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经济泡沫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余同希,朱凌,许骏[1](2021)在《结构冲击动力学进展(2010-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述结构冲击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时间区间上聚焦于2010—2020这十来年发表的文献,同时提及在此之前的奠基性工作。在内容上,首先着眼于结构冲击动力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如概念、模型和工具,它们源于和用于结构在爆炸与冲击下的塑性动力响应、失效和重复受载等;也介绍典型薄壁结构件的动力行为,以及运动的物体和结构物对固壁的撞击和反弹。注意到近十多年来由于轻质材料(如多胞材料、3D打印的超材料等)和以它们为芯层的轻质结构的大量涌现,以及对生物材料和仿生结构的极大兴趣,对这些材料和结构的冲击动力学行为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后半部分。最后指出,在多尺度框架下以更全面的视角研究材料-结构-性能的内在规律,已成为推动冲击动力学继续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新趋势。
徐晨轩[2](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郭王彪[3](2021)在《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文中提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微藻减排烟气CO2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突破高效固碳藻种、光生物反应器和固碳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跑道池反应器内藻细胞闪光频率低,传统曝气器CO2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限制了微藻固碳产业发展。本文揭示了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高分辨率三维亚细胞器结构,研制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强化微藻细胞闪光效应促进生长固碳,开发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将气态CO2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为了解决微藻细胞内三维亚微结构不清晰、导致无法直接观测核诱变微藻细胞器结构差异的科学问题,采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原位状态下的三维高清细胞器结构形态,采用冷冻聚焦离子束连续切割技术及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获得蛋白核小球藻细胞高分辨率的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核诱变蛋白核小球藻的细胞体积和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2倍和70%,这主要归因于Rub i s c o酶的表达量大幅上调以及光合代谢互作网络增强。为了解决传统跑道池反应器垂直流速低导致微藻细胞闪光频率低、漩涡流场发展弱导致光传输距离短、混合传质差导致CO2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设计了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采用流体力学CFD计算模拟扰流锥反应器内漩涡流场以及微藻颗粒的运动轨迹,实验测试了气液混合传质和CO2气泡生成演变规律。当扰流锥的相对间距为3.0、相对高度为0.6时,涡量和湍动能分别增加了 6和14倍,气泡生成时间减少了 26%,气液传质系数增加了 34%,藻细胞的闪光频率提高了 1倍。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反应器内的螺旋藻平均实际光化学效率提高了 13%,螺旋藻光合生长速率提高了 40%。为了解决烟气CO2通过传统曝气器直接通入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气泡停留时间短导致微藻细胞接触概率低,CO2反应压力小导致HCO3-目标产物的转化效率低,CO2容易大量逸出导致利用效率低经济性差的工程难题,研制了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和多孔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将气态CO2分子转化为液态HCO3-离子革新了微藻固碳技术工艺。使得CO2分子向HCO3-离子的转化效率提高至80%,螺旋藻生物质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1.1倍,Rubisco酶表达量提高了 3.5倍。将实验室研制的交错排列扰流锥和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660 m2跑道池中,试验发现扰流锥跑道池内螺旋藻固定CO2速率提高了 42%,采用碳酸化反应器培养螺旋藻使其生长速率提高了 25%。为微藻减排烟气CO2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邹昌波[4](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陈均玉[5](2021)在《西藏五大城市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文中指出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关于西藏大气单颗粒物的研究较为罕见,为了解高原城市大气单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及来源,论文选取西藏自治区五大地级市:林芝市、山南市、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的市中心作为采样点,采样点海拔高度分别是:2988m、3554m、3658m、3838m、4514m。于2019年12月和2020年7月进行大气单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同时,考虑到西藏特殊固有的民俗文化,于2020年11月采集城市扬尘样品及典型场所室内香灰样品。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TEM-EDS)检测分析西藏五大城市大气单颗粒物样品形貌特征,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空气资源实验室开发的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在线获取采样期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评估西藏五大城市大气单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及其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五大城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主要包括:圆球型富S颗粒,链状、簇状、簇集密实状烟尘集合体,不规则矿物颗粒,其中在山南市发现较为特殊的颗粒:“侧柏树枝叶”状富K+Cl颗粒、在拉萨市发现焦黑圆球体串珠状富Fe颗粒、薄膜包裹圆球体聚集状富Fe颗粒、表面带有均匀斑点的圆球体串珠状富Fe颗粒。(2)西藏五大城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的形貌特征主要包括:外圈附厚膜圆球型富S颗粒,链状、簇状、簇集密实状烟尘集合体,不规则矿物颗粒,其中在拉萨市和山南市均发现似“甜甜圈”或“游泳圈”立体空心圆环状生物颗粒,在拉萨市和日喀则市均发现焦黑圆球体串珠状富Fe颗粒、薄膜包裹圆球体聚集状富Fe颗粒。(3)西藏五大城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受到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城市扬尘的影响,还有可能受到来自印度、不丹、尼泊尔500米以下的污染气团长距离输送等因素的影响。(4)西藏五大城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的来源主要受到汽车尾气、城市扬尘的影响,以及可能受到印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500米以下的污染气团长距离输送等因素的影响。(5)冬季典型污染源城市扬尘包括规则和不规则矿物颗粒,如长方形富Si颗粒、不规则的富Ca颗粒;污染源寺庙香灰和办公室香灰则呈现出极其不规则的形貌特征,其主要元素组成包括:Ca、Mg、Si、Al、Fe、P、K。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大气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污染。由于受冬季西北季风和夏季印度洋季风的影响,研究区域内西藏自治区的五大城市采样点上空500米左右的气团都不同程度起源于南亚及中亚国家500米以下低空的污染空气,来源于西藏高原周边国家地区大气污染物长距离传输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在加大西藏地区城市扬尘、汽车尾气、燃煤、生物质燃烧等本地源排放控制和治理的同时,需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联合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物跨境传输问题。
