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CAD原型系统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胡罡[1](2010)在《基层公安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认为基层公安局是公安系统中业务较完整的一线实战部门,一直缺少一套能够实现数据网络共享,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为领导者提供决策支持的较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基于Intranet企业内部网的开放式标准协议建立的网络应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用户可无差别的运行在各网络和客户端上,方便快捷的为用户提供共享网络信息资源和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本文按照公安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以满足基层公安业务工作需要为原则,经过详细的研究和设计,以面向各类公安信息的综合利用为目的,从科学和实用的角度,使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分析和设计该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基层公安工作中对信息共享和高速交换的需求,提高公安工作效率。本文首先从基本体系结构出发,分析了基于Intranet企业内部网技术的B/S应用模式组成的体系结构,介绍了实现数据录入和查询分析功能的主要方法;利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通过对基层公安系统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的分析,完成了基层公安管理信息的面向对象建模;同时进一步的,在分析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后,对于系统总体结构、功能模块、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的B/S结构,我们使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详细设计。从而完成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模块的分析和设计;最后利用PowerBuilder和Visual InterDev开发工具设计了Intranet网络环境下的基于B/S体系结构的基层公安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其特定的行业特点,系统设计最初就是基于基层公安工作的管理特点出发,其设计思想也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满足现代化、科学化的要求,后期系统维护的难度较小,降低了维护的成本。该系统能够适应各项基层公安工作。对公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艳[2](2009)在《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将迈向一个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新世纪的时代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加速了这个世纪变革的步伐。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力量,为了推动胶东半岛区域制造业网络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支持相关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提高典型产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弥补中小企业由于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企业间协作混乱和协同设计能力不足的缺陷,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协同工程突出人的作用,强调相关活动的多学科人员的协同工作,以团队工作方式开发产品,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强大的创造力。本文在分析制造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区域制造业特点的产品设计集成支持平台系统框架,给出了相关的关键开发技术,提出了相关服务与运行模式,以本文研究的理论为基础进行了面向区域中小企业的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支持平台设计和开发。并以油封这一典型的中小企业产品的协同设计对平台的相关功能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阐明了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的概况,分析了当前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总体目标构建方案,论述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研究意义。2、在研究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和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的需求,建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总体结构模型,给出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总体的运行模式。3、在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功能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了协同设计平台的重要模块,建立了平台项目过程控制模型。4、设计了平台网站的页面,建立了支持平台系统运行的公共数据中心,实现了协同平台客户端对平台数据库模型的浏览,开发了平台调用协同设计工具控件的接口,结合在R公司(典型制造类中小企业)中对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需求,以油封作为实例产品,对所开发设计的平台进行了验证,实现了目前区域制造业中小企业对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基本需求。
李金辉[3](2009)在《基于B/S模式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机械零件设计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在机械零件的设计过程中,单机的二次开发系统只能满足部分设计人员的需求,难以资源共享,无法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难以适应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了。基于网络的CAD设计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使用它可以有效地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国内网络化机械CAD设计软件大多由专业软件公司提供,价格昂贵,作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很难承受软件购买、维护、升级带来的具大经济压力。因此,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开发一种小型、通用的机械零件远程参数化设计系统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围绕解决Pro/E的远程操作、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图形文件的交互以及服务器端机械零件模型文件的有效管理等问题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机械CAD软件网络化开发的网络结构、服务器端口技术、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和COM技术进行分析,探索并制定了网络化CAD系统二次开发的解决方案。