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霉素下颌角封闭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琪[1](2021)在《疏风清热汤结合旴江谢氏针法治疗风热型喉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疏风清热汤结合旴江谢氏针法治疗风热型喉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方法:我们选取了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90例符合条件的风热型喉痹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1:1:1比例随机分成针药组、中药组和针刺组,三组试验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及治疗前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其中针药组采用针药结合疗法:服用疏风清热汤颗粒剂(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花粉,玄参,浙贝),每日早晚各温服一次。针刺治疗:依次针刺合谷穴、咽安2号穴、咽安1号穴、咽安3号穴、开音1号穴、廉泉穴、风池穴,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一次。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方法同针药组。中药组采用单纯服用疏风清热汤治疗:服用方法同针药组。疗程:三组受试者连续治疗7天。对每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积分、总积分进行观察。结果:对三组试验组进行组内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受试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性差异(P均小于0.05),说明三种疗法对风热型喉痹均有疗效。对三组试验组治疗3天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总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临床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86.67%),并且在黏膜充血、总体积分改善,均优于其他两组。对三组试验组治疗7天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总积分及临床疗效进行组间比较,发现针药组临床疗效最佳(总有效率为100.00%),并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总体积分改善上优于其他两组。此外,治疗3天时,针刺组对咽痛积分、总积分的改善和临床疗效均优于中药组,但在7天后两组间无差异,表明短期内单纯针刺治疗改善咽痛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但远期疗效两者一致;中药组在治疗7天时咽部充血积分改善强于针刺组,表明单纯汤剂治疗在改善咽部充血远期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三组试验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证明针药结合治疗、单纯汤剂治疗、单纯针刺治疗均具有较高安全性。结论:通过本项研究可得出:1.针药结合治疗较单纯汤剂治疗和针刺治疗,在短期(3天)和远期(7天)的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上均更具优势;2.针药结合治疗、单纯中药治疗、单纯针刺治疗均为治疗风热型喉痹的有效疗法;3.单纯针刺治疗短期内缓解咽痛效果强于单纯汤剂治疗,这可能和针刺的镇痛作用有关;中药治疗远期改善咽部充血强于针刺治疗,这可能和中药汤剂调节人体气血阴阳有关;4.针药结合治疗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5.针药结合治疗为传统中医内治与外治的结合疗法,针刺治标,从外部调气血,扶正气;汤剂治本,从内部调和脏腑功能,祛邪气。两者结合,内外并重,标本兼顾,为治疗风热型喉痹提供了纯中医药新方案。
徐金红[2](2020)在《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对急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明确郑氏喉科紫正地黄汤对肺胃热盛型急性咽炎的疗效;初步探讨紫正地黄汤治疗肺胃热盛型急性咽炎的机制。2.通过急性咽炎动物模型实验研究,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索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可能机制。方法:1.临床实验:收集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10-2020.01耳鼻喉科门诊中符合肺胃热盛型急性咽炎病例共104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据表法将104例患者等分为中药组(紫正地黄汤)、西药组(阿莫西林),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5天。研究人员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不良嗜好(吸烟、饮酒)及病程等相关资料。临床医师则对前来就诊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记录评分。收集治疗前及治疗5天后患者的血液,检测血液中炎性细胞水平,用ELISA法测定急性咽炎患者血清中IL-1β、IL-6、IL-10、TNF-α各种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整个治疗结束后询问患者并记录药物治疗起效时间及其对本次治疗药物的满意度。2.动物实验: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阿莫西林)、实验组(紫正地黄汤)。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造急性咽炎模型,观察给药前后急性咽炎模型大鼠:口腔粘膜组织的颜色、光泽、充血、肿胀程度及大鼠活动度、皮毛、饮食等一般情况。治疗结束后取大鼠口腔粘膜,HE染色,对大鼠口腔粘膜病理改变进行评价。取大鼠腹主动脉血,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TNF-α、IL-Iβ、IL-6、IL-10水平;取大鼠口腔粘膜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口腔黏膜中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3.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对临床实验数据及动物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实验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P<0.01,证明两种治疗均对急性咽炎有效;组间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在总体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中药组对次要症状体征改善较西药组明显(P<0.01),且平均起效时间较西药组短(P<0.01),患者对中药治疗的满意度较西药高(P<0.01)。血常规检查,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血液中炎症细胞,使用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均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液中炎症细胞,使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对炎症反应有相同的疗效。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使用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使用t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证实两种治疗方法均显着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2.