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盟专家组考察黄土高原(论文文献综述)
刘维[1](2020)在《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最初掠夺式、粗放的开发方式造成森林生态承载能力的下降,也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为更好地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实施了多项森林保护和生态补偿政策,包括“退耕还林”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等。欧盟在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有效经验,并形成了优秀的育林、护林成果。我国的森林生态补偿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增强其政策的刚性和实用性。本文以中国和欧盟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生态补偿的相应文献资料,明确了有关生态补偿和森林生态补偿的核心概念以及理论基础。通过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和政策实践,阐明了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具体政策内容,以政策选择和政策实践建立分析框架对二者进行对比,从中总结了二者在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过程的不同。另外,通过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箱,详细演绎了中国和欧盟在公共政策中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的各种措施,总结我国在森林生态补偿政策中的问题,得出了优化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启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建设。
袁光明[2](2019)在《基于模糊隶属度法的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的综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全球当前经济和人口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等问题。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减少传统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环境的负担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所研究的被动式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是来自于大自然、未经加工的能源,包括太阳能和地热能。主动式能源是经过加工处理而得到的能源,包括电能。通过文献调查研究,研究了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价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这些评价方法的学习研究,经过多方考虑,本课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包括了两种,即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法,以期结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首先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因素集权重,然后用模糊隶属度综合评判确定评判效果。模糊隶属度法在层次法之上,两者相互融合,评价结果有着很好的可靠性。基于现有相关文献,并通过咨询专家意见,本文最终将电能和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技术产业分解为以下五个维度:能源绩效、技术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基于这五个维度的基本内容,本文经过一系列的斟酌与筛选,对每个维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解读,将其分解为多个要素,最终建立了包含五个维度,十九个要素的电能和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首先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因素集权重,然后用模糊隶属度综合评判确定评判效果。以后其他主动式能源和被动式能源耦合利用技术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为未来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有利于更好地优化能源结构。
杨晓军[3](2018)在《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功能区建设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作为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科学化构建、差异化设置生态功能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有效避免传统追求GDP为主导的单一政绩考核弊端,有效转变传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差异化绩效考核模式是推进生态功能区转变发展方式、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新模式新创举,是推进生态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本文借鉴政府绩效评价的最新成果,结合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实际难题和现有政府绩效考核困境,提出并建构全新的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体系,以推进新时代政府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发展,助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主要从理论梳理、问题剖析、经验比较、模式构建、绩效评估、政策建议等维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等研究前沿及相关文献,提出并聚焦本文研究主题,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内涵。在系统梳理生态系统理论、生态功能区理论、政府绩效理论等基础上,深入阐释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差异化绩效考评,就是根据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功能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要求和内在特点,实施与一般地区相区别、体现生态功能区特色的差异化政绩考评模式。通过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客观、公正、有区别地评价地方政府在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实际绩效和应有贡献,充分体现生态功能区政府的特殊政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落实,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第二,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主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以湖南省为样本,以实地考察、解剖麻雀为方法,研究现有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中存在绩效考评理念滞后、考评机制阻滞、考评方法不够科学等系列问题。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等是制约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实施的深层原因。第三,深入比较了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要经验及借鉴。比较研究了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经验,国内选择了长白山生态功能区等进行比较。国内外经验对推进生态功能区差异化考核的启示主要在于,应从完善考评体系,科学设置考评指标,推进生态分类考核,建立常态化机制,吸引公众参与,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入手。第四,构建了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本文区别传统政绩考评模式,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旨在克服以“GDP”为主导的传统政绩考核弊病,尝试性地构建体现生态功能区特点的差异化政绩考评体系。差异化政府绩效考评的核心在于明确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通过指标及指标权重差异化选择,引导政府绩效考评指挥棒向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的方向转变。在考评指标体系设置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基本保障能力以及生态功能建设的投入成本、产出、投入产出效率、充分性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进而构建面向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第五,基于差异化考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进行实证研究。湖南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生态资源丰富,有许多区域被列为生态功能区,也是洞庭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本文选取湖南攸县、茶陵县、邵阳县、新宁县等14个区县参与生态功能区的差异化考评样本,分别对应于七个非生态主体功能区与七个生态主体功能区,确定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指标及其权重,重点增加了生态发展指标,包括生态发展的投入、产出、效率、公平性以及生态发展的充分性等。第六,探索性地提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在考核理念转变层面,要以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差异化考评模式的目的在于承认生态功能区与其他主体功能区的资源禀赋、服务功能、空间价值等方面的差异特征,避免大一统的传统管理模式,避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深刻把握差异化考评与协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差异化、和而不同的绩效考评理念。在指标设置层面,加快构建科学客观的差异化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系数,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和价值原则,深刻理解差异化的本质内涵,通过指标及其权重设置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在考评过程监督层面,应完善差异化的考评方式和机制,促进考评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参与为力量,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为主要领域的差异化考评机制。在考核结果评估层面,要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做到公平公正与奖罚分明相结合,突出绩效评估的权威性与激励作用。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背景下,以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为研究主旨,既区别于传统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又不脱离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范式,拓展了政府绩效考评的研究框架,对传统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进行革新,创造性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第二,提出建立适合地方发展的生态文明政绩观,尝试性提出构建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活动成败的关键。根据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价对象的特征以及绩效评价的目标,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国内生态功能区建设考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第三,合理确定评价体系中指标权重,对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指标体系权重的差异化,是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核的重要特点。在整个系统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的差异反映出不同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区别。确定合量的指标权重,是整个评价过程的核心,也是难点所在。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大限度提高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吸收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绩效考评的优点,从绿色化、生态化角度科学地设置考评指标,并进行相关的应用研究,使绩效评估方法具有拓展性,实现在理论方法上的创新。
