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活性成分──低聚果糖的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陈又铭,李宁,袁卫涛,郭浩,高学秀,张文升,曹建帮,曹永兴[1](2022)在《低聚果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益生元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可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其中,低聚果糖是一种优异的益生元,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糖等功效。作为最具潜力的功能性低聚糖和甜味剂,低聚果糖可在多种领域中广泛应用,如乳制品、饮料、焙烤、保健、化妆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低聚果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应用研发及生产需要奠定基础。
齐家森[2](2021)在《白芨块茎转录组分析及其共生菌分离与定殖研究》文中提出白芨(Bletilla striat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含有较丰富的多糖类、苄类、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菌、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止血润肺和抗肿瘤等功效,同时是安全性较高的医药原料和药用辅料。白芨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是白芨多糖,不仅可用于食品工业,还可用于医药,如伤口敷料和药物输送。白芨由于有较好的药用疗效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野生白芨遭到大量的开采,资源严重流失。而人工栽培白芨由于生长周期太长等原因,仍然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因此研究白芨栽培技术和白芨多糖的生物合成,提高白芨产量和多糖含量成为白芨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论文(1)对3个不同年份的白芨块茎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初步揭示白芨多糖代谢以及块茎膨大发育的生理生化分子机制,并基于转录组数据,筛选出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鉴定;(2)筛选白芨共生菌,观察其对白芨的促生作用,并构建红色荧光原核表达载体,转入白芨共生菌构建工程菌,通过工程菌与白芨共生来观察共生菌对白芨幼块根的定殖过程,为提高白芨产量和品质提供栽培技术理论基础。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通过对白芨1年生、2年生和3年生白芨块茎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76 552条Unigenes序列。经过与七大数据比对,我们得到注释的Unigenes共有52 219条,占所有Unigens的68.12%。将1年生、2年生、3年生的白芨块茎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共发现差异基因37825条,涉及到47种生物功能,这47种生物功能可分为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KEGG富集分析发现134条信号通路,代谢通路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路是最主要的信号通路,59条关键酶基因参与甘露糖的合成途径以及多条途径参与了葡萄糖的合成;有12条与块茎膨大相关的差异基因参与了白芨块茎的膨大生长调控。q RT-PCR分析验证了与块茎膨大和糖代谢相关的6个具有代表性的基因表达与转录组结果趋于一致。利用白芨块茎生长发育转录组分析数据,筛选出差异表达的与白芨多糖合成相关的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FFase),并克隆其全长进行功能鉴定。通过巢式-PCR技术克隆获得该基因全长1743 bp,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纯化获得该蛋白。研究发现当IPTG浓度为1.0m M,诱导时间为6h,诱导温度为37℃时蛋白诱导效果最好。构建了p H2GW7.0-35S-FFase植物过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制备转基因植株以及功能鉴定做准备。从白芨根中分离出一株共生细菌,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该共生菌与白芨幼苗共培养促进白芨生长。构建了p BBR1MCS-2-m RFP1红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将其转入分离出的荧光假单胞菌中并且表达,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功观察到其对白芨幼根的侵染定殖过程。
黄功[3](2020)在《霍山石斛多糖的分子修饰及其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霍山石斛是一种珍贵的兰科类植物,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霍山石斛中含有较多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霍山石斛多糖有抗氧化性,抗肿瘤作用,和调控人体免疫的功能,多糖的修饰可以提高其活性。本文研究了超声波和酶对霍山石斛多糖的降解作用,并探讨了超声处理后多糖的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抗氧化性能和益生作用。1.超声处理及酶解处理对霍山石斛多糖的降解研究通过热水浸提、醇沉、脱蛋白质和脱色后获得霍山石斛粗多糖DHP。通过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对DHP进行分离得到了中性多糖DHP-1和酸性多糖DHP-2,DHP-3。通过对比不同多糖组分对嗜酸乳杆菌的增殖作用确定DHP-1是活性较高的多糖组分。通过超声和酶解处理两种方法来降解DHP-1。对降解得到的多糖进行乳酸菌增殖实验,发现经酶处理的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效果并不显着,而在最佳超声条件下(超声作用的功率为400 W,作用时间为10 min)得到的多糖UDHP-1对于乳酸菌的增殖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嗜酸乳杆菌生物量的增量为2.5× 1011 cfu/mL,干酪乳杆菌生物量的增量为5.7×1010 cfu/mL,粪肠球菌生物量的增量为8×108 cfu/mL。2.UDHP-1的结构变化分别对UDHP-1和DHP-1过CL-6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发现DHP-1经超声处理后多糖的组分发生了改变,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UDHP-1的相对分子量显着降低,相对分子量为为6.5×103 Da。12-KI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对霍山石斛多糖的初级结构并不会产生影响,超声后的多糖依然有着复杂的支链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并不会改变霍山石斛多糖的主要官能团,DHP-1在900 cm-1和800 cm-1处出现振动吸收峰,这说明DHP-1的结构中包含了 β型糖苷键,而UDHP-1在该处没有出现振动吸收峰,则说明了超声作用处理会对该结构的存在造成影响。通过刚果红实验检测发现,发现霍山石斛多糖DHP-1和UDHP-1的多糖结构中均不含有复杂的三股螺旋结构。扫描电镜结果表明,DHP-1和UDHP-1经过超声处理后其表面特性发生了改变,超声后的多糖颗粒出现聚结和粘连现象。3.UDHP-1的抗氧化性能及对乳酸菌的生理活性影响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超声处理提高了霍山石斛多糖的还原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在实验浓度范围内,DHP-1对DPPH、ABTS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64.8%、78.6%和 41.3%,UDHP-1 对DPPH、ABTS 和羟基自由基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86.2%、84.6%和68.6%。超声处理多糖UDHP-1能明显缩短三种乳酸菌培养的延迟期,提高菌体的比生长速率,促进菌体生长和乳酸的合成,同时提高了菌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和蛋白质的合成。