动物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显着性升高,IL-10水平显着降低,使用t检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紫正地黄汤或阿莫西林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较模型组显着降低,IL-10水平显着升高,使用t检验,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溃烂,黏膜血管充血、红肿,病理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给予紫正地黄汤或阿莫西林治疗后,较之模型组,口腔粘膜充血肿胀溃烂程度也有所减轻,病理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内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使用t检验,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紫正地黄汤或阿莫西林治疗后急性咽炎大鼠口腔黏膜内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使用t检验,P<0.01,紫正地黄汤和阿莫西林均能显着降低口腔黏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紫正地黄汤对肺胃热盛型急性咽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5天后,中药组急性咽炎患者主要症状(咽喉痛),次要症状(咳嗽、咽干、口渴、大便)、体征均有改善。紫正地黄汤改善急性咽炎患者次要症状方面较阿莫西林更为有效。2.紫正地黄汤对急性咽炎大鼠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紫正地黄汤明显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全身症状,减轻了急性咽炎大鼠的口腔黏膜红肿溃烂,病理显示口腔黏膜固有膜和腺体之间炎症细胞明显减少。3.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紫正地黄汤能有效改善肺胃热盛型急性咽炎患者外周血中炎症细胞的水平,并能显着下调血清中的TNF-α、IL-1β、IL-6相关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上调IL-1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实验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实验组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表达以及黏膜组织中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下调,IL-10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何海艳,冯淬灵[3](2019)在《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联合组各40例,其中中药组失访5例,西药组失访8例,最终纳入统计的有效病例为中药组35例、西药组32例和联合组40例,中药组给予单纯加减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治疗,西药组给予单纯抗菌素治疗,联合组给予加减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3组均治疗5 d,观察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及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显效率降低、联合组显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相比,西药组咽痛、扁桃体肿大、咳嗽、便秘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降低,联合组咽痛、扁桃体肿大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相比,联合组咽痛、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脓点、咳嗽、便秘及淋巴结肿大消失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可缩短疗程,优于单纯中药或抗菌素治疗。
曹西迪[4](2019)在《第二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第二鳃裂畸形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鳃裂或咽囊闭合不全所致的鳃源性先天畸形,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颈部肿物、感染或皮肤瘘口流脓。该病临床少见,部分医疗机构认识不足,诊疗过程欠规范,术后复发率高。目的回顾性分析第二鳃裂畸形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过程中的问题,为规范第二鳃裂畸形的诊疗过程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第二鳃裂畸形病例。对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168例,男性91例,女性77例;左侧72例,右侧88例,双侧8例;囊肿型95例,窦道型66例,瘘管型7例;囊肿型首次发病年龄21.91±13.168岁,窦道、瘘管型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为3.03±7.275岁。主要症状包括颈侧皮瘘(42.26%)、颈侧无痛性肿物(39.29%)、颈侧炎性肿物(16.67%)。168例患者,118例行超声检查,94例行CT检查,35例行MRI检查,4例瘘管造影。随访12-82个月,13例出现并发症,10例复发。2.窦道、瘘管型患者中,术中扁桃体切除和术中扁桃体保留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和复发概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间手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扁桃体切除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3.有无颈部脓肿切开引流和颈部肿物切除术手术史和第二鳃裂畸形复发的发生概率有关(P<0.05),有本病相关手术史者出现复发的优势比为5.529,95%置信区间为1.417-21.577。结论1.第二鳃裂畸形男女发病率相当,单侧多见,窦道、瘘管型多见于儿童,囊肿型多见于青年人,主要症状为颈侧皮瘘、颈侧无痛性肿物和颈侧炎性肿物。2.窦道、瘘管型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时应进行瘘管造影。3.有无进行患侧扁桃体切除对窦道、瘘管型患者复发率无明显影响。4.术前曾行脓肿切口引流或颈部肿物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明显增加。
洪国灿,蔡真真,胡维[5](2016)在《少商、商阳穴放血在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少商穴、商阳穴放血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奥司他韦治疗急性病毒性扁桃体炎。针刺组: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侧少商、商阳放血治疗,急性病毒性扁桃体炎予双侧少商、商阳放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天后比较疗效、症状积分。结果针刺组疗效优于常规组,尤其在病毒感染方面,积分下降明显。针刺组患者依从性好,脱落病例少于常规组。结论少商穴、商阳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起效快,治愈率高,患者依从性好。
