,加上法律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力度及实施细则规定不完善,容易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情况,所以在加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同时还要注意监管。本文把考察江西省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得到的数据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结合分析,分析出我国法律中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有哪些欠缺,进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进行改进。概括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分为外源性融资和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又分类出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再根据这些融资方式分析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呈现的具体问题,以峡江县中小企业为例提出我国中小企业在县级行政区域中小企业所特有问题。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按照外源性融资分类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直接融资包括风险投资法律保障滞后和债券融资法律诉求没有回应分析出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法律问题。间接融资中峡江县中小企业存在民间借贷监管缺失、银行贷款现实困境以及担保融资法律制度缺陷。中小企业立法体系完善需要确定民间借贷主体权利义务,将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进行整合。理顺商业银行与政府、中小企业关系,以及正确引导商业银行对抵押物选择。信用担保融资高风险决定立法上要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必要风险防范机制。风险投资要规范风险投资相关中介机构,给予风险投资机构扶持,完善风险投资机构退出机制。债券融资中提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集合债券法律制度。从以上五个融资形式提出完善立法体系建议。立法体系完善需要行之有效的监管法律制度,中小企业融资的监管法律机制完善需要先确定监管主体,按照金融监管权的纵向分权和横向分权进行确定监管主体。信息交流、风险控制和诚信管理三个方面优化、细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王萍[5](2013)在《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在国家、市场与社会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现代化洪流冲击中的村庄命运,应该不只有走向终结这一种趋势。相反,在经济变迁、社会文化重组和国家角色再调整的综合作用下,村庄转型正在经历一场复杂的,从农业型社区到居住型社区的转型。这意味着,从经济变迁的维度来看,村庄会出现从农业经济组织转向某种不确定的社区经济组织;从社会文化重组的角度来看,村庄将会从传统的地域型社区向现代的功能型社区转变;从国家角色的再调整来看,村庄会从国家的基层治理单位向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单位的转变。村庄转型是指村庄从一种组织形态到另一种组织形态的质性的变化。从发达国家乡村转型研究的经验来看,选择合适的研究单位非常重要。相比较而言,英美等国的乡村常常作为一个“非都市区”、甚至是一种文化建构,或者常处于“后乡村”的状况,这与我们的“村庄”有着明显差异。因此,本研究首先强调把村庄作为基本研究单位的重要意义,强调其作为村落共同体、行政单位、国家治理单元的内在涵义,明确其在理论研究、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着实质性意义。在市场机制和国家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村庄经济普遍出现了“去农业化”的变迁,表现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农村土地的非农化以及农业的非生产化等方面。换句话说,随着农业与村庄的日益分离,村庄则出现了农业“去中心化”和“后农业化”发展趋势,如工业化村庄、消费型村庄、空心村以及季节性村庄等各种复杂类型。更为重要地是,“去农业化”不仅带来了村庄结构转型,如农民分化以及村庄权力结构的分化,而且导致了村庄功能的转型,如从生产功能逐步向居住、消费等多功能的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国内不少农业村庄的存续和发展则似乎成为了一个“反例”,因为它们仍然非常有活力地展示出农业与村庄之间独特的社会联结关系,从而为村庄转型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更为积极的一面。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其内在的诉求有两种:减少乃至终结村庄,边缘化村庄。因此,村庄的现代命运常常被置于弱质化发展的通道中,即村庄运行资源的缺失以及同步出现的共同体消解趋势。简言之,村庄出现了“去社区化”发展。从已有经验来看,弱质村庄的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更加积极地主导作用,从而带来一条村庄复兴之路。就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来说,不仅意味着国家在战略层面承认村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把村庄作为一个政治性的单位组织,是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据,并且强调其在共同体意义上,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同时,合村并居、公共服务下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建设社区的做法能否真正地在制度、社区意义上推动国家与村庄、城市与村庄的友好相处,这有待于在策略上重新评估。