(2)探索服务器端机械CAD软件的绘图方法,确定了利用Pro/E软件,采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在Web服务器端创建机械零件模型库。(3)在服务器端采用COM技术,利用Visual C ++的ATL工具开发ActiveX组件,实现了远程操作Pro/E的功能。(4)采用ASP技术实现了机械零件远程计算和交互问题。(5)研究Web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和维护问题,利用Access正确创建了Web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机械零件设计参数和用户信息的有效管理。(6)利用ADO技术实现了Web数据库同客户机之间的连接。(7)开发了B/S模式下标准件及非标常用件远程参数化设计系统和服务器端机械零件模型文件管理系统,实现了机械零件的远程设计,并对服务器端零件模型文件进行了有效管理,从而初步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实用性。
谢峰[4](2009)在《基于Web的三维图形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末以来,随着以Web技术为代表的Internet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技术已深入到生活的许多方面。人们不仅通过它来浏览和发布信息,而且利用其友好和统一的界面以及迅捷、高效的远程信息通讯来进行商务和企业信息管理。本文首先对现在使用的Internet、WWW的结构和Web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选择了B/S系统作为系统的框架结构。然后,在B/S结构模型中,采用Java编程语言、客户端Java Applet技术、服务器端Java Servlet技术,开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小程序,实现了网络的三维通讯机制。最后,对Java3D建模语言进行应用,开发一个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系统,实现了建模系统的点、线、面、体等的初步开发,为下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积累了经验。本文从技术上证明了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系统的可行性,并利用以上技术设计实现了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基于网络的简单三维实体的建模、交互式图形操作和服务器端演算等功能。
姜振海[5](2008)在《面向供应链的快速反应物流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全球制造资源成为必要与可能,这使企业外部物流的管理成为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21世纪先进制造模式也对制造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企业信息化是“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切入点;基于Internet/Intranet为制造企业研究开发物流管理的平台也是企业信息化的必备部分。另外,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商务活动的主流,而电子商务的一大瓶颈是物流。因而,缩短物流配送周期,才能赢得市场竞争。基于以上问题,本课题建立了“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模式,即为制造企业架构这样一个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为客户、供应商、制造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提供远程交互、查询、调度、跟踪的物流管理平台。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现代物流管理及敏捷供应链管理为理论基础,结合21世纪现代制造企业所处的环境、先进制造模式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建立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制造企业的企业物流管理“混合”模式。(2)在分析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在信息社会、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基于Internet/Intranet环境的、与电子商务相适应的制造企业的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模式,并用IDEFO建模方法给出了其功能模型,同时给出了基于UML建模的用例图。(3)在基于Internet/Intranet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分布式多层架构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的网络构建。(4)本论文应用ASP,MS SQL Server2000开发了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原型系统,该平台为C/S与B/S混合的分布式多层结构,从而论证了平台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另外,鉴于供应商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应用VB,MS SQLServer2000为工具,开发了供应商选择系统。(5)通过总结本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及不足,结合当前物流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指出了下一步工作任务的重点及所需改进的地方。
赵海峰[6](2008)在《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网络化制造是在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正发生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网络化制造是制造企业各种制造活动及制造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总称,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机械制造、计算机、网络、信息、自动化、电子等)的综合学科,其理论是在协同论、系统论、信息论、模糊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 MES)是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场车间管理系统优化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完善程度,因此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制造业研究的热点。制造车间作为制造企业的物化中心和制造信息集散地,MES只有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时反映现场生产运作状况、资源约束、资源优化配置等实际问题,并从网络化制造模式角度描述车间信息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复杂性,体现出MES在优化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上优势,才能满足网络化制造模式的需求。