王延伟[4](2018)在《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洗钱,这个当前世界“市场经济体系最大的漏洞”,已经日益成为各类上游犯罪的“中枢”,必然产生派生犯罪、关联犯罪。在风险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各类洗钱行为会引发不同的洗钱风险,并且,伴随着全球性交往和依存关系的不断增强,其广泛性、弥散性和传导性不断扩大,成为一类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被制造的风险”。洗钱风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国家、个别领域,日益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国际洗钱风险的多重嵌入性、动态演化性、不均衡性的特征日趋显着。与此同时,监管资源的有限性、监管制度的边际递减性、监管主体的防御性以及监管制度的“制度裂痕”,都催生了国际反洗钱监管制度迫切变革。反洗钱监管日益成为一个跨学科、跨国界、跨领域的国际性交叉战略问题,在当前及今后国际合作领域,国际反洗钱监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2012年,FATF提出的《打击洗钱、恐怖融资与扩散融资国际新标准》(简称新“40条”,2012版)报告,标志着国际反洗钱监管由“规则为本”全面转向“风险为本”阶段,具有划时代的转变和里程碑的意义,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主流的监管制度。“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的本质,即通过科学识别、评估风险,进而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以缓解国家、金融机构及特定非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外部洗钱风险威胁和内部监管脆弱性,防范系统性的、主要的洗钱风险,使有限的反洗钱监管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确保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在国际范围内,当各类反洗钱监管资源和潜力得到高效运用并建立起“立体网络式”的国际反洗钱监管体系时,系统性的洗钱风险将得到有效缓解,并使国际洗钱风险高发国家(地区)、行业领域受到有效监管,国际金融、贸易、投资等系统稳健和透明地运行。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评估研究,在构建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基础上,对体系上游(国际洗钱风险评估)和体系下游(宏观层面国家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评估和微观层面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开展科学合理的比较及分析,提升国际反洗钱监管的有效性,化解系统性的国际洗钱风险。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第一部分,系统构建了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理论体系。全面分析了FATF及其它国际反洗钱监管组织的形成历程及发展,梳理了FATF成立以来,1990年、1996年、2002年和2012年四次反洗钱监管指导报告的发展脉络及国际反洗钱监管发展趋势。系统归纳了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的主要目标、本质要求、组织部分及实施阶段,深入探讨了理论基础。构建了“宏观-微观”反洗钱监管协同治理体系,包括体系形成、体系本质、体系特征和运行机制等内容。与此相适应,厘清了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要求,全面推动监管模式转变。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国际洗钱风险评估理论形成历程、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国际实证比较。在系统梳理国际洗钱风险评估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集成分析法结合的方法对FATF成员国(地区)进行了实证测度,从国家洗钱风险类型和国家洗钱风险水平两个方面展开了国际比较分析,全面分析国际洗钱风险基本态势。研究表明,国际洗钱风险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且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发达国家洗钱风险主要来自外部洗钱威胁,新兴经济体外部洗钱威胁和内容监管脆弱性都较为突出;中国洗钱风险水平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部分,以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评估为主题。梳理研究文献,考察了欧盟和亚洲两类区域反洗钱监管体系影响因素主要类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科学选取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指标及相关数据,构建国家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实证模型,从经典线性回归和系统GMM两个角度考察两类国家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和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新兴经济体相比较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对国家反洗钱监管效果更加显着,贸易开放、人均GDP、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国家反洗钱监管关系明显。第四部分,以国际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为研究主题。以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的三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代表新兴经济体、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开展治理体系评估。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分析三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社会网络关系图,从中心度、结构洞、聚类分析图等角度深入比较分析,评估分析三类国际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内在驱动”治理体系特征明显,新兴经济体反洗钱监管“外在驱动”治理体系特征明显,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处于中间地带。
唐潜宁[5](2017)在《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翻阅历史长河,人口数量、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间关系密切。人口数量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基础。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年以来,全球进入生态超载状态,中国尤胜。这种生态超支表现为采伐森林、干旱、淡水不足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等。一般来讲,地球上生物承载力是有限且相对恒定的,即使在人类的精心管理下,生物承载力的增长能力也是有限的,经济规模应该与生物承载力彼此适应,超越生物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如何以有限的生物承载能力提高人类福祉,支持快速增长的经济,是一国生态文明发展首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首次提出“生态产品”这一概念,指出我国工业品供给能力的增强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减弱之间的反差,并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加生态产品的供给。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深化要求政府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纳入未来政府治理的目标。然而,如果中央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的落实仅仅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那么,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增加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不仅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难以实现生态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因此,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来保障生态产品的供给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与紧迫性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论文围绕“生态产品供给”主题,依据“供给什么-为何供给-如何供给”的逻辑进路开展分析论证。本文以供给制度为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生态产品供给主体在不同政策环境下的供给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生态产品供给制度。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章,生态产品的相关基础理论。本章以生态产品为核心,考证其内涵、特性,对其分类并讨论其价值。在明确生态产品可供给的基础上,将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功能等高相似度的概念进行对比,理清相关概念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第二章,生态产品供给的需求分析。本章在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解后,梳理了生态产品供给的相关文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安全的需要、人类高水平生活品质的需要、生态系统均衡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五个方面讨论了生态产品供给的必要性。从生态产品外部性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困难、国家制度设置的限制及生态产品权属认定不明四方面讨论了生态产品供给的困难。第三章,生态产品供给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本章从理论视角分析生态产品供给主体在各种政策环境下的策略选择,并对实现策略均衡的条件进行讨论。首先,论文对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静、动态博弈分析法,分析“经济人”假设下,政府、企业、个体三类供给主体可能的行为策略,并讨论达成均衡策略应作出如何的政策环境设置,为后面的供给制度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生态产品供给模式。本章从政府和市场两种供给机制入手,将生态产品供给模式分为政府供给模式、私人供给模式和自组织供给模式三类。其中,政府供给模式是生态产品供给的主要模式,政府以生态产品生产者或者提供者的身份,既可以在政府供给机制下,也可以在市场供给机制下实现生态产品的供给;私人在此处是一个集合概念,它主要是指进行生态产品生产或提供生态产品的组织或个体,只能在市场机制下存在;自愿供给者是独立于政府和私人主体的第三类供给主体,其非营利性及自愿供给的特征为生态产品供给增添了色彩,这是将其单列研究的原因。在本章中,笔者还讨论了各类供给模式下,供给的成因、可能性及各供给模式的运作机制及现实约束。由此得出,三类供给模式“共存”供给是实现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最优方案。第五章,生态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本章仍以政府和市场两种供给机制为线索,从生态产品供给具体的主体、供给资金来源、供给方式和供给支付标准等方面探寻国外生态产品供给的经验,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生态产品的供给需要坚实的法律制度为保障;需要独立政策和管理部门协调供给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多样化供给方式,并且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相辅相成。第六章,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的构建。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增加生态产品的供给。因此,供给制度的构建最终落脚到如何制定激励制度促进生态产品供给。结合以上几章的分析研究结果,本章对我国的环境税收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和生态物权制度进行构建,以使之在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方面更加完善,更加行之有效。“生态产品的供给制度”是一个全新的、复杂的选题,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如何更好的缓解地球的生物承载力超载问题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生态产品攻击制度进行设计,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为生态产品供给提供新思路。
