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欢[1](2020)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文中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英语学科要充分需求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教学呈现形式的最优化的具体要求。就目前农村地区的英语学科教学而言,落实这样的要求最便捷与有效的手段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广泛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来拓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途径。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很好的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能够让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变得更为的容易,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在情景创设、听读辅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对于很多的英语教师来说,多媒体课件成为了其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支持手段与工具。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因为存在着意识、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进度都相对滞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这样的问题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选取了Y市X中学这一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应用情况为切入点,从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师的角度,以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为具体的对象,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研究Y市X中学初一、初二共48位初中英语教师,共48节课的英语课件,访谈了8位英语教师。针对该学校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实施、开展教学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问题有:(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如何?(2)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多媒体课件应用存在哪些问题?(3)基于现状的调查及问题的分析,得出问题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问题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目前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课件制作与应用形式较为单一、课件制作存在较大困难;二、多媒体课件与英语学科的融合存在一定困难;三、教师缺乏足够有效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这三个方面。笔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在问题和成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加深教师信息化了解、集中强化教师的培训与学习;促进课件呈现信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聂淼鑫[2](2020)在《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课堂英语学习影响的对比研究 ——以武汉市某初中为例》文中指出不同于“玩物丧志”的旧思想,《中国教育游戏发展报告(2018)》指出,现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我国也将教学游戏列为优质教育资源之一。在信息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有信息技术参与的多媒体教学游戏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在此背景下,部分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信息化时代中的独特优势,并有少量的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对比研究;国内的相关对比研究存在研究空白。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在笔者任教的学校里,电子白板渐渐替代了传统黑板和粉笔,同时笔者发现依托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游戏比不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黑板、粉笔、卡片等传统教具的教学游戏更吸引学生,制作方式也更简便,于是笔者对这两种教学游戏各自的优势和教学效果产生了研究兴趣。笔者以“是否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将教学游戏分为“多媒体教学游戏”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从课前的“游戏设计”、课中的“学习过程”和课后的“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这四个方面,对比研究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课堂英语学习效果影响的显着性差异,发现两种教学游戏各自的优势,进而总结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本研究首先归纳了国内外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以武汉市某初中一年级5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英语课堂中开展了多媒体教学游戏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和资料,使用SPSS(20.0)网络在线版本(即SPSSAU)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存在四点显着性差异:(1)在游戏设计方面,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游戏中对游戏规则的清楚程度显着高于非多媒体教学游戏。(2)在技能目标方面,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效果显着优于多媒体教学游戏。(3)在情感目标方面,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沟通交流的促进作用显着大于多媒体教学游戏。(4)在学习过程方面,在非多媒体教学游戏中,学生参与合作的意愿显着高于参与游戏的意愿。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各自优势在于:(1)在游戏设计方面,多媒体教学游戏比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功能更强大。(2)在技能目标方面,非多媒体教学游戏比多媒体教学游戏更有助于锻炼口语和听力能力。(3)在情感目标和学习过程方面,非多媒体教学游戏比多媒体教学游戏更有助于创建沟通交流的空间,培养合作精神。然后本研究总结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研究的局限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研究通过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对比研究,旨在分析两种教学游戏的显着性差异和优势,提出优化策略,希望有助于教学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并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
