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科学的民政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闽政[2021]1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7日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前言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为推动福建省民政事业在"十四五"时期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
郑州婷[2](2021)在《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研究,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际运行乱的现实问题下提出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研究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及其特色,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广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实现养老服务公益定位、保基本生活以及满足新时代下新需求、新水平、新期待的民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中概念不清、理念不晰、机制固化、发展活力缺乏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出发,注重社会调研,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为样本切入点,重点调查和剖析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现行运行机制,对其运行情况和特色、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以协作治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进行构想,设立其发展目标,提出其理想运行机制及相应的对策,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以提供政策导向。通过文献分析,本文结合现行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实际操作,明晰“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社区养老设施”等基本概念及其类型,并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出发对社区养老设施进行功能分类,最终归类成社区照料护理类、社区便民服务生活类、社区休闲娱乐类三类养老设施。通过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搜集一手资料,从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六个要素:服务对象的确定、收费与定价、税收优惠与补贴、规范性、智慧化、专业性来全面剖析上海市6个区县8个街镇三类社区养老设施的现行运行机制,并梳理出当前上海市中心城区、郊区、老旧小区、国有农场改革社区等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的特色与经验。此外,分析其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协作治理为指导,设想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准入机制、服务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支持机制、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机制7个子机制,以及形成外部运行、内部运行、内外部作用整体运行3个平衡机制及闭环,阐述其理想运行机制,从而提出能够促进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现行运行机制得以更快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看来,目前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整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运行效果,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模式可行,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积极意义;调研涵盖范围广,社区三类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特色与经验具有可推广性,可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依据协作治理,本文提出了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并从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政府、运营方、社会层面出发,结合目标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完善对策,为我国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提供经验,推动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升老年福祉。
刘冶[3](2021)在《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组织的发展要置身于新发展格局中,转变发展方式,对社会组织的培育要以新理念为主导,培育高水平、高质量的社会组织。在日益壮大的社会组织大军中,地方社会组织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地方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地方社会组织的研究,不仅可以探索社会组织培育的新模式,而且可以形成基层社会组织发展的新经验。基于此,本文选取临沧市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访谈、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运用社会治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对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进行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临沧市政府在社会组织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发展,首先要厘清政府在社会组织培育中的角色定位,其次要完善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通过创新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从而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这样社会组织才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赵艳[4](2021)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健康老龄化”逐步成为全球性发展战略目标:将健康的概念延伸到老龄化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提高大多数老年人生活质量。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的涵义进入了强调养老服务的可获得性、满意度及老年尊严阶段。中国老龄化存在着城乡倒置问题,农村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健康养老困境。本文首先界定了养老服务供给等相关概念。运用需要理论、社会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福利多元主义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做了四个发展阶段的划分,归纳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逻辑和规律。