陈思雯[4](2020)在《发芽藜麦饮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藜麦为一种藜科植物,总蛋白质含量约为918%,且氨基酸组成均衡,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酚、黄酮等功能成分,营养价值丰富。谷物饮料具有低脂、营养、健康、无乳糖不耐症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开发以藜麦为原料的谷物饮料,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营养均衡的追求,且食用方便,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本文以藜麦为原料,经发芽,焙烤,酶解,调配,均质,灌装,灭菌等处理,制备具有焙烤香和藜麦特有风味的发芽藜麦饮料。该制备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多酚、黄酮、γ-氨基丁酸(GABA)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并解决了发芽藜麦饮料易出现的沉淀、分层现象等问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将藜麦进行萌发处理,探究萌发过程中营养及功能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藜麦的蛋白质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发芽第3d达到最大值为14.23 g/100g;粗脂肪和淀粉含量逐渐减少;多酚、黄酮含量分别由196.37 mg/100g、132.2 mg/100g增加至350 mg/100g、244.9 mg/100g;γ-氨基丁酸含量从28.92mg/100g增加至97.23mg/100g。综上所述,随着萌发时间增加,藜麦在发芽第3 d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发芽时间为3 d效果最好。(2)研究不同焙烤条件对发芽藜麦功能成分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随着焙烤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多酚、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确定焙烤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40℃,40 min时,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多酚、黄酮的含量分别为1059.7 mg/100g,622.0 mg/100g,较未焙烤之前分别增加147.88%,297.19%。DPPH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分别增加了50.53%、74.19%。(3)酶解工艺的确定。对发芽藜麦汁进行液化,糖化以及蛋白酶酶解处理。以DE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10 U/g,酶解时间50 min,pH值6.5,酶解温度65℃;最佳糖化条件为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140 U/g,酶解时间50 min,pH值5.5,酶解温度60℃。以水解度、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碱性蛋白酶酶解的工艺参数为:加酶量4000 U/g,酶解时间3.5 h,pH9.5,酶解温度55℃。(4)响应面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发芽藜麦饮料的主配方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主配方:发芽藜麦汁的添加量为58.53%(V/V),乳清蛋白添加量为3.20%(W/V),低聚果糖添加量为10.26%(W/V),此时感官评分值最高。此配方下发芽藜麦饮料色泽均匀,兼具藜麦特有风味和焙烤香气且组织状态均匀。(5)研究乳化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对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乳化剂的单因素和复配试验,确定了乳化剂最佳添加量0.15%,蔗糖酯和蒸馏单甘酯的最优配比为3:7。筛选出3种增稠剂:黄原胶、刺槐豆胶和CMC-Na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的添加量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复合乳化剂与增稠剂复配的正交试验,最后确定增稠剂和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黄原胶0.02%、CMC-Na0.06%、刺槐豆胶0.12%,复合乳化剂0.20%。(6)最佳均质工艺条件的确定。确定均质压力为40 MPa、均质时间3 min、均质次数2次时饮料离心沉淀率最低,稳定性最佳。在此条件下,发芽藜麦饮料的产品质量能够符合要求。
洪雅雯[5](2020)在《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为野生珍稀食用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东南地区。该菌富含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关于其研究日益增多。多糖是鸡枞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但目前对鸡枞菌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溶性多糖的生理活性,却少见水溶性多糖分子结构以及非水溶性多糖结构和活性的相关报道。几丁质是食用菌非水溶性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甲壳动物几丁质在提取和应用方面存在诸多限制,而食用菌原料易得,提取几丁质条件更为温和,产物性质也更为稳定,因此食用菌几丁质有可能成为甲壳动物几丁质的替代产品。本文以贵州鸡枞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水溶性多糖WSP和非水溶性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并从WSP中分离中性多糖组分NWSP以及从CGC中分离非水溶性葡聚糖ISP-3,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四者的结构、性质和生理活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提取并纯化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WSP,采用气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刚果红实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同时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离子螯合率等为指标,考察WS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三个因素对水溶性粗多糖得率均影响显着,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水溶性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 h、液料比31:1 m L/g,该条件下粗多糖得率的理论值为15.21%。以优化条件提取并纯化后得到水溶性多糖WSP,得率为1.32%,其中总糖、水分、灰分、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6.04%、6.69%、2.15%、4.92%。WSP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8.72:24.41:1。WSP为非均质多糖,其中至少含有三个组分,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03823、1767和844 Da,其中高分子量组分为主要组分,而且WSP分子中可能含有吡喃糖环、β型糖苷键和螺旋结构。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WSP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清除率最高分别为73.38%、53.50%、86.07%。2、将水溶性多糖WSP经离子交换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在利用琼脂糖凝胶柱层析法和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纯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力显微镜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对均一组分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WSP分离得到NWSP、ACWSP-1、ACWSP-2、ALWSP等四个组分,但仅有中性多糖组分NWSP为均一组分,并将其用于后续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NWSP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构成,二者摩尔比为1:3.09,数均分子量为9636 Da,分子结构的重复单元为→2-α-L-Fucp-1→(6-α-D-Galp-1)3→。同时,NWSP分子不是单链结构,而是呈多链盘曲缠绕或连接成环的形态。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为79.01%。但其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相对较弱,吸光度或清除率最大值分别为0.55、35.42%、37.64%。同时,在实验测试浓度范围内,NWSP不能促进小鼠脾细胞增殖,因此NWSP可能不具有免疫活性。NWSP对人肝癌细胞Hep3B、结肠癌细胞SW480、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基本没有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10.57%、15.24%、7.40;对慢性髓源白血病细胞K562增殖具有微弱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为24.13%。3、将鸡枞菌子实体水提残渣经脱蛋白、脱盐、脱色处理后,提取具有较高纯度的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采用元素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光谱法、13C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多种方法和仪器分析其结构和性质,同时以抗模拟胃液水解率、抗α-淀粉酶水解率以及益生菌增殖率等指标考察其益生元活性。CGC得率为13.46%,其中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为3.99%、0.11%和1.31%,残余金属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钠、铁、钙、铝、镁等。CGC中葡聚糖和几丁质摩尔比为1:1.17,几丁质含量较高,且CGC中氮元素含量为3.34%,由此计算得到几丁质含量为48.43%。CGC与虾壳几丁质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几丁质的特征基团在CGC各相关谱图中均有所显示,几丁质构型为α型,但CGC与海带多糖的相似性不明显。经计算,CGC结晶度指数为64.81%,脱乙酰度为34.60%,二者分别低于和高于虾壳几丁质。CGC降解峰值温度和吸热峰焓变值分别为314.88℃和-55.31 J/g,略低于虾壳几丁质,即CGC热稳定性弱于虾壳几丁质。此外,WSP和CGC对胃液和α-淀粉酶均具有一定抗性,但CGC抗性更强,水解度最高时分别仅为1.34%和1.01%。