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村庄社会的失序化发展等所谓村庄治理危机,主要呈现为国家力量对农村社会控制能力的下降。同时,我们注意到治理危机与村庄市场化、城市化发展几乎是同步出现的,集中在土地、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制度变迁的层面。治理危机给村庄转型带来的影响则表现为农民生产策略的调整、社区组织社会控制力的弱化、国家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妥协以及中间农民的崛起。总之,国家与村庄关系的再调整,意味着村庄正在逐步从自治社区到共治社区的转型,而这一切,除了国家制度和村庄社会重组的共同作用之外,也得益于日益兴起的新农村运动。可以说,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既有经济及其市场要素的变迁,亦有社会及文化重构的力量,也有国家角色再调整的作用,是一种综合作用机制。在村庄转型路径的选择上,则会出现多样化的可能,既有“去农业化”,也有“再农业化”的转型;既有“去社区化”,也有“社区再造”的转型;既有治理危机的发生,也有新乡村运动的反向保护力量的发挥,这些均可以在当下中国村庄转型的过程中被观察、被捕捉到。
秦玉伟[6](2011)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私募股权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宠,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规模上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融资方式。近些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在中国起步并迅猛发展,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之一。要想充分利用私募股权基金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必须有与其相契合的法律组织形式。本文以此为契机,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相关法律问题做一次论述与探讨。通过对公司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的考察、比较分析,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选择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本文共分导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导言是对整篇论文的开篇陈词、提纲挈领,对本文的问题提出作一番阐述。第一章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概述。从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理解入手,界定其定义,阐述其特征及类型。然后提出私募股权基金对组织形式的要求,具体阐述组织形式的定义、特征与原则。最后对目前公司制、信托制和有限合伙制三种主流的组织形式的涵义、运作模式及实践现状进行阐述。第二章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通过对影响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选择的几大主要因素——法律环境、各方利益及基金的运行成本、税收负担和组织稳定性对三种组织形式进行具体考量分析,并总结出三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第三章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选择。首先对域外私募股权基金的组织形式进行考察分析,借鉴其先进经验。然后指出我国现阶段推行有限合伙制存在的问题,论述现阶段我国推行公司制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小结,总结阐述笔者的观点。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回顾、总结陈词。
薛凌,罗锦陵[7](2010)在《低碳时代,难以拿捏的分食机会》文中认为新能源汽车 根据国家发改委设立的目标,到2012年要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5.3万辆,而在这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背后则是5万套配套件的大市场。 目前来看,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车是三种最可实现商用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配件上的最大不同就在于?
盛建森[8](2004)在《班主任队伍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文中认为