接着,本文构建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模型,使用CHARLS数据,通过对农村老年人能否获得及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回归分析,将城乡老年人获得家庭养老服务供给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进行对比,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特征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社会变迁、非正式照料、“家庭道德风险”导致家庭供给养老服务的困境;政府责任不到位造成城乡养老服务待遇悬殊、缺乏独立统一的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机构、法制权威性不足、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乏动力驱动、专业人才缺乏使得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且发展缓慢、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欠缺是社会组织供给养老服务严重不足。为此,本研究从福利多元主义四个维度入手,从社会治理的责任边界划分出发,基于多元主体合作意愿和利益博弈,倡导政府与其它主体在养老服务生产中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模式:政府“一核”主导养老服务供给,核心任务是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政策供给,培育其他供给主体力量,主导市场化的方式合作供给养老服务;与家庭、市场、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为家庭养老服务供给提供支持,为家庭赋权增能,家庭从责任取向转为权利取向的养老服务供给;引导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满足农村老年人差异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引导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推动社会组织互助志愿供给养老服务。依据上述模式,本文提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多支柱筹资机制,包括国家、社会和家庭(个人)筹资支柱的建立。以流动式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对乡村养老价值予以再认识,支持农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以科技创新应对老龄化,培养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有:(1)对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进行了探索式推进。现代社会下,福利多元主义面临内生性和外源性困境。本文尝试对政府、市场化养老服务企业、非营利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家庭主体进行功能定位和边界厘清,不只强调责任分配和分散化,而是注重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合作关系,探索构建政府“一核”主导,多方合作的目标模式。研究为福利多元主义本身困境的克服提供了新机制。(2)为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供给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着重探究在健康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到底该走一条怎样的养老服务供给之路,创新乡村养老模式,使得农民健康养老,农村成为理想的生活之地,从而稳定农村、繁荣农业。研究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贡献了新方案。
岑显鹏[5](2021)在《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文中认为为响应国家建立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号召,江西省近年来大力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省内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报考人数与通过人数皆呈逐年上升态势。但截至2020年末,全省持证社工仅有5147人。与此同时,江西十四五规划提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社工参与。因此,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对于加快社工队伍建设,促进省内民政福利部门服务与社会治理水平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一线社工及其分管领导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收集资料,以嵌入理论为分析视角,探究社会工作与民政福利部门之间嵌入过程。当前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采取硬性嵌入与软性嵌入两种策略,硬性嵌入主要通过设置社工岗位、体制内人员转化、逐步设立的社工站体现,这是一种增量嵌入;软性嵌入表现在民政福利部门对于社会工作态度转变,从怀疑到认可,从引入项目、社工到社会工作理念的嵌入,这则是理念嵌入与关系嵌入。同时,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人才吸引效果不佳,二是人才培养力度不足,三是人才激励机制不全,四是人才使用方式不当,五是人才流失频率较高。以上问题表明,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呈脱嵌状态。因此,笔者结合政策文本与访谈资料,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深挖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问题之成因。研究发现,首先是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变量中月收入满意度、职业认同、行政事务繁忙度、组织满意度上得到了数据支持(0.134***、0.842**、0.220**、0.901*)。其次是部门间权力追求制约了开发进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需要财政等多部门的支持。最后是领导个人意志的作用,影响开发成效。因此,笔者以嵌入理论为基础,认为在当前脱嵌状态下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要实施再嵌,并分别从制度再嵌、资源再嵌、能力再嵌、观念再嵌四方面对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提出建议,从而降低社工离职率,提升社工服务能力,推进社工人才开发进程。随着时间与政策到位,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嵌入式发展也将逐步转向融合式发展。