因此,研究制造执行系统的控制理论和实践对于完善网络化制造平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相关项目基金的资助下,针对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车间管理特点,应用系统工程、控制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调度算法等知识,研究了基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模块设计等最为基本的理论,并且采用多种先进技术,设计并开发出适于实际应用的N-MES原型系统。本论文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制造执行系统的结构特征,提出了N-MES系统概念,确定N-MES系统在网络化制造平台中的位置;设计出适于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离散型制造企业的N-MES系统结构,确定N-MES系统功能组成。(2)为了满足网络化制造实时集成要求,将嵌入式实时数据库作为一个关键技术引入N-MES系统中;对制造数据特征作定义与约束,建立ERTDBS数据库并确定数据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集成结构,从而实现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的设计。(3)结合Markov调度规则、Fuzzy判断等计算方法,在离散型Hopfield神经网络决策系统基础上,建立N-MES系统动态调度结构,满足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对分散的制造资源实时性、自适应性以及优化配置的要求。(4)从沈阳鼓风机厂对车间信息管理实际要求出发,以网络化制造战略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思想,结合N-MES概念,在已建立的实时集成结构和动态调度结构基础上,采用Visual Studio.net、SQLServer、VRML、JavaScript等技术,设计N-MES原型系统—MESNEU.net v1.0系统。并采用软件测试工具WinRunner 8.0对其各种性能指标进行评测,经过验证,MESNEU.net v1.0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很好的实用程度。(5)通过对沈阳鼓风机厂具体生产问题的解决,演示了MESNEU.net v1.0系统各项功能的单独作用,以及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和集成使用方法,从而验证了N-MES原型系统初始设计目的,即满足实际需求又面向网络化制造先进战略发展目标。
屈力刚[7](2007)在《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网络化制造是在经济全球化、制造企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化制造正日益成为制造业研究和实践的热门领域。网络化协同设计是网络化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技术,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即在计算机技术支持的网络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产品设计任务。对传统CAD技术及其设计模式而言,网络化协同设计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进步,它从根本上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产品设计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结合所承担的辽宁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发展网络化制造对策与支持网络化制造系统平台研究”(项目编号:2003220025)和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基于CSCW远程控制的机械装备协同设计技术研究”(项目编号:105057),对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的体系结构模型、支持面向项目管理的“多用户、多任务”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制造企业具体的机械产品设计项目为应用对象,开发构建了制造企业机械产品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平台,为制造企业实施产品网络化协同设计奠定了技术基础。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网络化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网络化协同设计技术在网络化制造中的概念、地位和意义,明确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2)系统地研究了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工作模式、多Agent系统,构建出具有C/S三层结构的、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的功能和体系结构模型,并构造出该体系结构中各Agent的一般结构模型,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框架;(3)提出了面向项目管理的、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式,并根据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设计的工作流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算法(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设计结构矩阵(D SM:Design Structure Matrix)方法,对协作伙伴选择和任务分解与分配等项目协同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现了面向矩阵式项目管理的协同设计。(4)提出了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库创建和OLE DB数据库访问的数据服务技术、基于XML Web Services的数据通讯技术和基于COM组件的客户端开发技术在本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的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MAS的三维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技术,(5)根据相关项目研究提出的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实现目标,结合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的工程化原型系统,并结合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项目进行了系统平台的工程化应用验证。
李少辉[8](2006)在《基于WEB的协同设计中的信息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格、普适计算等网络计算形式的出现,现代网络技术使人们的工作方式更多地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调性,开放、协作和智能成为计算系统的重要特征。近年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在改善人们信息交流方式、提高工作整体效率的同时,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CSCW in Design,or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作为其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的广泛关注。CSCW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协同工作环境,在此环境中人们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工作于一个产品、一个研究领域或一个项目或一个学术上的问题讨论。