冷金凤[6](2017)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迅猛,城镇空间及人口规模极速扩张,乡村人口流失空废化显现,城乡同时不如现代的转型期。作为乡村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农业开始步入现代农业转型期,这是乡村发展挑战,伴随着国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展及各项政策利好乡村迎来了快速建设发展机遇,但由于对自身地域特征及对现代农业相关发展趋势及后续影响预测不到位,对推动乡村聚居模式演变动因了解不充分,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带来了种种不适。具体体现为合村并点不合理致使乡村分布不佳,部分村庄公服重复浪费无人使用,部分村庄公服缺失居民生活无以保障,村庄建设空间规模与实际常住人口规模失衡等问题。这些促使我们关注新背景下乡村演变规律与动力因素,做出合理规划预估。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脆弱,千沟万壑、川道纵横、梁峁交错的地形地貌在人地关系长期互动下决定了这里独特的乡村空间聚居特征,乡村多集中于河谷川道区和阶地山坡区,整体上形成大分散的布局特征。这里拥有久远的农耕历史,农业人口比重大土地开垦强度大。由于自身的地理和农耕特性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点区域,政策推动着耕地结构发生改变,将产生新的人地关系,乡村未来发展模式复杂,亟待系统性研究。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未来乡村稳定模式“现代乡村基本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以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多学科交叉研究、SPSS数据分析、yaahp层次分析、GIS数据分析为方法,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按照黄土丘陵沟壑区村落演进历程从自然生态状况、社会经济条件、村落建设等方面剖析村落选址及区划影响要素,解析其区划发展演进规律和实质推动因素,总结浅析区划影响要素。继而借鉴“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概念,解释其内涵,并通过spss主成分分析提出新背景下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组成部分区划影响核心要素。其次,依据核心影响要素影响作用,浅析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过程和模拟方法。然后进一步全面分析组成部分的区划模拟影响要素作用关系、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以此分析构建区划模拟详细过程,并结合要素量化研究完成区划模拟,在模拟过程中进一步探讨和验证影响要素作用关系和作用程度。最终整合传统影响要素与新兴影响要素对“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模式作用方面、作用关系、作用程度、模拟应用方法形成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体系。
朱承熙[7](2017)在《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研究》文中认为“大气环流”一课作为一面透镜,透视出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教学逻辑偏差。本文旨在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逻辑问题展开研究,试图从地理学科逻辑和学生学习逻辑的二元视角,提出若干有操作性的教学逻辑假设,以指导初中区域地理、高中自然地理和高中人文地理的课堂教学。关于“教学逻辑”,对已有见解进行梳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教学逻辑”,是研究论述的起点。本文提出:教学逻辑是指在教学的动态转换过程中,教师基于对学科内在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的认识,而构想、安排与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序列与教学动作序列。合理的教学逻辑既要契合学科的知识与认识逻辑,又要契合而学生的学习逻辑。从这一认识出发,围绕“如何组织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与动作序列教学效果更优?”这个在地理教学一线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提出若干对一线教师有切实指导意义的教学逻辑假设,并通过理论与实证验证,将教学逻辑假设发展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领域独有的教学规律,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以地理学科逻辑和学生学习逻辑的二元视角,在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与思想方法的高位审视之下,结合对一线地理教师实践智慧的辨识与归纳,在初中区域地理、高中自然地理、高中人文地理三大内容领域,提出了若干教学逻辑假设,又通过准实验法(quasi-experimental method)和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实证验证了这些教学逻辑假设的合理性。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活动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将传统区域地理学中的“描述”与“解释”作为每个教学活动的内隐主题,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用情境主线串联各个教学活动,教学效果优于常规“导入+承转”式教学。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动作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区域位置类教学动作,在描述区域位置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并让学生从距离、方位、可接近性等角度去描述区域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在认识区域位置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尺度、不同时段认识区域位置,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区域特征类教学动作,让学生通过“未加工”的地理表象与“深加工”的地理图表两方面入手,将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教学放在优先地位,将区域非主导地理要素的教学与主导要素进行联系,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区域差异类教学动作,用原始问题导入差异,用抽象且全面的地理信息认识差异,用问题指向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分析差异,其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区域发展类教学动作,需由区域背景介绍切入,且区域背景介绍应尽量详尽、全面,包含区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同时还有尽可能从不同尺度的视角去介绍区域背景;问题链的设计问题指向应指向区域条件分析、区域发展模式与现象的评价与解释、区域发展措施评价,问题的应答域宜大不宜小;观点的总结抽提,要将学生在分析问题链时中体悟的观念明确化、外显化。按照以上路径组织区域发展类教学动作,教学效果要优于常规教学。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活动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在部门地理的课时教学中,加入一到两个能以“整体性”作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更佳;“递进深入”型的课用科学发现逻辑串联各个教学活动,“平行并列”与“一体多面”型的课用情境主线、情景呼应来串联各个教学活动教学效果更佳。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动作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具象上升为抽象”类教学动作,灵活使用“基于特征提取的演示”和“有方法指向的实验”两类教学动作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更佳;“抽象进一步上升为具象”类教学动作,则要依托具体区域的具体自然地理现象或事物,借助真实而具体的案例,案例一方面要体现出所学自然地理规律、自然地理过程的共性与一般性,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案例中所选取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在自身特定区域、特定条件下的个性和特殊性,教学效果更佳。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活动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在相关地理学研究的科研主题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教学处理,将地理学研究的科研主题(或者说地理学家的关注点)合理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主题,教学效果更佳;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活动的串联,首先需明确教学案例的使用方式——深入地分析一个较为复杂的完整案例。在此前提下,各教学环节以科研逻辑为线索自然转换,即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领域,在组织教学动作序列维度,本研究提出:遵循“人文地理教学案例或用例应保持一定的复杂性”“人文地理教学案例或用例要依托一个具体区域”“人文地理教学案例或用例要涉及一段连续的时间”的三大原则来组织人文地理教学案例素材,同时注重参考相关地理学研究的常用表达形式,灵活使用地理化的表达方式,教学效果更佳;要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尚未被分解、简化、抽象的原始问题入手,将问题指向与学科关注点相契合,用“一大多小,一主多从”的形式展开问题链,教学效果更佳。
赵岩[8](2013)在《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水土保持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水土保持区划又是水土保持规划等工作的关键和前提,但是,在新时期的要求下,全国性及大尺度区域水土保持区划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是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分区基础上,重点解决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划分的体系、方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是在系统总结相关区划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特征,充分考虑区域水土保持特点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分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水土保持功能类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通过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数据上报系统获取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统计分析(SPSS、MATALAB)等技术手段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划分,并进行了三级区功能定位,根据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提出分区防治技术途径。选择西北黄土高原区、南方红壤区作为典型区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思路与成果如下:(1)明确了水土保持区划理论基础与原则;水土保持区划是部门综合经济区划,与我国已经完成地貌、土壤、林业等区划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划以自然地理分异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等为基础;以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原则、主导因素和综合性相结合原则、区域连续性与取大去小原则和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原则等为区划原则;在相关区划(分区)的等级层次体系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目标和任务。