肖钦月[6](2021)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完善的社会工作实践 ——以Y市留守儿童关爱与困境儿童保障社工服务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困境儿童问题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儿童关爱保护及儿童福利服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2016年,国务院针对目前社会上相继出现的重大留守和困境儿童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相继出台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抓住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对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和健全救助保护机制这两个重点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相较于此,2019年民政部印发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当下全国各省市建立儿童关爱保护体系指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通过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功能定位,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转型升级,拓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大力推进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发展。Y市地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困境儿童问题突出,数量逐年递增,儿童生存、成长状况、福利需求和权益保障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当地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存在较大漏洞。研究调查表明,当地留守儿童811人,困境儿童594人,边缘困境儿童数量巨大,其主要原因:第一,由于监护人的监护不当导致儿童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残害或缺少家庭教育的知识,不能良好履行抚养责任义务;第二,有些学校存在不尊重未成年人权利,歧视或厌弃儿童或安全教育的落实不当,导致儿童身心受到伤害;第三,全社会没有形成良好的尊重、保护、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大量由于经济困难、残疾儿童及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教育受阻,并且网络的暴力与凶杀等现象也严重侵蚀着儿童的心理健康;第四,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司法活动中不能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尤其在预防儿童犯罪行为和矫治不良行为执行能力较差;第五,各部门在制度落实困难,存在侵犯未成年人隐私,不履行监护职责的父母得不到有效的劝诫、制止或处罚不到位。儿童因关爱不足而引发社会治安等不稳定因素问题仍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当地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推进与发展。2018年-2019年,T社工机构承接Y市留守儿童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社工服务项目,深入了解Y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的供需现状和各类内外部资源支持,现有的对未成年人关爱与保护的工作机制、工作平台、服务模式,及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民间组织和社会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利用,导致先行政策覆盖不全、服务供给效能偏低、救助资金分布不平衡和困境儿童供需内容失衡等问题,和现有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进行研究,经研究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现状和问题,通过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困境儿童保护服务关爱长效机制,启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领导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激活儿童关爱保护平台,构建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模式等一系列的社会工作做专业实践,让孤儿、留守、残疾、大病等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需求得到满足。
付丹丹[7](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研究 ——以贵州M市“社工黔行”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为了我国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输送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脱贫工程之一,为了助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安置点居民能适应社区新环境,贵州省民政厅以项目购买的方式,在贵州省内建立了64个社会工作站,以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优势,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注入动力。作者通过实地研究,在社会适应理论和空间理论的指导下,对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社区适应进行探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调查和分析了居民在社会交往、文化层面、生计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状况,探究社会工作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社区适应如何开展服务。通过评估发现,服务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即居民在社会交往、文化层面、生计模式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状况均有所改善。论文从理论运用、服务方法、服务过程、服务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反思。研究发现: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的社区适应的服务具有理论和服务方法的专业优势。然而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服务与需求不对称,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居民实际需求与社工认识存在偏差、服务指标的完成与服务质量的冲突、服务缺乏专业性,导致服务质量低。其次,社会工作者定位不够清晰,团队质量低。主要表现为:社工对自身角色定位模糊、社工对服务定位不清晰和社工团队质量低。此外,在服务评估中存在“重指标,轻过程”的现象、评估材料单一的局限。基于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以下建议:聚焦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发挥社工角色功能,提高团队质量;加强对服务的监督,提高评估可信度。
宋晓娟[8](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指出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李坚[9](2021)在《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作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Y养老机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养老问题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话题。对话国情,不断攀升的老人数量、居高不下的老龄速率加快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当今社会,以核心家庭模式为主的家庭单元开始成为一种主流,同时,此模式也给各个家庭带来老人供养难、供养压力大的巨大挑战,许多家庭肩负的养老责任被迫弱化。因此,更多的养老需求纷纷指向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已是民心所向。