它包括协同工作的建设、群体工作方式研究和支持群体工作的相关技术研究、应用系统的开发等部分。因此CSCD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有效地管理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和图形信息。协同设计(CSCD)中信息管理的研究目标具体来讲,它要求提供一种方便的协同数据模型和一个协同工作支撑环境。开发人员可以用支撑环境提供的数据模型来描述他们要开发的系统中的各种信息,然后借助于支撑环境所提供的协同控制服务,如并发控制、主动通知、数据分发、访问及安全控制、以及数据存储等,快速方便地进行CSCD的开发。支撑环境的任务就是要实现CSCD设计系统中信息流动的智能化与自动化。CSCD应用的特点不但使得对信息控制的要求完全不同于传统系统在这些方面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支撑环境提供有效的群组通信支持。本文主要工作为:1、在P2P网络架构下使用蚁群算法解决Web服务中的Peer间的通信、路由、服务注册和查找等问题。本文探讨了在P2P网络架构下怎样使用蚁群算法解决Web服务中的Peer间的通信、路由、服务注册和查找等问题。其目标是解决多目标分组的分发效率、以及算法的可扩展性,使多目标分组按最优分发树路径分发,优化通信群组成员状态信息的传送,在不同群组通信协议间实现多目标分组转发。2、在对等网络架构下采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了带安全认证模块的数据库数据流模型。本文分析、研究了当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协同设计系统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情况。并根据网络时代,协同设计在信息管理方面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采用对等网络架构(P2P)、Web Service技术对Browser/Server的客户层、WEB服务器层和数据库服务器层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构建了带安全认证模块的数据库数据流模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并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将响应结果返回给客户端。3、采用WSE2.0程序包来编写程序代码以保护Web服务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文使用WSE2.0来保护Web服务的完整性和安全性,WSE2.0自定义的安全令牌管理器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于传输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而只是由SOAP消息传递来完成。客户端通过SOAP扩展,在SOAP消息中加入用户名和口令(明文或加密),发送给WebService端;服务端接到消息后,同样通过扩展从消息上下文中得到用户名和口令,再进行身份验证和其他操作。这种方法在客户端,系统能够提示用户输入密码。而在服务器端,需要保存带有有效用户名/密码对的表,以供系统查找。可以比较好的保护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大量实验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通过不同网络在多台机器中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与平台无关,伸缩性较大。
崔静[9](2006)在《电气产品通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模与共享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气产品制造行业信息化工程的进展,许多电气产品制造企业都建立起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软件环境平台,但通用CAD/CAM软件系统还不能有效提供针对电气产品设计的完整行业基础信息资料数据库和专业设计计算方法软件系统,工程技术人员仍然需要使用传统的纸质电气工程手册书籍进行资料查询、参数选择、抄录结果,这种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建立面向电气产品制造行业信息化工程需要的专业应用软件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形成支持企业产品创新设计、制造和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集成应用系统平台,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设计质量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开发面向制造业信息资源数字化软件系统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电气产品的通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模方法和一种基于Java Server Pages(JSP,即动态网页服务应用程序)的制造资源共享平台的模式。重点研究了制造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原理、体系机构,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资源建模和资源获取、JSP技术等关键实施技术,开发了面向资源共享平台的电工技术数字化手册软件系统。为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开发和实施做了基础性的工作。论文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主要成果和特色如下:(1)通过对现有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和网络化制造的研究现状分
吴雪琴,刘爱军,朱心雄[10](2006)在《支持ASP服务的网络CAD应用系统设计》文中指出从支持ASP服务模式的网络CAD系统的特定需求出发,分析了当前网络CAD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支持动态数据共享的网络CAD系统的概念及系统结构,并以J2EE平台的JAX-RPC技术为基础,实现了一个支持动态数据共享的二维网络CAD原型系统。与传统的网络CAD系统相比,本系统能够支持设计数据实时更新、计算引擎集中维护以及灵活的计费方式。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二、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CAD原型系统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CAD原型系统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公安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系统开发背景 |
1.1 现状分析 |
1.2 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意义 |
1.3 系统设计建设的目标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建设 |
2.1 公安信息系统(PIS)的概念 |
2.2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 |
2.3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
2.4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建设平台 |
2.4.1 系统的建设平台 |
2.4.2 Intranet 技术 |
2.4.3 基于Intranet 的信息系统设计 |
2.4.4 基于Intranet 的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分析 |
3.1 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 |
3.2 面向对象的方法 |
3.3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 |