姜娓娓[9](2004)在《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建筑的发展中,装饰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并能在各种反对的呼声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0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建筑装饰在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在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又面临模糊化与暂时化的困境。孤立的、静态的从建筑本身的角度认识装饰已失去意义,而是迫切的需要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问题。但目前有关此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很苍白。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首先分析了中西方建筑装饰诸多已有概念的问题,从装饰与建筑本体的角度提出“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的概念。其次,总结建筑装饰的三层作用:实用、美化和表达意义。围绕历史上关于美与意义的争辩,从哲学的高度剖析了现代与当代建筑的装饰问题,指出美与意义并重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分析装饰在演变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审美因素),提出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观念下的一致的、互动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具体分析,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从时间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从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姊妹艺术三个方面探讨它们与“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的内在关联,并从历史的、综合的角度予以评价。根据不同社会状况下三方面因素对装饰影响程度的不同,分析与评价也有所侧重。第三部分是原则与方法。首先,从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得到启示,认为应在复杂思想的观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种平衡,不能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本体性装饰”和“附加性装饰”。其次,就目前多元化的局面,讨论了装饰未来的发展问题。从历时性、共时性与类比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具有装饰的建筑在多元化发展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归理性装饰”的观点与四项原则:时代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大众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并在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扩建工程项目中应用和检验。
周艳春[10](2003)在《论网络组织及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构造,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从直线制到直线职能制、从矩阵制到事业部制,强大的经济发展引擎不断推动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与变革。网络组织正是基于当今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结构。 尽管近二十年来,有关网络组织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网络组织的涵义、表现形式、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总体上看,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为了充实这一研究领域,本文作者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基础理论,对网络组织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研究:首先,在列举了国内外学者对网络组织内涵的不同认识的基础上,给出了网络组织的一个被较为普遍接受的定义,即网络组织是由多个独立的个人、部门和企业为了共同的任务而组成的联合体,它的运行不靠传统的层级控制,而是在定义成员角色和各自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AChrol,1999)。其次,运用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管理学中的企业能力理论和竞争战略理论等,详尽分析了网络组织形成的动因。第三,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阐明了网络组织与传统组织相比较所表现出来的新的特征。第四,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思科的案例出发,对网络组织的利弊进行了综合的阐述。第五,深入探讨了网络组织的联结纽带及运作机理。第六,运用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从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角度,研究了网络组织的管理。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最后,本文对网络组织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作了展望。
二、“温州模式”有没有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模式”有没有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滴滴,还有没有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未来业务发展不确定性很大 |
在国内继续面临反垄断调查 |
在海外仍会走“烧钱”老路 |