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建设一直处于发展加速期,全国各地的民办养老机构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多、变大,各类民办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发展科学完备的运作体系和多元的专业服务,在探索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衡现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在其运作管理过程中极易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Y养老机构为例,通过对Y机构的实地调研,从机构的内部设置、管理机制、服务内容和老人入住情况四个方面研究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了Y养老机构存在以下三个维度的困境:第一,机构运作资金短缺,体现在建设运作成本高、政策扶持力度小;第二,机构专业护理定位模糊,体现在基于老人需求的专业服务供餐水平低,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模式难建立;第三,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短缺,体现在护理人员数量及性别比例失衡、护理人员职业流动性较高、持证上岗员工比例低。针对调查发现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为:第一,筹措资金渠道狭窄,政策扶持不完善;第二,专业服务能力不足,资源整合不充分;第三,职业观念因循守旧,薪酬培训不到位。本文以现代法团主义为理论依据,结合实地调研与相应文献资料,提出适合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优良的运作路径:一是盘活存量,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资金融通;二是明确服务定位、重视资源整合,提升专业水平;三是破除陈旧观念、增强职业激励保障,加快队伍建设,进而促进机构的良性发展。
李友君[10](2021)在《基于需求视角的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超过8500万残疾人,数量居世界第一。其中超过10%的残疾人领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约90万残疾人接受特困人员救助,这表明残疾人社会救助成为保障其基本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与此同时,残疾人救助需求千差万别。其中,七种残疾类型、四档残疾等级,使得残疾人社会救助愈发复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会救助的精准性,切实满足残疾人复杂多样的救助需求,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运用社会精准治理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对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的实践进行调研,获取了大量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在了解泰安市精准管理、精准施救及社会参与三方面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发现,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发现当前的残疾人救助工作仍然存在着精准性不足的问题,表现在目标群体供需失衡、政府购买服务需求导向弱、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薄弱及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不到位等四个方面。究其原因,则体现在需求识别不够精准、救助部门协同配合不足、政府监管不到位、民营服务机构政府支持不足等几个方面。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优化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的对策,即:一是要精准识别残疾人需求;二是加强救助部门协调合作;三是强化政府监管;四是加大民营机构支持力度。希望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和完善,使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性进一步提升,推动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共享”。
二、建立科学的民政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科学的民政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社区养老设施的研究 |
1.2.2 关于公建民营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角度的梳理 |
1.2.4 文献研究述评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社区养老设施及其分类 |
1.3.2 公建民营养老设施及其功能类型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6.1 创新点 |
1.6.2 难点 |
第2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照料护理类 |
2.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2.1.1 身体条件 |
2.1.2 优先入住情况 |
2.1.3 综合因素 |
2.2 收费和定价 |
2.2.1 基本入住率 |
2.2.2 基本收费 |
2.2.3 主要资金来源与支出 |
2.2.4 总体盈亏情况 |
2.3 享受的税费优惠和补贴情况 |
2.3.1 政策情况 |
2.3.2 税费优惠与补贴情况 |
2.4 规范化建设 |
2.4.1 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2.4.2 公建民营合同管理要求 |
2.4.3 监督管理 |
2.5 信息化建设 |
2.5.1 智能养老产品的使用 |
2.5.2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搭建 |
2.5.3 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
2.6 专业化建设 |
2.6.1 社会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2.6.2 专业团队成员的资质与配置 |
2.6.3 专业团队的培训 |
2.7 运行特色 |
2.7.1 医养融合,打通为老服务各个环节 |
2.7.2 运用信息系统,打造智能管理平台 |
2.7.3 精准对象,分类分层服务,降低运行风险 |
2.7.4 服务网络片区化,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第3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便民生活服务类 |
3.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3.1.1 范围 |
3.1.2 优先享受情况 |
3.1.3 综合因素 |
3.2 定价机制 |
3.2.1 供餐内容与方式 |
3.2.2 基本收费 |
3.2.3 工作人员的工资承担及发放形式 |
3.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3.3.1 政策情况 |
3.3.2 具体补贴情况 |
3.4 规范化建设 |
3.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3.4.2 安全管理 |
3.4.3 质量监控 |
3.4.4 监督与考核 |
3.5 运行特色 |
3.5.1 强化引导,实现标准化管理 |
3.5.2 两重补贴,促进可持续发展 |
3.5.3 第三方评估,规范监督管理 |
3.5.4 多方协作,促进资源整合 |
第4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分析——休闲娱乐类 |
4.1 服务对象的确定 |
4.1.1 身体条件 |
4.1.2 范围 |
4.1.3 综合因素 |
4.2 资金来源与供给情况 |
4.2.1 资金来源与支出 |
4.2.2 供给内容与方式 |
4.2.3 设施使用率 |
4.3 优惠与补贴情况 |
4.3.1 政策情况 |
4.3.2 补贴资金管理与使用 |
4.4 规范化建设 |
4.4.1 运营方资质与能力 |
4.4.2 运营方招投标与合同签订周期 |
4.4.3 评估管理 |
4.5 队伍建设 |
4.5.1 团队配备 |
4.5.2 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
4.6. 运行特色 |
4.6.1 多样化、一站式运行,功能齐全 |
4.6.2 专业服务、规范运行,全面提高质量 |