贾瑞铭,郑海燕,王青松[6](2014)在《穴位埋线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本病一般都是在急性扁桃体炎或长期慢性扁桃体炎不及时治疗或耽误治疗,再加上气候变化、流行性感冒、抵抗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扁桃体脓肿或咽部等邻近器官感染而发生,严重甚至出现急性风湿热、急性肾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之为"慢喉痹"、"乳蛾",不仅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内科、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缠绵难
吴翠萍[7](2014)在《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门诊和住院部收集到的关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病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次,BID,甲硝唑0.5/次,QD,兼以退热、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100ml tid口服(吞咽困难者少量频服)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热退时间、扁桃体脓点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及其相关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积分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7天的疗效,利用SPSS19.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2.单一症状或体征:①扁桃体肿大: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扁桃体充血:两组治疗后第2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扁桃体脓性分泌物:两组治疗后第2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体温:两组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咽痛: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⑥口渴: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⑦纳食:两组治疗后第3天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在改善患者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脓性分泌物、体温、纳食等体征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扁桃体肿大、咽痛、口渴等方面无明显差异。4.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可明显缩短患者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脓性分泌物、体温、纳食等好转时间。结论:本临床资料统计结果表明,两组临床疗效相似。但试验组在改善扁桃体充血、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脓性分泌物、咽部疼痛、发热、纳食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说明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明显改善其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有临床意义。
靳芳庆[8](2012)在《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咽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患病人数多,而且容易被轻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据统计慢性咽炎发病率占咽喉部疾病的10%12%,多发生于成年人,城市发病率高,尤其以教师、歌手等居多。地塞米松磷酸钠已经成为常用的治疗急性咽炎的激素类药物。咽喉部直接给药是一个有效的给药途径,本文研究开发了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醋酸氯己定的复方咽炎喷雾剂。本研究首先进行了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制剂学研究。并分别通过规格确定、溶剂的选择、矫味剂的选择及给药装置的选择确定处方,确定了制备工艺。为控制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质量,建立了HPLC含量测定方法及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准确、灵敏,辅料及降解产物不干扰主药测定。进而对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进行了稳定性的考察。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在进行了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性状、药物含量、有关物质等项检查,结果表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些都为其包装选择和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了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质量标准草案,以便能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以大鼠为实验模型,考察了咽部黏膜多次以及单次接触大剂量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后产生的刺激反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大鼠黏膜多次接触实验用量后咽部与喷等剂量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相比,大鼠的咽部粘膜以及有无充血等情况无明显差别;单次接触大剂量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后动物体重,呼吸、行为活动等均无异常。以氨水喷雾咽部构建的咽炎模型为实验对象,以大鼠的外观状态(搔抓口部的次数、饮水频率)、咽部情况(是否充血或呈鲜红色)以及大鼠咽部粘膜及其下组织切片的病理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等为指标,全面考察了地塞米松磷酸钠咽炎喷雾剂对急慢性咽炎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对各种急慢性咽炎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对氨水引起的咽炎的炎症也有明显的改善。