胡颖[6](2021)在《海洋监测小型浮标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海域面积分布广,海洋资源丰富,对海洋进行实时、全方位监测能够让人类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海洋监测浮标体积重量大,布放困难、通信费用高昂、精细化程度低。为了便捷、低成本、精准精细采集海洋表层流以及水质参数,本论文基于Lo Ra无线通信机制和北斗定位技术,设计并研发了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及养殖海域水质监测小型浮标,实现海洋表层流水动力、水质参数实时监测与管理。本文设计的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采用北斗定位技术采集浮标的位置数据,利用Lo Ra机制无线传输技术解决浮标海上通信成本高、功耗大的问题,通过大量布放于监测海域,让其随潮流漂流,周期性地将浮标位置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实现对海洋表面流流向、流速的实时监测;为了让浮标更加精准地反应表面流水动力学参数,本文设计了一种带减摇鳍和舵叶的微型浮标结构,并对舵叶尺寸进行优化,通过ANSYS Workbench流固耦合仿真和水槽实验证明该结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测流误差相对平稳;本文设计并研发了一种绑定于渔排上的养殖海域水质监测小型浮标,浮标采用低功耗远距离的Lo Ra通信方式,搭载便携式数字传感器实现PH值、溶氧量、水温、流速等多种水质参数监测,通过太阳能板对浮标系统进行供电,实现对养殖海域水质参数的实时采集,浮标体积重量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量布放;本文通过海上实验对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和养殖海域水质监测浮标的实际应用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实验平台以可视化形式显示表层流和水质参数监测数据。针对海洋表层流和养殖水环境监测,论文应用北斗定位和Lo Ra机制无线传输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以及设计的带减摇鳍和舵叶微型浮标结构具有创新性。通过大量实验和应用表明,两种浮标的投放和使用对泥沙沉积追踪、海漂垃圾溯源、赤潮跟踪、精细化养殖等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有利于我国海洋可持续发展。
莫云杰[7](2021)在《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对国民生产生活非常重要,但是自然界中矿产资源往往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选矿处理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使用。矿物浮选工艺是选矿方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矿物浮选又称为泡沫浮选,原矿石经过破碎、研磨后变成矿颗粒,矿粒在浮选柱中因为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造成其疏水-亲水性质的不同,在浮选柱中加入特定的药剂,通入空气等操作,使得密度较小矿粒附着在气泡上浮形成泡沫层,密度较大的矿粒下沉,达到物料分离的目的,完成选矿。由于矿物浮选是一个多输入输出、高耦合、非线性、长时滞、长流程的复杂工业过程,影响系统状态的因素多,对浮选工艺系统的控制参数一般是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主观性,从而使得浮选系统的状态因为现场工人个体原因而发生改变,导致浮选系统的状态不稳定,影响浮选系统最后精矿的质量。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业应用,提高浮选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矿的品位,做了如下工作:(1)以实际的镍矿浮选系统的工艺流程入手,分析其工业过程和有关多种参数,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处理。(2)由于矿物浮选过程极其复杂,影响系统最后的精矿品位的因素多,在进行浮选系统出口的品位预测建模时,模型的输入多,所以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建模方法对浮选系统进行品位预测建模,在进行建模前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数据降维,最后使用BP模型和Elman模型建立镍矿浮选系统的出口品位预测模型,分析两个模型的铜精镍品位和镍精铜品位预测值和实际值的误差情况,确定了以Elman模型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3)浮选工艺过程的控制参数优化问题的基础是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为非解析模型,不能用传统的求导运算来进行优化,本文选不需要对目标函数求导的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经典的粒子群算法由于关键参数为定值,使得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不够,易陷入局部最优,故本文采用动态的关键参数来改进粒子群算法,最后的基准函数测试和实际的浮选控制参数优化仿真都证明了改进的有效性。(4)根据项目的需求开发一款优化仿真软件系统,整个项目的数据来源与底层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再由中间层的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规范化,然后存入数据库,上层的优化仿真软件通过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来实现原始数据的读取和优化结果的应用。优化仿真系统基于MATLAB平台进行开发,通过按照时间来读取数据库数据,然后比对数据与建模数据来确定优化的模型,设置控制参数范围等,最后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根据控制参数的来源不同,软件有三种仿真方式,优化结果仿真、输入参数仿真和控制台输入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的情况将控制参数保存到数据库指导现场生产。