股东套现或只是时间问题 |
安全问题永远是前路挑战 |
贩卖信息、“大数据杀熟”惹人忧 |
滴滴接受审查或涉国家秘密 |
有没有未来,未来在何方? |
(3)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现代性语境下的乡村研究 |
1.1 问题来源 |
1.2 研究过程 |
1.2.1 田野入场:挫折与契机 |
1.2.2 田野链条:龙镇三村 |
1.2.3 资料收集方法 |
1.2.4 资料分析与写作 |
1.3 研究综述 |
1.3.1 相关理论 |
1.3.2 我国乡村研究脉络 |
1.3.3 乡村的分化 |
1.3.4 乡村命运的争论 |
1.4 研究内容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家主导下的乡村强制性脱嵌 |
2.1 传统的乡村:全面的家庭经济 |
2.2 集体化时期:强制性脱嵌 |
2.2.1 初步发展的乡村工业 |
2.2.2 三大要素的重置与被压制的市场 |
2.3 前市场时代: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与失败 |
2.3.1 国家主导下农业的成就 |
2.3.2 国家主导下失败的记忆 |
2.4 市场经济制度下龙镇经济格局的演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
3.1 经济共同体:传统乡村市场社区的形态 |
3.2 乡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发育 |
3.2.1 区域市场 |
3.2.2 村内商铺 |
3.2.3 流动商人 |
3.2.4 网络购物 |
3.3 农民生计要素全面商品化 |
3.3.1 农业商业化 |
3.3.2 劳动力商品化 |
3.3.3 土地商品化 |
3.3.4 消费商品化 |
3.3.5 服务商品化 |
3.4 市场体系的延展与经济共同体的弥散 |
3.4.1 农业工商业化:被加工的自然 |
3.4.2 劳动市场分工:职业化的农民 |
3.4.3 农民生计过程:社会化再生产 |
3.4.4 共同体的打开:被剩余的村庄 |
3.4.5 市场要素流动:经济体的弥散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中社会纽带的嬗变 |
4.1 家户的流变:虚与实 |
4.1.1 空间格局:核心家庭式的家户 |
4.1.2 成员张力:经济分工与家的虚化 |
4.1.3 亲属合作:形散神存的家户转换 |
4.1.4 婚姻异化:买卖婚姻与短期婚姻 |
4.2 社会网络资本化 |
4.2.1 “赶礼”制度变化:厚礼与捎礼 |
4.2.2 人情仪式的创制:炫耀与压迫 |
4.2.3 换工机制的失效:互助变雇佣 |
4.2.4 社会信用资本化:赊购与利息 |
4.2.5 市场经济的考验与社会关系的拣选 |
4.3 街坊邻里:温情与压力 |
4.3.1 “街坊”与“邻里”:作为公共空间 |
4.3.2 社交敌友的划分:“好情”与“贼人” |
4.3.3 街坊互动与舆论:温情与压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镇权力脱节与治理的经济化 |
5.1 集体经济的消解与公私关系的变革 |
5.1.1 村庄冲突关键节点:公私利益矛盾 |
5.1.2 集体经济基础消解与村庄治理困境 |
5.2 村干部的“弱势”与权力的市场化 |
5.2.1 村庄社会分层中村干部的“弱势” |
5.2.2 村干部的“出路”:权力市场化逻辑 |
5.3 村镇之间:虚脱的控制与治理的经济化 |
5.3.1 挣扎的控制与治理术的异化 |
5.3.2 “收买式”治理:项目与资源分配 |
5.3.3 治理的经济化:官民经济动力的合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信仰对市场经济的臣服 |
6.1 信仰与巫术:少数人的避风港 |
6.1.1 日常生活中信仰的隐退 |
6.1.2 信仰与经济的碰撞:臣服与避风港 |
6.2 公共空间与节日:消费文化的主流化 |
6.2.1 墙面文化变迁:标语到广告 |
6.2.2 节日文化变迁:仪式到消费 |
6.3 市场损蚀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工程失灵 |
6.3.1 文字沉浮与国家的效率公平观 |
6.3.2 文娱风气恶化与文化工程失灵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时空伸延与城乡一体同构 |
7.1 城乡之间:时空伸延与一体同构 |
7.1.1 城里城外:空间隔离 |
7.1.2 进城回村:空间流动 |
7.1.3 融城计划:空间融合 |
7.2 村落形态:时空脱域与地方性的超越 |
7.2.1 村落的功能类型分化 |
7.2.2 村落社会的时空脱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乡村的主体性自觉与再造 |
8.1 自反性与乡村的复兴趋势 |
8.1.1 乡村价值的反思性自觉 |
8.1.2 人的回归与乡村建设 |
8.2 村民社区公共意识的觉醒 |
8.2.1 庭院变迁与私人空间 |
8.2.2 居民公共意识的觉醒 |
8.2.3 社区公共需求的凝聚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 |
9.1 乡村变迁动力机制:脱嵌与脱域 |
9.2 对乡村社区治理的启示 |
9.3 延伸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问题探讨 ——基于考察江西省峡江县中小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问题概述 |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
1.中小企业内源性融资 |
2.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 |
(二)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
1.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框架 |
2.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表征 |
二、峡江县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困境剖析 |
(一)峡江县中小企业直接融资 |
1.风险投资的法律保障滞后 |
2.债券融资的法律诉求没有回应 |