4.6.3 注重团队能力建设、链接资源,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
第5章 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目标运行机制构想——基于协作治理视角 |
5.1 存在的问题 |
5.1.1 政府有关政策规范性不够 |
5.1.2 运营方服务质量偏低 |
5.1.3 社会支持网络尚未构建 |
5.2 设立发展目标 |
5.2.1 目标设立的理论依据 |
5.2.2 目标设想 |
5.3 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理想运行机制 |
5.3.1 健全七个子机制 |
5.3.2 形成三个闭环 |
第6章 协作治理下完善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的对策 |
6.1 政府层面: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实施规范性 |
6.1.1 明晰社会运营方招投标要求 |
6.1.2 加强委托管理合同管理 |
6.1.3 优化补贴政策结构和内容 |
6.1.4 制定统一的评估考核体系 |
6.2 运营方层面:明确基本职责,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益 |
6.2.1 运营方明确自身基本定位 |
6.2.2 参与前期建设,提高运行效益 |
6.2.3 加强智慧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
6.3 社会层面:完善资源整合机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6.3.1 鼓励多渠道引入运营资金,保障资金周转 |
6.3.2 探索用财政补贴撬动市场项目,发展专业化运营 |
6.3.3 建立健全老年人需求表达与参与机制 |
6.3.4 引导市场主体的志愿服务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概念 |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 |
二、社会组织培育的概念 |
三、政府作用的概念 |
第二节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一、社会治理理论 |
二、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临沧市社会组织发展基本现状 |
一、临沧市发展基本概况 |
二、临沧市社会组织发展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主要做法 |
一、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培育工作 |
二、行业协会商会脱钩规范发展 |
三、加大力度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 |
四、创造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合法氛围 |
五、加强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和分类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成效 |
一、社会组织逐步成长,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
二、多元化社会治理格局初步构建 |
三、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
四、维护边境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五、开展与国外相关组织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
第四章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作用发挥的“越位” |
二、政府作用发挥的“缺位” |
三、政府作用发挥的“错位” |
第二节 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作用难以发挥的政策原因 |
二、政府作用难以发挥的职能原因 |
三、政府作用难以发挥的管理原因 |
第五章 国内外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实践做法 |
一、纽约市非营利组织培育创新 |
二、伦敦市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服务 |
三、柏林市平台型基金会互联网转型 |
第二节 国内各级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实践做法 |
一、宁波市培育社会组织实践做法 |
二、北京市培育社会组织实践做法 |
三、深圳市培育社会组织实践做法 |
第三节 国内外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经验启示 |
一、税收政策优惠 |
二、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支持 |
三、重视对社会组织的人才培育 |
四、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
五、健全社会组织监管机制 |
第六章 临沧市政府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厘清政府在社会组织培育中的角色定位 |
一、转变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理念 |
二、增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和互动 |
第二节 完善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 |
一、降低社会组织的准入门槛 |
二、完善社会组织的登记制度 |
三、提升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公平性 |
第三节 创新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 |
一、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评估管理工作 |
二、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工作 |
三、引导社会组织建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 |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
五、创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
第四节 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扶持力度 |
一、确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 |
二、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扶持力度 |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人才资源建设 |
四、完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目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龄化城乡倒置问题 |
1.1.2 我国农村地区面临更严重的健康养老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养老 |
2.1.2 养老服务 |
2.1.3 养老服务供给 |
2.1.4 养老服务供给模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需要理论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对养老服务理念和政策方面的研究 |
2.3.2 对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其关系的研究 |
2.3.3 对养老服务照护模式的研究 |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发展历程 |
3.1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四个发展阶段 |
3.1.1 第一阶段:1949--1979年,集体和家庭承担主要责任阶段 |
3.1.2 第二阶段,1980--2000 年前,家庭和个人独担养老服务阶段 |
3.1.3 第三阶段,2000 年--2012 年,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阶段 |