王亮[8](2021)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结构深入调整、人口结构深度变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社会预期不断提升、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质量不高、规模不足、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区域间服务水平差异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服务设施不足,设施利用率较低;公共服务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保障不足;服务尚未有效惠及全部流动人口和困难群体,项目存在覆盖盲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了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相对完善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研究其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架构及相关主体的作用发挥等内容,并通过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见微知着,深入探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效果,以期借鉴其经验,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助益。本文分析认为,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从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向政府、社会、企业多元主体供给不断转变,历经官制型体系、融合型体系后,最终形成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共治体系下,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主体作用,市场则作为纽带推动着官民协同共治的进程,其中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对提升服务供给效率和水平不可或缺;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其既可以单独承担社会事务,同时也可以与政府或其他民间事业者合作满足民众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同,共同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了考察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子系统的运行,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影响研究的现实需要,本文针对日本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效率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经验,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从结构上包括6部分共9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即第1章。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归纳本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即第2章。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及其体系的内涵探讨,总结和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般形式,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及其特征,即第3章。从历史演绎的角度,对战后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归纳与逻辑梳理,总结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第四部分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结构及主体作用分析,包括第4、5、6、7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前文分析内容为基础,采取“总—分”形式对日本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进行解构。从总体上,以官民协同治理为角度,分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成形式、体系形成的动因以及官民协同治理的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和以非营利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事业者发挥着显着的主体作用,而市场是两者之间协同合作的载体。其后,分别从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分析三者在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各自作用的发挥,以更好地解析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期为我国提供切实借鉴。第五部分是案例分析,即第8章。结合当前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实际,选取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考察,通过分析其作用发挥机制、应对新冠疫情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见微知着,对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运行效果进行验证。最后,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即第9章。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建议。
秦波涛,仲晓星,王德明,辛海会,史全林[9](2021)在《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煤炭开采面临着有煤自燃灾害的严重威胁。煤自燃不仅烧毁大量煤炭资源,还易引发瓦斯燃烧、爆炸等重特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对煤自燃灾害的防控能力,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分析了煤自燃理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煤自燃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对比分析了煤矿常规的防灭火技术,介绍了煤自燃防治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较详细地阐述了煤自燃过程及特性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煤自燃的低温氧化过程机制、煤自燃分段过程特性及特殊条件下的煤自燃特性;较全面地总结了包括标志性气体方法、测温法等多种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原理以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在上述煤自燃理论和监测预警基础上,针对常规注浆、注惰气等技术对煤自燃防控效果有限、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研发了三相阻化泡沫、凝胶泡沫、无机固化泡沫、稠化砂浆等防灭火技术,同时介绍了液氮(液态二氧化碳)快速灭火降温技术。此外,为了满足煤矿智能化、精准化开采对矿井煤自燃防治的新要求,在矿井火灾监测指标信息化与预警智能化、火源辨识与防治技术控制精准化、防灭火材料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张晓璇[10](2020)在《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文中指出近年来,太赫兹成像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已经逐步应用于生物医学、导引雷达、人体安检和材料无损检测等多种领域。太赫兹波上承近红外波段,下接毫米波段,其技术部分涉及电子学理论,部分涵盖光学机理。按照辐射源类型,太赫兹成像系统分为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和太赫兹连续波系统。与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相比,太赫兹连续波系统通常工作在太赫兹低频段,适合远距离探测或较厚材料的深度测量,因为在太赫兹低频段处大气中水吸收峰较少,且太赫兹波在介质中传输损耗小。同时,太赫兹连续波系统大多为全固态电子电路结构,其简单可靠,便于集成和携带,能更好地适应恶劣的工程环境,且成本也较低,更具实用价值。相比较于其它波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太赫兹连续波雷达还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与微波相比,成像分辨率是毫米量级,足以满足多数场合待测目标的识别精度;与光波相比,对非金属、非极性材料的穿透力强,如塑料、陶瓷、木材、衣物等;与X射线相比,光子能量低,不会产生有害的生物电离,避免损害人体健康。且近些年太赫兹固态电子器件研制周期越来越短,成本正在逐渐降低,有望实际应用和推广。