焦阳[3](2020)在《Padagogy轮框架下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支持技术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思维最高阶层的表现形式,高阶思维是思想表达与高阶技能的核心要素。这种高阶层的思维表达形式恰如其分地弥合了当下知识与信息高度集成的时代对学习者的需要。但即便如此,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多数教师设计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多满足学生低阶思维的发展,且活动中技术应用的情况不容乐观,面向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仍占少数。在小学课堂实践中,教师若能有效合理地开展面向高阶思维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采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了解当下一线小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现状与影响教师课堂活动设计的影响因素是一个极具研究意义课题。本文基于Padagogy轮理论,试图构建提升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有效策略。在将研究对象着眼于“一师一优课”活动中的582节部级优质课例后,基于Padagogy轮理论模型编制了针对本研究所需的调研指标体系,进而以此为依据对部级优质课例中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编码并分析,最终得出当下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技术使用的现状。而后,研究依据调查结论与现状针对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能力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笔者在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后对来自6座城市的1950余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最终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最终结论。研究最后,笔者依据调查结论提出了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技术使用能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促进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以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陈雪惠[4](2020)在《泰国小学汉语教师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分析 ——以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火,尤其是在汉语教学的应用中,多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习的工具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汉语技能与学生的汉语知识。21世纪世界面临着新的挑战,全球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对于人才的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的浪潮下,泰国实施了工业4.0的变革(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计划,强调科学人才、英语知识、多媒体技术知识的发展,可以看出,泰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力是提升21世纪教育管理与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汉语水平作为泰国学生适应21世纪需求的重要能力,如何改进教学与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21世纪的实际需求出发,改变汉语作为对外汉语水平的教与学的方法,以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并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本研究将聚焦于泰国小学汉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多媒体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多媒体教学的理念与方法,结合泰国汉语教学的特殊要求,为泰国的汉语教师提供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本研究以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为例,对该校小学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现状与方法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了三种研究方法:一是使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该校汉语教师的基本背景和学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反映;二是运用访谈法深入性地发现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三是用课堂观察法对小学汉语教师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包括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听、说、读、写的教学方法与技能、课堂管理,研究小学汉语教师的教学行为等方面。调查和访谈都从教师本人和所教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具体的研究。本文结合自己曾经在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的具体工作实际,并结合对多媒体技术的理解,提出了改进小学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技能的综合性对策和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理由、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第二部分对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情况进行概述,主要介绍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泰国现状教育情况、泰国小学汉语课情况;第三部分是对泰国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教学情况个案研究及分析、调查、访谈、课堂观察方式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讨论如何将多媒体应用于汉语教学,围绕泰国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的具体教学,形成了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对策和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论,主要回顾和总结了所做的研究。期待通过本研究,对汉语教师的派出和接收单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小学汉语教师减少和克服相关问题,还希望本研究对泰国小学生的汉语教学有所帮助,反映出学生对小学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学的想法,以促进未来泰国小学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张琳[5](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杨佳凝[6](2019)在《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是数字信息化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各个方面。与此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英语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积极开发英语课程标准资源,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多媒体整合英语课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有益的。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笔者对延吉市某重点中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与研究,从中发现多媒体课件能够优化英语教学,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以对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为依据,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学生和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应用情况的态度如何?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如何进行改进?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延吉市某重点中学七年级的7名英语教师和200名学生。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访谈结果的整理发现多媒体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吸引了学生兴趣、丰富了课堂活动、多样化辅助教学等。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71%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67.5%的学生喜欢老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方面,29%的教师使用教材配套的课件,71%的教师使用从网上找到的课件。所有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都会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修改,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但同时多媒体课件存在过度分散学生注意、过于注重形式、不利于观察等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来自教师,有的来自学生、课件本身。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问卷和访谈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建议。