(2)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和方法。结合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影响因子分析,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的指标体系由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4个方面组成,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结合水土保持区划原则,提出采用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技术途径,确定了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现状评价和专家判别等水土保持区划方法。提出了以县级行政区作为区划基本单元。(3)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级分区依据,二级区划分指标包括特征优势地貌及海拔、水土流失类型及强度、水热指标等参考共性指标。提出了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区途径。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实例,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林草覆盖率和强度以上侵蚀强度比例等5个主导指标,通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区5个二级区。采用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分析的方法进行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实例研究,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10℃积温、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等6个指标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初步的8个二级区:选取多年平均降雨量、平均径流量、>15°坡度面积比例、轻度以上侵蚀面积比例、山地面积等9个指标进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OFM)聚类,将南方红壤区划分为8个二级区:通过对南方红壤区的空间叠加和人工神经网络聚类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南方红壤区分为8个二级区。(4)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分区依据、指标选择原则和区划方法。以西北黄土高原区为例进行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划分研究,并采取了按划定的二级区和按要素2种技术方案就行了对比研究。构建了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包括自然地理要素、水土流失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共24个指标。以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相结合方法进行每个二级区的三级区划分,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一。以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和空间叠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按要素划分三级区,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三级区方案二。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结合专家判别等方法将西北黄土高原区分为16个三级区。(5)水土保持功能定位与分区防治。提出了水土保持基础功能8类,并提出了内涵及界定条件;构建了水土保持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结果得到了西北黄土高原区功能重要性评价图,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得到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图,将综合评价图与三级区方案叠加,确定了西北黄土高原区每个三级区的水土保持主导功能,根据三级区的主导功能提出了分区防治技术途径。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水土保持区划二、三级区目标和任务,构建了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通过实例探索了主导指标、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人工神经网络(SOFM)、空间叠加和专家判别等区划方法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可行性;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主导功能进行三级区定位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防治技术途径。为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张耿杰[9](2013)在《矿区复垦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以平朔露天煤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对复垦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要求,以及《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制定和完善矿区土地复垦动态监测的标准的需要,本文以黄土高原区平朔露天煤矿为实例,从矿山土的研究出发,结合矿区土地利用分类的特点,在研究区内进行了野外的样地监测与采样,通过室外现场调查和室内分析,选用了土地立地条件、理化性质和生产力作为矿区土地质量的监测指标,建立矿区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矿区原地貌阶段、损毁后未复垦阶段和已复垦阶段的耕林草地进行了土地质量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矿山土的特点,建议将矿山土划分在人为新成土亚纲下,命名为矿山人为新成土,并尝试以矿山土的成土母质、复垦区划中的类型区、堆垫及填充土层的厚度或地名分别作为矿山土的亚类、族和系的划分及命名的依据。(2)针对当前矿区土地利用分类调查中的问题,结合矿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现实需要,参考矿区土地利用的用途和覆盖以及阶段性特点,提出了矿区土地利用调查与分类的建议,并尝试用三级分类的方式补充了“采矿用地”的含义。(3)在研究区选取18块监测样地剖面和混合采样两种方式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发现以当地土壤作为主要复垦物质进行土壤重构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土壤的有效厚度至少在60cm以上,剖面质地多为通体壤,经过地形重塑后的矿区土地和原地貌平原区基本一致,更适合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复垦后的土地生产力除了耕地外,林地和草地都有明显提高,说明以草地和林地为主要复垦方向是最佳选择。(4)矿区内复垦土壤以及未复垦土壤的容重与原地貌土壤相同层次的容重相比较高,其中未复垦土壤容重高达1.7g/cm3以上;但随着复垦年限的延长,复垦地表层土壤容重逐渐向原地貌土壤靠近。矿区所在地的土壤偏碱性或碱性,复垦地的pH值跟复垦时间、排土方式和地形坡度相关;未复垦土地的pH值在剖面分布上较均匀。(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原地貌耕地和林地的土壤剖面中的分层现象明显,复垦地中的有机质含量随时间增高逐渐升高,其中复垦林地的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稍高。从混合土样的情况来看,复垦林地和边坡的复垦草地的有机质含量高于原地貌土地,而复垦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跟复垦时间、地形坡度和排土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原地貌土壤中全氮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复垦地中的全氮含量出现有不规律变化现象。从土壤表层的混合土样来看,全氮含量在复垦耕地中最低,且跟复垦时间无必然联系。从剖面分布来看,除了边坡处的复垦草地外,其余复垦地的全磷含量在同一土层中要高于原地貌的耕林地。复垦地的有效磷含量在同一土层中普遍高于原地貌土地,但在土壤的剖面分布中不均匀,无规律性。从样地的混合土样情况看,复垦耕地和林地的全磷与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原地貌耕地和林地;复垦草地的全磷高于原地貌草地,有效磷相反。从土壤剖面全钾的含量及分布上来看,复垦地和原地貌土地中的全钾含量在同一土层中相差不大,且整体分布较均匀。但从速效钾的含量和分布来看,原地貌耕林草地分布相似;复垦地中的速效钾含量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样地中混合土样的情况来看,复垦地中的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原地貌土地。未复垦地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在剖面上分布均匀;从表层混合土样的情况看,未复垦地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而磷和钾素含量较高,因此在今后植被重建的过程中需多施用有机质和氮肥。(6)复垦土地质量跟其复垦时间、复垦方向、地形地貌等有密切关系,其中在平朔矿区制约土地复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土壤容重、酸碱性和有机质含量,因此在今后平朔矿区的土地质量监测过程中,这三项指标是在复垦过程中需着重监测的内容。
张军辉[10](2013)在《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野生药材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分布的非人工种植、圈养或养殖的各种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本文中,药材是广义的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药(草药)和民族药。我国药材资源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诞生了《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学名着。不仅中药资源源远流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医药,包括藏医药、蒙医药、维吾尔医药、傣医药、壮医药等。西部民族地区由于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其中许多着名的地道中药材在全国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药材需求量大,乱砍滥伐、盗猎现象严重,资源生境破坏,群众保护药材资源意识薄弱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的药材资源呈现出减少和枯竭的态势,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资源迫在眉睫。保护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有利于保持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有利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维持自身民族特色;有利于发展中药和民族医药产业、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利于再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分析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及法律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在立法、执法、守法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基础,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在界定野生药材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分类、历史沿革及重要性。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进行全面梳理;第二章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角度介绍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现状,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实证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调研,分析该地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第四章对涉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国际条约及有关国家的做法进行介绍,提出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就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从立法、执法、守法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建议;第六章是结语。