二者对两岐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增殖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粪肠球菌增殖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并能促进三种菌代谢产酸,因此二者均具有明显的益生元活性。4、利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乙酸溶液从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CGC中分离多种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甲基化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等方法和仪器分析含量最高的组分ISP-3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ISP-3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并含有微量甘露糖、半乳糖以及少量未被完全分离的几丁质。该分子可能含有β型糖苷键,并且可能是主链主要由糖基→6-D-Glcp-1→构成,兼有→4-D-Glcp-1→和→4,6-D-Galp-1→,并在半乳糖基(→4,6-D-Galp-1→)处连有→3-D-Manp-1→支链的复杂多糖分子。此外,ISP-3热降解过程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结束温度分别为284.18℃、325.93℃和355.75℃。
黄振勇[6](2019)在《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品质影响及其功能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是一种南方灌木植物,多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贵州等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也有分布,多为野生资源,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本文以野生桃金娘果实为原料进行不同干制处理,探索在超微粉碎状态下,不同干制处理对桃金娘全果果粉物理特性的影响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桃金娘果粉的加工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此外,对其活性多糖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多糖提取的优化工艺参数,并对桃金娘功能产品开发进行初探,为桃金娘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桃金娘果实分别进行了蒸煮太阳晒干(Cooking and sun drying,缩写:CSD),鲜果热风烘干(Fresh hot air drying,缩写:FHD),鲜果冷冻干燥(Fresh freeze-drying,缩写:FFD),蒸煮热风烘干(Cooking and hot air drying,缩写:CHD)和蒸煮冷冻干燥(Cooking and freeze drying,缩写CFD)干制处理,对不同干制处理的桃金娘超微粉物理特性和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物理特性方面,FHD粉流动性较好,CFD粉流动性稍差,但CFD粉松密度较小,更轻质,具有更好的填充性;FHD和FFD对水分的吸收速率较快,润湿下沉较为迅速;FHD和CHD粉持水能力和持油能力较好,CSD粉持水能力较差;营养物质含量方面,以CSD干制方式对桃金娘营养物质损耗较大,冻干方式对营养物质保持较好,蒸煮后对花青素含量维持较好。综合比较,CFD粉比较适合用于提取加工。2.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技术和水浴浸提法相结合对桃金娘多糖进行提取,对提取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破碎时间、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确立了因素水平范围,结合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以料液比1:125提取时,超声功率为960W,超声破碎时间为3min,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50min多糖提取效率最高。3.对桃金娘多糖植物饮料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以感官评价为标准,得出了桃金娘植物饮料较优配比为:桃金娘浓缩汁添加量为40%,低聚果糖添加量为8%,柠檬酸添加量为0.02%,同时测定了桃金娘植物饮料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桃金娘植物饮料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说明桃金娘植物饮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
余佳浩[7](2019)在《番茄/辣椒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初期反应、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生理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和辣椒是重要的经济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大量食用。现有研究表明番茄和辣椒及其加工制品的摄入能够显着改善机体健康、降低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但关键活性成分尚未有定论。事实上,由于番茄、辣椒原料中同时存在还原糖、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在其加工甚至储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美拉德初期反应,形成的Amadori化合物(1-氨基-1-脱氧-2-酮糖)可能是其主要的功效成分;番茄来源的番茄红素存在多种立体(空间)异构体,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其空间构型由全反式构型向顺式构型的转变可提高其生物可给率;而番茄、辣椒甚至洋葱同时被加工、食用时,Amadori化合物形成与番茄红素空间构型转化对产品有益健康作用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可能更复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番茄、辣椒等在热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初期反应进程,所形成的Amadori化合物有益健康作用效果,洋葱来源的特定组分对番茄红素空间构型转化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尝试开发以番茄、辣椒和洋葱等多种果蔬为原料,富含比如高顺式番茄红素、Amadori化合物和黄酮等多种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种Amadori化合物的同时检测和果蔬烹饪过程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基于动态配体交换与在线扫集的毛细管电泳成功应用于五种无紫外和可见吸收的Amadori化合物的直接UV检测(236 nm),无需复杂的衍生化等前处理。亲水作用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能够用于多种果蔬制品中八种Amadori化合物的同时定量分析,检测限在0.02-0.09 mg/L、回收率在84.78%-109.14%。不同烹饪方式(蒸、煎和烤)差异地影响番茄等果蔬中Amadori化合物的含量,蒸引起果蔬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变化最小;在不同烤的方式中,高温短时的组合引起果蔬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变化最小。(2)Amadori化合物对辣椒粉体外抗氧化和抗ACE活性的影响研究:在Amadori化合物中,Fru-Met、Fru-His、Fru-Phe和Fru-Arg在Fe3+还原能力(FRAP)、总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四种抗氧化试验中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潜能;Fru-Glu、Fru-His和Fru-Arg则有一定的ACE抑制潜能。辣椒粉中Amadori化合物的含量是其总酚含量的5-10倍。关于辣椒粉中Amadori化合物、多酚的含量与辣椒粉抗氧化活性(FRAP、ABTS、DPPH、Folin-Ciocalteu比色法和抑制β-胡萝卜素降解)的多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和相关性分析表明Amadori化合物是辣椒粉中较多酚更为重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特别是Fru-Phe和Fru-His。另外,红菜椒干燥过程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会引起其抗ACE活性的增加。(3)食品组分与加热条件对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生物可给率的影响研究:在制作番茄酱-洋葱酱-初榨橄榄油的番茄沙司过程中,洋葱的添加能显着性地促进番茄红素顺式异构化,洋葱中的含硫化合物如二烯丙基二硫(DADS)是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洋葱的漂烫前处理能显着性地降低这种促进效应。相对于9-顺和13-顺,洋葱或DADS的添加更有利于5-顺番茄红素的生成。当洋葱和初榨橄榄油(EVOO)同时添加后,微波加热较传统加热能更有效地促进番茄红素顺式异构化和增加总番茄红素的分配因子(在番茄沙司和油之间)。然而,当仅仅只有洋葱或者EVOO添加时,微波加热只能增加番茄红素的分配因子而不能促进顺式异构化。进一步番茄酱(75%)、洋葱酱(20%)和EVOO(5%)的三组分D-混料配方设计研究表明:番茄、洋葱和EVOO之间的交互作用能显着性地影响番茄红素的异构化,然而对于番茄红素的分配因子和生物可给率,则仅它们之间的线性作用有显着性地影响。在番茄沙司中番茄红素异构体生物可给率的大小顺序:13-顺>9-顺>5-顺>全反。