3.3.1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
3.3.2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
3.3.3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总体结构设计 |
4.1.2 功能模块设计 |
4.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2.1 系统业务数据流程设计 |
4.2.2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 |
4.3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
4.3.1 业务子网的网络体系设计 |
4.3.2 分局信息中心网络体系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分类和存储交互原则 |
4.4.2 概念结构设计 |
4.4.3 逻辑结构设计 |
4.4.4 物理结构设计 |
4.4.5 数据库交互的实施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层公安信息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
5.1.1 开发工具 |
5.1.2 SQL SERVER 介绍 |
5.1.3 数据库的连接方式 |
5.2 系统功能的实现 |
5.2.1 人口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2.2 常住人口管理子系统 |
5.2.3 常住人口信息查询功能的实现 |
5.3 数据库功能的实现 |
5.3.1 ASP 访问数据库的方式 |
5.3.2 数据访问控制策略 |
5.3.3 数据库复制的实现 |
5.4 WEB 查询的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概述 |
1.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定义及特点 |
1.2.2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作模式和分类 |
1.2.3 网络化协同设计方法 |
1.3 协同平台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总体目标及研究意义 |
1.3.1 网络化协同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网络化协同设计发展趋势 |
1.3.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目标 |
1.3.4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立论背景、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4.1 立论背景 |
1.4.2 课题来源 |
1.4.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的总体架构 |
2.1 中小企业概述 |
2.1.1 中小企业的概念 |
2.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2 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设计平台的总体结构 |
2.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基本要求 |
2.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功能目标 |
2.2.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的外部架构 |
2.2.4 协同平台系统的内部体系结构 |
2.3 网络化协同设计系统的总体运行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
3.1 关键技术 |
3.1.1 基于ASP 的动态网页技术 |
3.1.2 基于SQL Serve 数据库技术 |
3.1.3 基于Web 服务器技术 |
3.2 协同设计平台模块功能研究 |
3.2.1 模块功能设计 |
3.2.2 UML 系统建模 |
3.3 项目过程控制模型建立 |
3.3.1 分析用户需求 |
3.3.2 建立项目管理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4 网络化协同设计平台实现与应用 |
4.1 网站平台的实现 |
4.1.1 系统主页面 |
4.1.2 公共数据中心 |
4.1.3 协同平台三维浏览控件AutoVue 及调用 |
4.1.4 基于NetMeeting 的协同设计工具 |
4.2 典型产品的平台实验 |
4.2.1 油封产品的协同流程 |
4.2.2 油封产品协同模型的建立 |
4.2.3 油封产品协同设计实施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B/S模式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网络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网络化设计的概念 |
2.2 网络化体系结构的选择 |
2.2.1 Client/Server 结构 |
2.2.2 Browser/Server 结构 |
2.2.3 C/S 与B/S 结构的比较 |
2.3 服务器端口的选择 |
2.3.1 通用网关CGI 技术 |
2.3.2 服务器应用编程接口SAPI 技术 |
2.3.3 ASP 技术 |
2.4 数据库访问技术的选择 |
2.4.1 ODBC 技术 |
2.4.2 DAO/RDO 技术 |
2.4.3 ADO 技术 |
2.5 组件技术 |
2.5.1 COM 技术 |
2.5.2 ActiveX 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S 模式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
3.1 系统介绍 |
3.1.1 系统原理 |
3.1.2 系统体系结构 |
3.1.3 系统模块设计 |
3.1.4 系统功能设计 |
3.2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的选择 |
3.2.1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的选择 |
3.2.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3.2.3 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选择 |
3.2.4 三维CAD 设计软件的选择 |
3.2.5 二次开发工具及模式的选择 |
3.3 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3.4 服务器端参数化设计 |
3.4.1 Pro/E 参数化设计的概念 |
3.4.2 服务器端设计方法的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S 模式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实例 |
4.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4.2 系统开发环境介绍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
4.4.1 设置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
4.4.2 设置斜齿圆柱齿轮关系式 |
4.4.3 斜齿圆柱齿轮建模 |
4.5 系统参数设置 |
4.5.1 服务器端IIS 设置 |
4.5.2 系统DSN 设置 |
4.5.3 Visual C++ 6.0 编程环境参数设置 |
4.6 服务器端COM 组件的实现 |
4.6.1 COM 组件的创建 |
4.6.2 COM 组件功能的实现 |
4.6.3 COM 组件的注册 |
4.6.4 COM 组件的调用 |
4.7 零件模型文件的交互 |
4.8 系统实例 |
4.8.1 标准件及非标常用件远程参数化设计系统实例 |
4.8.2 服务器端零件管理平台实例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Web的三维图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