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全面梳理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资源保护及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比较研究,在梳理国内和西部民族地区药材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国际有关条约、国外有关立法和体制在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差异,为西部地区完善立法提供借鉴;专题调研,选取一个省区内某个典型地区进行保护药材资源方面的调研,分析其有益经验及需要改进之处。本文力图实现的创新之处:一是选题的创新,论文首次从法学角度出发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问题。二是研究范围的创新,首次全面关注西部12省区市的野生药材资源及保护状况。本文结合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情况,全面介绍了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分布及保护状况。在中药资源外,本文还关注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对其历史沿革、药材资源以及与中药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以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在关注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立法、执法、守法等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在立法中,提出要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对全部野生药材资源和各个管理环节进行规范;要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立法权,体现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要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发挥非正式制度的支撑作用。在执法层面,建议实行保护管理部门垂直管理,引入环境非强制行政行为。在守法层面,建议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探索环境公益诉讼,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
二、欧盟专家组考察黄土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盟专家组考察黄土高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生态补偿 |
(二)森林生态补偿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外部性理论 |
(三)自然资本论 |
第二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概述 |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
(一)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阶段划分 |
(二)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动因分析 |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
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历史与发展 |
(一)欧盟层面:森林战略的提出与演变 |
(二)欧盟各国:森林生态补偿的优势措施 |
(三)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实践 |
第三章 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和比较分析框架 |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 |
(一)森林生态补偿的共同原则 |
(二)森林生态补偿的内容要点 |
(三)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
(四)欧盟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结构 |
二、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比较的分析框架 |
(一)政策选择 |
(二)政策实践 |
第四章 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 |
一、政策环境的比较:内、外部环境的差异 |
(一)政策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政策内部环境的博弈 |
(三)比较小结 |
二、政策目标比较:多重矛盾下的目标设置 |
(一)单一性与多维性目标的取舍 |
(二)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调和 |
(三)比较小结 |
三、政策过程比较:制定、执行、输出过程 |
(一)政策推动与公众参与 |
(二)法律保障与行政裁量 |
(三)政绩导向与社会评价 |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补偿 |
(五)比较小结 |
四、政策工具比较: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的使用和组合 |
(一)自愿性政策工具 |
(二)混合型政策工具 |
(三)强制性政策工具 |
(四)比较小结 |
第五章 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 |
一、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 |
(一)注重政策目标的公平性 |
(二)增强政策工具的实用性 |
(三)实现补偿的差异化和区域化 |
二、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内容 |
(一)明确产权,界定补偿对象和范围 |
(二)充分补偿,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 |
(三)加大投入,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 |
三、优化中国森林生态补偿的政策环境 |
(一)耦合模式,公共补偿与市场交易并重 |
(二)鼓励竞争,形成多元化森林补偿方式 |
(三)强化监督,规范森林补偿政策的执行 |
(四)完备参与,开展信息和技术指导政策 |
(五)加强立法,引导政策实践的有序发展 |
(六)注重宣传,培育和弘扬森林文化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基于模糊隶属度法的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能源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 |
1.2.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的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课题的研究思路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能源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 |
2.1 太阳能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1 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 |
2.1.2 太阳能发展现状分析 |
2.2 地热能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地热能资源分布特征 |
2.2.2 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3 电能产业发展现状 |
2.4 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产业现状 |
2.5 被动式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
2.5.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机构被动式能源的应用 |
2.5.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机构被动式能源的应用 |
2.5.3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机构被动式能源的应用 |
2.5.4 温和地区公共机构被动式能源的应用 |
2.5.5 调研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技术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1 经济外部性理论 |
3.1.2 能源—环境—经济一体化理论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4 系统评价理论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 指标的选取 |
3.3.1 指标选取原则 |
3.3.2 指标选取依据 |
3.3.3 指标遴选和体系建立 |
3.4 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产业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4.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 权重的确定 |
4.2.1 初级指标的筛选 |
4.2.2 评价步骤 |
4.2.3 模糊隶属度法评价确定评价值 |
4.3 本章小结 |
5 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供应产业评价体系综合评价 |
5.1 案列综合评价过程 |
5.1.1 问卷调查和指标筛选 |
5.1.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1.3 综合效益评价隶属度确定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者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线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生态系统理论 |
2.2 生态功能区理论 |
2.3 政府绩效与绩效管理理论 |
2.4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
2.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特征 |
2.4.2 生态功能区类型与政府绩效考评差异化的关系 |
2.4.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内涵界定 |
2.5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与重要意义 |
2.5.1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逻辑基础 |
2.5.2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意义 |
2.6 实施差异化考评的正面影响与潜在风险 |
2.6.1 差异化考评带来的正面影响 |
2.6.2 差异化考评的区的潜在风险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现状与问题 |
3.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基本现状 |
3.1.1 政策背景 |
3.1.2 现行考核体系 |
3.1.3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实际操作 |
3.1.4 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效果评价 |
3.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绩效考评价值理念的偏差 |
3.2.2 绩效考评机制的阻滞 |
3.2.3 绩效考评方法的落后 |
3.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问题的主要原因 |
3.3.1 地方政府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偏颇 |
3.3.2 领导干部任期制的综合性影响 |
3.3.3 现行政绩考评模式的因循沿袭 |
3.3.4 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固化与钳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比较 |
4.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国际经验 |
4.1.1 英国生态政绩考评的实践与特点 |
4.1.2 加拿大生态政绩考评的成效 |
4.1.3 美国生态政绩考评的经验 |
4.2 国内典型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经验 |
4.2.1 注重政绩考评不考GDP:以三江源生态功能区为例 |
4.2.2 坚持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导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
4.2.3 强化流域跨界断面考核:以长江流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