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沙司组分,特别是洋葱对于番茄红素的分配因子和生物可给率的正向效应主要是因为它们促进了番茄红素的顺式异构化。(4)“三高”(高顺式番茄红素、Amadori化合物和黄酮)番茄沙司的制备及其活性成分生物可给率的研究:以番茄酱-洋葱酱-EVOO(75:20:5)的混合物为基本原料,添加自制菜椒粉,特别是8%的量后,制备的番茄沙司中Amadori化合物和黄酮的含量分别是市售番茄沙司的8-10倍和2-3倍;番茄红素顺式异构体的比例远高于番茄酱但低于市售番茄沙司。菜椒粉的添加能够提高番茄红素异构体的生物可给率,特别是十二指肠期生物可给率(D-生物可给率),Amadori化合物是其中起作用的成分之一。番茄沙司中Fru-Arg、Fru-Phe和Fru-His的生物可给率较高,在45%以上,且Amadori化合物的D-生物可给率大于空肠期生物可给率(J-生物可给率)。沙司中四种槲皮素衍生黄酮的生物可给率在30%以上,且D-生物可给率低于J-生物可给率。制备的“hot”番茄沙司中的辣椒素类化合物是市售番茄沙司的10倍左右,其生物可给率在6%-18%之间,D-生物可给率低于J-生物可给率。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结果扩展了人们对果蔬中功能性活性成分的认识,有利于人们正确的看待果蔬加工;洋葱中番茄红素异构化催化剂的发现为高顺式番茄红素的绿色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指导日常生活中番茄和洋葱甚至大蒜的烹饪提供了理论依据;以番茄、辣椒和洋葱等多种果蔬为原料开发活性成分均衡的天然番茄复合物,为果蔬的综合加工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丛娅奇[8](2019)在《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生产工艺中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裙带菜是我国较主要的出口水产品,但是它的加工附属产物孢子叶由于比较硬,难以食用,在加工过程中通常被当作垃圾丢掉,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抗氧化功效、抗肿瘤功效以及降血脂等功效,使它成为开发前景较好的一种天然资源。可是裙带菜孢子叶中重金属的量较多,对重金属进行高效脱除是研究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的主要问题。同时,在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制备过程中,干燥方式等工艺条件也影响着其产品品质。本研究首先对裙带菜孢子叶进行多糖的提取,总糖含量和重金属的测定。尝试以离子交换法还有透析法对超标的重金属镉进行脱除。把糖含量、多糖回收率和镉的去除率当做标准,选取去除多糖中重金属效果明显的方式。结果显示,裙带菜孢子叶提取物中总糖含量是69.60%,重金属镉的含量是4.79 mg/kg,镉含量严重高于食品安全限量规定。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重金属镉的效果较好,脱除后其多糖回收率为93.03%,总糖含量为72.15%,重金属Cd降到0.90 mg/kg,脱除率达到81.22%。运用Box-Behnken设计原则,优化除重金属的实验条件,确定了最优多糖浓度为5 mg/mL,阳树脂质量7.6g,时间为25 min,这样的条件下,镉脱除率预测为93.56%,实测除率为92.04%。本研究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进行处理,并对干燥后的多糖理化性质以及抗氧化性做了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方法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的糖醛酸含量和溶解度等理化性质有显着影响(P<0.05),对总糖、蛋白质和水分含量以及pH没有明显影响(P<0.05)。和其它两种方法相比,冷冻干燥多糖产品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包括羟基、DPPH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P<0.05)。因此,确定真空冷冻干燥为获得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更好的干燥方法。最后,对确定了最优处理条件的多糖进行了含片的加工,采用感官评定的方法对裙带菜孢子叶多糖含片中主辅料的添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运用正交实验,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含片最优配比为奶粉25%,裙带菜孢子叶多糖17%,柠檬酸2%,低聚果糖45%,硬脂酸镁1%,淀粉10%。
贺苹苹[9](2019)在《大蒜低聚糖的制备及其益生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大蒜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在中国种植面积广阔,糖类物质是大蒜重要功能物质之一,占大蒜干重的75%以上。低聚果糖是重要的双歧因子,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大蒜中的糖类主要为果聚糖,是制备大蒜低聚果糖的良好来源。大蒜年度价格变化大,为避免资源浪费,大蒜的深加工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开发生产的大蒜深加工产品主要针对于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关于大蒜多糖类的产品较少。先前报道指出提取含硫化合物前后的大蒜废渣、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果聚糖,可作为提取大蒜多糖的原材料。因此,本文在热水浸提法提取大蒜多糖的基础上,使用膜分离技术截取不同分子量多糖,并以其为碳源探究不同分子量多糖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以对益生菌增值效果最佳分子量范围的多糖为目标,探究其含量在酸解和酶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目标多糖变化规律为基础,结合膜分离技术,建立了连续制备分离系统。本研究可实现大蒜多糖的综合开发利用,起到大蒜提质增效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大蒜多糖并研究其体外益生菌增殖作用。以不同分子量的大蒜多糖为碳源进行长双歧杆菌、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增殖实验,随着多糖分子量上升,益生菌培养液pH下降幅度和OD值上升幅度均减小,其中分子量为300-1000 Da的大蒜多糖对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增殖效果最佳。2.对大蒜多糖酸水解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大蒜多糖酸水解过程中水解度及低聚糖含量的测定得出,选择盐酸、在pH为3、温度为70℃、底物浓度为5%的酸解条件下水解大蒜多糖最有利于大蒜低聚糖的积累。3.采用菊粉内切酶降解大蒜多糖测定酶解过程中还原糖和低聚糖含量的变化。酶解20 h后,还原糖与总糖比率小于1%;酶解中的低聚果糖含量最高为0.17 mg/mL。与大蒜多糖的酸水解比较,酸水解可获得的低聚果糖多于酶解。4.设计大蒜低聚果糖连续制备系统。将大蒜多糖水解规律与膜分离技术结合确定了大蒜低聚糖连续制备系统的工艺与设备。
赖春香[10](2018)在《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文中提出龙眼在我国的种植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龙眼果肉富含多糖、多酚等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改善记忆、肠道益生等功效。但是我国的龙眼加工品不到总产量的30%,且以龙眼干制品为主,产品形式单一,加工层次低。因此,开发高附加值的龙眼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龙眼的药食两用性,提高龙眼的加工利用率,为龙眼的精深加工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新鲜龙眼为原料,比较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制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建立龙眼果干常温粉碎工艺;研发了具有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龙眼燕麦营养餐粉(下面简称“餐粉”),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功能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比较直接干燥、超声、微波、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6种前处理对热泵干燥龙眼干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可以降低龙眼干的水分含量,提高龙眼干的硬度,其中热烫前处理的效果最显着;超声、微波和热烫能降低龙眼干的褐变程度,且微波和热烫两者色泽较好。在营养上,干制过程会损失部分的多糖、多酚、黄酮,降低ORAC活性。NaCl浸渍和冻融会降低龙眼干的多糖提取率,同时冻融会降低龙眼干的多糖含量,其他前处理无显着性差异;超声和微波前处理可以提高龙眼干中游离酚、总酚含量和ORAC活性。新鲜龙眼和龙眼干以烯烃类和醇类物质为主,含量较高的风味物质有罗勒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乙醇等。在餐粉应用上,前处理可以通过缩短分散时间来提高餐粉的冲调性,而且热烫前处理可以很好提高餐粉的流动性;此外,NaCl浸渍、热烫和冻融可以降低餐粉的吸湿率,延长餐粉的保质期。综合以上,热烫前处理为较适宜的前处理加工方式。2.龙眼常温粉碎技术研究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了龙眼常温粉碎中原料的最优配比为:龙眼果干60%、燕麦粉20%、大豆粉10%和大米粉20%,在此配方下粉碎4min,过筛率(20目)为93.46%,龙眼粉的WSI为57.15%,WAI为2.21,分散时间为40.13s,感官评分为81.19分。在龙眼粉中添加山药、麦芽糊精等辅料,制备成口感较好龙眼燕麦营养餐粉,测定其水分含量5.07%,碳水化合物含量76.12%,蛋白含量12.26%,脂肪含量4.96%,灰分1.59%,功能因子粗多糖含量达310mg/g。