1.2 Web 的起源及发展 |
1.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
1.3.1 层次的划分 |
1.3.2 TCP/IP 的体系结构 |
1.3.3 OSI 的体系结构 |
1.3.4 两种体系之比较 |
1.4 论文选题原因及论文结构总述 |
第二章 Web的技术发展以及网络CAD/CAM |
2.1 Web 技术简介 |
2.1.1 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
2.1.2 Browser/Server 模式原理及结构 |
2.1.3 B/S 模式的优点 |
2.2 网络在CAD/CAM 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2.2.1 网络在CAD/CAM 中的应用 |
2.2.2 网络CAD/CAM 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Java编程语言 |
3.1 网络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Java 编程语言 |
3.2 Java 网络通讯原理 |
3.3 Applet 和 Servlet 技术 |
3.4 Java 对B/S 模式的技术实现 |
3.5 基于Web的系统发布技术--Jar 文档 |
第四章 基于Web应用的客户端、服务器端的开发 |
4.1 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的开发及实现 |
4.1.1 客户端的开发及实现 |
4.1.2 服务器端的开发实现 |
4.2 服务器与数据库的通信技术 |
第五章 基于Web的三维图形系统建模 |
5.1 三维图形建模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
5.2 Java3D 简介 |
5.2.1 OpenGL, VRML, Direct3D, Java3D 的简介及比较 |
5.2.2 为什么选用Java3D |
5.3 Java3D 技术的特点 |
5.4 Java3D 的数据结构 |
5.4.1 Java3D(API)中的类 |
5.4.2 Java3D 类的关系 |
5.5 点、线、面、体的生成 |
5.5.1 点的生成 |
5.5.2 线的生成 |
5.5.3 面的生成 |
5.5.4 体的生成 |
5.5.5 常用的三维图形调入 |
5.6 网络环境下三维图形的形体组合和图形操作 |
5.6.1 系统的形体组合 |
5.6.2 系统的图形操作 |
5.6.3 具体实现 |
第六章 系统的实现 |
6.1 用 Java3D 描述系统模型 |
6.2 逻辑结构设计 |
6.3 系统的实现 |
6.4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5)面向供应链的快速反应物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物流及其发展 |
1.2 快速反应物流研究的背景 |
1.2.1 21世纪先进制造模式及物流管理 |
1.2.2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1.2.3 企业信息化及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现代物流及敏捷供应链管理 |
2.1 现代物流管理 |
2.1.1 物流、物流系统、物流管理的概念 |
2.1.2 现代物流管理及发展趋势 |
2.1.3 ERP与物流管理 |
2.1.4 CRM与物流管理 |
2.1.5 SM与物流管理 |
2.1.7 BPR与物流管理 |
2.2 敏捷供应链管理 |
2.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2 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局限性 |
2.2.3 敏捷供应链的概念 |
2.2.4 敏捷供应链管理 |
2.2.5 敏捷供应链与现代物流 |
第三章 制造企业快速反应物流系统研究 |
3.1 制造企业物流系统的结构 |
3.1.1 制造企业物流系统 |
3.1.2 企业物流管理的水平结构 |
3.1.3 企业物流管理的垂直结构 |
3.2 快速物流反应系统 |
3.2.1 快速反应物流系统的基本原理 |
3.2.2 快速反应物流系统的形式 |
3.2.3 快速反应供应物流的建立 |
3.2.4 快速反应生产物流的建立 |
3.2.5 快速反应销售物流的建立 |
3.3 快速反应的物流信息系统 |
3 .3.1物流信息系统 |
3.3.2 物流信息技术 |
3.4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
3.4.1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自营"模式 |
3.4.2 现代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模式 |
3.4.3 新型"混合"模式 |
第四章 远程操作平台结构模式及层次分析法研究 |
4.1 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的建立 |
4.1.1 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的定义 |
4.1.2 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与ERP的关系 |
4.2 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的结构模式 |
4.2.1 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业务流程 |
4.2.2 远程操作平台的功能模型 |
4.2.3 基于UML语言的平台建模 |
4.3 供应物流中的供应商选择 |
4.3.1 AHP方法 |
4.3.2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4.3.3 正互反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实用算法 |
第五章 物流远程操作平台的网络实现 |
5.1 Internet/Intranet技术 |
5.1.1 Internet技术 |
5.1.2 Intranet技术 |
5.1.3 web技术 |
5.1.4 web程序开发工具 |
5.2 分布式多层架构技术 |
5.2.1 分布式多层架构的建立 |
5.2.2 分布多层架构的含义 |
5.3 物流远程操作平台系统的网络结构的建立 |
5.3.1 物流远程操作平台网络拓扑结构 |
5.3.2 物流远程操作平台的分布式多层架构 |
第六章 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及供应商选择原型系统开发 |
6.1 企业物流管理远程操作平台总体设计 |
6.1.1 远程操作平台系统说明 |
6.1.2 系统的目标及功能要求 |
6.1.3 远程操作平台系统总体结构 |
6.1.4 web程序部分详细设计 |
6.1.5 web应用程序的编制 |
6.1.6 软件运行的效果图 |
6.2 对供应商选择的层次分析法的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网络化制造发展现状研究与分析 |
1.1.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企业生产特征 |
1.1.2 国外网络化制造发展研究 |
1.1.3 国内网络化制造发展现状 |
1.1.4 国内网络化制造发展遇到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2 制造执行系统(MES)现状研究与分析 |
1.2.1 制造执行系统(MES)基本概念 |
1.2.2 国外MES发展概况 |
1.2.3 国内MES发展概况 |
1.2.4 制造执行系统(MES)主要功能与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意义、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来源 |
1.3.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N-MES系统结构研究与建立 |
2.1 引言 |
2.2 网络化制造车间生产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
2.2.1 车间管理模式发展研究 |
2.2.2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车间管理特征 |
2.3 N-MES系统定位及概念建立 |