首先教师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教师课件的内容要形式多样,但是又不能过多吸引学生的关注。最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总之,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带来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多媒体教学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教师应该将两者进行整合,从学生出发,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以此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刘芳伟[7](2019)在《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手段,对提高语言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多媒体技术在辅助英语阅读的教学运用中,也并不是万能的,还有影响教学的问题存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初中、高中和大学,对于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院校英语阅读课堂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探索在英语阅读教学读前热身、阅读过程、读后活动这三个环节中的问题,如何根据中职生的学情特点提出相应的运用对策,以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效,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阅读教学运用的研究现状,再根据研究需要,通过调查问卷及教学访谈的方式对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2017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现状的调研,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针对多媒体技术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辅助,对阅读教学的读前热身、阅读过程、读后活动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具体案例展示,收集学习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反思,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结合教学反馈分析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对策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所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再结合相关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学生的总体阅读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比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或传统阅读教学效果要明显。因此,教师在努力提高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当采用合理的方式,使多媒体教学能在中职英语阅读课堂上得到合理的运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本研究最后对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意见,指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学校要更加关注教学设备的改进,创建优秀的教学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条件。老师更要积极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水平,深入理解相关的学习理论内涵,帮助学生开展高效英语阅读学习。
蔡阳花[8](2019)在《多媒体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漳浦县农村中学为例》文中认为多媒体时代使得传统教学理念彻底被颠覆。随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也已经进入到农村教学之中并成为了农村教育的主导力量。本研究主要调查了漳浦三所农村中学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现状,分别是漳浦长春中学、漳浦霞南中学、漳浦第二中学。笔者通过此研究调查这三所农村学校的25个初中英语老师和239名农村初中的学生的对问卷的作答以此作为手段来获得这三所农村学校的基础设备情况和多媒体上课情况等这些需要做出研究的问题。还对这些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们进行了访谈,也随机地对学生们进行了访谈以此来取得这些老师和学生们在英语课堂中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所持有的态度、意见和建议。另外,还实地地观看初中英语的教学活动以此来获得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和实施能力,以及课堂上学生在老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的课堂真实反应来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漳浦县农村中学三所初中多媒体设备配置情况如何?(2)在这三所农村中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什么建议?研究结果显示,漳浦农村的三所初中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比较单一只是班班通而已。而且多媒体所辅助的教学因为它的图文并茂恰到好处、形象生动使人记忆深刻、更方便师生互动、方便掌握知识、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帮助以及其强烈的既视感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农村依然存在许多困境。首先,因为很久没有新任教师的输入,导致大部分的老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编辑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技术能力都无法与时俱进。许多农村英语教师在使用班班通时还做不到非常熟练。另外,农村英语教师的课时多、教学任务繁重,导致了教师无法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并及时准备适合农村初中孩子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而且,因为城乡差异,也因为受地域保护或保护知识产权或各校之间成绩排比的影响,城乡教学资源无法做到共享、并且农村学校也没有成立学校教学资源库导致了农村中学的教师要获得资源比较困难从而也导致了超过一半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在课堂上跳着使用教材配套的光盘教学资料。本研究针对以上的困境,提出了一些解决的这些困境的出路:教育部门与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更合理整合、给教师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材料数据库、促进城乡多媒体教学材料的真正共享、各年段分工合作制作多媒体教学材料从而实现减轻工作量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更新多媒体设施。
卢晗[9](2018)在《初中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顺应科技发展的新兴教学方式,近年来在国内逐渐普及。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互动环境,多媒体教学更新了教学互动模式,也影响着教学结果,这一影响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中心点。多媒体教学环境如何起到作用,对学生有着怎样的影响,也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激烈讨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各学者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学业情绪的研究结果,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在武汉市蔡家湾中学做了调查研究,意在探究多媒体教学环境两个维度和学业情绪四个维度学生的感知特点,同时研究多媒体教学环境和学业情绪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各种情绪体验有所不同,从低到高分别是消极低唤醒情绪、积极低唤醒情绪、消极高唤醒情绪、积极高唤醒情绪。根据情绪的递进程度可知,在初中生的学业情绪中,高唤醒学业情绪显着高于低唤醒情绪,然而在同一唤醒度上,积极情绪远高于消极情绪。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确与积极的学业情绪有正相关关系,并且与积极高唤醒情绪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积极低唤醒情绪呈高度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研究也发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对两类积极的学业情绪有显着的影响,并且能够很好的预测积极低唤醒情绪,而消极情绪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维度无明显相关性。