董龙宝,薛洁,田振华,陈朝[9](2010)在《扁桃体周围脓肿75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古金碧[10](2008)在《斯奇康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 ,CT)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Thl、Th2型细胞因子的状态及斯奇康(卡介苗多糖核酸, BCG-PSN)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细胞亚群和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为斯奇康临床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慢性扁桃体炎(CT)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分别经植物血凝素(PHA)和PHA+斯奇康刺激(即CT-PHA组和CT- BCG-PSN组),同时对30例体检健康者的PBMCs体外经PHA刺激(即正常对照PHA组),各组培养4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中Thl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用SAP法检测上诉三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结果:CT-PHA组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即PHA组(P<0.01);CT- BCG-PSN组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CD4+水平及CD4+/CD8+比值虽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也却显着高于CT-PHA组(P<0.01);各组间IL-4、CD3+、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结论:Thl型细胞因子及CD4+水平低下以及Thl/Th2、CD4+/D8+平衡的紊乱在CT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斯奇康可显着提高CT患者Thl型细胞因子、CD4+水平,改善CT患者Thl/Th2、CD4+/CD8+失衡状态,为治疗CT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青霉素下颌角封闭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霉素下颌角封闭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疏风清热汤结合旴江谢氏针法治疗风热型喉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1 急喉痹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因病机 |
1.2 中医内治法 |
1.3 中医外治法 |
2 急性咽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病因病理 |
2.2 现代医学治疗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情况 |
1.2 病例概况 |
1.3 病例收集概况 |
1.4 疗效判评标准 |
1.5 安全性的评价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观察点界定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三组治疗前各项积分情况及比较(见表 3-1) |
3.2 三组治疗第3 天各观察项目积分数据比较 |
3.3 三组治疗第7 天各观察项目积分数据分析 |
3.4 三组治疗前、治疗第3 天症状体征积分组内比较分析 |
3.5 三组治疗第3 天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分析 |
3.6 三组治疗前、治疗第7 天症状体征积分组内比较分析 |
3.7 三组治疗第7 天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分析 |
3.8 三组试验方案安全性情况比较 |
4 典型案例 |
5 讨论 |
5.1 中医对风热型喉痹的认识和研究 |
5.2 现代医学对急性咽炎的认识和研究 |
5.3 疏风清热汤方组及药理探讨 |
5.4 旴江谢氏特色喉针治疗机理探究 |
5.5 针药结合机理初探 |
6 试验思考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
1.1 急性咽炎的流行病学 |
1.2 病因 |
1.3 咽炎的分型 |
1.4 临床症状 |
1.5 诊断 |
1.6 西医治疗 |
2 中医学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
2.1 对咽喉的生理与病理认识 |
2.2 对急性咽炎的致病因素的归纳 |
3 新安医家对急性咽炎的认识 |
3.1 新安郑氏喉科概况 |
3.2 新安医家对喉痹病因的总结与创新 |
3.3 新安医家治喉痹的特色与创新 |
4 预防调护 |
4.1 饮食与营养 |
4.2 居处与劳逸 |
4.3 锻炼与言语 |
第二章 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实验研究 |
1 病例选择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退出条件 |
1.5 终止准则 |
2 临床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一般情况 |
3 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观察指标 |
3.3 疗效判定 |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4 病例情况分析 |
4.1 一般情况比较 |
4.2 治疗前不良嗜好对急性咽炎症状体征的影响 |
4.3 治疗前症状体征比较 |
5 结果 |
5.1 疗效分析 |
5.2 起效时间、满意度分析 |
5.3 紫正地黄汤对血液中炎症细胞的影响 |
5.4 紫正地黄汤对急性咽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影响 |
6 讨论 |
6.1 郑氏喉科治疗急性咽炎的特色 |
6.2 紫正地黄汤中主要药物的药理特点 |
6.3 急性炎症反应中相关炎症因子的变化 |
6.4 不良嗜好对急性咽炎及治疗的影响 |
7 临床研究小结 |
第三章 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和器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喂养方法 |
2.2 实验步骤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一般情况观察 |
4.2 紫正地黄汤对急性咽炎大鼠口腔黏膜病理改变的影响 |
4.3 紫正地黄汤对急性咽炎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的影响 |
4.4 紫正地黄汤对急性咽炎大鼠口腔黏膜TLR4、p-NF-κB-P65蛋白的影响 |
5 讨论 |
5.1 急性炎症反应中炎症因子的变化 |
5.2 急性炎症反应对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6 实验研究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TLR4/NF-κB信号通路及中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3)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2 3组患者治疗后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和体征消失率比较 |
4 讨论 |
(4)第二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手术方法 |
2.1 颈部囊肿切除术 |
2.2 颈部瘘管切除术 |
2.3 颈部瘘管切除术及扁桃体切除术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临床特点分析 |
1.1 一般特点 |
1.2 主要症状 |
1.3 相关感染史和手术史 |
1.4 术前影像检查 |
1.5 术后病理和病变类型 |
1.6 并发症和复发 |
1.7 囊肿型和窦道、瘘管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
2 窦道、瘘管型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与否对疗效的影响 |
3 复发因素影响分析 |
讨论 |
1 临床特点分析 |
2 影像学检查分析 |
3 窦道、瘘管型行患侧扁桃体切除术的必要性 |
4 并发症分析 |
5 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第二鳃裂畸形诊疗进展 |
1 胚胎发生学与解剖特点 |
2 临床特征 |
2.1 一般特点 |
2.2 症状体征 |
3 辅助检查 |
3.1 超声检查 |
3.2 CT及 MRI检查 |
3.3 瘘管造影 |
4 鉴别诊断 |
4.1 囊性淋巴结转移癌 |
4.2 第三、四鳃裂畸形 |
4.3 鳃-耳-肾综合征(branchio-oto-renal syndrome,BORS) |
4.4 颈部脓肿 |
4.5 颈部神经鞘瘤 |
4.6 颈部淋巴管瘤 |
5 手术治疗 |
5.1 传统开放手术 |
5.2 改良的开放手术 |
5.3 显微镜手术 |
5.4 内镜手术 |
5.5 化学烧灼术 |