3.龙眼燕麦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阳性对照组、龙眼燕麦组和餐粉低、中、高三个剂量组,进行30天饲养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各组小鼠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有显着性增加(P<0.05),肠球菌、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根据《保健食品规范》(2003)判定,餐粉低中高剂量、龙眼燕麦具有改善肠道功能,而且餐粉高剂量组效果与龙眼燕麦组的相近,并优于阳性对照组,说明龙眼燕麦是餐粉发挥肠道改善作用的物质基础。16SrDNA分析发现餐粉可以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而提高肠道菌群代谢产物SCFA的含量。在肠道免疫方面,各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IgG、IgM含量和S-IgA含量,同时餐粉高剂量组能够显着提高IgE和IgA的水平。而且,龙眼燕麦导致IL-2升高,IL-4、INF-α和TNF-γ含量降低,三个餐粉剂量组导致IL-1、IL-5、INF-α和TNF-γ下降,但是餐粉高剂量组能够升高IL-2和IL-6水平,提示餐粉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餐粉中高剂量组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由此推断,餐粉中的多糖等物质在肠道中被菌群酵解成有机酸,促进了有益菌的增殖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增加了菌群的多样性。另外,有益菌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水平,刺激细胞因子的分化,从而加强免疫作用。
二、天然活性成分──低聚果糖的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活性成分──低聚果糖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低聚果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低聚果糖的功能性 |
1.1 增殖有益菌,提高免疫力 |
1.2 降低血糖 |
1.3 促进矿物质吸收 |
1.4 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胆固醇 |
1.5 润肠通便 |
2 低聚果糖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2.1 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
2.2 在饮料中的应用 |
2.3 在焙烤领域的应用 |
2.4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3 展望 |
(2)白芨块茎转录组分析及其共生菌分离与定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芨的研究进展 |
1.1.1 白芨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
1.1.2 白芨的药用价值 |
1.2 白芨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1 白芨多糖 |
1.2.2 白芨葡甘聚糖的提取纯化 |
1.3 白芨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1 转录组学的应用 |
1.3.2 白芨转录组的研究 |
1.4 β-呋喃果糖苷酶研究进展 |
1.4.1 β-呋喃果糖苷酶的概述 |
1.4.2 β-呋喃果糖苷酶的应用以及参与的生物合成反应 |
1.5 植物共生菌的研究现状 |
1.5.1 植物共生菌的分类 |
1.5.2 植物共生菌的功能研究进展 |
1.6 荧光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 |
1.6.1 荧光假单胞菌的概述 |
1.6.2 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防机理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生长年限的白芨块茎生长发育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白芨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年限白芨块茎文库测序结果及质量评估 |
2.2.2 组装质量统计 |
2.2.3 转录物功能注释及分类 |
2.2.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 讨论 |
2.3.1 白芨块茎的转录组分析 |
2.3.2 白芨块茎生长代谢过程相关关键差异基因分析 |
第三章 白芨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其蛋白特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白芨样品的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
3.1.3 巢式PCR获得白芨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全长 |
3.1.4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
3.1.5 转化大肠杆菌 |
3.1.6 目的基因全长拼接 |
3.1.7 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1.8 FFase蛋白功能预测与分析 |
3.1.9 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3.1.10 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过表达植株的构建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Fase基因全长的获得 |
3.2.2 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3 FFase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BL21感受态 |
3.2.4 FFase原核表达蛋白的诱导分析 |
3.2.5 FFase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讨论 |
第四章 白芨共生菌分离、鉴定及定殖过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白芨共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
4.1.3 白芨共生菌药敏实验 |
4.1.4 白芨共生菌的促生作用观察 |
4.1.5 m RFP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6 pBBR1MCS-2-mRFP1原核表达载体的转化及鉴定 |
4.1.7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共生菌对白芨根的定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芨共生菌的分离 |
4.2.2 白芨共生菌的形态观察及鉴定 |
4.2.3 白芨共生菌的药敏测试 |
4.2.4 白芨共生菌对白芨幼苗的促生作用观察 |
4.2.5 荧光原核表达载体pBBR1MCS-2-mRFP1的构建 |
4.2.6 pBBR1MCS-2-mRFP1荧光表达载体的转化及鉴定 |
4.2.7 共生菌对白芨幼根定殖过程的观察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霍山石斛多糖的分子修饰及其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斛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石斛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1.2.2 石斛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2.3 石斛多糖的免疫活性 |
1.3 多糖的修饰方法 |
1.3.1 多糖的化学修饰 |
1.3.2 多糖的物理修饰 |
1.3.3 多糖的生物修饰 |
1.4 多糖对人体益生菌的影响 |
1.5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及酶处理霍山石斛多糖条件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多糖制备 |
2.3.2 多糖及还原糖测定 |
2.3.3 霍山石斛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各组分活性检测 |
2.3.4 超声处理多糖 |
2.3.5 酶水解处理多糖 |
2.3.6 多糖对益生菌的生长作用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霍山石斛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多糖组分确定 |
2.4.2 超声作用条件确定 |
2.4.3 酶解条件确定 |
2.4.3.1 纤维素酶水解条件确定 |
2.4.3.2 果胶酶酶解最佳条件确定 |
2.4.3.3 α-淀粉酶酶解最佳条件确定 |
2.4.4 两种修饰多糖对益生菌增殖作用对比 |
2.5 结论 |
第3章 超声处理对霍山石斛多糖结构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超声处理多糖的制备 |
3.3.2 多糖的结构变化 |
3.3.2.1 CL-6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 |
3.3.2.2 分子量变化检测 |
3.3.2.3 I_2-KI实验 |
3.3.2.4 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5 刚果红实验 |
3.3.2.6 扫描电镜观察霍山石斛多糖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L-6B琼脂糖凝胶层析 |
3.4.2 分子量分布结果分析 |
3.4.3 I_2-KI结果分析 |
3.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4.5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