黄艳平[10](2018)在《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调查研究 ——以芷江一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让知识世界表现出了超越以往的增长态势,各类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在持续缩短,对于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往沿用已久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下表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基于此,我国教育改革需求日益迫切。21世纪课程体系一直处于改革的过程中,英语这门课程也加入了课程进行改革的潮流里。当前,因为信息和技术飞速地前进让信息这一领域同步快速发展,而此时,我们中学校园的英语教育也在顺势而变,新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教学手段也在向未来教育过渡。多媒体技术是集合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处理的综合性的系统技术。把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模式相结合,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对英语学习环境的设立非常重要,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完美的,仍存在一定的缺点,所以正确的认识多媒体教学,不断地完善多媒体教学很重要。多媒体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对它的设计原则以及技术特点有着较高的要求。本文以芷江中学为例,分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对在英语教育中使用多媒体进行了相关探索,就英语教育中使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解决课堂容量大与学生认知水平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研究全新的教学形式,提出展示多媒体的最佳时间点,并指出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注意的问题点。本文的研究针对教学实践,根据实践的具体过程,将具体事例里发生的情况归纳探讨,为英语教育中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制定标准,从而得到优质的教育成果,把多媒体这一新方式逐步变成英语教育中有效的教学工具。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总结出多媒体对英语教学的具体作用,进而总结经验,将多媒体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二、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
(二)多媒体教学的概念 |
(三)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
二、国外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三、国内多媒体课件应用研究现状 |
(一)多媒体课件在语言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
(二)多媒体课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四、国内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研究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问题研究 |
(二)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二、多模态理论 |
(一)多模态理论 |
(二)多模态理论与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 |
第四章 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题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一)问卷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调查过程 |
(一)调查前准备 |
(二)调查阶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调查结果分析 |
(一)问卷结果分析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三)观察结果分析 |
二、调查结果讨论 |
(一)农村初中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 |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三)问题成因 |
第六章 Y市X中学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建议 |
一、优化信息化软硬件应用条件 |
二、集中强化对教师课件制作与应用技能方面的培训 |
三、深化对英语多媒体课件应用的支持 |
四、做好学科知识点与软件应用的整合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对教学的启示 |
三、研究不足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课堂英语学习影响的对比研究 ——以武汉市某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教育游戏的使用现状 |
1.1.2 教育信息化2.0行动 |
1.1.3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 |
2.1.1 游戏 |
2.1.1.1 游戏的定义 |
2.1.1.2 游戏的作用 |
2.1.2 教学游戏 |
2.1.2.1 教学游戏的定义 |
2.1.2.2 教学游戏的作用 |
2.1.2.3 教学游戏的分类 |
2.2 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1.1 多媒体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 |
2.2.1.2 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 |
2.2.1.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对比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2.1 多媒体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 |
2.2.2.2 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研究现状 |
2.2.2.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对比研究现状 |
2.3 教学游戏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多元智能理论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课堂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4 研究过程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设计方面的对比分析 |
4.1.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趣味性方面的对比分析 |
4.1.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难度方面的对比分析 |
4.1.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规则清楚度方面的对比分析 |
4.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技能目标方面的对比分析 |
4.2.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听力方面的对比分析 |
4.2.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口语方面的对比分析 |
4.2.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写作方面的对比分析 |
4.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情感目标方面的对比分析 |
4.3.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对比分析 |
4.3.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沟通交流方面的对比分析 |
4.3.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学习信心方面的对比分析 |
4.4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学习过程方面的对比分析 |
4.4.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游戏参与意愿方面的对比分析 |
4.4.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合作参与意愿方面的对比分析 |
4.4.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注意力方面的对比分析 |
4.4.4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在课堂纪律方面的对比分析 |
5.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总结 |