(二)峡江县中小企业间接融资 |
1.民间融资的法律监管缺失 |
2.银行贷款的现实困境 |
3.担保融资的法律制度缺陷 |
三、中小企业融资的立法体系构建 |
(一)民间借贷的立法规范 |
1.确定民间借贷主体权利义务 |
2.整合民间融资方面的法律 |
(二)建立新型的银行关系 |
1.商业银行和政府的关系 |
2.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关系 |
3.商业银行选择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的关系 |
(三)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
1.提高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门槛 |
2.建立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机制 |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银行融资 |
(四)完善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的立法体制 |
1.规范中介机构 |
2.扶持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对风险投资组织进行完善 |
3.完善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机制 |
(五)扩展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
1.放宽债券发行规模管理的限制 |
2.债券投资者利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
3.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法律制度 |
四、中小企业融资的监管法律机制完善 |
(一)明确中小企业融资监管主体 |
1.金融监管权的纵向分权 |
2.金融监管权的横向分权 |
(二)塑造信息交流互通机制 |
(三)形成风险控制机制 |
1.债券融资 |
2.风险投资 |
(四)建立诚信管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提出问题 |
1.1.1 现代化必须卷裹乡村 |
1.1.2 村庄的现代命运 |
1.2 研究综述:西方乡村转型研究的理论反思 |
1.2.1 现代乡村研究模式 |
1.2.2 乡村转型二元论 |
1.2.3 对乡村转型研究的批评意见 |
1.2.4 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2 村庄转型研究的背景 |
2.1 中国“村庄转型”命题的提出 |
2.1.1 命题提出的背景 |
2.1.2 已有讨论 |
2.2 发达国家乡村转型研究及提供的资源 |
2.2.1 发达国家乡村转型过程与启发 |
2.2.2 欧美国家乡村转型的研究规范与启示 |
2.3 拟解决的问题 |
2.3.1 村庄转型内涵的界定 |
2.3.2 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
3 村庄转型的内涵 |
3.1 乡村、村庄的概念阐释 |
3.1.1 什么是乡村 |
3.1.2 什么是村庄 |
3.1.3 乡村、村庄的区别与联系 |
3.2 为什么选择村庄 |
3.2.1 村庄研究模式 |
3.2.2 村庄的实质意义 |
3.3 什么是村庄转型 |
3.3.1 何谓转型 |
3.3.2 何谓村庄转型 |
3.3.3 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
4 去农业化与农业村庄的复兴 |
4.1 市场经济下的村庄“去农业化”发展 |
4.1.1 发达国家乡村“去农业化”研究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非农化”研究 |
4.2 村庄“去农业化”变迁的形态 |
4.2.1 农业与村庄的关系变迁 |
4.2.2 村庄“去农业化”的两类趋势 |
4.3 “去农业化”对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
4.3.1 “去农业化”与村庄结构转型 |
4.3.2 “去农业化”与村庄功能转型 |
4.4 反例:小农农业与村庄的再链接 |
4.4.1 小农农业的持续发展 |
4.4.2 农业村庄共同体的复兴 |
4.4.3 农业村庄的前景 |
5 城市化与农村社区建设 |
5.1 城市化及诉求 |
5.1.1 何谓城市化 |
5.1.2 城市化的诉求 |
5.2 弱质村庄的形成机制 |
5.2.1 现代性与社区的衰落 |
5.2.2 村庄的弱质化发展 |
5.2.3 弱质村庄的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趋势 |
5.3 农村社区建设:缘起、实质及趋势 |
5.3.1 农村复兴的中国背景 |
5.3.2 农村社区建设:内涵与问题 |
5.3.3 农村社区化建设的趋势与策略 |
6 治理危机与新农村运动的兴起 |
6.1 危机背景下的村庄治理研究 |
6.1.1 农村治理危机的现状 |
6.1.2 学术研究的脉络与主要观点 |
6.2 治理危机对村庄转型的影响机制 |
6.2.1 “国家-社会”分析框架 |
6.2.2 治理危机与制度变迁 |
6.2.3 村庄社会变迁与治理转型 |
6.2.4 国家规制村庄:一种新的治理术 |
6.3 新农村运动的兴起 |
6.3.1 新农村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 |
6.3.2 新农村运动对村庄转型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概述 |
第一节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厘定 |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 |
二、私募股权基金的类型 |
三、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 |
第二节 私募股权基金对组织形式的要求 |
一、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定义、特征 |
二、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原则 |