虽然太赫兹成像技术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但其从兴起至今发展也仅十几年,技术领域及应用还存在诸多空白。其中,目前国内外对宽带太赫兹连续波成像雷达的探索多倾向于军用末制导雷达传感器和人体安检仪,鲜有研究单位关注无损检测的应用方向。而且,国内研制的系统普遍带宽窄、带宽中心频率比低,且系统中只有信号源实现相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宽带、全相参且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连续波成像雷达。为实现宽带宽,提高空间分辨率,基于锁相频率合成技术设计了超宽带线性调频源;为削弱非相参信号源引起的相位噪声、宽带器件较大的群时延波动导致的非线性扫频及有源器件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频率偏移,提出了全相参超外差探测结构并设计了系统校准过程;为适用于近距离无损检测并便于系统集成和便携,利用耦合器实现了收发链路隔离和单天线收发共用的全固态电子结构。最终实现系统的中心频率约200GHz,带宽高达47GHz,平面和距离分辨率分别为2.1mm和3.2mm。目前国内在200GHz附近,它的带宽最大、距离分辨率最高。此外,针对该系统特性和测试要求,研究了多种电磁重建算法,包括用于精确测距或测厚、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细化和频谱校正方法及现代功率谱估计法;用于探测低折射率材料或自由空间中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用于探测高折射率材料、基于半空间格林函数和爆炸源模型的三维重建算法;用于测量不平坦表面斜率或曲率的频率干涉算法。最后,利用自主设计研发的硬件系统和研究的电磁重建算法对不同材料的或具有不同缺陷的物体完成了检测并实现了三维成像。
二、网络经济泡沫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经济泡沫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结构冲击动力学进展(2010-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在爆炸与冲击下的动力塑性响应 |
1.1 饱和冲量现象与饱和分析方法 |
1.2 结构塑性大变形情况下的饱和分析 |
1.2.1 基于模态近似技术的刚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
1.2.2 考虑瞬态响应阶段的刚塑性理论分析方法 |
1.2.3 膜力因子法与饱和分析的结合 |
1.2.4 尺度效应、材料性质、应变率与应变硬化效应对饱和冲量现象的影响 |
1.3 脉冲等效技术 |
2 结构在爆炸与冲击下的失效和重复受载 |
2.1 结构在强动载荷下的失效 |
2.2 压力-冲量图 |
2.3 结构在重复冲击下的塑性大变形 |
2.3.1 结构在重复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 |
2.3.2 结构在刚性块重复冲击下的塑性大变形 |
3 薄壁结构件在冲击和爆炸作用下的动力行为 |
3.1 圆环、嵌套和串列 |
3.1.1 圆环和嵌套的圆环组 |
3.1.2 圆环和其他胞元的串列 |
3.2 受轴向冲击的圆柱壳 |
3.3 承受横向冲击或爆炸的管梁和圆管 |
3.3.1 圆管梁在横向冲击载荷下的大变形 |
3.3.2 受横向撞击的圆管梁和充液管道 |
3.4 承受撞击的薄壁球壳和薄壁球 |
3.5 经受坠落和内爆的容器 |
4 运动的物体和结构物对固壁的撞击和反弹 |
4.1 实心球体对固壁或厚板的撞击和回弹 |
4.2 运动的结构物对固壁或另一结构物的撞击 |
4.3 薄壁圆环对固壁的撞击和反弹 |
4.4 薄壁球对固壁的撞击和反弹 |
4.5 运动的直杆和直梁发生弹性撞击后的反弹 |
4.6 恢复系数极小的一个案例 |
5 轻质材料和轻质结构在冲击下的动态响应 |
5.1 多胞材料的动态响应 |
5.1.1 蜂窝材料的动态响应 |
5.1.2 泡沫材料的动态响应 |
5.1.3 点阵/格栅材料的动态响应 |
5.2 超材料的动态响应 |
5.2.1 声子晶体和声学超材料的应力波响应 |
5.2.2 颗粒晶体应力波的传播与调控 |
5.3 复合材料和结构的动力响应 |
5.3.1 复合材料夹层结构动态行为 |
5.3.2 复合材料薄壁管的动态响应及破坏 |
6 生物及仿生材料的动态响应 |
6.1 典型生物材料的抗冲击分析 |
6.1.1 典型动物材料的抗冲击分析 |
6.1.2 典型植物材料的抗冲击分析 |
6.2 仿生材料抗冲击结构设计 |
6.2.1 多胞结构 |
6.2.2 螺旋结构 |
7 小结与展望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2.3 材料表征分析 |
2.3.1 形貌结构分析 |
2.3.2 材料构成分析 |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
2.4 性能评价分析 |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
3.1 引言 |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
4.1 引言 |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
4.2.1 目标结构设计 |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
5.2.1 技术背景 |
5.2.2 性能指标 |
5.2.3 电极材料 |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微藻减排燃煤烟气CO_2的背景意义 |
1.2 微藻细胞三维亚微结构研究现状 |
1.3 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研究现状 |
1.3.1 开放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2 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3 贴壁式光生物反应器 |
1.3.4 各种反应器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
1.4 微藻减排CO_2技术工艺研究现状 |
1.4.1 光生物反应器内的CO_2原位直接补碳 |
1.4.2 碳酸化反应器内的CO_2离位间接补碳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目的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2 仪器设备及实验计算方法 |
2.1 实验材料:固碳藻种和培养基 |
2.2 实验计算仪器设备 |
2.2.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
2.2.2 原位冷冻高分辨三维亚细胞器结构测试系统 |
2.2.3“天河二号”模拟计算系统 |
2.2.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三相流动混合传质测试系统 |
2.2.5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演变在线测试系统 |
2.2.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光合效率动态测试系统 |
2.3 试验过程方法 |
2.3.1 冷冻三维大体量全尺寸微藻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
2.3.2 冷冻三维原位高分辨微藻亚细胞器结构测试方法 |
2.3.3 核诱变微藻蛋白及代谢组学定量测试方法 |
2.3.4 涡流闪光反应器内混合传质系数测试方法 |
2.3.5 反应器内CO_2气泡生成直径及停留时间测试 |
2.3.6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PSII光合参数测试 |
2.3.7 藻液中碳氮磷营养盐浓度测试 |
3 核诱变小球藻冷冻原位亚细胞器的高分辨三维结构解析 |
3.1 引言 |
3.2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揭示核诱变后小球藻细胞体积增大 |
3.3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发现诱变后藻细胞类囊体膜间距增大 |
3.4 蛋白组及代谢组学揭示诱变后藻细胞光合路径加强 |
3.5 小结 |
4 设计模拟扰流锥强化跑道池漩涡流场提高微藻细胞闪光频率 |
4.1 引言 |
4.2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建立三维计算模型 |
4.2.1 设计交错排列扰流锥结构 |
4.2.2 微藻细胞和CO_2气泡存在下光传输数值计算模型 |
4.2.3 水平及垂直方向的漩涡流场模型建立 |
4.2.4 光暗循环闪光频率计算 |
4.3 交错排列扰流锥强化跑道池内漩涡流场的数值计算 |
4.3.1 扰流锥增大漩涡直径提高漩涡中心位置 |