5.1.1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显着性差异 |
5.1.2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优势 |
5.1.3 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的优化策略 |
5.2 研究局限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访谈提纲(教师卷) |
附录三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访谈提纲(学生卷) |
附录四 初中英语课堂游戏记录表 |
(3)Padagogy轮框架下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支持技术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信息化教育时代对教师信息素养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对学习者高阶思维的培养需求与日俱增 |
(三)“一师一优课”活动成为教育界开展的优质活动 |
二、研究现状 |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教师信息素养 |
(二)课堂教学活动 |
五、理论基础 |
(一)Padagogy轮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活动理论 |
六、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论文架构 |
第二章 Padagogy轮详析及其调研指标的确立 |
一、理论依据——Padagogy轮 |
(一)Padagogy轮发展历程 |
(二)Padagogy轮第五版层级具体描述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调研指标的确立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
(二)调研指标的设计 |
(三)调研预演练 |
第三章 课堂教学活动调研结果分析 |
一、课堂教学活动整体统计分析 |
(一)课堂教学活动类型统计分析 |
(二)课堂教学活动对应认知目标统计分析 |
二、基于学科维度的教学活动层次分析 |
(一)同学科的不同年段教学活动层次比较分析 |
(二)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层次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技术统计结果及其分析 |
一、课堂活动应用的技术类型分析 |
(一)演示类 |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类 |
(三)网络系统与软件类 |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技术的具体情况分析 |
(一)识记 |
(二)创造 |
三、课堂教学活动中技术应用的作用分析 |
(一)演示类技术 |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类技术 |
(三)网络系统与软件类技术 |
第五章 信息素养与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设计的影响关系调查研究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 |
(二)问卷维度与题项设置 |
(三)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一)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三、对策与建议 |
(一)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能力,增强信息化教学设计意识 |
(二)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高阶思维教学设计水平 |
(三)加强协作对话交流,促进自我反思的实现 |
(四)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创新信息化教学新方法 |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及其支持技术调查问卷 |
附录 B 优质课例部分统计样表 |
附录 C 语文学科优质课例篇目统计汇总 |
附录 D 数学学科优质课例篇目统计汇总 |
附录 E 英语学科优质课例篇目统计汇总 |
附录 F 科学学科优质课例篇目统计汇总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泰国小学汉语教师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分析 ——以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国际现状 |
1.2.1 中国研究现状 |
1.2.2 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
1.3 核心词语的界定 |
1.3.1 多媒体 |
1.3.2 多媒体教学 |
1.4 研究问题、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范围 |
1.5.1 调查问卷法 |
1.5.2 访谈法 |
1.5.3 课堂观察法 |
第2章 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情况概述 |
2.1 泰国教育的基本现状 |
2.1.1 泰国的普通教育 |
2.1.2 泰国小学汉语课情况 |
2.1.3 泰国小学汉语教学教材的现状 |
2.2 泰国公立东英学校的情况概述 |
2.3 泰国公立东英学校管理体系 |
2.4 泰国公立东英学校汉语教学现状概述 |
2.4.1 公立东英学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情况 |
2.4.2 公立东英学校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情况 |
2.5 泰国公立东英学校汉语教师基本情况 |
第3章 泰国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3.1 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小学汉语教师教学情况个案研究分析 |
3.1.1 小学一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1.2 小学二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1.3 小学三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1.4 小学四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1.5 小学五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1.6 小学六年级的汉语教学情况 |
3.2 调查分析 |
3.2.1 调查对象以及方法设计 |
3.2.2 多媒体在小学汉语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研 |
3.2.3 现状总结 |
第4章 如何将多媒体应用于汉语教学 |
4.1 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汉语听力能力的应用 |
4.1.1 课堂中的应用 |
4.1.2 校园中的应用 |
4.2 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汉语说话能力的应用 |
4.3 提高多媒体技术在阅读能力的应用 |
4.4 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汉语书写能力的应用 |
4.4.1 建立表格的网站,用于小学生抄写汉字 |
4.4.2 汉字笔画顺序的网站 |
4.5 其他多媒体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
4.5.1 Plickers.com的使用 |
4.5.2 Kahoot.com的使用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调查问卷 |
附录B 学生问卷调查(中文版) |
附录C 学生问卷调查中(泰文版) |
附录D 小学汉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访谈提纲 |
附录E 课堂观察记录提纲 |
致谢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国外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 |
2.3 国内多媒体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和讨论 |
4.1 学生问卷的结果和讨论 |
4.2 教师访谈的结果和讨论 |
4.3 多媒体课件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
5.2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5.3 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足的原因 |
5.4 建议 |
5.5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7)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概念界定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3章 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问卷调查 |
3.3.2 教学访谈 |
3.4 研究过程 |
第4章 多媒体技术辅助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
4.1 读前 |
4.1.1 现实关联法 |
4.1.2 问题设疑 |
4.2 读中 |
4.2.1 阅读策略技巧的培养 |
4.2.2 阅读问题的设计 |
4.2.3 语言知识的讲解 |
4.3 读后 |
4.3.1 检查反馈 |
4.3.2 反思总结 |