3.1.4 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多方力量创新提质阶段 |
3.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逻辑 |
3.2.1 养老服务的对象在逐步扩大 |
3.2.2 养老服务项目逐步丰富 |
3.2.3 运用市场化政策管理工具增多 |
3.2.4 注重养老服务质量意识增强 |
3.3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变迁规律 |
3.3.1 家庭是提供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 |
3.3.2 政府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 |
3.3.3 市场化是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 |
3.3.4 社会组织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补充方式 |
4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4.1.1 数据来源说明 |
4.1.2 样本选择描述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2.1 模型构建 |
4.2.2 变量选取 |
4.3 农村老年人能否获得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
4.3.1 农村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3.3 主要结论 |
4.4 农村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影响因素 |
4.4.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
4.4.2 农村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4.4.3 主要结论 |
4.5 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城乡对比分析 |
4.5.1 能否获得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城乡对比研究 |
4.5.2 城乡老年人获得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类型的对比研究 |
4.5.3 主要结论 |
5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
5.1 农村家庭(非正式部门)供给养老服务的困境 |
5.1.1 社会变迁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减少 |
5.1.2 非正式照料导致农村家庭养老服务水平不高 |
5.1.3“家庭道德风险”导致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窘迫 |
5.2 政府部门供给农村养老服务责任不到位 |
5.2.1 公平理念欠缺造成城乡养老服务待遇悬殊 |
5.2.2 缺乏独立统一的农村养老服务管理机构 |
5.2.3 养老服务政策的法制权威性不足 |
5.2.4 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 |
5.3 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需不平衡 |
5.3.1 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 |
5.3.2 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乏动力驱动 |
5.3.3 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阻碍养老服务市场供给 |
5.4 社会组织(社区)供给养老服务严重不足 |
5.4.1 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且发展缓慢 |
5.4.2 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欠缺 |
5.4.3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6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供给模式的构建 |
6.1 多元主体存在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意愿 |
6.1.1 政府的合作意愿 |
6.1.2 家庭的合作意愿 |
6.1.3 市场的合作意愿 |
6.1.4 社会组织的合作意愿 |
6.2 多元主体存在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利益博弈 |
6.2.1 政府和家庭(农民)之间的博弈 |
6.2.2 政府与市场的博弈 |
6.2.3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博弈 |
6.3 多元主体合作供给农村养老服务的责任边界 |
6.3.1 政府:一核主导养老服务供给 |
6.3.2 家庭:权利取向的养老服务供给 |
6.3.3 市场:产业化供给差异性养老服务 |
6.3.4 社会:社会化互助志愿供给养老服务 |
7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多支柱合作筹资机制 |
7.1.1 国家筹资支柱的建立 |
7.1.2 社会筹资支柱的建立 |
7.1.3 家庭(个人)筹资支柱的建立 |
7.2 以共享合作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可及性 |
7.2.1 增加医疗服务的流动性,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
7.2.2 通过流动的方式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 |
7.3 提升乡村养老价值,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 |
7.3.1 乡村养老价值的再认识 |
7.3.2 支持农村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 |
7.3.3 推动城乡合作供给养老服务 |
7.4 融合科技力量,促进乡村养老的现代化 |
7.4.1 科技创新会提高养老服务能力 |
7.4.2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 |
7.5 合作培养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 |
7.5.1 政策上要对养老服务人才建设进行规范 |
7.5.2 发挥城市到乡村的人才辐射效应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法 |
1.4.3 访谈法 |
1.4.4 观察法 |
1.5 问卷设计 |
1.5.1 问卷的编制 |
1.5.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1.5.3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
2.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社会工作人才开发 |
2.2 理论基础:嵌入理论 |
2.3 相关文献回顾 |
2.3.1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路径 |
2.3.2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成效、不足与受制因素 |
2.3.3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3.嵌入: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及调查样本概况 |
3.1.1 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简介 |
3.1.2 调查样本概况 |
3.2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现状 |
3.2.1 硬性嵌入 |
3.2.2 软性嵌入 |
3.3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存在问题 |
3.3.1 人才吸引效果不佳 |
3.3.2 人才培养力度不足 |
3.3.3 人才激励机制不全 |
3.3.4 人才使用方式不当 |
3.3.5 人才流失频率较高 |
3.4 社会工作人才开发问题的成因 |