3.4.6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UDHP-1的抗氧化性能及益生作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多糖抗氧化活性 |
4.3.1.1 多糖的还原力变化 |
4.3.1.2 ABTS自由基的清除 |
4.3.1.3 DPPH自由基的清除 |
4.3.1.4 羟基自由基清除 |
4.3.2 乳酸菌的生长变化 |
4.3.3 pH变化检测 |
4.3.4 乳酸产量测定 |
4.3.5 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
4.3.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多糖的还原力 |
4.4.2 DPPH自由基的清除 |
4.4.3 ABTS自由基的清除 |
4.4.4 羟基自由基的清除 |
4.4.5 生物量变化 |
4.4.6 pH变化 |
4.4.7 乳酸产量 |
4.4.8 葡萄糖含量变化 |
4.4.9 蛋白质含量变化 |
4.5 结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发芽藜麦饮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藜麦概况 |
1.1.1 藜麦及其营养成分 |
1.1.2 藜麦功能成分 |
1.1.3 藜麦加工现状 |
1.2 抗氧化性的研究 |
1.2.1 藜麦抗氧化性的研究 |
1.2.2 抗氧化性的评价方法 |
1.3 谷物饮料的研究现状 |
1.3.1 谷物饮料的研究概况 |
1.3.2 谷物饮料稳定性研究 |
1.3.3 藜麦饮料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发芽和焙烤对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藜麦萌发工艺 |
2.3.2 藜麦焙烤工艺 |
2.3.3 基本成分测定 |
2.3.4 其他成分测定 |
2.3.5 抗氧化能力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藜麦种子主要营养物质 |
2.4.2 藜麦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
2.4.3 藜麦萌发过程中功能成分变化规律 |
2.4.4 焙烤对发芽藜麦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芽藜麦饮料酶解工艺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2.1 主要原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发芽藜麦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
3.3.2 液化单因素试验 |
3.3.3 液化正交试验 |
3.3.4 糖化单因素试验 |
3.3.5 糖化正交试验 |
3.3.6 蛋白酶酶解试验 |
3.3.7 试验指标的测定 |
3.3.8 抗氧化能力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液化单因素试验 |
3.4.2 液化工艺的确定 |
3.4.3 糖化酶单因素试验 |
3.4.4 糖化工艺的确定 |
3.4.5 蛋白酶酶解工艺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发芽藜麦饮料主配方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仪器和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发芽藜麦饮料风味的调制 |
4.3.2 感官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试验模糊评判结果 |
4.4.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3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发芽藜麦饮料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主要原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发芽藜麦饮料的制备 |
5.3.2 乳化剂的乳化效果研究 |
5.3.3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试验 |
5.3.4 均质工艺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3.5 黏度的测定 |
5.3.6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5.3.7 产品质量标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乳化剂的乳化效果研究 |
5.4.2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试验 |
5.4.3 均质工艺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
5.4.4 产品质量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
6.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用菌多糖研究概况 |
1.1.1 提取 |
1.1.2 分离与纯化 |
1.1.3 结构分析 |
1.1.4 生理活性与构效关系 |
1.1.5 食用菌几丁质 |
1.2 鸡枞菌研究概况 |
1.2.1 营养成分 |
1.2.2 生理活性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水溶性粗多糖得率的测定 |
2.3.3 单因素实验 |
2.3.4 响应面法优化水溶性粗多糖提取工艺 |
2.3.5 水溶性粗多糖纯化处理 |
2.3.6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2.3.7 化学组成分析 |
2.3.8 紫外光谱分析 |
2.3.9 红外光谱分析 |
2.3.10 刚果红实验 |
2.3.11 表面形态观察 |
2.3.12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2.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单因素实验 |
2.4.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 |
2.4.3 水溶性多糖WSP性质分析 |
2.4.4 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鸡枞菌子实体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3.2 分子量测定与纯度鉴定 |
3.3.3 单糖组成测定 |
3.3.4 红外光谱分析 |
3.3.5 甲基化分析 |
3.3.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3.7 分子形态观察 |
3.3.8 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3.3.9 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实验 |
3.3.10 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 |
3.3.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水溶性多糖组分分离与纯化 |
3.4.2 分子量测定和纯度鉴定 |
3.4.3 单糖组成测定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甲基化分析 |
3.4.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4.7 分子形态观察 |
3.4.8 体外抗氧化性 |
3.4.9 免疫活性 |
3.4.10 抗肿瘤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鸡枞菌子实体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物分离纯化与性质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离纯化 |
4.3.2 组成成分分析 |
4.3.3 C、H、N元素分析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3.6 ~(13)C固体核磁共振分析 |
4.3.7 表面形态观察 |
4.3.8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3.9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组成成分分析 |
4.4.2 C、H、N元素分析 |
4.4.3 红外光谱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 |
4.4.5 ~(13)C固体核磁共振谱分析 |
4.4.6 表面形态分析 |
4.4.7 热力学性质分析 |
4.4.8 体外益生元活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鸡枞菌子实体非水溶性葡聚糖组分分离提取及性质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主要试剂 |
5.2.3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分离提取 |
5.3.2 单糖组成测定 |
5.3.3 红外光谱分析 |
5.3.4 甲基化分析 |
5.3.5 表面形态观察 |
5.3.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非水溶性多糖组成分析 |
5.4.2 单糖组成分析 |
5.4.3 红外光谱分析 |
5.4.4 甲基化分析 |
5.4.5 表面形态观察 |
5.4.6 热力学性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6)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品质影响及其功能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桃金娘果实主要活性成分 |
1.2.1 多糖 |
1.2.2 黄酮 |
1.2.3 花青素 |
1.2.4 多酚 |
1.3 桃金娘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设备 |