第5章 解决多媒体环境下中职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
5.1 多媒体技术在阅读前热身教学运用中的使用对策 |
5.1.1 导入图片的针对性 |
5.1.2 导入问题的切实可行性 |
5.2 多媒体技术在阅读过程教学运用中的使用对策 |
5.2.1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
5.2.2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优化整合 |
5.2.3 合适的课件 |
5.3 多媒体技术在读后活动教学运用中的使用对策 |
5.3.1 主题句的填空 |
5.3.2 阅读材料的复述 |
第6章 多媒体技术使用对策运用于中职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分析 |
6.1 调查问卷分析 |
6.2 教学访谈分析 |
6.2.1 促进学生的学 |
6.2.2 促进教师的教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启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8)多媒体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漳浦县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
2.1 多媒体技术的要素 |
2.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2.3 理论依据 |
第三章 漳浦县农村中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调查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4 调查问卷设计 |
3.5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6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7 教师访谈 |
第四章 讨论与总结 |
4.1 多媒体时代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
4.2 多媒体时代下漳浦县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存在的不足 |
4.3 多媒体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破解漳浦县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困境的出路 |
5.2 多方积极扶持是多媒体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保障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初中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概念 |
2.2 学业情绪的概念 |
2.3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理论研究 |
2.4 学业情绪的控制-价值理论 |
2.5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研究现状 |
2.6 学业情绪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 |
3.3.2 《多媒体教学环境调查问卷》 |
3.4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初中生对多媒体教学环境感知特点 |
4.2 初中生各类学业情绪的特点 |
4.2.1 学业情绪基本情况 |
4.2.2 13种具体学业情绪的基本情况 |
4.3 学业情绪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相关关系 |
4.3.1 学业情绪四个维度与多媒体教学环境两方面的相关分析 |
4.3.2 积极学业情绪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相关分析 |
4.4 多媒体教学环境对学业情绪的预测 |
4.4.1 多媒体教学环境对积极高唤醒情绪的回归分析 |
4.4.2 多媒体教学环境对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初中生英语课堂里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感知特点 |
5.2 初中生英语课堂里各类学业情绪的特点 |
5.3 初中生英语课堂里的学业情绪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相关关系 |
5.4 初中生英语课堂里多媒体教学环境对学业情绪预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启示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生学业情绪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调查问卷 |
(10)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调查研究 ——以芷江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关于多媒体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对多媒体的研究 |
2.1.2 国内对多媒体的研究 |
2.2 国内外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发展及现状 |
2.2.2 国内关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4 英语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调查结果分析 |
4.1.1 问卷调查结果 |
4.1.2 访谈结果 |
4.2 多媒体英语教学内容中存在问题 |
4.2.1 课件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消化 |
4.2.2 图片影像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
4.3 多媒体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 |
4.3.1 视听泛滥,代替语言交流 |
4.3.2 多媒体示范,代替学生情景实践 |
4.3.3 人机对话为主,代替师生交流 |
4.3.4 多媒体模拟逼真,代替学生思维 |
4.4 多媒体教学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
4.4.1 许多现有的课件材料不合适 |
4.4.2 要制作师生喜爱的课件相当繁琐 |
5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应用的改进建议 |
5.1 解决课堂容量大和学生接受的矛盾 |
5.1.1 选择恰当的教学媒体 |
5.1.2 和谐展示教学重点、难点 |
5.2 抓住最佳展示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间 |
5.2.1 教学需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5.2.2 教学需要拓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
5.3 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
5.4 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 |
5.4.1 软件准备充分,资料管理有序 |
5.4.2 备课构思为先,课件制作为后 |
5.4.3 运用技术优势,适当借鉴学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针对芷江第一中学英语教师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针对芷江第一中学学生多媒体课上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芷江一中多媒体教学设备调查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建议采访提纲 |
致谢 |
四、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以Y市X中学为例[D]. 张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多媒体和非多媒体教学游戏对课堂英语学习影响的对比研究 ——以武汉市某初中为例[D]. 聂淼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Padagogy轮框架下小学课堂教学活动及其支持技术调查研究[D]. 焦阳. 鲁东大学, 2020(01)
- [4]泰国小学汉语教师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分析 ——以泰国尖竹汶府公立东英学校为例[D]. 陈雪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多媒体课件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D]. 杨佳凝. 延边大学, 2019(01)
- [7]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芳伟.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8]多媒体时代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以漳浦县农村中学为例[D]. 蔡阳花.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初中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性研究[D]. 卢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调查研究 ——以芷江一中为例[D]. 黄艳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