2.3.1 N-MES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定位 |
2.3.2 N-MES概念建立 |
2.4 N-MES系统结构建立 |
2.4.1 背景企业网络结构 |
2.4.2 N-MES系统结构的建立 |
2.4.3 N-MES系统功能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研究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嵌入式系统在N-MES系统应用研究 |
3.2.1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研究 |
3.2.2 N-MES系统实时集成要求 |
3.3 N-MES系统实时集成结构设计 |
3.3.1 背景企业制造数据特点研究 |
3.3.2 设计嵌入式实时数据库 |
3.3.3 实时数据的传输 |
3.4 N-MES系统数据实时集成 |
3.4.1 制造过程数据流分解 |
3.4.2 设计数据集成流程 |
3.4.3 设计实时集成序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N-MES系统动态调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
4.1 引言 |
4.2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动态调度结构设计 |
4.2.1 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离散型企业生产特征 |
4.2.2 建立动态调度结构 |
4.2.3 确定调度数学算法 |
4.3 面向用户的时间性能调度标准计算 |
4.3.1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工件生产响应时间计算 |
4.3.2 工件生产时间与完成时间计算 |
4.3.3 针对时间参数的调度仿真计算 |
4.4 基于HOPFIELD神经网络调度方案综合决策设计 |
4.4.1 设计综合决策结构 |
4.4.2 自适应控制结构部分设计 |
4.4.3 调度方案多目标优化选择计算 |
4.5 N-MES系统动态调度模型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4.5.1 仿真计算结果 |
4.5.2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N-MES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N-MES原型系统开发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
5.2.1 背景企业对N-MES系统需求分析 |
5.2.2 可行性研究 |
5.3 系统功能设计 |
5.3.1 系统运行环境 |
5.3.2 实现功能目标 |
5.4 MES~(NEU).NET v1.0系统结构设计 |
5.4.1 系统结构设计 |
5.4.2 数据库与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5.5 MES~(NEU).NET v1.0系统测试 |
5.5.1 设计测试流程 |
5.5.2 设计测试内容 |
5.5.3 确定测试软件 |
5.5.4 MES~(NEU).net v1.0测试结果 |
5.6 MES~(NEU).NET v1.0系统功能介绍 |
5.6.1 MES~(NEU).net v1.0系统应用环境 |
5.6.2 在线生产调度子系统 |
5.6.3 实时生产数据子系统 |
5.6.4 产品生产信息子系统 |
5.6.5 系统管理子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证明材料 |
(7)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网络化制造及其研究内容 |
1.1.2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含义 |
1.2 网络化协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主要形式 |
1.2.2 国外对协同设计的研究 |
1.2.3 国内对协同设计的研究 |
1.2.4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发展趋势 |
1.3 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论文主要内容 |
1.3.3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体系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理论研究 |
2.2.1 协同设计内涵 |
2.2.2 网络化协同设计的基本特点 |
2.2.3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作模式 |
2.2.4 网络化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
2.3 多Agent系统(MAS)技术研究 |
2.3.1 Agent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3.2 Agent的体系结构 |
2.3.3 多Agent系统(MAS) |
2.3.4 协同设计的MAS解决方案 |
2.4 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结构模型 |
2.4.1 基于MAS协同设计系统功能模型 |
2.4.2 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
2.4.3 Agent在系统中表达 |
2.4.4 系统特点 |
2.5 多Agent协同系统支持三维设计实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项目协同管理关键技术 |
3.2.1 协同设计工作流程 |
3.2.2 项目管理 |
3.2.3 协作伙伴选择与团队管理 |
3.2.4 任务执行机制 |
3.2.5 任务进度机制 |
3.3 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
3.3.1 协同设计Agent结构模型 |
3.3.2 协同设计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据服务技术研究 |
4.2.1 创建数据服务的数据表 |
4.2.2 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与实现 |
4.3 通讯技术研究与实现 |
4.3.1 基于XML Web Service的产品数据交换技术及实现 |
4.3.2 基于NetMeeting的交互通讯技术实现 |
4.4 基于COM组件的客户端技术与实现 |
4.4.1 客户端结构及COM组件技术应用 |
4.4.2 管理Agent组件的开发与实现 |
4.4.3 面向SolidWorks的设计工具组件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MAS的三维协同设计系统原型实现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专题项目基本情况 |
5.2.1 系统研究与原型实现的背景 |
5.2.2 原型系统设计的目标 |
5.3 系统原型网络结构及实现方法 |
5.3.1 原型系统功能结构 |
5.3.2 原型系统技术支持工具 |
5.3.3 系统原型网络结构 |
5.3.4 原型系统安装与配置 |
5.4 协同设计原型系统应用 |
5.4.1 原型系统应用背景 |
5.4.2 原型系统运行实例 |
5.4.3 原型系统性能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8)基于WEB的协同设计中的信息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标及意义 |
1.2 目前的研究现状 |
1.3 当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课题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WEB 技术 |
2.1 WEB 信息集成技术 |
2.2 WEB 服务中的数据过滤 |
2.3 WEB 服务中的事务处理 |
2.4 P2P 网络架构环境中的WEB服务 |
2.5 访问控制技术 |
2.6 WEB 服务安全架构和服务加密 |
第三章 基于网络的CAD 技术 |
3.1 概述 |
3.1.1 网络CAD 系统的国内研究现状 |
3.1.2 国外研究状况 |
3.1.3 网络CAD 开发过程的关健问题 |