5.6 经口入路手术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1 一般资料 |
2 学习经历 |
3 发表论文 |
致谢 |
(5)少商、商阳穴放血在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
1.3 方法 |
1.3.1 治疗方法 |
1.3.2 疗效标准 |
1.3.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良反应与病例脱落 |
2.2 常规治疗组与针刺组治疗前后积分资料比较 |
2.3 临床疗效 |
3 讨论 |
(6)穴位埋线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对象 |
1.2 穴位埋线组 |
1.3 中医汤药组 |
1.4 西医静点组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结果 |
2讨论 |
(7)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正文 |
1、研究目的 |
2、试验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病例来源 |
2.3 病例选择 |
2.3.1 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2.3.5 终止研究标准 |
2.4 观察方法 |
2.5 临床疗效评价 |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试验结果 |
4、讨论 |
4.1 试验结果 |
4.2 祖国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
4.3 方药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8)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选题的目的与依据 |
1.1 |
1.2 几种主药的药理毒理作用 |
1.2.1 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毒理药理作用 |
1.2.2 醋酸氯已定的毒理药理作用 |
1.2.3 甘草酸二胺的毒理药理作用 |
1.2.4 其他辅料的理化性质 |
1.3 急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 |
第2章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制备方法与处方工艺研究 |
2.1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中各种主辅药的理化性质 |
2.1.1 地塞米松磷酸钠的理化性质 |
2.1.2 醋酸氯已定的理化性质 |
2.2 热分析技术(DSC)考察主药与辅料之间的配伍禁忌 |
2.2.1 实验条件 |
2.2.2 样品测定 |
2.2.3 测定结果 |
2.2.4 讨论 |
2.3 醋酸氯已定对急慢性咽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考察 |
2.3.1 菌株 |
2.3.2 药品与试剂 |
2.3.3 实验方法 |
2.3.4 测定结果 |
2.3.5 讨论 |
2.4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增溶剂种类与剂量的筛选 |
2.4.1 仪器和试剂 |
2.4.2 实验结果 |
2.4.3 结论 |
2.5 地塞米松磷酸钠咽炎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
第3章 地塞米松磷酸钠与醋酸氯已定分析方法的建立及质量标准的制定 |
3.1 仪器与材料 |
3.1.1 试剂与药品 |
3.2 实验结果与方法 |
3.2.1 外观性状分析 |
3.2.3 紫外光谱特征 |
3.2.4 每瓶总喷数的检查 |
3.2.5 每喷主药含量的测定 |
3.2.6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3.2.7 精密度实验 |
3.2.8 样品含量测定 |
3.3 讨论 |
第4章 地塞米松磷酸钠咽炎喷雾剂稳定性实验以及有效期预测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试剂与药品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2.1 分析方法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结论 |
第5章 药效学实验 |
5.1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对正常小鼠的刺激性实验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结果 |
5.2 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对急慢性咽炎的作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脸方法 |
5.3 各组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学观察情况 |
5.3.1 空白对照组 |
5.3.2 模型组 |
5.3.3 治疗低剂量组 |
5.3.4 治疗高剂量组 |
5.3.5 阳性对照组 |
5.3.6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扁桃体周围脓肿7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病因病理 |
3.2 临床特点和诊断 |
3.3 治疗 |
(10)斯奇康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正斯奇康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 细胞亚群与Thl、Th2 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和设计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青霉素下颌角封闭在急性扁桃体炎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疏风清热汤结合旴江谢氏针法治疗风热型喉痹的临床研究[D]. 吴天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TLR4/NF-κB信号通路探讨紫正地黄汤治疗急性咽炎的机制研究[D]. 徐金红.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3]普济消毒饮(配方颗粒)联合抗菌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J]. 何海艳,冯淬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5)
- [4]第二鳃裂畸形临床特点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D]. 曹西迪. 郑州大学, 2019(07)
- [5]少商、商阳穴放血在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J]. 洪国灿,蔡真真,胡维. 光明中医, 2016(24)
- [6]穴位埋线对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的影响[J]. 贾瑞铭,郑海燕,王青松.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03)
- [7]龙胆泻肝汤合透脓散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D]. 吴翠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8]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的研究[D]. 靳芳庆. 湖北工业大学, 2012(01)
- [9]扁桃体周围脓肿75例分析[J]. 董龙宝,薛洁,田振华,陈朝.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22)
- [10]斯奇康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T细胞亚群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D]. 古金碧.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