3.4.1 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
3.4.2 部门间利益的制约 |
3.4.3 领导个人意志的作用 |
4.再嵌:江西省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4.1 制度再嵌 |
4.1.1 发挥制度引领作用,完善顶层设计 |
4.1.2 规范设置社工岗位,拓宽社工来源渠道 |
4.1.3 建立协同机制,合力开发 |
4.1.4 健全培训体系,提高社工能力 |
4.2 资源再嵌 |
4.2.1 拓宽经费来源,提升服务水平 |
4.2.2 规范经费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
4.3 能力再嵌 |
4.3.1 提高薪酬待遇,完善福利保障 |
4.3.2 界定职责范围,完善心理保障 |
4.4 观念再嵌 |
4.4.1 营造部门尊重、领导重视社工的氛围 |
4.4.2 加大宣传,提高大众对社工的认知 |
4.4.3 灵活调整宣传形式与宣传内容 |
5.总结与讨论 |
5.1 总结 |
5.2 讨论 |
5.3 贡献、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调查 |
致谢 |
(6)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完善的社会工作实践 ——以Y市留守儿童关爱与困境儿童保障社工服务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介入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介入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困境儿童 |
2.1.2 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
2.1.3 儿童关爱保护网络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2.2.2 儿童福利服务基础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Y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现状与问题 |
3.1 困境儿童现状与问题 |
3.1.1 Y市困境儿童分类与状况 |
3.1.2 Y市困境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 Y市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现状 |
3.2.1 儿童关爱保护领导协调机制功能发挥不全 |
3.2.2 儿童关爱保护平台设施建设质量不高 |
3.2.3 儿童关爱保护网络服务体系主体功能缺失 |
3.2.4 儿童关爱保护网络服务体系机制度运行不畅 |
第4章 Y市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建构的社工实践 |
4.1 项目介绍 |
4.2 具体实践 |
4.2.1 启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领导协调机制 |
4.2.2 完善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平台 |
4.2.3 健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 |
4.2.4 建立关爱保护网络运行机制 |
4.3 Y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构建取得的成效 |
4.3.1 建立了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 |
4.3.2 增强儿童受保护感和儿童获得感 |
4.3.3 制定开发系列工具量表提升儿童工作规范化管理 |
4.3.4 提高了整个社会对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关注 |
4.3.5 为当地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参与儿童工作提供了示范 |
第5章 Y市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完善反思 |
5.1 调动政府各部门对儿童工作支持力度 |
5.2 调动更加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儿童工作中 |
5.3 推动儿童主任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
5.4 引导儿童主任用好儿童之家这块阵地 |
5.5 完善政府采购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政社"合作水平 |
第6章 结语 |
附件 |
附件1:困境儿童访谈记录表 |
附件2:困境儿童监护人访谈提纲 |
附件3: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访谈提纲 |
附件4:困境儿童需求评估表 |
附件5:困境儿童基本信息档案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研究 ——以贵州M市“社工黔行”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问题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意义 |
(二)文献回顾 |
1.国内文献回顾 |
2.国外文献回顾 |
3.研究评述 |
二、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1.社区适应 |
2.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
(二)理论基础 |
1.社会适应理论 |
2.空间理论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实务方法 |
1.个案工作 |
2.小组工作 |
3.社区工作 |
三、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一)贵州省M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政策分析 |
1.M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情况分析 |
2.M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服务政策与制度分析 |
(二)贵州省M市“东出口安置点”居民社区适应现状 |
1.社会交往层面的变化与不适应 |
2.文化层面的变化与不适应 |
3.生计模式的变化与不适应 |
4.心理层面的变化与不适应 |
(三)H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工黔行”项目概况 |
1.H社会工作机构概况 |
2.“社工黔行”项目概况 |
四、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过程分析 |
(一)服务起步阶段 |
1.团队组建与建设 |
2.专业关系建立与服务对象需求动态评估 |
3.服务设计理论依据与服务方案设计 |
4.资源整合与服务设备设置保障 |
(二)服务开展阶段 |
1.以个案工作方式向安置点居民提供社区适应服务 |
2.针对安置点特定群体的社区适应问题开展小组工作 |
3.以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促进安置点居民社区适应 |
(三)服务评估阶段 |
1.评估设计 |
2.服务过程评估 |
3.服务成效评估 |
五、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的专业反思与优化建议 |
(一)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的专业优势 |
1.理论运用的优势 |
2.方法运用的优势 |
(二)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的局限分析 |
1.服务过程的局限 |
2.服务评估的局限 |
(三)进一步优化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的建议 |
1.聚焦服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
2.发挥社工角色功能,提高团队质量 |
3.加强对服务的监督,提高评估可信度 |
六、结论 |
(一)结语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作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Y养老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现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 |