3.2 网络CAD 系统体系结构分析 |
3.2.1 Client/Server 模式 |
3.2.2 Browser/Server 模式 |
3.2.3 基于Web Service 的模式 |
3.3 系统建模研究 |
3.3.1 基于Web 的分布式产品数据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研究 |
3.3.2 Web 信息集成技术 |
3.3.3 服务中的事务处理 |
3.4 相关技术规范 |
3.4.1 SOAP 简介 |
3.4.2 接口描述(Interface Description) |
第四章 系统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
4.1 信息 |
4.1.1 信息的概述 |
4.1.2 信息的特点 |
4.1.3 信息的表示方法 |
4.1.4 信息交换和共享技术 |
4.1.5 信息的处理 |
4.1.6 信息的通信、路由和查找 |
4.2 信息的存储 |
4.3 数据库的设计 |
4.3.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
4.3.2 数据库的选择 |
4.3.3 数据库的建立 |
第五章 系统开发实例 |
5.1 系统开发环境以及开发工具 |
5.2 系统的体系结构 |
5.2.1 客户端 |
5.2.2 服务器端 |
5.3 系统交互协议描述 |
5.4 系统实现 |
5.4.1 登录(Login) |
5.4.2 退出(Quit) |
5.4.3 数据广播(DataBroadcast) |
5.4.4 信息的获取(DataGet) |
5.4.5 用户管理 |
5.5 冲突检测及预防措施 |
5.6 安全性措施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气产品通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模与共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工作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 |
1.2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概况与发展趋势 |
1.2.1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内涵特征 |
1.2.2 网络化设计与制造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
1.3 制造资源建模、集成与共享技术的研究综述 |
1.4 网络化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状况 |
1.4.1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
1.4.2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
1.5 基于电气产品通用资源建模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
1.5.1 资源的标准化 |
1.5.2 集中和分布式相结合的共享体系 |
1.5.3 异构数据库之间的共享 |
1.5.4 数据安全 |
1.6 本章小结 |
2 面向电气产品制造行业的通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模技术 |
2.1 制造资源 |
2.1.1 制造资源的内涵 |
2.1.2 制造资源的分类 |
2.2 基于网络的制造资源模型的建模 |
2.2.1 网络化制造资源建模的特点 |
2.2.2 基于资源共享平台的网络化制造资源模型 |
2.3 制造资源建模技术 |
2.3.1 特征的分类和产品模型 |
2.3.2 制造资源建模 |
2.4 电气产品通用信息资源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节 |
3 基于JSP 技术的电气产品资源共享平台的方案设计 |
3.1 电气产品资源数据特征分析 |
3.1.1 数据资源共享 |
3.1.2 构建电气产品制造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
3.2 基于JSP 的软件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实施模型 |
3.2.1 独立软件供应商对软件资源共享的需求 |
3.2.2 JSP 的定义与优势 |
3.2.3 软件资源模型 |
3.2.4 服务类型 |
3.3 电气产品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目标与功能分析 |
3.3.1 共享平台的设计目标 |
3.3.2 电气产品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结构 |
3.3.3 建立电气产品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工技术数字化手册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实施技术研究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1.1 系统程序的开发 |
4.1.2 各功能模块描述 |
4.2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关键技术 |
4.2.1 开发环境 |
4.2.2 关键技术分析 |
4.3 软件系统主要功能划分 |
4.4 菜单区 |
4.4.1 “文件”菜单 |
4.4.2 “编辑”菜单 |
4.4.3 “视图”菜单 |
4.4.4 “帮助”菜单 |
4.4.5 “常用电气设计计算”菜单 |
4.4.6 工具栏菜单 |
4.5 导航器 |
4.5.1 目录导航功能 |
4.5.2 索引导航功能 |
4.5.3 查找导航功能 |
4.6 资料显示区 |
4.7 主要功能子模块介绍 |
4.7.1 工程计数器模块 |
4.7.2 数据保存 |
4.7.3 数据查询 |
4.7.4 数据搜索 |
4.7.5 查询结果输出 |
4.7.6 常用电气设计计算模块 |
4.8 本章小结 |
5 面向电气产品通用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技术研究 |
5.1 电工产品数据库资源协同共享支持系统的运行流程 |
5.2 制造业网络共享平台总体介绍 |
5.3 电工产品资源共享平台软件使用效果 |
5.4 软件后台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共享平台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 |
论文声明 |
致谢 |
四、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CAD原型系统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公安信息系统设计[D]. 胡罡.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2]面向中小企业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陈艳.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3]基于B/S模式的机械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D]. 李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4]基于Web的三维图形的研究[D]. 谢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7)
- [5]面向供应链的快速反应物流研究[D]. 姜振海. 东北大学, 2008(03)
- [6]网络化制造模式下MES系统研究与实现[D]. 赵海峰. 东北大学, 2008(06)
- [7]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D]. 屈力刚. 东北大学, 2007(06)
- [8]基于WEB的协同设计中的信息管理研究[D]. 李少辉. 山东师范大学, 2006(09)
- [9]电气产品通用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模与共享技术研究[D]. 崔静. 四川大学, 2006(03)
- [10]支持ASP服务的网络CAD应用系统设计[J]. 吴雪琴,刘爱军,朱心雄. 工程图学学报,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