第三节 私募股权基金三种组织形式概述 |
一、公司制基金形式的涵义、运作结构及实践现状 |
二、信托制基金形式的涵义、运作结构及实践现状 |
三、有限合伙制基金形式的涵义、运作结构及实践现状 |
第二章 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我国法律环境对三种组织形式的考量分析 |
一、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基础 |
二、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基础 |
三、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法律基础 |
第二节 基于各方利益对三种组织形式的考量分析 |
一、各方利益在公司制基金形式中的考量分析 |
二、各方利益在信托制基金形式中的考量分析 |
三、各方利益在有限合伙制基金形式中的考量分析 |
第三节 基于运行成本、税收负担与组织稳定性的考量分析 |
一、三者在公司制中的考量分析 |
二、三者在信托制中的考量分析 |
三、三者在有限合伙制中的考量分析 |
第四节 总结三种组织形式具体优劣 |
一、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优劣分析 |
二、信托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优劣分析 |
三、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优劣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选择 |
第一节 域外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考察借鉴 |
一、英美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二、日本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三、我国台湾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实践 |
四、上述国家、地区经验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启示 |
第二节 现阶段我国推行有限合伙制存在的问题 |
一、推行有限合伙制的法律框架还不完善 |
二、推行有限合伙制的市场基础薄弱 |
三、推行有限合伙制的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
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推行公司制的可行性分析 |
一、现阶段的实践以公司制为主 |
二、现阶段采用公司制的可行性分析 |
三、公司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完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0.1 建筑装饰的理论综述 |
0.2 研究的意义 |
0.2.1 建筑装饰的概念发生巨大变化,并有模糊化与暂时化的倾向 |
0.2.2 二十世纪是中国建筑和社会文化变化最大的时期 |
0.2.3 填补国内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缺 |
0.3 研究的方法、范围和论文框架 |
0.3.1 研究的方法 |
0.3.2 研究的范围 |
0.3.3 论文框架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本体与附加 |
1.1 现有概念的剖析 |
1.1.1 西方的概念 |
1.1.1.1 概念演变的四个阶段 |
1.1.1.2 Ornament, Ornamentation与decoration的辨析 |
1.1.2 中国的概念 |
1.1.2.1 传统概念的宽泛性 |
1.1.2.2 当代概念的模糊性 |
1.2 重新界定装饰的概念 |
1.2.1 本体性装饰(Noumenal Ornament) |
1.2.1.1 结构装饰化(Structure Ornamentalized) |
1.2.1.2 装饰结构化(Ornament Structuralized) |
1.2.2 附加性装饰(Applied Ornament) |
1.2.2.1 建造的装饰(Ornament Constructed) |
1.2.2.2 附加的艺术(Applied Decorative Art) |
1.2.3 两者的关系:演变和更替 |
1.3 装饰在建筑中的地位 |
第二章 美与意义 |
2.1 建筑装饰的三个层次 |
2.1.1 第一层次:功能与构造的需要 |
2.1.1.1 装饰的起源 |
2.1.1.2 建筑装饰的起源 |
2.1.2 第二层次:美化建筑 |
2.1.2.1 艺术加工 |
2.1.2.2 美的原则 |
2.1.3 第三层次:表达意义 |
2.1.3.1 象征意义 |
2.1.3.2 身份和地位 |
2.1.3.3 民族文化 |
2.2 由来已久的哲学思辨:“美”与“意义” |
2.1.1 美与意义的结合 |
2.1.2 美与意义的分离 |
2.3 现代主义建筑:重审美而轻意义 |
2.3.1 现代艺术 |
2.3.1.1 为艺术而艺术 |
2.3.1.2 意义的模糊 |
2.3.2 现代主义建筑的装饰观念 |
2.3.2.1 装饰就是罪恶 |
2.3.2.2 追求空间胜于意义 |
2.3.2.3 对意义缺乏的批评 |
2.4 后现代主义建筑:重意义而轻审美 |
2.4.1 POP艺术:从形式到意义 |
2.4.2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装饰观念 |
2.4.2.1 “鸭子”与“装饰化棚屋” |
2.4.2.2 对重意义而轻审美的批评 |
2.5 小结 |
第三章 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
3.1 技术因素 |
3.1.1 直接应用的技术 |
3.1.1.1 工艺 |
3.1.1.2 材料 |
3.1.2 间接作用的技术 |
3.2 经济因素 |
3.2.1 对装饰的制约 |
3.2.2 对装饰的推动 |
3.3 社会文化 |
3.3.1 哲学思想 |
3.3.2 社会心理 |
3.3.3 道德标准 |
3.3.4 政治因素 |
3.4 审美因素: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