4.2.4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以陕西县域生态功能区为例 |
4.3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经验借鉴 |
4.3.1 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构建生态政绩的分类考评机制 |
4.3.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发挥考评对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 |
4.3.3 吸引社会公众参与,构建常态化、差异化考核机制 |
4.3.4 强化生态绩效评价,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模式构建 |
5.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评的目标与原则 |
5.1.1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考核的目标 |
5.1.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原则 |
5.2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价值取向 |
5.2.1 绿色政绩价值取向 |
5.2.2 生态政绩价值取向 |
5.2.3 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
5.3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主体 |
5.3.1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构成 |
5.3.2 多元化考评主体的特点 |
5.3.3 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
5.4 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
5.4.1 生态功能区的指标体系的差异化处理 |
5.4.2 部分指标说明 |
5.5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方法 |
5.5.1 政府绩效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
5.5.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信度与效度检测 |
5.6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化以及权重确定方法 |
5.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6.2 客观权重方法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差异化考评视角下湖南省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评估 |
6.1 湖南生态功能区评估对象选择 |
6.2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政府绩效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 |
6.2.1 湖南生态主体功能区的绩效考评指标 |
6.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基于差异最大化的指标权重确定 |
6.2.4 两种权重估算体系的结果比较 |
6.3 指标权重系数的综合选择 |
6.3.1 基于两种权重确定的权重系数 |
6.3.2 现有模型的综合得分 |
6.3.3 区县非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对比分析 |
6.4 各二级指标估算结果的分析 |
6.4.1 经济影响力指标分析 |
6.4.2 经济发展指标评分分析 |
6.4.3 生态发展评分分析 |
第7章 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的对策选择 |
7.1 以差异化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考核理念转变 |
7.2 以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动能,强化考评指标设置 |
7.3 以政府主导和多元参与为抓手,强化考评过程监督 |
7.4 以公开透明和激励约束为保障,强化考核效果评估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4)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研究理论基础 |
2.1.1 风险管理理论 |
2.1.2 非传统安全理论 |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1.4 演化经济学理论 |
2.2 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
2.2.1 洗钱与反洗钱 |
2.2.2 “反洗钱”与“反洗钱监管”辨析 |
2.2.3 国际反洗钱监管 |
第3章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理论体系 |
3.1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理论形成 |
3.1.1 国际反洗钱监管理论发展脉络 |
3.1.2 国际反洗钱监理论发展趋势 |
3.1.3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形成 |
3.2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理论 |
3.2.1 主要目标 |
3.2.2 本质要求 |
3.2.3 组成部分 |
3.2.4 实施阶段 |
3.3 国际“宏观-微观”协同治理理论 |
3.3.1 国际“宏观-微观”协同治理理论形成 |
3.3.2 国际“宏观-微观”协同治理理论本质 |
3.3.3 国际“宏观-微观”协同治理理论特征 |
3.3.4 国际“宏观-微观”协同治理理论运行 |
3.4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监管要求与路径变迁 |
3.4.1 监管要求 |
3.4.2 路径变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比较 |
4.1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时代的形成 |
4.1.1 国际洗钱风险类型与变化 |
4.1.2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形成 |
4.1.3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理论内容 |
4.2 国家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体系构建原则 |
4.2.2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基本特征 |
4.2.3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内容 |
4.2.4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
4.2.5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测度 |
4.3 国际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实证分析 |
4.3.1 国际洗钱风险类型评估比较分析 |
4.3.2 国际洗钱风险水平评估比较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宏观层面:国家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评估 |
5.1 国家反洗钱监管体系理论分析 |
5.1.1 欧盟国家反洗钱监管分析 |
5.1.2 亚洲国家反洗钱监管分析 |
5.2 国家反洗钱监管及其影响因素 |
5.2.1 国家反洗钱监管 |
5.2.2 国家反洗钱监管影响因素 |
5.3 研究模型设计及研究数据 |
5.3.1 研究模型 |
5.3.2 研究样本 |
5.3.3 研究数据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分析 |
5.4.2 系统GMM进一步分析 |
5.5 研究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微观层面: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 |
6.1 金融机构“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理论基础 |
6.1.1 FATF金融机构“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特征 |
6.1.2 金融机构“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案例 |
6.2 各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分析 |
6.2.1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以美国为例 |
6.2.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以中国香港为例 |
6.2.3 新兴经济体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以中国大陆为例 |
6.3 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实证研究 |
6.3.1 研究方法 |
6.3.2 研究数据与工具 |
6.4 各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分析 |
6.4.1 发达国家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以美国为例 |
6.4.2 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以中国香港为例 |
6.4.3 新兴经济体反洗钱监管治理体系评估:以中国大陆为例 |
6.5 研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研究主要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1 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大事记 |
(5)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 |
二、国内文献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提高生态产品供给效率 |
二、完善生态产品供给模式 |
三、开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
四、为供给制度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态产品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生态产品的概述 |
一、生态产品 |
二、生态系统 |
第二节 生态产品供给的相关基本理论 |
一、劳动价值理论 |
二、公共物品及其供给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第二章 生态产品供给的需求分析 |
第一节 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 |
一、我国生态产品供给的现状 |
二、我国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的现状 |
第二节 生态产品供给的必要性 |
一、满足人类较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
三、保护生态安全的需要 |
四、保障生态系统均衡的需要 |
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第三节 生态产品供给的障碍 |
一、生态产品供给障碍之一——国家制度设置的局限性 |
二、生态产品供给障碍之二——产品外部性问题 |
三、生态产品供给障碍之三——供给费用难核算问题 |
四、生态产品供给障碍之四——产品权属不清问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产品供给主体博弈分析 |
第一节 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 |
一、中央政府在生态产品供给中的行为特征 |
二、地方政府在生态产品供给中的行为特征 |
三、企业在生态产品供给中的行为特征 |
四、三者在生态产品供给中的行为关系 |
第二节 生态产品供给博弈 |
一、政府间博弈 |
二、政府与企业间博弈 |
三、企业间博弈 |
四、社会个体自愿供给的博弈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及建议 |
第四章 生态产品供给模式 |
第一节 政府供给模式 |
一、政府供给生态产品的原因与动机 |
二、政府供给模式的运作机制 |
三、政府供给模式的效率探讨 |
四、政府供给生态产品模式的评述 |
第二节 私人供给模式 |
一、私人供给生态产品的可能性分析 |
二、私人供给模式的运作机制 |
三、私人供给模式的约束条件 |
第三节 自组织供给模式 |
一、自组织供给生态产品的理论解释与现实推动 |
二、自组织供给模式的运作机制 |
三、自组织供给模式的现实约束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生态产品的政府供给 |
一、生态产品政府供给主体 |
二、生态产品政府供给机制 |
三、典型案例 |
第二节 生态产品的市场供给 |
一、生态产品市场供给的主体 |
二、生态产品市场供给机制 |
三、经典案例 |
第三节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产品)供给机制的启示 |
一、外国生态系统服务(产品)供给机制的经验总结 |
二、外国生态系统服务(产品)供给机制的启示 |
第六章 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政府供给制度 |