4.3.2 扰流锥增大流场涡量和湍动能 |
4.3.3 扰流锥在跑道池内产生自旋流和漩涡流 |
4.4 扰流锥跑道池内光强分布数值计算 |
4.4.1 增加藻细胞浓度加剧光衰减速度 |
4.4.2 增大CO_2气泡直径减小体积分数提高光区占比 |
4.4.3 提高入射光强促进光传输能力 |
4.4.4 扰流锥增强跑道池内微藻细胞的光区分布及闪光频率 |
4.5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螺旋藻固定高纯浓度CO_2速率 |
4.6 小结 |
5 研制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跑道池混合传质提高光化学效率 |
5.1 引言 |
5.2 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研制及测试方法 |
5.2.1 构造交错排列扰流锥跑道池测试系统 |
5.2.2 跑道池内 ζ 电位及表面张力测试 |
5.2.3 藻细胞形态测试 |
5.3 加强扰流锥跑道池内混合传质促进CO_2气泡生成停留 |
5.3.1 降低混合时间增加气液传质系数 |
5.3.2 降低气泡生成直径增加气泡停留时间 |
5.4 强化扰流锥跑道池内微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 |
5.4.1 提高螺旋藻细胞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 |
5.4.2 提高小球藻细胞光暗适应后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
5.5 促进扰流锥跑道池内藻液营养盐吸收提高微藻生长固碳速率 |
5.5.1 提高藻液表面张力和 ζ 电位 |
5.5.2 藻液内HCO_3~-和氮磷营养盐吸收速率增加 |
5.5.3 增大螺旋藻藻丝螺距和小球藻细胞直径 |
5.5.4 交错排列扰流锥促进蛋白核小球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
5.6 小结 |
6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
6.1 引言 |
6.2 研制鼓泡式和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
6.2.1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 |
6.2.2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 |
6.2.3 数值模拟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组分分布 |
6.2.4 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内CO_2转化效率计算 |
6.3 研制鼓泡式碳酸化反应器转化气态CO_2为液态HCO_3~- |
6.3.1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时间逐渐增加 |
6.3.2 碳酸化效率随反应压力逐渐增加 |
6.3.3 碳酸化效率随Na_2CO_3底物浓度先增后减 |
6.3.4 碳酸化效率随填料高度比逐渐减小 |
6.4 研制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 |
6.4.1 优化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烟气CO_2固定效率 |
6.4.2 数值计算泡沫镍碳酸化反应器系统CO_2气体分布 |
6.4.3 微藻细胞生长过程中光化学效率及电子传递速率强化 |
6.4.4 微藻细胞光合及碳代谢通路加强 |
6.5 小结 |
7 交错排列扰流锥及碳酸化反应器应用于 660m~2跑道池工程现场 |
7.1 引言 |
7.2 微藻固碳产业化工程的现场条件 |
7.2.1 交错排列扰流锥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
7.2.2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应用于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 |
7.2.3 微藻固定烟气CO_2效率测试计算 |
7.3 扰流锥在 660 m~2跑道池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工程现场应用 |
7.3.1 扰流锥跑道池提高螺旋藻的藻丝长度及固定CO_2速率 |
7.3.2 扰流锥跑道池促进碳氮磷等营养盐吸收 |
7.4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在 660 m~2跑道池中促进微藻固碳速率 |
7.4.1 碳酸化反应器系统提高螺旋藻固定烟气CO_2速率 |
7.4.2 高光强、高温和高pH值提高Na_2CO_3/NaHCO_3质量比 |
7.5 小结 |
8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本文不足之处 |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
2.4 金融发展理论 |
2.4.1 金融发展理论 |
2.4.2 金融深化理论 |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
2.5.1 金融创新理论 |
2.5.2 金融风险理论 |
2.6 金融监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
4.3.1 指标选择 |
4.3.2 样本与数据 |
4.3.3 测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选择 |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1 模型检验 |
5.3.2 实证结果分析 |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
6.1.1 基本假设 |
6.1.2 博弈过程 |
6.1.3 融资市场 |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
6.2 研究假说 |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变量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4.1 模型检验 |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
7.2 研究假说 |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
7.3.1 模型设定 |
7.3.2 变量选择 |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模型检验 |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
8.1.1 基本模型 |
8.1.2 参数校准 |
8.1.3 传导机制分析 |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
8.2.1 基本模型 |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
8.3.1 实证模型设定 |
8.3.2 变量选择 |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8.4.1 模型检验 |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监管制度 |
9.2.2 完善资本监管 |
9.2.3 减少监管套利 |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西藏五大城市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概述 |
1.1.1 国内外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外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方法 |
1.2 西藏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研究区域的基本概况 |
第二章 主要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
2.1 透射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仪(TEM-EDS) |
2.1.1 TEM-EDS基本理论 |
2.1.2 TEM-EDS实验方法 |
2.2 气团后向轨迹 |
2.2.1 气团后向轨迹的基本理论 |
2.2.2 气团后向轨迹的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 |