3.5 小结 |
第二部分 具体分析 |
第四章 1920年代末-1940年代:驳杂的装饰 |
4.1 驳杂的装饰 |
4.1.1 装饰的分类 |
4.1.1.1 西方体形+西方装饰 |
4.1.1.2 中国体形+西方装饰 |
4.1.1.3 西方体形+中国装饰 |
4.1.1.4 中国体形+中国装饰 |
4.1.2 装饰的手法 |
4.1.2.1 布杂式装饰 |
4.1.2.2 装饰派装饰 |
4.1.2.3 新古典主义式装饰 |
4.1.2.4 现代主义的无装饰 |
4.2 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
4.2.1 中国固有之形式的装饰 |
4.2.2 装饰派装饰与现代主义的无装饰 |
4.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4.3.1 1925年以前对西式建筑的崇尚 |
4.3.2 1925年以后民族情绪的高涨 |
4.3.2.1 传教士的本土化运动 |
4.3.2.2 政府的民族意识形态需求 |
4.3.2.3 知识分子冷静地看待西方 |
4.3.2.4 日本建筑界追求本土化对中国的影响 |
4.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
4.4.1 服装的西体中用 |
4.4.2 其他艺术的中西合璧 |
4.5 小结 |
第五章 1950年代-1970年代:民族化的装饰 |
5.1 民族化的装饰 |
5.1.1 布杂式装饰 |
5.1.1.1 西洋建筑的轮廓意象 |
5.1.1.2 中国建筑的轮廓意象 |
5.1.1.3 中西合璧的轮廓意象 |
5.1.2 新古典主义式装饰 |
5.1.3 简化的略有中国味道的装饰 |
5.2 与经济的关系 |
5.2.1 装饰批判 |
5.2.1.1 批判的方面 |
5.2.1.2 提出的原则 |
5.2.1.3 带来的问题 |
5.2.2 与现代主义反对装饰的比较 |
5.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5.3.1 苏联的布杂思想 |
5.3.2 与台湾的比较 |
5.3.3 装饰的暂时恢复 |
5.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1980年以来:多元化的装饰 |
6.1 多元化的装饰 |
6.1.1 附加性装饰 |
6.1.1.1 新古典主义建筑装饰 |
6.1.1.2 后现代主义建筑装饰 |
6.1.1.3 地域主义建筑装饰 |
6.1.2 本体性装饰:晚期现代主义的装饰 |
6.1.3.1 结构装饰化 |
6.1.3.2 装饰结构化 |
6.2 与经济技术的关系 |
6.2.1 技术因素 |
6.2.2 经济因素:经济本位与暂时性 |
6.3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6.3.1 全球化的冲击 |
6.3.2 大众文化的冲击 |
6.4 与姊妹艺术的类比 |
6.5 小结 |
第三部分 原则与方法 |
第七章 理性的装饰 |
7.1 复杂思想下的建筑装饰 |
7.1.1 装饰与基因的类比 |
7.1.2 基因的复杂作用:三条脉络 |
7.1.3 中国古典建筑基因的价值 |
7.2 对建筑装饰的评价 |
7.2.1 对本体性装饰的评价 |
7.2.1.1 结构装饰化与建构 |
7.2.1.2 装饰结构化 |
7.2.2 对附加性装饰的评价 |
7.2.2.1 建造的装饰 |
7.2.2.2 附加的艺术 |
7.3 装饰有没有未来? |
7.3.1 当代的质疑 |
7.3.2 纵向例证:摩天楼的演变 |
7.3.3 横向例证:当今世界建筑师的作品 |
7.3.3.1 建筑师的分类 |
7.3.3.2 装饰所占比例 |
7.3.3.3 装饰的新趋势 |
7.3.4 类比例证:姊妹艺术中的装饰 |
7.3.4.1 与音乐的类比 |
7.3.4.2 与服装的类比 |
7.3.4.3 与工业产品上的类比 |
7.3.5 结论 |
7.4 回归理性的装饰 |
7.4.3 时代性原则 |
7.4.3.1 时尚与经典 |
7.4.3.2 现代与传统 |
7.4.3.3 时代性原则 |
7.4.3.4 实例分析 |
7.4.4 地域性原则 |
7.4.4.1 全球化与地域性 |
7.4.4.2 地域性是立足点 |
7.4.4.3 地域性原则 |
7.4.4.4 实例分析 |
7.4.5 大众性原则 |
7.4.5.1 大众与精英 |
7.4.5.2 大众与先锋 |
7.4.5.3 大众性原则 |
7.4.5.4 实例分析 |
7.4.6 经济性原则 |
7.4.6.1 永恒性与暂时性 |
7.4.6.2 经济性原则 |
7.4.6.3 实例分析 |
第八章 工程实践--徐州汉画像石馆扩建 |
8.1 工程背景 |
8.1.1 两汉文化的徐州 |
8.1.2 汉画像石馆的特点 |
8.1.3 徐州汉画像石馆扩建 |
8.2 总体构思 |
8.2.1 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
8.2.2 与人文环境的协调 |
8.3 建筑装饰的原则 |
8.3.1 时代性原则 |
8.3.2 地域性原则 |
8.3.3 大众性原则 |
8.3.4 经济性原则 |
8.4 本体性装饰 |
8.4.1 叠涩 |
8.4.2 模壳 |
8.4.3 斜面屋顶 |
8.5 附加性装饰 |
8.5.1 明器 |
8.5.2 石阙和石亭 |
8.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及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部分工程意见 |
附录二 经济技术指标 |
附录三 主要施工图 |
附录四 部分建成照片 |
(10)论网络组织及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导论 |
1.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网络组织的现实意义 |
1.3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网络组织的内涵及动因分析 |
2.1 网络组织产生的背景 |
2.2 网络组织的内涵 |
2.3 网络组织形成的动因分析 |
2.3.1 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的考察 |
2.3.2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考察 |
2.3.3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考察 |