2.1.2 方法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流动性的影响 |
2.2.2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松密度的影响 |
2.2.3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润湿下沉性的影响 |
2.2.4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持水、持油能力的影响 |
2.2.5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多糖含量的影响 |
2.2.6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2.7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总酚含量的影响 |
2.2.8 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桃金娘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设备 |
3.1.2 单因素实验 |
3.1.3 正交实验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提取料液比对桃金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2 超声功率对桃金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3 超声破碎时间对桃金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4 浸提温度对桃金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5 浸提时间对桃金娘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2.6 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桃金娘植物饮料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设备 |
4.1.2 工艺流程 |
4.1.3 技术要点 |
4.1.4 单因素实验 |
4.1.5 正交实验 |
4.1.6 感官评价标准 |
4.1.7 理化指标测定 |
4.1.8 抗氧化能力测定 |
4.1.9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桃金娘浓缩液添加量对饮品风味的影响 |
4.2.2 低聚果糖添加量对饮品风味的影响 |
4.2.3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品风味的影响 |
4.2.4 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
4.2.5 饮品理化指标 |
4.2.6 桃金娘植物饮料抗氧化能力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番茄/辣椒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初期反应、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生理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番茄和辣椒 |
1.2 番茄等果蔬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初期反应 |
1.2.1 番茄等果蔬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概述 |
1.2.2 Amadori化合物的形成及基本性质 |
1.2.3 Amadori化合物的检测 |
1.2.4 Amadori化合物的生理功效 |
1.2.5 Amdori化合物的吸收与代谢 |
1.3 番茄红素的异构化及生物可给率 |
1.3.1 番茄红素 |
1.3.2 番茄红素异构化反应 |
1.3.3 番茄红素生物可给率 |
1.4 番茄等果蔬生理功效研究 |
1.4.1 加工对番茄等果蔬生理功效的影响 |
1.4.2 番茄等果蔬的降血压活性 |
1.4.3 番茄等果蔬降血压活性的机制 |
1.5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番茄和辣椒等果蔬热加工过程中的美拉德初期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Amadori化合物的合成 |
2.3.2 Amadori化合物的纯化和结构鉴定 |
2.3.3 果蔬样品的制备 |
2.3.4 番茄等果蔬的烹饪处理 |
2.3.5 果蔬样品中Amadori化合物的提取 |
2.3.6 基于配体交换与在线扫集技术的毛细管电泳检测Amadori化合物 |
2.3.7 亲水作用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分析果蔬样品中的Amadori化合物 |
2.3.8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Amadori化合物的制备及结构鉴定 |
2.4.2 基于配体交换与在线扫集技术的毛细管电泳检测Amadori化合物 |
2.4.3 亲水作用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检测Amadori化合物 |
2.4.4 番茄等果蔬烹饪过程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madori化合物对辣椒粉体外抗氧化和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果蔬样品溶液的制备 |
3.3.2 Fe~(3+)还原能力的测定 |
3.3.3 总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 |
3.3.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5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3.3.6 Folin-Ciocalteu比色法 |
3.3.7 抑制β-胡萝卜素降解实验 |
3.3.8 ACE抑制活性的检测 |
3.3.9 辣椒粉中Amadori化合物的测定 |
3.3.10 辣椒粉中多酚化合物的测定 |
3.3.11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madori化合物抗氧化活性 |
3.4.2 Amadori化合物的ACE抑制活性 |
3.4.3 辣椒粉中Amadori化合物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4 红菜椒样品中Amadori化合物对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食品组分与加热条件对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生物可给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 |
4.3.2 番茄沙司中食品组分对番茄红素异构化的影响 |
4.3.3 番茄红素从番茄沙司扩散到油相的能力研究 |
4.3.4 体外消化实验 |
4.3.5 番茄红素的提取 |
4.3.6 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分析和检测 |
4.3.7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洋葱促进番茄红素异构化的机理研究 |
4.4.2 微波加热对番茄红素异构化的影响 |
4.4.3 番茄沙司的D-混料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高”番茄沙司的制备及其活性成分生物可给率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的制备 |
5.3.2 体外消化实验 |
5.3.3 番茄红素的提取 |
5.3.4 Amadori化合物、多酚和辣椒素等水溶性成分提取 |
5.3.5 番茄红素异构体的分析和检测 |
5.3.6 多酚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 |
5.3.7 Amadori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 |
5.3.8 辣椒素类化合物的分析和检测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番茄沙司中番茄红素含量和生物可给率 |
5.4.2 番茄沙司中Amadori化合物含量和生物可给率 |
5.4.3 番茄沙司中酚类化合物含量和生物可给率 |
5.4.4 番茄沙司中辣椒素类化合物含量和生物可给率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成果清单 |
附录 |
(8)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生产工艺中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 |
1.1.1 裙带菜简介 |
1.1.2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化学组成 |
1.1.3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药理作用 |
1.2 裙带菜多糖一般提取方式及产品现状 |
1.2.1 裙带菜多糖常用提取方法 |
1.2.2 裙带菜产品现状 |
1.3 水产品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
1.3.1 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 |
1.3.2 我国对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的限定 |
1.3.3 食品中微量重金属的脱除方式研究进展 |
1.4 常见干燥方式 |
1.4.1 真空干燥 |
1.4.2 热风干燥 |
1.4.3 真空冷冻干燥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5.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中重金属的脱除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原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制备 |
2.2.2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
2.2.3 多糖中重金属的脱除 |