3.1 冬季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1 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样品采集 |
3.1.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林芝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3.2.2 山南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3.2.3 拉萨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3.2.4 日喀则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3.2.5 那曲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3.2.6 冬季典型污染源颗粒物的形貌特征 |
3.2.7 西藏五大城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2.7.1 林芝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2.7.2 山南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2.7.3 拉萨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2.7.4 日喀则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2.7.5 那曲市冬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 |
4.1 夏季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4.1.1 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样品采集 |
4.1.2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林芝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4.2.2 山南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4.2.3 拉萨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4.2.4 日喀则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4.2.5 那曲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 |
4.2.6 西藏五大城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2.6.1 林芝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2.6.2 山南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2.6.3 拉萨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2.6.4 日喀则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2.6.5 那曲市夏季大气单颗粒物源解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1 林芝市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2 山南市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3 拉萨市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4 日喀则市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5 那曲市冬夏两季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来源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海洋监测小型浮标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海域监测研究现状 |
1.2.2 养殖水质监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设计 |
2.1 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技术要求 |
2.1.1 浮标体技术要求 |
2.1.2 通信定位模块技术要求 |
2.2 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结构设计方案 |
2.2.1 浮标结构设计 |
2.2.2 电源配置 |
2.2.3 配重计算 |
2.3 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通信设计 |
2.3.1 窄带物联网Lo Ra技术 |
2.3.2 浮标硬件设计 |
2.3.3 浮标采集程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水动力学特性分析 |
3.1 流固耦合计算 |
3.1.1 控制方程 |
3.1.2 模型建立 |
3.1.3 网格化处理 |
3.1.4 前处理设置 |
3.2 流固耦合分析 |
3.2.1 带减摇鳍和舵叶的微型浮标与圆柱形浮标比较分析 |
3.2.2 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舵叶压力分析 |
3.2.3 带有不同展弦比舵叶的微型浮标比较分析 |
3.3 水槽实验 |
3.3.1 浮标稳定性实验 |
3.3.2 浮标测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养殖海域水质监测浮标设计 |
4.1 养殖海域水质监测浮标结构设计 |
4.1.1 技术要求 |
4.1.2 结构设计 |
4.2 传感器平台搭建 |
4.2.1 PH值传感器 |
4.2.2 溶解氧传感器 |
4.2.3 流速仪 |
4.3 能源平台搭建 |
4.4 实物平台搭建 |
4.5 浮标硬件设计 |
4.6 浮标软件设计 |
4.6.1 数据采集协议 |
4.6.2 采集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浮标应用实验 |
5.1 可抛弃式表层流监测微型浮标应用实验 |
5.2 养殖海域水质监测浮标测试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7)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浮选工艺建模方法 |
1.2.2 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镍浮选工艺系统及参数分析 |
2.1 镍浮选工艺系统 |
2.1.1 浮选基本原理 |
2.1.2 浮选工艺流程 |
2.2 浮选参数介绍 |
2.3 浮选数据预处理 |
2.3.1 数据的误差情况 |
2.3.2 数据的误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NN的镍浮选品位预测建模 |
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 |
3.1.1 神经元模型 |
3.1.2 网络结构 |
3.2 建模前的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标准化 |
3.2.2 主成分分析 |
3.3 模型建立 |
3.3.1 BP神经网络 |
3.3.2 Elman神经网络 |
3.3.3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SO的镍浮选控制参数优化 |
4.1 经典粒子群算法 |
4.1.1 粒子群算法的概述 |
4.1.2 粒子群算法的原理 |
4.1.3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4.2 改进粒子群算法 |
4.2.1 改进方法 |
4.2.2 改进算法的流程 |
4.3 算法应用 |
4.3.1 基准函数测试 |
4.3.2 镍浮选控制参数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浮选优化仿真系统搭建 |
5.1 系统框架 |
5.2 优化仿真软件实现 |
5.2.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5.2.2 开发环境 |
5.2.3 软件总体框架 |
5.2.4 软件功能 |
5.2.5 软件运行流程 |
5.2.6 数据库表单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理论分析 |