2.3.4 基于竞争战略理论的考察 |
2.3.5 基于合作竞争理论的考察 |
2.3.6 基于实践的考察 |
第3章 网络组织的特征、构成要素及类型 |
3.1 网络组织的主要特征 |
3.1.1 富有活力的节点 |
3.1.2 超越格栅的管理联结 |
3.1.3 自由灵活的动态调适机制 |
3.1.4 超组织的学习模式 |
3.2 网络组织的构成要素 |
3.2.1 网络目标 |
3.2.2 网络节点 |
3.2.3 经济联接 |
3.2.4 运行机制 |
3.2.5 网络协议 |
3.3 网络组织的类型 |
3.3.1 根据组织成员的身份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的不同所作的划分 |
3.3.2 根据核心企业的核心能力所作的划分 |
3.3.3 根据核心企业的功能所作的划分 |
3.3.4 根据组织成员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所作的划分 |
3.3.5 根据组织成员在网络中贡献的资源所作的划分 |
第4章 网络组织的利弊分析 |
4.1 网络组织的优点 |
4.1.1 可以有效地处理多角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的矛盾 |
4.1.2 可以显着地减低社会产品的交易成本 |
4.1.3 可以快速形成一个超级组织,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 |
4.1.4 可以大大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 |
4.1.5 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速度,企业的弹性和可再造性高 |
4.1.6 网络组织的成员企业将获得比以前单个企业更大的利益 |
4.1.7 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
4.2 网络组织的弊端 |
4.2.1 缺乏可控性 |
4.2.2 网络组织所取得的设计上的创新很容易被窃取 |
4.2.3 由于企业产权所有者或经营管理者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网络组织的成员企业普遍存在着事前隐藏信息的逆向选择和事后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
附录: 案例1 |
第5章 网络组织的运作机理 |
5.1 网络组织的联结纽带 |
5.1.1 依靠忠诚与信用联结 |
5.1.2 依靠共同的组织文化联结 |
5.1.3 依靠资源作为纽带联结 |
5.2 网络组织的运作机制 |
第6章 网络组织的管理分析 |
6.1 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
6.2 整体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制定 |
6.3 设计网络组织结构 |
6.4 建立网络组织的协调机制 |
6.5 合作的管理 |
6.6 培育、保持、学习和发展核心能力 |
6.7 跨文化的管理 |
6.8 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 |
6.9 应用新的管理技术 |
第7章 网络组织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 |
7.1 网络组织在我国形成条件的分析 |
7.2 网络组织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 |
7.2.1 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
7.2.2 更新观念,树立合作竞争的理念 |
7.2.3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造全新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
7.2.4 建立能快速反应市场的组织结构 |
7.2.5 文化整合,虚拟融通 |
7.2.6 诚信为本,建立良好的信誉 |
附录: 案例2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温州模式”有没有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滴滴,还有没有未来?[J]. 张里文. 董事会, 2021(08)
- [2]文学与文学研究的未来(下)[J]. 周宪,朱国华. 名作欣赏, 2021(19)
- [3]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D]. 杨瑞玲.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4]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问题探讨 ——基于考察江西省峡江县中小企业[D]. 黄昱心.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7)
- [5]村庄转型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D]. 王萍. 浙江大学, 2013(12)
- [6]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研究[D]. 秦玉伟. 华东政法大学, 2011(11)
- [7]低碳时代,难以拿捏的分食机会[N]. 薛凌,罗锦陵. 中国经营报, 2010
- [8]班主任队伍中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设想[J]. 盛建森.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2)
- [9]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 ——以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建筑装饰为例[D]. 姜娓娓. 清华大学, 2004(03)
- [10]论网络组织及对我国企业经营运作的启示[D]. 周艳春. 西北大学,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