一、环境(生态)税收制度 |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
三、政府监管制度 |
第二节 市场供给制度 |
一、生态产权制度 |
二、生态补偿制度 |
三、生态金融制度 |
第三节 自组织供给制度 |
一、自组织供给的影响因素 |
二、自组织供给制度的构建 |
第四节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相关概念、技术框架 |
1.5.1 研究相关概念 |
1.5.2 研究技术框架 |
2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落区划演变规律分析 |
2.1 研究地域的基本概况 |
2.1.1 自然生态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产业概况 |
2.2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落聚居特征 |
2.2.1 村落分类 |
2.2.2 村落聚居模式特征 |
2.3 黄土丘陵沟壑区村落区划演变规律 |
2.3.1 村落区划演变历程 |
2.3.2 推动村落区划演进影响要素 |
2.3.3 村落区划演进规律 |
2.4 新背景下黄土丘陵沟壑区村落发展机遇 |
2.4.1 村落区划发展影响要素总结 |
2.4.2 新型影响要素作用下的村落发展困境 |
2.4.3 背景转变下的村落发展机遇 |
2.5 小结 |
3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内涵及区划浅析 |
3.1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概念释义 |
3.1.1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概念 |
3.1.2 “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概念 |
3.1.3 “现代乡村基本生活单元”概念 |
3.1.4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组成部分关系分析 |
3.2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核心影响要素分析 |
3.2.1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主成分分析 |
3.2.2 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区划核心影响要素分析 |
3.2.3 现代乡村基本生活单元区划核心影响要素分析 |
3.3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浅析 |
3.3.1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过程浅析 |
3.3.2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方法浅析 |
3.4 小结 |
4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模拟影响要素研究 |
4.1 现代乡村基本生产单元区划影响要素研究 |
4.1.1 区划模拟依据要素及过程方法 |
4.1.2 区划模拟影响要素量化研究 |
4.1.3 区划模拟与影响要素关系实例验证 |
4.2 现代乡村基本生活单元区划影响要素研究 |
4.2.1 区划模拟依据要素及过程方法 |
4.2.2 区划模拟影响要素量化研究 |
4.2.3 区划模拟与影响要素关系实例验证 |
4.3 小结 |
5.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体系总结 |
5.1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总结 |
5.1.1 生产单元与生活单元区划组合 |
5.1.2 区划人口规模验证 |
5.1.3 区划影响要素总结 |
5.2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作用分析 |
5.2.1 区划影响要素作用方面及方式总结 |
5.2.2 区划影响要素与作用方面关系 |
5.2.3 区划影响要素作用程度 |
5.3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体系 |
5.3.1 总结区划影响要素体系意义 |
5.3.2 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体系构建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有待继续研究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缘起 |
第一节“大气环流”:地理教学现状的一面透镜 |
一、“大气环流”的各个教学环节该以什么样的逻辑串联? |
二、“三圈环流”的教学环节该以什么样的形式组织? |
三、“大气环流”这面透镜折射出了什么? |
第二节 地理教学逻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一、完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特有理论体系 |
二、弥补理论与具体课时教学实践之间的真空 |
三、辨识与升华地理教师实践智慧 |
四、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落实到课 |
五、打破部分课时的教学常规 |
六、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与提升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教学逻辑”一词的相关综述 |
一、对“教学逻辑”中“逻辑”一词的不同理解方式 |
二、“教学逻辑”的概念与结构综述 |
第二节 对“教学逻辑”研究方法的综述 |
一、提出教学逻辑理论构想的方法综述 |
二、验证教学逻辑理论构想的方法综述 |
第三节 基于研究方法综述确定地理教学逻辑研究路径 |
一、研究问题与对应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与研究路线 |
第三章“教学逻辑”的概念与结构 |
第一节“教学逻辑”的特质与内涵 |
一、教学逻辑的主要特质 |
二、教学逻辑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合理教学逻辑的结构 |
一、合理教学逻辑应契合学科逻辑 |
二、合理教学逻辑应契合学习逻辑 |
第四章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逻辑假设 |
第一节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逻辑假设提出的几个原点性认识 |
一、初中地理教学语境中的“区域地理”指代 |
二、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特性 |
三、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主线与要素 |
四、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首要矛盾 |
第二节 组织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活动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教学活动序列的主题选择假设 |
二、教学活动序列的串联假设 |
第三节 组织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动作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区域位置类教学动作假设 |
二、区域特征类教学动作假设 |
三、区域差异类教学动作假设 |
四、区域发展类教学动作假设 |
第五章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逻辑假设 |
第一节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逻辑假设提出的几个原点性认识 |
一、高中自然地理的内容比例 |
二、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难点 |
三、高中自然地理亟需凸显的学科特性 |
第二节 组织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活动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高中自然地理的教学活动主题设置假设 |
二、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活动的呼应与串联假设 |
第三节 组织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动作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高中自然地理地理教学动作的分类逻辑 |
二、“具象上升为抽象”类教学动作假设 |
三、“抽象进一步上升为具象”类教学动作假设 |
第六章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逻辑假设 |
第一节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逻辑假设提出的几个原点性认识 |
一、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难度与授课取向 |
二、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通病 |
三、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错误倾向 |
第二节 组织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活动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活动主题设置假设 |
二、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活动串联假设 |
第三节 组织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动作序列的教学逻辑假设 |
一、案例素材的组织假设 |
二、案例问题的设置假设 |
第七章 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初中区域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准实验研究 |
一、研究设计 |
二、工具编制 |
三、研究实施 |
四、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专家意见咨询 |
一、专家意见咨询的工具研制与实施 |
二、专家意见分析 |
三、专家意见结果汇总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理论与实践创新 |
(一)提出了“教学逻辑”的概念与结构 |
(二)提出并验证了初中区域地理若干教学逻辑假设 |
(三)提出并验证高中自然地理课若干教学逻辑假设 |
(四)提出并验证了高中人文地理课若干教学逻辑假设 |
二、研究的困难、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研究的基础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2.2 国内相关区划(分区)现状 |
1.3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现状 |
1.3.1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发展 |
1.3.2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现状 |
1.4 水土保持区划特点与问题 |
1.4.1 水土保持区划的特点 |
1.4.2 水土保持区划的问题 |
1.5 研究基础、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6 研究技术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水土保持区划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水土保持区划的理论与原则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则 |
2.2 水土保持区划数据获取 |
2.3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构建 |
2.3.1 水土保持区划等级体系 |
2.3.2 水土保持区划的命名及编码 |
2.4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2.4.1 区划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结构 |
2.4.3 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建立 |
2.4.4 指标的量化分析 |
2.5 水土保持区划技术途径与方法 |
2.5.1 区划基本单元 |
2.5.2 技术途径 |
2.5.3 区划方法 |
2.6 小结 |
3 水土保持二级区划研究 |
3.1 二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选取 |
3.2 二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3.3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划 |
3.3.1 区域特征分析 |
3.3.2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3.3 数据处理与聚类方法分析 |
3.3.4 西北黄土高原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3.4 南方红壤丘陵区二级区划 |
3.4.1 区域特征分析 |
3.4.2 空间叠加分析 |
3.4.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3.4.4 南方红壤区二级区分区方案 |
4 水土保持三级区划研究-以西北黄土高原为例 |
4.1 三级区分区依据与指标体系 |
4.2 三级区分区模型选择与步骤 |
4.3 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进行三级区划分 |
4.3.1 指标体系与区划技术方案 |