2.1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界定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公共服务供给 |
2.1.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2.2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一般形式 |
2.2.1 单一主体体系 |
2.2.2 多元主体体系 |
2.2.3 多中心供给体系 |
2.2.4 合作性供给体系 |
2.3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约束条件 |
2.3.1 交易成本约束 |
2.3.2 公共属性约束 |
2.3.3 制度主义约束 |
2.3.4 网络嵌入约束 |
2.3.5 区域竞合约束 |
2.4 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
2.4.1 公共产品理论 |
2.4.2 公共选择理论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4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3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 |
3.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演进 |
3.1.1 官制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45-1993 年) |
3.1.2 融合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1993-2006 年) |
3.1.3 官民共治型公共服务供给体系(2006 年至今) |
3.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演进的特征 |
3.2.1 法规先行,完善制度建设 |
3.2.2 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 |
3.2.3 竞争嵌入,发挥市场作用 |
3.2.4 目标明确,服务规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治理解析 |
4.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官民协同治理的构成形式 |
4.1.1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主体 |
4.1.2 市场化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方式 |
4.1.3 社会组织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构成 |
4.1.4 公民诉求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出发点与归宿 |
4.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官民协同治理的动因 |
4.2.1 响应理论演变冲击,因应国际环境变化 |
4.2.2 缓解国家财政困境,实现政府角色转型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
4.2.4 引入多元参与主体,满足公众多样化服务需求 |
4.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官民协同运行机制 |
4.3.1 政府间协同机制 |
4.3.2 政府与民间事业者协同机制 |
4.3.3 民间事业者间协同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作用研究 |
5.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由中央政府构建 |
5.1.1 中央政府制定法律体系 |
5.1.2 构建公共服务组织架构 |
5.1.3 承担必要的公共服务职能 |
5.2 日本公共服务职能多由地方自治体承担 |
5.2.1 地方自治体承担公共服务的类型 |
5.2.2 地方自治体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 |
5.2.3 地方自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源构成 |
5.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形成于央地分权改革实践 |
5.3.1 地方分权改革动因 |
5.3.2 地方分权改革进程 |
5.3.3 地方分权改革成效 |
5.4 中央地方协调是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发展方向 |
5.4.1 制度协调 |
5.4.2 组织协调 |
5.4.3 事务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市场作用研究 |
6.1 “市场增进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1.1 市场增进论 |
6.1.2 市场增进论下的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 |
6.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实现途径 |
6.2.1 公企民营化 |
6.2.2 官民竞争与合作 |
6.2.3 民间竞争与合作 |
6.3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制度构成 |
6.3.1 民间委托制度 |
6.3.2 PFI制度 |
6.3.3 指定管理者制度 |
6.3.4 市场检验制度 |
6.3.5 PFS制度 |
6.4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效果 |
6.4.1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成效 |
6.4.2 日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的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的非营利组织作用研究 |
7.1 日本非营利组织基本情况 |
7.1.1 非营利组织内涵 |
7.1.2 日本非营利组织发展脉络 |
7.1.3 非营利组织类型 |
7.1.4 非营利组织的结构 |
7.2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
7.2.1 政府培育支持非营利性组织 |
7.2.2 政府向非营利组织委托公共事务 |
7.2.3 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协同合作 |
7.3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中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机制 |
7.3.1 公益活动的自发性 |
7.3.2 市场竞争的参与性 |
7.3.3 公共事务的受托性 |
7.3.4 市民社会的主体性 |
7.4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困境与解决 |
7.4.1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的主要困境 |
7.4.2 日本非营利性组织作用发挥困境的解决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案例分析: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运行 |
8.1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及其体系 |
8.1.1 日本公共危机管理 |
8.1.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
8.1.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 |
8.2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作用发挥机制 |
8.2.1 法律因应机制 |
8.2.2 监测预警机制 |
8.2.3 决策处置机制 |
8.2.4 信息沟通机制 |
8.2.5 市民救助机制 |
8.2.6 应急保障机制 |
8.3 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应对新冠疫情的效果 |
8.3.1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举措 |
8.3.2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的成效 |