2.2.4 阳离子树脂脱除重金属镉单因素试验 |
2.2.5 阳离子树脂脱除多糖中重金属的响应面试验 |
2.2.6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总糖含量测定 |
2.3.2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3.3 脱除重金属方法的筛选 |
2.3.4 脱除重金属工艺条件的单因素优化结果 |
2.3.5 阳离子树脂脱除镉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多糖活性影响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的干燥前准备 |
3.2.2 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多糖 |
3.2.3 多糖的成分和性质测定 |
3.2.4 多糖的抗氧化测定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干燥方法对多糖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2 干燥方式对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裙带菜孢子叶多糖益生元含片的研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原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制备工艺 |
4.2.2 感官评分依据 |
4.2.3 含片原料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 |
4.2.4 含片原料配比的正交试验 |
4.2.5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原料的不同添加量对含片感官品质的影响 |
4.3.2 正交试验的原辅料最佳比例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9)大蒜低聚糖的制备及其益生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大蒜的有效成分及保健功效 |
1.2.1 糖类 |
1.2.2 氨基酸 |
1.2.3 挥发油类 |
1.2.4 酶 |
1.2.5 有机锗和硒 |
1.2.6 凝集素 |
1.3 大蒜的生理作用 |
1.3.1 杀菌消炎功能 |
1.3.2 防治肿瘤和癌症功能 |
1.3.3 保护心血管系统功能 |
1.3.4 降血糖功能 |
1.3.5 防重金属中毒功能 |
1.3.6 提高免疫力功能 |
1.4 低聚果糖研究概况 |
1.4.1 低聚果糖的生理功能 |
1.4.2 低聚果糖的应用 |
1.4.3 低聚果糖的生产技术 |
1.4.4 低聚果糖的分离纯化技术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大蒜中性多糖的制备 |
2.2.1 大蒜粉的制备 |
2.2.2 大蒜多糖的提取 |
2.3 大蒜多糖的益生活性研究 |
2.3.1 不同分子量大蒜多糖的制备 |
2.3.2 大蒜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
2.3.3 不同分子量大蒜多糖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 |
2.4 水解度的测定 |
2.4.1 还原糖的测定 |
2.4.2 总糖的测定 |
2.5 低聚糖含量的测定 |
2.6 大蒜多糖的酸水解 |
2.6.1 不同种类的酸对大蒜多糖水解的影响 |
2.6.2 不同pH对大蒜多糖水解的影响 |
2.6.3 不同温度对大蒜多糖水解的影响 |
2.6.4 不同底物浓度对大蒜多糖水解的影响 |
2.7 大蒜多糖的酶解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分子量大蒜多糖的益生活性 |
3.1.1 分子量分布测定 |
3.1.2 不同分子量大蒜多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分子量大蒜多糖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 |
3.2 大蒜多糖水解过程中水解度的变化 |
3.2.1 不同酸种类对大蒜多糖水解度的影响 |
3.2.2 不同pH对大蒜多糖水解度的影响 |
3.2.3 不同温度对大蒜多糖水解度的影响 |
3.2.4 不同底物浓度对大蒜多糖水解度的影响 |
3.3 大蒜多糖酸解过程中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3.1 不同pH下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3.2 不同温度下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3.3 不同浓度下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4 大蒜多糖的酶解 |
3.4.1 酶解过程中还原糖比率的变化 |
3.4.2 酶解过程中低聚糖含量的变化 |
3.5 低聚果糖连续制备系统 |
4 讨论 |
4.1 弱酸和强酸对大蒜多糖水解度的影响 |
4.2 大蒜低聚糖的产生途径 |
4.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4.4 主要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龙眼研究进展 |
1.1.1 龙眼概况 |
1.1.2 龙眼果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功效 |
1.1.3 龙眼的加工利用现状 |
1.2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2.1 肠道菌群组成 |
1.2.2 肠道菌群与免疫 |
1.2.3 膳食与肠道菌群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 |
2.4.2 龙眼常温粉碎技术研究 |
2.4.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及应用特性的影响 |
3.1.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水分含量的影响 |
3.1.2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硬度的影响 |
3.1.3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褐变度的影响 |
3.1.4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色泽的影响 |
3.1.5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营养成分的影响 |
3.1.6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3.1.7 不同前处理方式龙眼干制成的餐粉的粉体特性 |
3.2 龙眼常温粉碎工艺研究 |
3.2.1 混料设计试验 |
3.2.2 粉碎时间对龙眼粉过筛率的影响 |
3.2.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基本成分 |
3.3 龙眼燕麦营养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3.3.1 受试物的基本营养成分 |
3.3.2 各组小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的变化 |
3.3.3 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 |
3.3.4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的含量 |
3.3.5 餐粉组小鼠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分析 |
3.3.6 各组小鼠粪便菌群的短链脂肪酸含量 |
3.3.7 餐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8 餐粉对小鼠营养状况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龙眼干品质的影响 |
4.1.2 常温粉碎技术研究 |
4.1.3 餐粉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研究及机制 |
4.1.4 餐粉基于肠道菌群水平的肠道免疫机制 |
4.2 结论 |
4.3 创新点 |
4.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天然活性成分──低聚果糖的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聚果糖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J]. 陈又铭,李宁,袁卫涛,郭浩,高学秀,张文升,曹建帮,曹永兴.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2(01)
- [2]白芨块茎转录组分析及其共生菌分离与定殖研究[D]. 齐家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霍山石斛多糖的分子修饰及其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影响研究[D]. 黄功.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4)
- [4]发芽藜麦饮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陈思雯. 吉林大学, 2020(08)
- [5]贵州鸡枞菌水溶性多糖及非水溶性多糖的结构和性质研究[D]. 洪雅雯. 浙江大学, 2020
- [6]不同干制方式对桃金娘果粉品质影响及其功能产品开发研究[D]. 黄振勇. 广西大学, 2019(06)
- [7]番茄/辣椒加工过程中美拉德初期反应、番茄红素异构化及生理功效研究[D]. 余佳浩. 江南大学, 2019(05)
- [8]裙带菜孢子叶多糖产品生产工艺中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D]. 丛娅奇.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9]大蒜低聚糖的制备及其益生活性的研究[D]. 贺苹苹.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龙眼燕麦营养餐粉的制备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D]. 赖春香.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