2.2 社会组织的理论研究 |
2.2.1 现代法团主义理论 |
2.3 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的运作困境 |
2.3.1 机构内生运作困境 |
2.3.2 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外部发展困境 |
2.4 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作困境成因分析 |
2.4.1 机构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原因探索 |
2.4.2 机构构建外部支持环境困难的成因分析 |
2.5 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发展困境对策研究 |
2.5.1 内部打造“四位一体”的运作体系 |
2.5.2 机构外部多方联动营造优良支持体系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江西省Y养老机构运作情况 |
3.1 机构历史沿革 |
3.1.1 机构缘起 |
3.1.2 机构建成 |
3.2 机构内部设置 |
3.2.1 内部组织架构 |
3.2.2 机构人员构成 |
3.3 机构服务内容 |
3.3.1 膳食与住宿 |
3.3.2 护理与医疗康复 |
3.3.3 休闲娱乐与心理咨询 |
3.4 机构规章制度 |
3.4.1 费用管理制度和老人入住离退管理流程 |
3.4.2 服务标准管理制度 |
3.4.3 机构员工评估考核管理制度 |
第4章 江西省Y养老机构存在的困境 |
4.1 机构运作资金短缺 |
4.1.1 机构建设、运作成本高 |
4.1.2 政策扶持力度小 |
4.2 机构需求性供给不足 |
4.2.1 供餐服务难以满足老人需求 |
4.2.2 难以建立医养结合专业服务模式 |
4.3 专业护理人员短缺 |
4.3.1 护理人员数量及性别比例失衡 |
4.3.2 护理人员职业流动性较高 |
4.3.3 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低 |
第5章 江西省Y养老机构困境成因分析 |
5.1 筹措资金渠道狭窄,政策扶持不完善 |
5.1.1 地域发展水平低、筹资途径单一化 |
5.1.2 养老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且发展断层 |
5.2 专业服务能力不足,资源整合不充分 |
5.2.1 老人需求识别不精准,差异化服务供给不足 |
5.2.2 资源整合错位,相关部门间协同发展能动性低 |
5.3 职业观念因循守旧,薪酬培训不到位 |
5.3.1 传统职业观念制约专业护理人员发展 |
5.3.2 低薪酬、少福利加剧员工流失 |
5.3.3 专业培训不足影响员工服务能力 |
第6章 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良性运作发展对策 |
6.1 盘活闲置存量、增强政府间合作,促进资金融通 |
6.1.1 开发闲置资源、调整运作模式、增强机构发展活力 |
6.1.2 加强机构政府合作,构建稳固的资金融通模式 |
6.2 加大资源整合、协同引进老年社工,提升服务专业水平 |
6.2.1 促进政府间协同发展,强化资源整合力度 |
6.2.2 依托现有资源,协同引进老年社会工作者 |
6.3 破除陈旧观念、强化职业激励与培训,加快队伍建设 |
6.3.1 强化护理职业宣传教育普及,多维度促进陈旧观念破除 |
6.3.2 增设考核奖惩措施,提升员工积极性 |
6.3.3 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员工护理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需求视角的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残疾人 |
2.1.2 社会救助 |
2.1.3 精准救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精准治理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3章 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实践 |
3.1 实施精准管理 |
3.1.1 民政统筹、各部门分工负责 |
3.1.2 残联牵头、社会力量参与 |
3.2 进行精准施救 |
3.2.1 残疾人补贴 |
3.2.2 政府购买救助服务 |
3.3 鼓励社会力量针对性参与救助 |
3.3.1 创办服务机构 |
3.3.2 慈善捐助与志愿服务 |
3.4 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成效评价 |
第4章 泰安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精准性不足的表现 |
4.1 目标群体供需失衡 |
4.1.1 低保残疾人家庭补贴过于集中 |
4.1.2 低保边缘残疾人救助不足 |
4.2 政府购买服务需求导向弱 |
4.2.1 家庭无障碍改造差异性不足 |
4.2.2 就业培训针对性不强 |
4.3 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薄弱 |
4.3.1 农村社区残疾人康复设施短缺 |
4.3.2 社会力量下沉农村不足 |
4.4 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不到位 |
4.4.1 “机构+家庭”精准康复救助推行难 |
4.4.2 机构康复训练专业性弱 |
第5章 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政府需求识别不够精准 |
5.1.1 混淆残疾人对资金和服务的救助需求 |
5.1.2 忽视低保边缘残疾人 |
5.2 救助部门协调配合不足 |
5.2.1 民政部门统筹弱 |
5.2.2 残联协调推进难 |
5.3 政府监管不到位 |
5.3.1 民营服务机构准入监管不足 |
5.3.2 政府监管手段单一 |
5.4 民营服务机构政府支持不足 |
5.4.1 民营机构资金补贴少 |
5.4.2 机构从业人员职称评定困难 |
第6章 完善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的对策 |
6.1 精准识别残疾人需求 |
6.1.1 分类分级确认残疾人救助项目 |
6.1.2 分档分项救助低保边缘残疾人 |
6.2 加强救助部门合作 |
6.2.1 强化民政部门统筹职能 |
6.2.2 行政委托确认残联权责 |
6.3 强化政府监管 |
6.3.1 严审民营机构资质 |
6.3.2 设立监管“黑白名单” |
6.4 加大民营机构支持力度 |
6.4.1 增设“五项补贴” |
6.4.2 落实从业人员编制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残疾人的残疾类型及等级评定标准 |
附录3: 残疾人社会救助入户识别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建立科学的民政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0)
- [2]上海社区养老设施公建民营运行机制研究[D]. 郑州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临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 刘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多元合作模式研究[D]. 赵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5]嵌入视角下民政福利部门社会工作人才开发研究[D]. 岑显鹏.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络完善的社会工作实践 ——以Y市留守儿童关爱与困境儿童保障社工服务项目为例[D]. 肖钦月.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7]社会工作介入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适应研究 ——以贵州M市“社工黔行”项目为例[D]. 付丹丹.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9]欠发达地区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作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Y养老机构为例[D]. 李坚.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10]基于需求视角的泰安市残疾人精准救助研究[D]. 李友君. 山东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