8.3.3 日本新冠疫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
9.1 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不断完善的经验 |
9.1.1 立法先行,完善公共服务制度框架 |
9.1.2 政策引导,挖掘非营利组织作用 |
9.1.3 路径明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9.1.4 协同治理,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机制 |
9.2 借鉴日本经验,完善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 |
9.2.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优化公共服务领域制度建设 |
9.2.2 强化市场作用发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
9.2.3 着力扶持社会组织,推进公共服务协同供给 |
9.2.4 夯实公民参与基础,拓展参与公共决策途径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自燃过程机理及特性 |
1.1 煤自燃低温氧化过程机制 |
1.1.1 煤自燃低温氧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
1.1.2 煤自燃的活性结构基团及反应机理 |
1.1.3 煤自燃气体产物生成的多链反应路径 |
1.1.4 煤自燃的分段过程机制 |
1.2 煤自燃过程特性 |
1.2.1 煤自燃过程测试及自燃倾向性 |
1.2.2 煤自燃的分段特性 |
1.3 特殊条件下煤自燃特性 |
1.3.1 浸水过程对煤体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 |
1.3.2 火成岩侵入对煤体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 |
2 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 |
2.1 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定量测定 |
2.2 煤自燃特征温度光纤监测 |
3 煤自燃防治技术 |
3.1 煤自燃复合阻化技术 |
3.2 三相阻化泡沫防灭火技术 |
3.2.1 三相阻化泡沫阻化煤自燃机理 |
3.2.2 三相阻化泡沫产生机理 |
3.2.3 三相阻化泡沫产生装置及制备流程 |
3.2.4 三相阻化泡沫防灭火特性及应用效果 |
3.3 凝胶泡沫防灭火技术 |
3.3.1 凝胶泡沫形成机理 |
3.3.2 凝胶泡沫制备系统及工艺流程 |
3.3.3 凝胶泡沫技术防灭火特性 |
3.3.4 凝胶泡沫应用效果 |
3.4 无机固化泡沫防灭火技术 |
3.4.1 无机固化泡沫凝结固化机理 |
3.4.2 无机固化泡沫制备系统和应用工艺 |
3.4.3 无机固化泡沫堵漏防灭火特性及现场应用 |
3.5 稠化砂浆防灭火技术 |
3.5.1 KDC型稠化剂悬砂原理 |
3.5.2 稠化砂浆的制备及灌注工艺 |
3.5.3 稠化砂浆应用效果 |
3.6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 |
3.6.1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原理 |
3.6.2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工艺 |
3.6.3 液氮(二氧化碳)技术现场应用效果 |
4 我国煤矿煤自燃防治研究展望 |
(10)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
1.2 太赫兹波简介 |
1.3 太赫兹成像技术 |
1.3.1 太赫兹脉冲波成像 |
1.3.2 太赫兹连续波成像 |
1.3.3 太赫兹波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应用 |
1.4 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赫兹连续波系统原理和整体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连续太赫兹波雷达的发射源工作原理 |
2.2.1 单频连续波 |
2.2.2 步进频率连续波 |
2.2.3 线性调频连续波 |
2.3 太赫兹系统的探测结构 |
2.3.1 直接探测结构 |
2.3.2 超外差探测结构 |
2.3.3 零中频探测结构 |
2.4 单天线收发共用方式 |
2.5 太赫兹载频实现方法 |
2.5.1 全倍频方式 |
2.5.2 混频-倍频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的硬件系统设计 |
3.1 引言 |
3.2 硬件系统设计指标提出 |
3.3 验证平台设计及验证结果 |
3.3.1 验证平台的参数 |
3.3.2 验证平台A——窄带线性调频雷达 |
3.3.3 验证平台B——宽带步进频率雷达 |
3.3.4 验证平台的测试结果 |
3.4 硬件系统原理图设计 |
3.5 硬件系统的电路仿真 |
3.5.1 Analog/RF仿真 |
3.5.2 DSP Design仿真 |
3.6 硬件系统的组成模块 |
3.6.1 单频信号源(Source1、Source2) |
3.6.2 微波线性调频源(LFM Source) |
3.6.3 100.3031818 MHz参考时钟源(Ref Source) |
3.6.4 上变频混频器(Mixer1) |
3.6.5 微波功率放大器(PA1) |
3.6.6 微波带通滤波器(BPF1和BPF2) |
3.6.7 标准喇叭天线 |
3.7 硬件系统的空间-频域采样定律 |
3.8 硬件系统的调试结果 |
3.8.1 发射功率及动态范围测试 |
3.8.2 频谱线性度测试 |
3.8.3 校准过程 |
3.8.4 系统稳定性测试 |
3.8.5 成像分辨率测试 |
3.8.6 系统实际参数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赫兹波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精确测距和测厚 |
4.2.1 频谱校正 |
4.2.2 频谱细化 |
4.2.3 功率谱估计 |
4.3 表面或较低折射率材料内部结构的成像算法 |
4.3.1 距离迁移算法 |
4.3.2 相位偏移算法 |
4.3.3 平面二维分辨率 |
4.3.4 数值仿真结果 |
4.4 较大折射率材料内部的成像算法 |
4.4.1 算法原理 |
4.4.2 数值仿真结果 |
4.5 表面倾斜度和曲率的测试算法 |
4.5.1 算法原理 |
4.5.2 数值仿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的无损检测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折射率提取 |
5.2.1 折射率参数计算 |
5.2.2 菲涅耳公式解析法的计算仿真 |
5.2.3 样品折射率测试结果 |
5.3 样品简介和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样品A类:测厚 |
5.3.2 样品B类:表面形貌探测 |
5.3.3 样品C类:折射率较低材料的内部探测 |
5.3.4 样品D类:折射率较高材料的内部探测 |
5.3.5 样品E类:表面倾斜和弯曲的样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A 希尔伯特变换与解析信号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网络经济泡沫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结构冲击动力学进展(2010-2020)[J]. 余同希,朱凌,许骏. 爆炸与冲击, 2021(12)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3]微藻三维亚微结构解析及扰流锥闪光反应器研制促进烟气CO2减排研究[D]. 郭王彪. 浙江大学, 2021
- [4]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5]西藏五大城市大气单颗粒物形貌特征及源解析[D]. 陈均玉. 西藏大学, 2021(12)
- [6]海洋监测小型浮标系统研究[D]. 胡颖. 集美大学, 2021(01)
- [7]基于浮选工艺的非解析模型控制参数优化研究与实现[D]. 莫云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日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9]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秦波涛,仲晓星,王德明,辛海会,史全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1)
- [10]应用于材料无损检测的三维太赫兹波成像雷达研制[D]. 张晓璇. 吉林大学, 2020(08)