4.3.2 主成分分析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按二级区进行划分 |
4.3.5 按要素进行划分 |
4.3.6 方案对比与分析 |
5 水土保持区划功能评价与定位研究 |
5.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和内涵 |
5.1.1 水土保持功能定义 |
5.1.2 基础功能类型 |
5.1.3 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内涵与界定 |
5.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 |
5.2.1 水土保持功能指标体系 |
5.2.2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方法 |
5.3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
5.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5.3.2 土壤保持功能评价 |
5.3.3 蓄水保水功能评价 |
5.3.4 防风固沙功能评价 |
5.3.5 生态维护功能评价 |
5.3.6 防灾减灾功能评价 |
5.3.7 农田防护功能评价 |
5.3.8 拦沙减沙功能评价 |
5.4 综合功能评价与功能定位 |
5.5 分区概况与防治技术途径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矿区复垦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以平朔露天煤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进展 |
1.3.1 矿山土研究概况 |
1.3.2 土地质量监测研究进展 |
1.3.3 土地质量评价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矿山土研究 |
1.4.2 矿区土地利用 |
1.4.3 矿区土地质量监测采样方法研究 |
1.4.4 矿区土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1.4.5 实证研究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土壤与土地 |
2.1.2 土壤质量与土地质量 |
2.1.3 土地潜力评价 |
2.1.4 土地生态评价 |
2.1.5 土地适宜性评价 |
2.1.6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壤发生学理论 |
2.2.2 土地评价理论 |
2.2.3 土壤肥力理论 |
2.2.4 生态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矿山土研究 |
3.1 矿山土的形成 |
3.2 矿山土的特征 |
3.2.1 矿山土剖面 |
3.2.2 矿山土的理化性质 |
3.3 矿山土的分类与演变 |
3.3.1 矿山土的分类 |
3.3.2 矿山土演变 |
3.4 矿山土的利用 |
3.5 矿山土与复垦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矿区土地利用分类与调查 |
4.1 矿区土地利用分类与调查现状 |
4.1.1 以土地评价为目的 |
4.1.2 以土地行政管理为目的 |
4.2 矿区土地利用分类与调查建议 |
4.2.1 严格参照《2007 分类》 |
4.2.2 明确土地利用阶段 |
4.3 本章小结 |
5 矿区概况及监测样地选择与土壤采样 |
5.1 矿区概况 |
5.1.1 自然环境概况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2 监测样地选择 |
5.2.1 监测样地选择原则 |
5.2.2 样地选择 |
5.2.3 矿区监测样地布置 |
5.3 土壤采样 |
5.3.1 采样方法 |
5.3.2 土壤样品的处理 |
5.3.3 野外土壤采集 |
5.4 本章小结 |
6 矿区土地监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指标选取原则 |
6.1.1 标准化原则 |
6.1.2 主导性原则 |
6.1.3 特征性原则 |
6.1.4 研究性原则 |
6.2 指标确定 |
6.3 体系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矿区土地监测质量评价 |
7.1 土地污染情况分析及评价 |
7.2 地面坡度分析及评价 |
7.3 土壤物理特征及评价 |
7.3.1 有效土层厚度分析及评价 |
7.3.2 剖面质地分析 |
7.3.3 土壤容重特征及评价 |
7.4 土壤化学特征及评价 |
7.4.1 土壤 pH 特征及评价 |
7.4.2 土壤有机质特征及分析 |
7.4.3 土壤 N 素特征及评价 |
7.4.4 土壤 P 素特征分析 |
7.4.5 土壤 K 素特征分析 |
7.4.6 土壤理化特征的相关分析 |
7.5 土地生产力评价 |
7.6 研究区监测土地质量综合评价 |
7.6.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6.2 质量综合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在校期间参 的项目 |
(10)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概况 |
第一节 野生药材资源概述 |
1.1.1 野生药材资源的界定 |
1.1.2 野生药材资源的特点 |
1.1.3 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 |
1.1.4 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沿革 |
1.1.5 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重要性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
1.2.1 中药资源普查及野生药材资源状况概述 |
1.2.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的分布 |
1.2.3 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资源状况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现状 |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
2.1.1 国家层面关于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2.1.2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现状 |
2.1.3 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2.1.4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执法现状 |
2.2.1 执法依据欠完善 |
2.2.2 执法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 |
2.2.3 环保部门执法能力不足 |
2.2.4 执法体制外制约因素较多 |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守法现状 |
2.3.1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现状 |
2.3.2 西部民族地区守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现状 |
3.1.1 文山州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
3.1.2 文山州的野生药材资源种类 |
第二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
3.2.1 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
3.2.2 促进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与执法 |
3.2.3 探索实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 |
3.2.4 多方筹措自然保护区管护资金 |
3.2.5 开展野生药材资源产业科研攻关 |
3.2.6 提高全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
第三节 文山州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3.3.1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 |
3.3.2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职责交叉 |
3.3.3 资源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比较突出 |
3.3.4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困难较多 |
第四节 文山州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开展情况 |
第四章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条约中有关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规定 |
4.1.1 生物多样性公约 |
4.1.2 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 |
4.1.3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
4.1.4 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
4.1.5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
第二节 部分国家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2.3 澳大利亚 |
4.2.4 印度 |
第三节 国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对西部地区的借鉴意义 |
4.3.1 详细阐述立法指导思想 |
4.3.2 明确规定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
4.3.3 及时更新法律规定 |
4.3.4 积极推进公众参与 |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健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
5.1.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相关立法 |
5.1.2 提高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立法质量 |
5.1.3 突出自治立法特色 |
5.1.4 挖掘整合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 |
5.1.5 定期进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的清理 |
第二节 强化野生药材资源法律法规的执法效果 |
5.2.1 完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的执法依据 |
5.2.2 理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
5.2.3 加强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
5.2.4 协调野生药材资源执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
第三节 促进公众守法及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的参与 |
5.3.1 加强宣传教育 |
5.3.2 完善规章制度 |
5.3.3 发展环保非政府组织 |
5.3.4 探索环境公益诉讼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欧盟专家组考察黄土高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和欧盟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的比较研究[D]. 刘维.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基于模糊隶属度法的电能与被动式能源耦合的综合评价[D]. 袁光明.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3]生态功能区政府绩效差异化考评模式研究[D]. 杨晓军. 湘潭大学, 2018(12)
- [4]国际“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评估研究[D]. 王延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5]生态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 唐潜宁.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3)
- [6]黄土丘陵沟壑区“现代乡村基本单元”区划影响要素研究[D]. 冷金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7]地理教学逻辑假设的提出与验证研究[D]. 朱承熙.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8]水土保持区划及功能定位研究[D]. 赵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9]矿区复垦土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以平朔露天煤矿区为例[D]. 张耿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10]西部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法律保护研究[D]. 张军辉.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